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yan Jing Nei Zhang Men Deng Za Kong Mu Zhang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四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智儼集
[0575b26] 十明品十明章 滅盡定章 十忍品十忍章 阿僧祇品時劫章 壽命品壽命差別 往生章 菩薩住處品住處章 不思議法品顯果德自在章
解脫章 如來相海品相海章 小相光明功德品小相用章 普賢行品普賢章 性起品明性起章 亡是非論 明涅槃章 見聞供養福分章 第七會離世間品明智章
不共法章 六念章 九次第定章 八人章 見法二行章 辟支佛章 菩薩章 五生章 第八會入法界品迴心章 賢聖善知識章 四親近章 釋四十五知識文中意章
融會一乘義 顯華嚴經部品增減義 釋瓔珞本業梵網二經顯華嚴經一乘分齊 義 證華嚴經用教分齊義 梵本同異義 華嚴經一部音義
[0575c21] 右義章總一百四十一門。
十明品十明章
[0575c23] 十明者。十者數。明者照達所由名為明也。此 義通十地。即十地德也。不共三乘及小乘。同 廣如離世間品說。
滅盡定章
[0575c27] 滅盡定者。分別有三。謂一乘三乘小乘。一乘 義者。謂即體成用。教化眾生。成諸佛事。如海 幢 比丘入滅盡定。即自身上放法界身雲利
益眾生。三乘滅定者。於自身上。不說成用。變 作異身。依其異物。成利生等用。得名俱行。約 菩薩自身。則不可說相。約眾生心機。方得明
其菩薩俱行。小乘定者。則無俱行利他之相。 出定以後。方成別事。體者一乘滅定用法界 為體。仍從勝緣。說是滅義名不相應。不相應
者。即道理也。三乘定體者。即真如實性。隨其 勝緣說不相應。不相應者。即理也。一乘道理。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具因陀羅及微細等。三
乘道理。但是一寂不說別相。名不相應。不相 應者。不與分別相應也。小乘滅定者。用不相 應為體。不相應者。即是事法。不相應聚也。得
位差別者。約小乘位。十二人得。謂滅非相惑。 有八人得。除其具縛。羅漢辟支菩薩及佛大 乘。初教三人得。謂不定位定位及佛。此中滅
定通大小乘。如不定位中得者。是小乘定。先 於小乘位。已得滅定故。大乘直進位中四人 得。不定位及定位八地及佛地。初二位同小
乘。由先得後迴心故。若約熟教位五人得。不 定位一。及定位二。初地已上至六地七地三。 八地已上四。佛地五。初不定位。通大乘初教
及小乘。何以故。為二人俱有迴心入熟教故。 若約頓教即不可說。圓教即六位得。得從初 不定位及定位。并解位第六心初地已上八
地已上并佛地。若依熟教。小乘迴心。約別十 地德。則在第六地得。若約初教直進等迴 心。則同第七地得。若熟教等迴心。即依圓教
別十地位相。第八地得。得彼一乘滅盡定。何 以故。三乘滅盡定。先已得故。餘義如別章。
十忍品十忍章
[0576b02] 十忍者。謂隨順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 忍.如炎忍.如夢忍.如響忍.如電忍.如化忍. 如虛空忍。此忍通十地。所以說十者。欲顯無
量故。廣解如別章。
阿僧祇品時劫章
[0576b07] 阿僧祇時者。謂大乘小乘二乘不同。小乘以 六十劫。為大劫阿僧祇。小乘經此三僧祇得 作佛。大乘義從拘梨已去。成一百句名一受。
一受已去。名一阿僧祇。此是大數。十數中第 一數也。三乘大乘佛。唯一方化儀。經此三大 劫。修道得成佛。若頓教義即不可說。若一乘
義即無盡劫。何以故。為依一乘一切眾生已 成佛竟。復為眾生新新成佛。亦不住學地而 成正覺。據此不限時分故無盡也。此義教興。
挍量十地德。生其信也。又此數法。是通十地 得。餘義如別章。
壽命品壽命差別章
[0576b19] 壽命者。謂經時分為壽。命者命根。又壽即是 命。小乘以非色非心為體。大乘以不相應法 為體。仍大乘初教不相應。不與小乘同。小乘
不相應。即入事聚攝。大乘初教不相應。是理 非事。又即是空。若依終教。即事是如。若依一 乘。一切自在。何以故。是法界故。長短自在。
隨機應見差別不同。問依其經文。將娑婆國 土對阿彌陀國等。辨命短長。據此三千界處 命根。與佛土命根雖有短長根法不異。此義
云何。答據三乘義。淨土說命。即是報命。雖染 淨不同。命義不別。除諸佛菩薩變化者。不入 此例。若一乘義。假使世界性等十種土中。所
有命根。雖福分轉勝。命亦不異。除佛境界不 可說不可說。若約宗分。凡夫約人辨命。聲聞 約實法辨命。若初教菩薩。即空辨命。若終教
菩薩。即如辨命。若約一乘。即法界自在辨命。 此義通十地。若約別教。信位終心即得。餘義 如別章。
壽命品內明往生義
[0576c09] 往生義者。總有七門。一明往生意。二明往生 所信之境。三明往生因緣。四明往生驗生法。 五明往生業行。六明往生人位分齊。七明往
生業行迴轉不同。初明往生意者。為欲防退。 娑婆世界雜惡之處中下濡根。於緣多退。佛 引往生。淨土緣強。唯進無退。故制往生。往生
有二處。一是西方。二生彌勒處。若欲斷煩惱 者。引生西方。不斷煩惱者。引生彌勒佛前。何 以故。西方是異界故。須伏斷惑。彌勒處是同
界故。不假斷惑。業成即往生。第二往生所信 境者。謂阿彌陀佛國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 乘。阿彌陀土。屬世界海攝。何以故。為近引初
機成信教境真實佛國圓融不可說故。若依 三乘。西方淨土是實報處。通成四土。一法性 土。二事淨土。三實報土。四化淨土。化者是報
化也。非化身化。於中所有佛及土田菩薩眷 屬如攝論。十七觀境圓淨泉池華菓諸乘優 劣雜類不同。並對娑婆有情眾生依正果報所
有色心境界。皆悉翻對引接。令成生信法門。 如西方佛。引此方樂佛習心。西方樹林。引此 方樂樹林習心。西方菩薩。引此方樂伴善知
識習心。西方八功德水。引此方樂水習心。如 是一切。並皆準知。而依四種淨土。而消息之。 第三明往生因緣者。謂得往生。由六因緣成。
四緣者。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亦云次第緣。 三所緣。亦云緣緣。四增上緣。本識業種為因 緣。求生心為次第緣。淨土等境為緣緣餘法
不礙為增上緣。六因者。一能作因。亦云所作 因。二俱有因。亦云共有因。三相應因。四同類 因。亦云自分因。五遍因。亦云遍行因。六異熟
果因。亦云報因。六因生五果。相應共有二因。 感增上果。自分因遍因感依果。所作自分相 應共有。感解脫果及士夫果。亦名功用果。報
因感報果。往生淨土五因感五果。除遍行因。 此六因四緣名數。通三乘教。愚法小乘。無淨 土。不取小乘因緣名。依大乘初教。六因四緣。
及互為因生引二因。及十因二十因等。準之 可知。終教唯四緣及互為因。頓教唯互為因。 圓教一切因。何以故。諸教皆成往生故。餘義
準可知。第四往生驗生法者。略有十門。一作 道場門。安置道場。建彌陀佛像。幡燈散華洗 浴燒香禮佛行道。念阿彌陀。一日乃至七日。
驗得往生。二作三七日法。依前建立道場。念 佛行道懺悔禮拜。誦大乘經。三七日滿驗得 往生。三依十六觀及九品生。依經得分齊者。
驗得往生。四依盂蘭盆法。依那舍長者起教。 造盂蘭盆。依教成者。驗得往生。五依往生經。 建立黃幡。及示佛像。并作灌頂法。若未終。若
終時已終竟如法成就。得驗往生。六觀其暖 觸臨終之時。頭頂暖者。驗得往生。七依彌勒 發問經。十念成就。盡其一報。亦驗此人定得
往生。八驗中陰身。亦得往生。若親兒女。隨在 一時。知彼父母所有行相。不依前件所驗相 者。應為別作三七日法。稱名行道懺悔滅罪。
至心徹到。驗得父母中陰往生。九依灌頂法。 四月八日。灌頂佛像。及洗菩提樹。福及父母 兄弟姊妹。並驗往生。十盡其一生。六時禮佛
懺悔謝過。及來去往還皆參辭禮拜。謝過尊 儀。無間絕者。驗得往生。第五往生業行者。總 說正助一切業行。皆為往生業行。無問內門
外門有流無流。皆為往生業行。無問現生及 過去未來多生所有福慧。及一切五乘等業 行。迴向皆為業行。如是準知。第六往生人位
分齊者。大位為其十解已前。信位之中。成十 善法。正修行者。是其教家正所為之位。何以 故。為此位中防退失故。及退滅故。并廢退故。
十解已上。無上三退。教即不為。此據終教說。 若據初教。十迴向已還是其所為。何以故。十 迴向已去得不退故。若約頓教及圓教。在信
位終心自分已還。是所為位。頓教及圓教。雖 無相遲疾異。而約終教辨。其見聞約成多少。 仍理自不同。宜可準知。此依觀經九品生文。
準即可知。第七往生業行迴轉不同者。其往 生業。縱使此土人天正善根。三乘正善根。求 生十方淨土。正善根等。迴生西方。竝成助行
因。若論正生。彼因即簡三界苦集因。無分別 智。為正行因。發願求生為勝方便。臨終樂欲 生為次第緣。即是正勝欲。臨終時善知識行
