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 Wu Liang Shou Fo Jing Shu Miao Zong Chao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六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0226a29] ◎故荊谿云。勝兼兩處劣唯鹿園。若其似位 全不見者。法華四信何故見於實報土邪。有 餘那見圓滿相海。通教案位受接之人為見
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經明說無量壽 佛身量無邊。與大論云色像無邊。有何異邪。 彼云無邊既稱尊特。此何獨非。況疏專引彼
論此文。以證身量無邊之義。驗今佛身的是 尊特。不須疑也。問若是尊特合是常身。何故 法華疏中。判觀無量壽佛經。云實有量而言
無量。答此乃刊正鈔中錯引彼疏。彼疏並云 實有量而言無量。如阿彌陀與金光疏及此 疏同。蓋以小大二彌陀經不專尊特被於頓
機。故彼佛現三十二相通被眾機。大機雖見 尊特常身。其慣習小人洎諸凡夫。雖因迴向 得生彼土。未宜尊特說常住理。故以應化說
無常法。成其小果。是故佛壽雖不可數。終歸 有量。娑婆生彼多是此機。以別圓似位人難 及故。三疏約此。故判彌陀在有量中。若觀無
量壽佛經純被圓人。明說佛身全法界起。應 既有本。生即同法。的類釋論法性尊特。正 當無量之無量也。故釋籤云。教分二身為機
劣故。暫現生身。今機不劣豈對生身。問大本 中云。生我國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彼國人 民既具此相。佛身理合超勝於人。故知常身
有八萬相。般舟經云三十二相。蓋借釋迦為 初心觀境耳。答般舟經云。菩薩用是念佛。故 當得生阿彌陀佛國。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
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比丘僧 中說經。經指彌陀有三十二相。何文言借釋 迦為境。況止觀無文輔行不說。豈得自言成
於己見。又彼人民三十二相。故佛常相須八 萬者其義不然以同居土佛應同人。只淨由 土人。皆有於三十二相。故佛常身須現此相。
但於同中相相皆勝。穢土佛身雖異凡鄙。亦 同上人。故應此方所有相法。故三十二同輪 王相。亦於同中而分明昧。三十二相既同彼
人。驗是彼土常身常相。是知八萬別為大機 現尊特相。更何所疑。問一等尊特。以何因緣 相分三品。答悉檀因緣故。蓋一類機應以藏
塵尊特之相得四益者。故佛稱機而為現之。 應以八萬尊特之相。應以三十二尊特之相 得四益者。佛皆稱機而為現之。仍須了知此
之相海。別教則用別修緣了成就此相。即修 成之尊特。故名報身。圓教能了二修即性修 德無功。乃性具之尊特。故名法身。已在此觀
開章中說。須知華嚴華藏塵數之相雖多。此 以兼別故猶帶修成。此論八萬既唯圓頓無 非性具。故三聖觀疏皆示云觀於法身。行者
當須以教定理。就理明觀於觀顯相。無得但 以多數斥少使勝成劣。實在精學然後勤修。 欲罷不能故茲辯析。四第十觀音觀二。初疏
科略釋帶果行因者。觀音三昧經云。觀音昔 已成佛號正法明。今為菩薩修淨土行。斯乃 帶昔果德行今因行。頂有化佛表帶果也。二
依科列經三。初結上。二正觀菩薩身三。初正 觀身相。子科十一。初次復下身量。應云十八 萬億。今云八十者。翻過佛身二十萬億。故知
誤也。問如釋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身六十 萬億菩薩十八。菩薩之身何太卑邪答淨土 勝應不可以穢土劣應例也。亦如妙音身量但
四萬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十萬由旬。佛身 之量去菩薩更多。二身紫下身色。三頂有下 肉髻。四項有下項光。五舉身下身光。六頂有
下天冠。七觀世下面色。八眉間下毫相。九臂 如下臂相。十手掌下手相。十一舉足下足相。 二其餘下與佛同異。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
此之相好表於極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三 舉利勸修子科二。初佛告下舉觀利勸二。初 約修觀明滅罪。二如此下約稱名況獲福。二
若有下示觀次第。身相既多先觀何相。故今 示云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種能別表 示觀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現行因。冠有
化佛表昔成果。別相若顯其餘通相則易可 明。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須用 心作心是。而為能觀。說在像前用在此處。既
云作佛是佛。豈不能作觀音是觀音邪。作 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為例。不獨以佛例觀 菩薩。亦須例於普雜三輩。豈唯以前例後。亦
