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g Jing Lu 宗鏡錄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鏡錄卷第二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0421b19] 夫諸佛境寂。眾生界空。有何因緣而興教迹。
[0421b20] 答。一實諦中。雖無起盡。方便門內。有大因緣。 故法華經偈云。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以 萬法常無性。無不性空時。法爾能隨緣。隨緣
不失性。且夫起教所由。因緣無量。古德略標。 有其十種。一由法爾故。二願力故。三機感故。 四為本故。五顯德故。六現位故。七開發故。八
見聞故。九成行故。十得果故。今諸大菩薩所 集唯識論等。大意有其二種。一為達萬法之 正宗。破二空之邪執。二為斷煩惱所知之障。
證解脫菩提之門。斯則自證法原本覺真地。 不在文字句義敷揚。今為後學慕道之人。方 便纂集。又自有二意。用表本懷。一為好略之
人撮其樞要。精通的旨免覽繁文。二為執總 之人不明別理。微細開演。性相圓通。 截 二種 生死之根。躡一味菩提之道。仰群經之大旨。
直了自心。遵諸聖之微言。頓開覺藏。去彼依 通之見。破其邪執之情。深信正宗。令知月不 在指。迴光返照。使見性不徇文。唯證相應。斯
為本意。不可橫生知解。沒溺見河。於無得觀 中。懷趣向之意。就真空理上。興取捨之心。率 自胸襟。疑 誤 後學。須親見性。方曉斯宗。
[0421c12] 問。既慮執指徇文。又何煩集教。
[0421c13] 答。為背己合塵。齊文作解者。恐封教滯情。故 有此說。若隨詮了旨。即教明心者。則有何取 捨。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
教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恒誦習而不礙 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傳通 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0421c19] 問。諸大經論。自成片段。科節倫序。句義分明。 何假撮錄廣文。成其要略。
[0421c21] 答。但以教海弘深。窮之罔知其際。義天高廣。 仰之不得其邊。今則以管窺天。將螺酌海。如 掬滄溟之涓滴。似撮太華之一塵。本為義廣
難周。情存厭怠。亦為不依一乘教之正理。唯 徇不了義之因緣。罕窮橫竪之門。莫知起盡 之處。所以刪繁簡異。採妙探玄。雖文不足而
大義全。緣不備而正理顯。搜盡一乘之旨。抉 開萬法之原。為般若之玄樞。作菩提之要路。 則資糧易辦。速至大乘。證入無疑免迂小徑。
所以馬鳴菩薩造起信論云。或有自無智力。 因他廣論而得解義。亦有自無智力。怖於廣 說。樂聞略論攝廣大義而正修行。我今為彼
最後人故。略攝如來最勝甚深無邊之義而 造此論。瑜伽論云。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如 來無上法教久住世故。二為平等利益安樂
諸有情故。又為如來甘露聖教已隱沒者。憶 念採集重開顯故。未隱沒者。問答決擇倍興 盛故。又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採集眾
經廣要法義。略分別故。今斯錄者。雖無廣大 製造之功。微有一期述成之事。亦知鈔錄前 後。文勢不全。所冀直取要詮。且明宗旨。如從
石辯玉。似披沙揀金。於群藥中。但取阿陀之 妙。向眾寶內。唯探如意之珠。舉一蔽諸。以本 攝末。則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無異途。亦望
後賢。未垂嗤誚。所希斷疑生信。但以見道為 懷。非徇虛名以邀世譽。願盡未來之際。遍窮 法界之中。歷劫逾生。常弘斯道。凡有心者。皆
入此宗。去執除疑。見聞獲益。承三寶力加被 護持。誓報佛恩。廣濟含識。虛空可盡茲願匪 移。法界可窮。斯文不墜。
[0422a22] 問。了義大乘。廣略周備。解一義具圓通之見。 聞一偈有成佛之功。何假述成。仍煩解釋。
[0422a24] 答。上上根人。一聞千悟。性相雙辯。理事俱圓。 若中下之徒。須假開演。莊嚴之道。讚飾之門。 格量其功。不可為喻。所以法華經偈云。譬如
優曇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 出。聞法歡喜讚。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 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般若
頌云。般若無壞相。過一切言語。適無所依止。 誰能讚其德。般若雖叵讚。我今能得讚。雖未 脫死地。則為已得出。又古聖云。若菩薩造論
者。名莊嚴經。如蓮華未開。見雖生喜。不如已 剖香氣芬馥。如金未用。見雖生喜。不如用之 為莊嚴具。故知弘教一念之善。能報十方諸
