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九沙門法寶撰
分別世品第三之二
[0593c06] ◎論。當往何趣至形狀如何。下第三有五頌 義門分別中有 就中。前一頌明中有所 趣。及明形狀。次兩頌明天眼等見。及明通
等。後兩頌明中有入胎。此第一也 頌前有 兩問。一問當往何趣。二問形狀如何。
[0593c11] 論曰至當本有形。釋上兩句雙答二問。以 業能引當所往趣。彼業即招能往中有。此 明中.生同一業也。由業同故。當往趣同及 形狀同。
[0593c14] 論。若爾於一至燒母胎。難也。若 言中有如本有形。地獄中有還如地獄猛 火應隨。中有起時應燒母胎。
[0593c16] 論。彼居 本有至況在中有。答也 就中有三。一中有 時未有猛火。二以中有極微細故。三逐難 釋 以業力故五趣中有雖同一處非互
觸燒。此第一也。地獄本有尚不恒燒況在 中有。
[0593c21] 論。設許能燒至所難非理。此第二 也。縱令中有即燒。如猶未見地獄中有。亦 不身觸地獄中火。以中有身極微細故。
[0593c24] 論。諸趣中有至業所遮故。此第三也。縱令 地獄中有即有火隨餘趣中有。由業遮故 不為火燒釋所以也。
[0593c26] 論。欲中有量至 四大洲等。因明形量似當生處。兼明二界 形量大小 異生.菩薩雖同欲界。而異生 如小兒。菩薩如盛年等。
[0593c29] 論。若爾何故 至入已右脇。問也。若菩薩中有如盛年時 照百俱胝。因何菩薩母夢見白象子來入 己右脇。
[0594a03] 論。此吉瑞相至非如所見。答 也。菩薩九十一劫已來久捨傍生。母見白 象是吉相也。如訖栗枳王夢所見十事。是 表當來非如所見
訖栗枳是梵語此云 作事。是迦葉佛父。夜夢十事。且具白佛。佛 言此表當來釋迦遺法弟子之先兆也。王 夢見一大象被閉。更無門戶唯有小窓。
其象方便其身得出。唯尾礙窓不得出也 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能捨父.母.妻.子出 家修道。而於其中猶懷名利不能捨離 如尾礙窓 井者。王夢見一渴人求覓水。
飲便有一井具八功德。隨逐渴人而不取 飲 此表釋迦遺法弟子諸道俗等。不肯 學法。有知法者為名利故隨後為說而 不學也 麨 者。王夢見以一升真珠博一
升 麨 此表釋迦遺法弟子為求利故。以 佛正法為他人說希彼財物 栴檀者。王 夢見將栴檀香用博凡木 此表釋迦遺 法弟子以內正法博外書等 妙園林者。
王夢見有妙園林花菓茂盛。狂賊毀壞無 有遺餘 此表釋迦遺法弟子磨滅如來 正法園苑 小象者。王夢見有諸小象驅 其大象令出群中 此表釋迦遺法弟子
諸惡朋黨破戒苾芻。驅擯持戒有德苾芻令 出眾外 二獼猴者。王夢見有一獼猴身 塗糞穢湯突己眾見皆避去 此表釋迦 遺法弟子諸破戒人。以諸惡事謀謗好人
見皆遠避 王又夢見有一獼猴實無有 德 眾共扶捧海水灌頂立為其王 此表 釋迦遺法弟子破戒苾芻實無所知。為名利 故諸惡朋黨共相扶捧立為眾首 廣堅衣
者。王夢見有廣堅衣有十八人各執少 分四面爭攬衣不破者 此表釋迦遺法 弟子既分成十八顯所學法 各有門人 部執不同互興鬪諍。此顯能學法人。如是
所夢但表當來餘事先兆。非如所見。故知 菩薩母夢中見白象。但表吉相非如所見 論。又諸中有至前小後大。此因菩薩右 脇入胎。便明諸餘中有從生門入。非是欲
證菩薩中有從生門入。若生時明大小則 前生者大。若受胎明大小則後生者大。准 此論文。唯說定者若業不同。受胎久近則不 定也 有人。云此文欲證菩薩從生門入
者非。此文應證菩薩從右脇入。菩薩右脇 生故。婆沙七十云。問菩薩中有何處入胎。答 從右脇入。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
故。復有說者。從生門入。諸胎.卵生法應爾 故。問輪王.獨覺先中有位何處入胎。答從右 脇入。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復有
說者從生門入。諸胎.卵生法應爾故。有餘 師說。菩薩福慧極增上故。將入胎時。無顛 倒想不起婬愛。輪王.獨覺雖有福慧非極
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亦起婬愛。故入 胎時必從生門入 又正理云。理實中有隨 欲入胎。非要生門無障礙故。然由業力 胎藏所拘 正理不同諸論。此論云又諸
中有者。未定取菩薩也。
[0594c01] 論。法善現說 至寢如仙隱林。又引法善現頌難也。
[0594c03] 論。不必須通至造頌無失。此釋難也。
[0594c04] 論。色界中有至慚愧增故。上明欲界量。此 明色界也。由慚.愧增與衣俱生。論菩薩中 有亦與衣俱。同色界也。
[0594c06] 論。鮮白苾芻 尼至無慚愧故。明願力故常與衣俱。在俗 即為俗衣。出家變為法服。除菩薩.鮮白苾
芻尼。所餘中有以無慚愧故。無願力故。皆 無衣也。
[0594c10] 論。所以本有其體是何。問也。
[0594c11] 論。謂死有後至是五取蘊。答也。
[0594c11] 論。 於中位別至中闕具三。便明四有兼界分 別。正理論云。何緣無色無中有耶。彼業不 能引中有故。何緣彼業於此無能起。結斷
已方生彼故 云云多釋 有餘師說。為往 生處表所趣形故立中有。非無色界有 處有形。若爾即於自死屍內身根滅處命 終受生不往餘方中有何用。此立中有表
所趣形。前說二緣隨有一故。此救非理。表 所趣形於所趣生無勝用故 然上坐言。 若命終處即受生者中有便無。彼言非善。非 死有位方引中有。如何可說若死處生不
引中有。定於先時已作增長感中有業。 今誰為礙。令中有果不起現前。或復中.生 同一業果。中有復是一期生初。中有若無生
應不續。如必無有越羯邏藍生頞部曇。是 彼初故 然說中有決定相者 謂無未 離欲.色界貪生有。不從中有後起。亦無 中有與所趣生非同一業所牽引果。亦無
中有能入無心。可為身證.俱分解脫。及起 世俗不同分心。住中有中無轉根義。亦無 能斷見所斷惑。及無斷欲界修所斷隨眠。 如是等門皆應思擇 婆沙六十八。問若
此處死還生此處。如聞有死生自屍中既 無去來。何須中有連續二有令不斷耶。答 有情死已或生惡趣等。生惡趣者識在脚 滅。生人中者識在臍滅。生天上者識在頭
滅。般涅槃者識在心滅。諸有死已生自屍 中為蟲等者。彼未死時多愛自面故。彼死 已生自面上。既從彼脚來生自面。若無 中有誰能連續。無此處死還生此處。捨身
