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8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五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662a26] 第二末會疏。今初夫圓滿教海下。此文有二。 先標。後故非頓下釋。前標有三對。今疏釋有 二。一出三對之由。二明該羅等義。今初。若
無頓證法界。豈顯此經圓妙。若無善財漸 進眾生如何趣入。若無本會佛為其主。何有 末會皆得成經。若無末會善財成益。豈顯
本會頓證之實。然此一對語出肇公維摩注 序。彼以不思議中以分本末云。此經所明 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 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
則以不二為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 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 室包乾象。不思議迹也。然幽關難辯聖應 不同。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
迹雖殊不思議一也。今但借其言不取其 義。自以二會為本末耳。非人無以證法者。 法無廢興弘之由人故。非法無以成人者。 不證性原豈名菩薩。故中論云。以法知有
人以人知有法。離法何有人離人何有 法。
[0662b16] 疏。故前明不異漸之頓下。第二明該羅 等義。三對為三。一明漸頓該羅。二互不異 即該羅義。其多門而眾人同契。即不異漸之
頓相也。上不壞多門入法身等。十種別故 即是漸義。眾人同契即是頓義。或一人證 多。或多人同證故即頓也。一人歷位即是漸
相。而圓修故不異頓也。二前即不異末之本 等者。本末交映也。雖卷而恒舒即不異末 之本相也。卷謂不離祇園。而恒舒者而羅身
雲於法界也。言雖舒而恒卷者。謂雖羅 形於法界。而未動足於祇園。是不異本之 末也。本末無礙下結第二門。三今託人進修 下釋人法融會也。語則不似前二但似
結成。今會意亦具矣。謂託人修進者。人融法 也。使大教弘通法成人也。言即斯本意 者。語則正結第三意。則通結上二成總 顯會意也。
[0662c03] 疏。二會數開合中二。先局。言 二諸乘人會者。即初至福城東會也。後若 約能所下明通。於中三。一標數。就第三
會開五十三成五十五。二雖人有五十四 下。次釋成上義。言五十四者。善財初遇文 殊從德雲至瞿波。有四十人寄於三賢十 聖。摩耶已下天主光等有十一人。已五十二
及彌勒普賢故五十四。舉此五十四者。乃 成會違。一向都望人五十四。兼比丘諸乘 二會則合有五十六會。若望善財並見 五十四人。即合自有五十四會。何以惟五
十三。故下釋云。文殊一人四會說故。故雖五 十四人有五十五會。若爾一人四會。即五十 四中加三成五十七。何言五十五。故次下
云。德生有德同一會故。又減其一遍友不 成會。又減其一人亦五十五。若取遍友 成一會故。善財有五十六兼前五十六。為 遍友不成主伴。但標五十五耳。疏是以唯
就能化下結成通義。疏若約主伴下開成 百一十。下有三釋。正義一人當兩故。故前 案定為五十五。從若約散說下三約教結 成。疏三會主多少。如上開合應自知之。
疏四定會名義者。謂無佛說而稱經會者。 以本統末故。言濫觴者濫泛也。觴杯也。 謂江出岷山。初出之源但可泛一杯而已。 所出雖少源在於此。故雖千里萬里而云
江出岷山。故雖散在諸方而云經會。疏若 爾下解妨可知。疏五二位統收者。別有三 聖圓融觀。大意此已盡矣。但普賢所信所證。
雖是一理而約生約佛位分染淨異。故分 之成二。疏又理開體用等者。此即三聖觀中 會歸經題。理開體用。即大方廣。大即體性
包含。方廣業用周遍。故智分因果。即佛華 嚴。佛是果智。華即因故。疏先以二門各自圓 融者。初融文殊信解智三。後依體起行下。
融普賢所信及行并所證三。疏是以文殊三 事下。總結上三。雖開兩段義有三重。一 二聖三事各自圓融。二二聖三事各對圓融。
三總融二聖。謂初三事既自圓融。次以三事 各對圓融故。其六法但成一味。而言文殊三 事融通隱隱者。信智圓融不壞相故。普賢
三事涉入重重者。以理融事。事不泯故。若 二不二成毘盧遮那。則文殊是華嚴。普賢是 大方廣。冥合為佛。為佛已竟無二味故。故
前本會下引文證成。非情見故。疏六分五 相有三。初雙標。二二皆下雙會。三具依下正 釋。疏照前行等唯一圓智者。行即寄位修行
