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himaṇḍanirdeśaikākṣaroṣṇiṣakakravartirājasūtra (Puti Changsuo Shuo Yizi Ding Lunwang Jing)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二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畫像儀軌品第三
[0198b10]爾時釋迦牟尼佛。以佛眼觀一切眾生界。告金剛手祕密主言。祕密主為有情利益故。我今說大明王儀軌。一切佛所說。一切世間出
世間真言明像中上上。佛頂輪王本身形狀。能滅一切罪。令一切有情得大涅槃。以殊勝三摩地。佛色身變化而現。我今說世尊佛頂
輪王畫像法。修行者先應入曼茶羅。從師受得印契儀軌。曾入佛頂輪王壇。或無能勝忿怒壇。或勝佛頂壇。見三三昧耶。得受灌頂。
得阿闍梨印可。無上涅槃道入修行。當依儀軌。應作先行。先行已然後畫像。令婆羅門童女大族姓生者。授與齋戒。縒縷令織。依教織
緤。或依餘教或如來部所說。長六肘橫四肘。若不辦五肘亦得。或緣畫像要買物者。勇士不應酬價。其緤織已。以香水洗之。擇去毛
髮。其畫像。應用佛神通三長齋月白分。取具諸根畫匠淨信三寶者。先令澡浴清淨著新淨衣。授與八戒然後令畫。應擇端嚴順吉祥宿
曜時日。或於山間或巖窟。或於牛欄或於佛堂精室。或聖賢得道處。離臭穢有蟲水地處。置幀應畫。先於中畫佛世尊。坐師子
座。其座種種寶莊嚴。作說法相。普遍爓光如輪圍遶。從頂流出種種光明。佛具大丈夫相倚菩提樹。其菩提樹有種種葉。如真多摩
尼樹。或於枝繫繒綵。或繫吠琉璃寶。或繫菓或繫鈴鐸。或繫天妙菓或垂雲降雨。或種種花菓或菩提樹牙。或真珠吠琉璃車璩
珊瑚玉。皆畫於上。或樹上有吉祥鳥眾。坐於枝間。或作種種葉。雲電降雨枝葉相交。作如是大菩提劫樹。世尊兩肩後倚著其樹。佛
右邊轉輪大王。如輪王形坐白蓮花。作觀佛勢。其身金色周遍光明。七寶成就。唯輪寶以光圍遶在蓮花上。釋迦牟尼佛復觀頂輪王。
於佛左邊不遠。畫白傘蓋頂王。如大王形。其身金色坐在蓮花上。手持蓮花目觀輪王。去白傘蓋頂王不遠。畫高頂王形如大王坐白
蓮花上。手持俱緣果瞻睹輪王。去頂輪王不遠不近。畫光聚頂王。坐白蓮花上種種光明圍遶。在熾盛光明中坐。身作金色手持真多
摩尼寶。於光聚佛頂王下。畫持誦者。[跍*月]跪而坐瞻仰頂輪王。輪王舒手作施願印。顧視持誦者。近光聚頂王。圓光不相掩。應畫勝佛頂。
身形金色。左手持寶右手施願目觀輪王。如是等悉皆是佛頂王。各各形如大王。各有熾盛光爓。悉皆金色坐白蓮花上。佛右邊應畫普賢菩薩。手持白犛
拂。佛左邊畫慈氏菩薩。手執白拂。此二菩薩比佛身量稍小。佛前應畫聖觀自在菩薩。金剛手祕密主菩薩。各坐寶蓮花上。皆悉合掌作禮佛勢。近普賢菩薩。
應畫文殊師利童真菩薩。無垢慧菩薩。寂靜慧菩薩。無盡慧菩薩。虛空藏菩薩。虛空無垢菩薩。大慧菩薩。如是等大菩薩次第而
畫。各各合掌坐蓮花上。作禮佛勢。已次漸小身形寂靜。皆作金色種種莊嚴。以綃縠為裙衣。次慈氏菩薩不遠不近。應畫佛眼
