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jie Cidi Chu Men 法界次第初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界次第初門總序[0664b05]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附論。撰法界次第初門三百科。裁為七卷。流傳新學。略為三意。一為讀經尋論隨見法門。脫有迷於名數者。二為未解聖教所制法門淺深之次第。三為學三觀之者。當以此諸法名相義理。一一歷心而轉作。則觀解無礙。觸境不迷。若於一念心中。通達一切佛法者。則三觀自然了了分明也。故出此三百科。名教仍當。名下略辨體相。始得三卷。
[0664b14] 法界次第初門目錄
[0664b15] 卷上之上
[0664b16] 名色初門第一
[0664b17] 五陰初門第二
[0664b18] 十二入初門第三
[0664b19] 十八界初門第四
[0664b20] 十六知見初門第五
[0664b21] 見愛二煩惱初門第六
[0664b22] 三毒初門第七
[0664b23] 五蓋初門第八
[0664b24] 十煩惱初門第九(亦名十使)
[0664b25] 九十八使初門第十
[0664b26] 十惡初門第十一
[0664b27] 十善初門第十二
[0664b28] 卷上之下
[0664b29] 三歸初門第十三
[0664c01] 五戒初門第十四
[0664c02] 四禪初門第十五
[0664c03] 四無量心初門第十六
[0664c04] 四無色定初門第十七(亦名四空定)
[0664c05] 六妙門初門第十八
[0664c06] 十六特勝初門第十九
[0664c07] 通明觀初門第二十(亦名通明禪)
[0664c08] 卷中之上
[0664c09] 九想初門第二十一
[0664c10] 八念初門第二十二
[0664c11] 十想初門第二十三
[0664c12] 八背捨初門第二十四
[0664c13] 八勝處初門第二十五
[0664c14] 十一切處初門第二十六
[0664c15] 十四變化初門第二十七
[0664c16] 六神通初門第二十八
[0664c17] 九次第定初門第二十九
[0664c18] 三三昧初門第三十
[0664c19] 師子奮迅三昧初門第三十一
[0664c20] 起越三昧初門第三十二
[0664c21] 卷中之下
[0664c22] 四諦初門第三十三
[0664c23]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0664c24] 生法二空初門第三十五
[0664c25] 三十七品初門第三十六
[0664c26] 三解脫初門第三十七
[0664c27] 三無漏根初門第三十八
[0664c28] 十一智初門第三十九
[0664c29] 十二因緣初門第四十
[0665a01] 卷下之上
[0665a02] 四弘誓願初門第四十一
[0665a03] 六波羅蜜初門第四十二
[0665a04] 四依初門第四十三
[0665a05] 九種大禪初門第四十四
[0665a06] 十八空初門第四十五
[0665a07] 十喻初門第四十六
[0665a08] 卷下之下
[0665a09] 百八三昧初門第四十七
[0665a10] 五百陀羅尼初門第四十八
[0665a11] 四攝初門第四十九
[0665a12] 六和敬初門第五十
[0665a13] 八自在我初門第五十一(亦名八種變化)
[0665a14] 四無礙辯初門第五十二
[0665a15] 十力初門第五十三
[0665a16] 四無所畏初門第五十四
[0665a17] 十八不共法初門第五十五
[0665a18] 大慈大悲初門第五十六
[0665a19] 三十二相初門第五十七
[0665a20] 八十種好初門第五十八
[0665a21] 八種音聲初門第五十九
[0665a22] 三念處初門第六十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名色初門第一
[0665b06] 一名 二色
[0665b07] 今辨法界初門。先從名色而始者。至論諸法 本原清淨。絕名離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 二而辨其二者。以行者初受一期妄報歌羅
邏時。但有名色二法。當知名色即是一切世 間出世間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攝一切 法。即是一切法。若諸大聖分別說一切法
門。皆約名色而分別之。無有一法出於名色。 故智度論偈云。
一切諸法中 但有名與色
若欲如實觀 但當觀名色
雖癡心多想 分別於異事
更無有一法 出於名色者
[0665b19] 一名 心但有字故曰名也。即是心及相應 數法。雖有能緣之用而無質礙可尋。既異於 色而有心意識及諸數法種種之別名。故謂 之為名也。
[0665b23] 二色 有形質礙之法謂之為色。是十入及 一入少分。皆是質礙之法。並無知覺之用。既 異於心意識法。故稱為色也。
五陰初門第二
[0665b27] 一色陰 二受陰 三想陰 四行陰 五 識陰
[0665b29] 次名色而辨五陰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 聖教門開名則為四心。對色合為五也。此五 通稱為陰者。一往而釋。陰以陰覆為義。能覆
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集散不絕。故通 名為陰。
[0665c05] 一色陰 有形質礙之法名為色。色有十四 種。所謂四大五根五塵。此之十四。並是色法 也。
[0665c08] 二受陰 領納所緣名為受。受有六種。謂六 觸因緣生六受。但境既有違順。非違非順之 別。故六受亦各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 異也。
[0665c12] 三想陰 能取所領之緣相名為想。想有六 種。謂取所領六塵之相。為六想也。
[0665c14] 四行陰 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行有 六種。大品經中。說為六思。思即是行。謂於六 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無動業也。
[0665c17] 五識陰 了別所緣之境名為識。識有六種。 即是六識。若諸論師多云。識在二心之前。 諸大乘經中。明識最居後。今依經為次料簡。
十二入初門第三
[0665c21] 內六根入 一眼入 二耳入 三鼻入 四舌入 五身入 六意入
[0665c23] 外六塵入 一色入 二聲入 三香入 四味入 五觸入 六法入
[0665c25] 次五陰而辨十二入者。以惑者迷色偏重故。 大聖教門。開色為十。心但為二。合為十二也。 通稱入者。入以涉入為義。根塵相對則有識
生。識依根塵仍為能入。根塵即是所入。今此 十二從所入受名。故通受入名。內六入者。 此之六法親故屬內。為識所依。故名為入。亦
名根者。根以能生為義。此六既並有生識之 功。故通名根也。
[0666a04] 一眼入 身分對色。能見色之處名眼。眼是 四大造色。體為十色共成。所謂四大四微。身 根微。眼根微也。
[0666a07] 二耳入 身分對聲。能聞聲之處名耳。耳是 四大造色。亦為十色共成。謂四大四微。身根 微。耳根微。
[0666a10] 三鼻入 身分對香。能聞香之處名鼻。鼻是 四大造色。亦為十色共成。謂四大四微。身根 微。鼻根微。
[0666a13] 四舌入 身分對味。能知味之處名為舌。舌 是四大造色。亦為十色所成。謂四大四微。身 根微。舌根微也。
[0666a16] 五身入 六分假合之體對觸。能覺觸處皆 名為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謂四 大四微。身根微。
[0666a19] 六意入。心對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 之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諸心數法。但 取心王。以為意入。
