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the Treatise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起信論疏筆削記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長水沙門子 璿 錄
[0370a24] ◎問有三段。一指前按定。論悉有真如等者。 凡是有情皆具本覺無二圓滿。以皆具故。熏 義合齊故。云等皆。論云何下。二述其所疑。現
在等者。約橫說也。現今且見有信者寡。無信 者眾。論無量等者。合云前後無量差別。譯者 迴文不盡也。未來等者。此約竪說。約望未來
發起信心。遲速不等故云前後。更有厚薄進 退邪正等異。故云無量差別。此乃橫則有無 差別。竪則前後差別。前後之言亦通過去。內
熏等者。熏既是齊信亦合齊。不合有於如是 差別。論皆應下三結成其難。一時者有二意。 一揀信之有無。二揀起之前後。自知有真如
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證。一 時之言須通此三而轉。執別等者。謂執有信 無信前後等別。便疑真如亦有等類不同也。
[0370b10] 論答中二。初標所疑也。本一者。凡聖一體平 等無二也。淨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聖賢 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此一句標所疑之
通。下則釋所執之別。
[0370b14] 論而有下。二釋所執三。初明所依根本差別 也。疏根本等者。既是生滅妄法法爾。不得平 等。眾生具此各各不同。不同真如一體平等。
故云厚薄。前後亦爾者。厚者即遲信。薄者則 速信。信之厚薄進退等例知。非彼等者。過在 無明有厚薄。不是真如成等差。
[0370b20] 論過河沙下。二約能依。二障差別。二先所知 障等上者。意明煩惱數過河沙等上。又約所 障法門。既多能障之惑遂成無量故。云河沙
等上。等者。等微塵也。詳之。疏無知者。迷俗 諦門中事法以不能正知不能盡知故。麁分 者以所知中有二分故。一迷理者為細。二迷
事為麁。天台號為塵沙。小乘名為不染污無 知。今是此分也。
[0370b28] 論我見下。二煩惱障也。疏四住者。即六麁之 中二也。何故不對五意。以五意是所依眾生。 無知四住是彼所有。今取此二正障。信心及
諸觀智故偏舉也。疏文亦爾。何故二障俱名 煩惱。以此二障體皆虛妄性喧煩故。非是寂 靜通名煩惱。
[0370c05] 論如是下三雙結難了。疏皆依下若據生起。 即次第而生。今此橫論故皆依無明也。非一 謂二障互為前後差別。則等分偏增有殊。佛
了等者。降此已還各隨其分。未能盡知。唯佛 窮證。故能知也。故前疏云。若至心源得於無 念。則遍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
[0370c11] 立理中。疏若獨等者。反縱所難。然今下順通 其義。故致下結答。故上下引證。並可見。
[0370c13] 喻中論木喻眾生。火性喻本覺。人知喻佛等。 方便即鑽燧之事。喻悲願說法。燒木即先有 火起。火喻發心修行。燒木喻斷煩惱。此中若
無及不假之言。正顯闕緣也。
[0370c17] 法中論為緣者。即慈悲願護說法教導。合正 用鑽燧等。入涅槃者。合上火出木盡灰飛煙 滅也。上喻中雖無顯文。以燒木之言。便含此 義。
[0370c21] 闕因中論未有熏力者。如濕木之遇繩鑽。雖 有火性而鑽之不生。障者亦爾。雖有本覺聞 法亦不悟解。不能究竟等者。亦有聞法信受。
暫時發心。然鮮克有終。不能久永。如下所說。 或有見佛色相。或供眾僧。或因二乘。或學他 發心。悉不決定。或退凡夫二乘之地。此如濕
木鑽時還有熱氣。然不能出火燒木。如世間 法甚眾。於中信解修趣者實難其人。良以內 熏力微惑障厚重。以喻類法。昭然可見。
[0371a01] 明得中論因緣具者。如乾木之遇繩鑽也。諸 佛等者。此則揀異二乘等。以顯遇真善知識 也。然此段文有二種加義。初以慈悲等是冥
