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Mo Jing Lue Shu Chui Yu Ji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四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0753c12] 二觀心二。初正釋觀心因果二。初正示因果 二。初明修觀行因。事理相資者荊溪云。事即 如前十七句。理即指今直心是也。事理不善
者事理二惑也。佛土淨故即境界淨者境界 即所化眾生。所化境淨則說法淨也。說法淨 故至明淨者由物機生令所說穢。故使未堪
用淨智化。化道未周未見四淨。故使說等未 受淨名。智慧功德即福慧也。名觀行即者此 約觀成。即五品位始修在名字位中也。法華
下趣觀行道場近分證菩提。二若功下明入 分真果二。初從行入似。觀行內熟諸佛外加。 內外相藉麁垢自落。二從相下從似入真。二
初分真作佛。入銅輪者瓔珞以六輪喻位十 住銅輪也。即於二土目行等者荊溪云。穢淨 二種同居土也。謂住觀行相似位時修淨土
因。若入銅輪還於二土以攝同類。乃至令入 有餘果報。故下用經四句結云教化眾生調 伏等也。即用前文橫竪對土釋於淨穢二同
居也。若以上化下即有餘同居。為說漸頓等 者施五時化也。二若下拒難釋成。若不於二 土攝生五時設化者何須八相耶。八相者下
兜率託母胎降生踰城降魔成道說法涅槃。 二一往下結歎觀解。一往等者一往謂觀心 於消文非要。二往則非約觀心無以伸心淨
土淨之義也。故知。觀心於消文甚要。故云 實是真淨佛土義也。多是執文等者文謂文 字指前別釋文也。荊溪云。別釋即對三教文
故。故前通釋三心之中唯指自性清淨之心。 方近於觀。餘皆言教。是故約心圓頓釋之。以 明深詣。二復次下結示圓別相成二。初正示。
二初正示相須。譬如非日等荊溪云。但詣理 釋義當於橫。對文釋義當於竪。其實圓釋不 當橫竪。圓別俱教尚成橫竪互有資益。況以
教觀而為橫竪秖於橫竪更互相資。故以橫 等對於三德。即非竪而竪般若德也。非橫而 橫解脫德也。即此橫竪雙非之理法身德也。
故云非日無以等也。日如橫行月如初住。歲 等即如四十二位。二今橫下總成三德。高廣 義顯者高即竪徹如理。廣即橫周法界。非竪
下配三德如向記。如世下彼土有新舊兩伊 字。新伊字體一點在上。二點居下。猶此方草 書下字。故喻三德不縱橫也。涅槃哀歎品云。
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 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 得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
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 異亦非涅槃。故知。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方是 涅槃也。二若三下結顯。三土四土者荊溪云。
於四土中合於方便及以同居。皆應土故故 云三也。三帖文二。初十二句相資。帖文釋者 荊溪云。向約教觀非不消經未是逐句消文
故也。直心即是圓教中道者圓教如前教觀 中。教觀二圓方是圓門真淨土義。備目足等 者目足喻解行。涼池喻涅槃。涼池喻出大經。
迷於一諦法界惑者見思迷真。塵沙迷俗。金 剛頂者即等覺入金剛喻定能破元品無明。故 名金剛頂。亦曰金剛心以此惑難破定如金
剛所擬皆碎。言有通有別別在等覺。義通諸 地。眾生正報至佛土淨也者荊溪云。此中分 於止行二善。但對依淨及佛土嚴者非獨依
及土嚴而已。正報亦合清淨及嚴。但今正為 明於依報故耳。正報止行即是惠施及以願 加名為清淨。如成五度乃至十善一切皆然。
如四無量本是利他尚有止行。如治瞋等豈 非止善。為攝生故豈非行善。自餘諸行一切 準知。亦如世人等者還是宿世以法相關。方
乃感應如此。二結撮正要。佛土淨等者荊溪 云。依此經文初釋及以四種之文所以具二 種者前約當分。從又四下即約跨節。自行約
理性。化他約悲願。願期皆令至自性。故正意 皆是淨心故也。此有二意。一者句句名異不 出淨心。二者雖十二句意在十三淨心句也。
故知。淨心者先淨自心方淨他心。他心若淨 於成佛處心淨眾生來生其國。次跨節者秖 由自性清淨心淨即入初住。能現四土攝取
眾生。四土四心皆悉清淨。眾生四心分別雖 殊究而窮之不出一體。故淨自他秖是自性 淨心淨。事理惑除者至此方始兼論正報。事
理秖是障真障中之惑耳。障真為事。障中為 理。二惑俱除。感常寂土各見淨穢者五濁輕 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次第頓入
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此皆隨機感 見差別如飯色異。寂光妙體本自無差猶如 一器。二身子生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生
疑之由。大乘方等至淨土也者荊溪云。自方 等前不云此土穢中有淨。純小乘人爾來未 知。故云祕密。良由爾前顯露未堪至今經中
方顯昔密。以斥小宗。故云有也。約教暫無。附 道理論所以云有。未能稱機疑問者且從迹 說。承佛力故。若從本論自力亦能自力雖能
終歸讓主。故引法華以證發迹。又若不蒙加 無由能疑。加為疑由可加由智。二正疑念。荊 溪云。菩薩三祇去立其疑宗。三藏教宗三祇
修時是淨土行。與十方佛正報果同。何得下 因聞置疑。若三祇行是淨佛土釋迦之土今 即應淨。此疑釋迦為菩薩時其心不淨。若不
下結疑。言翻覆者以土疑佛以佛疑土。三佛 釋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佛以日月問。眾 寶所成者日宮是赤金頗梨所成。月宮是白
銀琉璃所成。彼中下荊溪云。天子譬真身。宮 譬真土。而云真應二土者但是文略。應雙標 身土。萬德下明真能起應。故合標之。真應法
身所依者真是法身通云所依及以所照。即 是同居淨等四土。又譬下前總以日月及以 天子但作能照所依之譬。今置天子。又離日
月作真緣譬。譬能成熟及照顯也。盲者二事 俱不見。故緣修地前真修登地真緣合時破 一分無明。即有真身依於真土而能照於三
土。眾生成熟即譬正報說法。照顯即譬佛土 攝生。常自照顯四種淨土者且置同居穢也。 為二緣集等者此乃雙舉所除故也。身子雖
除有為緣集猶有無為不見四淨。又復身 子縱除穢中有為緣集亦未能見淨同居也。 故總二障障於五眼以責身子。又有為無為 者釋通諸盲者所以故也。二身子事答。荊溪
云。身子亦未悟於日月譬之深旨。且依於事 而為答耳。三佛合。眾生至不見同居淨土者 雖從近說正以此文斥於身子不見四淨。是
故且以同居言之。豈可即令身子見於有餘 果報。以從道理故文兼以有餘等合。故從界 內罪去次第合之。言界內罪者即界內真諦
之執乃為同居淨土之障。此罪即以無為集 合共障五眼。故便不見四種淨土。若秖單訶 不見同居之淨土者則不須云二種緣集以通
責。故次第釋出。若爾同居淨中亦有執真與 無為合。何以得見同居淨耶。答以彼生者已 除界內二種障故今從穢責。故云障彼同居
淨土。若從同居淨中責者秖得云不見有餘 果報等三。有前四種罪障者界內有為緣集 障.界內塵沙障.界外塵沙障.界外無明障。而
此四障於四淨。故知。身子具四種障。身子 雖除惡有為集然由有於淨有為集不依佛 慧。故使於垢不能見淨。是故四淨悉皆不見。
四螺髻自引所見釋身子疑二。初敘意分科。 生聞信之善者荊溪云。初聞未信。覩相方伏。 伏已方信。所聞不虛。是故二種俱名生善。二
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先折身子疑念。二正 舉所見釋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梵王見 淨荊溪云。梵王欲顯如來案地之奇。第六天