及解者。為親增上宿世善根。大準依經。成多 善根。準現生中一生所作相續大善根多少 等者。即為正因。非別時意。降斯已下。是別
時意。令生西方。至彼得不退。雖有前後。仍取 不退。以為大宗。從此已後。展轉增勝。生無邊 佛土。至普賢界。還來入彼蓮華藏世界海。成
起化之用。此據極終入宅之言。若依觀經上 品上生。聞妙法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 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
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此據初始 近至之言。又依往生論。有二種漸次相資法。 一因二果。因者有五門。畢竟得生安樂國土
見阿彌陀佛。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 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云何禮拜。 身業禮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
故。云何讚嘆。口業讚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 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
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觀察。智 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 廣如論說。云何迴向。謂迴向三處。第二果者。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一者近門。 二者大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 遊戲地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
就出功德。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 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入第二門者。以讚 嘆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
明相心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入第三門者。 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 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入第四門者。以專念
觀察彼妙莊嚴。修毘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 用種種法味樂。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 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
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菩薩住處品住處章
[0578a08] 菩薩住處者。依其五教。五義不同。若約凡夫。 我所住處。何以故。為佛菩薩在凡夫處示現 不異凡夫故。若聲聞住處。唯法我境。無有人
故。若菩薩住處。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不可分 別故。若依頓教。一切不可說。離分別故。若一 乘住處。隨方自在。無二無別。如其法界。今菩
薩住處者。即是一乘普賢住處。今舉麁相示 其軌耳。此義通十地。何以故。舉彼住處。讚普 賢德無礙自在故。餘義如別章。
不思議法品顯果德自在章
[0578a18] 果德自在者。略說有三種。一小乘佛果德。二 三乘佛果德。三一乘佛果德。小乘佛果德者。 如下不共義中一百四十不共義者。即是其
事。二三乘果德者。如攝論釋。有二十一種功 德相應。彼論略舉法身十德。一相.二證得.三 自在.四依止.五攝持.六差別.七德.八甚深.
九念佛.十業顯法身義。廣釋如彼論。今且舉 第七功德。有二十一句。一與最清淨四無量 相應二八解脫亦名背捨。解脫者。謂一內有
色外觀色。二內無色外觀色。三淨身證解脫 處。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 想處。八想受滅身證位。初三背煩惱名解脫。
次四背下地名解脫。後一背有緣心名解脫。 又八解脫者。今解不同。小乘大乘經意。觀色 知空無礙成色。是此文意。初解脫捨染相色。
第二者捨色心。第三者成色無礙。第四者捨 空心。第五者捨取識想。第六者去少識想。第 七者去取定想。第八者去成定取。捨不自在。
所以知者。如法集經如來功德中。先列名後 次第解。善男子。云何有色見色。有色者皆是 因緣。而生空無壽者。能如是知見得捨縛。是
名解脫。云何內有色相見外色空無壽者。皆 是因緣生。能如是知見得捨縛。名為解脫。云 何信解脫淨。若分別淨不淨相。名為邪見。以
信淨故。得脫捨縛。名為解脫。過一切色相。滅 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別異相。知無邊虛空。 即入無邊虛空行。無量虛空。如是知得捨脫
縛。名為解脫。過一切虛空。知無邊識。即入無 邊識行。此無邊識即是空。能如是知。得脫捨 縛名解脫過無邊識。知無所有少。即入無所
有行。所有者名貪嗔癡煩惱。入無所有行者。 滅彼煩惱。能如是知。得脫捨縛名為解脫。過 無所有者。知非有想非無想安穩。即入非有
想非無想行。非有想者。性空家靜。非無想者。 以依因緣而有。能如是知見。得脫捨縛。得名 解脫。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滅一切受想。入
滅盡定行。是菩薩如是見。想如陽炎。受如水 泡。想即受。受即想。無智者無壽者。能如是 知。得脫捨縛名為解脫。薩遮尼乾子經。明如
來德。釋次第定八解脫等。與法集經並同無 異。餘者如別章。三八制入亦名勝處。心能 制境。使境從心故名制入。一內有色想外觀
色少好色惡色。二內有色想外觀色多好色惡 色。三內無色想外觀色少好色惡色。四內無 色想外觀色多好色惡色。五內無色想外觀
青青色青觀青光。六內無色想外觀黃黃色 黃觀黃光。七內無色想外觀赤赤色赤觀赤 光。八內無色想外觀白白色白觀白光。勝於
境界。勝於煩惱故名勝處。四十一切入。謂青. 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處.識處.觀上下諸 方。青等十法無二無量名一切入。五無諍三
摩提。六願智。七四無礙解。八六通慧。九三十 二大人相。十八十小相。十一四種一切相清 淨。謂身清淨。境界清淨。心清淨。智清淨。十
二十力。十三四無畏。十四四不護。謂身口意 命。十五三念處。謂他生誹謗如來亦不嗔。他 若能信如來亦不愛。若無毀無信如來亦不
捨。十六拔除習氣。十七無忘失法。十八大悲。 十九十八不共法。二十一切相最勝智。二十 一等等者等六清淨。一惑障清淨。由滅惑等
三障。三障即皮肉心。二業障清淨。由滅二十 二業障故。二十二者。對二十二無明說。三報 障清淨。由除七種生死故。七種者。三界三種
分段。四種變易。四利益清淨。由於生死涅槃 無隔礙故。五自在清淨。不由功用。於一切法。 如意能現故。六無戲論清淨。由過言語覺觀
思惟境界故。前二十功德。通大小乘。後等六 句功德。唯是大乘。餘義如論釋。此上功德是 三乘義。於中亦有同異。若前二十句。通其愚
法小乘。後等字六句。唯是三乘。又前二十句。 通小乘者。但通初教。後六句局大乘者。局在 終教。如攝論下十二句甚深。亦有兩判。一是
終教甚深。二是頓教甚深。應準二十一句判。 三一乘功德者。如不思議品說。佛有十種德。 一諸佛剎不可思議。二諸佛淨願不可思議。
三諸佛種性不可思議。四諸佛出世不可思 議。五諸佛法身不可思議。六諸佛音聲不可 思議。七諸佛智慧不可思議。八諸佛神力自
在不可思議。九諸佛無礙住不可思議。十諸 佛解脫不可思議。如經下文廣釋。不同三乘 小乘義。此一乘義。下通十地。何以故。一乘因
果無二無別故。三乘及小乘。唯果不通因。又 如梁本攝論十二種甚深云。諸惑已滅伏。如 毒呪所害由惑至惑盡。佛證一切智。論云。諸