等取次二。四其後四相下。此立別理則不 壞。依五相中三。一總為寄位修行。二今 從下且為五相却歸前釋。三此五下別義料 揀。言五行者一歷位上昇故云高行。二同
入一實故為大行。三具上高大成補處因 故名勝行。四般若絕相故稱為深。五一一 稱性故云廣也。疏不出二十類者。此二十 類攝五十四人菩薩攝五。一文殊。二觀自
在。三正趣。四彌勒。五普賢。二比丘攝五。一 德雲。二海雲。三善住。四海幢。五善見。三尼 唯一。即師子嚬申。四優婆塞唯一。即明智
居士。五優婆夷攝五。一休捨。二具足。三不 動。四婆須蜜。五賢聖。六童男攝三。一自在 主。二善知眾藝。三德生。七童女攝二。一慈
行。二有德。八天唯一。即大天是。九天女亦 一。即天主光。十外道亦一。即是遍行。十一婆 羅門攝二。一勝熱。二最寂靜。十二長者攝
九。一解脫。二法寶髻。三普眼。四優鉢羅華。 五無上勝。六鞞瑟胝羅。七堅固解脫。八妙月。 九無勝軍。十三先生唯一。即遍友。十四醫人
亦一。即彌伽。十五船師即婆施羅。十六國 王攝二。一無厭足。二大光。十七仙人唯一。 謂毘目瞿沙。十八佛母唯摩耶夫人。十九佛
妃唯瞿波。二十諸神攝其十。一安住地神。二 婆珊婆演底夜神。三普德淨光夜神。四喜目 觀察夜神。五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六寂靜音
海夜神。七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八開 敷一切樹華夜神。九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 生夜神。十嵐毘尼林神。即圓滿光故。二十類
攝五十四。疏四約相辯異不出菩薩五生 者。即瑜伽四十八品中辨。一息苦生亦名除 災。如為大魚等即飢世救苦海中救苦等。 二隨類者隨一切類故。三勝生。亦名大勢
生。謂形色族姓富貴等。四增上生。從初地 至十地。為諸王等。五最後生。即最後身菩 薩。今小不同者意將彼義攝此友故。攝論
第六明勝生亦名最勝生。謂諸世間安樂生 處。應知此是說法功德。疏通即前四各具五 生者。向就第四約相有五。今通於前果因 及義亦各具五耳。疏於中菩薩有六者。
即二十類中就最後而辨異也。等取文殊 及普賢也。疏三現相者。如大天等。四表義 者。如山表位如海表悲等。疏叉前依佛法
界流等者。約表說法也。疏比丘義如常者。 古有五義。一曰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 二言乞士。下從居士乞食以資身。上從諸
佛乞法以練神故。三名淨戒。持戒漸入僧 數應持戒故。四云淨命。既受戒已所起三 業以無貪故。不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
惡。漸依聖道滅煩惱故。新云苾芻。苾芻草 名具五德故。疏於我無我得不二解等者。即 釋經諸世間主雨供具雲等。以主即自在義。
既我無我不二方為自在。此即淨名迦旃延 章。五非常義前三地已引。即於我無我而不 二。是無我義。無我法中有真我故。二約表
者。諸佛顯揚皆依般若等者。文殊表般若。 若無般若不能說故。已是一義。究竟下又 表所說。雖復千差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故。
放光還入智頂。後句即法華意。疏若無愛見 而修則無疲矣。即淨名問疾品意。前文已引。 疏一眼具斯四用故稱無礙者。正是上第三
義也。第六十二經疏表順福分善者。十信 為順福分善。三賢為順解脫分善。所修善根 順趣解脫故。四加行位名順決擇分善。順
趣真實決擇分故。決擇即是道義。如十地。 今表十信故是順福。疏不別演說故非別 會者。以刊定記開此諸乘人會為兩會。謂 三攝諸龍會。四攝諸乘人會。故今遮其謬
釋。自下第三攝善財會。疏唯初信內有三會 者。問此攝善財何以籠前二會。答以通末 會為五相故。故初二會是十信收。而善財
中自具五相。最初信位義兼前二故。就此 序。疏三示方不同此段有四。一總辨類殊。 二別釋南義。三對類料揀。四敘昔順違。今
初即總收諸友以為三類。言地前多在南 者。以正趣一人從東方來不言南故。言地 內無方者。從婆珊婆下有十善友皆無南 故。言地後兼二者。瞿波指於摩耶。但云此
世界中有佛母即不云南。摩耶指天主光。 云此世界三十三天。天主光指遍友。言迦 毘羅城有童子師。遍友指眾藝。云此有童
子。眾藝指賢聖。云此摩竭提國有優婆夷。 此上五會皆無南也。賢聖指堅固解脫長 者。即云南方有城名為沃田彼有長者。堅 固指妙月。但云即此城中有一長者。妙月
指無勝軍。即云於此南方有城名為出生 彼有長者。無勝軍指最寂靜。亦云於此城 南方有一聚落名之為法彼有婆羅門。 最寂靜指德生有德。亦云於此南方有城
