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7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十一[0608c04] 梵志名淨第六 犢子梵志第七 納衣梵志第八 弘廣婆羅門第九 阿難為魔所嬈事 說阿難初為侍者緣起 為須跋陀說法
憍陳如品下
[0608c10] 復有梵志名曰清淨 (至) 乃至非如去非不如 去。
[0608c11] 案。僧亮曰。聞常無常。並是倒。不知倒 之所由。故問也。寶亮曰。論義更無所執。直捉 六十二見。來問也。佛即為說所以離六十二
見之方。於是而悟羅漢道。
[0608c15] 梵志言瞿曇眾生知何法故 (至) 是人能知常與 無常。
[0608c16] 案。僧亮曰。知何法者。已知病起。次問 滅病之方。
[0608c18] 梵志言世尊我已知解 (至) 諸漏永盡得阿羅漢 果。
[0608c19] 案。僧亮曰。因在先名故也。果在後名新 也。
[0608c21] 犢子梵志復作是言 (至) 彼若問者當隨意答。
[0608c22] 案。僧亮曰。犢子以所見問佛。欲觀其同異耳。 外道所見不同。或說無善惡果報。或說有善 惡無道。或說有道不修得。或說男得女不得。
或說出家得在家不得。或說離欲。得在欲不 得。二問也。寶亮曰。亦無定執也。佛所以默 者。欲申己之迹。非置答之謂也。
[0608c28] 佛言犢子善哉善哉 (至) 平等雨於優婆塞優婆 夷。
[0608c29] 案。僧亮曰。三種善不善。及十種善不善 者。三是出世。十通世間也。寶亮曰。佛今答起 三善離十惡。終斷一切障。成聖道也。
[0609a03] 世尊若諸外道欲來出家 (至) 還其屍所大設 供養。
[0609a04] 案。僧亮曰。四月試者。外道本異見。假 服偷法。皆四月試。如其不爾。不必試也。寶亮 曰。如優婆塞戒經云六月試。蓋隨機故。有此
法耳。而犢子出家。於十五日後。方得初果者。 感應之道。其事不同。著於此也。
[0609a09] 納衣梵志復作是言 (至) 善不善身是義不然。
[0609a10] 案。僧亮曰。說無因果。所以作闡提者。以其謂 善惡有性。不從因緣。非無善惡故也。寶亮曰。 尋眾生之始無源。故謂善惡皆自然也。
[0609a13] 何以故如瞿曇說因煩惱故 (至) 皆有自性不從 因緣。
[0609a14] 案。僧亮曰。第一事。謂先後皆不可一 時。以身類一切法。皆無因也。寶亮曰。先作三 關難。第一定煩惱。舉身之先後也。
[0609a17] 復次瞿曇堅是地性 (至) 自性故有非因緣生。
[0609a18] 案。僧亮曰。第二以空類五大。以五大類一切 也。寶亮曰。下舉七事證義也。此第一事。證各 有自性也。
[0609a21] 復次瞿曇世間之法 (至) 云何說言從於因緣。
[0609a22] 案。僧亮曰。第三如木不由善惡。而性有曲直 之用。五道性有善惡。隨生處而得名也。寶亮 曰。第二證以用有定。故無因緣。
[0609a25] 復次瞿曇一切眾生 (至) 一切法中各有自性。
[0609a26] 案。僧亮曰。第四以類求物。各有性也。寶亮 曰。第三證也。
[0609a28] 復次瞿曇如瞿曇說 (至) 生一切法以自性故。
[0609a29] 案。僧亮曰。第五以五塵非貪之因。食瞋自生 也。寶亮曰。第四事也。
[0609b02] 復次瞿曇我見世人 (至) 各有自性不由因緣。
[0609b03] 案。僧亮曰。第六謂。若有因。不應一同。而得 苦樂二果也。寶亮曰。第五事也。
[0609b05] 復次瞿曇世間小兒 (至) 一切諸法各有自性。
[0609b06] 案。僧亮曰。第七謂。憂喜無因也。寶亮曰。第 六事。
[0609b08] 復次瞿曇世法有二 (至) 有自性故不從因緣。
[0609b09] 案。僧亮曰。第八是故外計。虛空有用有名。莬 角無用無名也。寶亮曰。第七事也。七事悉是 證自然耳。
[0609b12]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 (至) 同五大者無有是處。
[0609b13] 案。僧亮曰。先破第二。明諸大無常。故無性 也。寶亮曰。若使萬法。從五大者。萬法無常。 五大亦應無常也。
[0609b16] 善男子汝言用處定故 (至) 說一切法有自性也。
[0609b17] 案。僧亮曰。答第三也。若名義有因。實亦有 因也。寶亮曰。答第二也。明竹木初生。本無箭 鎙之性。工匠乃成。豈非因緣耶。