合以後例前。以今行人覽經始末。方修觀故。 大師得意乃於釋題總示三觀。若也不於十 六處用。則令大師虛說。亦見行者謾修。當遵
佛言勿背祖法。專用妙觀顯乎勝相。以此妙 觀為見佛本。逈出餘因。至彼土時速證法忍。 三作是下結觀邪正。◎五第十一勢至觀二。
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二敘意二。初略無下 約當門明闕真觀。觀佛真身乃立觀云正觀佛 身等。觀音中云正明觀菩薩身。今勢至觀但
云因光神力制二種名。及云與觀音辯同異。 何不例上各立觀法。故疏出意云略無觀法 當不異上。以大勢至與觀世音身量大小皆
悉同等。此令行者辯異之後。用觀音觀觀勢 至身。何須別立。二所以下兼觀音明無像想。 觀成見佛真法身後。觀二侍者。豈須更修像
想方便邪。二依科列經三。初因光神力制二 名。子科二初遍示諸光。二但見下正立二名。 光照十方。故立無邊光為名。令三途人得佛
十力。故立大勢至為名也。行者應知即舉身 光名智慧光。以是隣極色心不二。若不爾者。 焉得色相名為法身。二明與觀音同異子科
三。初此菩下正明同異。二此菩下更示行坐。 觀音行坐豈不動地集佛等邪。但於勢至觀 中說耳。若不然者。何得云除頂上寶瓶。餘與
觀音等無有異。三作此下結成觀相。經云色 相疏稱法身。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安令 色相即名法身。此乃三諦一境之法身。發我
三觀一心之般若。相冥見相則三脫圓彰。故 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疏云。念佛三昧解入 相應。非此相應不發勝相。三除無下滅罪以
勸修。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者。以二菩 薩唯有頂上化佛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 同異分明名具足見。六第十二普往生觀二。
初疏科二。初對雜辯異。二普中下就普分科。 二經文二。初作自身往想。上來諸觀先依次 正先主次徒。雖皆觀成未為普總。又未想身
生彼親見。故今令想身終生彼一時普見。非 獨所觀境界頓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類 前文依報之觀。初地樹池等別觀。至樓觀成
四事總見。名為總觀。然但能總依報四事。今 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觀。問上 品上生乘金剛臺。上品中生乘紫金臺。上品
下生入金蓮華。今三聖觀成方修普觀。合是 上品上生之者。何故同彼上品下生邪。答十 六觀人對九品位義有多途。今且一往以三
聖觀及普觀成。當上中品雜及三輩四觀成 者。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終時雖見坐紫金臺。 此臺到彼成大寶華。經宿則開。此文亦云生
極樂界於蓮華坐作開合想。蓮華開時見佛 滿空。及說妙法。正合上品中生之相。若上品 下生華開七日乃得見佛。仍於眾相心不明
了。故知此文與上中品生相正齊。若其以品 對別圓位。至三品觀方得委論。二無量下明 三聖來現。上想終後生於彼土見佛菩薩。今
想未終三聖常來入我心想。良由當念即是 來際。故能預想將生之事。復由生佛體不別 故。故令三聖不來而來。斯乃三觀一心作是
雙運。致令心佛往彼來此。故知觀體不可言 思。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觀。今評此觀略有 二意。一為前觀佛及菩薩勝相不成者。乃令
捨大而觀丈六。二為觀前勝相已成之人。令 其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增進。若 謂不然。前觀既成修後諸觀有何益邪。疏從
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釋。以觀成者。自知經意。 是故大師從初意示。釋此為二初分科。二隨 釋二。初佛告下觀丈六像。經若欲等者。行人
於前依正諸觀修雖不入。求生之意彌加敦 督。名為至心。故令此人捨勝觀劣。未觀二侍 前想彌陀。故云先當觀於一丈六像。行人欲
託彼土蓮池。故令觀像在池水上。應知勝身 既心作心是。豈今丈六非作是邪。圓人作為 皆了唯心。全具而變全變是具。具變不二。故
觀佛相勝劣皆然。二明彌陀變現子科二。初 示化主隨物二。初如先下勸常修觀。二阿彌 下拂去眾疑。疏二。初所觀下示相問疑。二前
聞下示疑明破。勝身觀法修雖不成。而且得 知廣大無量。今聞觀小頓違前說。寧免輕疑。 為拂此疑。故說彌陀。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
全法界。但以重心觀令成就。勿疑身謝不生 西方。二明補處同生二。初觀世下明劣應同 眾生。佛應既隨萬物。補處亦同眾生。二但觀
下倣勝身論觀法。前明觀音勝身觀法。先想 冠髻則令眾相次第皆明。勢至觀中髻有寶 瓶。其餘身相不異觀音。以此二種是二大士
