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Tiantai Bodhisattva Precepts 天台菩薩戒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天台菩薩戒疏上天台沙門明曠刪補 (草書滅法傳者須真)
[0580b08] 佛性常住教起從緣緣宜不同故義有廣略。或 引眾釋以顯異。或破今古驗非圓。或以綺飾 引文才。或存膚質成深致。莫非為彰教旨四
悉適時也。今隨所欲直筆銷文取捨有憑不 違先見。則以天台為宗骨。用天宮之具緣。補 闕銷釋貴在扶文。則諸家參取但自慮遺失。
豈敢呈露他人。忽漏視聽之緣。幸知源意矣。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聲聞小 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寧不精持戒品。
故得蓮華藏界懸日月以照臨。菩提樹王開 甘露而濟乏。千華千百億盧舍那為本身。十 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不可說法啟心
地於毛端。不思議光舉身華於色頂。於是別 圓大士之所同修。八萬威儀聖賢以之齊致。 況乃恒沙戒品圓三聚而統收。具六位而該
攝。既如因陀羅網同而不同。似薩婆若海異 而非異。等摩尼之雨寶普洽黎元。譬瓔珞以 嚴身功成妙覺。於是五位菩薩莫不賴此因
圓。三世如來無不由斯果滿。既為道場之直 路。只是正覺之良規大矣。盛哉難得而言者 也。題云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十重
四十八輕戒品第十者。梵則從人當體離染 為名。網就喻彰功能立號。意明諸佛對機設 教。藥病多端如大梵王因陀羅網。故云梵網。
經謂經教。詮量分別常住佛性故名為經。盧 舍那等者寶梁經翻稱為淨滿。三惑頓盡故 名為淨。萬德俱圓故稱為滿。滿淨之智自覺
覺他故名為佛。八音宣吐名之為說。菩薩等 者謂此戒法軌範妙覺之前因位大士。故標 菩薩。菩薩律儀遍防三業心意為主。舉一攝
諸。譬如大地含攝萬物故言心地。十重等者 簡法異人。禁法雖多不出輕重兩類。故云十 重四十八輕戒品。第十者案羅什法師所述
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梵網大本一百五 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九品竟明菩薩心地 輕重律儀階位差別。一品兩卷。是彼之一故
云第十。總而言之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 心地十重四十八輕戒品第十。
[0580c17] 將釋此文七門分別。初明名體。二明宗用。三 明教攝。四明受法。五明傳譯。六略料簡。七隨 文解釋。初又二。初釋名次出體。初釋名者戒
之一字也。梵言尸羅亦云毘尼波羅提木叉 等此云清涼。滅三惑之過保得解脫也。今言 戒者能防三業止三惑非故得名也。大而言
之不出四弘三聚成道知法即攝善法。誓斷 煩惱即攝律儀。願度眾生即攝眾生。況一一 誓三聚具足。況一一戒備此三心。如持不殺
止惡不生遍體離染即攝律儀。法身因也。制 行善等知法證真感報自存即攝善法。報身 因也。止惡行善慈悲為本。四悉利物即攝
眾生。應身因也。此三聚戒依大智度論義通 十種。一不缺。謂持十善性戒乃至十重。若毀 缺者無堪受用。二不破。三不穿即四十八輕。
若毀犯者如器破裂及穿漏也。四不雜念。即 欲念不起也。五隨道。六無著。謂見真諦理離 三界內見思惑也。七智所讚。八自在。此約菩
薩利他為智人所讚。九隨定。十具足。約證中 道首楞嚴禪。不起滅定現威儀。示十界身隨 形化物也。此之十種禁防三業通得名戒。軌
運身心至涅槃岸又總名乘。故有人天等五乘 差別。今之所持約事達理。一剎那心十戒具 足。事持前四因緣為境。理持後六了境佛性
中道常住。體唯一心。具含凡聖依正因果。雖 具而空。無非法界。名之為觀。即一心三觀。空 即空觀觀性真諦。持於道共無著兩戒。具即
假觀觀性俗諦。持於智讚自在兩戒。法界佛 性即是中觀觀性中道第一義諦。持於隨定 具足兩戒。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
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境智俱心能所 冥一。一而不一四六宛然。即約名字觀行位 初。俱持十戒名為菩薩。次出體者。初發圓心
從師請受。身口剋誠名為作戒。色心為體。三 羯磨竟納法居懷。作休謝往訖乎未來名無 作戒。唯實相心以之為體。故瓔珞經云。一切
凡聖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諸 大乘經無第三聚。不同聲聞律儀非色非心 以為戒體。二明宗用者先宗次用。所言宗者
要也。趣也。從始至末依體護持。趣期圓果名 為宗也。次明用者身佩聖法美德外彰。威儀 行成清嚴軌範肅然可畏。制御三惑使物歸
信故名為用。三明教攝者釋尊一化示身說 法有始有終。四種差別。謂三藏教通教別教 圓教。三藏具如俱舍婆沙。聲聞階位七賢七
聖等殊。緣覺則有值佛不值佛等差別。菩薩 則三祇百劫修相好因。並同一毘尼毘曇修 多羅三藏之學。乃至菩提樹下一念相應。三
十四心斷界內見思。正習俱盡名之為佛。同 僧布薩。無別菩薩律儀。故法華經云。不親近 小乘三藏學者而得三藏之名。即劣應身鹿
苑示成丈六金容。乃至方等會中小機所。老 比丘像是其佛也。三通教者如方等般若明 三乘人共行十地。一乾慧地 (外凡) 。二性地 (內凡) 。三八
人地。四見地 (不出觀共斷見惑與三藏初果齊) 。五薄地 (三人同斷欲界六品思惑 與三藏二果齊) 。六離欲地 (斷欲界九品思惑與三藏三果齊)
