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Vairocana Sutra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三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餘
[0605c06]經云。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救世者演說心相。菩薩有幾種得無畏處。乃至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者。猶是答前心
相句。以金剛手既聞此教諸菩薩。直乘真言門上菩薩地故。問世尊此菩薩行道時。有幾種得無畏處。佛還復約前三劫。作差降對明
也。梵音阿濕嚩娑。正譯當言蘇息也。如人為強力者所持扼喉。閉氣垂將悶絕。忽蒙放捨還復得蘇。眾生亦復如是。為妄想業煩
惱所纏。觸緣皆閉。至此六處如得再生。故名蘇息處。亦如度險惡道時。其心泰然無所畏懼。故名無畏處也。佛言祕密主。彼愚童凡夫。
修諸善法害不善法。當得善無畏者。善義通於淺深。今此中意。明十善業道。如世人以十不善道因緣。漂沈惡趣無有窮已。後得順世
八心。也漸受三歸戒。於無量世生人天中。後至涅槃。以免離三途劇苦。名最初蘇息處也。若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依三蜜供養修行位。與此齊等也。
[0605c24]經云。若如實知我。當得身無畏者。如修循身觀時。見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種不淨惡露充滿。終不為此而生貪
愛。次復觀受心法。得離不觀我性四種顛倒。於身諸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眾相現前時位。與此齊也。
[0605c29]經云。若於取蘊所集我身。捨自色像觀。當得無我無畏者。謂觀唯蘊無我時。於陰界入中。種種分折推求
我不可得。捨此自色像者。譬如因樹則有樹影現。若無樹者影由何生。今五蘊尚從緣生都無自性。何況此積集中而有我耶。如上所
說。乃至證湛寂之心離一切過。是於我之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於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觀心不可得。不生愛慢位。與此齊也。
[0606a09]經云。若害蘊住法攀緣。當得法無畏者。謂行者心住蘊中。欲令發起離著。爾時幻焰等喻。觀察諸蘊即空。得離違順八心證寂然
界。然離蘊之扼縛。於法得蘇息處。法謂十緣生句也。若真言行者。現覺瑜伽境界。皆如鏡像水月無性無生位。與此齊也。
[0606a14]經云。若害法住無緣。當得法無我無畏者。即是無緣乘心。觀察法無我性。於心外有無影。像智都無所
得。心王自在覺本不生。得離法之扼縛。於法無我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於瑜伽道中心得自在用時位。與此齊也。
[0606a19]經云。若復一切蘊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及法無緣空自性無性。此空智生。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
者。謂觀自心畢竟空性時。我之與蘊法及無緣。皆同一性。所謂自性無性。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於業煩惱等。都無所縛
亦無所脫。故云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爾時於有為無為界二種扼縛得蘇息處即是真言行者虛空無垢菩提心也然此心在纏出纏皆畢
竟無相。以如來五眼諦觀。尚不能得其像貌。況餘生滅中人。今所以廣明三劫六無畏處眾多心相者。皆是擬儀外迹。以明修證之
深淺耳。上已明見烟之相。可已比知火性。但知心垢盡處戲論不行。即是第六無畏依。更欲如何表示耶。
[0606b04]經云。祕密主。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乃至如實遍知一切心相者。
是略答前問中修行句也。如下文萬行方便中。無不藉此十緣生句淨除心垢。是故當知最為旨要。真言行者特宜留意思之。然統論
此品中十緣生句。略有三種。一者以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即空之幻是也。二者以心沒法中。欲對治境
界攀緣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蘊阿賴耶即心之幻是也。三者以深著沒心實際中。欲離有為無為界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
說。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摩訶般若中十喻。亦具含三意。今此中云深修觀察者。即是意明第三重。且如
行者於瑜伽中。以自心為感佛心為應。感應因緣。即時毘盧遮那。現所喜見身說所宜聞法。然我心亦畢竟淨。佛心亦畢竟淨。若望我
心為自。即佛心為他。今此境界。為從自生耶。他生耶。共生無因生耶。以中論種種門觀之。生不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論幻即幻。
論法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也。復次言深修者。謂得淨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其間
一一緣起。皆當以十喻觀之。由所證轉深故。言觀察也。且如四諦義。直示娑呵世界已有無量無邊差別名。又況無盡法界中逗
機方便。何可窮盡。今行者於一念淨心中。通達如是塵沙四諦。空則畢竟不生。有則盡其性相。中則舉體皆常。以三法無定相。故名為
不思議幻。如四諦者。餘一切法門例耳。是故唯有如來。乃能窮此十喻。達其源底。此經所以次無垢菩提心。即明十喻者。包括始終綜
該諸地。既觸緣成觀。不可緯說。今且依釋論。明其大歸耳。
[0606c09]經云。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花旋火輪。乃至云何為幻。謂如呪術藥力。能造所造種
種色像。惑自眼故見希有事。展轉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淨故。如是真言幻。持誦成就能生一切者。佛說藥力
不思議。如人以藥力故。昇空隱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諸論師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謂定應爾或不應爾。過如是籌度
