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7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六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596b16] 第七如響忍。疏文可見。叡公讚云。聲以響 酬相和如一。緣扣而應誰辨虛實。業雖 虛妄罪福不失。若映斯照朗如皎日。又為
讚曰。響無所在緣會發聲。不知自我喜 怒交爭。妄和真心事像萬形莫知其本終 日營營。第八如影忍。疏性則非修相乃不捨 者。釋成雙照之義。如前文云非是世間義
當出世。下句云非出世間。即拂上出世。 世與出世俱拂故曰雙遮。今文若云非修 菩薩行。則由通雙遮。既云非捨於大願。明
是雙照。謂非修菩薩行即為照實。非捨於大 願。即是照權故。得雙照之名耳。次明非實 非不實。例然雙照真俗耳。
[0596b28] 疏。遮照一時為 雙運等者。若約權實俱行為雙運者。則第 二段。已是雙運竟。今遮照為雙運。則此中方
有。即合前二門。為此第三門矣。既言遮照 一時。則全遮為照全照為遮。則二門峙立。 以照奪遮遮亡。以遮奪照照寂。則為遮照
兩亡矣。言無礙者自有二意。一遮不礙照 照不礙遮。二者雙存不礙雙奪。雙奪不礙 雙存。故云無礙。如此方稱自在。故下結云
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故曰深玄。疏今初 若約影喻別喻菩薩現身等者。疏文有二。先 揀所喻通局。後其河泉二種下。揀能喻通
局。言雖通能現者。以河泉之中見日月故。 故為能現。言且為所現者。以下經云於油 於水下方明能現故。今河泉以為所現長 河飛泉入鏡中故者。出是所現之相。登樓
持鏡則黃河一帶盡入鏡中。瀑布千丈現於 徑尺。王右丞云。隔窓雲霧生衣上。卷幔山 泉入鏡中。明是所現矣。疏二能現中亦有通
別等者。疏文有二。先通辨文旨。後別開喻 旨。今初。言別喻機感及應現處者。日月既 喻菩薩則水等喻機。亦喻菩薩應處如影
落百川。喻菩薩身充遍法界。百川江河喻 機及所現國土之處也。
[0596c22] 疏。然此文具攝論 三喻下。第二別開喻旨。此二句總標下成 三義。即分三別。疏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為
水月喻者。則日月喻菩薩悲智。水喻機心。 水中之月喻定地境界。謂定中見佛等。亦 喻遍處定境青黃赤白等故。出現偈云。譬
如淨月在虛空。能蔽眾星示盈缺。一切水 中皆現影。諸有觀瞻悉對前。如來淨月亦復 然。能蔽餘乘示修短。普現人天淨心水。一
切皆謂對其前。叡公云。水月不真唯有虛 影。人亦如是終莫之領。為之驅驅背此真 淨。若能悟之超然獨醒。
[0597a04] 疏。二以於身對 上日月為光影者。日月喻為菩薩悲智。身 喻物機。日照發影以喻現身等。而言映日 等者。等取經上月字及燈燭故。疏。弄影
多端故喻於諸識者。上約別喻菩薩現身。 此約通喻一切諸識。動身俯仰即是弄影。 形端影正形曲影斜故云多端。以況八識依 身有異。亦喻七識依第八識對境差別。
上皆攝論意。叡公云。光不照處謂之為影。 不照慧明生死長永。捨遠夷途而行榛梗。 若能悟之狂滅自醒。
[0597a14] 疏。三以寶鏡等對上 男子等者。釋第三喻。疏文有二。先正屬配 經文。後對喻辨異。今初。疏從通說云喻非
定地果報此攝論意。對前水月等定境。故 云非定地則鏡喻於因。故云謂無明等本質 喻緣。影喻果報。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
緣現。又鏡喻本識如來藏性。本質喻無明 業等。像喻果報。如問明品。若將鏡像別喻 現菩薩身。則鏡等喻菩薩。本質喻機。像
