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8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八十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623b06] 疏。始本無二絕二礙者。此有二意。一則眾生 本有佛智。是則本覺不礙始覺。如是而證 名無礙智。二者斷障顯了則無煩惱所知二 礙。
[0623b09] 疏。合出經益物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釋 文。後然如來藏經等下引例釋者。言九喻 者。如來藏經具有九喻。一二不同餘經。或
有一二三四。多少不定故致等言。言如來 藏經者。即如來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成佛 十年後方說之與大比丘百千人菩薩六十 恒河沙云云。爾時世尊於栴檀重閣正坐
三昧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其 數無量。色香具足而未開敷。一切華內皆有 化佛。上昇虛空彌覆世界。猶如寶帳。一
一蓮華放無量光。一切蓮華同時舒榮。佛神 力故。須臾之間皆悉萎變。其諸華內一切化 佛結跏趺坐。各放無數百千光明。於時此 剎莊嚴殊特一切大眾歡喜踊躍
(云云) 金剛慧菩 薩問佛下。為答云。我以佛眼觀一切眾 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 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
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 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一譬如 天眼之人觀未敷華。見諸華內有如來身 結跏趺坐。除其萎華便得顯現。如是善男
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 法。滅除煩惱顯現佛性。善男子。諸佛法爾。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
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 說法。除滅塵勞成一切智 (云云) 每喻之後 皆有偈文。二復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巖
樹中。無數群蜂圍遶守護。時有一人巧智方 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近 遠。下取意合。蜜喻如來藏。蜂喻煩惱。人喻
如來。除蜂喻說法除煩惱。三復次善男子。 譬如粳糧。未離皮糩貧愚輕賤謂為可棄 除蕩既精當為御用。合云。糠喻煩惱。米喻 如來知見說法除煩惱淨一切智。於諸世
間為最正覺。四復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墮 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而 莫能知。有天眼者語眾人言此不淨中有
真金寶。汝可出之隨意受用。法合例知。五 復次善男子。譬如貧家有珍寶藏。珍寶藏 不能言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無語者。
不能開發此珍寶藏。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大法寶藏在其身內。 不聞不知耽惑五欲。流轉生死受苦無量。
是故諸佛出興于世。為開身內如來法藏。無 礙辯才為大施主。六復次善男子。譬如菴羅 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善男子。 我以佛眼觀諸眾生。如來寶藏在無明
[穀-禾+卵] 內。猶如果種在於核內。善男子。彼如來藏 清淨無極。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為如來應 正等覺。七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
像行詣他國。經遊險路懼遭劫奪。裹以 弊物令無識者。此人於道忽便命終。於是 金像棄捐曠野。行人躡跡咸謂不淨。得天 眼者見弊物中有真金像。即為出之一切
禮敬。合有如來微妙寶藏。八復次善男子。 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 當為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歷時節。
常作下劣生賤子想。合有如來寶藏。九復 次善男子。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 倒置于地。外現燋黑內像不變。開模出像 金色晃曜。合云有如來身眾相具足。下校
量功德。受持此經供養過去恒河沙現在諸 佛。造恒河沙七寶臺高十由旬。日日如是。 乃至 五十 恒河沙七寶臺供養恒河沙如來。
不如有人喜樂菩提受持此經。乃至算數 譬喻所不能及。上之九喻。初蓮華有佛喻 與青蓮在泥喻。大同小異。其金墮不淨處 與摩尼墮深廁中大同。彼闕此如金在於
鑛。如蜜在山中。餘多大同。而不次第者。 此取圓意略舉十耳。山中有蜜。又與塵 中佛性小異。故略無之。又此引為順圓 融。自凡至聖具含諸義。故亂引之。若依
佛性論具釋九喻。雖不引如來藏經。而與 此經喻次全同。各別有意。廣如佛性論。別 鈔中已引。言餘經或有一二三等者。涅槃
勝鬘等經皆說。不能具引。金鑛之喻涅槃 第十有文云。復次善男子。譬如金鑛淘煉滓 穢。然後銷鎔成金之後。價直無量。善男子。
聲聞緣覺菩薩亦爾。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 以故。除煩惱故如彼金鑛除諸滓穢。以是 義故。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以其