寶者無量壽經上卷云西方世界。名曰安樂。 其佛國土自然七寶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眾 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荊溪云。問若同
居淨對穢為橫者香積亦判為淨同居。何以 在上如許恒沙。答夫論竪者約淺深未必重 累勝者居上。若以二三同一處見故說為橫。
上下相同豈得為竪。若準其相不殊安養。但 以無小稍不同耳。雖安養兼小義亦唯大。問 寶莊嚴土為在何許。答秖是安養舉近況遠
者舉此土六天之寶。比西方淨土之寶耳。實 非齊等。二身子見穢。三釋見淨穢之由。荊溪 云。此文且準明依佛慧則見淨土應知。佛慧
理通衍門。平等之言復兼三教。此則通斥身 子但見於穢不見四淨。五佛現淨土釋疑二。 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案地現淨。答曰有二意
者荊溪云。第一則別唯一同居。二者理通通 於四淨。與前日月譬意亦同。前說諸方等下 於前縱見佛勝應身不謂此身別有淨土。今
藉佛力亦未了知佛常寂土及以果報。隨機 見者置而不論。故此隨機仍屬於密。不同華 嚴一切皆見皆聞故也。悉有生淨土之理者
坐華且表同居之淨。仍通四淨。若至法華四 淨因足。蒙授記。後分破無明。豈非一分常寂 光顯。故寂光中三土具足自力在當。故云之
理。二問身子。三答。四正釋疑二。初分科。二 隨釋三。初法。二譬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開 譬飯異等者荊溪云。常寂即器同居有餘果
報為三。并身子見理應有四。同居淨穢一土 合說。故但云三不得云四。二合譬。荊溪云。十 種者初一番別斥身子。後九番通密斥之。與
盲者譬及案地譬其意大同。第十文云。諸土 非垢等者應將寂光却對前九。應云前九非 垢非淨名之為垢。常寂光土亦非垢淨而名
為淨。初同居淨穢云五濁重輕等者亦得輕 者名為互清。彼見思輕眾生壽命劫量等相 一切勝此。故名為輕。上下相望者始圓初住
終第九地悉名果報。第十地及等覺妙覺是 三品寂忍即三品寂光。如前疏文已釋。今文 比較正用此義。六果報與下寂光並者即是
九地與十地並也。七八即是等覺妙覺。十諸 土下荊溪云。雖即一切俱非垢淨而垢而淨 亦成差也。問何故云非垢非淨。答有事理故
論理。不當垢之與淨約事唯有寂光永淨。又 寂光異諸土。故非垢即諸土。故非淨諸土即 寂光。故非垢。異寂光故非淨。問前釋天器中
以寂光譬器。諸土如飯。今那以寂光譬飯。答 不可以譬譬真解脫。若用譬者通別並通。別 已如彼。通即如今。彼此俱譬理。何晦沒。諸土
寂光並非垢淨。而垢而淨。以之為飯。若寄辨 者果報望寂光器色入飯色。令飯色有異。故 一飯色上有器飯二色。亦名飯色異。下中上
寂光展轉復相比器上有多色並皆入飯色。 展轉互相比亦名飯色異。若更以寂光而對 諸土異雙非淨穢。別論飯色異者飯器俱四
微。各各非飯器而能成飯器。故通別二譬其 理皆善成。三時眾得益二。初分科。二隨釋二。 初現淨得益二。初五百得忍即通七地等者荊
溪云。既通許三教無生。故應將前展轉入後 以論於得。或超或次從博地凡夫中來。或從 小乘方便中來。二八萬發心如前分別者如
前明五百皆已發心約相似位也。荊溪云。八 萬發心準前得忍。或在前教已曾發心聞於 後教重能發也。若超若次凡來聖來。準說可 知。二復穢得益。
方便品
[0756a12] 二從方便訖香積九品明大士助佛 闡揚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二。初敘意分 章。為破有為等者荊溪云。今據婬舍酒家
等處正當有為緣集之事。既云顯不思議法 身即指前經所明。符成即指今經之說。一往 雖爾不及云破有為無為緣集以成四土。二
依章釋義三。初明方便次佛國來二。初正明 二。初明如來親談上根受道。前於普集等者 荊溪云。此經宗異體與彼同。故亦真性而為
其體。所以還用前經體者法華獨顯尚與一 切大乘同體。況俱兼帶。體同何爽。然但須以 宗對簡之。故云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
宗。體為所取宗是能取。故將今經以望普集 依正正自分。故使法華一乘因果宗之所取 不同諸經。此經乃是佛國因果宗之所取。故
使體家之宗永異諸說。以體望宗同而且異。 以宗望體異而復同。深得此意可以判諸教。 可以會諸部。今為迷者依正各論。其明了者
豈聞正報而昧於依。故今明依應須重述。故 於下文問答簡出其旨。又復應知。聞前普集 及聞佛國得開悟者雖有前後今望方便通名
上根。方便已去名中名下。上根則利。中下則 鈍。乃至傳為利鈍。二為末下淨名開獎中下 獲悟二。初正明受益。為未曉者即中下根。令
離諸緣集者荊溪云。總語諸緣集也。二若淨 下感果來生。二問下料簡。通為諸經之體者 此明體同義。如前記。若且以事簡則普集豈
不談宗。此經豈不明體。故知。二經各論宗體。 文從影略。故以普集為今經之體。今經為普 集之宗。生起次第使不亂耳。亦猶以普集為
今經之序。豈令普集無正今經無序耶。二略 釋方便義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釋五章五。 初略釋名。荊溪云。法華疏中為顯實故分為
三釋。謂法用及門并祕妙也。今此廢二但取法 用者門論趣入。祕妙開權。今未開權故闕後 釋。不取門者菩薩可入。二乘闕之。於菩薩中
且約當分。復置傳入。故且不云。據理亦合用 門一義。以當分入與法用同故且唯用法用一 意。又通祕教亦可具足用彼三義。方是智所
詣之偏。法者今文且指三偏之法。彼法華疏 俱指四教並名法。故以未融故乃屬今經方 便。不同彼中乃約四教。二約教同異荊溪云。
次約四教辨不同者即是經論所出不同。前 文皆但列於有無二門而已。闕三四者若了一 二則曉三四。雙用為三。雙非為四。是故不復
列三四也。又復後教望於前。若實若權說教 說證。若他若自自他相對皆名權者既非當 教之所行。用望從說邊故皆是權。又當教中
自他相對。皆以前教若證若說皆為權者以 互奪故。奪前之實成後之權。當教亦得名為 實者為欲對辨一雙故立自他。如大經云世
人所見等也。文為四。初藏。荊溪云。如毘曇至 實智者問此中既云無常事理。事可無常。理 何故爾。答照理所無亦名無常。故使成論以
有門中事理俱權。以有門理不即事故。法障 者界內塵沙也。二通。荊溪云。亦可引大品。若 有法過涅槃者證於實智亦名幻也。佛及八
地者所證已齊。但少留殘習耳。三別照藏理 者即但中理為惑所覆如雲外月礦中金等。 四圓。荊溪云。是故文殊等者此正引證自行
實也。亦應通引三十二人各各自說以證化 他門。門不同即是權也。門門不二化他實也。 亦可文殊以證自他。以有說故名為化他。說
於無說得名自行。三方便所用法二。初正明 所用二。初總明。至論至非實者一心所具咸 即空中空中尚亡權實。安在悉檀利物四教
行焉。二但瓔下別釋二。初引瓔珞標名。荊溪 云。但先總述瓔珞三種方便。重釋方便所以 故也。意明此品大士種種善巧方便。備如瓔
珞三種方便令正法久住於世。二配今經釋 義二。初遠近配解。荊溪云。言遠近者室外處 處婬舍酒家。如是等事去今時遙。故名為遠。
望為諸來問疾者說去還菴園印述時促。故 名為近。遠近皆是助化之緣。莫不為令正法 久住。言久住者謂見佛性。勸求佛身者即下
經云。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二引論釋 成。荊溪云。是以中論等者即與中論末代觀 法大旨全同。經論遠近不出此三。二故前下
牒經論結。荊溪云。引今經文隨方便言必含 破立久住之意。言助佛者佛之大化亦不出 三。四約三業所用二。初正釋三業二。初正明
三密。二初約聖應汎明二。初正明三密。諸佛 菩薩等者荊溪云。即是自行本無三業及以 十界。故非一異。為化眾生而以三業十界化
物。如是等用他所不測。故名為密。二藏通下 約名判教。兩教作意非如鏡像。是故但談神 通不言應現。別圓下地住已上無謀而化如
鏡現像如月現水。故名應現。以勝能兼劣是 故亦名神通。名同二教體用全別。荊溪云。攬 向神通以示今品用與不同。故於三業以明
