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目錄[0345b23] 卷首 序贊 (各一編)
[0345b24] 經 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問 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禪第五 懺悔第六 機緣第七 頓漸第八 宣詔第九 付囑 第十
[0345b28] 附錄 緣起外紀 歷朝崇奉事蹟 賜諡大鑒禪師碑 大鑒禪師碑 佛衣銘 跋
[0345c02] 目錄終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0345c08]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 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似 火與火,以心印心。西傳四七,至菩提達磨。東
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 於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 正宗,三傳而至黃梅,會中高僧七百,惟負舂
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南遯十餘年,一旦 以非風旛動之機,觸開印宗正眼。居士由是 祝髮登壇,應跋陀羅懸記,開東山法門,韋
使君命海禪者錄其語,目之曰「法寶壇經」。大 師始於五羊,終至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霑甘 露味,入聖超凡者,莫記其數,悟佛心宗,行解
相應,為大知識者,名載傳燈。惟南嶽青原,執 侍最久,盡得無巴鼻。故出馬祖石頭,機智圓 明,玄風大震,乃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
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門庭險峻,啟迪 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歷 遍罏錘,規模廣大,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
夫《壇經》者,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 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妙義 發揮諸佛無量妙理。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
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 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惜乎《壇經》為後人節 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
古本,自後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 全文,遂刊于吳中休休禪庵,與諸勝士同一 受用。惟願開卷,舉目直入大圓覺海,續佛祖
慧命無窮,斯余志願滿矣。至元二十七年庚 寅歲中春日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宋明教大師契嵩撰
[0346a13] 贊者告也,發經而溥告也。壇經者,至人之所 以宣其心也 (至人謂六祖篇內同) 。何心邪?佛所傳之妙心
也。大哉心乎!資始變化,而清淨常若,凡然聖 然幽然顯然,無所處而不自得之,聖言乎明, 凡言乎昧,昧也者變也。明也者復也。變復雖
殊而妙心一也。始釋迦文佛,以是而傳之大 龜氏,大龜氏相傳之三十三世者,傳諸大鑒 (六祖諡號大鑒禪師) ,大鑒傳之而益傳也。說之者抑亦多
端,固有名同而實異者也,固有義多而心一 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緣慮心者,曰集起心者, 曰堅實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
同而實異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 煩惱心者,曰菩提心者,諸修多羅其類此者, 殆不可勝數,是所謂義多而心一者也。義有
覺義、有不覺義,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別 其正心也。方《壇經》之所謂心者,亦義之覺義, 心之實心也。
[0346a29] 昔者聖人之將隱也,乃命乎龜 氏教外以傳法之要意,其人滯迹而忘返,固 欲後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無
上正法,悉已付囑摩訶迦葉矣。」天之道存乎 易,地之道存乎簡,聖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 至妙之謂也。聖人之道以要,則為法界門之
樞機,為無量義之所會,為大乘之椎輪,《法華》 豈不曰:「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華嚴》豈不 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乎其於聖人之道,
利而大矣哉。是故《壇經》之宗,尊其心要也。心 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 物乎?謂之一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
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一物也,此謂 可思議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議也,天下謂 之玄解,謂之神會,謂之絕待,謂之默體,謂之
冥通,一皆離之遣之,遣之又遣,亦烏能至之 微,其果然獨得與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諒 乎!推而廣之,則無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則無
所不當也。施於證性,則所見至親;施於修心, 則所詣至正;施於崇德辯惑,則真忘易顯;施 於出世,則佛道速成;施於救世,則塵勞易歇。
此壇經之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厭,彼謂即 心即佛。淺者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錐探地而 淺地,以屋漏窺天而小天,豈天地之然邪?然
百家者,雖苟勝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貫之, 合乎群經,斷可見矣。至人變而通之,非預名 字不可測也,故其顯說之,有倫有義,密說之,
無首無尾。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 淺,可擬乎?可議乎?不得已況之,則圓頓教也, 最上乘也,如來之清淨禪也,菩薩藏之正宗
也。論者謂之玄學,不亦詳乎?天下謂之宗門, 不亦宜乎?《壇經》曰定慧為本者,趣道之始 也。定也者,靜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觀之,靜以
安之,安其心可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 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謂也。謂萬善雖 殊,皆正於一行者也。無相為體者,尊大戒
也。「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無住為本者,尊大 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 戒定慧之大資也。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
曰大也。無相戒者,戒其必正覺也。「四弘願」 者,願度度苦也,願斷斷集也,願學學道也, 願成成寂滅也。滅無所滅,故無所不斷也;道
無所道,故無所不度也。無相懺者,懺非所懺 也。三歸戒者,歸其一也。一也者,三寶之所 以出也。說摩訶般若者,謂其心之至中也。般
若也者,聖人之方便也。聖人之大智也,固能 寂之明之、權之實之。天下以其寂,可以泯眾 惡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眾善也;天下以
其權,可以大有為也;天下以其實,可以大無 為也。至矣哉般若也!聖人之道,非夫般若,不 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務,非夫般若,不宜也、不
當也。至人之為以般若振,不亦遠乎!我法為 上上根人說者,宜之也。輕物重用則不勝,大 方小授則過也。從來默傳分付者,密說之謂
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證也,真而密之也。不 解此法而輒謗毀,謂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者, 防天下亡其心也。
[0346c27] 偉乎《壇經》之作也,其本正、 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謬,前聖也、後聖也,如 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復之,浩然沛乎,若
大川之注也、若虛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 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之有序也。妙而得 之之謂本,推而用之之謂迹,以其非始者始
之之謂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謂果。果不異 乎因,謂之正果也;因不異乎果,謂之正因也。 迹必顧乎本,謂之大用也;本必顧乎迹,謂之
大乘也。乘也者,聖人之喻道也。用也者,聖人 之起教也。夫聖人之道,莫至乎心;聖人之教, 莫至乎修。調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觀;軌善
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資一切戒,莫至乎無 相;正一切定,莫至乎無念;通一切智,莫至乎 無住。生善滅惡,莫至乎無相戒;篤道推德,莫
至乎四弘願。善觀過,莫至乎無相懺;正所 趣,莫至乎三歸戒。正大體、裁大用,莫至乎大 般若;發大信、務大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窮
理盡性,莫至乎默傳;欲心無過,莫善乎不 謗。定慧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 無念之宗,解脫之謂也;無住之本,般若之謂
也;無相之體,法身之謂也。無相戒,戒之最也; 四弘願,願之極也;無相懺,懺之至也。三歸戒, 真所歸也。摩訶智慧,聖凡之大範也。為上上
根人說,直說也。默傳,傳之至也。戒謗,戒之當 也。
[0347a23]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證所明也;本成 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復明,所以證也;以背成 者復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
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證也。至人暗然不 見其威儀,而成德為行藹如也;至人頹然若 無所持,而道顯於天下也。蓋以正修而修之
也,以正證而證之也。於此乃曰,罔修罔證,罔 因罔果,穿鑿叢脞競為其說,繆乎至人之意 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趨乎混茫之空,則吾未
如之何也。甚乎含識溺心而浮識,識與業相 乘循諸響,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與物偕 生,紛然乎天地之間,可勝數邪?得其形於人
者,固萬萬之一耳。人而能覺,幾其鮮矣!聖人 懷此,雖以多義發之,而天下猶有所不明者 也;聖人救此,雖以多方治之,而天下猶有所
不醒者也。賢者以智亂,不肖者以愚壅,平平 之人以無記惛,及其感物而發,喜之怒之、哀 之樂之,益蔽者萬端曖然。若夜行而不知所
至,其承於聖人之言,則計之博之。若蒙霧而 望遠,謂有也,謂無也,謂非有也,謂非無也,謂 亦有也,謂亦無也,以不見而却蔽固,終身而
不得其審焉。海所以在水也,魚龍死生在海 而不見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終日說道, 而不見乎心。悲夫心固微妙幽遠,難明難湊, 其如此也矣。
[0347b18] 聖人既隱,天下百世雖以書傳, 而莫得其明驗,故《壇經》之宗舉,乃直示其心, 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雲霧而頓
見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視廓如也。王氏以方 乎世書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斯 言近之矣。《涅槃》曰:「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
中間五十年,未曾說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 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謂也。曰:「依法不依人」者, 以法真而人假也;曰:「依義不依語」者,以義實
而語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識」者,以智至而識 妄也;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以了義 經盡理也。而菩薩所謂即是宣說大涅槃者,
謂自說與經同也。聖人所謂四人出世 (即四依也) 護 持正法應當證知者,應當證知故,至人推本 以正其末也。自說與經同故,至人說經如經
也。依義、依了義經故,至人顯說而合義也、合 經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說變之、通之而不 苟滯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傳
也。聖人如春陶陶而發之也,至人如秋濯濯 而成之也。聖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至人固 聖人之門之奇德殊勳者也。
[0347c09] 夫至人者,始起 於微,自謂不識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 席之說,而顯道救世,與乎大聖人之云為者,
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智生而知之,將自 表其法而示其不識乎?歿殆四百年,法流四 海而不息,帝王者、聖賢者,更三十世求其道
而益敬,非至乎大聖人之所至,天且厭之久 矣,烏能若此也。予固豈盡其道,幸蚊虻飲海 亦預其味,敢稽首布之,以遺後學者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風旛報恩光孝禪寺 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
行由第一
[0347c24]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 (名璩) 與官僚入山 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 法。師陞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
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 願聞法要。
[0347c28]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 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 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父,本貫范陽,
左降流于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 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 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
去,惠能得錢,却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 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 『《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
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 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 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
性,直了成佛。』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 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 梅參禮五祖。
[0348a13]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 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祖問曰: 『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
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 獦 獠,若為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獦 獠身
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 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惠能曰: 『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 性,即是福田。 未
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 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惠能 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 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
