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論記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論記卷第十四 (之上)
遁倫

[0615b16] 第五十三

[0615b17] 十門第七即是決擇眼識 表色耳識意識可通 決擇六識相應
三性三業律儀三業 業相假實復次云何 補闕
相分出體三性意思起色 語業意業根本同時 意業相分見分出體
本意名身語表業前方便 意表無表業欲界不善 相分見分三業
種子相續遮止 現行滿如此業種 成就希望業種 相應
七支一念七支 小乘說道定律隨心起滅相續種子相續不得隨心
起滅菩薩淨戒身語意相分 出體無表業就業本期 已去增上乃至菩提
分身色聲表示意思喜怒 相分見分 百論意表業者
不能表示所緣境 語表業表示意表業者 相應無表業其二
起身善惡表示名為 異性不能 語業立業
表示善惡名為定律 起滅不能隨事有所表示無表業 道理有種
意表業者名為功能 善惡有所 有所亦稱種子
業者種子現行不能所有 虛空等 無為如是二十四相應法皆是
假有第五十二 種子皆是相應 假有前言種子種子假實
業種子種子 相應未盡種子建立無想定 無想定三不相應便決擇
業道尋伺意地 身語意十不善業道景云 邪見何故
身語意三業十不善業道 意業邪見同時相應 語意十不善業道道理意思三道
業業非道業種子 現行增上由此種子 增上生起所有染污
聖道對治稍異以下 善業遠離故知 現行不遠不善
業者景云遠離語表業 起身云何得名語表業 作善爾時無身二業
爾時一意 意思善業無有 無記業者隨轉
薩婆多一分威儀四塵工巧五塵 一分大乘三性 無記不善一分加行
異熟生不能若爾變化 何故不論大乘利樂 種類嬉戲無記威儀種類
不論表示乃至意表 景云三性意業顯示 內心三性意表
意表二種 表示語業有意 如是
意表見分自證自證作證自證乃至自證 所知意思意表
下次假實景云小乘一剎那 身業其實相續 名身一念無實識相
意識影像 正量部色法相續一期四相 名身剎那剎那生滅
相續此處非一實法無生 從此不滅 實體薩婆多
別有申時有別不然唯有異熟無記色身此處變易 別有唯有
語音語表業薩婆多語業語音語表業 不同小乘三性唯有發起造作
意表業者意業意業 即是而是假名別有 名為何以乃至道理
正量部剎那無行 諸色剎那色蘊 鈴聲鈴聲共許
無有剎那 剎那極成 作用不可得
實行動作薩婆多極微 作用實性 作用三業不可得
行動隨一 不許眼識言行 不可得
不知兔角意業三性 作用律儀三業分為律儀二明律儀
明處第四問答中有 體性何故律儀即是 不善律儀處中方名業道三藏
律儀業道景云律儀體性 不善不信懈怠妄念 散亂相應
戒名律儀有所了別狂亂律儀 受事律儀不同
一生律儀未必 必須受事活命 欲樂受事
律儀忍受律儀 三藏受事意地不信 七支方便所有種子
根本業道不善根不善根 成就處中 不信受事發起
賴耶中根本業增長爾時 成就根本律儀律儀 如是何人領受
律儀乃至下文 念念增長不善 二十第三乃至
律儀有所了別自發 以此活命律儀 律儀餘下一一配屬大乘律儀
有所了別自發不期 父母律儀律儀 軌則律儀軌則
則是尸羅相似 初發心律儀發心 加行道未決定
是故發心中品無間道 成上成身但是三不善根
成身七支廣大不善 行事發表 成就不善根
行事不善根 律儀七色業道七色業道 律儀不同薩婆多處中
業道知非增長剎那剎那 七支倍增增長體性景云 中邪六法現前以為
業道種子毘曇中有四緣 大乘處處未見律儀理則三緣十惡業道
不善根不信戒體處中受業 即由現行出體
種子五根不信其實十法乃至 如下律儀第二律儀
上來律儀一期時節 七支七支增長時節受戒命終 四時大乘不受
名為五時乃至 律儀明知意業 尸羅尸羅清涼行惡
清涼故我尸羅即是尸羅 不善 如今過失律儀
尸羅行惡尸羅 應見惡行名為 惡見名為分別善惡分別
清涼清涼 律儀差別三明 體性四明問答相違
律儀體性善思 種子 十善業道五蘊
差別差別問答 堪受受者一者出世中心 律儀不如差別
律儀自然苾芻 律儀景云自由通明 日夜苾芻律儀
七眾日夜以為出家五眾 苾芻律儀在家近事近住近事 近住出家五眾
非一堪受黃門所能 苾芻苾芻外人發戒時節出家 五眾第三羯磨沙彌沙彌尼
在家眾三歸出家二眾 苾芻在家自然 三歸菩薩戒自然
出家二乘 自然 受者淨心不依戒師問答
二種所謂慚愧 第二受戒
七支七支 自然受者唯有意表不以 方便方便七支
有無不從無身自有 若爾禮佛發言豈非無身無身
行事 互相此等一切作法重病不能動身有無
不從自發唯有為此 慚愧二法
是故不能他方 受戒為此差別 遠離第三
體性六法律儀遠離 現行律儀 從此六法十善業道
景云初小分離十惡行為三十 惡行下品 品名三品
三十辨別自行 行人所生從前 一分經部一二
發戒律儀一時 律儀處中 受別分離
而言 中有 初三
第三自語分為第四 律儀數列次第景云受戒
方便二攝受者正受二明 護者二明 三通受持清淨一種
