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5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一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396c18] 第八迴向。疏從所依立名義通能所者。但 言真如相即是所依善根。一合如故義通 能所。此中有五。一上正釋。二故本業下引
證。言常照者。以有能所況一合相。復有 二義。一有無不二即一合相以同如故。二智 與境冥絕能所故。則通能所為如相矣。
三若梵下會梵本。四即以法界下出體。能所 契合為法界故。五此與前後下揀濫。前即 第七以平等隨順眾生故。後即九十九即 離於能所縛著故。十入法界亦契合故。故
其四名多分相濫。疏揀可知。餘如第四迴向 者。彼以善根如於實際。故至一切處。前對 此揀竟故今不對第四揀之。疏四中初句
總標下。疏文分二。一釋總句。二三十一願 下。別釋。釋中先釋可愛。後釋此下。正明科 釋。於中三。初雙標。次總者下略釋總字。三
言橫下。雙釋二章。疏三通受用變化者。但 言清淨。變化亦有淨故無諸煩惱則是受 用。既眾生往生故皆通也。言餘皆土中之事
者。四即法門流布。五行即菩薩修行。六即 天眼常喜世界生者。天眼徹見十方。七則水 鳥樹林華池寶閣。八護法。九證法。十心無著。
疏無漏法林等。即淨名佛道品。無漏法林樹 總持之園苑下。經三昧為園苑故。疏對上 草木者。三草二木即法華藥草喻品。初會已
引五乘差別。但由智異故。將善觀察智以 對草木。疏第二三願明果滿三德者。能斷 是般若。所斷是解脫。智周法界即法身取所
證故。又初即智德。次即斷德。後即恩德。恩 德故能現世間。故涅槃三德。釋中云如來之 身亦非涅槃通色身故。疏初句立宗者。即
雖善修正業。而知業性空。量云正業是有 法。空有無礙是宗法。因云緣成即無性故。同 喻云如幻。幻法從緣。生空有不相礙。正業
從緣生同彼幻法不相礙。疏十句五對令 四心彌固者。即天親般若論中答住問也。 若依無著即當第一發心住處。然無著十八 住處住住皆答三問。三問即應云何住。應
云何修行。應云何降伏其心。秦經闕修行 問合在二中。言發心住處者。經佛告須 菩提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
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 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 非無想 (即廣大心)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 之
(第一心也)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 無眾生得滅度者 (常心也) 何以故。須菩提。若 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不顛倒心也)
論偈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利 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此偈上半標四心下 半說住義。四心利益具自他行故。此深心 菩薩應住大乘功德盡圓滿矣。言四心者。
三界九類皆盡度之。是廣大心。令入無餘涅 槃。是第一心。二乘尚有三。餘非曰無餘。 不名第一。今二種涅槃無餘第一。四涅槃中。
無住涅槃方為第一。今言無餘。即佛無住。 往昔但有三涅槃。故不言無餘耳。彼疏科 上二心名加行住。言常心者論云。如是取
眾生如我身。常不捨離是名常心。偈中利 益解其常義。謂度眾生常不離大悲同體。 如我之心故名常矣。疏科此心為修行定。 言不顛倒心者。疏科為折散心。言不顛倒
者。論云此示現離依止身見眾生等相故。 依身執我名為身見。有我等四即非菩薩 是名顛倒。今離此四即是菩薩非顛倒 心。大雲言。此文即根本智。前文大悲。是後得
智。由根本智即離我見。故前大智觀無眾 生相始得成就。又大雲解。實無眾生得滅 度者。總有五義。一眾生性空故無可滅。二
菩薩後得智同體悲。離自身外無別眾生。 即無他體。於根本智必先自離我見之相 即自無體。既無自他實無眾生得滅度矣。 三一切眾生本來寂滅不更滅故。四順法
性法性無念。心若起念即違法性故。五解 法界不度眾生。天親解云。平等真法界佛 不度眾生。以眾生名名即法界。眾生陰身 陰即法界。眾生與佛同一法界豈於此理
度眾生哉。故淨名云。眾聖賢亦如也。至於 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 亦應受記。以同一如不應別故。斯理特深。