方便。二此品下就今經的辨。二此三下結名 示義二。初示密義。無方利物者機熟則應不 定一方。故曰無方。周易曰。神無方易無體。孔
穎達解云。不定繫於一方也。莫測其本者但 見三業施為莫測所證宗極。此則見用不測 其體。故以不測以解密義。即向荊溪云。他所
不測。故名為密也。又荊溪云。密者一一界中 各具十。故不可以一界。測不可以多界測即 名為密。二亦名下結異名。聖人三業既得名
密。更約功用立四異名。名輪名無失名不 護名隨智。慧度他摧惑喻之以輪。既無過失 不須防護。愚惑已盡故隨智行。二良以下結
示妙用。同棲空室者空室表寂光也。荊溪云。 正示同居現疾得名名方便品。五約觀心。一 心至意知者荊溪云秖是初修三業十界諸根
之相。若破若立諸教諸觀元意秖為成此妙 觀。二簡說者二。初問。二答二。初古解。荊溪 云。此具三意而不及初。何妨一品是集經者。
以諸經中爾時等言悉是集者所以不用。次 家釋者豈有寶積不云白佛。於佛前述淨名 事乃專輒云毘耶離等。二今釋恐者表非定
執。大師謙也。阿難至為說者此報恩經四願 中一。如解通序已明。既願重說驗知。當時佛 為阿難重說此品。故至結集次前誦出。荊溪
云。故知。今解深得經旨以加阿難本願等言 有來處故。三入文解釋二。初分科敘意二。初 分科。二形聲下敘意。二就初下隨文釋義二。
初半品明形益方便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 歎德二。初標住處及人二。初總釋。有長人之 德者風俗通云。春秋之末鄭有賢人著一篇
號鄭長者。謂年耆德艾事長於人。以之為長 者。重益今機者聞述彈折之言俱獲圓大之 益也。因之功成者荊溪云。往益今益私益眾
益斥益熟益現益當益大益小益偏益圓益。 始終收束疾無不攝。疾為法界功之極也。二維 摩下別釋二。初指釋維摩。如前釋者荊溪云。
具如玄文釋名中明。二長下今解長者二。初 辨示本迹。二今略下開章解義二。初列章。第 四帖釋。即下正歎德文。於此懸科耳。荊溪云。
法華疏釋長者離為四義。今亦具四。初世長 者借喻事理。法身長者事理相符名同理異。 觀心長者即是法身長者之行相也。亦是法
身長者之因果也。帖經長者即是因果長者之 誠證也。亦顯經文次第有在。問既云因果。今 修十法即獲淨名之十法耶。答依經修觀道
理必然。淨名一德具九。修時必諸句互融。若 修一德尚具十德。何況修十不具十耶。但以 一德而為言端。應修十德共成一德。餘德亦
然方名具德。故便修時一句遍攝。則令至果 一德通收。問若爾此之十德即十號不。答名 殊義合。何者從如實道故名姓貴。堪應供。故
所以位高。以遍知故豈非多饒。既具通明即 是威勢。善契祕藏由於智深。解三世間必在 年宿。士中之上由三業淨。丈夫屈伏乃關禮
備。是天人師諸佛方歎。世間之長而為下歸。 故此一號亦具九德。問淨名即是果德佛不。 答從本必然。迹為因化。觀心十德尚得名為
觀行如來。發心畢竟豈踰於此。二隨釋四。初 世間長者文中先列名。次何者去解義。貴族 者剎利姓也。猶此方王公之族。爵位者王制
曰。王者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此 周制也。白虎通曰。爵者畫也。各量其職盡其 才也。貧無財惠者禮記檀弓曰。昔者衛國凶
饑。夫子為粥與國之餓者不亦惠乎。王弼云。 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故今云無財世不 重也。無寵不威者寵愛也。為帝王所愛重則
有威勢也。文選曰。新安王寵冠列蕃。神解明 鑒者如臧武仲之智也。物情不揖者不揖敬 也。年耆者爾雅云。耆也貌皓。謂髮白也。斯
惡者斯應作廝。音斯廝養也。又廝猶下也。操 行無瑕者瑕玉之病也。秉行淳正如玉無瑕。 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而外至瞻受者。詩
云。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上人不睦者以豪貴為上人。非皆在已上。名 不徹遠者由不為上人所稱故。豪貴歌詠者
即上人和睦。故歌詠其德也。曲禮曰。僚友稱 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鄭注 曰。僚友同官者。執友同志者。無恩及下者。下
謂下民。左傳云。視民如子。又曰。子產從政一 年輿人誦之。三年而人又歌之曰。我有子弟 子產教之。我有由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
人嗣之。又詩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 茇。此皆恩及下民故崇敬之也。二出世長者 二。初敘意。二一從下正釋。從初發心者若遠
推其始。則以相似為發心也。義如前釋。若近 取分真則以初住為發心。今淨名位居等覺若 推發心必兼二意。發生理慧俱約分真。法王
種性中生者中道妙理是佛種性。今觀此理 而發妙慧名種性中生。即姓貴也。證無生忍 者荊溪云。但讓佛寂滅則於無生最居其極。
降魔制外者應云降制界內界外。權實者即 是同體權實故也。記別應云授法身記。釋梵 所敬下人歸崇。且據隨近以說。若約四教則
為聖天所敬賢人歸崇。能輔釋尊等者應云 能闡十方四土佛法。淨土之言不局同居穢 土而已。三觀心二。初正釋。荊溪云。觀心釋中
一一皆附下文帖釋以為觀相。教理有憑故 與他人明觀有異。但異於果並名觀心。愛見 魔外者愛惑即魔。見惑即外。舉足至伽梨者
此約六作以明修觀。言六作者謂。一行.二住. 三坐.四臥.五語默亦曰言談.六作作謂所作 之事。二作字並去聲。舉足下足即行。著僧伽
梨即作作。中略其四。故云乃至。悉皆一心者 六作雖殊觀心豈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 是。二當知下結歎。故法華等者此引第五頌
現在四信滅後五品文。四信者一一念隨喜。 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此頌 第四。即是五品正行六度也。今論修觀在名
字位中引經通證。不須執文以害其心。故荊 溪云。此引法華正是觀行四位之觀觀心灼 然在於隨喜之前。佛子住是地者謂修觀行
所住之處也。即是佛受用等者妙觀理等與 佛無殊。故指所居是佛受用。四儀運動咸與 佛同。尚下結況也。若準法華尚同妙覺極果。
豈不得名淨名等覺耶。佛如長者淨名如子。 二歎德二。初標。二供下釋十。初姓貴以供 養諸佛為種姓。荊溪云。如世父母所有子息。
自非所生焉能供養。眾生理等。故能發心。若 發生至法分者發理生慧正在分真。從佛智 生名佛真子。故云口生。從理法生名法王子。
故云化生。理智分顯名得佛法分。三慧顯理 者由圓賢位起聞思修。得入初住乃至等覺 故云顯理。釋成種性者如世孝子存沒無違。
父在觀志父沒觀行。故知。父母為德本也。真 性以為眾善之原。依之植善善有本也。咸依 善本名真供養。觀畢竟空種大智種者上種
去聲下種上聲。能觀屬智真空是境。大智觀 境故名種種。從解生行者智為能觀故名大 解。從此立行行方稱境。境智既冥萬行具足。
引大品云。諸法雖空等者智應於空方今行 足。二位高。此義猶通者荊溪云。通上下地 也。今淨名位別而不通。別中三位。有本有迹
迹因本果故也。因中又有二位別者隨諸經 中有立不也。故存沒異。若居中等者立三品 者通總言耳。等覺所存如向所明。不能牽者
以中下寂忍是寂光土不能牽生果報土也。 三大富。三業功德者荊溪云。即是三業家之 所有故屬財也。總持一切意業功德者且從
別說。若通塗論秖由意持身口。方持言逮諸 者良由此也。言及餘者三業之外無復餘法。 今云餘者寄方便教從別說之。故云餘也。故
圓三業兼方便中一切諸法如世大國能包小 邦。四威報。勞怨者荊溪云。最能勞累於我故 也。魔即四魔等者兼界內外。能害下使三諦
三智不得開發也。中智不發名害智度母。二 智不發名害善權父。使助道不成名害法親。 正行助道俱被魔害。故名勞怨。菩薩降伏猶
如報怨。如世禮云父母之讎不與共戴天。兄 弟之讎不同其國。交遊之讎不反兵。魔害權 實二智即菩薩父母之讎。害諸善法親即兄
