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Jōgyō's Catalog Submitted by Imperial Request 常曉和尚請來目錄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常曉和尚請來目錄[1068c08]入唐學法沙門常曉言。常曉以去承和三年五月。銜命留學遠期萬里之外。其年漂迴。四年亦不果渡海。五年六月進發。同年八月到淮南城廣綾舘安置。孟冬使等入朝。常曉不得隨使入京。徒留舘裏。空經多日。至于歲盡勅命未有爰。則周遊郡內訪擇師依。幸遇栖靈寺灌頂阿闍梨法號文璨和尚。并華林寺三教講論大德元照座主。其文璨和尚則不空三藏弟子。兼惠應阿闍梨付法人也。妙鉤經律深通密藏。法之棟梁。國之所歸。同年臘月。請節度使處分。配住栖靈寺。文璨和尚以為師主。始學法儀。兼往花林寺。元照座主邊問本宗義。并得文書也。然大師尚佛法之流轉。歎生民之可拔。授我以金剛大法。許我以阿闍梨位也。膝步知未知。接足得不得。幸賴國家之大造大師之慈悲。學金剛海瑜伽。習大元帥祕法。斯法也則如來之肝心。眾生之父母。於國城塹。於人筋脈。是大元帥者。都內不傳於十供奉以外。諸州無出於節度使宅。以表緣其靈驗不可思議也。諸佛菩薩金剛天等像雖在前來。此像未曾請來。今則大元帥諸身曼荼羅并諸靈像所要文書等請來見到。雖云濤波猛沷。新羅賊畔。越彼厄難平達聖境。是則聖力之所能也。伏惟皇帝陛下。極德如天。佛日高轉。人之父。佛之化悲群生而濡足。助佛囑而垂衣。以陛下慈育効。祥靈像教希自遠新來。恰似符契。非聖誰測矣。常曉本謂。果三十年經歷漢里。求佛法來。事護國家。而緣唐朝不聽留住。隨使迴歸。竊以一喜此法教生而請來。不任一喜一懼之至。謹附准判官藤原朝臣貞敏。奉表以聞。并請來法門等目錄一通且以奉進。輕黷威嚴伏增戰越。常曉誠恐誠惶謹言。
[1069a13]承和六年九月二日入唐學法沙門傳燈大法師位常曉(上表)。
[1069a15]入唐學法沙門常曉謹言。
上新請來法門并佛像道具事
百論疏一部三卷(元康法師造)
三論玄樞一部二卷(元康法師造)
中論三十六門勢疏一卷(元康法師造)
百論疏略記一部二卷(義持法師造)
大佛頂經疏一部六卷(弘抗法師造)
大佛頂經玄贊一部三卷(惟慤法師造)
[1069a23]已上六部。依三論宗學頭法師等申求請來。
[1069a25]凡如來說稱經。菩薩說稱論。人師說名疏章傳記等。何以故。唯以佛說經鈍根難解了。是故菩薩作論釋此。最鈍根之類。猶未得精旨。因而人師作疏章等。細演經論之廣旨。於疏師數般。但邪正異耳。今件疏等。釋經論尤微微。解義理絕細細。此土有名彼實未渡。諸學徒等之所疑滯。夫以。百論者。真諦津途。在前以嘉祥寺疏解釋文義。有少不足。今以元康法師疏將定義理也。又空有兩宗論真性理。大佛頂經以為本模。經本雖先來。其疏未有。於義難決。如今以此將正空有兩家諍論義。夫一翼若闕。空行何飛。況乃一乘奧理。義與文違。不假疏記微微無顯。雖有勞載車。冀以此俾補乎聖典。
四分律羯磨疏一部四卷(道宣律師撰)
[1069b13]已上一部依律宗學頭法師等之覓來。
[1069b14]右律羯磨者。眾行手足。佛法壽命也。律家軌則。雖先備來。少有不全。豈非是文乎。然則以此使補其尸羅闕目。
釋摩訶衍論疏一部三卷(法敏法師造)
[1069b18]已上一部。依真言宗傳法阿闍梨等申求來。
[1069b20]右釋摩訶衍論者。橫釋顯教。竪括祕藏。本論雖先來。左右未定。今以此疏證彼大乘。
