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8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八十七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675b21] 第三具足優婆夷違逆 違逆自卑 善友依報表位謙卑
不可忍法 法忍內空以為無有 不成假而有所
老子以為以為 不成無二中道 二乘雖然不立名義
乳糜即世成道牧牛 所有乳糜前引約法上品寂滅忍 上品十忍品淨名香積
大同受食聖果淨名 香積維摩詰 舍利弗大聲仁者可食如來 大悲使
泥洹甘露 中有甘露
使 大悲然則大悲 大悲無限
不消涅槃 因為甘露涅槃 即食涅槃菩薩行品
淨名文殊世尊阿難所聞 未有為何佛言菩薩 身子我等毛孔
從來阿難淨名 維摩詰至此 勢力至于然後
阿難聲聞正位 正位然後正位 大乘發意 得無生忍得無生忍一生補處
然後譬如名曰 已然 如是滅除一切煩惱然後 色法云何斷惑
大悲不思議力所以輪王聖王離欲 四禪玉女如觀佛像不生欲心佛菩薩境界華手經菩薩
法性一切諸法現在諸事釋道不然有色法性斷惑觀智 煩惱斷惑
古德不知表法是以故云不過一生補處 之內有所一食不得
二階一生補處 無生菩薩正位外方 而今
淨名中食通理大悲甘露三德 涅槃涅槃經涅槃甘露
大悲起用眾生 五忍無法能忍 廣說利他大悲淨名
五忍不為 淺近第四明智居士行者退四住四住
三賢大類相似四住 疏食五果涅槃第二如來 純陀色力無礙辯辯才
由是無常 迴向第五法寶 無癡行者無遺 無癡四門
以為二種四門 法行二門 八門四門不同以為 一有入法界則是
有門有相非有 中有二空知法空寂即是空門 空門便非空 真智不空亦有亦空門
無妄 非有 無門有無
非有無門 雙非戲論雙非 但是有所
有無雙非非有 無門八門得意失意 第六普眼長者善現行者慧能
三諦般若現前無量無量知見知見 依法般若
悉知諸眾生便何故如來 諸眾生如來諸眾生 如來比智如是若爾 如來諸眾生便何故如來
悉知諸眾生如來悉知諸眾生如來肉眼是故知見 功德施論卷云何故知見
開顯一切智云何境界比智不能 諸相差別肉眼遠處不能智論
二十九十八不共法解脫無減問曰解脫知見何以答曰知言牢固即為
復次一切 知非知非見者無生智
識相應知知者世間正見 見者 是故知見 具足復次讀誦分別籌量
自身得證譬如耳聞 親自了了無疑解脫 如是差別瑜伽八十六知見
差別過去未來現見 現在
煩惱解脫 自相共相 尋求諸法尋求 諸法無分別影像
有分影像 影像無色影像 成實
第十九問曰正見正知 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 出世間世間有罪出世間
平等平等正智乃至問曰中說知者見者漏盡差別 諸位名為
有如深淺俱舍 二十六通明 法忍法智正見正知
非見 無生非見有漏見性 及第三句二字無漏有漏
有漏智者見道 決斷 非得未成決斷無生 見者無生智名為推度
二智推度 無漏通知推度 有漏見性有漏
見性身見 正見有漏 婆沙九十五分別智慧
三自性差別云何眼根五見世俗 學無學何故眼根名為 四事賢聖二世契經 現見 (云云)
何故名為 四事 決定決定 堅執堅固聖道
深入銳利深入 世俗正見善意識相見性名為見者有漏
無學見者無學正見見性 五見世俗正見 無學云何
識相無漏意識相應五識 染污無記 諸見應作四句
無漏非見五識相應 無生智五見世俗正見意識相應 有漏五見世俗正見
無生智有漏八智無學 正見無漏五見世俗正見 二種第三非見
所有所有三句 名為第四句義 繁文眷屬般若
般若實相般若二觀 證智文字般若能詮唯有 四境般若實相
境界六塵 境界眷屬般若同時心心 五城實相長者觀照無量
境界眷屬文字 十身案文 亦即菩提願如來十身相好 二戒意生身