受身必移轉故。問無色界沒生欲.色界者。 既隨當生處中有現前。彼無往來何用中 有。答彼先已造感中有業。雖無往來亦 受中有。業力所引必應起故。
[0595a17] 論。已說形量餘義當辨。已下兩頌。第二明見 及通等也。
[0595a18] 論曰至以極細故。明眼見 也。此以極細故唯同類眼互得相見。及有 修得天眼能見。非生得眼。准此論文。上地
生得不及下地修得天眼。又同類相見自是 別義。非唯以細。天中有眼不劣下趣何為 不見。故知義別。
[0595a23] 論。有餘師說至自下除 上。述異說也。
[0595a24] 論。一切通中至最強盛 故。明勝劣也。此論云。中有具得最疾業通。 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
准此論文有其二義。一最速疾義。二無 遮抑義。婆沙七十云。問神境通力與中有 位。諸有所行何者為疾。如是說者。神境通力
行勢迅速。非諸中有。問若爾何故經說業力 勝神境通。答依無障礙故作是說不依行 勢。謂佛神通能礙一切有情神通。獨覺除
佛。舍利子除二。大目乾連除三。能礙一切 有情。無佛.獨覺.一切聲聞。及餘有情呪術. 藥物。能礙中有令不往趣應受生處。然
必往彼隨類結生。由此契經說諸業力勝 於神通。若依行勢而作論者。應說神通勝 於中有 准此論文。唯有一義。正理亦引 此經證業通疾 論云。此通勢用速故名
疾。中有具此最疾業通。諸通速行無能勝 者 正理文意與俱舍同。准此即與婆沙 義別。
[0595b13] 論。一切中有皆具五根。明根具 也。正理論云。隨地諸根中有皆具。雖言中 有如本有形。而初異熟最勝妙故。又求有故 無不具根。
[0595b16] 論。對謂對礙至有虫生故。 明無礙也。此金剛等所不能遮故名無對。
[0595b18] 論。應往彼趣至定不往餘。明決定也。 故婆沙云。譬喻者說。中有可轉。對法師言。 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 極猛利故
正理論云。此界.趣.處皆不可 轉。謂定無有色中有沒欲中有生。亦無翻 此。此與生有一業引故。
[0595b23] 論。欲中有身 至健達縛名。明所食也。
[0595b24] 論。諸字界中 至略故無過。釋略頞聲 正理論云。諸字 界中義非一故。此頞縛界雖正目行。而於 其中亦有食義。以食香故名健達縛。而音
短者。如設建途及羯建途略故無過。有說 中有藉香持身以尋香行名健達縛 准 此論文。頞縛是字界。健達是字緣。言健達頞 縛是長聲。言健達縛是短聲。長短雖別此
翻為尋香。尋香是行義。然於其中亦有食 義。言尋香者以食香故。即案縛界有二 義故。雖因行義亦因食義。字界中略去 頞聲亦無有失。短聲呼故。如設健途.及羯
建途。設建.羯建皆是字緣。途是字界。字界應 有兩字。短聲呼故略去一字但言途也。
[0595c09] 論。諸少福者至好香為食。述食不同。
[0595c10] 論。如是中有至應立死有。明住時也 婆 沙七十云。如是中有住經少時必往結生 速求生故。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中有極多住
經七七日。四十九日定結生故。尊者世友作 如是說。中有極多住經七日。彼身羸劣不 久住故。問若七日內生緣和合彼可結生。若
爾所時生緣未合彼豈斷壞。答彼不斷壞。謂 彼中有。乃至生緣未和合位。數死數生無 斷壞故。大德說曰。此無定限。謂彼生緣速
和合者。此中有身即少時住。若彼生緣多時 未合。此中有身即多時住。乃至緣合方得結 生。故中有身住無定限 正理論云。一切中
有唯除中般自餘中有。無不至生有而命 終者 此論.正理與大德同。
[0595c23] 論。設有 肉聚至漸待此時。此與大德意同。未遇生 緣在中有住。今詳此釋。中.生同業。亦不 多時。必遇生緣。不可在中有過百年等。
[0595c27] 論。為說從何方頓來至此。問也。
[0595c27] 論。 雖無經論至受細蟲身。第一釋也。
[0595c28] 論。或 多有情至此亦應然。第二釋也。
[0595c29] 論。故世 尊言至不可思議。引教證也。
[0596a01] 論。尊者世 友至速往結生。述異說也。
[0596a02] 論。其有生 緣至餘處餘類。明有定者必令合也。其不 定者寄餘類生。此是滿果相別。引同前也。
[0596a05] 論。有說轉受至後四同類。述異說也。
[0596a06] 論。豈不中有至轉受相似。論主破也。
[0596a07] 論。如是中有至謂愛或恚。明倒心也 正 理論云。由是因緣。男.女生已。於母.於父 如次偏孕。
[0596a09] 論。彼由起此至名已結生。 明結生時。如文可了。
[0596a10] 論。若男處胎至 或作不男。此明住處及面四方。
[0596a11] 論。於 此義中至憎羯吒私。明成根也 羯吒私者。 此名貪愛。亦名血鑊。
[0596a13] 論。有餘師言至 無相違失。第二師釋。與前引經亦不相違。
[0596a15] 論。如是且說至處有淨穢。此明濕.化二 生。亦由貪愛而受生也。
[0596a16] 論。豈於地獄 亦生愛染。問也。
[0596a17] 論。由心倒故至馳往赴 彼。答也。論有兩釋如文可解。
[0596a18] 論。又天 中有至樂寂修苦行。此明生趣中有行相。婆 沙七十云。且依人中命終者說。若地獄死還 生地獄。不必頭下足上而行。若天中死生
於人中。應頭歸下。鬼.及傍生二趣中有。隨 所往處如應當知。此是正義。
[0596a24] 論。前說倒心至其四者何。已下兩頌。第三明 入胎也。
[0596a25] 論曰至後必帶前。此明多集 福業勤修念.慧者入胎也 正知入胎謂 轉輪王 知住兼入。謂獨勝覺 知出兼 住.入。謂無上覺也。
[0596a28] 論。有諸有情至皆恒 無知。此明福.慧俱少入胎。三位皆不知也 入不正知住.出必爾。應先說不知
順結頌法故逆說四。言入.住.出位不知前 必兼後。若知後必兼前者。正理論云。謂將 入位。支體諸根具足無損。強勝明利。尚不
正知。況住.出時支根損缺羸劣闇昧。而能正 知理無容故。
[0596b06] 論。如何卵生至言入胎藏。 問也。
[0596b07] 論。以卵生者至入胎無失。答也。此 有二意。一以先必入胎故說入胎。二以當 卵生故名卵生。實是煮米磨麥。而言飯 麨
者從當立名。造作有為亦取果名。
[0596b11] 論。云何三位正不正知。此明四入胎異。
[0596b12] 論。且諸有情至從此處出答。薄福倒想也。
