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g Jing Lu 宗鏡錄
Scroll 5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鏡錄卷第五十一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0715a05] 夫因相立名。因名顯相。名已廣辯。識相如何。
[0715a06] 答。詮表呼召。目之為名。行狀可觀。號之曰 相。第六分別事識是名。取境染心是相。第七 現識是名。無明熏妄心是相。第八藏識是名。
心清淨是相。第九真識是名。體性不改是相。 斯皆是無名之名。無相之相。何者。以名相 不出心境故。是以心無自性。因境而生。境無
自性。因心而有。則張心無心外之境。張境無 境外之心。若互奪兩亡。心境俱泯。若相資並 立。心境宛然。此乃無性而空。空而不空。無性
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顯一如。不空之 空。空成萬德。可謂摧萬有於性空。蕩一無於 畢竟矣。又唯識樞要云。起自心相之言有二
解。一云。即影像相。二云。即所執相。雖無實 體。當情現故。諸說心相。皆準應知。釋曰。影像 相者。萬法是心之影像。所執相者。諸境無體。
隨執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
[0715a21] 問。阿賴 耶識。因何得名。為復自體而生。為復和合而 有。
[0715a23] 答。若言自生。是自生癡。若言他生。是 他性癡。若言和合而生。是共性癡。若言離自 他生。是無因癡。今依世諦悉檀方便而說。如
法性與無明合而生一切法。似眠心與夢合 見一切境界之事。此根本識。從生滅門建立。 因真妄和合得名。起信論云。心生滅門者。謂
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 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
覺義。二者不覺義。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 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 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
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 覺。立為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 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
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 究竟覺。乃至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 知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自無實相。
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 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 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
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古德釋云。 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者。以七識 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不生
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相莫 非神解故。生滅不離心相。如是不相離故。名 和合為阿賴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若一。
即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非一非異故。得和 合也。又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 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謂生滅之