明妃。形如女天坐寶蓮花。種種莊嚴身如金色。目觀眾會。著輕縠衣角絡而披。右手持如意寶左手施願。圓光周遍。熾盛光明。身儀
寂靜。去佛眼聖尊不遠。應畫佛毫相尊。如女天形。有何差別。右手持蓮華左手施願。目觀輪王。近佛眼尊下。應畫孫那唎大明妃。形
如天女。種種瓔珞莊嚴。其身青色。手執蓮花。坐於寶山。觀佛世尊。近金剛手畢。須畫甘露軍吒利。近彼尊畫金剛軍。蘇摩呼。頂行。此
三聖者各持童子形。種種瓔珞莊嚴其身。皆目瞻輪王作驚竦勢。於觀自在菩薩右邊。畫賀耶仡哩(二合)嚩大明王。身如火色作忿怒
形。鼻如猿猴以蛇莊嚴瓔珞臂釧髆釧頭繫蓮花鬘。作瞻覩輪王勢。近彼應畫蓮花孫那利。四臂右第一手持羂索。左第一手持鉞
斧。右第二手施願。左第二手持菓。坐於蓮花。又近輪王佛頂。畫無能勝忿怒王。身白色四面四臂。嚬眉面嗔怒。虎皮為裙。蟒蛇為耳
璫。得叉迦龍王以為腰絛。婆蘇枳龍王以為神線。角絡披耽肚身形短。以毒蛇莊嚴髻冠。咬下唇遍身火爓。熾盛光明圓光。右第一
手持金剛杵。第二手作期剋勢。左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鉞斧。正面作阿吒吒賀娑笑聲勢。從口出火焰種種色相。右邊面瞻觀
輪王。左邊面觀持誦者。頭上面觀一切眾會。住於寶蓮花上。無能勝忿怒王應如是畫。於彼尊下畫地天。身白色以二手捧寶花籠子。
二膝跪地。近地天畫尼連禪河神。靘黑色如龍女形。七頭。合掌作禮佛勢。近尼連禪河神互相近。畫嚩里迦大龍王。母止隣陀龍王。此
二龍王曾見無量諸佛。皆七頭合掌跪地。近地天畫阿難陀龍王。無熱惱龍王。娑竭羅龍王。持蓮華鬘曲躬合掌。大慧菩薩右邊。畫白
衣觀自在。以蓮花鬘莊嚴其身。以寶繒角絡披。右手把真多摩尼寶。第二手施願。此菩薩是蓮花族母。應於蓮花上坐。近佛毫相應畫
摩莫枳菩薩。淡紫青色種種瓔珞莊嚴。坐於蓮花。身儀寂靜。住般若波羅蜜自性。右手持梵夾。左手持真多摩尼。作施願勢。是一切
佛菩薩之母。大聖般若波羅蜜多。住摩莫枳形。則此尊是金剛族母。稍似童女形不太高。顏極令悅意。應作如是相。畫此尊眷屬金剛
鉤金剛拳金剛雹。此等皆是大明妃。以為眷屬。各住本形。近白衣觀自在下。應畫多羅尊。種種嚴具莊嚴。著輕縠衣。其形不太麁不
太細中庸形。右手持青蓮左手施願。坐蓮花上作淺綠色。近於彼尊畫毘俱胝。身白色三目四臂。右第一手持杖。左第一手持瓶。右第
二手持念珠。左第二手持蓮花。身儀寂靜。於像二角作鼓音樂天子。於佛上畫淨居天子。在雲中湧出散花供養。各依方而畫護世四
王。東方畫持國天王。南方夜摩天。西方水天。北方俱尾羅天。各隨方四邊畫。如是四隅東北方伊舍那。東南方火天。西南方羅剎
主。西北方風天。各依本形畫。近忿怒無能勝王下。畫持誦人。如本形跪地。手持香爐瞻仰輪王。金剛手此輪王佛頂大畫像儀軌。無
量佛宣說。纔見一切罪悉皆消滅。金剛手若得圓具依法畫。纔見眾生滅除五無間罪。遠離一切罪。若見此微妙像。一切如來之所說。
其人現世有報。今世及他世俱胝劫作一切罪。由見此像悉皆消滅。由見此最勝像。一切悉地皆得現前。一切如來大明真言。任運得
成就。隨意念誦成辦一切事。諸餘部中真言難成者。對此像前決定得成。
[0199c14]爾時世尊誥金剛手祕密主言。祕密主汝今復聽。說白傘蓋頂王畫像。能成辦一切事業。利益一切於生死流轉怖畏有情故。恒河沙
