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宋高僧傳
Scroll 2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一宋左街天壽寺通慧大師 賜紫沙門贊寧等奉 勅撰
感通篇第六之四 (正傳十八人附見三人)
唐五臺山法華院神英傳
[0843a08] 釋神英。罔知姓氏。滄州人也。宿緣悟道丱 歲從師。諷誦精勤日夜匪懈。年當應法受 具。後乃枝錫萍遊尋訪知識。早通玄話兼
擅論經。相次參神會禪師。謂英曰。汝於五 臺山有緣速。宜往彼瞻禮文殊兼訪遺 跡。既承指授。以開元四年六月中旬到山 瞻禮。於僧厨止泊。一日食畢遊於西林。忽
見一院題曰法華。英遂入中見多寶塔一 座。瑋曄繁華如法華經說同也。其四門玉石 功德細妙光彩。神工罕測。後面有護國仁王
樓。上有玉石文殊普賢之像。前有三門一十 三間。內門兩畔有行宮道場。是文殊普賢儀 仗。三門外狀臺山十寺。杳然物外觀瞻浩蕩 神情恍 惝
。英試出院又見眾僧。且非恒所 見者。而多詭異。疑豫未決。遂出門東行可 三十步。忽聞閉戶鏗然。迴目視之了無一 物。英乃悲泣曰。此大聖警悟我邪。於此地
必有緣矣。遂於髣髴多寶塔處。結庵而止。 乃發願曰。我依化院建置一所住持。日居 月諸信施如林歸依者眾。遂召工匠有高價
者。誓不酬之。乃於易州千里取乎玉石用 造功德。細妙光瑩功侔所見。其壁乃王府 友吳道子之跡。六法絕妙為世所尚。此院前
後工畢。因號法華耳。英說法住持。其齊整 若剪裁焉後無疾召門人囑付而終。春秋 七十五。今墳塔存矣。
唐五臺山華嚴寺牛雲傳
[0843b06] 釋牛雲。俗姓趙。雁門人也。童蒙之歲有似 神不足。遣入鄉校終日不知一字。惟見 僧尼合掌有畏憚之貌。年甫十二。二親送
往五臺華嚴寺善住閣院。出家禮淨覺為 師。每令負薪汲水。時眾輕其朴鈍。多以 謔浪歸之。年滿受具益難誦習。及年三十 有六乃言曰。我聞臺上恒有文殊現形。我
今跣足而去。儻見文殊惟求聰明學誦經 法耳。時冒寒雪情無退屈。至東臺頂見 一老人然火而坐。雲問曰。如此雪寒從何 而來。老人曰。吾從川下來。雲曰。從何道上
何無屨跡。曰吾雪前來。老人却問雲曰。有 何心願犯雪徒跣而至。豈不苦也。雲曰。吾 雖為僧自恨昏鈍不能誦念經法。此來欲
求見文殊只乞聰明果報。老人曰。奇哉。又 曰。此處不見文殊更欲何之。雲曰。欲上 北臺去。老人曰。吾意亦然。曰請師先行。雲
乃遊遍臺頂告別。老人自西而去。薄暮方 到北臺。又見老人然火而坐。頗為驚怪。問 曰。適於東臺相別。為何先至。老人曰。師不
知要路所以來遲。雲雖承此語心乃猶豫。 只此老人莫應文殊也。雲乃 嗚 足禮拜。老 人曰。吾俗人也不應作禮。唯貪設禮情屬
不移。良久老人云。休禮。候吾入定觀汝前 身作何行業而昏鈍也。老人閉目。倏爾開 顏語雲曰。汝前生為牛來。因載藏經今得 為僧。而闇鈍耳。汝於龍堂邊取一
钁 來。 與汝斸却心頭淤肉即明快也。雲遂得 钁 度與。老人曰。汝但閉目。候吾教開即開。因 閉目。次有似當心施 钁 身無痛苦。心乃豁
然。似闇室立於明燈。巨夜懸於圓月也。 雲開目。乃見老人現文殊像。語雲曰。汝自 後誦念經法歷耳無忘。又於華嚴寺 澗 東
院大有因緣。無得退轉。雲乃行悲行泣。接 足而禮。未舉頭頃不見菩薩矣。雲後下 山四支無損。凡曰經典。目所一覽輒誦於
口。明年夏五月遶育王塔。行道念經。至更 初乃見一道直光。從北臺頂連瑞塔基。久 而不散。於光明中現寶閣一所。前有金牌
題云善住雲憶菩薩授記之言。依光中所現 之閣而建置焉。道化施行人咸貴重。於開元 二十三年無疾而終。俗齡六十三。法臘四十
四矣。雲名亡上字。承文殊記識本迹為牛。 故時號之焉。
唐五臺山清涼寺道義傳