加。由冥加故起信修善。次從以修下是顯加。 謂現身說法。由顯加故進行證果。於中修善 成熟一句。躡前起後也然前喻文正喻初段
冥加之意。若喻後段顯加之文。應如加之以 積薪鼓之。以烈風則令前木都盡也。疏自分 者。創發其心。始修善行。此親賴前因緣之力
故。云自分也。勝進者。若推其本。亦是前來內 外熏力。今約末而論。並前自分。又校一重故 云勝進。示義等者。謂示義令解。教行令行獲
大法利故生法喜。斯則自分當信位。勝進當 解行。向即十迴向。道即地上行。涅槃即佛果 也。然善友與行人相值誠難。且如世間有欲
發心者。則不遇真善知識。有真善知識。則不 見發心之人。感應道交實為不易。如涅槃中 針芥之喻。并法華中龜木之喻。此皆顯善友
難值。今之行者儻偶斯緣。聞法解悟。豈不思 夙植德本。而無欣慶乎。而不求進乎。豈不思 後世為先業所牽。得如今世遇勝友乎。誠宜 勉之。
◎
[0371a23] ◎二徵列。疏為於下約能應明差別。凡小是 機為彼機故。現形不同也。謂應以佛菩薩等 身得度者。即現其身等。隨機萬變不可一準。
以彼事識從境而起。不了唯心。隨其分別情 量所不同也。此則差別在佛。差別即緣也。 亦可下約能感明差別三乘不同。已是差別。
況復各有勝劣之異宜樂之殊。此則差別在 機。緣即屬佛。差別之緣也。然由機之差別。遂 令應有差別。非謂佛身有異相。爾如鏡光是
一像異由形也。謂三賢下出差別緣體。下說 十住菩薩便能現八相化利眾生。況其上位 豈不然乎。為諸下約能化顯平等。菩薩則始
從信位。終至十地。業識者。必兼現轉。但現一 味佛身。更無三乘之異故云唯現。以此菩薩 深解境界唯心。不外執定相。故現平等佛身。
與其為緣。此即平等在佛也。故下文云。以同 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亦可下約所 化顯平等。同發大心同信大法。同解大義。同
修大行。同無退轉。故皆平等。此則平等在機 也。故文云。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身。持 業依士亦同前說。謂初地下出緣體。謂登地
已去菩薩。以無分別智證平等理。知一切 眾生真如平等無異。故現平等佛身應眾生 也。
[0371b18] 一感用因。疏機欲人者。此人是樂欲修進之 機。即諸求三乘人也。外緣體者。即三賢已上 菩薩。及佛皆能作此緣故。修行時者。謂始起
厭求修習善根時也。於中有發意求三乘道果 之異。論乃至得佛者有二義。一則於中有羅 漢辟支。故云乃至。二者。此中但說從始發心。
終至成佛中間所經劫數。值遇外緣不能具 敘時節。故超越而言云乃至也。器者喻也。方 圓大小各有分量。三乘勝劣可以類之。則受 道之機器也。
[0371b28] 開總中。論父母等者。如釋迦之度羅睺。父之 力也。又度諸母子姪等。眷屬諸親力也。又如 淨德與淨藏淨眼。共化妙莊嚴王。亦眷屬之
力也。謂彼等宜以此類化度故。佛為現父母 等身。餘意例同。論給使者。即供給走使。涅槃 經云。榮豪自貴。我於其人為作僕使。趨走給
侍。淨名云。見須供侍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 其意。乃發以道心。論知友者。知聞朋友。如鶖 子之化目連。以切磋琢。磨共成其器。論冤家
者。如未生冤王弒害父母。令其獲得果證。又 如無厭足王以殺事故。令眾皆得解脫門。論 四攝者。一布施。令他附己。二愛語。為他說法
熏成淨種。三利行。隨彼所行方便利之。令善 根成熟。四同事。過惡同惡而斷彼惡。遇善同 善而進彼善。以此四事隨機曲誘。攝令入道。
然於五中唯第四是逆方便。餘皆順也。
[0371c15] 二攝別中論無量行緣者。若干種心皆須稱 可。隨時方便難以具陳。不能言數。故云無量。 如法華說觀音妙音現化等。即斯事也。
[0371c18] 二辨用中。論以起下是能熏。眾生下是所熏。 增長善根是利益也。善根謂信心展轉。能生 解行證等枝葉華果故言增長。若見者。或見
其形。或覩神變。如前現其差別形事。令彼見 者歡喜生善破惡入理。乃至一二三四益等。 故淨名云。或有怖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
