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 Ban Niepan Jing Shu 大般涅槃經疏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
頂法

天台沙門湛然



[0164c07] 復次二明宿命宿命 過去可知復次云何 三重六道
文明十六見道無量 無間聲聞 三心十六緣覺第三
菩薩小乘根鈍第三 第十六小利第三去得第七
無有一心不知 三乘不同十六 經意前知六道十六
無邊非有中道有無 第三功德成上梵行 (云云) 。
中意功德四心 具有 一切善法根本不得即是三心
釋文捨得 二諦凡聖闡提如來
善惡卑鄙菩薩即是無著第四功德功德論義解釋
地前前言 性地生空決定心 福田初地滿第十斷除
二邊不然功德 第三解釋文中第五第六合為 具足
根本二根三根五根 放逸即是根本行善不放逸 不放逸以為
阿耨三菩提即是實相 即真菩提一切諸佛 善根不放逸即是增長即是
即是十三 云何不放逸 多義解釋
十三云何 第二一定定心定身生死
涅槃非有 中道三菩提名身決定如是變易二義
無常名為變易變易生死名為 變易聲聞辟支無為 魔天諸天生死三界
三心決定 決定云何福田第三 佛法
自修平等出家戒行在家念處二邊 中道持戒外道非但持戒
外道持戒比丘持戒比丘 欲界勝施云何佛土
淨土 菩提十善十善菩提心 和合例如無畏十善
相似相似妄語 不妄語果報 云何滅除第五第六
相關合為不同 有餘第五滅除有餘 第六斷除業緣煩惱
有餘斷除業緣但是 二次三結煩惱報分
因為煩惱因為 煩惱滋潤 大論煩惱云何
除業凡夫二乘 業者須陀洹斷見 思惟生人往還合數只是
往還十四斯陀含 業者斯陀含人天一生 合數只是一有何故初果
二果只是阿那含 業者阿那含故云 色有那含上流
一者阿迦尼吒無色所以 論義五淨居禪定無色界遍歷四禪初禪不得
復生二禪二禪不滅第三禪三禪不滅 第四禪 無色無色 (云云) 。無色更生
不同色界四禪受生無色 不生無行 云何第三
無業二果莊嚴羅漢 菩薩菩薩 二果通教
鈍根羅漢利根 二果還是二乘 河西二果得道羅漢
羅漢果文中 還是二乘經意煩惱果報而今不滅
只是輪轉二果菩薩 是故即是還是 二果二乘寒熱饑渴
二果小乘 不生三界 界外界外
別教云何清淨 師子吼二相三相
明相外道 一身十二 子丑十二河西十二
相好一者 相好諸佛 世界令人見者為人一身
外道對治般若般若 第一義 ( ) 。云何了知諸緣第八
因緣和合即是 不然不見色相不見 無明滅不見名色六入
不見不見 不見不見十二因緣不見 不見因緣真俗二諦
如是通達了知因緣云何只是 世諦一切法如是云何菩薩第九 釋文
初文遠離煩惱 何等
河西方等四惡四魔生死無常無我涅槃 (云云) 。云何 遠離第十釋文
二十五有煩惱二邊即是因果二法二十五有二邊 西煩惱二邊三惑
界內惑以為二邊 既得一切法有無 皆是二邊爾時光明第二論義
問答菩薩如來何故 淨土眾聖 使世界其所西方
無勝淨土化眾生化眾生穢土復次第五功德 論義五事
三十不生 邊地完具即是不淺 登地皆因完具
乃是出世邊地世間 邊陲佛法乃是諸天護念四眾恭敬福田
登地菩薩欲界完具 無漏變易菩薩有漏 五心不著
三藏菩薩地前 初心經意中間登地證道 功德論義功德
報果習果論義中有善男子
可見 中道不共無漏中道利益安樂 渴愛生死
