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七 ()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086a17] 第五得失 破法無生得失是非不得一向
外道愛著觀空智慧四句 能破 智慧能破不如若爾大導師
眾人五百由旬 見思三百四百九地 五百釋論二乘
二乘大乘 三百方便因緣生死五百 不盡後生無後生死 十信五百
法華法華三百由旬化城 由旬化城有人三界三百 五百三界外 云何二乘三界外
五百四百五百之外化城何所 二乘二者化城 四百五百二乘化城云何聲聞四百五百有人
煩惱五百二乘四住 由旬化城有人三界 塵沙四百無明五百不然
煩惱云何 名義法華法華五百 生死導師應作
五百生死處所 智慧方圓 四百化城生死二種
界內化城 不待開權人師如此釋論 云何二乘四百 五百二乘一百
道家真諦三界 化城入涅槃涅槃四百二乘一百菩薩 涅槃一百三界三百
如此經論無妨五百 生死處所三界果報三百便有餘土無礙五百由旬
煩惱所謂見諦一百五下 分為二百五上分為三百塵沙四百 五百觀智空觀三百
觀智四百中觀五百 遼遠初心行人 斷見超過五百由旬由旬
三法苦集 無明十二因緣無明滅 六度
見思分段生死入空 方便生死假觀無明 緣生中道正觀
檢校入空諸見 具足無言九九八十一如斯 污穢增長煩惱行人取著 結業生死
不見不識見思四諦 知名無明乃至老死因緣無明 不滅在此不到 大經童子智人
淨法名為諸見 無性無常 無業名為
四諦無明老死因緣 彼岸一一一一一一 若是三通成就復次
亦即羅漢無漏五陰 實則結業生死不識四諦即是無明觀空智慧 不能一一一一
一一若是 成就見思三百 由旬檢校假觀
易解 一法一一一一 三通成就 無知四百由旬檢校
中道正觀無明法性一一 一一 三通成就無明
五百由旬如此次第 初地劫數大經須陀洹萬劫乃至
菩薩初發心聖位初心行人 復次別論大品經菩薩初發心薩婆若相應 相應相應
一心三通 成就三百由旬菩薩 初發心遊戲神通佛國土 初發心一一
通過四百由旬菩薩 初發心道場成正覺中意初發心一一 通過五百由旬如此初心
三法各別大論一則 乘馬神通須知 神通無礙不能
三義 三觀 三觀當分
法相淺深苦集 無明是故若一三觀 法相三觀一心
三觀三百三觀乘馬四百三觀 神通一心一切
山河石壁虛空一心三觀 無礙觸處 無礙五百由旬 名為觸處
苦集 無明障蔽非但神通馬步 三觀
不知一一 一一 智者識字 良醫得知無生
法門如是初心五百 由旬六即 (云云) 。得失 一意種種
得失金光 正分別正解 得失正分
正解 一致 通通通通
一往不然無明見思 一切何不 一往不能
通力不能深遠 不通塞耳

[0087c08] ○ 第六道品調適道品當分 四相一明當分未必 方能得道當分
故云念處得道道場 摩訶衍念處當分 道品調停二明念處
釋論念處念處道品調停 念處正勤
如意足頂位五根五力第一 八正見諦七覺修道 調停四相念處
正勤如意足如意足五根五根 五力五力七覺七覺八正道 調適戒定慧名為清淨心一則
般若相生調適所以 上來破法調停道品 真法相應真法無漏道品
有漏有漏無漏方便方便真理 釀酒得宜 不成大論三十七品行道
涅槃三門三門近因道品 應須道品調停道品 二乘云何菩薩道大論
三藏摩訶衍 小乘淨名道品善知識 成正覺道品道場摩訶衍涅槃
八正道見佛醍醐三十七品菩薩陀羅尼如此 道品何時小乘大經
三十七品涅槃大涅槃無量阿僧 菩提大涅槃道品之外 有道四諦第五一種苦集
分別苦集有無相如十方 三十七品涅槃有無三十七 助道品名大涅槃云何無量 十六有漏道品欲界二十
三十六初禪三十七有漏道品 三藏道品通教道品別教 圓教醍醐大經文義合於
