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3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六 (梵行品第二十)[0494a05] 釋七善法為梵行謂知法知義等 釋十二部經 廣辨四無量心 辨愛行人多集喜捨見行人多脩慈悲 廣釋四無量定數 廣釋怨親中人有九品義
梵行品第二十
[0494a11] 案。僧亮曰。以四等為體也。本是梵天道。仍 本名也。亦云。梵是淨義。聖行是自淨。四等是 淨他。自淨淨他。故得梵名也。得具梵行者。先
以七善自正。後能四等正人。稱七善者。能具 前四以治內。具後三以治外。皆自正義也。寶 亮曰。大判此品。有四段。第一舉七善為自
行之體也。第二從四無量心以下竟六念。正 談外化。第三在體既顯。便讚歎流通也。第四 闍世證此經。能滅大惡。亦證慈悲有實益也。
智秀曰。此品有五段。第一明梵行因。即七善 也。第二明梵行體。即四無量也。第三明梵行 果。第四歎經。第五以闍世為證也。
[0494a23]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至) 六者知眾七者知 尊卑。
[0494a24] 案。僧亮曰。七善未即為梵行也。就七 善中。前五自行。後二外化。能具七善。故能具 四無量。成外化也。
[0494a27]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至) 如是一切名脩多 羅。
[0494a28] 案。僧亮曰。脩多羅者。含五義。如經敘 也。僧宗曰。知法。謂十二部經者。從如是我 聞。訖歡喜奉行也。寶亮曰。謂知十二部經也。
然此言即是法辯。能識法區分。名相體別。善 達其旨。非法辨如何。是以今據之。以取池 也。十二部經所明。理無不通。四諦十二緣等
法。無一經而不明此理者。所以冠通諸部也。 今明其部別者。遂所辨事義。以標其異耳。 然十二部名。皆外國音。脩多羅者。此稱法本。
亦言經本。能生觀境之智。故稱法本。若從如 是我聞。下訖歡喜奉行。總於文理。通為十一 部作本。正以此義。名脩多羅。
[0494b11] 何等名為祇夜經 (至) 更不受諸有是名祇夜 經。
[0494b12] 案。僧亮曰。此言重頌偈也。長行已明。更 重頌令顯取此義。故表殊於餘部。
[0494b14] 何等名為受記經 (至) 號曰彌勒是名受記經。
[0494b15] 案。寶亮曰。天竺云和伽羅那也。昔未說四諦 以前受記。但記云。十善生天。五戒生人。從通 教後。明受記其當來成佛國土名號。謂之受
記經。亦以取此受記義為別也。
[0494b19] 何等名為伽陀經 (至) 是諸佛教是名伽陀經。
[0494b20] 案。僧宗曰。除脩多羅及諸戒律者。謂除重頌 脩多羅及重頌戒律也。寶亮曰。此除十一部 云直說偈。謂不頌長行。亦以頌他為異也。
[0494b23] 何等名為優陀那經 (至) 無問自說是名優陀 那。
[0494b24] 案。僧亮曰。無問自說經也。比丘嫌佛定 久。決疑無處。生此念也。壽命極長者。於人是 久。於天則不久也。善哉為他不求己利。乃至
少欲知足者斷疑。欲度眾生。致此釋也。
[0494b28] 何等名為尼陀那經 (至) 漸盈大器是名尼陀那 經。
[0494b29] 案。僧亮曰。所因根本者。先說因緣。後說 偈者。是也。僧宗曰。為因緣故說偈。不以偈為 因緣也。寶亮曰。隨有人犯罪。則因事制戒。故
名因緣。以此制戒之因緣。得異於餘部也。
[0494c04] 何等名為阿波陀那經 (至) 是名阿波陀那經。
[0494c05] 案。寶亮曰。此云譬喻經。理致虛玄。不可以 真言取悟。若不假借外事。無以況所詮也。
[0494c07] 何等名為伊帝曰多伽經 (至) 是名伊帝曰多 伽。
[0494c08] 案。僧亮曰。名曰界經者。釋迦出世。多 辨法性。此經作如是名。過去諸佛作佛。作 如是名。名如是語經。僧宗曰。此云如是語經
也。過去世佛說經。作如是名字也。釋迦名界。 以其分別法相界別之義也。鳩留秦佛名甘 露鼓。言以毒塗鼓。聞之病除。以理書上竹
帛。聞見除病也。寶亮曰。通釋迦一化之中所 說。名曰界經。乃至迦葉佛名分別空。以過去 事證今事也。
[0494c17] 何等名為闍陀伽經 (至) 所可受身是名闍陀 伽。
[0494c18] 案。僧宗曰。此云本生經也。寶亮曰。如法 華中分本生本事為二。今此中但取過去行 菩薩時作粟散王等事義。以為一部也。若舉
其本生。則生中之事亦隨。故據通而迹別也。
[0494c22] 何等名為毘佛略經 (至) 猶如虛空是名毘佛 略。
[0494c23] 案。僧宗曰。此云方廣經也。寶亮曰。昔十 二年中。唯取其文辭句曠。故以為廣經。不得 稱方也。自通教已後。至今涅槃。如雪山菩薩
一四句偈。收有為無為二輪理盡。則無所不 苞。故謂為方廣也。
[0494c28] 何等名為未曾有經 (至) 如是等經名未曾有。
