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Vairocana Sutra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Scroll 1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八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之餘
[0759b29]若時菩薩發起貪心而取之。祕密主菩薩有退菩提過分。於無為法毘尼有過也。施妙色等得。有菩薩貪心發起取者第二戒也。一切
他所攝物。義如毘尼廣說。乃至不生一念取觸之心。乃至菩提欲心尚不生。況作方便取觸耶。然菩薩有方便觸取。謂見有眾生不信
因果不行惠捨。於所有物封著不能自割。又生此心。何處有施福耶。以如是故。種種方便引化皆不能得。爾時菩薩以方便。盜取其物
亦不生入己之心。但為彼人故作種種福事。因方便招召令觀見之。使其發希有心。此大士乃能於物不悋而以與人。我自觀己則不
逮也。如是漸次菩薩又方便說施物之利。有如是如是果報。彼能漸信伏。亦於己物自不能捨。菩薩後時觀彼心漸通泰。如法之告言。
我昔來所用施物。乃汝物耳。以汝不能自用。猶如收穀而不更種必致窮乏。先福已盡更無所望。故為汝用之。今先施福皆是汝有。如
先佛說。凡施當獲妙色力安無礙辯等種種大利。勿謂無福也。以是因緣。令彼出惡道餓鬼之難。成菩提因當知菩薩以具慧方便故。
能作斯事。二乘外道所無有也。隨類者。謂有如是一類眾生。宜以此化也。又次隨類者。非但此一方便。更有無礙妙方便。以要言之。以
能令彼開佛知見。而有導首。非為餘事。此相甚多不可具說。當隨此況之。舉一例諸。則可類解也。菩薩害其慳者。害是對治義。如言永
害隨眠。今亦如是。害彼慳結也。然此菩薩實不生貪物自取之心。若取者。即是害菩提支分也。由此貪心故。害於成正覺之緣。令支分
不具。故云害也。亦即是越菩薩毘奈耶也。草結比丘云。佛所制戒我不敢引之也。有為戒者。此是修行方便。故云有為戒也。然無為戒
者。即是本性戒。非是修成。對此有所行之方便。故言有為。然深觀即同無為戒也。以不離阿字門故。次不淨行戒。云菩薩持不邪行戒(此中
有重犯云皆是持不犯意不異故不注)他所攝自妻自種族護自貪不發。況復交會非道。菩薩持不邪行戒。若他所攝自妻自種族標相(謂尼等即是自種標相也)
不發自貪(謂心中事)況復非道二身和合。有異方便色類事准上也。及二形相向。餘色類事。此第三也。他所攝謂他所有婦女姊妹之類。如律十種護等
也。然菩薩有二種。若出家者一切欲心尚不得生。何論他護及非時等。然亦謂解相故。律具言也。若在家菩薩。於自妻非時等即名為
邪行。如智度於尸波羅蜜中具說也。又非時非處者。如近塔尊明現之處皆是也。以明中即是對天神等故亦制也。自種族者。謂同姓
不婚等也。又族者。楚音亦是標幟義。如西方法。若女人衒賣女色。自官許。已有人與彼若干物。隨爾所時即是彼所攝也。然彼有人時。
即於門置標令他人知。異人見之即知彼已有所護。若固爾干犯即同邪行也。自貪不發。謂尚不應與貪染之念相應。況非道行婬。及
正境等而和合分劑耶。然有異方便為成彼大菩提因。則有犯義。不同聲聞也。如大本菩薩戒說。有菩薩從生已來修童真行。未尚面覩
女色著心。當於山林修道。後年十八。因入村乞食。有童女見其端嚴美妙。生欲心告言。我於仁者深生欲心。仁者行妙行。正為利一切
耳。若我願不遂恐致絕命。即是違仁本願而害眾生也。彼菩薩種種呵欲過失。彼終不捨。以不獲所願因即悶絕。時彼親屬念言。必是
夜叉也。形貌異人。我女見而躄地。將不奪彼精氣耶。共持刀杖執縛。將欲害之。女少蘇已見之。即具告父母因緣。彼言是女之過。非比
丘罪也。即便捨之。女又追隨不止。比丘念言。若彼不得所求。必自喪命而入惡道。遂從彼願多時和合。伺彼欲少息時。以法勸導而說
法利彼女。以深愛敬故。即順其命共修梵行成大法利。然此菩薩但以大悲方便。能以下劣忍于斯事。而非欲貪所牽而作非法。若不
由大悲。但以欲邪行心而作。即是犯戒此也。即是具智方便故爾。隨類者即是指前義也。同盜戒故不廣說。例可知也。如經說。群賊捉
得緊那羅女施菩薩。受之。因此得財無量。時行施。又如美髮菩薩乞食。女人見悶絕。為護女故(上疑是藥叉之因此念菩提心不捨眾生故)恐離菩提心。因受為
妻。久後勸導同發道心。眷屬亦發心生天(善巧方便滅罪行也)次持不妄語戒。盡形存活因妄語持不妄語戒當盡形壽(迴文向上)設為活命因故。不
應妄語。即成欺誑佛菩提。祕密主是名菩薩住最上大乘。若妄語者越佛菩提。是故祕密主。此法門應如是知。捨妄語業所不應為。是
名欺誑諸佛菩提。祕密主菩薩最上大乘。若妄語者越失佛菩提。祕密主法門應如是知。不捨實語。此第四戒也。活命因者。即是種種
名利事等。或因餘飲食衣服囚禁苦厄如是等。如作妄語即身命存。不作即有待之形將不存立。故名活命緣也。菩薩有如是因緣。爾
時尚不生一念欲誑他心。況起方便耶。然略說有八非聖語八賢聖語。謂不見言見。不聞觸知而言聞觸知。見言不見。及聞觸知而言
不聞不觸不知。是八非聖語也。反此即名八賢聖語。謂見言見。餘三亦爾。不見言不見。餘三亦爾。如毘尼說也。五分大妄語戒有。若菩
薩如是犯者。即是謗佛菩提。何以故。菩提者即是一向實義。而今此乃妄誑之因。正與彼相背。故名破菩提也。復次如來無量劫修諦
