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ronicle of Buddhism in China 佛祖統紀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統紀卷第七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東土九祖紀第三之二 (本紀失此目今補出)
[0186b28] 五祖章安尊者灌頂 (其師。以此子非凡。故以地住極位。為立名字。將以進之也) 姓吳氏。臨海章安人。始生三月 (陳文帝天嘉二年生)
能 隨母稱三寶名。有僧過門謂其母曰。此子 非凡因以為名。七歲入攝靜寺。依慧拯日 記萬言。年二十受具戒。天縱慧解一聞不 忘。陳至德初 (陳後主)
謁智者於修禪寺。稟受 觀法研繹既久。頓蒙印可因為侍者隨所 住處。所說法門悉能領解。禎明元年。隨智 者止金陵光宅聽講法華
(文句注云。二十七。聽受金陵) 隋開皇十三年 (隋文帝) 夏受法華玄義於江陵 玉泉 (時年三十三。次在江陵。奉蒙玄義是也) 十四年夏。受圓頓止觀
於玉泉 (一夏敷揚二時慈霔是也) 至於餘處講說。聽受之次 悉與結集。大小部帙百有餘卷。傳諸未聞皆 師之功也。十八年正月。師與普明奉智者
遺書。自天台至揚州謁晉王。并奉淨名義 疏。二月。王遣使王弘送還山。為智者設 千僧齋。始用工造國清寺。仁壽元年。晉王
為皇太子。師與智璪。奉表至長安稱賀。并 謝造寺。右庶子張衡。宣令問智者亡後靈異。 對以五事 (備見百錄) 皇太子悲喜交至。遣散騎常
侍張乾震。入山設千僧齋。二年四月。遣揚 州參軍張諧。入山宣令慧日道場道莊法論 二師 (隋改寺曰道場。此寺在東都。二師見唐續僧傳) 於東宮講淨名經。
全用智者疏文判釋。可令寺眾諳委法華 玄義者。齎疏入京。眾推師隨使應令。八 月。遣使送師還山。煬帝大業十年 (時年四十五) 著
涅槃玄義二卷疏二十卷。時隋末兵興寇盜 群起。師自序云。推度聖文凡歷五載。何年 不見兵火。何月不見干戈。菜食水齋氷床
雪被。其勞苦有若此云。疏成烈火焚之不 爇。師晚年於會稽稱心精舍講說法華。時 人讚之有跨朗籠基超雲邁印之語 (興皇朗師
齊山陰慧基撰法華疏。梁光宅法雲製疏講經。並見唐續僧傳。印師未詳) 。郡中有嘉祥吉 藏。先曾疏解法華。聞章安之道。廢講散眾
投足請業。深悔前作之妄。唐貞觀六年八 月七日終於國清。壽七十二。臘五十二。初示 疾。室有異香。臨終命弟子曰。彌勒經說。世
尊入滅。多爇名香。其煙如雲。汝今可多焚 香。吾將去矣。因委曲遺誡。辭理甚切。忽起 合掌如有所敬。稱淨土佛菩薩名。奄然而
化。先是貞觀元年。同學智晞臨終曰。吾生 兜率見先師智者。寶座行列皆悉有人。唯一 座空。彼天人曰。却後六年頂法師來升此座。
計歲論期審晞不謬。是月九日。窆於寺之 南山。居國清日。有老父染疾。百藥不瘳。 其子求救於師。即焚香轉法華經。病者聞
香入鼻。其疾遂愈。仙居樂安嶺南曰安洲。 溪流湍急。歲常溺人。師誓之曰。若此溪坦平 當於此講經。旬浹之間白沙遍涌。平如玉
鏡。乃講光明法華以答靈惠。嘗於攝靜寺 講涅槃經。群盜突至。見寺門旌旗耀日神 兵執仗皆長丈餘。賊眾大驚奔走潰散。俗因
稱為山兵寺。每誦經宴坐。常有天華飄墜 其側。所著八教大意。智者別傳。各一卷。觀 心論疏二卷。國清百錄五卷。涅槃玄義二卷。
涅槃經疏二十卷。真觀法師傳。南岳記各一 卷。吳越王。請諡為總持尊者 (出百錄。九祖傳。高僧傳。三部疏記) 。
[0187a28] 贊曰。昔在智者為佛所使。以靈山親聞法 華之旨惠我震旦。乃開八教明三觀。縱 辨宣說以被當機。可也。至於末代傳弘之
