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ācāryabhūmiśāstra (Yujia Shi Di Lun) 瑜伽師地論
Scroll 2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二
[0430a07]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 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 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唯有諸法能引諸
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 緣。於此所緣作意思惟。癡行增上補特伽羅 所有癡行皆得微薄。於諸癡行心得清淨。 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0430a14] 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 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云何地 界。地界有二。一內二外。內地界者。謂此身
中內別堅性。堅 鞕 所攝地地所攝。親附執 受。外地界者。謂外堅性。堅 鞕 所攝地地所攝。 非親附非執受。又內地界其事云何。謂髮
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肝膽心肺。脾腎 肚胃。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及糞穢等。名內 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謂瓦木塊礫樹石
山巖。如是等類名外地界。云何水界。水界 有二。一內二外。內水界者。謂此身中內別濕 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親附執受。其事云
何。謂淚汗洟唾。肪膏脂髓。熱痰膿血。腦膜 尿等。名內水界。外水界者。謂外濕性。濕潤 所攝水水所攝。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
謂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類名外水界。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內二外。內火界者。 謂此身中內別溫性。溫熱所攝煖煖所攝。親
附執受。其事云何。謂於身中所有溫煖。能 令身熱等熱遍熱。由是因緣所食所飲所 噉所甞易正消變。彼增盛故墮蒸熱數。如
是等類名內火界。外火界者。謂外溫性。溫 熱所攝煖煖所攝。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 何。謂於人間依鑽燧等牛糞末等以求其
火。火既生已能燒牛糞。或草或薪或榛或野 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國國分。或 復所餘如是等類名外火界。云何風界。風界
有二。一內二外。內風界者。謂此身中內別風 性。風飄所攝輕性動性。親附執受。其 事云何。謂內身中有上行風有下行風。有
脇臥風。有脊臥風。有腰間風有臗間風。有 小刀風。有大刀風。有針刺風有畢鉢羅風。 有入出息風有隨支節風。如是等類名內
風界。外風界者。謂外風性。風飄所攝輕性動 性。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謂在身外 有東來風有西來風。有南來風有北來風。
有有塵風有無塵風。有狹小風有廣大風。 有毘濕婆風有吠藍婆風。有風輪風有時 大風。卒起積集折樹頹牆崩山蕩海。既飄 鼓已無所依憑自然靜息。若諸有情欲求
風者。動衣搖扇及多羅掌。如是等類名外 風界。云何空界。謂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 穴。由此吞咽。於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
穴便下漏泄。如是等類說名空界。云何識 界。謂眼耳鼻舌身意識。又心意識三種差別 是名識界。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
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 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淨。 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謂緣入息出息念。是 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 波那念所緣。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
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 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 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中間入息
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 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 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
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 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 入息出息有二因緣。何等為二。一牽引業。
二臍處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入息出息 有二所依。何等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 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若唯依身
而息轉者。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 諸有情類彼息應轉。若唯依心而息轉者。 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若唯依身 心而轉非如其所應者。入第四靜慮若生
於彼諸有情類。及羯羅藍頞部曇閉尸等位 諸有情類。彼息應轉。然彼不轉。是故當 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入息出 息有二種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
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出息有二種 地。何等為二。一麁孔穴。二細孔穴。云何麁 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
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云何細孔穴。謂 於身中一切毛孔。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 等為四。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
出息。四名身行。風名一種是風共名。餘之三 種是不共名。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 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緩方
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惛沈睡眠纏擾其 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 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云 何令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
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由 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 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 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
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散亂。或 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又 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修習。何等
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 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 修習。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
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 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 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
入。出息住念數以為一。若入息滅出息生。 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 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 為一算數。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
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 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 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
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云何順 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 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 云何逆算數。謂即由前二種算數。逆次展
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 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若時行者。 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 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
中間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 為說勝進算數。云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 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 二為一而算數之。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
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若依以二為一 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如是展轉 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 而算數之。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
乃至其十。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 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 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 為已串修習。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
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從初數起或順或 逆。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 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 轉。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
位有能取轉。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 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如是展轉相續 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 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唯於入息出
息所緣令心安住。於入出息應正隨行。應 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 差別。皆善覺了。如是名為算數修習。又鈍 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
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若異 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 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 念故彼皆無有。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
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 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彼復於此入出息緣。 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
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 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於此加行 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
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如 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復於所取能 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諸蘊。云何悟入。謂
於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 蘊。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 惟悟入受蘊。即於彼念相應等了。作意思惟
悟入想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 作意思惟悟入行蘊。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 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於諸 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
習。若時無倒能見能知。唯有諸蘊唯有諸 行。唯事唯法。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 起。云何悟入。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
息。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入出息 依身緣身依心緣心。復更尋求此身此心 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
緣命根。復更尋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緣。既尋 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復更 尋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
