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 Fa Zhengzong Ji 傳法正宗記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傳法正宗記卷第九宋藤州東山沙門釋契嵩編修
* 旁出略傳二百五人
* 宗證略傳十一人
旁出略傳 (并序)
[0763c21] 序曰。旁出善知識者。已載於他書。此復見之。 蓋以其皆出於正宗。的庶雖異。其法一也。周 封同姓之國。以貴其宗。親親之義。則文武成
康為正。方之大迦葉直下之相承者。亦可知 矣。其傳起於末田底。而止乎益州神會禪師 者。凡二百有五人。
[0763c27] 第二祖阿難尊者。其旁出法嗣一人。曰末田 底迦者。
[0763c29]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其旁出法嗣一人。曰 達磨達者。
[0764a02] 師子之二世。曰達磨達尊者。罽賓國人也。不 祥姓氏。初師其國之波梨迦尊者出家。頗聰 敏有智辯。而德冠諸應真之士。及波梨迦之
法離為五家。而尊者首冠於禪定宗。晚與師 子尊者辯論。遂伏其道。復宗之為師。及師子 遇害。達磨達乃與其二弟子隱於其國之象白
山。年壽甚高出于常數。其所出法嗣二人。 一曰因陀羅者。一曰瞿羅忌利婆者。
[0764a10] 評曰。始愚未得證於出三藏記時。有曰吾疑。 祖位至師子絕。而其法普傳。猶此六祖大鑒 禪師不其然乎。因嘗與其論曰。夫祖位之絕
蓋非常事。前後賢聖亦當言之。若此祖數止 於大鑒者。乃有般若多羅與夫達磨大士而 預記之。六祖雖各授其法亦有人焉。若子所
謂祖世絕於師子。必何以證之。其前祖孰嘗 記耶。而分傳法者果何人。將之東乎。非人 則其法安得至此。雖其旁出達磨達者自為
枝派。其所出各不過四五人耳。非普傳也。亦 未始聞其徒以法而東揚者。苟以達磨達為 之普傳者。則達磨達何乃獨指二十五祖曰。
我有同學號婆舍斯多。先師預以法付之。復 授衣為信。已適南天竺也。其他同學者曷棄 而不言耶。是不然也。子宜以理求之。不可恣
其臆度。曰若然則達磨達既宗師子。安得不 承之為其正祖。乃推於斯多乎。曰此蓋聖人 宜其機緣而命之祖矣。亦以其悟之淺深而
授之法印耳。若五祖傳之大鑒。而不付比秀。 不其然哉。或者然之。適得僧祐之書。而吾言 甚驗。不欲棄之。因系達磨達傳後。
[0764b02] 師子尊者之三世。曰因陀羅。其所出法嗣四 人。一曰達磨尸利帝者。一曰那伽難提者。一 曰破樓求多羅者。一曰婆羅婆提者。
[0764b05] 師子尊者之三世。曰瞿羅忌利婆。其所出法 嗣二人。一曰婆羅跋摩者。一曰僧伽羅叉者。
[0764b07]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達磨尸利帝。其所出法 嗣二人。一曰摩帝隷披羅者。一曰訶利跋 茂者。
[0764b10]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破樓求多羅。其所出法 嗣三人。一曰和修盤頭者。一曰達磨訶帝者。 一曰旃陀羅多者。
[0764b13]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波羅跋摩。其所出法嗣 三人。一曰勒那多羅者。一曰盤頭多羅者。一 曰婆羅婆多者。
[0764b16]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僧伽羅叉。其所出法嗣 五人。一曰毘舍也多羅者。一曰毘樓羅多摩 者。一曰毘栗芻多羅者。一曰優波羶馱者。一