非道別有三十七品 正道大論菩薩道 淨名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三十七品有漏云何 七覺修道法華無漏根力覺道云何八正七覺三句分別三十
有漏皆是無漏有漏 大論八正道初善有漏 有漏五陰即是煖法煖法之前
八正道云何受法 念處正勤 心中如意足善根增長
分別七覺安隱道中八正 如是修得有漏五陰知道 有漏皆是無漏即是見諦思惟所行
一向無漏法華在此從來 有漏八正七覺未有 毘婆沙八正七覺有漏
無漏何以八正見諦即是 無漏八正七覺前一向無漏 可解婆沙無漏
對位道諦三十七品 道諦三十七品一心三觀 大品一切四念處念處
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念處 華嚴譬如大地種種 法華一切體性皆是一種
體性何謂一種佛種體性 法華不明佛性一種一種 叢林種種七方便大地一種即是
佛種一念不思議一切 十界陰入妨礙觀法因緣生 一種一切一色一切法性
一切一色一空一切法性一色 一切一切法性非一非一 一一非空
一切非空九法 亦復如是名身念處觀法 法性因緣生一種一切一切
法性一切一空一切 假名一切一切法性 非一非一非空
一切非空九法 亦復如是受念處 法性因緣生一種一切一心一切
法性一切一心一空一切法性 一心一切一切法性非一 非一非空九法
如是心念處觀法因緣生一種一切一行無量法性 一切行一行一一切法性一行
一切行一一切法性非一非一 一切非空 九法亦復如是
法念處如是念處廣博大小 榮枯雙非榮枯中間 入般涅槃道場摩訶衍
法界云何法性 凡夫顛倒不淨二乘不淨顛倒
一切空中云何 凡夫念處一切 分別名相不可窮盡智常不為 云何
二乘不淨念處 本際非空 非空非空不淨 不淨
二邊無邊 中間佛會涅槃是非 不淨不生名為涅槃如是涅槃 安置諸子祕密
法性凡夫 顛倒二乘 一切空中
云何凡夫念處 一切名聞分別 不生云何二乘
念處 即非非空 不生名為涅槃中間祕密 (云云)
法性凡夫 法性無常二乘 無常觀心一切空中非常 云何心念相續凡夫
假名一切無常得分 別無二乘無常念處即非非空無常
不生入涅槃 道理祕密安置諸子 (云云) 。 法性非有凡夫
無我二乘無我觀法 一切空中無我凡夫 念處法性一切施設自在
具足二乘念處觀法 即非非空無我 不生入涅槃中間 祕密法性觀智
一諦三諦一切榮枯無不空寂一切二邊 無不成立一切無非法界一念
觀念道場 間入般涅槃始終具足不須 觀念 正勤見思本起已生惡
不生精進塵沙無明未生惡不生精進竭力 三昧一切智 泥洹道種智
種智未生善分別智 增長開發三觀無間 為生二智四正勤悟道
一心精進三菩提不須 善寂 觀心名為如意足
精進心思莊嚴 中觀密室 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成就
法性不動寂然精進無間斷行 成就如意足觀察一心 之一斷行成就如意
思惟善能分別方便如此思惟 思惟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此定心不須 五根三諦三世佛
十力無畏解脫三昧念處信根諸法諸法 精進
精進 一心寂定精進 不動定根念處不從
慧根五根入道摩訶 進修五力增長 無能精進 懈怠所願成就
煩惱散亂遠離 初禪覺觀二禪 生歡喜三禪教化眾生四禪四禪不妨不捨
定力邪執一切一切 慧力如是五力摩訶衍 七覺調浮動 觀智以定
精進 七覺入道大論五蓋專修 不得無有八正 出世正見三諦正思
發動如法即是 小乘
可解 中道是非邪命 名為正業名為正業正業
不為二邊 知止正命 正精進不動正直正念 決定正定八正道入理
八正道醍醐 道品對位初心觀法 具足大論四念處精進