誠故。所可言說。人皆信受。乃至說不可思議法。非彼心量所行難信難解。以佛無量劫誠實故。人亦信之。今菩薩而誑眾生。即是生彼
誑法因緣。亦是破菩提也。是故菩薩住此最上大乘地真言之行。不得生一念誑他之心及彼種種緣。具如律說其相。若違犯。即是越
佛菩薩也。此亦合有隨類方便語。文無略也。如菩薩戒大本中說。有一女人殺害父母。作此無間業已。自念。我此惡業決定入無間獄。
極惡已成。更有何等善法來近我耶。以此因緣故。更不改過修善。但靜然而住拱手待罪。菩薩種種勸之令懺悔修善。乃至告語大乘
法中有方便可滅此罪。終不信受。菩薩生大悲心。又化作婦人投彼止宿。因自說。我亦作如是業。彼婦人自念。餘人亦有作此事耶。我
今得伴可共同止。如是多時。彼化人漸以方便。欲共改悔行善。而不從彼說。謂言汝必欲作便可作之。然我自念終無益也。彼化人即
於彼同住中。示行善事漸獲法利。具大神通而示見之。告言。我今行善。先罪已滅今得此法。若法罪不滅。何由能獲如是事耶。彼生希
有心言。彼與我同犯。彼尚能除。我何不作。因與同行。菩薩方便化之。罪垢得除漸入佛法。此即是菩薩慧方便故。能如是持戒。非二乘
世人共也。又僧伽吒經說。有一大夫。其妻艶麗婉美尤相愛重。後時命過。情不能捨恒負之而行。乃至枯朽而不肯棄。菩薩化之不得。
因化作一婦人。亦負一夫云。此人我所愛念。而命終盡情不能割。故恒負之彼念言。此則我伴與我同事。因共止住。後時菩薩伺彼。方
便即棄彼二屍於恒河水。婦人及彼覓屍欻皆不得。便歎怨云。我等負之乃至枯朽。今見異伴。遂相與結愛而棄我等。當知其情不可
保也。鬼尚如此。況生存乎。彼見此事變心頓息。即發心厭欲修道。菩薩有此慧方便故欺狂。非是惡心而作也。次麁語戒。菩薩軟細心
信受攝眾生。復次祕密主。持不麁惡罵戒。應當以柔軟心攝受諸眾生等 隨彼像類語言(迴文向上謂隨順言也)祕密主菩薩初行。所謂義利眾生(此行
最先也)或餘菩薩住惡趣因眾生。而作麁語等。隨類形語言何以故。此是菩薩初行。為眾生故。或菩薩惡趣因眾生住麁惡語。此第五戒
也。麁者。謂有所言說。能令彼心不順。令生不善之心或高聲現相。所謂麁獷等。皆是如毘尼說相也 菩薩常當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所可宣說悅可前人心以此因緣。能漸漸攝彼令入佛道。而今作違惱之因。即是乖背四攝方便。故犯罪也。然亦有方便而作麁語。如
菩薩戒大本有一人常行麁語以為常性。一切無能化者。菩薩化作一人。所行嶮暴躁惡。更過於彼無量倍數。彼見已歡喜。此人所行
皆勝於我。我當自謂無與等者。而今彼所作事堪為我師。因請言為汝弟子。同事已久。菩薩漸示厭離。稍歎柔順行呵麁暴事。後自改
已勸彼令改。而猶未從。菩薩後時以示捨惡行故。稍自修道得大法利。現示神道。彼發希有心。此人所行先過於我。尚能自改而獲此
法。我何不為。又以彼為師而入法利。即是菩薩以慧方便而示麁惡也。次不兩舌。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兩舌戒。離離間語離惱害
語。若犯非名菩薩。菩薩不生離間眾生心。或餘異方便。見有眾生隨所見處而生執著。隨彼像類作離間語。令彼住一道故。所謂住一
切智道者。菩薩無離間語無惱亂語。犯者非菩薩行。於諸眾生不生離折心。或有情隨見處而著眾生見。彼隨類作離間語。如令眾生
住一道。謂一切智道住。此第六戒也。兩舌之相如毘尼中具說。乃至野干師子因緣。云云。然菩薩常修無惱害行。隨上中下類。皆令歡
喜和合。不作彼別異因緣。然見有種種異見眾生。各著所宗不能自出。以此因緣方受大苦。菩薩爾時為引彼令捨惡知識故。而作離
間之語。如過去有外道師。領徒千人說邪道法。菩薩觀彼有堪化因緣。入彼祕法中而作弟子。不久學法皆盡其奧。慧悟絕倫。彼師歎
尚此人傳我法已畢。乃分徒五百令彼領之。爾時菩薩漸以方便。入彼見中而稍化之。經久知彼於己深生信伏。漸示深法。爾時五百
弟子見心漸正而成慧性。時彼師聞其法異。來觀聞之。彼因種種開示師亦悟解即時五百人亦師菩薩而受新法。於是千人皆入正
法。如是等類。即是方便破彼和合也。菩薩行甚廣不可具說。舉一例諸其隨類可知也。次綺語戒云。祕密主菩薩持不綺語戒。隨彼類
語時方和合者。當持不綺語戒。隨彼形類有所言說。時方利益。彼方有此語當說。違律者不應說。隨彼方相應和合也。出其義利。謂令
彼有義利也。出謂作也。謂行此義利。隨方隨時作也。令一切眾生得歡喜心淨其耳道。謂耳根淨也。何以故菩薩有殊異語。謂差別種
種隨他意語也。有菩薩異方便。以戲笑為先。欲令眾生歡喜住佛法中。為眾生故。雖出無利語。處生死中利益眾生。其謂種種備具也。
處生死流轉而無所著也。和合出利。令其一切有情。諸心喜悅耳道淨除。何以故殊異語故。有菩薩以此笑。先令眾生歡喜安住佛法
中。欲無利語除棄語不出。如是菩薩生死流轉。此第七戒也。綺語。謂世間談話無利益事。如毘尼中說種種王論賊論治生入海女人治
身等。或城邑國土是非評於世間事。以要言之。一切順世間法無出離因緣皆是也。然菩薩應當時方利和合語所謂時者。雖欲開導
於彼。然彼都未有信入之機。誠樂未發輒爾說之。令彼不信。慢毀謗已亦無有化。即是非時也。反此名為時語。或大眾閙亂多人之處
其心不靜。而委有所說不入其心。因失道緣亦非時也。方謂非處也。謂彼正造惡時。即於彼所作之處而為說法。以彼方著所行之事。
反生背忤之心。因生彼不善之心也。亦反此名隨方語。利者謂一向無諸不利令修善。順彼情機而出言也。若菩薩如是行者。能令有