心。心之生滅無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 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云 和合。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
離。生與無生。若是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 心神之體亦應隨滅。墮於斷邊。若是異者。依 無明風熏動之時。靜心之體。不應隨緣。即墮
常邊。離此二邊。非一非異。又上所說覺與不 覺。二法互熏。成其染淨。既無自體。全是一覺。 何者。由無明故成不覺。以不覺義熏本覺故。
生諸染法。又由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依 此二義。遍生一切。故言。識有二義。生 一 切 法。
[0715c06] 問。阿賴耶識。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以 何為體。
[0715c07] 答。顯揚論云。阿賴耶識者。謂先世 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 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為體。此識能執受
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習。於一切時。 一類生死不可了知。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 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
轉識等。作所依因。經云。無明所覆。愛結所 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此言顯有異熟阿賴 耶識。
[0715c15] 問。阿賴耶識。當體是自相。酬善惡因 故是果相。受熏持種故是因相。第八既是因 果相。於六因中屬何因。向五果中是何果。
[0715c18] 答。六因中有四。能持種子義邊。是持種因。若 因種子俱時而有。即俱有因。若望自類種子 前後相引。即是同類因。若望同時心所等。即
相應因。無餘二因者。異熟因是善惡性。此識 是無記。若遍行因是染。謂見疑無明等。此識 非染。於五果中具四。唯除離繫。望自種子。是
等流果。望作意等心所。是士用果。望第七識。 為增上果。望善惡因。即異熟果。
[0715c25] 問。諸心 識中。何識堅牢。不為諸緣之所飄動。
[0715c26] 答。 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緣生之法。悉皆無 常。唯有根本心。不從前際生。不從中際住。不 於後際滅。實為萬有之根基。諸佛之住處。
是以喻之如鏡。可以精鑒妍醜。深洞玄微。仰 之為宗。猶乎巨浸納川。太虛含像。密嚴經云。 心有八種。或復有九。與無明俱。為世間因。世
間悉是心心法現。是心心法。及以諸根。生滅 流轉。為無明等之所變異。其根本心。堅固不 動。世間因緣。有十二分。若根若境。能生所
生。剎那壞滅。從於梵世。至非非想。皆因緣 起。唯有如來。離諸因緣。內外世間。動不動法。 皆如瓶等。壞滅為性。又頌云。汝等諸佛子。云
何不見聞。藏識體清淨。眾身所依止。或具 三十二。佛相及輪王。或為種種形。世間皆悉 見。譬如淨空月。眾星所環遶。諸識阿賴耶。如
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衛遊寶宮。江海等 諸神。水中而自在。藏識處於世。當知亦復然。 如地生眾物。是心多所現。譬如日天子。赫奕
乘寶宮。旋遶須彌山。周流照天下。諸天世人 等。見之而禮敬。藏識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 地行眾行。顯發大乘法。普與眾生樂。常讚於
如來。在於菩薩身。是即名菩薩。佛與諸菩 薩。皆是賴耶名。佛及諸佛子。已受當受記。廣 大阿賴耶。而成於正覺。密嚴諸定者。與妙
定相應。能於阿賴耶。明了而觀見。佛及辟支 佛。聲聞諸異道。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種 種諸識境。皆從心所變。瓶衣等眾物。如是性
皆無。悉依阿賴耶。眾生迷惑見。以諸習氣故。 所取能取轉。此性非如幻。陽焰及毛輪。非 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長短等。離一即
皆無。智者觀幻事。此皆唯幻術。未曾有一物。 與幻而同起。幻焰及毛輪。和合而可見。離 一無和合。過未亦非有。幻事毛輪等。在在諸
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世中迷惑 人。其心不自在。妄說有能幻。幻成種種物。幻 師甎瓦等。所作眾物類。種種若去來。此見皆 非實。如鐵因 礠
