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ty Questions and Answers from the Avataṃsaka Sūtra 華嚴五十要問答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五十要問答後卷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智儼集
三十七三世不同義。離世間品初釋
[0528b16] 問。諸教世時云何。答。依小乘教三世有法。依 三乘教三世之中現在有。過未無。依一乘教 九世義。過未現在及現在現在三時有。過去
未來及現在各有。過未六世是無。九世各有 相入相即。故得成一總句。總別合成十世也。 此世等以不相應法為體也。
三十八障義。普賢品初釋
[0528b23] 問。諸教辨障義云何。答。若依小乘諸使纏垢 等是障名數。此障名通三乘始教。兼則通餘 教。何以故。謂惑名同義有深淺。故惑智二障
及煩惱所知障八忘想二十二無明等正在三 乘始教。兼則通三乘終教。五住地惑皮肉心 三障闡提四障凡夫性無明十一障等此在直
進三乘位。兼在終教等。已上諸惑一惑一切 障。一斷一切斷。此屬一乘教。如下說之。
三十九一乘別障義。亦普賢品初釋
[0528c03] 問。普賢品內據普賢法極深廣大。因何文中 初明一瞋成百障等。答。依小乘教一惑一障 一世。一忍一智一斷得一滅。依三乘教初教
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終教一惑一 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三世滅 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多
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一斷非 初非中後。得九世滅及非世滅。今普賢品初 明瞋障等者據首為言。欲類顯普賢廣大解 行法也。
四十陀羅尼門。知識中第十一處釋
[0528c14] 問。華嚴經中以陀羅尼門顯一切法門。其相 云何。答。論自引悉曇章。阿 (烏羅反) 等十二聲。迦 (鳩我反)
等三十六半字。以音加半字展轉相乘成 一切滿字。其字相仍不離本字音多中一。由 多中有一初半字及初聲故一中多。一中有 多字音能故一即多。半字及音成多字用故
多即一。由滿字相等即壞成半字及初音故。 以此字法陀羅尼天人共解故。舉此為立陀 羅尼法。宜可準用之。此法極用在一乘。分用 在三乘。餘乘非究竟。
四十一乘門數名不同義。亦四十辯才 後釋
[0528c26] 又約諸經論乘有四種。一者二乘。謂大小二 乘。於方便中從教趣果分二故。二者三乘。 謂大乘中乘小乘。於方便中從理成行分三
故。三者依攝論一乘三乘小乘。謂於教門中 成機欲性顯法本末差別不同故。四者依法 華經三乘一乘。約界分體相方便究竟不同
故。又約數說。謂二及三各通三二義意故說。 所言二通三者。謂大乘小乘聲聞緣覺一乘 三乘。所言三通二者。有二義意。謂大乘中乘
小乘一乘三乘小乘其意各別。準思可解耳。 又依下經文或一二三或四。謂一乘三乘。或 五。謂三乘人天。或無量。謂一切法門也。此 依始終說。
四十二四尋思義。三地初四禪釋也
[0529a11] 問。諸教四尋思觀法云何。答。經論所明尋思 觀者略有三種。一四尋思。二六尋思。三三尋 思。亦名求知。大門有五。一列名字并教興意。
二釋其義并顯主客分齊不同。三對三性明 其假實。四明深淺及對如實顯觀分齊。五辨 位地及問答除疑。初列名字并教興意者。謂
初四尋思。一名謂能詮教法。二義謂所詮之 義。三自性謂名義之體能。四差別謂名義相 形。及對諸法相別不同故名差別。六尋思者
分其名義各有自性及差別。故有六也。三尋 思者。合其名義自性及差別則為三也。教興 意者。問。何故立四尋思。答。為中根人有其二
見。一和合見。二差別見。和合見者。謂義與名 和合成一。差別見者。謂義與名各有自性。有 能相應而體不同也。聖者立教對治彼病興
四尋思開初名義。對治前差別見合彼自性 及差別義對治相應成一之見。問。凡言對治 障治須別。外人立一能治之法則界分別成
其多法。顯一是假。及彰無等因。何今說開名 義二以治差別。有何道理。答。若對外道及三 乘見不依論道則如來嘖。今此尋思是菩薩
自觀通對一切外道二乘及菩薩。或順論道 故興此治。所以知者如界分別分破。合假及 自性見則違論道。何以故。合假自性是緣聚
法。及是成法界分別等。乃是壞法。成壞不同 賴緣各別故不相治。是以文中興其觀門分 齊少別。如下具說。宜可思之。六尋思者。為治