天親下文有此解者。謂教地上諸大菩薩。 以初地上盡證真如。令地上學佛平等法 界觀矣。而今天親即解此文。大悲同體。是 教地前學地上觀故為此釋。天親妙意今
日曉矣。釋曰。上皆暉公之意。今謂不然。且 問寂滅與空為一為異。若言一者則初三 不別。若言異者異相云何。豈不詮言法性
本空寂耶。又寂滅言但是盡相為顯實耶。若 是顯實即同第五同一法界。又同體悲寧殊 同一法界。又五法界與順法性復何差別。 非無念智不名真解。是知論明法界生佛
相望。論明同體菩薩望生故不應二。則上 五解唯應為二。其無念義應合在於不顛 倒心。經唯舉我以為顛倒。法執不亡豈非 顛倒。故不顛倒。約止絕妄想同體常心觀
冥真理。是故經文以不顛倒釋上常心。云 何以故由無妄故方能契實。由契理故方 得無妄。二義相成故無眾生得滅度者。一 契空如性空寂滅故無可度。二契不空同
一法性。法性平等故無可度。足顯玄妙皆 就諸佛菩薩觀心非獨約理故。今疏文直 取論意便為正解。復順今經以今經證。 天親解經妙符聖旨。疏順緣曰如者。即隨
緣義。淨名云。法隨於如無所隨故。今謂如 隨於法無能隨故。以如性空方能隨緣成 一切故。疏而起信云下。此論解釋分中初釋
真如門。正舉法體有二。一正顯如體。二會 執釋名。初門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 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
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 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 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
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釋曰。此 上論文自有三段。一就實略標。二一切諸法 下會妄顯真。三是故下結真離妄。此三皆
是正顯如體。即離妄偽為真離異相為如。 今疏所引即會執釋名。具足論云。以一切 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 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
真如體亦無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 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 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釋曰。此上論
文中二。先釋。後當知一切法下結。前中分三。 初正會執。恐有執言。上言離名字相。何故 復立真如之名。故云此真如名亦是假說。二
言說之極下約名釋疑。疑云。若但假立何故 不立餘名而立真如。釋云。真如者言說之 極。此後更無有名故。攝論中。謂真如為究
竟名故云極耳。因言遣言立此極名。若無 此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三此 真如體亦無可遣下。約相釋遣。古有多釋
今並不依。今謂此即非安立真如。若安立說。 遣妄曰真顯理為如。同唯識意。今正拂此 二無法非真何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
法不如何理可顯。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 無立為非安立之真如矣。故疏結云唯就 遮詮頓彰真理。疏二明種類總有六門。謂 一二三七十及百為六類。二中有三及六
真如并八真如總有十義。餘如十藏及前諸 會已說。唯七真如今當說之。即顯揚論第三 卷攝事品第一之三論曰。真如作意相者。謂
緣七種遍滿真如作意廣說如經。一流轉 真如作意。謂已見說諸菩薩。以增上法行 善修治作意。於染淨法時思惟諸行無始 時來流轉實性。既思惟已離無因見及不平
等見。二實相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 染淨法因思惟諸法眾生無我性。及法無我 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見。及思惟分別。眾相作
意不復現行。三唯識真如作意。謂如前說。 乃至於染淨法所依。思惟諸法唯識之性。既 思惟已如實。了知唯心染故眾生染。唯心淨
