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eng Yi Zhang 大乘義章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義章卷第九遠法師撰
[0636a08] 淨法聚第四。有一百三十一門。淨法聚因法 中。有一百十三門。此卷有九門 (一發菩提心義 二迴向義 三金 剛三昧義 四斷結義
五滅盡定義 六一乘義 七二種莊嚴義 八二種種性義 九證教二行義) 。
發菩提心義三門分別 (釋名辨體一 因起次第二 就位分別三)
[0636a12] 第一釋名辨其體相。發菩提心者。菩提胡語。 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 意趣求名發菩提心。然此發心經亦名願。要
大菩提令來屬己故名為願。名義如是。體 相云何。隨義不同。略有三種。一者相發。二息 相發。三者真發。言相發者。行者深見生死之
過涅槃福利棄捨生死。趣向涅槃。隨相厭求 名相發心。言息相者。行者深悟諸法平等。知 其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如。生死寂故無相
可厭。涅槃如故。無相可求。返背前相歸心正 道故名為發。良以取相違背正道故名捨相 以為發也。蓋乃廢外以歸其內故名為發。亦
可離相平等之心。始起名發。故經說言滅諸 發不發是發菩提心。言滅發者滅諸相發。言 不發者不起相發。是發心者是無相發。無相
心起名為發矣。言真發者。菩提真性由來己 體。妄想覆心在而不覺謂之在外。向外推 求。後息妄想。契窮自實。知菩提性由來己體。
無異趣求。知菩提性是己體故。菩提即心無 異求。故心即菩提。捨彼異求歸心自實故名 發心。良以外求違背正道。是故捨彼歸心自
實說為發心。此亦廢外以歸其內故名為發。 亦可真證菩提。之心始起名發。體相如是 (此一門竟) 。
[0636b06] 次明因起次第之義。先就相發以明 因起。彼相發心因何而生。因大悲生。悲因何 生。由依信慧。信慧因何。由聞正法。聞法因
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 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謂聞生死大苦涅 槃至樂。因聞生信。信生死苦涅槃大樂。因聞
生慧。知生死苦涅槃大樂。由信慧故便起慈 悲。信知生死是大苦故。念眾生未出故起大 悲。信知涅槃是至樂故念眾生未得。故起大
慈。由慈悲故起菩提心。悲念眾生。於苦未出 欲為濟拔。自我不出無由化他令出生死。是 故發心願出生死。慈念眾生未得涅槃欲為
授與。自我不得無由化他令得涅槃。是故發 心願得涅槃。故因悲慈起菩提心。次就息相 以明因起。息相發心是修慧攝。彼依何生。由
思慧生。思因何生。由於聞慧。聞慧因何。由 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 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謂聞生
死涅槃法空。如大品等。既聞是已便知生死 本性寂滅涅槃亦如。成就聞慧。依聞起思。思 惟生死涅槃法空。依思起修。觀諸法空。見法
空故捨彼相求。安心如道。名息相發。息相 如是。次明真發因起次第。真發即是證行所 攝。彼由何生。由於修慧。修因何生。因思而
發。思依何起。依於聞慧。聞由何生。由聞正 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 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聞知真實
如來藏性是己自體。如勝鬘經楞伽經等。既 聞是已便成聞慧。因聞起思。思量真實如來 藏性是己自體。因思起修。觀察彼實。因彼捨
妄便證自實。以證實故名真發心。因起如是 (此二門竟) 。
[0636c08] 次就位論此三發心。隨義通論統於 始終。約位以分非無差降。位要有三。廣開為 六。言要三者如馬鳴論說。一信發心位。在種
性。此即是前相發心也。二解發心位。在解 行。此即是前息相發也。三者證發位。在地 上。此猶是前真發心也。言廣六者。始從外凡
終至法雲攝以為六。一者外凡隨想趣求名 為想發。二十信位中真信已成。以信趣順名 為信發。三習種位中真解成就。以解趣順名
為解發。四性種位中真行成就。以行趣向名 為行發。五解行位中如觀道立。觀心趣順名 為觀發。亦名道發。六初地已上證行成就。
證心趣順名為證發。發心之義略之云爾。
迴向義三門分別 (釋名辨相一 修之所為二 約對餘行辨定因異辨寬狹三)
[0636c22] 第一釋名辨其體相。言迴向者。迴己善法有 所趣向。故名迴向。迴向不同。一門說三。一菩 提迴向。二眾生迴向。三實際迴向。菩提迴向
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迴己所修一切善法 趣求菩提一切種德。名菩提迴向。眾生迴向 者。是其深念眾生之心。念眾生故迴己所修
一切善法願以與他。名眾生迴向。問曰。佛 法無有自作他人受報。他亦無他作自己受 果。菩薩何須迴己善法施與他人。設令與之
他人云何得此善利。釋言。佛法雖無自業他 人受果。亦無他業自己受報。非無彼此互相 助緣。以相助故得以己善迴施於彼。以迴
向故於未來世常能不捨。利益眾生助令修 善。故須迴向。又復迴向即是己家能化之 因。迴向力故未來世中眾生見者敬順受法。
即是己家能化之果。良以佛法自作自受故。 須迴向以成己家能化之因。使未來世成就 己家能化之果。堪能益物。三實際迴向。是厭
有為求實之心。為滅有為趣求實際。以己善 根迴求平等如實法性。名實際迴向 (此一門竟) 。
[0637a12] 次 明修習迴向所為。何故修習菩提迴向。所為 有三。一者為去。二者為住。三為增廣善根。言 為去者。一切凡夫心性樂有。若不迴向所修
善法堅住三界不得出離。以迴向故令所修 善出離諸有。故修迴向。言為住者。一切有為 無常磨滅。若不迴向所修善根三有受報。受
報已滅不得常住。以迴向故令所修善盡未 來際常住不滅。故經中說。如海龍王注一滴 雨欲令此雨經劫不滅。若經平地無由可得。
降之大海經劫不盡。迴向如是。求菩提故令 所修善常住不盡。言增廣者。為有修善局狹 不多。為佛修善廣多無量。故修迴向。是義
云何。菩提果德廣大無邊。用一善根迴求彼。 故於大菩提一一德邊皆有善生。一善迴向 增廣既爾。一切善根迴向例然。是故經中宣
說迴向以為大利。為是三義。故須修習菩 提迴向。何以故修習眾生迴向。所為亦三。 一者為去。二者為住。三為增廣善根。言為去
者。一切眾生心樂自樂。若不修此眾生迴向。 得樂便住不能隨物在苦攝化。以迴向故得 樂不住。常能隨物化益眾生。言為住者。若不
修此眾生迴向。得寂即滅不肯住世饒益眾 生。以迴向故常在世間。饒益眾生。為增廣 者。自善狹。小曠益善多。為令諸善隨物廣多。
故須修習。是義云何。如修一善用以迴施一 切眾生。眾生無邊令此一善增廣無邊。一 善迴向增廣既爾。一切善根增廣例然。為是
三義。是故修習眾生迴向。何故修習實際迴 向。所為亦三。一者為去。二者為住。三為增廣 善根。言為去者。一切眾生心性取著。若不修
此實際迴向。所修善根隨有繫著不能捨離。 以迴向故令所修善捨相出離。故須修習。言 為住者。情相之法性自浮危。依之起善磨滅
不住。要與理合方得固安。故經說言。以法 常故諸佛亦常。為令諸善合理常住。故須修 習。為增廣者。隨相修善局狹不多。行與理冥
方乃廣大。如理無邊。是故菩薩為令所修 諸善如理廣大。是故修習。所為如是 (此二門竟) 。
[0637b22] 次對餘行辨其同異寬狹之義。先辨同異。問 曰。願心亦願菩提。願利眾生。願證實際。與三 迴向有何差別。釋言。此二有同有異。所願
修所向三義不殊。故說為同。所言異者真爾 悕求。名之為願。挾善趣彼說為迴向。次辨寬 狹。問曰。迴向遍迴眾善。精進之心通策諸行。
何者為寬。釋言。此二雖並通遍。迴向恒寬。精 進恒狹。何故如是。精進但策未生諸善。故名 為狹。迴向通迴已起未起一切善法。故名為
寬。問曰。隨此寬迴向邊有精進否。答言。亦 有問。此精進與迴向俱。何為不寬。答曰。精進 雖復與彼寬迴向俱。而彼迴向通迴三世一切
善法。故得名寬。精進但策未生迴向。不策所 迴向已起善法。故說為狹。問曰。若言精進 之心但策未生不策已生一切善者。四正勤
中已生善法方便令廣。云何說言不策已生。 釋言。彼說已生善法令增廣者。令已生善流 類在於未來之者續起 [甦-生+(恙-心+皿)] 添。令前增廣。非謂
策修已生善體。策斷已惡義亦同然。迴向之 義隨行異論。廣別難窮。今據一門辨之且 爾。
金剛三昧義五門分別 (釋名一 體性二 開合辨相三 就位分別 四 有惑無惑五)
[0637c16] 第一釋名。金剛三昧出涅槃經。言金剛者 借喻名德。世間金剛有十四義。一能破義。 如經中說。譬如金剛所擬之處。無不破壞。謂
壞一切沙礫瓦石及諸鬼毒。三昧如是。能破 一切煩惱業苦及諸外道魔怨等事。二清淨 義。如世金剛體無瑕穢。三昧如是。體性清淨
無諸垢穢。三體堅義。如世金剛自體堅固非 物能爼三昧如是。不為一切煩惱業苦外道 魔怨所能阻壞。四最勝義。如經中說。譬如金
剛諸寶中勝。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諸三昧中 最為殊勝。五難測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一 切世人無能平價。金剛三昧亦復如是。一切
眾生諸天世人無能平量。六難得義。如世金 剛貧窮之人所不能得。金剛三昧亦復如是。 世間眾生所不能得。七勢力義。如轉輪王金
剛輪寶飛行自在有大勢力。三昧亦復如是。 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經中說。菩薩住是金 剛三昧及身如佛。遍滿十方恒河沙剎。又一
念頃能至十方恒河沙界。如是等也。八能照 義。如世金剛光明清淨能有所照。金剛三昧 亦復如是。能放智光照窮法界。故經說言。菩
