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 Qingliang Chuan 廣清涼傳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廣清涼傳卷下清涼山大華嚴寺壇長妙濟 大師賜紫沙門延一重編
* 高德僧事跡十九之餘
* 高德尼事跡二十
* 南宋僧俗所覩靈異二十一
* 靈異蘽木二十二
* 大聖文殊師利古今讚頌二十三
高德僧事跡十九之餘
[1118c18] 釋嘉福。俗姓聶氏。代郡雁門人也。年七歲。於 本州總因寺出家。十五受具。後住清涼望臺。 三十餘年。常誦維摩經。菩薩聲聞二本戒文。
涅槃般若二部。多所悟入。并誦諸部經論百 有餘本。十日一周。略無餘暇。及然五指。供養 文殊。臂上燒燈。求生淨土。至開皇二十四年
十二月下旬。倏見白光一道。直至西方。如是 二日。眾人咸覩。奄然而逝。
[1118c26] 釋道宣。俗姓籛氏。吳興人也。蓋彭祖之後。少 誦教文。長親師席。關之東西。河之南北。求訪 宗匠。無憚苦辛。外總九流。內精三學。戒香芬
潔。定水澄漪。存護法城。著述無輟。尤攻律 藏。窮計幽微。七聚五篇。渙然氷釋。感天厨饋 食。備於先記。自梁迄今。曾無儔匹。按華嚴靈
記云。律師常至中臺頂上。見一童子。形貌 異常。律師問其所由。童子曰。弟子天也。帝釋 遣令巡守聖境。律師又問。道宣嘗覽華嚴經
菩薩住處品。文殊師利。住清涼山。宣自到 山。未嘗得見。其理如何。童子曰。師何致疑。 世界初成。此大地踞金輪之上。又於金輪上。
撮骨狼牙。生一小金輪。其輪。至北臺半腹。文 殊菩薩七寶宮殿之所在焉。園林果樹。咸悉 充滿。一萬菩薩之所圍遶。北臺上面。有一水
池。名曰金井。大聖文殊。與諸聖眾。於中出 沒。與金剛窟正相通矣。大聖所都。非凡境界。 師可知之。言終乃隱。律師下山。向眾親說其 事云。
[1119a16] 釋窺基法師。姓尉遲氏。祖諱懿寧國公。父敬 宗。六軍卿胄之職。任松州都督。伯父敬德。即 唐初總管武略□古。聲名蓋代。封鄂國公。唐
書有四傅。孔子有四科。□付有四聖。大唐三 藏。有四弟子。基光昉測。故今疏主即其一焉。 三藏西域取經。既迴。圓教大乘。創流東土。將
圖普利。必藉周材。法苑所推。專歸疏主。至年 十七。遂預緇林。特奉明詔。為三藏弟子。疏主 專受大乘三藏祕訣。三藏以為廣濟群品。莫
大於弘宣。傳付有歸。受命著述。製法華唯識 等疏一百餘部。盛行於世。又於三藏大師終 後數年。來遊五臺山。禮文殊菩薩。於花巖寺
西院安止。法師常月造彌勒像一軀。日誦菩 薩戒一遍願生兜率。求其志也。感通之應。綽 然可觀。又復親書金字般若經畢。有神光瑞
雲。縈拂臺宇。輝耀函笥。曰我無堅志。靈應何 臻。從遊山訖。旋之京師慈恩寺。於永淳二 年蟬蛻去爾。開元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有
清涼寺普觀善師。與同造功德主。沙門法會。 於中臺頂。造玉石釋迦文殊普賢等一部從。 神功妙絕。至開元二十四年功畢。後武宗會
昌五年。拆天下寺宇。例遭除毀。悲矣。
[1119b09] 釋志遠。俗姓宋氏。汝南人也。早喪所天。孤 養於母。承順顏色。晨夕靡倦。母常讀法華經。 精通五卷。師因夙植善本。每念辭榮。年二十
八。乃啟母出家。事師之禮。服勞無替。躬執 僧後。未常違眾。厥後辭師參學。負笈八年。 南北兩宗。大道淵旨。然於天台頓教。無所宗
尚。可謂定慧雙明。惠修兼備。後聞臺山靈異。 乃結侶同遊。就華嚴寺右小院挂錫。演天台 圓頓。僅四十年。眾因目其院。為天台焉。至會
昌五年。忽絕粒數日。而講課之務。未曾暫息。 及二月十七日。告門人曰。吾平生修進。靡欺 心口。今獲二種果報。臥安眠。覺而無痛惱。吾
所著法華疏十卷。本跡二門。三周記別。開近 顯遠。玄門十卷。五義判釋。止觀十卷。其天台 宗疏。務在宣闡。並使傳通。勿令止絕。言訖。
奄然而逝。春秋七十七。僧臘四十八。
[1119b25] 案碑文云。金光照和尚者。其先河南府澠池 縣人也。俗姓李氏。年十三出家。依於新安縣 寶雲寺主靈粲為師。至年十九。入洪陽山。祖
述迦葉和尚。伏勤三年。猶如一日。可謂衣不 帶。布褐遮身。殘形毀容。勤求至道。和尚謂 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佛常無應。而無不
應。守斯守一。勤則居三。雖恒沙異名。隨緣攝 化。而彼岸同體。感物從權。且清涼山者。諸佛 之應化也。眾生緣重。爾可往焉。師既親受言
教。來至汾州。洎寶應中。遇姦臣兇動。戎馬生 郊。師阻難中。未可前路。乃迴入馬頭山。經姑 射山。又轉至檀特山。六年居山。事慧超禪師。