名妙意華門。德生指於慈氏。亦云於此南 方有國名海岸。文殊普賢二俱無方地。後 三相有十三會。五會有南八會無南故云 兼二。疏然南方者下第二別釋南義。疏南
方之明萬物相見者。即周易說卦中義。易曰。 離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 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於此也。疏
北主於陰顯是滅義者。亦周易意說。卦 云。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坎也。萬物之所 歸也。世尊金棺下引內教證義。如前引 餘可知。疏此五義中下第三對類料揀。對
前三類亦可思之。疏有人唯取下四敘昔順 違。即苑公意於中三。一敘其所立故。彼疏 序云。善財詢友表隨順以南行。二非前下 敘其破古。謂正明之義既出周易故是此
方耳。三寧知西域下今疏破之。此有二意。 一則正斥其破。既未尋西域內外典誥。安 知西方無正明義。亦如今人相承。皆云此
方立於四時。西方但明三際。及見西域記。 彼亦立其四時。但以正月十六為春首耳。 是以未能周覽無信凡情。二況通方下為 其立理。小乘教說。雖非我所制例於餘
方所不應行者。亦不應行名曰隨方毘 尼。況於大乘。況華嚴通方之說。一說一切 說隨類隨方一時普應。何但義求。疏無此二 緣不歎者。略者如休捨優婆夷及天主光後
諸善知識。疏婆須達者以此文中復有須 達長者。故釋此一揀異初會精舍之主。疏 財多屬依者。亦有法財故云多也。疏今初 由已發心故下疏文有三。一總出說因也。
二此菩提心下問。三古有多釋下釋。於中 四。一敘其上古。二有云古不足依下敘其 下古。破昔自立。三然此師下破其下古。 有二意。一縱破顯不異昔。下古即刊定
記也。二又以此文為證下。奪破顯其引證 難憑。以違餘文故。四賢者云下敘其中 古。以為正義。於中亦四。一正敘昔義。二 若爾下敘昔成立。於上三生之中揩定。今
解行生為是何位故先自問。從謂以在信 下自答。三此之一解下疏辯順違。於中先 正許順理。後但更有下疏正其釋。以向古 釋復似違前故。謂前定三生今生但是解
行而非證入。及至後釋即言寄地。即是地 位豈非證耶。故今正之。一時頓具即是第 三證入生故。亦成漸頓得交徹故。四地獄
天子下。疏引經文證成正義。結彈刊定。於 中又二。一正證。二何以善財下彈昔。於中 三。一正彈其釋。二又定初地下審定其釋。
三無得管見下結其有違。疏餘皆所起之 惑者。上來初釋第一句。愚迷下釋第五句。 魔王下釋第七句。童蒙下釋第八句。今餘即
二。三四六句。然三界下釋第二三句。略不 釋四六二句。四望於五。五是發業之本。四 是潤業之愛。六通發潤。即六地中無明所覆
愛水為潤。我慢溉灌生名色芽也。言苦集 者。初三及八即是苦果。餘五皆集略無有 業含在魔王及後二偈行邪之中。疏失正行 邪者。由前無明而起行故。又前三句即起
業之惑。亦業俱之惑。第四句即所起之業。 後偈初句即覆業煩惱。由於前二迷我我 所。以我對所而生三惑。一於未得處而 生諂誑。二於不可得處而生於嫉。三於已
得處便生慳憍。後之三過。在覆業中疑惑 弊眼。即正能造業。疑於有果無果。不見未 來故造惡業。不見現苦故造善業。故下 三惡即惡業果。諸趣即通善業。疏馳驟三
界者。書云。堯舜安車夏殷步驟。言其道不 及前。今以一乘為安車。安車牛車尚異二 乘羊鹿。豈況三界步驟。
[0665a04] 疏。初四頌求悲智定 攝利他乘者。總相釋也。初偈是悲二是智三 定四即四攝然下四段皆明乘義。今當別配。
初偈有五。一願行相扶如輪致遠。二一切佛 法皆依大悲。猶如眾輻以湊一轂。三信心 不退如軸居心。四堅忍不動如鎋貫定。五
諸功德寶而為莊校。即通五度。末句結求可 知。第二偈三義。一總持攝法如箱攝物。二 慈愍覆蔭如張幰蓋。三四辯演法如鳴鑾
鈴。第三偈三義。一梵行嚴潔如淨茵蓐。二三 昧適神如侍婇女。三法音警物如擊鼓聲。 第四偈三義。一四攝益物無盡如藏。二功德 圓淨如寶莊嚴三牛有 覊
鞅離過引車。人 有慚愧拒惡崇善。
[0665a17] 疏。次三求十度自行乘 者。初偈四度。一施為行首如輪為車本。二 戒能妨非諸行皆淨故如塗香。三內忍貪
嗔外忍違順。則萬行端嚴也。四精進堅牢 策萬行故。次偈三度。一禪能攝散如箱持 物。亦能空心如四周箱中空為用。二三二 度共為軛者。般若觀空方便涉有。有方便
慧解。有慧方便解。此二相資共成一觀。猶 如一軛二頭交徹可以引行故。於餘處名 為父母。具上三度調伏不退。後偈三度。一
願令行滿故喻於輪。然初施輪是行之首。 此之願輪以導於行故有二輪。慈氏云。如 龍布密雲必當霔大雨。菩薩發大願決定 修諸行。行願相扶故有二輪。二即力度。力
