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1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三[0433a04] 釋意密顯無常迹義 釋教密顯解脫義廣前名字功德品也
四相品之第三
[0433a07]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 (至) 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0433a08] 案。僧亮曰。二密 覆 常。前已開發。今釋上偈 云開微密。不言藏者。以佛無藏故也。自下諸
譬。明無短故。所以不藏也。法瑤曰。上來廣說 身口密義。似若如來必有藏積祕悋之懷。是 以迦葉。明佛乃有密語。無有密藏。如來成其
所說也。僧宗曰。時眾於上。粗已領解。將欲更 彰身智。在萬累之表。申述昔教未說之意。是 以迦葉。命言領解。但昔日 覆 相事多。事須
廣拂。下文對佛捉昔偏教。次第開洗。所謂開 微密也。唯有密語者。迦葉探取佛意。言唯有 密語。無密藏也。何者。以昔常機未至。不得說
常。而無常之教。乃意在於常。豈有祕密耶。寶 亮曰。此下將廣解脫故。先顯聖意。唯有密語 無有密藏者。即廣意密也。道慧記曰。前開身
口密。此開意密也。智秀曰。此下重開口密。
[0433a23]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 (至) 諸佛世尊有祕密藏。
[0433a24] 案。僧亮曰。幻者術淺。不欲人知。如來不淺。 常欲人知。豈名為藏。慧誕曰。幻者所作。但令 人見。不令人得。佛則不爾。常願眾生同我所
得。豈名為藏耶。
[0433a28]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 (至) 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0433a29] 案。僧亮曰。此下諸譬。佛成迦葉所說也。秋月 雖明。有目乃見。於無目者。名為藏也。佛法亦 爾。於智者為顯。愚者為 覆
也。寶亮曰。佛廣 說十譬。前八譬。一向明無祕藏。第九譬。釋教 明所以不先說深法者。為眾生故也。第十譬。 明眾生若不在此五時教中學者。非佛於彼
有情故也。此第一譬也。
[0433b07] 善男子譬如有人積金銀 (至) 是故不得名為 祕藏。
[0433b08] 案。僧亮曰。並是明佛無祕藏義。
[0433b09] 善男子譬如長者雖有一子 (至) 晝夜慇懃教其 半字。
[0433b10] 案。僧亮曰。初說小後說大。似如有隱。 故以譬申之。眾生具縛。應聞具教。理數相感。 詣師之義也。心小而聞滿字教者。必不能受。
譬不速成也。乃說一切諸法無常牽令入。或 如將還也。三乘偏教。喻以半字也。
[0433b15] 而不教誨毘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 故。
[0433b16] 案。僧亮曰。大乘六行。滿字之譬。
[0433b17] 善男子假使長者教半字已 (至) 云何當言如來 祕藏。
[0433b18] 案。智秀曰。明以無大機。致感小教。豈 是祕悋 覆 藏。而不說耶。
[0433b20]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至) 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0433b21] 案。智秀曰。合譬結旨也。
[0433b22] 復次善男子譬如夏月 (至) 然佛如來實無所藏。
[0433b23] 案。寶亮曰。若不於佛五時教中學者。豈是 佛咎。
[0433b25] 迦葉復言我定知如來世尊 (至) 常存無變是義 云何。
[0433b26] 案。僧亮曰。證上半字也。僧宗曰。領解 自申所懷也。但昔言未洗。人疑不除。今廣引 昔偈。令釋取以施權之旨也。
[0433b29] 佛言善男子我為一切聲聞 (至) 云何是人舌不 墮落。
[0433c01] 案。僧宗曰。廣出說偈之緣起。以顯隨 時設教之不同也。
[0433c03]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 (至) 而此去者為至何方。
[0433c04] 案。僧亮曰。證無藏也。亦欲以下。況上明二乘 尚無。況如來也。僧宗曰。前偈證有餘涅槃。 此偈證無餘涅槃也。雖復合牽一偈。意在下
半偈耳。迹不可尋者。身智俱亡也。此亦昔言。 故應拂也。下釋云。近於菩提。菩提涅槃。無有 方所。事絕近情。謂難尋也。偈旨如此。誰能解 耶。
[0433c11] 佛言迦葉夫積聚者 (至) 不貪食者是名知足。
[0433c12] 案。僧亮曰。明有為有資。尚無藏積。況乃無為 不須者耶。寶亮曰。積聚二種。一有為二無為 者。謂道積眾行。非是世間之財寶也。聲聞捉
想。心中行道。不得其所。故言有為也。又恊 相修善。去佛果遼遠。終日生死之謂也。無為 如來行者。若能謹依六行。修道進德。不取有
無之相。故名無為。又若忘相行道。取佛果速。 因中說果。亦言無為也。
[0433c20] 跡難尋者則近無上 (至) 於大涅槃而般涅槃。
[0433c21] 案。僧宗曰。去無至者。雖有出苦之名。及其造 極。此處無跡。故無至也。是故於此婆羅樹 間者。謂法身之跡。妙絕難尋。寄大解脫。而示
滅也。
[0433c25] 佛告迦葉所言大者 (至) 若一人具八則為最勝。
[0433c26] 案。僧亮曰。答彼問下句云廣為眾生說也。 常旨已宣。今所廣者。廣大義也。僧宗曰。名字 功德品中。非不一往舉釋大體。而未釋大義。
是以此中。引八大人覺。取舍容為義也。智 秀曰。上云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未釋所以。今 明有大德故。建大義也。明駿案。正廣解脫也。
