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十九
沙門法寶

分別隨眠品第之一

[0687a06] 行相微細隨眠廣明 分別隨眠隨眠 所以隨眠業因
隨眠

[0687a10] 前言隨眠文中分為 一明體用二明不同前門 分為一明隨眠三義
五蓋 隨眠一明 三緣 一明 隨眠二明三分四分 十八 一行二義一明隨眠
方能二明隨眠長行 中有隨眠隨眠  三句

[0687a20] 所以隨眠 隨眠

[0687a22] 何故 隨眠所以

[0687a23] 煩惱 事故

[0687a24] 根本自此正理論堅牢對治不捨隨眠
煩惱不生煩惱 牢固根本

[0687a28] 相續正理論連續

[0687b01] 正理論依止  

[0687b02] 等流正理論隨煩惱 相似隨煩惱

[0687b04] 正理論發起

[0687b06] 正理論數數非理

[0687b07] 正理論 正覺

[0687b08] 正理論有所引發  識數

[0687b10] 正理論善法退失

[0687b12] 正理論 長養染污  煩惱現行染法增長
長養染污 長養染污 不能

[0687b16] 由此隨眠 總結正理論 勢力 
業感異生 資助舊業通有由此 無學不受

[0687b21] 應知 明見三句根本煩惱 界分九十八 應知差別乃至見疑

[0687b24] 塵埃隨著非唯

[0687b27] 不同相違隨眠體性相違各別

[0687c02] 隨眠唯有一行第二 中有四句初一所以 第二第三
第四上二界解脫

[0687c06] 可解

[0687c07] 何等問名

[0687c08] 欲貪隨眠隨眠

[0687c09] 欲貪隨眠 經部師宗現行  大眾部隨眠相應即是 欲貪隨眠 有部欲貪隨眠
有部

[0687c13] 若爾反問

[0687c14]

[0687c14] 欲貪隨眠有部欲貪隨眠 各別隨眠何須

[0687c18] 若是欲貪三根相應經部 過失欲貪隨眠大眾部 相應若爾本論說欲
三根相應

[0687c21] 毘婆沙師 即是隨眠有部

[0687c22] 豈不

[0687c23] 通經正理論 欲貪無餘
一品隨眠 隨眠斷言 

[0687c29] 第二釋經生苦 隨眠隨眠隨眠 隨眠
故云隨眠

[0688a04] 達磨相應法假說 隨眠論據由此 即是相應法

[0688a07] 有部

[0688a08] 隨眠 相應法勝論師心論 理論尊者法勝
隨眠相應文中 覆障
隨眠 第一 未生善不生第二覆障  已生善退失第三 退失 隨眠相應結成

[0688a18] 相應現前 相應法隨眠覆障 不得善心隨眠
相應相續在身不斷相應現前

[0688a22] 善法相應法結成

[0688a23]

[0688a24] 所以者何有部

[0688a25] 隨眠隨眠所為大眾部 所以隨眠相應三事所為不許三事隨眠

[0688a28] 經部最善論主 經部

[0688a29] 經部如何

[0688b01] 說欲經部 隨眠非心相應  相應大眾部

[0688b03] 名為

[0688b04] 現行種子隨逐

[0688b05] 名為

[0688b05] 煩惱

[0688b06] 何等名為煩惱種子

[0688b07] 自體煩惱 自體差別功能名為 功能不同名為差別

[0688b09] 種子 功能差別論主大眾部 正理論有部大眾部 煩惱別有隨眠相應煩惱
即是證智功能差別體性 共許隨眠

[0688b14] 等至功能差別第二 相應

[0688b16] 煩惱不可 隨眠薰習 種子一有體性相應無體
功能差別差別因緣不可得正理論 所立種子證智 功能差別相似種子
證智從先證智 起念 差別功能自體
煩惱從前 隨眠煩惱種子法相 (論文) 說法順正理論有部
論主證智成名種子 功能差別種子功能差別 智能決斷同時 記憶分明
後記