情歡喜信伏。自益益他也。以彼聞己得利己亦不唐捐其功故也。然菩薩有殊異(謂異方便也謂異於前也)謂笑為初首。如戲笑者。乃至歌舞伎樂藝術
談論。即是前所說種種世間有也。菩薩為令彼歡喜。既得歡喜其善順悅。因匠其情方便化導。令其安住佛慧。雖了知無益心不生著。
然觀時觀方。義利故而有作之。雖作無利。然以無利而除彼無利之事也。以彼先時造惡惡與道反。直爾捨置方便而急持之。反更驚
拒。故方便同事彼後即令入佛道。故此無利即是有利之因。如大良醫然變毒為藥也。若如是作者。乃是菩薩出流轉生死之因。不應同彼聲聞無方便慧者。一向拘
[尸@句]唯遮諸過。無開通之行是故不慧滿足也。自出流轉亦令他出。故名離流轉也。如花嚴說善見女人即是也。為欲引攝眾生故。生婬女家。於五百
婬女而為上首。妙麗絕倫具諸女德。六十四態一切妙巧方便皆悉具足。夫女人本性善攝人心。而此女人又無種不具。以是因緣趣
之者眾。菩薩先以方便力故。同彼邪行因緣。令彼極生愛念。有所言語人無違者。觀彼情機隨緣開導令見欲之實性。即從此門而入
佛慧。時彼諸人以信愛彼故。即能諦受其言。以是因緣所利無量。雖在非利之中。為能成此大利。即是菩薩具慧方便持戒也。經中此類甚廣之
(菩提三藏云漫怛羅是密語也西方若二人別語更有異人來即相簡別或有人見彼別語云勿往于他密語此名漫怛羅也)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貪戒。
於受用他物之中不起染思。何以故。菩薩應常作無著心。菩薩若有是心者彼於一切智無力。無力謂退息也。由斯法故。於一切智無
力而住一邊。即不具足義也。又祕密主。菩薩應發歡喜生如是心此亦同也。我所應作今自然而生。善哉極善數數修異方便。不令
彼諸眾生損失資財也。持不貪戒。復次祕密主。持不貪戒。彼他受用中他物中不起思染。何以故。無菩薩受心。有菩薩思染心無
力彼一切智門一邊。亦祕密主。菩薩歡喜起如是及發此心。若我作彼自然而生。彼善極善數數而歡喜。不令損失資生彼諸眾生
此第八戒也。前者已明身口戒已。今乃次明一向心戒也。此是從心所起之貪也。若菩薩見他有種種勝事。謂色力財富之輩有無量門。菩薩不生思念彼人有如是事而我
無之。以是因緣而生仚羨有所欲願貪著躁求之心。皆亦此戒攝也。由念此故又當生於受惱之因故不為也。菩薩不應如是。若
有無力者。譬如有人具無量方便藝能。有時病患則無所能為。菩薩亦爾。若以貪愛而病其心。令菩提心無量力勢皆能無力也。一
切智者。即是萬德皆備無所缺減之義。由起此心。令此萬德無缺之體支分不具。是故於一切智門。即是無力也。然菩薩見他有種種
勝己之事。當自慶悅而作是念。我本立大誓願。為一切眾生故。行菩薩道皆使萬德兼具也。若此等有所乏者。我尚欲不惜身命難行
苦行而利樂之。而今自能成辦。即是我之大利。誠可歡慶也。菩薩以此自安慰其心。我所應作。自然而至故歡喜也。我為眾生故。尚欲
以無數精進。求賢瓶劫樹自然之用。破彼窮匱之業。何況彼能自致。而更損之以自利己。以此悟心不復生著。即持戒之相也。如長阿
含中說。過去俱流孫佛時。波羅奈國王名思利(或云思益)以常思利益一切故以為名也。時有五百大臣而白王言。今者國土極為豐樂。人
心盈滿無思難之心。恐不可以應敵。王宜以事授之以習勞苦。則堪犯難庇衛王土也。時思益王仁甚慈忍而作是念。我云何以非時之
事而加於人乎。乖我本心無此理也。時群臣知王正意遂不復言。帝釋知之而作是念。此王所行乃菩薩道。未知堅固以不。我可試之。
因告隣國王長手令其伐彼。此長手王所王。亦名五支城。以其統攝之境但有五城。是小國也。彼聞帝釋言而作是念。我聞婦人之仁
思不及遠。今此王所為過於仁愛。猶婦人耳。今我兼而有之。尋興四兵往伐其國。諸大臣白思益王言。先以忠諫而不見納。今人不習
武又無其備。難出不虞將若云何。王即思惟而答之言。彼所欲有國土人民及府庫耳。我不與爭。則又於人無害。卿等勿憂也。尋即挺
身而出。往深山中而修梵行。時長手王無血刃之功而有其國。經歷多時購求思益王。而不能致。時南方有梵行婆羅門。以先業故極
為匱乏。無以奉養父母師長。聞思益王好行惠施故。往投之求自資給。行往彼國至山林間。遇到故王修道之所。時思益王先意問訊
召令安處。給其食物溫問勞苦。今何所往耶。彼梵行者具答所由。爾時故王聞已愍然不悅。我常享國勢力自在能隨給人。今罄身失
國何能滿彼也。思惟是已因告婆羅門。思益王即我是爾。今已失國故在於此。時婆羅門悶絕良久而念言。我薄福故遠求冀有所得。
而復邂逅豈非命耶。時王慰喻爾勿大憂。我有方便可致耳。彼王以我是怨敵故。常見購求。若人獲彼首者重加賞賜。汝今以我首往。
必大見酬賜也。彼答言。我淨行者云何殺人。甚不可也。王言若爾者。但以繩繫我而往。於理無失。時彼即繫至王門。爾時舊臣等見已。
皆共嫌責婆羅門。爾淨行者。而不應募害此賢王以求自利。深非道也。破淨法矣。何道之有。彼即具言非我之咎。是此大王行菩薩道
使我為之耳。諸臣尋入白王。王卒聞大驚。以為來奪其國。及聞說始末心生愧伏。如是行菩薩道者。而我奪其國。何以長人而王天下。
因告思益王。可復本位自在行施利安萬人。我當反於舊國。各復其所無相侵害。爾時二國交好無復怨敵之患。如是等本生經當廣
說之。此即不貪因緣也。次不瞋戒。祕密主菩薩持不瞋戒。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瞋戒。彼遍一切常當安忍。不著瞋喜其心平等。彼
如友等怨而轉。何以故。菩薩不應憶念惡意。謂功德在身名三摩耶縛揭多。律中大德存念意亦同也。所以者何。以菩薩本性淨故。上