[0843c22] 釋道義。江東衢州人也。開元中至臺山於 清涼寺粥院居止。典座普請運柴負重登 高。頗有難色。義將竹鞋一緉轉貿人荷擔。
因披三事納衣。東北而行可五里。來於楞 伽山下逢一老僧。其貌古陋引一童子。名 字覺一。老僧前行。童子呼請義東邊寺內啜
茶去。乃相隨入寺遍禮諸院。見大閣三層 上下九間總如金色閃爍其目。老僧令遣 義早還所止。山寒難住。唯諾辭出寺。行及 百步迴顧唯是山林。乃知化寺也。却回長
安。大曆元載具此事由奏寶應元聖文武皇 帝。蒙勅置金閣寺。宣十節度助緣。遂召 蓋造都料。一僧名純陀。為度土木造金閣
一寺。陀元是西域那爛陀寺喜鵲院僧。寺成 後勅賜不空三藏焉。義不測其終。
唐五臺山竹林寺法照傳
[0844a09] 釋法照。不知何許人也。大曆二年棲止衡 州雲峯寺。勤修不懈。於僧堂內粥鉢中忽 覩五彩祥雲。雲內現山寺。寺之東北五十
里已來有山。山下有 澗 。 澗 北有石門。入可 五里有寺。金牓題云大聖竹林寺。雖目擊 分明而心懷隕穫。他日齋時還於鉢中五
色雲內現其五臺諸寺。盡是金地無有山林 穢惡。純是池臺樓觀眾寶莊嚴。文殊一萬聖 眾而處其中。又現諸佛淨國。食畢方滅。心
疑未決。歸院問僧。還有曾遊五臺山已 否。時有嘉延曇暉二師言曾到。言與鉢內 所見一皆符合。然尚未得臺山消息。暨四 年夏於衡州湖東寺內有高樓臺。九旬起
五會念佛道場。六月二日未時。遙見祥雲彌 覆臺寺。雲中有諸樓閣。閣中有數梵僧。各 長丈許。執錫行道。衡州舉郭咸見彌陀佛
與文殊普賢一萬菩薩俱在此會。其身高 大。見之者皆深泣血設禮。至酉方滅。照其 日晚於道場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師先發 願往金色世界奉覲大聖。今何不去。照怪
而答曰。時難路艱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 道路固無留難。言訖不見。照驚入道場重 發誠願。夏滿約往前。任是火聚氷何終無退
衂。至八月十三日。於南嶽與同志數人惠 然肯來。果無沮礙。則五年四月五日到五臺 縣遙見佛光寺南數道白光。六日到佛光 寺。果如鉢中所見略無差脫。其夜四更見
一道光從北山下來射照。照忙入堂內。乃 問眾云此何祥也。吉凶焉在。有僧答言。此 大聖不思議光。常答有緣。照聞已即具威
儀尋光至寺。東北五十里間果有山。山下 有 澗 。 澗 北有一石門。見二青衣可年八九 歲。顏貌端正立于門首。一稱善財二曰難
陀。相見歡喜問訊設禮。引照入門。向北行 五里已來。見一金門樓。漸至門所乃是一 寺。寺前有大金牓。題曰大聖竹林寺。一如
鉢中所見者。方圓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 皆有寶塔莊嚴。其地純是黃金。流渠華樹充 滿其中。照入寺至講堂中。見文殊在西普
賢在東。各據師子之座。說法之音歷歷可 聽。文殊左右菩薩萬餘。普賢亦無數菩薩圍 繞。照至二賢前作禮問言。末代凡夫去聖
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 法浩澣。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唯 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報言。汝今念佛。今正
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 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所以者何。我於 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