身之別相。令修觀者但觀別相。別相若顯同 相則明。疏釋首相雖通兩說。然頭首之首手 足之手皆是別相。悉可以別而顯於通。應知
觀佛丈六之身。先觀白毫方彰眾相。備如前 疏約釋迦說。三後三觀明三輩往生四。初立 觀所由。此中二義。初即雜觀觀劣應者。位在
中下。令識三品進修勝觀登於上品。次義 即是前觀勝應。及修雜想了隨機化。在八九 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觀。分別九品。即大本三
輩。事理窮深登第十信。既云此下三觀觀往 生人有二義。乃是修前觀法行者觀於九品 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讀今三輩經
文改轉行業。縱通此義亦是傍兼。非今增進 觀行意也。二釋會經論二。初會論即無量壽 經論。今云往生論是也。天親所造有十七成
就。至第十六大義門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 男。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長 行釋云。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一者體。
二者名。體有三種。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諸根 不具足人。無此三種過故名離譏嫌也。名亦 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
不具三種名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報。 故無二乘等悉約彼土。非是此方二乘等不 得生也。恐惑者不曉。故和會解釋之。分二初
會二乘二。初會不生。且據彼論二乘種不生 句。並於此經小戒得生。以具足戒及沙彌戒 等是小乘種故。二說相違而為詰問。今以住
小迴心以會釋之。堅住小道志趣無餘。不求 淨土。故云正處。若迴小向大轉小乘業。作淨 土因故云要由。經就現今向大時說。是以得
生。論就本始住小時說。是故不生。然論說彼 土無二乘人。由在此身因轉故也。二何故下 釋證果云。垂終迴小向大方生彼國。何故中
輩三品行人生彼復證小乘果邪。今釋意者。 迴心故得生。慣習故證小。知大證小不執偏 真而為究竟。不久證大也。二問論下會女人。
復舉論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並於此經韋 提侍女得生之說。而為詰問。今約彼此會釋 二說。論就轉報。是故彼土無有女人及根不
具者。若名若體。經就此土修淨業者。故有善 心一切得往。故大彌陀經薜荔多蠢動蜎蜚 皆得往生。故知經論無少相違。二問大下會
經二。初對經雙問。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 二釋有下立義雙釋二。初悔有輕重。上即利 根下即鈍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輕重不同。愚
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 亦沈水。為鉢鐵大亦能浮。涅槃云。智者有 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
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闍世王殺父害母。 至涅槃會身瘡腫熱。生重慚愧悔過自責。耆 婆勸往佛所。佛為說法得無根信。文載涅槃
梵行品。此經明逆罪得生淨土者。即同闍王 上根利智能重心懺也。彼經不生者。下根愚 人至于臨終不能重悔也。二二者下約行有
定散。大本就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經明 觀者。即觀佛三昧。問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
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 念。此與大本散心十念理應無別。答此雖造 惡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
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修觀故乘急。 造惡故戒緩。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 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所以華開
見二大士說實相法。自非定善孰至此乎。故 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並是 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當知作此解釋方合
此中定善之義。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則屬前 悔有輕義也。三依品定位二。初通示九品二。 初就三下示三中具九。經文顯示三輩各三。
