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Lu Yi Xiang 經律異相
Scroll 1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律異相卷第十一 (隨機見身下菩薩部第四)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 先給四仙人後世為王一
* 為伯叔身意不同故行立殊別二
* 為肉山以施眾生三
* 為大理家身濟鼈及蛇狐四
* 為師子身與獼猴為親友五
* 為白象身而現益物六
* 昔為龍身勸伴行忍七
* 為熊身濟迷路人八
* 為鹿王身代懷妊者受死九
* 為威德鹿王身落羅網為獵師所放十
* 為九色鹿身以救溺人十一
* 為雁王身獵者得而放之求國報恩十二
* 為鸚鵡現身救山火以申報恩十三
* 為雀王身拔虎口骨十四
* 為大魚身以濟飢渴十五
* 為鼈王身化諸同類活眾賈人十六
先給四仙人後世為國王一
[0055c26] 久遠無數劫時。有五仙人。處於山藪。四人為 主。一人供給奉事未曾失意採菓汲水進以 時節。一日遠採菓漿懈廢眠寐。不以時還。
日已過中。四人失食。懷恨可為凶呪。侍者聞 之退在樹下。思惟自責執勞歲久。今違四仙 時食之供。既失道教不從四等。遂感而死。
其足常著七寶之屐。翹足而坐。寶屐墮水而 沒一隻。命過之後即生外道。為凶呪子。年 十餘歲。與其同輩戲于路側。時有梵志。遇
見戲童。人數猥多以遍觀察。見凶呪子特有 貴相。應為王者。顏貌殊異於人中上。梵志 命曰。爾有王相不宜遊眾。童子答曰。吾凶呪
子何有王相。梵志又曰。如吾經典。儀容形 體與讖書符合。爾則應之。斯國之王薨殞必 禪爾位。童子曰。唯設如仁信當念重恩。梵志
言畢。尋遁逃走。出遊他國。後日未幾。王薨 絕嗣。娉求賢士以為國胄。使者四布。遙見 斯童有異人之姿。輒尋遣人還啟群臣。唯嚴
法駕尋來奉迎。群臣百寮莫不踊躍。香湯 洗浴五時朝服。寶冠劍帶即位處殿。南面稱 制。境土安寧民庶踊悅。於時梵志。仰瞻天文
下察地理。知已嗣立。即詣宮門求奉覲王。 梵志占謝。呪願曰。如誓審諦矣。王曰。誠哉。 當恣所欲。梵志答曰。唯求二願。一曰。飲食進
止衣服臥起與王一等。二曰。參誼國事所決 同意莫自專也。王曰。善哉。王治以正法不枉 萬民。梵志憍恣輕慢重臣。群臣怨忿。俱進諫
曰。王尊位高。宜與國臣耆舊參議。偏信乞士。 遂令恣慢凌侮群職。隣國聞之將所嗤笑以 致寇難。王曰吾與之有誓安可廢耶。臣諫不
止。若王食時。勿與之俱。則必改也。王遂可 之。伺梵志出則先之食。梵志恚曰。本要云 何而先獨食。罵曰。咄凶呪子。但給資糧驅
令出國。獨涉遠路觸冐寒暑。疲極憔悴而 到他國。詣異梵志家舊與親親。又而問曰。卿 何從來何所綜習。業何經典能悉念乎。答曰。
吾從遠來飢寒見逼。忘所習誦。梵志心念。此 人無所能作。當令田作。輒給奴子及犁牛耕 具。梵志耕種苦役奴子。酷令平地走使東西。
奴子無聊。欲自投水往到河側。則得一隻 七寶之屐。心自念言。梵志困我役使無賴。吾 當奉承。以屐上之可獲寬恕。即齎屐還以用