弟交遊之讎。故用力無畏之兵以降伏之名 報怨也。怨字平聲。論語以直報怨。字乃此作。 說文作冤。從罔從兔。荊溪云。故害智度善權
父母即害內外一切權實。能害權實莫若內 外天魔外道。故能降伏者其力稱大。五智深。 荊溪云。入深法門者門教也。由門深故所以
智善。正用善字而為歎也。明了眾生心之所 趣所趣不同。故應為權。今為釋實者趣有二 種。近遠別故。具如法華草喻疏釋終歸於空。
約七方便皆有二趣。遠趣唯一近趣不同。今 從遠說故云一也。此若非實何須更立。六年 耆。荊溪云。久於佛道等歎修行者上句序上
二句見理序決定大乘。年耆喻上一句。見久 喻下一句。純淑者尚書云。政事唯純。孔安國 云。純粹也。爾雅云。純大也。方言純好也。淑
詩傳云。淑美也好也。經本或作淳。亦專一也。 或作熟非也。七行潔。諸有所作者荊溪云。三 業隨智名能善思量。智者慧也。由慧善思令
三俱善。三隨於智故。次文云前智後作。若前 作後智雖名為覺即是不覺。地住諸聖悉皆 如是。除地住前及諸小乘不入觀者。但此不
與下地同耳。八禮備。歎形心者荊溪云。上句 形也。下句心也。含弘者弘大也。又住下左傳 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則謂之儀。
學佛象王迴視者荊溪云。且寄應佛之儀式 也。人倣此未必全然。有言。具佛相好者前約 儀式解威儀。此約狀貌解威儀。今言下今正
釋。謂常冥至極。遍應十界。故曰不起等。亦猶 周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矣。此言雖近可 以例遠。八不思議者一漸漸深入。二深難得
底。三同一鹹味。四潮不過限。五有種種寶藏。 六大身眾生在中居住。七不宿死屍。八萬流 投之不增不減。經文備以涅槃八義合之。故
云佛法亦爾等也。今言下心大如海。亦具八 義例同涅槃。如下文。此室內現八未曾有。即 佛性海諸法具足。今文且用不增減一。眾流
等者九道常投而佛界不增。種智常煎而生界 不減。以九道不斷性善。佛果不斷性惡故無 增減。應具以二句合之。九道雖投而由心無
取故不增。種智雖觀而由心無捨故不減。此 則具於事理二釋。沃焦山名。能縮海水。九上 歎。荊溪云。咨嗟者歎美之聲。此借凡事以表
聖儀。天王上人者天王天子也。吳楚之君僣 號稱王。仲尼正名以周天子為天王。春秋云。 天王狩于河陽是也。十下歸仰。欲色界主者
帝釋是欲界地居天主。梵王是色界四禪天 主。故此二人通名世主。荊溪云。弟子釋梵者 舉形服同及二界主。總而言之應云九道及七
方便。等覺已還無不歸敬。二正明形益二。初 分科。二隨釋三。初標益物處。居廣嚴國者荊 溪云。如前四釋。並須至此以合淨名所居之
處。二正明益物二。初分科懸判三。初正分科。 二初六下判本迹。此是從本垂迹者荊溪云。 六度之名近本故也。故從本六以垂迹六。二十
九句以末故也。故云是迹資財等。事是末故 也。垂此末事攝取眾生令歸於實。三簡前義。 問中具足應云何以心密是從本垂迹。身口是
因迹顯本。答六度等者荊溪云。此據從理對 事以問。故六度滿亦名為身。意密之處身口 具足。所以六度事理名同而本迹各別。故下
文云。從於本六以垂迹六。若從事說身口是 未元為同凡。先同後異方示其本。二貲財下 隨文釋義三。初心密。二初正釋六。初施二。初
約教釋二。初斥舊解。荊溪云。若舊等者淨名 非不世財攝生。但直云世財。歎意不盡故應 約四土等也。下去例然。故云有事理。二今下
明今釋二。初正釋經文二。初明四教攝物二。 初釋資財無量。二攝諸下攝諸貧民二。初釋 所攝二。初舉貧。教詔並去聲。教示也。詔告
也。俱作平聲亦通。捨父等者捨勝應父求小 衣食。觀無常如鹽。觀苦如醋。生空麁如米。法 空細如麪。得小涅槃如一日價。菩薩三祇等
者荊溪云。三藏菩薩長時六度。故得富名。別 教橫竪知如來藏更富於前。二圓教下顯富。 圓教一切無非祕藏。富中之極。雖四教菩薩並
有富名前三互奪還受貧稱。是故唯歎富中之 上。金剛寶藏者二邊不壞名曰金剛。合攝三 千故名寶藏。其理常住。故無缺減。故純下引
大經證。三教俱貧。二大士下顯能攝。荊溪云。 大士等者述本也。能起等者舉迹也。二以四 下明果滿來生。荊溪云。又約頓漸等者但是
八相成道之處。皆須八教以顯一乘。唯除獨顯 大乘之圓。如香積等。二故知下引同責古。二 觀心釋。荊溪云。夫觀心者先須事施以為觀
境。次方觀事為施法界。次運大悲成淨土行。 隨其方所有受化者先為施主。方乃為其取 土。豈同世人自謂高深。但令他施為施所墮。
故知。斯等現闕攝生之始。當無淨土之終。必 願學宗。說者行者細思。易解之教以裨難行 之行。文為二。初正示觀法二。初觀心攝物二。
初總示。不見慳施者荊溪云。即行施時不獨 治慳。見慳法界而行於施。施亦法界而用攝 生。攝生之時生亦法界。如是亡泯能治所治
能度所度。無非法界。如是方名不見慳施。常 塗但云亡三行施。亡何等三。凡修觀者但云 無施而無無慳。縱無無慳非施法界。況復更
能利物為懷。二若是下別示二。初轉化成觀 二。初正示轉化。若在令長者輿地志曰。秦始 王天下置三十六郡。郡各領縣。縣萬戶已上
為令。減萬戶為長。二譬如下舉喻釋成。二是 為下所攝獲益。二是諸下果滿來生。二此即 下結勸。行人若能三觀內修。慈悲外運理事
不二內外交融。夫如是則淨名大士在我心 中。何須遠覓。二戒二。初事釋二。初四教攝物 二。初示所攝。十種戒藏者大論明。十戒攝一
切戒故名為藏。一不缺謂性重。若犯如器缺。 二不破謂持僧殘。若犯如器破。三不穿謂持 波夜提。若犯如器穿。四不雜謂持定共。定持
心故欲念不起名不雜。已上四戒約律儀。五 隨道謂隨順諦理能破見惑。六無著謂於思 惑無所染著。已上二戒約真諦。七智所讚。菩
薩化他為佛所讚。八自在於世間事而得自 在。已上二戒約俗諦。九隨定謂隨楞嚴定。十 具足中道之戒具攝諸戒。毀隨道等者未破
見思則毀真諦戒。未破塵沙則毀俗諦戒。未 破無明則毀中諦戒。故以三諦次第攝之。二 餘人下簡能攝。淨名等覺雖有餘惑事等微
煙亦得名為具淨戒也。二此諸下果滿來生。 二觀解二。初正明戒度。二例下四度。下文既 略。於此例之。三忍調四恚怒者未得四忍名
為四怒。四進。五禪。六慧。二是故下結示。示 行六度者示行四教六度也。二身密二。初標 無言之化者見身獲益不假言宣。故云無言。
二隨釋九。初示同白衣二。初正釋今義二。初 事釋二。初因中攝物二。初釋迹本利生。沙門 至勤行者翻名也。不著二邊勤行中道。是故
妙覺究竟名大沙門。律是詮量輕重者風俗 通云。皐陶謨虞造律。律訓詮訓法。尚書大傳 曰。丕夫之大律。注云。奉天之大法。法亦律
也。故律名起於舜世。毘尼之學詮量輕重如 此方之法律。故翻為律。二此無下示不言而 化。密譏出家等者問。涅槃聖行唯勸出家。故
云在家不法猶如牢獄。出家閑曠猶若虛空。 及諸經律獎勸非一。何故居士密譏出家。答 應以兩種四句格量優劣。足曉其旨。初四句
者一出家持戒。二在家持戒。三出家破戒。四 在家破戒。次四句者一出家學大。二在家學 大。三出家學小。四在家學小。今居士於二四
句中密譏。第二密勸第二聖行所勸正勸初 句以譏二四。故云如牢獄等。或以第三而譏 第四。則如經云。破戒比丘勝諸外道也。若曉
斯旨則一代大小若顯若密或勸或譏各有其 意。於涅槃疏記已曾委出。大經下哀歎品中 佛譏小乘文也。此於次四句以初二句譏彼
第三也。以諸比丘正是出家學小之人故今 居士密譏雖似初四句中以二譏三。其實兼 合次四句中以大譏小也。故引大經釋出其
意。但今下心染大乘兼持律行。於二四句第 二所攝。故云但令染心立沙門行也。二淨名 下果滿來生二。初正示果滿來生。二但佛下
兼明符合前品。見於此品者見音現。二觀解。 二此下下例示下文。二示處居家。卜居者龜 曰卜。古人移徙必卜吉而居之。三界有二種
者荊溪云。變易分段也。開合對四土者開變 易合分段。開變易者離出有餘果報二土。合 分段者不分同居淨穢之殊。問分段既合。那
云二土。答分雖有二莫非分段。但論惡道五 濁有無分淨穢耳。變易開者良由無明有斷 不斷。真應有無寂光見不有須發心及不更
發。又有功用及無功用。有此多別須更分二。 此及諸句等者謂。此句及下諸句皆應觀心 也。荊溪云。以一觀門通該諸說。然於此中及
