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論記
Scroll 1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論記卷第十二 (之上) (論本第四十八)釋遁倫集撰
[0567b05] 論本卷第四十八
[0567b06] 釋增上戒住中。初問。次解。後結釋會名。解中 有三。初解十意樂。即地論名發起淨分。二辨 住相。彼論名自體淨分。三辨校量。地論以前
例後故無此文。若準下結文即為九段。下之 諸地亦隨結文。即判若干段。準之可知。前初 地行十意樂極圓滿故超入二地。十意樂中
前九自利後一利生。即由如是十種意樂成 上品。故等已下第二明自體淨。於中初明住 體。二於此住中下明住相總有五句。初兩句
明律儀戒。次有一句明攝善法戒。後有二句 攝有情戒。言於此住中性戒具足者。初地雖 無故犯猶有誤犯。今於二地故誤並無故具
足。是為一句。二極小邪惡犯戒尚無。況中上 品即離種毀戒垢。三又於十種圓滿業道顯 現等者。謂能去十惡業道故十善業道圓滿
自性顯現。如是性戒具足。能以妙慧於世間 染不染諸業現行異熟等流果及出世諸業等 流皆如實了知。四明自斷惡修善復勸他行。
五明等觀眾生愍其受苦。第一義苦是其行 苦。是諸菩薩安住下第三辨校量。於中有二。 初辨調柔果。後辨攝報果。至支趣果是見解
攝局在初地故此不論。依如正法師解。為顯 不迷道之方便而修正行故除支趣果。又以 前類後故不以說。道理十地皆有支趣果。願
果者與初地同。不異前故亦不論之。調柔果 中先總指同前。後舉喻以顯。言廣見諸佛善 根清淨如前應知者。謂前初地中云。謂於佛
法僧供養攝受故。以四攝事成熟有情故。以 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等。舉喻顯中先喻後 合。迦肆娑者青黑礬石也。舊論云迦私娑藥。
地論云礬石。以金體有微細垢故置礬石除 之。於此住中下辨攝報果。初明在家果。次云 當知威力過前十倍即示出家果。舊論云。神
力十事如修多羅說。依如十地經云。一者於 一念間得千三昧乃至十二。於一一身能示 千菩薩以為眷屬。此中云十倍者。初地得
百。二地得千。故即舊云十事者謬也。有釋。此 云威力即名願知果。今解不爾。結釋會名中 有三。初條結略說。次指經廣說。後釋會異名。
前中九句。初一句結十意樂。次有兩句結律 儀戒。次有一句結攝善法戒。次有兩句結攝 有情戒。次有一句結調柔果。後有兩句結攝
報果。增上心住中亦問答結。答中九句。依地 論判。初句是二地趣入三地方便。次句即是 初住地心。次句即是正位地心。後有六句明
厭果即地滿心。初句中云已得十種清淨意 樂者。二地中自分行。復由餘十淨心下明二 地勝進行。乃至入增上心住。此十淨心依如
地論說。一者依彼起淨深念心。如經淨心故。 二者依不捨自乘。如經不動心故。三者於 志求勝法起善方便。此能厭患當來貪欲。如
經厭心故。四者依他現欲不貪。如經離欲故。 五者依不捨自乘道利。如經不退心故。六者 依自地煩惱不能破壞。如經堅固心故。七者
依三摩跋提自在。如經明盛心故。八者依禪 定自在有力雖生下地而不退失。如經淳心 故。九者依彼生煩惱不能染。如經快心故。十
者依利益眾生不斷諸有。如經大心故。依彼 論判。此上即釋趣行分。次有一句明初住地 心。謂菩薩安住乃至能起廣大悲愍意樂。謂
菩薩安住增上心住時。所有種種過患能壞 一切諸善行者皆能於彼諸行深心厭離等。 言生依義心者。謂生利樂義之心。義謂利義。
次有一句明住地心。謂從觀諸有情乃至皆 聞正法以為緣起。於中初觀有情脫苦方便 唯是其佛無障礙智。次推佛智由彼學起無
分別智。次推此智由依定起。謂即三地所修 定等。又推此定知因教起聽聞為先。觀見此 已下有六句。是厭分果。初於正法訪求無倦。
二從菩薩發起如是精進已下能正修法隨法 行。三從既多住已復還棄捨已下棄捨靜慮 隨樂愛生欲界。言如是菩薩離欲貪故名斷
欲縛者。離欲得定也。棄捨靜慮等持等至故 名斷有縛者。棄上不受名斷有縛。先從勝解 行地乃至畢竟不轉者。景云。先從勝解地入
真如觀已斷見縛邪貪恚癡畢竟不轉。泰云。 由從勝解行地於法真如修勝解故。於初地 中已斷見縛。依諸見縛所起邪貪恚癡亦隨
滅也。若分別我見見縛收。於初地中斷種子 盡。若俱生我見乃欲縛有縛所攝。第四地中 伏令不起至於金剛方斷種子。邊見亦通分
別俱生如向我見斷之。前之前後若邪見二 取分別起故。此三見唯見縛收。初地菩薩斷 種子盡。四從廣見諸住已下明調柔果。稱量
等位者。前之二地如練礦未盡。稱兩有咸燒 之稍輕。今於三地如礦盡金淨。稱兩住定。五 明受生。六明威力。並是攝報果文。景云。所有
威力下明願智果中威力果。今解不爾。結中 初結略說。次指經廣說。後釋會異名。由發聞 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等者。謂求法時聞慧
照法光明故言聞行正法光明。由聞生修故 言等持光明等。由內心淨者。謂此地證內修 慧光明故言內心淨。無漏若淨意名為內心。
謂即定也。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中問解結也。 準下結文即知解中有十三段。初中云謂諸 菩薩乃至應知其相等者。依如地經說。當以
十法明入第四地何等為十乃至廣說。地論 釋云。法明入者得證地光明。依彼智明入如 來所說法中。彼智名法明入。彼所說法正觀
思量如實知二處順行故。此思量有十種差 別。思量分別眾生假名差別。如經思量眾生 界明入故。依經分別如經思量世界明入故。
依染分別如經思量法界明入故。無盡分別 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故。染淨依止分別如 經思量識界明入故。煩惱使染分別如經思 量欲色無色界明入故。淨分別如經思量勝
心決定信界明入故。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 入故。是中煩惱使者。謂三界。後二句。一依 煩惱不染。二依不捨眾生聲聞等同不同義
故。今此論云謂若假設等者。景云。此中但有 十法明入略所說義。謂若彼假設者是第一 明入。眾生是聚假有。若由於中假設者是第
二。於世止住假立世界入。亦是聚假有。若由 此假設者是第三。即是有漏善等三性染法。 由此法界三性之法假設眾生及器世界。若
平等勝義者是第四。是大虛空。亦可說彼真 如名為虛空故。此中說平等勝義。若染惱故 清淨故成染成淨者是第五。以識是染淨所
依止處故。云成染成淨。若由繫縛煩惱所染 者即是第六七八。思量欲色無色以繫縛別 建立三界故。若由無上清淨所淨者即是第
九第十。思量勝善大善二法明入。二乘無漏 涅槃不染名為勝善。大乘無漏過彼二乘故 名大善。第二明成就智。云如契經說不壞意
樂而上首至皆悉成熟者。謂十種法智能成 於智。智是所成。此十是成熟智之法。是此中 義意也。不壞意樂而為上首者。基師解云。即
十法中之第一故言上首。舊地持云。成熟不 壞淨為首。地經當第二同敬三寶名不壞淨。 今解即當彼第一不退轉心。不壞即是不退
轉義。經云初智故云上首。彼經云。諸佛子是 菩薩得大地。即依如來家轉有勢得內法故。 以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故。何等為十。一不退
轉心故。二依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盡心故。 三分別觀生滅行故。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 生故。五分別觀世間清慧故。六分別觀樂有
生故。七分別觀世間涅槃故。八分別觀眾生 世界業差別故。九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 十分別觀無有盡故。言長如來家者。謂初地
名生如來家。既生彼已今此地等名長如來 家。得彼法體者。舊地持云得自在。經云得 長家已得勢力自在。又得體法得如來之體。
謂真如是體法。又十自在言體法。第三辨 修習菩提分法。言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 力故者。此明修覺分。緣菩提名覺。是所求
境。薩埵此言有情。是所化境。又能求覺有 情。又薩埵是勇猛義。勇猛求大菩提。第四辨 斷身見等。謂此地能離伏第六識中我見。其
餘貪瞋等尚在。其第七識在入八地伏也。由 彼斷故已下第五明制業開業。遠離習近。既 如是已下第六明心調柔。準地論有十心。一
潤益心。二煗心。三調心。四安隱樂心。五不 染心。六轉求上上勝行心。七轉勝智心。八 求世間心。九恭敬諸師隨順受教心。十隨所
聞法修行心。今此論有三句。一滋潤柔和總 攝彼初三心。亦可滋潤是初潤益心。柔是第 二煗心。和是第三調心。二有所堪能攝彼
安隱樂不染心。三其心轉復種種行相皆善 清淨攝彼後五心。又善知恩已下第七明隨 順功德皆隆盛。如地經說。是菩薩如是成知
恩心知報恩心轉柔和同止安樂直心煗心。 無稠林行無有諂曲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 說者意。此論舉初二句等取餘句。尋求上地
至遠得安住者。是第八修治地業支大精進。 地經明十精進。一者不休息精進。乃至第十 善分別是道非道精進。如彼廣說。明意樂
勝解淨修治。第十明聖教怨敵不能映動。地 經云。是菩薩深心界清淨。深心界不失。信解 界轉明利。生善根增長。遠離世間垢濁。斷諸
疑心無有疑網。現前具足成熟喜樂。如來現 前如無量深心現前成熟。今判彼文屬當此 句。謂乃至善根增長未配第九句。遠離世間
垢濁已下配第一句。亦可總屬第九句釋之。 廣見諸佛已下第十一明善根清淨。名調柔 果。多作已下是第十二三句是名攝法果。蘇
夜摩者。此言善時分。下釋會名中言菩提分 法如實知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等者。景云。 於四地中修道品智名焰。能立教智名慧。名
焰慧地。基云。謂正法教是所照。此智能照正 法教故名焰慧地。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中問 解結。解中有十。一修十種平等意樂得入五
地。言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者。如十地經。五地 中諸佛子若菩薩得第四菩薩地善滿諸行已 欲入第五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深淨心得入
第五地。何等為十。一過去佛法平等深淨心 故。二未來佛法。三現在佛法。四戒淨。五心 淨。六除見疑悔淨。七道非道智淨。八行斷智
淨。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十化度一 切眾生淨平等深淨心故。論曰。勝慢對治者。 謂十平等深淨心。同念不退轉心故。前地已
說解法慢對治。今此地中說身淨分別慢對 治。乃至廣釋。解云。謂於四地自謂得生淨勝 佛家。得彼道品內淨法故便起身淨慢。正障
法身平等之義。今修平等正治彼心。此十心 中前三觀法身修平等心遣於前地生佛家慢。 後七遣於佛家所得自利利他道分內法上起
慢心。此中景基等解言。謂無等覺者。謂覺三 世佛一切功德一切法平等。謂佛是無等。覺 此無等名無等覺。以三世佛即為三平等。即
無平等也。言與諸覺等者。即是次六。隨順 諸佛法與三世覺等為因故言與諸覺等。雖 有六種要攝為三。所謂三學。初一是戒。次一
是定。後四是慧。雖分有七所謂七淨。名戒 淨。二名定淨。三名見淨除身見。四度疑淨除 疑。五道非道淨除戒取。此前五種大小若同。
後二名異。小乘六名行淨。七名行斷淨。以小 乘趣滅盡故。大乘六名行斷。七名思量菩提 分法上上淨。以大乘中依其斷超勝求。如此
七淨即六平等。以合度疑見二為一。度疑見 平等故。若約位辨。戒定在見道前。次三在見 道。後二在修道。言超過所餘諸有情界者。即
是第十教化眾生淨平等深淨心。大悲化益 超過二乘異生等類。此十中前九自利後一 利他。言及以諸法如其平等者釋平等名也。
當地論云以於平等中心得清淨故名平等深 淨心。若依測師。言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者。是 經中前三句是諸佛法。言及以諸法如其平
等者。是經中後七句是隨順諸佛法。第二明 善觀諦。云多分希求智勝性者。住五地中多 分希求觀諸諦智。於四聖諦至應知其相者。
準經本有十四諦。四是本十是末。末解本四 非有別法。十諦者。一世諦。二第一義諦。三相 諦。四差別諦。五說諦。六事諦。七生起諦。八
盡無生諦。九入道諦。十菩薩諸地起佛智諦。 初二諦即真俗二諦。次四名苦諦。次一名集 諦。次一名滅諦。後二名道諦。前之九智化小
乘人。後之一智化大乘人。彼經廣說。此中但 有略義。謂依曉悟他乃至名如此說者。謂依 曉悟他等。初三奘法師兩釋。依曉悟他此一
句。謂以四聖諦教二乘。二乘非佛乘故說為 他。依自內智此第二句。謂以教大乘種姓眾 生。大乘種姓眾生是佛自乘。故名依自內智。
依俱處所此第三句。謂前二是別教。此一句 是總教。大小二乘為此二乘別總人等說四 諦名為此說。又釋。此三句即三轉法輪。依曉
悟他是示相轉。謂示諦求他謂言此是苦乃 至此是道。依自內智是證相轉。謂此苦我已 知乃至此道我已修。依俱處所者謂勸轉。謂
