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gang Bore Lun Huishi 金剛般若論會釋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般若論會釋
[0765c12] 自下證道住處修習加行位滿 初地無漏智體會真如證道 處中淨心住處三地之中淨心得無
名曰等心四證淨淨心 加行位觀空 三性證入觀心有所
尚未加行位入見道無所得至理勝義證道得證一種大身
天親菩薩第一釋疑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 第二虛實
所得阿耨菩提不實如來 菩提實有不實 二障得名遍一切處功德得名
大身非有大有文義各異世親菩薩真如
淨心地名 通有莊嚴論初地淨心 天親菩提攝論
十地初地清淨行人地名有相行人地名無相行人九十地名功用行人通則初地
十地清淨中說淨心 二種十地 十地無明八十

[0766a15] 經文如來 願心 善現安立第一義增益
佛言善現印可本文印可 標名釋義釋義 標得二門二義云何
中有二智 二智釋種得無 決定如來種姓
當得成佛等身 卷云成就畢竟轉依 當得畢竟轉依天親遠離
二障畢竟法身 初地分得三身名為初地以上 證得遍行真如畢竟通達
不違平等平等真法 我我所化眾生平等 一切眾生自大
等智莊嚴論淨心平等同異麁惡平等 我我所根本同生
麁惡平等莊嚴論第一 無我平等第二法無我平等度生 五蘊幻化法無我
第二平等 差別無我分別 自身空平等
平等法名第三相應 自苦相應莊嚴 平等
差別第四相應平等 自苦 相應平等第四
平等拔苦差別 (此前四平攝論資糧不足一切眾生平等) 。
第五一切菩薩證道平等諸菩薩平等 法界平等心第五 平等諸菩薩所得 差別
(攝論一切菩薩心平等攝論一切諸佛平等) 。 由於眾生平等心一切 大身平等
大身世親真如自體二障 遍一切處功德名為大身十地 初地法明門即此二智
自利利他平等 莊嚴論何故初地歡喜 利物二利如來 二智

[0766c05] 次第善現安立第一義 自大 平等心一身
自身安立 二身安立二身 第一義身等安立第一
如是真諦 安立二身即非諸菩薩增益 雙結羅什
世親菩薩非身無有 大身真如如是大身 第三印可不正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須菩提安立 合理重印

[0766c19] 解離。經文 菩薩諸法無實佛說 結成釋義
釋義中有釋經 菩薩真諦菩薩 菩薩文中
可解釋經第二大品第一 及第中說菩薩有名名字 無有法名菩薩一法菩薩
不見有法可作無法菩薩 有情有情 第三佛說

[0767a07] 成上菩薩眾生 顯示無有法名菩薩 佛世尊
須菩提皆是佛言 少有不同 說淨心地平等心
度眾生無我何須 說出散心 平等法得度平等心俱生
退度眾生 不一大品 發趣初地菩薩憍慢
菩薩內外法空遠離自大乃至 不著眾生不見有法可作 莊嚴論三地我慢解法
有身分別名相 染淨分別莊嚴論第七 作佛有失
分別 失念 大品經菩薩不著不著眾生
不見有法可作故知 地上 菩薩平等度眾生故此
唯識修習十地 勝行真如方能證得究竟 轉依說淨十地分位淨心
二種十勝行為首 智通 高舉攝論無明
不違據實 大品對機 十地中斷煩惱
所知 淨心通名十地 十如不二真理
十如十地勝行十地經論深密唯識攝論 世親菩薩菩薩 第二一者
疑云菩薩不成 大菩薩眾生入涅槃清淨佛國 如是為何諸菩薩發心
入涅槃修行清淨佛國土即此 嚴淨佛國菩薩 經文。世親菩薩
無著論主證道顯出 合為前段不違第二第三