薩得是金剛定目一切皆見明了無障。九不 定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若置日中色則不 定。金剛三昧亦復如是。以此定力能於十方
現種種身而無定相。十者主義。如轉輪王金 剛輪寶為眾寶主。一切諸寶悉皆隨從。亦如 輪王為諸一切小王隨從。金剛三昧亦復如
是。為諸行主一切諸行悉皆隨從。十一能集 義。如世金剛若有得者一切寶物自然聚集。 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若有得者一切種德自
然而集。十二能益義。如世金剛能益貧人。金 剛三昧亦復如是。能益眾生。十三莊嚴義。如 世金剛能嚴身首。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能嚴
行者法身之首。十四無分別義。如世金剛雖 具眾德而無分別。金剛三昧亦復如是。雖有 所作而無分別。故經說言。菩薩住是金剛三
昧雖見眾生無眾生想。雖見諸法而無法想。 雖有所斷而無斷想。雖有所作而無作想。菩 薩行德具是眾義如世金剛。是故就喻名曰
金剛。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云正定。心體寂 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名義如是 (此一門竟) 。
[0638a27] 次 辨體性。於中有二。一就心法分別。二就心體 分別言心法者。所謂一切諸心數法。今此三 昧諸心法中用慧為體。觀理斷結唯慧能故。
是何等慧。小乘法中四諦之慧。緣覺法中十 二緣慧。大乘法中了達法界如實慧也。體性 如是。若論眷屬曠備法界一切種德。問曰。
若此體是慧者何故經中說為三昧。釋有四 義。一諸心數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 慧。而名為念。此亦如是。二從伴稱。是金剛慧
共定相隨。故從伴目說為三昧。良以散慧無 所成辦。即定之慧堪有所能故。此金剛從伴 名矣。三就能為名。是金剛慧能令諸行正
定不動。故從功能名曰三昧四隨義受稱。是 金剛慧體含多義。於中含有正定安固不動 之義。故曰三昧。心法如是。次就心體言其體
性。心別有三。一者事識。所謂六識緣事之心。 二者妄識。亦名業識亦名現識。所謂第七虛 妄之心。三者真識。所謂第八如來藏心。小
乘金剛用彼分別事識為體。於事識中第六 意識。分別觀解能斷四住。不為四住煩惱所 壞。故曰金剛。大乘法中金剛有二。一緣治金
剛。二者真證。緣治金剛妄識為體。於妄識 中觀空之解。能除闇障不為闇惑之所破壞。 故曰金剛。真證金剛真識為體。真識之心本
性清淨。空義隱覆遂成垢染。息除妄染心淨 照明。照明淨慧證法本如。不見一法可起妄 想。不起妄故能除闇惑。不為惑障之所破
壞。故名金剛。以是金剛體是真故。故經中 說以為佛性智印三昧首楞嚴等。體性如是 (此二門竟) 。
[0638b28] 次辨其相。先就毘曇開合辨相。毘曇法 中義別兩門。一唯分取非想地中修道無礙。 以為金剛。第二通取非想地中見修兩治。以
為金剛。先就初義開合辨相。總之唯一修道 無礙。或分為二。一者法智。二者比智。言法智 者。謂欲界中滅道法智。此能治非想修惑。
是故說之為金剛也。何故唯取滅道法智不 取苦集。釋言。欲界滅道二境細於非想所受 境界。觀細離麁。是故觀彼欲界滅道。能除非
想修道之結。欲界苦集麁於非想。觀麁境界 不能離細。是故不取苦集法智為金剛也。言 比智者。所謂苦集滅道比智。此比智中分取
非想對治無礙為金剛矣。或分十三。滅道法 法智即以為二。苦集及道三比為三。通前 令說五滅比有八。謂觀初禪乃至非想八地
中滅合為八也。以此通前合為十三。問曰。道 比何不分八。唯分滅比。釋言。上界八地之道 是有為法。互相因起故合觀之為一道比。上
八地滅是無為法。隨其所滅分別各異。不相 因起故別觀之。或復開分為五十二。如雜心 說。前十三智但觀諦理。一一智中皆四行觀。
是故離分有五十二。何者四行。如前四諦章 中廣釋。苦下有四。謂苦無常空與無我。乃至 道下道如跡乘是其四也。或分八十。如雜心
說。此之八十根本二十。何者是乎。即就向前 十三智中開道比智。以之為八。謂觀上界八 地道故。以此通餘合有二十。此二十智各四
行觀。故有八十。一義如是。次就非想見修兩 治開合辨相。總之唯一非想對治。或分為二。 一非想地見道對治。二非想地修道對治。
或分為三。一者比忍。二者法智。三者比智。初 一對治非想見惑。後二對治非想修惑。或分 十三。如雜心說。非想地中見惑對治有四比
忍。修惑對治有九無礙。是故通合有十三也。 或復開分為四十五。何者是乎。非想地中 見道對治有四比忍。修道對治有四十一。通
前合為四十五也。何者是其修道之中四十 一乎。滅道法智即以為二。苦集及道三種比 智通前為五。滅比智中有三十六。通前合為
四十一也。何者是其滅比智中三十六種別 觀上界八地之滅有其八智。謂觀初禪乃至 非想對治之滅。二二合觀有其七智。三三合
觀有其六智。四四合觀有其五智。五五合觀 有其四智。六六合觀有其三智。七七合觀有 其二智。八地合觀有其一智。從八至一通合
有三十六也。或復分為一千四百九十二種 金剛三昧。如雜心說。何者是乎。次前四十 五金剛中。初四比忍各四行觀。即為十六。
此之十六名數一定更不開分。後四十一修 道對治各四行觀。即有一百六十四種。然此 一百六十四種。一一皆治非想地中九品修
惑。各分為九便有一千四百七十六數。通 前見道十六比忍合有一千四百九十二也。 問曰。何故見諦道中十六比忍不作九品。獨
修道中各為九品。釋言。上界一切見惑通相 斷治。以一品治治九品惑。是故不作九品 別分。修惑隨別九品斷治。是故治道九品別
分。此千四百九十二種從未來禪乃至四禪 皆得具起。空處唯起四百六十八。何者是乎。 於前四十五金剛中唯得起於十三種智。謂
苦集道三種比智。滅比智中離合有十。別觀 無色四地之滅。有其四智。二二合觀有其三 智。三三合觀有其二智。四地合觀復有一智。
是故滅智離合有十。通前三比合為十三。一 一皆作四種行觀有五十二。一一皆治非想 地中九品修惑為九無礙。便有四百六十八
也。何故不起見道四忍。彼宗無色無見諦故。 何故不起滅道法智。無色不緣下地有漏。故 亦不緣下地對治。何故不緣四禪中滅為滅
比智。亦以無色不緣下地有漏法。故不緣彼 漏對治之滅。問曰。無色得緣下地無漏道 不.釋言。有得。有不得義。下地道中治下地者
無色。不緣治於自地及上地者無色緣之。空 處如是。識無所有次第漸減。准之可知毘曇 如是。次就成實開合辨相。成實法中文無定
判隨義以論開合不定。總之唯一空觀無漏。 或分為九。謂非想地九品無礙。隨別廣分品 數無量。以無量心斷煩惱故。大乘法中開合
不定。總之唯一。謂如實智。或分為二。一一切 智。二一切種智。知一切空名一切智。知一 切種事相差別名一切種。或分為三。如地持
說。一清淨智。謂真諦慧。二一切智。謂世諦 慧。三無礙智。於世諦中知之自在名無礙智。 又更分三。一世諦智。二第一義智。三一實智。
或分為四。一世諦智。知世事相。二第一義智。 知諸法空。三一實智。知非有無。四法界智。謂 知真實如來藏中法界門別。隨門異辨。曠別 難窮。開合如是
(此三門竟) 。
[0639b28] 次就位論金剛之義。有 通有別。小乘法中通別有五。一簡聖異凡。見 道已上無漏聖慧能破難壞通名金剛。二簡
修異見。唯取修道對治無礙。以為金剛。餘 者皆非。三簡上異下。如雜心說。唯非想地見 修無礙是其金剛。餘者悉非。四簡勝異劣。
如雜心說。唯非想地修道無礙以為金剛。餘 者皆非。五簡終異始。唯非想地修道治中末 後一治是其金剛。餘者皆非。以此窮終破障
畢竟。故偏說之。大乘法中通別有五。一簡信 異謗。十信已上信心成就。永離謗法同曰 金剛。二簡住異退。習種已上解行成就。堅
固難壞齊名金剛。三簡出世異於世間。初地 已上證真無漏。能破惑妄不可破壞悉名金 剛。四簡上異下。第十地中一切智能皆名金
剛。故地經中十地菩薩。初入地時得離垢三 昧。離垢三昧猶是金剛破障之義。五簡終異 始。其唯最後窮終一念以為金剛。故地持
云。於最後身菩提樹下得眾相離垢障三昧。 名金剛三昧所攝。以斯准驗局在窮終。位分 如是 (此四門竟) 。
[0639c19] 次明金剛有惑無惑。於中且就窮 終以論。依如毘曇。金剛心中亦得有惑。亦得 無惑。無漏心中煩惱不行。故言無惑。所斷惑
得唯在心邊。故云有惑。問曰。若言無漏心邊 猶有惑得不應言斷。若當言斷不應有得。云 何說言所斷惑得猶在心邊。釋言。金剛是其
心法。所斷惑得是非色心。良以非心得與心 並。是故於彼金剛心邊得有惑得。是金剛 心雖與得俱而今惑得更不牽後。故名為斷。
所斷惑得是無常法。與金剛心同時謝往後 更無續。以無續故不復得彼過未煩惱令 來屬己。名得解脫。成實法中亦有亦無。彼 宗金剛必在相續。實一念中無斷結。故於
彼續中始起之時見理未明。細闇猶在得言 有惑。終成之時見理分明。取執皆盡得言無 惑。又復不同毘曇法中所斷惑得與治同處。
故言無惑。問曰。終成若無惑者無學何別。釋 言。金剛是增進智。力勵觀理。力勵無惑。無 學智者是順舊智。容預觀理容預無惑。有斯
異也。大乘法中人說不同。先序異說。次辨其 非。後顯正義。言異說者。昔來相傳常有二論。 一說定有。此云何知金剛心者。是其學收。若
全無惑應名無學。又經中說無明住地佛菩 提斷。若金剛中全無惑者。佛何所斷。又人 宣說。一向無惑。此云何知金剛心者。治惑明
解。解惑不並云何有惑。又若有惑此惑須斷。 應金剛後更立金剛。更不立故明知無惑。異 說如此。次辨其非。先破定有。若定有惑是金
剛心則不能斷。若不能斷不名金剛。不名無 礙。得名金剛。得名無礙。定知能斷。以能斷故 不得言有。若言能斷復言有者。燈能破闇。
是燈之中應當有其所破之闇。彼不得有。此 亦應然。又復若言金剛心中有無明地令佛 斷者。應名佛智以為金剛。應名佛智為無礙
道。而彼佛智不名金剛。非無礙故。不應說言 金剛心中留殘無明令佛正斷。又若佛智無 礙正斷便與經違。如大品說。無礙道中名為
