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uayan Jing Nei Zhang Men Deng Za Kong Mu Zhang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卷第三
終南太一沙門釋智

[0560a18] 第六十地品十地 本分決定 加分中意內明四法 正見 中轉 料簡
安住初五怖畏 校量初十 菩提 校量十行 校量慈悲緣起 果分中調四果 第二三聚戒 十惡業道
邪見 十善業道 四倒 第三四靜慮 三苦八苦 四無量 六神通 第四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第五地中
 第六地緣 三空 (三三昧) 空三昧 人法二空 第七地中 第八無生忍 三世間 自在 怖畏
第九稠林 八萬四千法門 煩惱行使稠林 稠林 稠林 習氣稠林 三聚稠林成就 二十法師 四十無礙辯 第十
阿耨達池

十地品十地

[0560b19] 十地歡喜地離垢地三明焰地 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八不 善慧地法雲地生成佛智住持
十地因位一乘 聲聞人天在其中五乘 佛果無礙自在一切何以
十地眾生最初甚深 了別五乘分別分齊五乘 天等人天乘聲聞緣覺
小乘漸教所為漸悟頓教所為 頓悟一乘究竟 成佛一佛三惡道現身
三惡道成佛 人趣現在佛身長者樹神 身等人天聖身人天
供養世間二乘 中有三界九地十地十一 見修
無學現成菩薩行三十三五者 小乘六十三僧祇
生死最後分段身上 十二第十二最上阿羅漢迴心教門地位
乾慧地十地第十地中成佛所以 成佛下同因位故作 九地十一
學位無學 羅漢大乘三僧祇 菩薩行三十三
無分別空理一念 最後分段身上化身 分段身後
十信乃至歡喜地 滿足十地佛境界 菩薩地分段身故
第九第十不退 聲聞下身成佛故作 真如無分別一念
十地一念證果 三僧祇究竟無學 大乘十二第十二最上
大乘終教 一者十信乃至歡喜十地滿 二者歡喜初地第九
第十地中梵網經 聲聞身上果證故作 變化
第三世間法相同三界第四 已去第七相同世間 三乘名為出世第八已去第十
出世成佛第八成法第九 應身第十成化十地 故作四者一念成佛無分別
如故第五一念成佛 地中一念十地一念證果 成佛一念所謂無念
大乘三僧祇即是金剛心一切智智即是生死生死 即是大乘同性經
聲聞十地緣覺十地十地招引 大乘終教故作十地 差別十地
第四頓教唯有一門 無相何以一行三昧一味 真如不可說成佛
一切第五一乘 乃至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一切皆成佛第十成佛如法
善知識中說何以一乘 小乘下身成佛無礙
一切身故別教 四乘道理一切皆是一乘 如此差別相者
方便門種種諸眾生十地 增上慢即是一乘 即是三乘分說其實一乘
十地其三究竟

本分決定

[0561b13] 決定決定真如一味真實決定非一世間 出世間不可決定
大法一切根本三法相差法爾真如凡夫 大教無漏
大法一切根本法相真如凡夫二乘大乘法爾 白法決定二種一成
無常愛果決定虛空 不盡決定涅槃 未來際五大決定隨順利益
護一切眾生界決定 世間涅槃非一怯弱 一切諸佛怯弱佛子
諸菩薩乃至現在諸佛決定十地十地十住故經云十住中有決定十行十迴向
決定怯弱廢興高下通義可知義通 三乘小乘所知普賢性起
何以

加分中意內明四法

[0561c07] 四法一者二者 四者四智相似 有別一緣成法二法相應
作者了別 知法智明緣起自在故云 一乘三乘何以由此
中道

正見

[0561c15] 正見金剛仙論真實智正見 二行正見知行三教 教法二邊正見理法
同情不思議正見前行成德六根正見教法 知法分齊三乘一乘
明了離世間品所謂隨順世間明了 長養一切世間凡夫善根無礙 明了解法真性信行安住法界
明了解法行人遠離八正道 除滅生死真實 明了須陀洹受生
明了斯陀含乃至須臾不樂三界 受生明了阿那含六通 自在八解脫隨意正受九次第定辯明
阿羅漢常樂寂靜外緣知足 不由成就智慧明了緣覺 解脫長養無量功德
滿足諸佛十力四無所畏一切佛法明了 菩薩何故明了 甚深令人易解小乘 大解