。七已辦地 (斷三界見思盡 與三藏羅漢齊) 。八支佛地 (福德深利能侵習也) 。九菩薩地 (從空出假侵小習氣及界內無 知學佛十力等法)
。十佛地 (一念相應習氣永盡與三藏佛齊也) 。此等十地前無 住行向名。後無等覺妙覺位。三人因果大同 名為通教。示勝應身魏魏堂堂如星中月。即
通佛相也。菩薩亦同聲聞律儀。三別教者如 瓔珞仁王等經明五十二位。地前屬凡名賢。 登地屬聖。或云七地入無功用。十信數進數
退名為外凡。十住入空而斷見思及斷界外 上品塵沙。十行出假斷中品塵沙。遍知四教 十界藥病。十迴向位斷下品塵沙。向後修中
伏外界無明。一分纔落即入初地。八相成道。 因果迢遰劫數叵量。觀行歷別別前別後。故 名為別。示成報身即其相也。四圓教者圓信
三障即是三德。報障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 業即解脫。依信起行。三觀圓修剎那無間名 初隨喜品。第二受持讀誦。第三解說書寫。第
四兼行六度。第五具行六度委如法華。此五 品弟子圓伏無明。即外凡位。十信之位見思 先落。故仁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
界苦輪海即內凡位。與別教十住及藏通佛 齊。十信後心破於界外一品無明入初住位 圓成八相。如華嚴所辨。與別初地功用一齊。
始終總破四十二品界外無明方成妙覺。別 而不別妙理無二。故名為圓。上根一生有入 初住之義。此之四教約於五時有多有少。華
嚴圓教兼別。鹿苑但一三藏。方等對半明滿。 四教具足。諸部般若帶半明滿。通別圓三。今 此戒經結華嚴會。即別圓教輕重頓制菩薩
律儀。法華正明佛意。卷權歸實唯一圓乘。人 法俱開依正無二。故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五佛咸令一切眾生開
示悟入佛之知見。涅槃雖明四教為息權機 扶律顯常。一一莫不皆聞佛性。故二經同味 故並譬醍醐。今從佛意圓教消釋。四明受法
者。謹依瓔珞地持高昌等文總作一十二門分 別。第一開悟。第二三歸。第三請師。第四懺 悔。第五發心。第六示相問遮。第七授戒。第八
證明。第九現相。第十陳持犯。第十一明廣願。 第十二教持戒。第一開悟者夫戒德難量功 高萬像。為九乘之軌筏運三寶之舟航。是故
經云。一切眾生因戒而有。故薩遮經云。若不 持戒者尚不得野干之身。況功德之身。又華 嚴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禁戒。涅
槃經云。若持是經而不持戒名魔眷屬。非我 弟子。我亦不聽受持是經。又月燈三昧經云。 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
少聞見能持淨戒名勝士。且戒有多途。五八 十具。剋論功報隨受者心。今菩薩戒報圓佛 果相好無邊。三達五眼十力無畏一切功德。
既發大心即上品心受菩薩戒。菩薩戒者則 五十一位圓菩薩乘之律儀也。所以經云。邊 方中國若人非人。解法師語盡皆得受。須人
人正信發志誠心。諸佛究竟證圓四德居常 寂光。於法身地起無緣慈。等念群生猶如赤 子。我等愚冥日用莫知。三界輪環四生沈溺。
唯圓妙覺究盡無明。故發圓心而希圓行。知 因感果驚覺常情。故名開悟。已開悟竟。第二 歸依三寶。略明三種三寶為所歸依。一住持。
二別相。三一體。一住持三寶者人能弘道萬 代之所流傳。道藉人弘三寶於斯常住。則剃 髮染衣為僧寶。黃卷赤軸為法寶。泥木素像
為佛寶。二明別相三寶者十方三世法報應化 為佛寶。所說法門為法寶。除妙覺外菩薩二 乘為僧寶。三一體三寶者實相圓理名為一
體。即一而三無非祕藏。如世珍奇故通名寶。 何者心體覺知名佛。性體離念名法。心體無 諍名僧。凡聖始終此三具足。佛已修已證應
物現形。別相住持功由一體。我等理是。如氷 在水。若欲融氷善須方便。擬趣佛果非修不 成。今始覺知正向此三為歸依處。教言弟子
某甲等願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兩足尊。歸 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 (三說) 。弟子某甲等願 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 僧竟
(三說) 。從今已往稱佛為師更不歸依餘邪魔 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哀愍故 (禮三寶) 。受三 歸竟。第三請師。凡為師者應具五德。一堅持
淨戒。二年滿十臘。三善解律藏。四師師相授。 五定慧窮玄。師應教言。弟子某甲等今從大 德求受菩薩戒。唯願大德於我不憚勞苦慈 愍故 (三反)
。次請和上。弟子某甲等奉請釋迦如 來應正等覺為和上。我依和上故得受菩薩戒 慈愍故 (禮一拜) 。文殊師利為羯磨阿闍梨。彌勒
菩薩為教授師。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為尊證。 一切菩薩摩訶薩為同學等侶 (詞句同前) 。次應教乞 戒。云大德今正是時。願與我授菩薩戒。次戒
師應起為白諸佛。唱言。仰稽首十方一切諸 佛及大地諸菩薩僧。此諸菩薩求我。某甲欲 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諸菩薩已是
真實能生深信成菩提願。唯願諸佛憐愍故 施與菩薩戒 (三說) 。請聖為師為證明竟。十方諸佛 神通道眼皆見聞我如對目前。向之懺悔。第
四懺悔者夫戒是白淨之法。身器清淨乃可 堪受。故先教懺悔洗滌身心。如浣故衣方受 染色。然如來示滅向二千年。正法沈淪邪風
廣扇。眾生等薄福生遇此時。縱有聽聞莫能 信受。良由惑障深重見執堅強。若不改往從 來罪無由滅。若罪不滅戒不發。故解脫難期。
然懺悔法有其三品。上品懺者舉身投地如大 山崩毛孔流血。中品懺者自露所犯悲泣流 淚。下品懺者隨師口言陳前罪咎。今請十方