差別見即為利根人。三尋思者。對治和合及 一見等為軟根人。何故。差別見者是見行故。 和合一見者是愛行故也。二釋其義并顯主
客分齊不同者。如攝論云。何者名尋思。謂名 義自性差別。菩薩於名唯見名。於義唯見義。 於名義自性言說唯見名義自性言說。於名
義差別言說唯見名義差別言說。於此四處 度疑決了說名尋思門。所以自性及差別。安 言說者為後二法。觀相深故。若據實觀四種
法中皆是言說。問。約何觀相得知後二是深 非淺。答。名義二法一往直計見不深重。自性 及差別約其所以驗證成執。故是尤重。翻治
觀成加功作業方觀現前故是深也。文云。於 名唯見名等者。菩薩於實名皆見假名及無 名不見實名也。義等亦然。主客分齊差別者。
以空為主。以實為客。以假為主。以實為客。何 以故。由攝論云以無所有為自性。又觀名義 唯假立尋思故得知也。有以因為主以果為
客。所以然者以客依主立浮寄無根。主與客 為依得成其事。所以得知。互為因果。成主客 義故。攝論云名義互為客菩薩應尋思故得
知也。問。義若如此何故攝論云名無所有於 義是客。義無所有於名是客。若據此文則無 所有是其客義。何故乃言空無所有是其主
義。答。此語乍隱宜須思之。言無所有者即實 有也。分別性有與無義同一種。無理不得有。 別此相難彰。只欲噵實則涉未觀。只欲噵空
不知分齊。故今舉名說無所有。則知是實。次 後偏舉無所有。是名義本性。故知前文名無 所有及義無所有即說實也。此約觀智慧境
為言。宜可思之。三對三性明其分齊。故論偈 云。名義互為客菩薩應尋思。應觀二唯量及 彼二假說從此生實智離塵分別三。若見其
非有得入三無性。前一行半偈明無相觀。次 有一句。若見其非有明無生觀。三得入三無 性此之一句明無性觀。廣如論辨。觀相云何。
依依他性以遣分別性。依彼真如遣依他性。 云何能遣。由名義無所有能分別亦不得是 有。何以故。若所分別名義是有能分別緣此
名義可說是有。由名義無所有分別因緣既 定是無能分別體亦無所有。此中分別既無 言說。亦不可得則入依他無生性。菩薩見此
有無無所有則入三無性非安立諦。此三性 中分別性是實亦則空。依他性是假非實非 空。真實一性是實非空。四尋思觀若入分別
性所分別塵是空是實。故釋論云。若菩薩見 名義更互為客入異名義分別性。何以故。由 無相觀未全成故。但異未觀時。故云異也。此
雖知無未壞實見。故尋思觀亦在實中。若見 名義自性假說唯分別為體則成分別無相觀 方得究竟。爾時尋思所知竝即是空。尋思
等觀若在依他性則非實非空。亦可是假故。 攝論中約彼八喻明其似故。四尋思觀不入 無性。何以故。由是觀家初方便故。若得四如
實智方入無性。故得知也。四明深淺及對如 實顯觀分齊者。論文云。釋自性義已以甚深 義為境界。以此義求得知名義二門是淺非
深自性及差別是深非淺。所言如實觀分別 者。釋論解云。何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 於名已尋思唯有名。後如實知唯有名此則
定知名無所有。問。若名定無體者何故立諸 法名。答。欲令眾生漸入正理。想見言說依名 想義及現證發語教他假立客名。無有實法。
故論釋云。若世間不安立色等名於色等類 中無有一人能想此類是色。若不能想則不 增益。若不增益不起執著。若不執著不能互
相教示也。何者義尋思所引如實智。若菩薩 於義已尋思唯有義。後如實知義離一切言 說不可言說。謂色受等類色非色不可說。法
非法不可說。有非有不可說是。名義尋思所 引如實智。何者自性尋思所引如實智。於色 等類自性言說中已尋思惟有言說。由自性
言說。此類非其自性。如其自性顯現。菩薩如 實通達此類如化影像。非類似類顯現。是名 自性尋思所引如實智。何者差別尋思所引
如實智。若菩薩於差別言說中已尋思唯有 言說。於色等類中見差別。言說無有二義。此 類非有由可言體不成就故。非非有不可
言體成就故。如此非色由真諦故非非色。由 俗諦故於中有色言說。故菩薩如實知差別。 言說無有二義。是名差別尋思所引如實智。
如是等觀菩薩尋思此名義假立自性及差 別。如此度疑決了等說名尋思。因此尋思觀 名義等定無所有名如實智。此即尋思如實
二義不同也。五辨位地及問答除疑者。尋思 位地在 暖 頂兩位。若準修時章在於十信及 十解位。如實智位在於忍及世第一法。若準
修時章則在十行十迴向位。故攝論云。菩薩 於四種尋思修 暖 頂二種方便道。於四種如 實智中修道云何。乃至論釋。緣識為境。了別
無塵等。所緣既無能緣必不得生。由此了別 故能伏滅唯識之想。唯識既滅從最後剎那 更進第二剎那即入初地。又修時章云。如聲 聞道前有四方便。謂 暖