[0596b13] 論。若福增者至不正知者。明福倒想。先 起愛後起此倒。
[0596b14] 論。若於三位至自 知住出。重述前三無倒想也。
[0596b15] 論。又別 顯示至以當名顯。此指名屬當也。此言輪 王.獨覺.大覺入胎者取當名。入胎之時非 輪王.獨覺.大覺等故。
[0596b18] 論。何緣如是至 合成第四。明入胎知不知不同所以。皆由 業.福.慧有無不同故。此中言正知者。但無 倒想名為正知。非是定起善心正知正
念。婆沙七十云。諸有情類多起如是顛倒 想已入於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 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 附愛。乘斯愛力便入母胎。又一百七十二
明菩薩正知中云。便於父母等生親愛由 此結生 前文即言於母起親附愛者。有 人。云從強多分說者。此不應理。後文言 等即不合言從強。一切皆同即不合言 多分
今詳。不同意者。如諸異生入胎之 時倒有兩位。前位若是女人。於父起愛於 母起恚。若是男子。於父起恚於母起愛。 後位復謂自身入妙園林密草葉窟。菩薩入
胎亦有兩位。前位既無染心於父於母等 生親愛。後位既知正入母腹。故唯於母起 親附愛不於父也。由斯後文無其附字。婆 沙一百七十二說四種入胎。多說不同。廣如
彼釋恐煩不錄。
[0596c10] 論。此中外道至今為遮彼。已下大文第七將 明緣起遮外執我。
[0596c11] 論曰至我為何相。 問也。
[0596c12] 論。能捨此蘊至內用士夫。答也。
[0596c13] 論。此定非有至不可得故。破外道執 也。汝說我者。非如色等現量可知。非如 眼等有用比量可知。故定非有。
[0596c15] 論。世 尊亦言至唯除法假。引聖言量釋。捨此蘊 能相續餘蘊破也。
[0596c17] 論。法假謂何。問也。
[0596c18] 論。依此有至廣說緣起。答也。
[0596c18] 論。若 爾何等我非所遮。問也。若法假內此有故彼 有。此生故彼生。無有實我能為作者。我有 二說。一實。二假。於二我中何非所遮。
[0596c22] 論。唯有諸蘊至非所遮遣。答也。謂不遮遣 色等諸蘊假立我名。
[0596c23] 論。若爾應許至 轉至餘世。難也。若無實我即是諸蘊自能 從此世間轉至餘世。
[0596c25] 論。蘊剎那滅至 入胎義成。答也。譬如燈焰雖剎那滅。就相 續相似說轉至餘方。諸蘊亦然。由煩惱業 力轉入胎等義得成立亦無有失。
[0596c28] 論。 如業所引至轉趣餘世。此明三世流轉由煩 惱.業力也。
[0597a01] 論。謂非一切至次第增長。 明命短長。由能引業力增微也。
[0597a02] 論。云 何次第。問也。
[0597a03] 論。如聖說言至漸次而轉 增。引教證也。
[0597a04] 論。謂母胎中至形相滿 位。此明胎中位漸增也 羯剌藍者。此云 和合。或云雜染。或云凝滑 頞部曇者。此 云皰。如皰起故
閉尸。此云軟肉 鍵南。 此云堅肉。鉢羅奢佉。此云支節。後髮.毛.爪 等。乃至色根形相滿位。總是第五位也 若 依正量部說。髮等已去名第六位。
[0597a10] 論。 由業所起至次第轉增。說生苦也。
[0597a11] 睒末梨。 是草名其汁滑也。如是輪主令生厭故說 種種過。如文可解。
[0597a13] 論。至根熟位至旋 環無始。此明相續流轉無初際也。
[0597a14] 論。 若執有始至決定無初。此破彌沙塞部眾生 有始。及破無因外道。常因外道。如前已遣。
[0597a17] 論。然有後邊至芽必不生。明無始有 終也。
[0597a19] 論。如是蘊相續說三生為位。此下。第八明緣 起也 就中有七。一明十二支位。二明體 性。三明說意。四明說有情意。五束為三
二。六明惑等相稱。七正釋經意。此一頌第 一明十二支位。
[0597a23] 論曰至十二老死。列 支名也。
[0597a24] 論。言三際者至及現三生。列 三際名。
[0597a25] 論。云何十二支於三際建立。 問建立也。
[0597a26] 論。謂前後際至在中際。答 建立也。
[0597a27] 論。此中際八至皆具有不。此 問中際一切有情皆有八不所以。不問前 後二際唯問中者。以前後各二決定有故。 中際八支不定有故。
[0597b01] 論。非皆具有。答 也。或有從識至名色支。或至六處等支即 命終故。或有起愛未至取位即命終故。 無有至識不至名色。
[0597b04] 論。若爾何故說 有八支。徵也。
[0597b05] 論。據圓滿者至補特伽羅。 答也 就中有二。一即略答。二引教證。此 是初也。婆沙大意亦同。
[0597b07] 論。大緣起經至 乃至廣說。引教證也。正理論云。此中意說補 特伽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中夭.及
色.無色。羯剌藍等諸位闕故。世尊但約欲界 少分補特伽羅說具十二。如大緣起契經 中說。佛告阿難。識若不入胎得增廣大不。
不也。世尊。乃至廣說。是故若有補特伽羅。於 次前生造無明.行。具招現在識等五支。復 於現生造愛.取.有。招次後世生等二支。
應知此經依彼而說。若依一切補特伽羅 立諸有支便成雜亂。謂彼或有現在五支 非次前生無明.行果。及次後世生.老死支
非現在生愛.取.有果。彼皆非此經意所明。 勿見果因相去隔絕便疑因果感赴無 能 准此一生唯一愛.取.有也。婆沙二十 三云。問此經中說名色緣六處。應不遍說
四生有情。謂胎.卵.濕生諸根漸起。可說名 色緣六處。化生有情諸根頓起。云何可說 名色緣六處。但說識緣生六處。有作是
說。此經但說欲界三生。不說上界.化生 故無有失。應作是說。此經通說三界.四 生。謂化生者初受生時雖具諸根而未猛 利。後漸增長方得猛利。未猛利時初剎那
頃名識。第二剎那已後名名色支。至猛利 位名六處支。是故此經無不遍失 又婆 沙二十四云。此十二支幾欲界。幾色界。幾無
色界。有作是說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 一支除名色。無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處。 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處。彼無未起四 根時故。無色界應言識緣觸。彼無有色.