二判九品屬三二。初上品下約位判。雖分九 品。以義定之不出三位。即內凡外凡及悠悠 者。然習種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別教地前凡
位。以為今經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別位次 第對品顯故。二別具四觀收機廣故。三九品 多判所觀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觀圓觀位
者。則以三賢對今十信。彼之十信對今五品。 悠悠即對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 應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細。不
可麁心。今試略言蓋一切善若能迴向。皆淨 土因。仍一切惡若能懺願。亦淨土因。故種種 善修之淺深。無非九品。其一一惡約懺功力。
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惡 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 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預上
三。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 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輩三品所攝。豈 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中間七品若善
若惡若修若懺。隨功淺深一一皆須明於九 品。若據經文下三唯惡。中下世善。中中中上 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則純用大乘三位。判
九品者。以中三品迴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 大滅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隨一品行若 至三賢。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
伏惑即下三品。應知經為收機盡故。故以大 小善惡分其九品。蓋約增勝高下互顯也。大 師得意乃約三位判乎九品。則何機不攝。何
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觀行善惡之業全修 即性。一一具於四種淨土。但能迴向隨功能 顯四種樂邦。如是說者。多約一行隨功淺深
歷於九品。亦自有人節節改行歷於九品。若 以三位定其高下。改與不改皆悉不濫。問今 十六觀既是圓修。為一一觀皆通九品。為須
節節改觀入品。答雖俱圓觀。而所託境隨其 宜樂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現文。多從改 觀歷於九品。以初心人雖了根塵皆是法界。
而心想羸劣勝境難觀。是故如來設異方便。 先觀落日於西定心。疏云。除五逆罪下輩自 論。故知妙觀想落日成當下下品。次以三觀
想水結氷。合在下中。轉想瑠璃粗見彼地可 對下上。若得三昧見彼寶地及寶樹寶池。雖 五品初而五住圓伏。名得三昧。品當中下。總
見依報五品中心合當中中。華座觀成五品 後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雖成三昧能伏五 住。見惑未斷事識猶存。未可即觀勝妙身相。
故修三觀觀於寶像。像想現前見思俱盡。所 以盡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見斷即登圓第 七信。即上下品。事識既盡。全依業識可觀三
聖真法之身。及普觀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 故難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見。後 修雜觀及三輩觀成。當第十信。即上上品。內
外塵沙任運除盡。故隨機應相。及差別行業 觀察明了宣示無窮。此約修者從微至著。三 聖觀成後修雜想及三輩觀。故當如此。若觀
勝相不成就者。始依雜觀觀丈六身。此人或 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輩。今觀九品。必能進功 從劣觀勝求預上流。是故疏云。令識三輩往
生。捨於中下修習上品。此從節節改觀次第 入品。如是說也。有因改觀超品位者。不可定 判。此上皆從次第改境修觀者說。其不改者
十六境中宜樂何境。即用妙觀修之不捨。乃 從名字修成觀行。入相似位歷乎九品。然十 六中佛境最宜。從劣觀勝成於九品。故疏令
觀釋迦毫相。以為初心入門之漸。雜觀令觀 一丈六像。經雖不云從一相入。據理合然。若 般舟經則從足下千輻輪相。次第上觀至頂
