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urse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頌疏論本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九[0923a13] 釋曰。貪等煩惱。名曰隨眠。隨逐有情。增昏 滯故。故名隨眠。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 品中分二。一明惑體。二明惑滅。就明惑
體中分三。一明根本惑。二諸門分別。三雜 明諸煩惱。就明根本惑中分五。一明增 數。二明見修斷。三明五見。四明四倒。五明
七九慢。就第一明增數中分四。一明六隨 眠。二明七隨眠。三明十隨眠。四明九十八 隨眠。且初第一明六隨眠者。論云。前言世
間差別。皆由業生。業由隨眠。方得生長。離 隨眠業。無感有能 (標宗) 。所以者何 (徵也) 。隨眠 有幾 (問數) 。頌曰。
隨眠諸有本 此差別有六
謂貪瞋亦慢 無明見及疑
[0923a27] 釋曰。隨眠諸有本者。由此隨眠是諸有本 故。業離此無感有能。諸有者。三有也 此 略應知。差別有六。一貪。二貪瞋。三慢。四無
明。五見。六疑。頌說亦言。非直瞋名貪瞋。意 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眠增。以一切惑 生皆因貪力故。是故應言貪瞋貪慢乃至 貪疑也。及聲顯六體各不同。
[0923b05] 從此第二。明七隨眠。論云。若諸隨眠。體唯 有六。何緣經說有七隨眠。頌曰。
六由貪異七 有貪上二界
於內門轉故 為遮解脫想
[0923b09] 釋曰。六由貪異七有貪上二界者。前六隨眠。 由貪異故。分成七種也。一欲貪。二有貪。故 名貪異。謂欲界貪。名為欲貪。上二界貪。名
為有貪。於內門轉故者。釋有貪名也。上二 界貪。多分託內門轉。少分緣外門轉故。立 有貪名內門者定也。貪緣定起。以內為門。
名內門轉。謂上二界。多起定貪故也。少分 緣外門轉者。謂彼亦緣色聲味觸法外境 界也。為遮解脫想者。又由外道於上二界。
起解脫想。佛為遮彼。立有貪名。顯彼所緣 非真解脫。此中自體立以有名。自體者。謂 定及所依身也。謂彼有情。多貪等至 (定也) 及所
依身。定之與身。名之為有。緣有起故。名 為有貪。有之貪故。依主釋也。義准欲界貪。 名欲貪。貪著五欲外境界故。欲之貪故。亦 依主釋也。
[0923b25] 從此第三。明十隨眠。論云。即上所說六種 隨眠。於本論中。復分為十。如何成十。頌曰。
六由見異十 異謂有身見
邊執見邪見 見取戒禁取
[0923b29] 釋曰。前六隨眠。由見異故。分成十種。五是 見性。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 五戒禁取餘貪等五。非是見性。
[0923c03] 從此第四。明九十八。論云。又即前所說六 種隨眠。於本論中。說九十八。依何義說九 十八耶。頌曰。
六行部界異 故成九十八
欲見苦等斷 十七七八四
謂如次具離 三二見見疑
色無色除瞋 餘等如欲說
[0923c10] 釋曰。初六句明欲界。後兩句明上二界。六 行部界異者。標也。行謂見行。謂六隨眠。由 見行異 (行謂行解)
。分別為十。即此十種部界不 同。成九十八。部謂五部。謂見苦。見集。見 滅。見道。修所斷部。界謂欲色。無色。三界。欲
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者。此明欲界有三十 六也。苦等等取餘四部也。十謂見苦。有十 隨眠。七七謂見集。見滅。各七隨眠。八謂道