誓願苦身以崇至學。每興重願。以救蒼生。志 在山林。祈無上覺。禪師知其願重。乃命速行 轉至屋黨山夏縣。師於惠悟和尚。諮參至理。
又聞方山純達禪師。德行清高。名譽遠徹。既 至其所。禪師一見乃問。師從何而來。師曰。 從無所來。禪師乃接以微言。豁然啟悟。乃知
眾生即佛。佛即眾生。三界圓通。唯一心耳。遂 住嵩山。經於三載。禪習為務。守戒為常。每自 思曰。臺山之願竟未心。屬我國家。聖德廣運。
日月照臨。功高百王。業濟千古。至唐大歷二 年。方達五臺山。於大華嚴寺萬菩薩院安止。 其日。忽雷電交發。雨雹駛飛。師乃駭心。默念
大聖。俄爾晴霽。倏覩白光。從臺飛下。光中千 佛。嚴麗赫然。師涕泣交流。舉身投地。而為作 禮。比至舉首。忽然其前湧出高樓十丈。有千
葉花座。而以盛之。遂見諸佛舒金色臂。三摩 師頂。告師曰。爾從今已去。應名金光照耳。諸 佛令師誦金剛般若。以為恒式。言訖。忽然不
見。師心內喜躍。感悟良多。翌日禮辭寺眾。遂 詣祕 � 巖。幽居進德。日有所新。後又自西臺。 忽雷風暴震。曳電注雹。良久雲開。谷騰黃霧。
倏忽之間。千變萬化。師一心瞪視。誓求佛果。 應時和風清暢。雲霧競湧。忽見維摩居士。普 賢菩薩。文殊師利。師悲泣禮拜。忽然不見。又
見二童子引師直詣臺頂。見二如來。淨如瑠 璃。內外明徹。紫光蔽日。白氣浮天。遍滿山 林。盡同金色。同行伴侶。罔知厥由。後又詣東
臺那羅延窟。遙見三僧。乘白雲湧出。至前便 隱。又至夜三更已來。忽見窟前。樓閣層峙。天 樂嘹喨。至數日已。却往祕 � 。居止六載。後繁
峙縣令呂才俊。堅請至縣。虔心供養。後代州 都督辛雲晁。聆師之德望。差指使迎。入大雲 寺。居止為首。廣興佛事。後不知其所終云 耳。
[1120a13] 華嚴疏主法諱澄觀。俗姓戴氏。本越州會稽 山陰縣人也。即唐第八帝肅宗皇帝世。年十 三出家。厥後儒典九流。百家子史。莫不詃盡。
具戒之後。節操非常。但有名山必遊。勝友皆 訪。於大歷十一年。來遊五臺。於華嚴寺西般 若院下。疏主至山前後。遊臺四十餘。後至大
華嚴寺。專讀大乘方等之教。華嚴一經。偏所 翫習。以自悟心。慶在朝聞。卷不釋手。其時。 有善住閣院 (隋朝本名東道場也) 僧名賢林。亦不測之人
也。時充華嚴寺主。乃與寺眾。恭請法師。講華 嚴法華等經。前後五載。法師每謂。華嚴舊疏。 旨約文繁。乃自唯曰。竊以大聖文殊師利。表
乎真智。普賢菩薩。旌乎真理。二法混融。即表 毘盧遮那之自體也。理包萬行。事括千門。廣 喻太虛。周齊罔極。大矣。我即華嚴奧旨歟。我
今既措趾文殊聖都。清涼妙域。華嚴大典。豈 得捐乎。於是。旦暮策懷。思惟造疏。即自華嚴 寺。徙住般若院。從容謂眾曰。余來聖地。曠劫
希逢。欲屏交遊。澄心造疏。可能為余建閣一 座。於上造疏可乎。寺主賢林等。僉曰允從。乃 募工起手。不日而成。時有溫州無著。躬自書
梁。羲之筆跡。奇哉可觀。功畢。疏主於上起立 制疏道場。即唐興元元年四月八日也。朝夕 焚祝。心祈瑞應。數日之後。中夜寢。夢一金
人。於疏主前立。師乃以手攬之。從首飡食。至 足而寤。私心喜曰。此必大聖垂祥。是余飡受 華嚴之法味。得其粹旨。示造疏始終之兆也。
乃起盥漱。遽入道場。焚香設禮。慶謝嘉瑞。厥 後。若躬對聖容。援毫灑翰。才思如流。精釋微 言。未嘗疑阻。遂得一部。七處九會之文。渙然
在目。自興元元年。迄正元元年丁卯歲十一 月五日絕筆。法師既造疏已。乃罄資緣。設千 僧會齋。用為顯慶。又欲驗其疏流通之兆。乃
入道場。祈禱冥應。忽於夜寐。夢見自身化為 大龍。首枕南臺。尾枕北臺。騰躍其身。復化 作千箇小龍。分散而去。疏主覺已。喜曰。斯乃
新疏流行之應矣。於是。華嚴寺主賢林。尚座 悟寂。山門十寺都供養主。溫州無著。并闔山 僧眾。又共設大齋。顯慶新疏。正元四年。并州
節度使馬遂。代州都督王朝光。各遣使齎供 施至山。令請疏主。講其新疏。每日可謂座列 千僧。聆宣妙典。所出學徒。前後計及千數。其 餘事疏。具如別傳所云。
[1120b27] 釋常遇。姓陰氏。范陽人也。先從本土安集寺 出家。師。其性淳朴。體貌魁梧。好適林泉。棲 心物外。大中四年。杖錫孤遊禮五臺山。尋訪
聖跡。止華嚴寺菩薩堂。瞻大聖真容。然右手 中指為供養。後遍歷五頂。大覩祥光。不可勝 紀。至西臺。遇古聖跡。名祕 � 巖。師啟目之
際。忽覩金光。燦爛奪目。漸分雉堞。方勢如 城。即古所謂金色世界也。因問寺僧。寺僧 曰。是地。昔有古德住持。名金光照和尚。斯亦
因光立諡。必其祥也。師悲喜交集。誓居此地。 乃結廬住止。滌慮棲神。一入定門。經四十九 日。鳥飛花雨。合卒香雲。揚袂摳衣。歸依如
市。因即創興梵宇。締搆佛宮。十有七年不下 峯頂。禪誦精勤。寸陰無廢。可謂聖力潛通。道 出凡境。至昭宗運季。師亦化不常。有時撫掌