上之。梵志欣豫心自念言。此七寶屐其價難 呰。吾違王意以屐奉之。愆咎可解。尋還王 國。以屐上王。深自陳悔前之罪釁。願垂原
赦。王曰。善哉。即內之幔裏。引座坐之。會 諸群臣。詔曰。卿等寧見前梵志不耶。答曰。 不見。王云。設見當如之何。僉曰。當五毒治
之。王出寶屐以示群臣。命梵志出與臣相見。 致此異寶當共原之。群臣啟曰。此梵志罪如 山如海。獻屐一隻何所施補。若獲一緉罪
可除也。王即可之。重逐梵志。令更求一隻。梵 志懊惱還故主人。問奴子曰。汝前寶屐本何 從得。奴子俱行示得屐處。至于水側遍恣求
之不知雙處。奴子捨去。梵志念。此屐必從 上流來下。即逆流上行。見大蓮華。流澓洄 波魚口銜之。華有千餘葉。梵志心念。雖不得
屐以此華上之。儻可解過得復前寵。便復執 華。則見四仙人坐於樹下。仙人曰。卿何所從 來。答曰。吾失王意。雖獻一屐不足解過。故
逆流來求之未獲。仙人告曰。卿為學人當知 進退。彼國王者是吾弟子。存侍愛敬同食坐 誼。云何一旦罵之凶呪子。罪及誅害。今不
相問指示樹下。王先故身為吾侍者。翹脚 而終。寶屐墮水一隻著脚。梵志取屐稽首謝 過。還到本國續以上之。王即歡喜大臣意解。
復其寵位。佛言。王者則吾身是。四仙人者。 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彌勒佛 是也。其梵志者調達是也 (出五仙人經) 。
為伯叔身意不同故行立殊別二
[0056c09] 昔者菩薩伯叔二人。各齎國貨俱之裸鄉。叔 曰。入國隨俗進退尋儀。儒心言遜匿明伴 愚。伯曰。禮不可虧德不可退。豈可裸形毀吾
舊儀乎。叔曰。先聖景則殞身不殞行。從時 初譏亦歎權道之大矣。遂俱之彼。伯曰。爾先 入觀其得失即遣使告誠。叔曰。敬諾。旬日之
間使反告。伯曰。必從俗儀。伯勃然曰。釋仁 從畜豈君子行乎。叔為吾不也。其國俗以月 晦十五日夜。周匝為樂。以麻油膏首白土畫
身。雜骨纓頸。兩石相扣男子携手。逍遙歌 舞。菩薩隨之。國人欣歎。王憐民敬。賓王悉取 貨十倍雇之。伯乘車入國。言以嚴法輒違
民心。王忿民慢奪財讁捶。叔請乃釋。俱還本 國。送叔者被路罵伯者括耳。伯恥怒曰。彼 與爾何親。與吾何讎。爾惠吾奪豈非讒言耶。
結叔誓曰。自今之後世世相酷終不赦爾。菩 薩愴然泣淚誓曰。令吾世世逢佛見法親奉 沙門。四恩普覆潤濟眾生。奉伯若已不違斯
誓。自斯之後。伯輒剋叔叔常濟之。佛告諸比 丘。時叔者是吾身。伯者調達是 (出孔雀王經又出無極集經第 五卷) 。
為肉山以施眾生三
[0057a02] 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此界名無垢須彌。 人壽百歲。有佛出世。號香蓮花。般涅槃後 像法之中。我於爾時。作大強力轉輪聖王。
號難沮壞。王閻浮提。千子具足。我悉勸化。令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於像法出家 修道。熾然增益佛之遺法。唯除六子。不肯
出家發菩提心。我以善言說語。終不出家。我 復重問。令發無上道心。六子答言。若能與我 閻浮提者。然後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我聞是已心生歡喜。作是思惟。我今已化 閻浮提人。今當分此閻浮提。以為六分。與此 六子。令其得發無上道心。然後我當出家修