諦。有八隨眠。四謂修道。有四隨眠。謂如次 具離三二見見疑者。釋上數也。具者見苦 具十也。離三見者。謂集滅各七。離身見。邊
見。戒禁取三也。離二見者。謂道諦有八。除 身邊二見也。離見疑者。謂修道四。除五見 及疑也。故頌上見字。兩度言之。一離三見。
二離二見也。如是合成三十六種 (苦下具十。集 滅各七。二七十四。足前成二十四。并道八成三十二。加修道四故。成三十六也) 。前三十二。
名見所斷。纔見諦時。彼則斷故 後修道 四。名修所斷。見四諦已後後時中。數數習 道。時彼方斷故 論云。此中何相見苦所斷。 乃至何相是修所斷
(問也。此中者。光法師解云。此十隨眠中也。寶法師云。 此論前文。將五見疑。配四諦竟。後言餘貪等。四各通五部則有此問。故知此中。此貪等四中。寶解為善
之也) 。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餘名 修所斷 (解云。答也。光法師云。此有二意。一緣見此。為境。此者。此四諦也。謂五見疑。
親迷四諦。名緣見此也。二緣見此所斷。為境所斷是五見疑也。謂貪等四。非親迷諦。但緣五見疑上起故。 名緣見此所斷也
此中意者。若五見疑。緣苦諦起。名見苦所斷。乃至緣道諦起。名見道斷。若貪等四。
緣見苦所斷五見疑為境。名見苦所斷。乃至緣見道諦所斷。三見疑為境。名見道諦斷。不緣見此為境。及
見此所斷為境。名修所斷。若依寶法師。解云。此貪等四。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所斷。不緣見此所 斷。為境名修所斷也) 。如是三十六中。見分十二。謂苦下
五見。集滅各二見 道諦有三見。故成十 二也。疑分為四。四諦各一也。餘四各五。 餘貪等四。各通五部。四五二十也。兼前十
二見及四疑故。欲界中有三十六。色無色。 除瞋餘等如欲說者。色無色界。於五部下。各 除瞋恚。餘與欲同。故色無色各三十一。兩
界合論成六十二。通前三十六。總計成九 十八使。更加十纏。名一百八煩惱。
[0924a17] 從此第二。明見修斷。論云。於此所斷九十 八中。前八十八。名見所斷。忍所害故 後十 隨眠。名修所斷。智所害故 (總標)
如是所說見 修所斷。為決定不 (問也) 。不爾 (答也) 。云何 (徵也) 。頌曰。
忍所害隨眠 有頂唯見斷
餘通見修斷 智所害唯修
[0924a23] 釋曰。前三句明忍所害隨眠。第四句明智所 害隨眠。忍所害隨眠有頂唯見斷者。忍謂見 道中。法類智忍也。前八十八。名忍所害隨
眠。於中有頂地攝。唯見所斷。以有頂惑唯 類智忍方能斷故 餘通見修斷者。餘八地 中。忍所害隨眠。通見修斷。謂聖者斷。唯見 非修。法類智忍。如應斷故
(上七地。類忍斷。欲界一地。法忍斷也) 。 若異生斷。唯修非見。數習世俗。智所斷故 智所害唯修者。後十隨眠。名智所害。唯修所
斷。以諸聖者。通用無漏世俗二智斷故。若 諸異生。唯世俗智。方能斷故。
[0924b06] 從此第三。明五見。就中分二。一正明五 見。二別釋戒禁取。且正明五見者。論云。由 行有殊。分見為五。名先已列。自體如何。頌 曰。
我我所斷常 撥無劣謂勝
非因道妄謂 是五見自體
[0924b12] 釋曰。前三句出體。第四句結成。我我所者。 執我我所。名有身見也身即是有。故名有 身。以五取蘊為體。緣於有身。執我我所。
執即是見。見緣有身。名有身見。有身之見。 依主釋也。西國名薩迦耶見。此云壞身見。 或名有身見。故論云。壞故名薩。聚謂迦耶。 即是非常。和合蘊義
(非常是壞義。和合是聚義) 。迦耶即薩。 名薩迦耶。即五取蘊 (迦耶體也) 。為遮常一想。故 立此名。要此想為先。方執我故
(解云。此上是經部釋。 為遮外道計於常想。立其薩名。遮計一想。立迦耶 名 。是則壞身之見。名壞身見也) 。毘婆沙