惑已滅伏。如毒呪所害。釋曰。此下一偈。明第 十一滅惑甚深。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 中。先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智念所
伏。廢其功用。譬如眾毒呪力所害無復本能。 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論 曰。由惑至惑盡佛證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
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 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及證圓智。又如 第四甚深云。若不留此隨眠欲。則同二乘涅
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凡夫不異。問十二甚 深是果德法身。已離諸障。因何舉留惑已明 深義。答今法身分齊。對生死際已明法身。生
死際中是不自在義。法身分中是自在義故 作此說。又如梁本攝論云。明三乘義。論曰。復 有經言。佛法甚深。釋曰。下明道及道果故言
甚深。論曰。何者甚深。此論中自廣分別。一切 佛法常住為性。由法身常住故。釋曰。諸佛法 身常住。一切佛法皆依法身。以法身為首故。
法身常住。為一切佛法性。論曰。一切佛法皆 斷。由一切障皆斷盡故。釋曰。一一佛法。悉無 惑障及智障故。障斷盡為一切佛法性。現在
煩惱滅為斷。未來煩惱不生為盡。即是盡無 生智。論曰。一切佛法生起為性。由化身恒生 起故。釋曰。由慈悲本願。生起化身。相續無盡
故。化身生起。為一切佛法性。論曰。一切佛法 能得為性。能得共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 行故。釋曰。一切佛法。以無所得為性。此是正
說。由三無性不可定說有無故。雖以無得為 性。亦有能得義。若離佛法。不能得了別所對 治惑。不能得安立能對治道故。論曰。一切佛
法。有欲為性。有欲眾生愛攝令成自體故。一 切佛法。有嗔為性。一切佛法。有癡為性。一切 佛法。凡夫法為性。釋曰。此有二義。一菩薩攝
一切有欲眾生為自體。一切佛法皆依自體 故。二大悲為愛。愛即是欲。菩薩以大悲攝一 切眾生。依大悲生福德智慧行故。嗔癡及凡
夫法亦爾。論曰。一切佛法。無染著為性。成就 真如。一切障不能染故。釋曰。道後真如斷一 切障盡。是無垢清淨故名成就。一切障所不
能染。一切佛法。以此真實為體性故。論曰。一 切佛法不可染著。諸佛出現於世。非世法所 能染故。釋曰。前明真如境。此明真如智。諸佛
菩薩。以真如智為體。即是應身。此體是唯識。 真如所顯。非根塵分別所起。非八種世法及 世法所起欲嗔等惑。所能染著。何以故。是彼
對治故。修得無分別智成就。名諸佛出現於 世。餘義如別章。
解脫章
[0579c05] 解脫者。小乘解脫。解脫諸障。三乘解脫。作用 自在。一乘解脫。無盡自在。所謂十解脫。一 一切諸佛於一微塵中。悉能普現不可說不
可說諸佛出世。二一切諸佛於一微塵中。悉 能普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轉淨法輪。三一 切諸佛於一微塵中。教化調伏不可說不可
說眾生。四一切諸佛於一微塵中。普現不可 說不可說佛剎。五一切諸佛於一微塵中。授 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記。六一切諸佛於一微
塵中。普現三世諸佛出世。七一切諸佛於一 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剎。八一切諸佛於 一微塵中。普現三世諸佛自在之力。九一切
諸佛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眾生。十一 切諸佛於一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諸佛佛 事。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此據得普賢菩
薩行法已去。即與相應。餘義如別章。
如來相海品相海章
[0579c22] 相海者。依小乘義。佛有三十二相同人。八十 種好同天。若三乘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初 教即空。終教即如。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依
三乘義本在化身。因何攝論攝入功德屬其 法身。答欲知所由。先須知教立其佛意。若小 乘人但立二佛。一生身佛。二化身佛。若依小
乘。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屬其生身。人天中佛 亦同報身。但有我無我別。若依三乘。或一佛。 謂頓教佛。唯一無分別實性即是佛。或立二
佛。謂自性法身佛。應化法身佛。此義當終教。 何以故。俱是法身故。依梵網經。但分盧舍那 報身化身二佛。不分法性身。或說三佛。一法
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迴 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 又法身亦二種二十一句功德等。或屬應身。
或屬法身。或說四佛。謂自性身.法身.應身. 化身。此義唯當直進教等。何以故。為欲顯法 身是差別德。自性身是通一體故。若約此義。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攝不同。若望二身。即 俱是法身。若望三身。即屬化身。若望四身。即 屬法身及化身。若屬法身。三十二相等。是其
德義。若屬化身。三十二相。是其相義。所以得 知。為攝論中明其三身。或本有及修生為法 身。但現淨土受法樂相。是其應身。八相成道
相。是其化身。或將本有為其法身。能依修生。 是其應身。依應起化。是其化身。有此不同故。 今義判不得一定。宜可思準。又約增數佛。謂
一數佛。即如來藏佛。二數佛。一自性法身。應 化法身。二應身化身。三數佛。謂法身應身化 身。法身三者。本有法身。修後轉依法身。化用
隨緣法身。應身三者。謂修得應理應身。淨土 應法樂緣應身。隨緣化用應身。化身三者。法 身勝德流化之身。應身起化引物之身。摩 㝹
摩化引下之身。四數者。謂自性身等四佛。皆 離四過。成其四德。自性身有約體德。自性身 無即離相德。亦有亦無隨緣德。非有非無離
過德。餘身亦準之。今此華嚴不思議法品相 海品小相品。有人判屬三身量。恐未然。此經 無三身。但有二種十身。如前後說。今此三品。
初品為體。相海為相。小相明用。此相義依現 文。中有九十三相。下文別自廣說。有十蓮華 藏莊嚴世界海微塵數等相。若約此文。三乘
小乘則無此事。唯是一乘。當知。教分三乘小 乘及以一乘。並悉不同。若通總說。極不生解。 餘義如別章。
小相光明功德品小相用章
[0580b10] 小相用者。文中大意。明一乘小相極有大用。 為一乘小相德。一即一切。稱法界故。由此義 故。小相功德一時之間。即令無量眾生從三
惡道出生其天中。感空中聲自然教授。於此 一身。即斷八萬四千煩惱。自分勝進皆悉具 足。兼及自他。俱證十地離垢三昧。唯除受識。
一時既如此。餘時亦復然。時既因陀羅微細 自在度生亦如之。有此大利。舉其小相。相形 辨勝。當知。大相不可說不可說。此品文中意。
存大用。不欲明其別好小相。宜可知之。餘義 如別章。
普賢行品普賢章
[0580b22] 普賢者。大分有二。一三乘普賢。二一乘普賢。 三乘普賢者。一人二解三行。初人者。如法華 經乘象。至行者前。是其人也。二解者。如法華
經迴三歸一等。即是趣向一乘之正解。三行 者。如法華經說普賢品。明普賢品。明普賢行 者即是。二一乘普賢亦有三。一人。謂第四十
五知識普賢者是。二解。即普賢品六十行門。 各皆普遍。及漸次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 及等因陀羅微細事等。三行。即離世間品十
種普賢心。十種普賢願行法。如文可知。餘義 如別章。
性起品明性起章
[0580c05] 性起者。明一乘法界。緣起之際。本來究竟。離 於修造。何以故。以離相故。起在大解大行。離 分別菩提心中。名為起也。由是緣起性故。說
為起。起即不起。不起者是性起。廣如經文。此 義是一乘。若證位在十地。若善巧在十迴向。 若應行即在十行。若應解即在十解。若應信
即在十信終心勝進位中。若究竟即在佛果。 若據十即在一時。若據智相。即應六相。餘義 如別章。
亡是非論 (曇遷禪師撰)