[0688c04] 若爾隨眠 有部樂受隨眠故知即是相應

[0688c06] 經部

[0688c07] 何時有部

[0688c08] 隨眠經部 別稱現在隨眠

[0688c11] 且止辨正

[0688c12]

[0688c12] 中有

[0688c13] 三界名為 上二界

[0688c15] 中有多於 名為解脫

[0688c18] 有人 真解脫第二以上 邪執上二界

[0688c21] 自體 等至自體 多種即是三界
自體上二界自體味著 離欲

[0688c26] 顯示欲貪所以自體名為 外境欲貪

[0688c29] 第三本論 可解

[0689a01] 見分可知

[0689a03] 第四 九十八文中 十八二明三五
可解

[0689a06] 九十八

[0689a07] 前已中一行解不同分為五見前已

[0689a09] 即此無色三界

[0689a10] 欲界十七 欲界五部 三十六故云如次十七

[0689a13] 五部三十六  部類 可解

[0689a14] 三十二  見諦 不待 數數 修習


[0689a18] 如是五部可解

[0689a19] 四惑正理 自問答言相見 乃至
不應理 遍行隨眠五部 隨眠
隨眠何所 即是類智
名為乃至見道 等智 數數名為此道除名名為 有人俱舍
正理論 無漏 為難應作
無漏應知即是 解釋 正理
 無漏應知 即是 邪見無明
親緣 不見緣故不見
 正理彈斥俱舍
相者欲界相應 四煩惱修道 見道四諦
緣分四斷由此 正理論 俱舍彈斥 何以得知集諦 緣起親緣
第十一頗有色界決定 無記色界繫隨眠相應心色界繫 有漏隨眠
隨眠見諦 四句邪見無明 相應無明 戒取第四可知

[0689c05] 如是 九十八總數可解  九地五部各各緣於不同 建立隨眠就地 
遍知沙門果隨眠 隨眠就地建立隨眠  一界不同隨眠 界分就地上界


[0689c13] 十八

[0689c15] 一行第二 不定不同婆沙五十一 前行不共畢竟最初 不共
前行煩惱三界 非想一地聖人 聖者異生 非想前行
(見道不共) 畢竟前行 煩惱欲界繫五部
決定不定斷決最後畢竟前行 最初
行者煩惱三界五部 前行三句非想聖人無漏 第一句非唯
不合修道修道下地所以 非想一地聖人無漏道
第二見道 一定第三無漏不定第一句 不定第三前行 
立義前行最初前行 不定婆沙 所立次第

[0690a10] 方能 有頂地中世俗智不能

[0690a12] 第三 見諦理即便不容凡夫 見諦方能

[0690a15] 第四明智 不通

[0690a17] 有餘 師說斷惑婆沙九十 異生不能斷見隨眠 異生不能隨眠制伏
五十一譬喻如是說異生 煩惱

[0690a22] 分別諸見 可知

[0690a23] 梵網經六十二見 凡夫不斷見惑所以

[0690a25] 六十二見分別十八 四一四有 不死 後際分別四十
十六有想無想非有 斷滅論現法涅槃論 過去 分別未來分別後際
現在不定或是過去未來   成劫乃至便
世間 乃至生事便 死生天眼有情
相續便世間 如是虛妄 世間常住常常 
一分大梵梵世來生 宿住隨念如是我等 皆是大梵天王化作梵王能化常住我等無常大種
大梵大種隨一便 大梵天王世間一分常住一分 三極戲忘念天戲忘天 此間宿住便
遊戲失念常住我等 遊戲忘念無常 同上 (四一常見) 因論
來生此間宿住 無想諸位不能出心 虛妄 尋思前生
即此 故知邪見  不死矯亂論 所有離欲欲界見者 色界欲界
欲界欲界諸見

[0690c03] 毘婆沙師提婆達 有部有部離欲斷見 退欲染提婆達多根本定
變化退色

[0690c07] 一行第三五見

[0690c08] 我所薩迦耶見 異名

[0690c09] 經部可解正理若爾
無法聚集 身上

[0690c13] 毘婆沙薩迦 論主有部有部不許心所法有法緣故經部無法

[0690c16] 諸見 五取蘊我見有身所以 引文可解 我見
二十六十五 多種 二十分別 不分二十 
行解五蘊 緣分我見所見僮僕屬於 莊嚴
中有一一四行 合為二十 名分不分  分別六十五
僮僕瓔珞乃至 四十二十三五蘊 十三六十五作法如理

