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Shu 大般涅槃經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科南本涅槃經序元崇聖院傳天台宗教校經沙門師正述
[0041c23] 吾佛大聖人。最後雙林會上。為末世比丘普及大地眾生明心見性。而說是經也。備明戒檢。廣開常宗。摩訶止觀。依之為扶律顯常。喻之以贖命重寶。故經云。此經若在佛法則在。此經若滅佛法則滅。佛法命脈存亡繫焉。始於沮渠蒙遜。請曇無讖及猛法師。兩度翻譯。共十三品成四十軸。行之北方。至宋文帝勅嚴觀二師。同謝康樂更共治定。開為二十五品。縮為三十六軸。行之江南。其間說聽領悟甚眾著述申明亦多。如僧傳所載也。去聖逾遙神根轉鈍。吾祖章安尊者。約龍樹宗旨。用天台義門。製疏科經。深符佛意。荊溪刪補。法道重明。自四明慈雲講唱孤山作記之後。寥寥絕聞。其故何哉。蓋由經文浩博。疏義淵微。加之科未入經卒難尋討。師正刻志斯典有年于茲。宋之壬申寓古源法師永清輪下為座首。遂倣法華光明體例。以疏科句分標經上。凡疏不牒者。起盡難定而與諸友往復徵折。方丈主決。必歸於是。每夜集於猊峯軒下。經科疏記輪環讀之。預斯集者。大慈懷總。報慈大成。大雲居簡。壽星文勝。龍華清正。園華懷坦。天竺法杭。始於是秋之八月。終於明年之季春。無極東堂可度。重加讐訂。白雲古山僧錄道安。鋟梓流通。願與後人。受持讀誦。如說而行。上不孤於佛祖。下不負於己靈。壽祝一人。功霑九有云。時至元歲在壬午聖制日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序品上
[0042a28] 上代直唱消文釋意。分章段起小山瑤關內 憑等。因茲成則。此經文句盈縮非一。有二三 四五七八。梁武但制中前中後。開善唯序正。
光宅足流通。靈味問有緣起。答有餘勢。河西 五門。婆藪七分。興皇八門。雖蘭菊各美而經 遮論開。牧女添水遮也。派深析重開也。今分
為五。又為七。一列章。二示處。三釋名。四生 起。五通別。六引證。七異解。初列章者。一召請 涅槃眾。二開演涅槃施。三示現涅槃行。四問
答涅槃義。五折攝涅槃用 (云云) 。二示文處者。 初從如是訖流血灑地。是請。從純陀訖大眾 問。是施。從現病訖德王。是行。從師子吼訖品。
是義。從迦葉訖經。是用。三釋名者。道不孤運 待時處伴。今涅槃時到而面門啟照。隨類發 聲駭悟感動會此拘尸。緣牽曰召。招致曰請。
眾有權實。實者可召。權者宜請。五十二眾十 方奔集。咸為顯發大般涅槃。故名召請涅槃 眾也。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習難得大涅槃
藏。本無祕吝但不盡能受。所以初用毒塗後 以水洗。前同末異。伺機時待。因純陀獻供。施 常色力。因比丘請住。斥偽談真。慇懃勸問迦
葉承旨。隨問施與使無遺滯。法雨充溢滿拘 尸城。故名開演涅槃施也。然祕藏淵凝非行 不到。善巧方便示現令前。所之右脇而臥默
無所說示現病行。迦葉推請乃加趺融懌說三 指一。菩薩奉行五行十德。是故名為示涅槃 行。然涅槃以義浩然無盡。欲舉一蔽諸。若指
醎淡海。故專問佛性聯翩六重。佛一一酬名 涅槃義。然佛性之體非善非惡。善惡雙用彌 滿無涯。且囊括梗概以略該廣。用善則羅云
