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5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師子吼品第廿)
[0541c14] 十一釋師子 師子吼佛性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眾生不見佛性無明 未能
十二猶如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二乘所見 十二 十二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0541c24] 僧亮第三十 四問一切諸法安樂大仙分別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
而言涅槃因果佛性 因果相異不違師子 不識迦葉說法
既久人情師子吼 佛性品名以來第一經理正經滿
故第 如此豈可不依修行故第 廣明五行十功德所生
佛性自此第三十 一切諸法安樂聖人互相 影響在此發言
所指迦葉寶亮 迦葉第三十四問行體 發行不識因果
中道緣中廣明 性體使出於生死第三佛性
第一佛性第二中道第三 第四修道第五第六第七不退第八駿五行
功德不異

[0542a21] 爾時一切大眾 () 不能

[0542a22] 僧亮因果佛性 因果有無 命令因果佛性
僧亮不同 不一眾人 法問以為寶亮師子吼不過
第一師子吼往復 因果性體 因果指南第二
因果信心未決十二 應佛如來身二業 不為己身現世得知
天下至極妙果必然相與 第三因果信心 不立名為安於大理
第四修道 修道有道第五群生玄言難為不以近事
入理故云修身戒心 人天故第 因明勸修修道不如
難得第七道人眾生 修道未知方法廣明第八 道人凡夫心志謂言
苦難是以行法不覺接化三禪第九無由
第十佛經化主便蒼生 恩德如此

[0542b22] 爾時中有菩薩 () 如來大慈

[0542b23] 僧亮 寶亮在於師子吼所以應機

[0542b26] 爾時大眾 () 是故師子

[0542b27] 僧亮聽者讚歎師子吼師子無畏 十地菩薩三行學佛
不淺寶亮所以讚歎大眾 供養使重心

[0542c03] 善男子師子王自知 () 師子吼

[0542c04] 僧亮 三行三行出聲大悲
寶亮法身十力 一切種智四如意足 四禪出聲大慈悲

[0542c11] 晨朝發聲

[0542c11] 僧亮四德 如來三界化眾生晨朝 眾生開悟之謂
放光動地說法 四無礙智

[0542c17] 十一何等十一 () 香象走失

[0542c18] 僧亮

[0542c19] 善男子 () 不能師子吼

[0542c20] 僧亮聲聞師子吼

[0542c21] 師子滿哮吼師子王

[0542c21] 僧亮菩薩師子吼

[0542c23]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 () 安住四禪清淨

[0542c24] 僧亮

[0542c25] 諸眾生師子吼魔軍

[0542c25] 僧亮第一師子

[0542c27] 示眾十力

[0542c27] 僧亮第二自身

[0542c29] 行處

[0542c29] 僧亮第三住處

[0543a02] 歸依

[0543a02] 僧亮第四 諸子處所

[0543a04] 安撫生死怖畏

[0543a04] 僧亮第五

[0543a06]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0543a06] 僧亮第六 覺悟

[0543a08] 行惡

[0543a08] 僧亮第七 不放逸

[0543a10] 開示一切眾生六師師子吼

[0543a11] 僧亮第八

[0543a12] 富蘭那憍慢

[0543a12] 僧亮第九 調香象

[0543a14] 二乘 () 諸菩薩大力

[0543a15] 僧亮第十

[0543a16] 令正四部 () 四部不生怖畏

[0543a17] 僧亮合十

[0543a18] 聖行梵行 ()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0543a19] 僧亮

[0543a21] 善男子聲聞緣覺隨逐 () 不能

[0543a22] 僧亮

[0543a23] 十住菩薩修行三行

[0543a24] 僧亮師子

[0543a25] 善男子師子菩薩 ()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0543a26] 僧亮總結恭敬

[0543a27] 爾時世尊師子吼 () 隨意

[0543a28] 僧亮讚歎

[0543a29]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世尊云何佛性

[0543b01] 道生佛性僧亮第二 佛性因果
所以改為天真在乎 滿
寶亮因果性體性體

[0543b09] 名為佛性

[0543b09] 僧亮第二 寶亮
所以因果性體何所受性

[0543b13] 何故常樂我淨

[0543b13] 道生 至此第二佛性 生滅故云何故常樂我淨僧亮
第三所以 寶亮何故常樂

[0543b19] 一切眾生佛性 () 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0543b20] 道生佛性不可得便有力人體理應可見何故不見僧亮第四何故
有無寶亮 何故不見