[0609b20] 善男子汝言如龜陸生 (至) 無有自性無有一性。
[0609b21] 案。僧亮曰。答第四也。明龜若無緣。亦可入 火也。寶亮曰。答第三證。皆由行業。豈得無緣 耶。
[0609b24] 善男子汝言身為在先 (至) 何因緣故而作是難。
[0609b25] 案。僧亮曰。答第一難也。汝性亦無前後。而 我因緣。亦無先後。云何為難也。寶亮曰。破 三證竟。答其上所執也。且一往總非。明不應
為難也。
[0609b29] 善男子一切眾生身及煩惱 (至) 皆從因緣無有 自性。
[0609c01] 案。僧亮曰。汝有一時。而無因果。我緣 有一時。而有因果也。如炷之與明以下。若不 見身因。便言無因者。汝亦不見瓶因。不應說
泥是瓶因也。寶亮曰。正答也。云身及煩惱。一 時而有。此言似不關眾生之始也。正應是捉 十二因緣中。識枝時語也。夫受生為體。要須
備起潤業潤生。若但有潤業。無潤生愛。則不 為結報。故識支之起。雖由潤業。若不更起 潤生。則報不相續。于時。身與煩惱。得言一時
而有。雖復一時。要因煩惱而有身也。若言身 不在先。知無因者。現見瓶等。不無因緣也。
[0609c12] 善男子若言一切法 (至) 亦應如是精勤持戒。
[0609c13] 案。僧亮曰。謂汝法能生名大。若無因緣。不應 說大也。寶亮曰。身先因緣。亦同此也。
[0609c15] 善男子汝言五大有定堅性 (至) 故不得說自性 故堅。
[0609c16] 案。僧亮曰。此等有香。香屬地故也。寶 亮曰。重破初證也。彼以蘇 [萉-巴+(日/(句-口+匕))] 為地。而有時同
水。豈有自性耶。
[0609c19] 善男子白臘鈆錫銅鐵金銀 (至) 云何說言定名 火性。
[0609c20] 案。僧亮曰。此有明色。色屬火也。寶亮 曰。火不定。以流時水性。動時風性。熱時火 性。堅時地性。亦非自性也。
[0609c23] 善男子水性名流若水凍時 (至) 從因緣見非無 因緣。
[0609c24] 案。僧亮曰。是堅守性。故名為水。然流 動性同。若動不失流守性。不名為為風耶。 若動不名風以下。若濕多屬水。凍時堅多應
屬地也。豈是從緣得名乎。寶亮曰。若凍時猶 屬水者。波本因風而動。應名波為風若不名 波為風。亦不應凍為水也。
[0610a01] 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塵生貪 (至) 生貪解脫無有 是處。
[0610a02]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非因者。正因 也。貪有二因者。覺觀是內因。六塵是外因。因 內生外。
[0610a05] 善男子汝言具足諸根 (至) 無有自性皆從因緣。
[0610a06] 案。僧亮曰。答第六難。有好施而貧。慳貪而 富。應與諸根同難。故先答後業果。正答根具 大富。修時不兼。受報則別耳。
[0610a09] 善男子如汝所言世間小兒 (至) 是身因緣煩惱 與業。
[0610a10] 案。僧亮曰。答第七難。若笑是自性。則 應常笑。如火休熱。則常熱也。不答第八虛空 菟角。皆置答也。
[0610a13] 梵志言世尊如其是身 (至) 除三界煩惱得阿羅 漢果。
[0610a14] 案。僧亮曰。還請佛為說身因。聞即悟 也。
[0610a16] 復有婆羅門名曰弘廣 (至) 能發無上廣大之心。
[0610a17] 案。僧亮曰。弘廣晦迹。引諸無知。應弘此 經。時將顯迹。現所聞不遠也。寶亮曰。更無所 執。直作心念試佛。佛即知其所念。復過己心
所見。於是即伏。故憍陳如先難己所為。佛即 顯其迹也。
[0610a22] 佛言止止憍陳如 (至) 汝今能發如是大心。
[0610a22] 案。 僧亮曰。入則入涅槃。出則出生死也。
[0610a24] 爾時世尊知已即告憍陳如 (至) 阿難比丘今為 所在。
[0610a25] 案。僧亮曰。經之流通有二人。自上弘 廣所持須跋以下。應付囑阿難也。後文似爾。 亦可理付弘廣。而文付阿難。寶亮曰。此下去。
正顯流通之意也。問阿難所在。有三緣。一欲 顯阿難。有八不思議之德。二為流通經。三為 名須跋故。
[0610b02] 憍陳如言世尊阿難比丘 (至) 不來至此大眾之 中。
[0610b03] 案。僧亮曰。魔欲使佛法。無所付囑滅不 流傳故。惱亂阿難也。寶亮曰。所以是表阿難 之德。雖不在坐。而能受持。
[0610b06]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至) 問憍陳如阿難 所在。
