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七 (上)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0086a17] 第五識通塞者。亦名知得失。亦名知字非 字。如上破法遍。應通入無生。若不入者。 當尋得失必滯是非。不得一向作解。何
者。若同外道愛著觀空智慧。宜以四句 遍破。能破如所破令眾塞得通。若不執觀 空智慧。則能破不如所破。但破塞存通。 如除膜養珠破賊護將。若爾。即大導師善
知通塞。將導眾人能過五百由旬。舊云。六 地見思盡為三百。七地八地為四百。九地十 地為五百。此義與釋論乖。論以二乘為四
百。二乘之道非七地八地。攝大乘人以三 界為三百。方便因緣兩生死足為五百。則 攝義不盡。更有有後生死無後生死屬何 百耶。地人以十信住行向地為五百。此與
法華乖。法華過三百由旬作化城。此則二 百由旬作化城。復有人解三界為三百。二 乘足為五百。此義三失。一出三界外立化 城。云何二乘出三界外不入城。更行四
百五百。四百五百之外更無化城。何所可入 而稱二乘。二者滅化城方可得進。城猶未 滅而輒進四百五百。三者二乘共入化城。 云何聲聞為四百支佛為五百。有人以五
住煩惱為五百。然二乘已斷四住。應是四 百由旬外立化城。有人以斷三界思為三 百。塵沙為四百。無明為五百。此亦不然。由
旬本譬煩惱。云何見多而不數。思少為三 百。此之名義本出法華。法華舉五百為譬 本。以生死險道導師觀知合之。應作三番
明五百。乃會經耳。一就生死處所。二就煩 惱。三就智慧。諸師之釋方圓動息不與文 會。如持一孔之匙開三須之鑰。初家約通 位就四百立化城攝家約生死割二種於
荒外。地家約別位在界內立化城。次家徑 侹不待開權即自顯實。人師過如此。釋論 意云何。論有二文。初以二乘為四百而止 不作五百。後文以二乘為一百。今通之。
論明通意。道家以真諦為極。過三界已未 破化城但入涅槃。即指涅槃。為四百耳。 而復以二乘為一百者。更明出假菩薩從 空出假。非涅槃為一百。入三界為三百。
作如此消文。於經論無妨也。今明五百由 旬者。一約生死處所。謂三界果報為三百。 方便有餘土實報無礙土是為五百由旬處
所。次約煩惱者。所謂見諦惑為一百。五下 分為二百。五上分為三百。塵沙為四百。無 明為五百。次約觀智者。空觀智知三百。假
觀智知四百。中觀智知五百。此與文會無 前諸師過也。又諸師判位遼遠。初心行人尚 未斷見。何由超過五百由旬乎。今論由旬
有橫通塞。有竪通塞。橫者具約三法。苦集 為塞道滅為通。無明十二因緣為塞。無明滅 為通。六蔽覆心為塞。六度為通。竪通塞者。
見思分段生死為塞。從假入空觀為通。無 知方便生死為塞。從空入假觀為通。無明因 緣生死等為塞。中道正觀為通。今當以橫
織竪檢校通塞。如從假入空破諸見思。單 複具足無言等見。九九八十一思。如斯諸惑 本是污穢。增長煩惱遮塞行人。那忽取著 謂是謂非。起諸結業漏落生死。唯見苦
集不見道滅。既不識見思中四諦。是事不 知名為無明。乃至老死。但構因緣無明不 滅。不滅故堅著叵捨。唯在此岸不到彼 岸。大經云。童子飢時取糞中果。智人呵之
赧然有愧。失於淨法。是名為塞。若於諸見 介爾起心。知無性實無常無主。倒破則無 業。無業則無果。是名為道。道故有滅。若
識四諦則無無明亦無老死。因緣壞故則 捨諸有到於彼岸。當用此意歷一一心。 歷一一能。歷一一所。若起三塞破之令 通。若是三通養令成就。復次體見即空能
體亦即空。如羅漢之心尚名無漏五陰。我 觀未真那得非陰。若計陰實則結業生死。 若不識陰四諦即是無明。若愛觀空智慧 則不能捨。用即空意歷一一心。歷一一
能。歷一一所。若有三塞破之令通。若是三 通養令成就。則巧過見思之塞。善通三百 由旬也。次用橫織竪檢校從空入假觀通
塞者。此則易解。於病法藥法授藥法。於一 一法一一能一一所。明識諦緣度。若起三 塞破之令通。若有三通養令成就。則過 無知之塞通四百由旬。次用橫織竪檢校
中道正觀者。於無明法性真緣等。一一法一 一能一一所。明識諦緣度。若起三塞破之 令通。若有三通養令成就。則過無明之塞
通五百由旬。若作如此論通塞者。次第竪 論六地初地。動經劫數塞乃得通。大經云。 須陀洹者八萬劫到。乃至支佛十千劫到。到
菩薩初發心住。此論聖位何益初心行人者 乎。復次約橫別論通塞者。如大品經云。 有菩薩從初發心即與薩婆若相應者。與 空相應也。若初未相應。當用諦緣度檢一
一心。若有三塞破之令通。若有三通養 令成就。得過三百由旬。又云。有菩薩從 初發心即能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此是出假 之意。若初發心修假。亦用諦緣度檢一一
心。破塞養通過四百由旬。又云。有菩薩 從初發心即能坐道場成正覺。此即中意。 若初發心修中。亦用諦緣度檢一一心。破 塞養通過五百由旬也。如此說者。雖初心
得論通塞而三法各別。大論引三喻。一則 步涉。二則乘馬。三則神通。步馬兩行須知 通塞。神通無礙。塞不能遮。山壁皆虛。何通
可擇。初觀喻步。次觀喻馬。後觀喻飛。三義 分張亦非今所用也。若竪論三觀。兩觀當 地為通望上為塞。若後一觀勝下為通隔 小為塞。橫論三觀當分為通。不相收為
塞。法相淺深任有通塞。況復於中起苦集 無明蔽等。是故皆塞無復有通。若一心三觀 法相即破竪中之通塞。三觀一心破橫中之
通塞。空即三觀故破步涉山壁三百之通塞。 假即三觀破乘馬四百之通塞。中即三觀破 神通之通塞。良以一心能即空假中者。一切
山河石壁眾魔群道皆如虛空。一心三觀遊 之無礙。終不去下陵高避山從谷。觸處諸 塞皆通無礙。能過五百由旬到於寶所。是 名為通。通本對塞。既觸處如空則無復有
塞。無塞則無通。若於無塞無通。起苦集 無明障蔽者。非但失於神通。亦失馬步。能 破如所破。字為非字。如彼蟲道偶得三觀
之名。是蟲不知是字非字。若於一一法一 一能一一所。皆即空即假即中具諦緣度。是 名無通無塞雙照通塞。是為智者識字非 字。亦名良醫知得知失。於無生門明識通
塞者。於餘法門亦如是。是為初心過五百 由旬。應明六即義 (云云) 。問通塞得失字非字 為一為異答。此是一意種種說耳。亦有差
別。通塞約解。得失約行。字非字約教。金光 明云。正聞正聽正分別。正解於緣正能覺 了。知字非字是正聞正聽。知得失是正分
別正解於緣。知通塞是正能覺了。雖此差 別同顯一致耳。問。橫塞塞竪通不。竪塞 塞橫通不。橫通通竪塞不。竪通通橫塞
不。答。一往然二往不然。然者。無明即見思 何意非橫障。中智治一切何不通橫塞此 是一往然義耳。若二往釋者。橫塞障近不能
塞竪通。橫通力弱不能通竪塞。竪塞深遠 不作橫障。竪通對當別不通於橫塞耳。
[0087c08] ○ 第六明道品調適者。道品有四。一當分。二 相攝。三約位。四相生。一明當分者。未必具 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單七隻八。當分是
道。故云當依念處得道。又云。是道場。又 云。是摩訶衍。念處既爾餘品亦然。是為當分 道品而非調停也。二明相攝者。如念處一
法皆攝諸品。引釋論文云。念處既攝餘品。 餘品亦攝念處。是為相攝道品亦非調停 也。三約位者。如念處當其位。正勤是煖位。
如意足是頂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 位。八正是見諦位。七覺是修道位。此是約位 亦非調停也。四相生者。如修念處能生正
勤。正勤發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 五力。五力生七覺。七覺入八正道。是為善 巧調適。戒定慧等皆名為正。清淨心常一則
能見般若。是為相生亦是調適。所以須此 者。上來雖破法遍識通塞。若不調停道品 何能疾與真法相應。真法名無漏。道品是
有漏。有漏能作無漏方便。方便失所真理難 會。如釀酒法酵煖得宜。變水成酒。麴 糵 失度味則不成。大論云。三十七品是行道
法。涅槃城有三門。三門是近因道品是遠 因。為是義故應須道品調停也。問。道品 是二乘法。云何是菩薩道耶。答。大論呵此
問誰作是語。三藏摩訶衍皆不作是說。那 得獨云是小乘法。淨名云。道品善知識。由 是成正覺。道品是道場亦是摩訶衍。涅槃
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名得醍醐。 大集云。三十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如此 等經皆明道品何時獨是小乘。若大經云。
三十七品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阿僧 祇助菩提法。是大涅槃因者。道品之外無別 有道品。如四諦外無第五諦。一種苦集如
爪上土。分別苦集有無量相如十方土。直 明一三十七品是涅槃因。復有無量三十七 助道品名大涅槃因。云何無量有四種道 諦故。有十六門故。又有漏道品欲界二十