斷疑等。若聞者。或聞彼教勸令入道。或因聞 彼所誦經教。尋文生解成聞慧故。或則聞說 自他功德。而發善心。
[0371c27] 一就根開緣中。論近遠二緣者。由障有厚薄 故。遂令內熏有力無力。由內熏故。外值勝緣 發起善根。遂有勝劣。由勝劣故。令根有熟不
熟。以此遂成利根鈍根入道遲速也。
[0372a02] 二各開中。論增長行緣者。諸佛為緣。為令三 乘行人各增自行。以入正觀故。疏方便行者。 即正觀之方便也。見道已前所修諸行。皆是
入理之方便故。論受道緣。三乘行人入見道 已去。親證真如。名為受道。此亦諸佛為緣。令 其入證也。疏四攝者。謂諸佛菩薩為緣。增長
彼行人行四攝法。以利他也。三空等者。謂空 無相無願解脫門。亦是為彼作緣。令其住於 三解脫門以自利也。非謂諸佛欲為眾生作
緣。先要內住三空之理。斯二種緣皆依士釋。 然此二緣若據論意。理合遍通因果諸位。如 未入信前。不信因果三寶真如。名未受道。佛
菩薩等以之為緣。令彼信受始為道器。名受 道緣。既入信已。所修十種信心之行。亦假其 緣。令行增長名增長行緣。如未入十解十地
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緣力而得受解入證。 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從解位已去。修地前 行。見道已去修地上行。佛等為緣。令其增長。
名增長行。如八地菩薩。得無相無功用故。擬 入涅槃不進九地。佛為此故現身七勸。然後 發行進入彌速。豈非增長行緣耶。乃至垂成
正覺。亦假諸佛為緣也。受道增長或先或後。 二俱通也。問此是差別緣如前疏文。只配凡 夫二乘。如何將此為三賢已上耶。答若如疏
配。何故前論云。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 佛於中若見若念耶。應知此差別一緣。通為 凡夫二乘諸位菩薩也。問平等一緣如疏。唯
配三賢已上。前信位中得有此緣否。答若據 論意。亦可通前。以下文云所謂眾生依於三 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如十信位。正修真如
三昧。於中見者豈非平等緣耶。應知前差別 緣不約定中所見。但是隨類隨宜。現十界身 等故名差別。若依三昧見平等佛身。無分齊
相者。即平等緣。疏中前文且約依識熏習。以 辨二緣。亦一往爾。學者知之。
[0372b08] 一能作平等。疏平等心者。九類皆度不揀擇 故。論自然熏習者有二。一以本悲願。常熏本 覺不曾捨離。二無緣慈悲常熏眾生。攝取不
捨不待作意。故曰自然。疏常用者。無作妙用 有感斯應也。論同體智者。謂此智與真如體 同故。又能知一切凡聖染淨同一真故。此根
本智也。下云而現作業。即後得智。疏釋成常 用者。亦是釋成平等所以。以真如之性平等 無斷無盡。故能普度常不捨離。此如下信成
就發心大願平等方便中說。論隨應見聞者。 隨彼菩薩位中。所應見者。各見佛身及與淨 土。可應聞者。各聞說法示教利喜。現作業者。
謂現大小化身。土之業用也。此則現身說法。 皆是起緣熏之用。故疏云顯其用相也。亦可 文中皆願度脫是第一心也。度脫即是令得
滅度解脫也。一切眾生是廣大心。常恒不捨 是常心。同體智是不顛倒心。以有智故無人 我相也。已上皆顯平等緣體也。後二句顯其 用相。
[0372b27] 二對機中。論三昧。秦言正受。不受諸受故。即 念佛三昧平等見佛。即法身佛也。以依三昧 見佛色身。即見法身。以不取色分齊相故。此
即同真如三昧也。疏無有彼此等。釋前平等。 可知。
[0372c03] 一標中。論此體用熏習下略不言相者。與體 無二故。此以所起行望能熏體用。以辨相 應。
[0372c06] 三釋。疏明行劣等者。意識五意皆是妄心能 所分別。未稱平等真如。但依信力修進而隨 順之。凡即未入信位。菩薩即十信三賢已去。
此義正如上妄心熏真如處說。論未得等者。 以未得無分別心故。未與真如體相應。以地 前菩薩未亡能所分別故。即所起行未與能
熏體合也。疏正體智。即是無分別心。正能會 理之智名正體智。體即會合義。正體即智。持 業得名。若以正體為真如。即依主釋。法身體