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 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 前,令人不覺。』
[0348a28]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 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 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
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 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 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
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 之。』 (喻利根者)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 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
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 頌,枉用心力。』餘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 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神秀思惟:『諸人不
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 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 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却同凡
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 大難!』
[0348b15]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 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 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
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 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 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
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 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 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0348b26] 「秀書偈了,便却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 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
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 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 門未得,不見自性。
[0348c01] 「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 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却不 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
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 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 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0348c06] 「祖,三更喚秀 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 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
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 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 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
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 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 如是見,即是無上菩 提 之自性也。汝且去,一
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 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 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 樂。
[0348c18]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 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 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
『爾這 獦 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 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 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
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 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 (一本有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 上
人!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 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 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
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 『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 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
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 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 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 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0349a09]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 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 『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0349a12]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 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 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
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 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 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
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 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
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 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 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
教及衣鉢,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 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0349a28]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 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
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 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 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
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惠能三更領 得衣鉢,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 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
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艣 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祖云: 『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 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 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
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 法難起。』
[0349b14]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 至大 庾 嶺
(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 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
。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鉢。一僧 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麁慥,極 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
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 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 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
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 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 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
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 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
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 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 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
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 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明回至嶺下,謂趁
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惠明後改道明,避師上字) 。
[0349c04] 「惠能後至 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 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
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 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
[0349c08] 「一日 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 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
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 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 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
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 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 是作禮,告請傳來衣鉢出示大眾。宗復問
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 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 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
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 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 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 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
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 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 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
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 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 門。
[0350a02]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 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 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
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 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 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0350a07] 一 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般若第二
[0350a10]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 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 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
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 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 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
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 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 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
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 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 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
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 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 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
