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Wei Mo Jing Yi Shu 維摩經義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義疏卷第一
長安弘法沙門吉藏

[0908c06] 四門一定淺深釋名 宗旨

[0908c07] 無言法身故知無言無不 無不無言無不張大教網
生死無不遊戲六道是故人法 淨名淨德滿天下
淨名豈止降魔外道五百 自稱八千菩薩當時不思議解脫功用不假思量
幽微不思議縱任自在塵累 不拘雙流解脫 開皇仁壽
奉命不同 眾聖方等之中究竟玄宗無餘諸佛弟子
使妄執 滿四教稱之為半字 救出般若
法華譬喻報應可塞吉藏成實論智藏五時 第三抑揚教四時
第二三乘通教 二階差別無常無常 滿半字
吉藏得失五四穿鑿玄宗方便品仁者 無常佛身佛身法身
生死無常法身常住生死法身 生死無常法身起滅厭棄何所
生死無常常見明法常住斷滅二邊中道 法身無常無常
不周理由生死無常凡夫明法常住二乘 非凡賢聖菩薩行
法身起滅超凡以此故知二者弟子品佛身 諸漏已盡佛身無為無漏
無為法身 五濁現行度脫眾生 無常所以開本取信
耳目如來身阿難 淨名法身使 無為生滅法身無常
淨名詰責 無常既已 起滅阿閦佛明法
非有無為即是非常無常 究竟法身無常皆是 對治無常
四者 眾生天女文字三世 菩提去來今菩提三世無相無為
所以常住如來菩提 人法究竟便滿尋味
立義淨名室內以為 次之一句流通 故舊。 ()
引文四會方便品 弟子天女 阿閦佛再會在室內
方丈序分 流通常住正說起滅 顛倒法身常住不可思議
起滅莫測若是常住滿法尊若是無常便 弘法退
文義故知 四宗云何佛教四生擾擾六趣紛紛
苦海超然彼岸 無著 小乘
名為大教終始四門一者 菩薩不密聲聞華嚴大機顯教不宜羅列珍玩
宗親窮子二者顯教 不密菩薩三藏教誘引將順 二乘菩薩顯教菩薩
聲聞般若化人正教 四者顯教菩薩顯教 二乘法華大士正教菩薩
羅漢作佛聲聞四門寂滅 道場吉祥福地始終次第無不無不四門之內菩薩
顯教聲聞不密菩薩聲聞藏成道顯教菩薩不密聲聞 華嚴教門小乘賢首品
聲聞小乘緣覺無上 大乘四門 真實開方便華嚴
真實 大士二乘開方便 真實開方便鹿苑教門三乘
究竟一乘真實不明 開方便門真實方便 大乘究竟真實
權化方便般若 真實法華信解品一切諸佛 所有祕藏菩薩其實不為
般若時故知大品真實般若淨名三乘方便云何 一乘真實佛乘真實二門若是
法華三乘方便一乘真實若是般若 小乘大乘大乘真實四者一乘真實三乘方便法華
法師品開方便門真實 其事四門菩薩藏真實開方便聲聞藏二種四門 三世諸佛

釋名第二

[0910a03] 二門一明本名 歸一五分大小同異
不思議解脫不二門 有無無二 是以文殊法常法王
一法一切無礙一道出生不二 眾聖是以 不二不二法門
一道清淨不二所以 故稱 淨名本意文殊
大明不二 三階眾人不二不二無言所謂文殊不二無言猶言
所謂淨名不二無言無言 不二所謂四句至聖 不二在於法身
無言則是 無言文殊 三階未詳三階
明理深淺 玄宗不二不思議不思議
通理若然無言然後 有言眾人至理
無言文殊無言 至理淨名無言 如理無言無言
眾人未能如理 無言安能無言而言未能如理安能 文殊淨名三階
三階不二 何者不二不二事相是以
相違有如符契何者眾人文殊
未免淨名文殊 無言無言是以 三階無二至理無言文殊
無言得以淨名無言 無言云何亦稱審察何者淨名
默然無言無言 稱之為是以三門 無二至理無言文殊無言