菩薩。解脫道中名之為佛。云何言佛為無礙 斷。又若佛智作無礙道正斷無明。小乘法中 應用盡智為無礙道斷非想惑。彼既不然。此
亦不爾。次破定無。若定無惑應名無學。非無 學故不應全無。又若金剛一向無惑。所見之 理應與佛齊。所成智能應與佛等。如地經
說。十地菩薩遍滿一切界如稻麻葦。比如 來智百千萬倍乃至算數畢竟不及。定知金 剛惑障未盡。又復諸佛所以為常由惑盡故。
證理窮故。若金剛心一向無惑見理應窮。惑 盡理窮何為不常。辨非如是。次顯正義。金 剛心中亦得有惑。亦得無惑。是義云何。無明
有二。一異相無明。於諸法中緣而不了。相返 明解。故曰異相。二自性無明。即彼緣照對治 金剛相。雖明照性是闇惑名性無明。是二難
分。宜以喻顯。異相無明所緣不了如闇中視。 自性無明如夢中見。雖有所了性是昏闇。惑 相如是。金剛心中異相。無明一切盡故得言
無惑。自性無明猶未盡故得言有惑。以無惑 故於佛境界照見悉知與佛無別。是故經中 說為等覺。問曰。若等云何得分佛菩薩異。釋
言。金剛力勵除闇。佛心容豫。又金剛心緣 照無惑。佛心無緣。有斯異也。問曰。若言金 剛無惑何故經說無明佛斷。釋言。彼說解脫
證除。不關無礙。又以金剛猶有惑故學分所 收。又金剛心中所有之惑體是妄識攀緣之 心。緣心未息。情與法別不能融心如法廣大。
是故十地德劣於佛。至佛捨之唯有真心。真 心離緣無簡彼此。故能融心如法廣大。又真 法中統含法界恒沙佛法。隨法論論心廣
統法界。無一門中而無佛心。是故佛德廣 大無量超踰十地。故地經云。十地菩薩遍 滿十方一切世界如稻麻葦。比佛功德畢竟
不及。良在於此。又金剛中所有之惑體是無 常生滅法。故未同佛德常住不動。問曰。有 惑誰之所斷。釋言。金剛無礙正斷。種智心
起解脫證除。問曰。金剛與惑同體。安能正 斷。若能正斷不應同體。釋言。斷除異相無明。 明起闇滅解生惑喪。兩不相應。不得同體。斷
性無明解惑同體而得相斷。是義云何。斷有 二種。一以金剛觀察唯真無妄相。故能令 自體更不牽後。斷其為因牽後之義。故名為
斷。二以金剛緣真力故令後同類不起赴前。 斷其為果酬因之義。故名為斷。問。為偏斷闇 惑義邊。亦斷金剛能治之義。釋有通別。別而
分之唯斷闇惑無知之義。闇體盡故明亦隨 滅。如燈油盡明亦隨滅。通而語之解惑俱盡。 良以金剛觀真大明故滅無明。觀真寂滅無
分別故能息緣治。故經中說。不觀是菩提離 諸緣故。菩提道中具一切義。隨其所觀各有 所離。是故金剛解惑俱斷。問曰。解惑俱是無
常。自然滅謝。何假金剛觀真斷乎。釋言。此 雖無常 自 滅力能牽後相續不斷。故須金剛 截令不續問曰。解惑二俱滅謝。誰作種智釋
言。菩薩金剛心中非唯妄智亦有真德。妄雖 滅盡真德猶存。真明獨曜說為種智。問曰。 金剛義含真偽。為當真妄共斷煩惱。單妄
除惑。釋有兩義。一簡因異果。單妄能除。緣 治為因真為果故。以金剛中真德未顯故不 說斷。二就義通論真妄共斷。妄智緣真。故
能滅惑。真相漸顯故能除障。金剛心義粗述 如是。
斷結義九門分別 (釋名辨相一 治道差別二 緣境總別三 漸頓四 假 實五 品數多少上下之義六 依禪地七 就位分別八 就識分別九)
[0641a04] 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言斷結者。煩 惱闇惑結集生死。名之為結。又復煩惱結縛 眾生。亦名為結。解生結盡目之為斷。宗別不
同。說斷亦異。先依毘曇分別解釋。於中先明 所斷之結。後明治斷。結有二種。一者現起。二 成就得。對緣現行貪瞋癡等名為起惑。是惑
起已謝入過去。種類當生。在於未來。於其中 間有一非色非心惑得。在於心邊得彼過去 未來之惑。擊屬行人名成就得。此得連持如
繩繫物。是故世人說為得繩。惑相如是。次辨 治斷。治道有四。一方便道。學觀未成。二無礙 道。觀心始熟。三解脫道。順舊純熟。四勝進
道。發修上進。四中初一遮伏現起。後三斷得。 初無礙道正斷惑得。此言斷者。與得同時使 不生後。故名為斷。非令惑得不與道俱名之
為斷。彼無礙道與得同時謝往過去。解脫道 起證彼惑得盡處無為。第三勝進遠令前得 畢竟不起。持前無為使之不失。有漏無漏斷
結齊爾。次就成實以辨治斷。於中亦先明所 斷結。後明治斷。成實法中惑亦有二。一者 現起。二成就得。現起煩惱與毘曇同。成就之
得與毘曇異。成實不說別有非色非心得法。 但說假人成就過未煩惱因果。名為成就亦 名為得。惑相如是。次辨治斷。先修八禪伏
其現起。如修初禪伏欲界結。修第二禪伏初 禪結兼伏欲界。乃至修習非想地定。伏無所 有兼伏下地。後修觀理斷其所得。總分麁
爾。於中細論理觀之中有伏有永。是義云何。 聖道有三。一方便道。學觀諦理而未能見。 二無礙道。觀而正見。見中增進三解脫道見
中順舊。三中初一與前禪定同伏現起。後二 永斷所得煩惱。無礙正斷。解脫證除。無礙 增明。故能正斷。解脫順舊。故但證除。斷相云
何。煩惱之因起在過去。所生惑果成就當來 道。起於中隔彼因果令過去者不能為因。使 未來者不能為果。故名為斷。據實論之正遮
後惑。令其不生名之為斷。但未來惑不起之 時。令過去惑因義不成。義說斷因。非謂現有 過因可斷。若說現有過去因力可斷除者。是
則過去復有過去。云何過去復有過去。過 去煩惱起已謝往。是一過去生後之力流來 至今。為道斷滅是二過去。此二過去成實已
破。明知現無因力可斷。問曰。若現令無因力 誰牽後惑未來得生。釋言。過去所起惑因當 起之時招感已竟然後謝往。未來之惑遠由
彼力所以得生。非現有力牽後令起。問曰。 過去所起惑因一道能斷。多道共治。釋言。多 道。何故如是。過去一惑能生未來多品惑果。
多品果中有麁細中。聖道初起先斷未來多 品之惑。麁惑斷時令過去惑生麁惑邊因義 不成。麁因雖斷中細惑因義猶在後道起
時。方能斷盡故藉多道。次就大乘以辨斷相。 亦先明惑後辨治斷。惑有二種。一者四住。 二者無明。諸愛及見是其四住。癡闇無知是
其無明。四住之中有麁有細。麁者對緣作意 現生。細者與彼無明同體任性成就。無明之 中有麁有細。麁者是其異相無明。細者是其
自性無明。於諸法中緣而不了。相返明解名 為異相。七識心體性是癡闇。設於諸法緣照 分明猶名闇惑。名性無明。如人夢中雖有所
知性是昏睡。亦如樂受性是行苦。惑相如是。 次辨治斷。斷四住中。麁起之者與成實同。微 細之者要滅無明四住隨亡。其中治斷如無
明說。斷無明中。異相無明治斷有二。一就地 前出入觀心以明治斷。二就地上相續觀心 以明治斷。地前如何先修禪定以為治因。後
修無漏而為正治。正治有三。一方便道。隨於 何法觀而未見。二無礙道。觀而始見。三解脫 道。見而順舊。初方便道制伏無明令不障後。
良以無明先成在心不可制伏令其不生。故 但制伏令不障後無礙正斷。其猶世闇明生 闇滅。解脫證除。地前如是。地上云何。初地已
上無漏觀解運運相續。念念之中無不斷障。 於彼相續明解之中隨義分別。望其當分所 除無明說為無礙。即此無礙望其前念所斷
無明累外而生說為解脫。望其後念所滅無 明。有能遮伏令不障後。使其後解相續得生 即名方便。如是一切。斷此異相緣照無礙。緣
照解脫。斷性無明用前總相緣觀之解以為 治因。後修真觀以為正治治別有三。一方便 道。觀真無妄而未能見。二無礙道。見真無妄
而未捨妄。三解脫道。見真無妄而能捨妄。 於此三中。初方便道漸覺體虛名為伏斷。第 二無礙正能永斷。良以無礙正見唯真無妄
想。故能令自體更不牽後後不起前。故能正 斷。以斷自體性無明故治亦隨亡。如油盡故 明亦隨滅。第三解脫累外證除。證法本如體
無妄故。於此門中緣照無礙。真證解脫。治斷 如是。
[0642a05] 第二明其治道差別。於中有四。一就 有漏無漏分別。二見修分別。三忍智分別。四 法比分別。漏無漏者依如毘曇治道有二。一
有漏道。謂世八禪攀上厭下六行斷結。何者 六行。觀察下地為苦麁障。觀察上地為止妙 出。合為六也。如觀欲界為麁苦障厭斷下
結。觀初禪地為止妙出悕求上靜。以此六行 斷欲界結。乃至觀察無所有處為苦麁障。觀 非想地為止妙出。斷無所有結。非想一地無
上可攀等智不斷。然此六行多人合說。人別 論之。於下三中隨觀一行。於上亦然。不具觀 六。二無漏道。所謂四諦十六行觀。以此理觀
斷諸煩惱。何者十六。觀苦有四。謂苦無常空 與無我。觀集有四。因集有緣。觀滅有四。滅止 妙離。觀道有四。道如迹乘。此義如前四諦
中釋。然此十六多人合說。人別論之一一諦 下隨觀一行。成實法中有漏唯伏不能永斷。 故彼論言。世俗道中無斷結故。見諦道中不
得名為行三果者。論其永斷要在無漏。大乘 法中斷除五住性結煩惱要是無漏。以此迷 理見理斷故斷事無知或是無漏。習學五明
斷事無知是其有漏。斷無明地令彼事中無 知不生必是無漏 (此一門竟) 。
[0642a27] 次就見修分別治道。 依如毘曇三界煩惱攝為三分。始從欲界至 無所有。見諦煩惱為第一分。非想地中見諦
煩惱為第二分。三界修惑為第三分。此三 界中非想見惑唯見解斷。三界修惑唯修道 斷。無所有下見諦煩惱治斷不定。若凡夫斷
用修道斷。世俗八禪修道攝故。若聖人斷用 見解斷。問曰。凡夫既無見解。云何能得斷見 諦惑。釋言。凡夫雖無見解而用八禪。總厭下
過不分見修。是故斷彼三空已還修道惑時見 惑隨滅。問曰。凡夫斷三空下修道惑時見隨 滅者。聖斷三界見惑之時修道煩惱何不隨
去。而須別用修道解斷。釋言。凡夫斷惑無有 分齊。總相厭離。是故通斷。云何總厭。總觀下 地一切有漏為苦等故。聖人斷惑必有分齊。
見理之時雖除理迷染事猶在。故須別斷。 成實法中一切見惑唯見道斷。一切修惑唯 修道斷。大乘法中與成實同。不雜對治 (此二門竟) 。
[0642b16] 次就忍智分別治道。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 境決斷。說之為智。依如毘曇斷見諦惑忍為 無礙。智為解脫。斷修道惑智為無礙。智為解
脫。何故見惑忍為無礙不得名智。釋言。見 解安理名忍。所斷惑得猶與心俱。心俱得中 有其疑得帶疑不決。故不名智。何故見惑智
為解脫。疑得已捨心決了故。何故修惑智為 無礙智為解脫。疑唯障見不障修道。修道治 邊一向無疑。故皆名智。何故疑惑唯障見諦
不障修道。釋言。疑是迷理煩惱。故唯障見。不 迷事故不障修道。問曰。若言疑迷理故唯障 見者。聖人修道亦觀諦理。何故不障。釋言。聖