諸佛諸大菩薩而作證明。諸佛菩薩大悲弘 誓欲令眾生如佛無異。然須行者三業清淨 方可得戒。如請大王先須莊嚴舍宅。亦如濁
水日輪不現。三世諸佛皆因此戒而得菩提。 故須先運逆順十心為懺悔本。師應教言。弟 子某甲等與法界眾生仰稽首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三寶釋迦牟尼當來彌勒十二分教真如 藏海諸大菩薩緣覺聲聞證明弟子披心懺 悔。從無始來至于今日縱身口意。內計人我 外加惡友具造十惡五逆四重。毀謗正法一
闡提罪。殺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 (約佛在世別行 五法布薩羯磨) 。出佛身血壞和合僧焚燒經像。身四威 儀損傷含識。盜三寶物及餘趣財。顛倒邪婬
污染梵行。誑惑三寶欺詐一切食噉血肉無 慈愍心。或食五辛薰穢三寶。飲酒狂亂破 壞善法。侵僧鬘物打詈呵責出家在家持戒
破戒。或奪袈裟逼令還俗策役驅使。或斷命 根不隨喜他一毫之善。唯遍三業廣造眾罪。 事雖不普惡心遍布。晝夜相續無有間斷。覆
諱過失不欲人知。魯扈底突不怖惡道。無慚 無愧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故於今日對十方 佛深信因果。生重慚愧生重怖畏。發露懺悔
斷相續心。發菩提心斷惡修善。勤策三業翻 昔重過隨喜凡聖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 福慧。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能拔我等一切眾
生從二死海置三德岸。唯願三寶慈悲證明 (一說) 。 懺悔既竟身器清淨堪盛法食。第五發心。言 發心者發菩提心。菩提梵音此翻為道。道心
語通。今依圓佛發圓道心。圓道心者我心佛 心及眾生心三無差別。理雖無別事證天殊。 故學佛慈悲發佛弘誓。滅惡生善功唯菩提。
如師子筋絃遍聞一切生於眾善。如那羅延 箭貫徹鐵圍遍滅眾惡。故密藏經云。滅重重 十惡發權道心畢竟無餘。況發圓心諸發之
最。無發而發遍法界發名圓發。一者眾生無 邊誓願度度十界眾生故。二者煩惱無數誓 願斷斷十界三惑故。三者法門無盡誓願知
即惑成智故。四者佛道無上誓願成即生成 滅故。此之四心諸佛之種紹三寶位。一切諸 佛等證三身無不因此。一發之後訖至涅槃
誓無退轉。又有四心菩薩須發。一觀眾生如 佛。二如國王。三如父母。四如大眾。汝等能 發此心不 (答能) 。既已發心。次問遮相。相即三聚
遮謂七遮。言三聚者瓔珞經云。攝律儀戒謂 十波羅蜜即止惡也。攝善法戒謂八萬四千 法門即行善也。饒益有情戒謂慈悲喜捨利
樂有情。已知戒相復發道心懺除罪垢堪得 受戒。若有七遮不在受限懺亦不滅。我今問 汝當隨實答。汝不出佛身血不 (答無) 。二不殺父
不。三不殺母不。四不殺和上不。五不殺阿闍 梨不。六不破羯磨轉法輪僧不。七不殺聖人 不 (謂證四果等並答無) 。若無七遮堪得受戒。起深重心專
注諦聽莫生異緣。今正是得戒之時必須剋 心傾仰於師。如完器承物莫餘思想。已問遮 相。第七授戒。汝等諦聽。汝今於我所求受一
切菩薩淨戒。求受一切菩薩學處。所謂攝律 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等淨戒此諸 學處過去一切菩薩已受解已行成。未來一
切菩薩當受當解當行當成。現在一切菩薩 今受今學今解今行當來作佛。汝等從今身 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 (三說三問三答) 。第
一遍竟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注於汝等身 心。第二遍時此妙戒法測塞虛空雲集頂上 (次說第二遍) 。第二遍竟更說一遍。即入仁等身心清
淨滿足。勿餘思慮。然此戒法無有形色流注 仁等身心不覺不知。向有形色猶如天崩地 裂之聲 (次說第二遍) 。三羯磨竟已具戒法即是菩薩。
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云云) 。已得戒竟。第八證明相。弟子眾等仰稽 首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此
娑婆世界南贍部洲人主地大唐國某 州 縣某 寺僧伽藍佛像前有眾多佛子。今於我所受菩 薩戒竟。我已作證明。唯願諸佛諸大菩薩慈 悲亦為作證明 (三說)
。已證明竟。第九現相。若上 品心受得戒時。十方佛前有種種相。涼風異 香異聲光明。彼彼菩薩問彼彼佛。何因緣故 有此相。彼佛答言。此相現去某方某處有眾
多菩薩。於某師所三說受菩薩戒竟。今請證 明有此相現。彼彼菩薩咸生歡喜各各皆言。 如是等極惡之處具足煩惱。惡業眾生能發
如此極勝之心受菩薩戒甚為希有深生憐 愍。於汝等所起堅固梵行之心宜應志心護 持。不惜身命勿使毀犯。第十廣陳持犯如下
消釋。旦示十重。若諸菩薩已於戒師所三說 受菩薩戒竟。若自殺人若教他殺人非真菩 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報墮地獄
不如意處。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不得犯。能持不 (答能) 。盜錢滿五。婬大妄語酤酒 與人。說於菩薩聲聞四眾名德之過。自讚 己
功毀他高勝。罵辱乞者慳法慳財瞋上中境 不受懺悔對眾謗毀大乘三寶。若自謗若教 人謗 (詞句同前) 。已明持犯。第十一教發廣願。上明
發心四弘總願受律儀戒名為起行。今更總 別重發願。迴因向果迴己與他成菩薩之德。 弟子某甲等願以己受戒所生功德迴施法界
眾生。未離苦者願令離苦。未得樂者願令得 樂。未發菩提心者願令發菩提心。未斷惡修 善者願斷惡修善。未成佛者願早成佛。又以
如是懺悔受戒所生功德願共一切眾生捨此 身已。生極樂世界彌陀佛前悟無生忍得大 神通。遊歷十方奉事諸佛。恒聞無上大乘正