道。即分閻浮提為六分以賜六子。尋便出家。 爾時六子。各相違戾抄掠攻伐。爾時一切 閻浮提內。苗稼不登人民飢餓。水雨不時諸
樹枯悴。不生華實。鳥獸皆飢。其身熾然。我於 爾時捨己身體 肌 膚血肉。以施眾生令其飽 滿。我於爾時。自投其身。以願力故即成肉山。
高一由旬。縱廣正等。是時人民。飛鳥禽獸。 始於是時。噉肉飲血。以本願故。於是中分增 益廣大其身。乃至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亦千
由旬。其邊自然而生人頭。髮毛眼耳鼻口脣 舌具足而有。彼諸頭中各各有聲。而唱是言。 諸眾生等。各各自恣隨意取用。飲血噉肉。取
其目耳鼻舌齒等皆令滿足。然後悉令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發聲聞辟支佛心。 或求天上人中富樂。以本願故身無損減。乃
至萬歲。閻浮提內。人及諸鬼神。飛鳥禽獸。 皆悉充足。汝今當知。我於往昔萬歲之中。 所捨無量無邊阿僧祇身體。血肉給施無量
無邊悉令飽足。乃至一念不生悔心。如是次 第遍滿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捨身血 肉給施眾生悉令飽足。為檀波羅蜜 (出悲華經第九卷過
去香蓮花佛世界經大同但不言菩薩耳) 。
為大理家身濟鼈及蛇狐四
[0057b08] 昔者菩薩。為大理家。積財巨億。常奉三尊。 慈向眾生。往市觀戲。即見一鼈心便悼之。 問價貴賤。鼈主知菩薩有普慈之德常濟眾
生財富難數貴賤無違。答曰。百萬。能取者 善。不者吾當噉之。菩薩答曰。大善。持鼈歸 家澡護不傷。其臨水放之覩其浮去。悲喜
誓曰。太山餓鬼眾生之類。世主牢獄早獲 免難。身安命全如爾今也。稽首十方叉手願 曰。眾生擾擾其苦無量。吾當為地。為旱作
潤。為濕作筏。飢食渴漿。寒衣熱涼。為病作 醫為冥作光。若有濁世顛倒之時。吾當於 中作佛度彼眾生矣。十方諸佛皆善其誓。讚
曰。善哉。必獲爾志。鼈後夜來齚其門。怪門 有聲。使出覩鼈。還如事白。菩薩視鼈即人語 曰。吾受重潤身命獲全。無以答謝。水居之
物知水盈虛。洪水將至必為大害。願速嚴船 臨時來迎。答曰。大善。明晨詣宮門如事啟 王。王曰。菩薩宿有善名。信用其言遷下處高。
時鼈來曰。洪水至矣。可速上載。尋吾所之。 必獲無患。船尋其後。有蛇趣船。菩薩曰。取 之。鼈曰。大善。又覩漂狐。曰取之。鼈亦云善。
又覩漂人。博頰呼天哀濟吾命。又曰。取之。 鼈曰。慎無取也。凡人心姦偽。尠有終信。背恩 追勢。好惡凶逆。菩薩曰。蟲類盡濟。更棄求
人。豈是仁哉。吾不忍為也。於是取之。鼈曰。 悔哉遂之豐土。鼈辭曰。恩畢請退。答。吾獲為 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者。必當相度。鼈
曰。大善。鼈退。蛇狐各去。狐以穴為居。獲古 人伏藏紫磨金百斤。喜曰。當以報彼恩矣。馳 還白曰。小蟲受潤獲濟微命。蟲穴居之物求