有二種。一思擇力故有總持。二修習力故 有堅固。如車堅固能持是有力義。三智度 決斷無行不成。如有巧智令車成就。故云 閉門作車出門合轍。疏次四求二利滅障
乘者。初偈三義。一普賢之行周匝莊嚴一乘 之體。二悲不傷物故云徐轉。三上二無緣。 故所向無怯。不畏眾生難化萬行難修故。
次偈三義。一般若證理。如金剛堅。斷迷理 惑如金剛利。二方便善巧依根本成。猶如 幻化斷迷事惑如車之巧。三具斯二道二 障皆亡。云一切無礙。次偈即無緣慈與樂
即慈普被。稱廣大無緣故淨。如車中虛則 無不載。故如虛空等法界也。後偈斷三 雜染降魔制外。皆取二輪摧壞之義。疏後 四求運載廣大乘者。初偈取車備體莊嚴義。
二取中虛普益義。三取安穩速疾義。四取 不動普益義。疏上四三賢等配文甚顯。疏 法無人弘雖慧莫了。即暗用上經須彌頂上 偈讚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
人說雖慧莫能了。
[0665b21] 疏。涅槃二十者。此是闍 王尋路而來如來遙歎。經云。爾時佛告諸大 眾言。一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
因緣者莫若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若不 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 獄。是故近因莫若善友疏乃至廣說以為
全分者。即涅槃二十六。說第四功德謂親近 善友。廣引舍利弗等。非是眾生真善知識。 我是眾生真善知識。廣引昔事見佛成益。
最後云。常修惡業以見我故即便捨離。如 闡提比丘因見我故。寧捨身命不毀禁 戒。如草繫比丘。以是義故阿難比丘說半梵 行名善知識。我言不爾。具足梵行乃名善
知識。是故菩薩修大涅槃。具足第四親近善 知識。釋曰。此言順於西域。若順此方。應言 善知識是半梵行。我言不爾。善知識是全梵
行故。疏義引耳。疏文有二勢下。疏文有二。一 對前料揀。二就此諸句下隨文別釋。於中 先釋總句。後餘九下釋別句。於中三。初橫
釋次竪釋。後雙結。疏則攝眾魔為侍者。即淨 名問疾品。文殊問言。此室何以空無侍者。廣 答空竟云。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
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 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 薩於諸見而不動。釋曰。此中但用攝魔耳。
言不溺實際之海者。對於小乘已見七地。 疏大聖此中下。總顯文意。疏人能行此是人 善友者。然賢首有三義。一者人善知識。二
者法善知識。三者合辯。疏上列五即皆是人 故。結云人能行此即人善友。二法善友彼 有六位。一人天法。二小乘法後四即四教法。
故今疏通云教理行果皆善友也。三合辯 者彼亦有六。謂於上六法各說一門而授 機故。疏意不存第三。第三不異初門故。疏 設有實過尚取法亡非者故。什公常說偈云。
譬如淤泥中而生青蓮華。智者取蓮華勿 觀於淤泥。即其事也。疏況權實多端生熟 難測者。亦涅槃第六經四依品云。如菴羅果 生熟難知。謂內懷腐爛外現律儀此為外
熟內生。內具深法。外示毀禁之相。為內熟 外生。是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又說有迦 羅迦果。鎮頭迦果。二果相似。迦羅迦果則惡
藥人。鎮頭迦果則好益人。喻善友惡友外相 相似故難知也。其權實多端通於諸經。此 經須婆勝熱無厭等逆行此為權示。豈得 為非故難測也。詩云採葑採菲無以下
體。是以大賢。縮德露疵舍光匿曜不 可知也。疏然此德義就事就表通皆具之 者。就事即約德雲身上。就表即約初住法 門。亦具定等四義。疏善財求法不懈等者。
即暗用淨名第三菩薩行品如來為眾香菩 薩說法中不盡有為之義。經云。何謂不盡 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 智心而不廢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
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 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迴向。 求法不懈說法無悋等。今但要二句耳。疏 闍王之遇耆域者已如向引。淨藏之化妙