[0580c15] 夫自是非彼。美己惡人。物莫不然。以皆然故。 舉世紛紜。無自正者也。斯由未達是非之患。 云其患者。乃有十種不可。一是非無適主。二
自性不定。三彼我俱有。四更互因生。五互不 相及。六隱顯有無。七性自相違。八執者情偏。 九是非差別。十無是無非。初明無適主者。此
云我是。彼云我是。彼此競取。乃令是無定從。 彼復云此非。此復云彼非。彼此競興。遂使非 無適趣。惑者必欲以是歸自以非屬彼者。此
有何理而可然也。理不然故。強為之者。莫不 致敗耳。物豈知其然哉二自性不定者。是性 是於是。或復是於非。非性非於非。亦或非於
是。然愚者竊竊唯言。是是不許是非。亦許非 非。不論非是。自謂得理。不患其失。且共論 之。若以是是於是。即有二是過。一所是過。二
能是過。所是過者。所是若是。是已是何用是。 所是若非。是應言是非是。云何言是是。能是 過者。待所故說能。所是既不立。能是亦不成。
能所俱不成故。何處當有是也。若復非於非。 其過亦如此。例是取悟。勿更分別。理盡於此。 是以不可也。三彼我俱有者。此是而非彼。彼
是而非此。此之與彼。各有一是一非。惑者唯 自謂有是。不言有非。謂彼唯非。不許有是。斯 有何理而可然乎。四更互因生者。非因自是
心生。是因非他心起。以從自是心生故。此即 自是者非非他非也。是復從非他心生故。此 乃他非者是非我是也。然惑者。偏欲取是自
歸以非許人。無如此理故不可也。五互不相 及者。凡是自非他者。本欲望非至彼。然彼猶 自謂為是。以猶自謂為是故即驗。非不至彼。
非他自是者。亦希是至此。然猶為彼所非。以 彼非故即明。是不至此。是不至此。而言我是。 非不至彼。復謂他非。理窮於此故不然也。六
隱顯有無者。尋夫物情惑也。莫不同於自是 均於詳非。均詳非故。舉世無是。我當云何獨 有是也。同於自是。則天下無非。以無非故。我
何所非。然惑者。謂有是可是。有非可非。義乃 不然故不可也。七性自相違者。是則性自違 非。非乃性自害是。以我獨欲立是定非。是既
立已。必為多非非一是。是多非非故。一是那 可是。以是不可是故。則非何所非。無所非故。 非則自非矣。自非則無非。非是則無是。惑者
礭。欲以是定非用非非是者。未足然也。八執 情偏者。夫物之偏也。皆不見彼之所。見唯自 知其所知。以自知其所知故。因即以為是。不
見彼之所見故。謂彼唯非。若乃見彼所見。謂 之非者。或容可爾。既不見彼所見。而言彼非 者。彼何必非也。若復自知其所知。因以自是
者。此則是已私是。若為使他亦謂之是也。以 此過故。無理可然。九是非差別者。然滯俗之 輩。以是為是。以非為非。此乃麁免以是為非
以非為是者顛倒失也。然物外高趣。以是非 為非。用無是非為是。此亦免於是非之一失。 猶自存於一是一非。是非雖同。理趣胡越。而
惑者。聞是則謂凡聖同是。聞非復謂賢愚共 非。失理致此。未足然也。十無是無非者。若夫 以是非為非。無是非為是者。彼且惡於是非。
猶不免是非累也。而欲惡於其累別更有所 存者。然其所上。已存於心。亦未免於累也。將 欲不累。莫若無心以無心故。誰謂為是非。是
非亡矣。彼我隨喪。彼我喪故。得失亦無也。不 然於然。不可於可。爾乃任放無為。逍遙累外 耳。此又順性起故。錄附之。
明涅槃章
[0581b21] 涅槃者有三種。一小乘涅槃。謂有餘無餘。有 餘者。有餘身智。無餘者。無餘身智。同數滅無 為為體。二者三乘涅槃。有其五種。一無住處
涅槃。二自性涅槃。三方便淨涅槃。四有餘涅 槃。五無餘涅槃。無住者。智悲相導。無住著 故。此義通因果。性淨者。本有故。寂滅故。方
便淨者。藉緣修故。涅槃同前釋。有餘者。有餘 應化。未窮盡故。無餘者。法身無餘。順寂滅 故。三一乘涅槃者。如前所有義。若約別教言。
即十種涅槃。如離世間品說。餘義如別章。
見聞供養福分章
[0581c03] 福分者。大分有二。一現在福分。據現在去危 得樂等用。二據未來成滅罪得世間出世間 善因果等用。如教相中幡燈誦呪結壇印相
等功德。意成現在用。非無後世益。如建立行 檀等及一乘見聞等。成其後世益。非無現在 用。若據人天及小乘三乘并一乘。但由迴向
方便不同。遂福分有別。據其福體。無二無別。 常稱本性。無有差別。若人天即邪正不同。若 聲聞唯成助滿。若初教其體即空。若終教其
體即如。若如前諸義。為一乘所目。即屬一乘。 若別教言。見聞已去即是一乘。餘義如別 章。
第七會離世間品明智章
[0581c16] 智者有三。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智者照察 名智。審達名慧。小乘有十智。謂苦智.集智. 滅智.道智.法智.比智.等智.他心智.盡智.無
生智。知苦名苦智。乃至知道名道智。知欲界 法名法智。知色無色法名比智。知一切法名 等智。即有漏智也。知他心心法名他心智。知
煩惱盡名盡智。知煩惱不生名無生智也。并 流類有十六心。謂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 比智.集法忍.集法智.集比忍.集比智.滅法
忍.滅法智.滅比忍.滅比智.道法忍.道法智. 道比忍.道比智.八忍為無礙。八智為解脫。智 名決定。忍與疑。得俱生。不決定故。不得通名
智。故與心名。有十六行相。謂無常苦空無我 行。因集有緣行。亦名因相集相生相緣相。滅 止妙出行。亦名滅相靜相妙相離相。道如跡
乘行。亦名道相如相行相出相。是行所依名 行。亦成業名行。又有四十四智。謂老死苦老 死集老死滅老死道。乃至行亦如是。老死有
四智為性。謂法智比智苦智等智。乃至老死 道亦四智為性。如是老死四智。各四智為性。 乃至行四智。亦各四智為性。以無明不具故
不立也。但有四十四。又有七十七智。謂初知 生是老死緣。二非不緣有老死。三過去生曾 為老死緣。四非不曾緣過去生有老死。五未
來生當為老死緣。六非不當緣未來生有老 死。七法住智。此法是無常。是有為。從因緣 生。是盡法是滅法。是無欲法。如老死有七。
乃至行亦七。就老死中。前六智以四智為性。 謂法智比智集智等智。第七法住智。以等智 為性。問何故不說無明緣智。答望十二支。無
明已前。無支對故不說也。又解。依成實論。於 聞思地作四十四智觀。七十七智觀。空有並 觀伏滅無明等。四十四智者。正緣老死。兼知
無性。名老死智。即審境觀。二老死集生支。作 增上緣。集起老死。正緣於集。兼知無性。名老 死集智。名推因觀。三老死滅。正緣老死滅。兼
知無性。名老死滅智。此名審滅觀。四老死滅 道。正緣滅解。兼知無性。名滅道智。名審行 觀。如老死有四。乃至行亦有四。無明無因故
不說也。七十七智者。一謂無明緣行。此推因 觀。二不離無明緣行。此審因觀。三世各二合 成六。此緣有心名法住智。第七無明滅。即性
滅名泥洹智。如是七智乃至生支。即成七十 七也。老死後無支故不說也。今大乘義。初教 門中。少異成實。雜集論中。雜染流轉說。即彼
七十七智也。安立諦說。即三十四智觀。此初 教淨順逆二觀。即成實所無也。亦可淨順觀 入前第七泥洹智觀。攝餘義不同。復有三智。
謂聞思修。二三乘就中有二。一初教有十一 智。謂苦智等十智上。加一如實智。又有十三 智。謂一信解智。二道理智。三不散智。四內證
智。五他性智。六下智。七上智。八厭患智。九 不起智。十無生智。十一智智。十二究竟智。十 三大義智。又有十三智。謂聞所生智。思所生
智。世間修所生智。勝義智。他心智。法智。種 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大 乘智。上所說智。是初教迴心智。二熟教復有
三智。謂加行智。正體智。後得智。復有三種 智。謂實相般若智。觀照般若智。文字般若智。 復有三種智。謂聞思修慧智。復有五種智。聞
思修證報生善意識智。復有一智。謂真如智。 上來所說。是大乘智。上大小二門智。一乘所 目。即屬一乘。若依別教。即有十智。如下離世 間品說。餘義如別章。
不共法章
[0582b23] 不共法者。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隨形好。四 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三不 護。大悲。不忘法。斷除諸習氣。一切種妙智。
就此一百四十不共法中。四一切種清淨等 二十八不共法。快淨滿足時。得此之不共。不 與因共。唯是小乘。又有十八不共。謂身無失。
口無失。念無失。無異相。無不定心。無不知。 已捨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 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
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 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 現在世無礙。此之十八。不與二乘共故名不