先聞如來蜜藏。後成佛時自然得知。如彼長 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斷無量煩惱故。釋 曰。以是長者多牛 [(殼-一)/牛] 乳一色喻。復轉以顯
故。第五經中有雪山甘藥喻。全同淳蜜在 巖喻。餘有多喻不能具引。大價摩尼垢衣 所纏者。即楞伽第二。疏當第五。經云爾時
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 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 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
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 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演 說。釋曰。此中大慧引昔之說下。難同外道 說我。佛下答不同外道故但是虛妄無有
真實。如來說如來藏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 實際法性法身涅槃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 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等。餘經所有 可略言也。
[0624b19] 疏。總結上來十喻等者。疏文有 二。先結上十門以成未盡。
[0624b20] 疏。故應更以下 正釋經文。由經云以如是等無量相知。如 是指前等即等後。更明別義。此結有四。一
無量。二無礙。三不可思。四廣大。並遍上十 及所不說。第五出現境界。
[0624b24] 疏。正顯分齊下 疏文有三。初出體。二依初義下對前二義 以辯來意。三由所緣下融上二義。疏後正
顯所緣下分二。先隨文釋。後若約二諦下義 門料揀。第六出現之行前明分齊下文有二。 先彰來意。後雖智海下通妨。謂有問言。行
在因中今果滿何有。釋云。行雖無量總不 出二。謂智與悲。智行已圓自利滿故。而運 即智之悲利他不息。若爾何以下文說真
如行。答此即果之行。將說悲智無礙之行。 故說真如行之本耳。
[0624c05] 疏。真如之名言含法喻 者。經云如真如前際不生等。即以真如喻 佛行也。若佛行契如行即是如故即是法。
[0624c07] 疏。 過未非緣者。過去緣已謝未來緣未會。故曰 非緣。由非緣故過去無可生。未來無可 動。現在雖在緣中不與緣合。故云離緣。
故迴向中明。遍在三世不同三世。遍在一 切而非一切。故緣雖起而湛然無起。
[0624c12] 疏。若 謂無量即是量故者。離量有無量故。故楞 伽云。無心量之心量。我說為心量。謂以 無心量而為是者。而還是心量耳。故心彌
虛下上句明無量不礙量。終曰行句明量 即無量。但涅槃云下引證。即第十一經。遠 公有二釋。一云辯行所依謂如來先成之德。
修習趣入亦可五行。是其教行顯性成行。 是如來。行顯如來性以成行故。意云此一 即是證行證性而成行故。第七出現菩提。
[0624c22] 疏。圓行之果下明來意有二。上約真菩提 辯來意。對緣造修下約應菩提以辯來意。
[0624c24] 疏。二明體等者此引二論。二互相成。攝論 第九智論第三。二智即根本後得。二斷即斷 煩惱所知。此經圓宗故。通一切下。云得一
切法量等三輪自他平等因果交徹。如是等 義故通一切。
[0624c28] 疏。三辯種類中二。先正辯後 料揀。今初者。言夫如者。不二不異者。即彌 勒章。下當辯意。涅槃云下智觀等。六地已 引。
[0625a02] 疏。或分為五如大品等者。智論五十八 云。一發心菩提。無量生死中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故名菩提。因中說果。二伏心
菩提。斷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三 明心菩提。觀三世諸佛法本末總別相。分 別得諸法實相。謂般若波羅蜜。四出到菩 提。於涅槃中得方便力故不著。若滅一切
煩惱見一切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 婆若。五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習氣。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0625a11] 疏。或具十如離世間品 者。即五十九經十種成如來力為十菩提。 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如來力。
何等為十。所謂一超過一切眾魔煩惱業。 故成如來力。二具足一切菩薩行。遊戲一 切菩薩三昧門故成如來力。三具足一切菩 薩廣大禪定故。四圓滿一切白淨助道法
故。五得一切法智慧光明善思惟分別故。六 其身周遍一切世界故。七所出言音悉與一 切眾生心等故。八能以神力加持一切故。 九與三世諸佛身語意業等無有異。於一
念中了三世法故。十得善覺智三昧。具如 來十力。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 力故。成如來力是為十。若諸菩薩具此十 力。則名如來應正等覺。句句皆有成如來
力言。此十菩提多同今經。
[0625a26] 疏。唯十為圓下第 二料揀先示別教。後三除前二下約同教 門揀而收之。
[0625a28] 疏。四明業用等者。以下科經 有其十門。兼體相用。今唯辯用有其十耳。 不出下文。
[0625b01] 疏。離諸緣者。有觀則有緣無 緣則絕觀。如海下釋文以成上義。非無所 了下成上觀極於無觀義。謂觀智之極謂之
無觀。無彼分別取相之觀。非無甚深無 分別觀。故引晉經解一切義合明二經。應 云解一切義無所觀察。若改為解義則圓 足。譯經之人見下文有知眾生心故。此但
明無觀之義。
[0625b08] 疏。既觀念斯寂下。上明成智 即無分別智。今明斷障即斷煩惱。