人見諦道中見理分明已捨疑得。修道門中雖 重觀理緣無不了。是故不為疑結所障。問曰。 若言疑不迷事不障修者。現見有人迷事生
疑。如夜見机疑為是杌為是人等。云何說 言不緣事生。釋言。此疑是不染法不能障道。 是故不論。問曰。聖人修道心邊一向無疑。無
礙解脫俱名為智。義則可爾。凡夫所起八禪 修道亦斷疑得得與心俱。何故無礙得名為 智。釋言。凡夫所修八禪雖斷疑得緣事斷結。
事麁易了緣之心決故得名智。緣何等事謂 觀下地一切有漏為苦麁等。問曰。聖人觀下 為苦得名緣理凡亦緣苦。何故名事。釋言。聖
人觀彼念念微細行苦。行苦理通故得名理。 凡夫但觀生老病死愛別離等八苦事惱。故 名緣事。問曰。緣事安能斷彼迷理之疑。釋
言。雖不觀理明白斷彼疑得。而觀下疑為苦 麁等。故能厭斷。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一切治 道通名為忍。通名為智。以心安法故通名忍。
決斷無著故通名智。大乘法中忍智亦通。如 說五忍。該始至終。二諦智等通初及後。隨 義具分非無義異。始觀名忍。終成曰智 (此三門 竟 ) 。
[0642c20] 次就法比分別治道。言法智者亦名現 智。如論中說。初知法故名為法智。知現法故 亦名現智。言比智者正知之時亦知於法為
別法智。從初為目故曰比智。要依現智比度 知故。此二如後十智章中具廣分別。治斷如 何。毘曇法中見道已前學觀未成。但伏未永
斷。苦忍已上法比觀成方能永斷。欲界見惑 法忍無礙法智解脫。何故不用比忍為治。境 界別故。又復比忍依法智生。法智生時欲界
見惑已斷滅。故不至比忍。上界見惑比忍無 礙比智解脫。何故不用法忍為治。境界別故 雖見下諦於上猶迷。是故不治。欲界修惑法
智無礙法智解脫。何故不用比智為治。比智 生時欲界修惑已斷滅故。上界修惑滅道法 智及四比智以為無礙。亦即用此為解脫。何
故不用苦集法智為上對治。偏用滅道二種 法智。此義如前金剛心中已具解釋。欲界滅 道細於上境。觀細捨麁。故能治之。欲界苦集
麁於上境。設使觀之不除上惑。問曰。若言欲 界滅道細於上境治上修惑。何故不治上界 見惑。釋言。修惑緣事而生。觀細厭麁便能捨
之。故觀欲界滅道二諦除上修惑。上界見惑 親迷諦理。要見彼諦方能捨之。是故不能除 上見惑。毘曇如是。成實法中若論伏惑比
智亦能。若論永斷要唯理現智。以其現智見 理明故。大乘法中斷迷理惑現智能斷。比智 能伏。斷迷事惑現比俱斷。治道如是。
[0643a17] 第三 明其緣境總別。境謂四諦。毘曇法中觀諦有 二。一總。二別。總念處中總觀四諦為空無我。 名之為總。燸頂已上別觀四諦。目之為別。
於中總觀但伏不斷。見不明故。別中始習伏 而未斷。苦忍已上觀成能斷。成實法中亦有 總別。燸頂忍中別而不總。世第一上總而不
別。世第一法中總觀四諦名用虛假。無相已 上總觀諦空。於中若對世俗八禪總別俱斷。 故成實言。從燸等來漸斷煩惱見滅乃盡。謂
無相中見理滅故。若就理觀隨義分之別觀 但伏。總觀之中世第一法總觀未成但伏未 永斷。無相已上總觀成就方能永斷。問曰。
何故毘曇法中總伏別斷。成實法中別伏總 斷。釋言。兩宗立患各異。毘曇法中闇為患本。 故經說言。我昔與汝不見四諦。是故久流生
死苦海。良以闇惑為患本故。總觀未明。但能 伏惑。別觀分明。故能永斷。成實法中取為患 本。別觀之時取相未泯。故但伏惑。總觀泯相。
故能永斷。大乘法中亦有總別。入法平等總 觀諦空。隨有差別別觀諦有。總別二觀俱斷 煩惱。著有之患迷空之闇。總觀除之。著空
之患迷事無知。別觀遣之。總別如是。
[0643b10] 第四 門中頓漸分別。毘曇法中斷見諦惑。聖諦 是漸。品數是頓。四諦下惑次第除之。名之為 漸。一一諦下九品之惑一治頓斷。名之為頓。
良以見惑迷心易除。是故一治能破九品。故 論說為折石方便。斷修道惑望於諦理非漸 非頓。於惑品數得名為漸。隨緣一諦即能斷
之。不具觀四。是故不可說為頓漸。始從欲界 乃至非想一一地中。九品煩惱品品別斷故 名為漸。良以修惑染事而生纏綿難捨。所以
漸除。是故論中說斷修惑如絕藕絲。成實法 中斷見諦惑望諦為頓。品數為漸。總觀四諦 斷迷諦惑。故名為頓。隨其麁細品數別斷。故
名為漸。斷修道惑總觀諦空。亦能斷除。此 則是頓。別觀亦斷。非漸非頓。緣一諦故望惑 品數唯漸不頓。大乘法中斷迷理惑望諦為
頓。品數為漸。總觀法空斷彼迷惑。是故於諦 名之為頓。麁細漸除。故於品數名之為漸。斷 迷事惑於境為漸。品數亦漸。漸學諸法次第
斷除。是故於境名之為漸。麁細漸斷。故於品 數亦名為漸。頓漸如是。
[0643c01] 第五門中明斷假 實。毘曇法中實法有斷。假中不論。聖道念念 能斷結。故實中有斷。彼宗之中無別假法。故
假不斷。以實斷故。見道八忍各別一念斷見 諦惑。修道之中九無礙道。各別一念斷修道 惑。若依成實假中有斷。實中無斷。故彼成實
假名品云。諸斷得事皆是假名。良以一念見 理不明故實不斷。相續乃明。故假有斷。大乘 法中始修之時相續能斷。一念見理不明了
故。終成之時一念能斷。相續乃盡。以其念念 見理明故一念能斷。故彼地經七地中說。菩 薩念念具足一切助菩提法。所俱之法皆能
治障。是故一念能有所斷。以障難窮相續乃 盡。故地論說。非唯初斷亦非中後。前中後取 方能斷盡。假實如是。
[0643c16] 第六明其品數多少上下之義。先辨多少。毘 曇法中斷見諦惑有八無礙。謂四法忍及四比 忍。各別一念。若通解脫有十六心。斷修道惑
有其八十一品無礙。品別一念。斷欲界惑有 九無礙。乃至非想皆有九品。故有八十一品 無礙。若通解脫便有一百六十二心。見修合
說有其一百七十八品。成實法中斷見諦惑。 總相一品。別則無量。不止八忍八解脫等。斷 修道惑。地地之中總相麁分有九無礙九解脫
道。細分無量。故彼成實斷過品云。以無量 心斷諸煩惱。非八非九。言非八者。不同毘曇 唯用八忍斷見諦惑。言非九者。不同毘曇地
地之中用九無礙斷修道惑。大乘法中亦無 量心斷諸煩惱。不止八九。始從種性終至 金剛。念念之中比皆斷結故。品數如是。次
論上下。惑雖眾多要為三品。謂下中上。義釋 不定。就過以分麁惑為上。以過重故。細惑為 下。以過微故。兩楹之間說以為中。就力以
分。麁惑力微。浮麁易遣。說以為下。細惑力 強。難可制斷。說以為上。故勝鬘云。無明住地 其力最上。中同前釋。解亦有三。謂下中上。麁
解名下。細解稱上。兩楹之間說以為中。以 解對惑上下不定。對向初門三品之惑。得言 下解對治上惑。中對治中惑。上品之解對治
下惑。此之一義如地持說。故彼文云。解行 菩薩行下忍時諸過相增。中忍時中。上忍時 下。若對後門三品之惑。得言下解還治下惑。
中品治中。上解治上。諸佛勝解能治無明最 大惑故。品數如是。
[0644a15] 第七門中依禪分別。毘 曇法中斷見諦惑依六地禪。未來中間根本 四禪是六地也。次第之人依未來禪。超越之
人六地禪中隨依何地。問曰。何故唯六地禪 能斷見惑非四無色。釋言。前六心分麁強能 緣下地有漏之法為苦集觀。并緣彼治為滅
道觀。故斷見惑。無色心細不能緣下有漏之 法為苦集觀。亦不緣彼對治滅道為滅道觀。 是故不能斷見諦惑。斷修道惑所依不定。
若以有漏等智斷結。用彼八禪方便之道治 斷下結。不斷自地及上地結。以何義故不斷 自地。有漏力微不能斷除自地繫縛。如人被
縛不能自解。以何義故不斷上結。有漏於上 唯生欣樂不能厭故。以何義故。不說未來。 未來即是初禪方便。以何義故。不說中間。
是其初禪眷屬不能斷除初禪地結。為是不 論。若用無漏聖道斷結。依六地禪及三無色 除彼欲界及非想地。無漏大王不居邊故。就
彼所依九地禪中依未來禪所發無漏斷一切 結。依餘八地所發無漏唯斷自地及上地結 不斷下地。何故如是。無漏力大故斷自地。能
厭上過故斷上地。無漏必依淨禪而生。淨禪 起時下結已斷。是故無漏不斷下結。以是義 故依未來禪所發無漏。能斷一切三界煩惱。
依初禪地所發無漏。能斷初禪乃至非想結 不斷欲界。乃至依彼無所有定所發無漏。能 斷自地及非想結不斷下地。成實法中。斷二
輪惑並依四禪及三無色。并依欲界電光三 昧。云何得知依於四禪及三無色。成實說為 七依定故。云何得知依於電光。成實說言離
七依處更有欲界如電三昧為所依故。問曰。 毘曇何故不說依於電光。毘曇所說欲界地 中無此定故。又問。成實何故不依未來中間。
釋言。成實一向不說離初禪地別有未來。是 故不依。然彼論中亦說梵王能至中間。當應 相從攝屬初禪。故不別論。以何義故不依非
想。非想心微不發無漏斷煩惱故。問曰。成 實宣說。非想無漏心後入滅盡定。云何說言 不發無漏。釋言。有以。先依下地發無漏觀。觀
非想地苦無常等斷非想惑。然後用彼非想 定心緣向所觀苦無常等。名為無漏。實無 現觀斷結無漏。大乘法中。斷二輪惑多依
四禪。以第四禪功力強故。是故如來成道之 時依第四禪。理實通論依欲界定乃至非想 皆能斷結。問曰。欲界亂地無定。云何說言
依欲界定。釋言。大乘欲界有定。故龍樹言。有 欲界定。佛常依之。此與欲界電光何別。當應 電光是彼定相。聲聞暫得名為電光。又問。非
想不發無漏。云何說言乃至非想。釋言。聲聞 依非想定不發無漏。菩薩得發。故龍樹言。云 何菩薩非想處定。實相相應是為菩薩非想
處定。實相俱故名為無漏。實相俱故能斷煩 惱。依禪如是。
[0644c09] 第八門中。就位分別。毘曇法 中一切煩惱攝為四分。非想見惑以為一分。 非想修惑為第二分。無所有下見諦之惑為
第三分。無所有下修道之惑為第四分。於中 初分唯見道斷。第二分者唯是那含金剛心 斷。第三分者或凡夫斷。或是聖人見道中斷。
第四分者或凡夫斷。或是聖人斯陀行去修 道所斷。成實法中斷見諦惑位分不定。若論 無相空慧所斷要在見道。若通離相見空所
斷燸等已上皆斷見惑。故彼論言。從燸等來 漸斷煩惱見滅乃盡。若通習觀想解所除從 聞思上皆斷見惑。故彼論言。多聞因緣思惟
因緣滅假名心。燸等見滅滅實法心。因和合 中取立定相名假名心。法和合中取立定相 名實法心。是二如前假名義中具廣分別。問
曰。聞等。非見諦解。云何能得斷見諦惑。彼是 見道之方便。故所斷煩惱通名見惑。修道煩 惱斯陀行去次第斷除。大乘法中。見諦煩惱
斷處不定。若論真見解脫證斷要在初地。 故地論言。諸見縛者先在初地見道時斷。若 論緣見無礙所除解行終心亦能斷之。故地
持言。先解行住諸見縛斷。若復通論十信已 上皆斷見惑。彼是見道之方便故。修道煩惱 斷處不定。大位以分二地已上漸次斷除。若