石。所向而轉移。藏識亦如是。 隨於分別轉。一切諸世間。無處不周遍。如日 摩尼寶。無思及分別。此識遍諸處。見之謂流
轉。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法。定者勤觀察。生 死猶如夢。是時即轉依。說名為解脫。此即是 諸佛。最上之教理。審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鏡。
又如大明燈。亦如試金石。遠離於斷滅。正 道之標相。修行妙定者。至解脫之因。永離諸 雜染。轉依而顯現。
[0716b13] 問。本識與諸識和合。同 起同滅。至轉依位。諸煩惱識滅。唯本識在。如 何分別滅不滅之異。
[0716b15] 答。攝大乘論云。若本 識與非本識。共起共滅。猶如水乳和合。云何 本識不滅。非本識滅。譬如於水。鵝所飲乳。釋
云。譬如水乳雖和合。鵝飲之時。唯飲乳。不飲 水。故乳雖盡。而水不竭。本識與非本識亦爾。 雖復和合。而一滅一在。
[0716b20] 問。此根本識心。既 稱為一切法體。又云。常住不動。只如萬法。即 此心有。離此心有。若即此心。萬法遷變。此心
云何稱為常住。若離此心。復云何得為一切 法體。
[0716b24] 答。開合隨緣。非即非離。以緣會故合。 以緣散故開。開合但緣。卷舒無體。緣但開合。 緣亦本空。彼此無知。能所俱寂。密嚴經偈云。
譬如金石等。本來無水相。與火共和合。若水 而流動。藏識亦如是。體非流轉法。諸識共 相應。與法同流轉。如鐵因 礠 石。周迴而轉
移。二俱無有思。狀若有思覺。賴耶與七識。當 知亦復然。習繩之所繫。無人而若有。普遍眾 生身。周行諸陰趣。如鐵與磁石。展轉不相 知。
[0716c04] 問。第八藏識。當有幾種。
[0716c04] 答。釋摩訶衍 論云。阿賴耶識。總有十種。所以者何。於契經 中別別說故。一者。名為大攝主阿賴耶識。所
謂即是總相大識。義如前說。二者。名為根本 無明。別立以為阿賴耶識。故十種妄想。契經 中作如是說。剎闍只多提王識。直是妄法。不
能了達一法界體。一切染法。阿賴耶識。以為 根本。出生增長。無斷絕時。若無提王識。黑品 眷屬。永無所依。不能生長故。此阿賴耶識。當
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所言不覺義 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 其念。乃至廣說故。三者。名為清淨本覺阿賴
耶識。所謂自然本智。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本 覺契經中。作如是說。自體淨佛阿賴耶識。具 足無漏圓滿功德。常恒決定。無受熏相。無變
異相。智體不動。具足白品。是故名為獨一淨 識。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 如是說。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
空等。猶如淨鏡。乃至廣說故。四者。名染淨本 覺阿賴耶識。所謂不守自性陀羅尼智。別立 以為阿賴耶識。故本因緣起。契經中。作如是
說。爾時光嚴童子。即白佛言。尊者。以何因故。 難入未曾有會中。作如是說。隨他緣起陀羅 尼智。名為楞伽王識。云何名為楞伽王。以之
為喻。示彼緣起陀羅尼智。於是尊者告光嚴 言。童子。此楞伽王。常在大海摩羅山中。率 十萬六千鬼神之眾。以為眷屬。如是諸眷屬。
乘華宮殿。遊於諸剎。皆悉承賴彼楞伽王。方 得遊行。所謂諸鬼神眾。作如是言。我等神眾。 無有威德。無有氣力。於諸所作。無有其能。如
宜大王。我等眾中。與堪能力。彼楞伽王。即隨 其時。與殊勝力。不相捨離。而共轉。謂楞伽 王。雖非分身。而能遍滿諸神眾中。各各令得
全身之量。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共轉不離。不 守自性智。亦復如是。能受一切無量無邊煩 惱染法。鬼神眾熏。不相捨離。而俱轉故。以此
因緣故。我難入中。作如是說。隨轉覺智。名為 楞伽王識。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 論中。作如是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
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故。五 者。名為業相業識阿賴耶識。所謂根本業相。 及與業識。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本性智契經
中。作如是說。阿賴耶識。無能了作。無所了 作。不可分析。不可隔別。唯由精動隱流義 故。名為鍵摩。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
