Collection of record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Chu San Zang Ji Ji) 出三藏記集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八釋僧祐撰
* 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第一 道安法師
* 大品經序第二 長安叡法師
* 大品注經序第三 大梁皇帝
* 小品經序第四 長安叡法師
*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第五 支道林作
* 正法華記第六 出經後記
* 正法華後記第七 未詳作者
* 法華宗要序第八 慧觀法師
* 法華經後序第九 長安叡法師
* 持心經後記第十 出經後記
* 思益經序第十一 長安叡法師
* 維摩詰經序第十二 僧肇法師
* 合維摩詰經序第十三 敏度法師
* 毘摩羅詰堤經義疏序第十四長安叡法師
* 自在王經後序第十五 長安叡法師
* 大涅槃經序第十六 涼州朗法師
* 大涅槃經記序第十七 未詳作者
* 六卷泥洹經記第十八 出經後記
* 二十卷泥洹經記第十九 出智猛傳
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第一
道安法師
[0052b10]昔在漢陰十有五載。講放光經歲常再遍。及至京師漸四年矣。亦恒歲二。未敢墮息。然每至滯句首尾隱沒。釋卷深思。恨不見護公叉
羅等。會建元十八年正車師前部王。名彌第。來朝。其國師。字鳩摩羅跋提。獻胡大品一部四百二牒言二十千失盧。失盧三十二
字。胡人數經法也。即審數之。凡十七千二百六十首盧。殘二十七字都并五十五萬二千四百七十五字。
[0052b19]天竺沙門曇摩蜱執本。佛護為譯。對而撿之。慧進筆受。與放光光讚同者。無所更出也。其二經譯人所漏者。隨其失處稱而正焉。其義
異不知孰是者。輒併而兩存之。往往為訓其下。凡四卷。其一經五卷也。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
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眾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經委悉至於嘆詠。丁寧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四者胡有義記正似亂辭。尋說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將更傍及。反騰前辭已
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經。三達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古以適今時。一不易也。愚智天隔聖人叵階。
乃欲以千歲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難出經去佛未久。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以近意
量截。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豈將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茲五失經三不易。譯胡為秦。詎可不慎乎。
正當以不開異言。傳令知會通耳。何復嫌大匠之得失乎。是乃未所敢知也。前人出經。支讖世高。審得胡本難繫者也。叉羅支越。斵
鑿之巧者也。巧則巧矣。懼竅成而混沌終矣。若夫以詩為煩重。以尚為質朴。而刪令合今。則馬鄭所深恨者也。近出此撮欲使不雜
推經言旨。唯懼失實也。其有方言古辭。自為解其下也。於常首尾相違句不通者。則冥如合符。厭如復折。乃見前人之深謬。欣通外
域之嘉會也。於九十章蕩然無措疑處。毫芒之間泯然無微疹。已矣乎。
[0052c22]南摸一切佛過去未來現在佛如諸法明(天竺禮般
若辭也明智也外國禮有四種一罽耶二波羅南三婆南四南摸南摸屈體也此跪此四拜拜佛外道國主父母通拜耳禮父母云南摸薩迦薩迦供養也)。
[0052c25]摩訶(大也)鉢羅若(智也)波羅(度也)蜜(無極)經抄(天竺經無
前題前題皆云吉法吉法竟是也道安為此首目題也)。
大品經序第二
長安釋僧叡
[0052c28]摩訶般若波羅蜜者。出八地之由路。登十階之龍津也。夫淵府不足以盡其深美。故寄大以目之。水鏡未可以喻其澄朗。故假慧以稱
之。造盡不足以得其崖極。故借度以明之。然則功託有無。度名所以立。照本靜末。慧目以之生。曠兼無外。大稱由以起。斯三名