法。諸佛行願圓滿具足。又以此受戒懺悔所 生功德願共一切眾生。從今身已往永離三 惡身永離下賤身永離不自在身。常於佛法
中清淨出家精修梵行為一切眾生作大善知 識。又願一切眾生聞我名者發菩提心。見我 形者斷惡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
者早得成佛。發願已禮三寶。已發願竟。第十 二教持戒令誦戒本有所不戒解一一銷通。 念佛誦經思惟修集。具如下文隨戒消釋。五
明傳譯時代者。即大秦弘始三年。有西國 三藏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來達漢境光顯大 乘匡維聖教。於逍遙園 (或云於草堂寺) 。傳譯經論三百
餘卷五十餘部。梵 納一本第十心地最後誦 出兩卷成文。上卷明菩薩階位下卷明菩薩律 儀。纔翻譯訖于時。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
人請從受戒。融等筆授咸同誦持。仍於下卷 偈頌之後獨為一軸。自云此等戒相出自梵網 經律藏品內。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及王千子
授菩薩戒法。第六料簡者問無作戒體唯實相 心。緣體護持。因果宗趣亦唯實相。如何差別。 答體是宗教之宗。不即不離。譬如屋空與梁
柱等。空譬於體梁等譬宗。不即不離思之可 見。應知體是能持能領之心。相宗是所持所 領之戒法。問涅槃篇聚並是別教菩薩律儀。
云何而言此菩薩戒別圓菩薩同稟。答別教菩 薩行布而修。四教法門無不行學。故涅槃次 第五行軌範別教之人。初心厭世出家白四羯
磨先稟藏通律儀禁防三業。故先明篇聚乃 至十戒五支名戒聖行。豈非漸具十重四十 八輕。故知此二義通別圓菩薩毘尼之藏。問
若爾教利根有入別圓之義。亦應有此律儀 之分。答且約當教鈍根。未稟佛性之戒同依 三藏律儀。利根被接入於別圓。還從能接名
別圓人。或有接入之義。故四教外別立位名。 問聲聞制於身口。菩薩唯制於心。云何三藏 三乘同稟五篇七聚。答大小律儀俱制三業。
自行化他之異故得大小乘名。小戒若不制 心方便蘭吉從何而立。菩薩雖云剎那造罪 殃墜無間。但云剎那為無間因。十重四十八
輕莫不皆從身口具緣而結。況三藏菩薩是 彼小中之大。對此料簡殊不相應。問如前十 戒乘戒互通。如何取別。答制教所明從禁
惡邊而得戒名。化教所明從修禪學慧而立 乘稱。此則別也。若其通者三學相須如目足 並能運載所趣之處通得名乘。並有斷惡之
能十總名戒。今菩薩戒三義互通。從制止惡 名之為戒。從制起行常住慈悲則是乘也。故 一一戒乘戒具足。戒即法身乘即般若。乘戒
不二慈悲應化即是解脫。解脫德假觀為因應 身為果。般若德空觀為因報身為果。法身德 中觀為因法身為果。故知戒戒三聚互融。三
觀三身相即。三聚三身既無優劣。四十八輕 十重等持心性寧有淺深。假分乘戒兩名。一 一無非實相。方是圓融菩薩戒也。故序中云。
一切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言可驗 矣。不別而別輕重宛然。止惡為正文廣。起觀 是傍語略。從多從正律儀防禁三業義邊名
菩薩戒。第七隨事依文銷釋。梵網大本彼 文銷釋。梵網大本彼之一品但是正說。今乃 義開以為三段。從偈初訖長行清淨者為序。
次從佛告下訖現在諸菩薩今誦為正說。此 下盡卷即第三勸說流通。就初序為二。初偈 頌明舍那發起。次長行明釋迦勸發。初文又
四戒三勸。四戒者一舍那二釋迦三菩薩四 眾生。三勸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此之四 戒得之有由。根本傳授得記成佛。所以勸受
受已須持持已須誦使佛種不斷。初十一行 半偈為三。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說戒傳授釋 迦。次是時下三行三句明釋迦迹佛授諸菩 薩菩薩授諸眾生。三從諦聽下盡偈明勸信
受持。此之三序悉是釋迦所說。雜有經家之 辭。初為二。初二行半明本迹。次一行一句明 人法。初又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次一行半
明釋迦迹化。三半行總結本迹。初文者上句 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兩 報。初言我今等者常樂我淨四德之我也。經
云無我法中有真我。謂報身如來智斷俱圓 四德究竟名為淨滿。舉一攝三故云我今等。 攝論明報身有二。一自受用報。謂稱法界實
成依正無礙。唯佛獨居妙覺同類自能相見。 二他受用報。為地上菩薩於實報土現身說 法令彼見之。此自他報身逗行布教歷別之
機。勝劣兩應逗藏通機。報應二身以法身為 本。言法身者毘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機應 咸圓猶如虛空無擇時處。一三相即。舉一具
三言不累舒。隨機別顯故標報身及明主伴。 下句明依報。言方坐等者。方者正也。安住正 法處在蓮華臺故云坐也。言蓮華者如來所感
蓮華世界。世界之下蓮華為臺名蓮華臺。故 華嚴經云。華擎十世界。所表有二。一表舍那 處穢不染。二表因能感果。蓮華四類。人中蓮
華十葉已上。天上蓮華百葉已上。菩薩蓮華 千葉已上。妙覺蓮華量等法界。一一互融可 謂依正二報圓滿。又云華藏者體能包含十
方法界。十方法界現一塵中。猶如帝網重重 無盡。不橫不竪出過思議之表故名華藏。次 周匝下明釋迦迹化。望千百億國釋迦則千
釋迦為本。千百億為迹。成兩重本迹。若望法 華並迹中本迹。於中又三。初明迹中之本。二 明迹中之迹。三明本之與迹皆成佛道。初言
千華上者亦言千葉現千釋迦。一華一佛三 千大千世界故有千佛淨土。此即二住明分 身也。初住分身百佛世界。二住十倍。華嚴二
住已去多明別義。故於二住辨圓成相。後後 之位身土叵量。次明迹中之迹。初句舉一華 一佛生百億國。國者是一四天下之名也。所