喻菩薩所現之身。疏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 等者。第二對喻辨異。明此鏡像得果報名。 果與因別故。若影在身外。前映質下辨前
異此。日月在天影光在身。身即喻因則所 現法得與因俱。疏故喻諸識雖託境生異自 在我非在於境合上雖隨日等影乃隨身。 此就通喻諸識以說。若將光影喻菩薩現
身。則影隨身異。不在日光則身由生異。 不在菩薩智日令異。叡公云。形不入鏡 光照而有。世亦如是業影而受。不知此者 長嬰其咎。若能悟之還神氣母。疏於中一異
合離通顯影義者。此揀經中諸對通局。此通 三影故云通顯。次於川流下。唯明水月之 影。疏然一異約此影彼影者。自揀二對義旨
不同。顯無重言之失。言此影彼影者。江 中之月若與水一不可在河。若與水異江 河不同。應有兩月。言合離約影對水等者。 水影若合水流月亦應流。水影若離去水應
有影在。又合離者合意。亦二如二掌合。一 異不爾。一則無雙如氷成水。影與水異則 月可出水。影與水一則有水即月亦不可
移。合離之義不異前釋。疏不通二影者。唯 水月故非通鏡像及於映質。以文但云川 流池井故。言月映淮流者故。文選云月映
清流。疏兼於鏡像者。以文云雖現其中故。 通鏡像亦不通映質。映質之影無現中故。 若取日照身影入於水中。則亦通之。然是
水影中攝。疏不知此影無遠近故者。即釋經 中影不隨物而有遠近。如執鏡臨池池中 月出。而此影不近天上之月。去地四萬二 千由旬。影落潭中而亦不遠。以喻菩薩遠
在他方恒住此故。雖在此處常在彼故。 安有遠近之異相耶。一切遠近皆類此知。 第九如化忍。疏仁王云。法本自無因緣生諸
者。證上不實相現二義。然有二義。一因緣 生之即是相現。由緣生故有來。即無云法 本自無。即無實義。二者兩句共成一義。謂
自者從來也。從無之有曰生。非本先有故。 云法本自無。遇緣即起故云因緣生。諸斯 即但用因緣生諸。即成二義。謂因緣生故
相有。緣生無性故無實。正順無而忽有名 化故。引此文。此文即第二卷護國品。第五 普明王為千王說偈。此後更有偈云。盛者
必衰實者皆虛。眾世蠢蠢都如幻居。聲響俱 空國土亦如等。總有八偈。及事緣並如彼 經也。
[0597c10] 疏。淨化二義倣此可知者。即不實相 現之二義也。
[0597c11] 疏。慈悲復依方便立者。即下 出現品文故。彼偈云。譬如樹林依地有。地 依於水得不壞。水輪依風風依空。而其虛
空無所依。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 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 彼說五重相依。今此但要慈悲依方便方便 即後得智。慈悲以後得智為體。後得智中
與樂拔苦故。
[0597c18] 疏。謂無有亦無故者。經有二 句。云非有非無有。今偏釋非無有句。謂非 有即是無有。今亦遣彼無有故云非有非無
有。故云無有亦無。上句易故不釋。叡公云。 眾生如化非有非真。不達此者轉如車輪。 解法清淨無我無人。眾垢消除如日無雲。
第十如空忍。疏標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 法等者。此下疏文有四。一顯所喻通局。二 明喻相不同。三引論會釋。四結成大意。初
中上是本經之意。通喻一切。二佛地論喻清 淨下。引論明通局。
[0597c28] 疏。然其喻相下。第二明 喻相不同。於中有四。一唯將空喻對前六 喻。辨相不同。二又此諸喻若約能喻下。通
辨七喻所破差別。三又前六遣有下。三重將 空喻對六明空有不同。義成諸喻共喻於 空。空喻却成於有。四又上所喻即通一切下。