復通論初地之中滿心已去亦皆能斷。故地 持中初地滿心名修慧行。位分如是。
[0645a05] 第九約 就心識有三。一者事識。謂六識心。二者妄識。 謂七識心。三者真識。此三廣釋如八識章。
治斷如何。事識之中。隔絕因果名之為斷。不 滅心體。妄識之中。始則解生闇滅名斷。終則 妄心盡滅為斷。以知妄心本無法故。真識之
中。融妄名名斷。不滅心體。良以真心絕 妄成結窮之則實更無所除故不滅心。事識 中斷如刀截繩。隔絕而已。妄識中斷如火燒
繩。通體皆盡。真識中斷如解繩結。更無所除。 斷結之義辨之云爾。
滅盡定義九門分別 (釋名辨體一 出入之相二 時節分齊三 就界 分別四 就地分別五 有漏無漏分別六 就人分別七 對第八解脫辨其同異八 釋文九)
[0645a18]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體性。名別不同。乃 有四種。一名無心定。二名斷受定。三名滅受 想定。四名滅盡定。通釋是一。於中別分非無
差異。無心定者。偏對心王以彰其名。心識盡 謝。故曰無心。離於有心分別散動名無心定。 斷受定者。地持論中名斷受樂。此對受數以
彰其名。五受皆亡。故曰斷受。離受散動名斷 受定。良以諸苦皆在受中故斷此受名斷受 樂。故地持言。隨所有受是真實苦。住定受滅
名斷受樂。滅受想者。偏對受想二陰。彰名。 想絕受亡名滅受想。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 心數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曰
滅盡。又復三界緣心都盡亦名滅盡。如初禪 中。雖滅欲惡覺觀猶在。乃至非想雖滅下過 自地心在。以是義故不名滅盡。至此定中一
切斯亡。故曰滅盡。定如前釋。名字如是。體 性云何。論者不同所說各異。如彼佛陀提婆 所說心法為體。彼人何故作如是說。入滅定
者猶名眾生。若全無心不名眾生。是眾生 故明知有心。體雖是心絕離麁想。故云滅 盡。毘曇所說非色心法為滅定體。是義云
何。彼論宣說。絕去心慮得一非色非心之法。 在於身中須補心處。故說非色非心為體。問 曰。是中滅去心慮。心得滅不。釋言。不滅。何
故不滅。能滅所滅同地法故。如欲界善雖滅 欲惡不滅彼得。此亦如是。問曰。若此能滅所 滅同地法故不滅得者。斷善根時以欲界惡
斷欲界善。何故斷得。釋言。闡提斷善根時具 以方便無礙解脫三道斷善。極違善故通斷 其得。滅定唯以方便滅心。故不捨得。毘曇如
是。成實宣說。心識盡處數滅無為為滅定 體。問曰。若說心識盡處為滅定體是滅定中 便無心識。應非眾生。又若無心草木何別。成
實釋言。心得在故猶名有心。以有心故亦名 眾生。不同草木。何者心得入滅定者。成就過 去未來世心。故名心得。不同毘曇別立非色
非心得也。大乘法中。尋名取義。心識盡處為 滅定體。以實具論滅盡定中亦得有心亦得 無心。言無心者。聲聞滅定無六識心。菩薩滅
定全無六識。分有妄識。諸佛滅定六七全 無。言有心者。聲聞菩薩滅定之中猶有本識。 真妄和合為本識故。佛滅定中猶有真心。若
有心識云何滅盡。滅麁心故。體性如是 (此一門竟) 。
[0645c03] 次辨出入滅盡定相。先就毘曇以辨出入。入 時云何。依彼論中先得八禪極令純熟。次 於八禪六種入定調練其心。故經說言。欲入
滅定必先調心。何者六種。一者順入。從初禪 入次第上昇乃至非想。二者逆入。從非想入 次第下轉至初禪出。三逆順入。從初禪入至
第二禪。却入初禪次第上昇至第三禪。劫入 二禪次第上昇至第四禪。如是却入而復上 昇乃至非想。四者順超。從初禪入超第二禪
入第三禪。超第四禪入於空處。如是上超乃 至非想。問曰。何故唯超一地。聲聞超禪不過 一故。五者逆超。從非想定超無所有。入於識
處。超於空處入第四禪。超第三禪入二禪中。 超於初禪起欲界心。六逆順超。從初禪地超 入三禪。却入二禪超入四禪。却入三禪超入
空處。如是却入而復上超乃至非想。然此六 種皆就有漏根本定中轉次相入。不入無漏。 不由方便。問曰。上入至非想地即得出定入
散心不。釋言。不得。何故不得。若從彼出赴 於欲界散亂之心便超八地。聲聞禪定無如 是義。如人極上善心之後不起重惡。彼亦如
是。問曰。若言至非想定不得即出起散心者。 向前六中第三第六至非想定云何得出。釋 言。彼還次第下入至於初禪或至二禪。然後
出定起欲界心。若爾便有八種調心。何得言 六。彼逆入者同第二門。逆次第收故合說六。 調心如。是如是六種調心已竟。次起要期
作滅心意。又復要期其時當出。作是念已方 入滅定。先入初禪根本定中滅欲界心。次入 二禪滅初禪心。乃至轉入非想定中滅無所
有心。非想心後以本要期心心數法忽然而 滅。問曰。有人一世之中數入滅定。為當一一 別須六種入定調心。為當一調能多入定。彼
宗如來一調已後能多入定。聲聞之人隨別 須調。入時如是。出時云何。在滅定中隨時多 少。至本要期欲出之時。以本要期欲出之力
心心數法忽然而生。毘曇如是。次就成實以 辨出入。成實法中趣入滅定有二次第。一種 次第先得八禪。次修聖道斷欲界中修道煩
惱。上至非想非想地結或盡不盡。斷此惑已 次起要期作滅心意并起要期其時當出。 生此要期後然後滅心。先入初禪根本定 中滅欲界心。乃至轉入非想定中滅無所有
心。非想心後以本願力一切心想忽然而滅。 問曰。成實得八禪已別修無漏斷修道惑。然 後滅心。毘曇法中何不如是。釋言。毘曇禪
定斷結。得八禪時無所有下煩惱已盡。不須 更修無漏斷結然後滅心。設修無漏但斷悲 想一地煩惱。故異成實。此成實一種次第。
第二次第先依電光修習聖道斷欲界中修道 煩惱乃至非想。次修八禪得八禪。已次起要 期作滅心意。并起要期其時當出。然後滅心
從初禪入乃至滅定。問曰。毘曇亦得如是先 斷修惑後得禪不。釋言。不同毘曇法中。依未 來禪發無漏觀。斷除三界修道惑時即得八
禪。同治修故。雖得八禪不能現前。更起方便 修乃現前。問曰。向說毘曇法中欲入滅定先 作六種入定調心。成實法中亦如是不。釋言。
不須但得八禪則能滅心。何故如是。彼論宣 說。得此禪已別用無漏斷諸煩惱。無漏調心 是故不假。故彼成實六三昧品云。得八禪
已即能滅心。不假六種。問曰。欲入滅盡定 時為作意滅為不作意。成實兩釋。一義釋 云。作意滅心是心方滅。若不作意更緣餘法。
不名滅心。良以行者斷煩惱來恒常制心。以 制心故欲滅即滅。故彼成實引經說言。欲 入滅定必先調心。第二釋云。不作滅意而
心自滅。如人眠時不念而現。以常修故。入時 如是。出同毘曇。問曰。出時前無意根。定後心 識依何得生。釋言。定前最後之心為意根故
後心得生。問曰。前心滅謝已久。何能生後。說 為意根。成實釋言。因義成故。雖滅生後。如業 雖滅能生後果。成實如是。次就大乘以辨出
入。大乘法中義別有四。一據修始。與毘曇同。 先得八禪。六種調心。要期方便後乃出入。二 據修終。相同成實。直得八禪。要期方便即
能出入。不假六種。入定調心。三據修純。始從 欲界乃至非想。隨何地心欲入即入。欲出即 出。不假先作要期方便。又復不須從初禪入
乃至滅定次第滅心。四據德成。無時不入。以 常寂故。無時不出。以常用故。故經說言。不起 滅定而現威儀為宴坐也。問曰。菩薩何因緣
故獨能常入復能常出。釋言。菩薩畢竟不取 一切心相。故能常入。不取滅相。故能常出。又 復菩薩善入法界差別法門。法界門中有其
寂靜滅心法門。菩薩住之畢竟不捨。故常滅 心復有分別不滅心門。菩薩住之無時暫捨。 故常不滅。出入定相辨之麁爾 (此二門竟) 。
[0646c03] 次辨 滅定時節分齊。毘曇法中。欲界眾生所入滅 定時雖能久而不久入。於中極遠不過七日。 若過七日出定即死。何故如是。欲界眾生段
食養身。段食之勢不過七日。故過七日出定 即死。上界眾生離段食。故入滅定者能經多 時。雖經多時不得過於彼報分齊。過出即死。
成實法中。破毘曇家欲界眾生段食養身七 日須出。彼說一切入滅定者。正受持身縱逕 多劫出亦不死。於中或有出而死者。以本命
根垂盡之時而入滅定。是故出時即便命終。 不由在定多時故死。大乘法中。諸佛菩薩所 入滅定時無限齊。問曰。經說。摩訶迦葉在鷄
足山待彌勒出。從山而起禮覲彌勒現十八 變然後滅身。彼今在山為般涅槃為入滅定。 釋有兩義。若依成實彼入滅定正受持身。故
後能出禮佛現化。若依毘曇彼入涅槃。非是 滅定。若是滅定出即身壞。何能詣佛禮事供 養廣現神化。又復依如阿育王經宣說。迦葉
欲涅槃時往辭世王。云入涅槃。定知所入非 是滅定。又復世尊付法藏中說。佛滅後迦葉 持法經二十年。摩訶迦葉般涅槃後阿難持
法復二十年。如是次第。故知彼今入般涅 槃。問曰。若彼入涅槃者。後時何能詣佛禮覲 廣現神變。釋言。彼是留化神力故能如是。
如佛世尊般涅槃時摩訶摩耶來至佛所。佛 為起坐。亦如舍利目揵連等化火燒身。此等 皆是留化力也。時分如是 (此三門竟) 。
[0647a01] 次就界論。 界謂三界。於中別以三門分別。一明得處。二 明入處。三明成處。言得處者。修得之所名為
得處。小乘法中。最初修得要在欲地。非上二 界。藉說起故。欲界地中有佛宣說滅心之法。 故得修起。上二界中無佛宣說。故不修起。
問曰。上界無佛說法得修諸禪。何為不得修 起滅定。釋言。凡夫過去已來曾得諸禪。以是 凡夫常所得法故上修起。凡夫本來不得滅
定。以非凡夫常得法故上不修起。若退重修 上界亦得。問曰。上界修得之時為得已得為 得未得。釋言。斯乃得於未得非得已得。何故
如是。彼非心法不得冥通三世成故。如人得 戒念念之中皆得未得。彼亦如是。大乘法中。 始同聲聞欲界修得。終則不爾。三界皆得。於
一切處滅心法門常現前故。言入處者。隨身 所在堪能入中名為入處。小乘法中。欲色兩 界堪能現入。非無色界。何故如是。入滅定
者斷絕心慮。欲色界中滅心色在命根猶存。 故得現入。四空無色。復絕心慮命根不立。故 不入矣。大乘法中。諸佛菩薩隨身何處皆能
現入。問曰。無色滅心即死。云何大乘一切處 入。釋言。大乘說無色界猶有形。故雖滅心 命根猶存。又大乘中說有真心常而不滅。無
色界中入滅定時雖息心用心體猶存。故不命 終。言成處者。隨身所在成就不失名為成處。 修得已後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得成就。依