曰婆難提多者。
[0764b20] 二十八祖達磨尊者 (此土之初祖也) 旁出法嗣九人。 一曰有相宗首薩婆羅者。一曰無相宗首波
羅提者。一曰定慧宗首婆蘭陀者。一曰戒行 宗首 (亡名) 一曰無得宗首寶靜者。一曰寂靜宗 首 (亡名) 一曰道育者。一曰道副者一曰尼總持 者。
[0764b26] 二十九祖慧可尊者 (此土之二祖也) 旁出法嗣三人。 一曰僧那者。一曰向居士者。一曰相州慧滿 者。
[0764b29] 二十九祖之二世。曰相州慧滿禪師。其所出 法嗣六人。一曰峴山神定者。一曰寶月禪師 者。一曰華閑居士者。一曰大士化公者。一曰
和公者。一曰廖居士者。
[0764c04] 二十九祖之三世華閑居士。其所出法嗣一 人。曰曇邃者。
[0764c06] 二十九祖之四世。曰曇邃禪師。其所出法嗣 三人。一曰延陵慧簡者。一曰彭城慧瑳者。一 曰定林慧綱者。
[0764c09] 二十九祖之五世。曰慧綱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六合大覺者。
[0764c11] 二十九祖之六世。曰大覺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高郵曇影者。
[0764c13] 二十九祖之七世。曰曇影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泰山明練者。
[0764c15] 二十九祖之八世。曰明練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楊州靜泰者。
[0764c17] 三十一祖道信尊者 (此土之四祖也) 旁出法嗣一人。 曰牛頭法融者。
[0764c19] 三十一祖之二世。曰金陵牛頭法融禪師。其 所出法嗣一人。曰智巖者。
[0764c21] 三十一祖之三世。曰智巖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慧方者。
[0764c23] 三十一祖之四世。曰慧方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法持者。
[0764c25] 三十一祖之五世。曰法持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智威者。
[0764c27] 三十一祖之六世。曰智威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慧忠者。
[0764c29] 三十一祖之二世。曰法融禪師。旁出法嗣凡 十人。一曰金陵鍾山曇璀者。一曰荊州大素 者。一曰幽棲月空者。一曰白馬道演者。一曰
新安定莊者。一曰彭城智瑳者。一曰廣州道 樹者。一曰湖州智爽者。一曰新州杜默者。 一曰上元智誠者。
[0765a06] 三十一祖之三世。曰智巖禪師。其旁出法嗣 八人。一曰東都鏡潭者。一曰襄州志長者。一 曰益州端伏者。一曰龍光龜仁者。一曰襄陽
辯才者。一曰漢南法俊者。一曰西川敏古者。
[0765a10] 三十一祖之三世。曰智誠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定真者。
[0765a12] 三十一祖之四世。曰定真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如度者。
[0765a14] 三十一祖之五世。曰法持禪師。其旁出法嗣 二人。一曰牛頭玄素者。一曰天柱弘仁者。