通辨七喻能所通局。言此中能喻則具多義 者。謂如一空。有無相義有無起義一味義 等。言所喻各隨別義喻一類法者。謂無相但
喻事法界。無起但喻世界。一味但喻教法 等故。
[0598a09] 疏。然龍樹下第三引經論會釋。於中 引一論二經。一智論四義略如文具。二佛 地十義。三八地十義。此之二經文皆十義。
意各不同。佛地十義唯喻如來清淨法界。八 地十義知虛空身十相不同。謂一無量相。二 周遍相。三無形相。四無異相。五無邊相。六
顯現色身相。文唯有六例合有十耳。但語 於空又不別喻於法。佛地十義今當具引。 即第三論去至第四論。方終第一義者。經云。
妙生當知。清淨法界譬如虛空。雖遍諸色 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 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二云。又如虛空雖遍諸色不相捨離。而 不為色過所染污。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 遍一切眾生心性。由真實故不相捨離。而 不為彼過所染污。三云。又如虛空含容
一切身語意業。而此虛空無有起作。如是 如來含容一切智所變化利眾生事。清淨法 界無有起作。當第四卷初。故云。又如虛空
中種種色相現生現滅。而此虛空無生無滅。 如是云云。諸智變化利眾生事現生現滅。而 淨法界無生無滅。五云。又如虛空種種色
相現增現減。而此虛空無增無減。如是云 云。顯示如來甘露聖教有增有減。而淨法 界無增無減。六云。又如虛空十方色相無 邊無盡。是虛空界無邊無盡故。而此虛空
無去無來無動無轉。如是云云。建立十方 一切眾生利益安樂。種種作用無邊無盡。清 淨法界無邊無盡故。而淨法界無去無來 無動無轉。七云。又如虛空三千世界現成
現壞而虛空界無壞無成。如是云云。現無 量相成等正覺。或復示現入大涅槃。而淨 法界非成等正覺。非入寂滅。八云。又如依
空種種色相壞爛燒爍變異可得。而虛空界 非彼所變亦無勞蔽。如是依止如來淨界 眾生界內種種學處身語意業毀犯可得。而 淨法界非彼變異亦無勞蔽。九云。又如依
空大地大山光明水火帝釋眷屬。乃至日月 種種可得。而虛空界非彼諸相。如是依止 如來淨界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解脫知見諸 蘊可得。而淨法界非彼諸相。十云。又如空
中種種因緣展轉生起三千大千無量世界周 輪可得。而虛空界無所起作。如是如來清 淨法界具無量相諸佛眾會周輪可得。而 清淨界無所起作。釋曰。上之十義具出經
文。如是字下皆有如來清淨法界之言。餘 並依經而論皆廣釋大意相似故。疏不引論 亦不具列經文。言大意相似者。通與一切 法非即離義耳。上正辨五法之中。一真法
界故以虛空十義為喻。若略取別相者。一 者體唯一味。二性淨無染。三無起作。四無生 滅。五無增減。六無去來動轉。七無成壞。八
無變易勞倦。九非諸相。十無所起作。觀 其經文十與三同。而三是含容無起作。十 是生起無起作。二合云無能所。若觀論 結十應言無分別。三應云無作意。今略
引論釋。釋第一云。次當顯示淨法界相。 釋難決擇法界差別。謂有難言。若諸如來法 界為性。法界則用真如為體。真如即是諸
法共相。諸法既有種種差別。法界隨彼云何 無有種種差別。法界若有種種差別云何 清淨。非頗胝迦種種依止共相應。故無種種
相。為釋此難故說最初太虛空喻。意云。雖 遍種種不隨成形。不捨自性故。唯一味 下取意。引論。二有難云。法界遍在一切則 與貪等而共相應。云何不如有漏心法成
不清淨。故今通云。性清淨故非彼體故不 為所染。三有難云。如來清淨法界真如為 體。則無戲論亦無起作。云何得容利有情 事。故今通云。由先願力為增上緣與諸眾