第一第二及第清淨 羅漢不由勝者尸羅顯揚第十七
尸羅無悔無悔 如實如實離欲解脫
解脫解脫 律儀唯有根本對法第八無色 建立戒律顯揚無色
欲界見道 隨順無色未來 有無間道不論無漏靜慮
見得不還果見道無間道 惡業對治解脫道乃至無學望見 對治修道者聖者微細
等於九品無間道對治 解脫道對治大乘 三界九地初果無學九品
斷惑乃至此地九品無間道 治道餘地對治有頂中間據有第三斷惑得所 第三
得無三界九品乃至得無 無間道皆是無學 入見道根本超越
作法未來初果人法其實未來 超越作意未來不還果第七 加行究竟作意根本滿
超越如次無色欲界 種子三藏見道中間 現觀中間
有無梵王所居散亂 有頂有無不成斷惑 三藏見道現行建立
隨心如何現行 戒體有人加行道 建立別解脫加行
未成加行道 散心地界如何加行 戒體而立防護律儀
中有善思五根名為 律儀律儀律儀戒體 防護防護三言
二戒律宗自下第五問答 分別七眾日夜以為 三戒多少三明男女二眾制戒多少
四明金銀五明遠離歌舞塗香 八戒十戒開合不許 出家初中惡行行者景云
飲酒中食歌舞塗香離欲 離殺煩惱業道惡行 二種近住勸進攝受
離欲二行漸漸 出生重擔三支惡行離殺妄語其後支離行者不過中食不飲酒
伎樂塗身不上廣大離欲三支性罪 惡行性罪五欲
離欲梵行性罪惡行 第三不能究竟 受日
二種在家重擔不能 因之 惡行分為
二明多少苾芻聲聞地 尸羅文中受具則是尸羅二受法學即是
守護別解脫即是第三 軌則具足威儀第四所行具足不行 學處第五
微細見大怖畏第六學處對法 瑜伽軌則 所行具足依舊
表白第四羯磨攝受學處 四重乞食 一白三羯磨第三羯磨名為第四自此
法學 近事之上加以 男女重修
不妄語發露 重修西國塗身放逸學者式叉
六法學戒第三男女二眾 多少云母西國女人 邑人沙彌十戒故云
十六第四金銀 歌舞伎非時第五 開合問答第六不許出家
一向天生 染污 下文云天
一分 二種
天生能所
云何得知天生能所 天生能所
所有學處等差果報律儀不違男女 等心受五戒福德
第三明處身語意律儀不要涅槃不要 活命律儀此處唯有
善惡現行功能有無 種子功能菩薩三聚戒律儀
處中律儀戒 得名律儀處中律儀 利生律儀佛身處中
諸佛功德一一律儀自下 四問等心
福德捨戒初中 自發心受 三從淨心不從
方便發戒 苾芻近事近住中有
問答 意樂損害眾苦 活命出家律藏依止
正在男根損害 在於 一分損害
志性 二義第二 志性
第三 殘害志性不樂 有損志性
女性 對法第八便半月嫉妬除去以此嫉妬
己見嫉妬 便
一生第二樂於 有時 除去之中不同便
男根除去男根除去 不樂
第四白法損害五無間罪 法外現生不共 別異白法損害
犯重意樂損害 活法比丘 諸比丘別異意樂
損害白法沙彌十三 僧殘房舍臥具十戒僧殘 沙彌故知
補闕不共暫時擯棄不共二道 外道大法名為
犯重不共別異 邪見婬欲 別異犯重
第五屬於 不宜業者 賊人所得年少父母
遺失所得諍訟諍訟未決 怨家王法此等第六 即是
在世 修道羅摩 下作即是僧伽藍
寺舍多放 寺門釋梵僧伽 阿遮利耶
阿闍梨清淨圓滿舊名 和上和上清淨總有 和上闍梨十戒僧眾
不同雪山西山北山 云和未必清淨大眾清淨 從眾受具和上
未必清淨薩婆多和上清淨 不必清淨和上某甲從眾 受具和上增上緣
和上清淨大眾不須 清淨大眾清淨不須 和上清淨清淨屬下
大眾和上清淨受具 五眾必須律儀戒相 是非所以和上闍梨性戒
不定他生總有第七羯磨和上 滿威儀
近事補闕 一意損害損害 近事依止損害
近事白法損害無間業比丘尼 改悔近事在家 俗人近事
變化俗人近事不為 近住白法損害改悔近住 第三
捨戒中有苾芻捨戒 學處根本言依菩薩地第四菩薩
勝處數數現行無慚 即便捨戒 聲聞正量部隨一現前
即便捨戒上品薩婆多三品不捨 故云犯重不捨三十涅槃經
捨戒不捨不解正量部 薩婆多部犯重不捨增長苾芻 犯重因緣犯重故作
多人正量部犯重捨戒 自己即便因此 不善三藏菩薩地犯罪
如是不成菩薩地 上品無慚聲聞戒 性罪
各別 一緣 不捨命終入見道不捨
比丘比丘尼女根 一緣正法隱沒 不捨正法一千像法
千年末法萬年近事三緣捨戒犯重梵行 近事近住三緣捨戒補闕
日出後者極少時分 理實乃至 多時方便一日
中間在家近住無二犯重畢竟 梵行三藏中有一日乃至
故知近住多時若爾比丘戒至多當即相續 至多一月但是處中
律儀之中何妨處中 唯一律儀戒但是處中中略 無不律儀戒四緣
二受命終 不捨大門 第八二無心定菩薩無想定
中有一明定分 第四二明 涅槃三明第四九品
種子無想定無心 寂滅不動故云方便 第四九品心法
乃至第九邊際滅後無想定 假實假有不同薩婆多五明差別 其三景云下品不定據此
六十二無想定色身 現前俱舍 小乘中說無想定決定
欲界外道無想定 無想涅槃解脫當時欲界入定 便如此即為人天爾時
邪見釋種涅槃即為惡趣 從此第四第四 九品無想定之間
病死死後第四靜慮廣果天 宿命在下無想定命終來生修得名色在下
修得欲界 色心戒體非心 即非非心
非心非心 名色即非 若爾