寄。則章安侍右。以一遍記之才 (昔河南有一遍照。 蒲州有不聽泰) 筆為論疏垂之將來。殆與慶喜結 集同功而比德也。微章安吾恐智者之
道將絕聞於今日矣。
[0187b06] 六祖法華尊者智威。姓蔣氏。處州縉雲人。母 朱氏。家世業儒。年十八。為本郡堂長 (郡學之職) 父母令歸納婦。路逢梵僧謂之曰。少年何
意欲違昔日重誓耶。因示其五願曰。一願 臨終正念。二願不墮三途。三願人中託生。 四願童真出家。五願不為流俗之僧。蓋前身
為徐陵。聽智者講經。深有詣入。對智者親 立此願。師聞願已不復還家。即往國清投 章安為師。受具之後咨受心要。定慧俱發 即證法華三昧。唐上元元年
(高宗) 欲卜勝地 說法度人。執錫而誓曰。錫止之處即吾住 所。其錫自國清飛至蒼嶺普通山 (台婺分界) 可 五百里。以隘狹不容廣眾。陵空再擲。至軒
轅鍊丹山。師既戾止。翦棘刈茅班荊為座 聚石為徒。晝講夜禪手寫藏典。於是名其 地曰法華。既而學者子來。習禪者三百人。
聽講者七百眾。常分為九處安居。師身長七 尺。骨法古秀。每登座有紫雲覆頂。狀如 寶蓋。鳥雀旁止有同家畜。眾苦乏水。浚一
石井纔三尺深。日給千眾冬夏無竭。法華 至仙居上阪 (仙居台州屬色阪坂同坡也音反) 約八十里。師每 日往反。齋粥禪講未嘗少違。咸謂有神足通。
永隆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趺坐禪堂而化。 異香七日不歇 (自上元初建寺。至永隆初入滅。纔七年耳) 是日眾見 坐逝於寺。而上阪之人見師赴檀越舍。至
人起滅其不可測識若此。傳法雖眾。唯天 宮威師為之正嗣。師在大宗朝。名德升聞。 召補朝散大夫封四大師 (耆老相傳云。唐有四大師。謂引駕大師。護
國大師。餘二闕聞。今詳考隋唐僧傳。但有引駕之名。其員有四) 吳越王。請諡玄 達尊者。宋朝皇祐初元。仙居令伍祑。於傳道
處重修殿庭奉安真像。是夜有虎繞殿三 匝而去。元豐五年十三代孫忠法師。躬禮舍 利增飾其塔。錄行實而記之曰。師與天宮
同時行化。俱受封官繼祖之位。若橫論秖成 八世。竪分則有九代也。昔如來涅槃。阿難 結集。出二弟子。一名商那。一名末田地。居
國雖異行化則同。故付法藏。橫列二十三。 堅分二十四。今智者示滅。章安結集。出二 弟子。亦同其時。阿難結集之際。闍王送供
一夏。章安結集之日。煬帝送供十年。挹流 尋源。智者如東土一佛。章安有似阿難。 二威亦猶商那末田地。煬帝外護有同闍
王。可不信哉。師平日坐禪舊阯。至今不生 春草。
[0187c21] 贊曰。世謂徐陵對智者發五願。轉身得 出家學道。證法華三昧嗣承祖位。今詳 觀願辭。何期心未深。而所獲更勝。殊不
知靈鷲同會。咸為得入。故能以自在力 用。或現宰官身。或示比丘相。昔徐陵今 法華。大權益物隨願出興。豈當以世間 仕宦因福受報者比量之耶。此意有權
實二義。唯明教者知之。
[0187c29] 七祖天宮尊者慧威。姓劉氏。婺州東陽人。總 角之歲深厭勞生。遂入空門祝髮受具。聞 法華大弘天台之道。即往受業刻志禪法。
晝夜惟勤三觀法門。頓獲開悟。時人見其深 入威師之室。遂以小威師稱之。後歸止東 陽。深居山谷罕交人事。自法華入滅之 後。登門求道者不知其數。傳法之的唯左
溪耳。師於高宗朝。與法華同封朝散大夫 四大師。吳越王。請諡全真尊者。
[0188a09] 贊曰。或見梁氏統例二威緘授其道不行 之言。則便以為緘默無言坐證而已。然 梁氏此言。將以張皇荊溪立言。弘道之
盛。故權為之重輕耳。要之講經坐禪未 嘗不並行也。不然法華聽習千眾。天宮 求道無數。為何事耶。是知其道不行亦 太過論。