教言此苦我已知汝應知乃至此道我已修汝 應修。為此三轉故說名為此說。即為三行相 也。次即謂三藏。契經是經。調伏謂毘奈耶是
律。本母謂摩呾理迦是論。由此三藏故我說 四諦名由此說道前三故合為六種也。依於 現在眾苦自性是苦諦。依於未來苦因生性
是集諦。依於因盡彼盡無生是滅諦。即因盡 之滅果盡之滅。依於修習彼斷方便性是道。 如此說四諦名如此說。即十行相也。測云。曉
他者。即地論說十相智中前之九智是作小 乘智。對大名他。依自內智者是後之一智。對 小名自。此二句智即十相智。依俱處所者
四諦智通攝自他名俱。為此三句說兩門智。 依於契經等者。此三句智由三藏教故說。依 於現在眾苦自性等者。此兩門智所緣境。如
此說者。此四諦道理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實 法分別智觀。即此四諦差別說十諦為教化 眾生方便智。如是於諦善巧菩薩已下第三
明毀壞諸行悲愍有情。以慧正毀者。地經云。 如實知一切有為行皆是虛妄詐誑或凡夫。 攝受乃至心支正願者是第四句。及即於彼
乃至皆悉成熟者是第五句。謂即以意樂 正願為能攝。正念慧行等是所修起念慧慚 愧等。諸勝德中念慧在初。故言念慧為上首。
諸作意乃至成熟有情者是第六句。如契經 說已下第七明引支世間工巧業。於中分二。 初明引支工業所由。後結之。前中有十二
句。初句是總。後十一句別釋。所以善五論。 言能益有情世俗書論印算計等者。是中書 等有四種障對治。四種障者。一所用事中忘
障。取與寄付聞法思義作不作事已作未作 事應作不應作事此對治故書。二邪見濡智 障。以因論聲論對治此二故論。三所取物不
守護障。此對治故印。四取與生疑障。此對治 故算數。數者一一為二二二為四如是等。算 者一從十橫如是等。其餘一切已下第八明
善根清淨。牟婆羅寶者。當此言瑪瑙寶。謂前 地於金上已加末尼寶。今此地更加馬瑙寶。 受生多作已下第九明受生。珊都史多此名
喜足。此即攝報果中在家之果。若在人中亦 有出家之果。所有威力當知此說千俱胝數 者。是第十句也。緣起相應增上慧住中問解
結。解中有十。一初明十法成滿得入此住。如 地經言。當以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為 十。一者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乃至廣說。今此
中云謂於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平等性故乃 至有無無二平等性故等者。如舊地持有一 二等數標名。此論有十一故字。不可數之。
且準舊論言。一者第一義自性平等。當此中 第一由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即當經第 一一切法自性無相平等。此中意謂由緣勝
義理故一切法平等。如舊論第二無言說行 無相平等。當今云言說造作影像無相平等 性故。當經言第二無想平等也。此中意謂一
切言說造作影像等皆由想起。今此相亦無。 無想平等也。於理本無相有是妄生故。如舊 云三者無生平等。當今言即由此相自然不
生平等性故。當經言無生平等。景言。即前依 他因緣生法無自然生故名無生平等。基解。 此意謂即由此心想無故自然無名苦生。又
即由此於言說造作依他性平等故執有自然 生者。此自然不生但是因緣生故言無生平 等無自然生也。前解為勝。如舊論言四者因
緣不超平等。當今因亦不生平等性故。當經 云無成平等。今又云自然與因皆不生故者。 雙牒前二句以起後也。經言無成平等者。疏
云以無生故亦無苦性。成起現前。三藏云。因 是能成果是所成。執有自在天等為因。因既 不能生。故言不成平等。以從因緣生故。自
然與因皆不生者。謂執有自然生及自在天 等為因生皆不成也。基更解云。生前不平等 謂心想造作等無故苦自然不生。非但自然
不生。今因亦無故不成平等。自然與因皆不 生者。即雙重解果因俱生義。即第三不生 第四不成平等也。如舊云第五畢竟寂滅平
等。當今言畢竟本寂平等性故。經云第五寂 靜平等。此中意謂雜染本來寂靜故。若依基 釋第六是能照智故。第五第六皆約真如為
論。三藏開此畢竟本寂平等性故一句。成第 五第六寂靜平等本淨平等。次下句別是第 七平等。問曰。此二何別。如舊解第五離染因。
以第四三是離染果故。今第六是明離淨相 對治滅。今如何別解言畢竟本寂之言俱是。 舊經第五寂靜平等一句正是真如。下現有
體事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當舊離 諸虛偽平等。舊經本淨平等即是正智離虛 偽戲論也。問曰。如舊論文可通。如經本淨即
真如云何通。此第六是正智故。義曰。如經亦 是正智照本寂故名本寂。非體是本寂。又解。 此現有體事等一句是經第七。無戲論平等。
其第五六畢竟本寂。開之如前。景言亦同。如 舊論云。第六離諸虛偽平等。當今現有體事 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當經云第六
本淨平等。此中意謂真如體相常淨。故舉能 證智以顯。如舊云第七無取捨平等。當今 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舊經第七一
切法無戲論平等。此中意謂遠離能所分別 戲論相故平等。基言。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 等性故。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繫解脫平等
性故者。當地持第七取捨平等。當經第八無 取捨平等。若準經以畢竟本寂為二勝。若合 為一即開此故字為二。雖然不依經文。此中
意者謂煩惱眾苦得解脫故一切取捨平等 也。如舊云第八一切法離平等。當今言即此 煩惱眾苦雜染離繫解脫平等性故。經言第 八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此中意謂於染淨
法無捨取相故平等。景云。此一復次地經無 也。如舊言第九妄想境界如幻如化平等。當 今言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
故。經言第九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 中像炎化平等故。此中意謂我我所實非有 故平等。如舊云第十妄想境界有無無二平 等。當此中言無分別智所行有無無二平等
性故。經言第一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意 謂若成若壞無二相故。如是菩薩住此住中 下第二明覺悟緣起生解脫門。以一切種緣
起正觀觀察了知者。如地經說十番觀因緣 集法。所謂因緣分次第故。一心所攝故。自 業成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先後際
故。二苦集故。因緣生故。因緣生滅縛故。隨 順有盡觀故。如彼經論廣釋故。言一切種正 觀依緣起智能引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者。觀緣起生滅故。無我故是空行。以有生滅 無常流轉道理及斷之得無為故名無相行。 以是有漏有為深可厭壞不生希願故名為無
願。是此中意也。由是因緣已下是第三一切 邪想不現行句。菩薩如是善於勝義至一切 有為。是第四方便攝受生死句。謂菩薩善達
真如故悲愍有情。知煩惱繫故眾緣合故離 我我所及諸染污。不是離煩惱眾緣合外別 有繫有情。如是知故不捨生死住在涅槃。為
愍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入般涅槃。應入 生死教化有情。是此中意也。如是乃至而亦 不住者。是第五無著智現前等句。經云菩薩
作如是觀已。起大悲故不捨一切眾生故。即 時得無障礙智門現前名般若波羅蜜行。光明 現前照已。為滿助菩提分法因緣。而不與有
為法共住。觀有為法性寂滅相亦不住其中。 欲具足無上菩提分法故。論言無障礙智者。 謂如來智。然此未成熟名為光明現前。基言。
謂無著智現前故不染生死。般若智現前故 不入涅槃。前謂正智後謂後得智。又俱通二 智且約智悲二行別之。言又即此住有猛利
忍等者。如經言菩薩住現前地般若行增上 成熟。得第三利頂忍隨順如實法無有違逆 故。測云。此即於第七前方便上品忍。如是乃
至當知亦爾。是第六證得無量三摩地。如經 云。是菩薩住此地得信空三昧。乃至第十離 不離空三昧。是菩薩得如是等十空三昧門上
首百千萬空三昧門現前。餘二三昧亦爾。由 此乃至意樂不壞者。是第七句。如經言。菩薩 住此地。復轉滿足不壞心決定心。乃至第十
滿足方便智行心。論不壞心者堅固不退故。 是不壞心有九種。一信觀不壞如經決定心 故。乃至九化眾生行不壞如經滿足方便智
行心故。於一切種乃至不能引奪者。是第八 於佛聖教不可引奪功。基師解云。何故前初 地非他引今復論之。且義別初地。謂真如
教非他引。或一切教非他引。非總相非他 引。非別相非他引。今此於一切種聖教非他 引別相中非他引也。餘如前說已下是第九
善根清淨句。今此地中如瑠璃寶珠。於前金 上莊也。即一切地準前當知。言四風輪者。或 四方也。風受生多作已下是第十。第十一句
可知。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問解結。解中 有十二。初明妙慧所引進道勝行成滿得入。 已得十種妙方便慧者。此慧即是入住方便所
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而於一切世間進道勝 行。景言。行隨世間故為共。世法不染故名不 共。趣求彼地名為進道。學後地行名為勝行。
基云。此進道勝行作有相行緣事相有差別 故名世間。非涅槃樂之所纏縛故名不共。以 體是無漏故以有相故亦名為共。有情所不
能行故名不共。作緣事相故名共。測言。由智 不住生死故名不共。由悲不入涅槃故名為 共。如經廣說應知共相等者。地經言菩薩善
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地者。當以十種方 便智支起殊勝行入。何等為十。乃至廣說。論 主判十為四。初一名為身財因事。第二名為
護惡因事。第三名為護善因事。後七名為化 生因事。今此中云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 福德者。意謂依能起世間興盛因之事菩薩
行之攝受福德也。即第一身財因事。經云善 修空無相無願而集大功德助道故。二依於 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者。諸多於有情而
起於惡。故有情是惡因。今以利益安樂增上 意樂於彼有情故不起惡也。即是護惡因事。 經言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捨起四
無量故。三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 後勝進者。為證菩提果故速集資糧也。即護 善因事。經言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羅蜜行而
無法可取故。四依不共聲聞獨覺者。即是化 生因事。七門中第一願力取生作上首教化 餘眾生故。經言得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
嚴三界行故。五依有情界者。是第二門說對 治故。經云畢竟寂滅涅槃而能為一切眾生 起滅貪瞋癡涅槃行故。六依諸法界者。是第
三門為滅諸障故。經云隨順幻夢影響化水 中月鏡中像自性不二而起涅槃無量差別心 故。七依諸世界者。是第四門於大法眾會集
故。經云善知一切國土道如虛空而起莊嚴 淨佛國土行故。八依諸如來身智者。是第五 門見聞親近供養修行生福德故。經云知諸
佛法身自性無身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故。 九依諸如來語智者。是第六門轉法輪故。經 云知諸佛音聲無聲本來寂滅不可說相而隨
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故。十依 諸如來心智者。是第七門所問善釋故。經云 入諸佛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而能分別種種
相劫數修行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菩薩 與彼共相應故已下第二明通達如來境界起 無間缺加行。從初乃至如來境界者。謂與前
十種妙方便慧共相應故。能達一切如來境 界。以前慧所行處是佛境界故。言及為彼起 無功用無相等乃至不遠離道者。景言。八地
之中真觀無功用故。言無功用無相無分別。 俗觀仍有功用。能知俗諦猶如幻化。故云無 異分別。八地觀彼二諦境界名觀無量佛境
界。二觀但起名起無間。真俗雙觀復名無缺。 今七地菩薩為起八地如此觀行故。精勤修學 一切威儀。若行若住恒常作意。一切位中不
遠離道。基云。又為佛境界故起無功用無相 無遍計執分別。無量後得智依他分別。觀諸 佛境界起無間缺。常精勤學一切威儀行住