以前文竪觀心源。不同他文觀心釋義。他文 觀心並寄近事以明遠理。因名用義。借數辨 行。從人顯法。約法通智。今乃竪明觀通事是
故此品約事。淨名密勸後進修於觀門。自行 勸他加願利物。權實雙用望果行因我即淨 名。何須遠計。故並寄白衣公私文武以為興
致。雖暫寄之然應知之發心即是。何簡黑白。 故行斆者真觀行之大士也。是以四眾悉須欽 風可思齊焉。可自軌矣。然論菩薩雖遍四眾
出家理順。在俗義違。故示俗流。立行特出。具 足眾德。一切中尊斥奪提蒙。辯才無盡欲使 後代莫不歸之。三示有妻子。離四愛著者四
教法愛尚須捨離。況事中妻子耶。四示有眷 屬。五示同服飾。常用四忍修相好者荊溪云。 此意如前淨土相好來生。故立此門以招四
土。六示同飲食。各八禪悅者四如意足及定 根定力定覺正定也。七示同博 弈 。博謂等者 釋其名也。世本云。烏曹作博。說文云。博局戲
也。六著十二棊也。方言自關而東。齊魯之間 皆謂圍棊為奕。論語云。不有博 弈 者乎是也。 疏云博塞蓋目一事。莊子云。博塞以游也。塞
蘇代反相塞之塞。化令不著者荊溪云。凡示 俗儀皆現堅志。世以混和合雜醜行欲引。淨 名深未可也。無記者四無記中即工巧也。故
論云。異熟威儀路工巧處通界直爾為之似 屬無記。因之得物況陷初篇。況復道陌定歸 無救。淨名示為意令不作。今不曉者反欲効
之內長散慢。全隨貪結不思來報。倚託聖蹤 空喪出世之功者尚妨世業。豈況出世。劉義 慶世說新書云。晉太尉陶侃語人曰。聖人惜
乎寸陰。眾人當惜分陰。諸參佐或以戲廢事。 乃取樗蒲局投之於江。吳志曰。蔡穎在東宮。 性好博 弈 。太子和以為無益。命韋曜論之。故 博 弈
論云。今世之人多不務經術。好習博 弈 。 廢事棄業忘寢與食。又曰。假令世士移博 弈 之力用之於詩書是有顏閔之志也。用之於
智計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於資貨是有猗 頓之富也。用之於射御是有將師之備也。如 此則功名立而鄙賤遠矣。此並古賢之深誡。
於俗尚爾。況出家者。豈宜為乎。至有賭及衣 鉢身陷刑名。此等下愚誰論喪業。故僧史略 曰。為僧者苟未修行。但能避刑憲亦逍遙之
上士也。善言不信畜生何殊。淨名度人蓋示 其過。吾申其道。故得極言。所言輒者至諮請 者夫耽博 弈 者臨局交爭。神迷體倦人事曠
而不修。賓客闕而不接。豈暇諮請於善道乎。 故大士觀彼有機輒爾為說。肇云因戲止戲 也。八示同異道。為伏物故者曇無德部比丘
於十二時開一時外學。為降伏外道故。鼻奈 耶明。日分三時許日後分學。況今居士本在 家眾。今世比丘忘本逐末形似沙門心背佛
學。大法將滅其徒實繁子。甞撰師韓一篇以 規後學。故荊溪云。小乘制外稍通一時。大乘 標宗初心明制。妨入妙道故不令為。五地菩
薩方修世業。是斷佛種障道因緣。今出家人 戒定慧心一無所修而云伏外。義等倒裳。散 染易流道法難寄。增長幔習反經學宗。深可
悲也。甚為謬也。況坐常住院著信施衣。飱淨 眾厨踐無價地而三業從俗四儀拘迷。若欲 倣之當思十德。縱未相似觀行如何。大集明
如富樓者寶篋下卷亦有此緣。如輔行第六 卷末引之。九受世典此方世典即五經等者 詩云。文王之典傳曰。典法也。謂教法也。釋名
曰。經者徑也。典者常也。言如徑路無所不通 可常用也。五經者白虎通云。易尚書詩禮樂 也。古者并春秋為六經。至秦焚書樂經亡。今
以易書詩禮春秋為五經。又禮有周禮儀禮 禮記曰三禮。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傳。與 易書詩通數亦謂之九經。今云等者等取六
九。又統論世典應以四類收之。謂經史子集。 唐書云。集賢院四庫書總八萬九千卷是也。 經如向說。史謂自馬遷班固已降歷代國史。
子謂老莊文列等百家子書。集謂古賢遺編。 今但舉經等取餘三。故云等也。西土下四違 陀如釋通序記。十八大經皆外道書。而能黃
葉等者大經嬰兒行品如父母止小兒啼。故 以黃葉為金以喻妄常。人天實皆無常如來 說三十三天是常者。欲令凡夫離三塗苦如
止啼。今淨名明世典以誘人。其意亦爾。置毒 於乳者亦大經中喻。今以世典如乳。常樂佛 法猶如置毒。以樂佛法故雖引世典意存大
乘。故使未來入不思議法門如毒發殺人也。 荊溪云。於中點理後必殺人。三口密二。初標 示。二隨釋二十。初示見敬供養。文中兩意。初
約淨名敬他。次約他敬淨名。凡厥之流者之 字恐誤。應云下流。厥其也。通貫下十九句者 荊溪云。後十九句皆令生敬得最後益。若隨
句消皆使成於見敬中最準此中意。前文雖 為白衣句中乃有二總。一者總冠二十九句。 句句皆著雖為白衣而有律行。二者別在前九
句。首身口別故。二示持正法。秉持國法者肇 師云。外國諸部曲皆立三老。有德者為執法 人以決鄉訟攝長幼也。淨名現執俗法通達
道法也。今師云。持國法肇云。決鄉訟。高下小 異耳。此方漢世鄉邑各立三老。三示獲俗利。 文中先約世利釋。次復次去作法門釋。迹同 凡俗等者。肇云。法身大
士 瓦礫盡寶玉。若然 則人不貴其惠。故理同求利。豈喜悅之有。經 云偕偶爾雅云。諧協和也。偶會合也。四示遊 四衢爾雅云。路四達謂之衢。郭璞曰。交道四
出也。列子曰。人之遊也觀其所見。我之遊也 觀其所變。豈法身大 士 所遊而無所表耶。五 示入治正。肇云。治正法律官也。道以正法便
民無偏衽。今解不然。連帥令長分憂布政名 治正法。故以禮刑解之。非約律官也。用禮用 刑者論語曰。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齊之以
禮有恥且格。然則民幔則用刑。民淳則用禮。 家語曰。爵人必於朝與眾共之。刑人必於市 與眾棄之。禮記曰。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
文。以為人防也。尚書甫刑曰。刑罰世輕世重。 惟齊非齊有倫有要。孔安國傳曰。刑罰隨世 輕重。刑新國用輕典。刑亂國用重典。刑平國
用中典。凡刑所以齊非齊各有倫理要善。樂 記曰。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
心而出治道也。桓範世要論曰。德多刑少者 五帝也。刑德相半者三土也。刑多德少者五 霸也。純用刑而亡者秦也。方便與奪者民幔
則奪禮與刑。民和則奪刑與禮。禮刑適時寬 猛相濟。曲巧若是故云方便與奪。故仲尼曰。 政寬則民幔幔則糾於猛。猛則民殘。民殘則
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荊 溪舊解云。禮以與之。刑以奪之。又行禮刑各 有與奪。禮則奪小人而與君子。刑則奪重罪
而與輕愆。故今俗官皆有大權寄之行事。非 是捨道等者此明淨名非親職掌而善禮刑。又 誡未來影附聖蹤捨道之輩。向解與奪附荊
溪共成三義。各有其致。宜在精詳。六示入講 處。肇云。天竺多諸異道各言己勝。故其國別 立論堂欲辨其優劣。欲明己道者則聲鼓集
眾詣堂。求論勝者為師。負者為資。淨名既升 此堂攝伏外道。然後導以大乘為其師也。今 云。迹入凡小者謂非但入凡夫外道講論處。
亦入小乘講論處導以大乘也。如下訶目連 滿願旃延皆是其事。七示入學堂。言學堂 者。亦猶此方國學鄉校也。禮記曰。古之王者
建國居民教學為先。八示入婬舍。什曰。外國 有一女人。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 以千兩金要入竹園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
中道變身為白衣。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 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 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問
曰。云何是。答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 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植善本。修智慧聞 是說即得無生法忍。得法忍已將示欲之過。