二。未到三十六。初禪三十七。皆有漏道品如 乳。三藏道品如酪。通教道品如生酥。別教 如熟酥。圓教如醍醐。大經之文義合於此。
非道品外別有助法也。或言三十七品是助 道。或言是正道。大論云。是菩薩道。此文似 正也。淨名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此
文似助也。又若言三十七品是有漏者。云何 言七覺是修道。法華云。無漏根力覺道之財。 云何八正在七覺前。此應三句分別。一三十
七品皆有漏。二皆是無漏。三亦有漏亦無 漏。如大論云。修八正道得初善有漏五 陰。善有漏五陰即是煖法。煖法之前尚得修
於八正道。云何修邪。初從師受法。繫心憶 念名念處。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一 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根。根增長名
力。分別道用名七覺。安隱道中行名八正 道。能如是修得善有漏五陰。當知道品皆 是有漏。皆是無漏者。即是見諦思惟所行道
品。一向是無漏。法華之文意在此也。從來雖 言有漏中得修八正七覺等未有文證。而 毘婆沙云。若八正在七覺後。亦得是有漏
亦得是無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見諦即是 亦無漏。若八正在七覺前一向是無漏。此則 可解。引婆沙文證成二意。又亦漏無漏即
是對位意也。諸道諦三十七品。今不具記。但 明無作道諦三十七品。成於一心三觀義 也。大品云。欲以一切種修四念處者。念處
是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念處是趣不 過。華嚴云。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地是 諸芽種也。法華云。一切種相體性。皆是一種
相體性。何謂一種。即佛種相體性也。常途 云。法華不明佛性。經明一種是何一種。卉 木叢林種種喻七方便。大地一種即是實
事。名佛種也。今一念心起不思議。即一切 種。十界陰入不相妨礙。若觀法性因緣生 故。一種一切種。則一色一切色。若法性空故
一切色一色。則一空一切空。法性假故一色 一切色。一假一切假。法性中故非一非一 切。雙照一一切。亦名非空非假雙照空假。
則一切非空非假雙照空假。九法界色即空 即假即中。亦復如是。是名身念處。若觀法 性受。法性因緣生故。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
受。法性受空故。一切受一受一空一切空。法 性受假名故。一受一切受一假一切假。法性 受中故。非一受非一切受。非空非假雙照
空假。則一切非空非假雙照空假。九法界受 即空即假即中亦復如是。是名受念處。若觀 法性心。因緣生法一種一切種。一心一切心。
法性空故。一切心一心一空一切空。法性假 故。一心一切心一假一切假。法性中故非一 非一切。非空非假雙照空假。九法界心亦
復如是。是名心念處。若觀法性想行兩陰。 因緣生法一種一切種。一行無量行。法性空 故一切行一行一空一切空。法性假故一行
一切行一假一切假。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非 空非假雙照空假。一切非空非假雙照空 假。九法界行皆即空即假即中亦復如是。是
名法念處。如是念處力用廣博。義兼大小 俱破八倒。雙顯榮枯雙非榮枯。即於中間 入般涅槃。亦名坐道場。亦名摩訶衍。亦名
法界。兼廣之義其相云何。法性之色實非是 淨。而凡夫橫計為淨。是名顛倒實非不淨。 二乘之人橫計不淨是名顛倒。今觀色種
即空。一切即空。空中無淨云何染著。是名 凡夫計淨倒破枯念處成。色種即假一切皆 假。分別名相不可窮盡。假智常淨不為無 知塵惑所染。云何滯空而取灰滅言色不
淨。是名二乘不淨倒破榮念處成。是名八倒 俱破枯榮雙立。觀色本際非空非假則一 切非空非假。非空故非不淨倒。非假故非 淨倒。非淨倒故則非榮樹。非不淨倒故則
非枯樹。非枯非榮則非二邊。無邊無中乃 名中間。佛會此理故名涅槃。亦是非淨非 不淨。八倒不生名為涅槃。如是涅槃名祕 密藏。安置諸子祕密藏中佛自住中故言
入也。法性之受本非是樂。而凡夫之人橫計 為樂。是名顛倒。實非是苦。二乘之人橫計 為苦。今觀受種即空一切皆空。空中無樂
云何生染。則凡夫倒破枯念處成。受種即假 一切皆假。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名聞分別 不生厭畏。云何棄之沈空灰斷。二乘倒破
榮念處成。是名二倒雙破枯榮雙立。觀受本 際即非空非假。非空故非枯非假故非 榮。邊倒不生名為涅槃。中間理顯名祕密 藏。皆如上說 (云云)
。法性之心本非是常。凡夫 橫計是名常倒。法性實非無常。二乘橫計 無常。今觀心種即空一切即空。空中非常 云何謂心念念相續。是名凡夫常倒破枯念
處成。心即假名一切悉假。心若無常那得分 別無量心相。是名二乘無常倒破榮念處成。 又心即非空非假。非空故非無常。非假故
非於常。非榮非枯邊倒不生名入涅槃。中 道理顯名祕密藏。安置諸子自亦入中 (云云) 。 法性之法本非有我。凡夫之人橫計有我。
本非無我二乘之人橫計無我。今觀法性 即空一切皆空。空中無我。是名凡夫倒破枯 念處成。法性即假一切皆假施設。自在不滯
我義具足。是名二乘倒破榮念處成。觀法本 際即非空非假。非空故非無我非假故 非於我。邊倒不生名入涅槃。中間理顯 名祕密藏。治倒法藥其數有四。法性觀智
名之為念。一諦三諦名之為處。一切即空。 諸倒榮枯無不空寂。一切即假。二邊雙樹 無不成立。一切即中。無非法界。祇一念心
廣遠若此。若能深觀念處是坐道場。是摩 訶衍。是雙樹間入般涅槃。始終具足不須 更修餘法。若不入者更研餘品。勤觀念處 名正勤。見思本起名已生惡。觀於即空令
已生不生故勤精進。塵沙無明名未生惡。 觀即假即中令未生不生故勤精進。竭力 盡誠行四三昧。遮此二惡一切智名已生 善。此善易生故言泥洹道易得也。道種智一
切種智名未生善。此分別智難生。空智已生 勤加增長。中智未生令得開發。三觀無間 祇為生此二智耳。是四正勤亦能悟道。故
言一心勤精進故得三菩提。不須餘法。若 不入者當是不勤。心過散動須入善寂。審 觀心性名為上定。於上定中修如意足。欲
精進心思惟。欲者。專向彼法。亦名莊嚴彼 法。定中觀智如密室中燈照物則了。以照 了故斷行成就修如意足。精進者。成就彼
法法性不動而寂然精進。無間無雜。斷行 成就修如意足。心者正住。觀察彼法一心中 緣。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斷行成就修如意
足。思惟者。善能分別彼法方便。如此思惟 不令動散。定思惟故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能如此修定心而入不須餘法。若不入者 當修五根。信三諦理是三世佛母。能生一
切十力無畏解脫三昧。但念處修不求餘法。 是名信根。進者。以信攝於諸法。信諸法故 倍策精進。念者。但念正助之道不令邪妄
得入。又此法者為精進所修。是法不忘故 名念根定者。一心寂定而行精進。又此法 為念所攝。是法不忘不動故名定根。慧者。 念處之慧為定法所攝。內性自照不從他
知。是名慧根。但修五根亦能入道成摩訶 衍。若不入者。進修五力令根增長。遮諸煩 惱名之為力。信破諸疑無能動者。精進除 懈怠如本所願皆得成就。念破邪想不
為煩惱所壞。定破散亂遠離憒鬧。雖有 所說不礙初禪。善住覺觀不礙二禪。心 生歡喜不礙三禪。教化眾生不礙四禪。 妨四禪法不妨諸定。亦不捨定亦不隨定
是名定力。慧破邪執一切執一切慧雙照具 足。是名慧力。如是五力名摩訶衍。若不入 者。用七覺均調。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 之麁。以捨覺捨於觀智以定心入禪。若
心沈時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修此 七覺即得入道。大論云。若離五蓋專修七 覺。不得入者無有是處。若不入者修八正 道。更以出世上上正見觀三諦理。以正思
惟發動此觀。如法相說自他俱益。即是正 語。若黑業得黑報。白業得白報。雜業得雜 報。非白非黑業得非白非黑報。約小乘作
可解。今言沈空是黑業。出假是白業。兩兼是 雜業。中道是非白非黑業。皆名邪命。若業能 盡業名為正業。依此而行名為正業。正業
不為二邊所牽。見他得利心不惱熱。而 於己利常知止足。是為正命。善入正諦 名正精進。心不動失正直不忘名正念。正 住決定名正定。因是八正道即得入理。大
經云。若有能修八正道者。即得醍醐。如 是道品非是對位。但於初心觀法性理。即 得具足。大論云。四念處中四種精進名四正