故。眾生淨。四安立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 至於染淨法體。思惟苦諦既思惟已。欲令 知故為有情說。五邪行真如作意。謂如前
說。乃至染污法因思惟集諦。欲令斷故為 有情說六清淨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 於清淨法體。思惟滅諦既思惟已欲令證 故為有情說七正行真如作意。謂如前說。
乃至於清淨行。思惟道諦既思惟已。欲令 修故為有情說。釋曰作意之義即菩薩觀餘 可知。疏但列名略囑而已。疏一成依持用 者即唯識論真如為迷悟依。如四轉依義中
廣辯十地再辯。疏起信說有三大等者。疏 文有四。一引論三大。二對會今文。三釋論 用大。四對會百門。今初全是論文而體大中
一者。體大下缺一切法言耳。斯即立義分 中。彼疏釋體云。真性深廣而凡聖染淨皆以 為依故受大名。隨流加染而不增。反流除 染而不減。又反流加淨而不增。隨流闕
淨而不減。良以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 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減也。二相大。論 云。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疏釋云。二
種藏中不空如來藏也。今疏略無如來藏言。 但約真如以說相故。謂不異體之德故云 性功德也。如水八德不異於水。三用大全
同彼疏。釋云。謂隨淨業約自然大用報化二 身麁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 世善故。彼論下文具顯用相。疏然彼依心
下。第二對會今經。亦是解妨。妨云彼論依 一心法而立三大真如乃是其一。何得真如 具三大耶。故彼立義分中云。摩訶衍者總說
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 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所言義者。則
有三種。一者體大等。通局既異何得引耶。故 下通云。以一統二。二皆屬如故下解釋分 中分為三門真如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
體。又此二門不相離故。故如必有相用二 也。疏然違真下。三釋用大義。似太局亦名 解妨。妨云真如既為一切法體隨流。成法。
何得不言能生惡因果耶。故為此通。是以 瓔珞經云。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 名之為善。背第一義諦名之為惡。約違 義邊。不言生惡。於中先明不生惡所以。
後然違順雖殊下。釋為惡體。藏和尚云以 違真故不得離真。以違真故非其用也。 故今疏云。離如則無可違故不離也。如波 違水離水無波。疏若會百門下。第四會釋
經文。具闕至下當知。疏四約教不同可 以思準者。小乘但有生空。始教即立二空 及六七等不即於事。終教則即事即如。頓 教多用非安立義。圓教即是百門重重無盡。
疏五釋文於中三。一敘昔。二理皆難通下 辯順違。於中二意。初奪分者。次若取下。縱 成分義責不出相貌實則縱成二義。三今 且十十下。申今正解。上辯順違二皆有
理。後有究竟分則理長。文中先總明。二初 遍一切下別顯。即為十段。依唯識第九。前 雖隨地別釋。今為對文類例併舉。今初遍
一切處。及無相為相即遍滿真如。謂此真如 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世親釋云。 謂此法界遍一切行以無少法非無我故。 今言二空無有一法非二空故。今疏云
遍滿一切。遍滿義彰無相為相即二空相。疏 二中無能測等者。唯識釋最勝真如云。謂此 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注云
由離犯戒垢。證此真如德莊嚴故今無測 無對即最勝義。三中下。論釋勝流真如云。謂 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最為勝故。注 云。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觀此教法。根本
真如名勝流真如。或證此如說法勝故。今 云於法無礙即教法等為眾法眼亦勝流 矣。四中等者論云。四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
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世親解云。 於此如中無計我所無攝我所。如北洲人 無繫屬。故應說此如非我執我慢我愛無明 邊見我所見等所依取故。今無著無住即無