頂忍及世第一法。菩 薩地前四位亦如此。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 向。故得知也。問。菩薩見名義相各異。及見相 應依義相應。菩薩見自性言說及差別言說
皆屬義故名與義相應。云何得知名義互為 客。此是論文。義意云何。如外人計名義各有 自性及差別各各相應名義二法。自性差別
此則各亭。平等無偏。云何得知名義互為 客。論有三答。一先於名智不生故。證名義不 同體而不相應。不同體時則無有法。世數名
義皆悉如此。若名與義同體。及與相應未聞 名時於彼義中知名智應成。現見知義智生。 知名智不生。故知名義本不相應。第二義者
引一多相違證名義不同亦不相應。如瓶一 義。異國立名皆悉不同。若名與義相應得成 有者。名多非一。義亦應多。何以故。一義與多
名相應成有故。第三義者定不定異故。名義 二相不得相應。名不定故。若名與義相應名 既不定。義亦應爾。西國有法。以一瞿名目於
九義。所謂九者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以 一瞿名目此九義。名與義定相應者目天之 時地應隨名與天相應。餘亦如是。既無此義。
故知名義二性差別。一亦不相應。何以故。 與上三義相違故。若異相應此亦不成。何以 故。亦與上三義相違故。問。一異相應二義各
別。云何同一三義相違。答。雖復名同三義相 違失竝有異。所以得知。若名與義一而相應 者見義之智即須是其知名之智。又若一者
義既是一。名即不多。又若一者名既不定。義 亦應爾。若名與義異而相應知義智生知名 之智亦應即生。何以故。名義相別而相應故。
又若異者名既是多。義亦應多。二相各別而 相應故。又若異者九義是別。一瞿之名亦應 成九。何以故。由彼名義別相相應成其有故。
此等道理皆悉偏約四尋思說。六尋思等及 三尋思準以可知。何以故。不越一異相應成 有故。餘可準求。此教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
以故。由此觀法一切處用應法界故。
四十三如實因緣義。明難品初釋
[0530c25] 問。菩薩初起修行。先觀如實因果成入道方 便。其義云何。答。凡佛法大綱有其二種。所謂 真俗。隨順觀世諦則入第一義故。觀相云何。
法有多門。且依同時。如實互為因果義。入因 果義有二重。第一重內有三門。一明護分別 過。二明其義。三明違之成過。初護義者。略依
燈光及燋炷明之。身心諸事準之可解。問曰。 燋炷生光炎耶。答不也。炷從炎生故。又問。炎 生炷耶。答不也。炎從炷生故。又問。炎從炷生
耶。答不也。炎能生炷故。又問。炷從炎生耶。 答。不也。炷能生炎故。又問。可是不生耶。答。 不也。去炷炎隨無故。又問。生不生俱耶。答。不
也。相違故。又問。非生非不生耶。答。不也。違 其因果如實生理故。解第一門竟。第二義者 炷因生炎果。因是有義。由有力故。炎果從因
生。是無義。依炷因生故。炎生其炷。返前可 知。炎果從炷因生。是非有義。無體故炷生光 炎。炷因是非無義。為有力故。餘句準可知。第
二門竟。第二違之成過者。若言炷因生果亦 可恒生。常能生炎果故。增益故。若言炷不生 亦可恒不生炎果。無因不有故。損減故。炎生
炷如前可知。若亦生不生相違故。若言非生 非不生戲論故。餘義準之。第三門竟。第二重 者。三門同前。第一門者初約因明。後約果論。
問。因是有耶。答。不也。果因故。緣成故。又問。 因是無耶。答。不也。生果故。又問。因有無俱 耶。答。不也。相違故。又問。非有無耶。答。不也。
現見生果法故。二約果論者。問。果是有耶。 答。不也。是他果無體故。又問。果是無耶。答。 不也。由是果故。又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
一果故不相違故。又問。非有非無耶。答。不 也。現有果所生故。解第一門竟。第二義者。因 是有義。由能生故。因是無義。果家因故。緣成
故因是亦有亦無義。因成故因是非有非無 義。隨定取一義不可得故。果義四門準前知 之。第二門竟。第三執成過者。問。因生果何
失。答。若生者亦可恒生。亦可恒不生。所以知 之。若生者即常生故。又若生者現所有炎果。 是能生炷因即無所生。故是斷也。又問。因不
生果有何失。答。亦有二失。若炷因不生者即 光炎無因故是常也。又若炷不生者既炎無 自生。因復不生不可得有故是斷也。亦生不
生非生非不生準以思之。餘義準可知。又一 切因有六種義。一空有力不待緣。念念滅故。 二有有力不待緣。決定故。三有有力待緣。如
引顯自果故。四無無力待緣。觀因緣故。五有 無力待緣。隨逐至治際故。六無有力待緣。俱 有力故。問。未知待緣待何緣。答。此待爐油水