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 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 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 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 大地,泉源谿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
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 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 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
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 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 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
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 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 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
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 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 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 得,非吾弟子。
[0350b15]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 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 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
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 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 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
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 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 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
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善知識!迷人口 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
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 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 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0350b29] 「善知 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 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
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 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
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 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 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
是見性成佛道。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 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 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
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 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
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 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
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 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 蒙潤。百川眾流,却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
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 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 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
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 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 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
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 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 能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
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 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 無差別。
[0351a03]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 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 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
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 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 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
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 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 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
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 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 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
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 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 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
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 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
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 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 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
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 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 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
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 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 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
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 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 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 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0351b05] 「善知識! 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 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
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 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 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
劫千生,斷佛種性。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 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 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闇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 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却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脚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 彼 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0351c15]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 生,言下見性成佛。」
[0351c16]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 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 嶺南有佛出世!」
疑問第三
[0351c20]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 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 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
為解說。」
[0351c23]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0351c23] 韋公曰: 「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
[0351c24] 師曰:「是。」
[0351c25] 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 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
『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0351c27] 師 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 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
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 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 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
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 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 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
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 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 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
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 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 師有過。」
[0352a13]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 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 破疑。」
[0352a15]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 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 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
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 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 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
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 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 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
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 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
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 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 平直,到如彈指,便覩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
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 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 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
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0352b04] 眾皆頂禮云:「若 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 方,普令得見。」
[0352b06]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 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 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
身心存,性去身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 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 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
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 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 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
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 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 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