[0543b25] 十住菩薩何等不了見佛

[0543b26] 道生不疑菩薩不了 佛性菩薩何等 僧亮第五
顯見寶亮

[0543c02] 十住菩薩何等不了見佛

[0543c03] 道生眼見僧亮第六因之
寶亮所以不了十地不了 五眼之中了了

[0543c08] 善哉善哉善男子 () 諸佛世尊眼見

[0543c09] 僧亮福德智慧短長 修福逆心為難苦滅
一切無非 福德別名是以無學 其二前後
寶亮莊嚴因果

[0543c17] 師子吼菩薩世尊 () 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0543c18] 僧亮發問

[0543c20] 善男子莊嚴 () 乃至般若般若波羅蜜

[0543c21] 僧亮理解 凡夫不能度生乃至 般若三重第一
智慧寶亮第一 初地十地緣中正觀無漏莊嚴十地觀智福德莊嚴

[0543c28] 復次善男子莊嚴 () 聲聞緣覺菩薩

[0543c29] 僧亮聲聞九地未盡不能 少見佛性不得凡夫聖人

[0544a02] 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 () 無有果報無礙

[0544a03] 僧亮福德無學智慧

[0544a04] 善男子具足莊嚴 () 莊嚴

[0544a05] 僧亮莊嚴問答

[0544a06]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 () 一種二種凡夫

[0544a07] 僧亮有名福德凡夫若爾諸法無二二者

[0544a10] 佛言善男子菩薩 () 一種二種

[0544a11] 僧亮一種二種涅槃 生死差別 皆是

[0544a14] 諸法一二 () 一切諸法無二

[0544a15] 僧亮有無皆是世諦差別

[0544a16] 善男子一二 () 莊嚴

[0544a17] 僧亮凡夫不見不見無常

[0544a18] 善男子云何佛性 () 分別 解說

[0544a19] 僧亮答問誡令

[0544a21] 善男子佛性第一義空

[0544a21] 道生答問 佛性先見不空然後第一 第一義空不空
佛性十住菩薩得名至大 學者得名所以第一義空佛性下學不拘
無非可以無畏僧亮佛智 改名
不過 無常故稱第一義 金剛以是是苦集不免空也
寶亮第一 佛果如如法性一切 第一義空

[0544b07]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0544b07] 道生 智慧僧亮 境智不深
不明 境智第一義涅槃涅槃真俗第一義生死
生死名為空也 第一佛果 智慧寶亮
用以因果 佛果第一義空

[0544b18] 不見不空

[0544b18] 道生 第一義僧亮空也生死 所見二乘
無生平等亦稱第一佛果 亦稱第一人情是故二乘不見不空寶亮佛果
中道究竟于時不復不空一相無相不空無可故云 智者不空六行

[0544b27] 智者不空無常 無我

[0544b28] 道生見者僧亮 第一義涅槃為主顛倒不空 佛菩薩

[0544c02] 一切生死

[0544c02] 僧亮空也生死 無性無常空也

[0544c04] 不空大涅槃 () 大涅槃

[0544c04] 僧亮 第一義涅槃無性常住不空寶亮世諦第一
生死虛假空無自體名為 涅槃真實不空是以一家生死二時涅槃二時不無
因之虛偽及至一實推求無自性顛倒 因時修道
不空所以涅槃不空生死

[0544c14] 一切不見不空 () 不見中道

[0544c15] 道生偏見佛性僧亮佛智偏見不識而言
一向中道

[0544c19] 中道名為佛性

[0544c19] 僧亮無不所以稱佛果地 寶亮佛果佛性中道

[0544c23] 以是佛性無有變易

[0544c23] 道生無不僧亮所以變易寶亮
性體一切不見不空中道二乘不見

[0544c28] 無明 諸眾生不能

[0544c28] 道生不可以不見無常僧亮第三境界常有 不見

[0545a02] 聲聞緣覺一切 () 中道不見佛性

[0545a03] 僧亮不見不見 寶亮三乘不見第一義空不行中道中道不成云何
佛性

[0545a07] 善男子不見中道 () 苦行三苦樂行

[0545a08] 道生中道見者居然僧亮辨正因緣凡夫 二乘非見
遠近種別從此第二 正因第二第三境界生死無常
亦稱因地神明正因有成中說亦稱寶亮第二
正因中道一定樂行苦行三苦樂行中道菩薩樂行真俗
二諦終歸六道 正位凡夫 中道一家中道
有諦中道自有中道二諦中道 即是中道即是一切眾生正因佛性中道
有神一剎那心中無有 天下用心得所豈非中道不可避不可得
強求便大理云何善惡因之所生善因所生應人
天中三塗惡因所生三塗 獨有人天而今人天六道 解故故知乃是
是以勝鬘經如來藏 清淨心然則 苦樂聲聞緣覺二乘不厭
出世名為居心不免生死名為二諦中道不成不是正因
中道以為因之真如 用來