作意不離心口身而作是行。於一切分位行 是不遠離之道也。此無功用無相觀佛境界 是道。於威儀中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 之。故下結文云通達如來境界起無間無缺
勤加行故。彼於一一心剎那中已下第三明 一一剎那圓證一切菩提分法。地經言菩薩 於十地中悉具足一切助菩提分法。但第七
地勝故得名。乃至廣說。今即於此第七住中 具足發起一切佛法覺支圓滿者。於七地中 念念恒起十波羅蜜故。言具足覺支圓滿。此
住菩薩加行行圓滿所攝故者。功用究竟也。 妙智者。則空方便智也。神通行清淨者。引發 世間殊勝行。離相修習名為清淨。能入第八
住者。功用行終得入八地無功用位。若依測 師等釋。從此住菩薩加行行圓滿所攝故至 能入第八住故者。判為第四有加行行圓滿
攝句。從由是菩薩已下乃屬第五句。今取景 師判文。順下結故。由是菩薩此住無間下第 四明安立染污不染污。謂第八地無功用故
一向清淨。七地有功用故名雜。此第七地初 得無相是第八地前導故名不染。未得根本 無相尚有功用有所希求未能任運無相故墮
雜染。今此住中已下第五明有加行行圓攝 句。如地經云。菩薩住遠行地中不名有煩惱 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行故
不名有煩惱者。貪求如來智慧未滿足故不 名無煩惱者。景云。修斷煩惱上中二品在 見道中已伏不行。為眾生故七地已來仍起。
下品煩惱時復現行。今言貪等上首煩惱皆 悉除斷。據七地中入觀時多出觀起惑時節 極少。以從多故言貪等皆悉除斷。基云。此住
一切貪等皆悉除斷。據地滿心非八地心斷。 如是或如佛地論自當分別。當知此住非有 煩惱下釋云。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地滿為論。
如前釋非離煩惱下釋云。求佛智未得。由有 相似愛佛菩提執在故非離煩惱。故下結文 言有加行行圓滿故。如是行者已下第六明
三業清淨。依於意樂清淨業轉世間功巧業 皆得圓滿。所以偏明。第七地中功巧業滿者。 凡是工巧營造必便功用所作事成。從初發
心為利眾生學諸工巧依求財物擬行給施。 乃至七地所學工巧方始妙成。以第七地功 用究竟工巧成滿故也。佛讚則行不讚不行。
如四地說。於第五住已得工巧。今至七地轉 得圓滿。故三千世界共許為師。略不言除等 位菩薩。以等位菩薩亦不相師故。第八地中
諸靜慮等如異熟住不須加行任運現前。今 此地中未能任運。如第八地異熟住故有功 用。故諸靜慮等方能現前。由修行相現在前
故。地持與此少異。彼之一切禪定菩提分法 皆現在修而不受法報。此諸菩薩已下第七 明逮得不共二乘三摩地。如是方便乃至三
摩地門者。地經云。菩薩住第七地中入名善 擇智菩薩三昧等。乃至菩薩如是大智通門 滿足上首十三昧。能入百千菩薩三昧門淨
治此地。舊論云。菩薩於此住思惟方便入善 伏三昧。生百萬三昧。菩薩如是一切煩惱皆 悉遠離乃至勇猛加行者。景云。七地菩薩由
離諸惑一切分別所隨三業皆悉不行。而不 捨離尋求菩提勇猛加行。基云。由有微細分 別難可了知。無麁分別故名為無相。前地等
有麁分別名有相。此皆隨順菩提之分別故 不捨離。妙善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支者。長 入真觀無生法忍念念增明。故言善修無生
法忍。無生法忍即正證無分別智。又諸菩薩 已下第八明念念能入滅定。第六住中所入 滅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者。景法師云。但言
第六住不前五住者。舉終顯始。從初地至六 有出入觀異不恒滅定故舉第六。類顯前五 亦暫入滅。亦可前三地相同世間不論得彼
滅。四五六相同二乘。四地初得道品無漏譬 於初果未得滅定。五地菩薩如第二果亦未 得滅定為此不論。六地菩薩譬第三果得滅
定故所以偏論。七地菩薩得無生忍如阿羅 漢故念念中恒入滅定。問若七地念念恒入 滅。是則二智究竟不行。答據堪能念念入。未
必念念恒入滅。若據真觀離相假名滅定。即 念念入也。三藏云。西方兩釋。一云。八地已上 方入滅定。七地已下頓悟菩薩即不能入。所
以者何。七地已來超三界惑而現在前故不 能入。今云六七地中能入滅定者。據正體智 相應定數緣寂滅故名滅盡定。非二十四不
相應中滅盡定。一云。初地已上皆入滅定。故 楞伽云。佛告大慧。從初地乃至六地入滅盡 定。聲聞緣覺亦入滅定。乃至聲聞緣覺即不
得入。七地菩薩念念入滅定。今云第六地所 入者。以第六地中分得無相故能伏煩惱。能 伏煩惱能破入滅定障。又三藏云。六地已還
由作無量加行方入滅定。第七地亦由方便 欲入即入。是故假設為言能念念入。非謂相 續義故名念念。所以然者。六地已還亦有多
剎那相續入故。然此菩薩甚希有奇業至能 不作證者。重顯七地菩薩常入真觀實際境 中。而不作證起利他行。彼由如是已下第九
明現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間行。景云。能行一 切同有情行異於菩薩所行妙行故言不共。 菩薩妙行雖同世間而非彼性。如經廣說。測
云。雖復處染而不染著故云不共也。此中總 義下出彼所指經中現同有情相似之行。總 義有八。一同福業事。二同攝受親屬徒眾事。
三同異生求受生事。四同初發心者發起進 求三解脫住。五同信樂下乘為他調伏事。六 同受用諸欲差別事。七同外道為佛迴轉事。
八同世人隨他心轉隨大眾轉。餘如前說下 第十明善根清淨。受生多作已下第十一二 受生威力文相可知。基云。此地中十二段又
如結準配知。第五有加行行圓滿攝故者。著 上文似與第四顛倒結。第四合第五。第五合 在第四。三藏云。此第五有加行行圓滿者。即
是今此住中一切貪等皆悉除斷。以有加行 行圓滿故所以斷除餘惑。還是依次結非顛 倒法。無加行無相住中問解結。解中有十一。
初明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滿得入。案地經 說。一入一切法本來無生。二無成。三無相。四 無出。五不共。六無盡。七不行。八非有有性。
九初中後平等。十真如無分別入一切智智。 論釋彼忍於四種無生中應知。一事無生。二 自性無生。三數差別無生。四作業差別無生。
初七句是事無生。後三如次配後三無生也。 如遠師等釋云。一切法無生有十句。解此無 生之智名入智也。今更言一切法第一義。謂
除二執所顯真如。今明除二執及所顯真如 名入一切法第一義智。謂依三世如其所應 下出十種。景云。此與十地文非無少異。大
意相似。基云。如地持文。可是疏家別解之。 今文之不具十法。十法謂依三世如其所應。 隨於三世有此計執故隨所應。此十皆除遍
計所執。本來無生等十句如次配。地經釋言。 遠師云。謂於三世者。此第八地以前七地為 過去。當地名現在。餘後二地名未來。此中初
四當配三世。其義云何。於過去有初二謂無 生無起。現在無相。未來無成。過去分為二。初 地名生。二地至七地名起。言無生謂無初地
淨法生。無起者無二地以去起。起即起作。此 二謂除過去計。言無相者。執當八地有無生 法忍相。今除此執相言無相也。即現在也。言
無成者。謂無九地以去乃至成佛菩提。有此 成佛菩提執。今併除之。以舊論但有此四。無 次三種。有後三種。測言。三藏依勘梵本華嚴
經有十種無生觀。一無生。二無起。三無相。四 無成。五無失。六無有有性。七無流轉性。八無 止息性。九初中後平等性。十於真如無倒證
入無有分別平等性。此十種與大本華嚴及 十地論所釋經本有同。大本華嚴經十句中 前五句一向同之。無第六無有有性句。無來
無去二句當此無流轉性無止息性也。無初 無中無後一句亦如十地論。彼論云。初中後 平等。後入如來智一句語略。亦不當梵本地
論。經云。初句與梵本同。第二句無成者與梵 本顛倒。彼梵本無成在第四也。第三無相句 亦當梵本。第四無出此亦顛倒。當梵本第二
無起句。第五無失亦與梵本同。第六無盡第 七不行不當梵本。第八非有有性當梵本第 六無有有性。後二大分與梵本同。今依梵
本華嚴經以配釋此文。如三藏所釋。言謂 依三世如其所應本來無生無起無相者。釋 家具有二釋。一言於真如中無未生事故云
無生。無曾起故言無起。無現在相事故言無 相也。若依次第。先說過去。次說未來。後現 在。然不依此次第。故言謂於三世如其所應
也。一言本來無生者無過去生。無起者無未 來起。無相者無現在相。若依次第。初說過去。 次說現在。後說未來。然不依次第。故言如其
所應也。此上三觀約三世果事以辨無生觀。 依餘因性無成無壞者。一切有為是因。能生 諸法名為成因。亦能滅諸法名為壞因。以其
真如不能成能壞餘因故。言依餘因性無成 無壞。此兩因觀約餘因性以辨無生觀。此上 五句約彼事明無生觀也。依第一義畢竟離
言者。以第一義真如不可言說故。以依他性 雖是離言自性猶可為名言所顯。今此真如 實性是離言自性畢竟不為名言所顯。故言
畢竟離言也。諸自性事者。即此真如是諸法 實性。故言自性事。事者體事也。言說造作影 像自性者有二義。一言說影像自性。二造作
遍計所執影像自性。由體相故及因性故都 無所有者。無有有性而有二義。一無有以無 諸自體相故。二無有性謂無有有家因性。由
體相故者即當無有也。因性故者即當無有 性也。此體相及因性由無所得故。故言都無 所得也。又釋。言由體相故者。成上言說影像
自性。及因性故者。成上造作影像自性。如是 二種都無所有也。此即約體性以辨無生觀 為第六句。即由如是雜染體性無流轉性者。
於真如上無十二緣生流轉性故言無流轉 性。即第七句。無止息性者。依真如上亦無十 二緣生還滅性故言無止息性。止息依流轉。
流轉既無止息亦無也。是為第八。依此無智 邪執為因至一切時分染平等性者。由十二 緣生以無明惡見為因。於彼離言諸有體事
即是因所生事。於真如上無初中後。初中後 兩釋不同。一約三世辨初中後。過去名初。未 來名後。現在名中。二約能引所引能生所生
以辨初中後。能引所攝無明行為初際。所引 識名色六處觸受及能生愛取有為中際。所 生生老死為後際。今此真如無此三位差別。
故言依此無智乃至染平等性也。是為第九。 依於真如至平等性故者。此約能觀智離於 分別顯平等理性以辨無生。是為第十句。言
能除雜染者。即地經云。是菩薩遠離一切心 意識憶想分別無所貪著如虛空平等入一切 法如虛空性。此文以釋伏難。上來約真如等
無遍計所執以辨無生。恐行人無分別智亦 被除遣故有此文。三藏解云。遠離一切心意 識憶想分別者有二釋。一云。分別諸法自性。
亦意識分別差別名憶想分別。一云。遠離一 切心意識者。遠離八識心王。分別者。遠離數 法分別也。無所貪著者。翻譯家錯。應云無所
滯礙。論釋於下地中有三事勝。一無功用自 然行。如經無所貪著故。三藏云。總明無生智。 無有功用無所滯礙。如虛空平等者。論云。二
遍一切法想。三藏云。此明後得智。遍緣諸法 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者。論云。三入真 如不動自然行故。三藏云。亦是正體智緣智
虛空平等真如也。言得入第八純清淨住。基 云。以有漏心隔故名雜。純無漏名純淨。此八 地上相續家釋。七地有功用故名雜。八地無
故名純。言隔不隔此八地去有漏心間超 家義。測云。一向煩惱不行故名純。住此住中 已下第二明由前觀得無生忍。於無生忍證
得第一最極清淨忍者。初地亦得無生忍。此 二何別。基解。如顯揚第六。無生忍有三種。所 執性名本來無生忍。依他名自然無生忍。圓
成名苦垢無生忍。其初地證斷二分別執故 名得本來無生忍。八地以去真俗雙行得自 然苦垢二無生忍。又八地以去證一味純觀
真如故名得苦垢無生。以前證得餘無生忍。 又以前得分段無生忍。八地以去證變易無生 忍。又初地等不入惡道無生忍。八地以去非
有漏心間生無生忍。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者。 三藏云。七地已前皆有尋思及如實智。今云 正尋思已者。由前第七地尋思力。第八地已
上如實智生。非第八地有尋思。所以然者。八 地已上於一切時恒入人法二空觀故。又解。 復有出觀非加行法故不作尋思觀。爾時乃至
永不復生者。景云。昔已來由邪分別妄法恒 起。今已不起分別。因未來妄法永不復生。測 云。於此八地中一切人執及意識法執皆不
現行。故云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此如實 智乃至極清淨忍者。景云。功用位修有未清 淨。今此八地如實智觀離功用故名極清淨。
此如實智即無生觀。此文即說八地猶作尋 思如實智觀。將知九地十地亦作此觀。唯諸 如來永離尋思十地猶有。基云。何故不論四
尋思。尋思是由非無生忍。以是唯有漏故。如 實智通無漏。是此八地無生忍體。故前二文 重解無生忍智。故前云此復云何。謂諸菩薩
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護得四如 實智。故知此智即是忍體。有尋思已之言。故 知尋思不在八地已去。以無有漏心故。以前
皆有有漏心故。其後得智但相似作義無妨。 其實作尋思唯有漏。意欲引生無漏如實智。 無漏智既稱法即是如實。何故更作尋思觀
引生如實智。假設作時位是相似非真作之。 是諸菩薩已下第三明除四災患。舊名離四 惱。景師云。地經說三喻。一滅定喻。二夢寤
喻。三生梵天喻。今此所明四種災患是彼喻 中所離過也。初二是彼滅定喻中所離之過。 謂第一即彼滅定喻。合云住報行成。第二即
彼云離身口意務。第三即彼第二喻。合云從 初已來見諸眾生墮四大河發大精進力廣修 行道至不動地即離一切想有功用行等。第