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 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 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
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六者。名為轉相轉識阿 賴耶識。所謂能見境界之相。及與轉識。別 立以為阿賴耶。故大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
阿賴耶識。有見見轉。無見見起。故此阿賴耶 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二者 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故。七者。
名為現相識阿賴耶識。所謂境界之相。及與 現識。別立以為阿賴耶。故實際契經中作如 是說。別異別異。現前地轉。相異相。具足行
轉。是故名為阿賴耶識。復次此阿賴耶識。真 是異熟無記之法。白淨相故。或名成就。故此 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 則無境界故。第八者。名為性真如理阿賴耶 識。所謂正智所證清淨真如。別立以為阿賴
耶故。故諸法同體契經中作如是說。有識。是 識。非識識攝。所謂如如阿賴耶識。故此阿賴 耶識。當何決擇攝。所謂清淨般若質境真如
攝故。九者。名為清淨始覺阿賴耶識。所謂本 有清白始覺般若。別立以為阿賴耶。故果圓 滿。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菩提樹王言。自
然始覺阿賴耶識。常當不離清淨本覺。清淨 本覺。常當不離始覺淨識。隨是彼有。隨彼 是有。或非同種。或非異種故。此阿賴耶識。
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本覺義者。 對始覺者。即同本覺故。十者。名為染淨始覺 阿賴耶識。所謂隨緣始覺般若。別立以為阿
賴耶。故果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樹王。 如始覺淨識。及自本覺。說染淨始覺阿賴耶 識。不守自性。緣起本覺。亦復如是。故此阿賴
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始覺 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 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
究竟覺。乃至已說藏識剖字別相門。次說總 識攝生圓滿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 生一切法。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者。而總顯
示大識殊勝圓滿相故。此義云何。所謂具足 二種圓滿故。一者功德圓滿。二者過患圓滿。 功德圓滿者。覺義字句。能攝一切無量無邊。
過於恒沙不離不斷諸功德故。能生一切無 量無邊。過於恒沙不離不斷諸功德故。過患 圓滿者。不覺義字句。能攝一切無量無邊。過
於恒沙若離若脫諸過患故。能生一切無量 無邊。過於恒沙若離若脫諸過患故。
[0717c09] 問。若不立此第八識。有何等過。
[0717c09] 答。有大過 失。一切染淨法不成。俱無因故。識論云。若無 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無染心後。諸煩惱
起。皆應無因。餘法不能持彼種故。若諸煩 惱。無因而生。則無三乘學無學果。諸已斷者 皆應起故。又若無此識。持世出世清淨道種。
異類心後。起彼淨法。皆應無因。又出世道初 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初不生故。後 亦不生。是則應無三乘道果。若無此識。持煩
惱種。轉依斷果。亦不得成。謂道起時。現行煩 惱。及彼種子。俱非有故。染淨二心不俱起故。 道相應心不持彼種。自性相違。如涅槃故。餘
法持種。理不成故。既無所斷。能斷亦無。依誰 由誰而立斷果。若由道力。後惑不生。立斷果 者。則初道起。應成無學。後諸煩惱。皆已無因。
永不生故。許有此識。一切皆成。唯此能持染 淨種故。證此識有。理趣無邊。恐厭繁文。略述 綱要。則有此識。教理顯然。諸有智人。應深信
受。又此真唯識旨。千聖同遵。此土西天。無有 破者。如百法鈔云。真唯識量者。此量即大唐 三藏。於中印土曲女城。戒日王與設十八日