[0545b14] 樂行所謂菩薩摩訶薩 () 阿鼻地獄

[0545b15] 僧亮涅槃常樂生死以為初地乃至 菩薩眾生心甘三禪

[0545b18] 苦行者凡夫

[0545b18] 僧亮不識不覺常行顛倒

[0545b20] 苦樂行者聲聞緣覺 () 苦樂中道

[0545b21] 僧亮二乘菩薩 以為故云中道法忍緣一覺不能安生
性空凡夫 小小苦樂

[0545b26] 以是佛性不能

[0545b26] 僧亮二乘凡夫不見

[0545b28] 善男子 () 三菩提中道

[0545b29] 道生一切諸佛莫不 以前種類僧亮因果 得名第二
二義種類相生守分 種子 菩提故稱
寶亮第二 因果之所以 所以第一
佛性中道中道種子 正因因緣明子所以所以

[0545c12] 復次善男子上下

[0545c12] 道生 前言中道佛性 故云三道
真道僧亮二果 正因後身菩薩佛果 正因因地
凡夫二乘菩薩寶亮 第二因果中道 梵天向者苦行人三寶
無常苦樂行人樂行

[0545c23] 梵天無常謬見

[0545c23] 道生背道 名為凡夫凡夫僧亮 沈淪沿
六行 禪道要有不得 寶亮凡夫一向正因

[0545c29] 生死無常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546a01] 道生生死 是以稱為僧亮二乘不見佛果 生死無常不可
計生二乘 正使餘習而言二乘
無漏凡聖 寶亮二乘 不得中道不是 必得

[0546a11] 第一義空無常無常常見

[0546a11] 道生無有第一義空名下 三界涅槃不到逆流
菩薩第一義空所以言中凡夫之下二乘之上寶亮 樂行菩薩終歸第一義

[0546a18] 第一義空名為何以一切凡夫不得

[0546a19] 僧亮凡夫 沿 不得名為寶亮二乘 第一義空中道
無上菩提凡夫不能所以名為

[0546a24] 名為何以即是

[0546a24] 道生 寶亮 二重之上
中道解故稱為中耳寶亮 以上當分滿足 二乘未有稱為

[0546b01] 諸佛菩薩不上不下以是名為 中道

[0546b02] 僧亮第一義空 菩薩以後少見佛性九地 中道

[0546b05] 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 () 生老病死 中道

[0546b06] 道生生死中道明本 僧亮境界生死 無明現在未來
二世一切空也 中道中道境界 就此中有第一即是
第三略舉二世過去 無明現世無明現在 本際未來本際因果即為中道
寶亮第三眾生所以不能 中道無明生死不絕中道十二因緣

[0546b18]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名為

[0546b18] 僧亮不能能破 智能
所以稱為寶亮十二因緣 能破生死

[0546b23] 以是中道法名佛性

[0546b23] 僧亮中道因故因為 因緣中道得名 佛性

[0546b27] 是故佛性常樂我淨

[0546b27] 道生有種起滅之謂是以常樂無為僧亮 佛性眾生
不得常用常用要是可以第三寶亮 生死苦所以

[0546c04] 諸眾生不能 () 無常無我

[0546c05] 僧亮不見中道無常

[0546c06] 善男子譬如人家寶藏 () 常樂

[0546c07] 僧亮不見

[0546c08] 佛性眾生不見 () 眾生常樂我淨

[0546c09] 僧亮善業寶亮不異佛性中意第三

[0546c12] 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 () 如是觀佛性

[0546c13] 道生十二因緣中道眾生 常則應有無成如是中道見佛僧亮
智者智能斷除斷常 斷常第二 斷常不斷不常
寶亮 二義一則通論眾生不識因緣 因果有所云何眾生
佛性所以不得 有為無為不能 常樂我淨向來因果十二
因緣使情識此外大旨乃爾就此文中 第一十二因緣得所不得
法性無為 佛性不安無為 中道第二因果
因果十二因緣第三 因果性體第四因果第五十二 因緣因果甚深第六眾生
十二因緣不覺不知十住菩薩 因緣始終第七 行人觀智生死因緣相虛偽
便見法深法第八因緣階級淺深 結句從眾生起第一
凡夫生滅不識法相 外行中道無常中道 生死生滅
不然何以世諦虛妄終歸 不斷不常神明法性無為 不斷不常心緣有無
得名中道理解便因緣觀照 佛性如此名為