以一三千大千世界小千有一千四天下。中 千具千千。千千即十億。大千千倍即有萬億 四天下等。經云百億即小數萬萬億。億有百
百。大數百百為百。故云百億。於萬億國萬億 南洲各一釋迦。故云一國一釋迦。第三文者 萬億南洲菩提樹下一釋迦與一華一釋迦同
時成佛。千佛世界總有一千箇萬億釋迦與 千釋迦放光互照。華臺名舍那華葉名釋迦。 釋迦為伴舍那為主。主伴相關受法王職。同
時成佛故云各坐等。如是下第三結。初句結 迹身。次句結本身。明千釋迦及千箇百億釋 迦並以舍那為本故云如是等。千百億下第二
明人法於中又二。初明人次約法。初文三句。 初明能化之主。次明所化之機。第三明能化 所化俱詣本佛。故云至我所。我所即舍那也。
聽我下第二約法為二。初句誡聽。此戒是十 方三世諸佛之法。只得稱誦不云說也。甘露 門者第二歎戒功能。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
譬因此戒得至涅槃四德之理。甘露家門名 甘露門。門以能通為義。教能通理故也。是時 下第二釋迦迹佛傳授菩薩。菩薩授諸眾生。
於中又三。初明經家敘釋迦傳授之緣。次明 釋迦傳授諸菩薩。三勸菩薩授諸眾生。初文 三。初出戒相重輕之數。次戒如下歎戒功用。
三微塵下勸菩薩受持。初文前三句敘千百 億各還本位。次兩句敘誦本戒。謂此戒法諸 佛所師。故云本師戒也。次歎戒用中律儀戒
能圓止三惑之惡。譬日月破暗。善法戒能圓 修三觀之善。譬日月照明。饒益有情戒止觀 兼具能嚴法身。如瓔珞珠。是故經云老少中
年服常好故。第三勸菩薩受持為二。初兩句 總舉功能。次兩句正勸。餘二如文。諦聽下勸 信受持為三。初明所誦之法。次大眾下勸信
受持。三大眾下結勸。初言戒藏者此戒多含 三聚萬善故名為藏。別別解脫從果立稱云 波羅提木叉。木叉解脫此彼音異也。次勸人
信受又三。初勸信次一切下勸受。攝即受也。 三眾生舉位釋結勸之意。言即入佛位者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依性發心受三聚戒。稟佛
戒法名入佛位。故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是肉 眼名為佛眼。初二句用同方便位。次二句明 同證真位。佛位名通有真有似。始終名字觀
行相似。一念證中得法身本。初阿後荼分證 大覺名真佛子。故身子得記。入圓初住乃云 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故云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爾時下第二釋迦序為二。初經 家敘次釋迦自說。初又三。初敘佛欲結戒。次 敘放光表瑞。三大眾願聞。初又四。初舉時標
出化主。爾時者當爾之時也。謂是迹佛從本 佛舍那受旨迴時。故云爾時。釋迦姓也此云 能仁。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身口意滿故得
名也。初坐下第二標處即菩提樹。亦云道樹。 樹下成道。道與菩提彼此音異。在摩竭國於 此樹下有金剛座。賢劫千佛皆坐此座而得
菩提。今釋迦主伴迹示新證故云初坐等。成 無上覺者第三明得道。謂華嚴會示現初成 為大根性結菩薩戒。故華嚴云於菩提場始
成正覺。名號品云。舍那迹名釋迦牟尼。若小 機所見鹿苑初成。後乃因事制於篇聚。釋迦 名同初成見別。今辨異彼故下文云初結菩薩
波羅提木叉。初結下第四出所結之法。於中 為四。初標名次孝順下明能成勝因。三孝順 至道下明能成勝果。四孝名下結異名。初文
言初結者。十地論云佛成道後第二七日也。 次文言孝順等。孝謂志心敬養。順謂隨從尊 命。從誰孝順略舉三境。一父母生育恩。二師
僧訓道恩。三三寶救護恩。言父母者過現曾 生養育於我。輪迴六道並是父母。為是義故 起無緣慈悲。竭誠敬養令發道心拔苦與樂。
二師僧恩者。和上闍梨並名師僧。和上名力 生道力由成故。闍梨名正行糺正我行故。故 書云。非父母以無生。非師長無以成。非君王
無以榮。民生在三事之如一。今闍梨和上三 學訓誨。三身由此生。近導始末三德由是而 成。自行化他光顯聖旨。住持佛日名稱普聞。
入位證極功歸師友。如此榮益遍於法界體 等虛空。豈同世榮一界一國而已。故知師僧 能生能成能榮三事具足。自非緣理持戒三
聚為心以法供養為上為最。餘焉能報一句 之澤。三三寶者三世如來自證常樂垂形十 界俯遂機緣。夙夜惟念破惑授記宣五味法 極濟無邊。張八教網為種熟脫。流通永劫
由菩薩僧。或實或權本迹難測。為大為小 匡輔法王。像末邊方感遇遺風。一經於耳千 劫不朽。況思惟修習解脫良因。豈非三寶之
力。故須學佛慈悲行菩薩行名孝順三寶。問 僧寶與前師僧何別。答師僧名寬體狹局我 所承。僧寶名體俱寬該通三世 (云云) 。第三能成
勝果中。孝順至道等謂順極道之法也。第四 會異名。謂行此孝即順教無違名為持戒。故 言孝名為戒。戒能制御三業止滅諸惡故云
亦名制止。佛即下第二放光表瑞。將說此戒 放金光以為表兆。驚覺常情令眾集故。是時 下第三敘眾集願聞為三。初總標。次諸菩薩
下列名。三合掌下總結願聞。初如文。次列名 中初菩薩者道心眾生也。次色天。三六欲天。 四人王。初言十八梵者色界四禪總十八天。 初禪三天。一梵眾
(謂梵民) 。二梵輔 (謂梵臣) 。三梵王 (謂梵主) 。 二禪三天。一少光 (身光少故) 。二無量光 (光量多故) 。三極光 (光體
遍故) 。第三禪三天。一少淨二無量淨三遍淨 (例上釋之) 。 第四禪九天。一無雲 (下地有雲上地無雲名無雲) 。二福生 (勝福往生 也)
。三廣果 (勝福感果故名廣果) 。四無想 (修無心定因生彼天故名外道天) 。次五 淨居天。離欲煩惑名淨淨身所止曰居。一無 繁
(初離繁雜故名無繁) 。二無熱 (離於下地熱故煩惱) 。三善現 (果德易顯故) 。四善 見 (漸見清徹故) 。五色究竟亦名大自在