[0625b09] 疏。無觀 是體下結成具三。無觀是體者無念體也。照 智是上無分別智。斷即是向無惑習種。合為 相者。謂寂照無二為菩提相。猶如明鏡無
心為體鑑照為用合為其相。亦即禪宗即 體之用。自知即用之體恒寂。知寂不二為 心之相也。
[0625b15] 疏。二等同萬法者。釋經於法平 等無有疑惑。即是下文三輪平等。
[0625b16] 疏。上二已 攝。攝論體者。初是實智。斷煩惱障。二是 權智。斷所知障。故二句中已具二智二斷 體也。
[0625b19] 疏。三一成一切成者。釋經無二即是 下文因果交徹。於中有二。一明生佛不二。 即一成一切成故。下釋云。如來成正覺時。
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等。暗引 淨名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菩提相于何不 成。二明能所不二。即下釋中皆同一性。又 引淨名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法即是所意
即是能。良以心境同一性故。生佛亦然。此 引淨名。皆彌勒章。
[0625b27] 疏。四總指前三體相寂 滅者。釋經無相。即是下文。體離虧盈下釋 云。成與不成常無增減。菩提非相非非
相故。由寂滅故無有虧盈寂滅即是無相 義也。故引淨名。云滅諸相故釋於寂滅。
[0625c02] 疏。 五即心行處滅者。釋經無行。即是下文相無 增減。故云湛然不遷耳。釋云若無有相則 無增減。
[0625c05] 疏。六雖覺而常定者。釋經無止。以 不住定故。即是下文用該動寂。下釋云。住 善覺智三昧而現多身。由不住止故能動 用。
[0625c08] 疏。七有二義等者。釋經無量。即是下文 周于法界。此中有二下釋亦二。一明一毛 含於多佛周遍法界。即是此中初義。二云
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即第二義。
[0625c12] 疏。八亦二義等者。釋經無際。即是下文普 遍諸心。下釋亦二。一云菩薩應知自心念 念常有佛成正覺。即此竪無際畔。二下釋
云。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即第二意念念應即是化身。一得永常即是 報身。心無初相下契同法界身。然此一句即
起信論。論云。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 相。以其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 住名究竟覺。下云不離此心即冥符理義。
然覺心初起心無初相。自有二意。一者覺是 能覺心是所覺。心是初相即業相是微細念。 最初迷真不覺心動。今無此相故。二者覺
心合明。謂正覺心起無能起相。故與理冥。 若有起相不合理故。正此取意。故云心 無初相冥符於理。義兼於前。以無細念故。
無覺相由依法相。化身有始有終。報身有 始無終。法身無始無終。今符於理報亦 無始。故云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名 究竟覺。故云無前際故則無始也。無終同
於上句無後際耳。法報既融即體之應念念 無斷。三身融矣。
[0626a03] 疏。九離邊契中下釋經遠 離二邊住於中道。即是下文普遍諸心。下釋 云。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
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疏文有二。先釋離 邊。後釋住中。今初。經云離邊。未知何是。故 舉晉經。及取下釋略舉四種。以等一切染
淨約惑縛脫通惑業。有無通事理。一異約 心境。何以有此。謂成菩提既離細念。妄 惑盡矣。顯現法身智慧純淨。若為此見未 免是邊。故上經云。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
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今了於惑體 性本空後無所淨故離二邊。又染淨交徹故 無住著。是曰離邊。縛脫者謂昔常被惑業 繫縛流轉無窮。今得菩提釋然解脫。若為
此見即是住邊。菩提智了本自無縛。於何 有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故得離耳。有無 上言通事理者。若昔謂惑有今了惑空。昔
謂心空今知妙有。又真樂本有失而不知。 妄苦本空得而不覺。今日始知。空者妄苦。有 者涅槃。若如是知並未離邊。又煩惱業苦
本有今無。菩提佛身本無今有等。皆三世 有法。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故。三世有無皆 是邊攝。真智契理絕於三世故。離有無之
二邊等。一異有二。一者心境不了則二。契 合則一。亦成於邊。二者生佛有異今了一 性亦名為邊。今正覺了此中無有二無二。 亦復無大智善見者如理巧安住故。離此
邊而言等者。謂斷常來去生滅依正。離是 二法皆稱為邊。又二與不二亦名為邊。今 一契菩提一切都寂。故云遠離。
[0626b03] 疏。不偏住 著等下釋住於中道。然通妨難生下契中。 謂有難言。若離於邊未免於邊。有取捨 故。故釋云。不偏住著名曰離邊。非見有
邊而可離也。謂不偏住染染性空故。性即 淨故。不偏住淨。若無染則無淨故。淨相 離故。同染性故。染淨交徹安可住耶。智契
此理故曰離邊。故言非見有邊。邊即中故。 復有難云。有邊即有中邊。既即中則無邊 矣。既無有邊對何說中。故次答云無邊無
中方住中道。此有二意。一順上答。謂誠如 所言。無邊無中故曰中道。若有中邊非真 中也。二者反上答。謂中道有二。一者相待
則離邊住中。二者絕相即邊而中。相待而 空則有邊中。無邊無中為真中矣。故相 待絕待尚是相待。得意亡言言不盡矣。歷 上染淨等一一皆然。
[0626b19] 疏。十總顯離言。釋 經出過一切文字言說。即是下文體相甚深。 斯則上九寄言顯深。今菩提離言顯深。
[0626b21] 疏。 無所現有三義者。一無心現約止。二所現空 約觀。三無別體約止觀契合。又一約心。二 約境。三心境兩冥。又一約智。二約理。三理