定心四如意足善根名為 增長名為分別四念處名為 四念處安隱道中八正道故知初心 行道三十七品調養止觀四種三昧
菩薩位如此道品大涅槃近因道品 名為遠因 (云云) 。 枝葉
成實法性法界大地念處種子四正勤五根五力 增長七覺開花八正結果結果
即是無生忍至寶 祕藏醍醐見佛 法身八相作佛道品善知識由是
之謂通途釋道大品三惡道得人 道果二乘 變通身為道種智
二邊 受法身為證入佛性就中三觀空名 假名
(云云) 。復次 三十七道品無漏三門 空無 三解脫門三三昧正見正思惟
入定無漏正見大臣 大王從此得名三三昧 即此正定正見正見 無漏正定大臣智慧大王
得名三解脫不智即此 三昧解脫證道定慧 三昧解脫解脫三昧三藏
空無空門四行無相 行苦十六行王臣 (云云) 。通教苦集幻化空門
釋論極微十八空 十八空假名 極微實法以此為得意假實 入空戲論有空
無相觀智 無能空觀作者 願求三三昧王臣 (云云) 。
別教入空真諦空三昧二乘 有空菩薩非空 無相三昧進修中道 無作三昧
觀智王臣 (云云) 。復次約出假意分別 假名假名無實無實 空門尚無假相無相
無相不願求知 王臣 (云云) 。 意義大論聲聞三解脫
諸法實相三解脫智者 不空不空中道 佛性二乘夢中十八事夢中不可 得名內法外事不可得外法
夢中十八不可得十八空今圓 不可得內法所生一切內法 內法一切法內空
所生一切外法不可得外法一切法此外乃至十八不可 得名十八空一切法十八空十八
十八空但是一空方等大空 歸一一空法性實相諸佛實法大品 空也無明四句不可得一空
一切不見四門分別 王臣 (云云) 。如是無相 一切法如是一解脫
三解脫門一門四門 解脫無障礙如此三門次第 次第實相通教空理
三藏三藏四諦故知道品 華嚴日出高山 鹿苑三藏方等般若
調榮枯中間入涅槃 利根處處 等於法華祕密見佛所以
涅槃八千聲聞法華記作 秋收冬藏一番 涅槃莊嚴娑羅雙樹
如來見佛性能莊嚴 其中入涅槃身子 莊嚴豈不見佛其中間入涅槃
諸菩薩處處可知 入涅槃解脫六法六法三佛 (云云) 。

[0091a05] ○第七助道對治釋論三三昧一切三昧三三昧 四種三昧清涼池
對治三脫門不能 不須助道根鈍道品調適 不須助道根鈍重者 根鈍不能三解脫門
觀心應須治道 安隱三解脫門大論對治 即此初果聖人無漏
分明煩惱善人 五下善人善人非凡 世智斷惑聖人 助道根鈍
云何助道無量意中 六度助道 三昧道品調適解脫慳貪 激動觀心身命守護
欲念作意遮止慳貪轉生 三昧破戒 矜持乖違觸犯制度
三昧尸羅 瞋恚常生忿恨惡口兩舌 三昧
放逸懈怠身口意無慚 不能數數 世務三昧門應用
精進三昧散亂不定 散逸 應用禪定三昧愚癡 斷常有人眾生壽命
智慧 心動不必動心 對治
對治迴轉 樂修不樂 善心不善 善巧斟酌
第一義 (云云) 。如是 不能助道 攝一切法後說有人通教
大經六度 大品摩訶衍一度諸法何況 開合去取 智力波羅蜜有神通力
波羅蜜般若有道種智 漚和俱舍羅一切種智闍那 一切智般若 即為得以大小
六度助道諸法略明道品調 六根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六通三明四攝四辯陀羅尼三十二相八十
一切法云何道品道品 覺分三藏覺分 入理捨身大論慈悲
眾生有益何所具足六度 眾生五度 故知覺分通教覺分捨身三事覺分
別教覺分捨身 無知圓教 覺分十法界色身十法界十法界依報如是身命二邊
何以六塵六塵前人 己身如此施者六塵三事無邊
入空不二生死 老病常住生死 涅槃後際
故稱老死 老死後際變易老死 常住即是中道法性
法常諸佛常住 毀損常住無能繫縛常住 斷滅成就究竟檀波羅蜜莊嚴 金剛般若初中後日分恒河沙
不如受持般若四句偈理觀 道品如此道品 理觀三藏雄猛