攝受。五中論云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類 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注云。謂生死 涅槃二皆平等故無差別。今云畢竟無盡無
變豈有別耶。六中論云。六無染淨真如。謂 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中 邊釋云。由六地觀十二因緣。知緣起法無
染無淨。非謂如也。由真如故法無染淨。 詺此真如。為無染淨。今云。無有分別。何有 染淨。七中論云。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
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注云。雖諸 教法依如建立。如無異故今云無所不在。 何有別耶。有無同如法豈別耶。八中論云。
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 染淨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 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相現土俱自
在故。注云。謂凡位不減聖位不增。故今云。 清淨平等豈有增減。九中論云。九智自在真 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於無礙解得自在。
故。注云。謂此地中得無礙解名智自在。今 遍一切智。何不知是佛境界真自在也。十 中論云。十業自在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
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 今云。住一切地成佛菩薩業自在矣。然此 十如約詮辯體。若不爾者且如非先不遍 今者方遍。若不約詮說遍何法。上來略取。
文中各有二義以成其名。餘各八義取類 本名可以意得。疏隨地別顯唯說十如 下。第二解妨。總有四妨。第一十百不同 妨。二前後無如妨。三如觀難成妨。四迴向非
如妨。今初妨云。彼唯十如此中說百何要將 百以同十耶。故釋云。為順十地且說十如。 理實真如具無盡德。十十融攝且說百門。百
十皆是一周一圓數順無盡。耳。疏地前通修 等者。第二通前後無如妨。妨云。將百門如 配十地如。地前等妙應無如矣。故為通云。
地前通修十如。等覺遍等十如。妙覺窮證 十如。但同地如無不同矣。疏然異從義別 下。第三通如觀難成妨。妨云。十地菩薩一地
之內。唯觀一如加行既成方證其一。今羅 百數成觀何由。況一味之如何由契合。故答 云。約行布說別證十如。就圓融修一含眾
妙。加行有異說十不同。正證相應本唯一 味。隨門入理略說百門。若契一門自含眾 妙。如海一滴味具百川。牽衣一角全體來
矣。故唯識云。雖真如性體無差別。而隨勝 德假立十種。十既假立百門亦然。德用多門 非體不一。言能同迴向亦融攝無礙者。由
如融攝行順於如。亦融攝矣。故初地中遍 達十如。隨能證行後後建立。疏稱如起行 下。第四通迴向非如妨。妨云。夫如普遍無
法非如。何有如外別有迴向。以為所喻。通 意有二。一以其所信喻所不信。二若取文 義下。為立體式則無前難。疏百門之內下。
第三釋文於中二。先總後最初下別。既依 十如則十十科之。疏大般若云。三世諸佛皆 以性空而為佛眼者。見性為佛眼故。疏理
無惑計有無常實者。即生公十四科實相義 中。具云夫惑情所封則兩端斯失。失理背 宗所計皆虛。理無惑計則有無並實。實則 說空可以袪滯有者之惑。明有可以釋守
空者之迷。斯則空有二教旨俱得實。釋曰。 此中有三。初約情非。二約理是。三約教真。 今當其中但用理是。疏無有少下。文中三
初牒經。二如遍非情下設難。三故應釋言下 會通。然此段疏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 性義。就計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 為土木金石。梟獍負塊以成於子。情變非
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 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 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立意約於真 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說