土等外緣。不取因事及自六義也。又經文 云。因因亦因因果果亦果果者。簡別因果親 疎有無力用分齊。初因者親因也。復因者緣
因也。亦因因者二因相由也。果果等者準因 二果相由成也。餘因果相望則無用耳。又增 上緣望自增上果還為親因。故雜集論會疎緣
入親因攝。又成唯識論因緣謂有為法親辨 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者謂本 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
後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唯望彼 是因緣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所變相 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餘熏本識 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第八心品
無所熏。故非簡所依。獨能熏故。極微圓故 不熏成種。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 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
親生故。有說。異類同類現行展轉相望為因 緣者。應知假說。或隨轉門。有唯說種是因 緣性彼依顯勝非盡理說。聖說。轉識與阿賴
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此顯因果親疎分齊 極明善也。其六義及前因果理事相成更以 六法顯之。所謂總總成因果也。二別義別
成總故。三同自同成總故。四異諸義自異顯 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壞諸義各住自 法不移本性故。所述緣起竝悉遍通隨有事
成。驗思可解耳。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 何以故。稱法界故。
四十四悔過法義。第五迴向初釋
[0531c14] 問。諸教懺悔法差別云何。答。此有四門。第一 懺悔。第二勸請。第三隨喜。第四迴向。此文在 一乘通彼三乘用。廣說如毘婆娑論。小乘教
等不具此法也。其滅罪方法具如經論。若發 願門皆通理事因果。竝有成事願未成事願。 可準解之。
四十五陀羅尼用義。亦十一知識中釋 之
[0531c22] 問。諸教誦陀羅尼呪法差別云何。答。誦呪利 益滅罪生福。乃至成自利利他證果等用。此 文在三乘終教通彼一乘用。何以故。應法界
故。小乘無此教也。又有四種陀羅尼。一法。二 義。三呪術。四忍亦名為遮忍。知一切言說一 切法自性義不可得名忍陀羅尼。後二陀羅
尼出地持論。又十陀羅尼是一乘文義如離 世間品說。印相施設工巧字相等竝準此 知。
四十六唯識略觀義。第六地中釋
[0532a03] 問。諸教之中說唯識觀。方便云何。答。欲習觀 者先近二知識。一行知識。二解知識。依其靜 處自身隨所相應。持戒清淨至心懺悔請十
方佛一切賢聖及善神王加被已。身結加趺 坐左手置右手上正端其身。閉目調息以舌 約上齶。正心住緣所現境相知自心作分別
隨息其心即住。縱使未住以初作不調習。經 月日其心則止。次連成定。是其方便。若有魔 事相起則就道場悔過行道。魔事漸輕。所有
諸疑臨時消息。對解知識決其魔事。心但欲 使相絕。皆須策懃必成不疑。懈怠則無成辨。 煩惱減少是觀成相。此通一乘及三乘教。初
順三乘。後順一乘。後熟具足主伴故也。
四十七空觀義。初地後十心中釋
[0532a17] 問。空觀云何。答依華嚴經初觀菩薩依十種 法。謂身口意三業佛法僧戒。依此十法所用 威儀竝如前唯識觀說。但知十境隨一現前
知即是空無本末相其心得住。久習則明與 定相應。又問。餘法非空耶。答。一切皆空。但 為初修者入觀餘不便。故有情染習久遠力
強。故餘不便也。所有疑滯一如唯識觀說。疑 云。前唯識觀後成正定與空觀止云何差別。 據止觀成一種相似。今據方便境界為言。故
有差別。此等觀是止觀體。若隨事中行住坐 臥四威儀時及益生等事。心成前唯識及空 觀當心得煩惱損減者。竝屬助道攝。此觀通
一乘及三乘教。小乘教中無。縱作空觀不同 上義。由但得人空故。略有五辨為正助方便。 一真如辨。由知如故心相即息。二即空辨。三
唯識辨。四妄想辨。五緣起辨。用此五辨正助 二觀即易成也。又此空觀及上唯識二境分 齊不得如解時知。若如解時知還成妄境耳。
其空有四。併成觀境。一有為無為虛空。二擇 數滅空。三成實論教性空。四地論教性空竝 成觀境。但深淺異也。若窮空方便一乘究 竟。