中轉

[0562a09] 轉依分別一明轉依二明 三明四明五明自性身如來藏為生
法身究竟智者 妄想 寂滅本論
隨信熏習世間修慧損益通達登地 菩薩真實虛妄顯現虛妄
真俗二智初地 出入三修 顯現真實顯現三相顯現
無相顯現十地 無相四果圓滿一切顯現清淨真如顯現
一切自在三德具足 五下聲聞通達無我廣大 菩薩通達法無我功能三義
菩薩法無我功能自利 功能小乘見修 迴心見修
地前初地已去習氣 圓教一切 普賢解行差等



[0562b06] 因果二分因分 果分所以 法義相似
所以因明 方便相似教證 二分名為發趣
究竟名為其三 成就成就三教成就成就偈言慈悲願力因此
名為在地成就 漸次思慧等次乃至 出世間智因故何者成就二種
滿足二觀滿足偈言非心 非心示現思慧境界生出世間智不能滿
世間智偈言滿淨心出世間 淨心滿偈言境界 自心佛力恭敬
境界自心清淨可見 不可說如是成就可知義通三乘小乘何以小乘
說教一乘圓教約見不得 普賢解行教義 見聞普賢可言見聞
普賢

料簡

[0562c03] 一乘三乘小乘隨機 有無龍樹菩薩般若 四悉檀一切即是
菩薩善巧四悉檀四者悉檀 一世界悉檀分齊 世界各各為人悉檀
機宜各別所為名為悉檀 對治悉檀聖教當機煩惱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教義
應得煩惱無漏智即是第一義 悉檀第一義第一四悉檀猶如 圓珠悉檀亦復如是
悉檀無常無我寂靜 道理悉檀多大小乘因果 無漏一切可知

安住初五怖畏

[0562c20] 怖畏所謂惡名墮惡道 大眾威德初地之中如是一切 何以初地離我相不貪何況
用事無不希望供養恭敬 供養一切眾生惡名遠離我見無有 菩薩佛菩薩惡道菩薩
在世一切無有何況無有大眾 第一第二第五身口意第三第四 怖畏二種妄取想見
愛著善根怖畏小乘 其事怖畏 終教怖畏即如怖畏頓教一切
圓教前事何以隨處 菩薩道事故

校量初十

[0563a06] 供養無餘一切諸佛一切 一切恭敬一切具足深信清淨 如法究竟虛空未來際供養
一者福田一切一切具足三心深信清淨四攝 廣大如法五者究竟虛空
未來際二者受持受持 三義成就一者諸佛修多羅次第 法輪不斷成就二者正覺得證
修行正覺修行成就 三佛正覺聲聞辟支佛名為 上首諸佛成佛上首
眾生心行願教化一切增長菩薩 教化眾生眾生差別 諸佛說法
二乘菩提二乘菩提無上 菩提知世一切乃至 乃至差別真實義
真實義相者智能相者現見七知淨土一者同體 一切佛土一佛一佛一切佛土
二者自在一切佛土平等清淨 莊嚴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 光明莊嚴莊嚴四者受用
一切煩惱成就清淨五者住處眾生有無智慧眾生滿其中入佛平等境界
諸眾生示現神力 同心同行一者 怨親二者一切菩薩平等
親近諸佛菩薩不捨四者隨意 佛身五者心中諸佛 智力不退隨意神通
遊行一切世界一切佛會現身 一切其中成就 不可思議大乘具足菩薩行三業
不空不空二種作業必定不空身口意業不空利益不空 身故如如身故十成菩提願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業正覺教化 說法不斷佛種六法
自在如是初地地前 三乘一乘十信 一切可知

菩提

[0563b23] 菩提一聲菩提緣覺菩提三佛 菩提究竟 緣覺究竟菩提
緣覺對於即非究竟 分齊作佛羅漢即為究竟 菩提一乘一乘

校量十行

[0563c02] 十行疲倦 經論世法慚愧堅固 諸佛十如修行一乘見聞
聲聞人天三十清淨 淨法

校量慈悲緣起

[0563c09] 緣起大聖契理凡夫聖人事故有情知事會理
故地自相一者 名色阿梨耶識三界 所謂名色共生名色共生名色
二者因相名色共生 次第六入 至於名色增長六入
內外相對因緣樂受 渴愛渴愛增長增長 因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
眾生生長我我所示現 空無覺者自體無我十二因緣 自性空阿賴耶識微細
自體無我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無我 緣生無有緣起觀門 一切無分別成實隨順
世諦第一義諦其事緣起觀門 如是三乘一乘何以 緣起勝觀亦即
小乘之中有名不違何以不斷