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 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 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太過。失情
無情壞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 境。涅槃何以揀於瓦礫言無性耶。廣如別 破。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
非情亦非一非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等。 一如涅槃者。揀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 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
無情性融覺性故。故引起信文略一句。然 其此義前已引竟。今此復要彼論通問。問云。 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種種色
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 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 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 法身遍一切處。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義
說耳。論云等者。引證非正證前故云亦可 證此。可為證者。智及智處同般若故。既二 性相即下。結釋經文。況心為總相下。舉況以
釋。前結一性義。今結唯心義。總相則無所 不攝。又融攝重重即本經意。隨舉一塵即 含法界。何令色境非一性耶。第九迴向。今
初牒名下文有四。初釋名。二此約無礙大用 下。結得名。三約脫惑障下。會六釋。四即上 體用下。出體性。今初有三。一約行釋無縛
著。引證中諸法無二。所見無著。般若無生能 見無著。諸法無二通上能所。諸法即無二般 若即無生。三世一合相。竪論無著一合相
言。文在三世義通前三。一者一切法無二。 二者般若無知。三者上二契合。二又解脫下。 約用釋名。三於何無縛著耶下。別解縛著。
於中四。一指前總明。二別申十事。三若約 下一事具二。四惑縛著一義中二。一生死為 能縛。由離凡故不縛。言不縛生死者。不
為生死所縛耳。此即相不縛不著二乘即 所見不著。二境相不縛。能見不著。三現惑 不縛。所見不著。種子即所見故。四有不能
縛。所見空不能著。五惑不能縛。見智不 能著。故雖十事不出相惑及能所見也。 疏一毫之善下。即生公釋。法華一毫之善。發
跡顯佛舉手低頭皆已成佛。言無非佛流即 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法流況內法耶。 大小等教皆從如來大悲所流故。
[0400c09] 疏。願成 普賢兼二迴向者。位後普賢是佛即向菩 提。等覺位前即向眾生。
[0400c11] 疏。別有十四根者。 按經文數故云十四義合二十二根。如俱 舍第十一明。疏勝用增上光顯義故者。彼論
解根有二義。此依薩婆多宗。故彼論云。最 勝自在光顯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解 云。根體勝故為最勝。根用勝故名為自在。
體用雙彰名光顯。由有最勝自在光顯名 為增上。將增上義以釋根也。論云。此增上 義誰望於誰。釋曰。謂二十二根望誰增上頌 曰。傳說五於四四根於二種五八染淨中
各別為增上。釋曰。傳說五於四者。眼等五根 於四事能為增上。一莊嚴身。二導養身。三 生識等。四不共事。釋曰。初盲聾等非莊嚴
故。二眼見耳聞避險難故。香味觸三是段食 性能受用故。三生識等。等取心所。四不共 事。眼唯見等。言四根於二種者。謂男女命
意名為四根。各於二種而得增上。男女於 二得增上者。一有情異。謂男女類別。二分 別異。謂形相言音乳房等別。命根二者。一能
續過去眾同分。二能持現在眾同分意根二 者。一能續後有。二自在隨行。謂經云。心能 導世間即自在義。心能遍攝受即隨行義。如
是一心法皆自在隨行。言五八染淨中者。 五謂樂等五受。八謂信等五根三無漏根。謂 五受順三毒染。信等八根順清淨法隨生長 故論次敘異說云。了自境增上總立於六
根 (謂發識了境根名增上) 從身立二根。男女性增上 (同前 分別) 於同住雜染清淨增上故。應知命五受信 等立為根。釋曰。謂下二句由上二句得增