數俱胝佛同共宣說。先當如輪王儀則所說織。可方三肘不應截屈。不得用皮膠和色。畫人與授八戒。於緤中央應畫佛形。黃白色
坐師子座。具諸相好。佛左畫金剛手菩薩。左手持白拂。右手持金剛杵。金剛手左邊畫淨居天子眾。著天衣裙。於佛前應畫佛頂
王。身金色如鑄金像。具諸相好手持蓮華。佛下畫持誦者。手持香爐。於像四邊應畫種種華。金剛手此白傘蓋佛頂王畫像法。先佛所說。
[0199c27]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手言。金剛手諦聽諦聽。極善聽作意。吾當為汝說光聚佛頂王畫像軌則。於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明教法上上。
頂王光聚依輪王儀軌。香水洗緤。三肘或一肘。彩中不應用皮膠。受八戒畫匠令畫。應畫佛。坐於白蓮華上作說法相。諸相具足。於
像上應畫山峯。像下應畫蓮華池。從佛頂出種種光明。佛下右邊畫持誦者。[跍*月]跪持香爐畫彼本形。祕密主此光聚佛頂王儀軌。一切
如來之所宣說。為令調伏諸有情故。此光聚佛頂王。成辦一切事業。最勝畫像法。
[0200a09]爾時釋迦牟尼佛。復誥祕密主言。祕密主我今說高佛頂王畫像法。依輪王儀軌。於三肘或一肘新緤上。擇去毛髮。受齋戒畫匠
令畫應畫佛世尊。坐七寶蓮華上。結跏趺坐諸相具足。右手施願。左手在臍下仰掌。從佛頂出種種光明。於像上兩角。各畫淨居天手。
佛右邊畫持誦者瞻仰如來。祕密主此是高佛頂王畫像法。一切佛之所說。一切佛所稱讚。矜愍一切有情故說。
[0200a18]爾時釋迦牟尼。復誥金剛手祕密主言。祕密主我今說勝佛頂王畫像儀軌。先佛所稱讚。依輪王佛頂儀軌。作緤或三肘或一肘。離
毛髮。受齋戒畫匠令畫。應畫佛形作金色相。坐師子座持說印具大丈夫相。從佛頂流出種種光明。像下畫持誦者。如本形[跍*月]跪坐。手
執香爐瞻仰如來。金剛手此勝佛頂王畫像儀軌。一切如來宣說。金剛手如來世尊。及大威德菩薩無量種色身。隨意而畫。或緤或
素或於板上。或牆或壁亦無過失。或使畫匠或復自畫。或巧畫匠。隨自意形狀而畫之。或畫菩薩形或畫真言聖天。乃至於經夾上
畫。或樺皮上畫。或畫最勝像。或一搩量或一小搩量。或一大指量或隨意樂處。應畫亦無過失。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隨意樂而畫 慧者起悲心
利益諸有情 我成就思惟
亦不為愆過 攝受有情故
是故當慇懃 常懷悲愍心
恒行於捨施 及護持淨戒
忍辱及精進 禪定與般若
常應而修習 彼悉地不難
若無有畫像 當住菩提心
及持於大印 獲最上成就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行品第四
[0200b14]爾時金剛手祕密主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為勤修求成就者。略說修習佛頂王真言行威德功能熾盛方便。於眾生世尊求悉地者。