及五根故。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 有支。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云何有名色位。 無色界生時無色五根。云何有名色六處位。
答色界五根雖言頓起。而生未久根未猛 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無色界雖無色無 五根。而有名.及意根。應作是說。識緣名 名緣意處意處緣觸。是故三界皆具十二
准上婆沙兩文。皆與此論.正理相違。今 詳。正理.俱舍取婆沙前師義。然與婆沙評 家相違。又婆沙云。一生造九地愛.取.有亦
與正理相違如何和會。今詳。二論意別義 不相違。婆沙據不定業。正理論據定業故 不相違。
[0597c20] 論。有時但說至二分攝故。此 束三世為二分也。據前後因果各相對 故。
[0597c23] 論。無明等支何法為體。已下四頌第二明支 體也。
[0597c24] 論曰至總謂王行。此第一無明 體也 言。煩惱位者。即取煩惱起時五蘊為 體非唯煩惱。故婆沙云。五支心.心所法是 染污。餘染.不染故
五支者。謂無明.識.愛. 取.生支 若據此文云。彼與無明俱時行 故。即是總取諸蘊 由無明力彼現行故至 總謂王行者。即是偏說染心.心所。此是染
心.心所總名無明。自餘二蘊相從為名 正 理論云。何故無明聲總說煩惱。與牽後有 行為定因故。業由惑發能牽後有。無惑 有業後有無故。非牽後有諸行生時。貪等
於中皆有作用。彼行起位定賴無明。故無 明聲總說煩惱。若爾何故唯前生惑總謂無 明。此生不爾。問也。唯前生惑似無明故。
貪等煩惱未得果時。勢用無虧說為明利。 若得果已取與用虧不名明利。無明勢力設 未虧損亦非明利。彼現行時亦難知故。前 生諸惑至於今生已得果故。勢力虧損其相
不明。似無明品故唯前世惑可說無明聲。 非於行中亦應同此說。假立名想唯於同 類故。然經主說。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 明力彼現行故。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俱
勝故總謂王行 (已上俱舍文。已下正理破) 未了此中俱時行 義。為諸煩惱隨從無明。為說無明隨從煩 惱。若取前義理必不然。餘惑相應無明劣
故。勝隨從劣理必不成。若取後義。應無明 體從彼為名。隨從彼故非不隨從此可 從此為名。若謂此彼互相隨從無差別故。 非決定因而偏立名豈令生喜。又由無明
力彼現行故者。為約能轉無明而說。為約 隨轉無明而說。如是二途並非應理。無明 亦因貪等轉故。與餘相應非自在故。非 不自在可說力強。但應說無明由貪等
力起。於彼相應品貪等力強故。如不可 說導從勝王。如何說貪等由無明力起。 是故二因皆無證也。准前所說其理為 勝。
[0598b02] 論。於宿生中至流至老死。此第二 出行支體也。頌中初標位言流至老死。此 是福.非福等業位所有五蘊總名為行。初句
位言流至老死。此明十二支皆就位五蘊建 立。正理論云。何緣宿生如是類業獨名為 行。名隨義故。其義云何。謂依眾緣和合已
起。或展轉力和合已生。又能為緣已令果和 合。或此和合已能為果緣。是謂行名所隨 實義。宿生中業果今熟者行相圓滿獨立行
名。由此已遮當生果業。以彼業果仍未熟 故。相未圓滿不立行名。豈不一切已與自 果異熟因體皆具此相則。應一切皆立行 名。此體是何。謂諸非業.及業前生已得果
者 (前生已得果者。謂招過去身業) 。雖有此理而就勝說。業為 異熟因牽果最勝故。生現在果業麁顯易 知故。因此能信知生過去果業。是故唯此
獨立行名。雖一切因已與果者總應名行。 然此唯說能招後有諸異熟因 (簡餘五因已與果者) 。故 無行名不遍相失。是故成就唯宿生中感 此生業獨名為行。
[0598b21] 論。於母胎等至五蘊 名識。此出第三識支體也。正理論云。此一 剎那識最勝故。此唯意識。於此位中五識生 緣猶未具故。
[0598b24] 論。結生識後至據滿立故。 此第四出名色體也。是胎中五位前四位 也。正理論云。大德羅摩率自意釋。度名色
已方立處名。意體雖恒有非意處。要是觸 處方得處名。滅盡定中意處不壞。由斯亦 許有意識生。然闕餘緣故無有觸。是故 非識名色位中。身意二根可得名處。故
說名色在六處前。名色為緣生於六處 破云 都無理教可以證成。意法為緣生 於意識。於中亦有不名三和。或有三和而 無有觸。若謂此位有劣三和觸亦應然。寧
全非有。彼宗許觸即三和故 乃至廣破。
[0598c07] 論。眼等色生至得六處名。此出第五六 處體也 婆沙云。云何六處。謂四色根六處 已滿。即鉢羅奢佉位。眼等諸根未能與觸
作所依止是六處位 正理論云。即此名 色為緣所生具眼等根。未三和合中間諸 蘊說名六處。謂名色後六處已生。乃至根. 境.識未具和合位下中上品次第漸增。於
此位中總名六處。豈於此位諸識不生。而 得說三未具和合。且無一位意識不生。名 色位中身識亦起。況六處位言無三和 (准此文。 名色位身識起覺苦.樂也)
所餘識身亦容得起 (准六處位。通起諸識) 然 非恒勝故未立三和名。於此位中唯六處 勝故約六處以標位別 又云。如因種轉
變芽方得起。或非離名色六處可得生。 如要依雲方能降雨。若爾六處非名色生。 如何可說言名色緣六處 (問意以種生芽。雲生雨等非因緣攝無五
因義。種芽雲雨等非同類等故) 諸為緣者謂有助能未必親 生方成緣義。如果雖為引業所牽。滿業若 無果終不起 (滿業非是引果親因) 如是六處雖業所招。
無名色緣必無起義。即先行業所招六處。 要由名色緣助乃生。同一相續勢力引故
(准此。雖名色位染法與後染法為同類因。非正取此謂緣六處義。要與眼等四根為緣者是也) 雖名色 為緣亦生色等。而即初念識滋潤所生故。 不說彼緣名色起
准此文意。身等及 染等前位有者皆非此明 或先已辨識緣 名色。即已總說緣生色等。今名色後色等與 前更有何殊義用可得。而須說彼從名
色生。故如本文所說無失 (准此文意。雖同時五蘊總說為支。前 未有者可說後生。前已有者不說由起有通說處據支體也) 。
[0599a06] 論。已至三和至 總名為觸。此出第六觸支體也 已至三和。 簡前位也 未了三受因差別位。簡後位 也。此時四根初至三和位故得觸名。非由
意與身。此位五蘊名為觸也 三受因差 別者。謂即三受境差別也。即火.毒等為苦 因。衣.食等為樂因等。出胎已後隨性聰. 昧至未了已前名之為觸。不可定其年
歲。即是婆沙云。觸火食毒位也。大分五歲 六歲已上。
[0599a15] 論。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此 出第七受支體也 已了三受因差別者。簡 前 未起婬貪者。簡後 此位名受者。此中