生作利樂事。任運而住無有分別而無戲 論。四有難云。若淨法界遍在一切不相捨 離一向隨轉。是則法界應有生滅故。故今 通云。雖遍一切世俗施設則有生滅。真勝
義體不生不滅。五有難言。若淨法界遍在一 切不相捨離。如來聖教現有增減法界亦 應增減。故通云。然一切世俗理說有增減
非真法界而有增減。六有難云。若諸如來法 界為體。如來施與有情利樂。或去或來法 界應有來去。故今通云。就受用身說有去
來。非法界體而有去來。七有難云。若無 去來云何得有成等正覺。故今通云。成者 約世俗勝義無成壞。八有難云。若法界遍 一切有情之類。云何有情得有毀犯。故今
通云。眾生有毀犯法界無變異。九有難云。 若法界遍一切。應無有戒等無漏蘊相故 今通云。有增上緣增長一切自無諸相。十 有難云。若一切佛法界為體應無受用。云
何得有眾會差別。故今通云。約別別因緣 所得。非如來身有戲論分別等。以上十難 對上經文居然易了。
[0599a13] 疏。然別義有此不同 下。第四結成大意。然文有三。初總明。二故 叡公下引證。成於空義是同。此但總結十
喻之讚。若別明空讚云。空唯有名無用無 色人亦如是。莫之能識。妄造妄苦百艱孔 棘。馳空求空空竭其力。亦顯空義耳。後 餘無礙義如前後說者。三結成此經之大意
也經疏前已有說。如如幻忍等。後亦有說 如德齊空中說。前後遠文文更多矣。疏世 界共業所起者。出現品當說。
[0599a22] 疏。四即反此 者。謂無性故有。緣生故空。並如問明品。若 對經文應言從緣有故為世界依。無性空 故而無所依。四句但出空義所以差別耳。
[0599a26] 疏。無法出空下別釋。譬如虛空一切世間皆 現其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
[0599a27] 疏。一味解 脫不殊故者。涅槃云。一切同一甘露一解脫 味。淨名云。解脫味為漿故。餘文及頌文並可 知。十忍品竟。
阿僧祇品第三十
[0599b02] 疏。初來意有二等者。一通 以後三品對前三品。二別則此品對十忍 品。自有三意。一答第二會初。二一為遠
答下。答第一會中十海。三又通下顯一部 之數。初中復有二意。一直辨菩薩。又二難 思下明菩薩知佛德下。科偈文亦具此二
意。疏全帶數名者。無數乃是一百二十四數 之一故。疏。人法雙舉者。若人法不同即是 相違下。言及菩薩所問之算數即是依主。
疏然僧下通妨。妨云。僧祇非初又非是 後。何以偏標通意可知。
[0599b12] 疏。四釋文下此先總 科有二。一直就法科。後然此三品下約人 料揀。疏表數不離者。此釋心字。數與非數下
釋王字。王以自在為義故。又顯此數下雙 明心王二字。心者統攝諸法一切最勝故。 王者統御四海為最勝故。從所以偏問下。 料揀所問。言轉者謂阿僧祇。阿僧祇為一
阿僧祇轉等。
[0599b19] 疏。始從一二終至正載者。從 一至十為十。次有十三數。謂十十為百。十 百為千。十萬億兆京垓梓壞溝 澗 正載。言載
者天地不能容載。
[0599b22] 疏。小乘六十已至無數 者。即俱舍論說六十。向後更無數也。即第十 二論引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企耶。是
第五十二數。彼文具列。從一至十為十。乃 至跋羅攙為一阿僧企耶。於此數中亡失 餘八。但五十二。今云小乘六十已至無數 者。此之無數謂此外更無。非是阿僧企耶
也。
[0599b29] 疏。若依俱舍則以洛叉為億者。彼論十 一釋三輪頌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 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一