上名字功德品。已略明解脫。亦粗釋今日所 以稱大也。極果萬德。略舉其三。以成祕密之 藏。而以解脫一德。用當經題者。涅槃是無累
總名。以多義訓。取解脫。是其一也。是故問 曰。云何於此經。即請經名經力及流通也。究 竟到彼岸。即是問解脫也。所以前品答云。降
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於大涅槃。放捨 身命。已是略顯解脫也。闕一問說法有幾 種。上四相已廣前品流通法也。從有餘無餘
涅槃已來。至此具廣三德也。後四依品以下。 廣顯流通人也。
[0434a14] 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 (至) 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0434a15] 案。僧亮曰。瘡譬苦也。以無苦故。名為涅 槃。若但自治。不名大滅。滅一切苦。乃名大滅 也。悉治已者。謂有信也。雖未即差。已為差因
也。僧宗曰。上釋大義。此釋涅槃義也。瘡疣是 累。既無瘡疣。即是解脫。此中先明能治眾生。 引醫師為喻。下去出體。廣明解脫也。
[0434a21] 大般涅槃者名解脫處 (至) 甚深義故名大涅槃。
[0434a22] 案。僧亮曰。金剛後心。煩惱盡處。得涅槃也。
[0434a23]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 (至) 是故涅槃名無瘡疣。
[0434a24] 案。寶亮曰。若依如下文。涅槃能為一切眾生。 作解脫因緣處也。閻浮提眾生。有二種。一者 有信。二者無信。釋有信者。有二種釋。一謂。
從佛出世。有隨教修行。得信首根立者。悉名 治已。自未立已還。有信未定。不免闡提。故束 為無信人也。二者值佛。能生一念善已上。乃
至信首根立。悉名治已。若不能生一念善者。 並為無信也。
[0434b03] 世尊何等名涅槃善男子夫涅槃者名為解脫。
[0434b04] 案。僧亮曰。將欲明色之與智。為解脫故。致 發斯問。涅槃名解脫者。昔說涅槃。是三事中。 解脫今正其名也。敬遺記僧宗曰。圓德妙體。
居萬累之表。故稱解脫也。涅槃是彼國語。就 彼釋義。應有別辭。此間解脫。即是翻彼釋義 之名也。昔曰孤滅解脫。所以稱涅槃者。以
身智為累。故以滅累。為解脫也。智秀曰。此下 三翻。第一出體。第二佛以譬顯其旨也。第三 顯譬與所譬同異也。以昔辨解脫。身智俱
無。而濫該佛果。是以此第一翻。辨正解脫 之名也。
[0434b15] 迦葉復言所言解脫 (至) 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0434b16] 案。僧亮曰。或有是色。或非是色者。以無累為 解脫。身智無累。亦是解脫。先定之也。二乘解 脫者。分段煩惱滅。稱為解脫。而身智有為。非
解脫也。如來身智無為。得名解脫也。云何住 者。謂相假名義得立住。若其無色解脫之 名。依何而住。非色者。聲聞身智。亦無麁結。
直以少故。說為非色耳。僧宗曰。將明無累。先 正其體。體苟不無。則孤滅權顯。論其樞要。在 於色耳。今言聲聞非色者。不能垂形六道也。
為眾生故。說非色者。昔教但言捨身盡滅。不 說三事。既無三事。則無法身垂應之色。故 言非色也。云何住者。假執昔教。無色為難。欲
令佛釋二乘之人。非都無色。是故佛以非想 為喻。實有細色。說為非色二乘。涅槃亦爾。小 應色直是于時不得說也。
[0434c02]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 (至) 大般涅槃行解脫 之義。
[0434c03] 案。僧亮曰。眾生所好不同。廣讚解脫。 明無苦不盡。無樂不備。稱情合願。汲引多矣。 僧宗曰。欲使無累之德。顯於未聞。故復重
謂。即是廣為眾生說也。
[0434c07]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 (至) 是故如來不名命終。
[0434c08] 案。僧亮曰。生老病死。眾苦之本。故先明也。 再說死者。前明老死。後明病死也。明駿案。此 下廣名字功德品中。八味具足也。前文唯言
五者不老。六者不死。略不云生之與病。此中 具述四患也。
[0434c13] 如來清淨無有垢穢 (至) 生貪奪想解脫不爾。
[0434c14] 明駿案。廣第四清涼也。瘡疣鬪諍。皆不清涼。 因事而廣觸類長之餘効此也。
[0434c16] 又解脫者名曰安靜 (至)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0434c17] 明駿案。廣三者安也。夫不安者。則求等侶。無 上安隱。無憂無喜。不須等侶也。
[0434c19] 又解脫者無有塵垢 (至)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0434c20] 明駿案。廣八者快樂也。苦以逼切為義。今明 無逼。以顯快樂也。
[0434c22] 又解脫者名無動法 (至)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0434c23] 明駿案。廣一者常也。無常則流動不停也。今 以廣大如海為譬。前品以常釋大。今此以大 釋常。反 覆 為義。乃至無上上。亦如是也。
[0434c26] 又解脫者名曰恒法 (至)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0434c27] 明駿案。廣二者恒也。常以不遷無動嶷然為 義。恒以豆然不改為義。亦左右之辭耳。所 以未舉虛空無際無跡。蓋言終曰恒然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三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