四即彼第三喻。合云一切佛心菩薩心菩薩 心涅槃心不行何況當行世間心也。泰師云。 言四者除斷有微細相現前行者。菩薩入觀
之時麁細相俱不起。出觀之時細相猶起。今 入八地無出觀。故除斷微細現行取相也。又 此菩薩於深住極生愛樂者。是第四句。即
於如是法門流中至神通事業者。是第五句。 地經云。菩薩得此不動地已。本願力住故。諸 佛爾時彼法流水門中與如來智慧。乃至蒙
佛七種勸。一勸汝為成就諸佛法故懃進莫 捨此忍門。二勸雖得寂滅解脫當愍念眾生。 三勸應念本願悲智。四勸莫共二乘伹求法
性。五勸觀佛無量身立等應起示現。六勸為 得如來無量法門故應起此法。七勸應觀通 達十方無量國土眾生法差別事。廣釋如彼
經論。基云。問此住菩薩無功用。何假須勸。義 曰。以得無相故名多入無相。不樂進修。諸佛 七勸令起無相觀。起無相觀已。自然如異熟
任運勝進不待加行。如是蒙佛覺悟勸導引 發無量分身妙智者。是第六句。地經云。金剛 藏語解脫月言。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
智門轉者。是菩薩爾時即入涅槃棄捨利益 一切眾生。以諸佛與此菩薩無量無邊起智 門故。於一念中所起智業願從初發心以來
乃至竟第七地。百分不及一云云。乃至非算 數譬喻喻所能及。所以者何。佛子先以一 身起行智故。今此菩薩地中得菩薩無量身
差別故。集無量行力故等。乃至廣說。基云。引 發無量分身者。即引發令生五分法身也。得 十自在下第七明得自在。案地經。先說三自
在。謂器世間自在行。眾生世間自在行。智正 覺自在行。次觀說十自在。此中但說十自在。 得自在故隨所欲住如意能住者。此明命自
在。隨樂安住靜慮至如來能住者。明心自在。 若暫思惟乃至悉能現行者。財物自在。普於 一切能惑生業者。明業自在。及於一切後生
處所自在往生者。明生自在。隨所愛樂至皆 能起作者。如意自在。一切妙願至皆佛稱遂 者。明願自在。隨於事物至皆成無異者。勝解
自在。隨所欲智所智境界皆如實智者。明智 自在。普於一切名句文身皆得善巧者。明法 自在。如是菩薩乃至應知其相者。第八明自
在勝利。按地經云。菩薩得十自在已即時名 為不可思議智者等乃至廣說。論釋大勝者 有三種大。一智大。二乘大。即三業淨。三彼二
住功德大。廣釋如彼。又能棄捨下第九善根 清淨。按地經云。佛子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師 作莊嚴具已。繫在閻浮提王若頭若頂。閻浮
提人餘寶莊嚴具無能奪者。如是菩薩住不動 地。彼諸善根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七地菩 薩所不能壞。菩薩得以地大智光明滅諸眾
生煩惱闇障。又言。譬如千世界王大梵天王 能於一時流布慈心滿千世界。亦能放光遍 照其中。如是菩薩住此地中能放身光照 十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漸
能滅除諸煩惱火令得清涼。此住菩薩受生 威力至應知其相者。第十一句也。受生者。地 經云。菩薩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
界。自在最勝。威力者。如經說。於一念間得百 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及見佛等。乃 至廣說。無礙解住中問解結。解中有七。初明
於第八地甚深住中不生喜足入勝進地。經 明十句為法師方便。今此中云甚深不生喜 足者。即當經中第一句。經云。佛子菩薩以如
是無量智善思量智更求轉勝深寂滅解脫 故。復於增上智殊勝性愛樂者。當經第二句。 經云。復轉求如來究竟智故。隨入者。當經第
三句。經云入如來深密法中。餘之七句此中 略也。亦可隨入言即通攝後八句也。基云。問 前八地除四患中。第二除斷於上清淨住。精
勤思慕。何故此地上有於智殊勝性愛樂趣 入。義曰。前有所希求是染法執。七地起之八 地斷之。今此地但無漏觀中愛樂智勝無礙
解非染法執。故不同前也。是諸菩薩至應為 他說一切諸法者。是第二句。基云。問何故八 地已上名無加行。此地有超加行智之言。義
曰。前七地中於上解脫須勤加行方乃趣得 名加行。於佛地中欲為有情說法任運而說 非加行。今此住已趣入上解脫。故無加行智
任運如異熟增勝。然欲為有情說法時不能 如佛任運說。須作意起說。即無漏觀中起作 意說法名起加行。故不同前。普於一切說法
所作下第三明此所作事如實知。地經明稠 林有十一。一眾生心行稠林。二煩惱行。三業 行。四根行。五信行。六性行。七深心行。八使
行。九生行。十習氣行。十一三聚差別行稠林。 三藏云。信者錯翻。應是勝解。故華嚴經云勝 解脫也。今此文云當知此中說法所作者。正
出稠林。此下文相極難。三藏勘釋論以釋此 文。言謂於一切近稠林行者。此總舉十一稠 林。如心行等十一稠林即是菩薩所觀境也。
如此雜染如此清淨者是心行稠林也。即染 淨心行故。由此雜染者即是煩惱稠林業行 稠林。由此清淨者是根行稠林。謂信等五根
也。若所雜染者若所清淨者謂信行稠林。即 是勝解。若與煩惱相應名所雜染。若與清淨 法相應若所清淨。若非一向者說性行相稠
林深心行相稠林。是菩薩所觀。或是有性或 是無性非一向也。若是一向者是使行稠林 心生行稠林。謂諸屬煩惱一向染故。菩薩息
苦等五生是清淨故之言一向也。問伎行稠 林與前煩惱稠林何別。答煩惱是上心。使是 種子。故有此別。若通二種者。謂習氣稠林及
三聚行稠林。此通攝性行稠林等四種習氣 故云二種。又攝三聚有情故云通二種也。景 師云。謂於一切近稠林行如此雜染如此清
淨者。總舉染淨法也。由此雜染由此清淨者 舉淨因也。若所雜染若所清淨者明染淨果 也。若非一向者邪定正定聚也。若通二種者
通三聚也。言稠林行者。如經說有十一。地論 云。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故。行者不正信 義故。廣說如彼論。如是菩薩已下第四明方
便善巧成大法師。云於說法中方便善巧者 牒上第二句。於說所作方便善巧者牒上第 三句。基言。說法威儀名於說善巧。稱機宜說
名於說所作。又所詮合理名於說善巧。稱機 益物名於說所作。於一切種成大法師者。地 經云。菩薩住善慧地中。略說作大法師住在
大法師深妙義中護諸佛法藏。論釋是中說 者持者二句示現。住在大法師深妙義中者 有二十種能作法師事。一時。二正意。三頓。四
相續。五漸。六者次七句義漸次。八示。九喜。 十勸。十一具德。十二不毀。十三不亂。十四如 法。十五隨眾。十六慈心。十七安隱心。十八憐
愍心。十九不著利養名聞。二十不自讚毀他。 乃至廣釋。獲得無量陀羅尼門者。經云。得眾 義陀羅尼。乃至第十得種種義陀羅尼。得如
是等陀羅尼門。滿足十阿僧祇百千。於一切 種音詞支具剖析善巧者即詞無礙。辯才無 盡者樂說無礙者也。成就如是法陀羅尼領
受堪能者。如經云。是菩薩於一佛所以十阿 僧祇百千陀羅尼門聽受法。如一佛聽法餘 無量無邊諸佛亦爾。菩薩由此勝無礙解引
發言詞能坐如是微妙法座者。由餘三辨引 發詞辨。所作自在。堪昇法座。廣說四無礙。如 彼經中。若於是中者。釋論云。謂說法時大集
會中也。若於是處者。謂說法國土處也。宣說 正法盡所有門者。隨其根宜說正法盡彼法 門。若由此故乃至皆悉成就者。由此機根於
諸有情或謂勸導或謂慰喻。此等堪能悉皆 成熟。善根清淨受生威力如經應知者。第五 六七句也。善根淨者。如經云。譬如真金作莊
嚴具已繫在轉輪聖王若頭若項。一切小王 四天下人所有一切諸莊嚴具無能及者。如 是菩薩住此地中善根轉勝明淨。一切二 乘及下地菩薩所不能壞。又云。譬如大梵王
三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深稠林處皆悉能照。 如是菩薩住此地善根光明照諸眾生煩惱 心稠林處照已還攝。受生者如經說。住此地 中多作大梵天王。得大勢力主三千世界於
中自在。威力者如經說。於一念間得十阿僧 祇百千佛國土微塵數三昧及見佛等。乃至 廣說。最上成滿菩薩住中。初問。次解。後結
釋會名。解中準下結文。既無別結。是則文難 開判。若依地論。第十地中有八分差別。一方 便作滿足地分。二得三昧滿足分。三得受位
分。四入大盡分。五地釋名分。六神通力無上 有上分。七地影像分。八地利益分。今此文但 有前六略無後二。今準前來判為九句。初明
九地行滿堪入十地為灌頂王。地論名方便 作滿足地分。如經說。佛若菩薩如是無量智 善觀智乃至第九菩薩地善釋智。善滿足清
白法等。乃至名為得至一切種一切智智受 位。地論釋地方便作滿足地分者。於初地至 九地中善釋智業應知。此善釋智有七種相。
一善修行故有三句。如經善滿足清白法集 無量助道法善攝大功德智慧故。下有六相 配經下六句。廣釋如彼。得離垢等乃至現在
前故者。第二明得三摩地現前。地論名三昧 分。言得離垢等無量無數勝三摩地者。如經 言。佛子菩薩隨順行如是智得入受位地。即
得菩薩名離垢三昧而現在前。乃至第十名 現一切諸佛現前住菩薩三昧而現在前。如 是等上首十阿僧祇百千諸三昧門皆現在 前。言作彼所作者。當彼經中次云菩薩入此
一切三昧善智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 受。言一切智智等者。當經次云最後三昧名 一切智智受勝位菩薩三昧而現在前。得一切
佛相稱妙座乃至普能引導所化有情者。第 三明得一切佛相稱妙座灌頂化導。地論此 名為得受位分。如經云。是三昧現在前時。即
有大寶蓮華王出。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 千大世界。乃至廣說。論釋是中得受位者。隨 何等坐。隨何等身身量。隨何等眷屬。隨何
等相。隨何等出處。隨所得位。隨如是說六事 應知。乃至廣釋。今此中云得一切佛相稱座 者。是第一隨何等坐。坐處有十相。一云生
相。如經即有大寶華王出故。二量相。如經周 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勝 相。如經眾寶莊嚴故。四地相。如經過世間境
界故。五因相。如經世間善根所生。六成相。 如經行諸法如約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義 相。如經光明善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名為
正觀故。八功德相。如經過諸天所有境界故。 九體相。如經大瑠璃摩尼寶為莖等故。十莊 嚴具足相。如經華身有無量光明眾寶間錯
其內無量寶網彌覆其上故。言身者是第二 隨何等身量。如經說。爾時菩薩其身殊妙稱 可華座等。言諸眷屬者。第三隨何等眷屬。如
經說。爾時大寶蓮華王眷屬蓮華上皆有菩 薩等。得大光明往來普照者。是第四隨何等 相。如經說。是菩薩昇大寶蓮華王座。及眷屬
菩薩坐蓮華座入三昧已。爾時十方一切世 界皆大震動。一切惡道皆悉休息。光明普照 一切法界。一切世界皆悉嚴淨。皆得見聞一
切諸佛大會。第五隨何等處者。即是光明所 出處也。如經說。何以故。佛子是乃至功德 智慧而現在前故也。一切行相一切智智灌
灑其頂等者。第六隨所得位。如經說。如是佛 子爾時諸佛放眉間白毫相光名益一切智 通。乃至入彼頂時名為得位等。基云。謂以法
水灌灑其頂名一切相。此乃一切智智也所 作也。於彼解脫方便佛事等者。第四明於解 脫方便得如實智逮得無量解脫總持神通。
地論名入大盡分。則有五種。一智大。二解脫 大。二三昧大。四陀羅尼大。五神通大。今此云 彼解脫方便佛事者是三昧大。三昧能與解
脫為因故。言解脫方便佛事。言得如實智者 是智大。逮得無量解脫者是解脫大。陀羅尼 門者是陀羅尼大。大神通力者是神通大。廣
說如彼。及此增上乃至安立者。第五明得大 念智訓詞安立。地論名地釋名分。釋名有三。 一得大念力能受諸佛雲雨說法故名法雲。二
法身普覆復降注法雨滅煩惱塵故名法雲。三 降注法雨生物善芽故名法雲。今此中云及此 增上大念大智者。是第一釋名。增上引發訓
詞安立者。是後二釋名也。然此釋名下自當 釋。今先略標以充分次。及大神通增上引發 者。第六明神通事。若依地論。此下並有神通
力無上有上分。無上者比餘眾生神通力故。 有上者由比於如來神通力故。善根清淨者 是第七句。經云。佛子譬如善巧金師善治此
金為莊嚴具。以無上摩尼寶珠間錯其中繫 在自在天王若頸若頂。其餘天人莊嚴之具 無能及者。如是菩薩第十法雲地中不可思 議智行一切眾生聲聞辟支佛從初地乃至住
九地菩薩所不能及。又云。譬如摩醯首羅天 王光明過一切生處眾生光明。能令眾生身 心清淨。如是菩薩住此地中智慧光明乃至
住九地菩薩所不能及。受生者第八句。經云。 菩薩住此住中多作摩醯首羅天王具足自 在。威力等者是第九句。經云。於一念間得十
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三昧 及見佛等。廣說如經。當知已下第三結釋會 名。文分為三。初結上略說。次指經廣說。釋
會異名。又此菩薩自如大雲未現等覺無上 菩提若現等覺者。基云。第十地有三心。一入 二住三滿。此滿心中名等覺菩薩。如來名妙
覺。其入住不名等覺。若在入住二心若未 現等覺。若在滿心各已現等覺。又等覺是 佛。未必是等覺菩薩。言此菩薩在當地未成
等覺亦能化生如雲雨說法。若成等覺佛已 亦能化生雲雨說法。言與佛相似。如等覺菩 薩名等覺。上來廣明住中別辨說。自下總