果分中調四果

[0564a04] 四果調利益發趣利益報果利益願智利益調 即行發趣思慧
果報五陰願智 調願智三果 相通發趣義通

第二三聚戒

[0564a12] 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 種類瑜伽波羅 瓔珞梵網經無盡方等
二十四二種第一菩薩 十四一者飢餓眾生飲食臥具 犯重二者婬欲無度禽獸犯重
比丘妻子隨意犯重四者 見人憂愁喪身 犯重五者財寶犯重
害命美言瞋恚犯重 僧房不盡犯重 犯重懺悔
犯重五逆罪犯重見聞善事他者 犯重十一
因緣犯重十二見人婦女 犯重十三怨家怨家 十四怨家赤子
赤子犯重十五助力 犯重十六 犯重十七見聞善事作者
犯重十八見人塔廟精舍犯重十九見聞有人善知識 親近惡友好不犯重二十
陀羅惡人家聲二乘 犯重二十一見聞疑不見 犯重二十二見聞疑
見聞疑犯重二十三 方便知眾犯重 十四諸菩薩諸見不得
現身道法白癩病愚癡 目眩妄想分別諸法要得愚癡 二明境界大方等第四
十地論十善 戒相差別二十四初學者 俗人無盡道俗
在於出家人 利益說通十善十地 修行十善性戒
受法據此輪王名下通性不通小乘迴心聲聞受者
相差同異不共攝論戒學 中說

十惡業道

[0564b28] 十惡業者邪婬妄語 兩舌綺語 二種不善律儀
其三十惡 教化見聞隨喜一種 律儀何故不同
律儀律儀 執持律儀不專長時 律儀不同
律儀非一祕密 十惡云何 菩薩行殺生菩薩眾生相續
六道四生相續不斷菩薩根性三乘聖道修行三法得無
涅槃相續眾生即是殺生 云何菩薩菩薩 菩薩大悲一切眾生
離生眾生 人主 菩薩行邪婬菩薩
菩薩三業婬欲相反虛妄不實 亦作如此不行其事 相反即是
云何菩薩妄語菩薩 一切法皆是虛妄菩薩虛妄 妄語云何菩薩行
兩舌菩薩空寂兩舌 彼此不和菩薩不見何況和合兩舌云何菩薩
菩薩住所彼岸名目惡口惡口不為親近菩薩住所彼岸三無性不為眾生
親近以此非凡二乘所行 惡口密語名目彼岸密語云何菩薩
相應菩薩諸法隨類 諸法根塵無所有 有無不可得
相應云何菩薩行 菩薩數數自身得無 名目貪欲貪欲
愛樂菩薩自身最勝 貪欲密語名目數數 密語云何菩薩
菩薩心地瞋恚菩薩作意一切 煩惱云何菩薩邪見
菩薩一切處遍行如理觀察 乘以有分分別遍行依他性 即是分別名人法空真性小乘
身見因此身見身見一切邪執不得得人真性菩薩 觀察邪見

邪見

[0565a26] 邪見一異邪見隨順正道 無餘涅槃聲聞虛妄分別 三戒種種占相吉凶虛妄
戒取見者自取所見 正見妄見心煩 諸見不實
不實外相 清淨世間涅槃 諸見並不佛見是故邪見
三乘小乘有為一乘屬於

十善業道

[0565b09] 十善十惡十善不同 人天十善二聲十善三緣十善菩薩十善五佛十善十善十惡
十善理法甚深 不等惡業不善一種十善業觀智
漸深不同

四倒

[0565b17] 四倒名為惡意專念名為惡心專念 惡意專念行者常樂
緣中煩惱作意專念惡心專念 常樂根本
作意專念常樂 無常無我聲聞
菩薩上心便四倒菩薩第十 習氣終教地前上心初地滅種
第十習氣佛地四倒見道無常心煩 一乘廣大無盡普賢一切