如毘曇滅定是其非想法。故三界皆成。成實 大乘宣說。滅定不繫法故三界皆成。處別如 是 (此四門竟) 。
[0647b02] 次就地論。地謂欲界乃至非想。就 此諸地以明滅定。先明定體。次論入心。後辨 出心。滅定之體宗別各異。毘曇法中宣說。滅
定是非色非心有為法故繫屬非想。與非想 定同招一果。成實說為無為法。故不屬三界。 大乘法中。義則不定。若說六識七識心滅為
滅定體。是無為故不屬三界。若說第八真心 體寂為滅定體亦非三界。若說第七妄識心寂 為滅定體繫屬三界。總相繫屬不別諸地。次
論入心。聲聞滅定非想心入。餘心麁強難可 滅故。菩薩法中始同聲聞。成則不同。云何不 同。始從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地心皆能入故。次
論出心。毘曇法中或非想出。或無所有出。次 第正受非想心出。超越正受無所有出。聲聞 超禪不過一故餘地不出。問曰。滅定非想地
攝。從滅定起無所有心應是次第。以何義故 說為超越。釋言。就地應非超越。論家約就九 次第說。中間隔於非想定故。成實法中。雖無
文證以義推之與毘曇同。毘曇所立彼不非 故。大乘法中諸佛菩薩於禪自在。一切地心 皆悉得出。地別如是 (此五門竟) 。
[0647b22] 次就有漏無漏分 別。先論定體。次辨入心。後明出心。滅定之 體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一向有漏。體是非想。
有漏法故。成實法中一向無漏。體是數滅無 為法故。大乘法中。總相論之體是無漏故。地 持中說為聖住。於中分別亦有有漏無漏之
義。若說六識七識心滅為滅定體一向無漏。 若說第八真識體寂為滅定體亦是無漏。若 說第七妄識心寂為滅定體。相似無漏性是
有漏。次論入心。毘曇法中入心有漏。非想入 故。成實入心一向無漏。問曰。滅定非想心入。 成實論家無漏唯依四禪三空。欲界電光不
依非想。云何說言入心無漏。釋言。成實非 想地中亦有無漏。有何無漏。謂有順舊遊觀 無漏。何者是乎。先依下禪發無漏觀。觀非
想地苦無常等。斷非想結。然後用彼非想 地心。觀非想地苦無常等名非想地遊觀無 漏。依此無漏入滅盡定。大乘法中有漏無漏
皆悉得入。次明出心。毘曇法中。出定之心 或是有漏。或是無漏。非想心出一向有漏。無 所有處或漏無漏。無所有中具有有漏無漏
心故。成實法中出唯無漏。云何得知。如彼成 實滅定品中。破毘曇云。有人宣說。入心有漏。 出心或漏或是無漏。是義云何。答曰。非漏。以
其行者欲入滅定先破一切有為行已然後入 中故。入無漏。出緣泥洹。故出無漏。大乘法 中。諸佛菩薩有漏無漏皆悉得出 (此六門竟) 。
[0647c19] 次就 人論。總相論之唯是三乘賢聖所得。別相論 之小乘人唯有那含羅漢人得。就彼那含羅 漢人中論說不同。毘婆沙中十人得之。謂非
想地九品惑中。從斷一品乃至九品即為九 人。非想地中具縛為一。令為十人。此十 人中始從具縛乃至斷除八品惑來是阿那 含。斷第九品是阿羅漢。成實法中無有非想
具縛能得。要分斷除方乃得云分斷幾品。 論中不辨。有人釋言。於非想地九品惑中斷 前八品唯一品在。患心勞慮故入滅定。或可
如此。或斷一二三四品等亦能滅心。斷之未 盡。是阿那含盡。是羅漢。大乘法中。種性已 上一切皆得。若復通論十信已上亦漸得之 (此七門竟) 。
[0648a04] 次對經中第八解脫以辨同異。毘曇法 中正用滅定為第八解脫。成實法中滅定與 彼第八解脫一向別體。第八解脫偏在果中。
滅盡定者通因及果。故成實言。滅盡定者學 人亦得。第八解脫唯無學得。又彼論言。 滅盡定者滅心心法。第八解脫滅諸煩惱。彼
論復言。滅盡定者滅想受等。第八解脫滅無 明愛。故知全別。大乘所說與毘曇同。故大品 經六度攝品中宣說。菩薩第八解脫滅定為 體。涅槃亦爾 (此八門竟)
。
[0648a13] 次釋其文。如經中說。過 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想受滅身作證名滅盡 定。言過非想非非想者。論釋不同。毘曇釋云。
過者名到。到非想地即能滅心。故名為過。非 謂要斷非想煩惱超出名過。成實釋云。超出 名過。故彼論言。學人能見非想地中一切行
空斷非想結。名之為過。但斷未盡。不能不生 故名學人。非是始到說之為過。大乘法中文 無定判唯義判之與毘曇同。菩薩雖未斷非
想惑隨分亦得滅盡定故。想受滅者。依如毘 曇理實通滅一切心法。但想及受二數強故 偏說滅之。此云何強。如論中說。煩惱法中受
為愛根。想為見本。淨法之中受修諸禪。想修 無色。故說為強。成實非此。若說想受二數強 故偏言滅者。心王最強。何故經中不說心滅。
又復想受皆依心王。何不說心。若欲釋通就 主而言。應云心滅。但彼滅定滅八禪心。八禪 定中受修諸禪。想修無色故對想受以彰滅
矣。成實所立滅盡定中滅一切心滅。一切 法通名為受。受有二種。一者想受。二者慧受。 有為緣心名為想受。無為緣心名為慧受。言
滅想者。明有為緣想受滅也。隱受在想。故 云滅想。言滅受者。明無為緣慧受滅也。隱慧 彰受。故說滅受。問曰。心滅通攝空有。何不就
通說心滅乎。為彰空有二心滅。故餘經論中 多同毘曇。身作證者。是中無心唯有色身。 定與身合名身作證。故成實言。八解脫等皆
是身證。何故獨說滅定身證。答曰。是中更無 有心。唯有身故。滅定如是。
一乘義二門分別 (釋名義一 辨體相二)
[0648b14] 第一門中釋其名義。所言乘者對人名也。行 能運人。為人所乘故名為乘。所言一者釋有 四義。一簡別名一。二破別名一。三會別名
一。四無別名一。言簡別者。據實以論唯一 大乘隨化分三。簡別彼三。是故言一。言破 別者。佛隨眾生假施三乘。眾生聞已執為定
實。佛為破其所執假三。是故言一。故經說 言。十方佛土唯一佛乘無二無三。又經亦言。 唯此一實。餘二非真。言無二者。一大乘外無
別聲聞緣覺二乘。言無三者。一大乘外無別 聲聞緣覺二乘。并無隨化所施大乘。問曰。直 說無三之時無二已竟。何須別說無二無三。
釋言。聲聞緣覺乘者。是大乘家對。然大有 二。一者實大。二者權大。聲聞緣覺非直是彼 實大家對。當知亦是權大家對。言無二者。無
實大家所對二也。言無三者。無權大家所 對二乘并無權大。故言無三。何者實大。如華 嚴等所說是也。彼說菩薩實修一切十三住
中無漏真德。息除妄想證性成佛。故名為實。 何者權大。如彼三乘別教之中所說是也。彼 說。菩薩三阿僧祇但修有漏六波羅蜜。不習
諸地無漏真德度三僧祇。次於百劫修相好 業。於最後身修世八禪。厭離斷煩惱後觀 四諦道樹成佛。言不稱實故名權大。破斯權
大并破餘小。是故言一。言會別者。總唯一大。 佛隨眾生分一為三。今還攝三以歸一大。因 無異趣。果無別從。是故言一。故經說言。說
大威儀以為木叉毘尼法等。木叉毘尼即大 乘學。又經復言。聲聞緣覺乘即是大乘。法 華亦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良以根本無二
法故。問曰。向前破三辨一。今復何故會三為 一。釋言。對情破其別取。故說破三。廢情就法 一外無三。是故會別。即是一也。問曰。乘者人
之所行。三乘人別隨人說乘。乘應定別。云何 為一。釋言。此以理一故爾。故經中說三乘 雖異同一佛性。其猶諸牛色雖種種乳色無
別。三乘如是。佛性無別。性無別故。證之未 圓唯一佛因。證之圓極唯一佛果。是故就實 唯一大乘。故經說言。世若無佛非無二乘證
二涅槃。一切世界唯一佛乘。更無餘故無別 二乘得二涅槃。會別如是。言無別者。就實 論乘由來無別。非有三別可會可破。猶如虛
空平等無二。是故言一。問曰。一乘以行為 體。行別千殊。云何乘一。釋言。法門有其二 種。一別相門。二共相門。若就別相乘有無量。
今就共相。是故言一。其猶眾木共成一車。此 亦如是。然此一乘經論之中亦名大乘。解有 兩義。一隨人解釋。諸佛菩薩是其大人。大人
所乘故曰大乘。二當法辨釋。備攝寬廣。是 故名大。名義如是。問曰。乘義道義何別。總相 釋之。能通名道。能運名乘。於中別分乃有三
種。一就行法相對辨異。乘者是行。道者是法。 行能運人。故說為乘。法為行履能通行心。故 說為道。然就乘中非無有法。今對道法唯說
為行。道亦有行。對彼乘行偏說為法。二就 行中隨義分異。一切行德能通名道。能運名 乘。又復諸行體通名道。用通名乘。云何體通。
行無障故。云何用通。能運人故。三就法中隨 義分異。能通名道。能運名乘。又復諸法體通 名道。用通名乘。問曰。乘義門義何別。總相分
之通入名門。能運名乘。於中分別亦有三種。 一就行法相對辨異。門唯就法。通行人故。乘 唯就行。能運人故。二就行中隨義分異。一切
諸行門別名門。能運名乘。又復諸行通入 名門。運通名乘。三就法中隨義分異。一切諸 法門別名門。運通名乘。又復諸法通入名門。
運通名乘。問曰。道義門義何別。釋言。體一 隨義名異。通入名門。通到名道 (此一門竟) 。
[0649a24] 次辨 乘體。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乘法分別。乘 有二種。一者乘法。二者乘行。法有三種。一者
教法。所謂三藏十二部經。二者理法。所謂佛 性。於中分別二諦一實緣起法界是其理也。 三者行法。六度等儀。言乘行者要唯三種。一
聞。二思。三是行修。依教生聞。依理成思。依 於行法集起行修。問曰。經說聞思修證。今此 行中何不說證。攝入修故。二行斷分別。行德
雖眾無出三種。一智。二福。三者是報。波若 是智。五度是福。又復波若一向是智。施戒及 忍一向是福。精進與禪亦福亦智。壽等八種
是其報也。此三種中依智起福。依福起報。故 地持言。若報報因及與報果皆依福起。福依 智起。此三至果轉名波若解脫法身。智為波
若。福為解脫。報為法身。行德如是。言斷德 者。要唯三種。一煩惱斷。五住結亡。此前智慧 所斷滅也。二者業斷。分段變易二種因亡。此
前福德所遠離也。三者苦斷。分段變易二種 報盡。此前淨報所出離也。此三種中斷煩惱 故諸業不生。業不生故苦報不起。苦不起故
得大涅槃。以斯行斷為一乘體。三自利利他 二行分別。自行有二。一厭有為起離過行。二 求佛智起集善行。利他亦二。一大悲方便。拔