穴自安獲金百斤。斯穴非墾非家。非劫非盜。 吾精誠之所致。願以貢賢。菩薩深唯不取。徒 損無益於貧民。取以布施眾生獲濟。不亦善
乎。尋而取之。漂人覩焉曰。分吾半矣。菩薩 即以十斤惠之。漂人曰。爾掘墾劫金。罪應 奈何。不半分之。吾必告有司。答曰。貧民困
者吾欲等施。爾欲專之。不亦偏乎。漂人遂 告有司。菩薩見拘無所告訴。唯歸命三尊悔 過自責。慈願眾生早離八難。莫有怨結如我
今也。蛇狐會曰。奈斯事何。蛇曰。吾將濟之。 遂銜良藥開關入獄。見菩薩狀顏色有損 愴而心悲。謂菩薩言。以藥自隨。吾將齚太子。
其毒尤甚莫能濟者。賢者以藥自傅即瘳矣。 菩薩默然。蛇如所云。太子將殞。王命曰。有 能濟茲。封之相國。告與參治。菩薩上聞傅之
即瘳。王喜問所由。因本末自陳。王悵然自 咎。即誅漂人。大赦其國。封為相國。執手入 宮。並坐而曰。賢者說何書。懷何道。而為二儀
之仁惠。逮眾生乎。對曰。說佛經懷佛道也。 曰。佛有要訣不。答曰。有之。佛說四非常。存 之者眾福昌。王曰。善哉。願獲其實。菩薩說
之。王曰。善哉。佛說非身吾心信矣。身且不 保。豈況國土乎。痛哉先王。不聞無上正真 正覺非常苦空非身之教。王即空藏布施貧
乏。鰥寡孤兒怜之如子。舉國欣欣含笑且 行。仰天歎曰。菩薩神化乃至於茲。四方歎德 遂至太平。佛告沙門。菩薩者吾身是也。國
王者彌勒是。鼈者阿難是。狐者秋露子是。 蛇者目連是。漂人者調達是 (出布施度無極經) 。
為師子身與獼猴為親友五
[0058a10] 昔者菩薩。曾為師子。在林中住。與一獼猴 共為親友。獼猴以二子寄於師子。時有鷲 鳥飢行求食。值師子睡。取獼猴子去住於
樹上。師子覺已。求獼猴子不得。見鷲持在 樹上。而告鷲言。我受獼猴寄託二子。護之不 謹。令汝得去。孤負言信。請從汝索。我為獸
中之王。汝為鳥中之主。貴勢同等。宜以相 還。鷲言。汝不知時。吾今飢乏何論同異。師子 知其叵得。自以利抓。爴其脇肉。以貿獼猴
子。又過去世時。人民多病。黃白痿熟。菩薩 爾時身為赤魚。自以其肉施諸病人。以救其 疾。又昔菩薩。作一鳥身在林中住。見有一
人入於深水。非人行處為水神所羂。水神。 羂法著不可解。若能至香山中。取一藥草著 其羂上。繩即爛壞人得脫去。如是等無量本 生。多有所濟名本生經
(出大智論第三十三卷) 。
為白象身而現益物六
[0058a27] 須菩提問。菩薩善根成就。云何生作象馬。 佛言。菩薩實有福德。善根成就。為利眾生受 畜生形。無畜生罪。菩薩在畜生中。慈愍怨賊。
阿羅漢辟支佛之所無有。阿羅漢辟支佛。怨 賊來害。雖不加報。不能愛念供養供給。如菩 薩本身。作六牙白象。獵師以毒箭射胸。爾
時菩薩象鼻擁抱獵者。不令餘象得害。語雌 象言。汝為菩薩婦。何緣生惡心。獵師是煩 惱罪。非人過也。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滅其煩惱。如鬼著人呪師治鬼而不見人。 徐問獵者。汝何以射我。答言。我須汝牙。象即 就石拔牙與之。血肉俱出不以為痛。供給糧
食示語道徑。如是等慈悲。阿羅漢辟支佛之 所無也。問曰。何以不作人身而為說法。而作 此獸身。答曰。有時眾生見人身則不信受。見