第三四靜慮

[0565c05] 世間世間靜慮第二靜慮第三 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 非想非非想如是靜慮無色
分別雜染清白建立清淨 雜染無記二見 由此四惑染污染污靜慮
無色界一切無記煩惱隨煩惱 不絕所以者何靜慮雜染 靜慮
依止靜慮發起計度 靜慮雜染勝定 無明靜慮雜染求解
通達真實常生疑惑解脫不解如是煩惱 無色大小二惑相續流轉清白清淨
靜慮無色性善清白雖是世間 名為建立者建立 建立等至建立品類建立名相建立
靜慮建立無色唯有建立者靜慮何等 心一境性第二靜慮
何等四心 第三靜慮何等 正知心一境性第四靜慮
何等清淨念清淨三不不樂 心一境性有無何故 答對利益
由此滿足不待 尋伺二種對治欲界 尋伺喜樂二種利益尋伺
離生喜樂心一境性 自性依止定力第二靜慮 對治由此尋思喜樂
利益心一境性自性 第三靜慮正知對治由此 喜樂利益心一境性
自性第四靜慮 淨念清淨對治由此 不樂利益心一境性
無色不立奢摩他一味 等至建立者由此作意證入 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何等名為
作意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 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 作意分別聲聞地瑜伽云何
靜慮作意作意 過患靜慮 名為作意如是作意
從此超越一向 以為境界奢摩他毘鉢舍那 思惟尋思性相名勝作意
修習最初作意 作意由此上品煩惱遠離 觀行
遠離喜樂除去惛沈 修習淨妙作意 如是修行方便
煩惱不復現行因此審察 作意觀察隨順觀察作意如是行者數數觀察進修
欲界一切煩惱暫時對治相應作意靜慮最後方便方便究竟作意從此無間證得根本最初
靜慮作意方便究竟作意 作意願心了知應斷 勝解作意
正方便遠離作意上品作意中品觀察作意安心遠離 方便究竟作意捨下方便
作意作意證入 靜慮作意如是乃至證入非想 非想應當相者一切
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如是 寂靜壽命 短促相者一切靜慮
非想非非想相違品類建立 靜慮三品如初 靜慮靜慮無色三品熏習
上品靜慮靜慮 如初靜慮靜慮 三品靜慮三品三果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如是廣說 無色界別處不立差別所以 無色界無有安堵宮殿
差別三品無色 異熟生 高下壽命差別染污
染污差別名相建立者 四靜慮三摩地差別無量名字不可 不可思議何以靜慮
諸佛世尊得究竟大威德菩薩摩訶薩 三摩地三摩地一切聲獨覺 豈能證入般若波羅蜜
中說三摩地如是大乘 三摩地無量靜慮 靜慮無色如是
靜慮波羅蜜多清淨靜慮 乃至非想非非想邊際清淨靜慮無色邊際功德
自在究竟所以 出世舉世三地世間 瓔珞經初禪第六默然
何故不同雜集論 教義小乘定數出體瓔珞 終教具足定位
不同三乘小乘色天 一乘屬於一乘凡夫我慢聲聞法執
出世煩惱終教煩惱習氣 頓教方便究竟一乘清淨無染

三苦八苦

[0567a01]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受 苦具壞苦苦受行者無常 不住苦受無常但是
得名無常二義自體無常無常切己有別何以無常切己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五盛陰 二義五盛陰
重名五盛陰八苦不同不異 其二法人生厭 未有道理四諦苦諦何以
聖教乃至苦聖諦 可知所以大乘始終 凡夫聲聞苦諦菩薩位
空名苦聖諦維摩經五受陰洞達 終教即真一切法 一乘一乘名為
一乘因陀羅微細

四無量

[0567a22] 四無量無量三義眾生二法無緣眾生眾生 法緣無緣
法無我喜捨三乘小乘 眾生一乘具足何以 無盡出體小乘等智
終教如理如量智何以 分別智菩薩一乘無盡所知 無量

六神通

[0567b03] 六神通神足天眼三天宿命漏盡神足天眼天耳宿命四等 他心智通用法比智道智
等智他心智漏盡通漏盡所得 十智漏盡法智 盡智無生智滅智等智宿
天眼示現神足示現漏盡通示現天耳通示現 何故五通不明六通禪定
世間無漏凡夫五通小乘聖人 六通出體聲聞 [-+] 如實智 終教即如頓教上來
即是一乘別教十通離世

第四三十二相

[0567b18] 三十二大人相足下安平足下 足跟踝骨
鹿馬王 手足網縵十一手足 柔軟十二兩手滿十三
圓滿尼拘律樹十四大論菩薩身 四邊量等身 上身師子十五 十六滿十七皮膚細軟十八塵垢
十九二十一右旋二十一 圓光一尋二十二十一四十 白淨廣長舌次第
梵音頰車師子上下牛王眉間白毫十一肉髻三十二相差別皆是持戒何以
犯戒不得下賤人身大人相瞿夷三十二相凡夫小乘三乘 一乘深淺凡夫有人小乘無人
終教即如一乘無盡因陀羅微細別教相如蓮華莊嚴世界海塵數

八十種好

[0567c10] 八十隨形好手足二十手足 滿
背心 悉皆妙好六十 上下牙齒
兩頰兩眼 二十一切眾生福德 積聚一切福德積聚
一切隨形好福德積聚百倍乃至 白毫肉髻一切 白毫相二十九一切白毫相功德
乃至肉髻無見頂相白毫相 如來 如來 隨意發聲清淨梵音乃至十方無量世界
性地菩薩相好種子解行菩薩 便淨心菩薩證得餘地菩薩清淨 畢竟無上人中諸天小乘
終教即如一乘無量 微細