佛之恩。論希有。則如華擅優曇之名。說光揚。 則似金作莊嚴之具。是以菩薩釋大乘密旨。 聞於未聞。能斷深疑。成於圓信。法利何盡。功
德無邊。如大般若經云。復次憍尸迦。置贍部 洲諸有情類。若四大洲諸有情類。若小千界 諸有情類。若中千界諸有情類。若大千界諸
有情類。若復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諸有 情類。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同作是 言。我今欣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濟拔有情
生死眾苦。令得殊勝畢竟安樂。有善男子善 女人等。為成彼事。書深般若波羅蜜多。眾寶 莊嚴。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普施與彼。受持讀
誦。令善通利。如理思惟。於意云何。是善男子 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 多世尊。甚多善逝。爾時佛告天帝釋言。若善
男子善女人等。書深般若波羅蜜多。眾寶莊 嚴。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於彼眾中。隨施與一。 受持讀誦。令善通利。如理思惟。以無量門巧
妙文義。廣為解釋。分別義趣。令其解了。教授 教誡。令勤修學。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 聚。甚多於前。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大涅槃經
云。佛言。善男子。除一闡提。其餘眾生。聞是 經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緣。法聲光明入毛孔 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方乃得聞大 涅槃經。薄福之人。則不得聞。故知得聞宗鏡 所錄一心實相常住法門。皆是曩結深因。曾
親佛會。甚為大事。非屬小緣。若未聞熏。曷由 值遇。又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諸善男 子善女人。常當繫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迦
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當知是人。 隨我所行。至我至處。是以信此法人。即凡即 聖。修持契會。住佛所住之中。進止威儀。行佛
所行之跡。釋摩訶衍論云。第一顯離疑信入 功德門者。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之甚深極 妙廣大法門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
弱。亦不輕賤。亦不誹謗。發決定心。發堅固心。 發尊重心。發愛信心。當知是人。真實佛子。不 斷法種。不斷僧種。不斷佛種。常恒相續。轉轉
增長。盡於未來。亦為諸佛親所授記。亦為一 切無量菩薩之所護念。故如論云。若人聞是 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是人。定紹佛種。必為諸
佛之所授記。第二比類對治示勝門者。謂若 有人。能善攝化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滿眾生。 皆悉無餘。令行十善。或有眾生於一食頃。於
此甚深法觀察思量。若校量此二人功德。彼 第一人。所得功德甚極微少。譬如芥子碎作 百分之量。此第二人。所得功德甚極廣大。譬
如碎十方世界微塵數量。故如論云。假使有 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 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
可為喻。第三舉受持功讚揚門者。謂若有人。 受持此論。觀察義理。若一日。若一夜。中間。所 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量。若假
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菩 薩。以十方世界微塵數舌。各各皆悉於十方 世界微塵數之量。不可說劫。讚揚其人所有
功德。亦不能盡。所以者何。法身真如之功德。 等虛空界。無邊際故。何況凡夫二乘之人。能 稱歎之。一日一夜不多。中間受持人。尚所得
功德不可思議。何況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乃至百日中。受持讀誦。思惟觀察。不可思議。 不可說中不可說。故如論云。復次若人受持
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 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諸佛。各於無量無 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