畜生身說法。則生信樂。受其教化。菩薩。欲具 足大慈心。欲行其實事。眾生見之驚喜皆得 入道 (出大智論九十三卷) 。
昔為龍身勸伴行忍七
[0058b17] 昔者菩薩。與阿難俱。受罪畢矣。各為龍身。 其一龍曰。唯吾與卿共在海中。靡所不覩。寧 可俱上陸地遊戲乎。答曰。陸地人惡起逢非
常不可出也。一龍又曰。化為小蛇。若路無人 尋大道戲。逢人則隱何所憂哉。於是相可。 俱昇遊觀。出水未久。道逢含毒蛇虺。虺覩
兩蛇凶念欲害。便吐毒沫。一蛇欲殺毒虺。一 蛇慈忍而諫止。曰。夫為高士當赦眾愚。忍不 可忍。是乃聖誡。即說偈言。
貪欲為狂夫 靡有人義心
嫉妬欲害誡 唯默忍為安
[0058b28] 蛇稱頌忍。一蛇敬受遂不害虺。一蛇曰。吾 等還海。相然俱去。則奮其威神。震天動地。興 雲降雨。人鬼咸驚。虺乃惶怖。尸視無知。七
日絕食欲害。蚢龍阿難是。說忍龍吾身是 也。含毒虺者調達是 (出度無極集第五卷) 。
為熊身濟迷路人八
[0058c05] 有人。入林伐木。迷惑失心。時值大雨。日暮飢 寒。惡蟲毒獸欲侵害之。是人入石窟中。有一 大熊。見之怖出。熊語之言。汝勿恐怖。此舍
溫煖可於中宿。時連雨七日。常以甘菓美水 供給此人。七日雨止。熊將此人示其道徑。 熊語人言。我是罪身人是怨家。若有問者。
莫言見我。人答言爾。此人前行。見諸獵者。 獵者問。汝從何來。見有眾獸不。答言。見一 大熊。於我有恩。不得示汝。獵者言。汝是人
黨。以人類相觀。何以惜熊。今一失道。何時 復來。汝示我者。我與汝多分。此人心變。即將 獵者示熊處所。獵者殺熊。即以多分與之。此
人展手取肉。二肘俱墮。獵者言。汝有何罪。答 言。是熊看我。如父視子。我今背恩。將是罪 報。獵者恐怖。不敢食肉。持施眾僧。上座是
六通阿羅漢。語諸下座。此是菩薩。未來世當 作佛。莫食此肉。即時起塔供養。王聞此事。勅 下國內。背恩之人無令住此。人以種種因 緣。讚知恩者
(出諸經中要事) 。
為鹿王身代懷妊者受死九
[0058c25] 昔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野苑者。諸五通神 仙。皆遊學此國。非凡夫所住。王出遊獵。 值群鹿千頭悉入網裏。王布步兵圍繞一匝。
群鹿驚懼。有失聲唐突於 摾 或有伏地自隱 形者。釋迦牟尼佛。昔為菩薩時。為群鹿王。 佛自告群鹿言。汝等安意勿復恐懼。吾設方
便。向王求哀必得濟命。各各無他。鹿王來 向人王下膝求哀。人王遙見。勅諸左右勿傷 害鹿。鹿曰。今觀王意。欲殺千鹿一日供厨。今
且盛熱。肉叵久停。願王哀愍。日殺一鹿以供 厨宰。不煩王使。鹿自當往詣厨。受死。肉供不 斷。鹿得增多。王問鹿曰。汝在群鹿中為長
大耶。答曰。如是。王復問鹿。汝審實不。答曰。 審實。王即捨鹿攝陣入城。時菩薩將鹿五百。 調達亦將五百鹿。日差一鹿。詣王供厨。時次
調達遣鹿詣王。值一鹿母懷妊數月。次應供 厨。鹿母白王云。今垂欲產。我次應至。子次未 至。願見差次小聽在後。調達恚曰。何不速往。
誰能代汝先死。鹿母哀泣悲鳴喚呼。輒就 菩薩自陳如此。願王開恕。聽在後次。菩薩問 鹿。汝主聽汝自陳不。答曰。主不見聽。菩薩