四十八普敬認惡義。第九迴向初釋
[0532b11] 問。人集教中說八種佛法差別云何。答。為滅 闡提病成普敬認惡法有其兩段。第一段明 普敬者。於內有八段。一者如來藏有二。一者
法說如來藏。是一切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乃 至六道眾生等體。二喻說者有五段。一喻 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河雖差別水體無異。
一切凡聖雖差別不同藏體無異。喻如伎兒 作種種伎兩。伎兩雖別身無別異。如一切瓦 皆因埿。作瓦雖差別土體無異。生死依如來
藏。如來藏作生死。是名善說世間言說。故有 生死。非如來藏體有生有死。喻如波依水水 即作波。風因緣故有波非水體有波。喻如金
莊嚴具。眾具雖別金體無別。皆同一金。一切 凡聖差別不同皆是一藏。二佛性者亦法喻 竝說。佛性者是一切凡聖因。一切凡聖皆從
佛性而得生長。喻說者喻如乳是酪因。一切 酪皆因於乳而得生長。一種相似。當來佛者 一切惡四眾等現在雖行邪善行皆當作佛。
佛想佛者想一切眾生皆作佛想。二者普真 普正佛法莫問。邪人學亦得真正。正人學亦 得真正。何以故。如來藏佛性體唯是普法唯
是真法。於中無有邪魔得入其中。是故不問 邪人正人。俱得真正。三者無名無相佛法。有 二種。一者一切眾生體。是如來藏。未有真佛
名。故名無名。未有真佛三十二相故名無相。 二者一切六道眾生體。唯是如來藏更無別 名別相。故名無名無相。四者拔斷一切諸見
根本佛法。有二種。一者一切如來藏悉有聖 性。唯敬其體不見其惡邪正故。故名拔斷一 切諸見根本佛法。二者一切六道眾生體是
如來藏更無別法。唯敬作四種佛等不見六 道善惡等故。故名拔斷諸見根本佛法。五者 悉斷一切諸語言道佛法。一切眾生唯敬其
體不說善惡六道等名。故名悉斷一切諸語 言道佛法。六者一人一行佛法。一人者自身 唯是惡人。一行者如法華經說。常不輕菩薩
唯行一行。於自身已外唯有敬作如來藏佛 佛性佛當來佛佛想佛等。故名一行。七者無 人無行佛法。自身及他一切眾生皆同是一
如來藏無有別體。故名無人無行佛法。八者 五種不干。盡佛法有二。一者欲行此五法唯 須調亭。一自他不干。不為自身。不共邪善道
俗往來。二親疎不干。不學當根佛法者不共 往來。三道俗不干。一切邪善道俗不與親友 往來。四者貴賤不干。一切貴賤不共往來。五
凡聖不干。一切聖內多有邪魔。一切凡內多 有諸佛菩薩。凡夫生盲不能別得。是故凡聖 不干。唯除乞食難事因緣暫共往來者不在
其限。二自他俱是如來藏唯作一觀。不得作 自他親疎道俗貴賤凡聖等解于心。於此八 段內更有二義。一生盲生聾生瘂眾生佛法。
二者死人佛法。第二認惡義云何。答。第二段 認惡者於內有十二種。一其心顛倒常錯謬。 常行誹謗語。心緣第三階佛法以去。更作餘
心。即是顛倒常錯謬故。口唯得說如來藏佛 法。更作餘語則是常行誹謗語。二者善惡兩 種顛倒有二。一者一切邪魔作諸佛菩薩形
像。顛倒眾生順本貪心。於內唯見其善不知 是邪魔。邪魔非是諸佛菩薩。非善見善故名 顛倒。二者一切諸佛菩薩應作。種種眾生顛
倒眾生。若違其心心必生瞋唯見其惡。諸佛 菩薩實非是惡非惡見惡故名顛倒。三者內 外四種顛倒有二。一者邪貪。於一切順情之
處純見其善。無善見善小善見多善。以善攝 惡俱作善解。故名顛倒。邪瞋者違情之處純 見其惡。無惡見惡小惡見多惡。以惡攝善皆
作惡解。故名顛倒。邪癡者善內得惡不覺。惡 內失善不知。故是名邪癡顛倒。二者神鬼魔 輔心。但使一切諸佛菩薩及世間道俗稱其
心者。即是神鬼魔輔心。四者一切經律論常 說純說顛倒。但使一切經文內唯說顛倒眾 生是惡不說是善。故名一切經律論常說純
說顛倒。五者七種別惡顛倒。一者三階。名第 三階。二者三聚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三者 法說為諸菩薩說甚深大乘義。為諸聲聞說
淺近之義。為一闡提說世間之義。四者喻說。 一如定受不死。二死活不定。三定死醫藥所 不能救。五者無慚愧僧。六者恒河第一人名
常沒。七者最多阿鼻地獄果。六者六部經說 最多顛倒有五段。一者一切佛不救空見有 見顛倒眾生。得值無量無邊諸佛。於諸佛所
行六波羅蜜由學佛法不當根謗佛法僧。不 免墮十方一切阿鼻地獄。一切佛不能救。二 者一切法不能救有二種。一者大乘小乘各
各誦得八萬四千法聚。由心一念嫌他學十 二頭陀比丘。即滅爾許善根盡墮阿鼻地獄。 如大集經說。二者讀誦十二部經不免謗佛。
現身墮十方一切阿鼻地獄。如涅槃經說。故 名一切法不救。三者一切僧不救。四者一切 眾生不救。度得門徒弟子六百四萬億。復度