智冥契。就第三義中。疏先正釋。後自體顯現 故名為覺者通妨。謂有難言。若無別體何 能普現眾生心行。故答云。自體顯現如珠
有光自照珠體。珠體喻心光喻於智。心之 體性即諸法性。照諸法時是自照耳。故引 起信文甚分明。然論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
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 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家。難 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
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 想念。以諸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 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 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
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 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 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釋曰。
[0626c11] 疏。但引 中間以證自體顯照。前後可知。故不廣引。
[0626c13] 疏。意輪等故何所疑哉。緣上標章云於法 平等無有疑惑故。
[0626c14] 疏。今初。有十三身下疏 文有三。初略釋文。二皆言量下別釋量字。 三是以聖人下結成玄旨。即肇公涅槃無名
論通古中文。出前窮源中云非眾生無以 御三乘。非三乘無以成涅槃。然必先有眾 生後有涅槃。是則涅槃有始。有始必有 終。而經云涅槃無始無終湛若虛空。則涅
槃先有非復學而後成者也。釋曰。此文以 修得。難今涅槃有始終義。以涅槃無始終 難其修得故通古。答云。無行名涅槃。至人 空洞無像而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
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非理不聖非聖不 理。理而為聖者聖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 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 求。亦不可離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
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効也。所 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 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
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太均。乃曰涅 槃。釋曰。彼雖明涅槃。亦以能證所證契合 故物我一體。今雖約菩提亦取能所一體。 故得用其文耳。
[0627a06] 疏。今初八相之中下。疏文 有四。初略消經文。二會淨名。三對前揀 異。四廣徵釋。疏此文正同下第二會淨名。
於中三。初正顯同。二出彼經意。三正會 釋。今初。即菩薩品。彌勒為兜率天子說不 退轉地之行。淨名難云。為從如生得授記 耶。為從如滅得授記耶。若以如生得授
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授記者。如 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
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應授記。所以者何。 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
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 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 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釋曰。今
正釋成正覺義。故但引菩提。若據經文云 乃至入涅槃。則亦有亦當滅度之義故。今 具引耳。
[0627a24] 疏。彌勒示迷此旨下。第二出彼經 意。既為補處何理不窮。寄於受屈以悟時 聽耳。言但謂理詰之言者。即是迷相。然迷
有二意。一約彌勒受難。云一切同如而我 獨得授記。誠乖理也。故云理詰之言。二者 彌勒不受難云。理雖一如行滿得記。何得 以理而難事耶。故云理詰。
[0627b01] 疏。不知真得菩 提實如所詰者。三正會釋淨名。非曰妄詰。 真實菩提誠乃一得一切得耳。則受難不受 難俱迷此理。若顯不迷應對淨名。實如
所言。我已見生得記作佛入涅槃竟。
[0627b05] 疏。又 前章下三對前揀異。則前是普遍。此是廣 容。言一性平等反覆相成者。前章明平等 此章明一性。故下釋中皆同一性。由平等
故唯是一性。由一性故何不等耶。故云相 成疏。此中之成下。第四廣徵釋。先徵。後此是 華嚴大節下釋。於中二。先標示。後然諸眾
生下別釋。即五教意兼人天為六。初人天 乘。二小乘下二乘。三大乘下始教。四或說 唯如來藏下終教。五更有下頓教。六若依此
宗下圓教。於中四。一正釋。二解妨。三結例 四重釋。
[0627b16] 疏。若爾下二解妨。於中五。一申 難。二若就眾生下解釋。此中意云。以理融 通不可作理事別解。三若爾下以能難所。
佛既了達何用化耶。四不如是知下釋化之 由。五如是化下結成真化。言無不化時即 常化也。故引相續正成常恒。