(五淨之極故) 。正理云。 過此淨居有天名大自在。初地菩薩而化於 彼。六欲天者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 (亦云三十三天) 。 三夜摩天
(此云時分) 。四兜率陀天 (此云知足) 。五化樂天六他 化自在天。十六大國王者。一央伽。二摩竭。三 迦尸。四尼薩羅。五跋祇。六末羅。七支提。八
跋沙。九樓居。十槃闍。十一阿濕波。十二婆 蹉。十三蘇羅婆。十四乾陀羅。十五劍浮沙。十 六阿梨提。西土諸國甚多略列十六大國王
也。問諸經集眾或有來不此議云何。答聞法 由乘急。人天持戒資。乘戒俱急以人天身值 佛聞法。乘急戒緩為餘趣身值佛聞法。戒急
乘緩雖生人天不見佛不聞法。乘戒俱緩報 生餘趣又不聞法。乘有大小信法不同。戒有 三品受報優劣。故使諸經明同聞眾多少差 別 (云云)
。合掌下第四總結時眾願聞可見。佛告 下第二釋迦自說又三。初明自誦二釋放光 三勸受學。此三各二。初文二者。初舉自誦。汝
等下第二勸化。言一切發心者通舉博地。初 發圓心稟受此戒即須誦持。外凡之初名字 位中。故言一切發心。越却外凡五品弟子及
十信位超取十住已上諸位。故云乃至。十 住初聞妙理故云發趣。次入十行增修善根 名為長養。十迴向位堅修善根名為金剛。金
剛後心所依轉勝故名十地。文從真位不云 十信。今略列名令知圓乘諸位始末。言十信 者十心之中以信為本故言十信。一信二念
三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 願。始從名字外凡五品無不具十。三惑全在 未得十名。此之十心一一皆十。故瓔珞經云。
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為本。故一一位皆 言十也。乃至妙覺名異義同。十法皆大轉名 十大。即是位位用於十法成一圓教菩薩大
乘。此即法華大車之義。一其車高廣譬觀妙 理三德佛性為不思議境。即入信心。二張 設幰蓋譬無緣慈悲拔苦與樂。即入念心。三
安置丹枕譬止惡行善安心定慧。即入進心。 四其疾如風譬明達之慧圓破三惑。即入慧 心。五車外枕譬識持犯通塞。即入定心。六有
大白牛譬道品調適正語正見。入不退心。七 又多僕從譬於起誓對治助開。入迴向心。八 遊於四方譬知次位十發趣等。入護法心。九
自在無礙譬安忍外凡違順名利。即入戒心。 十直至道場譬離十信法愛令至發趣。即入 願心。一信有十信一法有十法。一信既爾餘
九准知。次明十住位中。十發趣心依梵網列 名。一捨謂三因開發證平等理。即是第一觀 不思議境。二起大慈悲持三聚戒。三忍即第
三巧安止觀自利利他。四進即第四破法遍。 五定即第五知通塞。六慧即第六道品調適。 七願即。第七對治助開皆由願力。八護法即
第八識次位使法不濫。九喜即第九安忍違 順由法界喜故。十頂即第十離中道法愛居 九心之頂。十行位中十長養者慈悲喜捨施
好語利益同及定慧。善觀妙境入無緣慈。發 無作弘誓入大悲心。善巧安心而稱法界喜 名為喜心。緣性破法三惑俱遍名為捨心。於
苦集等事達道滅等理名識通塞。即入施心。 無作道品善能調停正語業命名好語心。以偏 助圓名利益心。八知次位不同而同。圓理無
二名為同心。安忍違順稱稱楞嚴定。不著法 愛名中道慧。十迴向位十金剛者。一信二念 三迴向四達五圓直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
慧十不壞。圓智觀境名為信心。堅固慈悲名 為念心。法界故名迴向。圓體三惑名為達心。 於塞得通名圓直心。道品趣前名不退心。正
助合行皆摩訶衍名大乘心。緣理辨位名無 想心。堅固安忍名為慧心。法愛無著名不 壞心。言十地者一體性平等地。境智不二也。
二體性善慧地。緣理發心也。三體性光明地。 巧用止觀名光明也。四體性爾焰地。圓破法 遍如焰燋炷。五體性慧照地。善知通塞也。六
體性華光地。因中道品名為華光。七體性滿 足地。正助無闕也。八體性佛孔地。決定分別 次位無濫。九體性華嚴地。安忍違順身心端
美如華莊嚴也。十體性入佛境界地。離真法 愛心更一轉入等妙覺名佛境界。故佛十法 而得大名。一觀不思議境名為理大。二發慈
悲心名誓願大。三巧安定慧名莊嚴大。四破 法遍名智斷大。五識通塞名遍知大。六道品 調適名為道大。七對治助開名為用大。八識
次位名權實大。九能定忍名利益大。十無法 愛名無住大。故知圓乘十法始終自他具足。 御車達到猶名為車。是故諸位菩薩皆誦。問
上釋十法對名不同者何。答一法具十法法 互融隨義轉釋無得定執。問華嚴經云。初住 菩薩得法身本。分身百界像供佛。利生諸位
功德無不具足。後後之位何所以耶。答言具 足者分具足也。如燈照暗。暗多燈多。初燈雖 明寧及後後。是故下第二釋光明。二者。初直
標次有緣下列因緣之相。初言戒光者戒能破 惑故聲光為表。次文又二。初歎體德次舉宗 趣。初言有緣等者緣因即聖應。機應相關致
戒光緣理而誦。實理無作故非青等。故妙經 云。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戒 體無盡故云光光。此之戒體凡聖一如。故勸
大眾受持誦學。問上釋戒體云實相心。今言 非心如何得同。答實相之心不同頑礙故云 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別故云非心。不同六
道之有。不同二乘之無。故云非有非無。理亘 始終故云非因非果。從迷辨異。是故云非。從 悟本同心等俱是。不即不離妙在其中。妙心
實相雙非一切以為戒體。雙照一切名宗名 用 (云云) 。次諸佛子下舉宗趣中。言諸佛子等 者。諸佛舉極果菩薩約真因。即初住已上等
覺已還。大眾者總該內外凡也。略舉此三。 修之與極分分定慧而成立者由戒為本。本 亘初後即宗趣也。是故下第三勸學二者。初
勸受持誦學。佛子下第二釋出勸意。初言受 持等者受謂受戒。三業領納名受。順受防護 名持。對文宣唱名讀。背文通利名誦。修集義
理名學。次文先誡聽。若受等者列受等眾。舉 一攝諸故但云受。具足應云若受持讀誦善 學佛戒者等。國王者小曰邦大曰國。三陽並