明。文分有五。初明修證分齊。二明斷障分 位。三明清淨漸次。四明攝前功德品中八法 在此十三住中。五明以大類少次第相當。初
中分二。先通伏難。後明諸住修證經劫多小。 前中難意。十地菩薩一一皆修萬行。云何前 說初地修檀二地持戒三地修定四地道品等
耶。故論為通。如是所說後後住中支分功德 非前前住一切都無然下品故不墮其數等 者。前地雖修未成滿故所以不立。至後地滿
方建立之。泰法師言。若依此菩薩十二住中 所修功德性。初種姓住中亦具足有。然未成 滿故未立餘十一住名。雖有此釋不及前解。
第二文中分三。初總別分別諸住劫量。次定 劫大小辨修長短。後明精進能轉不轉。前中 先別後總。別云。又即於一一住中至得成滿
者。一一住中經中多水火風等大劫修習方 滿。然一切住已下是總論也。言此就恒常勇 猛精進及言此即定等者。景師解云。初僧祇
中行有興廢。但是空過。不修行時節却不取。 唯約智行以剋取時。初地已去時行相扶無 空過時。以得淨意樂故。次經第三無數大劫
乃至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者。基師云。何故 此不言證得如來。義曰。此三劫皆在因故不 言證佛。佛三劫外故。又前明二劫文皆有次
第之言。乃至證得極喜住等。今此第三無次 第之言。故不言如來地。但守自位。第二定劫 多小中言若就後說乃至不過此量者。遠師
云。以不思議經中百二十數作一僧祇量。又 解。百二十數中初有百三為初劫量。次有十 四為第二劫。復有三數為第三劫。景師云。此
文分明。又引瓔珞經云。第十地滿更經多劫 學象王步等方得菩提。證三祇外更經多劫。 以小乘三祇滿後更經百劫修相好業。此事
不然。舊攝論云。或說三祇或說七僧祇或說 三十三。今定明三大劫僧祇即得成佛不過 不減。此處論文言但經三無數大劫不過此
量。瓔珞經就第十地中義分無數小劫。於中 修習象王步等猶是三祇數內而無有過。泰 師云。以經正。但以論主以多攝小故云不過。
又解。論辨實義不同小論。又云。瓔珞經者前 秦世竺佛念譯而今三藏不信。備云。瓔珞經 不在目錄。不堪用證。第三精進能轉不轉中。
意謂地前行有興廢同住菩薩得有超。初地 上無起。中劫者刀兵劫也。大劫者水火劫 也。自下第二明斷障分位。此云三住斷除二
障。是彼二障三處過義。謂於極喜住中乃至 入如來住者。謂於初地斷惡趣煩惱。滅惡趣 者多是分別。從多為論故云斷惡趣煩惱。又
伏修惑上中二品全不現行。於第八地中斷 除惑上中二品。伏其下品總不現前。金剛心 時頓斷一切惑種子。三藏云。依對法說。一切
煩惱皆伏至後金剛方斷。此中文說第八地 斷者。但斷惑種體上有不調柔性亦名斷麁 重。非斷種體。其初地中斷見惑麁重并麁重
所依見惑種子總名麁重。第八地唯斷麁重 未除修惑種。以修惑種於十地中所受報身 分段變易所有功能助業牽生故留不斷。故 第八十云。於十地中但修所智障對治不修
煩惱障對治。泰云。舊來諸師殘氣名為習氣。 今則不爾。煩惱種子亦名習氣。亦名隨眠。當 知所知障品所有麁重亦有三種等者。景云。
此云在皮膚實者多就樹木。樹心貞固名實。 舊云皮膚骨。亦名皮肉心。此二種名通約情 非情法為喻。佛地皆斷實者。據解脫道證斷
名斷。類斷煩惱障亦應名佛地斷。而言最上 菩薩斷。有據無礙斷。類斷所知障。無礙正斷 亦應言最上住斷。此據影略互顯。基云。何故
煩惱障不言在皮等。義曰。煩惱有品。以三品 言之。今此障不然。故以在皮等言也。三藏云。 此之據麁重不據所知障種子文。備師據所知
障。於三住中乃至修斷資糧者。景云。種姓解 行住修極喜住斷惑資糧。從初地修道乃至 七地修第八地斷道資糧。九地修十地道資
糧。此乃偏據三祇滿處說三住斷。理實煩惱 障中修惑諸住不斷。備云。如所知障於十地 中地地別斷修道煩惱亦於諸地諸地別斷。
而約究竟處說故言三住斷也。餘地斷未究 竟故言修斷資糧。基云。所知障地地斷。何故 今言資糧耶。義云。雖斷自地由起後地諸惑
此三處斷之。並後地自地永不行故。不同餘 地。不言資糧也。第三明清淨漸次中以合三 慧為一。故伹十一。第四明攝前功德品中八
法在此十三住中。功德品云。有八種法能具 足攝一切大乘。一者菩薩藏教。二者即於如 是菩薩藏中顯示諸真實教。三者即於如是
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 廣大威力之教。四者於上所說如理聽聞。五 者如理思量為先趣勝意樂。六者趣勝意樂
為先入修行相。七者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 滿。八者即由如是修果成滿究竟出離。今此 云謂於第一第二住中至聽受思惟者。種姓
解行。二住中攝前五法於菩薩藏者。是八法 中前三皆是菩薩藏故。生信勝解聽受者即 彼第四。思惟者即彼第五。論實以後諸地非
無此五。據謂上用增時分齊語。言第三住中 得勝意樂趣向前行勝修行者。即攝第六一 分。謂趣勝意樂為先。以初地中初得無相。趣
向無相之前行。故得一分。言於餘一切乃至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得修廣大者。此攝 第六一分。謂入修行相也。共初地通攝第六
無相修。此即修習無相修。如此廣大非如初 地得名前行修。於上三種淨行所攝菩薩住 中修果成滿者。八九十地攝彼第七入修行
相為先修果成滿也。如來住中當知獲得究 竟出離者。攝彼第八即由如是修果成滿究 竟出離。第五明以大類小次第相當。聲聞有
十二住。景云。一是種姓即在未發心時本有 種姓。二在七方便。三在見道乃至初果。第四 戒學。第五定學皆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
中。第六在斷上三品惑。第七在斷中品三惑。 第八斷下三品惑。此三是慧。第九已得四根 本定與彼無色為加行道。第十是三無色。以
三無色有真無漏捨一切相名無相住。十一 從斷非想九無礙及得滅定。十二是阿羅漢 果真實諦。攝論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
但類菩薩學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來住。 釋家又解。依未至定離欲初禪初禪方便道 名第九。以四根本禪為第十。以捨欲界種種
非法相故即取四空乃至非想。第九無礙及 得滅定為第十一。無學為第十二。前八如故。 泰云。初住是五停總別解脫分善。此就習種
姓說。若解性種亦通無始生死。第二住是煖 等四位與見道為加行也。第三在真相見道 戒定慧三學位者得初果已後起勝進道時為
欲修惑。復修習戒定慧三學則為三住也。後 之四住大同釋家又解。基云。如諸聲聞乃至 第四住亦爾者。此中聲聞非得初果住時如
菩薩第四住。菩薩第四住在第二地離初地 故。今準聲聞在初果進趣心中為論。故與菩 薩相似。又住果時亦得類菩薩以戒得初果
亦有故。何故要似菩薩屬初地時名第四住。 前解為勝。失所傳故。其下心學慧學準此在 進趣心應知。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
[0580a14] 生品第一者。菩薩地四 處此為第三。由前隨要便得究竟攝利自他 故名究竟瑜伽處。有五品。攝生為初故言第
一。就五品內。初有三品辨自分行。次有一品 辨勝進行。後有一品對行辨果。前中有二。初 有二品正辨自分行。後之一品辨行所依地。
前中復二。初明五生利眾生行。後明六種攝 眾生行。前中分三。初舉數列名。次次第解釋。 後明五生攝生用盡。解除災生中。先問。次
解。後結略指廣。解中有二。初辨息除現在五 苦。後辨斷除邪見惡行。五苦者。一飢饉。二 疾病。三兵甲。四怨敵。五治罰。言持有神驗諸
明呪力攝受廣大良藥王身等者。以願力復 以呪力攝受自身支節上下皆成良藥。分割 施他除他疾疫。增上中基云。謂初住作一天
王。二住四天下。乃至第八為小千界王。第 九為二千世界主。第十菩薩生摩醯首羅天 即淨土。其實在下二界間。以無漏業生故名
究竟上。此據未得竟法界受用為論。景云。 具應言摩訶。摩訶是大。醯首羅此云自在。最 後生中。或生波羅門大國師家等現等覺者。
景云。是變化身行相成道。若實報身最後生 者。其身妹大生大蓮華量同法界。基述三藏 言。有經言。佛告慈氏。汝波羅門家生。我剎帝
利家生。我是右脇而生。汝是頂上化生。我 受八十。汝年六萬歲等。此則有經與彌勒 經相違。勘問。攝生周盡文云唯除凡地菩薩
受生此取有智菩薩為五生者。有二釋。一云。 唯取入於十信已上乃至十地為此五生。不 取十信已前外凡種姓菩薩所受生也。二釋。
唯取大地有智菩薩為物受生。不取地前凡 地菩薩。以於眾生未平等故。初地至七地來 所受五生通於變化。八地已上唯變化生。三 藏存後釋好。
[0580b19] 攝受。亦前明為物樂受五生。於五生身以六 種攝攝益有情。次明攝品。就中初明六種攝 受。於中初開六門。次依門釋。後明六攝義周
盡。第二明攝受時難。於中初明遇十二難事。 後明能治此十二之善巧方便。於中文相難 可取別。基法師云。初之十一句次第各對一
所治。第十一為釋上第十一第二艱難之事。 論云。或於其中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 便者。即前第一。可知。或於其中應審簡補特
伽羅即第二。由審簡擇前有情故柔軟美語 自不起惱。或於此中攀緣勇猛攝受因轉者 即第三。雖物尠小運心攀緣薄布今遍起攝 因。若發正願者即第四。雖無力能普為營
事。但發正願後有為時普為營助。或於其中 間制御其心不令流散即第五。諸受樂者多 著放逸攝心不散能離流散。或於其中安狂
其心者即第六。無能利生安心恭作後當果 心。猛思擇者即第七。起思擇心可攝不可攝 捨之。不生厭倦而自安忍者即第八。可知。或
於其中而行放捨者。前釋第十言。於此物難 捨故不應生戀而取施與之。或此釋前第七 此生可捨前猛利思擇。合釋第八。或於其中
發勤精進熾然無懈者。次第却釋前第九。可 知。若以此前行放捨却釋前第七者。此即合 解第九第十。或於其中善巧方便釋前第十
一對治。可知。而正修行者釋前第十十二。可 知。或有釋。前對治如前配。或於其中安住其 心下乃至而自安忍來解前第六對治。或於
其中而行放捨釋前第七句對治。或於其中 發勤精進熾然無懈者釋第八第九第十三 句。此中精進為一。熾然為二。無懈為三。如次
為三。或於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合釋十 一十二。如前釋可知。若依地持。此中能持有 九句。不可依勘。雖有多言而未為決。今更釋
之。新舊二論皆如次第有十二句治前十二 難。謂此中初云諸菩薩遭諸難事或於其中 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者。舊論菩薩 於諸眾生不觀輕重而為方便。此即治前第
一難。第二云或於其中應審揀擇補特伽羅。 舊云或察於人而行於非。治前第二難。第三 云或於其中攀緣勇猛攝受因轉。舊云或勇
猛方便為造因緣。治第三難。第四云若發正 願。舊云或修正願。治第四難。第五云或於其 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舊云或淨信心。治第
五難。第六云於中安住其心。舊云或專心。治 第六難。第七云猛利思擇。舊云思惟觀察。治 第七難。第八云不生厭倦。舊云不倦。治第八
難。第九云而自安忍。舊云或時柔軟。治第九 難。第十云或於其中而行故捨。舊云或時行 捨。治第十難。第一云或於其中發勤精進熾
然無懈。舊云或時精進。治十一難。第十二云 或於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舊云或時巧 方便。治第十難也。
瑜伽論記卷第十二 (之上終)
瑜伽論記卷第十二 (之下) (論本第四十九至五十卷)
釋遁倫集撰
[0581a20] 論本第四十九
地品
[0581a22] 攝益自他階級名地。前明生攝二品是行。行 必依故次明地品。文中有三。初明攝十三以 為七地。二明初地離惡趣因緣。三明十種淨
修地。前中云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 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有。據 實通在佛中。前唯約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
實錄之。故兼取佛。無加行乃至墮在第三決 定中故者。景云。前功德品中明三決定。一種 姓決定。有種姓者必成佛故。二發心決定。發
心已後必定不退故。三無虛行決定。此三決 定位地難知。十信已前名種姓。十信名發心。 十解已去名無虛行。此中論文既說八地名
第三無虛行決定。即知前之七地名發心決 定。地前總名種姓決定。以其他前未有無漏 現行但有成熟無漏種子故。基云。發心決定
謂入初地。今第八地名不虛行決定。有釋此 第三謂在初地。今取前解如顯揚文。在初地 謂得自在時。又釋此第八地第三僧祇。如異
熟住任運起行故。更無有漏心隔名決定云 也。第二明離惡趣中。云百一十苦。如第四十 四卷。言一切有情諸惡趣業以淨意樂悉願
自身代彼領受者。淨意樂有二種。一無漏謂 入地上。二勝故名淨即此地前者是。第三明 修諸住能淨十法。於中初牒前起後開列三
竟。第二依章次第別解。第三總結。如前住 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者。此牒前 也。今於已下明起後也。安立能治所治者是