無遮大會。廣召五天竺國解法義沙門婆羅 門等。并及小乘外道。而為對敵。立一比量。書 在金牌。經十八日。無有一人敢破斥者。故因
明疏云。且如大師周遊西域。學滿將還。時。戒 日王。王五印土。為設十八日無遮大會。令大 師立義。遍諸天竺。揀選賢良。皆集會所。遣外
道小乘。競生難詰。大師立量。無敢對揚者。大 師立唯識比量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定不 離眼識宗。因云。自許初三攝。 眼 所不攝故。同
喻如眼識。合云。諸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 不離眼識。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
[0718a11] 問。何不 合自許之言。
[0718a12] 答。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簡 過。亦非小乘不許。大乘。自許。因於有法上轉。 三支。皆是共故。初明宗因。後申問答。初文有
二。初辯宗。次解因。且初宗。前陳言真故極成 色。五箇字。色之一字。正是有法。餘之四字。但 是防過。且初真故二字防過者。簡其世間相 違過。及違教等過。
[0718a18] 外人問云。世間淺近。生 而知之。色離識有。今者大乘立色不離眼識。 以不共世間共所知故。此量何不犯世間相 違過。
[0718a21] 答。夫立比量。有自他共。隨其所應。各有 標簡。若自比量。自許言簡。若他比量。汝執言 簡。若共比量。勝義言簡。今此共比量。有所簡
別。真故之言。表依勝義。即依四種勝義諦中。 體用顯現諦立。
[0718a25] 問。不違世間非學即可爾。又 如世尊於小乘阿含經。亦許色離識有。學者 小乘。共計心外有其實境。豈不違於阿含等 教。學者小乘。
[0718a28] 答。但依大乘殊勝義立。不違 小乘之教。學者世間之失。
[0718a29] 問。真故之言。簡世 間及違教等過。極成二字。簡何過耶。
[0718b01] 答。置極 成言。簡兩般不極成色。小乘二十部中。除一 說部。說假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四。餘十六
部。皆許最後身菩薩染污色。及佛有漏色。大 乘不許。是一般不極成色。大乘說他方佛色。 及佛無漏色。經部雖許他方佛色。而不許是
無漏。餘十九部皆不許有。并前兩師不極 成色。若不言極成。但言真故色。是有法。定不 離眼識是宗。且言色時。許之不許。盡包有法
之中。在前小乘許者。大乘不許。今若立為唯 識。便犯一分自所別不極成。亦犯一分違宗 之失。又大乘許者。小乘不許。今立為有法。即
犯他一分所別不極成。及至舉初三攝眼所 不攝因。便犯自他隨一一分所依不成。前陳 無極成色為所依故。今具簡此四般故。置極 成言。
[0718b16] 問。極成二字。簡其兩宗不極成色。未審 三藏立何色為唯識。
[0718b17] 答。除二宗不極成色外。 取立敵共許。餘一切色。總為唯識。故因明疏 云。立二所餘共許諸色為唯識故。宗後陳言。
定不離眼識。是極成能別。
[0718b20] 問。何不犯能別 不極成過。且小乘誰許色不離於眼識。
[0718b21] 答。 今此是宗依。但他宗中有不離義。便得以小 乘許眼識緣色。親取其體。有不離義。兼許眼 識。當體亦不離眼識。故無能別不極成過。
[0718b24] 問。 既許眼識取所緣色。有不相離義。後合成宗 體。應有相扶過耶。
[0718b26] 答。無相扶失。今大乘但取 境不離心。外無實境。若前陳後陳和合為宗。 了立者即許。敵者不許。立敵共諍。名為宗體。
此中但諍言陳。未推意許。辯宗竟。次辯因者 有二。初明正因。次辯寄言簡過。且初正因。 言初三攝者。十八界中三六界。皆取初之一
界也。即眼根界。眼識界。色境界。是十八界中。 初三界也。
[0718c04] 問。設不言初三攝。但言眼所不攝。 復有何過。
[0718c05] 答。有二過。一不定過。二違自教 過。且不定過者。若立量云。真故極成色。定不 離眼識。因云眼所不攝。喻如眼識。即眼所不
攝因闊。向異喻後五三上轉。皆是眼所不攝 故。被外人出不定過云。為如眼識眼所不攝。 眼識不離眼識。證極成色不離眼識耶。為如
後五三亦是眼所不攝。後五三定離眼識。却 證汝極成色定離眼識耶。
[0718c12] 問。今大乘言後五 三亦不離眼識得不。
[0718c13] 答。設大乘許後五三亦 不離眼識。免犯不定。便違自宗。大乘宗說 後五三定離眼識故。故置初三攝半因。遮後 五三非初三攝故。
[0718c16] 問。但言初三攝。不言眼所 不攝。復有何過。
[0718c17] 答。亦犯二過。一不定過。二 法自相決定相違過。且不定者。若立量云。真 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因云。初三攝。喻如眼
識。即初三攝因闊。向異喻眼根上轉。出不定 云。為如眼識初三攝。眼識不離眼識。證極 成色不離眼識耶。為如眼根。亦初三攝。眼根