列像乾道以成三。一氣中表聖人之得一。故 易云。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一能三所。所謂三 才即天地人。以一貫三云國王也。王之所生
故云王子。百官者總舉諸官全數是故云百。 如云百姓。非即百人而已。宰相者輔王論道 經緯國事協理陰陽。宰主之相故名宰相。比
丘者此云勤事男。比丘尼此云勤事女。從小 入大。二眾通須。無色無身但列欲色。非前後 類並名庶民。民者人也。生等五種皇家掌門
名為黃門。欲界男女通有貪婬。此舉最多乃 至衒賣云婬男女。古因犯罪身屬於人以為 賤役名為奴婢。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
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 羅伽。摩睺羅伽頭上有角餘分同人。非人鬼 道之中變通勝者曰神。中下之類名鬼。善神
之類金剛密跡名金剛神。雖是大權菩薩示 為亦須引實受三聚淨戒。諸天龍等現身為 人受菩薩戒名變化人。利根畜生解人語者
亦得受戒。雜類猶多略列如上故云乃至。戒 為伏斷之因故云第一清淨者 (序文竟) 。佛告下第 二正說為二。初明十重次明四十八輕。初為
三。初舉數勸持。次別釋。三結勸。初文又四。 初舉數。次若受下誡勸誦文。初明不誦有損 闕於慈悲弘誓云非菩薩。身口離文識心疎
野。思修佛性覺悟情乖。但緣六道為懷故云 非佛種子。我亦如是等者舉果勸因也。三一 切下舉例勸學。三四已略下結說勸持。第二
別釋十重為十。初殺人戒菩薩萬行慈悲為 本。視眾生猶如父母。六道輪轉互不相知。故 下文云。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傷慈之甚。
是故先制。所言殺者斷彼命也。從識初託訖 于老死斷彼連持相續之命並名為殺。通緣 有二。一稟菩薩律儀。二住自性非顛狂等。此
通諸戒故名通緣。下不復出。別緣具四。一是 人二人想三有殺心四命斷便犯。闕緣結輕。 一一戒中通具三意。初制止惡。次制行善。三
舉過結犯。初文又三。初標人列於殺事。次因 下列成殺業。三乃至下舉輕況重。初言若佛 子者通指之辭。謂發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從
佛法生通名佛子。若自殺下列殺事五句不 同。初自殺有二。一殺自身二殺他身。殺自身 有三義。一惡心自殺。二厭身自殺。並違聖教
俱結輕垢。故經云。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 也。三為生為道亡身濟物。如薩埵王子等。是 故下文令捨自命等則得福無犯。二自殺他
具緣犯夷。次教他殺者。教他殺人彼人未死 能教前死亦犯重罪。何以故戒無盡故不同 小乘順權文說命終戒失結方便蘭。三方便
讚歎殺者。見他正殺歎其德也。一讚能殺之 人。二讚所殺之法。如律中云用此惡活為等 名方便讚歎殺。四見作隨喜者約於已殺隨
喜之也。若見若聞皆隨喜故。五乃至呪殺者 殺相猶多。刀杖坑穽藥毒等類。呪殺希故越 却多種而云乃至。如呪咀人令其命斷等。次
列成殺業中四句不同。自有殺心為因。刀杖 等為緣。造趣方便為法。以殺為務名業。三舉 輕況重故云乃至有命者。故知除人之外並
犯輕垢。下文雖無別條義推應爾。如制春夏 放火非護生草木。及護損傷物命。但結輕。次 是菩薩下制令行善。言常住慈悲心者無緣
慈悲。與理相稱。體同法界實相故名為常住。 三而反下舉過結犯。言波羅夷者此云他勝 處。緣理持戒當感聖果名為佛事。即自勝處。
毀禁墮獄名為魔事。即他勝處第二不與取 戒。非理侵奪失命損道莫不因茲。此之一條 實德人之未免故次制也。別具四緣。一盜有
主五錢已上之物。若盜己物不成重也。二有 主想。三有盜心。四舉離本處便犯。闕緣犯輕。 就文亦三。初制令止惡。次而菩薩下制令行
善。三而反下舉過結犯。初文為三。初標名列 於盜事。次列成盜業。三乃至下舉輕況重。初 文言自盜者自盜人五錢已上物也。教人盜
者設不潤身損境過深並結重也。方便盜者 或因寄附或因市易以短換長以麁易細。但 有盜心損五錢已上並結重也。呪術取物名
為呪盜。次文盜因者自心為因。外助為緣。施 功造趣為盜法。常思盜事為務名盜業。第三 舉輕況重。鬼神為主不擲籌。從乞劫賊之物
此心未斷。一針一草五錢已下並犯輕垢。故 舉為況。次制令行善中。佛性等者緣佛性理 順佛教法。同體慈悲以之為本。助成隨喜。一
切之人令生五度之福智慧之樂故云應生 等。三舉過結犯如文。第三行非梵行戒。大論 云。婬欲雖不惱他眾生心心繫縛。私情逸蕩
因果輪迴。漂溺愛河流轉五道莫不由此。故 次制重。別具四緣。一是有情男女。二有婬心。 三與方便。四與境合便犯。闕緣犯輕就文亦
三。初標名制令止惡。次制令行善。三而反下 舉過結犯。初又三。初明所犯之事。次明成業。 三乃至下舉人女等。為況。初言自婬者一自
婬自如軟脊者亦犯重也。二自婬他具緣犯 重。教人婬者樂不及身但得輕垢與聲聞同。 一切女人等者除狂迷也。次文言因緣等者
染心思惟為因。邪想嚴飾為緣。姿則軌儀為 法。念念趣成前事為業。第三非人女等況中 言鬼神女者。了自心中請彼現身行非梵行。
及男二女二名為非道。並得重罪。自餘故漏 等皆結輕垢。次而菩薩下制令行善。言淨法 者起佛性觀體離三惑。自行化他故云淨法
與人。三舉過結犯中言六親者六人之親也。 一父之親謂祖父母及姑叔等。二母之親即 姨 [女*舅] 等。三 己 之親即父母兄弟及本時妻子
等。四妻之親即妻姊妹等。五男女之親謂新 婦等。六兄弟之親所謂嫂等。此有二義。一染 心於彼一境即生他一切人染心不擇六親等
故云反起。起即生也。二自於一切起非梵行 不擇畜生六親等境為他起惡之因故云反起 一切等。此即穢法與人令他起穢。乖上淨法
與人令他斷惡故云反更。而結過也。第四大 妄語戒。未得謂得誷聖誑凡。惑動時俗抂招 名利故得重罪。別具五緣。一是眾生。二對有
情想。三起欺誑心。四說過人法。五前人領解 便犯。關緣結輕。就文為三。初標名制令止惡。 次制令行善。三舉過結犯。初文亦三。初明犯