即真如也。但以約人所說故。云法身化身等。 約法所說故。云真如體用等。論未得自在業 者。以證真之後所有起行。盡是真如妙用平
等之行。一一行皆從真起。皆稱如理是真體之 業用也。故云自在業。今此位中未得此行故。 不得與用相應。此則所起行。未與能熏用合
也。以能熏用從真體起。自在業亦從真起。二 用若合。同是一體。名曰相應。地前闕此故云 未得。若至地上即得相應。便能與三賢等人。
作能熏緣也。問若然者。何以前說三賢起用。 與小乘等為外緣耶。答前所說者。但是依於 願力及三昧力。能起差別緣。實未能有自然
業用。為平等緣爾疏證真後得智者。證真之 後所起之智故。或可此智亦能證真。以能重 慮緣真作相見道故。
[0373a01] 二中論法身菩薩者。初地已上乃至十地。皆 名法身。以得平等智證真如理。以真如法為 身故。疏如理等者。所起行與能熏體合也。即
上法身是其所合。謂此菩薩以法為身。人法 不異故。然如理即前正體之異名。能證真如 理之智。依主釋。論與諸佛等者。既得無分別
心與理冥會。依真起行遍修一切。自利利他 合佛智用。二用一體名曰相應。然此段論若 望前文。有所不齊。以前文說未相應。則正體
後得各舉一能一所。今此段文於前舉能於 後舉所。文之巧略互現而已。別無他意。疏文 順解便成義補。其理昭然。疏如量智者。即上
後得之異名。如彼彼眾生器量。如彼彼俗諦 分量。悉皆知故。證真等者。依所證真理為軌 則。故所行之行皆契真如。故云法力。但有信
力者。地前既未契真。但能信順緣真修行。故 非法力。地上名真修。地前名緣修。即斯義也。 八地已去者。約無功用行以釋自然也。諸說
自發心修行。已來至此地。已經二無數劫。自 此之後任運相應。如下水船不勞篙棹。然猶 更經一無數劫方至佛果。今詳此段論意。不
須別配八地方說自然。但是地上菩薩證真 起行。皆依法力。皆是自然。末必須到八地。學 者知之。論熏習真如等者。證真起行還熏真
如。何有無明而不除滅。如日輪發照還照日 輪。豈有昏闇在中而能違拒哉。疏妄滅行成 者。謂九相既滅萬行成就。萬行成故。德備河
沙。九相滅故妙絕塵累。問地上菩薩亦有智 識等四意。如何得說相應而異地前耶。答相 續識是法執分別。初地已除故。得無分別智
與理相契。智識雖在。但是俱生不障見道。又 出觀即有入觀即無。況從一地已去分除。七 地都盡。二麁之識既盡。妙平二智已成。內證
外現于何所礙。雖殘三細之識。以妙智為主。 不乖相應。故論中但云得無分別心。更不言 三細之識。由是不同地前事識現行而未相 應也。疏中不言。文略故也。
[0373b09] 染淨盡不盡者。上說染淨各有功能。互相熏 習成於世間出世間。未知究竟何勝何劣。何 法有盡何法不盡。若俱不盡則徒為進修。若
復俱盡。則成斷滅。若言一盡盡於何法。故此 明也。初文論復次染法至不斷者。未入十信 位前。九相熾然六染相續。惑業習襲報應輪
綸。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前云。一切眾生不 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 無始無明。又下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
之相亦無有始。然亦無有悟後更迷之人。故 經云。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如木成灰不重為 木。是知無有初起之。際乃至得佛後則有斷
者。內外熏力發厭求心。始入十信。苟能止業 猶自未能斷除惑染。從三賢位方乃覺除。直 至佛地始得斷盡。是知斷字貫通諸位。諸位
即分斷漸斷。佛位即普斷永斷。今以略於下 位。故云乃至。又云。得佛後斷者。以斷後始 得佛故。非謂得佛後方始斷。論文語濫故。下
文云。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又前云。遠離微 細念故得見心性。又云。破和合識。滅相續心。 顯現法身等。諸文非一。此皆滅妄成佛之義。
是知虛妄之法不能究竟。故云有終也。