高聲大笑。或復手執二石相磨。只云。併合併 合。人不測其由。至唐莊宗吞併朱梁之後。人 方悟前語。師神異前知如此。時武皇之在河
東也。嚮慕高德。就山致禮。文德元年夏四 月。命憲州刺史馬師素。傳意邀請。師固不受 命。即以其年七月十八日。囑門人已。蟬蛻而
去。春秋七十二。夏臘五十一。
[1120c20] 釋願成。姓宋氏。不知何許人也。家世儒素。 遐邇知名。不務浮華。不趨榮利。初其母陰氏。 夜夢庭中雙樹。盡放繁花。俄頃而謝。唯有一
枝。獨無凋變。結成珍果。覺而有娠。陰氏心 喜。願生男子。既發願已。如期生男。遂名願 成。乃長從師。獨稱小字。師子衿之歲。出就黌
舍。務學明敏。首冠群輩。厥後。棄俗辭親。詣 五臺山。依佛光寺僧正行嚴為師。至大和五 年。受具。誦大小乘戒。法華。金剛。佛頂。大悲
神呪。用為常務也。武宗世。誅剪釋門。師執志 無改。宣宗皇帝即位。重興佛寺。山門再選召 師。為其首。特許修營佛光一寺。功畢。尋頒命
服師號圓相。就加山門都檢校。至光啟三年 六月五日。忽覺氣志衰敗。乃罄捨衣盂。以充 檀施。無幾而卒。後之人。起塔於寺之西北。
[1121a06] 佛光寺乘方禪師者。遺其姓氏鄉里。即解脫 和尚之孫也。身長七尺五寸。古貌稜稜。垂手 過膝。眉長數寸。目有重瞳。禮念六時。行道
無息。紹其高躅。再修梵宮。臺殿橫空。等級相 次。有太原士女。造立大聖一軀。擬送山門。路 經滹沱。河水泛漲。波濤鼓怒。舟楫傾危。禪師
隔岸遙禮。焚香懇啟。水忽絕流。聖像既濟。湍 激如故。厥後忘其年月。示滅於寺。肉身猶在。 有碑。居寺西一里。
[1121a15] 無名和尚。渤海郡人。即先朝高力士之孫也。 幼年慕道。落紺髮於金園。求具尋師。霑戒品 於京洛。心地淵奧。受荷澤之宗。文藻縱橫。出
湯休之句。可謂法苑之梁棟。釋門之標準。至 正元年。示滅之日。澡盥清潔。淩晨一食。告召 寺眾門徒。跏趺而逝。其後十一年。河東節帥
李公頂謁。聞有異香。重修龕室。感神光數丈。 瑞相仍現。方議茶毘。肉隨火化。霜骨端坐。鮮 潔光明。支節鉤連。瑩滑如玉。建塔於寺。刻石 猶在。
[1121a25] 銓律和尚。本代地土居人也。七歲出家。依年 受具。戒珠清瑩。行業芬敷。外習毘尼藏教。內 修大乘因地。他心通照。事必先知。蔬食不過
中。弊衣纔蔽體。不貯粒粟。不畜縷帛。可謂清 苦高行僧也。示滅之日。有綵雲翳空。天樂盈 耳。異香芬馥。遠近襲人。召集寺眾。執手敘
違。付囑門人。跏趺而滅。
[1121b03] 釋法興。本西京人也。七歲出家。與時流不雜。 承侍師長。策勵忘疲。諷妙法蓮華經。暮年成 誦。又念淨名金偈。不盈九旬。二本戒經。僅踰
一月。日常一過。諷味精通。律軌精嚴。秉持無 犯。來禮聖跡。志樂林泉。隸名佛光。遂有終焉 之志。四方供利。身不主持。付囑門人。修彌勒
大閣。凡三層九間。高九十五尺。尊像莊嚴。靡 不周備。已至七十二位聖賢。八大龍王。臺山 諸寺聖象。萬有餘尊。繪塑悉具。僧徒稱讚。眾
口一辭。列上所屬。請充山門都綱。規矩準繩。 為後世法。大和二年正月。聞空中有聲云。入 滅時至。兜率天眾。今即來迎。師乃澡浴焚香。
端坐而滅。建塔在寺西北一里。
[1121b16] 王子燒身寺。必救都綱者。不知何許人也。未 詳其字姓。蓋聞諸古老口相傳授。事多湮廢。 今但傳其梗概。孔聖所謂我愛其禮。斯亦如
之。世傳閻羅王之師舅也。以曾掌僧務。因謂 之都綱。昔清涼府。即今五臺縣之故城也。彼 其縣宰。忘其名氏。夏中獨坐。夜飲於公廡之
下。倏見數人。形質甚偉。持枷鎖。似官中追攝 人者。至前立。其縣宰。詰問厥由。對曰。某閻 羅大王之使卒。大王遣來相追攝爾。公可行
焉。宰於是大駭起立。謂獄使曰。死即古今之 常事。余不罹也。祇緣有寡親在堂。唯憑官俸。 以為恩養。若赴追攝。孝養弗周。若待其百年。
死而無恨。今廣貽金玉。可能捐否。卒曰。此大 王嚴命。某不敢專也。公若要免。五臺山王子 燒身寺。有必救都綱。是大王之外舅。若能往
告。必能相為也。於是。縣宰。遽俾被馬與府 卒。怱怱而發。比至日出。乃得達寺。師房扉尚 掩。眠猶未興。宰躬自敲門。微聲而喚。少頃。
師出。宰即折躬致禮。師曰。山僧愿德。不銷貴 人之禮。宰舊嘗巡山。頗相輕視。此時事逼。致 敬忘勞。曰不識聖人。罪寔深矣。泣淚又拜。師
因問其故。宰具述厥由。師曰。可也。因索紙 筆。具書其事。書畢。付與其宰。宰致拜再三。 陳謝而退。自後至官滿了無他事。師自此傳
名。名既彰矣。師尋亦示滅。有塔。見在寺之東 南。集傳者曰。此大聖化。故化金閣傳云。凡聖 混居。斯其驗矣。
[1121c14] 降龍大師。俗姓李氏。諱誠惠。本蔚州靈丘 縣人也。其親壯而無嗣。聞五臺山文殊靈異。 躬詣祈請。既還。妻即感娠。後月滿生男。鄉閭