[0627b21] 疏。隨門不 同種種有異下第三結例。即類結餘門。門 雖有多且略分四。一約性。即一真法界。 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約性相交徹。顯此
二門不即不離。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約 性門者。問體是佛不。答是若無礙應成四 句。一是佛法性身無所不至故。經云。性空
即是佛故。二非佛絕能所覺。為其性平等 一真法界。非佛非眾生故。三亦佛亦非佛。 以法性身無自性故。四雙非。性與無性雙
泯絕故。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 世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二就相門乃有二 義。一情。二非情。真心隨緣變能所故。然
此二門各分染淨。謂無明熏真如成染緣 起。真如熏無明成淨緣起。染成萬類淨至 成佛。以修淨緣斷彼染緣。方得成佛。依 此二義則生佛不同。於淨緣中復有因果。
因有純雜果有依正。若約純門隨一菩薩 盡未來際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約雜門。 萬行齊修盡未來際。若約因門盡未來際常 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來際常是如來。經
云。為眾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覺。若雙辯 二門。盡未來際修因得果。若約雙非。盡未 來際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之二門雙具
悲智雙融心境。第三性相交徹門中。曲有 四門。一以性隨相同第二門。二會相歸性 同第一門。三雙存無礙具上二門。依此則
悲智雙運性相齊驅。寂照雙流成大自在。四 互奪雙亡則性相俱絕。沒同果海無成不 成。第四以性融相門。相雖萬差無不即性。
性德包含全在相中。以性融相相如於性。 令上諸門皆無障礙。因果交徹純雜相融。事 事相參重重無盡。今就性門四句之內。是即
佛門不取餘三。就相門中約有情門。是淨 非染是果非因。是一分義。非此所用。就交 徹門。佛則性相雙融。生則會相歸性。今經正
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皆成。謂以佛之 淨性融生之染。以佛一性融生之多。令多 染生隨一真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
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故肇 公云。會萬物而成己者。其唯聖人乎。又 云。故至人空洞無像物無非我。以佛之性 融於物性。同佛皆成。以物之性融佛之
相。故令三業等於萬類。即今經意而非餘 門。故云隨門不同。今是成佛門也。頓教多 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始教有
二。一者幻有即空同會相歸性。但唯心現 多同第二。小乘人天皆同相門。由此有云 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 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性。故說
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 之相。亦得說言諸眾生不成佛也。以成與 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限故。佛 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性故。十身
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因果周 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虛融故。故說一成 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
若許成佛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 無情。便同邪見。餘義具如前後廣說。
[0628a21] 疏。又 此眾生乃是像上之模者。四重釋此是一義。 前同佛心塵中經卷。下同第十普遍諸心。以 見自成即見他成。同下自心念念常有佛
成正覺。
[0628a25] 疏。二釋中先總釋等者。此有三意。 一云同一無性故得現成者。謂既無二性 佛證一性得成佛故。生隨一性皆成佛矣。
二云妄性本虛生元是佛者。生自有妄見 生非佛。佛了妄虛生何非佛。三真性叵得 非今始成者。若有可得今得成佛。證性叵 得佛非始成。佛非始成佛本是佛。佛之本
佛何異生佛。是故一成一切皆成。亦可說 言若一不成一切不成。同一性故。今是成 佛門故。故一切皆成佛也。
[0628b05] 疏。後釋所無有十 二句下。疏文有二。先消文後成對。前中言 非獨妄空真有等者。揀宗顯別。妄空真有
法相宗說。遍計是空圓成是有故。涅槃經說。 生死是空涅槃不空。三論中云。妄說為有真 諦空故。今十二句生即是妄。佛即是真。真 妄俱非不應偏說。
[0628b11] 疏。以性融相法界圓現 者。示其正理生佛真妄皆是相異。融同真 界故。說一成一切皆成。是以結云由此無
性說成正覺。若有取成非真覺故。是故文 云亦復無有成正覺性。
[0628b15] 疏。又攝十二下二成 對也。一能相所相對者。相為所相盡即能 相。所相法體即。是有為不出染淨。言相待
有故者。釋成無義。染待淨有故無染相。淨 待染有故無淨相。是故經云無相性也。言 無盡性者。盡即能相。生滅染淨全是有為。然
生滅四相略有二種。一剎那盡云念念滅。 以緣滅故顯無滅性。二一期滅如煩惱性 盡。以性空門顯無滅義。二生滅對。凡則緣
生故本不生。性淨涅槃本來寂滅故不更滅。 此對皆淨名意。前約滅惑此約滅苦。由滅 惑苦則菩提生。故今遣之。言約佛菩提非