者。雖義涉有流而詣得非心。跡寄有用而功實非待。非心故以不住為宗。非待故以無照為本。本以無照則凝知於化始。宗以非心則
忘功於行地。故啟章玄門。以不住為始。妙歸三慧。以無得為終。假號照其真。應行顯其明。無生冲其用。功德旍其深。大明要終以驗始。
漚和即始以悟終。蕩蕩焉。真可謂大業者之通塗。畢佛乘者之要軌也。夫寶重故防深。功高故校廣。囑累之所以慇懃。功德之所以屢
增。良有以也。而經來茲土。乃以秦言譯之。典摸乖於殊制。名實喪於不謹。致使求之彌至而失之彌遠。頓轡重關而窮路轉廣。不遇淵
匠殆將墜矣。亡師安和上。鑿荒塗以開轍。摽玄指於性空。落乖蹤而直達。殆不以謬文為閡也。亹亹之功。思過其半。邁之遠矣。究
摩羅什法師。慧心夙悟超拔特詣。天魔于而不能迴。淵識難而不能屈。扇龍樹之遺風。振慧響於此世。秦王感其來儀。時運開其
凝滯。以弘始三年歲次星紀冬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秦王扣其虛關。匠伯陶其淵致。虛關既闡乃正此文言。淵致既宣而出其釋論。
渭濱流祇洹之化。西明啟如來之心。逍遙集德義之僧。京城溢道詠之音。末法中興將始於此乎。予既知命遇此真化。敢竭微誠屬當
譯任。執筆之際三惟亡師五失及三不易之誨。則憂懼交懷。惕焉若厲。雖復履薄臨深。未足喻也。幸冀宗匠通鑒。文雖左右而旨不違
中。遂謹受案譯敢當此任。以弘始五年歲在癸卯四月二十三日。於京城之北逍遙園中出此經。法師手執胡本口宣秦言。兩釋異
音交辯文旨。秦王躬攬舊經。驗其得失。諮其通途。坦其宗致。與諸宿舊義業沙門釋慧恭僧[契-大+石]僧遷寶度慧精法欽道流僧叡道恢道[標*寸]
道恒道悰等五百餘人。詳其義旨。審其文中。然後書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盡。校正檢括。明年四月二十三日乃訖。文雖粗定。
以釋論撿之猶多不盡。是以隨出其論隨而正之。釋論既訖。爾乃文定。定之未已。已有寫而傳者。又有以意增損。私以般若波羅蜜為
題者。致使文言舛錯前後不同。良由後生虛己懷薄信我情篤故也。胡本唯序品阿鞞跋致品魔品有名。餘者直第其事數而已。法
師以名非佛制。唯存序品略其二目。其事數之名與舊不同者。皆是法師以義正之者也。如陰入持等名。與義乖故隨義改之。陰為眾。
入為處。持為性。解脫為背捨。除入為勝處。意止為念處。意斷為正勤。覺意為菩提。直行為聖道。諸如此比。改之甚眾。胡音失者。正之
以天竺。秦名謬者。定之以字義。不可變者。即而書之。是以異名斌然胡音殆半。斯實匠者之公謹。筆受之重慎也。幸冀遵實崇本之
賢。推而體之。不以文撲見咎煩異見慎也。
注解大品序第三
大梁皇帝
[0053b29]機事未形。六畫得其悔吝。玄象既運。九章測其盈虛。斯則鬼神不能隱其情狀。陰陽不能遁其變通。至如摩訶般若波羅蜜者。洞達無
底。虛豁無邊。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可以數術求。不可以意識知。非三明所能照。非四辯所能論。此乃菩薩之正行。道場之直路。還源
之真法。出要之上首。本來不然。畢竟空寂。寄大不能顯其博。名慧不能庶其用。假度不能機其通。借岸不能窮其實。若談一相。事絕百
非。補處默然。等覺息行。始廼可謂無德而稱以無名相作名相說。導涉求之意。開新發之眼。故有般若之字彼岸之號。頃者。學徒罕
有尊重。或時聞聽不得經味。帝釋誠言信而有徵。此實賢眾之百慮。菩薩之魔事。故唱愈高和愈寡。知愈希道愈貴。致使正經沈匱於
世。寔由虛己情少懷疑者多。虛己少則是我之見深。懷疑多則橫構之慮繁。然則雖繁慮紛紜不出四種。一謂此經非是究竟。多引涅
槃以為碩訣。二謂此經未是會三。咸誦法華以為盛難。三謂此經三乘通教。所說般若即聲聞法。四謂此經是階級行。於漸教中第二
時說。舊義如斯。廼無是非。較略四意粗言所懷。涅槃是顯其果德。般若是明其因行。顯果則以常住佛性為本。明因則以無生中道為
宗。以世諦言說。是涅槃是般若。以第一義諦言說。豈可復得談其優劣。法華會三以歸一。則三遣而一存。一存未免乎相。故以萬善
為乘體。般若即三而不三。則三遣而一亡。然無法之可得。故以無生為乘體。無生絕於戲論。竟何三之可會。所謂百花異色共成一陰。
萬法殊相同入般若。言三乘通教多執二文。今復開五意以增所疑。一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二三乘學道宜聞般若。三
三乘同學般若俱成菩提。四二乘欲住欲證不離是忍。五羅漢辟支從般若生。於此五義不善分別。堅著三乘教同一門。遂令朱紫共
色珉玉等價。若明察此說深求經旨。連環既解弄丸自息。謂第二時是亦不然。人心不同皆如其面。根性差別復過於此。非可局以一
教。限以五時。般若無生非去來相。豈以數量拘。寧可以次第求。始於道樹終於雙林。初中後時常說智慧。復何可得名為漸教。釋論言。