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 有邊際。故知信此心宗。成摩訶衍。同三世諸 佛之所證。義理何窮。等十方菩薩之所乘。功
德無盡。偶斯玄化。慶幸逾深。順佛旨而報佛 恩。無先弘法。闡佛日而開佛眼。只在明心。此 宗鏡中。若得一句入神。歷劫為種。況正言深
奧。總一群經。此一乃無量中一。若染此法。即 是圓頓之種。可謂甘露入頂。醍醐灌心。耀不 二之慧燈。破情根之闇惑。注一味之智水。洗
意地之妄塵。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風之卷危 葉。繁疑積滯。猶赫日之爍輕氷。猶如於諸王 中。為金輪之王。於諸照中。為晨旭之照。於諸
寶中。為摩尼之寶。於諸華中。為青蓮之華。於 諸諦中為真空之門。於諸法中。為涅槃之宅。 故金剛三昧經偈云。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
成。能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師。為明為導。如 勝天王般若經云。一切法中。心為上首。大智 度論云。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祖師
云。一切明中。心明為上。法華經偈云。第一之 導師。得是無上法。又若未入宗鏡。非唯不得 見道。實乃理絕修行。即本立而道生。歸根方
究竟。如觀本質。知畫像而非真。若了藏性。見 塵境而為妄。故經偈云。非不證真如。而能了 諸行。猶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是以若得本。
即得末。故華嚴經中海會菩薩。用法界微塵 以為三昧。又出現品云。此法門。名為如來祕 密之處。乃至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
究竟法。故先德云。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 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未悟宗鏡。 焉信斯文。若暫信之。功力悉等。不易所習。盡
具法門。即塞即通。即邪即正。所以昔人云。遇 斯教者。應須自慶。其猶溺巨海而遇芳舟。墜 長空而乘靈鶴矣。
[0423b18] 問。凡申弘教。開示化人。 應須自行功圓。歷位親證。方酬本願。開方便 門。則所利非虛。不違正教。今之所錄。有何證 明。
[0423b21] 答。此但唯集祖佛菩薩言教。故稱曰錄。 設有問答解釋。皆依古德大意。傍讚勸修。述 成至教。豈敢輒稱開示。妄有指陳。且夫祖佛
正宗。則真唯識性。纔有信處。皆可為人。若論 修證之門。諸方皆云。功未齊於諸聖。且教中 所許。初心菩薩皆可比知。亦許約教而會。先
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若入信門。便登 祖位。今集此宗鏡。證驗無邊。應念皆通。寓目 咸是。今且現約世間之事。於眾生界中。第一
比知。第二現知。第三約教而知。第一比知者。 且如即今有漏之身。夜皆有夢。夢中所見好 惡境界。憂喜宛然。覺來床上安眠。何曾是實。
並是夢中意識思想所為。則可比知。覺時所 見之事。皆如夢中無實。夫過去未來現在三 世境界。元是第八阿賴耶識親相分。唯本識
所變。若現在之境。是明了意識分別。若過去 未來之境。是獨散暗意識思惟。夢覺之境雖 殊。俱不出於意識。則唯心之旨。比況昭然。第
二現知者。即是對事分明。不待立。況且如現 見青白物時。物本自虛。不言我青我白。皆是 眼識見分自性任運分別。與同時明了意識。
計度分別為青為白。以意辯為色。以言說為 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塵鈍故。體不 自立。名不自呼。一色既然。萬法咸爾。皆無自
性。悉是意言。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是以 若有心起時。萬境皆有。若空心起處。萬境皆 空。則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
有。既非空非有。則唯識唯心。若無於心。萬法 安寄。又如過去之境。何曾是有。隨念起處。忽 然現前。若想不生。境終不現。此皆是眾生日
用。可以現知。不待功成。豈假修得。凡有心者。 並可證知。故先德云。如大根人。知唯識者。恒 觀自心。意言為境。此初觀時。雖未成聖。分知
意言。則是菩薩。第三約教而知者。經云。三界 唯心。萬法唯識。此是所證本理。能詮正宗。廣 在下文。誠證非一。如成實論云。佛說內外中
間之言。遂即入定。時有五百羅漢。各釋此言。 佛出定後。同問世尊。誰當佛意。佛言。並非我 意。又白佛言。既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