一章門。略義者第二章門。次第者第三章門。 後依此三解釋可知。
行品
[0581b23] 上來三品辨自分行訖。次此一品辨勝進行。 依地起行。故地後明行。行有四種因以標名。 文中有三。初通明四行。第二偏解波羅蜜行。
第三重解四行。前中又三。初舉數列名。次釋。 後結。釋第一行中有三番。釋初云前說六種 波羅蜜多等者。前說六度品也。其方便等四
是前六助伴。此為一番。言如前說十二行相 方便善巧者。謂如前菩提分法品中明內六 外六十二種善巧也。五種大願並如彼品。其
實十願。據勝者論故云前五也。十力方便。如 力種姓品也。安立者。謂安立教。次辨二智差 別。第六緣真第十緣俗。此為第二番。復有異
門謂無量智名方便者。或取四無量相應智 或前五無量智為方便體求後後智殊勝性名 願體。此文分明說智希求名願體魔不壞道
理名力。力還是智。如實智境名智。此為第三 番也。釋第四行。云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 調伏等者。問曰何以取此名成熟有情行。義
曰此所成熟也。由有此故起行成熟之故兼 取也。第二偏解波羅蜜多行中有三。初解波 羅蜜義。第二由三因緣次第建立。第三攝彼
六度以為三學。就初解義中。基云。有二到彼 岸。一時到彼岸。謂三大劫。二體到彼岸謂知 如在因染故未顯。在果明顯故名到彼岸。三
菩提岸。二乘名因不名員果。大菩提名果到 彼岸。三藏又云。此有四。加善根到彼岸大乘 善根而勝二乘也。故此中論云過餘一切世
間聲聞獨覺善根者。若即準此下論文唯有 前三者。以善根能得妙果不取善根為也。就 解第二門中初開三章。後依章釋。當知所餘
波羅蜜多即此所攝者。六弊故立六度。當知 後四度即前六攝。如相續解脫經中。行別相 攝方便度是前三伴。願度是精進伴。力度是
定伴。智度是慧伴。若依地經。後之四度通伴 前六。即前六中善巧攝生名方便。能增上進 名之願度。魔法不動名為力度。差別異知說
名智度。即前六攝不復別論。據實如地經。相 續解脫經據義增勝為論也。第三明攝六以 為三學。前四為戒學。施為戒資糧。戒為自性。
忍為眷屬。精進為守護。後二為心慧可解。上 來三段總是第二偏解度行。自下第三重解 前四。以四解四如其次第文相可知。
建立品
[0582a08] 上來雖復通論因果。多分明因。自下對因辨 果。大劫勸功。須有果遂得果成滿求遂本心。 建立所成名建立品。文中。初辨佛地功德。二
品末通結前來所辨因果。前中。初列十一功 德法門。第二隨別解釋。第三總辨。依如來住 者十三住中如來住也。及依如來到究竟地
者。七地中第七一分也。地住雙舉。攝義圓也。 釋相好中文分有六。初到相及隨好名數。第 二得滿分住第三明感相好因緣。第四明修
證位地。第五相名廢立。第六挍量優劣。初列 名數。準諸經論辨丈夫相非為一概。且對廣 論略述離合。廣論脚分足跟趺以為二相。四
佛足跟員長端嚴直。七足趺端享兩邊端直 與跟稱 [跳-兆+鬲] 。又分一孔一毛為二相。十一孔生 一毛。十二身毛右旋。二十肩髆滿充。即總肩
髆以為一相。十八身廣洪直相。即總身不曲 及洪直以為一相。又分第二十二相為二相。 二十三具四十齒相。二十四齒齊平密。二十
五牙齒鮮白有光明相。即總此論二十三二 十四相為一。二論相望可有四句。一此合彼 離如跟趺等。二彼合此離如身不曲等。三彼
此俱合如七處滿等。四此彼俱離除上三句。 頂上烏瑟膩沙者。是重頂骨。如來冠髮中有 重頂骨。存其梵音名烏瑟膩沙。隨好中。云上
下齒鬘等者。上下齒如冠華鬘。並皆殊妙也。 [齒*虛] 腭為一。舊論分二者謬。角鬢兩耳為四者。 舊論云兩鬢兩角兩耳故即為六。今角鬢各
一。分耳為二。故為四好。第二得滿位中。此文 分明說從初地已上即得相好漸漸增勝。乃 至坐菩提座方乃證得餘之十行功德。若圓
滿者至佛方得。若下劣者先菩薩時亦已成 熟。言又此一切菩提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 提若遠若近者。謂未得相好名遠即住地前。
若得相好名近謂得入地以上。何以得知者。 即次前辨入淨勝意樂地諸相隨好已得異 熟。故知地前不得實報相好。又此卷後文云
相好若對種姓地唯有種子依身。在解行地 修彼方便。若在勝意樂地乃名為得。諸上地 名清淨。在佛地得善淨無上。第三明相好業
因中。先標說意。道理一切淨業得滅相好。由 無差別而隨樂說業差別。次正辨業因。於中 有二。初廣建立。後略說。廣中有四。一明六十
三業感於相好。二唯淨戒感於相好。三辦合 立。四總結。言唯一住故者。唯一寂處也。依一 友故者。依友為師造此業也。或同一住處。共
相攝受。同一師學。如水乳。為斯義故身諸毛 孔各一毛生也。就略說中謂總依分品四行 能感相好。彼說四行。一善修事業。二方便善
巧。三饒益有情。四無倒迴向。就初善修事業 曲有四種謂決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無 罪修作。今直就初善修事四種以明能感一
切相好。於中決定修作能感一相。委悉修 作能感九相。恒常修作能感五相。無罪修作 能感餘相者於此修內開為八句。一無損加
行感二相。二次第應時加行感一相。三歡喜 淨心現行諸善感四相。四不依稱譽修善覆 藏己德感一相。五所修善根迴向菩提感四
相。六修善無厭無劣加行感二相。七於諸有 情以利益心平等瞻視感三相。八於下劣善 不生喜足起勝加行感一相。如是總數三十
三。以闕第十四身諸毛孔一一毛生如紺青 色螺文右旋。重感十五身皮金色。二十二齒 齊平。故其若加一合二。還成數三十二也。第
四修證位地。即有五位。一種姓唯有相好無 漏種子。二勝解行地十解已去學作空觀為 能得無漏之方便也。三增上意樂地。現起無
漏資重有漏感勝異熟。四上地轉勝。五佛地 無上。第五相名廢立。如是諸相是有色故。三 品眾生易了知故。立為相。餘不共法以難了
知故不立相。又即如是三十二相與餘功德 所依能任持故偏名為相。由極殊勝令身端 嚴故名隨好。第六校量優劣。先辨校量。後乘
明三無量。言大法螺相者。前二十二相中無 法螺相。法螺相者即是如來咽喉中霜佉四 大其形如螺。從此發聲遍無邊界最極圓滿。
所攝自體者。前說相好及相好外眼根耳根 鼻根身根苻根四塵並是色蘊所攝自體。從 於無量福德資糧所感。四清淨中。一所依淨。
謂煩惱品麁重氣習永滅者。此據受用身。又 於自體住捨中自在而轉者。此據變化身也。 此中兼取煩惱麁重習氣永滅。如對法第十
四唯有取住捨無前永滅習氣等。即此菩薩 地解功德品中亦同對法。此有何意。此中據 攝法周。彼中據有為淨不取無為淨。據實通
有無為。第三心淨。謂一切心麁重永滅故者。 明定清淨。由麁重盡入住無礙。此明離過。又 於心中一切善根皆積集故者。佛甚深定善
根積集。此明定用能攝勝德。第四智淨。諸佛 四智皆得清淨。已離無明麁重。此明智體離 過。無礙自在者。辨其智用攝勝德。解十力中。
文分為二。初別分別十力緣境。二後卷初總 作七門分別。前中先列名。後次第釋。依下決 擇十力以如量為體。依後卷初出自性言謂
總五根為其自性。由慧勝故但言處非處智 力等。不言信力及餘力等。以緣十境即名十 力。從境為名。釋初力中先別解十一句。後總
辨略義。初文即釋經中十一句義。若準下釋 大及仙尊位分為二句者應云十二句。今準 略義可是十一句也。所謂如來。處非處如實.
知.第一.力.成熟最上涅槃.大仙尊位.自智. 轉梵輪大眾中正師子吼也。言淨不淨果不 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者。自在天不平
等因非生果處。遠離一切增上慢智說名如 實者。世尊遠離未得謂得增上慢智。故名如 實。此即釋上諸有所說一切如實故名如來。若
一切智等指下。此復轉釋向前遠離一切增 上慢智。如前菩提品說。次解第一。次解力義。 此上釋經中如來處非處第一義也。已下釋
經中處非處力境界。餘文有五句。一所應得 即是涅槃。二能得方便即八支道。三自證滅 道。四為他開示名轉梵輪。增語是名。謂諸如
來有是梵名說名為梵。最初轉從此已後餘 復為餘已下展轉化導遍諸有情。此解輪義。 五世尊自顯墮在諸佛說法大師圓滿攝故。
能說正道破邪道。於道怨敵無有怯弱。為伏 他論宣揚自論。故名師子吼。以要言之已下 第二略義有兩番。初番云利行滿即上涅槃
大仙尊位自知。利他圓滿即上轉梵輪以能 顯發辨了施設開示。二利圓滿不共故名大 眾中正師子吼。亦可十一句中上之九句若
自利圓滿。後有二句名利他圓滿。第二番云 復有異門此中略義謂所應得等者。結前五 義。一所應得即上涅槃。二勝方便即上八支
道。三自知滅道。四轉梵輪。五於眾中正師子 吼。業力中。初釋後結。釋有八句。第三知四法 受。廣如自利利他品中說。結中云。一切分位
者。謂四法受。加行差別者。謂有益無益等。 定力中。初辨所知。後明能知力體。所知有四。 一知等持等至所化種。二知障治。三知假立。
四知清淨。有四靜慮有八解脫者。總舉所知。 即由如是乃至皆能成辨者。知定功能。若隨 彼彼乃至名等持至者。等持色類差別有十
一。等至有六。廣說如三摩呬多地。如說乃至 廣說者。引佛說證。以定力故放光普照。聲說 普聞。準阿含經佛或有時為化梵眾。往彼天
上身顯勝光。口宣妙法。諸梵見光。聞其所說 不覩其形。如是如來乃至除此無有若過若 增者。此明如來依靜慮故能有成辨。亦是定
力所緣之事。如來於此靜慮所乃至等持等 至者。釋上引經作用及以結文等。偏說如來 依靜慮意。如來於此靜慮所作種類多住如
實故。唯說靜慮所攝解脫等持等至。不說無 色定中解脫等持等至。第二解障治。靜慮解 脫雜染有二種清淨有四種與上相違應知其
相者。雜染二種中各有二故四。初染二者。一 無巧加行。二諸蓋現前。第二染二者。一自地 煩惱纏。二自地隨眠。治此四染故清淨有四。
第三假立。謂依靜慮等引發種種功德。隨彼 功假立名字。第四清淨可知。如來於此已下 明力能知也。如所成熟修圓滿乃至名諸根
勝劣者。此明根力所緣境也。此中唯明入道 根故但說信等五根。若通說生死根即二十 二根。皆是。故婆沙說根力通四念處。若從他
信乃至種種勝解者。此明勝解力所緣。如此 勝解或從他信或自觀察。即成三品愛樂。印 解決定。名為勝解。舊名欲也。次明界力。緣於
種子種子界。餘處貪等行差別有八萬四千。 今說大數故言八十千。舊論云八萬四千行。 若即如是諸趣入門乃至如迦羅摩經等廣說
者。此明遍趣行力所知。有四。一知歸趣順觀 行。二知罪福不動業趣五趣之行。三知朋黨 各各趣順相違見行。四知餘一切品類差別
此世他世無罪趣行。謂知三乘及不定性於 三世中起趣涅槃無罪之行。問。此遍趣行力 與處非處力有何差別。答。處非處力知境即
寬。遍趣行力但知諸行能有所趣。處非處力 非唯知此。亦如餘法。所謂大海渧數大地微 塵一切有情諸心所念。又知七寶真偽等事
如是無量。梵云迦羅摩。此云時。外國別有時 經也。宿住力中。先總標舉。次別解。後略結。 八言說句六種略行者。泰云。略說六行故云
六種略行。舊云六種同行者。同義與略義相 濫。故謬譯也。八種之事可為言詮。故言八言 說句。景云言說所詮廣即無量略有六行。於
八言說中。後三合一同是壽量。故但有六。言 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者。 明宿住力隨前起念更無餘境。問。宿住力亦
知自他過去無漏滅道不。解云。今此論中文 雖不說。道理亦知。如法華說。過去有佛名威 音王成正覺等。言若言說行所有行相者。即
是所說六種略行。若言說句所有標說者。即 是八言說句。及即於此隨起憶念者。正明宿 住隨念力知。次明死生智力。亦名天眼力。於
中先約天眼力釋。後就死生力釋。此中靜慮 說名天住乃至名為天眼者。所修得眼從彼 靜慮亦名為天。故名天眼。三藏云光明故名
天。天是光明義。下釋經中。極清淨超過於人 二句。次釋死生智力。於中初明死生時所見 好惡色相。後明由善惡行往苦樂處。於中分
二。初明往惡趣。後明往善趣。前中。初廣釋因 果。後總結之。所有壞戒者。身語惡行及彼等 起者。意惡行也。及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
見等者。及住外道異品類者所成邪見誹謗 賢聖。為欲開示那落迦相等者。為欲開示有 情令生落迦想故。經中說墮險惡趣。為欲開
示自性體事等者。為正開示地獄體事故經 復須說那落迦也。結云當知此中若由此生 者。惡行邪見等。若得生已受諸苦惱者。正生
惡趣也。若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 眾苦者。生地獄中受先業苦已。復起餘業招 眾眾苦。與上相違已下。第二返顯法善趣。
漏盡力中。云於最後有說名內證。第六神通 者。景云。阿羅漢人得漏盡通住最後身說名 內證。佛漏盡力亦於金剛心後佛智起時說
名內證。遠師云。我生盡等四。如實知道是證 智。隨義說四。即初起證智時得盡智故名我 生盡。得無生智故不受後有。成實亦同。
[0584b12] 第五十卷
[0584b13] 上來已別解釋十種力訖。自下總以七門分 別。初頌長行列其七門。後依七門次第解 釋。初自性可解。第二十力分別中。遠公云一
約時辨力。於十力中宿住知過去。天眼知未 來餘七知三世。其漏盡通應當分別。若就自 身現證漏盡得知現在。道理所知無為不墮
三世。論主擇滅就人。故通三世。二約法辨 力。於十力中初力最廣總知自體。第七亦爾 知不淨等是知自求。知無我法名知共相。其
漏盡力見有除暗能知自相。證空漏盡能知 共相。餘七知自道理。十力亦知無為。論欲就 品類辨十力故不證無為。三約人辨力。十力