至理無相淨名無相 至理文殊無言無相 無言無言無言
無相無相名相不二淨名無相何故無相 無相
無相若爾不免答曰 無名
形相患難若爾眾人淨名何不無言迂迴仲尼
目擊妙德淨名 二門不二
塵沙何故二門 階位 後門無不無不
淨名不二 眾經何不優劣淺深眾人
未能 文殊神機 淨名
當今教主悟入默然教主所以
第二上人二門 第二二攝三門 常行二事說法默然實相
說法實相默然實相 實相實相實相 實相答言般若
三門聖旨眾人文殊 言明不二說法淨名無言 不二默然若爾眾人
淨名淨名眾人 在於三門 二種一者物體二者
根本眾生何處如來答曰一切眾生 內行名言法體眾人
無物文殊淨名 無名無相無名無相 假名
三門無名名相 名相無名大宗 本意若爾眾人文殊寄名
維摩默然一道三門名相名相無名 歸一第三問曰三門
大旨不二 未成何者不二無言 無言不可有言有言不可
不二答曰 無言不二滿大千 無言而言
一致何謂 不二文殊不二 淨名常言三階渾然
便三階寄迹淺深 不二常言 不二未始不二未始
便一句門第有無相生高下有無無有 不二無二無不是以
不著不二一二即非不俗絕緣不二若非 無二不二不二無名
假名不知何以不二 不二何不名為失道 二見不二不強
二見不二 凡夫愛見小乘煩惱菩薩 平等大道不二洪門
無人不方便品凡夫弟子 小道菩薩然後 歸一不凡
釋迦淨名默然 所能 大能大門
淨名不二法門龍樹正觀何等不二得名正觀 不同無異不二即是正觀
不二龍樹三論何所佛世 庸淺淨名
龍樹聞經起信疑問成實毘曇不二答曰何以智度論聲聞生死即是涅槃
生死涅槃名為不二十六 生死涅槃以此無不成實法空空理則是不二
龍樹空有二種一者小乘 法空二者大乘明本法空 名為不二成實論二百
以此無不何故小乘 不明有相便
聲聞是故小乘不明聲聞何故 答曰大士利根 故道雙流慧能小乘入空
取捨真俗 毘曇三論大小杜絕諍論成實
融會二教 諍論便 小乘無有不二答曰立論
一部大宗十二 大乘成實論 三藏實義小乘跋摩
未曾宣唱大乘 安知三藏小乘 法華經親近小乘三藏學者
佛法小乘三藏 故知三藏 三藏探取般若
無相小乘 此道三藏之內 法空小乘有無
苟存研究大論 若是大論 故我大乘實義不得
三藏若是無有所以然智度論大能進退
小乘羅什成實 大乘以此即可成實 何故盛傳答曰
正言成實 大品經成實五時
般若淨名無異窮子 道上法水所以大悲形山 所以成實毘曇栖霞
高麗法師北山三論 大乘傳授因此司徒宣王
內外經律慧日 正法為時學人成實大乘 刪改成實通經
成實三論二教分流相斥 根性
五百畢竟傷心是以龍樹 大道呵責便本誓譬如
稚子未有所知以內 左手右手 假使血流不捨
方等聲聞小乘 無間涅槃經 初發心誓願怖畏二乘道果
借命怖畏捨身法華經長者 大乘窮子大品經譬如不從大家作務
龍樹大家大乘 小乘作務所謂小乘不從大家大乘佛道
小乘佛法證法 親自出世大乘論申明 排斥何所同異門第
義宗不二未詳不二何等 有人不二法門即真 (成實論) 。 不二法門實相般若
(實相真諦般若般若智度論所立) 。有人不二法門阿梨耶識 ( 十地論)
有人不二法門摩羅 (無垢識攝大乘論真諦三藏) 。四宗之內初二四句釋迦
摩竭淨名杜口 不能四宗
可言不可 即是有門 不可
二門之內有理 有無犢子我有。 (犢子第五不可說三世無為第五非有無為)
不可 俗諦有言有言不可無言 不可不二 義宗
不可說不可說 不二便 (成實) 。請問一體其一即真
即真 不絕 即真
進退一體真俗異體便 異體不成 以此真俗不立真俗不立
(吉藏龍樹提婆大士末學) 得失四句至聖 是非第一天竺