[0691a04] 斷常邊見 名為

[0691a06] 實有名為邪見邪見

[0691a07] 一切妄見增益 所以 旃荼羅 婆沙第九何故邪見
虛空非擇滅對治邪見虛空非擇滅 虛空
非擇滅緣何虛空非擇滅 所以者何深重 雜染清淨事故欲界 無記邪行
不是

[0691a17] 見取有漏無漏 有漏無漏見取

[0691a19] 理實 見取正理 取名見取即是

[0691a23] 戒禁取戒禁取

[0691a24] 大自在指事 大自在種種邪行 生天佛法受持外道
相應我等解脫道 戒禁取 正理論生天 解脫名為決定

[0691a29] 戒禁取正理論文是故戒禁取

[0691b03] 五見自體應知

[0691b04] 若非非見 何故 自在迷因

[0691b06] 兩句 第三所以第四

[0691b07] 第三所以正理 自在不能觀察 自在
作者上首是故執見 有身見苦果 現觀我見無我
有身見相續 無我不得 我見無我我見有身
自在相續 相續邊執見計度由此 自在二執由此邊執見 乃至 苦諦
二見自在二見 非道道中見道見道 正理婆沙論第一九十


[0691b25] 若爾應見 有部自在 非常如何本論

[0691b28] 本論本論

[0691b29] 苦諦有部苦果

[0691c03] 大過自此 太過執見 疑難邪見 第一大過
苦諦太過五部 有漏 正理 因故由此
太過有漏 非一有漏苦果緣故如何太過 有人俱舍有漏有漏
有漏 重述 正理論且如邪見苦因有漏苦果如何
正理見道 見道 苦果 邪見 如理清淨
如理苦諦道諦 非見正理 因故更兼異義 其餘

[0691c24] 苦諦第二 戒禁取 見道諸緣見道
應名苦諦應見 正理 不然苦諦無常 對治非見苦諦無常非道 非見由此
非道 道諦見道方能非道 迷執應見 非道
道中見道見道  一緣 悟道不如 道者行相不遠
意樂劬勞即便  相違由此應知非道 戒禁取類別一見二見  俱舍
非道何故 既是  重述
正理有漏非道信道行相不遠 意樂苦諦即便  道者相違由此見道方能
苦諦非道一見 一見所以苦諦 非道為難

[0692a24] 道諦至理不成第三執見疑難 邪見如何 即非邪見正理
戒禁取不成 邪見永清如理 解故解脫道心中 真道邪見如理如理
真解脫顛倒如理 由此戒禁取心所 解脫道非見戒禁取  有人
俱舍 亦即見道 不得解脫道在於自心
八道之外所有邪道八道 道諦 如理見道不違 前已


[0692b15] 有緣 第四解脫心中真解脫邪見如理如理
戒取 正理 如是解脫 清淨不成如許涅槃 希求解脫方便必定
解脫解脫決定必應 不許希求正法 涅槃同許 如是
解脫蘊心中涅槃由此解脫如理 戒禁取 總計 涅槃八支五法解脫道
外道是故八支聖道 邪見如理如理 自體行相聖道無謂涅槃 差別是故同義

[0692c05] 證道正道 邪道清淨邪見如理 二道涅槃
由此 邪見如理集諦 苦因 有餘由此邪見清淨
由此戒取 有人 俱舍無道無能 有餘何妨 有餘 俱舍
不應理 苦滅正道邪道清淨 如理邪道清淨 戒取無道苦滅無道
無能苦因苦滅修道修道 以為涅槃見取邪見如理見取得名
戒取 不同戒取名為 戒取無理