本性是性得戒。下云心者。謂從心所變現之法。於本性中常清淨故。是故菩薩應持不瞋戒。彼一切遍忍多。常喜瞋不著。平等等心。彼
如友等怨轉。何以故。非菩薩此意惡具。以是故菩薩本性清淨心。是故。祕密主持不瞋戒。此第九也。瞋謂於一切眾生起於害心。不饒
益行從心而起。所以持此者。若菩薩有人來。種種加害乃至斷截支分。尚不生害彼之心。而向輕於此耶。若不爾者非菩薩也。應遍一
切處而行大忍。若他種種加害時。應自念。我先世無明因緣。生此有患之身。又無量世來常惱他故。今則業熟而受斯報。何預前人而
怨咎之。如是種種正觀。又念此身從緣而生。無有自性無有我人。誰害誰受。以此觀於實相。而不生害彼之心。此是瞋忿之念。即是眾
惡之具也。以能如是歡喜故。心常歡悅善寂慈忍。不著我人諸法而常平等。此平等者即是怨親不二。有益無益輕重之類。一切平等
心無增減。而不生心造諸惡具。常行饒益利他之行。等觀世間猶如一子故。以此菩薩正觀實相。照了此心本性清淨故。如經說。過去
南方有王名曰師子。城名豐樂。正法理國不害於人。然以王國法故。出城校獵示現威武。雖無害人之意。為護國土安萬人故。欲令隣
國懷德畏威也。時王挍獵。見有奔鹿而自馳逐。絕山履險要令及之。以無害心故。既及。但鞭其角尋即捨放。何以故。欲示武藝威萬人
故。既入深山無人之地。侍從不逮乏息山中。有母師子。見王形貌異人而生欲心。因來逼之示現欲相。王畏彼故尋即和合。時劫初獸
等亦解人言。然女物之性若有慧者。受胎之時則能了知。因告王言。我已懷王之胤。後有若誕生當云何也。王以手所持印留遺之言。
若生子可繫此置我門側。後既生兒。體貌類人而甚猛毅。以兼獸性故也。其母如先約。夜逾城置王門側而去。明旦閽人見之尤生怪
心。云何似人而復少異。我當白王。白已。王默念之不以告人。因勅令為己子。字曰師子善奴。王後厭於國政因使攝國。以本性故好食
鮮肉。一時急求厨膳。膳夫求肉未至。遇有新死小兒。即以為食進之云云。如賢愚經智度論說。乃至日日令求人肉。已食小兒數逾五
百。城中共相告語。必有夜叉入國。凡諸小兒當謹護之。日未及暮。皆持入室守護甚嚴。膳人求之不得。又往大臣等家取之。又失五百。
後一時持死小兒。而臂釧在其人手上。見人見識之因執縛。誰執事者。此人盜小兒。當知前後所失必是此人也。因彼首伏乃云。王之
咎非我也。群臣以白父王。今太子猶有獸性。獸性不可為主。願王自理國。王言我己灌頂而授彼位。云何奪之。不從所請。群臣遂謀欲
害之。彼因持利刀遁入山中。初時取死屍焚食之。後漸食人。乃至執王子五百。常求肉飼之漸取而食。時國人立其弟為王。名為善奴。
慈人惠和正法化理。後有四梵行者求上善法。王念言。此人利我不少當後報之。未及與彼而出羽獵。群臣諫言。獸王近在山中。或能
為害王勿出也。王念言。我欲利一切不愛其身。今若取我而食。乃吾本願滿也。遂出至林中。彼見獸王聞弟出故。即來取之。猛健故。諸婇
女等皆悉散走。為其所執乃至悲泣等云云。如智論說。未報梵行者之意。與共約而放之。王言汝火未盡當必還到(以彼先焚薪待烟盡方燒人而食也)彼
念以法何故。乃能不惜身命而來赴斯。因問之。彼即欲不殺行等如法廣說。彼雖猛惡而有慧性。聞即悟解得未曾有。念言彼即
我師欲求何願。王言汝今在林野中猶如猛獸。何能滿願耶。答言我以念師恩故。要有所報必可說之。王言若求願者。我之本懷唯在
不殺。所願在此耳。彼即許之誓不害命也。又放五百王子而修善法。放已與王同歸。王知彼已行善行。還立為王使正法化世。而自出
家。當知菩薩於如是怖畏之中。尚不生瞋而彼作利益之行。況餘事耶。如是本生等經中當廣說之耳。第十邪見戒。復次祕密主。菩薩
當捨離邪見住於正見。觀當來世而生怖畏。當無害是隨煩惱。問東答西問西云東者也。撿問之。無曲無諂其心端直。於佛法僧其心
決定。決定謂乃至歸命三寶也。是故祕密主。邪見最為極大過。能斷菩薩一切善根。一切諸不善法之母。如悉曇字母能生諸字。邪見
亦爾。能生一切不善也。是故祕密主。下至喜笑因緣。乃當不起邪見之心。復次祕密主。菩薩捨離邪見。彼正見他世見。無害無曲無幻。
端直佛法僧心性決定。是故祕密主邪見離。諸過菩薩一切善根斷轉母等。如是一切是不善諸法。是故祕密主。乃至戲笑觀看亦不
起邪見。此第十戒相也。經持邪見戒者。邪見是不善之本。謂害此邪見而持於戒。故云持邪見戒也。承上九戒亦例此。可知應言持不
殺戒。乃云持殺戒者。亦准此說也。邪見謂各各於其本法之中。即見理不正順於邪道者皆是也。此是害三世善之根本。謂由過去行
業。而有今世五陰依止之果。復由今世行業。而有未來果報。由先了此因緣法故。得入無常無我等門。從此無常無我之智。得入法空
如實相。當知離此世間正因果。外別無正見正慧也。若謂無果無因。即壞三寶四諦法。以壞三寶四諦法故。無四沙門果等一切聖法
及世出世善法。今盡撥無此事。即是外道宗計也。當住正見。謂即翻前非。決定正信因果諦實之法也。諦者即是如來真實句。若謗此。
即是害一切善也。無害之害者。害謂煩惱支分。由此故能見障一切善。障一切善故名害也。次轉釋之。云何無害。謂無曲也。曲即邪見
也。猶如蛇未入竹筒所行屈曲。見心亦爾。若未入諸法實相道中。則曲而不正也。次又轉釋。云何無曲。謂同於幻等。觀此心實相。從緣
而生猶如於幻耳。以其達實故離於戲咲。離戲咲者。即是無幻也。若如此者。即是住於端直之心。於三寶境界心常決定也。以入實相