師。作如是釋。有故名薩。身義如前。勿無 所緣計我我所。故說此見緣於自身。緣薩 迦耶。而起此見故。標此見名薩迦耶 (已上論文。 釋有身之見也)
斷常者。於我我所。執斷常。名邊執 見。斷常名邊。執即是見。依邊起執。邊之執 故。依主釋也。邊執即見。持業釋也 撥無者。
撥無因果。名為邪見。邪即是見。名為邪見。 持業釋也 劣謂勝者。於劣謂勝。名為見 取。見謂身見。邊見。邪見。執此三見。以為勝
故。名為見取。見之取故。是依主釋也。除三 見外。執餘有漏。以為勝者。亦名見取。理 實應立見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見取
非因道妄謂者。非因謂因。非道謂道。名戒 禁取。戒謂佛法中。五戒等也。禁謂外道。狗牛 等禁也。執此禁戒以為因道。名戒禁取。 戒禁之取。依主釋也
論云。如大自在生主。 或餘非世間因 (執我等。生世間也) 。妄起因執。投水 火等。種種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執 (已上非因 執因也)
受持戒禁。數相應智非解脫道妄 起道執 (外道計算數智。得涅槃也) 。理實應立戒禁等 取名則。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 (已上論文。等取執非戒
禁餘法也) 。
[0924c15] 從此第二。別明戒禁取者。論云。若於非因。 起是因見。此見何故。非見集斷 (解云。既迷因起。應見 集斷也) 。頌曰。
於大自在等 非因妄執因
從常我倒生 故唯見苦斷
[0924c20] 釋曰。執自在等生世間者。必先計度彼體 是常。起常倒也。執為一我。起我倒也。執 常我已。方起因執。故非因執。從常我生。
常我二倒。唯見苦斷。故彼非因執因。亦見 苦斷。以常我倒身邊見攝迷麁果故。故見 苦斷 然戒禁取。總有二類。一非因執因。 二非道計道
非因。執因。復有二類。一迷 執我常法起。二迷宿作苦行等起 (計狗等生天因) 。 此二迷苦果。故皆見苦斷 非道執道。亦
有二類。一執有漏戒等。為解脫道。此迷 麁果故。亦唯見苦斷。二執謗道邪見。及 疑。為清淨道。此戒禁取。違道諦強。見道諦 斷。
[0925a04] 從此第四。明四倒。論云。如前所說常我倒 生。為但有斯二種顛倒 (問也) 。應知顛倒。總有
四種。謂一於非常。執常顛倒。二於諸苦。執 樂顛倒。三於不淨。執淨顛倒。四於非我。執 我顛倒 (答也) 。如是四倒。其體云何。頌曰。
四顛倒自體 謂從於三見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隨見力
[0925a11] 釋曰。初兩句出體。第三句廢立。第四句通 經。四顛倒自體謂從於三見者。謂邊見中。唯 取常見。以為常倒。於見取中。取計樂淨。
為樂淨倒。於身見中。唯取我見。以為我倒 也。唯倒推增故者。此舉三因。以立四倒。言 三因者。一一向倒故。二推度性故。三妄增益
故。謂戒禁取。非一向倒。執有漏道得淨涅 槃。雖非究竟斷惑證滅。而能暫時離染證 滅。緣少淨故。非一向倒。斷見邪見。非妄
增益。無門轉故。餘貪瞋等。不能推度。非見 性故。是故餘惑。非顛倒體。想心隨見力者。 通經也。若唯見是倒。何故經言於非常。計
常有想心見三倒。於苦不淨非我。亦有想 心見三倒。答理實應知。唯見是倒。想心隨 見。亦立倒名。與見相應。行相同故。此十二
倒。依婆娑師。預流永斷。見及相應。見所斷 故。分別部說。八唯見斷。四通見修斷。謂樂 淨中。各有想心。此四想心。預流未斷。故引 頌言。尊者慶喜
(阿難) 告彼尊者辨自在言 (初果人也) 由有想亂倒故。汝心焦熱。遠離彼想 已。貪息心便淨 (據此頌。聖人由有想心倒也) 。由此頌文。