[0692c27] 我倒一行 文中一明四倒 不行第一四倒

[0693a01] 以為我倒

[0693a01] 身見婆沙正義 正理論如是 師宗毘婆沙決定部分
十二二見顛倒有身見 見取邊執見二見 行相各別
自在我所見 我見二門 論文後說

[0693a09] 我倒如何我所見我見 所見二見不同如何我倒我所見

[0693a11] 如何所以

[0693a11] 我所見所以 我見所見不同如何我倒我所

[0693a14] 我見二門 我見我所見

[0693a15] 我見第一我所見第六異門
如此第三如此第四 一見一見

[0693a20] 顛倒廢立四倒煩惱 取勝顛倒 勝者煩惱二見
一向推度 一向戒禁取少淨正理論 戒禁取非一 欲染分別清淨
苦行 道中持戒以為 分別清淨道諦邪見
以為分別清淨 因故 推度非見 煩惱 增益斷見邪見勝者
三諦斷見正理論見取

[0693b06] 若爾何故非我何故十二四倒 有想

[0693b08] 理實應知 行相理實顛倒

[0693b10] 若爾何故 見相見相

[0693b12] 婆沙世間 顛倒世間  正理論
見相行相 因故無常 相者
中說無常 相從
境相契經 瀑流處處  推求增益顛倒 顛倒

[0693b26] 如是十二 相應 預流後說 有部正義

[0693b29] 有餘 欲貪異說婆沙分別論 皆是顛倒有想倒見相應
婆沙正義顛倒名為假名 顛倒見相 十二
見道四倒 四顛倒不通 未離欲既已
不淨 貪欲

[0693c10] 毘婆沙師 不許

[0693c12] 欲貪第一

[0693c14] 契經第二

[0693c15] 有時藥叉 第三聖者諦觀
不淨火輪藥叉諦觀知非

[0693c20] 若爾論主 三通前引十二 倒是見諦論主不許有部十二 所以

[0693c23] 若爾何故息心 便第一十二見道 阿難自在有想
自在既是聖人 有想心焦正理非我 欲貪
顛倒所以然 方名 煩惱阿羅漢
力心便倒見 分立最勝最勝 因緣前已有染學位現行非得 何所 自在
學位不成

[0694a07] 預流 除疑故作如是諸世間預流 香薰
便顛倒無知 如是世間預流  預流隨信法行 預流
(論文) 論說本論預流 隨法行聖人中說次第 隨信隨法行預流見道十五
類智第四 十一前後隨信 不斷不得隨信法行預流 一切預流果
不斷預流

[0694a22] 有餘經部 倒是 有部

[0694a24] 不違第三通經十二 修道 見諦方能聖諦

[0694a28] 隨眠第二 一句一句  長行中有
三明

[0694b02] 邪慢

[0694b04] 高舉 慧能推求 同分多種行解
境界行解不同分為  正理論愚癡有事 有事高舉名為分為
有事

[0694b11] 等至 正理論豈不如實 方等
可愛如實如何可意無有顛倒煩惱由此 煩惱如是
高舉煩惱 相中非有

[0694b21] 等於 正理論殊勝 名為

[0694b23] 過於

[0694b25] 五取蘊名為我慢 名為我慢正理五取蘊我所便高舉名為我慢由此
有身見可言

[0694b29] 證得增上慢 理論證得地道殊勝得中證得增上慢  不異
  即是

[0694c05] 名為正理論在家 工巧尸羅 高舉名為
 論文高處 高處

[0694c11] 無德名為 正理論無德惡行功德 無德猶如不善無德
殊勝功德高舉 邪慢 (論文) 增上慢所緣境 不生
以為婆沙四十 增上慢何所 乃至 緣生 乃至  緣生
有漏增上慢能緣 有漏道行何故 應知有餘 復次 道行五部
 復次有漏道行 緣生 有餘師說道行 為生 非理梵行緣生
不違 (論文) 增上慢梵行 心所法 本論婆沙 梵行
何處梵行阿羅漢 學道無學道 心所法增上慢 有漏道行無漏梵行 論文
婆沙增上慢 異生有漏善根預流 沙門果預流第一 預流 增上慢 一來不還
阿羅漢增上慢異生有漏善根及於 無漏四向四果預流一來向
不還不還果 阿羅漢果增上慢 增上慢聖者 增上慢聖者
(聖者預流果阿羅漢預流阿羅漢果) 善根增上慢聖道
一說色界應作 (論文根本禪未至定) 一說欲界 若爾欲界順決擇分何所
欲界順決擇分相似善根 增上慢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
(論文未離欲未至定相似檢定) 邪慢云何差別 
復次增上慢功德功德邪慢 功德 復次增上慢外道 邪慢外道 復次增上慢異生聖者 俱起邪慢異生差別
不同 應作  我慢邪慢云何  有身見邪見五部法執
此後 我慢邪慢乃至我慢邪慢故此 三界 不同無色界
校量種姓  無有校量功德  應作
無始上界 是故三界