須菩提聞法華經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戲笑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是故今問
為畢定為不畢定。以此而言。去之彌遠。夫學出離非求語言應定觀道以正宗致三乘不分依何義說。相與無相有如水火二性相違。豈
得共貫。雖一切聖人以無為法。三乘入空其行各異。聲聞以壞緣觀觀生滅空。緣覺以因緣觀觀法性空。菩薩以無生觀觀畢竟空。此
則淄澠殊味涇渭分流。非可以口勝。非可以力爭。欲及弱喪去斯何適。值大寶而不取。遇深經而不求。亦何異窮子反走於宅中。獨姥
揜目於道上。此廼惑行之常性。迷途之恒心。但好龍而觀畫。愛象而翫跡。荊山可為流慟法水。所以大悲經譬兔馬論喻鹿犀。俱以
一象配成三獸。用度河以測境。因圍箭以驗智。格得空之淺深。量相心之厚薄。懸鏡在前。無待耳識。離婁既睇。豈勞相者。若無不思誼
之理。豈有不思誼之事。放瑞光於三千。集寄蓮於十方。變金色於大地。嚴華臺於虛空。表舌相之不虛。證般若之真實。所以龍樹
道安童壽慧遠。咸以大權應世。或以殆庶救時。莫不伏膺上法如說修行。況於細人可離斯哉。此經東漸二百五十有八歲。始於魏甘
露五年至自于闐。叔蘭開源彌天導江。鳩摩羅什澍以甘泉。三譯五校。可謂詳矣。龍樹菩薩著大智論。訓解斯經。義旨周備。此實如意
之寶藏。智慧之滄海。但其文遠曠。每怯近情。朕以聽覽餘日集名僧二十人。與天保寺法寵等。詳其去取。雲根寺慧令等。兼以筆功採
釋論以注經本。略其多解取其要釋。此外或捃關河舊義。或依先達故語。時復間出以相顯發。若章門未開義勢深重。則參懷同事廣
其所見。使質而不簡文而不繁。庶令學者有過半之思。講般若經者多說五時。一往聽受似有條理。重更研求多不相符。唯仁王般若
具書名部。世既以為疑經。今則置而不論。僧叡小品序云。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適化之說。多有十萬偈。少者六百偈。略出
四種而不列名。釋論言。般若部黨有多有少。光讚放光道行。止舉三名復不滿四。此土別有一卷。謂為金剛般若。欲以配數。可得為五。
既不具得經名。復不悉時之前後。若以臆斷易致譏嫌。此非議要請俟多聞。今注大品自有五段。非彼所言五時般若。勸說以不住標
其始。命說以無教通其道。願說以無得顯其行。信說以甚深美其法。廣說以不盡要其終。中品所以累教。末章所以三屬。義備後
釋不復詳言。設迺時曠正教處無法名。猶且苦辛草澤經歷嶮遠。翹心逿聽澍意希夷。冀遲玄應想像空聲。輕生以重半偈。賣身以尊
一言。甘渫血而不疑。欣出髓而無悋。況復龍宮神珠寶臺金鍱。難得之貨難聞之法。遍布塔寺充刃目前。豈可不伏心受持虛懷鑽
仰。使佛種相續菩提不斷。知恩反復更無他道。方以雪山疋以香城。寧得同日語其優劣。率書所得。懼增來過。明達後進。幸依法行。
小品經序第四
釋僧叡作
[0054c13]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冥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何以登道場成正覺。正覺之
所以成。群異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以異教慇懃。三撫以之頻發。功德疊校。九增以之屢至。如問相標玄而玄其玄。幻品忘寄
而忘其忘。道行坦其津。難問窮其原。隨喜忘趣以要終。照明不化以即玄。章雖三十貫之者道。言雖十萬倍之者行。行凝然後無
生。道足然後補處。及此而變一切智也。法華鏡本以凝照般若冥。末以解懸解懸理。趣菩薩道也。凝照鏡本告其終也。終而不泯則歸
途扶疎。有三實之跡。權應不夷則亂緒紛綸。有惑趣之異。是以法華般若相待以期終。方便實化冥一以俠盡。論其窮理盡性夷明萬
行則實不如照。取其大明真化解本無三則照不如實。是故歎深則般若之功重。美實則法華之用微。此經之尊三撫三囑。未足惑
也。有秦太子者。寓跡儲宮擬韻區外。翫味斯經夢想增至准悟大品。深知譯者之失。會聞究摩羅法師。神授其文真本猶存。以弘始十
年二月六日。請令出之。至四月三十日。校正都訖。考之舊譯。真若荒田之稼芸過其半。未詎多也。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適化
廣略之說也。其多者云有十萬偈。少者六百偈。此之大品。乃是天竺之中品也。隨宜之言。復何必計其多少議其煩簡耶。胡文雅
質按本譯之。於麗巧不足樸正有餘矣。幸冀文悟之賢。略其華而幾其實也。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第五
支道林作
[0055a14]夫般若波羅蜜者。眾妙之淵府。群智之玄宗。神王之所由。如來之照功。其為經也。至無空豁廓然無物者也。無物於物。故能齊於物。無