勤。四種定心名四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為 根。根增長名為力。分別四念處道用名為 覺。四念處安隱道中行名八正道。故知初心 行道用三十七品。調養止觀四種三昧入
菩薩位。如此道品是大涅槃近因。餘諸道品 名為遠因 (云云) 。今以譬顯此義。植種於地 芽嘴初開。生根下向枝葉上布。其花敷榮結
果成實。法性法界為大地。念處觀為種子。 四正勤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 增長。七覺如開花。八正如結果。結果者。
即是入銅輪位證無生忍。亦名至寶所。亦 名入祕藏。亦名得醍醐。亦名見佛性。亦 名法身顯八相作佛。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
覺此之謂也。若通途釋道樹者。如大品明。 離三惡道名葉益。得人天身名花益。得 四道果名果益。此偏就空為釋耳。免二乘 地為葉益。得變通身為花益。具道種智
為果益。此偏就假為釋耳。免二邊縛為葉 益。受法性身為花益。證入佛性為果益。 此偏就中為釋耳。若總就三觀者。即空名 葉益。即假名花益。即中名果益
(云云) 。復次 行三十七道品將到無漏城。域有三門。若 入此門即得發真。謂空無相無作門。亦名 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若從正見正思惟
入定從定發無漏。是時正見智名大臣。正 定為大王。從此得名名三三昧。非智不 禪。即此意也。若由正定生正見從正見 發無漏。是時正定為大臣。智慧為大王。從
此得名名三解脫。非禪不智。即此意也。或 可三昧是伏道。解脫是斷道證道。或可定慧 合故。三昧即解脫。解脫即三昧。若三藏以苦
下空無我是空門。滅下四行是無相門。集道 下八行苦下兩行是無作門。此十六行王臣 等 (云云) 。若通教明苦集皆如幻化即空門。古
釋論本云。若觀極微色則有十八空。今本 云。若觀一端疊則有十八空。疊是假名 極微是實法。以此為異。若得意者假實皆 空耳。若未入空情想戲論計有空相。知空
無空相名無相門。空相雖空猶計觀智。既 無能所誰作空觀。是名無作門。既無作者 誰起願求。亦名無願。此三三昧王臣 (云云) 。若
別教明從假入空證真諦名空三昧。二乘 但證此空猶有空相。菩薩知空非空。出假 化物無復空相。是名無相三昧。進修中道 無中邊相亦不求中邊。名無作三昧。此三
觀智王臣 (云云) 。復次別約出假意者。分別無 量藥病。悉是假名。假名無實無實故空。是 名空門。空尚無空相況有假相。故名無相
門。空假無相亦不願求知病識藥。故名無 願。此出假智王臣 (云云) 。別約圓者。名雖同前 意義大異。大論云。聲聞緣空修三解脫。菩
薩緣諸法實相修三解脫。智者見空及與 不空。此空不空亦名中道。若見此空即見 佛性。又二乘觀夢中十八事。夢中內事不可 得名內法空。夢外事不可得名外法空。乃
至夢中十八有不可得名十八空。今圓觀眠 法不可得無內法。從眠所生一切內法皆不 可得。名內法空。一切法趣此內空。眠無外
法。從眠所生一切外法不可得。即外法空。 一切法趣此外空。乃至眠法十八種有不可 得名十八空。一切法趣十八空歷十八緣。
名十八空。但是一空。方等云。大空小空皆 歸一空。一空即法性實相。諸佛實法。大品 云獨空也。如前觀無明四句不可得一空
一切空。不見四門分別之相。非緣非真無 誰所作。王臣 (云云) 。如是空即無相無作及一 切法。一切法亦如是。當知一解脫門即三解
脫門。三解脫門即一門。又四門中皆修三 解脫互無障礙。如此三門意非次第。別雖 次第皆緣實相。又異通教通緣空理。復異
三藏。三藏緣四諦智。故知三脫及與道品節 節有異。須善識之。又華嚴日出先照高山 偏多四榮。鹿苑三藏偏多四枯。方等般若多
調枯以入榮。引小而歸大。鶴林施化已足。 於榮枯中間而入涅槃。為極鈍難化來至 雙樹始復畢功。利根明悟處處得入。如身 子等於法華中入祕密藏得見佛性。所以
涅槃遙指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記作佛。如 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約此一番施化早畢不 俟涅槃。又云。誰能莊嚴娑羅雙樹。即舉舍
利弗六人。又別舉如來。若見佛性能莊嚴 雙樹。於其中間而入涅槃。身子六人既能 莊嚴。豈不見佛性於其中間入於涅槃。聲
聞尚爾。諸菩薩等處處得入。其義可知。若 入涅槃成五解脫。不即六法不離六法。 三佛性意 (云云) 。
[0091a05] ○第七助道對治者。釋論云。 三三昧為一切三昧作本也。若入三三昧 能成四種三昧。根利無遮易入清涼池。不
須對治。根利有遮但專三脫門。遮不能障 亦不須助道。根鈍無遮但用道品調適。即 能轉鈍為利亦不須助道。根鈍遮重者。以 根鈍故不能即開三解脫門。以遮重故牽
破觀心。為是義故應須治道對破遮障。則 得安隱入三解脫門。大論稱諸對治是助開 門法。即此意也。夫初果聖人無漏根利見理
分明。事中煩惱猶有遮障不名善人。斯陀 含侵五下分亦非善人。雖非善人實非凡 夫。若世智斷惑。雖無事障實非聖人。如 此兩條尚須助道。況根鈍遮重而不修對
治云何得入。助道無量。前通塞意中約六 蔽明遮宜用六度為治以論助道。若人修 四三昧道品調適。解脫不開。而慳貪忽起 激動觀心。於身命財。守護保著。又貪覺緣
想須欲念生。雖作意遮止而慳貪轉生。是時 當用檀捨為治。修三昧時破戒心忽起。威 儀麁獷無復矜持。身口乖違觸犯制度。淨禁
不淳三昧難發。是時當用尸羅為治。修三 昧時瞋恚悖怒常生忿恨。惡口兩舌諍計是 非。此毒障於三昧。是時當修忍為治。修三
昧時放逸懈怠恣身口意。縱蕩閑野無慚無 愧。不能苦節。如鑽火未熱數數而止。事 儢 之人尚不辦世務。況三昧門。是時應用
精進為治。修三昧時散亂不定。身如獨 落口若春蛙心如風燈以散逸故法不現 前。是時應用禪定為治。修三昧時愚癡迷 惑計著斷常。謂有人我眾生壽命。觸事面
牆進止常短不稱物望。意慮頑拙非智黠 相。是時當用智慧為治。諸蔽覆心亦有厚 薄。薄者心動身口不必動。厚者身口動心必 先動。內病既強其相外現。若用對治得去
是病所宜。若對治不除當依四隨迴轉助 道。如治一慳。或樂修檀或不樂修檀。或 善心生或不善生。或修檀慳破或不破。或 修檀助開或不開。當善巧斟酌。或對或轉
或兼或第一義 (云云) 。修餘治亦如是。於助六 度但作一事解不能助道。當觀此助不思 議攝一切法。如後說。有人言。說六是通教
說十是通宗。此不應爾。大經明六度是佛 性。大品云是摩訶衍。一度尚攝諸法。何況 六耶。若得開合之意則無去取。如禪有願 智力開出泥滓波羅蜜。有神通力開出婆
羅波羅蜜。定守禪度也。般若有道種智開 出漚和俱舍羅。又有一切種智開出闍那波 羅蜜。一切智守本受般若之稱。離則為十 束即為六。豈得以廣略而判大小耶。今
明六度助道攝諸法盡。略明攝諸道品。調 伏六根。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六通。 三明。四攝。四辯。陀羅尼。三十二相。八十隨
形好等。及一切法。云何攝諸道品。諸道品中 各有捨覺分。正為檀攝。若三藏捨覺分雖 不入理。亦是捨身命財。大論云。慈悲喜於
眾生有益。捨何所益。捨能具足六度廣利 眾生。是名大益。又捨如膏油能增五度光 明。故知檀度攝捨覺分也。若通教捨覺分。 捨身命財如幻如化三事皆空。此捨覺分
亦為檀度所攝也。若別教捨覺分捨身命 財中無知。此捨亦為檀度所攝也。若圓教 捨覺分捨十法界色身。捨十法界連持之命。 捨十法界依報。如是身命財皆不入二邊。
何以故。財名六塵。若計六塵可捨。有前人 可與。己身能施。如此施者即入六塵有邊。 若三事皆空即墮無邊。今觀財即空不入
有。觀財即假不入空。不二之捨與生死後 際等。離老病死得不壞常住。有邊是生死 屬前際。空邊是涅槃屬後際。是二皆空悉不
可得。故稱為等。離老死者。前際空故離分 段老死。後際空故離變易老死。二死永免故 言離也。得不壞常住者即是中道法性。諸
佛所師。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此常住財無 能毀損。常住之身無能繫縛。常住之命不 可斷滅。成就究竟檀波羅蜜以自莊嚴。故 金剛般若云。初中後日分悉以恒河沙身布
施。不如受持般若一四句偈。當知理觀圓 捨乃會道品。檀度所攝也。如此道品捨覺 分理觀深微而不存事行。三藏中事施雄猛。
剜燈救貿國城妻子。而理觀全無毫末。兩皆 有過。今明事檀助破慳蔽進成理觀。豈 可相離。若人雖解實相圓捨之觀。撫臆論 行涉事慳克。保護財物一毫不捨。辭憚勞
苦稱筋計力。不能屈己成他。貪惜壽命 豈能諍死讓生。觸事悋著鏗然不動。但解 無行。如是重蔽何由可破。三解脫門何由 可開。今於道場苦到懺悔。生決定心起大
誓願。捨身命財決無愛惜。自行此檀又以 教他。讚歎檀法隨喜檀者。立此誓已稱 十方佛為證為救。心若真實無欺誑者能 感如來放檀光明照除慳蔽。思益等