被攝。用惡則善星堪收。二子既然餘皆可例。 又體非邪正邪正雙用。用正則始攝陳如五 人。用邪則終收邪徒十外。初後既爾中亦例
然。名涅槃用四生起者。由眾有施。由施行立。 由行見義。證義有用亦是用由於義。義由於 行。行由於施。施由眾集。逆順相由故成次第。
無始而始故有召請。不終而終故有大用。惡 盡邪亡善窮正息。折攝既休畢竟寂滅入於 涅槃。五通別者。初中後說莫不對眾。若無眾
者唐說授誰故通是眾。別說眾集最在於初。 宣名召請。通論一言一事皆施眾生。別對問 緣因求而與。其文既廣其事亦明。是故名為
開演涅槃施。通論訓物莫非規矩。悉通是行。 別論五行十德。文多事顯故名涅槃行也。此 經始終悉明佛性。佛性則通無處不辨。別以
一番問答。純論佛性。文明事顯名涅槃義。通 論一部導利群萌。如大地藥草為眾生用。我 法亦爾。是故名通。別論攝惡攝邪。文多意顯
故別明用。六引證者。先引多文。次引一處。初 多文者。如聲光普告。令疾至佛所。為最後問 豈非召耶。又師子吼云。召請十方諸大菩薩。
集娑羅林大師子吼。純陀品云。我今施汝常 命色力。德王品云。汝今欲盡大涅槃海。值我 多有能相慧施。聖行品云。菩薩應當於大涅
槃專心修習五種之行。又云。修大涅槃得十 功德。師子吼中。則以六句問於佛性。以何義 故。名為佛性。如來具答。佛性只是大涅槃義。
迦葉品云。慈心游世間。世間不出善惡邪正。 翻十仙之邪攝一子之惡。即涅槃用。次引一 處文者。師子吼云。佛性者。亦名首楞嚴三昧。
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金剛三昧。亦名師子 吼三昧。亦名佛性。然佛性非一。云何有五。以 五名之令解非五。召請之眾悉是如來同行
知識。若從德本乃皆住楞嚴。若從示現即五 十二眾。故以首楞嚴名證召請眾。私謂。五十 二眾者。比丘等三眾。菩薩眾為一。從二恒至
千億恒。增數眾有二十一。同數眾有八。無數 眾一。中間眾有四。六天為六。梵眾一。修羅 一。魔天一。大自在天一。四方四。合五十二。
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周照機理纖芥無差。開 常顯性發掘覺藏以施時會。若從佛智應名 般若。若從設教名涅槃施。當知般若之名。何
以證涅槃施。是五一行真正調直不可傾動。 復能碎散煩惱結惑。若從修習名之為行。若 從譬喻喻於金剛。當知金剛三昧可以證涅
槃之行。義者名之所以。故涅槃名下有佛性 所以。佛性即是涅槃之義。此義自在決定無 畏。若從能譬喻師子吼。若從所譬即佛性義。
當知師子吼名可證涅槃之義。體用相即。一 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無非佛性。即體而用。 游化世間。攝惡攝邪皆歸正善。當知佛性之
名可證涅槃之用。今依經分章文義有據非 徒穿鑿。七出異解者。梁武中前中後約時分 經。若以平旦中後可然。黃昏夜半復齊何文。
居士請僧經云。說此歷一周。為是何年中前 中後。今隨法分章則無此難。開善為序正。序 即召請。正即四章。光宅足流通。只是用章少
分。靈味取問有緣起。答有餘勢。既處處有問 答。應處處有餘勢。若河西。以初兩卷為引接 今昔有緣門。此得實失權。今言召請具包權
實。以第三卷至大眾問為略廣門。此但約文 言多少。今開為演涅槃施。則兼於廣略。以五 行為涅槃行門。十功德為菩薩功德門。行與