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 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 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
無休息。照又問。當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 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 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
轉。說是語已。時二大聖各舒金手摩照頂 為授記別。汝已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 菩提。若善男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 則能速證無上菩提。語已時二大聖互說伽
陀。照聞已歡喜踊躍疑網悉除。又更作禮。禮 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詣諸菩薩院次第 巡禮。授教已次第瞻禮。遂至七寶果園。其果
纔熟其大如盌。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 造大聖前作禮辭退。還見二青衣送至門 外。禮已舉頭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 記至今存焉。復至四月八日。於華嚴寺西
樓下安止。洎十三日照與五十餘僧同往 金剛窟。到無著見大聖處。處心禮三十 五佛名。照禮纔十遍。忽見其處廣博嚴淨瑠 璃宮殿。文殊普賢一萬菩薩及佛陀波利。居
在一處。照見已惟自慶喜。隨眾歸寺。其夜 三更於華嚴院西樓上。忽見寺東山半有五 聖燈。其大方尺餘。照呪言。請分百燈歸一
畔。便分如願。重謂分為千炬。言訖便分千 數。行行相對遍於山半。又更獨詣金剛窟 所。願見大聖。三更盡到見梵僧。稱是佛陀
波利。引之入聖寺。語在覺救傳。至十二月 初。遂於華嚴寺華嚴院入念佛道場。絕粒 要期誓生淨土。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時。
又見一梵僧入乎道場。告云。汝所見臺山 境界何故不說。言訖不見。照疑此僧亦擬 不說。翌日申時正念誦次又見一梵僧。年
可八十。乃言照曰。師所見臺山靈異。胡不 流布普示眾生令使見聞發菩提心獲大 利樂乎。照曰。實無心祕蔽聖道恐生疑 謗。故所以不說。僧云。大聖文殊見在此山。
尚招人謗。況汝所見境界。但使眾生見聞 之者發菩提心作毒鼓緣耳。照聞斯語便 隨憶念錄之。時江東釋慧從。以大曆六年 正月內。與華嚴寺崇暉明謙等三十餘人。隨
照至金剛窟所。親示般若院立石標記。于 時徒眾誠心瞻仰。悲喜未已。遂聞鐘聲。其 音雅亮節解分明。眾皆聞之驚異尤甚。驗乎
所見不虛。故書于屋壁。普使見聞同發勝 心共期佛慧。自後照又依所見化竹林寺題 額處建寺一區。莊嚴精麗便號竹林焉。又 大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與弟子八人於
東臺覩白光數四。次有異雲靉靆。雲開見 五色通身光。光內有圓光紅色文殊乘青 毛師子。眾皆明見。乃霏微下雪。及五色圓光
遍於山谷。其同見弟子純一惟秀歸政智遠 沙彌惟英優婆塞張希俊等。照後篤鞏其心 修鍊無曠。不知其終。絳州兵掾王士詹述 聖寺記云。