(云云) 。以 蒙光故與諸道品捨覺相應。須一一釋出 之。事理既圓能畢竟檀捨。財同糞土身比 毒器。命若行雲棄三如唾。慳障既破治道
義成。便得解脫。若無因緣寄之行道。應 有利益捨若遺芥。是為事油助增道明。 開三脫門得見佛性。若不能爾無助治之 益。若如上修即應得悟。設不悟者。應自
思惟理觀道品。有正業正語正命。此屬尸 羅所攝。若三藏正業等乃是慎護威儀。不 破不缺不穿不雜。通教正業等不得身口。即
事而真乃是隨道無著等戒。別教正業等乃 是智所讚自在等戒。圓教正業等皆觀法性 即是具足等戒。淨名云。其能如此是名奉
律。即此意也。理觀之戒即心而備。雖作此 解身口多虧。或今生麁獷或先世遮障未 得懺悔。覆我三昧脫門不開。思是事已 當自悲愍深生改革。從今日始斷相續心。
誓持禁戒事無瑕玷。護持愛惜如保浮囊。 終不全身而損戒也。毒龍輸皮全蟻。須陀 摩王失國獲偈。自戒化他讚法讚者。大誓不 動稱佛名字為證為救。心誠感佛放淨戒
光能令毀禁者淨戒光觸時二世罪滅。即 與理觀正業相應。一一須釋出之。事理既 圓畢竟持戒。入三脫門見於佛性。是名助 油以增道明。如上修戒若不入者。當復思
惟。是諸道品各有念根。念力。念覺分。正念 等。即是忍義。羼提所攝。若三藏正念等是伏 忍。通教正念等是柔順忍。別教正念等是無
生忍。圓教正念等是寂滅忍。若人念力堅強。 瞋恚之賊則不得入。而得入者。或因無念。 或念不強而瞋蔽得起。或今世起或前世起。
或瞋同行外護或瞋現事。或追緣昔嫌。或 初起屑屑。或初即隆盛。若恣瞋毒傾蕩無 遺。設不自在如蛇自齧。瞋障百千法門。豈 得恣之而不呵責。當知但有理解未有
忍力。既知是已深生改悔發大誓願。卑如 江海穢濁歸之。屈如橋梁人馬踐之。當耐 勞苦猶如射垛眾箭湊之。無恨無怨如富 樓那被罵喜免手乃至被刃喜疾滅。無辜
惱者。忍力轉盛。如揩金磨鏡。羼提仙人強 軟俱安。自忍化他讚法讚者。大誓不動。稱 十方佛為證為救佛放忍光二世瞋障重 罪銷滅。得與事理諸念相應。於諸違境忍
力成就。是為事油助增道明。若如上修而 不入者。當復思惟四種道品各八精進。為 毘梨耶所攝。大論云。前三易成不須精進。
後二難成必須精進。精進故得三菩提。阿 難說精進覺佛即起坐。如大施杼海乃 可相應。而今放逸倚臥縱緩忘失本心。無 復進力。雖在道場雜諸惡覺名之為污。
日不如日名之為退。退則非進污則非精。 何能契理。或先世懈怠罪障覆心。如穴鼻 無鉤狂醉越逸。初中後夜不克己競時。薳 復遷延穭度日月。當發誓願刻骨銘心。身
命許道推死在前。無量劫來唐愛護惜。今 求三昧決定應捨。以夜繼晝呵責過患。行 法匪懈端直其身。無復難心苦心。設有病 惱不以為患。一生不剋歷劫不休。自進化
他讚法讚者。稱十方佛為證為救。感佛進 光得與理觀八進相應。若與三藏相應即 成生生精進。通相應即成生不生精進。別相 應即成不生生精進圓相應即成不生不生
牢強精進。開涅槃門見於佛性。是為事油 助增觀明。精進有通體列體 (云云) 。若如上修 不得悟者。當自思惟理觀道品各有八定。
為禪度所攝。但是解心實未證得。雖言根 本事定不成。乃至雖言無作定首楞嚴不 成。若無定者平地顛墮。或二世散動三昧不 開。為是義故一心決果初中後夜身端心
寂。疲苦邪想若起疾滅。自禪教他讚法讚者。 大誓不動盡命為期。乃至後世不證不止。 稱十方佛為明為救。感佛定光散動障破。
事禪開發與四觀相應。大論釋禪度先列 諸禪法。次明無所得顯波羅蜜相。後廣釋 九想八念等。皆於禪中開出。諸禪法甚多。 今但取五門為助道也。若禪思時心多覺
觀遍緣三毒。當用數息為治。數若不成 即知心去。去即追還從初更數。防散錄心 此為良治。以心住故或發欲界定。乃至七 依定皆能入。若不得般若方便成凡夫法。
若得方便成摩訶衍。故請觀音云。若數息 心定。毛孔見佛住首楞嚴得不退轉。是為 數息開解脫門。即與三藏八定相應。乃至 與無作八定相應。是為事油助增道明。若
緣女色耽湎在懷惑著不離。當用不淨觀 為治。觀所愛人初死之相。言語適爾。奄便 那去。身冷色變蟲膿流出。不淨臭處穢惡充 滿。捐棄塚間如朽敗木。昔所愛重今何
所見。是為惡物令我憂勞。既識欲過婬心 即息。餘八想亦治婬欲。大論云。多婬者令 觀九想。於緣不自在令觀背捨。緣不廣 普令觀勝處。不能轉變令觀十一切處。
若有怖畏令修八念。皆以不淨為初門。 悉治婬火。開解脫門與四種八定相應。助 油增明 (云云) 。若攀緣瞋恚。當用慈心為治。
上忍度是通治。今別約慈無量心。餘三心或 是樂欲等 (云云) 。悲無量為對治者。緣眾生苦 深起愍傷欲拔其苦。緣此心入定與悲
相應。慈者想眾生得樂。緣此心入與慈定 相應。喜心者想眾生得樂。生大歡喜。緣此 心入與喜定相應。捨心者捨愛憎想住平 等觀。緣此心入與捨定相應。得此四定者
於諸眾生瞋無從生。下更廣說。若攀緣邪 倒。當用因緣觀治之。毘曇以界方便破 我。今因緣破我。三世破斷常二世破我。 一念破性。此定若成。即與理觀相應助開
涅槃門。若睡障道罪起。即用念佛觀治之。 緣於應佛無相之相。緣相分明破障道罪。 見十方佛。與理觀相應開涅槃門。若如上
修而不入者。或非其宜當自思惟。理觀之 中具四念處。慧根。慧力。擇。喜覺分。正見。正 思惟。如是十法智度所攝。此是理觀。此解不
明由於二世愚癡迷僻昏覆精神。故令三 昧不顯。應當改革發大誓願。令事觀明了 破四顛倒。諦觀此身從頭至足。但是種子 不淨。乃至究竟五種不淨。所謂是身攬他遺
體。吐淚赤白二渧和合。託識其中以為體 質。是名種子不淨。居二藏間穢濁浹潤。乍 懸。乍壓或熱或冷。七日一變十月懷抱。若六
皰成就形相具足。日月已滿。轉向產門。大論 云。此身非化生亦非蓮華生。但從尿道出。 此處卑猥底中廝惡。是名住處不淨。既生出
已眠臥糞穢。乳哺將養自小之大。耳貯結 聹眼流眵淚。鼻孔垂膿口氣常臭。頭垢重 沓如薄糞泥。髀腋酸汗如淋尿灑。衣服著 體即如油塗。是名自相不淨。其中唯有屎
尿之聚膿聚血聚膏髓等聚。大腸小腸肪 [月*冊] 腦膜。筋纏血塗惡露臭處蟲戶所集。盡海 水洗不能令淨。論云。此身不如摩羅延山
能出旃檀。自小至大性是不淨。譬如糞穢 多少俱臭。是名自性不淨。一旦命終假借還 本。風去火冷地壞水流。蟲噉鳥啄頭手分離
盈流於外。三五里間逆風聞臭。惡氣腥臊 衝人鼻息。惡色黮瘀污人眼目。劇於死狗。 是名究竟不淨。如是五種皆是實觀。非得
解觀。那忽於中計以為淨。好衣美食愛護將 養。摩頭拭頸保此毒身。譬如蜣蜋丸鹿糞 穢。人亦如是。愛重此身至死不厭。不可
搪觸。養此身故造種種罪。若知過患始終 不淨。能破淨倒也又復當知四大成身。二 上二下互相違返。地遏水水爛地。風散地 地遮風。水滅火火煎水。更相侵害如篋盛
四蛇。癰瘡刺箭常自是苦。有何可樂。加以 飢渴寒熱鞭打繫縛。生老病死。是為苦苦。四 大相侵互相破壞。是為壞苦。念念流炎是為
行苦。於下苦中橫生樂想。若見苦相分明。 如瘡中刺。介介常痛。不於此身生一念 樂倒。又復當觀過去無明善惡諸業。驅縛心 識偪入胎獄。如繫鳥在籠欲去不得。心
識亦爾。籠以四大繫以得繩。心在色籠無 處不至。業繩未斷去已復還。籠破繫斷即去 不反。空籠而存。此壞彼成出籠入籠。印壞
文成無一念住。又風氣依身名出入息。此 息遷謝。出不保入。毘曇云。命是非色非心 法。大集云。出入息名壽命。一息不返即名
命終。比丘白佛。不保七日乃至不保出入 息。佛言。善哉。善修無常。又觀諸業。猶如怨 家如烏競肉。經云。剎那起惡殃墜無間。促
促時節尚成重業。何況長夜惡念。業則無邊。 業如怨責常伺人便。若正償此責餘業不 牽。償稍欲畢餘業爭撮。去住無期。無常殺
鬼不擇豪賢。危脆不堅難可恃怙。云何安 然規望百歲。四方馳求貯積聚斂。聚斂未足 溘然長往。所有產貨徒為他有。冥冥獨逝誰
訪是非。或出家人知解溢胸。或精進滅火。 而不悟無常。諺云。可憐無五媚精進無道 心。此之謂也。若覺無常過於暴水猛風掣
電。山海空市無逃避處。如此觀已心大怖 畏。眠不安席食不甘哺。如救頭然。白駒 烏免日夜奔競。以求出要。豈復貪著世財 結構諸有。作無益事造生死業耶。頓絕羇
鎖超然直去。如野干絕透爭出火宅早求 免濟。是為破常倒。
摩訶止觀卷第七 (上)
摩訶止觀卷第七 (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0094a16] 又復當觀無量劫來。多約名色及以想行而 計我人。若其執作忽聞讚罵。云讚罵我。立 行住坐臥一切事物皆計於我。如膠塗手隨
執隨著。經云。凡夫若離我心無有是處。若 遭貧窮失於本心。亦計我不息。若得富 貴恣勢縱毒酷害天下。赫怒隆盛怨枉無 辜。諸業興起皆我所為。誰代當者。逆風執
火豈不燒手。如彼夜房謂言有鬼。天明照 了乃本舊人。又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 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