[0373c02] 次文疏正顯者。亦是標也。此中通於因緣體 用。總名淨法。論常熏習者。即內因體相熏習 也。妄心滅者。以真熏有力減無明。能起行對
治。妄心則滅。成淳淨圓智也。法身顯現者。以 所熏妄心滅故。能熏體相顯現。即破和合識 內生滅之相。顯此不生滅體也。即在纏如來
藏至此顯處。名為法身。即前究竟覺智淨相 法出離鏡得涅槃等是也。起用熏習者。法身 既現。即能起自然業用。應化眾生。此則用熏
習義。便成差別平等二緣。即前不思議業相 緣熏習鏡成自然業等也。故無斷者。則三身 並常也。不斷即常義。今茲實教但說二身相
即無礙。豈得不常。然今科云有始者。亦且 一往約用熏義說。若準體相熏習。即無有始。 故文云。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又前云。從無始
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等。 又次云。非前際生。又下云。以如來藏無前際 故。今且形對妄法權作此科。不可定執同不 了義。疏文可知。
[0373c21] 辨所示義。疏二初敘章意。前法者。即指前 科生滅心法也。既具明染淨法相生滅不同。 此生滅法遂有顯於三大功能故。今指之也。
問下具如立義分中。詮旨者。詮謂能詮即顯 了義。說文云。詮者具也。謂具說事理故。今此 真如一門。門為能詮體為所詮。既目門為真
如。真如即所詮旨。故門之與體無二無別也。 法義殊者。即一心三大法義也。此等皆如立 義分中已說。
[0374a01] 初體中論一切者。通凡及聖。凡夫謂六凡界 即一切異生。聲聞下即四聖界。此顯平等真 如。從凡至聖若大若小。若因若果。一體無異。
凡迷未曾減。聖悟未曾增。小大因果例然。又 染起不增障盡不減。又用隱不減。德顯不增 也。然此體大偏通情器故。經云。一切因果世
界微塵因心成體。今且偏就有情而言也。疏 優勝也。謂諸佛最勝凡夫最劣。中間相望。通 於勝劣。真體等者。謂性德正因。其猶太虛。雖
茅室紺殿有殊。其中虛空豈有別異。故心經 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減。凡位等者。明此法體非謂於前凡位中。從
無而有。亦非於後佛位中。從有而無也。然至 而論之。其實凡位與真如俱無前際。非謂凡 夫即有前際。真性無前際。佛位亦然。故下文
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 又云。以如來藏無後際故。諸佛所證涅槃與 之相應。則無後際。然今論意未必約位而言。
但云窮於過去。非有前際而生起也。鞠於未 來。亦非有後際而滅盡也。際時也。然觀論文。 大似不無前後際。但是真體。不於前後際中
生滅也。遂令疏文有茲釋爾。有智詳之。可以 意會。論常恒者。蓋一義也。疏中別配。亦且一 往。皆顯等者。亦可不增減非生滅。皆是顯常
恒所以。又不生不滅方是不增減。畢竟常恒。 若有生滅則有增減。非是常恒。又此一句是 顯不垢淨也。謂在纏不垢出障不淨。若不然
者。即有變異。豈曰常恒。又如故無增減。真故 不生滅。後句總結也。又此三義即是前文畢 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也。如次對之。
[0374b02] 一總中論從本等者。顯無有始故。云從本已 來。揀非體外故云自性。明無欠少故云滿足。 意在普該故云一切。功能德業故云功德。
[0374b05] 二別論大智等者。此有通別。通則智即是慧 光即是明。又智慧即是光明。別則以義目之 名智慧。以相取之曰光明。智即是體慧即是
用。光即體之相也。明即用之相也。如摩尼珠 體有光明。以自瑩曰光照物曰明。遍通凡聖 名大。依法所顯曰義。復言自體者。顯是即體
之相無二別故。疏本覺智明者。但取通意爾。 論遍照等者。即始覺也。法界有二。謂理及事。 始覺照理即如理智。始覺照事即如量智。理
量齊鑑故云遍也。疏本覺者。就體而言也。即 彼本覺顯照義邊。便名始覺。始覺之體元是 本覺故。論真實等者。依根所發了境義邊。名
為識知。了如理事永離諸過故云真實。疏無 倒者。即離四倒及餘執計也。論自性等者。非 假他緣故云自性。在纏不染故曰清淨。諸法