維摩經疏一部四卷(開中道液法師造)
維摩經釋批一部三卷(開中道液法師造)
維摩經開中疏記一部五卷(文襲禪師造)
維摩經略例一部二卷(智深法師造)
維摩經玄旨一卷(漢涌法師造)
維摩經開中疏科文一卷(開中道液法師造)
維摩經五教義一卷(文襲禪師造)
[1069c02]右維摩經。窮微盡化。妙絕之稱也。造疏之人。數般論旨。左右詞疎。[王*果]塞于是。至開中液公。大宗蕪蔓真極而開。今見大唐真典近代興盛講文學義之類。總此疏等以為指南。是故每寺講淨名典化度白衣。以液公疏提。撕緇徒。皆云。雖有論師註疏。惠底未足。乍學此文。法鏡轉明。惠燈益照者。
金剛般若疏一部二卷(開中道液法師造也)
仁王般若經疏二部二卷
金剛般若經註一卷(金剛藏註)
金剛般若經註一卷(南嶽王潔註)
[1069c14]右疏等。解義妙微行耆那國。此等師疏近代多興。皆以餘師制為傍。以此等疏為正。夫以佛教興轉依能宣人圻古請寄新實。於經本非所改。於義方用相傳告耳。
千光王佛威德要法一卷
六童子威德要法一卷
金毘羅童子威德要法一卷
大元帥念誦儀軌一卷
阿吒薄拘元帥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一卷
大日經持誦次第儀一卷
大毘盧遮那三種悉地法一卷
唐梵對歒尊勝真言効天下本一卷
北方毘沙門天王念要法經二卷
毘補羅天母啟請法護一卷
深沙神記并念誦法一卷
菩提王記一卷
[1070a09]所受學諸尊瑜伽灌頂儀軌等如先渡來無殊更不注之。
[1070a11]右顯密之法門。若學得。若未學得。其數不少。唯當代要有耳。至祕密之宗大體與常無相違。
千光王佛像一軀
[1070a15]右恒沙如來有恒沙土。隨其本行得稱各異。唯佛與佛乃所究盡。今千光王佛者。此是觀音本師。其事灼然。此像未見。因而請來如件。
水月觀世音菩薩像一軀
[1070a20]右大悲之用。化形萬方。觀思眾生。拔苦與樂。故示像相使物生信。今見唐朝世人。總以為除災因。天下以為生福緣也。是像此間未流行。故請來如件。
大元帥本身將部曼荼羅一鋪(總五十餘身)
大元帥大悲身像一軀
大元帥忿怒身像一軀
大元帥化身像一軀
[1070a28]右大元帥者。如來之教令輪也。佛為含情作救作護。示大元帥形。群邪見形頭破七分。眾惡聽名魔道塵散。本經云。佛告阿難。若有國王大臣敬禮誦呪者。其人境土。無有惡賊怖難災橫疾疫水旱風霜。國王倍威德。諸民平秦。若有城邑村落持此經者。莫不蒙利等者。又云。若國土襄禍。雨澤不調。以此大元帥呪安四城門上。即得風雨順時。將鎮國土。四方隣歒不起逆心等者。然則如法行。國長存安寧。剎那婦人固得十利不可思議也。大元帥之力。今見唐朝皆依此為治國之寶。勝歒之要。是以定自在王菩薩偈讚曰。我聞元帥名。世間救苦厄。一切大神中。奇特無有比。種種變化身。而拔眾生苦。我今聞往昔。寶不可思議。
[1070b15]此法也。吾朝不多流行。以是略要法儀圖像請求。息災招福無比法。誰非歸依耶。
大聖千臂千頭金毘羅童子像一軀
[1070b18]右金毘羅童子者。此釋迦之化現也。經云。佛在歡喜園中為諸眾生說法。是時外道波旬起諸惡障。令諸眾生受大苦惱。爾時如來密化自身作金毘羅童子。調伏外道諸魔。於惡世中饒益眾生。此法也尤鎮國利物之寶。法力之奇特也不思議。此像并法儀。持明者所祕。本朝未見。請來如件。
大聖六童子像一軀
[1070b26]右六童子者。經云。竝是過去諸佛之所化身。為救護一切有情故。若有國土作此法者。即至而現其身護國利人等者。今見唐朝世人。多修此法。其力見奧。是靈像此間未有流行。因而請來。其修行之儀。亦甚疎略。