即是種子 是非名為
後續心體本緣無緣非心 無想果三藏
有心無記任運阿賴耶識建立無想異熟初生意識心所法
第四九品無想天受生無意識 心心法滅中有染污心任運
為生心心法滅受生 心法建立無相無想第八識 功能無想定
體感功能 第八現行心心法如功能 無想定位心心建立何故
無心如何有心 第八識不然總報業 第八種子功能別報業
意識心心加行 不厭異熟捨受加行 今生不生種子
功能建立無想別報業法體 有心無心一期有心故知 有心隨順增上慢
可知業感業感同一業感中有有心有無當前
功能滅定中有定位二明 三明非想九品無漏心
滅定 方便入時起初第二 乃至非想非想
順次乃至非想非想九品 漸次生厭 乃至第九地下微細
滅定從此滅定 未盡滅定第九 聲聞上方便獨覺
方便任運現前四明轉識 不滅賴耶五明真假品類退 不退身證
俱解脫無想定 滅定無漏 四禪斷惑不論
論說十三具縛八解脫 阿羅漢獨覺如來大乘菩薩第四何妨無想定
無學現行得無 報時現行景云無想定方便 無漏心現行寂靜
無色四處為生無想定 聖人無想定不生無想天不能得勝稽留
大門第九虛空非擇滅虛空三藏梵本莊嚴論虛空云何非有虛空界障礙
非有理實有為法不可得 虛空佛地論非有 顯揚虛空三性
三藏無為三性虛空 所緣境相似境界有時變易非擇滅
更生不生非擇滅 不生無餘 學人學人未能愛種
景云 種子無學以此證聖造業景云 此等初果一切
二種一發 聖人業者 即是煩惱無餘
無明種子生天 生死因故聖人初二 欲界斷惑三界何不
身等論主迴向 非擇滅非擇滅不定不得 不生大門第十相應名義
相應假相言說 言說主言 非有二種假名顯揚第一
有如種類建立即非 十門分別善巧自下廣明 如是
緣起 十門善巧要義 如是即為善巧
別有分別名色二門 第三分別 長行自性
自性十一 色相自性 身心二受問答身心自性
六根所生 有相無相對法第一 不論自性種類造作
功能景云 乖違 發心隨心
所緣境領納和合 乖違所緣境領納 和合第一和合
二等 有漏心王自在自性領受差別 三受相應差別
相應六識 採取六境採集採集分位差別三受
分位隨行分位三性 三世三性第二 十一積聚
無我建立 唯有無我第三差別 色蘊差別清淨根塵
法處執受俱舍 不空同分 空名同分景云大宗五根
其二不空名為 由此境界 空無不得
同分同分不得小乘十八界同分同分何故 約根大乘過未現在
不須同分同分現在五根 合同名為同分 同分五塵但是不同
不能不論同分同分 分之同分二義一者同分 同分二者同分之類
所行色相景云 婆沙解空三相有色 識相有對五識相應三不
種種第四靜慮意識相應種種分別染污當地香味染污 十二入有色有對
無邊空處大乘三相 眼識意識能緣三相 色相有對別異色相
一有光影積集住相自下 色相其次三相所行 名為色相光影等同
無妨有對 東西男女別異 聚集假有種種別異色相
光明二攝顯色光影邊際二種無色勝定 十一種色影像現在
五十九自身 緣於下地生下受蘊 領納受體領納
同時相應心相者自相共相 樂受生苦樂受苦苦 苦苦捨受行苦不安
行苦自相所有 一切苦受共相即是 初六識相有對
六識相應增語觸五識 相稱自相有對意識有分 五識名為緣故增語觸又名
增語 增語增語觸意識增長 增語觸三受相應
相應不盡 無漏無明 無記無明有漏
菩薩地菩提分法知世間觀門 補闕解釋 第二解釋一切如來乃至
三受 同時因果 行者集中
婆沙 道諦次後即是苦集不重即是道諦
不重上來如是觀 如實了知三受自性
應知經分別廣說 上來自下論主解經自相 三受自相現法現在
同時以為善惡 道諦
生長 過患
清淨出離解脫無為 清淨下文即是滅諦菩薩地不同
滅法修道集諦過患 諦觀下文集諦 現法
過患道諦過患道諦 過患 二諦出離二諦過患
道諦菩薩地定出離苦 補闕道理離欲 而言第二靜慮據有苦根
任性第二靜慮苦根不同三識 苦根想蘊差別顛倒
愚夫所知乃至 無明第八根本 內外通名 分心倒見外道出家一分
在家 第一第八二種不淨
苦樂以外邪見以為 生天貪心常見一切有情共通所以
異生我倒 在家出家二眾在家 外道倒見
不可說在家眾故此 在家如此 外道
在家我見在家 不可說在家人 在家出家起見
據理在家乍可 出家為生 解脫因故見修以為
見道出家外道 在家出家見修 分別所生佛性論
四倒相應 名為補闕一分出家對於佛法出家外道以為
一分出家了別一切 了別法名造作自性

瑜伽論記卷第十四 (之上)

瑜伽論記卷第十四 (之下) (第五十四)

遁倫

[0624a13] 第五十四

[0624a14] 識蘊差別解釋安住 補闕欲界五塵 名色安住色界內五安住
意識安住欲界 安住增上安住
色界化生無色界安住所生不論變色非執
執受雜染補闕於現法 境界現行因時五塵雜染後果
老死煩惱染污煩惱 未來 補闕六識得名
如火種種第二解釋第三總結 經略第二如是乃至從此
論主補闕識住 四門分別明教外道 住處受想
由此因緣佛世尊 識住第二有漏識住 識住無漏
懷有不住識住外道 住處 識住不立識住
識住 獨生不立識住第三釋名了別 就義