間五蘊名受。以初能簡受因故從勝為名。 大分即在十歲已還。
[0599a19] 論。貪妙資具至此 位名愛。此出第八愛支體也 貪妙資具婬 愛現行 簡前 未廣追求。異後 此位名
愛者。非唯一法總取五蘊故言此位。此位 初能愛於資財.及婬境故。
[0599a23] 論。為得種 種至此位名取。此出第九取支體也 周遍 馳求。此簡前也 此位名取。正出取體。准 婆沙云。五支時心心所法染污。餘是染不染
者 故知起染時名為取支。餘位非也。愛亦 如是初能馳求資財.及婬境故名為取 婆沙二十三引施設論云。云何名取。謂由 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辭勞
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名取蘊位。
[0599b03] 論。因馳求故至此位名有。此出第十有 支體也 積集能牽當有果業者。別前異後 也 此位名有者。總以五蘊名為有也。正理
論云。取增盛時種種馳求善.不善境。為得 彼故積集眾多能招後有淨.不淨業。此業 生位總名有支。應知此中由此依此能有 當果故立有名 准此論文名為有者有
當果也。
[0599b10] 論。由是業力至即如今識。第十 一出生支體也。雖現.未別。自餘義類皆同 識說。謂一剎那。唯染心等。
[0599b12] 論。生剎那後 至觸受四支。出第十二老死體也。此即同 前四支體性。即以同時五蘊為體。准此論 文。前受支體即是從觸已去。乃至命終皆是
受支。若起愛.取.有支時五蘊名三支體。 是此前位受為緣也。此三位後相續受支。與 後愛支以為緣也 問若爾何故前論文云。
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名愛。 乃至有等皆在愛後。而今釋云更有受也 答愛.取.有三有其二種。一據一身一業而 說。或唯據生報業說。若通說者。即一地中
容造九地愛.取.有支。於一地中亦容造五 趣.及生.後等愛.取.有。所以得知。有多文 證。故正理云。積聚眾多能招後有淨不淨 業。此業生位總名為有
又婆沙云。一身 起九地愛.取.有 故知一身能起多種愛. 取.有支 又正理二十八云。如何別立愛. 取.二支。毘婆沙師許初念愛以愛聲說。即
此相續增廣熾盛立以取名。相續取境轉堅 猛故。若爾應說三支剎那。何故唯言二剎 那性。無斯過失。一一境中各一剎那合成多
故。正結生位唯一剎那。於其一身無容再 結。故生與識獨說剎那 准此論文。即緣 一境初一剎那名之為愛。後念已去名之
為取。然經緣多境愛.取.義成。前文又云。 未能四方追求名愛等。兩文不同各據 一義。
[0599c09] 論。辨十二支體別如是。總結上 也。
[0599c11] 論。又諸緣起至四者遠續。已下大文第三明 說意也。於中。先標名別。後牒名釋。
[0599c13] 論。云何剎那至滅壞名死。此明一剎那中說 十二支 諸纏。謂無慚等 餘文可解。此說 唯有情是剎那緣起也。此即於一念中說緣
起義皆望因果而說。
[0599c16] 論。復有說者至 俱遍有為。述異說也。此師所說二種緣起 同品類足。俱遍情.非情法。
[0599c18] 論。十二支 位至說名遠續。此釋第三說意。將釋說意 先明四緣起也。十二支無明等時分位不同 所有五蘊即彼支攝說名分位。即此分位緣
起。懸遠相續無始已來相續不斷。謂有後 報.不定諸業能遠招果是懸遠義。不攝 生.現熟業非是即次而續故名遠也。正理 論云。遠續緣起謂前.後際有順後受及不
定受業煩惱故無始輪轉。如說有愛等本 際不可知。又應頌言。我昔與汝等。涉生死 長途。由不能如實見四聖諦故 連縛緣 起取相隣接相繫不斷名連縛緣起。今詳。
遠續.連縛二種緣起別者。遠續唯隔越。連縛 唯無間。遠續是異熟因。若兼無情亦遠同 類因。若有情亦遍行因。連縛定非異熟因
通同類.遍行.及能作。除相應.但有.異熟因。 異熟因非連縛故。相應.俱有非前後故。不 名相續。
[0600a06] 論。世尊於此意說者何。已下 半頌正明說意。
[0600a07] 論曰至有十二支。釋 也。世尊唯說分位緣起 分位者。謂於此 前後分位。即此無明等時五蘊總是無明等 支。
[0600a10] 論。若支支中至無明等名。問也。既 總五蘊為體何故唯立一名。
[0600a11] 論。以諸 位中至名別無失。答也。體雖是總。從勝立 名。如說王行非無導從。
[0600a13] 論。何緣 經說至乃至廣說。問經.論意不同所以。
[0600a15] 論。素怛纜言至是謂差別。答說異所以 也。
[0600a17] 論。契經何故唯說有情。已下第四下半頌明 說有情意也。
[0600a18] 論曰至唯在有情。明說 唯有情所以也。佛為遣他三際愚惑。三際 愚惑謂我過去是有.非有等。此之疑惑唯在 有情。故就有情說緣起也。
[0600a21] 論。如何有 情前際疑惑。問。
[0600a22] 論。謂於前際至云何我 曾有。引經明前際愚惑也 我於過去世為 曾有非有者。疑我有.無。即是疑其自性
何等我曾有者。疑我類也。既知我有後 疑我類。謂為色我。為受我。即蘊.離蘊等我 類也 云何我曾有者。疑云何我為常.無常 等也。
[0600a28] 論。如何有情後際疑惑。問後際 也。
[0600a29] 論。謂於後際至云何我當有。後際 疑惑准過去釋。
[0600b01] 論。如何有情中際疑 惑。問現在也。
[0600b02] 論。謂於中際至我當有 唯。答也。中際現在故不疑我有.無但疑我 類。為色是我。為受是我等。為常.無常。
[0600b05] 我誰所有。疑過去因 我當有誰。疑未來 果。身在現在故過去不疑果。亦非未來故 不疑因。現在是過果。及未來因故。知過
為現在因。即知過去有因。即知未來為現 在果。即知未來有果。故過去.未來不疑因. 果。
[0600b10] 論。為除如是至并識至有。結上說 意。
[0600b11] 論。所以者何。問所以知經為除 三際愚也。
[0600b12] 論。以契經說至有非有等。答 也。以契經說 於諸緣起緣已生法者。十 二緣起 以正慧觀者。觀緣起理也 彼必
不應三際愚等者。以觀十二緣起故除三際 愚惑也。唯見緣起知過去是無明.行。未來 是生.老死。現在八支即無疑惑.及計我也。
[0600b18] 論。有餘師說至後際因故。述異說也。 正理破云。彼亦應說。識.乃至受亦為除他 前際愚惑。此五皆是前際果故。則無中際便
違契經。或彼應申差別所以。然不能說故 前為勝。
[0600b23] 論。又應知此至其義云何。此下第五一頌束 為三.二。
[0600b24] 論曰至所依事故。束為三也。 無明.愛.取是煩惱性。行.有是業性。識.名色. 六處.觸.受.生.老死是事性。以是煩惱.業所
依事故。
[0600b27] 論。如是七事至為自性故。又束 為二。識.名色.六處.觸.受是過去果。生.老死 是現在果。惑.業性者皆是其因。業為生因。