智於智。故能運於智。是故夷三脫於重玄。齊萬物於空同。明諸佛之始。盡群靈之本無。登十住之妙階。趣無生之徑路。何者耶賴其
至無。故能為用。夫無也者。豈能無哉。無不能自無。理亦不能為理。理不能為理則理非理矣。無不能自無則無非無矣。是故妙階則
非階。無生則非生。妙由乎不妙。無生由乎生。是以十住之稱興乎未足定號。般若之智生乎教迹之名。是故言之則名生。設教則智存。
智存於物實無迹也。名生於彼理無言也。何則至理冥壑歸乎無名。無名無始道之體也。無可不可者聖之慎也。苟慎理以應動則不
得不寄言。宜明所以寄。宜暢所以言。理冥則言廢。忘覺則智全。若存無以求寂。希智以忘心智不足以盡無。寂不足以冥神。何則故有
存於所存。有無於所無。存乎存者非其存也。希乎無者非其無也。何則徒知無之為無。莫知所以無。知存之為存。莫知所以存。希無以
忘無。故非無之所無。寄存以忘存。故非存之所存。莫若無其所以無。忘其所以存。忘其所以存。則無存於所存。遺其所以無。則忘無於
所無。忘無故妙存。妙存故盡無。盡無則忘玄。忘玄故無心。然後二迹無寄無有冥盡。是以諸佛因般若之無始。明萬物之自然。眾生之
喪道。溺精神乎欲淵。悟群俗以妙道。漸積損至無。設玄德以廣教。守谷神以存虛。齊眾首於玄同。還群靈乎本無。蓋聞出小品者道士
也。常遊外域歲數悠曩。未見典載而不詳其姓名矣。嘗聞先學共傳云。佛去世後。從大品之中抄出小品。世傳。其人唯目之以淳德。驗
之以事應。明其至到而已。亦莫測其由也。夫至人也。攬通群妙凝神玄冥。虛靈響應感通無方。建同德以接化。設玄教以悟神。述往
迹以搜滯。演成規以啟源。或因變以求通。事濟而化息。適任以全分。分足則教廢。故理非乎變。變非乎理。教非乎體。體非乎教。故千變
萬化莫非理外。何神動哉。以之不動故應變無窮。無窮之變。非聖在物。物變非聖。聖未始於變。故教遺興乎變。理滯生乎權。接應存物。
理致同乎歸。而辭數異乎本。事備乎不同。不同之功。由之萬品神悟遲速莫不緣分。分闇則功重。言積而後悟。質明則神朗。觸理則玄
暢。輕之與重未始非分。是以聖人之為教。不以功重而廢分。分易而存輕。故群品所以悟。分功所以成。必須重以運通。因其宜以接分。
此為悟者之功重。非聖教之有煩。今統所以約。教功所以全。必待統以適任。約文以領玄。領玄則易通。因任則易從。而物未悟二本之
不異。統致同乎宗。便以言數為大小。源流為精麁。文約謂之小。文殷謂之大。慎常之為通。因變之為潕。守數之為得。領統之為失。
而彼揩文之徒羈見束教。頂著阿鋡神匱分。淺才不經宗儒墨。大道域定聖人志記文句詰教難擁。謂崇要為達諒。領統為傷宗。
須徵驗以明實。效應則疑伏。是以至人順群情以徵理。取驗乎沸油。明小品之體本。塞群疑幽滯因物之徵驗。故示驗以應之。今不可
以趣徵於一驗。目之為淳德。效喪於事。實謂之為常人。而未達神化之權。統玄應於將來。暢濟功於殊塗。運無方之一致。而察殊軌
為異統。觀寄化為逆理。位大寶為欣王。聚濟貨為欲始。徒知至聖之為教。而莫知所以教。是以聖人標域三才玄定萬品。教非一塗
應物萬方。或損教違無寄通適會。或抱一御有繫文明宗。崇聖典為世軌則。夫體道盡神者。不可詰之以言教。遊無蹈虛者。不可求之
於形器。是以至人於物遂通而已。明乎小大之不異。暢玄標之有寄。因順物宜不拘小介。或以大品辭茂事廣喻引宏奧。雖窮理有
外終於玄同。然其明宗統一會致不異。斯亦大聖之時教。百姓之分致。苟以分致之不同。亦何能求簡於聖哉。若以簡不由聖。豈不寄
言於百姓。夫以萬聲鍾響。響一以持之。萬物感聖。聖亦寂以應之。是以聲非乎響。言非乎聖明矣。且神以知來。夫知來者。莫非其神也。
機動則神朗。神朗則逆鑒。明夫來往常在鑒內。是故至人鑒將來之希纂。明才致之不並簡。教迹以崇順。擬群智之分。向關之者易統。
知希之者易行。而大品言數豐具辭領富溢。問對衍奧而理統宏邃。雖玄宗易究而詳事難備。是以明夫為學之徒。須尋迹旨關其所
往。究攬宗致標定興盡。然後悟其所滯統其玄領。或須練綜群問明其酬對。探幽研賾盡其妙致。或以教眾數溢諷績難究。欲為寫
崇供養力致無階。諸如此例群仰分狹。[門@視]者絕希。是故出小品者。參引王統。簡領群目。筌域事數。摽判由宗。以為小品。而辭喻清約
運旨亹亹。然其往往明宗而標其會。致使宏統有所於理無損。自非至精孰其明矣。又察其津塗尋其妙會。攬始源終研極奧旨。領大品之王標。備小品之玄致。縹
縹焉攬津乎玄味。精矣盡矣。無以加矣。斯人也。將神王於冥津群形於萬物量不可測矣。宜求之於筌表。寄之於玄外。惟昔聞之曰。夫大小品者出
於本品。本品之文有六十萬言。今遊天竺未適於晉。今此二抄亦興于大本。出者不同也。而小品出之在先。然斯二經雖同出於本
品。而時往有不同者。或小品之所具。大品所不載。大品之所備。小品之所闕。所以然者。或以二者之事同互相以為賴明其本一。故不
並矣。而小品至略玄總事要舉宗。大品雖辭致婉巧而不喪本歸。至於說者。或以專句推事而不尋況旨。或多以意裁不依經本。故使
文流相背義致同乖。群儀偏供喪其玄旨。或失其引統錯徵其事巧辭。辯偽以為經體。雖文藻清逸而理統乖宗。是以先哲出經。以