由住如來佛頂王真言明。一切真言悉皆速疾令得成就。佛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汝能問如是義。祕密主汝今諦聽。我為汝說一切佛
所說行行方便法句伽他。極微妙此法眼。無量佛已修習。為利益成就故。爾時釋迦牟尼佛觀一切大眾。以梵音聲說此法理趣伽他。一切法眼中最勝伽他曰。
無量菩提行自在 多種百苦逼惱者
見諸有情多逼惱 釋師子尊而演說
愛樂此法修行人 成佛當受天人供
由修一法成大覺 成真言王眾所讚
彼人不久佛菩提 廣度無量諸群品
空閑大制底 流泉及河側
逈樹或巖窟 眾華及山間
獨居堅固心 菩提心相應
勝解於大乘 清淨勤修行
及與身口意 食飲四儀中
行者常謹結 真言者勝趣
解三摩地明 出生獲悉地
成真言或明 隨意而修行
常著三種衣 善伴堅禁者
彼悉地不難 彼人定獲得
先應禮諸佛 智者應堅固
真言者無伴 勤求利有情
彼成就不難 現不思議色
現世得成就 勤求悉地者
常應作制底 勤護摩念誦
即於此現生 速疾得成就
謹慎而巧妙 勇健勤堅固
大益真實心 此人堪稱讚
諸根皆圓備 智慧常質直
能忍於飢渴 是人可稱讚
勤求成就者 若得是法要
彼當不久時 獲最勝悉地
[0200c22]金剛手我滅度後末法之時。愚癡塢波塞迦塢波斯迦。披袈裟者愚丈夫。作種種無益言說。貪著滋味懈怠懶惰。如斯小人。不深知如
來三摩地力無所畏。於廣大大乘理趣。壞亂勇猛精進者於菩薩善巧律儀行。不得灌頂者。不淨信諸佛菩薩廣大三摩地。不得成就。
則生謗毀我及菩薩。作如是言。此非佛說是魔所說。毀辱於菩薩。若住大乘善男子善女人。勤求成就真言行者。調弄損害作不饒益
事。由此因緣積集無量罪障。是故金剛手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行者。應生淨信堅固決定於菩提心。以廣大願常書寫大乘經典。讀誦受持為他敷演說伽他曰。
依寶雲大經 修行我稱讚
由此加行故 本尊速現前
以何成真言 慇懃成自身
以施戒忍辱 勤定智慧得
專注一心故 速疾成本尊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儀軌品第五
[0201a12]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佛頂真言行者。住清淨軌則作本尊觀行。唯願世尊說以一支速疾成就佛頂等悉地。佛言是
故持金剛諦聽眾生利益故。小眾生緩慢精進者。差別而說。一切真言教中。三時住清淨軌則。不放逸。常住觀佛三摩地。不應以散動
心觀。不以貪染擾亂其心。應一心觀佛。常以慈三摩地遍緣十方一切有情。三時澡浴洗濯手足。依法澡灑。勇健智慧者。不應放逸損害生命。換內衣已
以此真言護身真言曰。
[0201a22]唵麼麼吽匿(儞翼反)
[0201a23]若用土。不應用和蟲土。智者應用清淨香土不太黑不太黃不太赤。如是土通一切成就法。若調伏法用黑土。赤土亦得。若作增益。應
用黃土。消滅災禍。及諸罪障。應用白土。若求羅惹。應用不白不黑土。若求敬愛法。應用赤黃土。如是智者依教用土。以此真言先加持土。然後應用。土真言曰。
[0201b01]唵娜囉吽(引)
以此土真言 通諸成就用
以此河真言 加持於河水
[0201b04]唵入嚩(二合)攞吽(引)