還與長者子入竹林。入竹林已自現身死膖 脹臭爛。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為說 法亦得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肇曰。
外國婬人別立聚落。凡豫士之流目不暫顧。 而大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也。九孔者兩眼 兩耳兩鼻口及大小便道也。此之九處常流
不淨。何可樂耶。四善根發者四教機熟也。若 貪下於四教法起愛著也。故下文下上句證 入婬舍。下句證示欲過。先以欲鉤牽者欲境
如鉤能牽行人。九示入酒肆。肆陳也。謂陳酒 器也。周禮司市掌以陳肆辨物。鄭玄云。肆謂 陳物處也。物物異肆也。三十六失者大論明
三十五失。具引文煩。今束為頌曰。
費財增病諍 (三) 裸露人不敬 (二)
無智得者失 (二) 說匿癈事業 (二)
醒慚身力少 (二) 色壞慢父母 (三)
不敬於沙門 (一) 及以婆羅門 (一)
不敬親三寶 (四) 朋惡遠賢善 (二)
破戒無慚愧 (二) 不守精縱色 (二)
人憎親擯棄 (二) 行惡棄善法 (二)
朋人不信用 (一) 遠離於涅槃 (一)
狂因墮惡道 (二) 為人常癡狂 (一)
失有三十五 智論廣明之
[0762c02] 暹云。沙彌尼經飲酒有三十六失。尚書酒誥 曰。越小大邦斥喪亦罔非酒惟辜。傳曰。於小 大之國所用喪亡。亦無不以酒為罪也。昏神
亂道者昏心神亂正道也。復次酒是煩惱等 者荊溪云。準此句中作觀心義。前文諸句亦 應例之。如安樂行十種惱亂尚作觀心。但不
及前釋貨財等文相周備。策勵道俗令成真 實淨名之行。十示在長者。文中二。初通述意。 歎尊勝之德者即此十一段也。偏舉尊勝者
肇師云。凡人易以威順。難以理從故大 士 每 處其尊以弘風靡之化。故今云德為物軌等 也。二言長下正釋文。鄉閭懷勝者萬二千五
百家為鄉。閭謂鄉里之門。羅什云。長者如今 四姓豪族也。十一示在居士。此上居家德素 者謂。德行潔白也。今謂下依外國釋居士義
也。以經云斷其貪著故知。非德素者。說四檀 法者四教行施也。十二示在剎利。翻為田主者 肇云。剎利王種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
轉食自然粳米。後情漸偽各有封植。遂立有 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為名焉。十三 示在淨行。各離我心者四教離我如釋我聞
中。十四示在大臣。各有所掌者猶此方三公 九卿所掌各異。示以明達者為說論道經邦 禮刑等事。彼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
匡救其惡。故云示以明達。然後於此正法順 四根性點示生滅無生之理也。十五示在王 子。明達孝敬者孝經云。資於事父以事母而
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淨名能說孝 敬故為所尊。十六示在內官。宮女者若準此 方如周禮云。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
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鄭注云。前一宮後五 宮也。五者后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 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后正位。宮
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 世婦之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之燕寢。漢制 後宮凡十四等。謂昭儀婕妤娙 (五形反) 娥容華美
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 清此十四等也。班固西都賦曰。後宮之號十 有四位。蓋謂此矣。內生邪想者肇云。妖媚邪
飾女人之情。故誨以正直。四八道者四教八 正道也。十七示在庶人。庶者眾也。言天下眾 人也。十八示在梵天。十八梵天者初二三禪
各三天。四禪九天。悉離欲染通得名梵。誨以 勝慧者荊溪云。如禪觀支。是慧非勝梵亦曾 得不以為尊。故示出世四種勝慧。淨禪觀等
及無垢禪通明特勝帶根本修而無所著。十 九示在帝釋。十五觀門者待檢敘之。別教金 剛已還。皆無常者荊溪云。此他所計。今因判
之令屬別教。又梵王保常過於帝釋自謂眾 生之父母。故今梵不以無常為治者諸梵已 得深根本禪。但以勝慧奪其有漏。剎利婆羅
門等通皆保常。此亦置通而從於別各別說 之良由此也。又復亦欲示於教門種種不同 令遍識故。故各各說。二十示在四王。各主二
部鬼神者東主乾闥婆毘舍闍。南主鳩槃茶 薜 荔多。西主毒龍富單那。北主夜叉羅剎。上 一一事下總示上三十五事皆為扶成佛國。
講說之者當知其宗。三結。二八品半明聲益 方便二。初敘意分科二。初敘意二。初總敘。除 物罪垢者荊溪云。罪垢之名須通四教。或二
緣集故此教門一部之內廣略相映觀其義勢 逐而釋之。應合廣者不由語略使義混和。故 見總略以廣別之。或覩別文以總攝之。所以
惑體無二。智非他成。從一開諸令諸歸一。見 合亦不少。離元無所分。身土惑智一切皆爾。 故此除見除垢為四土因。豈直秖云界內而
已。二別敘意三。初列章。發起問疾品者荊溪 云。問室內六品何但云發起問疾耶。答室內 見惑六品悉因疾生。但標問疾自攝餘五。二
初意下正釋。寄言斥彼勸誡為便者荊溪云。 如云是身無常等。寄己身疾斥彼計常。以斥 為誡勸觀法身。是則一斥義含誡勸。況復誡後
即勸觀也。應云入不思議解脫。文闕不字。謂 遠為入不思議弄引。近為二土之因。生同居 有餘等者荊溪云。以斷有為有盡未盡俱為
見。見證解脫之遠因失大士之近行。豈敢輒 述者荊溪云。慚昔愧今情兼蘊畏。誰能不命 輒述屈懷。被命上催恐重招鄙恥。雖圖俛仰
已成招屈。對佛述過勝俗頻譏。故稱本而談 兼宣化道。是則賓主及以師弟咸權實益。樂 小執小者樂小即是小乘方便。執小即是小
乘見有果人。慕仰大乘者知有大乘起見敬 服。爾時必能發於大心。達為至良緣者若無 彈斥不堪洮汰。況復二味為見醍醐因。得記
捨生必招果報。普令三教等者荊溪云。雖有 三教正意以圓訶諸菩薩。菩薩不住大。旨見 見同小。其藏通人即以別折其執方便者。於
方等中利者入實。鈍者仍未。故知。此中折三 語通。或但入通入別而已至法華會。方乃見 見咸歸。然經大塗宗須入實。以用真性為體。
四土為宗故也。此中且從對極以說。三此之 下結示。此之四意者荊溪云。具如前文列釋 者是。又總前四意。又有四別。一得命文殊。
二文殊論道。三聲聞自鄙。四菩薩進行。故知。 前二為成後二。後二復有遠近二意。近遠復 二。一通。二別。所言通者遠近各有遠近故也。
聲聞二者遠成究竟。近入熟酥。菩薩二者鈍 同二乘。見見有乘利悟在即。所言別者聲聞 遠益。菩薩近益。今疏從別。故聲聞自鄙。菩薩
進行。云今明下分科二。初總分。荊溪云。意 乃有四。經文二段者四如前列。所言二段者 即如今文中折伏攝受。亦可為二。謂室內攝
受。室外折伏。於折伏中有今有昔。今謂問疾 俗徒。昔即被訶道眾。於攝受中亦有二意。能 生所生。能即室空所即六品。又亦可分之以
為自他。他傳佛旨。自述己情。即從居士是疾 已下文是言室外者既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爾時未為長者國王現難思事故見見有問疾
時。疾者雖復在於室內而所被者機形並疎 且云室外。從所被說復云室外。又折攝等者 亦用瓔珞三方便意思之可知。折中具攝等
者折如析觀。攝如體觀。又折如觀身。攝如勸 求。又攝中折者調伏如折。慰喻見見如攝。又 藏折通攝別折圓攝。又權折實攝。乃至非權