[0767b27] 自下第三如來地佛地功德 淨心地上十八住處佛地 住處究竟住處可知何故
佛地 淨心滿成佛不虛滿 佛地未知佛地
日照三藏大乘功德第二 如來十地第一最勝甚深 富羅光明第二無垢莊嚴 思議光明第三名作光明
藏地第四淨妙金光功德神通 第五光明第六 空中無垢第七名勝 法界光明第八最勝佛智
光明遍照清淨智通第九 莊嚴俱胝毘盧遮那第十 毘盧遮那正士不可言說如來 十地如來地具足
如來初地微細習氣正斷一切法自在無礙最後 佛地成佛
如來施設聲聞 教誡安立三乘如來四千 降伏四魔如是即是施設大法
施設大法教誡三乘修正降伏 如來 乃至調伏一切行惡道者即是
施設大利即此 念處 他心智如來
安立無邊眾生六神通六大 示現無邊佛土佛功德莊嚴清淨示現 無邊菩薩侍奉圍遶示現佛土廣博無邊
示現無邊佛土顯現自身示現滅度乃至 說法隱沒示現無邊神力神通變化六通 即此天眼心念處念處漏盡通
名色觀自在 六大故稱 佛土即此國土示現菩薩侍奉
施設大法聞法便侍奉 涅槃流轉利生侍奉 淨土侍奉眷屬輔翼圓滿
示現佛土亦即圓滿 無邊自身即此相好無住涅槃 現身滅度現身
神力神通名色自在 名色自在隨宜轉變神通 如來三十七菩提分
無自性諸菩薩如實 即是具足說法如來記法一切菩薩 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者首楞嚴現前二者現前 發心無生忍) 。即是具足如來 九地善方便諸菩薩 (三業)
如來十地一切法無性諸菩薩 涅槃聲說一切法究竟般涅槃 可解應化身
十地說法報身應化身三身 下方佛地功德 佛地經同異大義
略為佛地經所居淨土即是 說淨清淨法界即此 法身第三四智
五眼念處四智 五眼淨土法界四智 多義分別色身說法念處正覺
生死涅槃四智 故此 唯識論
前已佛地論 具足轉依具足轉依轉依 如來果地功德第四圓滿
轉依有無 雖說佛地功德 修行成就轉依轉依
信行淨心如來地 轉依下劣轉依具足 三地始終轉依之中第三
異熟生死棄捨無常獲得攝論五陰色陰淨土色身
無邊自在即此淨土相好二身 具足無邊 無量大安自在不住生死涅槃
一切 文句中正自在自在具足大利名字文句法義
轉行引得 自在施設大利大眾 自在轉識
平等自在可知四智如次即是佛眼法眼天眼相如究竟
四智佛眼具足 具足 相好具足具足
國土具足

[0768c16] 經文莊嚴菩薩 釋教 無相莊嚴論文來意
釋文來意淨國三摩 世尊菩薩無相無相 無相等至菩薩等至
嚴淨世親論主淨土 合為 真法度眾生清淨國土即是
真如二我度眾生 皆是顛倒菩薩

[0769a05] 釋文中有正解釋經 正行中有釋經如次 無我釋經菩薩
無我證人無我 菩薩二乘世親眾生菩薩諸法無我
凡夫眾生信解無我聖者菩薩 出世間智無我即由凡聖 菩薩出世各別
無我我法菩薩淨土佛身各自 唯識自性身依法
差別佛法自受用身 受用智相自利 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就成佛未來
相續變為純淨佛土無際 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平等大慈悲修利無漏
佛土因緣成就十地菩薩變為 淨土前後 變化變化成事
大慈悲修利無漏佛土 因緣成就登地菩薩佛土前後變化
自性身一切如來 差別自受用身一切不同 無邊障礙二身諸如來
有情不共前此 莊嚴故此 文中攀緣法用相似所為
圓滿十地菩薩 得佛淨土具足

[0769b08] 自下第二具足具足 之中明見 菩薩世親第二
第二菩薩不見 眾生不見菩薩不見清淨佛國 何以不見諸法名為諸佛如是
諸佛如來不見諸法 不見諸法 諸佛顛倒釋經
明見自在福智二行 初見五眼如次 標名釋義釋義
料簡明見 來意五眼上來
諸法唯有慧眼 菩薩佛慧由此 五眼佛見
非唯慧眼云何勝者 佛眼一切修得 二乘菩薩慧眼佛眼獨有
肉眼一切肉眼 一切修得慧眼 菩薩慧眼凡夫慧眼有法
菩薩二乘無法 佛見所見所見 獨有一切種智一切不見
具有五眼菩薩乘 佛慧 五眼
五眼別名四塵 肉眼清淨肉眼 名天名天
所見舉人可知四大長養無記 長養
佛眼龍樹譬如河流 至大通名大海 肉眼天等天眼二乘慧眼菩薩
法眼佛眼由此肉眼 佛身滿異熟 五眼無漏
有漏如是體性應知薩婆多 唯有無漏其次 肉眼
虛妄不見諸法實性出生 修慧慧眼諸法無知
修法得法所知 佛眼