[0666a22] 外六入者。此六法疎故屬外。識所遊涉。故名 為入。亦名塵者。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 識。故通名為塵也。
[0666a25] 一色入 一切對眼。所見之色名為色。色有 二種色。攝一切色。一正報可見色。眾生身色。 青黃赤白黑色等。二依報可見色。外無知青
黃赤白黑色等也。
[0666a29] 二聲入 一切對耳。所聞之色曰聲。聲有二 種聲。攝一切聲。一從正報色出聲。眾生語言 音聲也。二從依報色出聲也。
[0666b03] 三香入 一切對鼻。所聞之色名香。香有二 種香。攝一切香。一正報色處香。眾生身中香 臭也。二依報色出香。外一切無知色中所有 香臭。
[0666b07] 四味入 一切對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 種味。攝一切味。一正報色處味。眾生身中之 六味也。二依報色處味。外一切無知色中所
有六味也。
[0666b11] 五觸入 一切對身。所覺之色名觸。觸有二 種觸。攝一切觸。一正報色處觸。眾生身中。冷 暖澁滑等十六觸也。二依報色處觸。外一切
無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觸也。
[0666b15] 六法入 一切對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 種法。攝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 相應諸心數法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
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為法。
十八界初門第四
[0666b20] 內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0666b22] 外六塵界 一色界 二聲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觸界 六法界
[0666b24] 六識界 一眼識界 二耳識界 三鼻識 界 四舌識界 五身識界 六意識界
[0666b26]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於名色 俱重故。開色為十。離名作八。合為十八界也。 通名界者。以界別為義。此十八法各有別體。
義無渾濫。故通受界名也。
[0666c01] 內六根界 此具如前明。內六根入中分別 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欲使修觀之徒 推析無謬。不滯十六知見之妄計也。
[0666c04] 外六塵界 此具如前。外六塵入中分別其 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意同六根。中立界 名。
[0666c07] 六識界者。若根塵相對即有識生。識以識別 為義。識依於根。能識別於塵。故此六通名 識也。若了識從緣生。豈計有神使知謬取 也。
[0666c11] 一眼識界 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 生時。即識色塵。故名眼識界也。
[0666c13] 二耳識界 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 生時。即識聲塵。故名耳識界也。
[0666c15] 三鼻識界 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 生時。即識香塵。故名鼻識界也。
[0666c17] 四舌識界 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 生時。即識味塵。故名舌識界也。
[0666c19] 五身識界 身根若對觸塵。即生身識。身識 生時。即識觸塵。故名身識界也。
[0666c21] 六意識界 五識生已即滅。意為意識。此 意識續生。意識生時。即識法塵。若五識能生 意識。即以前五識為根。後意識為意識。此意
識滅次識續生。是則前意識生後意識。如是 亦脫傳受根識之名。皆以能生為根。所生為 識。今說所生之識。為意識界也。
十六知見初門第五
[0666c28] 一我 二眾生 三壽者 四命者 五生 者 六養育 七眾數 八人 九作者 十使作者 十一起者 十二使起者 十 三受者 十四使受者
十五知者 十六 見者
[0667a04] 次名色陰入界。而辨十六知見者。名色等法 中。神我本不可得。而未見道者。悉於名色等 法中。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歷緣略辨。
即有十六知見之別。廣對諸緣。則妄計不可 稱數。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今 為欲於後明生法二空等一切觀門。必須善
識假實之法。故略依傍大智度論釋之也。
[0667a11] 一我 若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無明不了。若 即若離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我為也。
[0667a13] 二眾生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和合中。妄計 有我生。故名眾生。
[0667a15] 三壽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有我 受一期果報壽有長短。故名壽者。
[0667a17] 四命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命 根成就連持不斷。故名命者。
[0667a19] 五生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 起眾事。如父生子。名為生者。亦計我來人中 受生。故名生者。
[0667a22] 六養育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 養育於他。故名養育。亦計我從生已來。為父 母養育。故名養育。
[0667a25] 七眾數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 名色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因緣。是眾法 有數故名眾數。
[0667a28] 八人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是行 人。異於非行之人。故名為人。亦計我生人道。 異於餘道。故名為人。
[0667b02] 九作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 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0667b04] 十使作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0667b06] 十一起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起者。
[0667b08] 十二使起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 我能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
[0667b10] 十三受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當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0667b12] 十四使受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 我當令他受苦樂果報。故名使受者。
[0667b14] 十五知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有 五根能知五塵。故名知者。