始生者。性淨菩提非始修得。何有滅耶。三 我非我對。以緣破我以我遣非我。言我尚 不可得則非我。何可得。即不二法門。諸法
實相中下以實相門雙遣。上二即中論文。前 已頻引。四緣非緣對。眾生是緣攬緣無性故 無眾生。非眾生為非緣。緣尚不可得。非緣
何可得。即相待破。五能證所證對。並因緣 門雙破能所。故上經云。知菩提性從緣起。 入深法界無違逆。六合非合對。虛空無體
不與物合。亦以因緣顯無虛空。成正覺者 能所契合。亦因緣門釋無正覺。故一合相 非一合相。疏物物無性下疏有二意。一由 證無性故得成佛無性。即是大悲之體故
得起悲二又只由下。由生不知佛證無 性故化令知。
[0628c12] 疏。是謂高而無上廣不可極 者。顯高廣義。此及下大包天地等。皆是肇公 涅槃無名論位體中文。彼云。經言。菩提之道
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 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
[0628c16] 疏。初明 一毛含多下。疏文有二。先總科所屬。後此 與下揀異。第八有三重揀。一約能現。前身 為有分此毛為無分故。二又此下約所
現揀。前通多類者。但言現身此云現佛故。 三又前下約義相揀。前住體遍應者。即緣起 相由門。由住緣起。一佛身體遍應一切。成
多類故。一則如理下是法性融通門。法性如 空有其二義。一則廣大無所不包故。譬如 虛空具含眾象。二則體性周遍故。喻云。譬
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一毛含多即廣 容義。遍法界毛即是普遍。是謂大包下一 毛廣容即大包天地。多身入毛即細入無 間。
[0628c29] 疏。是知坐菩提下舉況顯勝。有頂即是權 教中說真成之處。鹿園即是八相化身轉法 之處。今於此成即周法界。此處轉法輪即
於法界無盡處轉。疏此文正顯佛菩提者。 成上非約因人有性是佛性義。今說佛菩 提。而言眾生心有之者。即他果佛在我因 人之心內耳。第八出現轉大法輪。今初等
者明轉法輪。釋曰。然法輪義廣如別章。今 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轉相。今 初。然俱舍論亦名梵輪。如來大梵之所轉故。
言法輪者。法即軌持。輪者如帝王輪。從喻 得名。略有四義。一圓滿義。具轂輻輞軸 等體用周備故。二摧壞義。摧壞煩惱如摧
未伏等。三鎮遏義。已伏煩惱令勢轉遠故。 如鎮已伏。四不定義。從見至修修。至無 學。從自至他。他信至解。解至行果等。而
言轉者說也。故總釋云。流演圓通名之為 輪。自我之彼故名為轉。若別說者。略有 四義。轉謂動也顯也運也起也。動宣言教
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真智於言後。 圓摧障惱名轉法輪釋曰。此四約教理行 果。如其次第下出轉體不出四故。出體 轉相在文具之。
[0629a22] 疏。夫轉法輪不出此五者。 此五即是出體。亦是轉相。且第二出體者。 大小諸教有多差別。今以大乘學貫通諸
說。體總有五。一輪自性。謂擇法覺支正見 正知等。通見修無學或取八聖道具輪輻 轂輞故。正見思惟如轂。是根本故。正語業
命說名為輻。由轂有故。正念動定說名為 輞。攝錄餘故。二者法輪因。謂能生後聖道 諸教聞思修等。諸經論中多說佛教為法
輪故。三法輪眷屬。聖道助伴五蘊諸法。四法 輪境。聖道所緣四諦因緣三性等理。五法輪 果。謂因道所證菩提涅槃無為等果。大乘法
師收取五體。不出教理行果。意明二即是 教四即是理。一三皆行五即是果。今經五句 即攝此五。一能轉心即是眷屬。二即自性。三
即第五。四即第二。五即第四。若以教理行 果攝今五者。後三可知。初一是行。二所詮 理。亦是行攝。三轉約於見修等故。又此五
句即是轉相。第三轉相者。瑜伽九十五說。由 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為善轉法輪。一 者世尊為菩薩時。為得所得所緣境界。二
者為得所得方便。三者證得所應得。四皆 自既得已以他相續。令於自證深生信解。 五者令他於他所證深生信解。今經五句即
攝彼五。一即第四令他信解。二即第二。三 即第三。四即第五。五即第一。會釋可知。但 言所得方便者。即以三周正轉見修無學。
隨其次第知見現觀名得方便。瑜伽又說 三周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也。然上出體 與其轉相皆大乘意。細尋二門多有相似。 或應為一。彼是法相之所宗師。且順於彼。
以今一五攝彼二五。
[0629b24] 疏。此五今皆即事 契真者。揀實異權名數則同。意旨懸隔。
[0629b25] 疏。 二所轉體即示勸證者。一示相轉。二勸修 轉。三作證轉。第一示相轉者。諸佛世尊正證 諸法。隨何等器而指示之。如轉四諦言
此身是苦。業惑為集。此滅為滅。能滅為道。 示因緣等真理妙智例皆同此。當爾之時 生聖慧眼。由示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 如其次第得眼智明覺。此之一智總名為
眼。有三行相名智明覺。非於四諦別起 四智。由真見道唯一剎那。不同小乘上下 別觀。依詮證滅說通三世。非是滅諦通 三世有。第二勸修轉者。如說四諦云此是
苦。汝當知。此是集。汝當斷。此是滅。汝當 證。此是道。汝當修。亦生眼智明覺。若轉 因緣真實法等例此可知。第三作證轉者。
如轉四諦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 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亦生眼 智明覺四行。轉餘例於此十二行。然其
三轉。尊者妙音八正為轉。唯是見道。以憍 陳那見道生時說名已轉。若通相說。諸有聖 道皆名法輪。顯宗論說三轉即是三道。謂
初是見道。二是修道。三是無學道。如憍陳那 名已轉者已初轉故。大乘法師意取彼義。 若成實師初轉生聞慧。次生思慧。後生修
慧。無十二行。唯作一期行相。此言却通。以 說陳如即得初果未經修道。何有初果第 十六智。是修道故。又初雖示是苦集等。未
勸知斷何因成果。若示勸轉已得果竟。 何用引己而為證耶。是以見道通於三轉。 義却長也。況通諸法皆有示勸及與證耶。 故今經中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轉一乘輪