[0188a16] 八祖左溪尊者玄朗 (與本朝聖祖諱上下字同) 字慧明。婺州東 陽人。姓傳氏。雙林大士六世孫也。母葛氏。 感異夢而有娠
(唐太宗貞觀十八年生) 既產未嘗作嬰 兒啼。每見人則欣笑盈面。九歲 (高宗永徽二年) 肄業 清泰寺。受經日過七紙。唐武后如意二年 (時年五十)
落髮得戒。聞天台盛弘止觀。即往求 學。未幾一家宗趣解悟無遺。常以十八種 物行頭陀行。依憑巖穴建立招提。面列翠 峯左縈碧 澗
。因自號曰左溪。每言。泉石可 以洗昏蒙。雲松可以遺身世。常宴居一室。 自以為法界之寬。心不離定口不嘗藥。耄 耆之歲同於壯齡。揉紙而衣掬溪而飲。洗
鉢則群猿爭捧。誦經則眾禽交翔。幽棲林谷 深以為樂。一日有盲狗。至山長嘷伏地。師 為行懺。不逾旬日雙目俱明。每翹跪祈請。 願生兜率內院。 斂
念之頃。忽感舍利從空 而下 (天寶中建塔奉藏。會昌發毀寺。僧緘而閟之。至皇朝開寶六年。復建塔藏之本山東南隅) 開
元十六年。州刺史王正容。屢屈入城冀親法 喜。師不欲往教。辭之以疾。與永嘉真覺為 同門友。嘗貽書招覺山居。覺復書千餘言。 有諠不在廛。寂不在山之語
(今永嘉集。有答友人書。近世有左溪 住山。清穆刊二書於山中。而序之曰。左溪永嘉同道也。左溪之言非不知也。彼將有激云耳。永嘉之言非責也。彼
將有說云耳。此常人所不能知也。反是而議者惑也) 師所居蘭若坐非正 陽。將移殿與像。用力實艱杖策指揮。工人聽 命為日未久。舊制儼然山水頻涸。眾以為
患。舉杖刺之巖泉涌出。嘗累成二塔。繪事 悉煎香汁不用牛膠 (此用觀音諸陀羅尼經畫像之法) 天寶十 三載九月十九日。呼門人謂曰。吾六即道
圓。萬行無得。戒為心本。汝等師之。即端坐 長別。壽八十二。夏三十一。弟子有夢。其居 寶閣第四重者。寤以告隣。隣夢亦協。時以
為表第四天慈氏內院也。荼毘已。門人分 舍利為二分。一塔左溪之西原。遵像法之 遺制。一塔東陽之東原。尉邑人之後思。司封
李華。為之銘云。稟法十二人。的嗣曰荊溪。 新羅傳道者。法融。理應。純英。撰法華科文 二卷。及修治法華文句。吳越王。請諡明覺 尊者。
[0188b25] 贊曰。刺史張成綺狀其行曰。師誨人無 倦講不待眾。一欝多羅四十餘年。一尼 師壇終身不易。食無重味居必偏廈。非
因討尋經論不虛然一燈。非因瞻禮 聖容不虛行一步。未嘗因利說一句 法。未嘗因法受一豪財。遂得遠域龍象。 隣境耆耋。爭趨以前填門擁室。若冬陽
夏陰弗召而自至也 (耋徒結反年八十也) 。
[0188c05] 九祖荊溪尊者湛然。姓戚氏。世居晉陵荊 溪。時人尊其道因以為號。家本習儒。故幼 學夙成。在兒童中超然有邁俗志。年十七
(睿宗景雲二年生。至玄宗開元十五年。當十七歲) 訪道浙右。遇金華方 巖。授以止觀之法。開元十八年。始從學左 溪 (時年二十)
溪與之語知為道器。嘗謂師曰。汝 曾何夢。答曰。疇昔之夜。夢披僧服掖二輪 遊大河中。溪曰。嘻。豈當以止觀二法度群 生於生死之淵乎。遂以處士服受教觀之
道。天寶七載。始解縫掖著僧伽梨 (時年三十八。受業 於宜興君山鄉淨樂寺。縫掖儒士布衣。僧伽梨。翻為大衣。二十五條也) 尋詣會稽一
律師博究律部。久之演止觀於吳門。開元 左溪既沒。師挈密藏獨運東南。謂門弟子 曰。道之難行也。我知之矣。古之至人。靜以
觀其復。動以應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大 方。今之人或蕩於空或膠於有。自病病他 道用不振。將欲取正舍予誰歸。於是大啟
妙法旁羅萬行。盡攝諸相入於無間。即文 字以達觀。導語默以還源。乃祖述所傳著 為記文。凡數十萬言。使一家圓頓之教悉 歸於正。每以智者破斥南北之後。百餘年