令出苦。二大慈方便。化令得樂。以斯兩行為 一乘體。自行之乘至果便住。化他行乘畢竟 無盡。所化眾生不可盡故。四證教分別。無始
法性顯成今德。名為證行。依教修起方便行 德。名為教行。此之兩行該始及終。五因果分 別。因雖眾多無出滅道。果雖無量不出菩提
涅槃之德。問曰。因行運人至果可名為乘。 果德窮滿更無進趣。云何名乘。釋有三義。 一乘因至果。果仍因名故說為乘。二者至果。
雖無去處非是果德不能運去。如劫盡火更 無所燒非火不能。此亦如是。以其能運故說 為乘。三至果中自行雖竟化他未息。乘大涅
槃周旋齊度一切眾生。故得名乘。乘體隨 別難以具論。略舉斯五行無不攝。一乘如 是。
二種莊嚴義四門分別 (釋名一 就位分別二 辨 體三 就人分別四)
[0649c06] 二種莊嚴者。一福德莊嚴。亦名功德。二智慧莊 嚴。言福德者。善能資潤福利行人。故名為福。 福利是其善行家德。如清冷等是水家德。言
功德者。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 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言智慧 者。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
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說以為慧通則義齊。 此福與智經中或復名為莊嚴。或復說之為 菩提具。或名助道。或稱律儀。言莊嚴者。如
涅槃說。分別有四。一能嚴人。二能嚴心。第三 嚴果。第四諸行共相莊嚴。故曰莊嚴。能為 佛因亦名菩提具。資順菩提名助道法。言律
儀者。如地持說。內調名律。行合真則。故曰 律儀。亦可調法名之為律。行合戒律。故曰律 儀。能嚴行人。故曰莊嚴。名義如是 (此一門竟) 。
[0649c20] 次 辨體性。於中別以三門分別。一就行分別。 二體德分別。三體用分別。言就行者。行謂六 度。攝此六種以為福智。相狀如何。經論不
同。乃有四別。一依優婆塞經。施戒精進以 為福分。忍禪波若以為智分。何故如是。施之 與戒隨事修行資助行人。福利義顯故說為
福。不能照見。故不名智。精進雖能遍策諸 行而彼精進性是發動。隨事修行精進相顯。 故從戒施攝之為福。餘三種中。波若正是照
見之性。故說為智。即彼波若安法名忍。忍 體是慧。故攝智中。如五忍等。然就忍中義別 有三。一他不饒益忍。加損能受。二安苦忍。逢
苦堪耐。三法思惟忍。於法能安。此三種中 前二非慧。後一是慧。彼經偏說法思惟忍為 忍度。故攝入智中。即彼波若住緣名定。定體
是慧。故攝智中。然就定中義別有二。一者事 定繫意住緣。二者理定慧心不動。彼經偏說 理定為禪。是故禪度攝入智中。二依相續解
脫及地持論。施戒及忍同為福分。波若智分。 精進與禪亦福亦智。施戒及忍但能資潤。故 說為福。體非慧性。不能照見。故不名智。波若
慧性。故說為智。簡別前門。故不名福。精進與 禪那體性是福。從其所生故。分二種福之 與智。故地持說。依精進故修行施戒四無量
等。是其福分。起聞思修是其智分。依禪修習 四無量等是其福分。修陰界入巧便觀等是 其智分。問曰。向說。依精進故修行施戒四無
量等以為福分。何故依禪唯修無量以為福 分。釋言。精進遍策諸行。是故通起施戒等善 以為福分。施戒散善不依禪生。是故唯起四
無量等以為福分。又問。精進起聞思修通為 智分。何故依禪唯起修慧巧便之觀以為智 分。正以精進遍策諸行。是故通起聞思修等
以為智分。聞思二慧乃是禪因非是禪果。是 故依禪唯起修慧以為智分。三依大品等經。 前之五度是其福分。體非慧性照明法故。故
彼經中說之為盲。波若是智體。是慧性照明 法故。是故論中說之為眼。四依涅槃經。前之 五度及事中波若同為福分。以其不能見實
義故。照理波若說之為智。見實義故。故彼經 言。福莊嚴者從檀波羅蜜乃至波若非般若 波羅蜜。慧莊嚴者是波羅蜜。何者波若。非
波若波羅蜜。何者波若是波羅蜜。彼說六度。 各有二種。一者布施乃至波若非波羅蜜。二 者布施乃至波若是波羅蜜。隨事修行不到
實義。非是自性清淨度故非波羅蜜。合理成 者是其自性清淨度故是波羅蜜。於中前五 體非慧性一向為福。就波若中分取波若非
波羅蜜助成前五亦判為福。分取波若是波 羅蜜為智慧也。上來第一就行分別。次就體 德以分福智。真心為體。從緣修生諸行為德。
心體本淨從緣說染。後息妄染真心始淨。真 心始淨內照法界。說之為智。從緣修生方便 行德。資順義強。通說為福。體德如是。行體雖
眾無出證教。無始法性顯成今德。是證行也。 方便修生是教行也。教行修起資順義強。通 說為福。證行體明照窮法界。說之為智。體
德如是。次就體用開分二種。體謂證如涅 槃之行。用謂隨緣世間之行。用隨世間同世 福善。說之為福。體則合如照第一義。說之
為智。隨世行中非無有智。隱而不彰。合如行 中非無有福。隱而不說。故涅槃云。福莊 嚴 者。有為有漏以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
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果報。無礙常 住。是賢聖法。是凡法者。諸佛菩薩常在世間 同凡行也。以同凡故有為有漏有礙非常。
是聖法者。諸佛菩薩捨離世間合如行也。以 合如故無為無漏無礙常住。此二即是地經 之中常與無常二種愛果。福德是彼無常愛
果。智是常果。然此二種性不相離。故經中說。 無常共常常共無常。二種莊嚴體性如是 (此二門竟) 。
[0650c05] 次就位論。位別有二。一世間出世間相 對分別。地前世間。地上出世。然福與智義有 通別。通而論之並通世間及與出世。所言別
者如法鼓經說。地前之行名為福德。地上所 行說為智慧。良以地前在相修行隨事猶潤 故說為福。於深法性未能證見。故不名智。
初地已上於深法性證見分明。故名為智。簡 別前門故不名福。二約眼見聞見分別。如涅 槃說。初至九地聞見佛性未能眼見。因名為
福。十地若佛同能眼見說之為智。位別如 是 (此三門竟) 。
[0650c15] 次就人論人。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 及佛。約就此人以辨福智。略有二門。一對理 分別。凡夫所行隨事資潤。說之為福。未能見
理故不名智。三乘所行見理而成。故通名智。 簡別前門故不名福。二對實分別。實謂不空 如來藏性。凡夫二乘於實未見。一切所行通
名為福。諸佛菩薩見實性故。一切所行通名 為智。凡夫二乘非無智慧。隱而不彰。諸佛菩 薩非無福德。隱而不說。二種莊嚴略辨如 是。
二種種性義三門分別 (行位相對定其先後一 就分別二 就行分別 三)
[0650c27] 第一門中。約就行位辨定先後。二種性者。 一習種性。二性種性。此二種性若據位分習 種在前性種在後。若就行論性習同時。以同
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 種。尋用取體先明習種後明性種。與彼證道 教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世
間之行為教道故。所以在前。地上之行為證 道故。所以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以同時 故先後不定。依體取用。先證後教。尋用取 體先教後證。先後如是。
[0651a07] 第二門中。就位分 別。為辨種性通對解行十地以論。於中義別 有其四門。一釋其名。二約解以分。三就行顯
別。四通解行以彰其異。名字如何。言種性 者亦名十住。若言十住當分為名。解觀成就 不退名住。若言習種對後立稱。依前觀解習
後性種所成行德。修而未成。說之為習。望後 佛果能生曰種。第二性種亦名十行。若言十 行當分以名備具法界一切行性。故名為行。
言性種者對前望後以立其名。前習種中所 修行德至此位中成就不壞。故名為性。望後 佛果能生曰種。解行之位名有四別。一名解
行。二名發心。三名迴向。四名道種。言解行 者。對出世道以立名也。於出世道解而行。故 名為解行。言發心者。對果以名。於大菩提起
意趣求故名發心。亦可發求出世之心故名 發心。言迴向者。亦是對果以立其名。迴己善 法趣向菩提。故名迴向。言道種者。當分望
後以立其名。當分中之如觀道立故名為道。 望後佛果能生曰種。十地之位亦有四名。一 名十地。二名行方便。三名菩提分。四名聖
種。言十地者。當分以名。行德成就住處名地。 亦可望後能生名地。行方便者。當分以名。善 起諸度名行方便。菩提分者。當分為名。出世
之道名曰菩提。道行差別名菩提分。亦可此 言對果以名。佛果之道名曰菩提。地上所行 與彼為因名菩提分。言聖種者。當分望後以
立其名。當分之中會正名聖。望後能生故說 為種。名字如是 (此一門竟) 。
[0651b06] 次就觀解以分其位。解 別有四。一知教法。知諸教門若權若實。二 知義法。知諸義門若通若別。三知理法。知相
空寂。四知實法。知一切法皆從佛性真心所 起體則是真。通則位位俱解此四。於中別分 習種位中偏解教法。故華嚴云。十住菩薩隨
所聞法即自聞解。不由他悟。性種位中尋 詮達旨。解知義法。解行位中破相歸寂解知 理法。初地已上悟實窮本解知實法。解有此
別。故分四位。又更分別習種位中。尋詮取法 知世諦義。性種位中。捨詮求理知第一義。解 行位中。破離有無趣入中道知一實義。初地
已上悟實隨緣了知緣起無盡法界。解有此 別。故分四位。第一解知生死涅槃染淨法相。 第二解知無相空理。第三解知非有非無一
實之義。第四解知如來藏中真實法界緣起 之門。解別如是。理實通論一一位中皆具此 四。隨別論之習種位中觀行初起。解知染淨
差別法相。性種位中觀解轉勝。捨相趣寂解 知無相第一義諦。解行位中觀解轉深。破相 畢竟解知非有非無之法。初地已上觀解畢
竟解知真實緣起法界。解有斯異。故分四位 (此二門竟) 。
[0651b28] 次約諸行以別其位。行有二階。一者行 種。二者行德。此二之中各有始終。就行種 中習種始。習性種終成。行德之中解行始