嗟異。咸云聖子。及長。風骨爽秀。神智不群。 乃詣臺山。依真容院殿主法順為師。至年二 十。登壇受具。東臺東南。約一百餘里。有池名
龍宮者。耆舊相傳。大師嘗居彼。結廬修道。今 見有叢樹。故基猶在。師於淨瓶中。素畜一龍。 龍曾逃出。入清水河。中有一巨石。上通三穴。
潛隱其。一日凌旦。河上西南。見白氣出。師知 龍潛其下。乃携瓶詣河。向石穴大叱之。龍還 入瓶。携之歸庵。其泉猶有靈異。雖河瀑漲淤
滓混流。獨此泉中。略無纖穢天禧年中。余親 往觀之。今龍泉店。亦因泉得名也。大師。嘗於 西臺東北李牛谷中。亦有結廬誦經之所。嘗
感山神現身聽法。後有王子寺僧湛崇等。率 眾連書。慇請住寺。展師資禮。師不違來。願徙 居彼寺。故得金峯增耀。寶壤騰芳。九州之琛
賮皆來。十寺之樓臺益盛。財施法施。佛田僧 田。由師住持。同霑利澤。後唐莊宗。聞師高 行。同光元年七月。遣使持紫衣師名。勅書賜
之。詔云。誠惠鷲嶺。名流雞園。上哲精守護 鵝之戒。弘宣住雁之談。潛括三乘。深明四 諦。忍草長新於性苑。意花不染於情田。自
隱跡靈峯。棲心勝地。泛慈舟而拯溺。持慧炬 以引迷。五百龍神。皆降懿德。一萬聖眾。盡繼 玄蹤。為法宇之棟梁。作空門之標表。朕方興
景運。大闡真風。宜旌積行之名。以奉無為之 教。今賜號廣法大師。仍賜紫衣。師固辭不受。 續降勅敦勸。其略。爰遣內臣遠班成命。師號
既旌於戒行。紫衣無爽於受持。久屬當仁。匪 宜多讓。至同光三年乙酉歲十二月。囑門人 已。枕手而終。春秋五十。僧臘三十。師終後。
勅賜諡曰法雨大師。并靈塔號慈雲之塔。今 現在本寺。
[1122a20] 超化大師。諱匡嗣。俗姓李氏。太原文水縣齊 鳳村人也。幼年慕道。不樂世榮。注意臺山。 願求披剃。依真容院浩威為師。受具之後。勵
志不群。杖錫南方。參尋知識。學通內外。博究 禪律。傳法度人。開眾耳目。晉天福三年戊戌 歲。遊方行化。至湖南。謁偽國主王公。公施香
茶盈萬。至丁未歲。遣使齎送入山。遍給諸 寺。癸卯歲。至吳越國。見尚父元帥錢王。王 禮接殊厚。語論造微。雅合王意。遂施五臺山
文殊大士一萬聖眾前供物香茶。及製銀鉢 盂鐼子萬副。茗荈 (赤兗反茶葉老者也) 百籠。仍遣人。送至 吳越館內。諸州刺史。各辦施利。鋪陳供具。無
不周備。別造巨舶乘載。由海路北歸。嘗遇暴 風四起。波濤鼓怒。舟人惶駭。頃刻沈沒。大師 整衣焚香。望山遙禮文殊大聖。乞加冥護。俄
頃。見文殊師利。出於海上現半身。猛風駭 浪。頓然恬息。遂達滄州。輿載歸山。尋與降龍 大師。均施諸臺寺院山坊蘭若。不私其利。及
挂錫舊居。徒眾。堅請主領僧務。厥後。朝命 典統山門。十五年間。興修佛寺。供眾僧數過 百萬。案別傳云。昔湖南馬王素欽令望。嘗使
齎茶二百籠。送詣臺山。以充大聖前供養。乃 俵給山門諸寺。後與大師。偕之臺頂。焚香祈 禱。設禮既畢。俱宴龍池之側。忽見一小蛇。其
身赤色。躍於水上。迴首盻師。師曰。爾來也。 乃告其使曰。爾可速歸。懼有大事。使即依言。 與師俱旋至院。翌日使心怱忙。策馬而去。比
至其主已薨。使乃方悟見蛇之驗。師預見如 此。其何人哉。亦不測之人也。住持之外。禪誦 為務。以大晉天福九年甲辰歲九月搆疾。五
日遷逝。茶毘已後。門人收靈骨舍利。起塔 見在。
[1122b23] 取性道者。晉代人也。失其鄉里姓氏。居取性 院。即今王子寺東北蘭若。改名北福聖院。是 也。師內行莫測。外相麁鄙。衣唯弊衲。食且眾
殘。不染聲名。人欽若聖。鄉川供施。無不樂 輸。緇素遊山。瞻濟無擇。常操利刀一口入 山。見蛇即斬。唯云。取性取性。由此故名取性
道者。每誡弟子云。汝山採柴。若見蛇時。慎勿 打殺。蛇報果重。千年少一。更重受之。弟子 云。若果爾者。師何斬之。師云。咄。爾何知也。
老僧斬之。令其取性。即解其蛇報。爾等不 能。豈同吾也。師之密行如此。後終於本院云 耳。
[1122c06] 僧統大師者。俗姓劉氏。諱繼顒。燕薊人也。 父諱守奇。唐末任滄州節度使。師幼失所怙。 性稟知識。遭亂避地清涼山。禮真容院果勝
大師弘準為師。年滿受具。誦習無疲。遠詣京 師聽學。邇數本經論。遂還舊寺。首戴大方廣 佛華嚴經。跣足遊禮五臺。每至一頂。講菩薩
住處品一。終歲以為常。每講終。設茶藥異饌 以供。其後對妙吉祥。焚香立願。遊歷東京。 時。晉少主在位。見之信重。賜大相國寺。講大
華嚴經。將相王侯。歸依信受。及解講。獲施財 巨萬。盡以所直。於本寺講堂四面飛軒之下。 創立石壁。命工鐫勒所講之經。期月之間。功
用造畢。尋請還山。賜賚財施。不可勝計。遂建 真容院四面廊廡。及華嚴寺樓閣。凡三千間。 不啻設供七百餘會。塑山龕羅漢三十二堂。