慰勞彼鹿。汝且勿懼。吾今代汝。以供厨宰。菩 薩鹿王。即召千鹿。懇切戒勅。汝等勿懷懈 慢。亦莫侵王秋苗穀食。調達瞋鹿母曰。汝
應次至何辭。菩薩語調達。止止勿陳此言。鹿 母誠應次死。為愍其胎未應死耳。吾代濟胎 命。群鹿自陳。吾等願欲代王受死。王在我
存。得食水草。隨意自遊。無所畏忌。王遂詣 厨。群鹿追逐隨到王宮。鹿王就厨自求供宰。 厨士見鹿王。即往白王。鹿王入厨。次應供
宰。不審大王。為可殺不。王勅諸臣。速將鹿 王來。王問鹿曰。千鹿盡耶。汝何為來。鹿白 王曰。千頭孚乳遂成大群。日有增多。無有
減少。具說上事。王自懇責。自怨不及。吾為畜 獸不別真偽。枉殺生類。及至於斯。王告大 臣。普令國界其有遊獵殺害鹿者。當取誅戮。
即遣鹿王還。令國內不得食鹿肉。其有食肉 者。當梟其首。因是立名鹿野苑也 (出出曜經第九卷) 。
為威德鹿王身落羅網為獵師所放十
[0059b06] 佛言。過去世近雪山下。有鹿王。名曰威德。 作五百鹿主。時有獵師。安穀施羂。鹿主前 行。右脚墮毛羂中。鹿王心念。若我現相。則
諸鹿不敢食穀。須噉穀盡。爾乃現脚相。時 諸鹿皆去。一女鹿住。說偈言曰。
大王當知 是獵師來 願懃方便
出是羂去
[0059b13] 爾時鹿王以偈答言。
我懃方便 力勢已盡 毛羂轉急
不能得出
[0059b16] 女鹿。見獵師到已。向說偈言。
汝以利刀 先殺我身 然後願放
鹿王令去
[0059b19] 獵師聞之。生憐愍心。以偈答言。
我終不殺汝 亦不殺鹿王
放汝及鹿王 隨意之所去
[0059b22] 獵師即時解放鹿王。佛言。昔鹿王者今我身 是。五百鹿者五百比丘是 (出十誦律雜誦第一卷) 。
為九色鹿身以救溺人十一
[0059b25] 昔者菩薩。身為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 白如雪。在恒水邊飲食水草。常與一烏為知 識。時水中有一溺人。隨流來下。或出或沒。
仰頭呼天。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我。 鹿聞下水言。汝可騎我背捉我角。負出上岸。 溺人下地。繞鹿三匝。向鹿叩頭。乞得為大
夫作奴。給其使令採水草。鹿言不用。且各 自去。欲報恩者。莫道我在此。人貪我皮角。 必來殺我。時國王夫人。夜夢見九色鹿。即詐
病不起。王問何以。答曰。我昨夜夢見非常之 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我思欲得其皮 作坐蓐。其角作拂柄。王當為我得之。王若不
得我將死矣。王募於國中。若有能得當與分 國而治。賜其金鉢盛滿銀粟。賜其銀鉢盛滿 金粟。溺人聞之欲取富貴。念言。鹿是畜生。死
活何在。往至王所言知鹿處。王大歡喜言。汝 若能得其皮角來者。報之半國。溺人面上即 生癩瘡。溺人言。大王此鹿雖是畜生。大有
威神王宜多出人兵乃可得耳。王即大出人 眾。經到恒水邊烏在樹頭。見人兵來即呼鹿 言。知識且起王來至。鹿故熟臥不覺。烏下啄
其耳。鹿方驚覺四向顧望無復走趣。便往趣 王車邊。傍臣欲射。王曰。莫射。此鹿非常。將 是天神。鹿言。大王。且莫射我。我前活王國中