[0845a25] 系曰。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顯正依報莊 嚴故。菩薩未霑國土名。但云住處。修淨佛 國因隨生佛家。故華嚴經有菩薩住處品
焉。經云。唯佛一人居淨土此下不僣上也。 若八字陀羅尼經云文殊大願力與佛同境 界。境界淨則說法淨。則三土義齊也。問諸經
中佛住王舍城等。可非住處邪。通曰。此義 同名別。或可上得兼下也。又如兜率宮院 是補處淨域寶陀落清涼支提等山。皆是菩
薩淨識所變剎土也。若然者淨土與住處義 同名異耳。如法照入竹林聖寺見文殊淨 境也。諸於山嶺見老人童子等。則穢土見 聖人。
唐清涼山祕魔巖常遇傳
[0845b10] 釋常遇。俗姓陰。苑陽人也。出家於燕北安集 寺。襟懷灑落道貌清奇。晦跡林泉避脫聲 利。大中四年杖錫離燕孤征朔雪。祁冱千
里徑涉五峯。詣華嚴寺菩薩堂矚文殊睟 容。施右手中指。沃以香膏爇以星焰。光騰 半日怡顏宛然。次遍遊聖境終始兩朞。其所 覩祥瑞不可勝紀。後至西臺遇古聖跡
曰祕魔巖。乃文殊降龍之處也。遇稽首之際 忽見輕雲金光。爛爛駭目。漸分雉堞方勢 如城。咸曰金色世界也。化事畢復問其處。
僧曰。是地古德甞止。國贈金光照大師。名 節孤峻神異不測。載錄圖記人具爾瞻。遇 悲喜交感久而不已。始結茅茲地滌慮澄 神。入三摩呬多四十九日。鳥排華雨人萃
香雲揚袂摳衣歸依若市。乃剏興佛廟僧 宇。十有七年不下山頂。日以九會雜華五 部等法。翫味精課不遺寸陰。覺聖力潛通 道出凡境。事或禮問他見莫尋。士嚮庶歸克
念如聖。洎懿皇運末。遇易舊規。或拊掌大 咍。或擊石異語。類不輕之海記。同楚客之 佯狂。及禍發中原寇盜交騁夷撤宮壺鑾
輅蒙塵。因省師言。其若合契矣。時屬河東 武皇遙嚮真德就山致信。迨文德元年夏 四月。命憲州刺史馬師素傳意邀請遇曰。
浮世之寵辱我何累哉。堅拒遠徵確乎不拔。 以其年七月十八日召門弟子曰。爾可檢 護戒足。好住餘生。吾與汝決矣言訖儼然
蟬蛻。俗歲七十二。僧夏五十一。門人太文等 哀慟哽絕。龍紀初祀四月十八日。闍維獲設 利羅凡數十粒。文公堅貯孝思旌建靈塔。
銜哀出入投詣天府。武皇賵贈加等。文武 崇烈及嵐憲等州牧守。例刻清俸。俾助良 因建乎墳塔。即以九月二十五日封窆基 [土*遂] 也。
唐成都府永安傳
[0845c16] 釋永安。眉州洪雅人也。身裁么麼面色黧 [黑*干] 。 言音鄙惡而識量寬舒。大抵不可貲也。大中
八年三月中詣成都云。造謁府帥白公敏 中。請奏寺額。以其足跋肩輿而至。人皆未 甞見其登圊而旋溺也。故時呼為無漏師。 安置聖壽寺中。且十日白中令俾差僧五
六。晝夜互守之而伺察焉。內外飲食亦略 同常人。而無解衣去二行之意詳其十辰 之積。便旋何所。畢不可知司徒白公奏額。 到日便辭歸眉郡。判官盧求見之謂為小沙
彌耳。人云此師年已八十餘矣。
[0845c27] 系曰。蜀人謂安公為無漏師者非也。夫斷 煩惱不復隨增。故永無種習。乃稱之無漏。 今以飲食之餘歸于九孔。安公止二竅不
流耳。瑜伽云無內逼惱分也然其位次忍住 難知。啜茹如常何緣不流二竅。觀夫對法 論中。有清淨依止住。食示現依止住食二種。
則羅漢菩薩佛也。若然者安公是示現依止 住食。雖食不食滓穢奚生。必也正名以召 其體哉。
唐衢州靈石寺慧聞傳
[0846a08] 釋慧聞。信安人也。多勸勉檀那以福業為 最。常言未預聖位。於五道中流轉。非福 何憑。甞於濲江鑄丈八金身像。州未聽
許銅何從致。且曰。待大施主。居無何有清 溪縣夫妻二人。將嫁資鑑來捨。聞為誓呪 之曰。此鑑鼓鑄若當佛心前。乃是夫妻發心
之至也。迨脫摹露像。果然鑑當佛心胸間 矣。又甞往豫章。勸化獲黃金數鎰。俄遇賊 劫掠。事急遂投金水中曰。慮損君子福田。