功德俱是因中。今合為行章則不煩文。以師 子吼盡經。為不可思議中道佛性門混和難 解。今分義用文則易明。地師以第一卷為神
通反示分此得權失實。今言召請即無所偏。 彼以第二卷為種性破疑除執分。第三卷至 大眾問為正法實義分。今為一涅槃施。則兼
其二分。彼以五行十功德為方便修成分。彼 以師子吼為不放逸入證分。前之修成已是 入證。證又入證可非煩重。今為義章。彼以迦
葉為慈悲住持分。陳如為顯相分。持惡向善 顯邪還正合為用章。興皇初為引接今昔有 緣門。此用朗意。二破疑除執門。此用地人意。
三略廣門。四行門。五位門。六行中道門。皆用 朗意。方便用門。邪正不二門。與河西開合之 殊名味不異。第二別釋者。召請章是經家所
置。舊呼為通序別序。三世道同故言通序。教 門機別故言別序。又今佛一期小大別圓悉 安如是故名為通。經經由藉悉皆有異故名
為別。又諸經初皆安如是。同是勸信之詞。於 通序中。或五或六由主處離合。如是者。所傳 之理。我聞者。能傳之人。一時者。能傳傳所
傳。會機會理之時。佛者稟承之主。住者所聞 之地。眾者親承之伴。展轉相證勸信非虛。欲 使將來順而不惑。又小大諸經初皆勸信。信
大信小大小應異。若不異者則無小大共別 圓殊。如其有異如何分別。今略說之。若言能 傳所傳。二事相似為如。能傳所傳無非曰是。
此信三藏意也。若言解與真合為如。身灰智 寂為是。此信通教意也。若言稱機為如。事逆 理順為是。此信別教意也。若言魔界即佛界
為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為是。此信圓教意 也。如是既爾。我聞等類之可解。故龍樹云。其 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若
信初三。是信方便諸權如是。若信後一是信 圓融一實如是。此通別序諸師皆用。世所常 聞不俟多說。具如法華疏中。今此唯存約教
一義。他皆準彼。今明通序五句。亦可序於五 章。如是序請。我聞序施。一時序行。住處序 義。同聞序用。如是序涅槃眾者。夫不異曰如。
無非曰是。若不得如是。異則定異非則定非。 達斯意者。異則不異非則不非。始從列眾蛣 蜣 已還。詭類殊形果報紛雜幢摩梵世。蓋覆
大千巨細相傾精麁映奪。若以牛羊眼看則 無非舛互豈得如是。得如是者。知法身大士。 作首楞嚴。種種示現。悟異不異。是故稱如。知
非不非所以言是。當知如是為召請眾作序 明矣。我聞序涅槃施者。我昔不聞而今得聞。 見八斛粳糧周遍大眾。聞二施果報等無差
別。新伊四德祕密佛性種種法味不聞而聞。 故知我聞序涅槃施。一時序涅槃行者。一時 之行非次第行。一時之證非前後證。文云。復
有一行是如來行非次第行。於一念中即能 具足。現五趣身即一時證。當知一時序涅槃 行。住處序涅槃義者。處是歸身止息之所表
佛性是宗極究竟之地。驅邪引惡向彼拘尸。 非枯非榮中間寂滅。若他若自到極而止。當 知住處序涅槃義。同聞序涅槃用者。山林河
海之神。牛羊螽螫之類為同聞眾。即知等教 三子併作三田。善惡俱收邪正悉度。故同聞 眾是序涅槃用。已將五序別屬當竟。更說一
序各序五章。夫眾不出八佛。八佛與現佛不 異名如。無非佛者故名為是。二施無差故言 如。同入祕藏故言是。如來之行故言如。一行