一人。鹿復長跪問王言。誰道我在此。王便指 示。車邊癩面人是也。鹿即仰頭。視此人面。眼 中淚出。不能自勝。此人前溺在水中。我不惜
身命。自投水中。負此人出。約不相道也。無 反復不如出水中浮木也。王有愧色。三數其 民。汝受其恩。奈何反欲殺之。即下於國中。若
有驅逐此鹿者。當誅五族。眾鹿數千皆來依 附。飲食水草不侵禾稼。風雨時節五穀豐熟。 人無疾病。其世太平。時九色鹿我身是也。烏
阿難是。國王者今父王閱頭檀是。時王夫人 者今孫陀利是。時溺人者調達是也。我雖 有善心向之。故欲害我。阿難有至意 (出九色鹿經) 。
為雁王身獵者得之而放求國報恩十二
[0060a04] 過去世時。有波羅奈城。城邊有池。池名雨 成。是池中多魚龜鵝雁鴨等。中有雁王。名曰 治國。作五百雁主。時有獵師。先施毛羂。雁王
前行。右脚著羂。作是念言。若我出是羂脚。餘 雁不敢噉穀。盡已即便現脚。眾雁飛去。唯 有一雁。名曰蘇摩。不捨王去。王語大臣言。我
與汝職作王。在諸雁前行。答言。不能。問言。 何故致。
[0060a12] 爾時大臣。以偈答言。
我願隨王 死生不變 寧共王死
勝相離生 大王當知 是羂師來
但勤方便 求脫此羂
[0060a16] 爾時雁王。以偈答言。
我懃方便 力勢已盡 毛羂轉急
不能得脫
[0060a19] 蘇摩大臣。見羂師到。向說偈言。
大王毛脂肉 我與等無異
汝以刀殺我 放王不損汝
[0060a22] 爾時羂師。語大臣言。我不相殺。放汝及王。 隨所樂去。獵師即解雁王。二雁俱去。共相謂 言。是獵師作希有事。與我等命。我等資生當
以厚報。獵師問言。汝是畜生。有何生具以用 報我。二雁答言。波羅奈王名曰梵德。汝持我 與獵師。持雁著兩肩上。到城巷中。是雁端正。
眾人樂見。有與五錢十錢二十錢者。皆言莫 殺。是人比至王宮。大得財物。獵師到王宮 門。置雁于地。雁王語守門者曰。汝白梵德
王。治國雁王今在門外。便往白王。王即聽入。 與設金床。蘇摩大臣隨所應與共相問訊。然 後就座。以偈問訊梵德王言。
王體安隱不 國土豐足不
如法化民不 等心治國不
[0060b07] 爾時梵德王。以偈答言。
我常自安隱 以法化國民
國土恒豐寧 等心無偏私
[0060b10] 如是詶對。說五百偈。蘇摩大臣時默然住。 梵德王言。汝何故默然。大臣答言。汝是人 王國主。此雁王陂澤國主。二王共語何敢間
錯。王言。我有好園。汝能住不。答言。不能。王 問。何故。雁言。王或睡覺。忘不蠲我。勅作雁 肉食。若宰人不能得餘雁。或殺我等以充王
厨。治國雁王入王宮中。諸雁從雨成池出於 王宮上。徘徊悲鳴。翅濕有水灑污宮殿。王問 曰。此是何等。雁王答言。是我眷屬。王言。汝
欲去耶。答言。欲去。王言。汝何所須。答言。我 為獵師所得。於我等作希有事。與我等壽。若 先殺一後復殺一誰能遮者。王言。當何以報
之。二雁答曰。與金銀車渠馬瑙衣服飲食。作 是語已飛昇虛空。佛言。雁王則我身是。五百 雁者。則五百比丘是也。獵師者守財象是也。
梵德王者即淨飯王是也。蘇摩大臣者阿難 是也 (出十誦律雜誦第一卷) 。
為鸚鵡現身救山火以申報恩十三