第五地中

[0568a01] 非道五大小乘小乘二者一行二行
後說大乘思量 菩提分法以此上勝 小乘定見
見道修道無學道大乘修道離垢 義通三乘小乘一乘
屬於一乘一乘清淨離世間品所以無量



[0568a13] 菩薩如實知苦聖諦是苦集 是苦滅如實知道聖諦菩薩 知世第一義諦
知事 無生智入道一切 次第成就如來
眾生歡喜知世通達一切 第一義諦自相差別差別覺分
陰界身心苦惱 道生相續畢竟 熱惱無生智不二
入道正覺一切法一切 菩薩地次第成就如來 信解故知非得一切究竟
三乘華嚴即是一乘瓔珞 即是三乘何以

第六地緣

[0568b03] 緣生十門所謂因緣有分次第 心所捨離三道不斷 先後三苦因緣生因緣生
隨順如是十二因緣一乘瓔珞因緣三乘何以差別不同論及

三空 (三三昧)

[0568b10] 三空一空無相 觀智即為三三昧義通三乘小乘 一乘一乘

空三昧 ()

[0568b14] 空三昧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 無願三昧有漏空行無漏空行名為 空空有漏無相無漏無相無相
無相有漏願行無漏願行 小乘一乘屬於一乘三乘屬於三乘

人法二空

[0568b21] 人法二空人空法空人我無處 真如名人法我執真如法空 小乘清淨三乘清淨法空
三乘清淨一乘究竟

第七地中

[0568b27] 一般二諦捨煩惱 清淨住處稱之為家宅 地中成就長時道品清淨最後究竟
功用無相當成功用無相 三乘一乘屬於一乘般若實性般若
捨煩惱自性清淨煩惱清淨 清淨

無生忍

[0568c07] 無生無生自性無生差別 無生作業差別無生無生無生三乘加行道解法如實
自性無生三乘正體不二平等 平等成就差別三乘分別法相 分齊空無分別作業差別無生三乘
作佛成就猶如天鼓成事究竟 若一十信見聞 解行十信十解得究竟

三世間

[0568c18] 三世間佛國土自在 器世間自在眾生世間在行三智 覺世自在器世間自在行者
隨心所欲 隨時即時 隨心幾許器世間自在
眾生世間自在菩薩眾生差別決定信差佛國土大會如是如是自身示現菩薩沙門
沙門形色如是國土如是自身 差別示現云何正覺自在第一義諦 世諦菩薩遠離一切相分
平等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 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菩薩身 知法虛空菩薩
知眾深心起信眾生自身自身眾生如是如是 如是知眾深心起信展轉自在
論說一乘三乘小乘人天

自在

[0569a10] 自在自在不可說不可說 二心自在無量阿僧祇三昧 自在一切世界無量莊嚴嚴飾住持
自在現生業報住持 自在一切世界示現 自在隨心所欲佛國土三菩提
信解自在一切世界滿示現 如意自在一切佛國土如意 得法自在無邊中法明示
自在如來無畏不共法相莊嚴 三菩提示現果德自在 義通三乘一乘究竟何以自在

怖畏

[0569a24] 怖畏怖畏煩惱怖畏貧窮 怖畏四惡怖畏惡道怖畏不得 謗法罪業怖畏追求怖畏
云何怖畏大眾威德怖畏怖畏 初地怖畏初地 正法有如

第九十一稠林

[0569b03] 十一稠林眾生心稠林煩惱 三業稠林稠林信行稠林 性行稠林深心稠林使稠林
稠林習氣稠林十一三聚差別 初一所以心行種種即是種種
差別何以一乘 小乘人天見聞

八萬四千法門

[0569b12] 四千普曜經如來成道三百 十度功德光曜無極乃至分布舍利 六波羅蜜一百四大
六衰十法萬一攝論 十使貪瞋癡等分四法 四千大數如此中法
性病小乘如實 終教即如 圓教一乘十門別教