外道九十六而言不出第一 第二富蘭那第三迦羅 第四梵志非有
(迦毘羅仙人富蘭那六師迦羅六師第五梵志舍利弗不暇 以此) 若爾四門
不二佛滅度五百論師不出四句犢子我有名為 方廣無我無法名為薩婆多
無我有法俗諦 有法真諦無我無法非有如此 四門無不
無不無有 (外國富羅 犢子佛滅三百有人法義薩婆多一切所以方廣大乘經
大乘) 。薩婆多部不得法空 方廣道人無識 三心無識
(真空無心萬物萬物尚無在於) 。唯識
如斯四門無有不二毘曇無識方廣 無識人師自心
唯識方等 折徵天親唯識 存心蕭然
實有 門人天親 次復四句一者有無
二者無有 無有四者非有 無非無有非有重複四句
四句名為所以然 名為四句 四句四句非有四句
四句非有四句初階 四句四句第三重複四句 次第漸深窈冥之內妙理
名為妙理名為 名為非有 非有若然四門之內
故知心動即便 法爾所以是法不可示言辭寂滅淨名所以釋迦所以
一門四句四句非理四句四句 四句四句何故
四句便窈冥 法外是故至道 四句宛然所以不動真際建立諸法
豈可絕不四句明理 宛然四句雖說四句天女身子解脫無言
解脫滿十方即是 假有四句所以然假有 不可假有不可假有不可
假有不可非有故此假有 四句何故或者真常 無言未知假有便
第十假有

[0913b11] 第二次本名不二無二 無二 施教非一施教非一稱謂不同
不二今次 本名不同略明二種一總 不同
眾聖說經二種一者 大品九十無有侍者問名 如來一部
二者說經名字 名為大般涅槃名義 不立之內
二種一佛自立聲聞大乘經 妙法蓮華金剛般若 問名如來自立
二種金光明 正說眾經 二種一說未竟隨一
般若說經究竟 前後說經 二種一者眾經二者
淨名故云維摩詰經 思議解脫眾經 華嚴一部何故
十萬傳譯未盡在後 國有龍樹華嚴大本 大千世界微塵四天下微塵
四十九八千八百一千二百 龍宮龍樹十萬 三十六唯有三萬三十四
故知華嚴在後菩提流支佛滅 六百龍樹 轉門三世佛名字
佛世過去日月燈明佛大乘經 妙法蓮華經現在釋迦 二者佛出世不同十二部
伊帝曰多伽拘留佛出世 拘那含牟尼佛名為迦葉佛 分別釋迦稱為 隨時
(通名別名互相) 天竺在後悉曇悉曇 成就後置譯經
眾經何故題名 起行解脫果不同說教 非一不分
分別諸佛說法 一部 受持略為解義
利根聞經龍樹 文理略為鈍根 聞名是故眾經題名
自有 二義人法 因果三義
勝鬘為人師子吼一乘大方便華嚴大方等即是華嚴 眾經皆是佛說何故華嚴
華嚴偏題成道 之前未有佛說從此不須 是故華嚴七處八會
華嚴三昧法門華嚴七處八會菩薩菩薩佛說是故諸菩薩佛神力
即是佛說人法差別 第五眾經 維摩所為
三從文殊師利 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標名
一者自說二者弟子諸天四者仙人五者化人弟子弟子得名如來
所以然佛說無量佛經 各別 法立師資不可思
解脫不題淨名即是佛說師子不同佛經不從 弟子不從
二種一者人法 合為仁王般若二者人法 人為維摩詰
不可思議解脫總論人法解釋人法 一者如來
文殊維摩 淨名說教不思議 二者淨名
淨德滿 尊敬不可思議 道者不重互相
人法所以稱為淨名不可思議 解脫不思議宗旨淨名
成法四者淨名即為不思議所以然 化主一者佛說二者淨名
淨名無不思議淨名 便不該佛說不思議二教 人法五者具足三業不可思
維摩詰意業 說經口業不思議解脫 身業三業即是次第
意業口業說法神通何故身業不可思議以後三業神通不思議
三門外國毘摩 羅什僧肇淨名道生曇詵 真諦三藏梵本毘摩羅詰
稱為摩羅 而言滅垢鳴所得 聲聞天下故稱