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且 如說小乘自證法門。尚順正理。何況純引一 乘。唯談佛旨乎。六行法云。諸大智人。欲學道
者。莫問大小。皆依理教。若見權教。雖是佛說。 知非實語。即不依從。若見凡人說有理者。雖 非佛語。亦即依行。以有智人學佛法者。善解
如來。教有權實。依佛實教。宣說道理。則過凡 愚謬執權者。是以智人若有所說。人雖是凡。 法則同佛。如瓶傳水。寫置餘瓶。瓶雖有異。所
寫水一。是故凡夫結雖未盡。不妨有解。能說 實義。但使解理心數。思量。此初觀理。則異餘 凡。謂思人空。則是二乘。若觀法空。則是菩薩。
故攝論云。初修觀則是凡夫菩薩。以此文證。 初學觀者。雖未斷結。即是菩薩。以能解理同 大聖故。說則合理。一一可依。寶篋經云。猶如
迦陵頻伽鳥王卵中鳥子。其嘴未現。便出迦陵 頻伽妙聲。佛法卵中諸菩薩等。未壞我見。未 出三界。然能演出佛法妙音。謂空無相無作
行音。迦陵頻伽。至孔雀群。終不鳴呼。還至迦 陵頻伽鳥中。乃須鳴呼。菩薩若至一切聲聞 緣覺眾中。終不演說不可思議諸佛之法。至
菩薩眾。爾乃演說。以此文證。凡夫地中。過雖 未盡。不妨深解。說有理者。皆可信受。但諸凡 夫說有理者。皆是宿習。非今始學。若非宿習。
今學至老。唯謂他語。自仍迷理。以迷理故。雖 得多言。未解權實。說則乖理。若解理者。不揀 尊幼。但求道不求事。依法不依人。如阿濕婆
恃。因舍利弗見之求法。即偈答言。我年既幼 稚。學日又初淺。豈能宣至真。廣說如來義。舍 利弗言。可略說其要。便說偈言。諸法因緣生。
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舍利 弗一聞即獲初果。轉教目連。再說得道。以此 證知。智人求法。唯重他德。不恥下就。不同凡
愚我慢自高。雖知他勝。恥不肯學。凡夫無始 不能入道。多皆由此不能求法。故諸愚人。迷 實教者。未能自悟。唯應訪德。以迷理者。雖有
世智。若無勝友。常迷道故。如勝天王般若經 云。如生盲人不能見色。如是煩惱盲諸眾生。 不能見法。如人有眼。無外光明。不能見色。行
人如是。雖有智慧。無善知識。不能見法。以此 證知。人雖有智。未能自悟。要須良友。故付法 藏經云。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佛自
勸人。逐善知識。不合守愚。一生虛過。是故 諸佛有遺旨。但令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菩薩尚變身作畜生。為人說法。顯此奇異。令
聞者信受。皆令悟道。入平等法。豈令心生高 下耶。故華嚴演義。難云。此旨微密。極位方知。 何以凡情。輒窺大教。釋云。依憑教理。聖教許
故。涅槃經云。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祕密之藏。 毘盧遮那品頌云。如因日光照。還見於日輪。 以佛智慧光。見佛所行道。即因佛教能了教
也。今宗鏡中。始終引佛智慧之教光。顯佛所 行之道跡。若深信者。則是以眾生之心光。見 眾生之行跡。若難云。凡夫不合知者。斯乃邪
見不信人耳。故大集經云。若有人言。我異佛 異。當知是人。即魔弟子。又云。了了見者。知一 切法無二相也。又云。觀諸法等。名之為佛。所
以學人問忠國師云。如來說般若。即非般若。 是名般若。既盡是非。云何是般若。答。能見非 名者是般若。問。佛亦如是說。答。古今不異。
得則千佛等心。萬聖同轍。
[0424c05] 問。諸佛方便教門。皆依眾生根起。根性不等。 法乃塵沙。三十七品助道之門。五十二位修 行之路。云何唯立一心以為宗鏡。
[0424c08] 答。此一心法。理事圓備。是大悲父。般若母。法 寶藏。萬行原。以一切法界。十方諸佛。諸大菩
薩。緣覺聲聞。一切眾生皆同此心。諸佛已覺。 眾生不知。今為未知者。方便直指。以本具故 不虛。以應得故非謬。故華嚴經頌云。譬如世
間人。聞有寶藏處。以其可得故。心生大歡喜。 寶藏處者。即眾生心。纔入信門。自然顯現。方 悟從來具足。豈假功成。始知本性無差。非因
行得。可謂最靈之物。至道之原。絕妙之門。精 實之義。為凡聖根本。作迷悟元由。如萬物得 地而發生。萬行證理而成就。諸門競入。眾德
攸歸。作千聖趣道之基。為諸佛出世之眼。是 以若了自心。頓成佛慧。可謂會百川為一濕。 摶眾塵為一丸。融鐶釧為一金。變酥酪為一
味。如華嚴經頌云。不能了自心。焉能知佛慧。 阿差末經云。但正自心。不尚餘學。禪要經云。 內照開解。即大乘門。見自心性。謂之曰照。眾
聖所遊。謂之曰門。入楞伽經偈云。心具於法 藏。離無我見垢。世尊說諸行。內心所知法。月 燈三昧經偈云。若有受持是一法。能順菩薩
正修行。因此一法功德故。速得成於無上道。 勝鬘經云。世尊。我見攝受正法。有斯大力。如 來以此為眼。為法根本。為引導法。為通達法。
釋曰。所言正法者。即第一義心也。心外妄計。 理外別求皆墮邊邪。迷於正見。所以得為如 來正眼。攝盡十方之際。照窮法界之邊。總歸
一心。是名攝受正法。起信論云。復次真如自 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 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恒究竟。從無始