[0765a16] 三十一祖之六世。曰智威禪師。其旁出法嗣 三人。一曰宣州安國玄挺者。一曰潤州鶴林 玄素者。一曰舒州天柱崇慧者。
[0765a19] 三十一祖之七世。曰慧忠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天台惟則者。
[0765a21] 三十一祖之七世。曰玄素禪師。其所出法嗣 三人。一曰徑山道欽者。一曰金華曇益者。 一曰吳門圓鏡者。
[0765a24] 三十一祖之八世。曰徑山國一禪師道欽。其 所出法嗣四人。一曰鳥窠道林者。一曰木 渚山悟禪師者。一曰青陽廣敷者。一曰杭州
巾子山崇慧者。
[0765a28] 三十一祖之八世。曰天台佛窟岩惟則禪師。 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天台雲居智禪師者。
[0765b01] 三十一祖之九世。曰杭州鳥窠道林禪師。其 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杭州招賢會通者。一曰 靈岩寶觀者。
[0765b04] 三十一祖之九世。曰天台山雲居智禪師。其 所出法嗣凡三十三人。一曰牛頭山道性者 一曰江寧智燈者。一曰解玄 (解玄或山與寺名未詳)
懷信 者。一曰鶴林全禪師者。一曰北山懷古者。一 曰明州觀宗者。一曰牛頭大智者。一曰白馬 善道者。一曰牛頭智真者。一曰牛頭譚顒者。
一曰牛頭雲韜者。一曰牛頭山凝禪師者。一 曰牛頭法梁者。一曰江寧行應者。一曰牛頭 山惠良者。一曰興善道融者。一曰蔣山照明
者。一曰牛頭法燈者。一曰牛頭定空者。一曰 牛頭山慧涉者。一曰幽棲道遇者。一曰牛頭 山凝空者。一曰蔣山道初者。一曰幽機藏禪
師者。一曰牛頭靈暉者。一曰幽棲道穎者。一 曰牛頭巨英者。一曰釋山法常者。一曰龍門 凝寂者。一曰莊嚴遠禪師者。一曰襄州道堅
者。一曰尼明悟者。一曰居士殷淨者。
[0765b20] 三十一祖之十世。曰慧涉禪師。其所出法嗣 一人。曰潤州棲霞清源者。
[0765b22] 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 (此土之五祖也) 旁出法嗣十有 三人。其一曰北宗神秀者。一曰嵩嶽慧安者。
一曰蒙山道明者。一曰楊州曇光者。一曰隨 州神慥神。一曰金州法持者。一曰資州智侁 者。一曰舒州法照者。一曰越州義方者。一曰
枝江道俊者。一曰常州玄賾者。一曰越州僧 達者。一曰白松山劉主簿者。
[0765b29] 三十二祖之二世。曰神秀禪師。其所出法嗣 凡十有九人。一曰五臺山巨方者。一曰河中 智封者。一曰兗州降魔藏禪師者。一曰壽州
道樹者。一曰淮南全植者。一曰荊州辭朗 者。一曰嵩山普寂者。一曰大佛香育者。一曰 西京義福者。一曰忽雷澄禪師者。一曰東京
日禪師者。一曰太原遍淨者。一曰南岳元觀 者。一曰汝南杜禪師者。一曰嵩山敬禪師者。 一曰京兆小福禪師者。一曰晉州霍山觀禪
師者。一曰潤洲崇珪者。一曰安陸懷空者。
[0765c10] 三十二祖之二世。曰嵩嶽慧安國師。其所出 法嗣六人。一曰洛京福先仁儉者。一曰嵩嶽 破竈墮者。一曰嵩嶽元珪者。一曰常山坦然
者。一曰鄴都圓寂者。一曰西京道亮者。
[0765c14] 三十二祖之二世。曰蒙山道明禪師。其所出 法嗣三人。一曰洪州崇寂者。一曰江西環禪 師者。一曰撫州神正者。
[0765c17] 三十二祖之二世。曰隨州神慥禪師。其所出 法嗣一人。曰正壽者。
[0765c19] 三十二祖之二世。曰資州智侁禪師。其所出 法嗣一人。曰資州處寂者。
[0765c21] 三十二祖之二世。曰玄賾禪師。其所出法嗣 二人。一曰義興神斐者。一曰湖州暢禪師者。