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於 境於行改與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獨今經九 品如此。法華五品其義亦然。解一千從矣。二何
以下以經驗。以無生忍位在別圓初地初住。 非別十向圓第十信。何能見佛便登此位。上 上既爾諸品例知。復以造罪驗下三品。以別
圓教內外凡位不造眾惡。既約罪說。知是未 入外凡人也。類此似爾者。經不明示。故以得 悟及造罪等。比類驗之。此乃大師尊經謙己。
近人判解不遜者多。二別明上三二。初上品 下約三位定。上以三品判於九品下至悠悠。 今則別明上輩三品。故約種性以分三位。瓔
珞經明六種性。一十住習種性。二十行性種 性。三十向道種性。四十地聖種性。五等覺性 六妙覺性。問今此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穢土
利益有情。何故求生淨土邪。答大論四十三 正有此說。故彼問云。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 但至清淨無量壽佛國土中。答曰。菩薩有二
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 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 土。好多為眾生者。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
音。故知一等斷惑菩薩而好樂不同。故有二 別。又論第四十五云。菩薩有二。有先自成就 功德。然後度眾生。有先成就眾生然後自成
就功德者。故知今十向菩薩求生淨土。乃是 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論明未得無生 忍已還要須常不離佛故須求生。二一得下
約二義求。上上生已即悟無生法忍。上中經 七日得不退轉。上下經三。小劫住歡喜地。得 無生忍證念不退。即歡喜地也。四隨文解釋
三。即十六中後三觀也。疏前標云。此下三觀 觀往生人。若但讀文不名為觀。必須覽經所 詮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觀。照於
心性本具淨土因緣果報。生佛咸然三無差 別。諸佛淨土因果已滿。能應眾生。眾生由具 淨土因果。能感諸佛。感應緣起不一不異。一
一融妙相相宛然。隨品隨功感佛感土。觀之 不已。則難思俗諦淨土因緣自然明了。明了 之位大判有三。若相似明當上三品。若觀行
了即中三品。名字觀解屬下三品。論斷伏等 雖有高下。而皆了知一切善惡迴向懺悔。皆 通九品。或共不共或超不超。或改不改或進
或否。狀類萬差難以言具。若不爾者。豈得名 為觀於三輩往生人邪。初第十四上品生 觀三。初上品上生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標。
二釋四。初明生因。經有二段。初段既云發三 種心即便往生。知此三心是一人發。次段乃 云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據此合是三人
各修成三種行。然修之在人。或別一行或兼 餘行。或具足修。但能位至別教道種圓第十 信。即得名為上品上生。言至誠等三心者。此
與起信論中三心義合。彼云。一者直心。正念 真如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 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今初至誠疏以
專實釋之。非念真如。豈名專實解於深心。疏 雖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須契深理。欲契 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二
經證成三種深義。不出彼論樂集一切諸善 行也。經迴向發願心疏雖不解。義當彼論大 悲拔苦之義。蓋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
功德善巧迴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 切眾生苦惱。然此三心順於三法。何者。初念 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種修
義。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圓融三法而發心也。 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見思塵沙任運先去。入 第十信。故當此品。若此三心但能圓伏即中
三品。若全未伏當下三品。文在此中義該下 八。經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者。以無緣慈不害 物命。知性離非心具諸戒。讀誦方等者。隨文