非實下去諸文見見有品。比說可知。二今就 下別分二。初正分。即是折伏自體緣集者荊 溪云。問前已破古自立二集。今何更立自體
集耶。答兼破論師立斯別稱。今但秖立一無 為集。故合標之。又今文中先且依彼立自體 名而暗奪之。二料簡二。初番荊溪云。從問答
下重顯其失。而辨大小得名少殊。即正釋也。 然須得其正釋之旨兼為欲折見見。攝大乘 師以內外塵沙與無明合說。今言二乘與諸
菩薩同有內外無為緣集。既分出已即見見。 二乘須從著於無為立名。菩薩不著。唯觀自 體及以法界。故別得名名為法界。法界非緣。
以緣與彼法界體合從所障說。故云自體法 界緣集。以是應須並置塵沙從無明立。以塵 沙惑並不牽於界內外生故且置之不從其
立。所以文云名別體同。故例學人與凡夫同 有三界思惑。文為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答。 二如凡下引例。二番荊溪云。問學等者此問
從前答文而生。若真若中俱得名理。附中之 惑既名自體依真亦名自體惑耶。前答既用 攝論師名。今還承茲以為進難。答中意者二
真既別真義乃殊。故障界內全非自體。不可 同於障中立名。況二惑體殊麁細永別。二真 元隔。何須疆同。故知。自體以對於中則顯偏
真非自非體。但對無為不合別立。故依前破 有理存焉。二此半下隨文釋義。二初兩品半 室外彈訶折伏三。初半品明折伏界內有為
緣集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方便現疾二。 初正釋。二料簡二。初正表二集。何得知然 者然猶如此也。指上之辭也。言何以得知
淨名臥疾表此二種緣集耶。答意者無緣大 悲等覆十界。眾生之稱無所不收。故知。現疾 為引六凡四聖令得無疾。二同小所以問意
者淨名迹現居士。本是菩薩。二疾已足。何須 同小。答意者普門示現何障二乘。復次下秖 據現為四教菩薩。而通教已攝二乘。以所證
同故。二諸人參問。三因為說法二。初懸談義 旨二。初總述分料。二初文下別示顯意二。初 明說法旨歸。二今此下判觀門所屬。二諸仁
下隨文正釋三。初總標說法。二正說觀門二。 初懸示述意二。初懸示觀門二。初廢古用今。 二一約下正示今義。十想者荊溪云。具如法
界次第。言前三者即無常若無我。中四者食 不淨世間不可樂死不淨。後三者斷離盡。今 約勸求等者若入後三即入無為。故不言之。
約二種念處者問何以不約緣念處耶。答緣 非正觀。但是分別諸門文字故且置之。然五 種中二行正助其相大同。慧行是正。行行是
助故也。今別立者行即能行。道是所踐道行 不同。故別立之。二今約下述用門意二。初別 示。荊溪云。略出下明五修。中前之四文三土
具足。何以不云常寂土耶。答第五文云。住不 思議即常寂土。何須別立。但以寂光而為所 成。即以三土而為能成。故所成唯一能成有
三。是則能所事別故也。問前三屬生。於生成 自。寂光屬所於佛成自。以自望他還成二他。 其義何耶。答破自他義已如前釋。今從所奪
一往且然。具足應如前之所破。所契。能契故 有其四。理還相即不別而別。於中第三即是 橫也。同居即是同處淨同居也。安養乃是異
處淨同居也。具如法華功德品明。次引螺髻 所見例淨同居也。復云。佛慧者見淨無濁。良 由佛慧即如法華。由加而見引螺髻。普賢亦
證佛慧。除濁之人。二乘橫見。亦由適聞佛慧 故也。二託疾下總結。二今就下隨文正釋二。 初見道四。初明無常三。初正明無常二。初總
示。二如大集下別釋二。初明凡夫執常二。初 示三事無常。歌羅邏亦羯邏藍。此云雜穢。狀 如凝酥。此託胎初七日也。在胎凡經三十八
箇七日。二明凡夫起例。起諸煩惱等者保身 為常因起諸惑。惑故潤業業故牽生。三道不 窮輪轉無極。不覺下示無常相。三事分離者
息風既斷。火大即滅識隨業走。故云離散。二 今淨下明淨名破倒二。初明說法破倒。二若 能下機緣悟道二。初明觀細入道。觀細無常
者一期死滅名麁。念念遷謝名細。即下云。一 切見如皆無常也。二若毘下示兩門異說二。 初通示兩門。成論下以無常是有法故是以
空方見道。二今約下今依有門。二助成四。初 釋無強。二釋無力。三釋無堅。四釋速朽。三結 句破執。二明苦二。初正明苦門二。初牒現文
直釋。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八苦者於生等 四苦上更加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陰 也。九惱者暹云。一惱我。二惱我親。三讚我
怨。三世各爾。故合為九。問過去已去未來未 至云何惱。答惱雖過未境實現在與相值則 生於惱。及過去曾惱於我記憶在心。二約苦
再解。行苦者念念遷謝名為行苦。違緣壞樂 受者違情境名違緣也。通苦有四等者下文 云。四苦有二。若言即生即老即病即死是為
約理。即今通若也。事四苦者即今別苦。別 苦苦於通苦者事苦重於理苦也。故知。生等 皆是苦苦。何以今文唯以病為苦。答中兩意。
初約病苦現在猛盛。故異於三。次明其實生 等俱名苦。但淨名現疾。故別以病苦對之。二 結成苦義。何可恃怙者詩云。無父何怙。無母
何恃。注云。怙賴也。恃負也。三明空二。初懸 示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總別解二。初正 示。二料簡二。初簡能喻大小。不應焰幻為譬
者以小乘無焰幻譬故不應也。沫泡等者以 衍門十喻無沫等譬故。十喻者一幻二焰三 水月四虛空五響六乾城七夢八影九像十
化。雜譬非宜者既四教並談。故小衍雜用。但 大論至如幻者荊溪云。具如幻化。俗同真異。 一俗三真。例意可見。故於一幻所見不同。所
以通教三人見別。別人次第滅幻見理。圓人 即於幻見法性。利人即指別圓人也。勸修觀 者。留意思之尋文迷宗謂之數寶。從多為論
等者謂。聲聞亦為利根說如幻等。但經多說 泡沫等譬。衍經亦說泡沫以為助道。但多說 如幻等譬。故捨少從多以譬分教。故云各有
宗途。或作徒字者誤。大品下正示。衍經亦說 少喻。但多少為異耳。六譬者二簡所喻離合。 離合者荊溪云。假身即是諸法合成。是故得
云離合不定。亦如婆沙釋十二因緣。或云一 法即有為也。或云二法即因果也。或云三法 即三道。或云四法二因二果。或說五法二因
三因。或說六法三世因果。或說七法二因五 果。或說八法三因五果。皆以三世更互比說。 因緣所成即假身也。故諸經論法相離合悉
皆不定。今用三事者若根本禪多從息入。若 通明禪具觀三事。若無漏禪觀不淨等及以 三事。是故今文但說三事。二通相釋二。初辨
異。故不同前者不同前作總別釋也。以餘對 色受等。今文俱云是身也。二今通下正示二。 初以藏通分喻身空。即入空也。約藏通觀門
者荊溪云。問於空觀中即作衍門說法者何 耶。答此中明空空兼體析。故於此明其義便 也。二立問答釋成四。初示分喻所憑二。初問
二答。二示喻體有無二。初問二答。三示立喻 意旨二。初問二答。易解空者以幻等人皆知 是空故。故舉幻等以喻陰空等本空凡夫妄
執。故云難解。四示諸喻通局二。初問二答。攝 大乘至八譬者引證幻等為別圓作譬也。暹 云。彼論第六云。若實無物云何成境界。為決
此疑故說幻事譬。若無境界心及心法云何 得生。為決此疑故說渴鹿譬。若實無塵愛非 愛受用云何得成。為決此疑故說夢想譬。若
實無法善惡二業愛非愛果報云何得生。為 決此疑故說影譬。若實無法云何種種智生。 為決此疑故說光影譬。若實無法云何種種
言語起。為決此疑故說谷響譬。若實無法云 何成緣真實法定心境界。為決此疑故說水 月譬。若實無法云何諸菩薩故作心無顛倒
心。為他作利益事於六道受生。為決此疑故 說變化譬。三今釋下結立喻大旨。二是身下隨 釋十。初聚沫經云撮摩者廣雅云。撮持也。釋
名云。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荊溪云。聚沫譬 人空意顯法空。見見未明者如以水投水。水 譬實法沫喻假名。但破於沫。故但破假雲等
亦然。若如幻譬全體是幻。豈破幻人反存幻 法。影等亦然。若見如因藥因物成幻兔者。義 與沫同。影等亦爾。二泡三焰。荊溪云。是身如