境界。唯親行此藥執持行用者。乃證知耳。又如藥術因緣。示現能造所造種種色像。雖於眾緣中一一諦求都無生處。而亦五情所對
明了現前。雖展轉相生。往來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籌度思量之境。釋論云。佛問德女。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於汝意云何。
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也。又問外有不。內外有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
答言不也。佛言。汝頗見聞幻所作伎樂不。答言我亦見亦聞佛言若幻空欺誑無實。云何從幻能作伎樂。女言。大德是幻相法爾。雖
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非內有乃至無生滅者。而無明因緣。諸行生。若無明盡行亦盡。乃至廣說。今此真言門。喻持誦
者亦復如是。如下文廣說。依三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議事。雖一一緣中諦求畢竟離於四句。法爾如是。不異淨心。而自在神變
宛然不謬。此事亦非諸大論師等。聰辨利根者所能測量。獨有方便具足得成悉地者。自證知耳。
[0607a09]經云。復次祕密主。陽焰性空。彼依世人妄想成立。有所談議。如是真言相。唯是假名者。釋論云。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動如
野馬。無智人初見之為水。眾生亦爾。結使煩惱日光。動諸行塵耶憶念風。於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一相為男。一相為女。復次若
遠見之。謂以為水。近則無水相。如是遠聖法者。不知無我及諸法空。於陰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等。若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虛
誑種種妄想盡除。此經意云。如世人遠望曠野。遠望之者。徒見此炎。炎之相強立假名。求其實事都不可得。故云妄想成立有所談議
也。如真言行者於瑜伽中。見種種殊特境界。乃至諸佛海會無盡莊嚴。爾時應作此陽焰觀。了知唯是假名。離於慢著。轉近心地。則
悟加持神變種種因緣。但是法界焰耳。故云如是真言相唯是假名。
[0607a25]經云。復次祕密主。如夢中所見。晝日牟呼栗多剎那歲時等住。種種異類受諸苦樂。覺已都無所見。如是夢真
言行應知亦爾時。釋論云。如夢中都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覺亦
復自笑。又如以眠力故。無法而見法。無喜事而喜。無嗔事而嗔。無怖事而怖。眾生亦爾。無明眠力故。不應瞋恚憂怖。而生瞋憂怖等
故。今復明此夢事不思議邊。如夢中。自見住壽一日二日乃至無量歲。有種種國土及眾生族類。或昇天宮或在地獄受諸苦樂。覺
時但一念間耳。於覺心眠法因緣中。四句求之了不可得。而夢事照然憶持不謬。以一念為千萬歲。以一心為無量境。此事非世間智
者。憶度籌量能盡其原底。亦非可疑之處。獨夢者親證知耳。今此真言行者瑜伽之夢。亦復如是。或須臾間備見無量加持境界。或
不起于座而經多劫。或遍遊諸佛國土。親近供養利益眾生。此事諸眾因緣中觀察。都無所起不出一念淨心。然亦分別不謬。此事誰
能思議出其所以。然實獨證者自知耳。行者得如是境界。但當以夢喻觀之。心不疑怪亦不生著。即以普現色身之夢。作無盡莊嚴。故云深修十句也。
[0607b20]經云。復次密主。以影喻。解了真言能發悉地。如面緣於鏡而現面像。彼真言悉地。當知如是者。此中言影。即是釋論鏡
中像喻。彼論云。如鏡中像。非鏡作非面作。非執鏡者作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作。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故。何以非面作。無
鏡則無像故。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故。何以非自然作者。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待面。然後有故。亦非無因者。
若無因緣。應常有應常無。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當知諸法亦復如是。以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緣生法不自在故。諸
法屬因緣故。非自作。若自無。他亦無故。非他作。若他作則失罪福力。亦非共作以有二過故。亦非無因。如先世業因今世善惡行緣。從
是得苦樂。一切諸法必有因緣。以愚癡故不知耳。如少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亦為得
道聖人所笑。今此真言門中。以如來三密淨身為鏡。自身三密行為鏡中像因緣。有悉地生猶如面像。若行者悉地成就時。乃至起五
神通。住壽長遠面見十方國土遊諸佛剎。皆以此喻觀察是事。從自生。他生耶。若謂他三密加持能授是果。則眾生未修行時。佛亦
大悲平等。何故不令成就。若謂自如說行能得是果。何因觀察三密淨鏡之身。求加被耶。若共主則有二過。何以故。若謂我心為因。
待彼眾緣方得成就者。即此因中先有悉地果耶。為先無耶。若先有之。眾緣則無所用。若先無之。眾緣復何所用。然是悉地成就。亦復
非無因緣。故智論鏡像偈云。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不應如彼少兒妄生取著也。如作如是觀故。行者心
無所得。不生戲論故。曰應如是知。
[0607c24]經云。復次祕密主。以乾闥婆城譬。解了成就悉地宮者。釋論云。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
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實有。有人初未曾見。意謂實樂。疾行赴之。近而遂失日高遂滅。飢渴悶極。覩熱氣如野馬。謂
之為水。復往趣之。乃至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行者亦爾。若以智慧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聲聞經中。無
此乾闥婆城喻。又以城喻身。說此眾緣實有但城是假名。為破吾我故。菩薩利根。深入諸法空中。故以乾闥婆城為喻也。此中言悉地