煩惱行使稠林

[0569b23] 煩惱一乘二義煩惱煩惱二義三乘 可知十地
分齊終教三地一切 微薄一切一切一切無明 微薄諸見除斷釋論
一切微薄一切修道 無色所有煩惱無明習氣 遠離諸見初地見道
經論約見九地十一斷惑 不同百論分別我見見道俱生我見修道無性
攝論染污末那平等性智現觀 證得修道清淨如是 教攝百論俱生修道煩惱
顯見皮肉煩惱僧祇 僧祇斷肉經論十地 別無不論十一無明二十
無明教攝何以 十地煩惱煩惱其二一異小乘小乘
小乘分為一者具結 使名為九結愛結 恚結慢結無明五見取結
疑結嫉結慳結難解結義 五結愛結恚結慢結嫉結慳結三界 愛結三界慢結欲界繫
結義五結五下分結愛結恚結身見結戒取疑結初二 生下名下欲界眾生
五結五上分結愛結無色 愛結慢結無明色界修道 無色無色修道
即為三結眾生 上分聖人所行非凡所行聖人 所行二果上分
恚結戒取見取三結 戒取四縛貪欲 三戒四見欲界貪縛
三界戒取戒取三界見取 見取五陰名身名身 不自在三縛貪縛
使者四門一者使欲愛使使 使使無明使使使隨逐驅使 使二者十使一身二邊
邪見戒取五見無明九十八使欲界三十六 邪見見取
邪見見取 戒取無明修道 色界三十一欲界
六道修道皆除欲界無色界三十一四者 一百九十六使一百九十六使者九十八
使中正分別一百九十六惱恨名為無慚無愧忿
[-] 惛沈掉舉惡作無慚無愧數數纏繞上來
煩惱 名為使據此使即是使 使使
使 煩惱別有二十九 欲漏有漏無明漏欲界煩惱無明
欲漏上界煩惱無明有漏三界無明 無明漏不絕名為四倒常樂我淨不順正理稱之為
無明欲界煩惱 無明上界煩惱無明三界三界無明無明
名為四取欲取見取戒取 欲界煩惱欲取三界四見 三界戒取戒取上界煩惱我語
無我我語取 五五睡眠 五唯欲界三學
貪欲戒品定品睡眠 慧品三品五見身見 邪見見取戒取
轉行堅牢四緣猛利 成實論住處稱讚五心
教化惡口敗壞不成善根毘曇 十七見諦
遠離 制伏十一 無明十二
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邪慢傲慢 自高名為自高 名為自高慢慢五陰
大勝不如不如無德自高 邪慢自高邪慢善人 不肯禮敬傲慢十三六十二見
色陰十二無常無常非常 無常無邊無邊非有 如來滅後不如不如
不如色陰十二受想十二六十六十 可加斷常二見十四
國土不死利他輕慢十五一百八煩惱九十八使
一百八煩惱十六三不善根十七 十八三垢十九 二十三二十一
所有二十二三惡二十三二十四 二十五煩惱二十六
二十七二十八 稠林二十九煩惱雜染現行隨眠
二十煩惱現行 二十現行在家 現行出家了別
說法者四有了別說法者 增上行者平等等分行者 微薄行者現行離欲
內門現行世間離欲 現行異生十一失念現行 十二分現行堅執十三
現行堅執十四觀察現行 觀察者十五不自在現行睡眠者十六 自在現行覺悟十七不可現行
涅槃十八現行涅槃 現行尋思相貌 現行尋思相貌
煩惱二十三不 隨眠 親近善友聽聞正法十一不如
十二不信十三懈怠十四失念十五 十六不正知十七放逸煩惱十八異生性十九離欲二十受生煩惱隨眠二十
不定隨眠隨眠 隨眠隨眠 隨眠隨順隨眠八不隨順隨眠滿
隨眠十一隨眠十二不可 隨眠十三增上隨眠十四平等隨眠十五 隨眠十六隨眠十七隨眠十八
隨眠十九隨眠二十不生 隨眠煩惱所緣境二十一緣有事三緣自相四緣共相
現見現見 煩惱煩惱 一緣十二十三十四
有漏十五無漏十六有為十七 無為十八自心分別十九憶念 分別二十緣事二十
煩惱三性 所知障 不正
十一愁惱十二怖畏十三 勞倦十四十六婬欲 七大乖違十八時分變異十九
二十遍行了知煩惱 自體因相品類 果相使煩惱小乘
小乘所謂 自性有名使煩惱小乘二門無明
無明凡夫性無明 等於諸眾生邪行無明三心無明 無明四微煩惱共生身見
無明五下般涅槃無明六麁無明 微細無明功用無明 眾生利益不用功用無明
自在無明不解名曰無明 十二無明一法分別無明惡道無明微細無明種種業行無明五欲
無明具足聞持陀羅尼無明三摩 無明行法無明生死涅槃一向 思惟無明十方便所修習道品無明
十一行法生起相續無明十二相想 無明十三微細無明十四一向 相思方便無明十五無相功用
十六自在無明十七無量正說 名句巧言自在陀羅尼無明十八 四無礙解無明十九六神通
無明二十入微祕密佛法無明二十一 一切應知微細無明二十二一切 微細無明二門煩惱
進門所以得知由此二門煩惱十地 不論使不同十地 斷惑終教煩惱十六一有
煩惱障智障無明 三障皮肉三障皮膚 闡提不信外道我執聲聞
獨覺大悲波羅 妄想妄想 相違妄想妄想我所妄想
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初三 煩惱煩惱三心煩惱煩惱佛性論隨眠貪欲隨眠隨眠
上心無明住地 修習八不淨地淨地初四及第修習煩惱第六
煩惱第五無明住地第八 淨地第九淨地用心煩惱 住地一處住地欲愛住地住地
有愛住地無明住地名為住地 一處煩惱欲愛煩惱無明 心煩九有十三煩惱
見者邪見二我見常見四斷五戒 一切處 五欲
法界一切一切煩惱十三 十三法界三界 煩惱無法何不小乘
十三無明 住地小乘 無常無我
聲聞菩薩十一增益 相違戲論十二散亂自性散亂五識散亂
散亂高下 散亂我我所思惟散亂大乘思惟小乘初二得令不得第三得令退
第四不得解脫第五不得無上菩提 煩惱隨眠煩惱上心煩惱十四 十五十二
言說妄想妄想妄想 自性妄想妄想妄想妄想 不生妄想相續妄想妄想妄想
煩惱皮肉所以故經云 自性分別得知楞伽經 四千塵勞煩惱十六煩惱
名為煩惱終教 即如名為煩惱若一一乘
別教一一煩惱無量是故使 稠林何以普賢文中 法門