遍攝故言是。同一佛性故言如。義體不二故 言是。邪惡不二故言如。更無過者故言是。當 知如是通序五章。我聞亦然昔聞四眾非八
佛。今聞八佛即四眾。我昔聞初後優劣五果 遷移。我今聞二施無差等皆常樂。我昔聞江 河迴曲不徑到海。今聞拘耶尼洲猶如直繩。
我昔聞肉眼尚不見空況能見性。今聞學大 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佛眼見性了了分 明。我昔聞善惡涇渭邪正異轍。今聞低彌神
龜同皆在水。是為我聞通序五章。一時者。一 時奉聲光召請。一時集娑羅林。一時顯如來 密藏。一時聞涅槃常施。一時聞頂戴奉行。一 時安祕 密
藏中入涅槃義。一時已聞常住二字。 啟悟父母七世宗親。及諸眾生冤親善惡。是 為一時通序五章。住處者。聲光召請同向佛
住處也。佛以佛所住處施與時眾。從佛住處 起涅槃行。見佛住處乃是見義。以佛住處 引攝邪惡。是為住處通序五章。同皆見聞常
住聲光。為如非餘方便之聞。故是同聞最後 問答。常命色力安無礙辯。同聞拘耶直繩之 行。同聞西海祕藏之義。同聞邪惡有佛性用。
是為同聞眾通序五章。復次五序。序於三點。 如是總序三點。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乃稱如 是。我聞序般若。一時序解脫。住處序法身。同
聞序三點不虛。復次五序。序四德者。如是總 序四德。我聞序樂。一時序淨。住處序常。同聞 序我 (云云) 。例以五序。序經要義。皆悉準此。不
復廣說餘例思之。我聞者。我我我。無我無我 我。非我非無我。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 聞。三種我聞。是昔所聞方便之義。非我非無
我不聞不聞。圓論我聞者。今經正意。一時者。 一是數方。世間義耳。空為一者即二乘義。真 俗合一菩薩義也。一一切。一切一。非一非一
切。而一而一切。後一者。今經正意。一時佛 者。三身四義。後義在今準前可知。住處者。具 存應言拘尸那竭。此無翻。或翻為角城。有三
角。華嚴云。角城南者。即其城也。或云蓑草 城。或言茅城。此城草覆因以名之。或云仙人 城。昔仙人壽長崇其人。以人名。名於住處。亦
以名。名國故言拘尸國。力士生地者。人中 力士力敵千人。凡三十萬共為群黨。無所臣 屬以法自持。亦不暴亂即士人也。故言生地。
阿夷羅跋提。此翻金沙。在城南闊二十丈。或 言闊四十丈。娑羅雙樹者。此翻堅固。一方二 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榮。下根相連
上枝相合。相合似連理。榮枯似交讓。其葉豐 蔚。華如車輪。果大如缾。其甘如蜜。色香味 具。因茲八樹通名一林。以為堅固。只此一城
有種種見。若見土石者人所住處世間之義。 若見是無常苦空興廢者二乘住處。若見是 發菩提心處。是值先世佛處願處修定等處
者。是菩薩住處。若見是四德圓滿究竟具足 慈憫示人。茅城表常。力士表我。吉河表淨。樹 間表樂。又一一事。表四德者。城不可壞表常。
豐有表樂。御敵表我。無難表淨。力士無屬表 常。心安表樂。力壯表我。色悅表淨。河者恒流 表常。金沙表淨。清涼表樂。吉福表我。樹者下
文云。東雙表常。南雙表樂。西雙表我。北雙表 淨。又雙茂表常。陰涼表我。華以表淨。果以表 樂。若能總別識四德者。即諸佛住處。若謂同