[0060b28] 昔者菩薩。現為鸚鵡常處于樹。風吹彼樹更 相切磨。便有火出。火漸熾盛。遂焚一山。鸚鵡 思惟。猶如飛鳥軀止于樹。故當反復起報恩
心。何況於我長夜處之。而不能滅火。即往 詣海。以其兩翅取大海水。至彼火上而灑於 火。或以口灑東西馳奔。時有善神。感其懃苦。 尋為滅火
(出僧伽羅剎經上卷) 。
為雀王身拔虎口骨十四
[0060c07] 昔者菩薩身為雀王。慈心濟眾由護身瘡。有 虎食獸骨拄其齒。病困將終。雀入口啄骨日 日若茲。雀口生瘡身為瘦疵。骨出虎口。雀
飛登樹。說佛經曰。殺為凶瘧其惡莫大。虎 聞雀戒。勃然恚曰。爾始離吾口。而敢多言。 雀覩其不可化。即速飛去。佛言。雀者是吾身。 虎者是調達
(出雀王經) 。
為大魚身以濟飢渴十五
[0060c15] 昔者菩薩貧窶。與諸商人俱至他國。菩薩 覩海中魚巨細相吞。以身代小者令得須臾 之命。即自投海大魚得飽小者得活。魂神化
為鯨魚之王。身有數里。海邊國旱人民饑饉。 更相吞噉。魚即蕩身于國。噉者存命。輦肉 數月而魚猶活。天神下曰。爾為仁慈苦可堪
乎。何不收壽離斯痛也。魚曰。吾神逝身腐。 民後饑饉。復當相噉。吾不忍覩。天曰。爾必 得佛度苦眾生。有人取其首魚時死矣。魂為
王子。有上聖之明。四恩弘慈潤齊二儀。愍 民困窮。言之哽咽。然國尚旱。靖心齋肅。退 食絕獻。頓首悔過曰。民之不善。咎在我身。
願喪吾命惠民雨澤。月月哀慟。由至孝之 子遭聖父之喪。精誠遠遠有名。佛與五百 人來其國界。王聞心悅。奉迎稽首叩頭涕泣。
心穢行濁。不合三尊四恩之教。苦酷人民。枯 旱累載。黎庶饑饉。怨痛傷情。願除民災以禍 罪我。諸佛答曰。爾為人君。慈惻仁惠德齊帝
釋。諸佛普知。令王受福慎無慼也。勅民種 穀。家無不修。稻化為滋。王曰。須熟。禾實覆 國。皆含稻穬。中容數斛。其米芬芳舉國欣
懌。歎詠王德。率土持戒。歸命三寶。王及臣民 命終生天。時貧人吾身是 (出度無極集第一卷) 。
為鼈王身化諸同類活眾賈人十六
[0061a10] 昔者菩薩。曾為鼈王。生長大海化諸同類。子 民群眾皆修仁德。王自奉行慈悲喜護。愍於 眾生如母愛子。其海深長邊際難限。而悉周
至靡不更歷。於時鼈王出於海外。在邊臥息 積有日月。其背堅燥猶如陸地。賈人遠來因 止其上。破薪然火炊煮飯食。繫其牛馬車乘
載石皆著其上。鼈王欲趣入水。畏墮商人。 適欲強忍痛不可勝。便設權計入淺水處。除 滅火毒不危眾賈。眾賈恐怖謂潮卒漲。悲哀
吁嗟歸命諸天。釋梵四王日月神明。願以 威德唯見救濟。鼈王心益愍之。因報賈人。慎 莫恐怖。吾被火焚故捨入水。欲令痛息。今當
相安終不相危。眾賈聞之知有活望。俱時發 聲言。南無佛。鼈興大慈。還負眾賈移在岸邊。 眾人得脫靡不歡喜。遙拜鼈王而歎其德。尊
為橋梁多所過度。行為大舟載越三界。設 得佛道當復救脫生死之厄。鼈王報曰。善哉 善哉。當如汝言。各自別去。佛言。時鼈王者我
身是也。五百賈人。五百弟子舍利弗等是 (出生經第 四卷) 。
經律異相卷第十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3 冊 No. 2121 經律異相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