[0765c23]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降魔藏禪師。其所出法 嗣三人。一曰西京寂滿者。一曰西京定莊者。 一曰南嶽慧隱者。
[0765c26]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荊州辭朗禪師。其所出 法嗣三人。一曰紫金玄宗者。一曰大梅車禪 師者。一曰摶界慎徽者。
[0765c29] 三十二十之三世。曰嵩山普寂禪師。其所出 法嗣凡二十四人。一曰終南山惟政者。一曰 廣福慧空者。一曰越州禪師者。一曰襄州夾
石思禪師者。一曰明瓚者。一曰敬愛真禪師 者。一曰兗州守賢者。一曰定州石藏者。一曰 南嶽澄心者。一曰南嶽日照者。一曰洛京幹
禪師者。一曰蘇州真亮者。一曰瓦官 璿 禪師 者。一曰弋陽法融者。一曰廣陵演禪師者。一 曰 陝 州慧空者。一曰洛京真亮者。一曰澤州 亘月者。一曰
亳 州曇真者。一曰都梁山崇演 者。一曰京兆澄禪師者。一曰嵩陽寺一行者。 一曰京兆融禪師者。一曰曹州定陶丁居十 者。
[0766a13]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西京義福禪師。其所出 法嗣八人。一曰大雄猛禪師者。一曰西京大 震動禪師者。一曰神斐禪師者。一曰西京大
悲光禪師者。一曰西京大隱者。一曰定境者。 一曰道播者。一曰玄證者。
[0766a18]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南嶽元觀禪師。其所出 法嗣一人。曰神照者。
[0766a20]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小福禪師。其所出法嗣 三人。一曰京兆藍田深寂者。一曰太白雲禪 師者。一曰東白山法超者。
[0766a23]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霍山觀禪師。其所出法 嗣一人。曰峴山幽禪師者。
[0766a25]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西京道亮禪師。其所出 法嗣五人。一曰揚州大總管李孝逸者。一曰 工部尚書張錫者。一曰國子祭酒崔融者。一
曰祕書監賀知章者。一曰睦州刺史康詵者。
[0766a29]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資州處寂禪師。其所出 法嗣四人。一曰益州無相者。一曰益州馬禪 師者。一曰超禪師者。一曰梓州曉了者。
[0766b03] 三十二祖之三世。曰義興斐禪師。其所出法 嗣二人。一曰西京智游者。一曰東都深智者。
[0766b05] 三十二祖之四世。曰興善惟政禪師。其所出 法嗣二人。一曰衡州定心禪師者。一曰志真 禪師者。
[0766b08] 三十二祖之四世。曰敬愛寺志真禪師。其所 出法嗣一人。曰嵩山照禪師者。
[0766b10] 三十二祖之四世。曰塼界慎徽禪師。其所出 法嗣一人。曰武誡禪師者。
[0766b12] 三十二祖之四世。曰無相禪師。其所出法嗣 四人。一曰益州無住者。一曰荊州融禪師者。 一曰漢州王頭陀者。一曰益州神會者。
宗證略傳 (并序)
[0766b16] 序曰。涅槃曰。復至他方有諸煩惱毒箭之處。 示現作祖為其療治。又曰。我有無上正法悉 已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