非定不離眼識。證汝極成色非定不離眼識 耶。
[0718c24] 問。何不言定離。而言非定不離。
[0718c24] 答。大乘 眼根。望於眼識。非定即離。且非離者。根因識 果。以同時故。即是非離也。又色心各別。名非
即故。今但言非定不離。二犯法自相決定相 違過者。言法自相者。即宗後陳法之自相。言 決定相違者。即因違於宗也。外人申相違量
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非不離眼識宗。因 云。初三攝故。喻如眼根。即外人將前量異喻 為同喻。將同喻為異喻。
[0719a03] 問。得成法自相相違 耶。
[0719a04] 答。非真能破。夫法自相相違之量。須立者 同無異有。敵者同有異無。方成法自相相違。 今立敵兩家。同喻有。異喻有。故非真法自
相相違過。
[0719a07] 問。既非法自相相違。作決定相違 不定過得不。
[0719a08] 答。亦非。夫決定相違不定過。立 敵共諍一有法。因喻各異。皆具三相。遍是宗 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但互不生其
正智。兩家猶預不能定成一宗。名決定相違 不定過。今真故極。成色。雖是共諍一有法。因 且是共。又各闕第三相。故非決定相違不定 過。
[0719a14] 問。既無此過。何以因明疏云。犯法自相相 違決定過。
[0719a15] 答。但是疏主縱筆之勢。是前共不 定過中分出。是似法自相相違決定過。非真 有故。有此所因。故置初三攝眼所不攝。更
互簡諸不定及相違等過。次明寄言簡過者。
[0719a19] 問。因初自許之言何用。
[0719a19] 答。緣三藏量中。犯有 法差別相違過。因明之法。量。若有過。許著言 遮。今三藏量既有此過。故置自許言遮。
[0719a21] 問。 何得有此過耶。
[0719a22] 答。謂三藏量有法中。言雖不 帶。意許。諳含。緣大乘宗有兩般色。有離眼識 本質色。有不離眼識相分色。若離眼識色。小
乘即許。若不離眼識色。小乘不許。今三藏量 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若望言陳自相。是 立敵共許色。及舉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亦但
成立共許色不離於眼識。若望三藏意中所 許。但立相分色。不離眼識。將初三攝眼所不 攝因。成立有法上意之差別相分色。定不離
眼識故。因明疏云。謂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自 相。定不離眼識色。是法自相。定離眼識色。非 定。離眼識色。是有法差別。立者意許。是不 離眼識色。
[0719b05] 問。外人出三藏量有法相違過時。 自許之言。如何遮得。
[0719b06] 答。待外人申違量時。將 自許兩字。出外人量不定過。外量既自帶過。 更有何理。能顯得三藏量中。有法差別相違 過耶。
[0719b09] 問。小乘申違量。行相如何。
[0719b09] 答。小乘云。 乍觀立者言陳自相。三支無過。及推所立。元 是諳含。若於有法上意之差別。將因喻成立
有法上意許相分色。不離眼識者。即眼識不 得為同喻。且如眼識無不離色。以一切色皆 離眼識故。既離眼識。不得為同喻。便成異喻。
即初三等因。却向異喻眼識上轉。故論云。同 品無處。不成立者之宗。異品有處。返成敵者 相違宗義。即小乘不改立者之因。申相違量
云。真故極成色是有法。非不離眼識宗。因云 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合云。諸 初三攝眼所不攝故者。皆非不離眼識。同喻
如眼識。言非者。無也。小乘云。無不離眼識色。 即遮三藏意許相分色是無也。所以三藏預 著自許之言句。取他方佛色。却與外人量。作
不定過。出過云。為如眼識。是初三攝眼所不 攝。眼識非不離眼識色。證汝極成色非不離 眼識色耶。為如我自許他方佛色。亦是初三
攝眼所不攝。他方佛色是不離眼識色。却證 汝極成色是不離眼識耶。外人相違量。既犯 共中他不定過。明知非真能破也。三藏量却 成真能立也。
[0719c01] 問。因中若不言自許。空將他方 佛色。與外人相違量。作不定過。有何不可。
[0719c03] 答。若空將他方佛色。不言自許者。即他小乘 不許。犯一分他隨一過。他不許此一分他方 佛色。在初三攝眼所不攝因中故。故因明疏
云。若不言自許。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為不 定。此言便有隨一過故。
[0719c07] 問。何不待外人申違 量後。著自許言。何要預前著耶。
[0719c08] 答。臨時恐 難。所以先防。次申問答者。
[0719c09] 一問。真故二字。已 簡違教過。何故前陳宗依上。若不著極成言。 又有違宗之失。