稠林

[0572a26] 稠林其三律儀律儀律儀不善律儀律儀律儀作善二業律儀律儀
律儀無記律儀 別解脫靜慮滿別解脫七眾 修行遠離惡行五眾
遠離惡行離欲鄔波索迦波斯 不能遠離不遠離欲日夜近住修學鄔波索迦
學處成就不成成就 犯戒成就 鄔波索迦
親近承事比丘出家五眾 除去半月 不得親近五眾靜慮無漏
道業略舉三十六 二業故業故業先知名為 故業不知故業聲名故業
聲名故業罪業輕罪 罪業二利大利大利小利 三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
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三惡 惡行惡行惡行妙行 正行妙行妙行妙行三不
便不巧便不巧便不巧便 不合法不巧便便 便便便十三謂語
口四 三惡煩惱惡名邪命 正語正業正命無癡
口四名為正語無癡 正業無貪名為正命 十二三時現報業生報業
時而三時十三三受 不樂十四三界 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十五
三業名為 名為名為 十六三性善業不善無記十七
滿業滿業滿業滿業無學 滿足名身滿十八三學 學業無學學業無學學人無漏
學業無學無漏無學一切有漏無學十九 二十三世業過去未來
現在二十一三障業障煩惱障 二十二業相白白 二十三
解脫二十四五逆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 福田名為二十五
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妄語不飲酒防身二十六邪命利養奇特利養自說
利養占相吉凶他人 高聲令人畏敬利養稱說 所得供養動人因緣活命邪命
二十七地獄生報業餓鬼 不定二十八不善 律儀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起發不善律儀二十九七善律儀 不妄語兩舌惡口 一切不斷律儀三十八
一見不見不見三不 不見四見不見不見不見不見問言不見八不
不淨 三十一八戒即日不殺生 三不不妄語不飲酒高大
不著花香瓔珞塗身不著香熏八不不過中食 不放逸威儀
三十二邪見方便邪念邪定邪命三十三十不善業道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邪見名為不善所行 三十四十善業道 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正見意思所行 三十五十二律儀捕魚獵師作賊 [-+]
三十六十六 利養羔羊轉賣 利養轉賣
利養牛犢轉賣 利養轉賣屠殺獵師十一劫奪十二 [-+] 。十三
飛鳥十四兩舌十五十六 三乘小乘人天人天 小乘無人
可分業成就論終教即如一切法 一乘一乘一乘 別教四千無盡

稠林

[0573b05] 稠林二十二眼根耳根 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
喜根信根精進定根慧根未知知根知根增上 乃至四千
小乘終教即如 一乘即是一乘別教無量