故經部說八想心倒學未全斷。
[0925b04] 從此第五。明七九慢。就中分二。一正明七 九慢。二明未斷不起。且第一明七九慢者。 論云。為唯見隨眠有多差別。為餘亦有。頌 曰。
慢七九從三 皆通見修斷
聖如殺纏等 有修斷不行
[0925b10] 釋曰。初句正答。第二句明見修斷。下兩句 明修道不行。且慢七者。一慢。二過慢。三慢 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令心高舉。總立慢名。行轉不同。故分七種。 於他劣謂已勝。於他等謂已等。雖然稱 境。以心高舉。說名為慢。於他等謂已勝。
於他勝謂已等。名為過慢。過前慢故。
[0925b17] 於他勝謂已勝。名慢過慢。慢他過故。
[0925b18] 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恃我起故 未得謂得。名增上慢 於多分勝。謂已 少劣。名為卑慢 於無德中。謂已有德。名
為邪慢。成就惡行。名為無德。恃惡高舉名 為邪慢也 慢九者。發智論說。慢類有九。 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四有
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 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類。九無劣我慢類。 從三者。此九慢類。從前七慢中。三慢流出。
其三慢者。謂慢。過慢卑慢也。初我勝慢類。 從過慢出。第二我等慢類。從前慢出。第三 我劣慢類。從卑慢出。第四有勝我慢類。亦
從卑慢出。第五有等我慢類。從前慢出。第 六有劣我慢類。從過慢出。第七無勝我慢 類。從前慢出。第八無等我慢類。從過慢出。
第九無劣我慢類。從卑慢出。問無劣我慢。 高處是何。答謂自愛樂勝有情聚返顧已 身。雖知極劣。而自尊重。得成無劣我慢
也。皆通見修斷者。七慢。九慢。皆見修斷。緣 見所斷。起者。名見所斷。緣事起者。名修所 斷。修所斷慢。聖未斷時。雖復成就。或有現
行。或不現行。不現行者。我慢一也。所餘六 慢。聖可現行。前九慢類。聖亦不現行。故頌 言有修斷不行者。即九慢類。及我慢也。聖
如殺纏等者。舉例釋也。如殺生纏。是修所 斷。聖雖未斷。必不現行。殺纏既爾。慢類亦 然。殺生纏者。謂瞋是也。等者。等取盜婬誑
纏無有愛全有愛一分。言無有者。謂三界非 常。於此貪求名無有愛。一類眾生。被苦所 逼。作如是念。願我死後。斷壞無有。故於
無有。而起愛也。有愛一分者。有諸異生。願 我當為藹羅筏拏。大龍王等 (藹羅筏拏。水中龍象。從水為名帝釋 所乘也) 於當有起愛。名為有愛。願為龍象
等。是有愛中。一分愛也。此一分愛。緣傍生 故。聖不起也。殺等諸纏。緣事起故。皆修所 斷。
[0925c25] 從此第二。明未斷不起。論云。何緣聖者。未 斷不起。頌曰。
慢類等我慢 惡作中不善
聖有而不起 見疑所增故
[0925c29] 釋曰。慢類等者。謂九慢類也。等取殺等諸 纏。無有愛全。有愛一分也。此慢類等。及與 我慢。竝惡作中。不善惡作 聖有而不起者。
此上慢等。聖有而不起也。見疑所增故者。 釋不起所由也。九慢我慢。我見所增。殺等 諸纏。邪見所增。由起邪見。行殺等也。無有
愛全。斷見所增。有愛一分。常見所增。不善惡 作。由疑所增。此見及疑。聖已永斷故慢類 等。聖不現行。論云。而由見疑背已折故 (解云。慢類等 以
見疑為背。聖斷見疑。名背已折也) 。
[0926a10] 從此大文第二。諸門分別。就中分八。一明 遍行非遍行。二明漏無漏。三明二種隨增。 四明二性分別。五明根非根。六明惑能繫。