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 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0352b20]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 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0352b21] 師言:「善 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 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 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0352b24] 韋公又問:「在家如 何修行?願為教授。」
[0352b25]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 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 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0352c08]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 成佛道。時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 若有疑,却來相問。」
[0352c10]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 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定慧第四
[0352c13]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 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
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 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 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
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 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 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
却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 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 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 法,亦復如是。」
[0352c25]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 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云:『直心是
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 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 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
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 即同無情,却是障道因緣。善知識!道須通流, 何以却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
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 林中,却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 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
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0353a07] 師 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 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
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善知 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 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
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 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 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
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 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 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
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 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 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
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 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 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善知識!云何立無
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 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 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
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 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 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
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 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 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
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 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坐禪第五
[0353b08]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 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 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
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却 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却立 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却被淨
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 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 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
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
[0353b18]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 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 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 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
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 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
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 行,自成佛道。」
懺悔第六
[0353b29]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 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 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
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 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于此,皆共有緣。今可 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
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 無惡、無嫉妬、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 即覩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
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 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 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
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 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 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
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 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
[0353c16] 「今與汝等授無 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 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
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 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
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 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 不被嫉妬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妬等罪,悉
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 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 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等
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 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 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
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 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 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0354a09] 「善知識!既 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 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
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 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 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
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妬心、惡毒心,如 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
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 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 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
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却虛妄思 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 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
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 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 願力法。
[0354a26]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 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 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
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 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 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
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 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 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
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 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 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
所歸,言却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 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 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
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0354b12] 「善知 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 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 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 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 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 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
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 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 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
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 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 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
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 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 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
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 法身佛。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自歸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諂曲
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 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 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