嚴。即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淨藏淨眼為 王現變。王乃發心詣佛得益。王自述云。 世尊。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今得
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疏謂令不 觀種姓者。即菩薩戒不得觀法師種姓。經云 若佛子。初始發心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
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 福饒財七寶。以自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 師經律。其解法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諸
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無不盡解。而 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 先學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疏不恥
下問。即論語云。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不 恥下問。疏寧可少聞便證入故者。暗用涅 槃高貴德王菩薩品。彼文具足云。寧願少
聞多解義理。不願多聞而於義不了。大文 第二古德科判從一至十者。初總為一。謂 各一位故。二依遠公分之為二。初親近善
友。後告示下聽聞正法。其繫念思惟及如說 修行並在文中。就初近善友於中有四。一 聞善友。二求善友。三見善友。四請問法要。
就初聞善友中亦四。一列國名是通處。二 山等是別處。三善友名。四教往詣。二求善友 於中有三。初聞心喜。二禮足辭去。三漸行
訪友。三見善友中二。先往見。後設禮退住。 四請問中三。一白已發心明已有機。二 而未知等正問行法。三我聞等歎德請說。
近善友竟。二聞正法於中有二。先歎發心。 後正為說法。說法中二。初說證量法門。後 仰推等說教量法門。此上科文諸位多同少 有不同者。三辯法師分為三分具如疏
文。就中有人云別說有三。一約人。二約法。 三合辯。初約人者。初聞名等為方便。二 正見人為法界。三問法等彰其勝德。二就
法中三者。一言教為方便。二智眼所得 為法界。三通明業用以顯其德。三人法合 辯亦具三法。初聞名至處為方便。次見人 得法為法界。後說往因及推勝等以顯其
德。釋曰。雖有此三辨公本科但是後合耳。 四衍法師等分為四量。一聞名等是教量。二 依教尋求是信量。三見彼依正是比量。四
聞彼所說是現量。此四即是聞思修證也。 更有開為五。於上第四現量之中。開出自 分勝進二位。餘同前辯。更有分五亦如疏 辯。六依意法師等分作六分。一明求詣心
行。二明見敬諮問。三讚說已知以授善 財。四說已未知。五更示知者勸令往詣。 六辭退奉行。若依五臺論亦作此釋。或有 一師分之為七。於前六中第二內先致
敬。後諮問法要。八或分為八。於前七中 第三之內。先讚發心。後說已法。九或分為 九。於上八中第五段內。先示已勸往。後教
問歎德。十或分為十。於上九中第六段內。 先致敬。後辭去。上十種科中。前五約位科。 後五約會科。文並通在今疏。從其要當存
其三釋。取六釋文而名小異者。隨穩便故 將抄中六對疏。自知就疏六中前之四段。 各可為二。一中二者初念前友教。二趣求
後友。二中二者先見敬。後諮問。三中二者先 稱讚。後授法。四中二者先謙己知一。後推 勝知多。下別科多然。後二不開還成十段
以表無盡。疏今此正明初發心住者。如入 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為住。疏若 善財略友云何領者。初謂經家之略及觀 新譯普賢行願品梵本亦具。乃是譯人略耳。
疏後所謂下。別牒前問者向者善財若不具 問。此云何牒故疏前云友云何領。疏亦即為 滿者。上釋由了為無為非一非異方能當 滿。今意云了非一異即已窮究故。故為即
滿。疏今由勝解於境忍可者。謂唯識解信 云。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前已 頻引今離用此言耳。疏文殊般若明一行三 昧等者。然文殊有文殊問及文殊說經。今
之所用即大般若中曼殊室利分。總收彼二 經皆入大部故。又彼意云欲入一行三昧。 先親近解般若者。聽聞諮受然後能入。言