轉金剛經。并藏經六百萬卷。及真言呪偈。刻 壇盡 [疊*毛] 。逢三八普施溫湯。設四眾無遮粥會。 殊因妙果。植大福田。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尋
詔授五臺山十寺都監。賜師號廣演匡聖大 師鴻臚卿。仍頒命服。偽漢高祖。一見師奇表。 歎未曾有。特命與諸王為兄弟。少主即位。加
五臺山管內都僧統。後以功授大漢國都僧 統檢校太師。兼中書令。以偽漢天會十七年。 正月十二日。遷滅於五臺山菩薩院。享年七
十有三。僧臘三十有二。詔偽諫議大夫楊夢 申。撰神道碑銘。立於院之西北。門人收靈骨。 建塔猶在。
高德尼事跡二十
[1123a05] 按華嚴經感應傳云。唐儀鳳年中。西域有二 梵僧。至五臺山。齎草花執香爐。肘膝行步。向 山禮文殊菩薩。遇一尼師。在巖石間松樹下
繩床上。儼然獨坐。口誦華嚴。時景方暮。尼謂 梵僧曰。尼不合與梵僧同宿。大德且去。明日 更來。僧曰。深山路遙。無所投寄。願不見遣。
尼曰。若不去。某不可住。當入深山。僧徘徊慚 懼。莫知所之。尼曰。但下前谷。彼有禪窟。僧 依而往尋之。果見禪窟。相去可一里餘。二僧。
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北遙禮。傾心聽經。聆 聆在耳。初啟經題。稱如是我聞。乃遙見其尼。 身處繩床。面南而坐。口中放光。赫如金色。皎
在峯前。誦經兩帙已上。其光盛於谷南。可方 圓十里。與晝無異。經至四帙。金光稍收。六帙 都畢。其光並入尼口。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云。
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 諸菩薩。恒於中住。今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 萬菩薩俱。其山在代州東南。名五臺山者。首
楞嚴三昧經云。文殊。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 上尊王佛。又央崛摩羅經云。文殊是北方歡 喜世界摩尼寶積佛。想神尼之境。必文殊之 分化。以示梵僧也。
[1123a27] 尼法空者。俗姓韓氏。宣州人也。幼時辭親。詣 五臺山西南一百餘里建安寺出家。後於祇 洹寺受戒。每誦法華。用為常務。後負笈聽學
經律。數十載間。殊無開悟。自知性乏明慧。 無宿習力。嘗聞五臺山文殊菩薩。現種種身。 賑濟群品。人傳。有僧道超。別無行業。但久住
華嚴寺。不出山門二十餘載。其後命終。生於 兜率彌勒內院。彼天人謂超曰。爾於人間。別 無妙行。祇承文殊菩薩境界力故。得生此處。
爾可還下人間。接誘四部。俾令聞知文殊功 德。冀望暫登此山中。大銷諸罪。則用補天之 闕行也道超依言。不捨天報。下告人間。法空。
如是思惟。文殊菩薩大願境界。不可思議。生 希有心。復自念言。無始生死。三界流轉。不得 解脫。善惡二業。由心造作。遂發大願。往五臺
山。志求大聖垂慈引接。乃與親妹尼。立願今 誓。以元和四年。屆山巡禮。遍遊五頂。覩種種 化現。後至華嚴寺西北三泉院前深林中。逢
一老人。謂法空曰。汝宜住此修行。決證勝果。 言訖遂隱。法空知大聖告諭。乃悲泣雨淚久 之。方自悔責惡業罪障。志願滅除。即依此願。
別結草庵居。策勵三業。曉夕靡怠。至元和八 年二月十五日。取身所著衣。令弟子悉送常 住。施大眾用。乃集眾取別。人問其故。法空告
曰。我從止此來。蒙大聖告語。教示妙法蓮華 四字。開佛知見。清淨無染。得生淨土。眾各努 力。無得空過。言訖而逝。端坐如生。眾遂茶
毘。收得舍利千餘粒。四眾分之。以充供養 耳。
宋僧所覩靈異二十一
[1123b28] 釋淨業。姓孟氏。代州五臺縣人也。幼而剛毅。 神俊不群。初年十三。依五臺山真容院通悟 大師為師。事師服勞。特出倫類。每詣太原。行
化山門供養資具。靡不悉備。偽主劉氏。深所 崇仰。乃賜紫衣。加號廣慧大師。至天會十一 年。眾請充山門都監。尋屬宋太宗皇帝戎輅
親征。克平晉邑。師喜遇真主。乃率領僧徒。詣 行宮修覲。陳其誠欵。遂進山門聖境圖。并五 龍王圖。帝遽令展之御座前。忽大雷震。天無
片雲。駛雨霶注。帝大駭曰。是何祥也。師對曰。 五臺龍王來朝陛下。今二龍相見。當喜故也。 雷雨若是。帝大悅。即命收圖。謂師曰。侯朕
師旅還京之日。別陳供養。乃賜命服。改號崇 教大師。仍擢為臺山僧正。應闔山劉氏所賜 衣師號。並改偽從真。至淳化四年四月下旬。
寢疾而終。春秋五十九。僧臘三十九。
[1123c15] 釋睿諫。俗姓劉氏。雲州人也。風俗神俊。出乎 人表。志輕軒冕。性樂林泉。辭親出家於五臺。 禮真容院僧統大師繼顒為師。厥後師既去