[0547a20] 二乘因緣不得名為佛性

[0547a20] 道生死者涅槃不見 不得
僧亮二乘空觀除斷不得 第三二乘不深所以不見寶亮二諦中道 云何見佛

[0547a27] 佛性諸眾生無明 不能

[0547a28] 寶亮因果無明 所以不見

[0547a29] 未能十二猶如何以不見

[0547b01] 道生二乘 不得眾生無明 不見 僧亮不見因緣不斷
常見不見因緣不斷斷見寶亮 三乘無生不同深淺

[0547b07] 善男子十二因緣智慧 () 十二因緣名為 佛性

[0547b08] 十二因緣寶亮 智慧有為無為 因緣
正因二種

[0547b12] 善男子譬如名為熱病 () 十二因緣亦復 如是

[0547b13] 道生十二因緣觀智 因時名為佛性 然後僧亮因為
種子種性相生種子 中說所以寶亮 得佛果佛性

[0547b19] 善男子佛性有果有果

[0547b19] 道生佛性有果因果 僧亮因果
第一義因果 相承因緣無自性第四 十二因緣
智慧菩提菩提涅槃有果有果菩提涅槃菩提寶亮
第二正定因果因果 因緣正因論理 因為正是因緣因故正因
因位而言 移動不定因之 種智萬行涅槃對生
故云

[0547c06] 十二因緣

[0547c06] 僧亮十二因緣觀智

[0547c08] 即是智慧

[0547c08] 道生十二 佛性分為理由 成佛既得
因之僧亮觀智涅槃 菩提涅槃觀智菩提所以 菩提四法

[0547c14] 有果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547c14] 僧亮 菩提觀智

[0547c16] 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0547c16] 道生 大涅槃佛性分為成佛 既成大涅槃在於
僧亮涅槃菩提 而言

[0547c21] 善男子譬如無明 () 佛性

[0547c22] 道生因果因果 二分僧亮十二因緣相生無明
行為從前因而 文句無明
十二因緣消息 寶亮因果三法 因果

[0548a02] 善男子以是十二因緣 () 不來

[0548a03] 道生緣生不出 不常前後不一不二 生滅因故因故
僧亮不出不滅緣故空無涅槃 不出無生不滅 前者無後第五
中道觀智不出不出 不滅不一斷滅 不常即是不出不斷不滅非一
因果始終相續不來 去者不從未來現在
寶亮第三因果 因緣今次十二因緣正用 真如法性無相無為一向
聖旨不在若一何須讚歎因緣 甚深故知

[0548a20] 善男子佛性

[0548a20] 道生佛性 僧亮正因 四法第六因果 因緣境界

[0548a24] 大涅槃

[0548a24] 道生涅槃 僧亮 果報

[0548a27] 十二因緣所生

[0548a27] 道生 皆因緣生無不無不 僧亮觀智正因菩提
觀照因果

[0548b02] 名為佛性

[0548b02] 道生不從

[0548b04] 因果

[0548b04] 道生 自然起滅僧亮菩提所以第一義
因故不為所生 所得所以寶亮第四因果正因正因
因位不得涅槃 得名不得涅槃
萬行 涅槃不得因之 因之無名無相

[0548b16] 以是故我中說 () 聲聞緣覺

[0548b17] 道生因果十二因緣 菩薩二乘僧亮以上 二門二乘
因緣甚深甚深二眾不知第七 無知

[0548b23] 甚深甚深 () 無有和合

[0548b24] 僧亮第一甚深甚深 不斷不常念念 相似種類寶亮第五
讚歎十二因緣 神明不論生死生死 所以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
十八界假名法門始終 十二因緣始終法門就此 無見者深遠可知滿
具足十住髣髴不可思法性 佛境界二乘下地思忖 甚深下去因緣
甚深眾生行業不常不斷果報 眾生造業虛偽神明 三相無常三相作善惡業云何
千萬自得有法 不滅興廢 以後未有
即是 招生因之一體 念念真俗神明
三相 作者無有神我作者不無 受者無有十六知見神我
必得無有和合 無有外道神我和合知者因故 感召法性
之後何處有成 成就