亦具三矣。大乘見道唯在初地。則彼地前 應非始轉法輪矣。若別配二道者。第二 轉者謂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 於後猶有所作。應當遍知苦諦。應當永
斷集諦。應當作證滅諦。應當修習未修道 諦。如是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三轉者。 謂是無學。以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應
作我皆已作。謂我已遍知未知苦諦。乃至廣 說。我已修習未修道諦。亦有四行例前可 知。釋曰。此即大乘諸師別配三轉屬於三
道。而言證者。是彼自證。非佛證也。然今經 文即是三轉中道法輪。永離邊見。亦具說於 知斷證修。即是大乘無作四諦已申轉體。得 果等四皆可虛求。
[0630a11] 疏。是知其輪本來常清淨 者。即暗引淨名寶積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 輪本來常清淨。此言古來多釋。今取即事之
真性淨之理為法輪體也。故後四段明相用 深廣。則逈異餘宗。為不壞相略引餘釋 耳。
[0630a16] 疏。豈同三乘但用佛聲為法輪等耶者。 揀實異權而言等者。就佛聲中揀尋常 言。如問晴雨安慰弟子等亦非法輪。唯
取轉法。又要令他斷惑見理。方明法輪。 今此乃至數重深玄。一則不論斷不斷等說 即名輪。故經云如來所轉妙法輪。一切皆 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
見佛。二者尋常之言亦是法論。如來無有 散亂聲故言不虛發。如涅槃說。如來一切 語言皆名轉法輪故。三者能令三界所有 聲。聞者皆是如來音故。四者不揀聲與非
聲。遍於法界皆法輪體。況復一多交徹相 映融即。豈同三乘之法輪哉。第九出現涅 槃。疏文分三。初來意。二彰大旨。三開章別
釋。今初。轉化既周。躡前起後。安住祕藏顯 真涅槃。為物示滅顯應涅槃。文具二故。
[0630b02] 疏。 然大涅槃下第二總明大旨以顯深玄。多 用肇公涅槃無名論。有十演九折。十演者。 謂一開宗。二位體。三超境。四妙存。五辯差。
六會異。七明漸。八動寂。九通古。十玄得。九 折者。一覈體。二徵出。三搜玄。四難差。五責 異。六詰漸。七譏動。八窮源。九考得。開宗為
初。次一折一演。折為有名之難。演即無名 之答。共相研覈顯無名旨。今多用者。亦顯 肇公憑此經故。今初。大旨多用開宗言。眾
聖歸宗冥會之所者。總顯深廣包含無外。 故論云。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 會。謂三賢十聖必會其中。猶於百川朝宗 于海。寂寥無為者顯深。而廣大悉備者顯
廣。形名已下復拂深廣之迹。眹者迹也兆 也。論云。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 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故 淨名云。不可智知。不可識識矣。
[0630b19] 疏。今 以無名強名下第三開章別釋。此句總明開 意。涅槃二十一云。羝羅波夷名為食油蟲。無 有名字強立名字。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復
如是。無有名字強立名字位體中云。有 餘無餘者。蓋是涅槃之外稱。應物之假名耳。 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器像者耽形。名也。
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不寫。 題目有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 於無形者哉。則無名亦假。
[0630b28] 疏。一釋名者。若 具梵云摩訶般涅槃那。具翻為大圓寂入。謂 那即入義。應迴在上。言正名為滅者。取其
義類。乃有多方者。即生公釋。遠公同此。言 多方者。或云不生。或云無作。或云無起。亦 云無為。亦云無相。或云不滅。或云寂靜。或
曰安隱。或名解脫。皆是義翻。法華序品長 行之中。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次即云佛滅 度。後偈中又云。佛此夜滅度。明知古德正翻 為滅。亦云滅度。超度四流故。
[0630c08] 疏。總以義 翻稱為圓寂者。即唐三藏等在義周圓。疏 而言大下先總後別。總以橫竪釋。如題中 涅槃二十一云。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
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釋 曰。此即絕待當體受名。
[0630c13] 疏。若約義開下別 釋。約三大釋三大。雖通本有修成。欲分 三異。性淨約體。圓淨約相用。約修成。兼
含三身下對三大。亦有三入。若有那字。 沒在圓寂之中。今無那字。以般釋入。梵語 出息名為安那。梵言入息名為般那。那是
息義。欲明此章具足真應三四涅槃。故對 三大別釋三入。性入即是清淨涅槃。真入即 是圓淨涅槃。示入即方便淨。遠公上三約已
證說。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真從因趣果。 二真應相對。辯入息化歸真名入。三唯就 應現捨有為道趣入無為。故名為入。
[0630c24] 疏。若 圓融無礙即大涅槃者。若不圓融三入各 別法相宗故。
[0630c26] 疏。二出體性者。疏文分二。一 總顯深玄。二別出體性。今初。先顯體深。後 體用無礙。初中妙絕常數者。即第十九演玄
得中文。彼云何者。夫涅槃之道妙盡常數。 融冶二儀滌蕩萬有。均天人同一異。內 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未常有得未常 無得。今取此言總歎深旨。
[0631a03] 疏。恬怕希夷者。 恬和怕靜夷平也。亦開宗中言。彼云然則有 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暨。四