一行者。一法界行亦無一故。又云。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不動法界。疏以本解性聞熏之 力者。淨行品已說十信滿心入此初住。由信
滿故明決定住菩提心。三心之中解心增故 即是住體。言開發者發心有二。一者發起 通於十信。二者開發在於初住亦如前釋。
又高齊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云。四字教詔。謂 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兩字不離於身 口。彼論云。往生淨土要須有信。信千即千
生。信萬即萬生。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 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名。身恒常 敬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暫住閻浮 之法。此策初心最為要也。疏以如為佛則
無境非如者。大品法尚答常啼云。諸法如 即是佛。金剛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既以如 為佛一切法皆如也。何法非佛耶。疏又若報
下。然修念佛三昧多約漸修。謂先為化身 觀。次報。後法。今則一時耳。疏諸蓋諸取者蓋 即五蓋取。謂二取故上經云。不見十力空如
幻雖見非見。如盲覩分別取相不見佛。 究竟離著乃能見故。疏最初善友先明念 佛法門下。此明次第上問也。五十五友法門 不同而初說者何耶。從以是下答其先說之
意。略有二意在文可知。若更進論有其十 義。一如疏引智論。二依佛方能成勝行 故。三功高易進以獎物故。四觀通淺深能 遍攝故。五消滅重障為勝緣故。六雙兼人
法易加護故。七十地菩薩皆念佛故。八三 寶吉祥經初說故。初此念佛海雲聽法。善住 依僧為次第故。九即心即佛為一境故。十 為表初住緣佛發心樂供養故。第十即疏
中第二意也。疏今初無邊智慧下。然其推勝 略有二意。一通指諸菩薩行。如今總中但 云菩薩無邊智慧等。二就其一門但知少
分。如下別說二十一門。我唯得一等下。諸 善友多約後義。疏釋此總乃含二義一即 下。諸門是別就一門知少分意。二及所不 說即有通該諸德之意。疏二別中有二十一
門下。疏文分五。一總釋文意。二古德下敘 古釋。三剋實下辯順違。四又此諸門下別 釋由致。五然其念佛下開章別釋。於中三。
一標所念二且寄下約三身以辨。三若約 十身下約十身釋。二中有三。一明所念差 別。二會釋經文。三以能念收束。今初可知。
疏今此二十一門下。第二會釋經文。中三。初 標。二智光下別會並可知。三然上就所念下 結成。疏然約能念下第三約能念收束。然古
人已有五門云。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二觀像 滅罪念佛門。三攝境唯心念佛門。四心境無 礙念佛門。五緣起圓通念佛門。此之五門初
二名扃。又但稱名亦闕念義。第五一門名 則盡善及其釋義。但事理無礙故今改之。 故初一門兼攝前二。此中第五方是性起圓 通事事無礙義故。疏若約十身下即第三別
約十身。言各二門者。初二即願身初門願 生兜率天宮。後門願周法界。三四二門即 智身。前門十力智。後門了法智。五六二門即
法身。前門法普周一切等無差別。後門體 不可見不妨大用。七八二門即力持身前門 持令多劫。後門持令常見。九十二門意生
身。前門隨意生剎。後門隨意生世。十一二 兩門化身。前門化周諸境。後門化故示滅。 十三四二門即威勢身。前門無住。後門普周。
皆威勢故。十五六二門即菩提身。前門一毛 多佛成菩提。後門一念遍剎成菩提。十七 八二門福德身。前門放光演法。後門隨樂現
形。十九二十二門。即相好莊嚴身。前門應化 相好。後門華藏剎中相好。第二十一門該於 十身。故等空法界。亦與離世間十佛相當
並如前會。第二海雲寄治地住。謂常隨空 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治心地 故。疏初依教正觀下。疏文分二。先顯意。後
釋文。前中二。先對文釋。後對前釋。前中有 二。皆外典中意。一論語云。溫故而知新可 以為師矣。二又前即學下。亦論語云。學而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怠謂疲怠。罔謂罔 然無所得也。今並反上。故學而能思。思而 能學。疏然思前下。第二對前釋。即涅槃經