貿妻子理觀全無 理觀 相離實相 保護財物毫不
不能壽命 豈能鏗然不動 無行如是三解脫門 道場懺悔決定心
誓願捨身愛惜自行 讚歎隨喜 十方佛真實欺誑 如來光明思益
(云云) 。 道品相應一一釋出 事理畢竟糞土 治道
便解脫因緣行道 有利三脫門見佛不能無助 應得
思惟理觀道品正業正語正命 三藏正業乃是威儀 穿通教正業不得
乃是無著別教正業 自在圓教正業觀法 即是具足淨名如此
即此理觀 多虧今生先世 懺悔三昧 改革今日相續
禁戒無瑕護持愛惜全身 稱佛名字淨戒
光能淨戒二世 理觀正業相應一一釋出事理 畢竟持戒三脫門佛性
道品念力覺分正念 即是羼提三藏正念 通教正念柔順別教正念
生忍圓教正念寂滅忍念力堅強瞋恚不得無念不強今世前世
同行外護 隆盛瞋毒 不自在法門 呵責有理未有
改悔誓願 江海橋梁人馬 勞苦猶如 乃至無辜
羼提仙人 不動 十方佛二世 銷滅事理相應
成就 思惟道品精進 毘梨耶大論不須精進
必須精進精進三菩提 精進 相應而今放逸本心 道場
不如退退契理先世懈怠罪障 初中後不克 遷延度日發誓刻骨銘心
在前無量劫愛護 三昧決定呵責過患 苦心設有 不以一生歷劫不休進化
十方佛 理觀相應三藏相應 生生精進相應不生精進 不生精進相應不生不生
精進涅槃佛性 精進通體 (云云) 。 不得思惟理觀道品
但是證得 本事不成乃至首楞嚴 平地二世三昧 一心初中後
禪教不動為期乃至後世不止十方佛
開發相應大論 無所得波羅蜜 九想甚多助道
三毒不成 知心追還初更 欲界乃至 不得般若方便凡夫
方便摩訶衍觀音 毛孔見佛首楞嚴不退轉 解脫門三藏相應乃至 相應
女色不淨觀 愛人言語便 流出不淨穢惡 滿捐棄
所見惡物憂勞 婬欲大論 九想不自在背捨 勝處不能轉十一切處
怖畏不淨解脫門相應 (云云) 。攀緣瞋恚慈心
慈無量心三心 樂欲 (云云) 。無量對治眾生 入定
相應眾生 相應眾生歡喜 相應捨心愛憎 等觀相應
諸眾生無從廣說攀緣 因緣觀毘曇界方便 因緣三世斷常二世一念理觀相應
涅槃念佛觀緣於應佛無相相分十方佛理觀相應涅槃
思惟理觀 四念處慧根慧力覺分正見 思惟如是十法理觀
由於二世愚癡精神 應當改革誓願明了 四顛倒諦觀從頭但是種子 不淨乃至究竟不淨所謂
和合其中以為 種子不淨 十月懷抱
成就形相具足日月滿轉向產門大論 化生蓮華生尿道此處住處不淨生出
糞穢將養 鼻孔口氣 尿衣服 即如自相不淨其中唯有
尿大腸小腸 [*] 腦膜 不能不如摩羅延山
旃檀至大不淨譬如糞穢 多少自性不淨一旦命終假借 去火壞水分離
流於三五逆風惡氣 鼻息眼目死狗究竟不淨如是皆是非得
中計以為美食愛護 譬如鹿 如是不厭不可
身故種種過患始終 不淨能破四大成身 互相 滅火侵害
可樂加以 飢渴寒熱鞭打繫縛生老病死苦苦 大相互相破壞壞苦念念
行苦橫生相分介介一念 過去無明善惡 入胎不得
四大色籠 業繩 出籠
文成一念風氣出入息 毘曇是非非心 出入息壽命
命終比丘白佛乃至出入 佛言善哉無常猶如 剎那無間
時節何況長夜惡念無邊便 無期無常
可恃云何 四方積聚聚斂 溘然所有
是非出家人精進滅火無常可憐精進無道 之謂無常過於
逃避如此 不安席不甘 日夜以求貪著 結構無益事造生死
超然火宅

摩訶止觀卷第七 ()

摩訶止觀卷第七 ()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094a16] 無量劫名色 我人忽聞 行住坐臥一切事物
隨著凡夫無有 貧窮本心不息 天下隆盛怨枉 興起我所逆風
豈不謂言天明 智慧 無有何處支節一一
諦觀不見何處有人眾生業力 機關從眾緣生無有 宿如此我倒休息 四顛倒道心怖畏
道念 出路水草 聲聞如是鹿