七明惑隨增。八明次第起。且初第一明遍 行非遍行者。論云。九十八隨眠中。幾是遍行 幾非遍行。頌曰。
見苦集所斷 諸見疑相應
及不共無明 遍行自界地
於中除二見 餘九能上緣
除得餘隨行 亦是遍行攝
[0926a20] 釋曰。見苦集所斷者。遍行隨眠。唯在苦集 諦也。諸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者。苦下五見。 集下二見。名為諸見。疑者。苦集下疑也。相
應者。謂與見疑。相應無明也。不共者。謂苦 集下。不共無明也。總有七見。二疑。二無明。 名十一遍使也。遍行自界地者。謂此十一。
力能遍行自界。自地。五部諸法。名為遍行。 一遍緣五部。二遍隨眠五部。三為因遍生 五部。依此三義。立遍行名 於中除二見
餘九能上緣者。明九上緣惑也於十一中。 除身邊二見。餘九隨眠。能緣上界上地。名 九上緣惑也。不執上界。為我我所故。身見
不緣上也。邊見必依身見起故。故邊見不 緣上也。緣上界者。於上二界。或各緣一。 或二合緣。緣上地者。於上八地。或一一別
緣。或二二合緣。乃至或八地。合緣除得餘隨 行亦是遍行攝者。十一隨眠。相應俱有。名為 隨行。此之隨行。亦遍行攝。遍行因故 隨眠
上得。以與隨眠非一果故。不名遍行。故 除得也。
[0926b11] 從此第二。明漏無漏緣。論云。九十八隨眠 中。幾有漏緣。幾無漏緣。頌曰。
見滅道所斷 邪見疑相應
及不共無明 六能緣無漏
於中緣滅者 唯緣自地滅
緣道六九地 由別治相因
貪瞋慢二取 并非無漏緣
應離境非怨 靜淨勝性故
[0926b19] 釋曰。初一行頌。總明第二行頌。別釋第三行 頌簡法。見滅道所斷者。謂見滅所斷。取邪 見疑無明三。見道所斷。取邪見疑無明三。各
三成六 頌言相應者。謂與見疑。相應無 明也。及不共無明者。總名無明也。六能緣 無漏者。此六煩惱。親迷滅道。名無漏緣。除
此六外。所餘煩惱。皆有漏緣。義可準知。於 中緣滅者。唯緣自地滅者。於六煩惱中。緣 滅諦者。唯緣自地擇滅。不緣他地擇滅。以
九地滅上下相望。非因果故。故緣自地。非 他地也。謂欲界繫。三種隨眠。唯緣欲界諸 行擇滅。乃至有頂。三種隨眠。唯緣有頂諸行 擇滅
緣道六九地者。六煩惱中。緣道諦 者。通緣六地及九地道。論云。謂欲界繫。三 種隨眠。唯緣六地。法智品道 (六地。未至。中間。四本靜慮。
唯此六地。有法智品也) 。若治欲界若能治餘。皆彼所 緣。以類同故 (解云。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也。中間等五地。法智品能治餘上界
也。皆彼所緣者。此六地法智品。雖治不同。皆為欲界三惑所緣。以同是法智品類故。皆得緣之也) 。 緣九地者。色無色界。八地各有三種隨眠。一
一能緣九地類智品道 (九地。謂未至等。更加三無色。除有頂也) 。 若治自地。若能治餘皆彼所緣。以類同故
(已上論文。解云。若治自地者。謂類智品。治當地也。治餘地者。謂類智品。治餘七地。此九地道。雖治不 同。皆為八地。三惑所緣。以同是類智品故)
。由別治相因者。釋上緣 道六九地也。一由別治。二由相因也。由 相因者。由互相望為同類因。若緣法智。即 緣六地者。以六地道。各互相望同類因故
若緣類智。即緣九地者。以九地道。各互 相望。同類因故 由別治者。謂類智品。不 治欲界。名別治也。雖法類智。亦互相因。
而類智品。不治欲界。故類智品。非欲三所 緣。論云。法智品。既能治色無色。彼應為 八地。各三所緣 (問也) 。非此皆能治色無色。苦
集法智品。非彼對治故 (答也。解云。上界苦集細。欲界苦 集 麤 。緣 麤 不可 斷細故。緣欲界苦集。不能治上也。緣細以可斷 麤
。故滅道法智。能治上也) 又論云。 亦非全能治色無色。不能治彼見所斷故
