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 Guangming Jing Xuan Yi Shi Yi Ji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五
四明沙門知禮

[0036a11] ◎三般若一心三般若何者 三相假相
非一一念三相 不一 初一一切
二種建立空前 凡夫有漏 心念念常六道三障空中
以求出離三觀在前日夜常生 眾生千萬不盡 果報假名經律
自省無生十二因緣相續 故云一心一切生死建立 假觀一切
空也知心 觀心一念心生滅 一切安有一心
澄海一切故云觀心心所 一切無不空觀二乘分齊二邊煩惱
非一現前一念 一切有心歸一 不空有無無名中道
不依非真實 二種智者二乘一切智菩薩道種智
種智圓教菩薩二邊中道二觀其實三諦一心圓照
如是觀一心三觀三觀 次第三諦 三惑
一切空也三諦一切 一中一切 二明大論觀智實在一念
祕藏前後大經 如是初心依止三結例如五觀三菩提
三般若以次第三圓頓 三般若假觀 建立般若體三智一念
略明不須觀法菩提 通義菩提心四弘大集經 未解者
度生三觀心數 乃是他生三觀眾生故知入空
生死一切次第 故交繚亂繚亂 自然
世間因果是故 菩提心空觀三識 是故今文菩提心
通義約見 小乘寂滅有為大乘
寂滅空有 心數 眾生空心見思得名
假觀故云小乘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 虛空無為此處菩提善根不得生長
大乘大論三十 廣大宿鴿即時
問言任持小鳥便 樹神怨家 復生
是故 摩訶薩亦復如是外道天魔 二乘二乘菩薩
大乘滅佛 成菩提假觀菩提心建立菩提心義通
塵沙假而假觀不出三義分別 分別明四悉檀三義
不同即世時宜為人 對治逗機會理第一義四明 假觀二觀未免
見思塵沙惑 成病二邊無明
非空中道菩提心 通義無明無能不住 中道對法
說欲次第 三般若對法三菩提 異名真性菩提無上
菩提清淨方便菩提 自在無遺究竟一心 是故
光明三結三大 觀法三大 三觀必須
大乘無法逆順修法 念念四運 三觀四運
一念一念起滅 一一無不四運從未 凡愚不覺不覺
四運二明圓教 剎那祕藏祕藏未始暫缺非空四運
止觀所以 大師示眾云實心次第迭相自然實心
三諦次第四運 迭相三觀實心三諦實心
不已自然觀行相似 之中三觀四運四運 三觀得名三明
顯得三諦四運生死無窮 即是三諦涅槃在即 約法三乘大車三諦道場
不動三乘一乘 莊嚴
微妙乃是觀行觀音 大人名為三結三身
一念三身必須有身 一心十界一念十界次於 十界三觀十界無不三身初文
華嚴二義一者即是二者事造三世 十界過現
理具有事十界一一皆是 差忒 戒心地獄種種苦具宿豫
十界假實依報無有 難易眾生無始熏習 心念五乘
不然觀行十界 三結唯心可見 三觀三身五受陰
空無所有淨名五者 非有 不受空無
十界不可得草木 一切身空一念十界三諦假觀立法
退二乘 不能十界假觀無身 六道佛身
假觀 何須 陀摩陀摩
中道據此中道故知中方 中觀文中十三不得 不得如下身空如是空義不得
中性空中 十三略舉故云乃至 三諦理則三諦
乃至修性十三 舉人以為合十 十三一一十界十法
一一就此畢竟清淨十身 中道三結可解 涅槃四德方名
一一常樂我淨觀法 三相一境涅槃須知一一無不
四德分為 心觀無記心性 本寂是故本性不淨
染淨生滅故云 不生四德生滅不能 不受三句生滅
四德名性離生 涅槃心觀妄念煩惱 正觀三妄
三諦三妄故我不受四德三妄 不生不滅涅槃
方便造作是故方便 不行妄念生死 不思議業乃是塵勞
三昧總持方便 方便方便不受方便方便四德 四德方便不行名為
不生方便不滅 便涅槃三結可知三寶
三寶修性 三寶三寶修性相對 三寶
約合三寶初文一體三寶名曰法名不覺和合三寶三德
異名三德互具一一是故三寶 孤立不覺二修 覺悟同名不覺
三諦法寶性起 三諦覺悟佛寶 三諦相應和合名僧三諦
三智三結 佛法僧智圓妙用廣大尊重 成就皆然
不覺三諦修德是故三諦不覺三諦三德 法身法寶真是般若佛寶
解脫僧寶三諦三寶 二修不以不覺便 修德三智
是故三寶知名三智三德 法身法寶 般若佛寶解脫
三智三寶知覺智能理性 相應和合三智 三諦三諦三智
相應是故三寶由此 三德三寶事理法身 法寶事理般若佛寶
事理解脫僧寶雖是三德 智相俱解脫三義 三寶三諦且如
解脫一一意趣 今文觀心三寶開合驚疑 一家
事理一念十界可分事理三智 三諦其三佛界 三諦三教三寶
圓教三寶一念事理不分孤山第三 真諦不覺俗諦不覺名僧
梵語覺者安得 不覺不知前科不覺
法寶佛寶名僧名義皎然 佛寶豈非 真諦不覺佛寶俗諦不覺