焰。從渴愛生者焰從渴生。如身見見從愛生。 以焰譬身故並舉之。影與業緣亦復如是。四 芭蕉五幻六夢七影八響二。初釋現文二。初
約谷響釋。空谷響應者老子所謂谷神不死 也。二約聲響釋。七處者大論第六十釋響喻 中云。如人語時。口中風出名優陀那。此風出
已還入至臍。偈云。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 是風觸七處。頂及齗齒脣舌喉及以胸。是中 語言生。二通前簡示各有所譬者即以幻譬
境界。乃至以變化譬菩薩受生。故云各有所 譬。委如前記。問意者既同大乘。何故有異。八 譬別者下正判攝論是別教也。如以四德對
四三昧者荊溪云。即二十五三昧中以無礙 三昧破空處。常三昧破識處。樂三昧破不用 處。我三昧破非想處。雖無淨名無礙即淨。若
定的對即別義也。言破四種人者秖是得於 四空天處人耳。九浮雲雲從龍出者周易曰。 雲從龍風從虎。亦陰陽氣者春秋元命苞曰。
陰陽聚為雲。十電。電義未詳者又五經通義 曰。電雷光也。顧凱之曰。陰陽相觸為雷為電。 又經律異相云。有四電師并前兩解既異說
不一。未可定判故云未詳。四明無我二。初分 科釋疑二。初分科。二釋疑二。初對空釋疑二。 初問二答。二空者破假名得人空。破實法得
法空也。三無我者荊溪云。眾生無我法無我 平等無我。平等無我即第一義空。具如後文。 觀眾生品具足三空即三無我。二對教釋疑
二。初問二答。二初五下隨文釋義三。初約四 大種明無我二。初分科。二是身下隨釋二。初 別撿四。初撿地二。初雙標。二雙釋二。初破
外。暹云。此破見惑所以先破外計者外計正 當見惑也。二內觀二。初引部執。有門以攬地 等立眾生名故。故生假地實。空門以四微成
四大故。故地但有名而四微是實。四大尚假。 眾生可知。二今明下明今釋二。初約四微撿 破。內地四微所成等者荊溪云。此且順於外
計以說。即二十五諦中有此計。故彼云。四大 之中微有增減者意云。其力薄者須多微成。 其力大者由少微成。故四大中風力最大唯
一微成。即水無香微。火無香味。一往觀之亦 謂似爾。然於佛法終無一微獨能成法。但是 有質皆四微成。今欲破計。故從計故下云火
二微所成等。若內下四大既無主。三事豈不 然。以三事中命即風大。煖即火大。識即六大 中識大也。二又請下約四句撿破二。初正撿
破。地無堅性者即彼經文。若有下今師約句 撿破。釋經無堅義也。二金剛下引經證。二撿 火。緣無自性者既無自亦無他等性。故破性
四句三撿風。四句撿風者暹云。若計風是有 者即為礙。餘三亦然。四撿水。水若至汝亦是 者此舉水例難有神也。汝若言人能慈下隨
物知有神且水是無情而能潤下隨器潤下。 何殊慈思。隨器方圓何殊隨物。人若有神水 亦應有。若謂水無人亦應無。故云汝亦如是。
四句撿水者謂有謂無兩亦雙非悉是住義不 起四執方名不住。此撿四大文皆引請觀音 者。即彼經身子為優波斯那說四大無主二
入於如實之際也。彼亦在衍與此意同。廣釋 彼經破四大如止觀隨自意中。二總撿。總約 四大說無我者荊溪云。問何不云譬而云約
耶。答約者依成也。依外破內故但云約。今推 外地乃至無主知身無主。約外知內。故云約 也。餘大準知。外云依神。內云。是身依諸大者
以大望身大是實法。外人迷之謂有神等。四 大不一神為依誰。若並依四應有四我。疏云 四身正破四我。我依身故故云四我。內外俱
有四大故也。二約空種明無我。所既是空者 所即大虛空也。圍虛空者身內空大也。文中 云及以外空者以語助也。猶云及於也。又以
還訓與。經律中皆云及以。如四分序云及以 身證者。邇來書寫呼談多輒改以為與。仲尼 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則亡之矣。後生淺
學慎乎妄改展轉成訛。亦佛法之滅相一事 既然。餘皆倣此。三約識種明無我二。初約識 正破。草木瓦礫亦由陰陽轉變者草木如春
榮秋凋。瓦礫如將雨礎潤。皆似有知也。荊溪 云。瓦礫亦有四時改動如瓦炭能知時雨。暹 云。欲雨瓦重。欲晴炭重。神使知知者謂以知
知物。故云知知。二約風助破。故大集云等者 荊溪云。心念牽風故並由心為增上緣。故前 諸義並皆由心與四大合生。生種種計為破
外人及內計故。故各破之。非合時。無手脚不 遂者遂進也。二修道二。初懸示二。初研詳指 定。若接前等者荊溪云。約前五雙。今但五雙
故於見修一雙之中接於見道。即修道也。此 不定者於五雙中隨對一雙。是何一雙。更向 前等於見修道一雙之中若更向於四行之
中。說此不淨則但成於五停中意。故云見道 方便。以居七賢之首故云前。明與下六賢共 成方便。二菩薩下正約修道二。初顯功示位。
荊溪云。菩薩若入等者且約當教近意通菩 薩也。若遠論者亦助別圓。二今不下據義懸 釋二。初約四想。此四即十想中四也。一不淨
想者自他身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孔惡露 常流。從生至終無一淨也。二食不淨者觀諸 飲食不淨。皆從不淨因緣故有。三世間不可
樂者世間有二。一不見有好眾生。二不見有 好國土。四死想者死者常為死逐出。息不保 入息。是身為災者此約眾生世間。二約四苦
二。初正示。復次至作四苦者荊溪云。不必即 是四念處中以無常觀。通修道故。故苦亦然。 即是三界皆苦故也。雖免四趣七反人天具
足生等。況仍欲界人天往來亦可對於生等。 二但四下結判。荊溪云。理四苦者剎那無常 無常。事四苦者即在修道。以修觀時觀於思
惑。思惑屬事故云事也。今謂理事亦名通別 亦名麁細。理通事別理細事麁。對麁名理。此 理仍事。二是身下隨釋。五種不淨者一種子
不淨。是身攬他遺體託識其中故。二住處不 淨。十月居母生熟二藏之間生從尿道而出 故。三自相不淨。眠臥糞穢九孔常流故。四自
性不淨。身中唯有尿膿血故。五究竟不淨。命 終身壞臭劇死狗故。廣如止觀第七。荊溪云。 特勝及以九想具如法界次第中明。餘皆生
苦。自相不淨尚通胎內初託胎時。何況性耶。 是故當知亦屬生也。雖復澡浴等者有人云。 衣字平聲。食字入聲。今云不爾。未受用時可
以平入二聲呼之。若正受用應並去聲。若衣 食二字從平入聲者澡浴但應云湯水耳。未 受用故朽井也者荊溪云。謂丘墟中朽敗無
用。業力所持等者此解是身無定義也。荊溪 云。若準人人各自有業亦可有定業。有可破 亦無定也。又有遇緣及如藥師大小諸橫。并
大經第二十四明九種橫死亦成不定。況復 秖約人人有業。彼相形業業相望俱名不定。 山海空市者法句經第二云。有梵志兄弟四
人。各得神通知後七日皆死。共議逃避。一云 吾入大海下不至地上不出水。一云入須彌 腹還合其山。一云輕舉空中。一云入大市中。
各云。如是處避無常殺鬼豈知我處。議訖辭 王述其去意。過七日已各各命終。市監白王。 有梵志卒死市中。王云。有四避。對一人已死
餘三豈免。嗚呼死至叵避其可驗乎。晉書云。 郭璞妙於陰陽算曆。於晉元帝世與桓彝友 善每造之。或璞在婦間便入。璞曰。卿來他處
自可徑前。但不可廁上相尋耳。必若至有殃 禍。後彝因醉詣璞。正逢在廁掩而觀之。見裸 身被髮銜刀設醊璞見彝撫心大驚曰。吾每
囑卿勿來。反更如此非但禍吾。卿亦不免矣。 天實為之。將以誰咎。璞嬰王敦之禍彝亦死 矣。是知感報已定。豈祈禳所及。而言天實為
之。知之何晚。寄言後昆。當信淨名所說。是真 祈禳者。大論第七十五文也。大經具出者謂。 具明蛇賊空聚也。故彼聖行品云。譬如有王
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 瞋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惶怖捨篋 逃走。王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又遣一人
詐為親善。其人不信隱聚落間。聞空中聲今 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怖走路值一河。乘筏 截流而去安隱無患。四蛇喻四大五旃陀羅
喻五陰。詐親善者喻貪愛。空聚落喻內六入。 六大賊喻外六塵。河喻煩惱。船筏喻六度道 品。安隱無患喻得大涅槃。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