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除凝結成金謂十一億。 是此方言下。洛叉即是梵語。若並從此方 合云下八億。是水餘凝結成金。故知以 洛叉為億。
[0599c06] 疏。便有四箇不可說字者。謂取 前例合云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為 一不可說不可說轉。上兩不可說不可說是
所積之一數謂一箇不可說不可說。兩箇不 可說不可說。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箇不可說 不可說故有四箇。今以此又字替却兩箇 不可說字。豈非妙耶。所以舉此者。以刊定
記破經此又字為長故。
[0599c13] 疏。果德深廣因能 趣入者。趣入約證詣前善窮約解了。又所 舉德一約無礙。二約深廣則二不同。然趣 入善窮應通無礙深廣蓋影略耳。
[0599c16] 疏。稱法 性之一毛等者。此中文亦影略。若具諸剎毛 孔皆有稱性及不壞相義。今毛上取稱性義 故。如法性之無外。剎上取不壞相義
故。不遍稱性之毛而著。悟者之言更有一 意。亦文影。略謂毛安悟者。則顯剎因迷有。 迷則有分悟則無邊。前義直就法論。後義
約人取法。思之可見。疏內外緣起非即離 故者。亦有二義。一約內外共為緣起。由不 即故有能所入。由不離故故得相入。二約
內外緣起與真法性不即不離。此復二義。 一由內外不即法性故有能所入。不離法 性故毛能包剎能遍入。二者毛約不離法 性如理而包剎。約不即法性不遍毛孔
思之成觀。然十段之中一段舉數即一段不 舉。不舉欲略舉恐失次耳。
[0600a02] 疏。且從相顯下 結釋顯深。
壽量品第三十一
[0600a04] 疏。來意中二。先立理二 正顯。前中正顯十身壽量。且寄三身明之。 謂真身無脩短應身示有脩短。前中玄謂
玄理鑑謂鑑照。理智冥契以為真身。玄故則 虛凝鑑故則朗徹出乎數。不可語其壽命 短長出乎域。不可言其形量所在。又出乎 數。不可說其一身多身出乎域。不可同
其人天之壽。若開上能所證別則三身義具。 然應物下辨其應化。故經云。佛以法為身 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又
云。如來真身本無二。應物隨機遍十方等。
[0600a15] 疏。故上品下第二正顯來意。於中二。一近 廣前品兼菩薩壽。二亦為下遠答初會唯 如來壽。疏二釋名等者。亦依真應以立其
名。然諸經論說三身壽量。化則有始有終 長短萬品。報則有始無終一得永常。法身無 始無終凝然不變。故法華中以伽耶生雙林 滅化身也。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報
身也。常住不滅法身也。此經宗意三身既融 三壽無礙。即長能短即短恒長。無長無短 長短存焉。一一圓融言思斯絕。
[0600a24] 疏。已隣剎海 平等者。猶有數限故致隣言。剎海平等無 數量故。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0600a26] 疏。來意中 三。一廣僧祇。二亦遠答下酬其初會。三昔 將此品下敘異說義如第二會說。疏山海包 藏下釋山海意。此句約事山藏海納。言仁
智棲止者。寄外典說。夫子云。仁者樂山智 者樂水。意云。仁者好山如山之安固不動。 智者好水。如水之德清鑑洗滌流止從緣。故
非要仁即住山智即近水也。從表大智下 正約所表。唯一大智雙合上二。高如山深 如海。止即是山照即是海。疏應是雪北之香 山者。凡有應是之言。即是帶疑事難融會
不可勇知。固當多聞闕疑矣。言雪北者。 俱舍論說雪北香南有阿耨達池。故知雪山 在香之南至。疏五清涼山疏文分六。一略釋
