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7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七十五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589c22] 第三無相 等同金剛經皆釋天親第二 無生
驚愕諸法和合 世俗和合相中相續 不畏不如決定 第二復次其次
修習心安不動眾生 無著第二聲聞乘世尊 空法聽聞有法無有
空法無有思量有理 不能相應三種無性 金剛般若論第二
(釋梵) 正理 正道厭惡 () 相續 不能除斷 ()
決定心一向畏懼此等便成心 惶惑總有初一無著第二 論文其三正是
第二三慧論文 正是金剛即此三字天親第一

[0590a14] 有無所有第三無著第一 愛樂思慧 初等云云菩薩隨法行
受法身語意 顛倒 (五行) 云何菩薩 諸菩薩獨居閑靜所聞
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乃至 所得數數作意堅牢 隨順趣入樂欲思惟
愛樂隨順廣明 疏略法樂專心憶念修慧初等云云
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毘鉢舍那奢摩他毘鉢舍那 樂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乃至如是一切
作業四種修成菩提論說四種修即此中專憶念修習 廣明疏略
行為加行根本定瑜伽菩薩地 三十八萬種菩薩方便勝解隨法行第二方便
云何菩薩勝解 勝解具足成就淨信 先決喜樂乃至善言
勝解具足成就淨信先決 契經應頌記別勝解 契經名勝
勝解所生勝解 決定勝解喜樂 勝解喜樂即是喜受欲樂
信解即此深信解故 信解第二順忍止觀 諸法
一境事理 思惟 事理漸深
隨緣停止 達觀不生 止息修習
空有中道故云義通 穿故云不止不止
法界 名曰止觀 行者止觀真實
第三無生忍 文具
菩薩如是觀一切法悉皆因緣無生第二 別稱無生
無生三重 第二無生是以 信力印度廣說初地
第二卷云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清淨歡喜地大無畏安隱 何等菩薩如是 無生法忍安隱
生忍安慰無生忍 菩薩如是 法忍安隱滅法 安慰滅法忍者無生
菩薩如是 安隱 智者身心
智者一切心念 心念智者
第二有無 無生忍者無生得名無盡
二義第三無生 云何 二門三結
二門第一 第二得無 得無無生
第二 第一第二 云何無生無有
次第 次第生滅 無生
以後無生上方 以前以後 盡是有為
煩惱差別 即真無生 妄動名為寂靜不生
引證理智契合結成一句無盡無盡無染變異
了知變異無異無處無處 無染諸眾生 一句分明 智相緣成
湛然 不滅不動無生 之中無生無滅非一 甚深般若無生智真智妙用不同


[0591a29] 三結 古義刊定緣故 自生無生
無生等覺 第四

[0591b04] 三等 總科初一中有第一
初中一切法 引證通義涅槃釋經 引文決擇妄法緣生
涅槃真實不從如何 一明 緣生而是空無二明涅槃 破著涅槃
涅槃涅槃即真智論

[0591b15] 第四引文決擇 文明涅槃有法涅槃有為
真是成立 一切

[0591b19] 第二具有能所中分 一總義門第二第三
第四義理初五不出三性 圓成二三三果四明

[0591b24] 第二緣生 第三即是第四
第五病者第一圓成

[0591b27] 第三 二惑第三無性第二 應當不從緣故
緣起虛妄分別 因緣中論因果如初幻化名為幻化 名為業果未曾有一法不從
緣起能所

[0591c06] 第四義理有無 四句有無三性二義
無故圓成二者二相二者一緣二者初中圓成二義皆是二義
即是即是 即是即是
四明真事無礙 其所事理無礙
妄見分明理則以是 所以廣說有無 有無失理有無 諸法非空非有
無不有無交徹

[0591c23] 四句第二 四句中有初一四句 四句
有相四者一有真性二空無諸 空義非有非空 四者一有有用
二空無體體用 非有非空無體非有 無體非空三相四者一有事相
二空緣成無實無性 緣成無性緣成無性 非有無性緣成非空四生即是
即是四者真性無性三性相性相有理 四者一遍招生
不可得方知 無故無理