[0770a04] 上來次第次第 眼見眾生生老病死憂惱 怜愍遍知六道眾生
天眼天眼三惡道 燒煮種種苦惱憐愍救度 修慧慧眼未知度眾生
未知眾生化生 修法得法未能 佛眼次第
所見瑜伽十四肉眼顯露無障礙大智度論凡人 最勝輪王由旬無光
日月星光明 二乘肉眼凡夫菩薩肉眼 由旬三千界何故
他方菩薩肉眼 他方法華經父母所生 三千界有頂眾生善惡因果
淨天眼相似 修禪天眼隱顯有無 大論凡夫修得天眼四天下
羅漢見小羅漢阿那律 大千界辟支佛羅漢辟支佛任運大千界此等但是色塵
菩薩天眼由旬乃至大菩薩 十方無邊諸天不見三世 因果大品經聲聞天眼虛妄
生滅相不見不同菩薩聲聞 天眼色塵菩薩不見生滅不同 菩薩天眼若爾聲聞應有法眼
大論菩薩法眼知眾種種度眾生聲聞全無無法三慧一切法眼
不同隱顯不論 合一 空有瑜伽因故
五眼任運一切不同菩薩 大品佛眼不見不知 ( ) 。

[0770b14] 五眼。經文五眼一一 善現肉眼中說 無有肉身肉眼
問答清淨肉眼無漏勝過一切肉眼無限 三義諸菩薩願心
如來 善現 世俗諦
一一所見 慧眼二乘生空 菩薩相似慧眼十地
最為論文 五眼開合境界慧眼 可知

[0770c01] 自下明智。經文如來 若干多心所以 非心一佛善現
恒河俗諦 三重四重眾生 多生多心一一多種
論文 何不其他心智見外何不 論說法門各別
決斷智門大論中說 何故 五眼他心智通則法眼
有別大論法眼 眾生無貪若干 大品涅槃華嚴他心智
等心據此 法眼佛眼雖是一切種智 成佛佛眼
佛眼一切智五眼他心智 法門各異差別六通
三明何故通明神足 作用見相天耳 非要宿命
未來天眼漏盡 漏盡佛眼漏盡 他心智是故一會對機

[0771a04] 釋經中論若干 釋經中心即為 過失無有
故云三世念念生滅相三世若干多生生類 多種論文易解十地菩薩
智能一切眾生無貪二十二論義 隨煩惱第七染心第八染心使
如是相應心第九小心第十廣心 十一大心十二無量 四天下知見小心六欲天
知見廣心生色知見大名 無色知見無量無量十三攝心 攝心名學三昧三昧攝心
三昧攝心十五定心十六不定 三昧三昧定心入時 不定十七解脫十八不解
十九二十作業二十一上心二十二無上增上慢二十二心中廣大無量
染淨十八此等 不可若干過去等分一期三世剎那三世染淨
心念生滅三世 如來悉知世親何者 顛倒偈言種種顛倒不住
實智是故顛倒四念處 四念顛倒

[0771b04] 自下第二中有安立 釋經三世無實何以 第二文中大論
一佛常樂空寂云何遍知一切眾生 佛心一心多心何以 次經所以
通體悉知無性 一切法真如遍知一切 一切智歷法多時不能
一切法大品經自問云何 眾生染心諸法實相故知大論 眾生心多種諸法實相
悉知眾生摩訶衍 一切眾生心心數法實有虛妄 一切眾生種種眾生心虛妄
去處知眾分別不見實法不見實法 通達一切無分別得法
得法實性一切法 如是非心知眾 釋經三世無實
現在念念未免 住相何妨第一義剎那 住相不可得

[0771b28] 自下論文第二料簡何故 後說應知安立眾生寂靜安立
應知自證 眾生修善寂靜 自覺次第
住處安立所知非心 中說五眼 若爾具足同一住處
安立 住處福慧不同是以安立

[0771c10] 自下第二具足大福莊嚴 同一住處福德佛智 根本顛倒福德大福莊嚴
勝過一切天親菩薩天親自下 第三疑云顛倒如是 福德顛倒若是顛倒善法
顛倒偈言佛智慧根顛倒功德以是福德譬喻自下所有 皆是佛慧十地轉轉
自下地上校量功德不同上來福行

[0771c21] 經文第三福聚 第四成文 無故下文論文標名
云何滿三千界七寶布施大品經 阿毘跋致菩薩七寶滿三千世界 第三十菩薩三千世界
施與三尊衣服飲食妻子 法施無畏施隨喜迴向 至孝養父師長供養慈悲喜捨
法界虛空量等七寶滿三千 有人過去 福業難解福德
安立福德第一義菩薩修福 增減世親以此福德有漏所以如來福德道分
福德福德若非道分福德 智慧根本福分道分有無 福聚