依止。此吾道之有祖宗尚矣。但支竺相遠傳 之者不真。致令聖人之德不甚明效。加之暴 君嫉善毀棄大教。而佛子不善屬書。妄謂其
祖絕於二十四世。乃生後世者之疑。聖德益 屈。余嘗慨之。適因治書。乃得眾賢所道祖宗 之事凡十家。故并其人。列為宗證傳云爾。
[0766b25] 月支國沙門竺大力者。蓋第二十三祖鶴勒 那之弟子也。性素聰晤。能通大小乘學。其國 號為三藏。以漢獻帝之世至乎雒邑。嘗與沙
門康孟詳。譯正二本起經。一日所館有白光 一道忽發於前。大力 斂 容曰。此光乃我師鶴 勒那入滅之相也。眾異之遂以聞帝。帝即命
誌之。其時已丑歲也。尋游江南。適值孫權 稱王於建康方嚮佛法。乃置寺禮沙門康僧 會於其國。僧會初見大力。甚不德之。尋用問
答。遂相推重。因曰。仁者何師乃能如是。大力 曰。我師鶴勒那。故得此妙悟。乃通他心。僧會 曰。鶴勒之徒如師利智凡幾何人。復有過之
者乎。大力曰。似我之儔三千。若其頴達離倫 唯一上人耳。號師子比丘。其人密受正法與 師繼世。方揚化於北天竺國。僧會遂引見於
吳主。稱道其異。吳主乃問力曰。孤忝此有土。 國祚其有幾何。力遂說偈答之曰。清宵喫飯。 雲間鬪走。十四年末。必逢猪口。當時權不曉
其言。而亦甚禮之。大力留吳久之。及權死其 子亮即位。益相見問。而言皆有効驗。大力尋 至孫休之世庚辰歲復還西域。
[0766c17] 中印度沙門曇摩迦羅者。以魏黃初壬寅之 三年。至乎許昌。初視僧威儀不整頗歎之。謂 其不識法律。當時許昌有僧曰光璨者。賢於
其眾能善遇之。乃禮而問迦羅曰。師於西國 所見何者勝師。乃以何法住持。幸以見教。迦 羅曰。西土凡有二大勝僧。一曰摩拏羅。二曰
鶴勒那。我皆禮遇。二大士者皆傳正法以法 住持。預其眾者寡不莊整。然二大士俱得聖 道。而異德皆不可測。摩拏羅者。始於那提
國以神通力一鼓其腹。乃能威伏百萬惡象。 及其出家。教化於西印度。於其國辨塔指泉。 皆有驗効 (事具其本傳) 鶴勒那乃其繼世之弟子
也。大興佛事於中天竺國。及其寂滅四眾焚 之。將分去其舍利。鶴勒那復能示現。說偈誡 之。不容其分 (偈亦具其本傳) 光璨曰。其滅度久耶近
乎。迦羅曰。十二年矣。光璨曰。西國歲曆頗與 此同乎。迦羅曰。號謂雖異。而氣候不別也。遂 說五天竺之曆數云云。迦葉尋亦西還。光璨
即傳其事。後之為僧傳者。得以書之。
[0767a07] 中天竺國沙門支彊梁樓者。實得果不測之 人也。方前魏陳留王曹奐之世至洛。初館于 白馬寺。蓋景元二年之辛巳也。是時魏室方
危。奐輩憂之。聞支彊異僧。數從問其國之盛 衰。支彊遂為奐說偈曰。二公賴虛位。獼猴正 當路。五人抱一雞。雞鳴猴不措。及奐去支彊
復說偈曰。二人好好去。兩兩歲平安。女子生 河內。朱輪上進壇。當時雖不曉其說。而後 皆驗之。尋會曇諦康僧鎧曇松白。延諸沙門
翻譯眾經。一曰。支彊謂諸僧曰。我在西時。嘗 往罽賓國至葱塗源。入其象白山。行之極遠。 俄見一茅茨。居僧甚老。有弟子事之。我乃就
而禮之。因問之曰。仁者居此幾久。名字謂誰 其僧曰。我號達磨達者也。本北天竺之人。初 從波梨迦比丘受學。晚遇師子尊者。為之出
世之師。自彌羅崛王起難橫害師子。而我遂 隱此。久已謝絕人世。豈意復得與汝相遇。然 我其聞其名。及是益更敬之。復問師子尊者。
誠知其無辜被害。然其所傳之法為何宗乘。 方欲訪其端由。而未嘗得之。今幸遇仁者。可 得而聞乎。達磨達曰。昔如來用教乘而普傳
眾聖。獨以最上乘心印微妙正法付囑摩訶 迦葉。迭傳至我師子尊者。然師子知其自不 免難。方其存時預以付我同學號婆舍斯多
者。復授衣為信。斯多當時遵師之命。即往化 於南天竺。支彊然之。曰我亦嘗會是師 (婆舍斯多也) 於南印度。因以祖事與諸沙門譯之。夫自七