端直道故。即是於三寶中。常得決定之性也。是故勸諸菩薩。離此諸過之根本也。以不善所謂能害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以善故菩薩
持戒當離此過惡也。轉謂徙惡為善。如經說。若無明轉即變為明。今邪見亦如是。舉體即是慧性。為若轉令端直即是正見。不同聲聞
厭諸煩惱別求聖法也。不善亦爾。轉此善性而為不善。如結水為氷無別性也。母等者。母是能生之義。言因邪見能生一切不善之法。
猶如於母也。以是義故。菩薩乃至戲笑觀看。亦不生邪見。舉要言之。不生一念犯此邪見戒之心。況復多耶。如聲聞經中。戲笑語等不
自犯於學處。此則不爾。乃至於戲笑等中作邪見等事。亦不可也。而況故思之業耶。然菩薩有慧方便故。即能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
七品。即於邪相入於正相。何以故。以眾生無始以來多習此法。卒難為正。如彼良醫。先同其事業後奪彼權。如涅槃等說也。又如菩薩
藏本生中說。乃往過去有城名波羅奈。王名梵施。然此乃久遠劫之事。而今城名即是彼先舊地。當知世界中。數數還於舊地而得本
名也。然近曰波羅奈。王亦名梵施。數數與古同名也。時彼王大臣婆羅門生一子。其子生時。空中四方雲色青黃赤白。各隨一方綵絢
彌布。乃至遍閻浮提而降微雨。凡婆羅門法。若生子時。必請天仙聖智之人。先令觀相而為制名。時大臣求得一仙令觀其子。仙問是
子生時有何瑞相。當依此制名。父以前事對之。仙人曰。我韋陀典中。若生時有此相者。必通四韋陀典。流演法澤布於四方。因名為
慶雲。然大臣種族習四韋陀典。是摩納婆宗。故依本宗號摩納婆也。此童子年漸成立傳習其業。凡四明宗旨無不洞曉。而作是念。不
唯解故而獲義利。當思擇行之。尋究此文上下宗旨。當依何法而得出離也。所以者何。以此童子宿殖德本久資慧性故。雖生異見之
宗。而能自生此覺悟之心也。然一一尋究經宗。但生梵天而無出世之道。而白父言。今所習中未有出世之道。更有何法而為增上耶。
父言。我自祖宗相承唯此法最妙。又是梵王所說。但可尊行。何能更求勝法耶。子復念言。今所學未竟云何懈怠。必當更求勝慧。父言。
我聞雪山之中有大仙人。於四韋陀外別有決擇深義。名計磔婆(此名問答隨心也)即以此教故。號此仙為計磔婆仙。我今當往問彼。父言。此仙
所住嶮絕非人迹所至。云何能至耶。時子去心不息。尋即詣彼。時諸天神。以此童子必能利益眾人。因共加持遂達仙所。彼仙見此容
貌奇特有過人之表。先意問訊近彼坐已。時彼仙有五千仙人。而為上首常演深法。即問童子何由至此。童子具述前事。因白大仙。我
於人間學此四典。恐有僻解不合本旨。請仙敷述唯大仙印許。時即廣陳所解。大仙嘆言。此童子慧悟過人我之所解所不能及。然童
子所云出世道者。我親從梵王聞之。有大仙當出于世。號一切智者見者。唯斯人能演斯法。非我等志中所及也。又隨所解分別之旨
具教授之。時童子以先世善根。今聞一切智名得未曾有。深因荷師恩念欲報之。然梵志報師之法。須鹿皮之衣以黃為梵綖及五百
金錢。念已。欲尋求之。聞南方有王當立。欲示威德受灌頂位。廣施梵行者。欲於彼求之。然彼先有梵志等。令王備羊馬人各千。殺以示
威用為灌頂。冀獲名稱遠聞。童子後至。時王聞彼童子名而大歡喜。我將立。而感此賢人大吉祥也。即引為上賓令共定儀法。童子
召諸婆羅門一一究問。今此殺生之祠出何文據。研覈苦至彼並理屈。因告王言。此灌頂法非真道也。王可於一日中。於四城門辦具
一切供具。隨來求者悉以惠之。其福無量名亦遠布。王亦先有善根聞即悟解。敬從其教厚為之禮。童子但取五百金錢及鹿皮綖直而去。中路至寶定城
(此城近揵馱羅界也)王名軍勝(以軍戰必勝故立名也)以然燈佛初出于世。嚴飾城邑方欲迎之。潔清衢路種種布花香。特異常日。童子見
已問人何故如此。為以我至故耶。為有他緣乎(時童子名遠布所在厚接敬之故自疑也)城中人報云。有佛出世名曰然燈。王欲迎之耳。童子聞佛名豁然大喜。
今此名號出過已典。將非大仙所說者耶。因用所得之物求覓供物。欲往獻佛。時天魔以彼心大故。恐引無量眾生出過己界。蔽一切
人無有可買之物。時有女人以先福。與童子久遠因緣故。魔不能蔽。童子從求買花。答曰我欲獻佛。設令一花以百金錢亦所不賣。童
子言汝已定賣。即以百錢而買一花。乃至五莖用五百金錢。女人即要言若不與汝。汝若世世能為我夫者乃可得耳。童子深念。女人
妨菩薩道。我寧不買此花。尋欲置去。女言我要世世助成真道終不相礙云云。如經律說也。及持花至佛所散以供養。於空中為蓋隨
佛入城。童子得未曾有。佛為說法深得法利。又於道路泥濘處。欲布鹿皮衣令佛蹈之。魔王五度擲去之而告言。童子汝所行真道。一
切世間汝最為上。云何自棄真道。學沙門邪道之法乎。彼終不以介意為念。前有狹道而泥濘。佛必由中過。因候至時。布衣及髮以掩
之令佛蹈過。次弟子欲隨佛過。佛言止止。此大心者。汝等蹈之壞汝大福。佛因案頂而授其記。當於爾時。即見十方各如恒沙佛國。皆
案其頂而為授記。即登菩薩第九地也。時無量百千天人眾。以此大士因緣。皆捨邪見而入正道。此即示菩薩慧方便故。先示入於邪
道。盡彼宗旨方便迴心故。能引彼無量同類。故名慧方便具足也。當更撿經具說之。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世尊說彼十
善道戒斷極根斷。謂如斷草雖斷更生。若斷多羅即不更生名極斷。此說戒功力也。云何菩薩王位自在處於宮殿。父母親戚圍繞。受