胡為本。小品雖抄以大為宗。推胡可以明理。徵大可以撿小。若苟住胸懷之所得。背聖教之本旨。徙常於新聲。苟競於異常。異
常未足以徵本。新聲不可以經宗。而遺異常之為談。而莫知傷本之為至。傷本則失統。失統則理滯。理滯則惑殆。若以殆而不思其
源。困而不尋其本。斯則外不關於師資。內不由於分得。豈非仰資於有知。自塞於所尋。困蒙於所滯。自窮於所通。進不闇常退不研新。
說不依本理不經宗。而忽詠先舊毀呰古人。非所以為學輔其自然者哉。夫物之資生。靡不有宗。事之所由。莫不有本。宗之與本萬理
之源矣。本喪則理絕。根朽則枝傾。此自然之數也。末紹不然矣。於斯也。徒有天然之才淵識邈世。而未見大品攬其源流明其理統。
而欲寄懷小品率意造義。欲寄其分得標顯目然。希邈常流徒尚名賓。而竭其才思玄格聖言。趣悅群情而乖本違宗。豈相望乎大品
也哉。如其不悟。將恐遂其所惑以罔後生。是故推考異同驗其虛實。尋流窮源各有歸趣。而小品引宗時有諸異。或辭例事同而不乖
旨歸。或取其初要廢其後致。或筌次事宗例其首尾。或散在群品略撮玄要。時有此事乖互不同。又大品事數甚眾而辭曠浩。衍本欲
推求本宗明驗事旨。而用思甚多勞審功又寡。且稽驗廢事不覆速急。是故余今所以例玄事以駢比。標二品以相對。明彼此之所
在。辯大小之有光。雖理或非深奧。而事對之不同。故釆其所究。精麁並兼。研盡事迹。使驗之有由。故尋源以求實。趣定於理宗。是
以考大品之宏致。驗小品之總要。搜玄沒之所存。求同異之所寄。有在尋之有軌爾乃也。貫綜首尾推步玄領。究其盤結辯其凝滯。
使文不違旨理無負宗。棲驗有寄辯不失微。且於希詠之徒。浪神遊宗陶冶玄肆。推尋源流關虛考實。不亦夷易乎。若其域乖體
極對非理標。或其所寄者願俟將來摩訶薩幸為研盡備其未詳也。
正法華經記第六
出經後記
[0056c17]太康七年八月十日。燉煌月支菩薩沙門法護。手執胡經口宣出正法華經二十七品。授優婆塞聶承遠。張仕明張仲政。共筆受。竺
德成竺文盛嚴威伯續文承趙叔初張文龍陳長玄等。共勸助歡喜。九月二日訖。天竺沙門竺力龜茲居士帛元信。共參校。元年二月六
日重覆。又元康元年。長安孫伯虎。以四月十五日寫素解。
正法華經後記第七
未詳作者
[0056c26]永熙元年八月二十八日。比丘康那律。於洛陽寫正法華品竟。時與清戒界節優婆塞張季博董景玄劉長武長文等。手執經本詣白
馬容對與法護。口校古訓講出深義。以九月本齋十四日。於東牛寺中施檀大會講誦此經。竟日盡夜無不咸歡。重已校定。
法華宗要序第八
釋慧觀
[0057a04]夫本際冥湛則神根凝一。涉動離淳則精麁異陳。於是心轡競策塵想諍馳。翳有淺深則昏明殊鏡。是以從初得佛暨于此經。始應物
開津。故三乘別流。別流非真則終期有會。會必同源。故其乘唯一。唯一無上。故謂之妙法。頌曰。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最無有
上。夫妙不可明。必擬之有像。像之美者蓮華為上。蓮華之秀分陀利為最。妙萬法而為言。故喻之分陀利。其為經也。明發矇不可以語
極。釋權應之所由。御終不可以祕深則開實以顯宗。權應既彰則扃心自廢。宗致既顯則真悟自生。故能令萬流合注。三乘同往。同
往之三會而為一乘之始也。覺慧成滿乘之盛也。滅景澄神乘之終也。雖以萬法為乘。然統之有主。舉其宗要則慧收其名。故經以真
慧為體。妙一為稱。是以釋迦玄音始發讚佛智甚深。多寶稱善歎平等大慧。頌曰。為說佛慧故。諸佛出世間。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然則佛慧乃一之正實。乘之體成。妙之至足。華之開秀者也。雖寄華宣微而道玄像表。稱之曰妙。而體絕精麁。頌曰。是法不可示。言
辭相寂滅。二乘所以息慮。補處所以絕塵。唯佛與佛乃能究焉。故恒沙如來。感希聲以靈萃。已逝之聖。振餘靈而現證。信佛法之
奧區。窮神之妙境。其此經之謂乎。此經之謂乎。觀少習歸一之言。長味會通之要。然緬思愈勤而幽旨彌潛。未嘗不面靈鷲以遐想。臨
辭句而增懷。諒由枝說差其本。謬文乖其正也。有外國法師鳩摩羅什。超爽俊邁奇悟天拔。量與海深辯流玉散。繼釋蹤以嗣軌。秉神
火以霜燭。紐頹綱於將絕。拯漂溺於已淪。耀此慧燈來光斯境。秦弘始八年夏。於長安大寺集四方義學沙門二千餘人。更出斯經。與
眾詳究。什自手執胡經口譯秦語。曲從方言而趣不乖本。即文之益亦已過半。雖復霄雲披翳陽景俱暉。未足喻也。什猶謂語現而理
沈。事近而旨遠。又釋言表之隱。以應探賾之求。雖冥扉未開。固已得其門矣。夫上善等潤靈液尚均。是以仰感囑累俯慨未同。故採
述旨要流布未聞。庶法輪遐軫往所未往。十方同悟究暢一乘。故序之云爾。
法華經後序第九
僧叡法師
[0057b17]法華經者。諸佛之祕藏。眾經之實體也。以華為名者。照其本也。稱分陀利者。美其盛也。所興既玄。其旨甚婉。自非達識傳之。罕有
得其門者。夫百卉藥木之英。物實之本也。八萬四千法藏者。道果之原也。故以喻焉。諸華之中蓮華最勝。華而未敷名屈摩羅。敷