世。葬禮云畢。勝願內興。欲崇佛事。乃於樓觀 谷內東北。有泉名曰鹿泉。泉側不遠。結廬誦 經。勵精勤苦。晨夕忘倦。一日忽夢老叟。告
曰。爾不須獨善。可崇大事。兼於此地。大有因 緣。吾贊爾力。言訖而寤。內自惟曰。斯必聖賢 相誓。於此處建大伽藍。異日辦裝。之北地緣
化。北朝寧王與夫人。先夢見師化緣修造。及 師達境。一見如舊。既符先夢。大施金幣。暨迴 本山。募工修建。復詣太原。謁偽主劉氏。亦蒙
厚賚。寺號曰白鹿之寺。宋太宗。討平晉地。師 乃躬詣行宮請見。上問臺山興建之由。師奏 對稱旨。又蒙恩錫。甚厚。尋賜額。號太平興
國之寺。師之感召。大概如此。至大中祥符元 年八月初一日。以疾而終。春秋六十有六。僧 臘四十九。影塔具在。
[1124a04] 祥符中。有兩浙僧。失其州郡名氏。來禮大 聖。登東臺頂。忽遇一院。樓臺壯麗。殿宇嚴 潔。僧遂入院。前後殿宇。像設鮮輝。釋梵龍
王。儼然相對。其僧遍詣參。見主僧敘接。言笑 宛如素。延迎畢語。臨出院巡遣。僧初無駭異。 及出了無所見。僧方悟化現。始驚歎之。遂離
臺頂。西行下山。遊真容院安止。畢禮謁。前後 殿宇。主事諸僧。一如東臺所見。了然無異。僧 乃禮謁臺山境界。讚歎不思議事。遂向院僧。 具陳所見。無不歎嗟。
[1124a14] 淳化中。有楊州僧。忘其法名。身服疏布。齋 戒嚴謹。嘗齎五百副鉢。大小相盛。副各五事。 入山普施。虔禮大聖。至真容院安止。因齋設
日。均散咸畢。後有施主。詣北浴室院設浴。啟 請闔山賢聖。下暨緇素。一無揀別。其僧齋 畢。先詣溫浴。有三五僧。偕行澡浴。既至浴
所。楊州僧。率先解衣。褰簾而入。忽見端正婦 人。就水洗浴。僧狼狽而出。眾詢其故。僧具 說所見。人或不信之者。入室驗之。果無所 覩。
[1124a24] 至道中。有僧道海。俗姓楊氏。代郡土人也。受 業真容院。亦逢施主設浴。齋罷。遽自詣浴所。 尚無一僧入院澡浴。海解衣而入。忽見滿堂
眾僧揮洗。略無識者。覩此僧入一時俱出。海 心雖疑。未測凡聖。遽出視之。閴無人矣。集德 者曰。大凡施主設浴。必豫供養聖賢。後乃凡
庶。清旦賢聖臨降。凡庶慎勿先就。一則觸犯 聖賢。自貽伊咎。二即滅施福。徒設劬勞。斯亦 聖人垂警。凡百君子。得無念焉。
[1124b04] 華嚴店。昔有獵者。名馬秋兒。家貧。以射生自 活。嘗至東臺。東臺東十餘里。有古寺基。人傳 云。是古華嚴寺也。秋兒至此。見一巨石。其砥
如桉。下有光明。心甚疑之。乃呼數人舉石視 之。倏見佛經數十部。遂取一卷。啟之開視。字 皆金色。光奪人目。秋兒輩。皆山野憃愚。不以
為異。既歸。告語其事。有人傳達於真容院主 僧寬。寬聞。驚喜非常。遽召門人弟子五七人。 齎供具遄往求之。既至其地。了無所覩。唯
有故基破瓦而已。悵恨久之。遂焚香歎息而 歸。
[1124b15] 代郡唐林縣。昔有女人。三十五年不離城邑。 人呼姑。姑長髮尼同頭陀行。長物不畜。單衣 被身。冬寒夏暑不以為苦。坊市巷陌。隨處而
眠。悠悠之徒。寔尀能測五臺百二十所寺。無 不曾過。夏月巡臺。則到處人見同行共語。坐 在丘蕪。呵毀俗塵。憎惡色欲。後不知所終。故
西域婆槃豆菩薩傳云。此世界。有一億菩薩。 住持往來化物。示說不虛。前傳數云。凡聖混 居。得不信哉。後之來臻此境。忽遇斯人。慎勿 慢瀆。戒哉。
[1124b25] 僧道演。俗姓崔氏。忻州定襄人也。數歲出家。 依真容院法忍大師為弟子。每誦法華孔雀 金剛般若等經。以為常務。師素有息賁之疾。
結塊如石。每一發動。痛不可忍。幾將不救。忽 見青衣婦人。至臥榻前立。問其疾之所由。師 以寔告。婦人乃以手觸塊曰。師欲愈否。答曰。
甚適所願。即以物如絲縷。纏其塊。而拔去之。 尋即痊愈。方欲起謝。遽失所在。遂向隣僧說 之。僧具頂禮。後每思之。未嘗不感歎聖賢救
護之力。厥後日益康強。年八十有五。方壽終 焉。
靈異蘽木二十二
[1124c08] 華嚴寺東北。有樓觀谷。谷內有金剛窟谷口。 昔傳有鳳栖蘽。次西有十二因緣蘽。與鳳栖 蘽相近。在金剛窟側。一身迴出一十二枝。高
踰百尺。昔有古德。於蘽下修十二因緣觀。遂 以為名。入谷一二里。有白水池。色如酥酪。味 如甘露。人飲其水。肌膚潤澤。若常服之。令人
難老。東臺西。有王子造論碑。文字尚存。又有 司空都督見佛碑。到者知焉。今年祀浸遠。廢 毀不覩。良可歎哉。
[1124c17] 華嚴寺東橫河側。有一樅蘽。松身柏葉。橫枝 到地。幹聳淩雲古昔相傳。名四諦蘽。枝葉四 垂。合圍成陰。有象明堂八窓四闥。中心一插
向上。百重上。圍下方。可謂奇異。雨雪不透。 風日不穿。巡臺之人。同到蘽下。可容數百。常 有僧。來止其蘽下。為眾宣四真諦法。悟入者
眾。時群鳥來止其處。飛翔上下。久而不去。僧 曰。此鳥。如佛在蘽有鸚鵡。於佛前聆四諦法。 而得生天。此亦應爾。因謂之四諦蘽。瑞鳥靈