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業力 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宰主。如 宿空亭二鬼爭屍。如此觀時我倒休息。若 修四觀破四顛倒。道心欝起生大怖畏。如
為怨逐如叛怨國。如行險道念念周慞祇 求出路。麞聞獵圍霍驚絕走。雖遇水草何 暇飲噉。志在免脫。聲聞如是。若鹿透圍小
得免難。並馳並顧。悲鳴呦咽痛戀本群。雖 復踟蹰更知何益。茹氣吞聲銜悲前進。緣 覺如是。自出生死愍念眾生。雖悲悼哀傷 不能救拔。若大象王雖聞圍合不忍獨
去。自知力大堪遮刀箭守護其子。令群安 隱得免傷害。菩薩如是。無常無我諸觀明 時。怖畏切心如蹈水火。又起慈悲如母 念子。眾生盲冥不覺苦燒。我今云何棄之
獨去。安耐生死。以智方便教化淳熟作得度 因緣。於自功德法身慧命展轉增長。有緣機 熟即坐道場成佛。與眾生共出三界。如
彼大象自他俱安。若小象子雖捍刀箭。必為 所中自他無益。初心菩薩欲入生死。生死 觸之失退善根法身破壞。雖然發大悲心 功德可歎。故菩薩雖怖生死。而恒求善本
荷負眾生。不同二乘。雖住生死非貪五 欲。但為兼濟不同凡夫。經云。不住調伏 不住不調伏。雖知無我而誨人不倦。雖 知涅槃而不永滅。雖知不淨不說厭離。
即此義也。多修六度功德善本。似羊身肥。 勤觀無常諸惡業壞。恒被狼怖如羊無脂。 是名修事般若相。自行教他讚法讚者稱 十方佛為證為救。諸佛威加離障解脫。即
與四種十慧相應。是為事油助增道明 (云 云) 。若全無理觀又無事懺。輒望佛印希利 規名。若佛印者無有是處。若理觀無間借
事破蔽。真實心懺。印有是處。所以須事助 道者。如二萬億佛所繫珠。中忘大乘即不 以大化。更六百劫以小起之。令怖畏生死
漸向父舍。故知應借小助大。又佛初欲大 化諸佛不印。若思方便即稱善哉。如富家 子病應用黃龍湯。父母豈惜好藥。宜強之
耳。服已病差。佛有本願令眾如我。豈惜大 乘。事不獲已逗機對治。助道開門。義亦如 是。問曰。不修助道三昧不成。六度應勝
道品耶。答。此有三句。六度破道品道品破 六度。六度修道品道品修六度。六度即道 品道品即六度。如上道品不能契真。若修
六度即能破蔽。豈非六度破道品。有時六 度不能到彼岸。若修道品即得悟入。是 為道品破六度。若修六度。先破六蔽。進修 道品任運可成。是為六度修道品。如上所
說。即是道品修六度。六度道品相即者。檀即 摩訶衍。四念處亦即摩訶衍。檀與道品無 二無別。不可得故。通論諸法於行無益互
有相破。於行有益互有相修。約理互有相 即。若四諦因緣有無非有無。廣歷一切法皆 有三番。若得此意自在說 (云云) 。云何六度攝
調伏諸根義。若六根不受六塵。即合諸道 品中捨除覺分。即是檀度調伏諸根也。六根 不為六塵所傷即合道品正業正語正命。 即是戒度調伏諸根也。違情六塵安忍不
動。即合道品四種之念。是名忍度調伏諸 根也。守護根塵常不懈怠。即合道品八種 精進。是名進度調伏諸根。定心不亂不 為六塵所惑。即合道品八種之定。是名禪
度調伏諸根。知六塵無常苦空寂滅。即合 道品十種之慧。是名智度調伏諸根也。此 乃三藏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復次知眼空 不受眼。色空不受色。根塵空故。名常捨
行。乃至意空不受意。法空不受法名常捨 行。即合道品除捨覺分。是名檀度調伏諸 根。色空不能傷眼空。眼空不能傷色空。 乃至法空不得意便。意空不得法便。即合
道品正語正業正命。是名尸度調伏諸根。 又眼色空故。則無違無順無忍不忍。乃至 意法空故。無違無順無忍不忍。即合道品 四種之念。是名忍度調伏諸根。眼色常空
無不空時。如是習應與般若相應。乃至意 法常空無不空時。是名與般若相應。即合 道品八種精進。是名進度調伏諸根。眼色空
故不亂不味。乃至意法空故不亂不味。即 合道品諸定。是名禪度調伏諸根。眼色空 故不愚不智。乃至意法空故不愚不智。即 合道品十種之智。是名智度調伏諸根。此
是通教調伏諸根滿足六度也。若眼色具 十法界。十法界各有果報勝劣不同。各各修 因深淺有異。因果無量不可窮盡。除却無 知分別法相無所受著。乃至意法具十
法界分別無著。即合道品除捨覺分。是名 檀度調伏諸根。分別眼色乃至意法無量相 貌。未曾差機傷他善根。自亦不為無量根 塵所傷。即合道品正業語命。是名戒度調
伏諸根。又於十界根塵若違若順。其心不 動安住假中能忍成道事。即合道品諸念。 是名忍度調伏諸根。又分別一切根塵。若 起難心苦心。亦不中退。於生死有勇。即
合道品精進。是名進度調伏諸根。又分別 一切根塵。心不壞亂不動不僻。即合道品 諸定。是名禪度調伏諸根。又分別一切根 塵。道種智力授藥當宜。方便善巧亦無染
著。即合道品諸慧。是名智度調伏諸根。此 則別教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復次若如殃 掘摩羅經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
無減修。了了分明見者。彼是九法界眼根也。 於如來常者。九界自謂各各非真。如來觀 之。即佛法界無二無別。無減修者。觀諸眼
即佛眼。一心三諦圓因具足無有缺減也。 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為了了照權為分明。 三智一心中五眼具足圓照。名為了了見佛
性也。見論圓證修論圓因。又具足修者。觀 於眼根捨二邊漏名為檀。眼根不為二邊 所傷名為尸。眼根寂滅不為二邊所動名 為羼提。眼根及識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
為精進。觀眼實性名為上定。以一切種智 照眼中道名為智慧。是為眼根具足無減 修。無減故了了分明見眼法界。乃至彼意 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知。
於一一根即空即假即中。三觀一心名無減 修。證慧眼法眼佛眼一心中得。名了了見。 皆如上說。根既如此塵亦復然。一切諸法亦
復如是。是為圓教調伏諸根滿足六度。此 則究竟調伏究竟滿足。如是助道助究竟道。 當知六度遍能調伏一切諸根也。大品云。
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具足檀波羅蜜。亡 三事無所著正當檀體。應是具足者。行於 財法二施檀名具足。事理二圓。自他俱益
故名具足。事則破其慳法而能捨財。理則 破其慳心而能捨法。二破二捨體用具足 名波羅蜜也。云何六度攝佛威儀。佛以十 力無畏不共法等為威儀。一心中修四道
品名修佛威儀。證佛眼佛智名得佛威 儀。今逐語便約道品明攝十力者。若四 種道品即是四種四諦智決定因果。知生滅 之集決受三界之苦斯有是處。生滅之集
若至無餘涅槃斯無是處。若生滅之道能盡 苦入涅槃斯有是處。生滅之道若至三界 斯無是處。乃至無作之集通至變易斯有是 處。若通至無上涅槃無有是處。若無作道
滅通至一切種智斯有是處。若通至二乘 無有是處。是四因果一心中知決判明斷。 名是處非處力。故如來於佛法中作師子 吼。獨我法中有四沙門果。即此義也。業報智
力者。知四種集是知業。知苦是知報。道滅 亦爾。分別四種業報淺深不謬。是二力也。 知禪定力者。四種道諦中八定。分別深淺
照了不差。是三力也。知根欲性力者。知過 去苦集不同名根力。知現在苦集樂欲不 同名欲力。知未來苦集得失不同名性力。
是四五六力也。知至處道力者。知四道諦所 至之處。是七力也。知宿命天眼力者。照過去 一世多世種性好惡壽命長短。名宿命力。照
未來生處好醜。名天眼力。是名八九力也。 漏盡力者。四種滅諦所證無漏心慧等解脫 也。是一法門而有四種者。如王密語智臣 解意。佛說十力赴四種機。不令小者謗
大傷其功德。不令大者得小抑其善根。彼 彼獨聞各各獲利。無謀權巧故號能仁。菩薩 智臣深解密語。知意在三藏即問生滅。鄭
重諮詢令有緣疾悟。乃至知意在圓。或頌 無作或問無作。令他得解。一音殊唱萬聽 咸悅。口密無邊義不可盡。上作四釋何足 致疑耶。問十力是佛威儀。初心云何能學
云何能得。答。大論云。菩薩行般若十力無 畏不應住。若佛於佛法無有過失是則應 住。若菩薩無佛法何所論住。釋云。菩薩 修佛功德多生重著。破此重心故言不應
住。又菩薩分得十力無畏。既未究竟故不 應住。若爾。前雖修而未得。後語入位何 關初心。若依華嚴十住品云。菩薩因初發 心得十力分正念天子問法慧云。初心大
士修十力方便。云何知家非家出家學道。云 何方便修習梵行具十住道速成菩提。答 云。菩薩先當分別十種之法。謂三業及佛
法僧戒。若身是梵行。梵行渾濁八萬戶蟲。若 身業是梵行。四儀顧眄舉足下足。若口是梵 行。音聲觸心脣齒舌動。若口業是梵行。則是
語言。乃至戒是梵行。戒場。十眾問清淨。戒 師白四羯磨剃髮乞食等。皆非梵行。梵行 為在何處。誰有梵行。三世平等猶如虛空。
是名方便。又更修習增上十法。所謂十力甚 深無量。如是觀者。疾得一切諸佛功德。初 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