名義無異 總論二種一有因緣 因緣因緣因緣非一
天趣名為相貌黑白長短 以為三從過失得名
德行如法之類因緣涅槃經羅婆名為食油食油 強立名字河西道朗羅婆
維摩具有二義一者法身 四句名相 眾生強立名字因緣強立
法身即是因緣強立法身不可法身因緣 強立
因緣之內二義 因緣法身 維摩從父
有名具有淨德 淨名即如世人 淨名一切菩薩淨德何故
大士彌勒 在家菩薩 塵俗希有
淨名別傳 大仙 釋氏十九二十三
二十七提婆羅城淨名淨名有子 善思如來授記未來作佛吉藏 經文淨名
真俗方便品淨名得無 生忍淺深無生 初地得無生忍真俗
靈味寺法師有人 無生真俗關內 未能至於
淨名即是上人江左 有人文殊師利 淨名即是如來相傳
如來思惟三昧未見吉藏 初發心無生涅槃 發心畢竟如是二心
淺深四重階級一者對地 順忍未有無生未能初地 得無二觀仁王瓔珞攝大乘論
斯文二者初地以上無生 順忍至於 無生名為智度論三地
三地定慧不等 均平定慧 方便大地
定慧均平定慧定慧何故 無生諸法實相本性無生至於
實相故云無生大論 菩薩人法無生無生忍 有心不生空心
方便空有故云 得無 功用永不復生名曰無生四者
功用究竟究竟無生在於 方便品佛道純熟 佛地無生如來斯文無生
四處偏執 發心乃至佛地無生 有所有所有所便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無生 法身是以 龍樹八不無生在於
淨名得無生忍有所得人後身淨名初心 發心畢竟後心諸見
淨名初心諸見淨名故此方便品 凡夫弟子品小道菩薩 初發心即是淨名初心後心
初心是故 前心 既是有無名為
不無名為 有無無有即是
何不智度論不著 名為法忍退蕭然 名為
即非無非名為 是非名為退 循環
無心名相無數無數無心
無緣 是非 緣觀豈非滅智問答便
法外天親龍樹故云 我法爾時
所謂凡夫二乘故云至人緣觀境智宛然 寂照
說經淨名妙德 故稱梵本 義味無盡
顯示法人出生出生 貫穿諸法 能持能詮
改為故稱不思議 解脫不思議解脫三義一者不二
實相心行不能言語 不能不思議繫縛名為解脫十四
不二故知不二不思議解脫 不二有無無二 雙流
能不現形不思議縱任無礙不為功用稱為解脫 有權並非菩薩
凡夫所能測量不思議內外自在 稱為解脫不思議有理 不思議同異
不可思議名教樞要不思議大小不思議三通 思議四者不思議五者內外不思議
不思議大品經聲聞 般若龍樹佛說不可 思議解脫聲聞在座菩薩
淨名不思議大小故云 不思議有人釋論不思議解脫淨名經吉藏釋論前後華嚴經淨名
大小故知第二大小不思議 小乘法門不思議眾生 業行二世龍神
坐禪人力五佛大乘內明六十 法華經小乘教門無有大小第三不思議
大乘經皆是 佛國法供養不思議皆是諸佛菩薩無礙
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能測度 思議不思議不思議或者 其事巨細相容
增減不可思假令二乘 不能便諸佛菩薩深妙二乘所知
小心大法發心發菩提心發心增進深入不思議何以 不思議一部
不思議通義不思議別有 不思議第四 萬行權智為主德本
六度慈悲為首 不思議 大千不思議
智能 說教教本理智理智
通理 不思議第五內外不思議 功用不假思量幽微 內外不思議

宗旨第三

[0916b24] 已知 不同有人 思議解脫不思議解脫般若
般若涅槃有人 二行二行一成眾生 佛國土明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一部始終二行有人因果因果一者淨土 二法因果佛國品明淨因果