此明加持河 一切處通用
分土為三聚 置於清淨處
其地離涕唾 臭穢之地處
女人藂聚處 小兒戲劇處
諸畜踐河處 眾生攢聚處
行者於是處 不應而澡浴
阨迮及險阻 及與臭穢水
智者應遠離 當別求勝河
澄潔清流水 遠離泥滓穢
於其河岸側 種種樹莊嚴
於彼當澡浴 其水深潤滑
常於如是處 水中諸鳥戲
諸華悉莊嚴 行者應彼浴
復以此真言 加持於淨土
[0201b19]真言曰。
[0201b20]唵鉢囉(二合)入嚩(二合)攞吽(引)
即應自擐甲 大指置於心
真言誦七遍
[0201b23]甲冑真言曰。
[0201b24]唵入嚩(二合)攞帝惹吽(引)
以心甲冑明 修行者應用
悉皆於遍身 即成大加護
[0201b27]擐身甲真言曰。
[0201b28]唵入嚩(二合)攞跛囉羯囉(二合)麼吽(引)
此名身甲冑 智者常應作
即應入於水 自腰或至胸
毘那夜迦障 水中諸惡蟲
由此加持故 不能為損害
[0201c04]真言曰。
[0201c05]唵吒嚨(二合二)滿馱娑嚩(二合引)訶(引)
此辦事真言 一切佛頂心
由憶念此故 水居諸障者
所有欲損害 悉令禁其口
以此護其土 分土作三分
以用為洗淨 從脚至膝脾
以土揩令淨 離惡氣滓穢
諸佛說為淨 次用第二分
從腰至於頸 第三洗上分
以土應洗之 離蟲然可用
先置第三土 復更慇懃洗
以辦事真言 行者加持水
三誦灑於頂 沈靜而寂默
澡洗潔淨已 輒不與人語
復以辦事明 行者自加持
以無能勝護 及以佛毫相
摧壞佛頂明 普加護稱讚
以佛眼真言 惟通佛部用
純正諸佛頂 成就曼荼羅
當結方隅界 并護於助伴
許用摧毀頂 及成辦一切
無蟲水澡灑 此明誦一遍
[0201c27]清淨真言曰。
[0201c28]曩謨薩嚩沒馱冐地薩怛嚩(二合)南唵戍(入)殿努戍(引)馱曩耶娑嚩(二合)訶(引)
此澡灑真言 通用如來部
即往念誦室 住定不放逸
當於身前觀 三尺之量地
悲愍心相應 兼與慧而俱
當往念誦室 應著清淨衣
奴俱羅芻麼 及與野麻衣
智者應念誦 依於教儀軌
應誦淨真言 次用辦事明
加持茅薦座 敷置於像前
應念誦本尊 次應迎聖眾
真言印相應 數觀本尊像
即結蓮華印 以座而奉獻
諸佛持吉祥 佛足幖幟生
諸菩薩蓮座 是座皆稱讚
真言修行者 不應坐高床
而觀本尊像 次應持念珠
[0202a17]穿珠真言曰。
[0202a18]唵阿納部(二合)諦微惹曳悉地悉馱囉梯(二合)娑嚩(二合)訶(引)
菩提子念珠 決定得成就
上中下悉地 通諸真言用
金銀等作珠 增益應用之
清淨頗胝迦 一切義成就
童子線應穿 皆依具儀軌
當用自密語 以此作加持
[0202a26]加持珠真言曰。
[0202a27]曩謨薄誐嚩底(丁以反引)悉地娑馱也娑馱也悉馱囉梯(二合)娑嚩(二合引)訶(引)
當以此真言 加持於念珠
應誦於七遍 持於二掌中
坐於茅薦上 求成一切義
吉祥密嚩樹 白檀及天木
如是等樹類 念珠增益勝
念誦護摩時 應用如是珠
佉陀羅木樹 末度俱那衛
用此木為珠 而作調伏法
亦用此樹木 而作於床座
若木不能得 取葉離諸蟲
坐臥而藉之 及灌頂處坐
燒瞿摩夷灰 濾水用洗淨
密絹為濾羅 審觀濾漉水
依法持密言 若不得成就
應用頂輪王 加持必成就
復用心隨心 相共而和誦
若如是不成 用佛眼真言
相和而誦之 世尊佛眼明