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 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心義。常樂 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恒沙數。
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 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0425a12] 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 云何今說具足一切功德相。
[0425a13] 答。雖實具有一 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 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以依業識等生滅相。
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 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 有境界。名為無明。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
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若心生見境。則有不 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 照法界義。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
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 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以心性無動故。即 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恒沙清淨功德相
義。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 有所不足。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 餘法而可更求。是故滿足過於恒沙非一非
異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無有斷絕。故說真如 名如來藏。亦復名為如來法身。然此一心。非 同凡夫。妄認緣慮能推之心。決定執在色身
之內。今遍十方世界。皆是妙明真心。如入法 界品云。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大地 虛空。草木叢林。塵毛等處。無不咸稱真法界。
具無邊德。故先德云。元亨利貞。乾之德也。始 於一氣。常樂我淨。佛之德也。本乎一心。專一 氣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沖虛粹
妙。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非中非 外。朗徹十方。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離性 離相。奚五色之能盲。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
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大矣哉。萬 法資始也。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 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
圓覺。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德用無邊。皆同 一性。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 廓 爾。方之海印。越彼太虛。恢恢焉。晃晃焉。逈
出思議之表也。又先德云。如來藏者。即一心 之異名。何謂一心。謂真妄染淨一切諸法無 二之性。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
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是以若於外別求。 從他妄學者。猶如鑽氷覓火。壓沙出油。以氷 砂非油火之正因。欲求濟用。徒勞功力。又若
但修漸行。空住權乘。則似畫無膠。如坏未鍛。 以坏畫非堅牢之器。欲求究竟。無有是處。若 能諦了自心。不妄外求者。如從木出火。從麻
出油。不壞正因。速得成辦。又如畫得膠。如坏 經火。堪成器用。事不唐捐。凡有施為。悉皆究 竟。若未信入。取捨萬端。隨境生迷。為法所害。