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何名圓 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 年愚。莫思向前, 已 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
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 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 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
一念善,得恒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 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何名千百億化身? 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
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 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 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
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 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識!法身本具,念 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
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 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 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
師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0355a07]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 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 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0355a09] 一眾聞法,靡 不開悟,歡喜奉行。
機緣第七
[0355a12]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
(他本云,師去時,至曹侯村,住九月餘。然師自言:「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此求道之切,豈有逗留?作去時者非 是)
。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 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 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
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 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 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魏 (魏一作晉)
武 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 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 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
尋逐,師乃遯于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 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 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 囑,遂行隱于二邑焉。
[0355a27]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 心即佛,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
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 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0355b05]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0355b08]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 祖師,頭不至地。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
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 經》已及三千部。」師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 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
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 福 無比。」
[0355b16]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 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0355b22]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 當 謙恭一切。弟子 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
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 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 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
念,豈知宗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 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 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
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 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
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 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 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
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 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 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
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 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 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
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 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 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
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 妬,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 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
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 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 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
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 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 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
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0356a01]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 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
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 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
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 示。」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 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
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 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車,更於 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
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 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 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
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 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 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
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0356a18] 達蒙啟發, 踊躍歡喜,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0356a24]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 旨,亦不輟誦經。
[0356a26]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 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
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 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 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 明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0356b07]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 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
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 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0356b15]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 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
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
[0356b18]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 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染污名。」
[0356b23]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 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
近往洪州白峯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 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 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
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 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 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
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 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 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
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 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 示。」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 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0356c13]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0356c18]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 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
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 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
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 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 執侍,終師之世。
[0356c26]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 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
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 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師曰:「汝 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
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 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 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
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 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 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
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 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 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
尚不得生,何樂之有?」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 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 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
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悋生死,耽著世樂。 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 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
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 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 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