禽。遊集栖宿。蘽既靈異。僧亦非凡。
大聖文殊師利古今讚頌二十三
文殊像讚 (并序)
晉支道林撰
[1124c29] 文殊師利者。是遊方菩薩。因難垢之言。而有 斯目。非厥號所先也。原夫稱謂之生蓋。至道 興其邈。何者。虛引之性彰於五德。軌世之表
聞於童真。庶仁之風移。則感時之訓興。故云 儒首以法王子為名焉。夫欲窮其淵致者。必 存其深大。終古邈矣。豈言像之所及。難算之
劫。功高積塵。悠悠遐曠焉。可謂諸言略敘其 統。若人之始生也。爰自帝胄。尊號法王。無上 之心。兆於獨悟。發中之感。無不由也。近一遇
正覺。而靈殊內映。玄景未移。遂超發道位。於 是深根永搆於沖壤。條異神柯而月茂。慈悲 之氣。與慧風俱扇。三達之明。與日月並輝。具
體而微固。已功侔法身矣。若乃天機將運。即 神通為館宇。圓應密會。以不迹為影跡。斯其 所以動不離寂。而彌綸宇宙。倏無常境。而名
冠遊方者也。世尊興出。乃授躍進之明。顯潛 德於香林。因慶雲而西徂。復龍見於茲剎。法 輪既轉。則玄音屢唱。對明淵極。輒暢法深言。
道映開士。故諸佛美其稱體絕塵俗。故濯纓 者。高其跡。非天合天和以挺祚。吸沖氣而為 靈。舒重霄以迴蔭。吐德音而流響。亦孰能與
於此哉。時欲搖蕩群生之性。宅玄宗而獨至。 開宏基與一簣。廓恒沙而為宇。若然而不說文 殊之風。則未達無窮之量。長笑於大方之疾
矣。自世尊泥洹。幾將千祀。流光福蔭。復與 時而升降。由是冥懷宗極者感。悲長津之喪 源。懼風日之潛損。遂共長表。容之金石。繼
以文頌。人思自盡。庶雲露以增潤。今之所遇。 蓋是數減百年。有轉輪王。王閻浮提。號曰阿 育。仰窺遺軌。擬而像焉。雖真宰不存於形。而
靈位若有主。雖幽司不以情求。而感至斯應。 神變之異。屢干民聽。因僉悟時信有自來矣。 意以為接頹薄之運。實由冥維之功。通天昏
否之俗。固非一理所弘。是以。託想之賢。祇 誠攸寄。絲紐將絕之緒。引豪心以摽位。乃遠 謨良匠。像天所像。感來自表。不覺忻然。同詠 為之讚曰。
[1125b08] 眇眇童真。弱齡啟蒙。含英吐秀。登玄履峯。神 以道王。體以沖通。浪化遊方。乃軌高蹤。流光 遺映。爰暨茲邦。思對淵匠。靖一惟恭。靈襟絕
代。庶落塵封。
文殊師利讚
[1125b13] 童真領玄致。靈化實悠長。昔為龍種覺。今測 夢遊方。恍惚乘神浪。高步維摩鄉。擢此希夷 質。映彼虛閑堂。觸類興清遘。目擊洞兼忘。梵
釋欽嘉會。閑邪納流芳。
文殊像讚
殷晉安撰
[1125b18] 文殊洞睿。式昭厥聲。探玄發暉。登道懷英。琅 琅三達。如日之明。亹亹神通。在變伊形。將廓 恒沙。陶鑄群生。真風幽噯。千祀彌靈。思媚哲
宗。寤言祇誠。絕慶孤棲。祝想太冥。
文殊師利讚
祕書丞郄濟川撰
[1125b23] 釋尊降世。說法度人。大聖文殊。示菩薩身。佛 不竝化。助道能仁。金口宣言。證號往音。龍種 上尊。摩尼寶積。普化色身。未來當得。雙林
滅景。眾聖韜光。我大導師。奄宅清涼。五百仙 俱。講道為常。波利遠歸。無著願見。或授祕 語。或覩神變。為接有情。不捨方便。我曾供
養。今復親依。瞻仰真像。若覘靈暉。俗緣未 斷。善念長歸。我對金容。當發大誓。運菩提 心。廣度一切。近侍吉祥。億生萬世。
續遺
前代州管內僧正勝行大德沙門明崇撰
[1125c05] 安州人張氏。崇信三寶。純厚人也。元豐甲子。 來遊此山。以錢百萬。奉曼殊室利。每日三時。 必來開殿。辨香茶珍果。情貌如肅。守殿者。以
其誠懇。不以為勞。一日遍遊諸臺。至西臺之 頂。焚香次。忽聞異香。久而莫測。既而仰視空 中。乃見天花百千萬朵。青黃朱紫。眾彩畢具。
繽紛亂墜。甫齊人頭。觀者數百人。人欲取之 即騰起。一朵獨落張公之手。其色不可名狀。 晚還真容院。僧俗覩之。歎未曾有。主僧。懇求
菩薩前供養。公曰。菩薩授我。而返留之。是我 逆菩薩之惠也。況仙陀聖卉乎。主僧亦不敢 奪其志。清朝下山。親捧其花。常有圓光丈許
隨身。送者踰數十里不能捨。歎息而歸。
[1125c18] 德州市戶王在。家甚殷富。元祐庚午仲夏。挈 妻僕遊臺山。晚宿真容院。翌日彈冠整衣。詣 文殊像。既而晚。覩微有不敬之色出聲。就館。
知客僧省彥。求謁。與在語曰。山僧住此。僅 四十餘年。所接眾多。今日君拜謁之禮。似有 初謹後怠。加之。容色不怡何也。在怒而言曰。
在此一來。出於過聽。謂。有肉身菩薩。故不遠 千里而來。今觀之。乃一泥塊耳。反思跋涉之 勞。寧不為苦。彥曰。是何言歟。昔大聖。於此鷲
臺。屢見瑞相。安生親塑。意有所疑。祈而復現 七十有二。故。唐睿宗。以真容目為院額。公何 言之易也。且此山。龍神守護。或若以怒。公身
竄之無地也。在曰。豈一龍。焉能禍我乎。彥 曰。君此一來。輕侮像貌。痛斥龍神。第恐禍生 不測。可速悔過。不然。公之身。必碎於龍神之