識住第四大小差別薩婆多 有漏同時 名為識住識住
不異不異不異一剎那 非分自性不顧自性識住無漏 現在前時地色行蘊
識住相中因緣不生 隨轉異說眾生 識住不然相應識住
具足 眾生識住不然 非情識住
非情不立識住是故 相應識住 行者三蘊同一
同一即是第四 識相安危共同 相應共有
名為以此非情 識住即是便俱舍有情識住上來小乘
大乘非唯 意識即是 自身
非情法住何故如是道理 論識住著云何住著 是故識住
識住自身之外 非情五欲 是故內外識住
自身不立識住 欲界有情五欲相愛 正是識住而言非情 境界不立識住道理
大乘有漏道理 一世三世 一界三界有漏緣於無漏滅道
能緣識住 現時有漏三世有漏 一世識住下界愛愛
識住滅道二諦貪著 增長不立識住同時前後二義
有漏相應同時 貪愛 何以得知
五十八如是煩惱 一切煩惱展轉下地煩惱能緣 煩惱六十二生下
離欲不定欲界繫有染 念言廣大喜樂等至得證 云何當得
染污雜染 識住 八識六識
經略下文識住 識住邊際識住因緣 四者識住言依現行
種子識住四緣 取蘊安住廣說
第一識住因緣乃至 東方乃至四維識住 邊際 第二一期
不得四方四維識住邊際 識住現行隨眠之外因緣即是 識住因緣邊際於現法乃至
第三識住因緣 離欲識住因緣現行 隨眠因緣
爾時有名有漏 寂滅識住三句 前後異名學名寂靜無學清涼
名為清淨外道死後 東西如下識住因緣 二種邊際有色無色界
四維故知二種邊際識住三界窮盡邊際顯揚十八執受
境界 緣起
煩惱下文識住因緣 因緣煩惱 現行煩惱種子因緣
識住因緣所以何以 由此所以因緣三藏藉故安住
廣說 安住緣中二義 內外所緣緣
不如於現法離欲 聖弟子修習修習於現法 在意分別所生見道
希求未來身等 (云云) 。自下廣說然後 解釋二明不立
廢立所以三義中略顯識因緣相 前經以為安住
識住因緣二種邊際第二前經 乃至識住東方乃至四維 識住因緣二種第三前經 於現法離欲寂滅寂靜清涼
清淨自下解釋即為 中有因緣識住 因緣乃至有所緣故
補闕煩惱 煩惱煩惱隨眠種子煩惱 煩惱煩惱
應知 故云煩惱
有所緣故種子緣法 種子皆是雜集 欲貪以為增上實義
一切煩惱四境有無煩惱應知 有所緣故現行種子 種子現行有所
正是種子有所即是 現行廣解煩惱隨眠 貪愛煩惱執事
貪愛煩惱 業緣補闕舊名四縛 毘曇貪縛三界
欲界意地分別 意地分別戒禁取 三界欲界分別
不善上界非分無記如此 緣事 緣故
正是一體緣故 緣事 對法
能緣分別 不通修道不善不通上界能緣 三界隨眠隨眠隨逐
建立種子隨眠 建立辨識因緣 識住異生厭離對治喜愛
喜愛對治滿當來 賴耶中有業種子圓滿 當來一識由此展轉
報復 故云展轉生死無窮因緣 知者隨眠
因緣相自下二邊有色 無色界補闕 持名去來無色
有色有身 無身此處即此處死 識住無色三蘊有色
無色中有若爾如何 乃至乃至 死生識住一分
邊際生長增益廣大 應知煩惱隨眠去來 因緣得名因緣邊際
去來死生生長 廣大應知因緣 邊際雙結二邊
施設乃至如是者者 補闕向來所立二邊 施設過失一有無義第二
不知第三自知 愚癡境界無故 外道所立神我境界無故不知
上來愚癡外道利根外道 自下第三中有 識住二明勝利差別
釋經文義中有一明識住 二明識住三結因緣 識住煩惱二明
立宗所以聰慧 三乘聖人聰慧 貪愛煩惱分位
貪愛 外人所以識住貪愛 在家眾發起
業者攝受境界因故五塵 損害有情因故有情 出家眾戒禁取
戒禁取貪求生天故此猶如 瞋恚涅槃足見 涅槃大都
意地分別即是識住是故得知愛同 答言在意
所生由此識住意地 分別是故 心煩種子隨眠從此
修習對治貪愛 二種隨眠上來識住因緣由此 乃至究竟識住因緣
所生識住相續識住 由此相續乃至安住四境能緣有漏不安住
治下第三因緣當來 四重結識對治 勝利差別
不生不生 所為知足安住如是不生乃至安住第四解脫
向前無漏心解脫 執著我我所不生 無漏心清淨永清
不待任運自然寂滅無漏 清淨不待無餘寂滅離欲 經文。所有
何以受者本起 境界清淨 無餘涅槃金剛心清淨入涅槃
不可說清淨無識清淨非有 清淨識住毘曇一剎那 一識性能住所自性
世尊一切心性清淨 煩惱心性煩惱 本性愛力
所以者何乃至一切涅槃涅槃畢竟 不淨涅槃不得畢竟不淨相續 道中有漏識得無漏涅槃
不獨涅槃因緣 涅槃涅槃何故不生
一一獨生涅槃 識住不能涅槃因緣所以 何必無有
微細不能見識不能色蘊 受想行蘊行解緣生設有 受者識住
六識相應三蘊不論末那賴耶以為相中中有一明無貪對心二明
十二三明二十四明十六 對心貪心貪心瞋心瞋心 散亂散亂惛沈惛沈
掉舉掉舉寂靜寂靜定心不定修心 修心廣說乃至不解解脫 第十對治差別欲界
五識唯有三心無有無記 相貌不可得上界五識中有 無記無記在意見道不善
修道者惡行不善生生 無記可知二十心中景云欲界變化 三性能變不同毘曇
無色界 工巧無色威儀變化善心 如下通有加行善心
何以不論自性無記 自性無記長養等流色法 明心所以不來若爾法執等心
佛地論異熟生種類異熟無記 威儀路工巧處可知欲界變化加行加行