[0667b16] 十六見者 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 有眼根故。能見一切色。亦計我能起邪見。我 起正見名見者。
見愛二煩惱初門第六
[0667b20] 一見煩惱 二愛煩惱
[0667b21] 次名色陰入界。及我等十六。而辨見愛者。若 迷此假實二法。則倒想紛然。故三界流轉無 際。皆是煩惱使之然也。若論煩惱根本。不出
見愛。枝派分別。則科目甚多。所謂三毒五蓋 十使。九十八煩惱。八萬四千乃至塵沙等數。 此諸科目雖數有多少。而同是煩惱潤生之
力。體無殊別。但教門善巧。乃約增減之數而 制立之。故纓絡經云。見著二法迷法界色心。 廣起一切三界煩惱。通名煩惱者。煩以喧煩
為義。惱以逼亂為義。能喧煩之法逼亂行者 心神。致使真明不得開發。故名煩惱也。
[0667c03] 一見煩惱 邪心觀理名之為見。若於假實 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隨見偏理妄執為實。 通名為見。見煩惱者。謂五利使。見諦所斷八
十八使。及六十二見等也。
[0667c07] 二愛煩惱 貪染之心名之為愛。若於假實 二事。情迷隨心。所對一切事境。染著纏綿。通 名為愛。愛煩惱者。謂五鈍使。思惟所斷十使。
及所斷結流。愛扼纏蓋纏等也。
三毒初門第七
[0667c12] 一貪毒 二瞋毒 三癡毒
[0667c13] 次見愛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離之異。 事須分別。若合但取癡一分為見。餘一分及 貪恚。並合為愛也。若離則見愛之中各有三
毒。如此歷三界五行。則離出九十八使。一切 煩惱通名毒者。毒以沈毒為義。惱壞之甚。 故云沈毒。以其能壞出世善心。故名為毒 也。
[0667c20] 一貪毒 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 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即是貪毒。歷三界 五行。十五貪使並是貪毒。但上二界煩惱既
薄故。別受愛名。
[0667c24] 二瞋毒 違忿之心。名之為瞋。若以迷心對 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即是瞋毒。歷欲界 五行下。即有五瞋使。並是瞋毒。數人義上二
界無瞋也。
[0667c28] 三癡毒 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若迷一切事 理之法。無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諸邪行。即是 癡毒。亦名無明。無明有二種。一者相應無明。
即是與三界五行下八十八使。相應共起。二 者不相應無明。即是三界五行下十五癡使 也。
五蓋初門第八
[0668a06] 一貪欲蓋 二瞋恚蓋 三睡眠蓋 四掉 悔蓋 五疑蓋
[0668a08] 次三毒而辨五蓋者。若論三毒之體。豈異五 蓋。但科目不同。名字增減有異。故次分別。所 以然者。若沒癡毒之名而離癡法。為睡眠掉
悔疑三蓋。足貪瞋為五蓋也。若開五蓋則煩 惱無量。通名蓋者。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 者清淨善心。不得開發。故名為蓋。而此五蓋
既的為在下所明諸禪正障。故須略辨其相。
[0668a15] 一貪欲蓋 引取心無厭足為貪欲。分別體 相。具如貪毒中說。三界五行中十五貪使。即 是貪欲蓋。
[0668a18] 二瞋恚蓋 忿怒之心名為瞋恚。分別體相。 具如前說。欲界五行五種瞋使。即是瞋蓋也。
[0668a20] 三睡眠蓋 意識惛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 若心依無記則增長無明。故意識惛惛而熟。 五情暗冥無所覺知。謂之睡眠也。數人說為
增心數法。猶屬見思所斷十五癡使攝也。
[0668a24] 四掉悔蓋 邪心動念曰掉。退思憂悴為悔。 若縱無明謬取。則戲論動掉心生。既所為乖 失。退思則有憂悔也。亦是增心數法。正屬見
諦所斷三十二見使。攝思惟斷。亦有少分也。
[0668a28] 五疑蓋 癡心求理。猶預不決。名之為疑。若 修道定等法。無明暗鈍。不別真偽。因生猶預。 心無決斷。皆謂疑也。世間通疑。非一正論。障
道之疑。即是見諦所斷。三界四行十二疑使 也。
十使初門第九
[0668b05] 五鈍使 一貪使 二瞋使 三無明使 四慢使 五疑使
[0668b07] 五利使 一身見使 二邊見使 三邪見 使 四戒取使 五見取使
[0668b09] 次五蓋而辨十使者。豈有十使異於五蓋。若 教門但為修定者說。略立三毒五蓋之數。若 為修慧者說。欲使明識所斷之惑無謬。故須
分別為十使也。所以然者。貪瞋二蓋。即是貪 瞋二使。睡蓋之本。即是癡使。離癡出慢。即為 慢使。疑蓋即疑使也。是為五鈍使。掉悔即是
邪思掉動之心。若細分別其相。則有五利五 鈍使之別。而此推之還是五蓋。分別為十使 也。若開十使。則出一切煩惱。此十通名使者。
使以驅役為義。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 故通受使名。亦名十煩惱。煩惱義如前說。
[0668b20] 一貪欲使 引取無厭。名曰貪欲。分別其相。 具如貪毒中說。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中十五 貪。皆是貪使。
[0668b23] 二瞋恚使 忿怒之心。名之曰瞋。分別其相。 具如瞋毒中說。見思所斷。欲界五行中五恚。 即是恚使也。
[0668b26] 三無明使 迷惑不了之心。名為無明。若以 迷心緣境。隨有所起。則念念永失。而不知慚 愧者。皆是癡也。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下十五
癡。即是無明使。
[0668c01] 四慢使 自恃輕他之心曰慢。若自恃種姓 富貴有德才能。輕蔑於他。即是慢也。慢有八 種。在下別出。乃至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下十
五慢。皆是慢使也。
[0668c05] 五疑使 迷心乖理。猶預不決曰疑。分別其 相。具如疑蓋中說。三界四行十二種疑。並是 疑使也。
[0668c08] 六身見使 若於名色陰入界中。妄計為身。 名為身見。若以無明不了。則於五陰中。起二 十種身見。則身見有二十種。見諦所斷。一行
中歷三界有二身見也。
[0668c12] 七邊見使 執邊之心。名為邊見。若於四邊。 不了隨見。一邊為實。餘邊悉為妄語。如其所 見。互執一邊。悉墮邊見。歷三世五陰。即有六
十二見。並是見諦所斷。合六十二見。同是一 邊見攝也。又約見諦所斷。一行中歷三界即 有三邊見。
[0668c18] 八邪見使 邪心取理故名邪見。若無明不 了。四諦因果。邪心推獲。謂無此理。因斷滅出 世間善根。乃至世間善根。作闡提行。是為
邪見。見諦所斷三界四行中。有十二邪見是 也。
[0668c23] 九見取使 於非真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 而取。故曰見取。若行道之時。雖入種種觀門。 而真明未發。無明不了。便謬計所得。以為真
為勝。生心取著。皆名見取也。見諦所斷。三界 四行。有十二見取是也。
[0668c28] 十戒取使 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以進行。 故曰戒取。若取雞狗牛戒。乃至九十五種外道 所行之戒。以為真戒。皆名戒取。若人雖持佛
戒。見有戒相。亦是戒取。見諦所斷三界二行。 有六種戒取是也。
九十八使初門第十
[0669a05] 見諦門八十八使 欲界有三十二使 色 界有二十八使 無色界二十八使
[0669a07] 思惟門十使 欲界有四使 色界有三使 無色界有三使
[0669a09] 次十使而辨九十八使者。正為見思兩道惑 障不同。欲使修觀之者。精識所治之惑。斷伏 無濫。故教門歷三界五行。細分別十使。則有
九十八也。亦名九十八煩惱。通名為使。名煩 惱者。類如前釋。若離九十八使。則出一切煩 惱。今依數人明九十八使也。若成實論人。所 解則異也。