[0695b13] 本論 自此第二正理論 品類差別

[0695b15] 我慢 即是  二我即是   四有即是
 即是  即是 無勝  

[0695b22] 如是 如是行解次第  我慢類別
人名 我慢慢行不同名為

[0695b27] 自尊問答分別正理論我慢高舉如何有如 有情己身
自尊呈瑞旃荼羅 知世呈瑞尊重 自身高舉

[0695c03] 如是 勝者
智論品類

[0695c07] 如是何所

[0695c08] 一切見修 正理論理實 如是 五取蘊我慢隨眠
安穩聖者我執 我慢故知我慢我慢 我愛
我見無我二修我見不違我慢故我我慢四斷 我見 共相惑我慢自相惑

[0695c18] 不行 不行

[0695c20] 殺生殺生無有 一分皆是不行如是
不行聖人不行所以雖是決定

[0695c25] 無有無有婆沙 二十七無有眾同分無常 無有是故
正理論豈不 有無無有 契經中說欲愛無有中說無有
無常貪求異熟相續 一類如是死後 無有非見 無有

[0696a06] 正理無有 一切取蘊無有無有  煩惱不生如何 擇滅不生如何善法
執法聖人 中說三界無常其二 若一 無常正理 三界眾同分無常婆沙下文一切
婆沙

[0696a14] 至大龍王一分 等身聖人 惡趣不行一切聖人
不生

[0696a18] 總結

[0696a20] 一行第三不斷 長行可解 一切染法 如何斷見畢竟
不同遍行連續 近因永不

[0696a27] 九十八隨眠遍行 第三 中有十一一明 無漏五明
隨眠九有隨眠十一起因

[0696b03] 遍行長行中有一明十一二明隨眠婆沙五十八十一
隨眠其三五部 隨眠五部五部 相應法 有法唯一
諸法三義相應無明相應 無明煩惱即是相應 正理論何故隨眠 遍行 有漏意樂
勢力堅牢五部 隨眠唯有能緣有漏一分 堅牢不能五部 二部遍行隨眠 得知
遍行 如何不知世間 現見我見我見外境 便於外境微薄  云何染污法
云何無記不善無記有為法

[0696b22] 世間

[0696b22] 五部五部 一切 正理論遍行名為 一切有漏周遍遍行
三十三隨眠地中能緣 我執非唯自身 種類邪見 修行妙行惡行空無非唯
身業一切由此 煩惱所思 故知論文
戒禁取五部苦行 以為因時爾時五部

[0696c07] 遍行遍行經部 遍行非唯十一遍行

[0696c09] 若爾何所有部

[0696c10] 經部

[0696c11] 毘婆沙師論主正理 不然二種 緣故雖是我見必應
不可說自相 是故遍行十一

[0696c16] 十一隨眠自此 二明隨眠正理論上界無有隨眠遍知
邪見無色苦果見取 最勝戒取猶豫
不了應當無色 應知分別

[0696c23] 不合

[0696c26] 欲界上界

[0696c27] 身見婆沙十八何故復次二見 二見顯現
我所欲界 色界微細不能現見  正理論邊見上界
我所 此地 二我不成
我所不成我執邊見隨從有身見由此 有餘 見愛有執受
見法境界不上