便品等法身因果一致始終因果吉藏無上 相承權實二智為此法供養品
天帝白佛文殊師利未曾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 照實名為神通方便慧
為此何故實相 實相入道神通 實相神通實相
不二權實宛然宗旨 萬行權智為主方便 實智關內
成實論二智五時小乘 四諦實智上方 權智大品真諦實智俗諦
權智淨名經實智 權智四法一乘實智三乘方便權智涅槃照常
無常權智吉藏五時 二智不須般若 二智大品般若三乘
護持菩薩三乘 二智智度論定品須菩提聞法 一切眾生作佛
菩薩退是故菩薩 初心後心一切菩薩 成佛
法華故知一二 諸佛色身去來法身去來色身去來即是無常名為權智法身
去來常住稱為實智大品 二智空有二智淨名經 二智身子天女無所得
即是會理小乘實智天眼 知見聲聞權智菩薩方便以為 空有二智不二法門聲聞
菩薩心不二即是一乘實智 三乘權智佛身無為常住 實智五濁無常名為權智故知淨名
五智法華五者小乘 二智安樂行品菩薩一切法空 因緣空有二智壽量品依法
三身即是無常二智涅槃 皆是二智不如成實論 眾經二智
眾經不無 大品空有淨名動靜法華為主涅槃無常


第四

[0917a24] 有人大小 流通十四 室外居室
稱為正說室外 所以然淨名方丈 如來說法問疾
故稱在於室內賓主 妙道因之 出於室外印定
故稱流通成實經文有人 佛國菩薩品 問疾品至于香積方丈
菩薩品菴園十地論 吉藏方便 在室內何謂居室
室內說法二時方便一品說法問疾以後妙道 得以
不然菴園 方丈佛國品 淨土方便品法身因果
以此華嚴 一部七處八會始終 菴園方丈
住處方丈菩薩住處出家 方丈俗人菴羅女造立 精舍未曾有淨名
菴羅城外方丈法顯傳 相去四會 方丈三重方丈再會
以此華嚴寂滅 現身七處八會 不思議華嚴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自此莫測 淨名善來文殊不來
宛然未始往來難思可以 四會前後云何
二種一時次第集法前後時事 次第一方第三 方丈第四再會何以五百
長者願行相符法城 寶積淨名國內
說法道心方便品 人天 不足
淨名居士 方丈說法遣使 問疾聲聞菩薩不堪
文殊淨名大法 如來 妙道再會以時如此
集法前後結集必須 如是我聞一時大眾 淨名不得勝鬘
如是 遣使問疾方丈歎淨 時眾如來
慰問有方便一品 不異四會 三分第一寶積
長行阿閦佛 三從法供養品流通 云何序分二序
流通分
流通正說二者如是 遺教寶積發起正宗 流通二者法供養品流通
一品付囑流通正說第一 佛道品二法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三從香積阿閦佛二門
所以至理無二眾生二門二教 不二法門不二
不二二門四會不出 第一不二法門說法 二者香積一品食時三從菩薩行品
阿閦佛四會 第一菩薩品室外說法 問疾已去香積佛品室內三從
已去室外說法若爾 時事次第 集法前後不同
修行次第第一菩薩品 第二問疾香積佛品 行門第三菩薩行品成德
菩薩道 修行第二妙行成德滿 第三就此三門初二
凡夫弟子品二乘第三菩薩 菩薩明淨因果方便品 明法因果云何凡夫
既有小乘菩薩初二 第二修行問疾品 道品菩薩方便二行不二法門
不二第三香積從不 第三成德菩薩行品佛事不同無礙
不盡不住善巧第三阿閦佛 二身果德究竟

佛國品第一

[0918b13] 二義第一長者如來 神通故云佛國品二者寶積 淨土如來佛國因果
品名眾經 何故佛國眾經設有正說稱為