而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未敷喻二道。將落譬泥洹。榮曜獨足以喻斯典。至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
無不該。故乘者以之而濟。然其大略皆以適化為本。應務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皆屬法華。固其
宜矣。尋其幽旨恢廊宏邃所該甚遠。豈徒說實歸本畢定殊塗而已耶。乃實大明覺理囊括古今。云佛壽無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
也。分身無數。萬形不足以異其體也。然則壽量定其非數。分身明其無實。普賢顯其無成。多寶照其不滅。夫邁玄古以期今。則萬
世同一日。即百化以悟玄。則千塗無異轍。夫如是者則生生未足以期存。永寂亦未可言其滅矣。尋幽宗以絕往。則喪功於本無。
控心轡於三昧。則忘期於二地。經流茲土雖復垂及百年。譯者昧其虛津。靈關莫之或啟。談者乖其准格。幽蹤罕得而履。徒復搜研皓
首。並未有窺其門者。秦司隷挍尉左將軍安城侯姚嵩。擬韻玄門宅心世表。注誠斯典信詣彌至。每思尋其文。深識譯者之失。既遇
究摩羅法師。為之傳寫。指其大歸。真若披重霄而高蹈。登崐崙而俯眄矣。于時聽受領悟之僧八百餘人。皆是諸方英秀。一時之傑也。是歲弘始八年歲次鶉火。
持心經記第十
出經後記
[0057c20]持心經。太康七年三月十日。燉煌開士竺法護在長安說出梵文授承遠。
思益經序第十一
釋僧叡法師
[0057c23]此經天竺正音。名毘絁沙真諦。是他方梵天殊特妙意菩薩之號也。詳聽什公傳譯其名幡覆展轉。意似未盡。良由未備秦言名實
之變故也。察其語意會其名旨。當是持意。非思益也。直以未喻持義。遂用益耳。其言益者。超絕殊異妙拔之稱也。思者進業高勝自強
不息之名也。舊名持心最得其實。又其義旨舊名等御諸法。梵天坦其津塗。世尊照其所明。普華獎其非心。文殊泯以無生。落落焉真
可謂法輪再轉於閻浮。法鼓重聲於宇內。甘露流津於季末。靈液沾潤於遐裔者矣。而恭明前譯頗麗其辭迷其旨。是使宏標乖於謬
文至味醈於華艶。雖復研尋彌稔而幽旨莫啟。幸遇究摩羅什法師於關右。既得更譯梵音。正文言於竹帛。又蒙披釋玄旨。曉大歸於
句下。于時諮悟之僧二千餘人。大齊法集之眾。欣務難遭之慶。近是講肆之來。未有其比。于時予與道恒謬當傳寫之任。輒復疏其
言記其事。以貽後來之賢。豈期必勝其辭必盡其意耶。庶以所錄之言。粗可髣髴其心耳。不同時事之賢。儻欲令見其高座所說之旨。故具載之于文。不自加其意也。
維摩詰經序第十二
釋僧肇
[0058a17]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妙絕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像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
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像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
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現天下於我無為。而惑者覩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
動便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
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朦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
為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像。不思議之迹也。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
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為名焉。大秦天王。俊神超世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道化於千
載之下。每尋翫茲典以為栖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懼玄宗墜於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歲次鶉火。命