[0669a16] 見諦惑欲界三十二使 苦諦下具有十使。 集諦下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 七使。亦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八使。但
除身見邊見。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
[0669a20] 見諦惑色界二十八使 苦諦下有九使除瞋。 集諦下有六使除瞋。及除身見邊見戒取。滅 諦下有六使。亦除瞋及身見邊見戒取。道諦
下有七使。亦除瞋使及身見邊見。故色界四 行下。合有二十八使也。
[0669a25] 見諦惑無色界二十八使 苦諦下有九使。集 諦下有六使。滅諦下有六使。道諦下有七使。 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別。故無色界四行
下。合二十八使。合三界四諦下。有八十八 使。並是能障見諦之惑。為須陀洹見道之所 斷也。分別使相略說。並如前十使章門辨也。
[0669b02] 思惟惑欲界四使 一貪使。二瞋使。三癡使。 四慢使。
[0669b04] 此使從斯陀含向。入修道斷。乃至阿那含果。 九品方盡。
[0669b06] 思惟惑色界三使 一貪使。二癡使。三慢使。
[0669b07] 此三使並是阿羅漢向。用修道智斷也。
[0669b08] 思惟惑無色界三使 一貪使。二癡使。三慢 使。
[0669b10] 故三界思惟惑合有十使。足前見諦。合為九 十八使。但此三使亦是阿羅漢向斷。至果方 盡也。
[0669b13] 次此應廣出諸煩惱科目。所謂三漏。四流。四 縛。八邪。八倒。九結。九惱。十纏。乃至五百煩 惱。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及恒沙等數煩惱。皆
從見愛九十八使。離合而辨。若具出科目 (云云) 。 今略出數科。足以顯教門明煩惱離合惑障 潤生之法。諸煩惱科目。至第六卷中。別當更 隨要而出。
十惡初門第十一
[0669b21] 身有三惡 一殺生 二偷盜 三邪婬
[0669b22] 口有四惡 一妄語 二兩舌 三惡口 四綺語
[0669b24] 意有三惡 一貪欲 二瞋恚 三邪見
[0669b25] 次諸煩惱結使而辨十惡者。以煩惱既是惑 亂之法。能驅役行者心神。乃令觸境顛倒。若 縱此惑情而起身口意者。則動與理乖。故於
三業所起。備有十惡也。通名惡者。惡以乖理 為義。此十並是乖理而起。故名為惡。亦名十 不善道。以其能通苦報。故非善道也。
[0669c02] 一殺生 斷一切眾生命。故名為殺生。
[0669c03] 二偷盜 盜取他財物。故名為偷盜。
[0669c04] 三邪婬 於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婬。
[0669c05] 四妄語 以言誑他。故名妄語。
[0669c06] 五兩舌 搆鬪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 為兩舌。
[0669c08] 六惡口 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
[0669c09] 七綺語 綺側語辭言乖道理。名為綺語。
[0669c10] 八貪欲 引取順情塵境。心無厭足。名為貪 欲。
[0669c12] 九瞋恚 若對違境。心生忿怒。名為瞋恚。
[0669c13] 十邪見 撥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見。
[0669c14] 次此應出四重。五逆。七逆。謗方等經。用僧鬘 物。作闡提行。十六惡律儀等。諸輕重惡業科 目。皆從十惡中。離合分別而說者。今欲論諸
入道要門具出 (云云) 。至後第六卷中。別當更出。
十善初門第十二
[0669c19] 身三種善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 邪婬
[0669c21] 口四種善 一不妄語 二不兩舌 三不 惡口 四不綺語
[0669c23] 意三種善 一不貪欲 二不瞋恚 三不 邪見
[0669c25] 次十惡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惡是乖理之 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則必須息惡行善。 可以來世永致清升之樂果。是以次十惡而
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 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 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
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 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為善。或加以道名。以 能通至樂果也。
[0670a05] 一不殺生 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 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0670a07] 二不偷盜 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 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0670a09] 三不邪婬 即是止善。止前於非妻妾婬欲 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0670a11] 四不妄語 即是止善。止前虛言誑他之惡 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也。
[0670a13] 五不兩舌 即是止善。止前搆鬪兩邊之惡 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0670a15] 六不惡口 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 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0670a17] 七不綺語 即是止善。止前綺側乖理之惡 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0670a19] 八不貪欲 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 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 之觀行善。
[0670a22] 九不瞋恚 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 者當行慈忍之善。
[0670a24] 十不邪見 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 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 慧之善心。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三歸戒初門第十三
[0670b06] 一歸佛 二歸法 三歸僧
[0670b07] 次十善而辨三歸者。如來未興於世。爾時已 有十善之化。是為世間舊善。豈有三寶之可 歸。大聖初成正覺。方因提謂長者。開授三歸
之戒。翻邪歸正。以為入聖之根本。三乘行者。 歸宗進行。此為初首也。三歸之用。正破三邪。 濟三塗。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歸為本。
通發一切戒品及諸出世善法。豈同十善之 舊法耶。問曰。十二門禪亦是舊法。今何故不 三歸前說。答曰。若依說教時節實如所問。但
今欲次論修行戒定之次。則不得爾。今次三 歸之下。備出諸戒科目。並同此意。