[0610b07] 案。僧亮曰。欲顯阿難德故。所以發問。
[0610b08]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 (至) 若佛聽者謂往給 侍。
[0610b09] 案。僧亮曰。明阿難有二事。一是親屬。人 所敬信。二受持佛語。無有漏失也。
[0610b11] 文殊師利阿難事我 (至) 八者具足從聞生智。
[0610b12] 案。僧亮曰。敘阿難有三意。第一敘進止所為。 有八不思議之德。必堪弘通。第二引證。明 七佛弟子。有八德者。皆通使流通。第三正釋
文殊問。
[0610b16] 文殊師利毘婆尸佛侍者 (至) 阿難比丘為多聞 藏。
[0610b17] 案。僧亮曰。第二引七佛為例也。
[0610b18] 善男子如汝所說此大眾中 (至) 阿難所聞自能 宣通。
[0610b19] 案。僧亮曰。第三正答問也。
[0610b20] 文殊師利阿難比丘 (至) 至心禮敬却住一面。
[0610b21] 案。寶亮曰。時將欲至。命文殊以呪解魔。召阿 難還也。
[0610b23] 佛告阿難是娑羅林外 (至) 與須跋陀還至佛所。
[0610b24] 案。僧亮曰。習未盡者。乃伏欲界結。未伏習 也。
[0610b26] 時須跋陀到已問訊 (至) 即得涅槃是義云何。
[0610b27] 案。僧亮曰。慢人不欲自受屈。故假稱外。明得 失在彼。不在於我也。寶亮曰。須跋所執。現在 苦樂。盡是過去。不因現在。故受投巖赴火。令
苦盡也。
[0610c02] 佛言善男子有沙門 (至) 是故我今責汝過去業。
[0610c03] 案。僧亮曰。恐傳者之謬所定也。
[0610c04] 彼人若言瞿曇我實不知 (至) 唯過去業非現在 耶。
[0610c05] 案。僧亮曰。下苦因緣得中上苦不者。問 得展轉用不耶。若言得者。是則不定。云何定 言斷過去業耶。
[0610c08] 復應問言是現在苦 (至) 過去已盡云何有苦。
[0610c09] 案。僧亮曰。若過去有苦。應與業俱盡。不應重 受也。寶亮曰。若現在苦行。能斷過去業者。此 苦行業。復用何斷耶。
[0610c12] 仁者如是苦行能令樂業 (至) 是事不然何以故 仁者。
[0610c13] 案。僧亮曰。次問轉無苦樂。四禪以上 業。無漏無報。何因緣受是苦行者。既不能壞。 又不能轉。何故受耶。
[0610c16] 譬如有人為王除怨 (至) 過去本業受苦樂也。
[0610c17] 案。僧亮曰。證有現報也。不必盡因過去業也。
[0610c18]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 (至) 心喻於林身喻於 樹。
[0610c19] 案。僧亮曰。償不可畢。遮則不受也。若以 受苦為償者。畜生應得道也。先當調心者。身 喻於樹。林多而樹少。四陰譬林。色陰譬樹。怖
從心生。不從色也。
[0610c23] 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 (至) 受於惡身況其 餘者。
[0610c24] 案。寶亮曰。佛呵之已。能除麁想。何不 血除細想耶。
[0610c26] 世尊云何能斷一切諸有 (至) 上智觀故得無上 菩提。
[0610c27] 案。僧亮曰。有假空實空。而外道伏結。 緣有不緣空。緣空是實想也。寶亮曰。唯有二 諦。忘相為實想。實以慧斷煩惱。作想名說。此
其旨也。
[0611a02] 說是法時十千菩薩 (至) 須跋陀羅得阿羅漢果。
[0611a03] 案。寶亮曰。得一生實想者。正一生後得佛 也。若是無明住地報。則不可以一生二生往 格也。乃約應而辨耳。若尋餘經比例。便是未
盡。此土無緣。立以不悉來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七十一 (終)
[0611a08] 觀應二年 (辛卯) 卯月十日。於大和州大御 輪寺。點寫之了。
[0611a10] 自觀應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至同二年四 月十日。一部七十一卷。為每年講讚本。一 筆點之了。偏為奉助興正菩薩御願而已。
[0611a13] 大御輪寺金剛資 圓宗 (生年六十五度以四十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