佛國 何故佛國化名佛國土成就眾生菩薩要行
大士法門是故淨土已去 成就眾生是以佛國經文 淨土萬行
如是具足 發起如是傳經 可信發起正宗發起
利於未來發起現在二序因緣 涅槃爾時阿難四問一佛滅度
行道正解二者如來去世正行惡口車匿云何 解行四者何等
解行觀念破除煩惱行道受戒訓誨可以惡口 調伏佛經如是
乃至大眾侍者 一如二我 四教住處眾經
建言如是佛法大海 如是不信 不如故知如是則是如是
據信即是內心 內心誠信如是如是通信為主信佛
不信外道名為通信佛經 小乘權教實教 如是能信
能所 屬於如是名為能信 如是能信如是我聞
集法藏人如是 難信一切群生 入佛智度論至於
寶山隨意空無所得 入佛法寶山道果信心 文義空無所得阿難親承
傳聞阿難得道二十 五十說法何以 一代智度論阿難登高
大迦葉說法爾時不見 展轉乃至波羅捺展轉聞者報恩阿難請求不受如來不受
出入聞經 眾經阿難 釋道安十二部經阿難得佛
金剛三時得法 宣傳阿難何故息諍生物信受阿難三乘
小乘四果之下不信便阿難集法藏經阿難聲聞藏
阿難跋陀歡喜緣覺阿難 歡喜菩薩藏吉藏但是 方便法華
同時發心故知大權 異見何故涅槃 阿難聞法
散亂心二者 顛倒三德自在故云

[0919a23] 阿難聞法三慧自在 佛法無我我有 邪見凡夫外道學人
名字羅漢阿難了知實相非我 無我世俗稱之為無我 稱為一時如是所聞
一時以下傳法可信智度論 不可 何故
一部一部故云一時 眾生心稱為一時 差異稱為一時
一日 別有說教佛法 一佛自說弟子諸天
化人乃是淨名不題 淨名不成 阿難
不從外道天魔梵音 稱佛覺者自覺凡夫二者 小道覺道窮極菩薩
天竺以為天鼓天鼓 天鼓天鼓諸天天鼓 修羅諸佛眾生煩惱
說法不來佛說法令佛說 弟子佛說是故 天鼓即是二種
一者二者一者天住 布施持戒二者梵住四無量心 空無無作三昧四者佛住諸法
牟尼娑婆 國土三世諸佛不住俗人 伽藍無窮魔王
無量壽八十四者威儀 實相 無住故云毘耶離
住處不信 二種一者毘耶離 別處菴羅樹園道俗
至人為生毘耶離嚴淨天竺
大國別稱毘耶離 吉藏善見毘婆娑波羅捺 槿夫人
流於江水江水一道 入住還家半月半月後半
白銀黃金道士 兩手乳養道士 牧牛可以夫妻
安處十六牧牛人見 一由旬起立合為夫婦 如是十六牛人見其子
開闊十六如是開闊 自此以為菴羅 舊翻
菴羅容貌美麗絕倫 金錢菴羅精舍 祇陀之類施主大比丘眾
第六二義一者 圍遶佛德 信義侍者可信
大眾 在座默然問道 領悟結緣未來
佛說 聖眾之內 聲聞菩薩何故聲聞
顯示教門以為次第聲聞法義 菩薩心故居其次
凡夫不假 聲聞 智度論一切諸眾最勝
大人恭敬障礙 比丘出家因果通名 三義一者
二者三界煩惱使驚怖 乞士俗人乞食以資如來 退積蓄有福
大利乞士二眾何故 小乘聲聞無異有時菩薩深遠
不可聲聞 遠近不須菩薩 反常凡夫
菩薩美聲 聲聞菩薩大小無依 二眾理應小心
菩薩菩薩摩訶薩第二菩薩標號歎德總結具足梵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
菩提道心薩埵眾生道心眾生摩訶大眾 名為菩薩方便慧摩訶薩
名為菩薩福德名為摩訶薩 般若故云菩薩大悲摩訶薩何故 聲聞緣覺菩薩二號
小乘凡夫唯有大人異道 菩薩凡夫凡夫菩提菩薩摩訶薩二乘二乘
摩訶三萬第二 知識第三歎德總結穿鑿強生階位
所知大士處世 日月昇天不知 不識其內
其外成實論可知第一義諦世諦 大智本行成就
成就大智如來一切種智本行六度十地大智本行三萬因位 本行成就諸佛威神建立
知識本行成就本行成就威神建立成為諸佛威神菩薩成立建立建立