宮。有上中下。上謂密嚴佛國。出過三界非二乘所得見聞。中謂十方淨嚴。下謂諸天脩羅宮等。若行者成三品持明仙時。安住如是悉
地宮中。當以此喻觀察。如海氣日光因緣。邑居嚴麗層臺人物燦然可觀。不應同彼愚夫。妄生貪著。求其實事。以此因緣。於種種勝妙五塵中。淨心無所罣礙也。
[0608a13]經云。復次祕密主。以響喻解了真言聲。如緣聲有響。彼真言者當如是解者。釋論云。若深山峽谷中。若深絕澗
中。若空大舍中。以語言聲相擊故。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實。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轉故。更有響聲誑人耳根。
人欲語時。亦咽口中有風。名憂陀那。還入至齊。響出時。觸頂及斷齒脣舌咽胸七處而退。是名為語言。愚人不解而生三毒。智者
了知心無所著。但隨諸法實相。真言行者若於瑜伽中。聞種種八風違順之音。或諸聖者以無量法音現前教授。或由舌根淨故。能以
一音遍滿世界。遇此諸境界時。亦當以響喻觀察此。但從三密眾緣而有。是事非生非滅非有非無。是故於中不應妄生戲論。爾時自入音聲慧法門也。
[0608a28]經云。復次祕密主。如因月出故照於淨水。而現月影像。如是真言水月喻。彼持明者當如是說者。釋論云。月在虛
空中行。而影現於水。實法性月輪。在如如法性實際虛空中。而凡夫心水。有我我所相現。又如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大人見之
則笑。無智者亦爾。身見故見有吾我。無實智故見種種法。見已歡喜欲取諸相。得道聖人笑之也。復次譬靜水中見月影。擾水則不見。
無明心靜水中。見吾我憍慢諸結使影。實智慧杖擾心水。則不見。以是故。說諸菩薩知法如水中月。持明行者亦如是。由三蜜方便自
心澄淨故。諸佛蜜嚴海會悉於中現。或自以如意珠身。於一切眾生心水中現。爾時應諦想觀之。今此蜜嚴之相。從我淨心生耶。從佛
淨身生耶。自他實相尚自畢竟不生。何況相違因緣而有所生。又如一切江河井池大小諸器。月亦不來水亦不去。而淨月能以一輪。
普入眾水之中。我今亦復如是。眾生心亦不來。自心亦復不去。而見聞蒙益皆實不虛。故當以慧杖攪之。便知無實。不得如彼嬰童。
欲作方便取之。以為玩好之具也。既能自靜其意。復當如如不動為人演說之。故曰持明者當如是說。
[0608b22]經云。復次祕密主。如天降雨生泡。彼真言悉地種種變化。當知亦爾者。聲聞經以受譬浮泡。般若中以泡為喻。雖實無
性。而因緣猶是實法。欲十句中有如化而不明泡。喻今此經譬。意復殊也。如夏時雨水自雨水中。隨渧之大少生種種浮泡。形類各
異。然水性一味自為因緣。四句推求無別所生之法。是故此泡舉體從緣。泡起即是水起。泡滅即是水滅。故以此喻即心之變化也。如
行者即以自心作佛。還蒙心佛示悟方便。轉入無量法門。又以心為漫荼羅。此境與心為緣能作種種不思議變化。是故行者以浮泡
喻觀之。了知不離自心。故不生著也。釋論又云。修定者有十四變化。天龍鬼神亦能作化。如化生光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心滅則滅。
是法無初中後。生是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當知諸法亦如是。復次如變化相。清淨如虛空無所染著。不為罪福所污。諸法亦爾。法性
如如實際。自然常淨。譬如閻浮提四大河。一一河有五百小河以為眷屬。此水種種不淨。入大海中皆悉清淨。與泡喻意同也。
[0608c13]經云。復次祕密主。如空中無眾生無壽命。彼作者不可得。心以迷亂故。而生如是種種妄見者。
釋論云。如虛空者。謂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
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如少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有人飛上。極遠而無所見。又如虛空性常清淨。人謂陰曀為不
淨。諸法亦如。是性常清淨。婬欲瞋恚等曀故。人謂不淨。此經云。心迷亂者。如人以疾病非人等種種因緣。其心迷亂。妄見淨虛空中有
種種人物形相。或可怖畏或可貪著。若得本心時。則知此事生時不染虛空。滅時亦非還淨。本來不礙虛空。亦不異於空。行者修觀行
時。若有種種魔事種種業煩惱境。皆當安心此喻如淨虛空。雖於無量劫中處於地獄。爾時意無罣礙。如得神通者。於空一顯色中自
在飛行。不為人法妄想之所塵污也。
[0609a02]經云。復次祕密主。譬如火燼。若人執持在手。而以旋轉空中。有輪像生者。如人持火燼。空中旋轉
作種種相。或方或圓三角半月。大少長短隨意所為。愚少觀之。以為實事而生念著。然實都無法生。但手中速疾力。能運一火成無
量相耳。真言行者若於瑜伽中。隨心所運無不成就。乃至於一a阿字門。旋轉無礙成無量法門。爾時當造斯觀。但由淨菩提心一
體速疾力巧用使然。不應於中作種種見計。為勝妙而生戲論也。釋論無火輪喻。別有影喻。云如影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情
等見聞覺知。實不可得。又如影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使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又如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
善惡業影亦如是。復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報不斷故。罪福熟時則出。然是影非有物。但是誰眼法。如旋火[火*曹]疾轉成輪。亦非
實有。喻意大同也。祕密主。應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無等等句。必定句正等覺句。漸次大乘生句者。梵音謂句為鉢曇。義如前釋。此十
喻皆是摩訶衍人甚深緣起。非聲聞緣覺安足之處。故名大乘句。心之實性。更無一法可以顯示之者。亦不可授人。但如是深觀察時。
障蓋雲披。自當證知耳。故名心句。如來智慧。於一切法中無可譬類。亦無過上。故名無等。而心之實相。與之函蓋相稱間無異際。故曰
無等等。若以十緣生了知心處。則安住其中。故曰無等等句。諸佛以此十緣生義。必定師子吼說如來性心實相印。若有能信解者。假
使十方世界一切諸魔。皆化身作佛說相似般若。亦不能變易其心。使法相不如是。故曰必定句。以此中道正觀。離有為無為界。極無
自性心生。即是心佛顯現。故曰正等覺句。以深修觀察故。如入大海漸次轉深。乃至毘盧遮那。以上上智觀。方能盡其源底。故曰漸次
大乘生句。當知如是六句。次第相釋次第相生也。毘盧遮那即以此十緣生句不思議法界。作無盡莊嚴藏。從十世界微塵數諸法界
門。常出生根力覺道禪定解脫諸寶。遍施眾生猶尚不匱。故曰具足法財。一切如來智業由此具足。故曰出生種種工巧大智慧。若於