爪牙矣。在意不悛。後三日遊東臺。與眾百餘 人。宿於臺頂化現堂。甫及夜半。大雷忽發。若 天坼地裂。堂之壁已為穴。火焰隨入。俄頃。火
從穴出。在之身已碎矣。其僕孝存。借寺家綿 衣一件以禦寒。裏外衣並燒損。唯中間借物 在焉。其妻僕。火其骨而下山。聞者。靡不歎
異。是夕。有滄州尼海俊。同宿化現堂。日已曛 暮。有叟語曰。 敝 居不遠。敢邀師。一訪兼就晨 粥。尼應命至一石洞。叟遂失所在。清朝復化
現堂。知在之禍。免其驚懼。究其所寓石室。乃 那延洞也。
[1126a15] 僧惠通。沂州人也。今為僧之上首。昔政和改 元首夏。與緇素千人。同遊臺山。今僧正通義 大德明惲。時充知客。謂通曰。梵仙山五龍。
時復出現。可一觀焉。惠通。因與其徒二三子。 同遊至山。復逢同志者。因詢之曰。山有神龍。 子見之乎。同志曰。見。通問其狀若何。曰如
蛇。通曰。正是真龍。猶為畜類。況蟒蛇乎。乃 還所寓之舍。俄頃。通覺腰間有物。如蛇而如 爪角。漸束其腹甚緊。苦痛不可忍。起而復倒
者再。同志者。走報主僧。述其事。通亦遣人白 主僧。求救曰。我以傲慢。龍神得罪。聞山中 有熙菩薩。為我懺悔。會熙公。隨漕使陳公知
存。遊興國寺。主僧亦懼不可測。就命菩薩殿 主洪辯大師溫晸。作法懺悔。通罄捨衣盂悔 過。少頃。苦方息。陳公聞之。亦相與歎焉。
[1126b01] 書生李昇者。中山相如里人也。昔與右丞王 公安中同筆硯。其弟。即修大華嚴寺功德主 真熙也。代州守王洗。自中山召之。使子姪從
其學。政和元年。至山。與士大夫時復燕樂。一 日到寺。王天民都巡陳去。捕盜伏抃。乃命先 生。遊梵仙山。至東巖。祈於龍神祠下。少頃。二
龍出於石間。一為金色。一為紺青。諸公焚香 設拜。以笏招之。金色者。緣笏而上睿。若有所 嗅者。諸人之意加勤。獨先生以杖觸之曰。此
乃怪蛇異物。何足貴哉。言未竟。有物如神。仆 先生於地。眾咸惶駭。俄又擲於巖下。高數百 尺。先生既死。其弟熙。以禮葬之。是夕。雨雹
大作。雷電晦暝。先生之屍。暴露於外。因火之 而葬焉。
[1126b15] 那羅延洞者。在東臺東側。洞門向東。深二丈 餘。迤邐隘窄。如斗許大。遊禮者至此。既不能 進。往往但以手捫探。或秉燭照之。一穴唯指
西北稍向上。然深不可測。時有冷風拂面。傳 云。此洞。與金剛窟。皆大聖之所宅也。宣和八 年五月二十八日。有邵武僧。失其名姓。與僧
宗新。同遊臺山。止真容院。瞻禮真像。一日登 東臺頂。會代郡趙公康弼。與都巡檢薰涼等 諸官。升山門上首僧慈化大師真熙。一百餘
人俱至。求現光景。已而遊是洞。趙公等。遍 入觀覽。唯邵武僧。佇立洞外。其一官戲之曰。 師何不入。入之則無礙矣。其僧。乃揖趙公慈
化宗新曰。珍重珍重。遂趨步而進。至隘窄處。 則褰衣傴僂而入。略無阻礙。如行空室。舉眾 驚愕諠譟不已。莫測其由。宗新呼之數番。杳
無聲跡。既移時不出。宗新謂眾曰。吾與彼僧 同行數旬。竟不知其為聖賢也。因慟哭曝怨。 眾亦泣下。趙公求其遺物。宗新視之。得竹笠
一頂。蒸餅數枚。尋有平隘寨官張仲古。作詩 美之。以呈趙公。云南僧遠禮五臺山。去入那 羅洞不還。自古趙公傳拂子。今留笠子在人
間。今詩碑猶在。其笠子亦尚存。噫。始信清涼 境界。 龍 蛇混跡。凡聖同居。不為虛矣。
[1126c09] 朔州慈勇大師。未詳受業名氏。其道行博識。 遐邇欽伏。天會壬子季。復遊臺山。與其徒史 法師等百餘人。同宿真容院。史亦純厚人也。
一日。遊大華嚴寺。忽於寺側。見祥雲自東而 來。五彩畢具。又於雲中。現文殊大聖。處菡萏 座。據狻猊之上。及善財前導。于闐為御。波離
後從。暨龍母五龍王等。執珪而朝。自餘峨冠 博帶。奇相異服。千狀萬態。而能盡識大聖目 瞬手舉。衣帶搖曳。第不聞其聖語。迤邐自西
而去。觀者千餘人。四眾歡喜。歎未曾有。當是 時也。真容院遇回祿之餘。始欲興復。由斯祥 瑞。四方檀信輻湊。施財施力者。惟恐後至。真
容院大殿。不日而成。切切現土現身。非徒設 也。
[1126c23] 僧永洲者。晉陽祁人也。姓王氏。天眷末。來遊 五臺。遍觀聖跡。寓真容院。仰慕聖境。久而忘 歸。一日眾集擇菜。忽視眾人。面衣服盡作金
色。不覺神情驚駭。欲言之。恐人疑怪。唯自慶 幸。始悟臺山之眾。皆是菩薩眷屬。金色界中 人也。後聞長興大禪。師以人天眼目。提振於
雲中。乃往趨法席。展師資之禮。果有所得。因 眾普請。話及臺山所見事跡。雁門圓果寺僧 普安。能會其事也。
廣清涼傳卷下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1 冊 No. 2099 廣清涼傳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