悲鳴 踟蹰吞聲前進 覺如出生眾生悲悼哀傷 不能救拔大象不忍
自知守護 傷害菩薩如是無常無我 怖畏切心水火慈悲 眾生盲冥不覺云何
生死方便教化得度 因緣功德法身慧命展轉增長有緣 道場成佛眾生三界
大象 無益初心菩薩生死生死 退善根法身破壞雖然大悲心 功德菩薩生死善本
荷負眾生不同二乘生死 不同凡夫不住調伏 不住調伏無我誨人不倦 涅槃不淨厭離
即此六度功德善本無常惡業般若自行 十方佛諸佛解脫
十慧相應 ( ) 。全無理觀佛印 佛印無有理觀無間
真實所以 道者萬億大乘 大化六百怖畏生死
故知 諸佛方便善哉富家 應用黃龍父母
本願 逗機對治助道開門 問曰助道三昧不成六度
道品三句六度道品道品 六度六度修道道品六度六度 道品六度道品不能
六度能破豈非六度道品有時 不能到彼岸修道悟入 道品六度六度進修 道品任運六度修道
即是道品六度六度道品 摩訶衍四念處亦即摩訶衍道品 不可得通論諸法無益
有相有益有相有相 四諦因緣有無非有一切法 自在 (云云) 。云何六度
調伏六根不受六塵 覺分即是調伏六根 不為六塵道品正業正語正命即是調伏六塵安忍
道品調伏 守護根塵不懈怠道品 精進進度調伏定心 六塵道品
調伏六塵無常苦空寂滅 道品調伏 三藏調伏滿足六度復次 不受不受根塵
乃至不受法空不受法名 道品覺分調伏 不能不能乃至法空不得便不得便
道品正語正業正命調伏眼色不忍乃至 法空不忍道品 調伏眼色
無不如是般若相應乃至 法常空無不空般若相應 道品精進進度調伏眼色
乃至法空 道品調伏眼色 不智乃至法空不智 道品調伏
通教調伏滿足六度眼色 十法界十法界有果不同各各 深淺因果無量不可窮盡 分別法相乃至
法界分別無著道品覺分 調伏分別眼色乃至無量 未曾善根不為無量 道品正業調
十界根塵 安住能忍成道道品調伏分別一切根塵 苦心退生死
道品精進進度調伏分別 一切根塵不動道品 調伏分別一切 道種智方便善巧無染
道品調伏 別教調伏滿足六度復次 摩羅所謂眼根諸如來具足
了了分明見者九法眼根如來各各如來 佛法無二
佛眼一心三諦具足無有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為了分明三智一心五眼具足圓照名為了了見佛
具足 眼根二邊名為眼根不為二邊 名為眼根寂滅不為二邊 羼提眼根自然流入薩婆若
精進實性名為一切種智 照眼中道名為智慧眼根具足 了了分明法界乃至 諸如來具足了了分明
一一三觀一心 慧眼法眼佛眼一心了了如此亦復一切諸法
如是圓教調伏滿足六度 究竟調伏究竟滿足如是助道究竟六度調伏一切大品
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具足檀波羅蜜 三事正當具足 具足事理二圓
具足理則 慳心體用具足 波羅蜜云何六度威儀 無畏不共威儀一心
品名威儀佛眼佛智得佛 便道品十力 道品即是四諦決定因果生滅 三界生滅
無餘涅槃生滅 入涅槃生滅三界 乃至變易 無上涅槃無有
一切種智二乘 無有因果一心判明如來佛法師子 我法中有沙門果即此業報
分別業報淺深禪定道諦分別深淺
不差知根 苦集不同根力現在苦集樂欲 同名未來苦集得失不同名性
道力道諦 宿命天眼過去 一世種性好惡壽命長短宿命
未來名天眼力漏盡滅諦無漏心解脫 一法密語 佛說十力
功德善根 各各獲利能仁菩薩 解密三藏生滅
諮詢有緣乃至 一音 口密無邊不可 十力威儀初心云何
云何大論菩薩行般若十力 佛法無有過失 菩薩佛法何所菩薩 佛功德多生重心
菩薩分得十力無畏究竟 若爾 初心華嚴十住品菩薩 心得十力正念天子初心
十力方便云何非家出家學道 何方便修習梵行十住速成菩提 菩薩當分三業
法僧梵行梵行渾濁萬戶 身業梵行顧眄足下 音聲口業梵行則是