[0494c29] 案。寶亮曰。天竺云阿浮多達磨也。夫希有之 事。名未曾有。如大青牛。行瓦鉢間。令諸瓦 鉢。互相棠觸。無所傷損。如此等事。悉名未曾
有經。
[0495a04] 何等名為優婆提舍經 (至) 十二部經名為知 法。
[0495a05] 案。寶亮曰。此云論義經。夫理相幽微。若 不假以往復。則於義不彰。故取論議之事。別 為一部也。然此十二。盡有文理。如火宅一偈。
若脩多羅往取。則舉體是法本也。若以偈頌 往擬。便是祇夜語之。是譬即譬喻經。如此三 義。即是三家文。是為無有。有理而無文。但文 而無理也。
[0495a12]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義 (至) 廣知其義是名知 義。
[0495a13] 案。法瑤曰。若不知義者。則己道未成 就。能以解利物耶。是以急須知法及義者 也。寶亮曰。第二更無別旨。正以深得此十二
名下所以。故名知義也。
[0495a17]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時 (至) 般若波羅蜜是名知 時。
[0495a18] 案。法瑤曰。夫化物要須知時。不爾則失 其機。豈成化耶。寶亮曰。第三善知修道之時。 則於勝理無闕。
[0495a21]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足 (至) 睡寤語默。是名知 足。
[0495a22] 案。法瑤曰。苟不知足。則唯利是貪。悋而 不捨。安能以慈悲救物乎。故宜知足也。寶亮 曰。第四於四威儀中。必動靜得所。不乖三業
而妨道。
[0495a26]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至) 如是答是名自 知。
[0495a27] 案。法瑤曰。自知兼物之道具。然後可以 施化物也。可謂自知矣。寶亮曰。第五若不覺 知自己有德。亦於應深進之義失。故能自知
有解之少多。更莊嚴心業也。
[0495b02]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眾 (至) 如是問答是名知 眾。
[0495b03] 案。法瑤曰。眾有群方眾類。不可以一 方之言。適彼眾也。是以知眾有群俗之異。類 言以應之也。寶亮曰。第六應識國土儀軌之
風。若不善知此者。於化道有隔。
[0495b07]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至) 七善法已得具梵 行。
[0495b08] 案。法瑤曰。知道尊於我上者。則以尊敬 之。卑於我下者。則以慈救之。是為七善。成遂 四等之要行。故須明也。寶亮曰。第七據行善
者。有優劣勝負。如經所列行善。劣者則卑。優 者則尊。既具此七法。便能自在適意應物。若 如意之寶珠也。
[0495b14] 復次善男子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
[0495b14] 案。僧 亮曰。初說四無量相。四皆是慈。淺深為四。論 有明文。不辭費也。僧宗曰。慈悲喜捨者。乃是
慧性。以其用有優劣。一方制名。所以四也。言 無量者。所緣為稱。如悲拔苦。則有識蒙救。情 無偏益。緣於無量。故稱無量也。寶亮曰。第二
大段明外化之行也。分為七重。第一辯四無 量名數。第二明四心淺深。第三顯此四行是 實。第四且略結三無量。果在初地。就有中位
也。第五別結捨果亦在初地。就空為位。第六 明四心成後。登初地去。更進修十一空。得勝 上無漏。至於十地。既明十一空滿。齊金剛心。
便頻設三譬讚歎故。第七從八種知見。以次 第上三譬也。此下訖一子地。第二段明梵行 體。即四無量也。有三翻。第一訖名為無量定。 無量名得立為四也。
[0495c01]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至) 推義而言則應有 三。
[0495c02] 案。僧宗曰。此下凡設五重難。此第一舉 所治之悳。既同能治之慈悲。不應有異。所以 唯三。不得四也。
[0495c05] 世尊慈有三緣一緣眾生 (至) 緣如來者名曰無 緣。
[0495c06] 案。僧宗曰。第二難。四心雖殊。而有三 緣。謂緣眾生。緣法。及無緣也。既所緣是同。 唯應一也。
[0495c09] 世尊慈之所緣一切眾生 (至) 是故應三不應有 四。
[0495c10] 案。僧宗曰。第三難。謂見有父母等者。名 眾生緣。不見父母。但緣五陰。眾生之本。離前 二心。即空。為緣境既有。就心從境。唯應有
三也。
[0495c14] 世尊人有二種一者見行 (至) 是故應二不應有 四。
[0495c15] 案。僧宗曰。第四難。以見愛二人。應為二 也。若是見行。必見利根。以強救為能。故唯修 慈悲。若愛行之人。志氣浮弱。必是鈍根。見人
勝事。唯有隨喜而已。故但有喜捨。所以但應 二也。