[0697a11] 若爾

[0697a12] 對法 對法

[0697a13] 非見

[0697a14] 故作正理欲界 大梵我所非身身見
無故邊見邊見隨身非有 行相身見 欲界邊見
見取非理本論 論說無常邊見中常邊見  即是染污邪行
煩惱相應行相 相應不上緣故無記緣於 有人相應梵王 

[0697a26] 遍行如理 可解

[0697a28] 九十八隨眠第三 無漏三行一行無漏 第二一行第三
無漏

[0697b02] 一行可解

[0697b03] 擇滅第二兩句滅諦 正理論有法
此地此地身見我所 法滅為此邪見 乃至 此地聞說此地便此地邪見上行中有
邪見相望因果 九地展轉 因故一地邪見有緣無相
邪見乃至 不由引起 希求 一地且如
邪見所緣境有分 為例地中過失 由此出離過失
功德 邪見固執不能

[0697b23] 道諦第二 兩句法智不同邪見法智
九地類智此地 邪見類智

[0697b28] 何故同類

[0697b28] 地道互相因故互為因果邪見 展轉 生起不及上下

[0697c03] 類智 邪見類智法智 何故欲界邪見緣法上界邪見 類智
類智互相類智不治欲界類智

[0697c08] 法智法智無色

[0697c10] 二道四諦初二 對治修道見道不治 第一

[0697c13] 全能 第二

[0697c14] 即由 對治所以  異地
因緣 對治道諦
異地對治各別邪見 各別二諦 邪見能緣 法智
地中 無間道如何欲界邪見能緣 法智類智不治正理論
如是理實相望種類 類智互相因故互相緣故法智欲界道諦對治
同類互相互相緣故 煩惱類智法智 互相對治種類
煩惱無色 煩惱能緣無色法智 法智 上界煩惱互相
類別類智緣故 煩惱九地類智一種 展轉互相對治地中

[0698a10] 無漏

[0698a11] 隨眠無漏可解

[0698a13] 九十八隨眠相應第三 一行後半 明相

[0698a15] 遍行隨眠

[0698a16] 五部 緣故遍行五部即是 滅道修道一切隨眠

[0698a18] 隨眠隨眠 無漏

[0698a21] 所以者何

[0698a22] 無漏相違二義

[0698a23] 有法     

[0698a25] 下地 隨眠愛樂 善法煩惱

[0698a27] 聖道 第二   隨眠

[0698a29] 隨眠 異說 隨眠 增長即是隨轉種子增長 隨順
無漏不順隨眠 病者 病者 病者隨眠斷言相應可解
正理論如何隨眠相應法所緣境 軌範如是說城邑雜穢合成
不淨 互相可惡如是煩惱相應 煩惱染心心所煩惱勢力
互相相續 隨行 明相  雜穢 其中糞穢轉增不淨
如是有漏煩惱有漏 煩惱其三品相  有漏境界 煩惱 淨人
無能如是 煩惱相望 無漏異地隨眠相應
論文  隨眠異生 無染隨眠世尊幼稚童子
無染欲貪隨眠 隨眠乃至 相應隨眠 隨眠 對治勢力
隨眠  無用隨眠國王 工匠  行者隨眠
隨眠無用 有用名為隨眠隨眠

[0698c10] 頗有隨眠遍行隨眠問答可知

[0698c11] 九十八隨眠自下一行第四性分

[0698c12] 無故上二界隨眠 無記上二界異熟無不 善因 無故異熟
苦果不善苦果無不

[0698c16] 身邊二見無記 身邊二見相應無記

[0698c17] 所以 無記所以 中有 常見斷見二見

[0698c19] 等至第一

[0698c20] 邊見我所第二

[0698c21] 二見有情第三

[0698c22] 若爾 貪求論主第三

[0698c23] 軌範不善經部釋經 分別俱生禽獸無有分別分別不善俱生無記大乘
有部我見唯有分別俱生 禽獸他者不染無知 我見

[0698c29] 欲界繫不善 可解

[0699a02] 第三 中有一明不善根二明無記三明

[0699a04] 欲界一切五部五部一切不善不善根三不善根不善 不善不善根
煩惱不善根 正理四十九豈不一切已生惡 非唯 () 不善根
善根建立建立 善根建立有餘師說五識  三善根
五識煩惱煩惱 五見不通六識不立 婆沙一百一十二
廢立具足 六識隨眠麁惡語業善根強加是故 不善根 五部
六識  隨眠 麁惡語業善根強加行者示現 諸法