中實乃名為心。疏云。離染但得一義。論常樂 等者。常謂窮三際而無改。樂謂在眾苦而不 干。我謂處六道而莫拘。淨謂歷九相而非染。
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疏圓備者。諸德雖多 不過此四。以此四法收一切德故。論清涼等 者。無惑之熱惱故曰清涼。此顯般若也。無報
之生滅故云不變。此法身也。無業之繫縛故 云自在。此解脫也。即離三障成三德爾。疏云 無遷。亦但三中之一。此文仍與上句義理不
別何謂清即淨義。涼即樂義。不變即常義。自 在即我義。今但離為三四各說故成二段。
[0374c02] 三結論過河沙者。上但略顯不能具載故。不 離者。隨舉一德全攝真性及一切德。疏文可 解。論不斷者。無始無終。疏云。相續即無終
也。論不異者。上云不離。恐謂如樹不離地。手 不離腕等。故云不異。不異者。真如即德德即 真如。故疏云。同味語猶疏略。論不思議者。即
一性而有多義。即多義而全一性。不可以定 量所得。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也。疏舉一義影 以顯之。論佛法者。佛即是覺。意明上之功德。
盡是本覺之法故。故金剛云。一切法皆是佛 法。疏唯佛等者約始覺釋佛字。謂佛是始覺 之極。法即前諸功德。顯此諸法非因位而究
了故。佛之法也。所覺法者。此約本覺釋佛字。 佛即法也。義如前釋。論乃至者。越彼河沙故 云乃至。滿足即無所少。意云。乃至過河沙數
義理悉皆滿足。無所欠少也。疏若此下以修 顯性。此反顯也。既證下順釋如文。如海有寶 餘人不知。涉海者既獲旁底。豈不信乎
立名中論如來藏者。具有三義。一隱覆義。二 含攝義。三出生義。廣如前說。隱時等者。似當 初後二義隱故名藏此則如來自隱不現也。
又因地能生果地功德故名藏也。論如來法 身者。若以應身為如來。即依士釋。若以真身 為如來。即持業釋。然其身者。亦具三義。一者
體義。真如自體任持不失故。二者依義。為彼 報應之所依故。三者聚義。一切功德之所集 故。故唯識云。體依聚義。總說名身。顯時等
者。即後義謂萬德名法依止名身。然德有修 性。若約修說。即屬報應。成依止義也。若約性 說。即聚集義也。其體之一義。當於前段體中
故此不言也問法身既屬無為。且非積聚。何 言聚耶。答功德既是無多之多。何妨聚是無 聚之聚。斯皆義說。圓迴無滯非實法聚有可 揀也。
[0375a07] 一問中論上說真如者。謂前門中云。從本已 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云
何下對前正難。前說離相平等。今說功德差 別。前後矛盾。其義安在。
[0375a12] 答中初正明。論雖實下縱存今文差別相也。 而無下不違前門平等之義。等同一味者。等 齊也。即指前差別之法。同者。諸法無性唯一
真如。一味喻明。如水之八德一味無差。一真 如者。法說。疏亦法喻兼明也。
[0375a17] 二徵釋。疏非能分別者。無虛妄分別故。非所 分別者。既無虛妄之心。即離所分別相。故前 文云。心滅則種種法滅。無能所者。由前心境
並亡故。得差別即無差別同一真如也。
[0375a21] 一略中疏既其等者。既而能所俱亡。遂令一 體無二者。如前差別之相。依何建立。以依等 者。前云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
相用故。能顯既多所顯亦廣。俱喻河沙也。且 舉下釋舉本彰末。可知。
[0375a26] 二對顯論三。初舉所迷理。疏所迷理者。即真 如之理義。具真如門。
[0375a28] 論而有下。二別翻配三。初別舉八重。初無明 智慧對論妄心者。即前不如實知也。不覺起 念即前不覺心動。名為業相。見境界即前轉
相現相。此之三相。即是無明阿梨耶識。又見 字義寬。亦通四麁故。疏云細麁也。疏依真下 即生滅之相。義具前文。將欲下釋意。淨因染
得故須然也。真如門無染可對。故無示義。此 生滅門染淨既分。故須翻對以顯相大。諸句 例然者。隨文可見。云何顯者。牒難以起下文。
論心性不起者。不起念也。疏既起下故前云。 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故。反顯無念即名覺智。