入定欲界加行欲界 唯有天龍藥叉能變 人形種種異熟生若爾四禪
等於欲界化化為人種種變色 界繫見分色界繫若爾下地云何地色
根本變為欲界種類欲界 欲界種類色界色界 還是云何以為種類所以
無色界無身威儀色界 工巧威儀變化不論上界 中論顯揚第十八無色變化
故知以此無色界變化 威儀無色界定心一切得大自在變化菩薩起行
菩薩何妨威儀 無漏若爾即是相似變化 變化無記異熟威儀
記者三乘凡夫不可 思議威儀變化無色界二十三品
發趣定品欲界 定品得人二種不清未至定
清淨根本定 染心無記 遠離不行貪瞋癡
要是善心無記第二 不正安處便掉舉 惡作惛沈睡眠
中略不論寂靜 體重何為寂靜不然 以為體性如此
次第次第二事 毘婆沙俱舍多次不能 所以次第
第一生起次第色蘊識蘊 眼色即是色蘊眼識即是識蘊受想等心此次
受想如此次第第二對治 第三我倒景云不同 外道第三無常
行蘊第四行為 分別 俱生一切我倒
第三流轉次第色蘊最初 第二第三像貌行為 滿第五安立次第
安立言說智者 二事次第
我事識蘊境界受用苦樂 言說二種依法非法積集
受想行蘊中法非法積集第五 分齊初中色蘊 名色六處
老死 萬法五色 男女受蘊名色
老死五根五受三根 無漏想蘊名色老死以為
謂言所以 增上世間雜染增上生死雜染增上 行蘊四有無明
名色老死六根三根無漏識蘊 識支四有名色六處
老死三根無漏 自相共相
變現自相積聚共相種類種類且如 名色過未名色乃至過未
了別名為分位樂受 隨順樂受前後 三藏極微相離
對法一切法有色 相離一切心所過去過去乃至剎那
五蘊 有為有漏無漏 三性五蘊景云
諸色乃至 中有十一一種勝義 攝事一切法無有一法如理
解除景云色蘊 法界意處法界除法
十七十一識蘊 意處諸處十界三科
一法攝一切法色蘊色蘊 取法法界 受想行蘊色蘊法界
意處意處 十一種色取法八十七心所五十三色有二種律儀律儀
三摩地所行相應二十四 意處識蘊第六 依止依止六處色蘊景云
衣服資具 五根根塵境界金輪
衣服神通 自在 樂欲希望
未來過去 境界現前任運境界尋伺 尋伺功能各別尋伺
境界尋伺不生希望和合 和合欲界出家境界 受用依止四處律儀
正知得近依止清淨方便安住 根本定依止清淨上來善巧 分別自下第二名色二義
中將然後分別 十門次第 解釋微細三生安立
剎那所行相離 分別多少色蘊且如眼根十八界
唯有自相 眼根自性眼識 相離
補闕相離一同相離從前業感眼根眼根 先生處所眼根
同時有身地大四塵 和合一體 燈光不可言說在此
果子大小但是不得 集成相離 相離法要同性長養
長養異性相望即是相離 和合相離第一 長養眼根二種同在一身
不可說在此在於長養 內外處所云何不同 相離中間長養
不同處所不得 相離長養二根大二四塵 彼此根塵自體
同一處所長養地大長養根塵自相 相離地大法爾 妨礙長養不得相離
相離第二等心諸天身量 極大 云何相離
清淨猶如燈光 彼此分齊不同不得 相離始終一處集散
第三已知相離要是自性 長養名相未知如此相離 大小集成
大乘內外諸色大小但是 集成第四現身從頭 長養四塵地大合成
云何集成如此 類別因緣同時一體和合合集
大小第五集成 云何 因緣根本全身
細分緣生全體 由是因緣大乘不立極微 第六大乘何故不許極微
根境集成一切有情從業見用從業 從業生成五塵
從先全體生成境界 不成根境同許云何從業極微 無用積集根境小乘
極微無用 極微不滅成劫 諸色最初 最後至極中間猶如水滴
復次種種石磨 和合 增上如是有用
第七大乘無實極微何故 極微有情實心從頭 集聚內外虛空
假想三脫門一眼所有極微 同處同時障礙一眼極微 微細皆可容受極微如是
乃至廣說中有據實 極微何故 即如清淨
皆可折色極微 中有極微極微 相離相離小乘
大乘大乘 處所無水有種
賴耶三大種子 六識心所之中第二第二解釋景云二十
四大分位十九 對法二十二何以 不立所以四相老是
何故四相 身上 時令
初二不淨第三 漸或
五識五識生意 名為第四色界無二二識云何俱舍論莊嚴身故
莊嚴根塵發言根塵眼根 不然不得須根
無依二根 第五十二如是一切實有下文
色處青黃 大種不受大種可意可意 和合
可意一一假實何故乃至實有觸處皆是假有
所以其餘無能 皆是 不論
名為長短雖是假有 造假建立其所假有法處 色有二種威德所行猶如變化
三乘聖人定心境界 當心實有 八相變化變化
變色定心 所行 法處云何所見增上緣
變故眼識法處色自在五神通威德所行 見聞指事猶如變化自在
故云作意定數 故云相應故云法處色
對法自在所生二種 威德假想威德威德 法處五色一分一分
何謂威德而言如下無漏名為 威德聖者名為威德 變化威德
不如變化無漏定見 有漏何故有如實事聖人無漏 種類如下增上下文
分別智增上後得智有漏 無漏相似有漏無漏 有漏大義通有有漏
受用若非假想任用實有大義定力 識別變色即如淨土後得智
識別變為果實 緣故故此 境界而是
實物同時心王心所實物 故云相應疑難中法 律儀律儀
建立所行即由 大種景云色界定 色界大種自在無色