(解云。以上界見惑。唯類忍斷。若異生斷。唯俗智斷。唯有頂地。非異生斷故。故滅道法智。不能全治也) 又論云。二初無故。非彼所緣
(解云。答前問也。一四諦中。闕初苦 集。二見修斷中。闕初見斷。故言二初無也。由此二無。故法智品。非彼八地。各三所緣) 又論
云。即由此因。顯遍行惑。有緣諸地苦集。 無遮。境互為緣因。非能對治故 (解云。即由此因者。由
前緣滅。自地緣道。六九地因也。故顯遍行中。九上緣惑。能緣上八地。苦集無遮也。境互為緣因者。簡
滅諦也。以九地苦集境。互為增上緣。互為能作因。由互為緣因故。緣諸地苦集無遮也 非能對治故者。
簡道諦也。為苦集境。非能對治故。或緣一地。或二合緣。乃至總緣八地。不同緣道諦。若緣一地時。即 緣六地。或緣九地。故。言非能對治也)
。貪瞋慢二取并非無漏緣 者。滅諦下貪。瞋。慢。見取。及道諦下。貪。瞋。 慢見取。戒禁取。此等煩惱不緣滅道。名非 無漏緣。應離者。明貪不緣滅道。以貪隨眠
應捨離故。若愛滅道。是善法欲。非是貪也 境非怨者明瞋不緣滅道。以瞋緣怨境。 滅道非怨故。非瞋境也。靜者。明滅道非慢
境也。慢緣麁動。滅道寂靜故。非慢境也。淨 者。明滅道諦。非戒禁取境也。非淨執淨。是 戒禁取。滅道真淨。故非戒禁取境也。勝性
者。明滅道非見取境也。滅道真勝。執以為 勝非見取也。是故貪等。不緣無漏。
[0927a17] 從此第三。明二隨增。論云。九十八隨眠中。 幾由所緣。故隨增。幾由相應。故隨增。頌 曰。
未斷遍隨眠 於自地一切
非遍於自部 所緣故隨增
非無漏上緣 無攝有違故
隨於相應法 相應故隨增
[0927a24] 釋曰。初一行頌。明所緣隨增。次兩句。簡 法。後兩句。明相應隨增。未斷遍隨眠於自 地一切者。煩惱隨增。要須未斷。故初頌首。
標未斷言。通後位也。遍隨眠於自地一切 者。五部也。遍行隨眠。謂於自地五部諸法。 所緣隨增。遍緣五部。以為所緣。能緣煩惱。
於所緣境。隨住增長。故名隨增。非遍於自 部者。非遍行隨眠。唯緣自部。故於自部。所 緣隨增。所緣故。隨增者。屬上兩句也。非無
漏上緣者。六無漏緣惑及九上緣惑。無所緣 隨增。故言非也。無攝有違故者。釋上無隨 增義。無漏上境。無身見愛攝為已有。名無
攝有。以無攝有故。無所緣隨增。如衣潤濕 埃塵隨住。衣喻法也。潤喻愛也。埃塵隨住。 喻惑隨增也。違故者。又無漏法。及上地境。
與惑相違。雖被惑緣。以相違故。無隨增 也。如於炎石。足不隨住。炎石喻無漏上境 也。不隨住者。喻不隨增也。隨於相應法相
應故隨增者。隨謂隨何煩惱。謂遍行。非遍 行。漏。無漏緣。自界緣。他界緣。此等諸惑。於 所相應受想等法。由相應故。於彼隨增。
[0927b17] 從此第四。二性分別。論云。九十八隨眠中。 幾不善。幾無記。頌曰。
上二界隨眠 及欲身邊見
彼俱癡無記 此餘皆不善
[0927b21] 釋曰。上二界隨眠者。色無色界。一切隨眠也。 及欲身邊見者。欲界中。身邊見也。彼俱癡者。 彼欲界身邊見。相應無明也。無記者。此上煩
惱。唯是有覆無記性也。謂不善性。有苦異 熟。苦異熟果。上二界無。故彼隨眠唯無記性。 欲身邊見。迷自事故。非欲損害他有情
故。唯無記性。依經部宗。身見有二。一者俱 生。唯以無記性。二者分別。是不善性。與身 俱起。名曰俱生。因邪思起。名為分別。此餘
皆不善者。此身邊外餘欲界繫。一切隨眠。唯 不善性。
[0927c03] 從此第五。明根非根。就中分二。一明不善 根。二明無記根。且初第一。明不善根者。論 云。於上所說。不善惑中。幾是不善根。幾非
不善根。頌曰。
不善根欲界 貪瞋不善癡
[0927c08] 釋曰。唯欲界繫。一切貪瞋。及不善癡。簡身 邊見相應癡也。名不善根。有三義。一唯不 善。二是煩惱。簡隨煩惱也。三與一切不善
為根。由具三義。名不善根。所餘煩惱。非 不善根。義准可知。