請自撈摝捨聞。聞去賊徒泳水求之不得。 及聞到州。金冥然已在其院中。若役人用 匠不避譏嫌。得物見多自提魚貫彘肩 飼工人焉。又山路虎豹聞或逢之。將杖叩
其腦曰。汝勿害人。吾造功德何不入緣。 明日虎銜野猪投聞前。弭尾而去。凡舉事 皆成。歸信如流。率多奇異焉。
唐朔方靈武下院無漏傳
[0846a25] 釋無漏。姓金氏。新羅國王第三子也。本土以 其地居嫡長將立儲副。而漏幼募延陵之 讓。故願為釋迦法王子耳。遂逃附海艦達
于華土。欲遊五竺禮佛八塔。既度沙漠 涉于闐已西至葱嶺之墟入大伽藍。其中 比丘皆不測之僧也。問漏攸往之意。未有 奇節。而詣天竺。僧曰。舊記無名未可輒去。
此有毒龍池可往教化。如其有驗方利涉 也。漏依請登池岸。唯見一胡床。乃據而坐。 至夜將艾。霆雷交作。其怪物吐氣。蓬勃種
種變現眩曜無恒。漏瞑目不搖。譬如建木 挺拔。豈微風可能傾動邪。持久乃有巨蛇 驤首于膝上。漏悲憫之極為受三歸而去。 復作老人形來致謝曰。蒙師度脫義無久
居。吾三日後捨鱗介苦依。得生勝處。此去 南有磐石。是弟子捨形之所。亦望閑預相 尋遺骸可矣。後見長偉而夭矯僵于石上
歟。寺僧咸默許之。又曰。必須願往天竺者。 此有觀音聖像。禱無虛應可祈告之。得吉 祥兆可去勿疑。漏乃立于像前入於禪定。
如是度四十九日。身嬰虛腫略無傾倚。旋 有鼠兒猶彈丸許。咋左脛潰。黃色薄膿可 累斗而愈。漏限滿獲應。群僧語之曰觀師化
緣合在唐土。心存化物所利滋多。足倦遊 方空加聞見不可強化。師所知乎。漏意其 賢聖之言必無唐發。如是却迴臨行謂漏 曰。逢蘭即住。所還之路山名賀蘭。乃馮
前記遂入其中。得 白 草谷結茅栖止。無何 安史兵亂兩京版蕩。玄宗幸蜀。肅宗訓兵靈 武。帝屢夢有金色人念寶勝佛於御前。翌
日以夢中事問左右。或對曰。有沙門行迹 不群居于北山。兼恒誦此佛號。肅宗乃宣 徵不起。命朔方副元帥中書令郭子儀親往
諭之。漏乃爰來。帝視之曰。真夢中人也。迨 乎羯虜盪平翠華旋復。置之內寺供養。諒乎 猴輕金鎖鳥厭雕籠。累上表章願還舊
隱。帝心眷重答詔遲留。未遂歸山。俄云示 滅焉。一日忽於內門右闔之上化成雙足。 形不及地者數尺。閽吏上奏。帝乘步輦親
臨其所。得遺表乞歸葬舊隱山之下。即時 依可。葬務官供。乃宣卸門扇置之設奠。遣 中使監護。鹵簿送導。先是漏行化多由懷遠
縣。因置廨署。謂之下院喪至此神座不可 輒舉。眾議移入構別堂宇安之。則上元三 年也。至今真體端然曾無變壞。所臥中禁 戶扇。乃當時之現瑞者存焉。
唐杭州靈隱寺寶達傳
[0846c14] 釋寶達者。不知何許人也。遁是名山高乎 道望。號剎利法師。以持密呪為恒務。其院 中有印沙床照佛鑑。往者浙江也。驚濤巨浪
為害實深。其潮大至則激射今湖上諸山 焉。達哀其桑麻之地悉變為江。遂誦呪止 濤神之患。一夜江濤中有偉人。玄冠朱衣導
從甚繁而至。謂達曰。弟子是吳伍員。復仇 雪恥者。非他人也。師慈心為物。員已聞命 矣言訖而滅。明日寺僧怪問。昨夜車馬之喧
為誰。具言其事。其冥感神理多此類也。自 爾西岸沙漲彌年。還為百姓殖利。時所推 稱翕然敷化。後罔知所終。
[0846c26] 系曰。印沙床者何。通曰。有道之士居山必非 寶器。疑其範築江沙巧成坐榻歟。照佛鑑 者何。通曰。即鑑燈耳。以其陸鴻漸貞元中多
遊是山述記。記達師節儉而明心之調度 也。
唐代州北臺山隱峯傳 (亡名雉鳩和尚)
[0847a03] 釋隱峯。俗姓鄧氏。建州邵武人也。稚歲憨狂 不侚父母之命。出家納法後往觀方。見池 陽南泉禪師令取澡罐。提舉相應為願公
所許焉。終認嗣馬禪師耳。峯元和中言遊 五臺山。路出淮西。屬吳元濟阻兵違拒王 命官軍與賊遇交鋒未決勝負。峯曰。我去 解其殺戮。乃擲錫空中飛身冉冉隨去。介
兩軍陣過。戰士各觀僧飛騰。不覺抽戈匣 刃焉。既而遊遍靈跡。忽於金剛窟前倒立 而死。亭亭然其直如植。時議靈穴之前當 舁就爇。屹定如山併力不動。遠近瞻覩驚