四大不得無色 大種下文法處所攝勝定 勝定不依大種種類影像
大種 坐具入定中觀所見定心 青色影像本質坐具
理實色界以定即此 四大無色界五十三何故
無色界無依不論 影像種類三摩地變為 大種本質大種
子細下文大種 大種觸處大種無法大種勝定
文言不依大種自在變為大種定心 大種即此無色 無漏無色大種 無色大種何所無漏非有
有漏無漏色界 無色界六十六 大種有色色界
猶如變化無色無故 所屬雖是無色界有色 本質變為大種猶如變化據實
無漏無色界大種 其實非界法處變化心神 有漏第八約分別有
無漏威儀變為五根 但是根塵清淨 假名本質功能即如六十六
隨緣親生 大種即是定力大種 種種差別無色界
四大 變為四大四大 身為無色界下文通明
威德文定前後 剎那剎那欲界名為 勝定大種勝定
因故景云聖人所生異生二乘 世間世間地前菩薩涅槃滿
加行心中顯現有漏地前菩薩 無漏心無漏三乘出世間智 真如有無戲論因故是故
出世間境界出世間 乃至如來後得智遊戲 戲論非一至當
不能生起景云 不能生色功用久修純熟勝解所見不能
菩薩無漏二乘有漏變化受用威德假想威德名實
景云真如增上後得智 方能同體大悲無分別 增上隨緣不思議定力
境界正體智證遍滿後得智 法界色身第六差別 三義發光下地三不
生苦名色三義相違應知即是欲界三義色界清淨 據報任運梵王
聽法變化欲界人見第七相分五蘊受用相者其外 色境差別
受用五塵五根增上隨順諸色受用差別 四大有無不定所以受用
獨生受用濕生江河 受用日光有風唯有 空中和合受用二三
四大有餘廣說四大 上來總是十門第一 自下第二微細中有辨正
邪執勝利 微細極微五眼 第一微細極微景云意識假想
諸色極微大乘實有極微 對法為此 二種
遍計所起色第六心計緣故應有 心心 明了可取無色第二種類微細
景云無礙去處無礙中有十方 受生無障礙 種類此處中有此處中有
種類第三微細無色界諸色景云色界二種自在自在定心 二者自在相應業感所得
自在無色定心自在 等心諸天三藏 色界自在淨居天
諸天諸天聽法身長 由旬一一地處 彼此無妨猶如燈光障礙
菩薩五淨居天十地 菩薩等心自在自在 其所
平等無有大小等心久修大小久修 彼此妨礙第二極微
廣說本地第三分別建立乃至無生 極微生滅無生 不同外道師說父母
父母從此二更 極微如是展轉大千界 阿耨乃至七七
集成大地 諸色大小 差別建立者極微十五
景云十五假想極微 處中色有唯一自在極略色有對
極微空界色無表色 影像眼識意識 非見面色相分
五根變相 還是根塵非法可意分別 一種影像皆是法處所攝
中法據實若爾 同法何故 不然受用法處不可取
緣法 緣故不為俱生觸處 法處不如此等不論
獨立建立者極微建立自相景云無有獨生極微諸色自性 各別名為獨立寶珠
名為獨立四塵自相 獨立微細故云建立 極微正說相離
問答因緣捨離有對第二云何 有餘極微若一有餘
極微妨礙便同心無礙云何 第二隨順妨礙諸色之中有相
處所無二相隨一中 如是種類增上如是 一塵何以得知
一切一切受用一切 之中細小具有 有味
自下難可知諸色第二 此處妨礙地大極微 同性
妨礙四塵 中有中有受生 無障礙中有相違
不能建立者本地 第三卷云極微有餘細分第三 五眼極微不見
不見極微 何為三藏慧眼法眼 後得智佛眼別有無分別
肉眼不然方名云何 極微慧眼如何極微 極微極微極微
無分別智極微無分別智 佛緣三藏佛眼法眼 不然慧眼緣理正體
法眼緣於空有後得智佛眼 佛眼何以得知對法真如 慧眼故知慧眼真如若爾得法
法眼緣理真如法名得無法眼五眼中法若爾何故慧眼一切遠近
法眼異名慧眼五眼 慧眼用以 總有具足大智度論
為了慧眼觀空法眼 安立佛眼非空非有 安立第五大悲佛眼
即是法眼佛說佛眼 究竟佛眼智度論上來總是 第一辨正自下問答
猶如水滴至極水滴 相中 第四經部上座部
四大種極微內積 極微大乘薩婆多第五 第一薩婆多極微
中有自性一切有部 第二正是一切有部 父母極微無常
第三正是吠世史迦父母 空劫住處成劫父母和合 生子第四正是一切有部積極
正量部 第五吠世史迦父母和合生子 種種無體無體無生
無生不可以此不如 行經如來未成算法
而言閻浮提中有極微答言 不得陀羅幾微 如是法華經微塵
世界不可思議一切世界 聖教如是何故無極 意識相分極微故云
不違自下第三建立極微 第一勝利無常第二 無常不計我我所第三無我
我慢斷滅第四斷見境界 第五 除法勝利有別
可解三藏空門 何故第二 空行空無
無相十門 三明生起生起二明 相離相離三明諸色大種
變異變異中有 依止大種處所有餘 受生先有大種處所
依止大種依止同一攝持 地大攝持名為 積聚非有相者
有無之中地大有餘有所 無餘三大無餘
薩婆多一切 四大中水風大不可得極微此地大可
三大不得不等一種三大不可得非理 水火應得地大不等
體量不等增上不等 不等地大三大不可得 三大有分
不可得故知三大無不無故故地大有三大有用
無有有用 非理無水威勢無體兔角種子景云所有
諸色種子緣變遇火便 如是無自性