上義故立根名。謂命根於同分住得增上 等。五受於染法得增上。信等於煖頂位中 伏諸煩惱引聖道故。大同前解。頌云未知當
知根具知根亦爾。於得後後道涅槃等增上。 釋云。言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未知 根是見。道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無學道。
未知已知於根道有增上用。見道引修道故。 已知於具知根道有增上用。引無學故具 知於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脫。
心若解脫方證涅槃故。已知是未知之後。具 知是已知之後故言後後。更有異說未知已 知各於自道斷惑增上。具知於現法樂住
得增上。已知根義正義所立。二十二根經中 略無男女二根餘皆具有。
[0401a24] 疏。兼五受根者。 頌云身不悅名苦 (損惱義故) 。即此悅名樂 (攝養義故) 。及 三定心悅
(謂第三禪五識無故無有身樂心悅名樂) 。餘處悅名喜 (餘處謂初 二禪及欲界處心悅名喜) 。心不悅名憂。中捨二無別 (中謂非苦非樂此處
中故名為捨根捨在身心同無分別任運而生故雖通二身心二捨同一捨根也) 。見修無學 道。依九立三根者。釋曰。九謂意喜樂捨信等
五根。若在見道依此九立未知當知根。修 及無學亦依九立已知具知。論云。如是三 名因何而立。謂在見道有未曾知當知行 轉。故說彼名未知當知根。解云。即見道十
五心八忍七智。如苦法忍與疑得俱。未知 苦諦名未曾知。後至智位必當知故名為 未知當知根。如苦忍既爾。諸餘七忍亦然。 故忍總名未知當知。中間七智雖能正知良
由知諦未遍中間起故。亦名未知當知。故 說彼在見道行者名未知當知。又論云。若 在修道無未知當知。但為斷除餘隨眠故 即於彼境復數數知。是故說彼名為已知。
釋曰。從道類智已去乃至金剛喻定皆名 修道。若在修道上下八諦總已知竟無未 曾知。但為斷除迷事煩惱貪瞋癡慢四隨眠 故。於四諦境復數起智知名為已知。又論
云在無學道。知 己 已知故名為知 (此釋知也謂盡智無 生智作知 己 已知之解故名為知) 有此知者。名為具知 (此釋具義有此
者成就義也約成譯具也) 或習此知已成性者。名為具知 (此第二解約習釋具也) 謂得盡智無生智故。如實自 知我遍知苦。不復更知。乃至廣說。釋曰。即
以盡無生智為具知根體。四諦之上各有 盡無生義故。云乃至論彼所有根名未知 當知根等者。此釋名。謂彼未知等行者。身 中所有此根故名未知根等也。餘如俱舍
根品廣明信等五根前疏已釋命根之義問 明品說。疏以不退轉是定義者。以精進言經 文自有定。但有義故以不退當之。進謂進
趣定謂不動。故疏金剛界根者。釋此一根疏 文有二。一正釋。二傍通。今初有四。一雙標 定慧。二金剛三昧下示定。三金剛正智下示
慧。四界即是性釋於界言通定慧義。智了 心性者。智了即慧契性不動是定。然此根 體通智通心二俱名根。故第六迴向施心中
云。願一切眾生得萬字相。莊嚴金剛界心。 心體性堅即金剛心智。符心王同不可壞。 心智俱能壞惑。壞惑亦即利義受金剛名。今
觀心性義含王所。亦即未知當知根等者。 二傍通也。金剛定慧即等妙覺。今欲具三無 漏根故以此當未知根。未知根正在見道 何有金剛之義。故言現觀位中得不壞故。
現觀即見道諦現觀也。現觀之義十地廣釋。 疏金剛焰下。文中二。一正釋金剛發焰。金剛 如燈。發焰如教。故雙了事理。及能所者。照
境為所。亦兼照於能觀智也。即已知根者。 通照事理如修道中故。二故離世間下。引 證雙證前二根。初證界根知法性故。二又
云金剛光焰根。即證前焰根雙照之義。先舉 經。後佛境有二下。釋同一所知中已通事 理。二分齊境有能觀智故。前釋云焰通事
理及能所故。後二具知根三無漏根具矣。 然心名根清淨心王於無分別智。有所依增 上義故二智名根。即於後後道涅槃得增 上故。如前論釋。大小乘說六八等殊。三得
成根義類相似故得引於俱舍文證。人常 了故。疏其業行界下。疏以十力攝五十二。 於文有二。先知眾生。後知菩薩。前中有十
七想。眾生是總。十力皆是化生事故餘即明 十力所知。一初有五想。皆處非處於佛法等 相應為處。不相應名非處故。二業力。三行
即禪定行。四即界力。五即解力。六根力。七時 即宿住。八持即遍趣行。遍持善惡至諸趣 故。九煩惱下。三想即漏盡力。十見佛想。即
天眼智力想。取其相皆了知故從法輪想 下。知菩薩亦不出十力所知。恐繁不配。離 四過失等者。從一切佛智下。即具五功德。
疏如聲聞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通有退思 護住者。俱舍二十五云。阿羅漢有六。謂退 至不動。前五信解生總名時解脫。後不時解
脫。從前見至生。釋曰。契經說有六阿羅漢。 一者退法。謂遇少緣便退所得。二者思法。 謂懼退失恒思自害。三者護法。謂於所得