共。依如雜心。用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 為十八不共。當知。即是不共小乘。小乘浪計 也。此是三乘不共。復有十種不共。即是一乘。
如離世間品。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餘 義如別章。
六念章
[0582c12] 六念者。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此教興意。為初發心者。堅信心故。復有八念。
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入出 息.念死。此之八念。為趣修者說。復有十念。 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
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 生。深起悲心。除殘害心。三者發護法心。不惜 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
決定心。五者深心清淨。不染利養。六者發一 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 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心。謙下言說。八者於
世談話。不生味著心。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 種善根因緣。離於憒鬧散亂之心。十者正念 觀佛。除去諸想。當云何念。非凡愚念。非不善
念。不雜結使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此教興 意。為往生修行人。復有十念。一淨心。二不動 心。三厭心。四離欲心。五不退心。六堅心。七
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心。十大心。廣說如十 地論。前之二念。是小乘通初教。次之一念。在 初教通終教。後之一念在一乘通三乘。餘義 如別章。
九次第定章
[0583a05] 九次第定者。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滅盡定。從 初禪心起。次入第二禪。不令餘心得入。若善
若垢。如是乃至減受想心。定出入不越名為 次第定。此義是三乘。亦通小乘用。若一乘教 所目。即屬於一乘。餘義如別章。
八人章
[0583a12] 八人者。見道中八忍是也。與智為別力要故。 別得人名。此之八人。通一乘三乘小乘。小乘 八人淺。人空未窮。初教八人次深。法無我理
未盡。熟教法無我德。由未究竟。一乘法界。然 始明了。今下經云明了法者。一乘別教。及同 教義。並皆周悉。會解前之行德故。名明了法。
宜可知之。餘義如別章。
見法二行章
[0583a20] 見行法行者。小乘見道前入道方便趣向。利 鈍二種人也。由是入聖初方便相故。今別明 此。二行相準前八人章。
辟支佛章
[0583a24] 辟支者有二種。一犀角二伴行。覺常樂寂靜 因。外緣解知足少事。不由他悟。明了法解緣 覺故。其義從聲聞乘。漸漸轉細至於一乘。名
緣覺義。此義準前八人章。成其義解。餘如 別章。
菩薩章
[0583b01] 菩薩者。通其五乘。人天凡夫。亦名菩薩。何以 故。由成比行。是假名菩薩。即五乘前內凡夫 聲聞乘。亦有菩薩。有漏善五陰為體。由慈悲
行成作佛故。三初教菩薩。取無漏五分法身 為體。見修究竟作佛故。直進人亦得五分法 身為體。而直進共迴心二菩薩。其體即空。熟
教菩薩。無分別智為體。亦真如為體。若依頓 教。一切不可說。契同一理觀。若為一乘所目。 即屬一乘。若據別教。即普賢菩薩。是又成十
種身。如十行中第九行內說。餘義如別章。
五生章
[0583b12] 五生者。一息苦生。二隨類生。三勝生。四增上 生。五最後生。如是五生。並菩薩所作。此義是 三乘。若準華嚴經。菩薩住兜率天。乃至下生
作佛。皆有十意受生。若依十意受五生身。是 一乘。此義如離世間品說。餘義如別章。
第八會入法界品初辨迴心章
[0583b18] 迴心義者。大分有二。一據未入佛法以明迴 心。二據入佛法無流之際解脫分善。以辨迴 心。初據未入者。謂其一闡提位相似修行。其
修行人。具人法義。文解行病乃至理事等。從 其多劫。修邪善因。後剋究竟無盡阿鼻地獄 果等。如來大悲。設法偏救。所有委曲。具在經
文。今略。要問。作普敬認惡法。會彼闡提。令 入一乘。其法具如問答中辨。極至生淨土。得 不退位。得常見佛。即迴向一乘。二據入佛
法無流際解脫分善者。如來善巧設二門。則 一約始門。謂依法華經窮子喻等。義當是愚 法聲聞。發過去往劫已來。從闡提位入聲聞
乘。據此教分。即是先在闡提位時。未修一念 菩提分善所有解行故。文判為辛苦窮也。仍 窮子身。本是長者富有之子者。義當法性實
相如來之藏不染而染分。乃至佛性。隨其流 處。種種味等。是其位也。由不染而染故。所以 不說貴名。後若迴心。義當契其法性。其理即
合染而不染。名為王種貴也。據此道理。窮 子之喻。約愚法聲聞位說。義通闡提位等。問 迴心聲聞一切俱迴耶。答若約聲聞自不退
位已後不迴。若約初教。迴者迴不迴者不迴。 若約終教。一切俱迴。若約頓教。無迴不迴。若 約別教。如前所說。一切俱迴者。如楞伽經云。
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 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 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二
約終義辨迴心者。如下經文。大智舍利弗。與 五百比丘。迴心向文殊師利。並言宿種善根 現。六千比丘。顯久共修行。成實眷屬。舍利弗
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今舉為迴者。則顯 其行終具智慧相。今復迴心。當迴之時。即得 十種大法。及十眼十耳等際。具在入法界經
文。當知。其義是終非始。其位在頓悟熟教義。 通初教等。舉此始終兩位。為其法式。中間諸 義。準即可知。又迴心法。對彼五乘。亦有始終
不等。如窮子一人長者遣使。方便與直等。義 當從人天及大眾部已去。乃至初教。如舍利 弗迴心等位。義當初教已去。乃至頓教。及終
教已下。仍迴心分齊。多種不等。或有從闡提 入聲聞者。從聲聞迴向緣覺及初教者。或有 聲聞迴向直進及終教者。或有迴心向頓教
及一乘者。如是五乘機性。上下不同。迴心亦 別。如是之義。準之可解。於中所有教分解行 理事人法教義等差別不同。接引前機。如是
之義。準亦可知。問下經明迴心。大智舍利弗 等。佛出世已在其他國。異時異處。方與目連 等入其佛法。因何華嚴經會第二七日。佛未
移動。即有大智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并有舍 利弗弟子六千比丘。其祇洹林。及普光法堂。 並未建立。因何具述。在於經文。答如來依解
脫德。建立一乘故。下經云。於一微塵中。建 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當知。今所成一乘教 者。即是其事。依九世入智。融九世法。成其十
世。謂過去過去世。過去現在世。過去未來世。 現在過去世現在現在世。現在未來世。未來 過去世。未來現在世。未來未來世。三世相即。
及與相入。成其十世。當第二七日時。如是等 法。皆悉現前。廣說如經離世間品。若欲識華 嚴經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
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餘義如別章。
賢聖善知識章
[0584a22] 賢聖者。順理名賢。得理是聖。在物先知。亦為 眾情所識故名知識。賢聖之義。教有三位。一 二十七賢聖。謂初隨信行。二隨法行。三無相
行。四須陀洹。五行斯陀含。六斯陀含。七行 阿那含。八中陰滅那含。九生滅那含。十不行 滅。十一行滅。十二樂慧上行。十三樂定上行。
十四轉世。十五現滅。十六信解脫。十七見得。 十八身證。十九退相羅漢。二十守相。二十一 死相。二十二可進相。二十三住相。二十四不
壞相。二十五慧解脫相。二十六俱解脫相。二 十七不退相。初有十八人。是學人。次有九人。 是無學人。就學人中。初三人是須陀洹行。次
一人是須陀洹果。次一人斯陀含行。次一人 斯陀含果。次一人阿那含行。次十一人阿那 含果。此十一人。亦是阿羅漢行。此是小乘。亦
同於初教。二次有四十二賢聖。謂十解.十行. 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四十一是因。一是 果。此義在三乘。局在直進及終教。上之二位