相續菩薩一切 不共 無漏利益眾生佛說五事大涅槃
人師內外三十地前名為自說無漏有漏佛語豈不後生故知不可將來
善男子第六功德金剛 三昧十地最後即是 退菩薩等覺妙覺
空有 莊嚴斷惑 乾陀一切故知等覺
斷惑無明妙覺一念成佛勝鬘菩提 滿空
二十二夫人廣論 不可例如般若十地第五功德懸殊
使三昧相應高下十地 三昧首楞嚴金剛三昧佛果退下地不然
一三昧 金剛般若般若 何者金剛三昧
般若故經云金剛三昧下文佛性 利益故作不斷 不斷 (云云)
莊嚴乾陀 何者現時非但乾陀一切洞然而今不以洞然 十地斷惑
乾陀三昧初地功德最初 斷惑 略明三昧廣明三昧
能破一切法 三昧眾生第二
譬如金剛第二廣明自行 自行三重 初一
善男子菩薩安住第二廣明 初一善男子 乾陀第三初一
菩薩安住第二 還本 三密示現示現一口二身
三重口密一音一法菩薩意密何故名為第三釋名 不定無相不平離苦 無畏



[0167a17] 第七功德功德 善友正法第八 功德心慧解脫
功德 第八涅槃近因 眾生作善知識其內德化
師範自行縱令善知識例如淨名念佛 說法如此知識聞法
四事論義 解釋一明
苦行 外道無益苦行佛法 苦行不能得道慧品行相
譬如有人第二解釋 中舉菩薩 凡夫菩薩自行四事
菩薩聖法滿善友聽法修行 (云云) 。 菩薩四事諸佛 教行 (云云) 。凡夫凡夫罪重
(云云) 。如是一一 (云云)
菩薩利鈍 菩薩得無 同體一二譬如弟子
第二四事略釋 善知識聽法三思四修善知識
第二菩薩三緣 四聲何故名為第三 五位惡行
三修菩提四行 未必空中第四善知識 不可不得知識
未有第二聽法 三經三經十二 方等大乘初中 (云云)
專心聽法八聖道十一大涅槃有人三教 未必一一修習
大涅槃八聖道即是佛性 大涅槃涅槃修習 菩提譬如病人第三思惟下文
四相無常五塵三相男女 只是教門不同云何如法第四 善男子第一真實第二四法
善知識 說中如來 根機善法應須
應須即便之中 (云云) 。云何聽法第二聽法 引證中有中有是故
第二引證聽法須陀洹 事證明初即是須達得病身子
便得病即是四法 八正道無生智初果 見諦盡智見諦不生無生
河西八正正智正解 阿含不得凡夫法眼散心凡夫 天眼
(云云) 。身子阿難說法阿難初果 令人聽法便云何
思惟第三思惟五欲 四倒初文 有心緣於五欲聞法
既已思惟明滅只是 云何如法第四修行一明 二明空無三明知見知見
料簡 不實七知不實 云何名為第二第一涅槃
涅槃解釋一佛涅槃凡夫聲聞涅槃 一切煩惱
如來一切不虛真是外道涅槃散心外道 取得非想定能脫下
究竟真實常樂我淨是故 無聲不及 只有外道與其據有
涅槃故云無漏八聖道有身故云 子縛清淨眾生 涅槃
凡夫涅槃 二乘文中不實得無 八聖道未來當得大涅槃
所以無常第二佛性 迦葉種性一者佛性 二我七善
後身佛性少見佛性不異第六 可見佛性
皆是九地佛性迦葉則是 分別初地 十地後身佛性
十地因位不可分別 十地
四者五事 不異五者五事不善 第三如來具有一體
常樂可見第四 知法二義常樂我淨一體 無常第五常樂
弟子第六實相實相非有 異義第七虛空此前
一明真空 三明涅槃無異約法 涅槃第一真空慧眼
善男子空名無法第二 善男子眾生三明 涅槃光明虛空
虛空不可光明 光明 空無識心
所見識心涅槃 第三料簡即為 寂滅人人
涅槃寂滅 覺知實相 中道當來可見菩提正因
爾時光明第二論義煩惱涅槃煩惱涅槃三重煩惱