[0772a14] 自下第三隨形好具足 具足色陰得佛相好色身菩薩八十種好大品涅槃中說
無見頂相大品八十種好涅槃三十 二相大論持地校量功德無見頂相八十種好。經文
可知對治 菩薩色身無相 佛身具足八十種好
菩薩願心如來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大品經大品 八十種好如來即非
若爾何須八十種好涅槃經世間 眾生八十八十一一好相令人事天眾生入佛
憍慢一身八十 善現執意 安立色身第一義即非具足
是故如來具足色身菩薩 色身俗諦具足色身

[0772b05] 第四名相具足相好 釋論可解世親 第三即是
皆是展轉就此文中 第一疑云諸佛 無為法得名云何諸佛成就八十種好三十
二相名為無著論主相好 世親菩薩論主色身合為 法身畢竟相好
相成法身法身 成就無二法身 無故即非成就法身而言 易解

[0772b18] 自下第五具足佛語具足若爾云何具足 相好色身無色現相妙色佛語
說中 佛地如來三業功德知見 如來意業功德色身具足
身業功德具足語業功德 具足如來心所作用多種世親自下第二疑云色身相成
不可得云何如來說法 偈言佛法法界說法自相說法二種真法
不可得自相。經文之所以四重不解 論文可知
所以楞伽說法 自內證言語分別名字 不見一法古先聖道
古佛此道常有成道 道外一字無法 說法法義言說

[0772c10] 自下第六具足心所 作用乃至第六三業 佛心運用具足
前已 念處功德念處世親第三疑云諸佛說法法身
無有何等能信如是甚深法義。經文 二諦 論文
來意釋經來意此處 顯示世尊故此世尊平等念處
頗有未來信佛 不信動念 中人違順一切處
來意釋經善現釋經 第一義觀眾生性相俱空眾生
空觀若一眾生何處平等 俗諦虛假眾生假觀空中 無實違順中人
平等無著 不解眾生何故眾生眾生
眾生第一義眾生世俗諦信佛法人第一希有 顯示第一義不共相應
信佛利益信佛眾生第一義不共眾生 俗諦相應第一希有
平等 不平等世親說說無能 眾生眾生兩句
善現兩句如來 凡夫眾生眾生乃至 聖眾眾生

[0773a22] 自下具足第二正覺 無上正覺世親自下第四 第一疑云如來
不得一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 上證轉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然燈佛法實 然燈授記
一法即是 證法云何轉轉無上菩提
論文標名中有答詞不解
菩薩無上正覺第二則是佛菩薩無上正等覺願意諸菩薩無上等覺 須菩提安立無上覺第一義
答言世尊無有法如 無有 菩提非但
淨心見過若一無得云何見過無得 有無二種
。經文阿耨 世親菩薩 無上法界增減平等自相有無
方便是故淨法即是清淨 菩提有無一明 一法故知菩提得名無上
可知是法平等 法界增減無有無上第三 眾生佛法平等差別
法無我自體真實無上上 第四一切善法菩提有無 方便一切善根是故無上二乘 無上

[0773b29] 第二解經文中菩提 菩提有無即是 菩提一切善法菩提有無
菩提中有 即此二身應知論文二種
顯示菩提自相釋義釋義 自相菩提諸法實相 不分解經不可得菩提
不得解脫不見菩提實體不可解脫所有不可得
無有真諦無有 無得若爾菩提自相無有 菩提自體解脫無得不見
無有 無上覺不見覺知無得 得所實相不見有所實相
即是大品經無知無得 之中能所第二證智真諦無法如來轉依
不見菩提解脫 無法如來所得無上覺 得無知見不見得所
無上覺菩提自相第二三佛 菩提二乘因果 佛果是法平等
諸佛無上覺平等諸佛正覺 無有高下顯示諸佛第一義 化身隨緣高下諸佛 壽命色身神通福報
高下第三眾生 諸佛無我我所生死不平等 等覺論及何故
語者二乘菩薩無上 二乘如來菩提不異大論二乘無上覺不得一切
有所不知二乘法執 所得 如來不同菩提 有無