大將軍常山公左將軍安城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常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盡環中又善
方言。時手執胡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復。陶冶精求務存聖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顯然。余以闇短時豫
聽次。雖思乏參玄。然麁得文意。輒順所聞而為注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合維摩詰經序第十三
支敏度作
[0058b22]蓋維摩詰經者。先哲之格言。弘道之宏標也。其文微而婉。厥旨幽而遠。可謂唱高和寡。故舉世罕攬。然斯經梵本出自維耶離。在昔漢
興始流茲土。于時有優婆塞支恭明。逮及於晉有法護叔蘭。此三賢者並博綜稽古研機極玄。殊方異音兼通關解。先後譯傳別為三
經。同本人殊出異。或辭句出入先後不同。或有無離合多少各異。或方言訓古字乖趣同。或其文胡越其趣亦乖。或文義混雜在疑似
之間。若此之比。其塗非一。若其偏執一經則失兼通之功。廣披其三則文煩難究。余是以合兩令相附。以明所出為本。以蘭所出為子。
分章斷句使事類相從。令尋之者瞻上視下讀彼案此。足以釋乖迀之勞。易則易知矣。若能參考挍異極數通變。則萬流同歸百慮一
至。庶可以闡大通於未寐。闔同異於均致。若其配不相儔儻失其類者。俟後明哲君子刊之從正。
毘摩羅詰堤經義疏序第十四
僧叡法師
[0058c13]此經以毘摩詰所說為名者。尊其人重其法也。五百應真之所稱述。一切菩薩之所嘆伏。文殊師利對揚之所明答。普現色身之要言。
皆其說也。借座於燈王。致飯於香積。接大眾於右掌。內妙樂於忍界。阿難之所絕塵。皆其不可思議也。高挌邁于十地。故彌勒屈之而
虛己。崇墉超於學境。故文殊已還。並未有[門@視]其庭者。法言恢廓。指玄門以忘期觀品夷照。總化本以冥想。落落焉。聲法鼓於維耶。而十
方世界無不悟其希音。恢恢焉。感諸佛於一室。而恒沙正覺無不應其虛求。予始發心啟曚。於此諷詠研求以為喉衿。稟玄指於先
匠。亦復未識其絕往之通塞也。既蒙究摩羅法師正玄文摘幽指。始悟前譯之傷本。謬文之乖趣耳。至如以不來相為辱來。不見相
為相見。未緣法為始神。緣合法為止心。諸如此比。無品不有。無章不爾。然後知邊情險詖難可以參契真言廁懷玄悟矣。自慧風東
扇法言流詠已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驗之。最得其實然鑪冶之功微恨不盡。當是無法可尋。
非尋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諸經。於識神性空明言處少存神之文其處甚多。中百二論文未及此。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先匠
所以輟章遐慨思決言於彌勒者。良在此也。自提婆已前。天竺義學之僧並無來者。於今始聞宏宗高唱敢豫悕味之流。無不竭其聰
而住其心。然領受之用易存。憶識之功難掌。自非般若朗其聞慧。總持銘其思府。焉能使機過而不遺。神會而不昧者哉。故因紙墨
以記其文外之言。借眾聽以集其成事之說。煩而不簡者遺其事也。質而不麗者重其意也。其指微而婉。其辭博而晦。自非筆受胡
可勝哉。是以即於講次疏以為記。冀通方之賢不咎其煩而不要也。
自在王經後序第十五
僧叡法師
[0059a20]此經以菩薩名號為題者。蓋是思益無盡意密迹諸經之流也。以其圓用無方故名自在。勢無與等故稱為王。標准宏廓。固非思之所
及。幽旨玄凝。尋者莫之髣髴。此土先出方等諸經。皆是菩薩道行之式也。般若指其靈標。勇伏明其必制。法華泯一眾流。大哀旍
其拯濟雖各有其美。而未備此之所載。秦大將軍尚書令常山公姚顯。真懷簡到徹悟轉詣。聞其名而悅之。考其旨而靈衿。思弘斯
化廣其流津。以為斯文既布。便若菩薩常住不去此世。奔誠發自大心。欣躍不能自替。遂請鳩摩羅法師譯而出之。得此二卷。於菩薩
希蹤卓犖之事。朗然照列矣。是歲弘始九年歲次鶉首。
大涅槃經序第十六
涼州釋道朗作
[0059b06]大般涅槃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無窮之內。任運而動。見機而赴。
任運而動。則乘虛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見機而赴。則應萬形而為像。即群情而設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慮。教彌天下情
不在己。廁流塵蟻而弗下。彌蓋群聖而不高。功濟萬化而不恃。明踰萬日而不居。渾然與太虛同量泯然與法性為一。夫法性以至極