賢聖知識。若為一乘教所目。即屬於一乘。三 依其別教。有四十五知識。大位有三。一位位 及理行有四十五知識。廣如入法界品。二主
伴相資有一百十三。據起化分齊實行境界。 則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知識。問如大品 經。薩陀波崙求善知識。曇無竭菩薩是何知
識。答曇無竭。義當熟教信位終心直進教十 迴向。二教般若成就信究竟不退處。與物為 軌。是三乘義。非一乘位。於三乘中。在十信終
心解行位前。知識有十義。如離世間品說。名 十種知識。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所以將 十種為知識義。答為知識教興意。在攝物故 也。餘義如別章。
四親近章
[0584b25] 親近義者。亦通三乘小乘及以一乘。小乘者。 親近知識。自求解脫。三乘為救眾生。為眾生 故。取其菩提。及顯法性故。初教即空。終教即
如。一乘別教。即有十義成。四親近。一須識知 識。二須識所說。三須識魔事。四自戒成就。五 須具精進。六須敬善知識。七須起求法心。八
心向正法。九成其深心。十得明了法。此之十 門。一一皆具十門。如離世間品說。所以皆說 十門者。為應一乘無盡法故。餘義如別章。
釋四十五知識文中意章
[0584c06] 就四十五知識文內。初一知識。依一乘別教 為迴心人。說十大心。及為善財。分別廣說。諸 佛十正法。成信行義。廣說如文。自下十解法。
就此文內。第一知識。約一乘別教。說見佛義。 第二知識。約一乘別教。觀察大海。得正緣起。 蓮華上佛。說圓教義。第三知識。約一乘別教。
說如意神通義。第四知識。約一乘別教。從其 口中。放大光雲攝集自在義。第五知識。約一 乘別教。入攝一切佛剎無量旋陀羅尼。廣作
利益義。第六知識。約一乘別教。入滅盡定。廣 作利益義。第七知識。約一乘別教。普莊嚴園 林。普現其身。作利益義。第八知識。約一乘別
教。上位下加。執手現事。成利益義。第九知 識。約一乘別教。成返道法。登刀山投火聚。成 利益義。第十知識。約一乘別教。現其法堂。及
顯身相。成利益義。得普門陀羅尼等。百萬阿 僧祇陀羅尼門。以為眷屬。成解脫究竟相。自 下十行相。第一知識。約一乘別教。於城都聚
落村邑市里等。別教普處。以成其行。現別教 身相威儀節分。以會普賢菩薩願行之力。成 陀羅尼無盡之行利益也。即性捨所成。第二
知識。約一乘別教。成其別行三聚戒文方便 利益義。即性戒所成。第三知識。約一乘別教。 依四無量方便之門。現其色身。以事食資導。
成其因果契理益義。即性忍所成。第四知識。 約一乘別教。精進增上。顯其勝堂眷屬殊異。 成大莊嚴自在施行。成利益事。即性進所成。
第五知識。約一乘別教。善巧遇會。現其勝宅 十重八門。契會引導。成利益事。是定內用。即 性定所成。第六知識。約一乘別教真實勝智。
依普門法現治病方。以明智用。滅惑生德。又 作合香方便。以契自他。成利益義。即性慧所 成。第七知識。約一乘別教。善巧自在顯逆行
法。成進退德。殊勝方便。以契利益。即性用方 便波羅蜜所成。第八知識。約一乘別教。三世 願行。成其依正。攝生利益。即性願波羅蜜所
成。第九知識。約一乘別教。現其家內及父母 護等。成勝眷屬無礙善根。得勝利益。即性力 波羅蜜所成。第十知識。約一乘別教。智顯返
道法。成利益義。即性智波羅蜜所成。自下十 迴向方便德。第一知識。約一乘別教。利益 眾生善知識香作用分齊。以顯投機損益勝
能善巧。以離著成利益義。第二知識。約一乘 別教。於利生分。現度生事。海濟舟船雙時迴 轉。成利他義。第三知識。約一乘別教。遍一切
處攝生利益。成難勝義。第四知識。約一乘別 教。慈悲清淨願行。建立無盡善根之法。周遍 一切。等一切佛。成利益義。第五知識。依一乘
別教。調柔善巧。成逆行門。現其依正。攝物利 益義。第六知識。約一乘別教。行攝生方便。始 終堅固難壞利益義。第七知識。約一乘別教。
善巧應機成利他事。隨生利益義。第八知識。 約一乘別教。稱如作用。隨覺現前。速疾利益 義。第九知識。約一乘別教。成四無量。以契普
法。攝化眾生。斷惡成善義。第十知識。約一乘 別教。成佛方便。因位剋果。現眾生前。成佛利 益義。自下十地證位方便。第一知識。約一乘
別教。通神靈德。示生佛家。滅八過義。以應物 情。攝生利益義。第二知識。依一乘別教。於成 佛處。難垢自在。攝成諸德。利益眾生法門義。
第三知識。約一乘別教。近佛便處。隨順如實。 示現普德。攝潤眾生法門義。第四知識。約一 乘別教。於成佛處。覺自在法。示現眾生利益
法門義。第五知識。約一乘別教。於成佛處。隣 近聖旨。寂靜應機。方便勝進。種種善巧。守護 眾生利益法門義第六知識。約一乘別教。依
成佛處。順理德中。成就緣起。救護眾生法門 義。第七知識。約一乘別教。於成佛處。善巧方 便。真俗雙觀。修因感果自在法門義。第八知
識。約一乘別教。於成佛處。大願自在。速疾成 就。攝取眾生。同體成就。利益眾生不共法門 義。第九知識。約一乘別教。於可化眾生。閻浮
提處示現受生。在流彌尼園。遊觀自在。示現 法門。利益眾生義。第十知識。約一乘別教。從 佛生處迦毘羅城。示現慈悲悅意法門。於眾
生前。教化自在義。已上是寄位修行相。自下 會緣入實相知識。約一乘別教。迦毘羅城生 佛之處。實相緣起體用自在出生正覺法門
義。自下攝德成因相知識。約一乘別教。順於 正相生在南方。因位究竟。成菩提心自在法 門義。自下智照無二相知識。約一乘別教。無
相吉祥觀照勝智勇決猛盛究竟。普賢自在 所行法門義。自下顯因廣大相知識。約一乘 別教。見聞普德究竟廣大自在願行。與果相
應無邊法門義也。又依彌勒文。諸佛菩薩無 量劫修。善財一生皆得者。依華嚴經疾得成 佛。有其五種。一依勝身一生即得。從見聞位
後。一生至離垢定後身即成佛。二依見聞逕 生疾剋。三依一時疾得成佛。四依一念疾得 成佛。五依無念疾得成佛。初義有四。一依世
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之子。現身成佛。如普 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 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勝功德
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行。後生即見 佛。四者依法華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 留惑之身疾得成佛。二依見聞逕生疾剋者。
如初地中說。有三時益。一聞時益。二修行時 益。三轉生時益。故地論云。是諸如來。加護於 諸菩薩。此人能聞持如是微妙法。此是聞時
益。諸地淨無垢。漸次而滿足。證佛十種力。 成無上菩提。此是修行時益。雖在於大海及 劫盡火中。決定信無疑。必得聞此經。此是轉
生時益。三依一時疾得成佛者。如善財童子 於知識處一時之間獲普賢法。四依一念疾 得成佛者。如契普賢法一念即成佛。此依俗
諦念也。五無念疾得成佛者。一切法不生。一 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是人見真佛故。
融會三乘決顯明一乘之妙趣
[0585c27] 夫圓通之法。以具德為宗。緣起理。實用二門 取會。其二門者。所謂同別二教也。別教者。別 於三乘故。法華經云。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
故也。同教者。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又言 同者。眾多別義。一言通目故言同。又會義不 同多種法門。隨別取一。義餘無別相故言同
耳。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 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前德已 述通別二教。而未見釋相。今以理求。通之與
同義無別趣也。問所以佛教多用一言通目 諸義。既通目諸義。於辯才中。云何得明法義 及辭樂說等耶。答佛教若不通目。有情眾生。
隨言取義。以定根性。無由以近會其遠旨。所 以佛教存通目者。依其論道及施設道。以生 智滅惑。顯理成果之便巧也。故華嚴中信解
行等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即 通成解行理事等一切法門。亦簡前後諸位 法相不同。及會普眼境界一乘無礙陀羅尼
門。據斯聖巧。一言之下。玄復玄耳。又華嚴經 文前之五會。及十明已後。盡不思議品。即以 一乘別教。從三乘說。十地中文。即用一乘圓