初發心成佛 護念成就諸佛平等 護念何故建立菩薩無私
佛見不立護法明德 報恩所以護法大士 正道受持正法護法
受持領受 師子吼名聞十方妙法師子依著便
宣道師子吼名聞十方前已所知何故 名聞十方十方
眾人歎德 不待慈母嬰兒 一者未有善法誘引二者過去
有道現在無有欲樂方便起發 善根佛道紹隆三寶使 斷絕紹隆華嚴經
明法品令眾生發菩提心 不斷宣說十二部經法寶不斷 一切威儀行法僧寶不斷大願
佛寶不斷分別演說十二因緣甚深法寶不斷六和敬僧寶不斷 佛種眾生正覺佛寶不斷
正法不惜身命法寶不斷大眾 無憂僧寶不斷菩薩說法 眾生眾生化眾生化眾生
成佛如是眾生不盡三寶不絕降伏 外道紹隆顯正 外國稱為魔羅慧命
故稱不同二種一者四魔二者四魔煩惱魔為生死因 為生生死
內外 同上有無無我 破佛四德名為小乘不以
大乘煩惱魔降伏小乘四諦煩惱魔無餘涅槃 神通呪術天魔大乘降伏得無
生忍煩惱魔得法身故陰魔得無 法身死魔得無三昧天魔如來常樂我淨四倒
四魔不異吉藏 天魔大士三界 天魔無敵外道無敵
稱制人天 無敵何故清淨 結縛有所
正觀稱之為繫縛行者大士故云清淨 貪欲瞋恚睡眠
無慚無愧忿睡眠 小乘 智度論五百應有無量 安住無閡解脫
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不二 現在安住自在名為 塵累蕭然故稱解脫總持才不
正觀無德不斷不斷不斷不斷 無礙四門萬行自在通稱不斷
凡夫功德二乘不復 不斷菩薩歷劫故云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力無不
具足四德十行波羅蜜 二門十地初地 正觀凡夫身命不生貪著
相配內心修行十善持戒三地信忍滿能忍三地
修習道品精進 地觀四諦五明 順忍滿十二因緣
善巧 方便諸佛異法故居九地法師
九地十地因位 滿決定無疑十地布施 便無不具足
正觀具足十門 名曰檀那無疑稱之為 十度
法身大士得無生忍 無不未嘗 未嘗無為
名曰 稱為般若一一名為 具足九地十地無所得
法忍無不具足無所得 大士所以行者無生忍
無所得無依不著不住 畢竟寂然稱為實相 不疑故稱隨順不退輪
實相機緣 隨順菩薩未及隨順 自我名為稱為
退不退不退不退二乘 十住二行不退 不可傾動位居以下不退
菩薩念念心心寂滅 第三不退無生法忍圓通 解法知眾
解法知眾不退轉 自悟無生演說名為無量方便慧
智德大眾得無無畏 不定大士無不無可大論
菩薩自有四無所畏總持知根 不見不能四有功德智慧相好第一
無畏智慧 相好可以可以 諸世間所有大士淨業
不假世間所有外飾菩薩 名稱高遠 須彌福慧高遠自在
不遠名聞十方 須彌深信堅固金剛所以 名流深信二種一者
治病二者服藥病愈不能金剛法寶 普照深信金剛
放光甘露 法寶甘露 微妙第一口業豈止
隨類微妙第一深入緣起 有無二邊餘習三業
十二緣起 無生八不邪見 一者邪見所謂超凡
有無二邊餘習即是大論 菩薩煩惱得佛習氣無餘 無能
有染 十地菩薩煩惱障 煩惱障智度論
智障無畏師子吼 無畏得無 師子吼何故一切處
無畏無畏不畏其所講說雷震正智 自有
大士無畏三法遠聞 無明生長善根無有過量
邪見過量 三界分段果報名為法身菩薩 無畏不可以不可以
過量法寶導師法身 引導眾人大乘 法寶諸法深妙
眾生往來心所大士無窮 不可諸法 即是知眾往來
便諸法畢竟眾生心 眾生心畢竟是以菩薩得無 過去未來心所現在
知心所行往來 等等自在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菩薩故云