小乘中有水火 中有水火種子二種中一大能
根塵何故 二種地大中有 是故眼中
大乘種子隨逐自有隨轉理門地中 三大名為種子真實賴耶 四大種三義一種不一
二種賴耶不一不異不一 第三有漏種子 二義隨轉種子
種子種子賴耶經部大乘 三大中有種子一緣
三大大乘中有五根 勢力五塵二業 景云四大五欲境相續有名
天中五欲境 相續現前意樂 北洲衣服音樂意樂
取得業力從業何故 一起
不從取現欲生攝受萌芽 攝受相違
自下第二明和相離景云增上如是 受用種子增上如是
取用所以如此四大 增上如是 於是中有
明和相離 本地相離不如 第三諸色種類大種
三義 三義景云士夫非人功用 士夫四大出生名士地大
人身赤色 差別三藏天雨水滴 [/] 便 真珠大小真珠著地便
刀劍餓鬼便差別 生長不同勝定天眼耳根 初禪勝定勝定引起大種
修得天眼耳根變異三義如下變易含生大種
為生即是勝定 中一可知建立建立任持任持 本地第三廣明
四解勝定 即此四大造論 色界繫約定變為大種如此
無色起色無色 變故見分無色 無色界上二界
大種不為剎那 何以得知即此下文勝定 不依大種種類影像三摩
得名大種中文約同如下大種 不依大種三摩地種類
得名四大若非 同時大種 大種變為大種
不是名為 果實所以 大種下文不變大種假定
三摩地種類影像 大種種類影像三摩地不如據實變為下文
本質變為大種 不論言依本緣得名大種 卷云一切自在變為
大種加行大種如此 大種加行大種 下文大種影像三摩地
名為六十六大種 作者大種前後增上緣名言種子受生
地大身根由此大力六處 第四 變異調適加以
風霜果子 大種修理 [-+] 士夫林木
外道神通轉變 業感人種 隨轉第五中有中有名言
種子有分熏習問答 所以景云外人此處死後現生 何須中有
響聲響應論主不定響聲惑亂不如天上
論主天上不滅 是故不同外人人心他方
爾時有別他方論主 心緣 但是不行受生必須
大乘耳聞 謂言中有如鏡中像相似 不滅十門第四安立
大種此處 報時大種
此處異時一地餘地不得重生地大此處異時遍滿大勢任持色有
不得重生二明四大 所生體用二次 三明間斷
燈光四明風大 相續日月
相續行者攝受景云 人身中風常行不息攝受風大便離散攝受
攝受本地第三機關 持名相續景云機關 風力相續骨節
有情出入息五明空界三藏 空界景云西方 意識太虛空界色
二世中間住處諸天 依止景云空界色聚積 屋舍俱舍
阿伽阿伽即此 聲色空界色有空 細微積集
集成雜亂過失一法 輪軸 相待明法勝定
唯有顯色相等行者 青黃顯色入定觀察現相本質 顯色不可由此
顯色說定顯色 香味若爾何故顯揚 八解脫勝者青黃
相離 香味乃至正觀顯色定心香味 定心香味
地中無有 香味無用以定 五十二卷云勝定一切
自在華嚴經菩薩鼻根無色界宮殿 此處香味但是法處 無妨色界香味
香味若爾無色界大種種子不變大種無色無業有無 大種有色色界香味無漏
香味無色大種有無色界香味何妨有無 大種有用有無大種色界
香味無用無漏上界 舌根香味無業 舌根定心五塵相分
法處香味假名香味 上界香味因故香味定心 空行俱生空行
根本俱生假名 觸塵風大光明釋論一說日光
唯有光明大種一向全無一說唯有 大火光明無故不可得 成實景云無能大種
日輪 以此
有別火大緣故 微細不可得 水火
故知光彩日中還是 火大 因相
何故香味香味 大光應有何故
日中若爾可言 日輪答曰 未盡無餘
大言火大勝定勝定 不依大種景云自在四大 大種
如初定心 生長大種一時 散心坐具以為方便從此入定青色
影像名為坐具以此 所見坐具坐具大種造作 無期
不變大種影像本質 得名大種變為大種此處不然有別
不為大觀大種不為 唯有大種故知約定心所法處所攝
遠緣觸處欲界所以 諸色中有對等法處所攝色 小乘中法唯有無表色
大乘法處受用何故 定心變色微細 處所有對色界 不為受用眼識
色處何故法處本生 定心法處他用眼見 人為法處十門第五決擇
第三初等 初二異熟長養二種 本性等流下文除根流明
根塵本性可知五塵 五根中根及長皆可變壞第二 等流二等異熟滅後
名曰等流其內異熟長養 唯有本性變易二流變易義通本性 初一異熟第二
相續異熟通假異熟異熟 賴耶已去乃至命終異熟 得名異熟生剎那異熟生以此
異熟第一對法 阿賴耶識異熟異熟生假說 第八識得名異熟生異熟
得名異熟異熟最初 異熟第二名為第三本地 長養
增大長養 睡眠梵行 作意諸色二種
流轉對本等流其內何故 變易等流 異熟何故長養
長養相續能持異熟等流現有增長 長養資養異熟流別長養 異熟俱舍防衛內城
若非異熟 等流等流變壞本性 根塵異熟長養
本性無異長養身故如此心心所有等流異熟 及第二相長養
長養非心異熟種子相續異熟現行間斷異熟
報界異熟不然滿 二十二種子皆是異熟 中聲
四大異熟所生異熟 第三傳聲十門第六 四大所行三性
依止運動不異中有 四大四大共有 地大變壞業者鍛鐵
建立者地大建立依止地大 業者業者攝益風大
發動不息 隨轉四大即如對法第一卷云名為即是起因
大種即是大種 無有功能別處 大變變異