得九十六種異學外道。迴心向涅槃不免墮十 方一切阿鼻地獄。五者一切斷惡修善不救。 大精進大持戒大懺悔。大不自是非他不自
高輕他。非佛弟子是無慚無愧僧攝。七者十 一部經說邪盡顛倒。十一部經者。一者迦葉 經。二者如大集月藏分經說明法藏盡品正
法悉滅。三者如阿含經說正法藏盡。四者如 大方廣十輪經說一切人民皆悉起於斷常。 五者如薩遮尼乾子經說一切眾生皆悉起於
三種顛倒。六者如摩訶摩耶經第二卷說文。 當佛滅度一千年已後。唯有兩箇比丘學作 不淨觀正坐禪不起高下彼此是非心。七者
如大般涅槃經說。末法世時一闡提及五逆 罪如大地土。八者最妙勝定經。九者大雲經。 十者佛藏經說正人唯有一人兩人。十一者
觀佛三昧海經。八者四部經說出顛倒。一者 摩訶衍經說三毒顛倒。二者勝鬘經說二見 顛倒。三者薩遮尼乾子經說三種顛倒。一非
法貪心。於十不善道生於樂心。二者顛倒貪 心。由因自力得依時節。得諸財物不生知足 心。方便求他財。是名顛倒貪心。三者邪法羅
網之所纏心於非法中生是法想。於非義中 生是義想。於末世時非是智者所作言論作 正論想。是名邪法羅網之所纏心。四者涅槃
經說種種顛倒。九者兩部經說純顛倒。一像 法決疑經說。過千年被像法之時。諸比丘比 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作眾善求名求利。無
有一念作出世心。二如佛藏經說。增上慢比 丘無有一念求涅槃心。但使無有一念出世 心求涅槃心。即是純顛倒。十者兩部經說常
顛倒。一常沒。二常行惡。三常為無明所纏繞。 四其心顛倒常錯謬。五常污身口。此五段如 涅槃經說。六心常遠離棄捨真實一切法味。
七常為煩惱及諸邪見惑網所覆歸依六師傷 罷聖道。八常行誹謗語。此三段如十論經說。 十一者三十二種偏病。自他俱見真正住持
佛法自利利他顛倒於內有三十二。總有二 四一五二六一七。一四者名想忘想不淨說 法。二四者依人依語依識依不了義經。一五
者一者自他。自身唯見其好。他身唯見其惡。 二者上下。空見有見眾生唯欲得學上佛法 不肯學下佛法。三者普別。唯樂學別法不行
普法。四者善惡。唯斷善外惡不斷善內惡。唯 修惡外善不修惡內善。五者自利利他。唯行 自利不行利他。一六者一名聞。二利養。三徒
眾。四多聞。五勢力。六勝他。二六者一貪。二 瞋。三癡。四神鬼魔。五空見。六有見。一七者 一深賞罰眾僧打罵繫縛。及遣還俗滅一切
三寶盡。二者邪正雜亂盡。三一切善天龍八 部出國盡。四一切惡天龍神鬼魔等競入其 國而住。滅三寶殺眾生令一切眾生悉作一
切惡盡。設有少分修善眾生惡魔入心為作 留難破心而死。五使一切有緣佛法不相當 盡。六一切根機不相當盡。七一切藥病不相
當盡。十二者滅三寶成三災盡顛倒。今上二 義為救闡提迴向一乘兼順三乘。於理有順。 故錄附之。如來藏義者。依大方等如來藏經。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諸煩惱中有如來智 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一舉彼 天眼觀未敷華內有如來身結跏趺坐。明如
來藏本性具德喻。二譬如淳蜜在嚴樹中無 數群峯圍繞守護。有人巧智除蜂取蜜。明本 德去染成淨喻。三譬如粳糧米未離皮糩貧
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御用。明藏 在染同愚異淨喻。四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 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明藏在染難壞
喻。五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於 此。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明藏在染闕緣喻。六 譬如菴羅菓內種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
明藏德會緣成果喻。七譬如有人持真金像 行諸他國。經於險路懼遭劫奪。裹以弊物令 無識者棄捐曠野。人謂不淨。有天眼者知有
真像即為出之令他禮敬。明真德除染生信 喻。八譬如女人貧賤醜陋而懷貴子經歷多 時人謂賤想。明轉想會真成智喻。九譬如鑄
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外雖燋黑內像不變。 開摸出像金色見曜。明反染歸真應體喻。佛 性義者略有十種。謂體性.因性.果性.業性.