[0670b18] 一歸依佛 佛陀秦言覺者。自覺覺他。故名 為佛。歸者以反還為義。反邪師還事正師。故 名歸。依者憑也。憑心靈覺。得出三塗及三界
生死也。故經云。歸依於佛者。終不更歸依其 餘諸外天神也。
[0670b23] 二歸依法 達磨秦言法。法云可軌。大聖所 說。若教若理。可為心軌。故言法也。歸者反邪 法還修正法。故名歸。依者憑佛所說。法得出
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法者。永離 於殺害。
[0670b28] 三歸依僧 僧伽秦言眾。眾名和合。出家三 乘行者。心與佛所說事理法合。故名為僧。歸 者反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
行之伴。故名歸。依者憑心出家三乘正行 伴。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僧 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諸外道也。
五戒初門第十四
[0670c06] 一不殺生戒 二不偷盜戒 三不邪婬戒 四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
[0670c08] 次三歸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論云。念佛如醫 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藥 禁忌。今所以次三歸而明諸戒品。意在此也。
故佛為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歸已。即授五 戒。為優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則非 清信士女。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
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 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 量。若約出世。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
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 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 能堅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
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 之惡。故名防止。
[0670c22] 一不殺生戒 云何名殺生。若實知是眾生。 發心欲殺而奪其命。起身業有作已。是名殺 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其餘繫閉鞭打等。
是殺方便非正罪。
[0670c26] 二不偷盜戒 云何名盜。知他物生盜心。取 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事。名 不偷盜戒。其餘計校乃至手捉未離地等。是
盜方便非正罪。
[0671a01] 三不邪婬戒 云何名邪婬。若女人為父母 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出 家戒法護。乃至自婦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
兒。及非道處。如是犯者。名為邪婬。若不作是 事。名不邪婬戒其餘言戲。以物相要。乃至捉 手觸身。未遂婬事。皆為邪婬方便非正罪。
[0671a07] 四不妄語戒 云何名妄語。不淨心欲誑他。 隱覆實事。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若不 作是事。名不妄語戒。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
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皆是妄語方便。不謂 正罪。
[0671a12] 五不飲酒戒 云何名酒。酒有三種。一者穀 酒。二者果酒。三者藥酒。若乾若濕。若濁若 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
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也。
[0671a16] 次此應明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一日一夜八 戒。出家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 戒。比丘比丘尼十種得戒。五篇七聚相。乃至
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及三千威儀。八萬律 儀。是中皆應次第略出科目。辨大聖從麁至 細制戒之意。事轉繁多具列 (云云) 。今欲且逐要
出諸禪定智慧法門科目次第。此諸戒中事 數。至下第六卷。別更隨要者出之。
四禪初門第十五
[0671a25] 一初禪 二二禪 三三禪 四四禪
[0671a26] 今次諸戒品而辨四禪者。上所明戒相。雖復 麁細有殊。終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惡。既未除 細亂。豈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羅皎潔。志
在禪門。專修五法 (五法在下別出科目) 則色界清淨四大 自現身中緣。是以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 勝妙支林功德爾乃因超欲網果居色界。通
名禪者。禪是西土之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 五蓋等一切諸惡。故云棄惡。或翻功德叢林。 或翻思惟修。今不具釋。而言根本者。以無量
心背捨勝處一切處神通變化及無漏觀慧等 種種諸禪三昧。悉從四禪中出。故稱根本。
[0671b08] 初禪有五支 一覺支 二觀支 三喜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0671b10] 一覺支 初心在緣名為覺。行者依未到地。 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 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
益。故名覺支。
[0671b14] 二觀支 細心分別名為觀。行者既證初禪 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 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
所未有。故名觀支。
[0671b18] 三喜支 欣慶之心名為喜。行者初發禪時。 乃有喜生。但分別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觀 心分別。所捨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得初禪。利
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則歡喜無量。故名喜 支。
[0671b23]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為樂。行者發初禪時。 乃即有樂。但分別喜動踊心息。則恬然靜 慮。受於樂觸怡悅之安快。故名樂支。