大種色相相續 不絕即是大種 增長所行通有三性
加行決定 三等剎那善惡上品
不依加行決定中品 見道見道加行方能 第二上品修道剎那
無心定時受戒三思 色聲善惡善惡善惡 香味三思所以不成善惡
依止運動 別有行動薩婆多大乘異熟移轉
問答第二 不生便剎那 相者不滅剎那從此
便佛說剎那相應所立 剎那虛空等名言 便不生
所立畢竟不生猶如兔角 一時 云何
動量畢竟猶如 不滅便起行相者
非有所立無為不滅虛空等生起因緣分 造業手動此處
生起不滅現量十門第七 剎那中分色法剎那 剎那中有
正義四句其外 所以景云上座部過未現在
唯有三法一色二心心所 心所時速現在剎那前心後心第三至於
生相第二色法遲鈍 剎那生住滅 正義任運正量部
受生其中 世界 生滅心心
剎那生滅 諸色 () 。 有為 () 。燈光 ()
邪執生滅 因緣薩婆多即是 景云譬喻法滅
大乘如是說阿毘曇用力可言不用
便墮落無物用力 由此道理生滅因故毘曇來正即是
相異生滅云何 比量道理成立 () 。有為 () 。猶如生相 ()
大乘經部因應非有 () 。因故 () 。猶如虛空比量大乘相若 ()
因故 () 。猶如生相 () 。成立 不由 () 。不滅 () 。猶如虛空 () 。
比量亦即因之 () 。因故有為 () 。猶如生相 () 。 若爾有為有法自相相違
生滅兩相 生滅兩相不同 () 。相異 () 。苦樂 善惡色心比量正當文本
比量比量不定何者大乘 心王變色 小乘即此
即是若爾色心 同一善惡相異不同 因緣賴耶中一
現行種子 種子一種生色色法 因緣不定比量
生滅兩相因之 () 。不異 () 。猶如 () 。停住不可
正量部色法多時 諸法 停住有為猶如心法
生滅相 停住 不待任運
故知不待 諸色剎那 () 。有為 () 。比量比量
諸色 () 。住所 () 。 () 。若是住所猶如虛空 (同喻)
諸色 () 。之中隨一 () 。猶如 () 。之中隨一 虛空等
() 。 道理景云外人現見如法 因緣因緣不得
法應不滅法滅 現見豈非 云何論主法滅不應理
薩婆多救火因故 俱生不可如火 俱生
俱生現見不能 若爾等於何所
俱生何妨變異 作用作用 大同即此
名為 得名既已 則是
俱生本名 云何而言變異 剎那
變異若爾 生火 中外世人所知
論主所知以為 解釋世間人皆知 論主火燒變異
何者世人即是 俱生無故得知世人 論主
道理大乘諸法 無有 引起自心變異
即此變為不得 緣故變異為生 不應理景云外人
別有非心 相與生相生相生法 滅法道理不成一法四相
同時先後初生若爾 一法剎那四相 四相先後同一剎那
所立剎那四相四時 立時生滅同時 未來生相正生若爾一切
有為未來現在有為 無為相續過失薩婆多四相 未來
生相乃至論主 不可 未來相應有用 () 。 ()
猶如生相 () 。無為 何等體用無為 無用生相有用
薩婆多三世自體無為何者 來世現在過去體用無為不可無為
不定不可現在不定 未來生相應當無用 () 。未來 () 。猶如 () 。比量比量
自性 不然 性別法外別有不可得不應理
別有小於相者 法外自性不可得 諸法任運而言
法外別有畢竟不可得道理 方能景云外人
滅火 若爾心法 不得外人諸法功能各別
功能是故不可 有別功能差別 不可得不應理
猶如 如此二種功能 有助功能
無助薪火有助 如火
功能過失 二種皆是
法滅緣故二種不成故知不得 四句 上來色法剎那
剎那正義皆是相分見分 剎那相分隨心剎那十門第八 非獨景云佛陀提婆四大之外
四大性相 四大六根明知一等景云
色有多種四大體用 非獨景云之外 大種名為大種非獨
以為正義論主 非獨十門第九所行 問答色法根塵多少問答
三緣本地分說次第列出 所行境界現前本地 第三未解長短
顯色顯色實體 物色各別四時 可見日月
光明不假不明可見有色 得知有色 景云有情世間罪福
器世間住處 明了不實不明因緣 次第因由
本地第二四緣變異變異外緣 受用攝受非情順境五根
損壞外境界非情五根 所生損益一有違順 損益五根緣生損壞五根
等至長養五根業力五根中途 轉變自體變異 及長強弱自相差別因緣
意根意識意根 境界現前 現前所行差別初中
中有五根現前 天眼慧眼初中三根初中肉眼
天眼現前 現前肉眼現前 本地第三
不同可行 現前三乘凡夫 見聞遠近勢力現前遠見
一眼現前景云一眼 障眼現前蝙蝠 眼中
天眼故云一眼 慧眼一切皆是所行即非 五眼慧眼五眼中法聖者
導首慧眼差別 三自性五塵不出三性善惡無記 有作用香味
作用作意第三本地作意 十門第十景云 色界大種在身處所
不異類別相離 相離相離相離始終 長養上界欲界
相離相離色界同在 一身妨礙名為

瑜伽論記卷第十四 (之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2 No. 1828 瑜伽論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