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 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 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
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象,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說, 令汝捨邪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0357b11] 志道聞偈大悟,踊躍作禮而退。
[0357b12]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 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師曰:「落 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師深器 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
令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 化 (諡弘濟禪師) 。
[0357b19]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 安發之曹溪參扣。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
「嵩山。」師曰:「什麼物?恁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 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
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 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 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 說
(一本無西天以下二十七字) 。」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 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 (勅諡大慧 禪師) 。
[0357b29]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 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 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
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 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 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
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證據。」策云: 「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 法者。若去,則與偕行。」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
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 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
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如 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
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 動?」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 別亦非意。」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 覺。後著《證道歌》,盛行于世
(諡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
[0357c19]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菴居長 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聞隍
之名,造菴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策 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 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
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 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 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
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 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 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
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 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 之量。」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
來?」隍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 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 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一本無汝但以
下三十五字。止云:師憫其遠來,遂垂開決) 。」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 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
「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 四眾。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 「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
佛法。」
[0358a13]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 五里許,見山林欝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 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
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 竺國,見達磨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 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於韶州
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 鉢。」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 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
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 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 人天福田。」
[0358a24] (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
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
[0358a26]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0358a29]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 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頓漸第八
[0358b05]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 寺。于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 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
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 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
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 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 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
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一日,命門人志誠曰: 「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 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志誠稟命至曹溪,
隨眾參請,不言來處。時祖師告眾曰:「今有盜 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 事。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
師曰:「何得不是?」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 師曰:「汝師若為示眾?」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 觀靜,長坐不臥。」師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
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課?」
[0358b26] 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 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 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師云:「吾聞汝師教
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 如何?與吾說看。」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 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師曰:「吾若 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 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
見戒定慧又別。」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 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 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
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 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 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0358c15]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竟? 迴趣真如,
法還不淨。」
[0358c18] 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 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 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
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 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 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
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 昧,是名見性。」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 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
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 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 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志誠禮拜,願為執侍, 朝夕不懈
(誠吉州太和人也) 。
[0359a02]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 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 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
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 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 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
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 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 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
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 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 師之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
晚?」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 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 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
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 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 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却
言無常。善惡之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 尚却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師 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
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 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師 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
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 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 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
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 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
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 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 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 然大悟,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 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拾礫。
我今不施功, 佛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
[0359b11]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0359b12]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 泉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