聞是生死人凡夫所見。謂是聖人二乘所見。 謂登地去菩薩所見。謂是九佛中之八佛即 諸佛所見。若得此意。下去句句作此消之。就
同聞眾又二。初眾集次威儀。初文者。私謂準 一家意。須以五十二眾。以為同聞。是故同聞 冠五十二。今比丘當初故云同聞。同聞為五。
謂與歎類眾數。今文少眾義合有之。與者共 也。釋論以七一釋共。謂一處一時一戒一心 一見一道一解脫。諸比丘與佛同此七一。故
言佛與。若三藏明義。丈六佛與諸比丘。同 是拘尸處。同在涅槃時。同律儀戒。同禪定心。 同無漏見。同涅槃道。同有餘脫。七皆同佛。是
故言共。若通教明義。五同二別。何者體法智 慧即色見空非色滅空。此見不同摩訶衍道 不同隘路道不同也。當知二別。若別教明義。
尊特身佛時處等七。前兩比丘之所不見。如 為盲人設燭。何益無目者乎。戒心見道解脫 於前兩比丘。如為聾人奏樂。何益無耳者乎。
此佛不與前兩比丘共。此中比丘尚不與前 佛共況比丘耶。若圓明義。佛之七一。皆佛境 界。唯與圓菩薩共住首楞嚴。示比丘像者。共
尚不與前三佛共。況比丘耶。今言共者。皆是 大權及開顯竟故也。大者歎德也。釋論云。摩 訶者。翻大多勝。天王大人之所恭敬故言大。
通四韋陀三藏故言多。勝九十五種故言勝。 此依三藏釋也。賢聖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 析體法門故言多。勝析法心慧兩種解脫故
言勝。此依通教釋也。學無學人之所恭敬故 言大。通達大小法門故言多。出過聲聞辟支 佛上故言勝。此依別教釋也。七種方便之所
恭敬故言大。通達權實法門故言多。於畢定 眾而作上首故言勝。此依圓教釋也。大權開 顯如前。比丘者氣類也。以三義故。名為比丘。
不仰不下。不方不維。次第行乞清淨活命。故 名乞士。戒禁七支禪鎖心猨怖無常狼。伏煩 惱脂是名破惡。修此三法天魔煩毒慮其出
境。復恐度人是故愁怖。此三藏義。體達諸法 非仰非下非方非維。以資慧命知惡非惡。亦 無知者是名破惡。不得怖喜無怖喜者是名
怖魔。此釋通比丘義。從淺至深歷次第三諦。 求中道法喜是名乞食。次第破五住是名破 惡。以煩惱怖故業怖。業怖故陰怖。陰怖故天
魔怖。是為怖魔。此釋別比丘義。一切諸法中。 悉有安樂性。名真乳糜。以此自資。安樂性中 純是佛法。無惡可破名為破惡。魔如佛如名
為怖魔。此釋圓比丘義。準諸經皆有眾字。四 人已上和合名眾。釋論有破戒瘂羊有羞真 實四僧。後之二僧。應百一羯磨。前二不堪。煖
等是有羞。四果是真實。即三藏眾。乾慧性地 是有羞。八人已上是真實。即通教眾。三十心 是有羞。十地是真實。此別教眾。十信是有羞。
四十一地是真實圓教眾。餘二比丘。教教有 之惡無差別故不別說。有羞真實。復有四義。 一發起。二影響。三當機。四結緣。合而明之故 言眾 (云云)
。八十億百千者數也。或但人或數人 法空。或數法門。或數實相 (云云) 。次前後圍繞 者。威儀也。或以三業恭敬機動。或以四門入
空機動。或以四門入假機動。或以四門入中 機動。從二月十五日下。第二別序。正是召請 文為三。初明能召。次明所召。三結召。能召
又為三。一聲召。二光召三動召。聲召有六。一 聲時表法。二聲時臨機。三聲之本末。四聲之 橫竪。五聲有感應。六聲中歎告。初二月下。聲
時表法者。二月是仲春之時。仲中也。即表中 道。十五日是月滿之時。滿表圓常。故以仲時 滿月之日。表於中道圓明之法。次臨涅槃時