一念心中。明見十緣生義。則上窮無盡法界。下極無盡眾生界。其中一切心相。皆能了了覺知。以皆從緣起。即空即儗即中故。故曰如
實遍知一切心相。阿闍梨言。行者初修觀行境界現前時。由內因外緣力故。自然有緣起智生。不同常途習定功力苦至而後通徹也。
梵本中云。自此以後。次說真言者持誦次第。如法悉地。如法果生。此是傳法者所記。故不於經中具出其大意言。已說淨菩提心諸
心相竟。從此以下。明進修方便及悉地果生也。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
[0609b27]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者。上品已約種種心相。對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入漫荼羅行法。
具眾緣支分及所要真言。皆於此中廣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諸器物方便攢搖。以從緣起故。當知不異十緣生句也。
復次聲聞經中。以毘尼為祕藏。要擇人簡眾方乃授之。若未發律儀不合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祕藏。未入漫荼羅者不合
讀誦受持。還同盜聽布薩反招重罪。所以然者。如世人慈育稚子。雖復情無所悋。而不授與干將莫耶。以不知運用方便故。必傷其體。
今此法門亦復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難知。恐未來眾生輕慢法故。不能諮訪善知識。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師心執文。輒自修學。久用功
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佛說。又此經文。有淺略深祕二釋。就深祕釋中復有淺深。輒爾披翫者。以不解密號故。謂是因緣事相。心
生慢易自言。我行真道何用呪術事耶。以如是等因緣。感匱法業。於無量劫墮惡趣中。所以修學真言者。要令先入漫茶羅也。漫荼羅名義下當更釋。
[0609c19]經云。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說此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法界超越心地。乃至一切支分。皆悉出現
如來之身。遍至十方。還來本位中住者。即金剛手。承佛神力領解上文。先歎世尊甚為奇特。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說此諸佛自證三菩
提。所謂自心自覺不可思議法界。出過一切心地。的無所依也。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為地。以
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來已度此微細戲論進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也。雖究竟寂滅不可言宣。而能以種種方便道。為眾生
類。如本性信解而演說法。即是領解一切智心無盡莊嚴之迹也。不思議法界即喻蓮花臺。種種方便道即喻蓮花葉。此領解中文雖
簡略。而提舉宗通妙旨。無所不周。次即請佛。唯願世尊。次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也。今且約胎藏為喻。行者初發一切
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緣。識種子初託胎中。爾時漸次增長。為行業巧風之所匠成。乃至始誕育時。諸根百體皆悉備足。始於父母種姓
中生。猶如依真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又此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事業。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
緣利物濟度眾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復次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以來。為大悲萬行之所含養。如
在胎藏。無功用以去漸學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于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又是一重祕
密漫荼羅也。今以蓮花喻此漫荼羅義。如蓮種在堅[穀-禾+卵]之中。枝條花葉之性已宛然具足。猶若世間種子心。從此漸次增長。乃至初生
花疱時。蓮臺果實隱於葉藏之內。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又由此葉藏所包。不為風寒眾緣之所傷壞。淨色鬢蘂日夜滋榮。猶如大悲
胎藏。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敷。如方便滿足。今此中妙法蓮花漫荼羅義。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臺具體。四佛四菩薩。醍醐
果德。如眾實俱成。十世界微塵數金剛密慧差別智印。猶如鬢蘂。十世界微塵數大悲萬行波羅密門。猶如花藏。三乘六道無量應身。
猶如根莖條葉發暉相間。以如是眾德輪圓周備故。名漫荼羅也。然以如來加持故。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現八葉中胎藏身。從金剛密
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身。若以
輪王灌頂方之。則第三重如萬國君長。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內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花臺常智。為大漫荼羅王也。若
自本垂迹。則從中胎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重種種門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
門。若行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攝成就。能見中胎藏。由此
言之。則諸眾生類本性信解。雖復無量無邊。而此漫荼羅法門。所為義利。亦復罄無不盡。故云為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眾生。為救護安樂故也。