喜自防護。四者安住法無勝退緣。雖不自 護亦能不退。無勝加行亦不增進。五堪達 法。謂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六不動 法。不為煩惱所退動故。前五種性從無學
位信解性生。此五總名時解脫也。以要待 時方能入定。及心解脫。言待時者。此有六 種。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四得
好處。五得好說法師。六得好同學。後不動 種性名不時解脫。謂是利根以不待時便 能入定。及心解脫故。從先學位見至性生。
釋曰。論云從先學位信解生等者。二十三 論云。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名信解見 至。亦由鈍利別。釋曰隨三向住果者。隨三 向人至住三果。隨鈍利根得名不同。若鈍
根人名為信解。若利根者名為見至。前隨 信行今名勝解。謂由信故勝解相顯名為信 解。前隨法行今名見至謂由向見得至果 見故名見至。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標信
解見至名別。言謂由向見得至果見者。以 法行人見理情多故。次前論云。且依見道十 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名隨信 法行由根鈍利別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
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釋曰。初二 句明見道位中有二聖者。謂根鈍者名隨 信行。彼於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 根者名隨法行。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
等法隨行義。故此上二句下。疏更釋此中相 承故具出之。下四句即前二聖於見道位立 為三向。釋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復引 之謂於先時未以世道斷欲修惑名具
修惑。此為一人。或有漏道斷於一品至於 五品即為五人。兼前六人至見道中名初 果向。趣預流果故。若斷六七八品名為次 三。此有三人。至見道中名向第二果也。
言離八地向三者。謂斷欲界第九品為一 人。次四禪三空為七地名九品。七九六十 三兼前欲界一品。即有八地為六十四 人。至見道中名第三果向。故上總有七十
三人皆在見道。故見道中名為信行法行。 至第十六心去修道位中三果聖人。名信 解見至。阿羅漢位名時解脫不時解脫。故疏 如聲聞中有信行法行等。言此二通有退思
護住等者。信行至羅漢有前五見至。至羅 漢為不動等。即等取堪達不動。就前五中 自有上中下。據法華中則不動羅漢亦有 上中下三根。聲聞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
稱下故。況前見道之內有多種人亦是上中 下也。言隨於一品復有信等者。如一下根 亦具五根。而於五中互有勝劣。有人定增
有慧增等故。其根品多不同也。今菩薩理觀 深玄。於一根中能都照耳。疏一準無性攝 論以難知故者。即第一論釋阿陀那識甚 微細言。論意云深揀世智。細揀聲聞故論
釋甚細云。諸聲聞對難了知是故不為 聲聞等開示此識。彼不求微細一切智故。 釋曰本論雖但云細釋有微細之言。辯公亦 云此等並難知故。衍法師云所知之事。幽微
故能知之智。微細亦難知義也。疏一緣謂專 注一境故不散者。釋曰此下成德翻上諸過。 而小不次一緣成上不散。以善寂成上不
亂。以善分別成上不迷。以善住成上不怯 怖。疏識所了境通於善惡等者。無分別是 智。有分別是識。故晉經下。證成上義。思議
是心地。不思議非心地也。此中心地不同心 地法門。疏於非心處下。於中二。初正釋。二 揀濫。言即非心量之心量者。此有二義。若
楞伽云。非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者。此拂 迹入玄。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若以非 心量為是斯即心量。二者不同上意。謂非 心量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引
第八迴向證之。住不思議即非心量。思議 不可盡即之心量。以二相即奪故。有下 半俱寂滅也。以心與非心下引義證成。疏 不為此釋下第二揀濫。人多誤解情作非
情非情作情故。下又縱云。設言於非心處 示生於心。亦是非情為情者。既言示生非 真無情為有情矣。疏今譯以非通二義者。 一非法是不善。二是無法。今言無法則非