一切佛所說 先佛亦稱讚
我今而宣說 求成佛頂者
應當而誦持 與彼相和誦
不久疾成就 設作五無間
不久亦得成 若無有畫像
運心作觀行 諸佛所稱讚
即結禮佛掌 觀行誦此明
[0202b25]真言曰。
[0202b26]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也阿左羅尾[口*(隸-木+士)]娑嚩(二合)訶(引)
[0202b28]則結大印。想於彼印上。以無量寶所成山。於山上想七寶所成蓮華。其華無量千萬葉。其胎廣博大莖。於彼上有樓閣。於樓閣中想世
尊坐。如真言身形。如所畫像說。世尊安隱。結跏趺坐。作說法印。具大人相。莊嚴其身。遍周圓光。應如是觀。餘亦如上所畫像。觀在於樓
閣中。閣上有相輪橖。心中想無量真珠寶網遍覆。乃至隨意而觀一由旬大。或百由旬乃至千由旬量應觀行。隨自意觀之。乃至有頂
專注一心。智者不應放逸。心繫於本尊諸佛加持力。作是思惟。求成就者作如是觀行。
[0202c10]以無垢海真言加持大海真言曰。
[0202c11]唵 尾麼盧㮈地吽
[0202c12]以山真言加持於山真言曰。
[0202c13]唵 阿左欏吽
[0202c14]以蓮華真言加持蓮華真言曰。
[0202c15]唵 吽 迦麼欏娑嚩(二合)訶(引)
[0202c16]一切寶樓閣真言加持樓閣真言曰。
[0202c17]曩謨薩嚩怛他(引)蘗跢南薩嚩他欠(平)榅諾(二合)蘗帝薩叵(二合)囉曀[牟*含]誐誐曩劍
娑嚩(二合)訶(引)
[0202c20]次應請佛世尊。以自真言。應想世尊如從忉利天下降閻浮至於道場。即獻閼伽作是頌言。
以自神通住 待我作供養
[0202c24]然後以六字佛頂結上方界。即想如來澡浴及自本尊三部部主或依自教及諸尊。獻塗香華衣服嚴具飲食香水。若無如上所說供
具。應心中觀想而獻。如是供養儀軌已即說罪隨喜勸請迴向發願悉皆應作。即安心於鼻端。一心念誦乃至不疲倦。所念誦遍數而
獻。復獻塗香華燒香飲食燈明等供養。獻閼伽而觀想東門奉送世尊。則禮一切佛菩薩。禮已而起。如是三時應作。為無像故說是儀軌。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分別祕密相品第六
[0203a07]爾時釋迦牟尼佛。復誥金剛手祕密主言。汝聽金剛手。此佛頂王真言成就修行。一切如來之所說。成就佛頂故。以不壞伽他句行教。
金剛手略說一切如來所說成就次第。說伽他曰。
屏處集聖眾 令獲威靈處
於宅及天室 空舍與窟中
逈樹或屍林 樹林於山谷
成就或念誦 心在於本尊
不清淨令淨 不清淨遍淨
於清淨成就 以二成二種
是名成就者 一切修悉地
於食應節量 不飽亦不飢
食飲應等量 甘甜及酸醋
應捨如是貪 貪俱之有情
於味生貪著 由貪念護摩
不生於一心 初夜讀正典
中夜然寢息 於淨茅薦上
作護依儀軌 皆與印相應
寢臥如師子 如師子驍勇
東方及南方 枕手而眠臥
息增於護摩 若有東南方
左安於右上 足手亦如是
累足然後寢 少分令端嚴
頭若向西方 面觀於南方
寢時應護身 與降伏相應
若上白檀樹 吉祥尼俱陀
優曇鉢等樹 夢上此等樹
是為成就相 鴈及迦陵伽
鴛鴦與白鶴 孔雀等吉鳥
夢乘此等鳥 若見如是相