皆緣一切有情。於各別有情知利益方便。景 師云。三者能分別知諸有情身差別體事。今 解新論事義即舊論利益也。言若就如來多
所安住等者。諸佛對機住力即異。第五明作 業。業力中云。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 者。遠公云。或計施有福。或謂施無福。名施福
移轉。道理遍伏一切罪福諍論。施者多故偏 論也。景師云。如有一人故往禮菩提樹及以 布施。有人不知。即用金銀買取彼人禮菩提
樹布施功德。又有人言雖買不得。種種諍論。 今佛業力降伏此等巧知諸業。自作自受無買 賣事。定力中。言三神變者。一神足神變。云現
種種令他生信。二記心神變。即他心通記。說 有情善惡心念令其歸伏。三教誡神變。即漏 盡通。自證漏盡復為他說令證漏盡。及能降
伏等者。即前神足神變降伏不信。他心神變 降伏憍慢。漏盡神變降伏有情煩惱相違異 品怨害諍論。界力中。先略標其相。後廣辨教
授。前中云。能如其根者牒前根。如其意樂者。 牒前勝解。如其隨眠者牒前種子界也。依彼 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者。依彼有情
或初趣入五停觀門。或有趣五趣行。或有趣 入朋黨異見行門。或有趣入三乘聖道行門 等。如應安立此教授門即是遍趣行力所緣。
但今說知界差別故乘辨之。就廣辨中分二。 初教聲聞指如聲聞地。第二明教菩薩。於中 先問。次解後結。初業者。景云是十信也。昔遠
師云。等持資糧已下總無教像。不及前釋。資 糧有十一。一淨持戒。二得善友。三守根門。四 食知量。五損睡眠。六具善尋。七具信解。八具
行者分。九具解脫處。十離三障。十一捨執着 心。廣如成實論。今云資糧。總攝彼十一。解中 有三。初發觀行。次觀攝受。三教不捨。前中先
教方便。謂諸如來乃至於內寂靜來是也。次 明教根本觀行。於中初人空觀。後教法空觀。 初云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乃至於此
有中如是言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者。汝 依父母師僧為汝立名。即隨此名執有實我。 汝應思惟為離眼等六處別有自性真實之 我。或離色等外處或雙離內外及離中間有
此我體。於中有我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 轉耶。如是教觀離內外處都無有我名於中 轉。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者。汝思惟已當知於此六處法外都無我體
而可得也。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 客想轉者。勸彼了知但於因緣假有之法有 假名轉。無實有我者名字隨轉。自下教法空
觀。先眼空。後類耳等。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 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牒前父母為立自己之 名唯是假名已生已得無實有我。言復應在
內如理思惟乃至除此無有若增者。制立眼 若為一事也。名想施設總是眼名之差別也。 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第二事。唯
有依他眼根離言說事於中假立眼等名字名 不能及。若尋眼名執有眼體是遍計所執畢 竟無體故說眼空。言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 名想設且非是眼者。復明名下所詮無有眼
體。今時且明眼名非眼故言所有制立眼名 眼想且非是眼言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 等當知自性亦非是眼者。此唯有彼言說之 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當知名字眼自性亦
非是眼。此立宗也。下問答辨。何以故者。何以 眼名所說非眼自性故。非於中乃至少有眼 覺而能轉故者。尋名執眼。非離眼名生於眼
覺。明知離名無眼自性。此順釋也。若有此事 乃至但於此事有眼覺轉者。若眼名下有實 眼體稱眼名者。但緣眼體應生眼覺。何須更
待眼名方生覺。然無如是乃至眼假施設者。 客猶是假。是故此中唯於假立法相理中假 立眼名想施設。無別所詮眼自性也。汝既如
是乃至當得者。汝既思惟內眼知無。應思眼 名唯是假設當生當得。上明眼空。下類耳等。 知於其眼如是乃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者。
以眼類餘耳等隨言說性畢竟無體。又就見 聞覺知隨彼尋伺執等諸法。當知唯有假名 當生當得無有實體。次明於前觀行勸其攝
受。如是乃至獲得無倒心一境性來是也。下 第三勸勿捨離。如是汝等乃至究竟出離來 是也。當知已下。第三結。文有三。初正結名。
次明三世如來皆同施設。後聲聞若覺此觀 疾得通慧。若能於此如實通達者若觀人空 得入苦忍諸法現觀。若能迴心雙觀二空便
能獲得初地現觀。遍趣行力中。云能出離行 者。五度觀等。不出離行者。趣五趣行等。第六 明次第有三。初明第中云與其教授。令彼趣
向世間離欲令彼獲得如實之道者。景師云。 世俗靜慮無顛倒故名如實道。有釋如實道 者是出世間道。故華嚴云。為色界眾生說出
世道。舊論云。以禪解脫三昧正受智力。先教 眾生心世俗道離欲。後得出世間道離欲。次 起宿住隨念智力乃至淨修已者。牒前第七
遍趣行力。令彼有情於所趣入門正修加行攝 住心已淨修行已。言為說中道至當斷執著。 由宿住力知彼有情過去因緣令離常見。死
生智力知彼未來當後受身今離斷見。言為 令永斷煩惱從此後起漏盡智力者。起漏盡 力為彼有情說法令彼盡漏。言若有乃至起
不作作者。起不作煩惱之善作也。言增上慢 者令其捨離此增上慢者。未盡諸漏謂盡諸 漏。增上慢人由漏盡力令彼捨慢。第二次第。
云普於一切緣生法中觀察最勝妙法住智 者。處非處智力知愛非愛果住善惡因中。故 言妙法住智。次起業力觀在家分至修證差 別者。自業智力知在家人曾當現時修因證
果種種差別。如是觀察在家分已乃至如實 觀照一切世間者。業力觀在家分已。起靜 慮解脫智力觀諸靜慮名觀出家。以色界定 離於五欲名為出家。謂觀色界有漏靜慮等
非出苦道。知諸世間無救無歸由大悲故以 其佛眼觀照世間。既觀照已乃至其心趣入 者。次起根力。現前知已便於說法其心趣入
者。識根授法令心趣入。次復如前所餘種種 勝解智力等事者。從前根力次起勝解力等 次第如前。第三次第。云觀察一切緣生法界
者。初力知彼三性因果名緣生法界。即知五 無量中法界無量。次起業力乃至諸果者。業 力知彼緣生諸法假立有情自作自受。即知
有情界無量也。實觀察乃至而教授之者。次 起定力。既教授已次起餘力等者。起後七力 不異於前。第七明差別。亦有差別亦不差別
者。基謂如處非處與自業以觀善不善因故 名無差別。但觀善不善業能感愛不愛果是 處非處。自作善業自受善報名自業力。故有
差別。餘下準此應知。景云。初力者善惡業得 愛非愛果此直知因果也。業力兼知造業受 果假人。知假人故不同初力亦有差別。同知
業果亦無差別。第二對第三。知彼假人能修 靜慮意樂即彼能入是由業力。若知即依靜 慮現三禪支教授有情由靜慮力。第三對第
四。取彼信等俱生定。定是靜慮力。若正分別 耎中上根名為根力。第四對第五者。若由諸 根取彼意樂此由根力。若正分別意樂差別
由勝解力。由此乘辨六種意樂。初二一對謂 不出離及與出離。次二一對清淨遠近。後二 一對謂現得涅槃當得涅槃。第五對第六。若
知勝解熏成自類相似種由勝解力。若正照 取種子差別此由界力。因明種子有四。第六 對第七。若知種種界類所起行跡趣入此由
界力。若正分別行跡趣入由遍行趣智力。第 七對第八。知於前際五停五趣等一切趣因 由遍行趣智力。若知前際八言說句六種略
行由宿住力。第八對第九。知依於前際先造 諸業故令有情後際死生由宿住力。若正觀 見後際生由死生力。第九對第十。若知有情
自斷漏事未得究竟故於後際受生相續。由 死生智力。若知有情自斷漏事已得究竟心 善解脫現得涅槃由漏盡力。言那羅延天者。
泰云此翻力壯也。天有那羅延力故言那羅 延天也。有釋摩醯首羅名大自在梵天。祖公 名那羅延。梵王名梵世。四無畏中。分文為五。
一總標指經。二開列四種。三對難辨相。四立 所以。五教起因緣。列四種中。先總明四處佛 自稱嘆。後別列四處。謂自稱言我所知障斷
於一切法現前覺了即一切智無畏不共二 乘。煩惱障斷證得漏盡此共二乘。即漏盡無 畏。為求脫苦者說道能出苦應當修習。即於
向前出苦聖道有諸障法勸令遠離。對難辨 中。於前二處而興難。云佛前自說我具一切 智。如自弟子夏安居竟。從諸處來而便問言。
汝同住安樂不。乞食易得不。此即不知故問 無一切智也。復自稱我諸漏盡。而愛語羅睺 似有其愛。呵罵提婆似有瞋恚。既有愛恚知
漏未盡。此前二種於佛身謗難。於後二處而 興難云。前第三說道能出苦。如阿羅漢得道 滿足。而有蛇嚙疾病等苦。將知道不出苦。前
第四說涅槃障道。如預流果人已得道竟。仍 有妻子等愛。加倦等恚。將知煩惱不障聖道。 故云前後乖反墮非理相而興謗難。謂於世間
已下通難無畏。先總說意。佛對世間有明見 無明見。有他心智無他心智。諸大眾前於此 自稱嘆處能為對治諸謗難中都不真實道理
能為難相。故云都不見有如實因相。次別通 四難。如通初難云。師弟別夏今來參我。所須 慰問。非謂不知而問於彼。通第二難。眾生入
道藉種種緣。提婆剛強故須麁語調之實非 瞋恚。羅睺調善故須耎語化之實非愛結。通 第三難。羅漢道漏盡未生苦。畢竟不受現身
病苦。酬於前業仍得受之。通第四難。煩惱障 道有其二種。謂見道煩惱障於見道。修道煩 惱障於修道。初果已得見道見道煩惱畢竟
不行。未具修道所以仍起妻子等愛。次明立 四所以。何故無畏但立四種。答曰。若隨所治 怖畏無量能治無畏亦有無量。今隨自他智
斷興難。為通彼難故略明四。此中前二無畏 通前二難即是自安名為自利。後二無畏通 後二難是安弟子名為利他。次明教起因緣。
此中如來若自稱嘆我今現覺諸法故成正 覺。當知為引菩薩令其趣道故。若自稱嘆一 切漏盡。為引二乘性人令趣證故。若復稱嘆
道能出離煩惱障道。當知為引等趣三乘諸 有情故。問。若佛稱嘆道能出苦煩惱障道引 等趣三乘有情者。何故大乘中但言為菩薩
不言為聲聞障耶。小乘經中但云為二乘說 不言為菩薩耶。為通此難。故釋意云如來所 說大小乘經句義之內。一一皆言為三乘說
後二無畏。而結集者聲聞藏中除菩薩言。菩 薩藏中除聲聞言。三念住中。意謂佛於長夜 欲令有情於我所說三藏教中隨順而住。而
諸有情有順不順。是即佛心有遂不遂。不生 雜染貪瞋無明。此是但據他御眾時如來希 欲有遂不遂不生雜染。復由三眾差別建立。
若彼一向順教正行不喜。若彼一向皆教起 於邪行不憂。若彼眾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 不並生憂喜但住於捨。無忘失法中常隨記
念若事等者。景云。凡有營造根本作事名事。 若處者所遊方處。若如者作業方便如其根 本。若時者凡所逕時皆無忘失。羅漢威儀等
心。由帶煩惱不調柔。所起身語或時失所。 基云。若如者。即教化生之時隨所宜方便也 順理故名如。又即如是方便故名如。一切種
妙智中。景云。謂了知不善無記法簡擇捨離 名一切種智。了知善法為他宣說名如來妙 知。基云。若於不善無記法中無顛倒智知而
不作是一切種智。若知善而作名妙智。前似 後得智後言正智。其實無分別智不觀不善 等法但作善觀故唯是妙智。其後得智是一
切種妙智。又後得智二種皆有正智不然。上 來即解十一種功德。自下總辨。總辨有四。一 明十一功德成滿位地。二將最後成滿菩薩
智慧對佛辨別。三明十一功德為十事利益。 第四結其建立及不共。前云如是一切總名 如來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者釋已總結。下明
滿位。言即於此中至極善清淨者。此據成滿 菩薩變化身相好。謂從都史多天降生人中。 相好極善清淨。若時乃至金剛喻定者。十地
後證金剛喻定資糧極滿。爾時若為無師自 修菩提分法。從此無間乃至悉為無上者。此 據成滿處說言佛頓得。理實諸德從初地來
即漸漸得。到佛方滿。依發悟至證入一切如 來行如來地者。景云。心意流轉不住如車法 喻並舉名為意車佛意車滿超諸菩薩。基云。 以意業能有運載調廣義故譬於車。
[0587a25] 第二辨差別中有其八喻。前五及第八辨智 差別。第六辨身。第七辨心差別。故後結云妙 智身心有大差別。第三明十一德能作如來
十種事業。以合相好為一事業。故唯有十。言 由前所說乃至四無所畏所能成辨者。此解 第四事。於前四難如次知見解了。故能答四
問也。亦可通云於一一難知見解了。第四結 建立及以不失。依此住此者菩薩依此佛功 德仰學修習故名依此。住佛因行希求佛德
故名住此。下明不共有二義。一者大悲等四 法二乘都無小分相似故言不共。二者餘德 雖分得似皆不圓滿故言不共。上來品中正
辨佛地德訖。自下通結菩薩地所說學道及 果。於中。初結此地具明因果為教依處。次釋 地名。後嘆論勸持。前中。顯示道及果名菩薩
地者。景師有兩解。一云前菩薩地初列十法 中。持學唯因。第十建立唯果。餘通因果。二云 建立品唯果。位之與地通其因果。餘唯是因。
基云。學道謂智。果謂如境。又前地有為名學 道。後地有無為名學道果。具說乃至實依處 故。向明學道及果是一切種菩薩藏教真依