為體。至極則歸于無變。所以生滅不能遷其常。生滅不能遷其常。故其常不動。非樂不能虧其樂。故其樂無窮。或我生於謬想。非我起
於因假。因假存于名數。故至我越名數而非無。越名數而非無。故能居自在之聖位。而非我不能變。非淨生於虛淨。故真淨水鏡於
萬法。水鏡於萬法。故非淨不能渝。是以斯經觸章。敘常樂我淨為宗義之林。開究玄致為涅槃之原。用能闡祕藏於未聞。啟靈管以通照。拯四重之瘭
疽。拔無間之疣贅。闡祕藏則群識之情暢。審妙我之在己。啟靈管則悟玄光之潛。映神珠之在體。然四重無間誹謗方等。斯乃眾患之[病-丙+干]
痟。創疣之甚者。故大涅槃以無創疣為義。名斯經以大涅槃為宗目。宗目舉則明統攝於眾妙。言約而義備。義名立則照三乘之優劣。至極之有在。然冥化無朕
妙契無言。任之冲境則理不虛運。是以此經開誠言為教本。廣眾喻以會義。建護法以涉初。覩祕藏以窮原。暢千載之固滯。散靈鷲
之餘疑。至於理微幽蟠微于微者。則諸菩薩弘郢匠之功。曠舟船之濟。清難雲搆幡覆周密。由使幽途融坦宗歸豁然。是故誦其文而
不疲語其義而不惓。甘其味而無足。飡其音而不厭。始可謂微言興詠於真丹。高韻初唱于赤縣。梵音震響於聾俗。真容巨曜於今
日。而寡聞之士偏執之流。不量愚見敢評大聖無崖之典。遂使是非興於諍論。譏謗生于快心。先覺不能返其迷。眾聖莫能移其志。方
將沈蔽八邪之網。長淪九流之淵。不亦哀哉。不亦哀哉。天竺沙門曇摩讖者。中天竺人婆羅門種。天懷秀拔領鑒明邃。機辯清勝內
外兼綜。將乘運流化先至燉煌。停止數載。大沮渠河西王者。至德潛著建隆王業。雖形處萬機。每思弘大道。為法城壍。會開定西夏
斯經。與讖自遠而至。自非至感先期。孰有若茲之遇哉。讖既達此。以玄始十年歲次大梁十月二十三日。河西王勸請令譯。讖手執梵
文口宣秦言。其人神情既銳。而為法殷重。臨譯敬慎殆無遺隱。搜研本正務存經旨。唯恨胡本分離殘缺未備耳。余以庸淺豫遭斯運。
夙夜感戢欣遇良深。聊試標位敘其宗格。豈謂必然[門@視]其宏要者哉。
[0059c28]此經梵本正文三萬五千偈。於此方言數減百萬言。今數出者一萬餘偈。如來去世。後人不量愚淺。抄略此經分作數分。隨意增損雜
以世語。緣使違失本正。如乳之投水下。章言雖然猶勝餘經。足滿千倍。佛涅槃後初四十年。此經於閻浮提宣通流布。大明於世。四十
年後隱沒於地。至正法欲滅餘八十年。乃得行世。雨大法雨。自是以後尋復隱沒。至于千載像教之末。雖有此經。人情薄淡無心敬
信。遂使群邪競辯曠塞玄路。當知遺法將滅之相。
大涅槃經記第十七
未詳作者
[0060a11]此大涅槃經。初十卷有五品。其胡本是東方道人智猛從天竺將來。暫憩高昌。有天竺沙門曇無讖。廣學博見道俗兼綜。遊方觀化先
在燉煌。河西王宿植洪業素心冥契。契應王公躬統士眾。西定燉煌。會遇其人。神解悟識。請迎詣州安止內苑。遣使高昌取此胡本。命
讖譯出。此經初分唯有五品。次六品已後。其本久在燉煌。讖因出經。下際知部黨不足。尋訪慕餘殘。有胡道人。應期送到此經。胡本
都二萬五千偈。後來胡本想亦近具足。但頃來國家慇猥。未暇更譯。遂少停滯諸可流布者。經中大意宗塗悉舉。無所少也。今現已有
十三品。作四十卷。為經文句。執筆者一承經師口所譯不加華飾。其經初後所演。佛性廣略之聞耳。無相違也。每自惟省。雖復西垂深
幸此遇。遇此大典開解常滯。非言所盡。以諸家譯經之致大不允其旨歸。疑謬後生。是故竊不辭。輒作徒勞之舉。冀少有補益。諮參
經師。採尋前後。略舉初五品為私記。餘致惟之悉可領也(祐尋此序與朗法師序及懺法傳小小不同未詳孰正故復兩出)。
六卷泥洹記第十八
出經後記
[0060b03]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優婆塞伽羅。先見晉土道人釋法顯遠遊此土。為求法故。深感其人。即為寫此大般泥洹經
如來祕藏。願令此經流布晉土。一切眾生悉成平等如來法身。義熙十三年十月一日。於謝司空石所立道場寺。出此方等大般泥洹
經。至十四年正月二日挍定盡訖。禪師佛大跋陀。手執胡本。寶雲傳譯。于時坐有二百五十人。
二十卷泥洹記第十九
出智猛遊外國傳
[0060b14]智猛傳云。毘耶離國有大小乘學不同。帝利城次華氏邑有婆羅門。氏族甚多。其稟性敏悟歸心大乘。博攬眾典無不通達。家有銀
塔。縱廣八尺高三丈。四龕銀像高三尺餘。多有大乘經。種種供養。婆羅門問猛言。從何來。答言。秦地來。又問。秦地有大乘學不。即答。
皆大乘學。其乃驚愕雅歎云。希有。將非菩薩往化耶。智猛即就其家得泥洹胡本。還於涼州出得二十卷。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八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5 冊 No. 2145 出三藏記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