教。從三乘教。以顯一乘別教說。所以知者。故 文中以悉曇字音。會成無盡故也。普賢性起 用。彼一乘別教。以顯一乘文義。由彼文中是
廣大說故。離世間下二會之文。一乘行法。以 始標終說故。教義俱一乘也。又十地以前四 會中六決定文。何故不依十數而說。答為六
決定是本分義。深體略難解故。寄三乘之教。 却顯一乘玄趣。令其聞者一往易解也。經文 善巧二文交絡二義。顯宗分齊極善妙也。三
乘緣起。緣聚即有。緣散則離。一乘緣起。緣聚 不有。緣散未離。此約所對不同故。成綺互明 耳。又如同體依持。以明因果。理性體融。在因
為因。在果為果。其性平等。據緣以說。在一乘 即圓明具德。處三乘則一相孤門。在小乘廢 深論淺。居凡有則唯事空文。此即理之妙趣
也。又一乘之法。對機以明。別非謂自相而可 別。隨機論別。別別別別別別別別別別。所 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又一乘同法。對智以
彰同。若引機以會同。則同同同同同同同同同 同同。即窮無盡也。又小乘未窮論道故有諍 論。三乘及同教。窮其論道故有定論。別教一
乘。絕其論道故。無論義經。法門具滿。無喻可 說故。無譬喻經。法門圓備。不可由致而說故。 無因緣經。此則佛法善施教網極巧然矣。又
佛性論明其通觀。通觀滅諸惑。通證諸理。通 成諸行。通剋諸果。此約一乘同教言。若一乘 別教說。即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窮其法
界也。餘竝準之。又梁攝論云。生死即涅槃無 二無此彼故者。欲明即事備真矣。又諸三乘 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門等。竝約
信解門中。作如是說故。大論云。隨一方化儀 也。若據行法則不如。是行解亦入解門。又別 教一乘佛。及普賢願行等法。始終皆齊。無有
前後。仍於諸法義。隨舉為首。餘即為伴。宜可 準之。若隨機欲。或有總知。謂大學者。或有 別知。謂小乘學者。一乘同別教義。依海印定
起。普眼所知。三乘教義。依佛後得法住智說。 聞思修及報生善意識。并內證梵行勝智。及 真實智所知。此約別相說。又一乘法義。出出
世證。餘時見聞及比解行。三乘法義。出世得 證。世間比而解行。一乘法義。佛及普賢菩薩 願行建立。有情眾生依而住持。三乘法義。眾
生業行建立。佛菩薩等依而住持。一乘法義。 臨其玄想。玄想頓得。若見於佛。頓見頓見頓 見頓見頓見頓見頓見頓見頓見頓見。稱名
亦爾。菩薩亦然。一乘法義。成佛共一切眾生。 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同時 同時同時成佛。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皆
新新斷惑。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也。普賢 菩薩行願亦爾。三乘即不然。又別教之中。亦 有同別。由多即一。是其同也。為一中多。即是
別也。同教之中。亦有同別。一乘三乘。同一 善巧。是其同也。各為據機別。即是別也。有情 眾生所知之境。則無上來所明諸義。何以故。
為是遍計故。前德云。惟一實之淵曠。嗟萬像 之繁雜。真俗異而體同。凡聖分而道合者。此 則先人已通斯趣耳。上來所舉。略開一乘宗
序之狀相也。其間三乘法相次第。明義取解。 法式列名出體。釋得名所以。辨寬狹明位地。 障治相擬。通局隨義。分別具緣多少。問答釋 疑等。具如諸章及諸論也。
顯華嚴經部品增減義
[0586c23] 相傳。龍樹菩薩往龍宮中。見有大本不思議 經。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 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
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三十六品。支法領從 千奠國。從三萬六千偈三十四品來見傳此 土也。
釋瓔珞本業網二經顯華嚴經一乘分 齊義
[0587a02] 依主伴二經相顯者。依瓔珞本業經。初會說 十世界海。第二會說十國土海。第三會說十 住。第四會說十行。第五會說十迴向。第六會
說十地。第七會說善財入法界。第八會說瓔 珞本業經。第九會說等覺位。第十會說妙覺 位。成六明門及七見六著等。別說十無盡戒。
以成位也。若依梵網經。釋迦佛在第四禪魔 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及不可說不 可說菩薩眾。說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
法品時。釋迦身放慧光。照蓮華臺藏世界。其 中一切世界眾生。相視歡喜。皆生疑念。是時 釋迦。擎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
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 蓮華光明座上。釋迦及大眾。敬禮盧舍那足 下。請問成佛因緣。時廬舍那佛。即大歡喜。為
於大眾。說成佛因緣。及明依正兩報及成化 佛釋迦身等。廣在經文。時盧舍那佛。廣答所 化千佛及所化千百億釋迦佛。說四位法。一
十發趣心。二十增長。三十金剛。四十地以成 勝果。廣在經文。成次第者。盧舍那佛。引三世 佛說。百劫修行。成心地法。號盧舍那。成蓮華
臺藏世界海赫赫天光。師子座上依諸別光 成千葉上佛持心地法門。復轉為千百億釋 迦。次第說上心地法門。并勸修行。其佛復各
舉身。放不思議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青黃 赤白等華。供養盧舍那竟。各從蓮華藏世界 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還本世界
閻浮提地菩薩樹下。還從體性華光三昧出。 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 界海。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法。復至焰
天。說十行法。復從座起。至四天中。說十迴 向。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復從座 起。至他化天。說其十地。復至初禪。說十金
剛。復至二禪。說十忍。復至三禪。說十願。復 至四禪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原蓮華藏 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其餘千百億釋
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爾時釋迦。從初現蓮 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說魔受化經已。下 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
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為釋迦。於 寂滅道場金剛華光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 宮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
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 各不同別異。無量佛說教門。亦復如是。吾今 來此世界之中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
剛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是中一切大眾。 略開心地竟。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 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闇。說本盧
舍那佛心地之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 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原。一切菩薩本原。 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