[0699a24] 無記一行第二 無記

[0699a25] 無記  無記上二界一切  上二界一切欲界二見 相應
無記三界一切無記 無記 五部 無記無記因故無記正理論無記一切
無記慧根 無記因故無記 有力無記

[0699b05] 無記

[0699b06] 有無無記 不立 正理論相如
名為下垂 隨眠無勝 不立 十隨眠無記五見
即是無明不通無記由此無記忿 隨眠不立 若爾無記 隨眠何故
無記中有隨眠 忿

[0699b16] 外方善惡 外方十隨眠無記 不善

[0699b18] 無記所以

[0699b19] 愚夫無記 無記染法 正理論 無記慧力無記
堅牢瑜伽退失 殊勝功德無記 無記染法論文 無記 力強婆沙
無記  無記見者上二界五見欲界邊見 無記上二界欲界邊見相應  婆沙何故西方無記
堅強堅強 瑜伽所謂退失  何故不立 不順
不立 何故無記 無記 無記 何故 西方不立 堅強
無記勢力不立  何故國師不立無記  說定不定二門
如是說不善根無記不善不立不善根無記無記 正理
上座如是無記 猛利無記 功用任運 (上座二義不立 )
正理聖教非理 煩惱極成緣故 同類無記染法同類
不善聖教 上座便聖教無量 聖教已滅上座豈非聖教
古昔大論無記故知 聖教明文別名 聖教處處無記 處處無記
乃至 聖教 () 。應計根力猛利是故 所立理趣我等無記 () 。

[0700a02] 契經一行因論

[0700a03] 長行中有 婆沙本論 婆沙中有一舉
四問分別數列

[0700a06] 如次四問 如次如次   一向 分別 反詰
一異 兩句 正理論 異門 (異門) 四者四問 (答問不同名為) 。

[0700a13] 可解

[0700a14] 如何而立 記名問答分別第四 即是如何

[0700a17] 問言 全無問言應答 正理
便不成 (有言) 。

[0700a21] 非一切當第二問言 死者一向非一切當 答問何須分別

[0700a24] 未解答問若一 非一切當未解不成正理
豈不梵志問世喬答摩 我有親愛命終施食世尊非一 親愛如是餓鬼中有
應分一切 不一 分別煩惱煩惱如何 應分

[0700b05] 因果第三一向 一向

[0700b08] 反詰  一向人趣 一向 非一成分
一向非一應分  詰問故此名為反詰記者 一向分別不知反詰然後分別從先得名名為反詰
一向問言人趣一向 若爾何故 反詰人為反詰記為何所 正理論人趣差別差別
問言人趣反詰何所 如是反詰一向 一說故此
反詰

[0700b23] 云何

[0700b24] 如何第四 第四第四
不可

[0700b27] 對法 本論

[0700b28] 一向記者 實義第一

[0700b29] 分別記者 第二好心如是分別

[0700c02] 反詰記者便 第三請問欲求 不須分別問責默然反問
便

[0700c06] 豈不 反詰如何 名分反詰

[0700c08] 有請 豈非正理論如是分別 究竟便故此分別 由此分別
有餘 分別 分別由是 相得分別未能分別
解故名為記名 反詰 由是應許 反詰名為反詰 不成有餘
相應 不成應名 差別反詰 正解得名契經
如實 云何無常 分別反詰豈不
記者最勝

[0700c28] 若爾反詰 有請說道問道 即是若爾
反詰中有分別

[0701a03] 無分別 分別反詰

[0701a04] 記者 可解

[0701a05] 第三

[0701a07] 云何反詰第三 可解

[0701a08] 云何 第四此等所以

俱舍論疏卷第十九

[0701a11] 保延九月十五午後 新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1 No. 1822 俱舍論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