[0375b11] 論若心起下。二局見普照對。疏妄見不周者。 如人見東不見西。近遠內外明闇等亦爾。故 經云。眾生洞視不過分寸。以存能見心故。故
於諸境有所不見也。真照圓明者。以無見故 無所不見。故肇論云。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 初地得名真見道者。以不存能所見故。
[0375b17] 論若心有下三。妄見真知對。非真識知者。動 則不如實知故非真也疏反之等者。以心無 動故。則所知真實。真實者。離偽妄故。從此已
下至不自在。一一文初應合皆有若心有動 之言。仍於本句之末。更云心性無動等。即隨 句翻對。論文存略。但舉能對之妄也。
[0375b23] 論無有自性。四無性有體對。疏妄染無體者。 依真妄動。何有自體淨心者。心無動故。離緣 獨立。獨立之體本來無染。斯則不逐緣生不
因境起。故云自性清淨心也。
[0375b27] 論非常下五。顛倒真實對。疏四倒者。即無常 苦無我不淨。心動故起於有漏色心。有漏色 心實非常等。凡夫計為常等。故成四倒。反之
等者。以不動故。色心不起。以不起故。唯真如 性常住清淨自在安樂。故成四德。
[0375c03] 論熱惱者。六熱惱清涼對。疏諸惑者。由心動 故。起於貪瞋等惑。煩惱熾然。故成熱惱。故 說等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無惑則非
熱惱。既無熱惱故曰清涼。
[0375c07] 論衰變者。七變易凝然對。疏妄染遷改者。以 心動故。起於九相。九相生住異滅老病死等 故成衰變。反顯等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
如之中本無九相生滅遷改。故云不變也。
[0375c11] 論則不自在者。八繫縛自在對。疏業果等者。 由心動故。起業受報。墮五趣中名為繫縛。真 如自在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無
有業繫故云自在。上云等者。以此段中皆舉 能顯妄染。以對顯前淨德。論文略故不具列 之。故今疏中略指後之三義也。
[0375c17] 論乃至下。二總舉諸法。言乃至者。既過河沙。 不可具述。故云乃至。對此義者。河沙染法心 動故成。心不動時。諸淨功德亦過沙數。諸淨
等者。即真實識知已下諸義等。疏一一等者。 以心性動與無動。反覆明諸染淨。今要省文 故。以心動在前無動居後。所顯諸法攝在中
間。於中又闕淨德之目。若欲一一別對令人 易解者。應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心性無動 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若心有動則不自
在。心性無動則得自在。如前疏文。逐段反顯 是也。若更取類言之。復應云若心有動則是 繫縛。心性無動則名解脫。他皆倣此不可具
言。然前八對初之兩段。各約別義。言起念起 見。斯亦不出心動之義。若欲各舉別義者。真 實知識等亦有別義。應云心起分別非真識
知。心離分別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心若 起業。則不自在。心離業繫即得自在等。當知 心動義通。餘皆是別也。
[0376a06] 論若心下。三別彰滿足。疏妄心等者。若於心 外見法而生追求。終不能足。却有所少。亦可 若有一法在於心外。是可念者。則性中功德
有所欠少。如人於他求物。當知家間所無。淨 德等者。以心性無外故。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則可忘懷而契之。不可起心而求之。當知有
所見者。皆是虛妄。以從分別生故。此意顯異 權宗所說佛果無漏功德並是修生。今此論宗 但即修顯。本自有故。金銀生像可以喻之。
[0376a15] 論名為下三結得名。雙約因果。如前所明。
◎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