入。如是先行依緣無明。如是了知無明依 緣先行。先行依緣命根。命根依緣身心。身 心依緣入息出息。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命根滅。命根滅故身心滅。身心滅 故入出息滅。如是名為悟入緣起。彼於緣 起悟入。多住名善習修。是名悟入緣起修 習。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復於諸
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悟入無常。謂悟 入諸行是無常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若是 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
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 是其苦即是無我不得自在遠離宰主。如 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又
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其性 是苦如病如癰。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又正 悟入即此能生眾苦貪愛。若無餘斷即是 畢竟寂靜微妙。我若於此如是了知如是
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 名能悟入集諦滅諦道諦。於此悟入能多住 已。於諸諦中證得現觀。是名悟入聖諦修 習。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
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 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云何名為 十六勝行。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 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
短。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 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 身出息。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 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
行出息。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 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 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於覺了
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 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於息除 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 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於覺了
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 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於喜悅心入息 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 能學喜悅心出息。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
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 制持心出息。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 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 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
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 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 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 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
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 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 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問如是十六 差別云何。答有學見迹已得四念住等。於
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為斷餘結。是 故念言。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 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緣入息出 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
長出息。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 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 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 即如是了知。如是名為若長若短。若緣身
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 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 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 息。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
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 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 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
入息遠離位為境。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 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 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又即於此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
先未串習入出息時。所有剛強苦觸隨轉。 今已串習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餘柔軟樂 觸隨轉。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
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 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又於如是阿那波那 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 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
學覺了喜入息出息。若得離喜第三靜慮 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 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已上。於阿 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
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又即如是 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 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
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 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 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
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 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由 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
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 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又 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
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 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 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
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 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 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
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 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 息。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 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
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 心。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 學喜悅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
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 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是故念言。於制 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
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 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 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 脫心入息出息。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
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 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 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
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 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 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鉢舍那修瑜 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已。
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 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 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
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 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 毘鉢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 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
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 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如是彼於見 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 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
得究竟。是名十六勝行。修習如是名為五 種修習阿那波那念。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應 於是中正勤修學愛樂乘御。若於所緣有 思遽務有散亂者。於內各別應當親近
如是觀行。若於此中勤修習者。尋思散動 皆無所有。心於所緣速疾安住深生愛樂。 是名第五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如 是總名淨行所緣。
[0433c01] 云何名為善巧所緣。謂 此所緣略有五種。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 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蘊善巧
者。云何蘊。云何蘊善巧。謂蘊有五。則色 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云何色蘊。謂諸所 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復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 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總名色蘊。云何受蘊。 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或順苦觸為緣諸受。
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復有六受身。 則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總名 受蘊。云何想蘊。謂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
大想。無量想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復有 六想身。則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 生想。總名想蘊。云何行蘊。謂六思身。則眼
觸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復有所 餘除受及想。諸心法等總名行蘊。云何識 蘊。謂心意識。復有六識身。則眼識耳鼻舌
身意識。總名識蘊。前受想行蘊及此識蘊。 皆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差別。如前廣說。 是名為蘊。云何蘊善巧。謂善了知如所說
蘊種種差別性非一眾多性。除此法外更無 所得無所分別。是名略說蘊善巧義。云何 名蘊種種差別性。謂色蘊異。受蘊異。乃至識