[0774a16] 自下第二佛菩薩佛菩薩 有無上等經文 解經分為一切
阿耨菩提因時一切善法 滿足得無菩提不同二乘大品經 第三十一切善法無上菩提
白佛何等一切善法佛言六波羅蜜 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皆是菩薩道 善法具足一切種智轉法輪
度眾生轉法輪度眾生施設大利一切善法無上覺 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 善法無不妙覺因果善法
滿無間道一切善法滿足 諸佛寂滅忍一切善法 現證解脫道功德圓滿
諸佛同名妙覺一切善法無不 因果不同二乘菩提有無上等 有人善法
善法即非善法安立第一 增益無緣善法 善法世親
淨法中說即是清淨 善法無有善法 無故善法由是善法

[0774b13] 自下具足第三施設大利正覺施設正教 利眾生世親第二疑云若一
滿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能大菩提何以說法無記 。經文施設利益大小
一代利益眾生如來 般若不如一偈初文
一舉施設 利益大小論文標名 中有百分不及
即是一分一偈百分 百分中一不及百分 不及一千不及一者第二一偈 千分 ()
千萬不及一者第三 第三千分十萬 不及第四俱胝千分 千萬千萬萬億
是非一偈 不及千萬不及第五
西方第五 那庾多千分俱胝千萬俱胝 那庾多千億千億
那庾多那庾多 俱胝俱胝那庾多 不知何故
未見差別 應對世親無記 是故一法無量珍寶
釋疑兩句大乘 名句十地論一者
及第竿第九第十名數 無限餘數第五不及 (不及) 。第六不及
相似無數可數 無數云何不及第七沙陀 不及因果因果
未見所以皆是何故 無似因果 一分一分
最少不及偈言 無似無似一切世間法不可得

[0775a05] 自下第二凡夫二乘施設 教法大利眾生便度生 常度無我度眾生世親
第三疑云平等無有高下 何如名為度眾生 正覺相承展轉
正覺自利利他 。經文第三 對治攝持在前
第三 如來下次 難解
安立 釋文 無我凡夫凡夫
凡夫初中 凡夫度眾生 所想自說度眾
不見眾生云何 眾生如來世親平等 真法度眾生
應知無我 如來涅槃 眾生如來
度眾生不見眾生 眾生如來如來 佛見眾生
不如涅槃信佛如來涅槃 不同凡夫信佛不見眾生 無我世親
度眾生一句 眾生凡夫 佛說經本
如來即非 涅槃不見眾生 涅槃我相性空何故佛說
凡夫我等無我而言 即為我見凡夫凡夫
妄想二乘佛說凡夫 佛說即為非我 凡夫以為譯經
婆羅婆羅 二義經意愚癡 異生業受譯經
異生凡夫凡夫 凡夫愚夫異生真諦 凡夫小兒凡夫嬰兒小兒
凡夫二乘愚癡嬰孩小兒不知 本體佛說凡夫 即非
凡夫我愚畜生 之類皆釋愚夫異生如次即是 凡夫唯識論凡愚
世親應知不實 是故如來 凡愚由此
第三凡夫無我 凡聖何故佛說凡夫 即非凡夫
世親如來 不生聖人種姓
聖法不生二乘異生 凡夫

[0775c12] 自下第四攝取法身佛如來 取法以為身故如來地三身無上 念處正覺不住生死涅槃通化
大位報身攝取法身法身 如次即是三行如來三業二種
唯識清淨法界自性身自性身本性 無生乃至真實 無邊功德無為不可說色心
智品真實功德色身 受用平等智品佛身受用成事 隨類種種變化
法身初二有無功德 法身金光明如如法身世親 第五相成
如來如來法身 如來法身見相成就如來法身 福相成就由此攝取二種
身為長行攝取真如法身 色聲相見攝取五分 真如法身相應菩提不以色相
五分法身四智長行偈頌長行印可 可解本文
長行中意結義 應頌論文標名 正解正解不解長行世親
色身可比如來諸佛法身 輪王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
如來有人福德果報 福德大菩提如是 如來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言相好果報福德成就真法方便 福德果報差異不同法身
內證差異方便各別 正解