相應性.行性.時差別性遍處性不變性無 差別性。依佛性論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 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竝以空為其本。所
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 即大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 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
別眾生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 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則得。不 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
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 獨覺。從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 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問。依仁王
經言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又 論云。十解已上已聖人。今十迴向已上得佛 性云。何諸經論不同。答。此等不同為有情機
欲各別隨一義說。宜可準之配釋。此佛性論 初約小乘及迴心初教說。若後破執成正義 即是終教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二空所
顯真如是也。大乘涅槃經四句佛性者。非小 乘義中及初迴心人作四句義。即是頓教終 教佛性及大般涅槃。仍非一乘別教義也。四
句義者。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謂約 行辯性也。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謂 約位辯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謂約因辨
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無。約果辯性也。問。 闡提之義斷現善根因。何有行善性。答。此約 位語。此世生善根可救者有現行善性。他世
生善根現不可救者有行因種子。此義不同 聲聞宗。此之四位皆具性得及修得二佛性 也。何以故。此之二性同於信解淨心處說故。
相由成故也。性得及修得二種佛性非初非 中後。前中後取故。又驗經文如來藏為直進 菩薩機說。佛性為淳熟聲聞機說。此中所明
如來藏佛性雖約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 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
四十九四宗義。初地請分後釋
[0534c12] 問。大論教中明四宗義。義相云何。答。西域名 悉檀。此翻名宗悉檀有四。一世界悉檀。世者 時。界者分界也。理法起於時分故名世界悉
檀。二各各為人悉檀。據機欲上下成彼所說 正理分齊故名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據惑 明治勝沈在用。約用顯治分齊故名對治悉
檀。四第一義悉檀者。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 萬法藏等皆是真實無相違背。順理中極名 第一義悉檀。云何名世界悉檀義。有法從因
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 合故有。無別車也。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 無別人等也。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以五眾
因緣有故有人。譬如乳色香味觸因緣有故。 若乳實無乳因緣亦應無。今乳因緣實有故 乳亦應有。非如一人第二頭第三手無因緣
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為世界悉檀。云何名 各各為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 中或聽不聽。如為不信罪福墮滅見者為說
雜生世間雜觸雜受。計有我有神墮計常中 者說無人得觸得受。云何名對治悉檀。有法 對治則有。實性則無。不淨觀於貪欲病中名
為善對治法。於瞋恚病中不名善非對治法。 云何名第一義悉檀。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 行真實法不可破散。上三悉檀不通。此則通
過一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遍無所依。不示 諸法。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此名第一義 悉檀。上來宗義文在三乘。義通一乘。何以故。
應法界故。法界義普成世界。總普成各各為 人。總普成對治。總普成第一義。總若從門別 小乘亦得分有也。
五十十二部經義。十藏品釋
[0535a14] 問。十二部經教差別云何。答。詮理之教約十 二部。一修多羅。此方云契經。二祇夜。此云重 誦。三伽陀。此云不直說。四和伽羅那。此云受
記。五憂陀那。此云無問自說。六尼陀那。此云 因緣。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 此云本事。九闍陀伽。此云本生。十毘佛略。此
云方廣。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十二 憂波提舍。此云論義經也。此教體性通二乘 三乘。總有六種。一實。二實即空。三可似。四
不可似似。五唯識。六真如。廣如經論。其十 二部教若約乘論有其二義。一通相說。一乘 三乘小乘皆有十二部。二若分別說者。一乘
有一部。謂方廣部。有九部。謂無因緣譬喻及 論義。如金剛身品說。三乘之中有十二部。復 有十一部。除方廣部。故地持云。十二部中唯