天妙樂而不生過。如是說已。佛告執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應當諦聽極善作意。吾當演說菩薩毘奈耶決定善巧。祕密主。
應知彼二種菩薩。云何為二。所謂在家出家。祕密主。彼居家菩薩受五戒句。王位自在種種方便道。隨彼時方自在攝受(隨方時自在作之如示邪見治大邪等)
求一切智。所謂具足方便。示現舞伎天祠主等種種藝處。隨彼彼方便。以四攝法攝取眾生。令彼志求無上菩提。彼持不殺生命戒
不與取妄語欲邪行邪見等。是名在家五戒句。菩薩受持如所說善戒。應善修學。應具信心隨順往昔諸佛學處。謂隨昔諸佛而學也。
由住有為具慧方便。能得如來無上吉祥無為戒蘊。學者思學。故得也。已說十戒相竟。金剛手白佛。願說十善業道戒極根斷。云何
菩薩王位自在。宮室男女親屬父母圍繞。天妙樂受不過生。此中問意。更有何法能害此戒之根。令善法不生。極者即是具害一切善
也。問意言。云何處世法中而不為所污耶。然菩薩為眾生故常須在世間。必須有戒方便令不害其善也。佛歎已令諦聽。即說言。菩薩調
伏決定善巧。決定謂一切惡自害。一切善皆由彼生。即是自性之善也。菩薩有二在家出家。若居家者受五句戒。如前王位自在不妨
行菩薩道。以此五事也。種種方便道。時方攝自在。一切智求。謂方便具足。舞伎天祠等種種藝處示現。隨彼方便眾生四攝法攝取者。
經文也。時謂觀時非時。不待不失如海潮也。方謂隨方處。應以何法而入道。順世界悉檀也。以方便慧具足故。種種自在施為。而攝眾
生置於一切智也。不同彼無方便之五戒。但自拘[尸@句]志求自護也。以觀利益攝一切故。入種種道。乃至彼我入天祠。示同學彼所學。漸
以正見引之。以如是等方便無邊故。所利為限。即以四攝之法引入佛道。四攝如寶雲菩薩藏等中具說也。若在家菩薩如是持五戒。
謂不殺盜婬妄邪見。於此五中以方便持之。其餘一切無礙。務令引入佛道而已。以此五戒為首。而能成一切智地如來之位。故云得
無漏性戒成也。由住此具慧方便。是為學處也。此本性萬德皆具足戒。即是無為戒也。更重釋之(與前不異講後重敘以前未明也)上云。菩薩有二種謂
在家出家。此五戒句。即在家菩薩所持也。以在世間有種種事務。由持此五戒句。由此戒具能具慧方便故。諸煩惱惡業不能害之。由
此因緣得成佛也。故經云。如是善戒善修學具信。此勸持也。勸持意者。佛引古佛為證。過去諸佛由持此五戒故。處於世間。同眾生種
種事業而攝取之。不妨自行。故得成佛萬德圓具。無漏自性之戒亦由此生也。方便智具者。此方便。即是身印口真言心觀本尊三昧。
以此為方便又有妙慧。即觀此三事從緣而生入於實相。是故萬行頓具而得成佛也。如聲聞經。俗人所以持五戒者。為防護身口令
入見諦故。今此中亦爾。以此五句戒為方便。而防護之。令得成真言之行而見諦也。非直在家菩薩。然此五句諸出家者皆共行也。復
有四根本重業。修真言行者。乃至失命因亦不應犯。云何為四。謂諸法謗一。捨離菩提心二。慳三。惱害眾生四。瞋恚何以故。此四性
染是非菩薩戒也。以下偈文非持菩薩戒此性是染。以上經文也。真言行菩薩有此四重禁。即同聲開四根本罪也。若犯此者即斷根
本善業。一切功德皆不得生。如聲聞經中斷多羅樹等喻也。然大乘中無永斷義。更受自新即是生也。若犯此者即非菩薩。猶如聲聞
犯重非比丘也。所以然者。由此四事於菩薩法中是能染性。能障一切功德令不得生故。乃至失命因緣亦不毀犯也。次佛又引證。謂
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皆由具慧方便修行此戒。而得修學無上菩提。得大悉地。大悉地者。即是妙行之果。謂成菩提也。無有漏者性戒
也。方便離智學處。亦說聲聞。大勇士人彼者。經文也。意言。佛為聲聞亦說具戒及四重等。然此攝彼一類小根性故。權作此說。非為究
竟。是故此戒離於方便。方便及智不具足也。若能趣大更學妙戒。乃能具菩薩戒耳。大勇士者。指金剛手而告之也。佛以下劣有情無
大乘志願。欲攝入長者之家。不令久在貧里。唐自疲苦而無所得故。此法而攝入之。非佛本出世之意也。故此戒者非是佛慧無漏不
思議之戒。若入佛無漏智即自證知耳。
次百字生品第十九
[0766c14]爾時毘盧遮那佛。觀察諸大會眾。教不空悉地。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觀察諸大集會。說不空教隨樂欲成就於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
真言導師具大威德。安住三三昧耶。圓滿三法故(此安住位如在車上坐或臥或立乘之也)以美妙言告大力金剛手言。勤勇士一心諦聽。諸真言真言導師。即
時住於智生三昧。隨樂欲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導師大威德說。三三昧耶圓滿故告言。以上經文也。上來雖說真言種種方
便。然猶未具故更說之。所以更觀大會。照彼心機。皆此眾中普是真實。堪為法器乃復為說也。復次為以不思議神力加持於彼。令得
法力堪任聞此妙法故。觀察之也。諸真言如上已廣說耳。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於一切真言最為上首。當知此即不空教真言也。
不空者。隨一切眾生有所見聞。觸知。無空過者。皆必定於無上菩提。故名不空也。復次隨彼善願皆能滿足。乃至眾生大菩提願亦能滿
足。如大寶王在高幢上充足一切。故名不空也。一切真言自在者。猶如如來為諸法之王於法自在。今此真言亦如是。於一切真言而