下。聲時臨機道機時熟。不待不過臨赴之時。 下文云。香山諸仙拘尸力士純陀須跋善根 成熟。故唱涅槃。令其得入祕密之藏。法華云。
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而度脫之。即 此義也。三以佛下。聲本末者。神力為本大聲 為末。從本垂迹皆悉令悟非本非末。又空慧 為本種智為本寶相為本
(云云) 。四其聲下。聲之 橫竪。遍滿是橫。有頂是竪。他解。有頂但是梵 世即尼吒天。無色無身不應聞聲。故非有頂。
有人。引仁王云。無色定力。能變化作香華雲 等以供養佛。何以不能變化作身此亦堪難。 今作三番橫竪。一橫被六道。竪徹三界。二橫
被四生。竪徹三乘。三橫被十界。竪徹等覺。故 知不唯尼吒為有頂也。若以三有之頂即非 想是。又三有頂即無學是。復有一頂。即妙覺
是。兩頂被召一頂被請。此意既寬豈比梵世。 五隨其下。聲之感應。隨類則感不一。普告則 應無二。以無二之聲應不一之感。蓋不可思
議。六今日下。聲之歎告。又為二先歎後告。歎 令崇仰。告令悲戀。初歎又二。初雙歎兩德。次 雙結兩德。初先歎內德。次歎外德。初文者。內
德無量。但歎三號者欲明三事。初歎如來。允 同諸佛生其尊仰。是為世父。應供者。是上福 田能生善業。是為世主。正遍知者。能破疑滯
生其智解。是為世師。故下文云。我等從今無 主無親無所宗仰 (云云) 。次外德者。外德無量。 但舉四等者欲明本父君師。本時誓願皆具
四等。今當利益拔苦與樂斯為要也。憐是大 慈。憫是大悲。覆護是大喜。等視是大捨。次為 作下結歎為二。初為作歸依結三號。次為世
間舍結四等。次從大覺下告也。告之言報。初 報令斷疑。次報令興問。大覺遍知能斷前疑。 四等慈悲必聽後問。後問則教道演暢。獲涅
槃施。斷疑則棄偽獲真。新伊方顯。大聲普告 為設教之序。此義明矣。前具歎三號。今但報 大覺。大覺正是遍知。明師即主即父故不煩
文。復次如來是初號。大覺是後號。歎初告 後互舉一邊其意則遍。若依前分別應節節 明四義得意自顯故不復云。次爾時下。光召
文為四。一光時。次所出處。三光所照。四光利 益初文者。夫昏明交際旭旦之時。表智明生 惑闇消滅涅槃力也。為此緣宜故晨朝放。次
明光處者。面門口也。口非六色而六色在口。 表佛性非六不離六法。又青黃赤白是定色 表隨自意。玻瓈瑪瑙是不定色。隨物而變表
隨他意。又大涅槃海大身眾生所居之處。種 種龜魚種種珍寶其明雜色。正應表此。又濟 六道淨六根。故放六色。三光遍照此下明所
照。三千乃至十方。即是橫照。若例聲中應有 竪照。而不照者高廣互現。四其中下光益。他 人至此判為新眾。既有其中之言何須云新。
又云三業等可知。今文為二。初蠲三障。六趣 眾生是報障。罪垢是業障。煩惱障如文。次是 諸下。三業戀慕生善在文易見。障除善生速
得見佛。指於光召序涅槃行意在此也。三爾 時大地下。地動召中。有陸動水動。水地相依 是故俱動。表無明愛見二互相依將翻。有緣
癡愛故地動以表之。復言震者。起涌動是其 形。震吼覺是其聲。廣則六動十八動也 (云云) 。 然聲光動等。或前或後或復一時感見不同
豈可定執。從時諸眾生下。次明所召。文為二。 初總明所召。謂時諸眾生是也。二時有下別 明所召。謂隨類別出。總召為四。初抑苦。二興