[0592a11] 具德不同增益 無相非有戲論
具德不同四句 即是具德不同四句重顯具德真如
不空不可壞真性 隨緣真如 具德逆順自在
真性非有非空不二不可得 四句前已略明 具德有方具德 非有非空具德
有方具德隨一 具德四句 四句成行 具德四句
具德四句不即不離方知 第二四句一異有無非有 無常無常

[0592b01] 四句 第二重重四句總有二十 第一第一中有
二門無成四句一者緣起真性 緣起無業無體 無雙真妄非有真妄
第一第二有成四句 一緣有用招生 真法諸相無雙真妄 非有真妄第一
第三無成四句一緣 真性真實 無雙事理非有事理 互相第一第三
有成四句事相 空有空有第一 第四無成四句真性
二事第一第四中有四句無性無相二義
非有中道第一 第五無成四句真理 無故無故
即是即是第一 第五中有四句一有 無理無相無相
即真無相 真性無相 第一有無四門有無 第二第二中有三門
四句第三第三中有 四重四句第四第四有無 第五有無四句二十 不得以後為首對於不異
為首對於十二 不出相類 天下天下

[0592c09] 圓融自有初一 事理無礙事事 前門法性融通第三緣起
第三一門 異體一門 緣起相由定性
唯心微細 安立次第 前情非情
地水火風國土 因果相異 緣故
明相因果相成無二 一總釋經引證 不得有無義門 可知

[0592c25] 故經云不得有無 大悲心第二引證楞伽第一 歎佛三性世間
離生猶如虛空不得有無 悲心明了一切法遠離心識不得有無大悲心
斷常世間如夢不得有無 大悲心明了 人法無我煩惱清淨無相
大悲心明了圓成金光明 三身成化 報身圓成成法下半
下半如夢 下半如夢

[0593a09] 體空第三 不得有無

[0593a10] 即是死者 二相對應四句 義門料揀第二
無性四句第二第一非一第三三門第四前後 非一非一
其所病者一者二者 非一四者楞伽 第二妄想

[0593a18] 第二第一非一下列
不異總結二義自性成象不變 隨緣二義一體空義差別
無性第二初四 四句非一九十二二門 非一第一句隨緣
不異第二不變體空不異第三 無礙第四 法身流轉 法身
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不增不減經法身 真如流轉五道即是隨緣名曰眾生 如來藏受苦
楞伽第四大慧七識流轉不受 涅槃大慧如來藏受苦七識念念生滅無常
河流自體無成不受苦樂 無漏涅槃如來藏 普遍六道隨緣成事 苦樂七識不守
七識生滅 如來藏即是真如隨緣受苦

[0593b14] 即是 體空即是如故二義 歸本即是
一切眾生即如引證淨名經彌勒 授記授記授記 無有授記
一切眾生一切法 聖賢至於彌勒彌勒 授記一切眾生授記所以者何
不二不異彌勒阿耨多羅 菩提一切眾生應得所以者何 眾生菩提彌勒滅度一切
眾生滅度所以者何諸佛一切眾生 畢竟寂滅涅槃不復是故彌勒 以此諸天略舉
而言一者淨名 二者一切故此一切法諸佛乃至 一法中有生滅

[0593c04] 無障礙 一句差別體空不變 隨緣相成不異
差別體空第二體空差別 差別 體空不變
隨緣第一句不變隨緣 故云 不變隨緣差別 體空故云無礙法身
眾生眾生即如眾生即如方知 法身流轉五道眾生第一句 第二句末等於故云本末平等 等於
故云經文相離 相成第三 歸本
體空差別 隨緣不變不異 第三第一句不變 隨緣第四
不變顛倒而已第三 第二差別體空 第四第三體空
歸本體空差別第二 隨緣不變第一句隨緣不變差別
體空差別不變 隨緣本寂全本便 便真如隨緣 未曾令眾生眾生
眾生體空法身未曾眾生法身 非法真妄 無可