得自在也。以此因緣。復名真言之王。復名真言導師。如多人入海依於導師。乃至有所進達得大寶聚還歸受用。此真言王亦復如是。
為一切真言導師也。真言導師即是救世者。言此真言即同於佛也。又復具大威德。如來自在祕密神通之力。皆由此生。若行者能如法
行。即亦同此真言。而得如此也。三三昧耶坐者。謂身口意三三昧耶也。口真言身法印心本尊也(座義更問之)今謂即金剛坐也。三法圓滿者
謂理行果也。教即上來所說今於教下滿此三法。究竟無餘也。佛出妙音告金剛手。我說此法。汝大力勇士一心諦聽也。前說真言品即
合說之。何故不說至此方說耶。為迷彼尋經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顯說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悋也。但謂世間有諸論師。自以利
根分別者。智力說諸法相。通達文字。以慢心故不依於師。輒爾尋經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於明導師終不能成。又恐妄行自
損損他。若隱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達解。即捨高慢而依於師。以此因緣不生破法因緣。故須如此也。佛將說此真言導師。即住
巧智生三昧。謂此三昧。能生如來普門善巧之智。故以為名也。百光遍照真言說者。謂從此一字。而放百法光明遍流而出也。此字若
翻為遍。亦不正當其理。若翻為放光。放光義亦未盡。大都是遍出之意也。百威德之光從此而出也。此真言也。先歸命一切佛乃說。金
剛手此真言真言救世者。大威德。佛自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佛告金剛手。此一切真言。真言救世者。成就大威德。即是等正覺。法自在牟尼
(謂於一切法自在也)破諸無智暗如日輪普現。即為我自體大牟尼加持。應現作神變(本文云變化作變化也)隨所欲利眾生(隨其所欲而利饒益之)
利益諸眾生。乃至令一切隨思願生起。謂隨彼心所思願即令得生也。悉能為施作此神變無上句。是故一切種勝中(謂於一切所欲中謂諸欲中)
謂於一切事中。不如求此正覺句也。應故當一切種。清淨身離諸障。應理常勤修求正等覺句。清身離障。謂行者自淨其身。令離一切障而修行之也。一
切種。謂於一切方便色類中修也。一切無智闇破。日輪現同見。自是我加持。大牟尼現作變化眾生利益。乃至是眾生等思起令發生。
常為作此變化最上句。是故一切種種方便欲懃修。應理當作清淨我者。以上經文也。此真言即同救世者即佛也。有大威德謂如來
威神也。此真言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此即毘盧遮那之別名也。此真言慧方便之光。能破一切無智暗。猶如大日出時眾冥自滅。普
謂一切眾生。頓除一切無明之暗也。當知此字即我所加持。即同於我與我無異。我即佛自體也。我以此真言門故。隨類普現色身。遍
法界一切眾生之類。隨彼種種喜見之身。能一時普見其身。隨其心欲而為示現。非但現身而已。然彼心願思念無量不同。乃至一須
臾間。有無量樂欲皆能滿足。故云思發智也。又復起彼入道之機。故云發智也。住位。住此最上句也。故此種種方便句應懃修學也。若
修者即得清淨我。此中清淨我者。即是毘盧遮那也。然此字輪最中置此真言王。次外一輪有十二字。謂從伊至奧。凡十二三昧聲也。次外輪布於百字。先從ka
迦等廿五。次kā等廿五。次kaṃ等廿五。次kaṃ等廿五以此中俄(上)若(上)拏那麼五字。是大空之點遍一切處。故同
布烈也(又別時釋云此五字在別外十二字同圓布之更問)若作五重布者。此ka等廿五字為第一輪kā等為第二輪kaṃ等為第三輪
kaḥ等為第四輪亦得也(更問之意未盡)其布字次第逐日右轉也。次品說此真言王之果也。
百字果相應品第二十
[0767c17]祕密主若得入正覺大智灌頂地。自見住於三三昧耶句。祕密主若入此世尊大智灌頂。陀羅尼形示現佛事。爾時佛世尊。隨住一切
眾生前而作佛事。宣說三三昧耶句。爾時毘盧遮那。告金剛手祕密主言。佛世尊入大智灌頂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為一也。
住立我見。當此祕密主入大智灌頂。陀羅尼形佛事示現。以上經文也。大智灌頂地。即是如來第十一地也。由住此第十一地。入大智
灌頂。乃能作如來事。故翻此大智地。為陀羅尼身。而作佛事也。由此故能為一切眾生。而作佛事也。陀羅尼形者。謂總束真言輪而以
為身。即成普門身也。由住此總持身故。於一切眾生前。示所喜見身說應機之法。無有差謬同入佛智也。爾時世尊。眾生諸佛事。三
三昧耶句宣說。隨住祕密主。觀我語字輪神化廣長。無量世界遍清淨門。如是性一切眾生歡喜。令法界隨類表示門。亦如今者釋迦
牟尼世尊。殊異虛空界流遍世界勤作佛事。祕密主。非諸有情能知佛如是語輪流出正妙音。莊嚴瓔珞胎生佛影像。隨眾生性歡喜
作現生。以上經文。佛如上說已。次告金剛手。汝可觀我語輪。即觀佛陀羅尼身字輪境界也。佛以神力加持大會。非但今祕密主觀我
語輪境界廣長。遍至無量世界清淨門。如一切眾生本性。表示隨類法界門令發歡喜。亦如今者釋迦牟尼世尊。流遍無盡虛空界。於
諸剎土勤作佛事。金剛手得觀此一切大會。亦得同觀此不思議神妙之境也。所以者何。此大智之身。常住寂滅離諸因緣。非有心之