歎希奇。峯有妹為尼。入五臺瞋目咄之 曰。老兄疇昔為不循法律。死且熒惑於人。 時眾已知。妹雖骨肉豈敢携貳。請從恒度。 以手輕攘僨然而仆。遂荼毘之收舍利入
塔。號鄧隱峯。遺一頌云。獨絃琴子為君 彈。松柏長青不怯寒。金鑛相和性自別。任 向君前試取看。
[0847a21] 系曰。僵屍累足於事一同。立逝坐亡為修 三昧。此者頭搘厚載履蹈青冥。逆恒理以 難知諒。是人而不測若斯倒置。振古一人。
其妹尼之攘也若屈平為女 嬃 之罵焉。如 幻之功善權大矣。或曰。淮西之役唐書胡弗 載隱峯飛錫解陣邪。通曰。小說所傳或得
其實。是故春秋一經。五家作傳可得同乎。
[0847a28] 又漢州開化寺釋亡名。先因入寺見瑞應交 現。遂誓捨身剋苦為期。忽於殿中焚香 次。俄覩地屋皆為瑠璃色。有菩薩乘五色
雲。下庭中曰。汝極堅至必當得道。吾求證 汝。亡名叩頭禮拜。斯須不見。寺僧至云。學 院內皆變瑠璃色。歎嗟不已。其僧復勤節 行焉。
[0847b06] 又鄧州有僧亡名。年且衰朽遊行穰鄧州 間。日食二雉鳩。僧俗共非之。老僧終無避 迴。嘗饌羞之次有貧士求飡。分其二足與
之食。食訖老僧盥漱雙鳩從口而出。一則能 行。一則匍匐在地貧士驚怪亦吐其飯其鳩 二足復全。其僧實不食此禽。自爾眾人崇
重號曰南陽鴙鳩和尚也。有歎之曰。昔青 城山香闍黎飲酒啖肴。然後吐出鷄羊肉。 皆化作本形。飛鳴而入坑穴中同也。
唐興元府梁山寺上座亡名傳
[0847b16] 釋亡名者。不知何許人也。居褒城西數十 里。號中梁山。數峯迴負翠碧凝空。處于厥 中。行終詭異言語不常。恒見者弗驚。乍親
者可怪。平常酷嗜酒而食肉。麁重公行。又 綱任眾事且多折中。僧亦畏焉。號為上座。 時群緇。伍一皆倣習。唯此無懼。上座察知而
興歎曰。未住淨心地何敢逆行。逆行非諸 人境界。且世云。金以火試。待吾一日一時 試過。開成中忽作大餅招集徒眾曰。與汝
曹遊尸陀林去。蓋城外山野多墳塚。人所 棄屍於此。故云也。上座踞地舒餅。裹腐 爛死屍向口便啖。俊快之狀頗嘉。同遊諸僧
皆掩鼻唾地而走。上座大叫曰。汝等能餧 此肉。方可餧他肉也已。自此緇徒警悟化 成精苦焉。遠近歸信。時右僕射柳仲郢任
梁府。親往禮重。終時云年可八九十。真影存 于山寺。至今梁益三輔間止呼為興元上座 云。奇蹤異迹不少。未極詳焉。
[0847c05] 系曰。上座始則爾之教矣。後則民胥効矣。曾 不知果證之人。逆化於物終作佛事。用警 未萌。故若歸其實。乃對法論中諸大威德菩
薩示現食力住故也。如有妄云得果此例 而行。則如何野干鳴擬學師子吼者乎。
唐太原崇福寺文爽傳
[0847c11] 釋文爽。不詳姓氏何許人也。早解塵纓抉 開愛網。從師問道。天然不睡。縱困憊之極 亦唯趺坐。此行長坐頭陀也。後獨棲丘隴
間。霖雨浹旬旁無童侍。有蛇入爽手中蟠 屈。時有人召齋。彼怪至時不赴。主重來 請。見蛇驚懼失聲。蛇乃徐徐而下。固命往
食。爽辭過中不食。終夕翌日有狼。呀張 其口。奮躍欲噬咋之狀者三。爽憫其饑火 所熬。復自念曰。穢囊無悋施汝一飡。願疾
成堅固之身。汝受吾施同歸善會。斯須狼 乃弭耳而退。及乎卒日。空中鐘磬交響。遲 久方息。門徒鄉人聚送殯之。爾日有旛數
十口。蔽空前導。異香普熏。舉眾悲歎。如失 恃怙焉。
唐福州保福寺本淨傳
[0847c26] 釋本淨者。未詳何許人也。道氣高抗人覩 肅然。響閩嶺多禪宗知識。故歷參之。聞長 溪縣霍童山多神仙洞府。乃經中所謂天冠
菩薩領徒侶居此說華嚴性海法。採樵者 多聞天樂異香鳥獸之瑞。然山中不容凡 惡。故多被斥逐。淨入山結茅為室。有石 穴謂之毒窟。淨居于穴側。其龍夭矯而出
變現無恒。遂呼召之而馴擾焉。又諸猛虎 橫路為害採樵者不敢深入。淨撫其頭。誡 約丁寧弭耳而去。甞清宵有九人冠幘袴褶
稱寄宿。盡納諸庵內。明旦告辭。偕化為鶴。 鳴唳空中而去。淨罔知其終也。