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 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 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柱杖打三
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師 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 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
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 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 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
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 拜悔謝。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 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
見自心,却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 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 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
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0359b29]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 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 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 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 記》,盛行于世
(是為荷澤禪師) 。
[0359c07]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 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 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
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 總皆作禮,請事為師。
宣詔第九
[0359c13]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 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 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
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 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
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 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 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
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 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 況坐耶。」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
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 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道 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
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 故。』」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 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
「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 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 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
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 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 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
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 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說不 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
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 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
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 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 語。
[0360a16] 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 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 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
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 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并奉磨衲袈 裟及水晶鉢,勅韶州剌史修飾寺宇,賜師舊 居為國恩寺。」
付囑第十
[0360a24]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 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
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 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 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
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 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 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 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 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
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 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 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
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 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 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
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 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 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
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 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 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
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 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 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師
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 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 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
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 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 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
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 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 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
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 得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 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
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 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問 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
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 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 名為闇?』答云:『明是因,闇是緣,明沒即闇。』以
明顯闇,以闇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 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 勿失宗旨。」
[0360c13]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 (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 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開元。他本作先天者非) 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
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 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 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
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 不動,亦無涕泣。師云:「神會小師却得善不 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山
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 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 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
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 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 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
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却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0361a15]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 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 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
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于今 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 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
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 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 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0361a26]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 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 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
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 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 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
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 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 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
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 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0361b10]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 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
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 作禮而退。
[0361b14]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 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
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 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 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
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 難否?」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 首。聽吾記曰:『頭上養親,口裏須餐,遇滿之
難,楊柳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 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 締緝伽藍,昌隆法嗣。」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
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師云:「古佛應世 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 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
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 為七佛。
[0361c01] 「已上七佛,今以釋迦文佛首傳。
[0361c02] 「第一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第 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波毱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