[0776a21] 若爾如來經文 上半如何應見下半不可 若以色見我舉凡二乘
好色觀佛音聲舉凡 乘以色身六十莊嚴音聲 觀佛諸佛凡夫二乘不能知見
色聲二相見聞入道因緣 二乘菩薩諸佛妙色 由此不能無相法身
色聲諸佛真如法身何故 如何應見色聲色聲虛妄以此見佛真如
何故色聲不見佛法身故下半 不可不可見佛無相法身何故不可諸見世諦法身第一
出世無分別智非見 世諦所知境界 邪道不能如來邪道
寂靜寂靜定名色聲觀佛不可以 見佛法身不能如來
皆是異名法身 稱之為 法身
禪定別名定義禪定思惟思量入定意思
正在定時境相 世俗諦菩薩無分別智不能以此見佛法身
不能如來第二顯示 不可因緣上半 應見如來法身如來
二乘所見如來 法身諸佛本文此後真諦 法應見佛西方
見佛真如 何故真如觀佛次經導師 導師身故真如
觀佛現有妙色 不許色聲觀佛 出生諸佛不可應見
色聲如故出生佛果妙色 諸佛我等 金色大光三十二相
法身事故不可應觀真如法身 心所應見 不可因緣句法不可
法身非凡二乘不能 凡夫二乘非見法身因故兩句 因緣因緣不可
易解非見不能證見 不知世親 可知真如法身

[0776c18] 經文。攝取五分法身 如法相應菩提不以諸相菩提 不以諸相菩提。經文
下屬 來意
諸相即是菩提明相具足菩提 太子諸相菩提
不以諸相菩提可解故此不舉不以 菩提正覺五分法身慧身
修得正覺真如法身 諸相不能正覺諸法故知諸相 菩提不以諸相菩提

[0777a04] 自下第五不住生死涅槃 攝論悲智名為無住大品經意不但二行
不見生死涅槃無住。經文 菩薩不見煩惱不見涅槃 不住涅槃何故來者時眾
諸相因而菩提諸佛 煩惱有餘無餘 不住涅槃中有
第三菩薩發菩提心 諸法斷滅菩薩 譯人真諦如來
菩薩乘有法 菩薩發行 菩薩乘頗有
不見真諦 有餘無餘 苦集涅槃菩薩
不見苦集不見涅槃

[0777a24] 論文標名釋經釋經不住涅槃第三不住生死釋文不正
通達通達涅槃 實法不斷生死影像生死幻化猶如影像影像
諸菩薩涅槃住著煩惱 受生在生影像不斷 涅槃生死自在利益
不同二乘一向寂靜由此顯示不住涅槃 自下第二疑云不依福德 大菩提如是諸菩薩福德果報
偈言功德 勝果得勝得無 是故福德如是
初二斷滅諸法 斷滅因果不生次後 無我次後譬喻
不受福德無著自下第二經文不住生死 釋義二乘
菩薩不住涅槃便如來生死以為可知

[0777b18] 釋經其三不住生死一明 生死無生法我執不見生死 不受生死苦即是本性無生忍世親
生法二我本來無故二明佛身所生 不受生死苦無生忍 苦滅三明不住生死
無生死苦自然無生忍 非自然無我無生不受生死苦
無住生死因故不受生死苦 不如菩薩信解無我無生 信佛無我無生無我
信解 無我無生福智虛空等受生死苦無我生死法空無生
我執不見生死無我 無生佛身化現所生 雙結無我無生
問答不及 菩薩信解無我無生云何不受 死苦凡夫
人天無諸苦惱何況 通達無我無生無相自利利他 無量無邊受生死苦菩薩
不受生死苦無我 所生受生死苦故知 生死水火自下第三
第二生死因故不受生死 中有菩薩福德 生死善現如來
譯人校量諸菩薩福德所以 菩薩福聚
菩薩福聚 受者 修福福德
道果以此修福生死菩薩 修福不見有福不見福業 善報不受
福聚大品經菩薩行布施 布施何以布施 不得生老病死豈非
生死苦然燈佛得無無生修福不見有福不見有福 善報無住生死因故不住生死
善現世尊 福聚諸處 無量無邊何故菩薩不受
如來釋文不受修福 不著方便 生死不住生死
論說不生二種無我是故諸菩薩得法生法二我 無不二相執著福德
善道 善道故云非道 有漏如是福德

[0778a18] 自下第六三業無染何故 不住生死凡夫二乘見佛三業
不異眾人受生 威儀 佛身現行名色
觀自在意業名色 自在菩薩滿無量第三 中有說法佛語業行
流轉一切有為法三業 念處如來心所作業
具足理性事相 在此理性心法 三業化現
三業即是如來心所作用 威儀。經文 釋出其所
標名難解世親 第三疑云諸菩薩不受果報云何諸菩薩福德眾生受用分文
一明化身利物福德法身 去來福德微塵明法 化身佛說我等我法
菩薩滿化身有無 福德應報諸眾生自然如是諸佛十方之一一偈
去來去來化身如來不動於是 法界非一不異上半正解去來下半生起有人如來舉凡
二乘見佛現行凡夫 實有行住坐臥化身成道入滅不解如來
成佛行住坐臥人執 不解如來 何故不解如來即是真如
從來無後 無住住處不可得何況 大品經菩薩
菩薩諸佛從何何處曇無 諸佛無所從來何以 法如諸法即是非但
眾人 如來從來 如來佛身四威儀