[0610b21]經云。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於大眾會中遍觀察已。告執金剛祕密主言。諦聽金剛手。今說修行漫荼羅行。滿足一切智智
法門者。此中大會。即是法界漫荼羅所攝應度眾生。今佛欲說深密之行。為令不差道機故。以慧眼觀察。即此慧眼所加持故。先世善
萌無不開發。猶如良田已布善種。則堪受時雨之施也。此修行。梵音娜耶。即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至成佛。於是中間。一一諸
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漫荼羅中諸善知識。如造乘治道及將導者。眾生乘而行之。名修漫荼羅行。此行。梵音折利耶也。且
如下文云。先為弟子擇治平地。若論外事自如常釋。若為我倒凡夫。擇得一念守齋種子心治令平正。亦名治地。乃至為一生補處菩
薩。擇去心中無明父母極細之垢。亦名治地。由此言之。則經文一一言之下治地之義。凡有幾重。例如十緣生句。皆漸次轉深不可窮
盡也。執金剛作如是勸請。佛佛還以此印印之。而後衍說。故云滿足一切智智法門。若此地不滿。則不能普為一切眾生作救護安樂也。
[0610c13]經云。爾時毘盧遮那世尊。本昔誓願成就無盡法界度脫無餘眾生界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三摩地者。以
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立如是誓願。我當成就一切諸佛法界。悉皆度脫無餘眾生界。今所願已滿。而應度眾生不盡。以眾生無盡。即是
法界亦無盡也。界有三種。所謂法界心界眾生界。離法界無別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界。離心界無別法界。法界即是心界。當知此
三種無二無別。為欲轉釋法界義故。次言無餘眾生界。以眾生界未得一切解脫。即是法界未得遍滿成就。故如來勤修事業。無有休
息也。即以此本願因緣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如僧中有大事因緣若結界說戒之類則眾僧集會同共印持。以一戒一見故。不應別
眾也。今將說滿足一切智智法門。亦是諸佛大事因緣。以同一本誓同一法界故。皆悉集會。共以神力加持也。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
時。以聲字觀修漫荼羅行。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漫荼羅行。第三無畏。於唯蘊無我心中修漫荼羅行。第四無畏。於法緣心中修漫
荼羅行。第五無畏。於無緣心中修漫荼羅行。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漫荼羅行。離垢地以去。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漫荼羅行。略以行
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種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長因緣。有慧方便業受用之果。如前所說。從一一門。各流
出種種門等。其中從因向果。則三密方便展轉不同。容極至心王大海。方一味無別耳。今此十方諸佛。本行菩薩道時。各乘一法門。到
于一切智地。以將說普門眾行發起因緣。同共入此大悲胎藏三昧。從本所修行道。漸次證入一一觀之。如菩薩修禪時於九次第定
中。逆順出入定散超間。奮迅遊戲無不自在。是諸如來。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三摩地。亦復如是。或觀無盡法界。以一切心為一心。以
一切門為一門。或觀無餘眾生界。以一心為一切心。以一門為一切門。若以此十六重玄義。即橫竪統攝十二部經。則旋轉無盡也。經
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者。前現莊嚴藏時。普門一一身各遍十方。隨緣應物。今欲說漫荼羅圓位故。還約佛身上中下
體。以部類分之。自齊以下。現生身釋迦示同人法。及二乘六趣種種類形色像威儀。言音壇座各各殊異。及其眷屬展轉不同。普於
八方。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住。自齊以上至咽。出現無量十住諸菩薩。各持三密之身。與無量眷屬普於八方。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
住。然此中自有二重。從心以下。是持大悲萬行十佛剎微塵諸大眷屬。從心以上。是持金剛密慧十佛剎微塵諸內眷屬。通名大心眾
也。從咽以上至如來頂相。出現四智四三昧果德佛身。即此八身於一切世界中。徒眾剎土名號身業。諸受用事皆悉不同。亦於八方。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住。
[0611b09]經云。為彼從初發心。乃至十地諸菩薩者。謂初發淨菩提心時。見此漫荼羅。已遍法界。昇第二住。又逾廣逾
深作十轉開明。乃至第十一地而後所見圓極。如是安布分位已。即皆遍至十方。於自法界門。施作真言事業。示現進修次第。教授眾
主。此相現前了了無礙。下文所說。但開出此心作名字流通耳。又令普現隨類身。而言悉現如來身者。明本迹俱不思議加持不二。豈
欲令獨一法界作種種形耶。行者如是解時。觀毘盧遮那與鬼畜等尊。其心平等無勝劣之想。輒從一門而入皆見心王。是故作佛事已。
[0611b21]經云。遍至十方。還來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復還入。意明一切方便畢竟同歸也。經云。時薄伽梵。復告執金剛祕密主言。諦聽金
剛手。漫荼羅位初阿闍梨者。從此已後迄灌頂教誡竟。金剛手問得幾所福德聚。而白佛言。從今以後我當供養是善男子善女人。何
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同見佛世尊故。此明入漫荼羅眾多支分。又自大力明妃。迄第二品末。明緣壇行事所要真言也。就眾多支分
中。最初明阿闍梨支分。所以然者。佛說此經要從師受不得輒爾修行。若無明師。則所傳無寄故也。然以解二種義故。得阿闍梨名。所
謂淺略深奧分。若觀前人。未有深解之機。則順常途隨文為釋。若已成就利根智慧。則當演暢深密而教授之。今還以此二分釋阿闍
梨義。若於此漫荼羅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真言手印觀行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教灌頂。是名阿闍梨。若度違順八心證寂然界。是