語言乃至梵行戒場清淨 白四羯磨剃髮乞食梵行梵行 何處梵行三世平等猶如虛空
方便修習增上十法所謂十力 無量如是觀一切諸佛功德 發心時便成正覺一切法真實
慧身不由如此明文豈非初心 十力菩薩如來藏前行 自性一切一切
現法樂現法樂故稱歡喜地出生十力 三摩跋提二乘除入利益眾生十住名聞十行思慧
自性一切三法豈非初心 道品六度佛十力宛轉 修道六度即是
調伏滿足六度即是滿足十力 威儀無異十住毘婆沙 氣力不可窮盡得勝堪能名為 如實虛妄自行
得勝方便利益眾生堪能佛力無量何止一智 化眾生可知
十力聲聞摩訶衍大乘有無 十力云何道品 無所畏一切智無畏即是苦諦
分別明過患決定師子吼 無能非法無畏 集諦決定師子吼
無畏道諦 能行出世間決定師子吼 無漏無畏滅諦有所
有所決定師子吼道品 無畏宛轉修道六度即是 威儀大論內心具足名為
外用無畏十住毘婆沙一法 無畏云何四事無疑 一切法無畏云何大要 事端無畏十八不共法
口無失道品正業 不下無不定心四威儀 無不二法道品
修身戒心不可欲無減慈悲安住寂滅不增不減精進 無量劫 一切 眾生受苦不厭
念無減三法道品精進三世眾生心不須說法 慧無減三世
自然覺悟不同二乘解脫知見 一切身業智慧無礙智 名身智慧智慧
十一道品結成 法意四無礙智無礙 四諦名字名字分別無心
一心無量 無量不可無礙無礙諸法歸一所謂如實名義無礙
無礙十法界眾生言辭不同十界一音一界十界 罣礙無礙四諦法門 道諦苦諦 (云云)
樂說無礙四諦機緣旋轉不可 一字中說一切一切 一切根性利益
六通如意三通調伏 中說心宿漏盡十力中說 六通中說四攝布施
道品覺分愛語 中正利行同事道品 有神利行同事 (云云) 。陀羅尼
善法法如 即是道品四正勤 十住毘婆沙

已生惡  猶如毒蛇
未生惡  預防流水
增長已生善  
未生善為生  鑽木出火

[0097a15] 三十二相婆沙阿毘曇中一 分別業相大論百劫三十二相三藏道品
六度不出 可知通教業果不同 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佛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一一 空心相應名為毘婆沙 菩薩一心修習三十二相
若爾三十二相道品 通教復次道品 教門有相
輪王能化奇特無餘 涅槃譬如不能照面二乘 三藏無法 道品法華
罪福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 三十二中道中道 法華二乘開示悟入中道八相
譬如大乘得中 法身相者名為真相淨名 所有相好輪王魔羅世相皆是
中道明鏡無諸無相 相者多少普現色身即真 無量壽彌陀四千
一一四千華嚴 三十二 不同多少真實
道品可知不能 六度助道善法無量無邊十二 助道何況 (云云) 。

[0097b17] ○第八 知見分明 四善根以為初果初果無學自知
四門名位 不異二乘一生時節 大同小異不過菩薩教門
時長徑路歸途六度僧祇未知作佛僧祇三僧祇自知百劫大人相五功
不退地道場成佛方名 凡夫 上位增上慢通教二乘
三藏菩薩位 不同名義如法 (云云) 。別教 二乘聾啞境界名為
一往攝論華嚴地位即是 異說四門不同 深淺不可是非 通論釋經別論釋經
天親諸菩薩 專一苟且 方便毀損欲望通途 四門異說種種不同阡陌
經緯未有 通教種種真諦別教種種中道雖說 種種其實一乘其所說法
狐疑不生 諸位知者 (云云) 。融通佛法一明道理
不可思議即是四諦 權實道理 二教包括
大小即是不定祕密別圓 開合可知三經矛盾 不可以不可以古來 不消四悉檀
自在不惑 具足無言 能破何所五結正法
有方便權實大小 賢聖增上慢從何一法 縱橫無礙次第亹亹成章