惑為緣因。
[0600c01] 論。何緣中際至惑唯一故。 問廣.略也。何緣中際果開為五。惑分為 二。後際果合為二。前際惑唯為一。
[0600c04] 論。由中際廣至說便無用。答也。正理論云。何 緣現在諸煩惱位偏說於愛非餘煩惱。於愛 易了愛味過患。餘煩惱中此相難了。愛是
能感後有勝因。世尊偏說令知過患。云何 當令勤求治道。故唯說愛剎那相續二位 差別非餘煩惱。有餘師說。一切煩惱初緣 境時說名為愛。後增廣位說名為取。故佛
雖說業因於愛愛因無明。而實業因通一 切煩惱。一切煩惱皆無明為因。故知愛聲通 說諸惑。欲令因此總知過患。故以愛聲 說諸煩惱。非餘煩惱招生劣故。有說愛聲
唯說愛體。多現行故。由此於愛分別剎那 相續差別 (剎那名愛。相續名取) 雖非無此理。然前說為 勝 准此論文。評取前二釋也。
[0600c18] 論。若緣起支至成無窮失。難也。難云。若緣起 支唯有十二。老死無果故。離修對治道生 死應有終。無明無因故。應同彌沙塞部。生
死應有始。或應更立餘緣支起。餘復有 餘成無窮故。正理更加一過云。又佛聖教 應成缺減。然不應許。
[0600c23] 論。不應更立至 由義已顯。答也。不更立餘緣起支。即說十 二已顯無明有因。老死有果。
[0600c25] 論。云 何以顯。問也。此一頌明惑等相生。
[0600c26] 論 曰至其理唯此。答前難也 從惑生惑者。即 愛.取.俱是煩惱。愛緣於取是從惑生惑。此 有一 從惑生業者。謂無明緣行。取緣有
也。取與無明同是惑也。即現在取過去名 無明也。行與有同是業。即現在有過去名 行。此有二也 從業生事謂行生識及有生
生。即行緣識。有緣生也。生之與識俱是事 故。此亦有二 從事生事者。謂從識支生 於名色。乃至觸生於受。乃從生支生.老死 支。
[0601a07] 論。已顯老死至此言何用。明老死 有果。無明有因。豈假更立餘緣起支。故經 言如是純大苦蘊集。正理論云。經言如是
純大苦蘊集。是前.後二際更相顯發義。是故 無有老死.無明。無果.無因。有終.始過。於 是定攝因果義周。無更立支成無窮失。
[0601a13] 論。有餘釋言至此契經中。有餘釋老死 果無明因也。非理作意與無明為因。無明 復生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亦取支攝。故不別 立無明因支。
[0601a16] 論。此非理作意如何取支 攝。論主問攝所以。
[0601a17] 論。若言由此至亦 應彼攝。以愛.無明例非理作意不許攝 也。
[0601a19] 論。設許彼攝至為無明因。縱攝而 遮因也。
[0601a20] 論。若但彼攝至為緣起支。縱攝 為因例愛.無明應不別立。
[0601a21] 論。餘復 釋云至說在觸時。第二餘師釋。正理論云。是 上座釋。
[0601a23] 論。故餘經說至必引無明。無 明觸位有非理作意生受位無明也。
[0601a25] 論。故餘經言至無明為緣。引餘經證。如文 可知。
[0601a26] 論。由此無明至從癡生故。結對 前難。非理作意從無明生。無明復因非理 起故。展轉為果非無因也。
[0601a28] 論。如契經 說至染濁作意。引經證非理作意從無明 生。
[0601b01] 論。餘經雖有至應更須說。論主難 也。雖緣起餘經說非理作意從無明生。無 明復生非理作意。然此緣起經中應更須 說。
[0601b04] 論。不須更說。餘師答也。
[0601b04] 論。如 何證知。論主徵也。
[0601b05] 論。由理證知。餘師答 也。
[0601b06] 論。何等為理。論主問也。
[0601b06] 論。非 離無明至不生愛故。此證受位有無明也。
[0601b08] 論。又非無倒觸能為染受緣。證觸位有 非理作意也。
[0601b09] 論。亦非離無明觸至非顛 倒故。證觸時有無明故成顛倒。
[0601b10] 論。 由如是理為證故知。結也。
[0601b11] 論若爾便應 成至不成釋難。論主破也。豈由理證知即經 不說。若爾十二緣起皆理可證。何為緣起經 中唯說十二。不說無明之因老死之果。
[0601b15] 論。然上所言至理不圓滿。論主釋緣起經 意。
[0601b16] 論。所以者何。外人問也。
[0601b16] 論。此 經但欲至遣他愚惑。釋主釋經意也。如文 可解。
[0601b18] 論。如世尊告至此二何異問。經中 說緣起法。緣已生法。二說何異。
[0601b19] 論。 且本論文至一切法故。引本論證二說同 也。
[0601b21] 論。如何未來至說緣已生。難也。未來 法未生如何說已生。
[0601b22] 論。云何未來至 說名有為。反難問也。未來未已生不許說 已生。未來未有作如何說有為。
[0601b24] 論。由 能作思力所造故。答反難也。未來之法非 能作已作思所造故名有為。
[0601b26] 論。若 爾無漏如何有為。難也。若思異熟因力所造 故名有為者。未來無漏既非異熟因所造 如何名有為。
[0601b29] 論。彼亦善思力所造故。 答也。彼亦以行者修善思力所造故也。
[0601c02] 論若爾就得涅槃應然。難也。修力得證涅 槃。涅槃應亦是有為也。
[0601c03] 論。理實應言 至所說無失。論主正釋。未來未已作位名 有為者。已與過.現種類同故。
[0601c06] 論。然今正釋契經意者。已下半頌。論主正釋 經意。說因分名緣起。果分名緣已生。
[0601c08] 論曰至因果性故。釋頌文也。此十二支能生 後義名之為因。此因為緣能起後果故 名緣起。從前生義名之為果。此果皆從緣
所生故名緣已生。如是一切十二支皆有 因果義。故緣起。緣已生。二義皆成。
[0601c12] 論 若爾安立應不俱成。外難。為因之時不可 為果。為果之時不可為因。如何二義俱 得成也。
[0601c15] 論。不爾所觀至父子等名。答 也。所觀有別。二義得成。由如父.子從他 生義名子。生他義名父。因果亦爾。
[0601c17] 論。 尊者望滿至諸無為法。述望滿釋經也。正理 論云。今詳尊者所說義意。若從因已起名 緣已生。若與餘為因說名緣起。非無為法
得緣起名。以為因相不圓滿故。因相者 何。謂前已說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依 此無彼無。此滅故彼滅。雖有無為諸法得 起。而不可說此生故彼生。亦不可言此
滅故彼滅。及不可說依此無彼無。無生 滅故。體常有故。乃至無取.與力闕於因相 准此。望滿未來法名緣起者。以是有為 後為因生法名緣起。羅漢後蘊從因生故
名緣已生。不生後故不名緣起。餘過.現法 從緣生故名緣已生。能生後故名為緣起。 諸無為法二義俱闕。雖為能作因生於諸 法。因相不滿不名緣起。