[0671b26]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 初證禪時。乃即著定。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 法。故有細微之散。若受喜樂心。自然與定
法一。故名一心支。
[0671c01] 二禪有四支 一內淨支 二喜支 三樂 支 四一心支
[0671c03] 一內淨支 心無觀覺之渾濁。故名內淨。行 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 心內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淨。故名內
淨支也。
[0671c07] 二喜支 欣慶之心名之為喜。行者初得內 淨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 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內淨之喜。歡喜無
量。故名為喜支。
[0671c11] 三樂支 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喜踊之 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於內淨喜中之悅樂。 故名為樂支也。
[0671c14]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 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停不動。故名為一 心支。
[0671c17] 三禪有五支 一捨支 二念支 三慧支 四樂支 五一心支
[0671c19] 一捨支 離喜不悔。此心名捨。行者欲離二 禪時。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既滅謝。三禪即 發。若證三禪之樂。則捨二禪之喜。不生悔
心。故名為捨。亦名三禪。樂初生時。是樂三 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禪壞。故須行捨。
[0671c24] 二念支 念名愛念。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 從內起。應須愛念。將息則樂得增長。乃至遍 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0671c27]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發三禪之 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遍身。若非善巧之解 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
[0672a01]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發三禪 樂已。若能善用捨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 則增長遍身怡悅受樂安快三禪之樂。三禪
為最樂。若離三禪。餘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0672a05] 五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 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一。澄渟不動。名一 心支。
[0672a08] 四禪四支 一不苦不樂支 二捨支 三 念支 四一心支
[0672a10] 一不苦不樂支 中庸之心。不苦不樂。行者 欲離三禪時。種種因緣。訶責於樂。樂既謝滅。 則不動之定。與捨俱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
樂也。
[0672a14] 二捨支 離樂不悔此心名捨。行者既得第 四禪不動真定。則捨三禪難捨之樂。不生悔 心。故名捨支。亦云。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
定起動念心。若心行捨。則無動念之乖也。
[0672a18] 三念清淨支 念者愛念也。行者既得四禪 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德。方便將養令 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為念。亦云是四禪中
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0672a22] 四一心支 心與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 得四禪捨俱之定。捨念將息。則心無所依。泯 然凝寂。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淨木無波
湛然而照萬像皆現。何故此四禪中。獨名不 動定也。初禪覺觀動。二禪喜所動。三禪樂 所動。是四禪中先離憂喜。今復除苦樂。故名
真定也。三界勝定。無復過此若三乘行人。善 巧照了分明。則因此定發真無漏。有漏外道 無慧方便。入此定時。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
無想定。謂為涅槃。是為邪倒。非涅槃也。從初 禪至四禪。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從 四禪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四無量心初門第十六
[0672b06] 一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 三喜無量心 四捨無量心
[0672b08] 次四禪而辨四無量心者。四禪但是自證禪 定功德。而未有利他之功。故樂大功德者。當 憐愍一切眾生。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定。此四
通名無量心者。從境以得名。以所緣眾生無 量故。能緣之心。亦隨境無量。故悉受無量 心名。
[0672b14] 一慈無量心 能與他樂之心。名之為慈。若 行者於禪定中。念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 生定。名為慈定。是慈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
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名慈 無量心。
[0672b19] 二悲無量心 能拔他苦之心。名之為悲。若 行者於禪定中。念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時。心 數法中生定。名為悲定。是悲相應心。無瞋無
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 是為悲無量心也。
[0672b24] 三喜無量心 慶他得樂。生歡悅心。名之為 喜。若行者於禪定中。念眾生令離苦得樂歡 喜時。心數法中生定。名為喜定。是喜相應心。
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 滿十方。是為喜無量心。
[0672b29] 四捨無量心 若緣於他無憎無愛之心。名 之為捨。行者於禪定中。念眾生悉念同得無 憎無愛如證涅槃。寂然清淨。如是念時。心數
法中生定。名為捨定。是捨相應心。無瞋無恨 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是 為捨無量心。
四空定初門第十七
[0672c07] 一虛空處定 二識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 四非有想非無想處定
[0672c09] 次無量心而。辨四空處定者。四無量心中。 雖有大功德。而未免形質之患累。若行人厭 色如牢獄者。則心心樂欲出離色籠。故次無