不觀空以遣累。但取空而廢善。不達有以興 慈。但著有而起罪。皆為不了空有一心。致茲 得失。若入宗鏡。纔發心時。非唯行成。理即頓
具。便同古佛。一際無差。如大涅槃經云。拘尸 那城。有旃陀羅。名曰歡喜。佛記是人。由一發 心。當於此界千佛數中。速成無上正真之道。
法華玄義云。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 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 及眾生。是三無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涅
槃經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 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 生法也。華嚴經云。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
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虛空即空也。心佛即 假也。三種即佛境界也。是為觀心。仍具佛法。 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
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 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 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所謂地獄界。
假實國土。乃至佛界。假實國土。行人當自選 擇。何道可從。又如虛空者。觀心自生心。不須 藉緣。有心。心無生力。心無生力。緣亦無生。心
緣名無。合云何有。合尚叵得。離則不生。尚 無一生。況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從心 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點空。
設假。假亦非假。無假無空。畢竟清淨。豈止三 觀。萬行。乃至十方虛空。尚從心變。豈況空中 所生物像。如首楞嚴經頌云。空生大覺中。如
海一漚發。所以華嚴疏云。空有二法。俱稱真 之理。則有與空皆性空也。鈔釋云。空有稱真 之理者。此空是外空。若以理空對外空。外空
離法。是斷滅空。理空即名為真空。若以外空 亦心現。亦由對色。滅色方顯。則此斷空。從緣 無性。即性空也。故十八空中明大者。謂十方
空。即十方虛空。亦是性空矣。所以千聖付囑。 難遇機緣。若對上根。豁然可驗。如寒山子詩 云。自古多少聖。語路苦叮嚀。人根性不等。高
下有利鈍。真佛不肯信。置功抂受困。不如 心淨明。便是心王印。先德云。欲知法要。心是 十二部經之根本。入道要門。此心門者。三世
之佛祖。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唯有一乘 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 即心真如門。一切諸法。無有缺少。一切法行。
不出自心。唯心自知。更無別心。心無形色。無 根無住。無生無滅。亦無覺觀可行。若有可觀 行者。即是受想行識。非是本心。皆是有為功
用。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 如華嚴經中。文殊童子。化五百童子。發菩提 心。唯一人。善財童子。達本心原。遊一百一十
城。問菩提萬行。所學三昧門。皆如幻化而無 實體。故知從心所生。皆同幻化。但直了真心。 自然真實。如唯識樞要云。依境教理行果。五
唯識中。此論有義。但明境唯識。捨離心外取 境。一切境不離心故。有義。但說教唯識。成論 本教。釋彼說故。有義。但取理唯識。成立本教
所說之理。分別唯識性相故。有義。但取行唯 識。明五位修唯識行故。有義。但取果唯識。求 大果故。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故。乃至今
釋彼說。唯取教理。說。依教理。成彼性相。性相 即攝一切盡故。一切皆取。於理為勝。是知唯 識之理。成佛正宗。但以理該羅。無法不是。故
云萬法唯識。述宗鏡之正意。窮祖佛之本懷。 唯以一法逗一機。更無別旨。故法華經云。十 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大涅槃經云。師子吼
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云。眾生 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0426b07] 問。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者。 此該萬法。應別立真如為宗。
[0426b08] 答。真如是識 性。識既該萬法。即是有為無為諸法平等之 性。故經云。未曾有一法。而出於法性。司馬彪