大聖迦毘羅神王像一軀
[1070c03]右神者。此是如來化身。秦代羅什三藏。昔周五天感得此神相隨送來。今見唐中皆貴此神為權法護國之憑若有病人稱名即除。貧窮之人依願必富。靈驗見顯。無有一人不歸依者。夫佛化從西東流。應時利物。豈非如來未化乎。
三光天子像一軀
二十八宿像一軀
[1070c11]右三光者日月五星名七耀。四四方七星合二十八宿此土之人唯聞名見光。未知其形量。今此耀宿之形像尤祕尤密。實有靈驗。唐國猶不多傳。況乎日朝所未曾見。但陰陽師等意推作像。以傳式用是不契當耳。今所請像各有可軌也。
聖者菩提王像一軀
[1070c18]右菩提王者。大唐山神也。潤州樓山有一比丘。修練禪業現感此神現形表靈受戒修道故名菩提王。隨人祈請加護成願。遂為國鎮人歸也。因茲處處作像人人尊重親見其事甚可軌也。
深沙神王像一軀
[1070c24]右唐代玄奘三藏遠涉五天感得此神。此是北方多聞天王化身也。今唐國人總重此神救災成益。其驗現前。無有一人不依行者。寺裏人家皆在此神。自見靈驗實不思議。具事如記文。請來如件。
菩薩像一軀
護摩爐壇樣一十五種
[1071a06]右像唐朝示現。其靈驗奧也。人舉歸。息災增福無過此者。具事如記文。請來如件。
[1071a08]夫至道無言。非言不顯。真際絕形。待形乃悟。絕形者是真如三寶。示形者其住持三寶也。如來本願順機變相。大聖慈悲應時濟物。經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乃至八部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等也。凡正法之世。魔伴無威。所以佛化多住慈悲。像末之時。邪使競興。所以如來。多形忿怒。佛力如是。實鎮國利人之寶也。受持頂戴。福利無極。外以摧魔軍。內以調伏煩惱。諸佛智悲如此。
傳法阿闍梨耶付物
五鈷金剛杵一
三鈷金剛杵一
銅鈸一具
銅鐃一口
金剛樹子念珠一貫
多羅梵夾一口
金剛海三十七尊種子曼荼羅一面
君茶壇樣十七種
西天供養白疊巾一條
西天檀褥一面
傳法阿闍梨授弟子灌頂法二卷
[1071b01]右道具。竝栖靈寺阿闍梨之所傳付也。
[1071b02]常曉去承和五年仲夏之月。隨入唐判官菅原朝臣善主。同上第四舶發赴尸那。其年六月到揚州著岸。八月下旬到淮南大都督府廣綾舘安置。同年十二月住栖靈寺大悲持念院。隨同寺灌頂阿闍梨文璨和尚。并華林寺三教講論大德元照座主。顯密兩法頗以兼習。六年正月四日設二百僧齋。普供四眾。於此日諸寺大德綱維竝臨齋會應供隨喜。常曉夜就師邊受學瑜伽。晝周諸寺覓問法門。則喚即供奉李全等圖繪大元帥將部曼荼羅等諸尊像。并寫文書。漸有次第。二月十九日受傳法阿闍梨位灌頂。於此日設大齋普供大眾。留後判官藤原朝臣貞敏。別請丹墀真人高主知乘安墀宿禰良棟等。同臨道場。拋花定本尊。受五智灌頂。二十一日准勅離州却赴本朝。常曉本業三論之枝。兼真言之條。而才能不聞。言無取。逢時之人簉留學員限以三十年。尋以一乘。任重人弱。夙夜懃愿。雖然國命難乖忘親萬里住心遠境。且頗受學顯密兩道。比未見及太知有勅不聽留住。而隨使却迴。少間所成此法儀注顯如件。
[1071b24]承和六年九月五日。
[1071b25]入唐學法沙門傳燈大法師位常曉上。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55冊No.2163常曉和尚請來目錄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