唐成都府法聚寺法江傳 (興善寺異僧)
[0848a10] 釋法江者。江東人也。來遊岷蜀居于法聚 寺。寺即隋蜀王秀之造也。寺內有仁壽中文 帝樹舍利塔。江以慈憫為懷。多逆知其來
言無少誤。甞在房中謂門人曰。外有萬餘 人盡戴帽形且攣 䠰 。從吾乞救。汝速出寺 外求之不見人物。弟子怪師之言何其倒
亂。徙倚之間有數十人。荷檐竹器中螺子 至。江曰。此之是歟。命取錢贖之投于水中 矣。
[0848a19] 又長安大興善寺本隋舍衛寺也。至唐先天 中火災殿宇蕩然。唯遺基耳。明慶中東明觀 道士李榮者。本巴西人也。好事薄徒多與
釋子爭競優劣。榮來玄都觀。因率黃冠指 其灰燼而嘲之曰。道善何曾善。言興且不 興。如來燒赤盡唯有一群僧。僧中有憤其
異宗譏誚者。急慕勸重新締構復廣於前。十 二畝之地。化緣雖日盈千萬計未能成。僧 眾搔首躇蹰。未知何理克成。忽有一僧。衣
服麁弊形容憔悴。負一破囊入緣言。速了 佛殿步驟而去。啟視之則黃金也。校耒之 一千兩矣。時人奇之。由此檀施日繁。殿速 成矣。
唐彭州九隴茶籠山羅僧傳
[0848b04] 釋羅僧者。蜀聖寺。中得果位人也。甞寢疾 於五臺山。同會僧人俱不測也。而瞻視之 曾無怠慢。將及九旬而病愈。臨訣之際曰。
深感所苦而煩看視。今遂平復由師之力。 我住在劍外九隴郡之茶籠山爾。異日遊 方無忘相訪也。暮歲而至蜀。歷訪群峯 遍訊老樵輩。且曰。未甞聞茲山名。乃歎曰。
噫病禪之妄也。將迴遇山童曰。某是彼巖 之聚沙者。即前導而去。俄覩殿塔儼空房 廊環肅。果值昔之臥病者。迎門敘故。日將 暮矣。而謂之曰。茲寺非得漏盡通不能
至此。爾以我宿緣一諧遘止。言寄宵乎。斯 為未可爾。其克勤修證至此胡難。乃命舊 童送師歸去。其僧迴望但見巖壁峭峻杉檜
莽蒼而已。則開成中也。時悟達國師知玄著 傳之次。得僧可思尤閑地理。命為玄作他 日安塋兆之地。得景丹前峯。其山若雉堞
狀。雖高低起伏而中砥平。俄有里人耆老 曰。古相傳云。茶籠山矣。
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
[0848b24] 釋契此者。不詳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 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恒寢臥隨處。常以 杖荷布囊入鄽肆。見物則乞至于醯醬魚 菹
纔接入口。分少許入囊。號為長汀子 布袋師也。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以 此奇之。有偈云。彌勒真彌勒時人皆不識 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又於大橋上立。或
問和尚在此何為。曰我在此覓人。常就人 乞啜。其店則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 示人吉凶必現相表兆。亢陽即曳高齒木
屐。市橋上竪膝而眠。水潦則係濕草屨。人 以此驗知。以天復中終于奉川。鄉邑共埋 之。後有他州見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 間多圖畫其像焉。
唐鄴都開元寺智 辯 傳
[0848c10] 釋智 辯 。不知何許人也。少而英偉長勤梵 學。凡諸經論一聽入神。其所講宣也音辯 瀏亮。每臨臺座自謂超絕。所患者聽眾無
幾。虞其以水傳器。器器不空繄我獨無。乃 辜佛意。遂負箱帙遍歷名山以詢智者。末 至衡嶽寺憩息月餘。甞於寺閑齋。獨自尋
繹疏義。復自咎責曰。所解義理莫違聖意 乎。況思兀然。偶舉首見老僧振錫而入 曰。師讀何經論窮何義理。 辯 疑其名嶽之