成觀也。修行六念者。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後 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 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遠即第一義天也。
安心下釋念義。謂念同體三寶一心戒施第 一義理。悉不為二邊所動。故通名念。經迴向 發願等者。總論不殺等皆須善巧迴向。願生
淨土。證無生後廣度含識。經具此功德者。或 全或分皆得言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者。上一一行修之成就。至道種位長時彌善。
下至七日或唯一日。皆得預於上上品生也。 此等悉須約於斷伏及全未伏。分下八品。若 不爾者。豈令初修六念等人。三惑尚熾便登
極品邪。須知九品難將法定。只可隨功。此 去科節經疏分明。鈔不標也。上品中生明生 因云不必受持方等經典善解義趣等者。是
義持人不樂讀誦。但於經中取一句偈深窮 旨趣。於絕言思深廣之理。心不驚動。又復其 心安住中道。不為二邊之所驚動。了達因果
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雖不遍習或聞大教赴 機異說。知顯一理不生疑謗。此一種因亦通 九品。但今此觀位至圓教八九信位。故當此
品。若第一義解全未伏惑。只在下品三品攝 也。如常不輕不專讀誦。但以一句禮拜授人。 深知義故多年不懈。此以第一隨喜品行。始
從名字歷於五品至六根淨。故知讀誦等四 品行皆可從於名字修之至六根淨。若證分 真無偏修者也。生後利益中。疏云名之深妙
精進等者。以聞眾聲說第一義。能成趣理不 思議觀。既頓泯絕情塵微礙。是故進趣其疾 如風。比餘事行雜而且滯。故此精進最稱第
一。疏牒阿耨不退。釋云道種菩提等。以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為無上正等覺。斯是行 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於此不退其位有三。
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習 種性也。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 之行。當性種性及道種性也。若破無明名念
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聖種性也。上中生 者此土已得性種菩提。到彼一劫始得無生 聖種不退。今於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轉者。義
當道種菩提不退也。通名地者凡聖所依皆 名地故。四種授記一往現前者。淨名大疏出 四受記。謂未發心記密記現前記無生記。言
一往現前者。以現前記通於凡聖。今無生位。 佛就一往通名現前耳。上品下生亦信因果 不謗大乘。同上中品故名為亦。彼以解了第
一義諦而為別行。此以但發無上道心而為 別行。究理攝生標心雖異。從凡入聖歷位無 殊。謂依無作四諦妙境。發四誓願名為真正
發菩提心。未度苦者誓令得度。陰入皆如故。 未解集者誓令得解。塵勞本淨故。未安道者 誓令得安。即惑成智故。未證滅者誓令得證。
即生成滅故。發此道心亦通九品。名字中發 自有靜散。即下三品。觀行五位即中三品。相 似既分三般種性。即上三品。今習種發故當
此品。此心深運分真可階。豈不能至上上品 邪。約位判之無法非九。生後利益中。經雖 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
了了見者。以此品人位當習種。見思雖破塵 沙未除。故於眾相心不明了。過三七日。進入 性種侵斷塵沙。故八萬相一一分明。自此三
劫遊歷十方。供佛聞法進入道種。登於初地。 此地即得百法明門。言百法者。如百法論所 出名數。今於此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
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是故論 云。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明此義故心 大歡喜。故名歡喜地也。中品上生明生因中。
但言眾戒。斯乃略舉三學之初也。若據生彼 聞讚四諦。便成羅漢三明八解。以果驗因不 專持戒。合修小乘理觀事禪。但未證果猶在
賢位。於臨終時聞讚方等。迴心向大願生淨 土。然迴向心須至別教七信已上圓教觀行 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若其小行已
至忍位及世第一。但案位迴即當此品。若在 煖頂及外凡者。須猛利迴超入此品。大約小 乘并世間善。從迴向心深淺高下判於九品。
生後利益疏二。初正釋經文。四諦者。既是共 二乘行。由宿習故而聞生滅無生二種四諦 也。生滅者。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道