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問。何 故作如是說。答。為諸教中說二乘及三乘各 有二義。言二乘者。一就初心機性及種子說
則迴心已還竝是聲聞藏。二直進已去是菩 薩藏。二就初迴心上心解行說則迴心已去 是菩薩藏。未迴心者是聲聞藏。三乘準可知。
今地持文分部者據此第一義也。小乘之中 有十二部。復說九部。謂無方廣無問自說及 受記。如法華經說。說三乘二乘等。何故皆有
二種說十二部。答。由所據望興教顯理不同 故。如一乘中一方廣部。即據攝法復有九部 者約分齊言。由形下小機故三乘之中有十
二部。復說十一部者。十二部據攝法。有十一 部者。形上大機故。直進之人有方廣部。迴心 之人無方廣部。起彼迴心人僧上信心故。小
乘之中有十二部。則攝法也。有九部者。欲彰 菩薩勝機勝法顯彼聲聞愚下不足故。餘可 準求耳。
五十一翻依等義。序品後釋。取論道法 及地品初釋。取釋文法也
[0535b20] 問。聖教差別隱現不同。云何得知文義分齊。 答。若欲解其文義當用八種方便。約之則解。 一四意方便。二四依方便。三七例聲方便。四
釋門方便。五二詮方便。六自相共相方便。七 依聲方便。八論義得失立破成量等方便。初 四意者。一平等意心及理普遍故。二別時意
義在別時故。三別義意義在別證故。四眾生 樂欲意隨彼機欲教義前後不定故。二四依 者。一令入依。二相依。三對治依。四翻依。翻
依有五。一相望翻。相形取義故。二增字翻。加 字會義故。三會意翻。以意會義故。四借勢翻。 如羝羊鬪將前而更却等。五異事翻。於一名
下有二義事。而會取正故。三七例聲。一補嚧 沙沙。此名俗作業聲。如說樹木等聲。二補嚧 私所發至教業聲。如說故思造業等聲。三補
嚧崽拏業具聲。如說刀杖能成等。四補嚧沙 耶所為聲。如說助伴等。五補嚧沙 [多*頁] 所因主 聲。如說王主父母等。六補嚧殺娑屬主聲。如
說奴僕等。七補嚧 [攸-ㄆ+殺] 所呼依聲。如說音聲名 味句等。又七例聲第一如世所直說。第二言 即位。由言成。第三起言依位本語。第四起言
為所立。第五所由因位等。第六自成由於他。 第七所說能詮教聲。所屬宜可思準之。六種 釋門者。一依主釋。如依師顯弟子業等。二持
業釋。舉作用以顯禮故。三相違釋。如舉白 以顯黑等故。四多財釋。舉彼眾德以顯義 宗故。五隣近釋。如舉正因以顯親果義等故。
六帶數釋。如第一義諦。舉第一數以顯勝故。 詮有二種者。一表詮亦名直詮。直顯義故。二 遮詮。防彼異非以成是義故。自相共相分齊
者。其自相義當彼法體自體相也。共相者假 詮實義共如假相故。論義得失立破論等者。 廣如羅什翻。論義得失立破論真諦所翻如
實論。廣略二因明即大域龍商羯羅所造論等 具顯其法也。聲有三種者。一男聲。直申能對 治等聲。二女聲。委出所治障等聲。三非男非
女聲。如說餘道理等聲。依上方便得會聖 教應真實義。此文在一乘及三乘。餘宗不具 顯。若無盡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 若從文相別即是三乘也。
五十二俗諦入普賢門義。十地品初釋
[0536a03] 問。帝王行幾教令王得證一乘佛法。答。正法 念經為王等說三十七法。一者軍眾一切淨 潔。二者依法賦稅受取。三者恒常懷忍不怒。
四者平直斷事不偏。五者恒常供養尊長。六 者順舊依前而興。七者布施心不慳悋。八者 不攝非法行者。九者不近不善知識。十者貞
謹不屬婦女。第十一者聞諸語言不信一切。 第十二者愛善名不貪財物。第十三者捨離 邪見。第十四者恒常惠施。第十五者愛語美
說。第十六者如實語說。第十七者於諸臣眾 若無因緣不舉不下。第十八者知人好惡。第 十九者常定一時數見眾人。第二十者不多
睡臥。二十一者當不懈怠。二十二者善友堅 固。二十三者不近一切無益之友。二十四者 瞋喜不動。二十五者不食飲食。二十六者心
善思惟。二十七者不待後時安詳而作。二十 八者法利世間。二十九者恒常修行十善業 道。三十者信於因緣。三十一者常供養天。三
十二者正護國土。三十三者正護妻子。三十 四者常修習智。三十五者不樂境界。三十六 者不令惡人住其國內。三十七者於一切民 若祿若位依前法與人。
五十三一乘得名意。四十無礙後釋
[0536a26] 問。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為不 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說一乘。二為欲定 彼不定性菩薩令不入小乘故說一乘。三據
其法。真如是一。諸乘皆依真如以體攝相故 說一乘。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理既是通法。大 小乘共據無我理通故說一乘。五據解脫等
大小諸乘脫煩惱障。據脫障通故說一乘。六 據性不同。聲聞身中先修菩薩種性。後入聲 聞。約性二處是通故說一乘。七據得二意。此
有兩二意。初二意者。佛意欲攝一切有情得 同自體意樂。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據此意樂 故說一乘。自體有法性為自體。第二佛先為
彼聲聞授記。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 平等無二。佛為此意與諸聲聞等皆受記。據 佛等意故說一乘。第二義於一言下有二義。
一實聲聞攝從自體意樂。二有實菩薩。名同 聲聞及菩薩化為聲聞。於一授記下有其二 義。據一受記意樂故說一乘。八據為化意。佛
為聲聞作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欲令彼 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佛欲攝末歸本。噵我此 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心故說一乘。約此八
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法。 謂言有別。意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 訶。今一乘所救者據此病別也。此文義在攝
論也。略舉五十問答以通大教相顯。諸文準 之可見也。此依華嚴經而所示矣。
華嚴五十要問答後卷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5 冊 No. 1869 華嚴五十要問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