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此明文豈非初心修 證十力。又地持云。菩薩知如來藏。聞思前行 修自性禪。得入一切禪。一切禪有三種。一
現法樂。現法樂故稱歡喜地。二出生十力種 性三摩跋提及二乘除入。三利益眾生禪也。 十住名聞慧。十行名思慧。此聞思前以修
自性。入一切禪得具三法。豈非初心有修 有證。三據明矣。道品六度及佛十力宛轉相 攝。皆如上說。若修道品六度。即是修佛十
力。若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即是滿足十力 住佛威儀無異也。十住毘婆沙云。力名扶 助氣力不可窮盡。地持云。得勝堪能名為 力。於十處悉如實離虛妄勝於魔。自行
故名得勝。能以方便利益眾生故言堪能。 然佛力無量。何止言十。實是一智緣十事 故言十。此十化眾生足。舉十餘亦可知。殃
掘云。十力是聲聞宗非摩訶衍。大乘有無量 力。此二釋彌顯四種十力意。云何道品攝四 無所畏。一切智無畏者。即是備知四種苦諦。
為他分別明示過患。決定師子吼無微畏 相。無能難言是法非法。障道無畏者。四種 集諦障四道滅。決定師子吼無微畏相。無
能難言此非障道。盡苦道無畏者。四種道諦 能行是道。得盡苦出世間。決定師子吼無 微畏相。無漏無畏者。即四種滅諦各有所
證各有所滅。決定師子吼無微畏相。道品 無畏宛轉相攝。若修道品六度。即是修無 畏住佛威儀也。大論云。內心具足名為力。
外用無怯名無畏。十住毘婆沙云。一法名 無畏云何言四。於四事中無疑故名四。佛 應於一切法無畏。云何但四。舉大要開 事端。餘亦無畏也。攝十八不共法者。初身
口無失。此二。是四種道品正業語命也。得供 不高逢毀不下名無不定心。四威儀恒在 定。名無不知已捨。此二法。是四種道品中
八種定也。修身戒心慧不可盡。名欲無減。 慈悲度人安住寂滅不增不減。名精進無 減。無量劫為 一切 眾生受苦。不疲不厭。名
念無減。此三法。是四種道品中八種精進也。 常照三世眾生心。不須更觀而為說法不 失先念。名慧無減。憶三世事不忘。名解
脫無減。自然覺悟不同二乘。名解脫知見 無減。一切身業智慧為本。得無礙智說不 可盡。名身業共智慧行。口意共智慧亦如
是。凡十一法是四種道品中十種之慧。結成 攝法意如上說。攝四無礙智者。法無礙是 四種四諦名字之法。名字從心分別。若無心
者誰為作名。既達一心無量心。亦知一名 無量名。名不可盡。是名法無礙。義無礙者。 諸法諸名皆歸一義。所謂如實義名義無礙。
辭無礙者。十法界眾生言辭不同皆悉解了。 十界音辭入一音辭。知一界即解十界無 有罣礙。名辭無礙。又法是四諦法門。義是 四種道諦。辭是四種苦諦 (云云)
。樂說無礙者。 以四種四諦巧赴機緣。旋轉交絡說不可 盡。令他樂聞。於一字中說一切字。一切 義赴一切音。當其根性各沾利益。結攝意
如上說。攝六通者。眼耳如意三通。如調伏 諸根中說。他心宿命漏盡如十力中說。攝三 明者如六通中說。攝四攝者。若布施攝
即四種道品中除捨覺分也。愛語即四種道 品中正業語命也。利行同事即四種道品八 定。定有神力故能利行同事 (云云) 。攝陀羅尼
者。持諸善法如完器盛水。遮諸惡法如 棘援防果。即是四種道品中四正勤。勤遮二 惡勤生二善。故十住毘婆沙偈云。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防流水
增長已生善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鑽木出火
[0097a15] 攝三十二相者。婆沙云。阿毘曇相品中一一 相三種分別。謂相體相業相果也。大論云。 百劫種三十二相。即其義也。還用三藏道品
六度望之。終不出施戒慧等。文煩不委攝 意可知。若通教相體業果者。不同上也。若 以相求佛轉輪聖王即是如來。是人行邪
道。佛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一一悉用 空心蕩淨。與空相應乃名為相也。毘婆沙 亦云。菩薩一心修習三十二相業。皆以慧為
本。即空慧也。若爾。三十二相皆為道品十 慧及智度所攝。即通教意也。復次前兩道品 教門明因得修相業論果得有相體。但此
相小勝輪王魔能化作。故非奇特。入無餘 涅槃相則永滅。譬如得銅不能照面二乘 共三藏佛俱得真。無法界像。當知前兩道 品非修相法。若後兩道品是修相法。法華
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若證中道。中道即具此相。如 法華中二乘開示悟入妙會中道。即與八相
佛記。譬如得鏡萬像必形。大乘得中靡所 不現。法身相者。名為真相。淨名云。已捨世 間所有相好。輪王魔羅世相嚴身皆是虛
妄。故言已捨。中道明鏡本無諸相。無相而 相者妍醜由彼。多少住緣。普現色身即真 相也。無量壽觀云。何彌陀佛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八萬四千好。薩遮華嚴皆云。相為大 相海好為小相海。既言相海豈局三十二 耶。為緣不同多少在彼。此真實之相為別
圓兩道品所攝。義自可知。不能委記。當知 六度助道攝諸善法無量無邊。舉上十二 條以示義端。知餘亦攝。助道尚爾何況正 道 (云云) 。
[0097b17] ○第八明次位者。夫真似二位有解 脫知見朱紫分明。終不謬。謂未得謂得。計 四善根以為初果。初果為無學。自知所斷
證未斷證。雖四門名位有殊。斷及諦理孱 然不異。二乘多論一生斷結時節既促。教 門所明大同小異。不過迭動。菩薩教門非
但時長行遠智斷亦別。徑路乃殊歸途一也。 六度初僧祇未知作佛。二僧祇知而不說。 三僧祇自知亦說。百劫種大人相具五功
德。名不退地。皆似位也。坐道場成佛方名 真位。此教初淺尚有次位。豈有凡夫造心即 言上位。此非增上慢推與誰乎。通教二乘
真似之位。智異三藏。斷位不殊。若菩薩位 條然不同。簡名義通別如法華玄 (云云) 。別教 惑斷智位。二乘聾啞非其境界。故名為別。
一往望攝論華嚴所明地位。即是其義。但 別義多途赴機異說。橫則四門不同。竪則 階降深淺。不可定執一經而相是非。又菩 薩或造通論釋經。或造別論釋經。如龍
樹作千部論。天親及諸菩薩論復何量。度此 者少。那得苦專一意非撥餘門。若苟且抑 揚失佛方便自招毀損。欲望通途翻成哽 塞。今明別位四門異說種種不同。雖阡陌
經緯其致一也。此方雖未有多論而前四 門推之。若通教說種種位知其同是真諦。 別教說種種位。知其同是中道。經言。雖說 種種道其實為一乘。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
切智地。得此意者狐疑易息鬪諍不生。上 破思假中已略說諸位。若欲知者往彼尋 看 (云云) 。又今有十意融通佛法。一明道理。
寂絕亡離不可思議。即是四諦三二一無隨 情智等。或開或合。若識此意權實道理冷然 自照。二教門綱格匡骨盤峙。包括密露涇渭
大小。即是漸頓不定祕密藏通別圓。若得此 意聲教開合化道可知。三經論矛盾言義相 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博解。古來執諍 連代不消。若得四悉檀意則結滯開融。懷
抱瑣析拔擲自在。不惑此疑彼也。四若知 謬執而生塞著。巧破盡淨。單複具足無言窮 逐。能破如所破有何所得耶。五結正法門
對當行位。修有方便證有階差。權實大小 賢聖不濫。增上慢罪從何而生。六於一法 門縱橫無礙。綸緒次第亹亹成章。七開章科
段。鉤鎖相承生起可愛。八帖釋經文婉轉 繡媚。總用上諸方法隨語消釋。義順而文 當九翻譯梵漢。名數兼通使方言不壅。十
一一句偈。如聞而修入心成觀。觀與經合。 觀則有印。印心作觀非數他寶。唯翻譯名 數未暇廣尋。九意不與世間文字法師共。 亦不與事相禪師共。一種禪師唯有觀心
一意。或淺或偽餘九全無。此非虛言。後賢有 眼者當證知也。次位者十意之一也。若圓 教次位者。於菩薩境中應廣分別。但彼證
今修故須略辨。若四種三昧修習方便。通如 上說。唯法華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 今就五悔明其位相。先知逆順十心而繫 緣實相。是第一懺。常懺悔無不懺時。但心
理微密觀用輕疎。黑惡覆障卒難開曉。重運 身口助發意業。使疾相應更加五悔耳。懺 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佛智遍照佛 慈普攝。我以身口投佛足下。願世間眼證
我懺悔。我無始無量遮佛道罪。無明所偪 不識正真。從三界繫動身口意起十惡 罪。三寶六親四生五道。作不饒益事。破發 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見作隨喜。
應現生後受諸苦惱。如三世菩薩求佛道 時懺悔。我亦如是。傷已昏沈無智慧眼。發 是語時聲淚俱下。至誠真實。五體投地如