[0594a10] 四門非一 第五性相相違非一第六性相 非一第七二門
不同非一第八二門 不同非一交互 二門上第二門不變體空 差別不一第六
本末相違相背本則 二相差別萬端相違楞伽 引證可知起信疏生滅
不生如來藏二義使 別自故云不在不二 不和何以如來藏不生 七識生滅不生自生
不一七識生滅如來藏不生 不生不一 不異不一不異 何以如來藏隨緣生滅
不生不得生滅是故不生 生滅不異不一和會非一異義
非一相同第十 七識生滅便

[0594b03] 成象上第一句成象差別 體空不一楞伽經 七識流轉引證第四前已
如來藏受苦 隨緣成法七識 轉義相反七識流轉 無可流轉如來
受苦不守自性清淨 隨緣成象體空 成象非一相背
二門敵對不同相背 怨家不喜相見夫妻反目 怨家父母 兩全

[0594b17] 不一第六 第五何者以前第五相違
第六 無不 無不定性不得
然而 是以第七第八 二門 二義不同成壞不一
第九非一不是 二門不一第十真法 無二一異
不異第三總結相對 第三三門上下第四 前後空理
如幻喻幻惑流眄無已世間父子非我妄想 鏡像合影
犍闥婆城 世法凌晨 愚夫隨風 失聲第五論法
智論日光 曠野野馬無智人初見 男女亦復如是結使煩惱日光 憶念生死曠野中轉
智者復次 遠見無水 亦復如是聖法不知無我不知 諸法性空生人
聖法諸法實相虛誑種種 妄想以是諸菩薩摩訶薩諸法 妄說生死曠野
真妄空地如來藏 愛樂無極非身無可智慧第六如夢
無明 如來藏共許法相 如來藏不受
智論復次如夢喜事 三界眾生亦復 無明
非有智論復次調熱氣夢見 冷氣風氣 所聞思惟
未來事故 實事妄見世人亦復如是五道眾生 因緣
中有中有受想 如是二十得道實智已知 無實身見合上調 眾生地獄
善法畜生愚癡 列子
噩夢三思思慮忽然天神 見聞莊子第二
莊周蝴蝶不知 蝴蝶不知殊死不異所在 無不必當 由此在生死者
蘧蘧不知 蝴蝶蝴蝶蝴蝶 有分之謂物化昨日 生死
蝴蝶未必萬法 如夢列子中有為主 為人君主二者變故非見合約
無實何以 夢中智論言論 無實何以便夢中有種
無緣云何夢中五識 所見五塵智論 應見如夢見人
約法 變故不見非有 文中第二釋文 一總四句二重
四句以是第二 以是 有無雙非
有無交徹 約法性空
有為性空若是不得 若是不得無性 緣生 無故非有二相非但有性
自性不空如法相宗 無依三論不得
自性無自性不空 無性緣生緣生無性常有交徹真空妙有
大同 句義可知以是 融通
尋常相違尋常雙非 戲論具德 非但相違相成故云 以為
非有無非 何者無不盡是定性無故無非不盡
定性非有成上 不明 非有
無故存亡 自在自在法門結成即是 即是即非
交徹故云自在無礙四句 四句自在法門自在

[0595c22] 世間如夢第三引證 第一中間兩句遠離 世間如夢不得有無大悲心
四門 四句第一無常一者 無常無常 非常無常無常
非常無常無常 虛無自性無常三門一句止觀
上標所以三觀 止觀所以 問言
夢相 不知 方知所以 大覺世尊方知
三界如夢楞伽歎佛正在不知 凡夫長眠不生厭求夢中
有人 了知不能 諸菩薩初發心三界如夢豈非
大覺起信了知 即是不覺 生滅無明不自在
非唯 菩薩渡河無生忍不見生死此岸涅槃彼岸
大覺故經云眾生 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
無不 無始妙覺 止觀四門名為
無量義經歎佛 想念陰界究竟
世尊長夜之內 五道 [-+] 。 無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