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有因。當當 常住法身。如是十無盡波羅提木叉等。具在 經文。上來所錄。瓔珞本業經。廣說其位。行相
略說。梵網經行相廣說。位相略說。上釋迦於 第四禪說心地法者。即是閻浮化釋迦也。又 顯彼天中別有實報盧舍那身。乃至次第。於
閻浮提。七歲出家。已去說十住處者。化身復 說報身三乘華嚴十說十住處也。次第到第 四禪地。後下閻浮。重說十戒。據此文相。瓔珞
經與梵網經。並別不同。重頌十戒處者。亦各 不同。此約三乘。盧舍那當彼報身。所化千佛。 及化千億釋迦。亦當報身。下閻浮提。七歲出
家等。當是化身。若依華嚴。即不如此。為有十 佛不同故。其盧舍那等。及化釋迦。並是十佛 化用。應可準知。今經文云。於閻浮提八千返。
上下說心地法者。通彼應化。二處總籠說。若 依大經。本初會說十世界海。及明世界因時 分齊義。第二會說淨土海及信解行成就法。
第三會說十住法。及明法法。第四會說十行 法及十藏法。第五會說十迴向法。第六會說 十地因果德用及普賢性起等法。第七重會
普光說離世間法。第八會說入法界法。若依 大慈恩寺梵本增第九會。佛遊於樹下及普 光堂處。說如來功德境界。上境界入品。問何
故上來所錄並皆差別不同。答依大經本所 顯義門相。即容融理事自在所有教義。一即 一切。一切即一。如帝網喻無盡不同。若諸教
網。主伴相顯。有定相者。即違大理故。主伴經 差別不同。如地經說。六決定義。是其地體。返 不用十數目之。十地不同。是其地相。翻用十
數目之。以此驗求知。佛慈悲欲令易解。將不 滿數目體。以滿數目相。是佛別意也。今準瓔 珞本業梵網二經。會數具十。華嚴經本但有
七八不具。義竝準知。其瓔珞本業梵網二經。 是二乘攝。華嚴經是一乘攝。何以故。十數之 義。含有二門。一成圓教門。二不成圓教門。
今將梵網經等。對大經本。瓔珞等十數。即是 單別。不具一切圓故。入三乘攝。不具十義數。 亦有二種。一目彼三乘。令人分解。二目彼一
乘。就彼下機。相對以顯一乘。今據相對顯發 門故。用不滿十數教。入一乘攝。餘可準知。
證華嚴經用教分齊義
[0588a08] 今依七種教。證華嚴經文義分齊。一經。謂法 華經勝鬘經瓔珞本業經梵網經入如來境 界不思議經等。二論。謂十地論攝論瑜伽
論雜集論如實論等。三疏。四章。五鈔。六問 答。七雜孔目。
梵本同異義
[0588a14] 依大慈恩寺華嚴梵本撿。有五百四十一紙 葉 (五十五字為一行。二十行為一紙葉) 。一紙葉背面二千二百八十
字。十紙計當二萬二千八百字。三十二字為 一頌。一百紙當二十二萬八千字。三十二萬 為萬頌。五百四十一紙。計當一百三十二萬
三千四百八十字。依三十二字為頌。計當四 萬一千九百八十頌餘十字。
[0588a21] 世間淨眼品第一 (從如是我聞已下是) 如來品第二 (從發問已去是) 普賢菩薩修行入三摩提品第三 (從入淨藏定已後是)
說入世界海品第四 (從說五海已後是) 淨世界海功德海光明品第五 (從立世界已後是) 世界輪圍莊嚴海品第六 (當知此蓮華藏世界海下是)
說世界海莊嚴地品第七 (彼大斫迦羅山已下是) 觀世界性處品第八 (彼大地處已下是) 觀世界處安住音聲品第九 (此香水海上已下是) 毘盧舍那品第十
(此云常寂光。從乃往久遠過世界已下是)
[0588b03] 第一會了。
[0588b04] 如來名稱品第十一 四諦品第十二 如來光明熾然覺品第十三 菩薩明難品第十四 圓淨行品第十五 賢勝品第十六
[0588b08] 第二會了。
[0588b09] 須彌頂入如來品第十七 須彌頂如來作菩薩集說偈品第十八 十菩薩說住品第十九 梵行品第二十 說初發心菩薩功德花聚喻偈品第二十一
明法品第二十二
[0588b14] 第三會了。
[0588b15] 蘇夜摩富作品第二十三 蘇夜摩富菩薩集說偈品第二十四 說功德花和合十菩薩行品第二十五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六
[0588b19] 第四會了。
[0588b20] 如來昇入兜率陀天品第二十七 兜率宮菩薩來說偈品第二十八 金剛幢迴向品第二十九
[0588b23] 第五會了。
[0588b24] 十地品第三十 神通品第三十一 (十明) 忍辱品第三十二 (十忍) 心王問算教入品第三十三 壽量品第三十四
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五 說佛法不思議品第三十六 說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七 小種好光明說功德門品第三十八 說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九 說如來性起品第四十
[0588c05] 第六會了。
[0588c06] 出世間品第四十一
[0588c07] 第七會了。
[0588c08] 善財離貪藏品第四十二 (從入法界品初已下。至爾時文殊說此偈已告善財 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可樂已前是)
彌勒離貪名善財所問品第四十三 (從有國土名可樂已後。 至爾時善財得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知識已前是) 普賢離貪名竟 (在普賢長行後說偈前有此語)
說如來功德不思議境界上境界入品第四十 四竟 (從爾時善財得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已後。盡說如來功德不思議界上境界入品已前是)
[0588c15] 第八會了。
[0588c16] 又依梵本。彌勒知識後安其品名道已前文。 是彌勒離貪名善財所問品。普賢知識後說 偈前云普賢離貪名竟。據此文相。入法界品
前。文殊遊行南方已後經文。即是教大之中 三大義也。從前文殊至後彌勒。是因漸成就 大。從後文殊至後普賢。是因成就大。由是普
法故。普賢偈文。是教說修成就大。由在因中 教說佛證故。此有二義。一者證修初地已上 通其佛地。是證分齊。今依教說。名教說修成
就大。二者觀修依地前比位意言無分別觀。 今依教說。名教說修成就大。此教說修。通在 因成就及因漸成就二大位中。離過顯理用 也。
[0589a01] 初文殊師利 二名功德雲比丘 三名海雲比丘 四名善住比丘 五名彌伽 (此方名多雲) 良醫 (祝藥者說藥也) 六名解脫長者
七名海幢比丘 八名休捨優婆姨 (休捨者。梵音呼捨也。呼捨者此云靜義) 九名毘目多羅 (此云解脫聲) 十名婆羅門優婆塞方便命 十一彌多羅尼子
(此云慈優婆姨) 十二名善現比丘 十三國名輸那道場童子名釋天主童子 十四城名大體有長者名電住 十五有長者名甘露法頂城名師子滿 十六長者名法寶周羅
十七長者名普眼妙香 十八有王名滿足 十九王名大光 二十有優婆姨名不動 二十一有出家外道名隨順一切眾生 二十二有優婆塞名勝青蓮華香
二十三有海師名自在城名勝出 二十四城名喜樂長者名無上勝 二十五城名迦陵伽婆提 (此云聲悅) 有比丘尼師子奮迅 二十六國名嶮難有女名婆須蜜多
(此云天支) 二十七城名首婆羅 (此云到淨) 有長者名安住 二十八山名光明菩薩名觀世音 二十九東方菩薩名正趣 三十城名婆羅波提
(此云門至陰也) 天名大天 三十一道場神名安住 三十二名摩竭提國迦毘羅住處夜天名婆娑 婆陀 (此云依止不畏。準梵本應云婆娑婆也多)
三十三夜天名甚深妙德離垢光明 三十四夜天名喜目觀察眾生 三十五夜天乘道場眾中名妙德救護眾生 三十六夜天名寂靜音 三十七夜天名妙德守護諸城
三十八夜天名開敷樹華 三十九夜天名願勇光明守護眾生 四十天名妙德圓滿 四十一釋迦女名瞿夷 四十二名摩耶夫人 四十三此世界中忉利天上有天名正念彼天
有女 四十四即是彌勒 四十五後文殊 四十六名普賢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四 (止)
跋鋟孔目章後
[0589b17] 歐陽子日本刀歌曰。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 百篇。今尚存。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 古文。吁此事也偽乎真乎。未得其可徵者。不
易與之言矣。但至我大雄氏之教籍。則寔有 不愧所言者而存焉。近鋟孔目章。印生某者。 令 (余) 點校。以偶記之而書為跋。
[0589b23] 時
[0589b24] 元祿辛巳仲秋望後
[0589b25] 武陵金澤僧雲潭瑞揮筆於京師陸沈居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5 冊 No. 1870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