佛至乎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乃此支彊梁樓 之所譯也。中天竺國沙門婆羅芬多者。亦神 異不測人也。或謂其前身為龍。以聽經故得
今所生。齊王嘉平二年庚午至洛。洛僧多從 其重受大戒。及晉武大始乙酉之元年。會其 弟子曰。摩迦陀復來。芬多因問曰。汝在西時
頗游北天竺耶。或謂師子尊者無辜為其國 王所戮是乎。今復有傳法者與其相繼耶。摩 迦陀曰然。師子誅死今已二十三白。有沙門
號婆舍斯多者。本罽賓國人。先難得其付法 授衣。即日去之。方於中天竺大隆佛事。其國 王迦勝甚器重之。雖外道強辯者。皆亦屈伏。
與王辯其苑中業泉。國人異之。復號為婆羅 多那 (事見其本傳) 芬多謂其弟子曰。我亦知之。適 驗汝說。誠有所合。當時好事者。即書于白馬
寺。後有沙門號賢朗法師者。得於其寺乃傳 于世 (以芬多到中國在齊王之世。則當列支彊之前。為其始顯於晉太始中故次之也) 。
[0767b22] 佛馱跋陀羅。天竺人也。此云覺賢。本姓釋迦 氏。甘露飯王之後。少時出家。本國度為沙彌。 受業於大禪師佛大先。極聰明隸。業習誦凡
一日敵眾人一月所為。尤以禪業自任。嘗與 僧伽達多共游罽賓國。達多始未測其人。一 日達多禪坐於密室。忽睹跋陀在前。驚而問
曰。何來。跋陀曰。暫往兜率致敬彌勒。即隱不 見達多異之。他日以是問之。乃知其已得不 還果。會秦僧智嚴同在罽賓。嚴因懇請跋陀
偕來諸夏。傳授禪法。其師佛大先。時亦在罽 賓。因謂智嚴曰。弘持禪法跋陀其人也。遂 與智嚴東來。初至長安與羅什相遇甚善。嘗
謂什公曰。君所釋不出人意。而特致高名何 耶。什曰。吾年老故爾。何必能稱美談。跋陀議 論多高簡。頗為什之徒所忌。其後因自言。玄
見五舶自其國來。其弟子復言。自得阿那含 果。跋陀不即驗問。以此致謗。秦僧以跋陀為 誑。眾遂擯之不容同處。跋陀即日與其弟子
慧觀等出關南適廬山。而慧遠法師素聞其 名。見跋陀至待之甚善。因致書秦王。為其解 擯。遂請跋陀出其禪經同譯。譯成遠為之序。
因問跋陀曰。天竺傳法諸祖凡有幾何。跋陀 曰。西土傳法祖師。自大迦葉直下相承。凡有 二十七人。其二十六祖近世滅度。號不如密
多者。所出其繼世弟子曰般若多羅者。方在 南天竺盛行教化。吾嘗遇之 (般若尚在達磨多羅未繼世作祖故 未稱之。寶林傳所稱跋陀說其祖事與此並同)
會其西之江陵。遠公未 及以之為書。跋陀後會劉太尉裕罷鎮荊州。 相將同還都下。住道場寺。卒於本寺。當元嘉 六年春秋七十有一。
[0767c23] 僧祐者。本齊人。歸梁以持律知名。嘗著出三 藏記。其薩婆多部相承傳目錄。曰婆羅多羅 (二十五祖) 弗若密多 (二十六祖)
不若多羅 (二十七祖) 達磨多羅 (二十 八祖) 祐尋終於梁。
[0767c27] 罽賓沙門那連耶舍者。以東魏孝靜之世至 于鄴都。專務翻譯。及高氏更魏稱齊。耶舍乃 益譯出眾經。初與處士萬天懿者。共譯出尊
勝菩薩無量門陀羅尼經。天懿嘗問耶舍曰 西土頗有大士奉此教乎。耶舍曰。西國諸祖 二十七大士。皆亦受持。然其二十七祖號般
若多羅。所出繼世弟子曰達磨多羅者。昔當 此明帝正光元年。至此雒陽。其人亦善此經。 萬天懿曰。然此大士我亦聞其當於祖位傳
佛正法。不悉其後復有繼之者乎。耶舍遂說 偈而答天懿曰。尊勝今藏古。無肱又有肱。龍 來方受寶。奉物復嫌名。天懿復問如前。耶
舍又說偈曰。初首不稱名。風狂又有聲。人來 不喜見。白寶初平平。天懿復聞。耶舍復說偈 曰。自起求無礙。師傳我設繩。路上逢僧禮。脚
下六支生。天懿復問。耶舍復說偈曰。三四金 無我。隔水受心燈。尊號過諸量。徒瞋不起憎。 天懿復間。耶舍復說偈曰。奉物何曾奉。言勤
又不勤。唯書四句偈。將勸瑞田人。天懿復問。 耶舍復說偈曰。心裏能藏事。說向漢江濱。湖 波探一月。將照二三人。天懿復問。耶舍復說