處也。次釋菩薩地有眾多名。謂此地名菩薩 藏本母。以具攝大乘因果之義。故亦名攝大 乘也。煩惱業苦名為壞路出世對治名不壞
路。下嘆論勸持。謂若諸人天於菩薩地信解 受持廣為他說所獲福聚如於佛說菩薩藏教 樂聞受持開示稱讚獲福無異。何以故。以
菩薩分別顯示佛說菩薩藏經。略標廣釋令 他解故。又由菩薩地開示三藏令多有情受 持讀誦。如說修行經於多時。像似法不興。正
法不滅。若於爾時像似法興能引實益正法 速滅。是故受持菩薩地得福無量也。昔遠公 言略有九人得大功德。一信二解三樂聞四
受持五修學六書持七供養八恭敬九深重。 此九人福與華嚴中十信菩薩樂聞業者宣說 十地功德無異。彼有何德與彼等者。如彼 經云如一切智集諸功德。一切智功德門品
亦復如是。若人聞者功德亦爾。彼文意說如 佛地集德無邊。十地法門功德同佛。有人聞 者德同地亦即同佛。
[0587c06]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者。 菩薩地有四瑜伽處中。初瑜伽內明種姓發 心及行方便合有十八品。是所學法。第二隨
法瑜伽。明能學之行者。其四品。謂相分.意 樂.住行。第三究竟瑜伽。是行成得果。是瑜伽 之果。有五品謂生攝地行建立。今第四持更
無別。但辨向前二十七品。及菩薩品內法門 前後次第。故云第四持次第瑜伽處。
[0587c13] 文中。先 結前問後。第二正辨次第第三總結。就正辨 中。言謂諸菩薩要先安住菩薩種姓乃能發 菩提心者。即結種姓品及發心品。既發心已
方正修行自他利行者。此結行方便持內自 他利品。於自他利正修行時得無雜染方便 者。結真實義品。無雜染故。得無厭倦方便者。
結威力。以此品中明求諸神通得無厭倦故 也。無厭倦故得諸善根增長方便者。結成熟 品。得增長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者。結無上
菩提品。此結行方便持五品七法也。又於如 是自他利加行乃至得大菩薩中者。牒前所 結五品也。將修行時先於甚深廣大正法安
立信解等者。此結學之方法力種姓品。於彼 品中有其六法。一勝解二求法三為他說四 法隨法行五八種教授六種教誡六方便攝三
業。今言信解者。結第一勝解。訪求正法者。此 結第二求於正法。廣為他者。結第三為他宣 說。亦於正行自能成辨者。結第四法隨法行。
於成辨時若由此於此為此應行者。此結第 五八種教授六種教誡。教授中。言或由菩薩 或由諸佛而能教授。故言由此。於教授時。先
審察彼心根欲性。故言於此既識根已教修 五停。治偏增病。故言為此。言即由此於此為 此而行者。結其第六方便所攝三業。上來六
句總結力種姓品。由此於此為此行時如令 福德智慧增上所應行者。即如是行者。結 六波羅蜜品。福德智慧既增長已於不捨離 生死方便能正修行者。總結四攝品及供養
親近無量品。即於此中乃至正行圓滿者。此 結菩提分法品。於彼品中有其二頌。總明十 五法門。初頌頌九。後頌頌六故。彼頌言慚
愧堅力持。無厭論世智。正依無礙解。資糧菩 提分。止觀性巧便。陀羅尼正願。三摩地有三。 法嗢柁南四。今言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行
生死無雜染行者。結初慚愧也。即於此中正 修行能於自樂行無著行者。此結第二堅力 持性也。即於此中乃至無厭倦行者。此結第
三心無厭倦。由於生死無厭倦故乃至得無 所畏者。此結第四善知異論。言善知論已乃 至善知世間者。此結第五善知世間。如是菩
薩至訪求正法者。此結第六依法不依人等 四依也。既訪求已堪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 疑惑者。此結第七四無礙解。如是堪能斷他
疑惑乃至漸得圓滿者。此結第八資糧。既圓 滿已至能勤修行者。此結第九菩提分法也。 於修方便能正了知者。此結第十止觀也。即
持如是正勤所修迴向大乘不求二乘涅槃果 者。此結十一性巧便也。既得如是乃至陀羅 尼無礙辨才圓滿者。此結第十二陀羅尼及
十三正願。又解略不結正願。為欲永斷一切 障故精勤修習三解脫門者。此結十四三摩 地也。即於此中乃至正行圓滿者。此法第十
五四嗢柁。南亦名四法。即上來已結菩提分 品訖。自下結功德品有二十五法。於中有其 五頌。初頌頌七法。第二頌頌四法。第三頌頌
五法。後有二頌頌九法。如是正行得圓滿已 於一切有情及聲聞獨覺皆為殊勝者。將欲結 後二十五法先牒前歎勝開二章門。所謂正行
功德殊勝者。總舉初偈七法以為正行為一 章門。及可稱讚功德殊勝者。總舉後之四頌 一十八法名可稱讚。為第二章門。故初頌云希
奇不希奇。平等心饒益。報恩與欣讚。不虛加 行性。今此開列章。先結初頌七法。言當知此 中正行功德殊勝者。牒初章。菩薩為利自他
勤修正行者名為希奇。用利他事以為自事 名不希奇。二乘不爾者。此結七中初二希奇 不希奇。由諸菩薩下此結第三平等之心。由
起如是乃至常施恩惠者。此結第四饒益有 情。不望其報者。此結第五報恩也。菩薩如是 乃至欲令彼得利益安樂者。此結第六欣讚。
由是利益安樂意樂常能起作不虛加行者。 此結第七不虛加行。當知是名展轉引發正 行功德殊勝者。結初章也。當知此中稱讚功
德殊勝者。將結後門。故牒第三章來。菩薩於 諸佛所獲得授記。非諸二乘等者。此起第二 頌先結第三頌也。以先蒙記然後起行。為此
義故先結第三頌第三頌中有其五法。故彼 頌中諸菩薩受記。墮於決定中。定作常應作。 最後最為後。今言於諸佛所獲得授記非二
乘者。此結第一六種授記。得受記已便能安 住不退轉地者。此結第二墮於決定中。授記 有三。一種姓墮於決定。二發心墮於決定。三
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言安住此中能於一 切決定所作者。此結第三決定所作。決定 所作彼說有五。謂一發心決定。二哀愍三熾
精集四於明處方便修習五無有厭倦也。恒 常所作獲得堅固無忘失法者。此結第四恒 常所作。如是堅固乃至最上施設者。此結第
五最勝最為後。自下却結第二頌中四法。故 彼頌云。無顛倒加行。退墮與勝進。相似實功 德。善調伏有情。今云普於一切所應作事能
無退失者。此結第一無顛倒加行。於未得退 乃至如明分月者。此結第二勝進。由諸善法 轉增長故至不名相似者。此結第三實功德。
言由得真實菩薩名故乃至如實了知者。此 結第四善調伏有情。頌中雖有退墮及相似 兩門。以非功德。所以論家不結。自下結後二
頌有相門。頌云。諸施設建立。一切法尋求。及 如實遍知。如是諸無量。說法果勝利。大乘性 與攝。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言如實知故
一切安立皆得善巧者。此結第一施設建立。 言從此尋求下。此結法第二一切法尋求。言 從此於此由此者。謂從諸如來施設建立於
一切法由慧而尋求也。言既尋求已由此究 竟已下。此結三如實遍知。言於諸安立得善 巧故乃至三摩地王者。此結第四如是諸無
量即五無量也。獲得如是三摩地已乃至皆 有勝果者。此結第五說法果利。能於大乘究 竟出離者。此結第六大乘性也。以依大性而
出離故能攝大乘者。此結第七攝也。由此復 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者。此結第八菩薩十 應知也。得彼彼名乃至皆共稱嘆者。此結第
九建立諸名號。當知是名所可稱讚功德殊 勝者。總結第二章也。上來二十五法總結功 德品訖。由得如是乃至成就其相。結其相品。
謂諸菩薩有五真實菩薩之相。若成熟者墮 菩薩數。乃至廣說是也。如是正行乃至所能 成辨者。結其分品。於二分中能成辨已乃至
增上意樂者。結意樂品。如是意樂已下。此結 住品。從此已上乃至遇佛菩薩者。此結生品。 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者。結攝受品。恒
常無間乃至如己舍宅者。此結地品。住此位 已乃至不生喜足之者。此結行品。如是昇進 證得究竟已下。結建立品。是名菩薩義次第 者總結也。
有餘依地
[0589a22] 十七地內前九地明境。 次六地明因已訖。此後二地辨其果也。觀境 起行方證果故。此中若依二乘因亡果喪果
立二門以為前後。若至佛身菩提涅槃分成 兩異以為前後攝論世親釋云。由種子滅有 餘。果報悉滅名無餘。又有餘名清離煩惱垢
故。無餘名涼離苦報熱惱故。又言應化二身 是有餘法身是無餘者。此約他受用及變化 身起用未息名有餘。此二若息名無餘。以自
受用身一得相續無斷絕故。今此所明不言 有餘涅槃。但言有餘依。為此不得偏取涅槃。 釋論解云。有餘依地者。謂有餘依涅槃地也。
依者即是有漏所依。略有八種。一施設依。乃 至第八後邊依。今全取一最後邊依。除六攝 事流轉障礙取餘一分。又此地中有四寂靜。
阿羅漢等住無學地具四寂靜有少餘依。是 故說名有餘依地。此地即是二乘無學身中 有漏諸法總為自性。如來隨無真定身心有
漏餘依。有變化似有漏依。故就他相亦得說 名有餘依地。文中初結前後開二章門。後依 章辨。一地施設安立。謂於十七地中此文以
十一地全五地小分為此地體所以者何。五 地之中且如無心地中有五位無心。謂無心 睡眠無想定及報滅盡定入無餘依涅槃界 等。今唯取前四位除無餘依涅槃故言一分
是此地體。修所成地一分者。景云。謂二涅槃 並是修慧所成三乘所得。今時但取修慧能 成三乘能得有餘涅槃義故言一分。基云。修
所成地中修成有無二為。其無為是無餘依體 今除之。取修成有為。問曰。言修所成但是修。 何故有無為之言。義曰。直言修慧者即不取
無為。今言修所成。既有所成之言。故串通 無為也。其聲聞等地通明四諦。其滅諦中有 因盡果盡無為。今簡去果盡無為。故言除一
分。無餘依地即所除全也。問曰。餘地亦有非 此地體者。何故唯除此五地一分。義曰。從多 相從論。又隨顯相者取除。其穩相非此地體
者略而不論。第三依施設中。云及依此故施 設如是名字乃至如是壽量邊際等諸想等想 假用言說者。謂於五取蘊施設八言說句。如
是卷說羅漢興此八依相應不相應中。云與 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者。謂共父母攝受事相 應。以無學人不捨供養父母故。餘六捨離故
不共相應也。與流轉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 者。泰云。四識住中由貪趣向故名趣識住等。 羅漢無貪非色趣識住等故無四識住。羅漢
十二果因緣不成因果故也。與所餘依非相 應非不相應者。景云。與初施設依五取蘊非 相應已離諸取故。羅漢後身雖復離取身仍
是取蘊之類非不相應。與彼第三住持依名 非相應已離四食愛故。非不相應羅漢後身 仍假四食支持住故。第六苦惱依名非相應
不造惡業感苦因故。仍受宿業致苦報故。與 彼第七適悅依名非相應以離靜慮貪定樂 故。而有清淨離染定樂非不相應。泰云。後不
相續非相應此身暫有非不相應。故云與餘 依非相應非不相應。
無餘依地
[0589c20] 此地體即前 地所除者是。義準前知。釋論解云。謂無餘依 涅槃地也。一切有漏餘依皆捨。二乘有為無
漏亦捨。如來雖有有為無漏。而無一切有漏 餘依。故亦說名無餘依地。文中初結前生後 開列三章。後依二章釋。言五地一分即此地
攝者。無心地中通攝無心定及涅槃。今但攝 無餘依地。修所成地中。亦取無餘泥洹。由 修慧得。是修果故。修所成地攝也。三乘皆通
無餘。此義可解。五識相應等十一地。皆是有 心性。故不通無餘也。又於此中以約三乘無 餘通說但說有五地分。若據如來亦有無尋
無伺地等餘地。又釋。識之與意順有漏故。佛 地不說五識意地及定散地等。言一數教寂靜 者。數等數也。是言教也。無餘依中並皆息也。
二一切依寂靜者。景云。無餘界中離前八依 名依寂靜。泰云。依是身之異名。又是有漏之 異名。三依依苦寂靜者。景云。依前八依所生
眾生苦亦得永滅。泰云。身名為依。苦依於身 名依依。四依依苦生疑慮者。景云。謂依八依 生苦疑慮。無餘中無。泰云。依依苦同前。凡夫
學人及無學人慮未來苦為生不。由無下劣 心等頌者。引於經說。前二句能證二涅槃因。 第三句是有餘果。第四句是無餘果。言謂與
一切依不相應乃真無漏者。景云。依攝論明 六種轉依。今時所辨即是圓滿轉轉前八依。 煩惱及苦所顯真如名無漏界。下列二經為
證。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住樂者。無餘涅 槃名永寂靜真安樂住。又如說言實有無生 乃至無等生起者。實有無餘圓成實體。泰云。
無等者無為之法無與等。亦有乃至有等生 起者。由述無餘集起因緣有住生有起依他 起性。若當無有生下。反解。若無所迷無餘。終
不說有依他生起乃至反流有永出離。即是 經說若無如來藏不得種苦。由實有乃至有 永出離者。順結。即是經說從無住本立一切
法。言數不能數無二說故名為無數者。泰云。 不為數之所數。又無義別二說故云說也。謂 有非有不可說者。真如無相離言性不可說
有及以非有。言即色雜色不可說故者。色礙 如不礙不可說即。即色辨如故不說離。乃至 即識離識不可說義。例前應知。寂滅異門者。
若依小乘有其八名。名斷名無欲名滅名諦 名斷知名沙門果名有餘涅槃名無餘涅槃。 今大乘中當知寂滅異名無量。今但略辨二 十六種如文可見。
瑜伽論記卷第十二 (之下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2 冊 No. 1828 瑜伽論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