經文。二彰其所表。三定其方所。四顯其靈 聖。五徵其源由。六勸物修敬。今初然略有 二名。言代州五臺。即五臺縣及繁峙兩縣之 界。往者非一可略言也。
[0600b14] 疏。表我大聖下 第二彰其所表。多出金剛頂瑜伽。亦有以 理推析。言大聖者即文殊也。不指其名直 言大聖。今山中稱念但云大聖菩薩。即舉
總稱別指吉祥耳。言五智者。若準佛地經 論五法攝大覺性謂四智菩提一真法界。依 金剛頂即一真法界名清淨法界智。故成五
智。二五眼可知。三言五部者。一佛部。二金 剛部。三寶部。四蓮華部。五羯磨部。一切諸天 真言皆屬寶部。諸鬼神真言屬羯磨部。四五
陰者即我五陰。表是五臺中有大覺。即不動 智佛妙慧自在。即是文殊五言首戴五佛之 冠者。諸大菩薩多有此冠。而大聖不論戴
冠。六復常有五髻。然諸五義類例大同。謂 當中髻即中臺表之毘盧遮那佛居。是佛部 主法界清淨智亦佛眼也。其東一髻即是東
臺是阿閦佛居為金剛部主。是大圓鏡智即 是慧眼。其南一髻即是南臺寶生如來所居。 是寶部主是平等性智。即是天眼。其西一髻
即是西臺阿彌陀如來所居。是蓮華部主。即 妙觀察智即是法眼。其北一髻即是北臺不 空成就如來所居。是羯磨部主是成所作智。
即是肉眼。七若配五乘中即佛乘。東菩薩 乘。南緣覺乘。西聲聞乘。北是人天乘。若人 天乘別北即人乘。合佛菩薩餘如次第。八
若清五濁但取五不同。不必如次。若配 五陰中即識陰。東為行陰南為想陰。西為 受陰北為色陰。例為其次識為主故。然五 如來皆有種子。一一觀行各各不同。學密
教者方知其要。今但略屬而已。疏然但云東 北下。第三定其方所。以經不指國名但 云東北故。引經定所。以此經不指者。以 在八方之例餘之七方皆不指國名在下
文故。今恐淺識者惑故引經證。此經亦名 八字陀羅尼經廣說文殊之德。疏引猶略今 更引之。謂彼經金剛密跡主菩薩問如來 云。文殊師利於何處方面住。復何方面能
行利益。如來答云。我滅度後已下疏文全引。 下有偈云。文殊大菩薩不捨大悲願。變身 為童真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邑
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形為老狀。亦現饑寒 苦巡行坊市 廛 。求乞衣財寶。令人發一施 與滿一切願。使令發信心。信心既發已為
說六度法。領萬諸菩薩。居於五頂山放億 眾光明。人天咸悉覩罪垢皆消滅。或得聞持 法一切陀羅尼祕密深藏門。修行證實法究
竟佛果願。具空三昧門習盡泥洹路。文殊 大願力與佛同境界。下更廣讚其德。不能 繁敘要當尋經。
[0601a04] 疏。其山靈跡下第四顯其 聖靈。於中二。初略指諸文。後自述所覩。 前中本傳甚廣略有六門。一立名標化。二封
域里數。三臺頂塔廟。四諸寺廟宇。五古今 靈應。六聞名禮敬功德。然今文中皆已略有。 今初二句通指諸門。地里誌云。其山層盤
秀峙路徑紆深。靈岳神溪非薄俗所居。悉是 棲神禪寂之士。冥搜造微之儔矣。
[0601a11] 疏。余幼尋 下二自述見聞。於中有二。先敘至山源 由。由此菩薩住處清涼山之文。當時逆寇 亂常兵戈蜂起豺狼滿路。山川阻絕不憚而
遊。故云委命棲託。途雖五千反覆萬里。始 本暫遊日復一日傾馳聖境。一十五年作疏 至斯正當十載。
[0601a17] 疏。其感應下正敘見聞。從 其山勢寺宇下略指佳境。其山在長安東北 一千六百里。離代州之東南百餘里。磅礴
數州七百餘里。左隣恒岳秀出千峯。右接 孟津長流一帶。北臨絕塞遏萬里之煙塵。 南擁汾陽為大國之艮。背迴泊日月蓄洩 雲龍。雖積雪夏凝。而名花萬品寒風勁烈。
而瑞草千般丹嶂橫開。翠屏疊起排雲撥霧。 時逢物外之峯。捫蘿履危每到非常之境。白 雲凝布奪萬里之澄江。杲日將昇見三尺之