云。性者。人之本也。蔡邕云。性者。心之本也。 故古師云。唯識論。是十支中高建法幢支。何 法而不收。何宗而不立。唯以簡為義。識以了
為義。離識之外。無別唯體。即識。有遮心外之 用。故名為唯。唯之名獨。性相俱收。真如是識 性。依他相分色等是識相。心所。以識為主。皆
不離識故。總名唯識。
[0426b17] 又問。三界是有漏法。由 屬三界愛結所繫。故名三界。其無為無漏法。 不為三界愛結所繫。即不名三界法。經何故
但言三界唯心。即不攝無為無漏等法。此豈 非唯識。而但言三界耶。
[0426b21] 答。三界所治。迷亂之 法。尚名唯識。無為無漏法。性是能治。體非迷 亂。不說自成。故但言三界唯心也。又諸部總
句。有為無為。染淨諸法。皆心為本。薩婆多等 云。無為由心故顯。有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 淨法。勢用緣強故。說心為本。
[0426b26] 問。立心為宗。 具幾功德之門。能起見聞之信。
[0426b27] 答。真心自 體。非言所詮。湛如無際之虛空。瑩若圓明之 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通。以功德過患二門。
絕對待故。今依先德。約相分別心。略有五義。 一遠離所取差別之相。二解脫能取分別之 執。三遍三際無所不等。四等虛空界無所不
遍。五不墮有無一異等邊。超心行處。過言語 道。又此無住之心。雙泯二諦。故無出俗入真 之異。既無出入。不在空有。故經言。心處無在。
無在之處。唯是一心。一心之體。本來寂滅。不 可以有無處所窮其幽迹。不可以識智詮量 談其妙體。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擣萬種而
為香丸。爇一塵而具足眾氣。似入大海水中 浴。掬微滴而已用百川。執礫而盡成真金。攬 草而無非妙藥。空器悉盈甘露之味。滿室唯
聞薝蔔之香。眾義同歸。若太虛包含於萬像。 千途競入。猶多影靡礙於澄潭。若論一心性 起功德。無盡無邊。豈以有量之心。讚無為之
德。任盡神力。未述一毫。以信入之人。悉皆現 證。即凡即聖。感應非虛。堅信不移。法空之虛 聲自息。明誠可驗。靈潤之野焰俄停。豈假神
通。心魔頓絕。匪憑他術。識火自消。除不肖人。 焉明斯旨。如昔人云。依智不依識者。謂識現 行。隨塵分別。眼色耳聲。耽迷不覺。大聖示教。
境是自心。下愚氷執。塵為識外。今人口誦其 空。心未亡有。騰空不起。入火逾難。俱是心相 封迷故爾。後得通達。隨心轉用。豈不同鳥之
遊空。自常如是。布之火浣。不足怪也。但群生 識性不同。致令大聖隨情別說。然據至道。但 是自心。故經云。三界上下。法義唯心。此就世
界依報以明心。又云。如如與真際。涅槃及法 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此據出世法體 以明心。終窮至實。畢到斯原。隨流感果。還宗 了義。
[0427a02] 問。一心為宗。可稱綱要者。教中何故。 廣談諸道。各立經宗。
[0427a03] 答。種種諸法雖多。但 是一心所作。於一聖道。立無量名。如一火因 然。得草火木火種種之號。猶一水就用。得或
羹或酒多多之名。此一心門。亦復如是。對小 機而稱小法。逗大量而號大乘。大小雖分。真 性無隔。若決定執佛說有多法。即謗法輪。成
兩舌之過。故經云。心不離道。道不離心。如大 涅槃經云。爾時世尊。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
祕密。故作是問。善男子。如是諸經。悉入道諦。 善男子。如我先說。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 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說。無有錯
謬。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欲化眾生。故 作如是種種說法。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 生種種病原。隨其所患。而為合藥。并藥所禁。
唯水一種。不在禁例。或服薑水。或甘草水。或 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 水。或鉢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
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醫。善知眾生 所患種種。藥雖多禁。水不在例。如來亦爾。善 知方便。於一法相。隨諸眾生。分別廣說種種
名相。彼諸眾生。隨所說受。受已修習。除斷煩 惱。如彼病人。隨良醫教。所患得除。復次善男 子。如有一人。善解眾語。在大眾中。是諸大眾。
熱渴所逼。咸發聲言。我欲飲水。我欲飲水。是 人即時以清冷水。隨其種類。說言是水。或言 波尼。或言欝持。或言娑利藍。或言婆利。或
言波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無量 水名。為大眾說。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聖道。 為諸聲聞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復