等等 是故等等實相 實相等等自在以下
果德空有自在十力天魔 外道十八不共二乘三科既是 是以關閉一切五道
群生法身無生無處不生無生 無處不生五道大醫王
現生五道 生意煩惱智度論老病死苦 自有生死無人唯有大士
解救無量功德成就上來第一 無窮不可四門 無量功德正果無量佛土嚴淨
依果滿見聞無不形聲有所唐捐三業如是一切 無量功德成就總結四門
等觀菩薩不等菩薩不等菩薩 歎德別名四等 眾生等觀智慧分別諸法不等
二義不等慧觀 方便慧差別不等二義 不等定自在王菩薩入住
出自無礙自在菩薩智慧門 自在法相菩薩功德法相 菩薩光明菩薩
光明莊嚴菩薩寶積菩薩 積聚智慧菩薩積聚 菩薩無量寶印手菩薩
寶印 舉手菩薩涅槃 下手菩薩生死過患使
菩薩眾生輪轉大士悲心 喜根菩薩實相菩薩 二種不淨清淨
名為菩薩 虛空藏菩薩實相虛空 菩薩慧寶闇冥
菩薩勇於 慧寶諸法菩薩幻術 大士神變自在猶如幻化
明網菩薩放光 無緣菩薩實相內外緣觀 菩薩積聚智慧菩薩
功德世間天王菩薩 假名人王生天四天王 非想淨天賢聖
義天十地菩薩第四故云天王 菩薩魔道雷電菩薩雷電悟道從事得名自在王
功德菩薩師子吼菩薩菩薩 可解雷音菩薩菩薩大法音聲
香象菩薩香象菩薩 如是香象菩薩最勝大士如是常精進菩薩始終不退
不休息菩薩得以離過 菩薩華嚴 三昧眾華遍滿虛空莊嚴
觀世音菩薩菩薩觀眾 生口解脫觀世音二者身業 意業觀世音四者
自在三業得大勢菩薩 勢力大神十方 惡趣休息菩薩四梵行
菩薩法寶故云 無勝菩薩菩薩菩薩閻浮檀金 菩薩如意寶珠
世界眾生行業果報因緣彌勒菩薩阿逸多南天竺婆羅 門子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妙德羅什
從小至大在後在此 在後吉藏三萬 不可彌勒菩薩
大士文殊他方菩薩彌勒當成正覺文殊作佛彌勒文殊不受 王子以此一切如是
三萬第五總結梵天王 尸棄四天下聽法 聖眾從此以後
一者聲聞二者菩薩 色界尸棄 吉藏如火
譯人法華經三千 大千世界梵天王尸棄一天而言四天下釋僧肇
他方佛土天帝 四天下色界 那含
初果以為次第威力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 八部威力
二種一地二空畜生就道而言不及鬼神 果報勢力不思議
二者梵王千佛龍王千佛經藏 調適陰陽有益羅什善惡人天非人
夜叉輕捷貴人 二空天上 夜叉夜叉夜叉夜叉
如是展轉至於梵世所以三品 不能飛行牛車城池
諸天 香山諸天心念作樂 上天奏樂阿修羅酒神
過去不飲酒 現世不成變為 故稱毘婆沙不端
迦樓羅金翅鳥 四生四生卵生金翅卵生胎生 濕生三生不能化生
四生緊那羅 見者疑云為人 諸天乾闥婆
上下摩睺羅伽蟒蛇八部變為人形在座聽法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明顯比丘 乞士優婆塞清信士 清信女道俗
譯經無量恭敬 圍繞說法上來第一第二 說法三句何故
說法淨名二心淨名 如來說法然後 便何等相傳
譬如須彌山大海第二歎佛 須彌妙高山云安明山出水三百 十六萬里安處師子之座
一切大眾第三

維摩經義疏卷第一

[0924a01] 十一月禪院加點         東大寺大沙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8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