意。於中有二。先正立理義合屬前。以涅 槃四事是涅槃近因。謂一親近善友。二聽聞 正法。三繫念思惟。四如說修行。故知後二即
屬前二。此即遠公分為二意也。疏今以前義 下。第二明今疏將後二屬後會意。謂思修 二門即前會之義。今為後會進趣故。故依
教趣求。言後義屬前友指來者。即是前會 指示後友。後友依正等合屬後會。由前友 指來故屬前會名為鉤鎖。所指是主能指 是伴。又思修屬前此約位判。今從會判。故
屬後也。疏又此十心多同治地自分十心恐 繁不會者。彼十心者。所謂利益心。大悲心。安 樂心。安住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同己
心。師心。導師心。今此一即大悲。二即利益。 三即安樂四安住心。離惡法住善法故。五 即憐愍。六即守護。令離礙故。七即同己。遍
法界故。八即攝受。法界虛空皆往攝故。九即 師心。見諸佛故。十即導師心。入種智故。 疏次前念佛下生起次第。疏一紀已周者十。
二年為一紀故。周十二辰故。過十千劫者 十信滿十千劫入正定故。十二住者已見 十住品。疏智海十義如十地說者。海有十德。
表十地故。言今是悲海者故。此十德與十 地小異。取稱法故。即前十種悲心一即利 益心。利益寬廣故。二即大悲心。大悲甚深無
能測故。三即安樂心。始於世樂種種與故。 四即安住心。謂惡行眾生令住善行故。即 是眾寶。五憐愍心。悉包納故。六攝受心。種種
外道攝令正信。如水多色同在海故。七守 護心。已發心者皆守護故。是為無量眾生依 住。八同己心。謂攝菩提大願。眾生如己身
有為大身故。九即師心。謂於大乘道。習進 趣者推之如師。師必諮受大法雨故。十 導師心。謂具功德者敬之如佛。故湛無增 減。以斯十悲對斯十喻有如符契。故上
歎十心即是法說。今此海喻喻前十心彌 復相當。疏二忘詮求旨為見佛親因者。此中 唯有四句。一廣二多三深四勝。初二即前第
一開出。三即第二。四即第六。一海眾色故為 殊特。餘六句不出深廣故但舉四。又餘 之六句餘處容有。故牒此四顯其奇特。問 既歎奇特何名忘詮。離前十相更求過
此。即忘詮求旨意也。由此忘求故得見佛。 疏以深觀心法海等者。法海即是悲海。而法 名通對上自心觀心。即心華開敷觀大悲
法。即二利行發。疏普詮諸法故者。此有三 義。此一約深。二普詮諸法約廣。上二直就 所詮三即從益立稱。既一法中見一切法。
則其一眼見十眼境。所見之中已有能見。能 見之中有所見矣。以一法中有一切故。廣 如毘盧遮那品。疏先總顯所持法多者。即 海墨書而不竭。然入大乘論引此經文
云。是海幢下。說法門全同於此喻相小異。云 大海水盡以磨墨。積大紙聚猶如須彌山。 四天下草木持以為筆。三千世界水陸眾生
悉為法師。於一剎那頃所受法門猶不能 盡。此約書文不盡。彼約領多不盡。疏旋轉 者。如下彌伽。然此十句文並可知。亦即治
地中勝進十法。謂誦習多聞虛閑寂靜等。但 有開合可以意得。疏具斯四義名無上寶。 存以梵音者。以具梵音經題云楞伽阿跋多
羅寶經。阿之言無。跋多羅云上寶。即此方之 言。又多羅亦是寶義則譯人雙存。楞伽正是 難往之義。上之四義前二。即無上寶。後二明
於難往高顯。伽王之所居。故即得通者不 難往故。疏表此住中觀一切法如虛空無 處所故者。彼具云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
法。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二一切法苦。三空。 四無我。五無作。六無味。七不如名。八無處 所。九離分別。十無堅實。釋曰。皆有一切法
言。今但舉三八二句以順住空。然餘八亦 是空義。第三善住寄修行住。謂巧觀空有 增修正行故。疏顯此住中善觀眾生等十 種界故者。彼經云。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
法。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法界世界。觀察地 界水界火界風界。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是。 疏今初有十二句。初一他心等者。且順文
配。若約開合取之即具十通。一他心。二三 皆宿住以歿生言故。疏云兼於三明十通 知過去歿生亦宿住故。四即未來際劫智通。
五即天眼。六合二通言語即分別一切眾生 言音智通。音聲即天耳通同一天耳開出故 今合之。七八九三皆一切法智通。七斷疑智。
八知根智。九知時智。十及十一並一切法滅 盡智通。前句剎那盡。後句長時流轉盡。十二 神足即無體性。及無量色身通。亦俱神境開