萬行成菩提福德 法身成化 一總十身
第七厭足無著行者方便 事理不捨不受無著 十七歡喜 淨信信樂聞法三法
進趣所得悲智 雙流不生嚴飾不著 十一十二
使十三無住十四十五 見佛十六不捨佛智一總善財
疑心逆行 五言可知第八大光難得行者無障礙願力
二十八滿未見經論 眉間白毫梵音廣長舌 善生校量最勝三十不及毫相三十一不及烏瑟尼沙總合不及如來
梵音二十九白毫三十中一梵音長舌文義 第九不動優婆夷善法說法 修習一切法
初二所持五法 五事思惟如來福德智慧清淨 三昧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辯才無礙
五德便 不可壞心滅煩惱 取著無退 法門耐心眾生
迷惑一切受生 厭足求見諸佛無有休息 無知一切如來法雨 思惟一切佛法光明住持
一切諸佛法輪流通眾生法寶初二 福智第一摧伏智慧
佛教第三無退其所總持 第三一切法平等總持門第四
眾生及第受生神通 菩薩堅固受持行門五趣 大神通菩薩行第六
第七受法其三第五 三昧門以後辯才 無礙第四照明一切法辯才
可知所得五法 福德智慧之中 上來五法 五法優劣發心
堅固五果求佛智慧 三昧佛十力智慧 佛光即是總持總持
故云光明堅固受持行願 總結堅固第十遍行外道真實 二諦言行不虛真實
第四青蓮長者救護大悲 增上救護眾生大智無著眾生相悲智 迴向實際義通廣大
法界眾生界有事 可知 燒香火發萬行周遍 塗香淨水法身末香
金剛智無實 為生第二 習氣習氣成果 光淨
有為 病者白檀理即 所謂慈悲不淨觀安息
正見智慧不斷十善 生歡喜根器 煩惱蘭麝 有漏煩惱牛頭
有為 人天厭離有為無常憍逸無我忍辱不放逸
心念讚佛功德說淨解法 觀行受用真如無分別一切菩薩差別三賢十地
菩薩地淺深 人間 中有可知菩提
心下約法如來藏即是形相如來藏 本覺真心發心 善惡相攻波羅
善惡互相猶如 起信真如無明 發心厭求若一出現法雨
五心清淨得法喜樂安隱 方便展轉境界 純淨威德
如次五分法身 可知三王四兵騰空四心五欲聽法知見 第二船師
迴向不壞信種善根迴向 佛道高下新譯 第四安危 等於
壞相不可 不見故經云不見一法佛法不見一法
佛法金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正道不分三不 以為不見智慧以為非有 煩惱煩惱不見生死雜亂
涅槃寂靜生死涅槃 安危大小三乘一乘我所 三性高下 高等一一
三觀四者無所得方便一時 一切佛法略舉其二可知
無色識心劫數淺深 無色初二非想 萬劫即為晝夜
等身初禪漸深未有 識心心識有方便 修行無住 外境八風無住
生死無住 第三第五 淺深波濤遠近三水好惡
機關二水大小逆順其餘 如是總結可行 雖是總結第三無上
一切迴向等同三世一切 迴向迴向得勝釋名得法 諸佛不見美惡如是修學迴向
一切乃至不生 愛憎心得自在無諸過失廣大清淨歡喜 憂惱身心柔軟清涼第四一切處善友大願
善根一切無漏 淨名佛道品總持 無漏法覺意淨妙解脫智慧
浴池湛然滿淨華 云水總持中有 初地發心略釋三聚圓滿三地
無行無生行慧 般若現前遍照殊勝修習一切菩提分莊嚴得無 生忍三世間自在念念
九地無所得方便力 具足辯才一切法莊嚴十地 十度滿三祇智論 一切三昧譬如
百川大海有人 第四禪有人三昧 一切佛法一相無相無量無數不可
神足持戒不可 三昧第五無盡 迴向無盡功德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善友事理
楞伽無有涅槃即是大慧如來三性 三身明了世間
生滅十忍品圓成一切涅槃無有涅槃無有涅槃遠離若有若無牟尼
寂靜遠離名為今世後世 初一 圓成涅槃
色心一切法無得涅槃一切法本性如故涅槃斷常滅法證得涅槃云何
煩惱成佛 名為佛法煩惱佛性寂滅 四句覺如無有涅槃覺如 得佛混同一如
理則 涅槃第三無能 第四總結能所