[0719c11] 答。真故二字。但簡宗體上違 教過。不簡宗依上違宗。若極成二字。即簡宗 依上違宗等過也。
[0719c13] 問。後陳眼識。與同喻眼識 何別。
[0719c14] 答。言。後陳眼識雖同。意許各別。後陳眼 識。意許。是自證分。同喻眼識。意許。是見分。即 見不離自證分故。如同宗中相分。不離自證
分也。
[0719c17] 問。若爾。何不立量云。相分是有法。定不 離自證分。是宗。因云。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 喻如見分。
[0719c19] 答。小乘不許有四分故。恐犯隨一 等過故。但言眼識。
[0719c20] 問。此量言陳。立得何色耶。
[0719c21] 答。若但望言陳。即相質二色。皆成不得。若將 意就言。即立得相分色也。又解。若小乘未徵 問前。即將言就意立。若大乘答後。即將意就
言立也。
[0719c24] 問。既分相分本質兩種色。便是不極 成故。前陳何言極成色耶。相分非共許故。
[0719c25] 答。 若望言陳有法自相。立敵共許色。故著極成。 若相分色。是大乘意許。何關言陳自相。寧 有不極成乎。諸鈔皆云不得分開者。非也。若
爾。小乘執佛有漏色。大乘佛無漏色等。在於 前陳。若不分開。應名極成色耶。彼既不爾。此 云何然。
[0720a02] 問。今談宗顯性。云何廣引三支比 量之文。
[0720a03] 答。諸佛說法。尚依俗諦。況三支比 量。理實五明。以破立為宗。言生智了為體。 摧凡小之異執。定佛法之綱宗。所以教無智
至不圓。木非繩而靡直。比之可以生誠信。伏 邪倒之疑心。量之可以定真詮。杜狂愚之妄 說。故得正法之輪。永轉。唯識之旨。廣行。則事
有顯理之功。言有定邦之力。如慈恩大師云。 因明論者。元唯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故 地持論云。菩薩求法。當於何求。當於一切
五明處求。求因明者。為破邪論。安立正道。劫 初足目。創標真似。爰暨世親。再陳軌式。雖紀 綱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賓主對揚。猶疑立
破之則。有陳那菩薩。是稱命世。賢劫千佛之 一佛也。匿跡巖藪。栖巒等持。觀述作之利害。 審文義之繁約。于時巖谷振吼。雲霞變彩。山
神捧菩薩足。高數百尺。唱言。佛說因明。玄妙 難究。如來滅後。大義淪絕。今幸福智攸邈。深 達聖旨。因明論道。願請重弘。菩薩乃放神光。
照燭機感。時彼南印土。按達羅國王。見放光 明。疑入金剛喻定。請證無學果。菩薩曰。入 定觀察。將釋深經。心期大覺。非願小果。王言。
無學果者。諸聖攸仰。請尊速證。菩薩撫之。欲 遂王請妙吉祥菩薩。因彈指警曰。何捨大心。 方興小志。為廣利益者。當轉慈氏所說瑜伽。
匡正頹綱。可製因明。重成規矩。陳那敬受指 誨。奉以周旋。於是譚思研精。乃作因明正 理門論。正理者。諸法本真之體。義。門者。權衡
照解之所由。又瑜伽論云。云何名因明處。為 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所建立法。名觀察義。 能隨順法。名諸所有事。諸所有事。即是因明。
為因照明觀察義故。且如外道執聲為常。若 不以量比破之。何由破執。如外道立量云。聲 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虛
空。所以虛空非所作性。則因上不轉。引喻不 齊。立聲為常不成。若佛法中。聲是無常。立 量云。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
同喻如瓶盆。異喻如虛空等。是知若無此 量。曷能顯正摧邪。所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佛事門中。不捨一法。若欲學諸佛方便。須具
菩薩遍行。一一洞明。方成大化。如上廣引藏 識之文。祖佛所明。經論共立。第八本識。真如 一心。廣大無邊。體性微細。顯心原而無外。包
性藏以該通。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 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總號賴 耶。處極果而唯稱無垢。備本後之智地。成自
他之利門。隨有執無執而立多名。據染緣淨 緣而作眾體。孕一切而如太虛包納。現萬法 而似大地發生。則何法不收。無門不入。但以
迷一真之解。作第二之觀。初因覺明能了之 心。發起內外塵勞之相。於一圓湛。析出根塵。 聚內四大為身。分外四大為境。內以識情為
垢。外因想相成塵。無念而境貫一如。有想 而真成萬別。若能心融法界。境豁真空。幻翳 全消。一道明現。可謂裂迷途之緻網。抽覺戶
之重關。惛夢醒而大覺常明。狂性歇而本頭 自現。
宗鏡錄卷第五十一
[0720c02] 戊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