內車轍原中羅漢混凡曾何可測。乃自述本 緣。因加悔責。又曰。儻蒙賢達指南請受甘 心。鈐口結舌不復開演矣。老僧笑曰。師識
至廣豈不知此義。大聖猶不能度無緣之 人。況其初心乎。師只是與眾生無緣耳。 辯 曰。豈終世若此乎。老僧曰。吾試為爾結緣。 遂問 辯
。今有幾貲糧耶。 辯 曰。自北徂南。 裂裳裹足。已經萬里。所齎皆罄竭矣。見受 持九條衣而已。老僧曰。只此可矣。必宜鬻
之以所易之直皆作麋餅油食之調。 辯 如 言作之。約數十人食遂相與至埛野之中 散掇餅餌。焚香長跪。呪曰。今日食我施者。
願當來之世與我為法屬。我當教之得至 菩提。言訖烏鳥亂下啄拾地上。螻螘蠅蠁莫 徵其數。老僧曰。爾後二十年方可歸開法 席。今且周遊未宜講說也。言訖而去
辯 由 是精進道力不倦研摩。義味滋多。志在傳 授。至二十年。却歸河比。盛化鄴中。聽眾 盈千數人。皆年二十已來。其老者無二三 人焉。
[0849a10] 系曰。中有末位變定難移。今世所修必招 當果。今智 辯 依異僧之教。令二十年後待 聽徒。一如其言。如此則當生修當生果。故
弗誣矣。詩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將知永 壽之人河清屢見矣。
唐鳳翔府寗師傳
[0849a16] 釋寗師者。岐陽人也。亡其名。時以姓呼之 耳。往來無恒止出處如常僧。昭宗即位初 年。居山寺中。忽暴終安臥。體暖忽忽如爛
寢焉。僧徒環守不敢殯 斂 。三日而蘇。眾驚 奔問之曰。我為冥司追攝。初見一判官。云 和尚壽在而無祿。乃召吏語之與檢覆。吏
曰。只有乾荷葉三石。因令注於簿。又命一 人引之巡歷觀遊。去乃入一門見數殿。各 有牓於是徙步至一殿署云李克用。於牖 間。窺有一黑龍眇一目。中立鐵柱連鎖縶
維之。次一殿署曰朱全忠。乃青鞟白額虎鎖 繫如初而前有食噉人血狼藉之狀。次署 曰王建。黃金床上臥一白兔焉。次署曰李
茂貞。具冠冕如王者。左右數侍女焉。次署 曰楊行密。窓牖痺黑不能細瞻。問使者曰。 此諸怪狀者何邪。曰將來王者也。旁廂數殿
望之黯黯。使者不容引去還至本所。判官 廳事謂使者曰。好送師迴。但多轉念功德 經。寗問曰。孰是功德經曰。金剛般若是歟。此
經冥間濟拔功力無比。及乎穌醒。四顧久 之。乃述前事。聞者駭然遂聞于官。後岐帥 怪宏迂而妄。都不之信。厥後茂貞果封秦
王。李克用枉濫殺戮號獨眼龍也。朱氏革 于唐命。殘害安忍傅翼擇肉。非虎而何。蜀 王建屬兔阻兵自固。天祐丁卯僣偽號以
金飾床也。諸皆符合。寗自此每斷中。唯荷 葉湯而已。其諸食饌逆口不飡。秦隴之人往 往請寗入冥預言吉凶。更無蹉跌。或請齋
爭辦淨池嫰荷。號為入冥和尚。終于岐下。
[0849b16] 系曰。入冥之說與夢略同。穆王將化人歡 宴。秦穆得上帝剪鶉。形在人間神遊上界。 前言既發後事必然。是知六候八徵諒非虛
也。寗師入冥。與後唐馬珣見天符下以 潞王為天子無異。寗所見殿中物象題牓 終符其述。謂之為夢想。夢想有徵。謂之 為神遊。神遊不謬。將知覺夢惟一。明昧有
殊。如攝論云。如夢等覺時一切處唯有識 也。有若古莽國多眠五旬一覺以夢為實 以覺為妄。若然者覺之所為為夢之先兆 也。而取實於夢中。真實也。夢覺反用其猶
一歟。寗師非妄者。果梁革唐命。二李王楊 皆與天子抗衡。諸殿遠望者得非餘割據 群雄偏 覇 者乎。所食荷葉與隋僧法慶同。
故幽冥等錄中康何德次李山龍入冥而返 說事。皆驗焉經云猶如睡夢人知一切諸 物有身不移本處是也。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50 冊 No. 2061 宋高僧傳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