請。三釋請。四釋苦。初文者。聞師父滅何得不 苦苦沒憂海自他無益故言裁抑。次當共下 興請。若抑苦而住亦復無益。故須興請故言
當往佛所。一劫減劫者若請大劫則妨後佛 只是請於小劫。從人壽八萬四千漸短至十 歲。是一小劫。三互相執手下。是釋請文為三。
初發起請。次正釋請。三結請。言執手者。只 是更互悲悼起發之端。次復作是言正釋請 意。夫如來者乘如故來世則有佛。如來若去
世則無佛故言世間虛空欲請如來父也。佛 是應供供福不窮。若無應供善業則竭故言 眾生福盡。欲請應供主也。遍知之智遮惡示
善。遍知若去無人示道故言不善增長。欲請 正遍知師也。請意既爾宜急詣佛不可停留。 三結請者。速往速往。四又作是言下。釋苦。夫
慈悲覆世。苦者拔之。貧者樂之。今慈悲雙去 俱嬰貧苦。雙唱虛空無救無護無所宗仰。此 釋無主苦。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釋
無親苦。設有疑惑當復問誰釋無師苦。如是 展轉釋成愁苦之意。次從時有無量去。是別 召。請文為二。初召此土。次召他土。此土為
三。先召閻浮眾。次召中間眾。三召上界眾。閻 浮有三。謂聲聞菩薩雜眾。釋論明菩薩行中 道故居季孟間。具足應如法華疏文。有事有 表 (云云)
。他人先分二意。一增數列。二減數列。 於初分道俗眾等今意如前。初聲聞又二。一 僧二尼。僧又二。初佛邊眾。次外來眾。問佛邊
何用召。答雖不召來駭令後問。又從多故亦 得言召。佛邊眾為三。一所召。二奉召。三順 召。初云時有無量者。上已定數。言無量者。上
列端首。此通徒屬故言無量。大弟子者。如弟 如子。尊讓兩楹而目一事 (云云) 。尊者者。諸梵 行人。互相敬重。稱為尊者。如阿含中。諸比丘
從今稱長者為大德少者稱長老。美其德業 故言長老 (云云) 。迦旃延。此翻扇繩。薄拘羅。此 云善容。優波羅陀。此翻大喜。或云重喜。其形
端正。父母字之為大喜。在家為輪王捨身為 魔王。魔王知將來事。現十八變化。汝能出家 當得如是。父母聽之得三明六通故字為重
喜。次遇佛光者。是奉召。應言遇聲光地動。略 舉一兼二。三其身戰掉去。是順召。上文遇光 蠲三障生三善。今略障存善如文。問羅漢憂
悲都盡何頓至此。答此是殘習非正使也。又 示楷模令物攀慕。又別惑未除非通惑也。憂 悲者。是佛法界攝一切法。下文有憂無憂悉
是如來境界。約四教分別不復委言。次爾時 復有八十百千去。召外來眾為二。所召奉召。 所召有四。數類歎結。初數可解。次比丘者類
也。釋如前。皆阿羅漢去。先歎自行德。羅漢是 無學之位。心自在是俱解脫人即歎不生德。 所作已辦是歎無學智應供德。離惱調根根
亦是賊。遺教云。此五根賊。此歎殺賊德。次如 大龍王去。歎化他德。既云有大威德無容自 威。知是利物為他所仰。夫象是陸中力大譬
慧。龍是水中力大譬定。或只呼象為龍象。 如帝釋婆羅寶象步虛而行眴息之間超忽萬 里。化其身為三十二牙。牙有七池。池七蓮華。
華七玉女。女奏樂音。適悅三十三天。若取龍 象為喻者。彌順化他。旃檀譬以戒益物。師子 譬以慧益物。能以二法匠成於他。還為淨眾
之所圍繞。四如是無量功德下結也。既言無 量知結自他。佛真子者。迹為小乘。真子本是 大乘真子。以大乘真子結上自他功德 (云云) 。次
奉召中三。初光。次聲。後動。初光召。二各於 晨朝去。是奉光召。朝是明初。用楊枝者即表 行。初可表機動顯勝行。初遇佛光明。次更相