偈曰。領得珍勤語。離鄉日日敷。米梁移近路。 餘算脚天徒。天懿復問。耶舍曰。前所記者。將 有國德間生。吾不復語。然其後之事。為汝
并以六偈記之。其一曰。艮地生玄旨。通尊媚 亦尊。比肩三九族。足下一屯分。其二曰。靈集 媿天恩。生牙二六人。法中無氣味。石上有功
勳。其三曰。本是大蟲男。迴成師子談。官家封 馮嶺。同詳三十三。其四日。九女出人倫。八箇 絕婚姻。朽床添六脚。心祖眾中尊。其五曰。走
戊與潮隣。媥烏子出身。二天雖有感。三化寂 無塵。其六曰。說少何曾少。言流又不流。草若 除其首。三四繼門修。復謂天懿曰。吾滅度後
凡二百八十年。是國有大王者。善治其民。風 俗安樂。前之所記賢聖。相次皆出。大益群品。 然因一勝師始開其甘露門。而致後如此。萬
天懿即從耶舍譯其讖偈。耶舍復出其所謂 二十七祖與般若多羅之繼世弟子二十八 祖。菩提達磨之事者。與天懿正之 (亡當時為書之名) 耶
舍尋悠然獨往廬山。遂入滅於山中。其後梁 簡文帝聞之。因使臣劉縣運往齊取其書歸 國。詔沙門寶唱。編入續法記 (梁簡文。當齊有國。方一戴餘即
崩。然其死阨在賊臣暴亂之際。乃暇求法事耶。豈先此因使北聘已得是書手。又不見寶唱作續法記年月尚 疑之。但取其文字。自北而傳南。其來有因。且從舊錄而筆之耳)
然自七佛至乎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蓋此那連耶舍之所譯 也。西域沙門犍那者。不知其果何國人。亦不 詳何時至於中國也。唐天寶中。會河南尹李
常者。得三祖璨大師舍利。遂集沙門於其家。 置齋落之。而犍那與焉。李常因問犍那曰。天 竺禪門祖師多少。犍那曰。自迦葉直至般若
多羅。凡有二十七祖。若敘師子尊者傍出。達 磨達之四世二十二人。總有四十九祖若從 七佛至。此璨大師。不括橫枝凡有三十七
祖。常又問席間他僧曰。余嘗見祖圖。或引 五十餘祖。至其支派差殺。宗族不定。或但有 空名。此何以然。適有六祖弟子曰智本禪師
者。對曰。斯蓋後魏之世佛法毀廢。當時沙門 有曰曇曜者。於倉卒間單錄諸祖名目。不暇 全寫。懷之亡于山澤。及魏之文成復教。前後
歷三十載。至孝文帝之世。曇曜乃進為僧統。 尋出其事授眾沙門。修之目為付法藏傳。其 差誤亡逸。始自曇曜之所致也。犍那後不知 所終。
[0768c03] 裴休。字公美。事唐。會昌中以兵部侍郎御史 大夫同平章事。號為名相。撰圭峯密師傳法 碑曰。釋迦如來最後以法眼付大迦葉。令祖
祖相傳別行於世。非私於迦葉而外人天聲 聞菩薩也。自大迦葉至於達磨。凡二十八世。 達磨傳可。可傳璨。璨傳信。信傳忍。忍傳能為 六祖。
[0768c10] 劉昫。字耀遠。涿州歸義人也。天祐中。始以軍 事衙推仕。及開運初。授司空平章事。又監修 國史。故其撰唐書神秀傳曰。昔後魏末有僧
達磨者。本天竺國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 得禪宗妙法。自釋迦相傳有衣鉢為記。世相 付授。初來至梁詣武帝。帝問以有為之事。達
磨不悅乃之魏。隱於嵩山少林寺而卒。其年 魏使宋雲。於葱嶺迴見之。門徒發其墓。但見 衣履而已。達磨傳慧可。慧可傳僧璨。僧璨傳
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傳慧能神秀。昫卒於 宋太保。
傳法正宗記卷第九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1 冊 No. 2078 傳法正宗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