大海。五峯一一難具言也。言寺宇者。北齊 崇敬置立伽藍。故壤二百餘所當時棲託寺 有八焉。貞元已來數早過十。或五峯抱出
或雙嶺中開。或疊起巖中或聳居雲外。不 可具言也。
[0601b02] 疏。自大師晦迹下。第五徵其源 由。兼彰聖迹。初對正敘本源。大集經中佛 將涅槃委諸菩薩。分衛大千。此土多有毒
龍為害人多愛樂大乘故妙吉祥菩薩處 斯以行化。故云妙德揚輝於東夏。文殊般 泥洹經云。若但聞名者。除十二億劫生死之 罪。若禮拜者恒生佛家。若稱名字一日七
日文殊必降。若有宿障夢中得見。得見形 像斯人位階聖果應化廣大。故曰揚輝。次 對成上兩句。初成上大師晦迹。兼通妨難。
謂有問言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何言晦 迹。故今答云。二聖之本本皆湛然。二聖之 迹迹有隱顯。今靈鷲山盡是荒榛所翳。雞
山即是雞足。亦鷲嶺所管。應現下成上揚輝 於東夏。山似靈鷲故言鷲嶺得名。次下當 說。
[0601b17] 疏。神僧顯彰於靈境等者感通傳云。宇 文後周時文殊化為梵僧。來遊此土云欲 禮拜迦葉佛說法處并往文殊師利所住之
處名清涼山。唐初長安師子國僧。九十九夏 三果人也。聞斯聖迹跣行至此。禮清涼山 皆神僧顯彰也。言宣公上稟於諸天者。南山
感通傳云。時有天人姓陸名玄暢。來詣云。 弟子周穆王時生天。余乃問曰。宇內所疑 自昔相傳。文殊在清涼山領五百仙人說
法。經中說文殊久住娑婆世界。娑婆則大千 之總號。如何偏在此方。天人答曰。文殊是諸 佛先師。隨緣利見應變不同。大士大功非
凡人境界。不勞評薄。但知多在清涼五臺 之中。往往有人見之不得不信。故云上稟 於諸天。又今山南有清涼府五臺縣。山北有
五臺府。亦可萬代之龜鏡故無惑矣。疏。漢 明肇啟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者。按感通 傳云。今五臺山東南三十里。現有大孚靈鷲
寺。兩堂舊跡猶存。南有花園可二頃許。四 時發彩人莫究之。或云。是漢明所立。又 云。魏文所作互說不同如何。天答曰。俱是
二帝所作。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 殊所居。周穆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 依置塔。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
帝王立寺。山形似於靈鷲。故號為大孚靈 鷲寺。大孚者弘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 花園今在寺前。後之君王或改為大花園寺。
至則天大聖皇后。與于闐三藏譯華嚴經。 見菩薩住清涼山。因改為大華嚴寺焉。五 頂攢擁中開山心。离坎乾坤得其中理。千巖
聳秀萬壑森沈。拔鷲嶺之仙峯成華嚴之一 葉。信可謂眾靈翔集之沖府參賢覲聖之玄 都矣。所以前云鷲嶺得名於茲土。疏。北
齊數州以傾俸者。傳云。北齊高帝篤崇大教。 置二百餘寺於茲山。割八州租稅而供山 眾衣藥之資。至今猶有五道場莊。疏。有唐
九帝之迴光者。自我大唐至于今聖。相繼 九葉無不迴於聖鑑。言今聖者。當德宗 帝傾仰靈山。御劄天衣每光於五頂中。 使香藥不斷於歲時。金閣岧嶢於雲端。猶
疑聖化。竹林森聳於巖畔宛似天來。故得 百辟歸崇九州持供。雲委霧合匝地盈山。 非我諸佛之祖師積萬行於曠劫。慈雲彌漫 而普覆。智海黯湛而包納。廓法界為疆域
盡眾生。為願門矣。孰能應感若茲宿善何 濃。遇斯遺迹情躍不已形于詠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