相承生起可愛釋經婉轉 方法消釋 翻譯名數使方言
一一句入心經合印心翻譯 世間文字法師事相禪師一種禪師唯有觀心
一意全無虛言 之一 菩薩分別
四種三昧修習方便 法華六時五悔方便五悔先知逆順 實相第一懺悔無不
覆障 發意使相應更加五悔 陳露佛智遍照 佛足世間眼
懺悔無始無量佛道無明 不識正真界繫身口意十惡 三寶六親四生五道饒益 三乘人造五七隨喜
應現苦惱三世菩薩佛道 懺悔如是智慧 聲淚俱下至誠真實五體投地
崩倒摧折我人懺悔 名為祈求聲聞自度菩薩 行道勸請不得
眾生不知歷劫流轉無力十方 眾生巨細大論 (云云) 。轉法輪
四諦智明三轉有人 三乘三轉說法眾生涅槃 世間一切
一切罪苦我有 住世變化隨心住心饒益 眾生炬火變化安隱
度脫一切勸請隨喜名為 三轉法輪眾生三世利益勸化自生是故
三世眾生福德三世三乘無漏 諸佛初心入滅一切 買賣
隨喜均等觀眾生 悲傷觀眾生善應大恭常不輕 知眾必應
遠近何者未來 世尊無有隨喜 隨喜大品隨喜人法迴向
菩提一切賢聖功德廣大 隨喜廣大眾生善施 眾生正向菩提迴向大利迴向三界
煩惱 不見不得不分迴向迴向 諸法妄想和合一切法不生 已今當已今當諸法如是
隨喜迴向三世諸佛所知所見 真實迴向最上具足迴向 謗佛無毒
如此毘婆沙 勸請隨喜迴向菩提發願 如許人物不分不定 不要退加之
誓願不知行將 所在陀羅尼 二乘不須菩薩 生化總願四弘總願法藏華嚴
一一善行陀羅尼有別道場 日夜六時懺悔惡業勸請 謗法隨喜嫉妬迴向有罪
空無所得功德不可 不能勤行五悔方便 一心三諦開明 一念成就不加功力任運
正信堅固無能移動深信隨喜 弟子分別功德眾生 長遠乃至一念信解所得
不可如來無上之慧 毀呰隨喜深信 觀心修行五悔 更加讀誦善言相會
心觀第二何況讀誦 受持頂戴如來 修行五悔更加說法其內 前人
第三受持讀誦 他人供養經卷不須 供養眾僧增進修行五悔 六度福德觀心
第四有人能持 六度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 一切種智以此修行五悔六度自行他事理具心觀無礙
可比第五他人 解說清淨持戒忍辱無瞋坐禪精進勇猛利根智慧道場
三菩提若爾五品十信 普賢五品十信五心 異說借此開解勞苦 (云云) 。復次
陰界入境陰入 所謂陰入三惡道陰入 三善道善方便陰入小乘無漏陰界二乘變易陰界
法性受想識陰 (云云) 。假名五品明淨聞慧 深信信心如此次第
陀羅尼迴向十信具足 六根清淨相似四住仁王般若十善菩薩發大心三界即此
無明見佛華嚴 便成正覺真實不由即此 如是次第四十二究竟妙覺無有

[0099a29] ○第九安忍能忍 不動不退薩埵陰界 八法慧開
神智爽利鋒刃飛霜 解經 義疏不可寶藏匿名精進必得
志念堅固無能 不處 行道不當慈悲 講說眾生
兩句 不得有益 自行非唯
毘婆沙 破敗菩薩禪師河海 成群隱隱轟轟
臨終一生不克可以修行至此斟酌
智力強盛利益大象 安忍三昧 大論菩薩人為云何深山 答曰服藥身體康復
離心不遠六根清淨 說法可信一音遍滿聞者歡喜 此時不出如之何
自行大象日光安忍 名譽 利養眷屬
遁迹一舉 萬里絕域他方無相諳練學道
跋摩 (云云) 。名利眷屬外來 忍耐千萬確乎 煩惱定見
設使肌肉 不動大地鎮壓不為輕寒 正觀 以為以為
大品無量發菩提心 二乘大事安忍 不須未了廣明

[0099c14] ○第十 無法內外應得 法愛住著不得 煖法退五根
退頂法愛心退四重 五逆有頂 二乘大論三三昧 有法名為今人行道
至此防護內外唯有 法愛稽留小事譬如 住著不著
不著 生法無住不退名為 破法三解脫中道所有 慧身不由自然流入薩婆若
生忍寂滅忍首楞嚴遊戲神通 大智慧大海所有功德 進趣方便而已入住功德