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脇尊者、十 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 迦毘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
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睺羅多尊者、十七 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 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 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尊者、
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 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 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 菩提達磨尊者 (此土是為初祖)
、二十九慧可大師、 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 二弘忍大師。
[0361c19]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 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
[0361c21]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 (是年十二月改 元開元) ,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
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 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 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
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 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
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 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 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
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 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 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
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 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真無窮。
婬性本是淨性因, 除婬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0362a24]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 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
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 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 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
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 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0362b04]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 奄然遷化。于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
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 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 「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
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傳衣鉢而回。次年七 月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 首之記,仍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
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 聞,奉勅立碑,紀師道行。
[0362b13]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 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 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 達磨所傳信衣
(西域屈眴布也) ,中宗賜磨衲寶鉢,及方 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場。留傳 《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終)
附錄
六祖大師緣記外記
門人法海等集
[0362b26] 大師名惠能,父盧氏,諱行瑫,唐武德三年九 月,左官新州。母李氏,先夢庭前白華競發, 白鶴雙飛,異香滿室,覺而有娠。遂潔誠齋戒,
懷姙六年師乃生焉,唐貞觀十二年戊戌歲 二月八日子時也。時毫光騰空,香氣芬馥。 黎明有二僧造謁,謂師之父曰:「夜來生兒,專
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 曰:「惠者以法惠濟眾生,能者能作佛事。」言 畢而出,不知所之。師不飲母乳,遇夜神人
灌以甘露。三歲父喪,葬於宅畔。母守志鞠 養,既長鬻薪供母。年二十有四,聞經有省。 往黃梅參禮,五祖器之,付衣法,令嗣祖位, 時龍朔元年辛酉歲也。
[0362c09] 南歸隱遯,至儀鳳元 年丙子正月八日,會印宗法師詰論玄奧, 印宗悟契師旨。是月十五日,普會四眾為師 薙 髮
。二月八日,集諸名德授具足戒。西京 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慧靜律師為羯磨, 荊州通應律師為教授,中天耆多羅律師為
說戒,西國蜜多三藏為證戒。其戒壇乃宋朝 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立碑曰:「後當有肉身 菩薩於此授戒。」又梁天監元年,智藥三藏自
西竺國航海而來,將彼土菩提樹一株植此壇 畔,亦預誌曰:「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 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之
法主也。」師至是祝髮受戒,及與四眾開示單 傳之旨,一如昔讖 (梁天監元年壬午歲,至唐儀鳳元年丙子,得一百七十五年) 。
[0362c23] 次年春,師辭眾歸寶林,印宗與緇白送者千 餘人,直至曹溪。時荊州通應律師,與學者數 百人依師而住。師至曹溪寶林,覩堂宇湫隘,
不足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曰:「老僧 欲就檀越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 許闊?」祖出坐具示之,亞仙唯然。祖以坐具一
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四方。今 寺境有天王嶺,因茲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 廣大,但吾高祖墳墓並在此地,他日造塔,幸
望存留,餘願盡捨永為寶坊。然此地乃生龍 白象來脈,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後營建,一 依其言。師遊境內山水勝處,輒憩止,遂成蘭
若一十三所。今曰華果院,隷籍寺門。其寶 林道場,亦先是西國智藥三藏自南海經曹 溪口,掬水而飲,香美,異之。謂其徒曰:「此水與
西天之水無別,溪源上必有勝地,堪為蘭若。」 隨流至源上,四顧山水回環,峯巒奇秀,歎曰: 「宛如西天寶林山也。」乃謂曹侯村居民曰:「可
於此山建一梵剎,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 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寶林。」時韶 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聞奏,上可其請,
賜寶林為額,遂成梵宮,落成於梁天監三年。 寺殿前有潭一所,龍常出沒其間,觸橈林木。 一日現形甚巨,波浪洶湧,雲霧陰翳,徒眾皆
懼。師叱之曰:「爾只能現大身,不能現小身,若 為神龍,當能變化以小現大、以大現小也。」其 龍忽沒,俄頃復現小身躍出潭面,師展鉢試
之曰:「爾且不敢入老僧鉢盂裏。」龍乃游揚至 前,師以鉢舀之,龍不能動。師持鉢堂上,與龍 說法,龍遂蛻骨而去。其骨長可七寸,首尾角
足皆具,留傳寺門。師後以土石堙其潭,今 殿前左側有鐵塔鎮處是也。
[0363a26] 師墜腰石鐫龍朔元年盧居士誌八字,此 石今存黃梅東禪。又唐王維右丞,為神會 大師作《祖師記》云:「師混勞侶積十六載,會
印宗講經,因為削 髮 。」又柳宗元刺史,作 祖師諡號碑云:「師受信具,遯隱南海上十 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又張商
英丞相,作《五祖記》云:「五祖演化於黃梅縣 之東禪院,蓋其便於將母。龍朔元年,以衣 法付六祖已,散眾入東山結庵。有居人憑
茂,以山施師為道場焉。」以此考之,則師至 黃梅傳受五祖衣法,實龍朔元年辛酉歲。 至儀鳳丙子,得一十六年,師方至法性祝
髮。他本或作師咸亨中至黃梅,恐非。
歷朝崇奉事蹟
[0363b11] 唐憲宗皇帝,諡大師曰大鑒禪師。
[0363b12] 宋太宗皇帝,加諡大鑒真空禪師,詔新師塔 曰太平興國之塔。
[0363b14] 宋仁宗皇帝,天聖十年迎師真身及衣鉢入 大內供養,加諡大鑒真空普覺禪師。
[0363b16] 宋神宗皇帝,加諡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 具見晏元獻公碑記。
賜諡大鑒禪師碑 (柳宗元撰)
[0363b19] 扶風公廉,問嶺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 稱號,疏聞于上。詔諡大鑒禪師,塔曰靈照之 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書祠部符到
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蓋 鍾鼓增山盈谷,萬人咸會,若聞鬼神。其時學 者千有餘人,莫不欣踴奮厲,如師復生;則又
感悼涕慕,如師始亡。因言曰:
[0363b25] 自有生物,則好 鬪奪相賊殺,喪其本實,誖乖淫流,莫克返于 初。孔子無大位,沒以餘言持世,更楊、墨、黃老
益雜,其術分裂。而吾浮圖說後出,推離還源, 合所謂生而靜者。梁氏好作有為,師達磨譏 之,空術益顯。六傳至大鑒。大鑒始以能勞苦
服役,一聽其言,言希以究。師用感動,遂受信 具。遯隱南海上,人無聞知,又十六年。度其可 行,乃居曹溪為人師。會學者來,甞數千人。其
道以無為為有,以空洞為寔,以廣大不蕩為 歸。其教人,始以性善、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 其靜矣。中宗聞名,使幸臣再徵,不能致,取其
言以為心術。其說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禪皆 本曹溪。大鑒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廣部,而以 名聞者以十數,莫能揭其號。乃今始告天子,
得大諡。豐佐吾道,其可無辭?公始立朝,以儒 重剌虔州、都護安南,由海中大蠻夷,連身毒 之西,浮舶聽命,咸被公德,受旂纛節戟,來蒞
南海,屬國如林,不殺不怒,人畏無噩,允克光 于有仁,昭列大鑒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 石于宇下,使來謁辭。其辭曰:
[0363c17] 達摩乾乾,傳佛語心,六承其授,大鑒是臨。勞 勤專默,終挹于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陰。其道 爰施,在溪之曹,厖合猥附,不夷其高。傳告咸
陳,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 乃萬其趣,匪思愈亂,匪覺滋誤。由師內鑒,咸 獲于素,不植乎根,不耘乎苗。中一外融,有粹
孔昭,在帝中宗,聘言于朝。陰翊王度,俾人逍 遙,越百有六祀,號諡不紀。由扶風公,告今天 子,尚書既復大行,乃誄光于南土。其法再起,
厥徒萬億,同悼齊喜。惟師化所被洎,扶風公 所履,咸戴天子。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于海 夷,浮圖是視。師以仁傳,公以仁理,謁辭圖 堅,永胤不已。
大鑒禪師碑 (并《佛衣銘》,俱劉禹錫撰)
[0364a02] 元和十年某月日,詔書追褒曹溪第六祖能 公,諡曰大鑒。寔廣州牧馬總以疏聞,繇是可 其奏,尚道以尊名,同歸善善,不隔異教。一字
之褒,華夷孔懷,得其所故也。馬公敬其事且 謹,始以垂後,遂咨於文雄。今柳州 刺 史河東 柳君為前碑,後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由曹
溪來,且曰:「願立第二碑,學者志也。」維如來滅 後,中五百歲,而摩騰、竺法蘭,以經來華,人始 聞其言,猶夫重昏之見曶爽。後五百歲,而達
摩以法來華,人始傳其心,猶夫昧旦之覩白 日。自達摩六傳至大鑒,如貫意珠,有先後而 無同異。世之言真宗者,所謂頓門。初達摩與
佛衣俱來,得道傳付以為真印。至大鑒置而 不傳,豈以是為筌蹄邪?芻狗邪?將人人之莫 已若而不若置之邪?吾不得而知也。
[0364a16] 按大鑒 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沒,百有六年 而諡。始自蘄之東山,從第五師得授記以歸。
中宗使中貴人再徵,不奉詔。第以言為貢,上 敬行之。銘曰:
[0364a21] 至人之生,無有種類,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 蠢南裔,降生傑異,父乾母坤,獨肖元氣。一言 頓悟,不踐初地,五師相承,授以寶器。宴坐曹
溪,世號南宗,學徒爰來,如水之東。飲以妙藥, 差其瘖聾,詔不能致,許為法雄。去佛日遠,群 言積億,著空執有,各走其域。我立真筌,揭起
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能使學者,還其天 識,如黑而迷,仰目斗極。得之自然,竟不可傳, 口傳手付,則礙於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佛衣銘 (并引)
[0364b02] 吾既為僧琳撰曹溪第二碑,且思所以辯六 祖置衣不傳之旨,作《佛衣銘》。曰:
[0364b04] 佛言不行,佛衣乃爭,忽近貴遠,古今常情。尼 父之生,土無一里,夢奠之後,履存千祀。惟昔 有梁,如象之狂,達摩救世,來為醫王。以言不
痊,因物乃遷,如執符節,行乎復關。民不知官, 望車而畏,俗不知佛,得衣為貴。壞色之衣,道 不在茲,由之信道,所以為寶。六祖未彰,其出
也微,既還狼荒,憬俗蚩蚩。不有信器,眾生曷 歸,是開便門,非止傳衣。初必有終,傳豈無已, 物必歸盡,衣胡久恃。先終知終,用乃不窮。我
道不朽,衣於何有,其用已陳,孰非芻狗。
[0364b14] 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 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眾僧驚起,見一 孝子從塔中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
事聞于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 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村捕得賊人,送韶 州鞠問。云:「姓張名淨滿,汝州梁縣人。於
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 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海東供養。」柳守聞狀, 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韜曰:
「如何處斷?」韜曰:「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 以佛教慈悲冤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 可恕矣。」柳守加歎曰:「始知佛門廣大。」遂 赦之。
[0364b26] 上元元年,肅宗遣使,就請師衣鉢歸 內供養。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夢六 祖大師請衣鉢,七日勅刺史楊緘云:「朕夢
感能禪師請傳衣袈裟却歸曹溪,今遣鎮 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謂之國寶, 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專令僧眾親承宗
旨者嚴加守護,勿令遺墜。」後或為人偷竊, 皆不遠而獲。如是者數四。憲宗諡大鑒禪 師,塔曰元和靈照。其餘事蹟,係載唐尚書
王維、刺史柳宗元、刺史劉禹錫等碑。守塔 沙門令韜錄。
跋
[0364c09]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 故目之曰經。其言近指遠。詞坦義明。誦者各 有所獲。明教嵩公常讚云。天機利者得其深。
天機鈍者得其淺。誠哉言也。余初入道。有感 於斯。續見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 滅。因取其本校讎。訛者正之。略者詳之。復增
入弟子請益機緣。庶幾學者得盡曹溪之旨。 按察使雲公從龍。深造此道。一日過山房睹 余所編。謂得壇經之大全。慨然命工鋟梓。顓
為流通。使曹溪一派不至斷絕。或曰。達磨不 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盧祖六葉正傳。 又安用是文字哉。余曰。此經非文字也。達磨
單傳直指之指也。南嶽青原諸大老。嘗因是 指以明其心。復以之明馬祖石頭諸子之心。 今之禪宗流布天下。皆本是指。而今而後。豈
無因是指。而明心見性者耶。問者唯唯再拜 謝曰。予不敏。請併書于經末以詔來者。至元 辛卯夏。南海釋宗寶跋。
[0365a04] 附錄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