樹崩倒。摧折我人眾惡傾殄。是名懺悔。勸 請者。名為祈求。聲聞自度直懺己罪。菩薩 愍眾故行道故須勸請。我今知罪尚不得
脫。眾生不知歷劫流轉。我無力救請十方 佛。佛愍眾生不簡巨細。必冀從願。大論 明請不請 (云云) 。請轉法輪。謂勸示。證。令於
四諦生眼智明覺。是名三轉。有人言。請說 三乘名三轉。佛若說法眾生得涅槃證。設 未得者且令受世間樂。佛若普許則一切得
安。我預一切罪苦亦除。如遍請雨我有少 田自霑甘潤。請住世者。夫命隨業得住。 變化隨心得住心止化滅。我今請佛饒益 眾生如大炬火。莫止變化之心。久住安隱
度脫一切。是名勸請。隨喜者。名為慶彼。佛 既三轉法輪。眾生得三世利益。我助彼喜。 又我應勸化令其生善。其善自生是故我
喜。喜三世眾生福德善。三世三乘無漏善。三 世諸佛從初心至入滅一切諸善。我皆隨 喜亦教他喜。如買賣香傍觀三人同熏。能
化受化及隨喜者三善均等。觀眾生惑甚可 悲傷。觀眾生善應大恭敬。心常不輕。深 知眾生具正緣了。即雖未發會必應生。毒
鼓遠近為要當死。故敬之如佛。何者。未來 諸世尊其數無有量也。此深是隨喜意也。法 華隨喜法。大品隨喜人。人法互舉耳。迴向
者。迴眾善向菩提。一切賢聖功德廣大。我 今隨喜福亦廣大。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 眾生已正向菩提。如迴聲入角響聞則遠。 迴向為大利。正迴向者斷三界道滅諸戲
論。乾煩惱泥滅棘刺林捨除重檐。不取不 念不見不得。不分別能迴向者所迴向 處。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實不生。無 已今當生無已今當滅。諸法如是。我順諸
法隨喜迴向。如三世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是 名真實正迴向。亦名最上具足大迴向。則不 謗佛無過咎。無所繫無毒無失。何但迴
向如此。前三後一亦然。毘婆沙云。罪應如 是懺勸請隨喜福迴向於菩提。發願者誓 也。如許人物若不分券物則不定。施眾 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
無誓願。如牛無御不知所趣。願來持行將 至所在。亦名陀羅尼持善遮惡。如坯得 火堪可盛物。二乘生盡故不須願。菩薩生 生化物須總願別願。四弘是總願。法藏華嚴
所說一一善行陀羅尼皆有別願。今於道場 日夜六時行此懺悔。破大惡業罪。勸請破 謗法罪。隨喜破嫉妬罪。迴向破為諸有罪。
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 計亦不能說。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開觀 門。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淨鏡遍了諸 色。於一念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
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此名深信隨喜心 即初品弟子位也。分別功德品云。其有眾生 聞佛壽長遠。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
德不可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若聞是 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 相。即初品文也。又以圓解觀心修行五悔 更加讀誦。善言妙義與心相會。如膏助火。
是時心觀益明名第二品也。文云。何況讀誦 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又以增品 勝心修行五悔。更加說法轉其內解導利 前人。以曠濟故化功歸己。心更一轉倍勝
於前。名第三品也。文云。若有受持讀誦為 他人說。自書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 塔寺供養眾僧。又以增進心修行五悔兼 修六度。福德力故倍助觀心更一重深進。
名第四品也。文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 行六度。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至 一切種智。又以此心修行五悔正修六度。 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觀無礙轉勝於前不
可比喻。名第五品也。文云。能為他人種 種解說。清淨持戒忍辱無瞋。常貴坐禪。 精進勇猛。利根智慧。當知是人已趣道場
近三菩提。若爾。五品之位在十信前。若依 普賢觀。即以五品為十信五心。但佛意難 知赴機異說。借此開解何勞苦諍 (云云) 。復次
今此一章是觀陰界入境。須約陰入而判 次位。所謂黑陰入界即三惡道位白陰入 界即三善道位。善方便陰入界即小乘似位。 無漏陰界入即二乘真位。變易陰界入即五
種人位。法性常色常受想行識陰界入。即佛 位 (云云) 。又假名五品既轉明淨豁入聞慧。通 達無滯深信難動。即信心也。如此次第念
進慧定陀羅尼戒護迴向願等十信具足。名 六根清淨相似之位。四住已盡。仁王般若云。 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此意
也。次入初住。破無明見佛性。華嚴云。初發 心時便成正覺。真實之性不由他悟。即此 意也。如是次第四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有 叨濫。是名知次位。
[0099a29] ○第九安忍者。能忍成 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始觀陰界 至識次位。八法障轉慧開或未入品。或入
初品神智爽利。若鋒刃飛霜觸物斯斷。初 心聰叡有逾於此。本不聽學能解經論。覽 他義疏洞識宗途。欲釋一條辯不可盡。 若懷寶藏璧蘊解匿名。密勤精進必得入
品。或進深品志念堅固。無能移易彌為勝 術。但錐不處囊難覆易露。或見講者不稱 理。或見行道者不當轍。慈悲示語即被圍 繞。凡令講說或勸為眾生。內痒外動。即
說一兩句法。或示一兩節禪。初對一人馳 傳漸廣則不得止。初謂有益。益他蓋微廢 損自行。非唯品秩不進障道還興。象子力微
身沒刀箭。掬湯投氷翻添氷聚。毘婆沙云 破敗菩薩也。昔鄴洛禪師名播河海。往則四 方雲仰。去則千百成群。隱隱轟轟亦有何
益利。臨終皆悔。武津歎曰。一生望入銅輪。 領眾太早所求不克。著願文云。擇擇擇擇。 高勝垂軌可以鏡焉。修行至此審自斟酌。
智力強盛須廣利益。如大象押群。若其不 然且當安忍深修三昧。行成力著為化不 晚。大論云。菩薩以度人為事。云何深山自 善。答曰。如服藥將身體康復業。身雖遠
離心不遠離。若至六根清淨。名初依人。有 所說法亦可信受。一音遍滿聞者歡喜。是 化他位也。若此時不出強軟兩賊無如之何。
自行轉成於他有辦。大象捍挌刀箭無施。 日光照世長氷自冶。此即安忍之力焉。若被 名譽羅 罥 。利養毛繩眷屬集樹。妨蠧內侵枝
葉外盡者。當早推之莫受莫著。推若不去 翻被黏繫者。當縮德露玭揚狂隱實。密 覆金貝莫令盜見。若遁迹不脫當一舉 萬里。絕域他方無相諳練。快得學道如求
那跋摩 (云云) 。若名利眷屬從外來破。憶此三 術齧齒忍耐。雖千萬請確乎難拔。讓哉隱 哉去哉若煩惱業定見慢等從內來破者。亦
憶三術。即空即假即中。設使屠粉肌肉心 不動散。大地鎮壓不為重淪。毘嵐弗輕寒 氷非冷猛炎寧熱。端心正觀那得薄證片 禪即以為喜。纔見少惡即以為憂。坯器易
堆菴華難實。大品云。無量人發菩提心多 墮二乘地。為辦大事彌須安忍。若得此 意不須九境。若未了者當更廣明。
[0099c14] ○第十 無法愛者。行上九事過內外障。應得入 真。而不入者。以法愛住著而不得前。毘 曇云。煖法猶退。五根若立上忍發真。則不
論退。頂法若生愛心應入不入退為四重 五逆。通別皆有頂墮之義。既不入位又不 墮二乘。大論云。三三昧是似道位。未發真 時喜有法愛。名為頂墮。今人行道萬不至
此。至此善自防護。此位無內外障唯有法 愛。法愛難斷。若有稽留此非小事。譬如同 帆一去一停。停即住著。又雖不著沙亦不
著岸。風息故住。不著沙喻無內障。岸喻 外障。而生法愛無住風息。不進不退名為 頂墮。若破法愛。入三解脫發真中道。所有 慧身不由他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住無