不久當悉地 若夢見於血
此亦成就相 若於夢中見
幢幡等交雜 或登於高樓
若履及遊行 是則成就相
或夢乘舟舡 或執箏箜篌
或見塔苾芻 如是等善夢
悉皆成就相 若於夢中見
狗及旃陀羅 水蛭油塗身
此皆不吉祥 駝驢及車等
若見及觸彼 必壞於成就
如是等夢相 善及不善相
應知此二夢 知已求成就
應作護摩法 燒粳米油麻
得脫諸魔障 即見於本尊
常得而警覺 聖者現是言
當往於某處 至彼燒酥蜜
則現於實事 去食盡是實
於道亦為實 若疑於本尊
當寢於夢中 願尊示我身
而現丈夫身 若見於女人
能生貪染心 應為不放逸
欲眠時加持 念誦不應思
過去之財寶 未來亦不應
慎勿起思惟 不成念誦儀
若心而散動 觀真言義理
住定而念誦 心若緣貪染
應作不淨觀 若心起嗔恚
即與慈相應 於愚念緣生
數數若心起 在於顛倒中
即專注一心 住於本尊觀
若未入輪壇 獻諸香華等
為諸魔食噉 由不依儀軌
及不廣善解 遠離阿闍梨
諸魔隨行者 如影而隨形
念誦功被奪 纔魔食香等
念誦及護摩 本尊不受得
此真言主宰 成就頂真言
當用作加持 護魔頂行等
不能為障礙 成就頂輪王
是故作加護 一切成就處
應誦無能勝 作自身加持
菩薩種真言 輪王之眷屬
用彼作加護 成就真言時
念誦護摩等 先應作護身
若離護身法 悉地必不成
遊空大藥叉 成就鬼羅剎
遊行破壞故 令彼心疑惑
尾臘嚩之華 遏迦度度囉
悉皆不應用 一切佛頂部
稱讚闍提華 青蓮俱勿頭
蓮華庾體(他以反)花 及餘種種華
極香陸地華 當知佛頂明
一切時供養 修行者不成
二三度作法 乃至於七遍
次第作成就 當於入海河
而作印塔法 或一二三四
隨力而作之 念誦并作塔
恭敬而讚歎 讀誦於妙典
數數疲乏時 塔滿三洛叉
先罪悉消滅 用以極香華
燒香及塗香 供養窣堵波
於一一塔前 用真言加持
一一窣堵波 應誦千八遍
真言若不成 由罪覆心故
應作一肘量 一千窣堵波
設造五無間 決定得成就
由念誦滅罪 何況作制底
當於入海河 獻蓮華十萬
獻限爾所數 速疾得成就
於彼入海河 何況過此量
遲速得成就 皆由自己身
成就於真言 由彼福無福
若福德強盛 當於不久時
速疾得悉地 無福德之人
應作窣堵波 悉地念誦本
是故以精進 成就得牢固
真言在經書 不能除眾毒
見如是道理 勤功念誦勝
常為父母師 受苦諸有情
一分而念誦 為彼皆迴向
為滅諸障難 應作常禮佛
由禮佛念誦 速疾得成就
說禮佛果報 無量福德聚
當知是歸命 數數勤敬禮
常恒獲悉地 不然末法時
真言不成就 是故我釋迦
說威德弟子 末世得解脫
是故離疑心 發勤大精進
修持諸悉地 不久得成就
增勝福德人 速疾得悉地
多分無福人 遲晚乃得成
若悲智相應 獲殊勝悉地
不以假琉璃 與紅頗梨等
是佛頂真言 力用不思議
乞得食令淨 應獻於本尊
分作為三分 愍念有情故
先應取一分 當供養本尊
又取於一分 施諸外來客
餘一應自食 所獻本尊食
贖取而受用 若無有外客
轉施諸禽獸 自己分之食
盡不應施他 恐損壞身故
減少分應施 面南應食之
是則調伏法 不應面西食
當作調伏事 北東許息增
成就佛頂等 成寂東為異
應作悲愍心 三時應思惟
誰在於苦惱 我今盡拔濟
大悲心相應 出家及在家
持杖并梵志 皆懷悲愍意
念誦者遊行 無侶常謹慎
是故常敬禮 諸佛之塔廟