量以明四空處定。通言空者。此四定體無形 色。故名為空。各依所證之境。為處境法持心。 心無分散。故名定也。
[0672c15] 一空處定 若滅三種色緣空而入定者。名 空處定。行者厭患色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 觀智。破於色故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
種種相。入無邊虛空處。心與虛空之法相應。 是為虛空處定。
[0672c20] 二識處定 若捨空緣識而入定者。名識處 定。行者厭患虛空。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 於定。即捨虛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名
為識處定。
[0672c24] 三無所有處定 若捨識處心。依無所有法 而入定者。名無所有處定。行者厭患於識 三世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緣
識。轉心依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 為無所有處定。有人解云。捨多識取少識。緣 之入定。名無所有處定也。
[0673a01] 四非有想非無想定。若捨二邊之想而入定 者。名非有想非無想定。行者厭患無所有處 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更有定名非有想
非無想處。即捨無所有處。緣念非有非無想 之法。心與非有非無想法相應。是為非有想 非無想處定。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
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實知有 細想。依四眾而住。故云非無想得失。合而立 名。故云非有想非無想處定。略明三界十二 門禪。極在於此也。
六妙門初門第十八
[0673a12] 一數 二隨 三止 四觀 五還 六淨
[0673a13]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門者。前來所明禪定。雖 復深遠。而並是世間舊法。從初至後。厭下攀 上。地地之中。都未有觀慧照了出世方便。故
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門禪。不能發真悟道。 是以生死無絕。意在此也。今之六法。前三是 定。後三是慧。定愛慧察。能發真明。出離生
死。豈同上也。此六通言妙門者。涅槃為妙門。 謂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 妙門。一家所明。有十種六妙門。今但略出次
第相生一科。六門以為次者。此六門既是亦 有漏亦無漏禪。於餘亦有漏亦無漏禪中。淺 而且局。故以為次也。
[0673a25] 一數息門 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 行者為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麁 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
則麁亂靜息。心神停住。是為入定之要。故以 數息。為妙門也。
[0673b01] 二隨息門 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為隨。 行者雖因數息心住而禪定未發。若猶存數 則心有起念之失。故須放數修隨。心依於息。
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若 心安明淨。因是則諸禪自發。故以隨為門也。
[0673b06] 三止門 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因隨 息心安明淨。而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 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於止。故捨隨修止。
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 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為門。
[0673b11] 四觀門 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 止證諸禪定。而解慧未發。若住定心。則有無 明味著之乖。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是中
多用實觀四念處也。若觀心分明。則知五眾 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顛倒既無。 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
[0673b17] 五還門 轉心反照。名之為還。行者雖修觀 照。而真明未發。若計有我能觀析破於顛倒。 則計我之惑。還附觀而生。同於外道。故云是
諸外道計著。觀空智慧。不得解脫。若覺此 患。即當轉心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 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 方便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
[0673b24] 六淨門 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淨。行 者修還之時。雖能破觀之倒。若真明未發。而 住無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穢濁覺知。此
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因此真明開發。即斷 三界結使。證三乘道。故云。其清淨得一心者。 則萬邪滅矣。以淨為門。意在此也。
十六特勝初門第十九
[0673c02]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長短 四 知息遍身 五除諸身行 六受喜 七受樂 八受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攝 十一心作解脫
十二觀無常 十三觀出散 十四觀離欲 十五觀滅 十六觀棄捨
[0673c07] 次六妙門而辨十六特勝者。此二種禪定。大 意雖同。而六妙門。一往竪淺橫廣。十六特勝。 則竪長橫局。長則位遠難窮。次後而明也。皆
稱特勝者。解釋別有因緣事。具出 (云云) 。但此 禪始從調心。終至非想。地地皆有觀照。能發 無漏。而無厭惡自害之失。故受特勝之名。諸
師多以此十六對四念處觀。若作此釋。則進 退約位。但與六妙門齊。分別二種。對特勝之 相。竪橫不同。略如下辨。適取意用之。
[0673c16] 一知息入 修習特勝之初。正依隨息。故以 知息入為門。即代初數息調心之法。所以然 者。數息則闇心而數。故觀慧不明。今知息入。
則照息分明。故解慧易發。是以用知息入為 調心法也。若將十六特勝。橫對四念處者。從 知息入去。有五特勝。並屬身念處觀。
[0673c22] 二知息出 修特勝者。當以此知息出代數 息初調心法也。意如前釋。若對念處猶屬身 念處觀也。
[0673c25] 三知息長短 修特勝者。藉觀以調心。心既 靜細。則照了漸明。若得麁住細住。及欲界定。 定中暗障薄。即便覺息入出。長短之相也。若
對念處。猶屬身念處觀也。
[0673c29] 四知息遍身 修特勝者。從欲界定。與觀相 扶。入未到地。故證未到地定時。即覺身及定 法。悉皆虛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
無。既於定中。照了分明。染著心薄也。若對念 處。猶屬身念處也。