名阿闍梨。若已心王自在。覺自心本不生。名阿闍梨。若生極無自性心。得入如上漫荼羅海會。名阿闍梨。從此復有十重深行。乃至於
解三密人中。最為上首如金剛薩埵。是名阿闍梨。復次毘盧遮那。是名阿闍梨。是故作最初阿闍梨事業時。即須觀照自身。即同於金
剛薩埵毘盧遮那。以身語密印而作加持。乃名善住師位。不爾無所能成也。自餘深行者即可以意得。次明阿闍梨眾德。
[0611c18]經云。應發菩提心者。謂生決定誓願。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必當普度法界眾生。此心猶如幢旗。是眾行
導首。猶如種子。是萬德根本。若不發此心。亦如未託歌羅羅。則大悲胎藏何所養育。自不能建立善根。況復為人師耶。當約一一地作
深密釋。乃至毘盧遮那。始名無盡法界究竟發心耳。
[0611c25]經云。妙慧慈悲者。般若有二種。有與六波羅密和合般若。有實相般若。此中意明初句。此慧猶如巧風。能軌匠歌羅羅心使
百體成就。行者猶有慧。故則能善知通塞判決是非。於漫荼羅一切事業中。動合規矩心無疑滯。乃堪作阿闍梨。以要言之。若同毘盧
遮那智業圓滿。是名深行阿闍梨也。慈悲。謂憐愍之心徹於骨髓。諸有所作。皆為建立眾生。必使成就無盡法界之樂。度脫無餘眾生
界之苦。若無此心。則如胎藏不成。又安能有所含養。乃至毘盧遮那以本願故。住於加持世界。普現悲生漫荼羅。是名深祕阿闍梨。兼
綜眾藝者。謂妙善世間種種伎藝也。謂聲論因論。十八明處六十四能。算數方藥觀相工巧之類。緣漫荼羅所要皆不假於人。則造次
施為無闕乏之過。然後堪作阿闍梨。復次行如是法中。盡與實相不相違背。名為妙善眾藝。復次於一切總持三昧門道品。諸度四辨
四攝力無畏等。皆得善巧。則能隨意造作祕密漫荼羅。名為妙善眾藝也。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者。即是深修觀察十緣生句。見甚深
中道。照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訶般若中廣說。若行者於文字及觀心中。善得通達離於見著。乃應為人作世間阿闍梨也。復次初劫智
慧猶與二乘共行。非深般若。二劫智慧尚與二乘共聞。亦非甚深般若。第三劫等虛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能思議。乃名甚深般
若。堪作祕密行阿闍梨也。就祕密中又漸次轉深。乃至佛為十地說般若。則九地非其境界。唯大毘盧遮那得名究竟阿闍梨也。通達
三乘者。謂於大小乘三藏教中。善其文義也。能難能答。堪可匠成三學拔除弟子惡邪。乃應作阿闍梨。若不爾者。或為他論議師輩之
所摧屈。則於傳法無力生他不信也。又此經宗。橫統一切佛教。如說唯蘊無我出世間心住於蘊中。即攝諸部中小乘三藏。如說觀蘊
阿賴耶覺自心本不生。即攝諸經八識三無性義。如說極無自性心十緣生句。即攝花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如說如實
知自心名一切種智。則佛性一乘如來祕藏。皆入其中。於種種聖言。無不統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廣開一切法門。是名通達三乘也。
復次真言門。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為通達三乘。淺深重數如前說。善解真言實義者。如真言門。有種種真言種種身印種種本
尊。乃至具緣供物一一支分。聲字形色諸相不同。隨事分別識其性類。知如是法寂災處用。如是法增益處用。如是法降伏處用。如持
明藏蘇悉地等廣分別說。此是通達真言實義。所以然者。一一真言。皆如來妙極之語也。如真言中有質多字。淺釋只名為心。若作深
祕釋。質謂遮字帶三昧聲也。遮是無遷變義。無遷變即是佛性。佛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首楞嚴三昧。是故定慧具足。多字是一切
法如如解脫不可得義。若如是說心。乃名妙極之語也。復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蜜滿足義。亦是一
切智五輪譬喻義。如本尊形。女是禪定。男是智慧。黃色是金剛身。白是大悲。赤是大慧。青是大空。黑是大力。乃至一切緣中。皆有第一
實際義。豈可如文生解耶。若通達如是實義。乃應作阿闍梨。亦約三劫十地以明深行也。知眾生心者。以阿闍梨善知三部上中下用。
種種性類差別。及住瑜伽故。以加持方便。能了知眾生心行也。如有來求法者。師應謂言。汝且隨所安。我當思惟。即是持彼名字。入於
靜室如法持誦。觀彼因緣。以本尊加被故。當見相貌。若是外道欲來盜法。或伺求其便而來詐親。爾時本尊或現外道等形。審觀像類
自然可識。應方便遣喻言。善男子。夫求法者。應先除斷一切惡見巧偽之心。又諸菩薩為度眾生故。能作種種難行苦行。汝今豈能
為此難行事耶。且隨本緣而作利益。若境界中。見本尊在漫荼羅。將引弟子為其灌頂。或持以付之。如是等種種善相。則應攝授。復次
若本尊捨本色像而作赤色。是人性多瞋恚。黑色多癡。黃色多貪。白色多善。縹色多無記。及於漫荼羅中。觀察花所至處。上中下類種
種微相。亦可知彼心機是器非器也。然於如是相中不應取著。亦以十緣生句而觀察之。於如是事一一明了。堪住師位也。復次深祕
釋者。知眾生心。即是如實知自心。以能知自心故。即能明識他心。如家有寶藏即善鑒他寶。乃至諸根性欲本末因緣。心所動作戲論。
無不了了通達。是名深行阿闍梨也。信諸佛菩薩者。阿闍梨言。一切善法以信為首。當最初說之。今順梵文語便。兼以通於後位故。作
不次說耳。謂此宗。初入法門時。意尤淺近難識。且三乘實相。無不離於文字。而真言者。要須口誦梵文心亦觀之。或屈申身分支節猶
如戲弄。或修三昧乃觀女人之像或忿怒等形。或以水灌頂。或造作火壇。若欲以心識籌量。則加持之迹又不可見。自非具深信者。安
得不疑惑耶。又此行者。於此眾緣事相。皆以諦信行之。若勤苦多是未蒙現益。爾時即自思惟。由我功行未至。或由三毒垢染惑障重
故。如浣衣鑽火。但勿中途休廢。自當純淨目覩光明耳。復當思惟幻喻。如藥物和合而得昇空住壽。亦非利根智慧所能思識。但令妙
解其術無不成者。以此深心淨信離疑惑故。漸得法驗現前。復由法驗現前故。信解轉增不可爼壞。若不如是者。則同無手之人。雖
至不寶藏中空無所得。況在阿闍梨位乎。復次眾生一念心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會。乃至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當知
此法倍復難信。故法花中。補處三請如來四誡。然後演說。今此經。具有修入方便。乃至一生可成。若能諦受不疑。到於信地或度於信
解。乃名深行阿闍梨也。得傳教灌頂善解漫荼羅畫者。灌頂有二種。謂於弟子法中得灌頂已。漸次進修。乃至成就阿闍梨眾德。爾時
得阿闍梨歡喜。更為造漫荼羅作傳教灌頂。如法慰喻言。佛子汝已於祕密藏中。隨順修學具足明了。堪能教授於他。汝今已得善利。
乃至諸賢聖眾亦皆稱歎。今已作灌頂竟。汝當以真淨心傳持流布。使如來祕密藏久久不滅。如是隨其所應種種慰喻已。即應為人