涅槃初文領旨 菩薩從前 諸佛煩惱涅槃
煩惱而言涅槃 煩惱 成道煩惱便是涅槃何故
多聞弟子涅槃三月 煩惱涅槃 長阿含菩薩為難煩惱
菩薩涅槃煩惱涅槃 第二 斷惑涅槃何故婆羅門
即是涅槃若是涅槃若是 身處即非如來時下第三 三月月令不同
二月三月四月四月 二月三月 如今十一月
三月涅槃道場 為難爾時道場 既是涅槃何須今日後夜涅槃
二月十五日朝涅槃何故 後夜涅槃 不虛廣長舌妄語
如來機緣適時 涅槃皆是佛教無非 次第第二
中間不識 涅槃 菩薩佛菩薩
涅槃菩薩僧寶故云三寶 有別常住清淨二事無異 善男子爾時第二第三
明滅涅槃涅槃善男子 唱言涅槃善男子
有名涅槃第三中間涅槃 不見佛性煩惱得名涅槃大涅槃見佛煩惱大涅槃
一向分別是非 大涅槃十一復次由來初文 文中
二字經本不同 可見三結 (云云) 。第八功德中有
功德論義次第 除斷五事即是五陰 菩薩五陰不為
第二色陰五根五塵 皆是因緣無性百八
之中百八行陰 煩惱九十八使纏足百八 自有百八通約六根
十八不善三十 三世合成百八云何遠離第二 五見五見六十二
二種六十二我見五十 邊見我見五十六欲界五陰 四見二十色界四十無色
四心四見十六五十六邊見 三界斷常邊見 六十二不論身見三世現在
四見五陰二十未來無邊二十過去不如二十六十 斷常斷常六十二中論觀涅槃品
佛滅度斷常二見過去未來不明現在如來不如五陰 無常二十未來無邊二十斷常
六十二云何成就第三成就 六念梵行品次第云何修習第四修習四禪般若
初禪覺觀寂定二禪 默然名為快樂三禪樂受四禪苦樂捨受
首楞嚴自有通則十地乃至 地前十地百八三昧 云何守護第五菩提
修善菩提有法云何親近第六四無量心云何第七 即是一乘一乘法華
云何第八 俗諦心解脫真諦無知慧解脫
心解脫斷除無明慧解脫煩惱無明云何慧善解脫 第九慧解脫
三句天耳 身通九地見佛十地 見佛具足明了慧解脫第九
九地十地不見 十地佛地爾時光明第二 論義第八心解脫
不定 初文領旨 中意煩惱不可
煩惱不可煩惱不可 不可世尊 明心
初文 第二四明 一明無能空中 (云云)
無貪第三 二明無得三明無得解道世尊第二
一明善心中有譬如 中有初中 說中
不可不從因緣知非不可不得對心如是世尊
不定第三不定為難明心不定不定三明不定爾時 第二次第即為
外道第二 善男子諸佛不定第三 不然次第安處
相關正義第二 第三因緣中道第一明心 非有非心不貪事事
中道正義外道第二 尼乾初文
一切凡夫無明凡夫第二如是正是有法
男子諸佛菩薩第三廣說中道因緣 一明因果諸法非有 緣故第二明心非有因緣
初文一明四句 有果第二諸佛菩薩第三 中道善男子諸佛菩薩不定
第二明心非有因緣 第一明心不定非有 二明心性無有和合初文
三結緣生 解脫因緣第二 因緣第三四句料簡以是
因緣善男子第二明心 和合和合因緣 初文畢竟清淨
諸佛菩薩第二因緣和合 出境貪欲
貪欲譬如雪山 八正 險難行苦獼猴外道
能行聖道獼猴能行即是上界 外道不能欲界能行 五塵能行獵師黐膠
愛欲五欲果報 眾生色聲 心中五處五根
化行三塗譬如 國王第二四念處云何 屬下第二人為
人為一起我見非法最後文中 最為不許
稱譽不許不受 二明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8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