[0778c06] 自下第二名色自在 淨心名色名色 在行經文。世親自下明法
化身他受用身 名色 二種方便如是佛說我見人見 二觀不分中有
善現如來善現 佛言中有塵界 以為細作方便色身
二種方便善男子 佛地三千世界微塵 方便三千世界微塵即是
身為微塵微塵世界微塵一切眾生色身微塵諸眾生 色身愛憎
色身微塵一切 生色微塵名色 攀緣作意菩薩世界作意攀緣
三千世界色身何須 世界一切眾生色身 色身影像便
三千界色身便 三千界微塵色身 微塵微塵 眾生色身微塵
(本文) 。阿僧 顯微無數 何須自言微塵無數是以
中有不明 色身細作 便顯色
非微塵所見方便色身微塵微塵世親 微塵法化
煩惱法界 三身一異世界微塵 微塵示現煩惱
上半法界 故云下半煩惱 證法虛空
法身中經四重一世界 初一
成法法身唯一無二法佛受用依法一一大化
菩薩一一塵土 化身凡夫二乘所見其他受用 變化如初菩薩
所見報佛百葉三千界 釋迦牟尼初心凡夫二乘 初地所見
化佛三千界由此三千界 一佛如何一佛法華六根 成立所見佛身千葉
初地菩薩所見 菩薩所見國土釋迦牟尼大小菩薩
不得菩薩自身身量所見 千葉大小相稱中說盧舍那 (受用) 。蓮華座
復現釋迦 菩提樹一時成正覺 釋迦千葉各各大化四善根菩薩
所見唯有便 非聚非唯聚集差別第二
三身非一上半微塵即非 化身法身非一次且 塵界非一法身化法
化身 後半世界非界 可知長行如是三千
世界一合相但凡 音聲凡夫顛倒世親 古德
大師既往 未成鄙見

[0779b27] 善現中文分為名色二相 第二名色二相 色身明相非有無相觀佛
世尊如來三千名身明見非有無生名身 色身
相見能所相見皆可何故色身威儀
色身去來 無成 相分相分無依
中有一直三反四重 論文標名 釋經釋經名色
名色 方便見方便微塵還有
二義世尊細作方便 甚多細作方便善現 細作方便自說
非微塵所見方便 何故前言甚多 三反非有所見
方便 甚多實有
第一義信行地中 微塵非微塵即非故知 非微塵第一義一切
何故微塵凡夫二乘 能破微塵微塵第一 中有微塵此等妄執微塵
第一義微塵 四重何故前言微塵第一義 微塵第五
成佛微塵非微塵故知 非微塵論說世尊微塵非聚 微塵以此不成
自知言明微塵體空色身 二乘自知何須
所見方便上來二種方便 明相非有名身見分 非有。經文可知論文
世界有情名身 身界世界即非

[0780a22] 自下第二名色能所無相 無生不生無生文中 世界第二指出
如來第三何以 何故微塵即非世界即非 世界次第指出
名身實有皆是妄想中一妄想世界微塵 皆是妄想何故不舉色身一合相
色身破相破相 實有二種 相字真諦
即是八分 分別妄想積聚妄想 妄想不合妄想
不合相違妄想煩惱妄想我所妄想 我所煩惱自性妄想
諸法自性自性分別差別妄想執法大小好惡等差差別分別積聚妄想和合
心煩善現知名微塵 合成學人名身塵界實有即是
二種一合相二種 差別 世界 名身不可但是 微塵
色身差別微塵差別 微塵聚集善現 二執皆是妄想中一妄想
第三一合相即非 安立第一義安立一合相 一合相俗諦假說

[0780b27] 自下第三如來善現 名色名色世諦 第一義
不可說第一義 但凡 二乘不知一合相小兒凡夫言說第一義世親
音聲凡夫顛倒即是

[0780c05] 自下第二二觀不分 相應三昧不分若一 合相即非但是凡夫
諸見非見何故佛說凡夫我見 邊見諸見徵文 我見文中
第三菩薩一切法 知見信解論文等至方便 說欲方便所以中有
前已四門無想無生而言總是 所見方便故云說淨人證真俗
相應三昧不分 住處顯示 不分菩薩發心顯示何人不分
一切法顯示不分第四何方便 問答知見信解皆是不分方便問答如是觀菩薩乃至即此觀察方便