間。學佛之士。莫不自謂雙弘定慧。圓照一 乘。初無單輪隻翼之弊。而自唐以來。傳衣 鉢者起於庾嶺。談法界闡名相者盛於長 安。是三者皆以道行卓犖
(力角反卓犖超絕也) 名播九 重。為帝王師範。故得侈大其學。自名一家。 然而宗經弘論判釋無歸。講華嚴者唯尊 我佛。讀唯識者不許他經。至於教外別傳
但任胸臆而已。師追援其說辯而論之。曰 金錍。曰義例。皆孟子尊孔道闢楊墨之辭。 識者謂。荊溪不生則圓義將永沈矣。天寶 大歷間 (玄肅代三宗)
朝延三詔。並辭疾不起。師始 居蘭陵。嘗與江淮名僧四十人。同禮五臺。 有不空三藏門人含光白師曰。頃從不空 遊歷天竺。見梵僧云。聞大唐有天台教迹。
可以識偏圓簡邪正明止觀。可能譯之 至此土耶。師聞之歎曰。可謂中國失法求 之四維 (左傳。孔子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後漢東夷傳序。中國失禮求之四夷)
晚歸台 嶺。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身誨人耆年不 倦。大兵大饑之際。學徒愈蕃。瞻望堂室以 為依怙。建中三年 (德宗) 二月五日。示疾於佛
隴。語門人曰。道無方性無體。生歟死歟。其 旨一貫。吾歸骨此山。報盡今夕。要與汝等 談道而決。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
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 在聖為三德。爇炷則初後同相。涉海則淺 深異流。自利利人在此而已。汝其志之。言
訖隱几而化。壽七十二。夏四十三。門人奉 全身塔於智者塋域之西南隅。所著法華釋 籤。文句記。止觀輔行。止觀搜玄記。各十卷。
止觀文句一卷。為司封李華說。止觀大意一 卷。釋籤別行十不二門。金剛錍。止觀義例。三 觀義涅槃後分疏。觀心誦經記。授菩薩戒文。
始終心要。各一卷。略淨名疏十卷。記三卷。淨 名廣疏記六卷。治定涅槃疏十五卷。文句科。 止觀科。各六卷。華嚴骨目二卷。法華三昧補
助儀。觀心補助儀。各一卷。方等懺補助儀 二卷。門人梁肅撰師碑銘。而論之曰。聖人 不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出。自智者以法付
章安。安再世至於左溪。明道若昧待公而 發。乘此寶乘煥然中興。蓋受業身通者三十 九人。搢紳先生高位崇名。屈體承教者又數 十人
(史記。孔子世家云。弟子蓋三千人。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今言。受業身通。謂通教觀之道。有言見 身發通者無義) 吳越三請 諡 圓通尊者。本朝元祐初。
永嘉忠法師遣門人掃塔。草棘荒蕪不能 辨。即案梁氏碑。去大師塋兆百步尋識之。 其龕已空。唯乳香一塊耳。夜夢玄弼山君
謂曰。昨者天神遣多人。取全身去也。不須 猶豫。於是即舊基建石塔以識之。
[0189b16] 贊曰。疏以申經記以解疏。夫然故旨義始 歸於至當。而後人得以守其正說。大哉 釋籤妙樂輔行之文。其能發揮天台之道。
疇不曰厥功茂焉。不有荊溪。則慈恩南 山之徒。橫議於其後者。得以並行而惑眾 矣。師之言曰。將欲取正舍予誰歸。誠然 哉。寶訓也。本記言搢紳受業者數十人。知
當時儒宗君子學此道者。若是之盛。今 所聞梁李三四人耳。惜哉。
佛祖統 紀 卷第七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9 冊 No. 2035 佛祖統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