謂言下。順光召。望前亦無蠲三障之文而有 三業善文。更相謂言是口業善。舉身毛竪是 身業善。生大苦惱是意業善。波羅奢是樹名。
葉青華有三色。日未照則黑日照則赤。赤脈 皆現。日沒則黃表未奉召。三善不生如黑。奉 召悲哀如赤。無佛如黃 (云云) 。為欲利益去。簡
順召之意。利益眾生簡非自行。成就大乘簡 非小道。第一空行簡非淺近。此與佛之真子 文會。次從顯發如來去。是奉聲召亦二。初大
聲普告令最後問今奉此召。顯發如來方便 密教。開常問極最後教興。次為不斷絕下。順 聲召。若順佛聲教則不斷說法。三為諸眾生
去。奉地動召亦二。初上山海震動翻邪見性。 今奉此召。次調伏因緣疾至佛所即順動召。 能召所召互相領悟。智能知智此之謂矣 (云云) 。
二列尼眾為兩。初列眾。次發迹。列眾為二謂 所奉。所召有四。名數位歎。等列中列上首三 人。拘陀羅未見翻。尼姨女。通是二方女人之
稱。別論者在俗為女。受五戒等者為姨。出家 者為尼。但律中亦呼阿姨阿姊以法為親作此 稱之。位可知。歎中先歎自行如上。次如大龍
去。歎化他德亦如上。次亦於晨朝時去。是奉 順三召如上說次比丘尼眾中去。發迹為二。 初明初比丘尼迹也。皆是菩薩本也。先指通
位次別指高位。菩薩語通未知高下。所以更 釋本高迹廣。初云人中龍者。若只於世人中 如龍此不多奇。乃是賢聖人中之龍。次位階
十地者。釋其本高。現受女身者。明其迹廣。迹 何故廣。四無量心故。本何故高。得自在定故。 尚能作佛。何以不能為九界像 (云云) 。他分此
文為兩雙。初本迹一雙。後因果一雙。因果難 見 (云云) 。次列菩薩眾亦為二 (云云) 。所召六。謂數 類位名歎結。初一恒河沙者數也。諸經多以
恒河為量者。有四義故。一人多識之。二入者 得福。三於八河中大。四是佛生處大聖同鄉 故多用之。此乃四悉檀意。次菩薩摩訶薩者
類也。此翻道心大道心。釋論解菩薩十義一 盡教化一切眾生。二盡供養一切諸佛。三盡 淨一切佛土。四盡持一切佛法。五盡令一切
佛種不斷。六盡分別一切佛土。七盡知一切 佛弟子眾。八盡分別一切眾生心。九盡知斷 一切眾生煩惱。十盡知一切眾生根。如是十
門為首。復有無量阿僧祇門。是故名為菩薩。 大品佛自明摩訶薩義。亦有十門。一當於無 量生死中大莊嚴。二當捨一切所有。三當等
心於一切眾生。四當以三乘度脫一切。五當 度一切。度一切已忘其度功。六當解一切諸 法不生法相。七純以薩婆若心行於六度。八
當學智慧了達一切法。九當了達諸法一相。 十當了無量相。是十門為首名摩訶薩。龍樹 釋此十義。一大莊嚴者。不計日月歲數百千
萬億劫。於生死中利益度脫一切眾生。二捨 一切所有者。一切貴賤若內若外無所遺惜。 三一切眾生等心者。憎愛厚薄冤親悉均。四
三乘度脫者。隨其堪任皆使同到涅槃。五忘 其功者。不得彼我亦不見能度所度。六知不 生者。一切法皆不生。七行六度者。以清淨
無雜心。行六度迴向薩婆若。八了達一切法 者。世間所作之事皆悉了達。九一相門者。謂 畢竟空也。涅槃相離憶想分別。十無量門者。
一二三四諸增數法門。此十門為首。復有無 量法門。是名摩訶薩義。此中應明四種菩薩。 如別記文中多歎圓菩薩德。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一上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