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Tu Yi Bian 淨土疑辨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淨土疑辨》序豫章微休居士陳 所蘊撰
[0419c23] 蓮池禪師作《淨土疑辨》,摧慢幢,破癡網,如闇得燈,如貧得寶,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論,未有若此之精切而著明者也。修淨土者,最宜服膺。
[0419c26] 或疑:「未後戒彼,恣意妄談,貽苦報於無盡。其言得無已甚乎?」
[0419c27] 余曰:「非已甚也。」
[0419c28] 甞考唐房翥暴卒,至冥間見王,王曰:「據案簿,君曾勸一老人念佛,已生淨土。君承此福,亦合生淨土。」遂放還。呂師說云:「闡提之輩不信有西方,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入地獄如箭射。」
[0420a03] 夫一口業也。勸人念佛,亦令生淨土;障人念佛,入地獄如箭射。恣口業者,其真可懼也哉。故曰:「蓮池禪師之言,非已甚也。」
[0420a06] 序 畢
淨土疑辯
[0420a11] 或問:「淨土之說,蓋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禪宗。 而今只管讚說淨土,將無執著事相,不明理 性?」
[0420a13] 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子之所疑, 當 下氷釋。昔
人於此,遞互闡揚,不一而足。如中峰大師 道:『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而修之 者必貴一門深入。』此數語,尤萬世不易之定
論也。故大勢至菩薩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 佛心,入無生忍。』普賢菩薩入華嚴不思議解 脫而曰:『願命終時,生安樂剎。』是二大士,一侍
娑婆教主,一侍安養導師,宜應各立門戶,而 乃和會圓融,兩不相礙,此皆人所常聞習知, 那得尚執偏見?
[0420a23] 「且爾云:『淨土表法者』,豈不以 淨心即是淨土,豈復更有七寶世界?則亦將 謂善心即是天堂,豈復更有夜摩忉利?惡心
即是地獄,豈復更有刀劍鑊湯?愚癡心即是 畜生,豈復更有披毛帶角等耶?
[0420a27] 「又爾喜談理 性,厭說事相。都緣要顯我是高流,怕人說我 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無
理,相外無性,本自交徹,何須定要捨事求理, 離相覓性?況土分四種,汝謂只有寂光土更 無實報、莊嚴等土乎哉?若一味說無相話以
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論,記得 幾則公案,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了 徹自心,隨處淨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中
作住止否?還肯就犬、豕、馬、牛同槽而飲噉否? 還肯入丘塚,與臭腐、屍骸同睡眠否?還肯洗 摩飼哺伽摩羅疾,膿血屎尿諸惡疾人,積月
累年否?』於斯數者,歡喜安隱,略不介意,許 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 疑嫌,則是淨穢之境未空,憎愛之情尚在,而
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 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 哉!
[0420b15] 「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願,願於生死 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行,更無畏怯,則淨土 之生,吾不汝強。汝或慮此土,境風浩大,作主
不得;慮諸佛出世難值,修學無繇;慮忍力未 固,不能於三界險處度脫眾生;慮盡此報身 未能永斷生死,不受後有;慮後有既在,捨身
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則棄淨土而不生, 其失非細。
[0420b22] 「此淨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 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他日汝當自知。汝今參 禪、念佛,不妨隨便一門深入。但忌認鍮作金,
得少為足,便似管窺小解,恣意妄談,非詆淨 土。喻如癡狂之子,罵斥父母,父母慈憐雖不 加責,其如天理之不容,王法之必戮何?彼妄
談者報亦如是。可懼也夫!可悲也夫!」
淨土疑辨後跋
[0420c05] 微休居士鳴道學於靖江,有武城弦歌之風。 既致政,勵精華嚴,鏤梵本為方冊,以便讀學; 而復弘贊淨土,刻予所著疑辨,廣為流通。夫
尚志十玄之門,捿神九蓮之域,可謂深契普 賢願王,妙入毘盧性海者矣。惜早逝,不令曹 魯川見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7 冊 No. 1977 淨土疑辨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