蘊異。是名種種差別性。云何名蘊非一眾 多性。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大種所造差別 故。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是名色蘊非一 眾多性。如是餘蘊隨其所應皆當了知。
云何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謂唯 蘊可得唯事可得。非離蘊外有我可得有 常恒住。無變易法是可得者。亦無少法是 我所有。故除此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云
何界。云何界善巧。謂界有十八。則眼界色 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 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
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為界。若復於彼十 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種子別別種姓。生 起出現。如實了知忍可審察。名界善巧。如 實了知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而轉。即
於因緣而得善巧。是故說此名界善巧。云 何處。云何處善巧。謂處有十二。則眼處色 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
處。意處法處。是名為處。處善巧者。謂眼為 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 緣。生起眼識及相應法。耳為增上緣。聲為
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 及相應法。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此生作 意為增上緣。法為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
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 得流轉。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若於 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名處善巧。云何
緣起。云何緣起善巧。謂無明緣行。行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
死。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是名緣起。 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 等潤諸法。唯有諸行引發諸行。而彼諸行 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
體是無常。是無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 法。愁悴悲嘆憂苦惱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惱 法故。則名為苦。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
羸劣。由是因緣定無有我。若於如是緣生 法中。由如是等種種行相善巧。了達或無 常智或苦智或無我智。是名緣起善巧。又處
非處善巧。當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此中差 別者。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 平等因果道理。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若諸
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諸不善法能感非 愛果異熟法。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名處非處 善巧。此五善巧略則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
相善巧。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由餘善巧 顯共相善巧。如是總名善巧所緣。
[0434b14] 云何淨 惑所緣。謂觀下地麁性上地靜性。如欲界 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云何麁性。謂麁性有二。一體麁性。二數麁
性。體麁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 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 甚可厭惡。
[0434b20] 是故說彼為體麁性。初靜慮中 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 數麁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
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麁 性。如是上地展轉相望。若體麁性若數麁性。 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麁性。於諸上地
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 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 增多。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 勝過此故。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麁性
義。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 增多性故。名為麁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 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此
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何以故。彼觀下 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 性以為麁性。觀於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 性。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
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於後 時更相續故。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 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
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 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 蘊苦。名苦聖諦。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
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 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 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 聖道。名道聖諦。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
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 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 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遍知。
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 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 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 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
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 是故名諦。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 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 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
諦唯名聖諦。又於愚夫唯由法爾說名為 諦不由覺悟。於諸聖者俱由二種。又生苦 者。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生自 體即是其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廣說乃
至求不得苦。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 種身心苦受。非求不得體即是苦。為苦因 緣。故名為苦。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 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
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 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 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 苦行苦。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
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於苦苦中若凡若 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又苦苦性極可厭患。 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 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 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 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諸有是彼所對治法。
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 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 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復 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
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 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 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 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
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 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欲纏 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 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
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 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 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若行苦性遍行
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 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 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
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 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麁重 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
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 建立行苦性。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 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 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
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 著俱行愛。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 行愛。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 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
行愛。名彼彼喜樂愛。滅有二種。一煩惱滅。 二所依滅。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 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
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 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0435b23] 云何教授。謂四教授。 一無倒教授。二漸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 教授。云何無倒教授。謂無顛倒宣說法義。
令其受持讀誦修學。如實出離正盡眾苦作 苦邊際。如是名為無倒教授。云何漸次教 授。謂稱時機宣說法義。先令受持讀誦淺 近後方令彼學深遠處。又為令入初諦現
觀先教苦諦後集滅道。又為令得靜慮等 至。先教最初靜慮等至。後教其餘靜慮等 至。如是等類應知名為漸次教授。云何教 教授。謂從尊重若似尊重達解瑜伽軌範
親教。或諸如來或佛弟子所。聞正教。即如 其教不增不減教授於他名教教授。云何 證教授。謂如自己獨處空閑。所得所觸所 證諸法。為欲令他得觸證故。方便教授
名證教授。
[0435c09] 復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 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一神境神 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
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 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 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 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
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 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0 冊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西蓮淨苑輸入,惠敏法師提供之科判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