空義同一兩句不生 二見圓成遠離見過 不著人法有無二障有無
涅槃則是 成見故云 一偈牟尼正觀世尊寂靜
一切法本來寂靜無有一法而是 不生無生無滅無可 無可二世 般涅槃佛種緣起
佛緣法華經前引 佛種無盡即是身法涅槃
涅槃二十三善男子煩惱 涅槃不生煩惱涅槃諸佛如來煩惱 涅槃所有智慧無礙 如來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佛性
如來身心智遍滿無量無邊阿僧祇 障礙虛空如如常住無有變易 實相以是如來畢竟涅槃 涅槃常住真實
涅槃第七隨順一切眾生善根善根等心諸眾生略釋略釋
在下文中釋文三業 歸向如下六通天眼遙觀天耳神足宿命
漏盡解脫攝受利樂如下由此觀自在
中有 輕重分成法華觀音 最初無盡意無盡意菩薩
有無千萬億眾生苦惱 菩薩一心觀世音菩薩即時 音聲解脫
三業自在經文 三業初一語業 觀世音菩薩
大火不能由是菩薩威神 (其一) 大水名號 (其二) 千萬億眾生金銀瑠璃硨磲碼碯
珊瑚琥珀真珠大海假使 船舫羅剎其中乃至 觀世音菩薩諸人 羅剎以是因緣觀世音
(其三) 有人臨當觀世音菩薩 () 二水不能三惡
惡鬼枷鎖怨賊解脫二身禮拜滿欲求便 福德智慧欲求便端正有相
意業存念三毒眾生 婬欲恭敬觀世音菩薩便離欲三業歸向
經略眾生 應時自在而今結成 觀音結成自在
第三 菩薩一切智者繁博三業歸依心眼
體性空無障礙一切 智圓觀察故經云清淨廣大智慧 悲觀瞻仰無垢清淨
普明世間皆是 一切三世間懸崖
世間無量眾生眾生世間觀佛會所 眾生常在一切諸如來即是觀察 覺世云自在案文就義自在
名言自在 有所自在能所 能所一切無不
歸向本事 彌陀念誦頂上 即是彌陀普門普門示現 無遺普門釋經行門普門
法華經觀音品目無遺 無遺天台智者慈悲弘誓
三修法門六神通七方便說法九成眾生十供養 諸佛十一下文
之中十一十一大聖 成正覺千手千眼陀羅尼經無量壽 無量壽當得作佛普光功德 山王法華經三十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云何娑婆 世界云何眾生說方便其事 無盡意國土眾生佛身
得度佛身說法辟支佛 聲聞身梵王五帝自在天王七大 自在天王八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
十一長者十二居士十三宰官十四婆羅門十五比丘十六比丘尼十七優婆塞十八 十九長者婦女二十居士婦女二十一
宰官婦女二十二婆羅門婦女二十三童男二十四童女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 二十八乾闥婆二十九阿修羅三十
三十一緊那羅三十二摩睺羅迦三十三 三十四非人三十五執金剛神如初 次第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
婦女說法故人三十二理實各各不同妙音長者 居士婦女宰官婦女婆羅門
婦女明知婦女妙音中有 輪王菩薩身地獄餓鬼畜生 救濟三十五 婦女妻女
三十九明知觀音大菩薩 略舉但是 說法三十五
說法如初明知二義怖畏十地論 若是下文一一十八 法華觀音
略明 妄取我見愛著惡名 善根大眾威德惡道 十八
惡道因為即是熱惱熱惱 熱惱大眾惡名三毒熱惱即是
迷惑迷惑熱惱 迷惑大眾繫縛 殺害黑暗遷移
惡趣黑暗三塗遷移惡道 愛別離怨憎惡道逼迫
大眾威德惡名憂悲 三業歸依三業解脫正念
無我我所第八正趣菩薩 真如善友善根迴向第九無著不為不為 作用自在解脫第十入法界無量
法界善根迴向法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七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