[0602a03] 論。經部諸師 至經義不然。已下經部破有部也。有部是 本。經部是末。由此白也。
[0602a05] 論。所以者何。 有部徵也。
[0602a06] 論。且前所說至經義相違。經 部答也。經言云何無明謂前際無知。經現 唯說無知如何總取五蘊。此經是了義說。
不可令成不了義。意說不是五蘊但是無 明。
[0602a10] 論。非一切經至此亦應爾。有部引 例證不了義。就勝說無明也。如象迹喻 說。云何內地界謂髮.毛等 髮.毛等中非
無色等。然說髮.毛為地界者。以髮.毛中 地界勝故。故就勝說名地界也無明支中 亦有五蘊。經就勝說以為無明。
[0602a15] 論。所 引非證至無復有餘。經部破所引經非成證 也。經以髮.毛分別地界者。經云。云何內地 界。此問地界。謂髮.毛等。此將髮.毛分別
地界內外別也。非是經說云何髮.毛謂內 地界。若以此言出髮.毛體。可說髮.毛實 具四大四境就勝唯說地界。經將髮.毛出 地界體。地界不越髮.毛故成具足說非
從勝說。
[0602a23] 論。豈不地界至其體亦有。有部 難也。汝說地界不越髮.毛成了義說。洟 涕.等中豈無地界。寧不越彼。故知此經非 為了義。
[0602a26] 論。洟等皆亦至身中餘物。經 部釋也。彼經云何內地界謂髮等及身中餘 物 洟等是餘物等也。
[0602a28] 論。設復同彼至 今應顯示。縱有部也。縱同象迹喻經髮.毛 外有此地大。如同彼說無明外有餘無明。 今應顯示何者是也。
[0602b02] 論。若引異類至此 有何益。責有部也。經說無明兼引色等 置無明中有何利益。
[0602b04] 論。雖於諸位至 為彼法支。經部述不取餘五蘊意也。雖無 明位有色等蘊。然行但由無明而生不由 色等。不由有色等故有其行支。色等不可
立無明支。隨彼有無明因果故。行有唯 由此無明故。
[0602b09] 論。或有五蘊至即如所說。 經部引例證也。如或有羅漢無煩惱故即 無有行。隨福行亦無。非福行亦無。不動行亦
無。及結生識.愛.取.有等皆無。若不唯取此 有彼有者。爾時亦具五蘊。何不名行乃至 愛等。
[0602b14] 論。所說四句至所立三際。破望 滿也。望滿前四句中。未來法非緣已生此 即違經。經說云何緣已生法。謂無明.行乃至
生.老死。生.老死既在未來名緣已生。故望 滿說違其經意 或可。不許二支未來。此 即壞前所立三際應說有二。
[0602b19] 論。有說 緣起是無為法。破異計也。婆沙二十三云 分別說部。宗輪論云大眾部也。以經說緣 起法性常住故謂無為。
[0602b22] 論。以契經說 法至理則不然。論主審定大眾部意。
[0602b23] 論 云何如是意至及不可然。大眾部反問論主 也。
[0602b25] 論。謂若意說至理即不然。論主答也。
[0602b26] 論。所以者何。大眾部徵理不可然等 所以也。
[0602b27] 論。生起俱是至可應正理。論主 答理不可然所以也。於中有數重破。此是 第一重也。為與無為相不同故。不可無為 與有為相。
[0602c01] 論。又起必應至為彼緣起。 此第二重破也。緣起無常。無為常法。如何常 法為無常依。
[0602c03] 論。又名緣起至無相應 理。第三破也。能詮所詮相乖反故。
[0602c04] 論。此 中緣起是何句義。大眾部問。
[0602c05] 論。鉢剌底 至轉變成緣。此釋緣也。准正理云。經主此 中釋差別義。鉢剌底是至義 乃至 如是 所釋越彼所宗 乃至 經主自立此句義
已後自假立如是徵難。如是句義理不應 然。所以者何。依一作者有二作用 准此 等文。故知論主依經部宗釋也 西方字法 有字界.字緣。略如此方字有形有聲。如一
形上聲助不同目種種法。如水形上若以可 助即目其河。若以每助即目海也。若以也 助即目其池若以白助即目泉也。若以甚 助即目其湛。若以主助即目其注。水之一
形有種種義。由助字異。注.湛不同。河.海有 異。水是濕義。由可助故目河也 若以 可為木助即目其柯。梵字亦爾。鉢剌底是
至義。翳底界是行義。由先翳底界行義助 鉢剌底至義轉變成緣。
[0602c21] 論。三是和合 義至轉變成起。此釋起也。此是界一助二合 界目起。即如此方木是其一由目助成相。 以相助心以為想也。
[0602c24] 論。由此有法至 是緣起義。此合釋也。此是論主依俗字法 作如是釋。
[0602c26] 論。如是句義理不應然。論 主假作聲論師非前釋也。
[0602c27] 論。所以者 何。徵也。
[0602c28] 論。依一作者至可有作用。出 理不應然所以也 就中有二。一長行。二 頌結。此是長行。意云。於一法上明前後二
用。於先用上可言其己。如有一人浴已 方食。既法起先無有小行法在起先有。 即正起時方有行法。如何釋言由此有法 至於緣已和合升起是緣起義。論主取經
部義意假作聲論師破也。
[0603a06] 論。故說頌 言至彼應先說故。第二頌。此進退破。至緣若 起先行法非有不應理。法既非有如何至 緣 若俱便壞已者。若至緣時即是起時。則
不應言由此有法至於緣已。言已者必 應合在先說不合俱時 此是敘聲論師 破也。
[0603a12] 論。無如是過。總非聲論師也。
[0603a13] 論。且應反詰至為在未來。反詰聲論師 也。
[0603a14] 論。設爾何失。聲論師答。設在現在。 或在未來。此有何失。
[0603a15] 論。起若現在至 便致無窮。出起現在失也。
[0603a16] 論。起若未 來至何有作用。出起未來失也。
[0603a17] 論。故 於起位即亦至緣。論主結來自釋。是聲論不 得我意妄為難也。
[0603a19] 論。起位者何。聲論 師問。
[0603a20] 論。謂未來世至亦說至緣。論主取 經部義答也。正理破云。非如是言能釋前 難。以正起位許屬未來。彼宗未來猶未有
體至緣及起依何得成。故前所難無少行 法有在起前先至於緣後時方起。非無作 者可有用言仍未通釋。
[0603a25] 論。又聲論師 至於俗無謬。破聲論作者作用別也。聲論師 作者如勝論實句。作用如德句。其法別也。
離其作者無別作用。如刀能割豈有別耶。 我立用不離體於俗無謬。
[0603a29] 論。此緣起 義至釋緣起義。結歸同十二緣起也。先長行 釋。後頌結。此長行也。
[0603b02] 論。故說頌言至若 後眠應閉。頌結 言。如非有而起至緣應亦 然者。此兩句論主標宗也。如先非有而有
名起。至緣亦與起同時故言至緣應亦然 也 生已起無窮或先有非有者。頌上反詰 破聲論師也 生已起無窮。頌上破起若 現在也 或先有非有者。頌上破起在未
來也。或先未來有起爾時非有如何有起 下一行頌上三句釋難。下一句反徵 就 三句中上一句云。俱亦有言已者。正答難 也。難云若起至緣二同時者。如何言至緣已
方升起也。答云俱亦有言已 下兩句喻 顯。謂如說闇至已燈滅。闇至與燈滅同時 亦有。說言闇至已滅。故知同時亦得言已 及開口已眠眠與開口同時。亦說開口已