稠林

[0573b14] 一分變易分別二十 八門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識住識住識住識住
識住毘曇四生卵生 濕生化生名為二受身受
識相應名身受意識相應心受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五受六受所生乃至所生
一百八大論眼見思惟分別乃至意識十八 三十六三世三十六
一百八可分六根之後五十四比智 去來五十四
一百八十五增上果依果 功用果解脫果因故十一 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十二
十三七識住欲界 人天色界三禪無色三天 識住十四福生
富貴六欲天富貴初禪梵天 福報最多十五世法十六唯識十七
眾生七識住無想天非想 十八二十五有四有四惡趣梵王 六欲天無想淨居四禪十九十二
因緣三緣自性受用 增上生分二十五二十一十二入六根六塵
十二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二十三三十 十一十二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大腸十七小腸十八 十九二十二十一尿二十二 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 .二十六
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 三十二三十三 [*] .三十四三十 腦膜三十六二十四生死方便
生死因緣生生死無有生死 生死三昧正受意生身自性 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三昧
十地世間上分第三定位名為 學無學 定勢任意意生身
自性無相正智得無分別一切 法性自性諸法 意生自在如意現生意生
種類俱生種類其事種類俱生 無二別名俱生猶如 作業無行無相隨機
自在意生身為生不足 意生身何故煩惱稠林始終二教 稠林分相煩惱生死
為此二種以是煩惱 即可變易生死何故稠林 變易生死本教佛法漸漸
變易分段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變易生死只是分段所以 中陰分段求生方便中陰
十住經中陰乃至涅槃菩提 中陰微細漸深佛境界據此 變易生死只是分段變易二十
中陰身報分 不定一日乃至 出世教化入般涅槃十住
攝論二十年中中陰身 中陰身造業熏習二十 怨親中人二十七無常
乃至不淨二十八 八識同生上來 小乘人天凡夫人生
二乘無有別人種類眾同分 生相終教 若一一乘別教
四千塵勞因陀羅微細

習氣稠林

[0574b05] 習氣一名言熏習熏習 熏習見識熏習煩惱熏習熏習 果報熏習此等熏習染淨無記
一種熏習上心熏習中陰 乃至無量四千 小乘終教即如一乘
即是一乘別教無有

三聚稠林

[0574b14] 稠林一有涅槃種性已去 闡提善行惡行三惡道 外道聲聞菩薩差別假名菩薩文中
邪見方便邪念邪定 邪命不得名為八正即為八正三聚小乘
終教即如若一 一乘

成就

[0574b23] 成就不善無記 獲得成就不善無記 自體何以
成就上品成就 下品獲得成就立義 三門名為如是其所
獲得成就差別種子成就 成就現行成就種子成就欲界無色界煩惱隨煩惱種子成就
成就欲界三界煩惱隨煩惱 成就未離欲異生離欲離欲地即此煩惱隨煩惱成就
不成隨眠對治減損 其次所生即此成就生色欲界繫煩惱隨煩惱種子成就
成就不成無色界煩惱 種子成就成就無色 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種子成就
不成無色界煩惱隨煩惱 成就成就三界對治 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如此如此
種子成就不成如是如是品類 如此如此種子成就成就三界對治道者得出聖道
如是品類對治修道上品 煩惱對治如此如此種類種子成就 不成隨眠自在成就
方便善法出世靜慮解脫三摩 三摩鉢底功德一分無記自在 成就成就方便善法所生
先有種子今生增長不能 一分無記工巧處變化現行 成就現前
無記現行成就成就 善根所有善法種子成就成就 不成若非涅槃一闡底迦究竟成就
雜染諸法解脫阿顛底迦 解脫畢竟不成何等名為解脫 真如煩惱
隨順對治便任性解脫 相違解脫成就 勝利了知諸法增減增減
興衰決定乃至成就法聲聞不想 相應終教如故不可
何以分別別教

二十法師

[0575a13] 云何作法一者二者正意四者相續五者句義漸次 十一十二
十三十四如法十五 慈心十七安穩十八憐愍 不着利養名聞二十自讚毀他
八時 侍衛讒佞忠臣如是八時 心王如是非時
口業二種前段經法師說 法師深妙後段經法師說法應 三乘一乘究竟

四十無礙辯

[0575a26] 無礙辯四十無礙辯十法十法 四十所以無量 廣說

第十

[0575b01] 轉輪 三乘 名為理事菩薩
大寶蓮華十方諸佛放光灌頂應法 名為問答經文。

阿耨達池

[0575b08] 阿耨達池流出大海涅槃 阿含婆沙二十阿耨達 恒伽河西
辛頭河琉璃悉陀 頗梨師子博叉河四十 分為五河二十東面名聞
東面五河大河十住經阿耨達池四大 然後大海圍繞
相去中有種種莊嚴 阿耨達龍王分齊境界可知

華嚴經卷第三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5 No. 1870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