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無生四者。苦無 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次 三明者。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
明。此三名明。復得名通。餘三但得名通者。婆 沙云。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是聞聲。他心緣 他別想而已。是故非明。宿命知過去苦生大
厭離。天眼知未來苦生大厭離。漏盡正觀斷 惑。是故此三稱明。大論問通明何別。答直知 過去等名通。知過去等因緣行業名明。次釋
八解脫。一內有等者。內色即內身骨人也。為 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以 不淨心觀外色也。位在初禪能脫自地及下
欲界。二者下位在二禪。二禪內淨故壞滅內 身骨人。欲惑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三者 下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
皎潔故名淨也。住在三禪。四空處者。若滅 根本四禪及三背捨等色。一心緣無邊虛空 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故有。無常苦空虛
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五識處者。若捨 空緣識入定。即觀此定虛誑不實。而不受著。 六無所有處者。若捨識緣無所有入定時。乃
至而不受著。七非非想處者。若捨無所有處 緣非非想入定時。乃至而不受著。八滅盡等 者。背滅受想諸心數法也。諸佛弟子患厭散
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 身證而想受滅也。前三等者。位在色界能離 自地五欲也。中四等者。位在無色界皆展轉
離下地。然前三亦離下。中四亦離自地。互現 說耳。後一可知。亦名下背捨因稱解脫果名。 二釋會下釋諸疑妨三。初會小乘不生疑。疏
與釋論取法華意會於今經及往生論。論云 不生。據決定性。入無餘者。今經云生。是退菩 提。取小乘者。疏前會云。正處小行不生要由
垂終發大心故生。若無宿種。豈能垂終迴小 向大。故知與前義不相反。仍釋伏疑既因迴 心向大得生。何故至彼却證小果。故釋云。無
漏道熟等。以退大既久習小功深。是故彼佛 稱習說小且令證果。或接下再出經論引小 之意。今經釋論說至彼土證小果者。意欲別
接小乘求生。其若生已。咸慕大乘必不證小。 然雖出此意前義為正。二中品下釋中不及 下妨。以下下品生彼聞法。應時即發菩提之
心。中上生彼何故只證無學果也邪。以大小 故難第四品不及九品。解云下以登地速而 為答也。中上順習雖證小果。不逾十劫必入
初地九品惡重十二大劫。方得出胎。雖發大 心更經多劫。方堦法忍。故以速證比彼為 勝。三大本下通中不出家難。彼明中品云雖
不能行作沙門。故云不明出家。長時始終者。 謂盡形出家者。就短時者。謂一日一夜也。是 知若據短時大本約義亦有。若論長時此經
約說亦無。此乃二經事同也。中品中生修因 中。疏云十戒者。釋經持沙彌戒也。金銀生像 者。南山云。胡漢二彰。謂胡言生像此翻金銀
也。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謂金則生 是黃色銀則可染似金。故云生像。若爾生像 此方之言何謂胡語邪。答謂五竺之北胡地
言音有涉漢者。故謂生像胡人重譯又却入 漢。故存胡音。中品下生修因中。經云孝養父 母行世仁慈。此凡夫善不能伏惑。豈預中輩。
疏前判位中輩人常別教十信。即圓五品。斯 由垂終善友廣說阿彌陀佛隨順本性取極樂 國。及談法藏稱理發願。行者聞已解悟大乘。
發迴向心求生淨土。經雖不云發迴向心。既 聞廣說豈不迴心。特是影略。臨終發心心猛 利故。能入別圓外凡初位。通伏頓伏。故令
世善當此品位。大師唯就大乘三位對於九 品。深有其致。生後利益中過一小劫成阿羅 漢。問到彼證小皆順本習。今此行人本習世
善。是人天因非聲聞行。至彼那得阿羅漢 邪。答孝養仁慈大小基址。何教不談。而其 阿含偏論此善以果驗因。是依三藏行孝順
等。雖行世善心在無常。既久標心無漏道 熟。故證小果。第十六下三品人造罪輕重值 緣得滅。為往生因。須知經意為易解故。以三
業等惡滅。為下三品因。迴向凡小為中三品 因。以大乘諸善為上三品因。此乃上下互相 顯映為觀法境。若稱實觀依義而說。大小善
惡逐迴向心隨滅罪力。淺深階位各論九品。 今之三人聞法稱佛。雖業障滅全未伏惑。位 在名字故屬下三。若滅罪心利入別圓外凡。
即中三品。能至內凡即上三品。闍王悔逆得 無根信。是其類也。下品上生經云雖不誹方 等經典者。此品不謗顯罪猶輕。至下一品云
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則謗經等一切惡業無 不造作。故言具也。圓頓教說罪無輕重悔則 皆滅。如仙預殺諸婆羅門。地獄三念知謗方