[0100a03] ○法名大乘 摩訶衍云何大乘如法 大車莊校周匝欄楯
四面張設珍奇 嚴飾 安置駕以白牛膚色 形體姝好力行平正
僕從侍衛止觀大乘如是觀念無非法性實相大車一一大車
三諦名為十法界名為 道品莊校 牢固周匝欄楯法義 四面慈悲無有
張設道品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珍奇嚴飾四弘誓願 不退四攝無不 三昧六神通
四門歸宗休息安置四念處破除駕以白牛 增長肥壯遮斷
膚色四如意足四辯自在形體姝好五根不可移動名為五力增長名為七覺簡擇
八道安隱名為平正對治助道 諸法僕從侍衛破法 薩婆若 諸子嬉戲快樂大乘觀法
經合大乘復次一切法一乘 有心無不具足如此妙法 如來不能歡喜頂受
名字聞名依教修行五品位觀行六根清淨名相三界 薩婆若不住
十住真實東方十行南方西方十地北方無際得空 中央妙覺直至道場
今人大乘 六十二見 禿無法正法大城 寶藏具足無缺何所禿
邪見險惡 (云云) 。

[0100b16] ○端坐陰入 陰界六作六塵大論 緣生作者受者意中
般舟常行法華方等 行動最多云何 道理相應
足下足足色法 從此即是色陰領受 善行惡行即行
識陰有界乃至眼色如是陰界下間 悉皆具足如此陰入即是無明
中陰陰界不異無明無明 法性法性即是法界一切法 不過陰界一切陰界不一
妨礙不思議 慈悲俱起無量劫 陰入迷惑欺誑始覺一切眾生 可憐無明
安心定慧寂照既得破見 無知無明三諦 成病知道榮枯 中間入般涅槃知行對治
涅槃 同上慚愧進修無有 名利三障安忍不動法愛 十法成就無生忍
大車廣嚴莊校 快樂寶乘直至道場 無明法性足下道場
具足佛法可知 可解三三昧 國王辟支佛 觀行 (云云)
一塵合十受者眼見色有五陰 三界二入例如彌勒一念 色有三百五陰生滅一一五陰即是
若爾何啻五陰三界二入 如此眼色名為摩訶衍 眼色諸如來具足
入門眼色一念即是法界一切法四句不可得彌勒一念三百五陰生滅乃至
十地受想亦復如是 髑髏無量香味 亦復如是不定
非空一法非空 一切法非空猶如虛空有無 日月因緣肉眼因緣名天
因緣空名慧眼因緣假名法眼因緣佛眼五眼一心 凡夫膿血肉眼諸天所得天眼 二乘慧眼菩薩分別
佛眼具有五力流入本名 如來五眼如來凡夫二乘 五眼具足成菩提三觀一心
一眼五力明見入門 內外自在正受三昧 入眼寂寂不妨
不妨不見不見 入門五眼五境五眼不見三聚眾生而言
等於 五境實相實相不可 不可不可 減少五眼洞徹分明
何必淨名不來 不見即此不思議 眾生無二云何眾生不覺
不知慈悲度脫滿 定慧止觀諸法眼色 不如四念處 不淨入涅槃
六即我所 五眼但是名字但是觀行 十方普賢見大如常 不輕六根互用
勤行內外 須彌法愛不生 真實大車直至道場眼中 多於眼中作佛事金光照耀
淨名佛土光明佛事眼色 二受五根五塵十五 廣說六根煩惱不拘
大車多用音聲佛事 天衣意中寂滅佛事 方便利物不同令眾生 究竟 (云云) 。

[0101b19] ○一生 不空過不用 長蛇得失匹夫
修治一刀一箭 祿如此利器 前驅知兵
舟楫霖雨 折衝萬里學處 祿甚多不用 不能禪觀
如是一法 心行禪定眷屬便以為匹夫禪師煩惱 無量善法無量十法止觀洞達
意趣六受相應煩惱即便 勇健 不用不當道安
何須神農本草 如是專一法治 包括不能
無生忍醫藥不依 讀誦止觀不行無生 現前耀一時何須經論作法
不曾出眾怯弱 臨機縱橫 大法觀行如是觀行 觸處不如魔軍
煩惱重病法性深義 三事區區生死凡夫學道方便

摩訶止觀卷第七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11 摩訶止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