[0548c24] 一切眾生十二 () 不見無有始終

[0548c25] 道生不從不見

[0548c27] 十住菩薩不見

[0548c27] 道生十住髣髴無際 僧亮不見十二因緣
金剛本源不可

[0549a03] 諸佛世尊以是諸佛了了 佛性

[0549a04] 僧亮 無始淨名 豈知勝鬘無始無明

[0549a07]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十二因緣是故

[0549a08] 僧亮不見

[0549a09] 善男子作繭自生 () 流轉生死猶如

[0549a10] 僧亮不見寶亮第六眾生不覺 無窮無已諸佛菩薩覺知
因緣故知十住 菩薩不知何以始終十住不知
而今不知 不行道者十住菩薩阿僧祇 不知不行
微末 始終髣髴了了 十二因緣見佛

[0549a22] 善男子是故中說 () 十二即是 見法

[0549a23] 道生理實十二 無常見法僧亮 見者故云即是見佛

[0549a26] 見法即是見佛

[0549a26] 道生

[0549a28] 即是佛性何以一切諸佛以此為

[0549a29] 道生冥合自然一切諸佛 皆然所以佛性僧亮 寶亮第七
真法真法 大覺現前真如法性 一切種智神明不以法性
十二見法若是生死 常住佛果 生死滅智不得
常法無始故知 除滅虛偽顯出真常其事如下富那 外道

[0549b12] 善男子十二 () 阿耨多羅

[0549b13] 僧亮凡夫不見所以受苦深淺苦滅不同不見佛性中道 佛性二乘偏見不見中道第八
淺深故知 寶亮第八十二階級 十二因緣無知
始終 深淺階級聲聞緣覺
住地智者因緣無上道 聲聞實行

[0549b25] 以是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 名為

[0549b26] 僧亮第一義空名為中道 涅槃生死境智中道 境界第一義空
中道中道 圓成涅槃 第九佛性
十二因緣成佛因果佛性 十二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第一義空佛果佛性
滿第一義空 欲取佛性第一義空

[0549c09] 爾時師子吼菩薩 () 一切眾生

[0549c09] 僧亮佛性佛性名義 修道以求成佛
即是佛性人情 言中新生佛性不異 有性修道寶亮下去
釋疑因果便因果佛性 十二因緣與果差別
無有 以為修道第二 問答即為第二
忘懷不然

[0549c22] 佛言善男子 () 諸眾生具足

[0549c23] 僧亮知見皆是 具足 中有
修道

[0549c27] 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 () 三十二相八十

[0549c28] 僧亮未來 第一現有 佛性云何不須修道

[0550a02] 以是故我 () 阿耨多羅

[0550a03] 僧亮 二重因果煩惱 不須修道

[0550a06] 善男子譬如有人乳酪 () 一切眾生 佛性

[0550a07] 僧亮有心 有心第三所以所以
修道寶亮佛性 差別至於得佛 而今云何
未來現在無有 眾生悉皆有心下文正因諸眾生
正因各自有對云心果地種智眾生 行人正位

[0550a20] 善男子畢竟二種 () 眾生不見

[0550a21] 僧亮菩提畢竟不但 莊嚴世間一乘 佛智究竟第四
莊嚴畢竟猶在眾生 成就在生之外不須 修道寶亮第二應須修道
畢竟金剛心究竟畢竟無學果 世間畢竟還是金剛心未免 無常世間出世畢竟還是無學果
三相出世莊嚴畢竟萬行 究竟畢竟眾生所得佛果一乘 佛果一乘無明不能
如此修道不須

[0550b06] 復次善男子佛性 () 阿耨多羅

[0550b07] 道生佛性

[0550b09]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 () 首楞嚴定名

[0550b10] 僧亮不一 而言無學寶亮 首楞嚴三世諸佛一切種智
眾生不能無上菩提首楞嚴五位第一 智慧
覺察正是金剛心多種

[0550b18] 善男子一時 () 眾生名為

[0550b18] 道生不斷佛性不斷則是

[0550b21] 善男子如來因緣 () 無我自在

[0550b22] 道生自在應感 自在非我無我 僧亮非我
佛性非我自在非我 因緣虛妄除斷 世界世人
寶亮第五于時梵志道心修道 一時尼連禪河第三時眾
忘懷取法佛語不可一邊 一時梵志正因佛性佛性非我善巧方便眾生
悟道豈可聞說正因 我所眾生當得不得便眾生佛性不須修道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7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