事。次明成業。三舉輕況重。初言自妄語者。若 言得四果八人見地已上乃至六根清淨初住 已上次位得重。若說得五停念處煖頂忍世
第一乾慧地諸方便位。既是凡法但犯輕垢。 二教人者教人說得聖之法名利屬他但犯輕 垢。若教他說已為聖犯重。方便妄語者假詑
異事令他生於聖人之解。如云我今日不入 初地定等故云方。次文中內起誑心為因。外 希名利為緣。巧設方便為法。常懷此事為業。
三乃至下舉輕況重即小妄語。如云誰得不 淨觀於眾中起名身妄語。暗問不聲名身妄 語。明問無對名心妄語。不說得聖並結輕垢。
次制令行善中。言正語正見者以中道心如 事如想知言見。自行勸他故云常生及亦生 等。三舉過結犯。非正名邪通於大小妄語。今
從大妄大邪故結犯也。第五酤酒戒。酤是貨 賣之名。酒是昏醉之藥。酒有三十六失。放逸 之門故制重也。別具四緣。一是真酒。二真酒
想。三作酤意。四授與前人便犯。闕緣犯輕。就 文亦三。初標名制令止惡。次制令行善。三舉 過結犯。初文亦三。初明犯事。二明成業。三舉
輕況重。初自酤可知。教人者教人為已酤犯 重。教人自酤犯輕。次成業中。自營米麵等為 因。外具度等為緣。調停方便名法。常酤為事
名業。三一切下舉輕況重。穀藥草木和合所 成非真麵米。但似於酒酤得輕垢。尚不得酤 況真酒耶。次而菩薩下制令行善。明達慧者
實相般若也。三而反下舉過結犯可知。第六 說四眾名德犯過戒。菩薩運懷弘護三寶掩惡 揚善。何容說過塵黷信心。乖利他行故制犯
重。別具七緣。一說菩薩聲聞四眾中上名德 重罪。二作彼想。三以惡心作說過意。四對外 人。五作外人想。六言章了了。七前人領解便
犯。闕緣犯輕。就文亦三。初標名制令止惡。次 而菩薩下制令行善。三而菩薩下舉過結犯。 初又二。初明犯事。二明成業。初文自說教他
並結重罪。損境同故十輪經云。占蔔華雖萎 猶勝諸餘華。破戒諸比丘猶勝於外道。故瓔 珞經云。有犯者名菩薩。無犯者名外道。所以
縱犯猶不可輕。次文內心為因。說彼罪境為 緣。施設軌則為法。務在說人為業。次制令行 善中言外道者除七眾外並名外道。外道即
惡人也。二乘惡人者厭苦集諦而修道滅。獨 出生死名聲聞乘。觀十二因緣若逆若順意求 出苦。利他心劣名緣覺乘。此心即惡名為惡
人。不信大乘言非法律必當墮苦。故令悲心 說大生信。悲能拔苦故也。三結如文。第七自 讚毀他戒。自讚己功抑他盛德。損物之甚故
制重罪。別具五緣。一是受戒有德之境同上 初緣。二作彼想。三讚毀雙具。四惡心對人讚 毀。五前人領解便犯。闕緣犯輕。就文亦三。初
標名制令止惡。二制令行善。三舉過結犯。初 又二。初明犯事自作教他俱得重罪。次明成 業內心貪慢為因。嫉他為利名緣。巧設方便
為法。以此為務名業。而菩薩下制令行善。三 若自下結犯並如文。第八故慳加毀戒。菩薩 攝生施為萬行之首。豈更鄙悋加復毀辱。故
制重罪。別具六緣。一是上中之境。二自有財 法。三有二想。四廣加惡心毀辱打罵。五前人 領解。六令他空反便犯。闕緣犯輕。就文為三。
初標名制令止惡。二制令行善。三舉過結犯。 初又二。初明犯事。自慳教他並具上緣方結 重罪。次明成業中慳心為因。財法為緣。藏護
封緘為法。務在鄙悋為業。次而菩薩下制令 行善。乏於財法俱為貧。我行未深何能傾捨。 隨心所與善言慰謝即不犯也。三而菩薩下
舉過結犯。言句偈者句舉能詮之少分偈據 教中之義全。如如來妙色身乃至是故我歸 依。歎佛三身具足。一微塵法者舉一善言以
為況也。第九嗔心不受懺謝戒。夫為菩薩忍 辱為懷。而反嗔毒蘊積內心傷慈損道。劫功 德賊無過嗔恚。今生微恨當為大怨故制重
罪。別具六緣。一有所對上中之境。二生所對 想。三嗔心不息。四前人懺謝。五示不受想。六 前人領解便犯。闕緣犯輕。就文亦三。初標名
制令止惡。次制令行善。三舉過結犯。初亦二。 初明犯事自嗔教他具緣俱重。次明成業中。 內心為因。前境為緣。蘊結軌儀為法。以嗔為
務名業。次而菩薩下制令行善。如文三。而反 下舉過結犯。乃至於非眾生者謂嗔無情也。 如人嗔心撲打生活乃至木石打著脚手於彼
起嗔。並非眾生。此舉輕垢為況。以惡口等者 正結過也。第十助謗三寶戒。勝德可珍名之 為寶。非理塵黷故稱為謗。別具六緣。一對眾
助謗。二是大乘一體及別相三寶。三起上二 想。四有謗心。五言說了了。六前人領解便犯。 闕緣犯輕。就文亦三。初標名令止惡。次令行
善。三況口下舉過結犯。初文亦二。初明犯事。 自謗教人俱結重罪。次明成業。內心因。邪見 等為緣。巧設虛假為法。此心為法務名業。次
而菩薩下制令行善。中言外道者遊心圓理 之外乃至外外三宗並名外道。一言謗佛常 應痛念故喻鉾 刺 。鉾者兵器也。長於二丈用
建兵車。三結犯如文。善學下第三結勸又三。 初舉所持之法。二誡勸。三指廣三文各二。初 文二者初總舉人。言善學者歎美之辭也。次
是菩薩下舉法。因中說果故云木叉。木叉者 解脫也。次應當下誡勸二者。初勸學持。次 若有下舉失顯持。初言微塵者如俗中云臣
於國無塵露之功。涅槃經如護浮囊微塵不 犯。此舉極小以之為況。次舉失中又二。初明 現失十利。次明當報三途。初文者違本弘誓
不悔不失法菩提心息。故言不得現前發菩 提心。粟散國王及轉輪王由戒為因。因失果 亡故云亦失等。比丘及尼等既失於戒報入三
惡。豈得為人證於次位。故云亦失比丘比丘 尼等。十發趣等者列失次位。前四是因。佛性 常住妙果者妙覺之果也。佛性常住亘於始
終。今對極位謂。佛性常住家果故云妙果。亦 如仁王不明等覺。次明墮三惡中。毀禁不同 故報入三惡。聞法奢促也。父母慈育恩深。三
寶救護之極可恃可怙。既不聞名恃怙無地 故偏舉也。劫者時也。成住壞空各二十增減。 一箇增減為一小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八 十增減為一大劫 (云云)
。以是等者結勸三等下 指廣。二者初勸學。次指廣本。此經廣本有八 萬威儀品也。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0 冊 No. 1812 天台菩薩戒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