出故。故此文中通十通義。疏百二十剎那等 者。此廣俱舍頌文。頌云。百二十剎那。為怛 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
夜等。疏亦有處說晝初分時等者。智論等 文。彌勒下生經亦說。謂釋迦修難行苦行 得成菩提。彌勒修安樂行而得菩提。謂晝 夜三時禮拜懺悔等。謂日初分時日中分時
日後分時。夜初分時夜中分時夜後分時。合 為六時是也。黑分白分即西域分黑白。 黑前白後故。正月十六為正朝一時即二月。 二月為一時。四時亦同此方春夏秋冬等
者。等取三際並如偈讚品。即西域記第二 言仁王九百生滅等者即第二經。疏言十八 變即是瑜伽三十七文。頌云。振動及熾然。流
布并示現。轉變及往來。卷舒眾像入。十同 類往趣。隱顯作自在。制他施辯才憶念及 安樂。放大光明等。轉餘有情物。令成餘
物故。名能變神通。謂一振動。二熾然。三流 布。亦名遍滿。四示現。亦名顯示。五轉變。六 往來。七卷。八舒。九一切色像入身。十所往
同類。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 伏他神通。十五施他辯才。十六施他憶念。 十七施他安樂。十八放大光明。此十八名
轉變。後三句明能變。今文辯相義並可知。 疏非戒不能治心地故者。上約此中法門 釋。此句約表位釋。然德雲是定。海雲是慧。
此中明戒顯三學為初故。疏有二十句下。 案文解釋在相可知。此二十戒亦即第十 迴向。二十梵行。但彼約自能清淨方能益 他故。先護重首明不破不缺等行。此彰菩
薩本為利他。故先明大悲後顯無垢。名或 小異。今當略會。一大悲戒。即彼第二十無 恚梵行。恚是悲障有悲故無。二波羅蜜戒。
即第十一。三世諸佛所行梵行行佛之道 故。三大乘戒。即第十七。無比梵行餘乘無對 故。四菩薩道相應戒。即第十八。無動梵行不
動二利故。五無障礙戒即十三。無著梵行 由見真如成聖道故。故無障礙。六不退墮 戒。即第十五。無滅梵行順理而持。常不退
滅故。七不捨菩提心戒。即第十六。安住梵行 心常詣理故。八常以佛法為所緣戒。即十四 無諍梵行。事理具足無非佛法何所諍哉。
則常緣佛法性矣。九於一切智常作意戒。即 第七諸佛所讚梵行。稱理持戒動契聖心。 是緣佛智佛何不讚。十如虛空戒即第九無
所得梵行。不得能所自在持故。十一一切 世間無所依戒。即第八無所依梵行。不依現 世名聞利養。不求當世人天果故。十二無
失戒。即第五無失梵行。定心持戒吉羅不犯 故。十三無損戒。即第六無能蔽梵行。鵝珠草 繫。不能蔽之令有損故。亦不損他。十四
無缺戒。即第十二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 無殘缺故。十五無雜戒。即第三不雜梵行。 不念破戒種種因緣。聞環釧聲亦不染故。
十六無濁戒。即第十九無亂梵行。定共相應 故無濁亂。十七無悔戒。即第十二無礙梵行。 犯罪追悔是障礙故。十八清淨戒。即第十增
益菩薩清淨道梵行。不同小乘唯事淨故。 十九離塵戒。即第四無點梵行。不犯墮罪 無塵點故。二十離垢戒。即第一不破梵行若 犯四重十重。猶如破器無所復用最垢重
故。若依上釋即為憑據。亦同智論十戒如 迴向品會。疏達里鼻茶。新譯為達羅比吒。唐 言持富饒。亦順生貴之義。疏以三世聖教
法雲雨一切故者。約表位說。即彼經云。此 菩薩應勸學十法。所謂了知過去未來現在 一切佛法。二修習三圓滿各三為九。十了知
一切諸佛平等是也。第四彌伽疏寄生貴住 者。生佛法家種性尊貴故。疏今初所以師禮 資下。徵釋所以上徵問。後以菩提下答。先
正釋以敬法重人故。二故法界下引證。一 引論。二又發心畢竟下引經。即涅槃三十 七至迦葉讚佛。前來已引今當更引。具云發
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 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 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
是故得名最無上。今略引三句耳。上引他 經。若當經中其文繁博。下慈氏中。發心功德 品上下。善友亦廣稱讚。疏況未說不別立禮
之所以。言不乖重法者。以師禮資義似自 輕。昇座方說不乖重法。言重法者。涅槃第 六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
禮拜。猶如事火婆羅門等。如第二天奉事 帝釋。佛言我於經中覆相說。是不為學聲 聞人。但為菩薩。釋曰。由後義故。故下通
難。云為僧敬俗事不便故。即約聲聞不輕 佛法。若是菩薩常不輕。是四眾皆禮故為 重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