次善男子。譬如金師。以一種金。隨意造作種 種瓔珞。所謂鉗鎖鐶釧。釵鐺天冠臂印。雖有 如是差別不同。然不離金。善男子。如來亦爾。
以一佛道。隨諸眾生。種種分別。而為說之。或 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復說二種。所謂 定慧。復說三種。謂見慧智。復說四種。所謂
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乃至復說二十道。所 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 處。善男子。是道一體。如來昔日為眾生故。種
種分別。復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然故。得 種種名。所謂木火草火。糠火 䴰 火。牛馬糞火。 善男子。佛道亦爾。一而無二。為眾生故。種種
分別。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識。分別說六。若至 於眼。則名眼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善男 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化諸眾生故。
種種分別。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色。眼所見者。 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 名為香。舌所甞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
為觸。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 欲化眾生故。種種分別。善男子。以是義故。以 八聖道分。名道聖諦。善男子。是四聖諦。諸佛
世尊次第說之。以是因緣。無量眾生得度生 死。又云。若言十善十惡。可作不可作。善道惡 道。白法黑法。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即是實性。陀羅尼經。云無有一切 諸法。是名一字法門。又經云。佛言。三世諸佛 所說之法。吾今四十九年不加一字。故知此
一心門。能成至道。若上根直入者。終不立餘 門。為中下未入者。則權分諸道。是以祖佛同 指。賢聖冥歸。雖名異而體同。乃緣分而性合。
般若唯言無二。法華但說一乘。淨名無非道 場。涅槃咸歸祕藏。天台專勤三觀。江西舉體 全真。馬祖即佛是心。荷澤直指知見。又教有
二種說。一顯了說。二祕密說。顯了說者。如楞 伽密嚴等經。起信唯識等論。祕密說者。各據 經宗。立其異號。如維摩經以不思議為宗。金
剛經以無住為宗。華嚴經以法界為宗。涅槃 經以佛性為宗。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別義。 何者。以真心妙體。不在有無。智不能知。言不
可及。非情識思量之境界。故號不思議。體虛 相寂。絕待靈通。現法界而無生。超三世而絕 跡。故號之無住。竪徹三際。橫亘十方。無有界
量。邊表不可得。故稱法界。為萬物之根。由作 群生之元始。在凡不減。處聖非增。靈覺昭然。 常如其體。故曰佛性。乃至或名靈臺妙性。寶
藏神珠。悉是一心。隨緣別稱。經云。三阿僧祇 百千名號。皆是如來之異名。只為不知諸佛 方便。迷名著相。隨解成差。但了斯宗豁然空
寂。有何名相。可得披陳。如龍王一味之雨。隨 人天善惡之業。所雨不同。各見差別。華嚴經 云。譬如娑竭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饒
益眾生。咸令歡喜。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 天處。及於地上。於一切處。所雨不同。所謂於 大海中雨清冷水。名為無斷絕。於他化自在
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為美妙。於化樂天 雨大摩尼寶。名為放大光明。於兜率天雨大 莊嚴具。名為垂髻。於夜摩天雨大妙華。名為
種種莊嚴具。於三十三天雨眾妙香。名為悅 意。於四天王天雨天寶衣。名為覆蓋。於龍王 宮雨赤真珠。名為踊出光明。於阿脩羅宮雨
諸兵仗。名為降伏怨敵。於北欝單越雨種種 華。名曰開敷。餘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隨其 處。所雨不同。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
但以眾生善根異故。雨有差別。是以龍王一 味之雨。隨諸天感處不同。猶如諸佛一心法 門。逐眾生見時有別。
宗鏡錄卷第二
[0428a13] 丙午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