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國。下品中生經偷僧祇 物盜現前僧物者。所盜之物不出四種常住。 一常住常住。謂眾僧厨庫寺舍眾具。華果樹
林田園僕畜等。以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 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 本處。三者現前現前謂僧得之物。四十方現
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僧得罪。 若已羯磨望現前僧得罪。則屬第三現前現 前盜前二種。名偷僧祇物。盜後二種名現前
僧物。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無有 慚愧者。屏處為惡不。慚於天。顯露為惡不愧 於人。慚愧猶羞恥也。下品下生疏釋修因中
二。初稱無下明念佛滅罪。二引大論問答二。 初問云下約少時責。二是心下約猛心答。此 猛利心從二緣發。一值善友二為苦逼心怖
惡道耳聽佛名。是故牢強至誠稱念。既境勝 心猛故時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願力若此 二緣猛心不發。此人乃是合墮地獄也。二明
利益二。初疏科。二釋經二。初夫人悟道。經豁 然大悟逮無生忍者。以凡夫心聞十六觀。即 聞即修頓入圓住。蓋由了知依正應色即報
即法非縱非橫三一融妙。全心作佛全心是 佛。能所既忘思議泯絕。三德祕藏當念頓開。 是故名為豁然大悟。悟通觀行及相似位。是
故特云逮無生忍。顯此大悟的在分真。若十 六觀非妙宗者。豈令當機頓入圓位。經文結 益顯此觀門非偏非漸。信不可用事相銷文。
二明侍女發心。經文但云。發無上正等覺心。 是何位邪。經示夫人無生忽後。別云發心驗 非真發。淨名疏云。 菩 薩柔順忍方有發義。故
多約相似明發心位。名字觀行亦有發義。去 無生遠故下得論。大段第三流通分。金光明 疏云。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
今以澍當。聖教筌罤不壅於來世。是故此下 舉名舉益勸人修習。若不爾者。安令法水下 澍不壅。疏二初總別分科。二隨科解釋。今經
兩處流通觀道。初於王宮佛自囑勸。次迴靈 鷲阿難備述。初文自四。初列名教持二。初阿 難問二。初當何下問經名。疏云言義非一等
者。經文別示三種淨業十六妙觀。未審以何 而為總目二。初法下問持法。二如來答二。 初佛答前問。觀之一字心觀妙宗也。極樂三
聖實相圓體也。此從宗體而立此名。淨除業 障極至五逆。生諸佛前該於九品。此名從用 總此三義即是釋名。此四既圓即當教相。故
示二名五章意足。信今釋題冥符佛旨。二汝 當下答後問。無令忘失即是念心。念心能成 欲等四法。良以欲進巧慧一心。若其忘失皆
不成就。佛令不忘則具五法。受持之功於茲 盡矣。二舉益勸修三。初明生善滅惡二。初次 明下直明生見佛善。能見彌陀及二菩薩真
法之身。生善極也。以深比淺何善不生。二善 男下況顯滅生死罪。聞名是聞慧。憶念是修 慧。舉聞之劣況其修勝。行者應知前無忘失。
亦是憶念然屬方便。今之憶念乃是正修。名 同義異善須分別。二明身勝友勝二。初念佛 下喻白蓮明身勝。分陀利者此云白蓮華。涅
槃云。水生華中分陀利最為第一。顯修圓觀 超餘一切修道之人。即七方便也。二觀音下 類補處明友勝。二聖本修圓念佛定。今為補
處。行者今修亦是此定。位雖高下所修法同。 故可為友。其猶世人道術之交。豈分貴賤。三 當坐下明得果起行。事相解釋。菩提樹下坐
金剛臺。此處成佛名為道場。事本表理。今觀 本性彌陀覺體。此體即是所坐道場所生佛 家。理一義異名場名家。此理為場坐必得果。
此理為家生必起行。果即分果行即真修。此 觀本期分證之果無功用行。欲以病行及嬰 兒行度眾生故。修念佛觀求生淨土。生彼速
獲故云當坐。三結名下結名付囑。經好持者。 好即妙也。以不縱橫絕思議心。方能受持此 經章句。別文既妙。是故能持經之總名。上以
三一融妙釋者。意在於此此寄阿難囑今人 也。四歡喜下眾聞歡喜。言三義者。一遇人。二 聞法。三得果。文出大論義歸此經。人既是佛。
佛必具足四無礙智。謂法義詞及以樂說。說 觀佛法離於錯謬。故名清淨。今遇此人寧不 歡喜。法是觀法。一十六門曲盡其妙。能令凡
心入深三昧。離虛設故名為清淨。聞如是法 豈不歡喜。果即修觀剋獲之果。韋提希等聞 法即修登分真果。侍女諸天得相似果。目連
阿難同佛化機。或能增道莫測淺深。各以離 惑名為清淨。得如是果豈不歡喜。此三相由。 得果由法法由人說。彼眾歡喜具茲三義。我
於今日雖面不覩金容。而為妙智所被。又得 聞此微妙觀法。但未獲果。是故闕於第三喜 耳。二崛山流通二初耆山下佛步空還。前赴
請時從崛山沒。於王宮出。今步虛空還於崛 山。二俱神通前隱後顯者。前欲施化化法未 成。故但密往。今宣妙觀當機已益。欲使同遵
此法。是故現變彰灼而還。二次阿下阿難重 述。王宮機悟崛山未知。故遣重宣普令信受。 阿難所述即是佛言。是以文云聞佛所說皆 大歡喜。理合同前三義故喜。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7 冊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