眠。同時言已。聲論師不信開口與眠同時 第四句反難云。若未眠開口後眠應閉。 以言開口已後眠故。
[0603b19] 論。有執更以至 是緣起義。述經部中上坐師釋。字界.字緣以 如前釋。此師意說。種種緣聚集同處共成緣 起。
[0603b22] 論。如是所釋至聚集豈成。論主破 也。種種聚集於此十二緣起可然。如眼在 此色在遠方。如是亦是緣起豈是聚集。所
以諸釋不同。依聲明一一字皆有十義。取 意不同釋各異也。
[0603b26] 論。何故世尊至此生 故彼生。已下釋經中二句此有故彼有。此生 故彼生也。先問後答。此是問也。
[0603b28] 論。為 於緣起知決定故。論主總答。欲顯緣起因果 決定相繫屬義此總釋也。
[0603c01] 論。如餘處說 至可有諸行。別釋決定相也。就中有四。此 即初明也。此明十二支各各相屬相待決 定。
[0603c04] 論。又為顯示至餘支得生。此第二 顯決定相明生.有。決定相屬相待。
[0603c05] 論。 又為顯示至後際得生。此第三明三世相待 相屬決定相也。
[0603c07] 論。又為顯示親傳二 緣至諸行方生。第四明親傳二緣相待決定。 已上並是論主釋也。
[0603c09] 論。有餘師釋至諸 行得生。此述經部異釋。即正理論牒破云上 坐也。此師意者此有故彼有。破無因也。此
生故彼生。破常因也。生非常故也。
[0603c13] 論。若爾至無因常因故。論主破也。但言此生 故彼生。即具顯有因及因無常。何用前句 此有彼有也。
[0603c15] 論。然或有執至純大苦蘊 集。論主正釋。然或有外道執。有我為依行 等得有。由無明等因分生故行等得生。此
執因之與果俱依於我。然由因分生故果 得生也。世尊為除彼執。果分有由生因有 故不依我。若此生因生故彼果生。即依此 生因有後果。非謂果有別我為餘依因
謂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蘊集者。即顯十二支 是純苦蘊集聚無別我雜聚集。
[0603c23] 論。軌範 諸師至皆應廣說。論主述自承習經部師也。 此有故彼有。顯諸行不斷。此生故彼生。顯 相待生。由此不破。
[0603c26] 論。有釋為顯至果 分亦生。此述經部異師。此有故彼有者。是因 相續有果相續有。此顯住也。因分生故果分 亦生。此顯生也。
[0603c29] 論。此欲辨生至而後說 生。經主破也。有二破。一與此經意不同。 經說緣生本欲辦生如何說住。二破次第
失應合先說其生然後說住。如何破其次 第。先說其住而後說生。故知經意不爾。
[0604a05] 論。復有釋言至非謂無因。此述經部室 利羅多解也。正理呼為上坐。此師意由果 有故因有滅無。
[0604a07] 論。經義若然至非此 經義。有二破。一既由果有故因滅無者。經 應言此有故彼無。何故經言此有彼有 二破云。應先言因生故果生已後乃可說
此有故因滅無。如是次第方名善說。若異 此者欲辨緣起依何次第先說因滅。故知 所釋非此經義。
[0604a13] 論。復次至生緣老死。自 下述經部十二緣義寄問生起。
[0604a14] 論。我 今略顯至無明緣行。經部述。不知唯行即 是無明。福.非福.不動行是行也。
[0604a16] 論。由 引業力至名行緣識。此釋行緣識也。經部 同大乘中有識支攝。
[0604a18] 論。若作此釋至通 於六識。若中有識支攝中有具六識故。即 順契經識支通於六識。若依有部唯一剎 那結生名識支。此即唯意識不攝中有。不
通五也。
[0604a22] 論。識為先故至遍一期生。此 釋識緣名色 言。遍一期生者。此經部名 色從初生後乃至死有皆名名色。於名色 上更立餘支。
[0604a25] 論。於大因緣至如是說 故。引教證也。
[0604a26] 論。如是名色至說為六 處。此釋名色緣六處也。
[0604a27] 論。次與境合 便有識生。釋六處緣觸也。
[0604a28] 論。三和故 至樂等三受。釋觸緣受。
[0604a29] 論。從此三受 至生無色愛。此釋從受生於愛也。三界受 不同故愛三界異。
[0604b02] 論。從欣受愛起欲等 取。此明愛緣取也 言等者。等戒見.我語 取也。經部宗不同有部。於一境上愛增為 取。即以四取以為取支體也。
[0604b05] 論。此中 欲者謂五妙欲。已下別釋四取 欲者即色 等五妙欲境。皆能生欲故名欲也。或是所欲 故名欲。於五妙境起貪名為欲取。
[0604b09] 論。見謂六十二見如梵網經廣說。此釋見取。 亦如婆沙一百九十九.二百廣釋。
[0604b10] 論。 戒謂遠離惡戒。戒即是內法戒也。遠離不律 儀等惡戒。
[0604b12] 論。禁謂狗牛等禁者。是外道 持狗.牛等禁。此不能離惡戒故不名戒。
[0604b14] 論。如諸離繫至無義苦行。已下指人法 也 離繫者。即是露形外道。離衣等繫故 名離繫。此外道受持種種露形拔髮等禁
婆羅門外道受持手執杖行披烏鹿皮等 播輸鉢多外道此云牛主。謂事天主。摩醯 首羅天乘牛而行故云牛主。此外道學彼天 法從彼為名故名牛主。此外道持受頂上
持一髻子身體塗灰 般利伐羅句伽外 道此云遍出。此是出家外道。此持執三杖 行擬護淨安衣服.瓶.鉢等并剪鬚髮無 義苦行 等。等取自餘無義五熱灸身等
也。外道受此等法皆名禁也。
[0604b25] 論。我語謂 內身依之說我故。釋我語取。即此內身實非 我語。依之起我語故名我語。此是有財釋 也。
[0604b28] 論。有餘師說至名為我語。述異釋 也。此師以我見.我慢名為我語。
[0604b29] 論。云 何此二至說名我語。釋二名我語所以也。 但有其語無所詮故。引經證可解。
[0604c03] 論。於前四種至所謂欲貪。正釋取體前四取 是所取。貪是能取。故引經說取是欲貪。此 謂於四取上起貪欲也。非謂唯欲界貪。又
此中意唯取欲貪。不同有部兼同時蘊。
[0604c07] 論。由取為緣至說名為有。釋取緣有。引 經可解。
[0604c08] 論。有為緣故至說名為生。釋 有緣生。此說生支通其五蘊亦并六識。
[0604c10] 論。已生為緣故至廣說如經。釋生緣老 死也。辨十二支廣如經說。已上依經部 釋十二支也。已下依論釋經純大苦蘊 集。
[0604c13] 論。如是純言顯唯有行無我我所。 大苦蘊言顯苦無初無後故名大也。集言 為顯諸苦蘊生。集是生義也。此釋經中云 純大苦蘊集。
俱舍論疏卷第九
[0604c18] 霜四日夜半於南屋點了
[0604c19] 此卷有不慮事等字界字緣等也。
[0604c20] 前權少僧都傳燈少法師覺受
[0604c21] 以黃薗本一交了端嚴僧理真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1 冊 No. 1822 俱舍論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