[0780c24] 世親自下第三我法無實無二得道遠離我法不無我法二種菩提二見菩提
一部無著如何 分別正解經文。解經 中有配屬問答正解如是觀
方便何方便通用問答問答正解意言云何顯示不分 雖說凡夫我人諸見
說起有分若爾何故 凡夫我人外道如來我見安置無我故經云
分別外境習氣 凡夫外道佛說凡夫妄見無有
愚夫我法假說 法名佛說假說我見 佛說凡夫我見成立
無我二乘佛說凡夫我人 佛說我人法執 般若經凡夫二乘諸見分別
諸見體空善現 凡夫二乘我見我見體空 故作唯識我空
唯識論二十數取趣 無我所執法無我法空如是
佛說施設大利 即非我相佛說我見正語何故佛說我見即非見者
我見我見還是法執 相應三昧佛教我見即非 故世不見無實虛妄
微細真如遠離 不見無實妄見我見無體不見二我
便遠離故知二見不見 生類即非讀者 第三方便
修慧我見諸見分別 相應三昧故云即此觀察方便

[0781b07] 第三菩薩乘我見非見如是知見信解一切法 非法菩薩發心
真諦並舉發行菩薩菩薩乘發行顯示何人不分 言行菩薩乘如是不分
一切法顯示不分一切法 不分非但我見如是知見信解 第四何方便不分
即此觀察方便故知方便 知見信解定慧 心智二時無漏
若爾云何知見 三句無分別知見勝解意言 無分別定慧
三句如是知者定時 諸法非法無分別 奢摩他定時
別人天眼 應知定心所知非法 非見如是如是見者
依止毘鉢舍那通理菩薩智慧 諸法明見諸法非法我見 如是慧觀明了不同
名為加行定慧如是信解定慧 正入解故依止三摩提
勝解爾時正解諸法非法 信解前知名勝無性攝論法界內證相應
勝解云何勝解三摩提自在 自在 名勝攀緣影像
勝解內法影像 名勝如是 法想
一句三句三義無妨不住法想勝解 一切法無住著想我見非見
不住法相不生法想 執著不住 前知加行知見勝解
方便不住根本二智 如是不住法想顯示無分別世親三句二智
三昧如是遠離出世論說 知見三昧名為勝解 名為遠離第二
不住法想有法安立法想第一義即非法想即非法想不共 法想相應

[0782a05] 自下第三 長行說法 流轉初中
不如無染說法說法 學佛無染說法云何為人問答 說法
善男子不如無染 論文標名正解文義 天王般若
財施法施無盡 有限無限 不盡財施世間果報
墮落退失 染心說法決定當得大涅槃 自利利人
大論財施欲界繫 三界法施得無三界 據有財施對法
無相無量 法施福德智慧正是 勸修有如
大利決定演說如是演說 受持讀誦說法是以世親 化身示現無盡佛化
作業說法有無學人 問答中有云何為人 云何為人演說
演說演說 演說演說二義體空
演說演說不可言說 演說如是演說 顛倒體空
無染相如 不動說法真如動搖 演說名利
演說如是說不貪 供養無染說法 無染說法非唯說法無染
後人無染世親諸佛 說法化身如是說是故 佛說化身 演說

[0782b19] 自下第二流轉不住生死 名為不住流轉不住 法無我觀行
即是不住生死雖說 不見生死何妨生死 生死虛妄
生死生死不能染污名流世親第六疑云諸佛 如來眾生說云何如來入涅槃
化身去來法身去來 演說便是 第六
偈言非有諸如來涅槃 有為法妙智正觀諸佛涅槃 不住生死示現世間利益不住涅槃
入涅槃法身 化身示現世間不住有為法 有為分為初一
有為法兩句 有為一句勸修 所為四相因緣和合所生
所為無漏有為二乘唯有煩惱所為 有為生死雜染沈溺有情教令 大師

金剛般若論會釋

[0782c16] (〔〕)

[0782c17] 金剛經全部五月 東大寺佛殿勸進所藏荏苒 今文十三丙子正月謄寫

[0782c21] (三十)

[0782c22] 同年六月十九廿一日

[0782c23] 二十三

[0782c24] (〔〕)

[0782c25] 己卯八月十七南京 中一

[0783a02] 辛巳十二月廿

[0783a03] 壬午四月

[0783a04] 所得一本 本文 壬午四月廿日夜成功

[0783a07]    (春秋三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0 No. 1816 金剛般若論會釋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