難成之真言 一切時等持
常修三摩地 是人得自在
種種調伏者 示現種種色
是故常應作 念誦及護摩
塗拭并灑淨 作淨如先說
後應作護身 灰芥結方隅
以辦事真言 或用摧壞頂
加持縷纏橛 應釘於四角
護已應供養 智者即啟請
一切諸聖眾 念誦護摩處
安置於座上 應作成就因
瞿摩土相和 智者用作壇
於此壇輪中 說供養為儀
先為如來勝 依儀軌而獻
次則輪王頂 其次諸佛頂
次第而供養 次及觀自在
自族并眷屬 及與金剛手
所獻同佛頂 所獻香華等
亦同於部類 如是為三部
而作供養儀 以此常警覺
及一切世天 愚癡作是言
一切真言人 悉皆是妄作
若不說儀軌 則墮於毀謗
油麻白芥子 而作於護摩
能成敬愛事 燒油麻粳米
獲得於增益 毒藥羅蘖[口*梨]
相和而護摩 壞亂佛教者
悉皆令除滅 尾臘嚩樹木
無憂及白秦 波羅奢菩提
及以白膠木 增益諸護摩
用如是等木 尼瞿陀優曇
阿說他乳木 活兒子等木
若作息災法 用為護摩柴
佉陀羅木槵 及迦羅迦木
迦羅尾羅木 如是等諸木
調伏相憎用 面應向南坐
稱吽字而燒 意思而口稱
應作調伏法 面對於北方
於真言句中 加娑嚩訶誦
即成於息災 諸佛頂應修
面向東而坐 護摩作增益
結跏為息災 吉祥坐增益
蹲踞作調伏 除害故護摩
名為調伏事 遮止諸障故
名為於息災 成就隨意故
是名為增益 如是一切處
善思而修行 憎嫉佛教者
令其遠離故 是名相憎法
清淨持誦者 不應長爪髮
在家淨行人 髮長不為過
護摩念誦時 皆有所妨礙
貪事梳洗功 虛過於時分
供養聖眾時 甲中停垢穢
頭髮生蟣虱 能生諸罪愆
不觀日出時 不觀日蝕時
亦不觀月蝕 不輕毀師尊
供養聖眾時 不觀安樂事
亦不觀鬪諍 是故修行者
常與定相應 於飢儉國土
及於鬪戰處 國主不和順
不應求悉地 聖眾被罰處
藥叉鬼神處 龍神雜亂處
屍林穢污處 彌綟車居處
多饒蚊虻處 或於亢旱處
如彼諸難處 不應求成就
不調倡女處 多饒惡風處
如是等之處 不獲於悉地
是處若吉祥 念誦作護摩
聖眾皆喜悅 如人食好食
心意得適悅 此中護摩勝
成辦諸事業 若王相不具
不堪紹王位 隨力分應作
念誦及護摩 下劣修行者
果報亦下劣 若乞毒刀杖
不應而施與 唯除敬愛法
為護命難故 為除憂惱故
除如是因緣 悉皆不應與
清淨修行者 或誤觸不淨
則應而澡浴 心誦結印契
如是貪染類 應思淨真言
誦明結印契 悉皆得清淨
諸穢之鬼神 起屍及藥叉
及羅剎成就 上中作法處
智者不應疑 沈沒殊勝河
澡浴正法水 以慧而思惟
念誦悉皆作 不應破結跏
於事皆相違 若破結跏坐
即應起澡浴 或以心澡浴
悉皆得成就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二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19冊No.0950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本網站係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16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