[0674a05] 五除諸身行 修特勝者。從未到地。欲入初 禪時。常應觀析。因此若發初禪覺觀之法。則 身心豁然開朗。如明眼人開倉。即自了了。見
倉中所有。分別所證境界。皆虛假空無人我。 既無人我。誰作諸事。誰受禪定。是則顛倒所 起身業。皆悉壞滅。故云除諸身行。若對念處。 齊此猶屬身念處觀。
[0674a12] 六受喜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 初禪。喜支即能照了。因是喜生無過。故云 受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勝。並屬受念處 觀。
[0674a16] 七受樂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 初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於樂支。不起見 著。以無所受。而受樂觸。故云受樂。若對念
處。猶屬受念處觀。
[0674a20] 八受諸心行 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扶。 若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 倒。於一心中。獲得正受。故云受諸心行。若
對念處。齊此猶屬受念處觀也。
[0674a24] 九心作喜 修特勝者。離初禪入二禪時。常 自照了。因是若發二禪內淨喜。則真喜從觀 慧而生。故名心作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
勝。並屬心念處觀也。
[0674a28] 十心作攝 修特勝者。既因觀慧。得二禪一 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故云心作 攝也。若對念處。猶屬心念處觀。
[0674b02] 十一心作解脫 修特勝者。離二禪入三禪。 常有觀照。是故若發三禪即能照了。雖得妙 樂。心不耽著。無累自在。故云心作解脫。若對
念處。齊此猶屬心念處觀。
[0674b06] 十二觀無常 修特勝者。離三禪入四禪時。 常修觀照。是故若發四禪不動定時。即自觀 達。定中心識虛誑。念念生滅。故云觀無常也。
若對念處。從此有五特勝。皆屬法念處觀。
[0674b10] 十三觀出散 修特勝者。從四禪入虛空處 時。加修觀智。內外照了。是故若證空定之時。 即知能離色界。緣空之識。自在逍散。而虛誑
不實。心不愛著。故云觀出散。若對念處猶屬 法念處觀。
[0674b15] 十四觀離欲 修特勝者。離虛空處定。入識 處時。常以觀慧。內自推撿。欲離虛空處。離欲 之心。是故發識處定。即能觀達。識定虛誑不
實。心不愛著。故云觀離欲。若對念處。猶屬法 念處觀。
[0674b20] 十五觀滅 修特勝者。離識處入無所有時。 以智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是故若發無 所有處定。即自觀達無所有處虛誑不實。心
不住著。故云觀滅。若對念處。猶屬法念處觀。
[0674b24] 十六觀棄捨 修特勝者。離無所有。修非有 想非無想定時。即自以智觀察所修之法。能 修之心。是故若發非想定時。即觀照分明。知
非想處兩捨之定。猶有細想。四眾和合而有 虛誑不實。非是涅槃安樂真法。則心不愛著。 特勝行者。若於地地。修觀照了。則地地之中。
顛倒不起。心不染著。隨其因緣會處。即於是 地。發真無漏。證三乘道。略辨特勝竟。言少則 意難見。讀者必須細心比類令知地地之中。
與根本禪四空證定。一往雖同。而觀慧有別 也。
通明禪初門第二十
[0674c07] 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虛空處 識 處 少處 非有想非無想處 滅受想定
[0674c09] 次十六特勝。而辨通明禪。此禪竪深橫細。 定觀精巧。過於特勝。故次後辨之。而不次九 想背捨後辨者。此禪雖是實觀深細。而未具
無漏得解。廣大對治之用。於破煩惱義劣。故 不次背捨等安之。亦以非其氣類。今次十 六之後。正應從容得所也。言通明者。辨此
禪相。具出大集經中。但經不別出名目。而北 國諸禪師。坐證此法者。欲以教人。必須標名 傳世若用根本禪說。雖定名一往相似。而行
相逈異。還用此名。說者行人便作常解。則大 乖其妙。若安十六特勝觀法。雖小相似。而名 目都不相關。若對背捨勝處等。名之與觀。
條然併異。既進退並不同餘禪。豈可用餘禪 名說。故別為立自名。名曰通明。所言通明者。 修此禪時。必須三事通觀。故云通明。亦以能
發六通三明。故云通明。但此禪境界繁多。非 可傳述。今止列大集經中所出科目示知有 此一法門異常所傳禪也。
[0674c27] 初禪六支 大集經云。言初禪者。亦名為 具。亦名為離。離者謂離五蓋。具者謂具足 五支。言五支者。覺觀喜樂安定。一覺支者。云
何名覺。如心覺大覺。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 是名覺。云何名觀。心行大行。遍行隨喜。是名 為觀。云何名喜。如真實知大知小。心動其
心。是名為喜。云何名為樂。行於此法。心悅 受於樂觸。是名為樂。云何名為安。謂心安身 安。受於樂觸。是名為安。云何名為定。謂若心
住大住不亂。於緣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為 住。
[0675a09] 二禪三支 大集經云。言二禪者。亦名為離。 亦名為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三支。謂 喜安定也。
[0675a12] 三禪五支 大集經云。言三禪者。亦名為離。 亦名為具。離者謂離五蓋。具者具足五支。謂 念捨慧安定。
[0675a15] 四禪四支 大集經云。言四禪者。亦名為離。 亦名為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四支。謂 念捨不苦不樂定。
[0675a18] 空處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觀身厭患。遠 離身相。一切身觸喜觸樂觸。分別色相。遠離 色陰。觀無量空處。是名比丘得空處定也。
[0675a21] 識處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修奢摩他毘 婆舍那觀。心意識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以得 遠離是三種受。是名比丘得識處定。
[0675a24] 少處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觀三世空。知 一切行。亦生亦滅。空處識處。亦生亦滅。作是 觀已。次第觀識。我今此識亦識非識。若非
識者。名寂靜我。云何求斷此識。是名得少 處定。
[0675a29] 非想定 大集經云。若有比丘。有非想心。 作是思惟。我今此想。是苦是漏。是瘡是癰。是 不寂靜。若我能斷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
寂靜。若有比丘。能斷如是想非非想者。是 名獲得無想解脫門。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 思惟。若有受想。若有識想。若有觸想。若有空
想。若有識想。若非想非非想等。皆名麁想。 我今若修無想。無想三昧。則能永斷如是 等想。是故見於非想非非想為寂靜。如是見
已。入非非想定。已不愛不著。破無明。彼無 明已。名獲阿羅漢果。前三種定。二道所斷。 後第四定。終不可以世俗道斷。凡夫於非想
處。雖離麁煩惱。而亦有十種細法。以其無麁 煩惱故一切凡夫。謂是涅槃。凡夫者。外道欝 頭藍弗是也。
[0675b15] 滅盡定 大集經云。憍陳如。若有比丘。修習 聖道。厭離四禪四空處觀。滅莊嚴之道。而 入滅盡定也。
[0675b18] 今此所述。通明禪支。並出大集經文。是中 未有一句私解。讀者自具尋思。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6 冊 No. 1925 法界次第初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