作漫荼羅阿闍梨也。復次行者於瑜伽中。阿闍梨眾德成就。爾時深行阿闍梨。為作心漫荼羅。爾時弟子了了。明見得蒙大毘盧遮
那。以大悲水作心灌頂。是事下當更說。乃至地波羅蜜滿足時。十方諸佛現前灌頂授佛職位。皆名得傳教灌頂也。已得傳教灌頂。
不應作最後斷種人。應紹先師事業度諸弟子。即此最初方便。須解漫荼羅圖像。故次明之。謂此中一一方位相貌。調布眾色繢畫莊
嚴。皆應自善其事不看他面。乃堪作阿闍梨。復次能於淨菩提心。以慧方便。畫作無盡莊嚴大漫荼羅王。乃名深行阿闍梨。其性調
柔離於我執者。此我執。梵本作灌頂字。阿闍梨相傳云。此字義不相應。當云離於我執也。其性調柔。即是安住傳教威儀住忍辱地。柔
和善順而不卒暴。雖種族色相多聞智慧。無不出群絕眾。亦不生高慢之心。能慈心下濟誘誨新學。乃至卑小姓等。亦不懷下劣之想
嫉妬之心。但一心以法自調依法而住。如是調柔。即是離於我執。是轉相釋也。復次調柔者。如百練純臘以調柔故。隨工巧之手無
所不為。今行者淨治此心。一切麁礦盡故。隨巧慧之手無所不為。故能住忍辱地隨緣應物。又諸佛菩薩法門中入道。猶如上族。諸天
龍鬼法門中入道。猶如下族。即以此身。作大日如來尊特相海。猶如色貌第一。望不能作者。猶如垢衣蕞漏。於一心中悉聞諸佛說法。
分別不謬。名為多聞。望六根暗塞者。名為少聞。無量智慧自然開敷。名為智慧。無明三毒名為愚癡。以如是諸法畢竟等故。不應心有
高下。故名調柔。唯佛一人。乃名一切調柔善住阿闍梨法也。於真言行善得決定者。調於造立漫荼羅種種方便中。心得決定離諸疑
網。所謂如是護身如是結界如是迎請。如是淨諸供具而以奉獻。以如是真言手印加持。乃至持誦進修。及成悉地時。亦有無量次第
法。如是備在下文及供養次第中。不能縷說。若行事時。及他決擇違妨。方復躊躇觀察。或取本尋撿。不名善作阿闍梨也。復次阿闍
梨。以於瑜伽得決定故。隨有所作。皆與三昧相應。如獻花時。即與花三昧相應。此中本尊明了現前。若奉香燈塗香閼伽水等時。亦與
香三昧乃至香水三昧相應。一一本尊亦隨事現前。如是一一緣中。皆是入法界門皆見善知識。旋轉運用皆與理相應。不復臨事稽
留方始作觀。當知是人堪作祕密阿闍梨也。究習瑜伽者。謂善修相應法也。謂於三部真言上中下成就等事。一一通達。皆與正理相
應。名善修瑜伽。又於息災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或增益法中。即能以此方便降伏息災。於降伏法中。即能以此方便息災
增益。隨彼彼相應之法。皆能善分別之。名善修瑜伽。又於漫荼羅中種種本尊。三昧形色字印性類威儀。及供養成就時運心觀察方
便。皆已相應修習。此中障礙及悉地相。亦善覺知乃可傳法也。復次大悲胎藏發生三昧中。有種種法界門種種善知識。如善財童子
次第詢求。或於如是法門已善修行。而於餘門未能究習。若入普門世界時。則能於一念中具足相應。是名深行阿闍梨也。住勇健菩
提心者。勇健是雄猛無怯弱義。所以須此心者。以真言行者未見真諦以來當有違順境界。或現種種可畏形色。或作異聲。乃至震動
大地。或有大力毘那野迦現作留難。爾時安心不動。無有退屈。依於法教而淨除之。猶行者見此淨菩提心有大義利故。自然出生入
死無怖畏想。彼彼魔事不能留礙也。又未見菩提心時。於瑜伽中。當有種種相見。所謂地水火風虛空。青黃赤白黑色等諸異相貌。爾
時心未明了故不能甄辨。亦不應生退轉之意。但作是念。此事非無因緣。若我見諦時。於菩提心明了無礙。自當解耳。又當以十緣生
句觀之。心不取捨。但當勇進行菩薩道。既證菩提心已。即知往昔某時有如是相。復於某時更有如是事相。皆為如是因緣。無不鑒其
先兆識其本末也。復次行者照見心明道時。即於無盡大願得堅固力。乃至毘盧遮那金翅鳥王。俯觀法界大海如視明鏡。奮止觀翅
搏天人龍。乃是勇健菩提心也。祕密主。如是法則阿闍梨。諸佛菩薩之所稱歎者。以眾德兼備故。即能流通密教不斷佛種。是名佛之
真子。從真言行生。常為眾聖之所稱歎也。若弟子修瑜伽行。則能見此上人天龍八部恭敬供養。或見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勸發大眾。
如釋迦牟尼。說菩薩薩陀波崙求法因緣也。
[0614a24]經云。復次祕密主。彼阿闍梨若見眾生。堪為法器遠離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者。即是阿闍梨支分中。明攝受弟子儀式
也。此中眾生有二種。或已發菩提心。往詣善知識所求請真言行法。或未發菩提心。而師自鑒別之。知彼堪為法器能持是法。或於瑜
伽中見彼根緣。或諸佛菩薩之所囑累。令為灌頂而教授之。或親見眾聖為其作灌頂法。然後付囑令其教授。有如是相乃可傳法也。
如貧里穢食。不可置於寶器。輪王妙藥。不可使薄福之人輒爾服之。以不消故。或能斷命故。須函蓋相稱則授受皆得其宜。又如弊衣
垢膩滋甚。則不可頓加染色。先當教令澣灌。然後可以施綵繪之功。眾生亦爾。若先習垢染。則不染法界之色。故須遠離諸垢也。有大
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底。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捨
攞馱。是依事依人之信。如聞長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甞欺誑故。即便諦受依行。亦名為信。與上文信諸佛菩薩義同。梵
語本是兩名。唐音無以甄別故。同名言信耳。若人聞說如上不思議法界。以宿殖善本。神情明利故。即能忍受其言。知眾生心中決有
此理。名為信解。又先世已曾親近善知識故。於三寶緣深。雖不可比量籌度處。即能懸信。故曰深信。勤勇是精進別名。釋論云。譬如穿
井以見濕泥轉加精勤必望得水。又如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故次信解而明勤勇也。所以然者。今此自然智慧。要因瑜
伽。而此瑜伽。必須大精進力。故釋論云。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麁觀能得。要須身心精勤急著不懈爾乃成辨。如佛所說。血肉
脂髓皆使竭盡。但令皮骨筋在不捨精進。如是乃得定慧。得是二事則眾事皆辨。故須具精進性者。方可傳授也。復次精進是一切善
法之根本。能發動先世福德。如雨潤種能令必生。若無勤勇之心。則雖有宿殖之業。無由發起。乃至今世利樂尚不可得。何況菩提道
邪。是故由發行因緣便得深信。以深心故。即能志求勝法荷負眾生。須養以大悲胎藏令得增廣。故云有常念利他之性者。方可傳授
也。復次阿闍梨。於瑜伽中。見聞諸佛菩薩稱其具如斯德。或見在眾聖前。至誠懃懇希求道要。經歷多時初不懈退。乃行利他之事救
攝眾生。本尊哀愍遣令教授。諸如是例可以意知。又深行阿闍梨六根淨故。見彼無量劫來障道成道因緣。無有錯謬。又於普門漫荼
羅根緣相攝之處。亦悉知之。乃名善觀弟子也。
[0614c15]經云。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闍梨應自往勸發如是告言者。此有二義。一則除弟子疑心故。但恐無智疑悔則為永失。是以不妄