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怕焉而泰。九流於 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斯乃希夷之 境。太玄之鄉。而欲以有無題牓標其方 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0631a09] 疏。雖逈出 百非下明體用無礙。亦開宗中文。文云冥 冥杳杳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曳 於有無之表。今反用之。
[0631a12] 疏。今以義求下第 二王出體性。然遠公亦以三法為體。與此 小別。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滅無常色獲
得常色等故擇滅無為故。廣如前說。亦非 全要。不欲繁敘。
[0631a16] 疏。言今以義求者。取其 深義。三德為體則身智常住無不包含故。 於中三。初正明。第二所以三者下出三所
以。第三然此三種下融通無礙。二中有二。一 翻對說三。二當體辯三。今初。前迴向中 釋三迴向。具對十義。今略有三翻。三雜染
者。煩惱為般若。煩惱即菩提故。菩提即是涅 槃之中般若德也。翻於結業以為解脫。翻 苦依身。即是法身。心體離念本法身故。故
三雜染即性淨三德。二成三德者。般若是 智解脫是斷。法身是恩。法身兼應應物恩 德。三成三身者。般若法門身法身。是法性
身解脫為應化身。作用解脫亦解脫故。若真 應對辯則有真實三德應化三德。應化三德 一一別從真德而起。今從通義應身但 解脫德攝。
[0631b02] 疏。能證大智下第二當體明三。 然薦福法師總有四釋。先總釋云。身是能證 身。般若是智慧火。解脫則煩惱等滅。此三法
合名證涅槃。言四義者。一云身是自受用 身。餘二即金剛心後智斷二德。二云。身即法 身法身即如如。摩訶般若即如如智。解脫即
是一切餘究竟盡故。法身為所證。般若為能 證。解脫為離障。三又釋云。身者即法性。 有佛身義。作二所依故。有智慧義。遍照法
界光明故。有解脫義。性離一切障故。此 三亦不相離。彼自結云。此三釋中。初順經 意欲明報身是常涅槃不滅身故。四又釋
云。身者色身四智為般若解脫。準前釋曰。 上之四解初約報身。二約法身。此二約真 四通真應。三即約理為性淨三德。今疏但 舉第二義者。欲顯圓具。通因通果通真
通應。應即常身。即法身故。應即是法。況自 受用。自受用體。亦全法性。法身但約在纏。 出纏異故。能證所證及與離障十地分得
故。通因果故。舉一義理無不收。疏然 此三種下第三融通無礙。有法喻結。法中 通因通果。理具此三即性淨三德。能如是 知即名字三德。依此修觀即觀行三德。初
住分證如來究竟。直就出纏法身即具三 故。成不別義。
[0631b26] 疏。故此三法下結成涅槃。涅 槃第二云。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弟子 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
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祕密之藏。 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 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三點若並不得成 伊。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
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 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 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薦福釋曰。
若將喻類法喻文不足。以法云解脫之法 亦非涅槃等。喻中應云。唯一一點不成伊 也。以解脫等三有一一不成故。夫證涅 槃須有能證身。須有智慧火煩惱等滅。此
三法合名證涅槃。若唯身亦非涅槃。唯般 若亦非涅槃唯解脫亦非涅槃。此三各別未 有斷證。亦非涅槃。喻別亦不成。若智者意
四義各殊。東西曰橫。南北曰縱。縱即竪也。 謂若法身本有。次修般若後得解脫。則是 縱義。以經生越世彌亘淨穢故。如縱三
點。不橫者。三法異體同時如三列火。並乃 合為一體。別乃各居一處。即但用一法。今 摩訶般若亦非涅槃等。是合縱並。竪明此
三曰縱。舉一攝二曰並。故云般若非者。 般若中已攝二故。三德若異亦非涅槃。即雙 合橫別。一一異體即合於別。異體同時即
合於橫故。故上云三點若別不得成伊。已 合橫別也。亦可橫即是並。對縱為橫對別 為並。故經但有三句於義成四。而總釋云。
今三俱不思議焉可縱。俱不思議焉可橫。俱 不思議焉可並。俱不思議焉可別。意云。即 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焉
可作一三等思。若作體一用別而明。尚未 免於並別也。然有云。伊字如品字。有云。 如倒品字。後義為正。由此見異。古德解
義取捨不同。或一德在上二德在下。或二 德在上一德在下。並不得意。西方伊字三 點在上。天目之喻不可二目在一目上。如 來恐人誤作此解。故以天目轉喻伊字。則
不得定一二上下。但取不可縱橫及並別 耳。若定說言一上二上。非唯義理不得圓 妙。致令二喻自互相違。謂梵字樣者 [(口*口)/口] 。此
西方伊字。三目之一當於眉間 ![T36p0632_01.gif](/cb_tripitaka_web/figures/T/T36p0632_01.gif)
。此其狀也。 諸公何惑。言祕密者以深妙故。遠公釋云。 昔隱不說故名祕密。權教所覆故復名藏。 故下文云。十一部中所不說者名之為藏。
又於其中包含諸德。亦名為藏。薦福釋云。 皆非二乘境界故名祕密。二賢皆是對昔 顯密。今明深妙當體祕密。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