生忍。亦名寂滅忍。以首楞嚴遊戲神通具 大智慧。如大海水。所有功德唯佛能知。今止 觀進趣方便齊此而已。入住功德今無所論 後當重辨。
[0100a03] ○是十種法名大乘觀。學是乘 者名摩訶衍。云何大乘。如法華云。各賜諸 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
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 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 綩莚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肥莊多力。膚色 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
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止觀大乘亦如是。 觀念念心無非法性實相。是名等一大車。 於一一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名各賜大車。
徹三諦之源名為高。收十法界名為廣。無 量道品名眾寶莊校。四勤遮惡持善。又願 來持行。釘鑷牢固名周匝欄楯。法義辭辯宣 暢開覺名四面懸鈴。慈悲普覆無有遺限
名張設幰蓋。道品所攝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之法不與他共。名珍奇嚴飾。四弘誓願要 心不退。名寶繩交絡。四攝攝物物無不 悅。名垂諸華纓諸禪三昧起六神通。名重
敷綩莚。四門歸宗休息諸行。名安置丹枕。 四念處慧破除八倒之黑。名駕以白牛。四正 勤增長二善。名肥壯多力。遮斷二惡二惡
盡淨。故言膚色充潔。四如意足四辯自在。 名形體姝好。五根盤固不可移動。名為筋。 五力增長遮諸惡法。名為力。七覺簡擇名
為行步。八道安隱名為平正。對治助道廣 攝諸法。名又多僕從而侍衛之。破法愛無 明入薩婆若海發真速疾。名其疾如風。運 載諸子嬉戲快樂。此大乘觀法門具度與彼
經合。故名大乘觀也。復次一切法悉一乘 故。夫有心者無不具足。如此妙法是名理 乘。如來不說則不能知。以聞教歡喜頂受。
即名字乘。因聞名故依教修行入五品位。 名觀行乘。得六根清淨。名相似乘。從三界 出到薩婆若中住。是亦不住。若入初住乃
至十住得真實乘遊於東方。十行遊南方。 十向遊西方。十地遊北方。輪環無際得空 而止。止於中央即妙覺。直至道場。是此意
也。今人祇謂捨惡取空是大乘。此空尚不 免六十二見單複之惡。何得動出為乘。設 借為乘祇一禿乘無法門具度。正法大城金 剛寶藏。具足無缺何所而無。豈容禿空而
已。若但爾者乘邪見乘入險惡道。是壞驢 車耳 (云云) 。
[0100b16] ○端坐觀陰入如上說。歷緣對境 觀陰界者。緣謂六作境謂六塵大論云。於 緣生作者於塵生受者。如隨自意中說。若
般舟常行。法華方等半行。或掃灑執作皆有 行動。隨自意最多。若不於行中習觀。云何 速與道理相應。略辨其相例前為十。初所
觀境者。若舉足下足足是色法。色由心運 從此至彼。此心依色即是色陰。領受此行 即受陰。於行計我即想陰。或善行惡行即行
陰。行中之心即識陰。行塵對意則有界入。 乃至眼色意法亦如是。是陰界入於舉下間 悉皆具足。如此陰入即是無明與行緣合。
生行中陰界入。陰界入不異無明。無明即 是法性。法性即是法界。一切法趣行中是趣 不過。一陰界入一切陰界入。一多不一不
多不相妨礙。是名行中不思議境。達此境 時與慈悲俱起傷己昏沈。無量劫來常為 陰入迷惑欺誑。今始覺知一切眾生悉是一 乘。昏醉倒解甚可憐愍。誓破無明作眾依
止。安心定慧而寂照之。心既得安遍破見 思無知無明三諦之障。橫竪皆盡。又善識通 塞終不於中取藥成病。善知道品榮枯念 處。雙樹中間入般涅槃又善知行中對治六
度助開涅槃門。深識次位知我此行未 同上聖。慚愧進修無有休已。能於行中 外降名利內伏三障。安忍不動。法愛滯著 莫令頂墮。十法成就世入銅輪證無生忍。
得一大車高廣嚴淨眾寶莊校。其疾如風嬉 戲快樂。乘是寶乘直至道場。是約行緣作 觀。治無明糠顯法性米。舉足下足道場中
來具足佛法矣。例前可知。行緣既爾。住坐 臥語。作例前可解。三三昧無臥法隨自意 則有。昔國王於臥中悟辟支佛。當知臥中 得有觀行 (云云)
。對境者。約眼計我言我能 受。一塵有三。合十八受者。眼見色有五陰 三界二入。例如上說。又彌勒相骨經云。一念 見色有三百億五陰生滅。一一五陰即是眾
生。若爾者。眼對色時何啻五陰三界二入。若 如此觀眼色者。名為減修非摩訶衍。若 觀眼色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明識來
入門者。眼色一念心起即是法界。具一切法。 即空即假即中。四句求不可得故言即空。 如彌勒相色一念三百億五陰生滅。乃至一
地十地相色既爾。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外 道打髑髏作聲。聽知生處知無量事。香味 觸等亦復如是。故言即假。假不定假。空不
定空。則非空非假。若眼一法非空非假。則 一切法非空非假。猶如虛空有無永寂。亦 如日月無幽不照。雖無空假雙照空假。 照因緣麁色名肉眼。照因緣細色名天眼。
照因緣色空名慧眼。照因緣色假名法眼。 照因緣色中名佛眼。五眼一心中具者。非 具凡夫膿血肉眼。亦非諸天所得天眼。亦 非二乘沈空慧眼。亦非菩薩分別之眼。但
以佛眼具有五力。如眾流入海失本名 字。故佛問善吉云。如來有五眼不。答云。 有。皆稱如來有。何關凡夫二乘眼耶。請觀 音云。五眼具足成菩提。以三觀一心名無
減修。以一眼具五力名明見來入門。亦是 圓證也。於眼內外自在。眼入正受鼻三昧 起。鼻入眼起。雖動而寂寂不妨動。雖寂而
動動不妨寂。雖見不見不見而見。乃稱明 見來入門也。問。佛具五眼應照五境。經云。 我以五眼不見三聚眾生。狂愚無目而言
見耶。又云。見色與盲等。既等於盲。那得 見麁細色答。五境皆冥實相。實相則不可 見。不可見故喻之如盲。雖不可見見無 減少。五眼洞徹諸境分明。雖言五照照何
必有。雖言如盲盲何必無。淨名云。不來相 而來。不見相而見。即此意也。是為不思議 境。我眼眾生眼無二無別。云何眾生不覺
不知。即起慈悲誓當度脫。欲滿此願安 心定慧。能以止觀遍破諸法。於眼色中明 識通塞。不如蟲道。於眼陰中修四念處 非淨非不淨。枯榮雙遣而入涅槃。學諸對
治助開三脫明識六即不起叨濫我所觀 眼雖具五眼。但是名字但是觀行。若漸見 障外後見十方。如普賢觀。頓見大千如常 不輕。漸頓兩見六根互用。我悉未階不應
起慢漸愧勤行。若德建名立。當忍內外障 安若須彌。法愛不生則無留滯。其疾如風 證真實眼。乘一大車直至道場。若眼中得 入多於眼中廣作佛事。常放金光照耀一
切。淨名云。或有佛土以光明為佛事眼色 一受既爾。餘二受亦然。餘五根五塵十五受 亦然。廣說如前。將前意度入六根用之。 但令破煩惱去不拘常科。若從耳中得
大車。多用音聲為佛事。鼻中用香舌中用 味。身中用天衣意中用寂滅。一根佛事互 通諸根。方便利物時或不同。而令眾生得 究竟樂 (云云) 。
[0101b19] ○若能如上勤而行之。於一生 中必不空過。雖聞不用如黑蚖懷珠。何 益於長蛇者乎。今以三譬譬於得失。匹夫
隻勇修治一刀一箭。破一寇兩寇獲賜一 金一銀。祿潤一妻一子。如此之人但利器 械。負戟前驅以命博貨。何用廣知兵法耶。 若欲為國麴 糵
舟楫鹽梅霖雨者。須善文 武。計在帷帳折衝萬里。所學處深所破亦 大。獲賞既重祿潤甚多。雖知而不用。用而 屢北尚不能濟身澤豈及人乎。學禪觀者
亦如是。唯知一法或止或觀擬破少惡寂 心行道。得少禪定攝少眷屬。便以為足。 如匹夫鬪耳。欲作大禪師破大煩惱。顯 無量善法。益無量緣。當學十法止觀洞達
意趣。於六緣六受行用相應。煩惱卒起即便 有觀。觀過惑表勇健難事解髻得珠。若 解而不用用而不當。而反師惑心道安克 乎。又如野巫唯解一術。方救一人獲一脯
柈。何須學神農本草耶。欲為大醫遍覽 眾治廣療諸疾轉脈轉精數用數驗。恩救博 也。學禪者亦如是。但專一法治惑即去。當 時微益終非大途包括之意。亦不能破煩
惱入無生忍。雖善醫藥不依方服。病豈 差乎。讀誦止觀甚利。心不行用無生終不 現前。又如學義止欲一問一答衒耀一時。 何須廣尋經論。欲作法主當善異部。雖
諳解處多而不曾出眾。怯弱不任酬往。若 無怯怖臨機百轉以無方之答。答縱橫之 問。是為大法師。觀行人亦如是。觀行若明 能歷緣對境觸處得用。若不如是。魔軍何
由可破。煩惱重病何由可除。法性深義何由 可顯。三事不辦區區困役。秖是生死凡夫。 非為學道方便也。
摩訶止觀卷第七 (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6 冊 No. 1911 摩訶止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