境。離佛神力所加持。則一切菩薩非其境界也。佛既示已告言。汝等且可觀我字輪境界廣長無量也。長謂人所不及也。私謂此即云
何也。其廣橫遍於一切眾生界。其長云何竪窮佛界。故云廣長也。如是廣長之身。普應一切。從何得乎。乃從此一字真言王。而現此事
也。以一真言印身示一切身。以一真言字音而出妙聲。普周法界。以一真言本尊之心。普示一切智慧之境也。釋迦牟尼者。即是此不
空見之身。普入世間而作佛事。故此所示即是牟尼身也。佛作佛事。即此釋迦從毘盧遮那字輪而出。然無二無別皆遍一切處。以此
一字同於大空本不生故。當知百字之身亦如是也。殊異者。謂如來三三昧耶之身流遍世界。及十方虛空悉遍。無有虛空而不遍者。
當知虛空不可量。身亦如是。祕密主。非諸有情能知世尊。是語輪相流出亦撿花嚴。心我妙音生諸佛等正覺妙音。莊嚴瓔珞從胎藏生佛之影像(形相也)
莊嚴。謂以語言莊嚴其相也。從心胎藏生佛形也。廣長無際而作佛事也。非眾生知者。即此佛之字輪也。亦非菩薩之境。若離神力則不能觀。而何眾生知其所益。
諸言音中佛為最上種種莊嚴率種種等。以要言之。以無相莊嚴也。從心現生佛隨類身。由住此妙音三昧故。普現其前。隨其本性令
得歡喜信解也。生之處乃所往所住之境乎。此後微妙音莊嚴。胎藏者。從一字而生名胎藏也。從此一字而生為胎。隨彼生者以為影
像。如一鏡圓淨而對眾色也。既不來鏡亦不往。然而因緣和合影像炳然。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即同彼體不可思
議。如來影像亦復如是。無思無為而應一切。皆隨彼心令得歡喜。而為現生佛事也。即以一佛言音。能生一切佛事。如六根淨品。尚能
以一妙音滿三千界。況如來究極圓淨之六根耶。爾時無量世間海門(亦是口義)中法界成菩提。勤修普賢菩薩行願。菩薩此花布地。胎藏世
界種性海生受。種種性清淨門。佛剎淨除菩提座現。佛事中而住。以上經文也。由此大智灌頂無量世界海門。門者所從入處義也。無
量世界海口印。指眾流所趣所入之門也。由知此無量世界海門故。勤修菩提。而此一菩提非是一菩提。乃至遍法界之菩提也。以眾
生無量故。法界無量。今乃普令得成。爾時世尊。於無量世界海門法界。殷勤勸發成就菩提。滿足普賢菩薩行願(普賢即如來功德也)出生普賢菩薩
行願。以加持故現相如後也。於此妙花布地胎藏世界。言於此者。即此素訶世界也。於種性海受生(種性謂受生處海謂無斷廣多也)以種種性清淨淨除佛
剎。現菩提場而作佛事(謂加持作佛事無不遍也)復次菩提。如已無異同入法界。此乃是大菩提之行耳。若如是發行。即是普賢之行。如是起願。即是
普賢之願。菩薩為此事。由是初發心也。花地者。如淨治平地掃灑清淨。散布種種色香味觸可愛之花。周匝端嚴而坐其上。今此大悲
藏之心地亦如此也。胎是初起。便即是如來所起處。以從如來性生。如來性生。是字而生也。如是發心。即是初地位也。海謂如來種性
之海也。從此實性。而生如來一切功德也。胎謂從此以為根本。由普賢行如來行。從如來性海之胎藏。漸漸具足一切如來六根之支分
也。此普門身。隨眾生種種心行差別性欲各異。即以清淨妙門而淨其心。無得究竟。如是淨其心。即是莊嚴一切土也。行者如是住菩
薩地時。即能以普見世界。現如來身座于道場。而淨法界輪。即能遍知一切句。謂成佛也。亦能隨所欲樂。而滿其願不空過也。故次經
云。復次正遍知句求者。樂欲心無量。知身無量。證身無量。知智無量證。復次樂求者。還修菩薩道也。即是佛事也。眾生見彼道故。即勸
發心學道也。復次樂欲勤求正遍知句者。知心無量。即知身無量。知身無量即成智無量。知智無量知眾生無量。證眾生。無量知虛空
無量證而得此也。祕密主心無量四無量而得。已成正等覺。即知眾生無量。知眾生無量即得知虛空界無量。祕密主。以心無量而得
四種無量。謂除心餘身智眾生虛空也。得已成最正覺。具十種力降伏四魔師子吼云云。成十力四魔降伏無畏師子吼。此一切勇士
智句最上學處百門。於諸佛心說。以上經文也。此意言。猶入此大智灌頂門。住菩薩種性故。即知心無量。以知心無量故。即知一切身
無量。以知身無量故。即知智無量。以知智無量故。即知虛空無量也。所以者何。一切法由心而有。了達此即法無量。即知身無量也。
緣生見之身乃赴機。度門之智應彼而起。亦復無量一一等同虛空也。以身智眾生虛空無量故。名為四無量也。由此無量即從心生
故。名四無量心也。若得此四無量心。即是成正覺。即是具十力降四魔。即能無畏師子吼。如是等事。皆由住此四無量心。住於一切最上法句而得成就。故名
aṃ字悉地之果也。此百門非但我自說。一切佛亦同是說也。此謂指上十力等功德勇士謂祕密主也。如是勤學勇士最上覺者句。於百門學處諸佛所說心
(意云所以成佛由學此百門心也)右百字果受用品。謂隨一一門有相應者受用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八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39冊No.1796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本網站係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16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