與人。必是可傳。自當求而授與不俟來請也。二為除阿闍梨悋心故。乃至無間火聚中。有可流通亦當往赴。況遇良緣求而不惠耶。次
有五偈。明其勸發方便。初偈云。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開演。為彼大乘器者。意言。汝佛子當知。今此大乘真言行所乘之道
法則儀軌。以汝是大乘器量故。堪能信受。我今當正說之也。次偈。過去等正覺及與未來世。現在諸世尊。住饒益眾生。如是諸賢者。解
真言妙法。勤勇獲種智。坐無相菩提者。即是開十方三世諸佛一切方便門。唯以一道成佛更無餘道也。以佛佛同道故。今還引諸佛
證明。是事如法花中廣說。又言住饒益者。謂多所饒益安樂眾生。即是如來住處也。諸賢者即是如來。由普賢願行悉以圓極故以為
稱。皆由解此真言妙法得大勤勇。成一切智。就偈頌省文故。云種智也。坐於諸法寂滅。即是菩提。非已成今成當成。無法可觀不從他
得。當有何相耶。此菩提。不可說以示人。故次偈更以外迹明之。偈云。真言勢無比。能摧彼大力。極忿怒魔軍。釋師子救世者。意言。雖無
定相而具一切威力。能伏諸魔制諸外道。開甘露門轉大法輪。一切人天見如是迹。故號為釋迦師子救世間者。如見烟知火。故當信
受也。次偈云。是故汝佛子。應以如是慧。方便作成就。當獲薩婆若者。是勸發行人令求彼果。汝今幸自有心何不證之。但當以此妙慧
而作成就。不久自當成一切智也。上文。金剛手直問毘盧遮那。云何得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如實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今此中教授
義亦同。然直舉無相菩提。便即勸令修證。更無行位差別可以錯於其間。雖前品廣明諸相。作種種名字莊嚴。至論心處意皆如是也。
經偈云。行者悲念心。發起令增廣。彼堅住受教。當為擇平地者。言阿闍梨已得弟子。次明治地支分也。此中行者字。梵本云真言者。以
偈中不可六字故。取意刪之。下文頗有此例。不復煩說。謂真言者數數。以如是善法發起其心。即令彼意樂漸得增廣。知彼堅住受
教不復移轉。方為作漫荼羅。或於瑜伽中見彼根緣已固。然後擇地也。金剛頂大本。及蘇悉地等經。廣說地相。然其大意者。今此世界。
自不如餘淨域怛然平正。但隨下文所說諸勝處中。擇取平正端嚴可造圓壇之處。輒便動作施為無所妨礙。便可充事也。復次今造
諸壇何處皆得。如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平正心地。方作大悲漫荼羅。但隨所說勝處中。有少分平正可淨治處。便於此中開出萬德漫
荼羅。淺深重數准前廣釋也。偈云。山林多花菓。悅意諸清泉。諸佛所稱歎。作圓壇事業者。諸勝處中。最以山林為上。雖重嚴眾峯
端嚴幽寂。若無花菓流泉人所不樂。則眾緣多闕亦不堪任。故須有種種名花甘實。兼有清淨泉池情所愛悅之處。則是佛所稱歎。可
作漫荼羅事業也。或行者於三昧中見如是勝處。若聞聖尊之所稱說。令於彼處作之。下文例爾也。復次山者梵云娜伽。是不動義。謂
阿闍梨瑜伽中觀此行人。住於四性法中。所行善事堅心不動。謂敬事師長孝養父母等。隨有八心花菓開萠。可出生淨法處。便可建
立漫荼羅也。復次淨菩提心。安住諦理堅固不動。八方大風不能震搖。大悲方便花菓處處彌布。常流淨法利樂眾生。最是佛所稱歎。
好作漫荼羅處也。次偈云。或在河流處。鵝雁等莊嚴。彼應作慧解。悲生漫荼羅者。若不得名山。即泉水為其次。謂諸河流常無斷絕之
處。妙音好鳥翔集遊詠。端嚴清潔遠離囂煩。即可作壇也。雁非正翻。梵本云娑羅娑鳥。狀如鴛鴦而大。此聲甚清雅。此方所無。故會
意言耳。雖世諦漫荼羅。亦須慧解。持真言人乃能建立。故云應以慧解作悲生漫荼羅。復次水是流不住義。其心不滯常能勝進。名之
為水。福河不斷。名之為水。以先能安心諦理人自不可多得。但使從本淨流出已。正趣是中者。即可運無礙慧。為建立悲生漫荼羅也。
妙音眾鳥莊嚴。是能宣揚善法之義。亦是常念利他故眾生所歸。咸得歡樂。歎其恩德有大名稱也。偈云。正覺緣導師。聖者聲聞眾。曾
遊此地分。佛常所稱譽者。若山泉福地眾聖所曾遊履。自屬上條。今此中意言。雖非如上勝處。而是諸佛緣覺及聲聞弟子等。得道涅
槃之處。或久住其中。又其次也。如西方。八塔及三乘聖眾遺迹甚多。皆是大威德諸天常所護持瞻禮。猶如般若經所在之處。諸小鬼
輩不敢停留。故法驗易成也。佛所稱譽。謂如仙人住山。世尊記說於中易可得道之類是也。復次若人已發菩提心。即是諸佛生地。亦
是得道轉法輪般涅槃處。亦是久住其中。以四威儀廣利眾生之處。雖未聞祕藏。但得三乘共行處。亦名吉祥。謂觀察性空無相無作。
無有我人眾生壽者。此是二乘成道入涅槃處。亦是種種本生經。菩薩棄捨身命學波羅蜜處。皆可就中作漫荼羅。復次自謂已得涅
槃生滅度想。是聲聞辟支佛所。遊地分。若不得一向求菩提人。即應平治此中畫作悲生漫荼羅。偈云。及餘諸方所。僧坊阿練若者。除
聖迹之外。但隨方國土諸梵行者所居。僧坊。梵音毘訶羅譯為住處。即是長福住處也。白衣為長福故。為諸比丘造房。令持戒禪慧
者。得庇禦風寒暑濕種種不饒益事。安心行道。令檀越受用施福。日夜常流無有斷絕。故名住處也。阿練若名為意樂處。謂空寂。行者
所樂之處。或獨一無侶。或二三人。於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為造。或但居樹下空地。皆是也。復次若離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所謂
廣行檀施。受無量律儀修種種禪定。受持十二分教思惟義理。慈悲精進化度眾生。以眾行無獎道故皆名無聖迹。僧坊亦然凡聖同
居。是生福之處亦其次也。除共二乘般若。自餘聲聞緣覺一切法門。以遠離大悲自求出要。皆名無聖迹阿蘭若處。亦可即就其中。擇
治平地畫作漫荼羅也。偈云。花房高樓閣。勝妙諸池苑者。若不得如上福地不可便停。應擇取俗間勝處。若端嚴清淨便可作法。房
是上古以來眾生以慚愧故。不欲令襞慢彰著。亦可以庇衛其身自護護他。樓閣是西方重屋上高顯平露處。池謂清淨池沼。多有水
生諸花。人與非人咸所愛樂。苑謂園林。多名香軟草芳木欝盛。蕭然幽靜可屏喧煩。皆又其亞也。復次若見行人。雖未入餘方便道中。
然其體性具足慚愧。常能自護亦能護他。或其心明白易知少諸障礙。乃至犯罪亦能發露。向人求自清淨無所隱祕。亦可傳授也。又
池是渴水無厭義。謂此人雖未得深法味。而能虛心聽受渴仰無厭。園是多人遊觀處。謂此人。性多悲愍好行慈濟。咸所歸仰賴其蔭庇。此皆大乘種性亦可匠成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三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39冊No.1796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本網站係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16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