習。十地終成。行有此別。故分四位 (此三門竟) 。
[0651c03] 次就解行以分四位。於中有二。一解行參論。 二解行并說。言參論者。此四位中分為兩對。 前二一對先解後行。後二一對先解後行。
相狀如何。習種位中成就教解。故華嚴云。十 住菩薩隨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性種 位中隨起教行。故華嚴中說為十行。初對如
是。第二對中初解行住修習理解。是故經中 說為解行。解為行故。又地經中說彼解行為 觀分明。觀猶解也。初地已上成就理行。故論
名為行方便持。據此以論習種解行解觀成 就。性種十地行德成也。言并說者。聞思修 證四種之中。聞思是解。修證是行。習種位中
依教生解成就聞慧。性種位中依義生解成 就思慧。解行位中依教起行成就修慧。初地 已上依理成行成就實證。解行相對分別如 是。上來四門合為第二就位分別。
[0651c18] 第三門 中就行分別。然就行中義別有四。一釋其名。 二辨體相。三明真妄作滅之義。四約時辨異。
名字如何。性種性者從體為名。無始法性說 之為性。此之法性本為妄隱。說之為染。隨修 對治離染始顯。說以為淨。始顯淨德能為果
本。目之為種。此乃顯性以成種故名為性種。 種義不壞。故復名性。故論說言。性種性者 無始法爾。習種性者從因為名。方便行德本
無今有。從習而生。故名為習。習成行德能生 真果。故名習種。性義同前。故論說言。若從 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性。名義如是 (此一門竟) 。
[0652a01] 次辨體相。此二種性同用真識以之為體真 識之中義別有三。謂體相用。體謂平等如實 法性。古今常湛非隱非顯非因非果。故經
說言。非因非果名為佛性。此之謂也。語其相 也。真實緣起集成心事。所謂一切恒沙佛法 集成真實覺知之心。此心妄隱義說為染。出
纏離垢義說為淨。淨中之始能為果本生後 果。故說為性種。語其用也。真識在染與妄和 合起作生死。在淨隨治集起行德。行德初立 能生後果說為習種。體相麁爾
(此二門竟) 。
[0652a10] 次辨真 妄作滅之義。於中先明真妄兩心有作不作。 後明真妄有滅不滅。問曰。真妄二心之中。何
心能作習種行德。何心不作。釋言。唯真則無 作義。單唯妄想亦無作理。真妄相依方有作 義。是義云何。若唯真實而無妄者真即平等。
故無修作。若唯妄想而無真者。妄想之法化 化自滅體既不立焉。有眾作。故經說言。 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
妄依真真隨妄轉。故有修作。問曰。妄心何 緣能作。釋言。妄心有三因緣。所以能作。一 以現在善友緣力所以能作。謂諸眾生於現
在世由佛菩薩善友教化。故妄心中能修種 性一切行德。二以過去善行因力所以能作。 謂諸眾生由其過去曾習眾善薰發現心。故
妄心中能修眾行。三以所緣真力故作。謂彼 所依如來藏中。具足一切功德法性薰發妄 心。故妄心中發生諸善。問曰。真心何緣能作。
釋言。真心亦以三緣所以能作。一以現在善 友緣力所以能作。謂諸眾生於現在世由佛 菩薩善友教化。故真心中出生諸行。二以妄
修薰力故作。謂諸眾生妄想心中修集眾善 彼善薰心。故真心中起諸善法。三以自體薰 力故作。是義云何。真心之體是如來藏。如
來藏中具足一切恒沙法性。彼法薰心故真 心中發生諸善。若心體中不具一切恒沙法 性雖加功力善不可生。作善如是。次辨真
妄有滅不滅。真妄別論。妄想緣修一向盡滅。 真修不滅。何故如是。妄想之法相有體無。 窮之則盡。所以盡滅。故楞伽云。妄想爾。涅槃
智彼滅我涅槃。真實之法相隱性實。研之則 明。明顯真性說為行德。所以不滅。隨義具論 真妄皆有滅不滅義。是義云何。妄法體虛終
歸灰謝。所以盡滅。藉妄薰真。真實行德由妄 薰起。故言不滅。妄盡之時真隨妄息。不復更 起。故言真滅。真體常存。故云不滅。作滅之義 辨之麁爾
(此三門竟) 。
[0652b17] 次第四門約時辨異。此二種 性在外凡時但名佛性。不名行德。佛性有二。 一法佛性。二報佛性。法佛性者是性種因。報
佛性者是習種因。二性何別。法佛性者本有 法體。與彼果時體無增減。唯有隱顯。淨穢 為異。報佛性者本無法體。但有方便可生之
義。此二如前佛性章中具廣分別。是二佛性 依至性地名二種性。法佛之性轉名性種。報 佛之性所生行德名為習種。是二種性至解
行中名得方便及清淨向。彼習種性至解行 中名得方便。彼性種性至解行中名清淨向。 彼得方便及清淨向至初地上轉名二道。彼
得方便轉名教道。彼清淨向轉名證道。教 道至果轉名報佛方便菩提方便涅槃。證道 至果轉名法佛性淨菩提性淨涅槃。此等雖 復隨時變改其義不殊。二種種性辨之麁
爾。
證教兩行義三門分別 (釋名一 辨相二 料簡可說不可說義三)
[0652c06] 第一釋名。證教兩行出地經論。所言證者乃 是知得之別名也。實觀平等契如名證。所言 教者義別有七。一方便行德。依教修起從其
所依。故名教行。二差別之行。可以教辨行從 詮目。故名教行。三知諸佛所說教法。從其所 知故名教行。四說法智行。能起言說教被世
間。故名教行。五平等證行。約言分異。異從教 別。故名教行。六行能顯真義說為教。如因分 行名為說大。七上德下被義名為教。如楞伽
云。法報說等。然此二行藉教以彰應通名 教。行成合法應通名證。為別兩行隱顯異名。 實觀平等證法義顯。故偏名證。方便行德詮
題易及。故獨名教。此證與教集起名行。名 義如是 (此一門竟) 。
[0652c19] 次辨體相。義別有九。一修成 相對以分證教。一切地前造修方便名為教 行。以比始修依言起故。一切地中所成之德
名為證行。以此成德證法性故。此二猶是地 經之中。最初所行成就佛法地證。論釋言。 最初所行是阿含。行成就佛法是證行。此之
謂也。又此教者是彼說大因分之行。是中證 者是彼義大果分之行。二就位分別。地前所 修名為教行。世間之行依言起故。初地已上
一切諸德同為證行。行熟捨言證法性故。此 二猶是地經之中嘆眾二淨。彼說地前聞思 修等為阿含淨。猶此教行。十地行德同為證
淨。猶此證行。三真妄分別。一切妄修此名 教行。一切真修齊為證行。故地論言。聞思 修及報生識智。是則可說。以可說故名之
為教。真智不爾。離文字故。以離文字故說 為證。四直就妄修隨義分別。妄修有二。一 隨事造修福德之行。二依理所成智慧之行。
福依事易以言彰。故說為教。慧依理成照 理分明。故言為證。問曰。妄修不能會真。 云何名證。釋言。妄修雖不體會緣中相應。
故得名證。五就真中相實相對。因分之中 得彼出世真證無相說為教行。彼相現於教 行中故。尋相得實說為證行。此二猶是地 經之中增上妙法光明法門。彼增上法是此
證行。彼光明法是此教行。言光明者。論自 釋言。此大乘法顯照一切餘法門故。謂顯世 間修行心中。六就真中體德分別。無始法性
顯成今德。是其體也。從緣修起方便之行。是 其德也。體為證行始顯。淨智證自體德故 為教行。方便行德本依言教修習生故。此二
猶是地經之中金莊嚴具所況法是。金體清 淨喻於證行。環玔等相喻於教行。七就真中 體用分別。次前證教同說為體。依此體上教
智外彰說以為用。體為證行。證法性故用為 教行。正說法智照明世故。此二猶是地經之 中摩尼珠光所況法是。珠體清淨喻於證行。
光明外照喻於教行。故地論言。證智法明摩 尼寶中放阿含光。八就真體約詮就實隨義 分別。平等證體說為證行。即此證體約言
分十說為教道。此二猶是地經之中虛空鳥 跡虛空畫處所況法是。平等虛空喻於證行。 故地論言。鳥跡住處名句字身住處菩薩地
證智所攝。空中鳥跡風畫之處喻於教行。 故論說言。非不於中有此言說十地差別。約 言分十。故從詮目名為言說。九就真中自
分勝進相對分別。自分所成一切行德若體 若用斯為證行。自於此法已證得故。勝進分 中上受佛教名為教行。此二猶是地經之中。
嘆金剛藏證與阿含二力并是。彼中宣說。 妙無垢智無量義辨演說美言真實相應同為 證力。猶此證行。於佛教法念堅淨慧為阿含 力。猶此教行。體相如是
(此二門竟) 。
[0653b13] 次辨證教有 可宣說不可說義。於中且就初對論之。餘類 可知。然就初對修成門中義別有三。一就證
教二行相對。以辨可說不可說義。二唯就證。 三唯就教證教相對辨之云何。教行可說。 證行叵論。蓋乃就其修證時語始修之時未
出名相。行外猶有名相可得。用之顯修。是 故可說。得證之時證諸法如。證外更無名相 可得。知復用何表影實證。是故證行一向
不說。良以可說偏在教故。地經說言。但說 一分。言一分者所謂因分。此名始修教道之 行為因分也。以其修行不可說故。地經說
言。十地如是。不可說聞。證教二行相對如是。 次唯就證以辨可說不可說義。然證望教一 向叵說。於中別論亦有可說不可說義。義相
云何。分別有五。第一可以總相玄標名為可 說。故地經中宣說五偈顯示義大。又復經中 說之為證。不可即相指以示人名不可說。
故地經云。言說不及。此義如彼空中所有鳥 跡風畫等處。可以玄談名為可說。不可即 相指以示人名不可說。第二可以拂相顯示
名為可說。不可相論名不可說。何故如是。證 離名相不可說聞。今還道證不可說聞。言 當彼法名為說證。故金剛藏彰地難說名顯
義大。若言證法可說可聞。言乖彼法則不名 說。第三可以況詮顯示名為可說。故地經中 用彼因分所修之行。況顯果分離相真德名
喻相應。喻猶況也。不可直詮顯示彼法名不 可說。第四可以自體真法互相顯示名為可 說。於中或有因果相顯。故地經中舉彼佛法
用顯地法。或復體用互相顯示。如地經說。 彼經之中金莊嚴具所況之法以用顯體。摩 尼光等所況之法以體顯用。或復行法互相
顯示。故地經中用彼真智顯示地法。是等皆 是自體真法互相顯班名為可說。不可用彼 情相顯真名不可說。第五情實相望以說。據
情望實情外有實。可以談論名為可說。就實 望情實外無情。知復用何施名說實。故不可 說。證中可說不可說義差別如是。次就教行
以辨可說不可說義。教中隨義亦有可說不 可說義。教行之中義含真偽。偽修可陳名為 可說。真修難顯名不可說。故地經中彰彼因
分觀修之德云。言難說自心知也。證教兩行 辨之云爾。
大乘義章卷第九 (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