名僧令人法寶 三寶為主是故三寶不覺 真諦般若解脫
名僧未有不覺是故三寶通名 法寶真諦般若不覺佛寶僧寶
思益知覺 無名三寶 既然不覺佛世
不須如此方名一體三寶 無二不然安可一念如此若非四辯三寶
故知正言 塗炭三德 三觀明德正觀
互具一一 方名祕藏大師 如來甚深祕藏祕藏
一切一念三德三德 三觀三觀一一三觀 一念三諦
一念空也能破三諦故云一空一切空也不空非獨空觀破相破相
破相即真破相破相二邊畢竟 破相積聚三諦
具足常樂我淨般若 一念能立 三諦故云一切空無
不假非獨假觀能立空中二觀 能立何者立法 立法即真中立二諦
名為三諦祕密 具足常樂我淨解脫 一念具德
故云一中一切空無假而 非獨中觀 何者空中真諦
絕對 名為三諦祕密 具足常樂我淨法身三德
能所得名 如是三德祕藏二明一中
無所畏華嚴一者一法無量一切法三諦一切法無有 三諦一諦如是
展轉生起 三德三不一實 四句不思議縱橫
明德明德 三觀不可 二明心境
諸佛真性方便 解脫一中 與其三德無二佛法初心
為難觀心是故心行 眾生心真性方便高下不二使觀心
解脫十法皆然 三德三德三結 法歸三字既是三德
三觀對於三觀三德三結觀心功德 觀法佛言契理
佛心不敬理觀以為恭敬助道世間不知
觀心平等 三身不成佛經佛像同餘 不生不生
自行三身以此 三事三身不成平等
不成敬畏佛經何以 使熾然平等不成法身安在智慧不成憎愛
愚癡愚癡報身 不成方便凡愚 我慢相傳師徒三毒邪氣轉入
全無應身何在二明 觀心觀心功德所謂有方便
方便三身 二種三身功德凡夫 圓實方便
恭敬眾生方便 三身方便應身方便慧 報身實相即是法身
三身二字真諦 別名金光明帝王 三字帝王
經文 無妨大師三字 明帝翻譯真諦華梵
而言最為乃是 真諦真諦 統攝帝王三身三經
一身具有三身名義 華嚴是故帝王分割三身 大教
二明三義標名 三法帝王具慧朝會合成
三義釋出三義 譬喻皆是 深廣法性
慧義聞者思惟在於初心 因果不二甘露 皆是聖智諸佛
菩薩朝會常住菩薩莊嚴乃至 焦乾希有利益孤山第四而言其一
法相 三字觀心真諦帝王 其二從容
其三帝王二字 至尊可以文武聖神 皇帝二字中間
至尊萬國朝會 解釋出於 四者則是胸臆智者
其一大師明帝徑庭真諦正義 三義三義解釋
自有教義觀行 顯然 三字真諦帝王
二字何曾三字真諦 擬議其二解經
真諦二義帝王 豈不具慧故云明帝三義 三義能詮三法
義淨重譯最勝 大師所立三義聖神勝義新譯三義宛然
如今文句釋經五戒 各各忿之下人人不信 財物損耗之下失禮
何不使令文句 其三明帝具慧 三法十三唯有三寶在於
三德次第法身 詮解安慧之間大師宣揚便妙法
先世明帝三義乃是 法性譬喻安得全同皇帝 帝王具慧
見人 四者解釋三義 後人且如懺摩梵語悔過
經文不分華梵 黑白 此等經論典籍何不
豈非大師善巧說法 人心智者名教 非凡所能安得聞見
辯才巫蠱信受三義 解釋教義三法 三義三法金光明
三法尊重慧義朝會 道理何須十法豈非
此等何所 有所何者譬喻金光明
可以比況三法至當 法性重名寂照 而且三法一一金光
觀心十法是故 教示一一三法慧義朝會 皆是金光明
三義譬喻縱使前後三義何曾重述三法
令人深信一一三法皆是二明
法門三道識別名義 三菩提發心行者願行三大 發趣果位四方
直至道場三德祕藏究竟 三法無二 悉皆
二攝三道 三障三解脫安得名為不可思 三識楞伽以此經論多用
事理佛世法門豈可 滅後法門即是 能詮故云三識
諸菩薩大乘 不違理應 涅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當作
大品五時教仁王般若大覺 前已我等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 大品般若今日如來放大光明
無問自說仁王般若仁王 般若第五般若一時 得名五時教菩提願方等
大乘法華開會新譯 華嚴合於理智法身以為 三身
涅槃三寶三德大經真諦三德涅槃正斷二乘斷見般若 有著華嚴正化菩薩
故稱文句 輕慢不可 真諦真諦
分割三德在於三經別異三法縱橫 如是且如大品般若諸法
維摩解脫 須知三法一一三法諸法十三
真諦三德 大師至今自立法性甚深 三法對本故知
三法毫相學者眉目二攝一切 經論大乘舉世見聞故云
當道猶豫四千法藏 須知一代名義 三法文句自在
十法本位有分 一切五陰煩惱通惑故云 有漏無漏故云一切三識
一切心王心數 現有三寶三德 三道
三法本分本位 故云乃至云云現行印本 云云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9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