[0495c20] 世尊夫無量者名曰無邊 (至) 是故應一不應四 也。
[0495c21] 案。僧宗曰。第五就名字為難。若依正義。 釋無量者。正以緣無量眾生為境。假為不達 之辭。乃謬取佛意。謂心體無邊際。若稱無量。
則不翅有四。若存其少。近應一也。
[0495c25] 佛告迦葉善男子諸佛如來 (至) 深祕行處不應 生疑。
[0495c26] 案。僧亮曰。此下將欲答難。先顯祕密。 凡所說法。皆為度人。非淺識所量。不應圖度 應爾不應爾也。先舉因緣是一。而為眾生故。
凡有所說。多少不同。唯佛能知。是意密也。除 生一法者。薩遮尼揵子。父是梵志。母是尼 揵。以其不如法生故。為此護其意。不說生 也。
[0496a04] 善男子如來世尊有大方便 (至) 為調眾生豈虛 妄耶。
[0496a05] 案。僧亮曰。次顯口密。
[0496a06] 善男子或有眾生貪於財貨 (至) 無所染污猶如 蓮華。
[0496a07] 案。僧亮曰。次顯身密。
[0496a08] 善男子應如是知四無量義 (至) 若有修行生大 梵處。
[0496a09] 案。僧亮曰。總答上難也。生梵天者。有 淺有深。上二界皆名大梵。初禪初得其名。明 四無量行有淺深。經云。脩慈極遠。生第三禪。
脩悲生空處。脩喜生識處。脩捨生不用處。性 有深淺。不應離也。
[0496a14] 善男子如是無量伴類有四 (至) 得名為四非一 二三。
[0496a15] 案。僧亮曰。不樂者。嫉妬也。四種煩 惱。不可一行頓除。須眾行相助。是伴義也。僧 宗曰。且以三句。總詶非一二三之難也。
[0496a18]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 (至) 伴侶相對分別 為四。
[0496a19] 案。僧亮曰。說性有深淺。治結須伴。有 四義也。上云。瞋愛兩異。今說瞋有下上。治有 深淺。亦待伴也。僧宗曰。汝言慈能斷瞋者。此
舉初難。雖可同治於瞋。然瞋有麁細。慈心斷 麁。悲心斷細。今所斷既殊。能斷何得獨不 異耶。自六句釋麁細義也。言伴類相對者。
慈悲雖為伴類。而相對麁細。故為四耳。
[0496a26] 復以器故應名為四 (至) 以是義故應四無減。
[0496a27] 案。僧亮曰。答見愛二行。俱以因治為難。先答 人是法器。而力能行慈。未能及悲。是器有異 也。僧宗曰。此答第二。通答第三也。言世間器
有大小。四心深淺不同。何得以境使盈縮耶。 器以容物為用。境有容心之義。境既有四心。 何得不耶。寶亮曰。先答第四難利鈍器別。自
有能行慈悲。而未能行喜捨。反覆皆然。行於 慈悲。自有高下。喜捨亦有淺深。若爾那得難 言應二而非四乎。
[0496b07] 善男子以行分別故應有四 (至) 無悲喜捨是故 有四。
[0496b08] 案。僧亮曰。兼答因緣二難。雖是因緣。 而緣中有異。非一非三也。僧宗曰。答第四難 也。若行於慈心。未有悲喜。以四行不同始終
一人。行此四德。豈得以利鈍為難耶。寶亮曰。 答第二第三難也。第二難。言一緣眾生。二緣 所須之法。佛不須緣。若爾。唯是一眾生也。境
既是一。但應一也。第三難云。一緣眾生。二緣 假名空。三緣實法空。是則境三。故應三也。此 答意言。雖曰境同。然行人之行。有深有淺。自
有能行初一。不能行後三。自有能行第二。不 能行第四。云何難言境是同故。應一應三耶。
[0496b19] 善男子以無量故亦得名四 (至) 乃得名為無量 無邊。
[0496b20]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雖無量名同。 內外行異。深淺大殊。不應一也。不能得自在 三昧。始行菩薩。非無量緣者。與父母無量樂。
不以無量眾生為緣也。僧宗曰。答第五難。言 緣無量眾生為境。有四心之別。不言心體通 同無際。不可承聲為難也。寶亮曰。答第五難。
名字雖同。然義有四階。盡稱無量。不得為一 也。
[0496b28]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至) 是名得慈非大慈 也。
[0496b29] 案。僧亮曰。第二說四等成與不成也。始 行習慈。要從親近。從親起者。煩惱難去。煩惱 雖輕。不等怨親。未成大悲也。僧宗曰。前第一
定四無量名教。今第二明慈有淺深也。住下 為淺。住上為深。於怨親中人。非不平等。猶故 名淺者。以慈心難成。極有退沒。若上住者。
不復退也。寶亮曰。第二段辨淺深。謂有漏 相。想心名淺。得真無漏。一心具四。故名甚 深大無量也。
[0496c09] 世尊何緣菩薩得如是慈 (至) 以是義故名大無 量。
[0496c10] 案。僧亮曰。不能一日調伏心者。久脩慈 者。慈已成就。雖復經生。暫忘修習。一日成 就。不從親起也下諸譬。說瞋難除。明慈難成 耳。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十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