[0927c13] 從此第二。明無記根。就中分二。一明無記 根。二因便明四記。且初明無記根者。論云。 於上所說無記惑中。幾是無記根。幾非無記
根。頌曰。
無記根有三 無記愛癡慧
非餘二高故 外方立四種
中愛見慢癡 三定皆癡故
[0927c20] 釋曰。前三句。薩婆多說。後三句。經部師說。 無記根有三者。標也。毘婆娑師說。不善根既 三。無記根亦三也。無記愛癡慧者。列數也。
一無記愛。上界貪也。二無記癡。謂上界癡。及 欲界身邊見。相應癡也。三無記慧。此通有覆 及與無覆。言有覆者。上界染慧。及欲界身
邊見慧也。言無覆者。異熟生等。四無記也。 非餘二高故者。簡法也。非餘者。上界疑慢 也。此非無記根。謂疑於二趣。轉性搖動故。 不應立根
慢於所緣。高舉相轉。異根法 故。夫根法下轉也。慢既高舉。故不立根 外方立四種者。外國諸師。立無記根有四 種也。中愛見慢癡者。列四名也。中謂無記。
善惡中故。一無記愛上界貪也。二無記見。上 界見。及欲身邊見也。三無記慢。上界慢也。四 無記癡。謂上界癡。及欲身邊見。相應癡也。三
定皆癡故者。釋立四無記所以也。三定者。 愛見慢三。依定而轉。愚夫修定。不過此三。 謂愛上定。及見上定。慢上定也。皆癡者。此
三皆依無明力轉。有斯勝用。故立此四。 為無記根。
[0928a12] 從此第二。明四記事。頌曰。
應一向分別 反詰捨置記
如死生殊勝 我蘊一異等
[0928a15] 釋曰。上兩句標。下兩句指事釋之。且問記 有四。一應一向記。二應分別記。三應反詰 記。四應捨置記 (記者答也)
如問死者。一切有情。 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 如問生者。一切有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 有煩惱者。受生無煩惱者。不生 如問
殊勝。應反詰記。有作是問。人為勝劣。應 反詰言。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 若言方下 (惡趣) 應記人勝 如問我蘊一
異者。應捨置記。若作是問。我與五蘊為一 為異。應捨置記。此不應問。若有我體。 可 問一異。本無我體。一異不成。如問石女生
兒。為白為黑。應捨置記。謂石女本自無 兒。何得論其黑白 此上依毘婆沙師說。 頌言等者。等取發智本論。及契經說。發智
如論說。今且敘經。云何有問。應一向記。謂 問諸行者。無常耶。此問名為應一向記 云何有問。應分別記。謂若有問諸有故思。
造作業已。為受何果。此問名為應分別 記。造善受人天。造惡受惡趣 云何有 問應反詰記。謂若有問士夫想。與我為一 為異 (此問假我)
應反詰言。汝依何我。作如是 問。若言依麁我 (色蘊上我) 。應記與想異 (想色不同。故 言異也) 。此問名為應反詰記 云何有問。但
應捨置記。謂若有問世為常 (一問) 。無常 (二問) 。亦 常亦無常 (三問) 。非常非無常 (四問) 。世為有邊 (五問) 。
無邊 (六問) 。亦有邊亦無邊 (七問) 。非有邊非無邊 (八問) 。如 來死後為有 (九問) 。非有 (十問) 。亦有亦非有
(十一問) 。 非有非非有 (十二問) 。為命者即身 (十三問) 。為命者 異身 (十四問) 。此問名為但應捨置 (已上論文) 解云。
此經問世。及問如來兼命者。皆是我之異 名。此有十四問。皆不可記。名十四不可記 事。以我體既無故。皆應捨置答也。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1 冊 No. 1823 俱舍論頌疏論本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