不善。但有無義無義自有二意。疏依第二 義者。是上非即無物則法本自無因緣生諸 者。全是仁王下卷經。然有二義。一本來自空
從緣生故。則同第三義。若唯識等從無至 有曰生。自有還無稱滅。則法本從無因緣 生諸。今依第二義異第三亦順彼經。須彌 巨海俱為灰陽。二儀尚殞國有何常生必滅
義。若依第三則從無住本等者。無住即實相 異名。疏名或小異等者。今當會之一剎即第 六世界。二眾生即第二眾生趣。三一切法果
報即第九法。四眾生心即第五眾生界。五一 切說法時即第八入劫。六法界即第七法界。 七盡虛空界一切三世亦屬第八入劫。八語
言道即第四菩薩位德位但假名故。九世間 行即第一世間法。十出世間行即第三菩薩 行德。甚微細十句結於九門。故一重明而劫 即長時。三世即短時耳。第十迴向。
[0403a22] 疏。今初謂 稱法界等者。疏文有二。初標會異名。第二 法界無量即是所入下。別釋其相。於中十。一
明所入。二何法能入下。釋能入。三謂以稱 法界之大智下雙結成名。四此則位滿下 結示得名。五等何法界下明法界類別。六 然其四事下結通。七故不可但以下。結彈
古人。即刊定云等是能等迴向行。法界無量 是所等事。謂盡十方虛空所攝事法界無可 限量。今迴法施等善根令成無漏體德及
用。顯彼數量等。彼數量等彼事法界故。故 今彈之所等有四無量有二安局事耶。八 言無量下釋無量義。九前迴向下對前辯 異。十即以法施下出體。
[0403b06] 疏。夫法施者。亦古 德意。然各二句今各舉一。彼云一則發之以 智慧為生解之妙方。二則化之以多人。作
津濟之弘躅。三則為起行之根本。實倚仗 之良詮。四則為入聖之階漸。標引道之要 津。疏略以摘其語用故不指古人下引則
全是。疏今不生於化者。即金剛三昧經云。若 化眾生無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上 兩句遮過。下兩句成德。今但要成德耳。疏
示果寶渚者。即法華化城喻品云。譬如五百 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 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 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
難。釋曰五百由旬眾釋云云。今依生公。三界 途阻二乘路險。此五百是菩薩惡道甚難過 也。眾人即發菩提心欲求佛智以為寶渚。
如來以況導師。故下經云。我亦復如是為 一切導師。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佛慧 即寶亦喻涅槃於理無失。以會相門菩提 涅槃無二體故。故疏雙合果道即菩提涅槃。
疏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即論語第十以 世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唯聖人能有始 終耳。亦由乾卦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者其唯聖人乎。疏然廣等四心下。解妨可
知。四心已見第八迴向。疏二中有二十梵 行下。疏文有四。初列十戒。二通用下出體。 三今開下釋文。望智論文開為二十。若望
經文束為十戒。皆用智論釋十戒文。以會 今經。八九即自在戒。十三即無著戒。餘文可 知。四又安住下收為四等。疏攝論云若自
住邪行等即梁論第七引契經說。若無性攝 論當其第五。一句小異。云如契經言。若自 住邪行便受他譏謗。是人終不能制止他 過失。又云若懷瞋分誨他所犯以非利
益。非方便故。言不威肅他轉違背起諸邪 行。如有頌言。慈憐如一子誨舉他所犯。 決定令受持後不復當犯。疏沙彌求龍是 懷毒迴向者智論云。昔有羅漢居近龍池。
每至食時皆請羅漢入池供養。羅漢神通 兼坐繩床。忽然而去。有一沙彌於一日 中臨至食時。密在床下攀繩床轅。羅漢不 知如常運通至龍池中。從床下出龍王怪
問。此未離欲何以將來。以天甘露而供羅 漢。以人間味而饍沙彌。沙彌滌鉢駭其香 味。恨師忿龍兼貪龍女興心欲奪。龍得 他心知沙彌意。復兼頭痛求其謝過。沙彌
心志毒願不息。加功精誠後足下水出尋至 池邊。以衣覆頭便化為龍。遂入池中咬殺 其龍。奪其宮殿妻子眷屬報龍已畢。即興 風雲震雷降雹。拔倒寺宇淨無所有。國王
知之復為立寺。復被毀滅國王大怒。遂檄 其龍若更為害當填此池。龍遂謝過謂其 師曰。自今已後不敢為惡。然是龍身性多 瞋毒恐後還發。若見池上有黑雲生。即是
弟子起於惡心。當令鳴鐘。念摩訶般若惡 心則息。後如其言每有雲起即稱念般若 鳴鐘擊磬雲則散滅。釋曰此沙彌為龍。有 其二意一為貪色味。二為瞋恚而皆是毒
疏不畏生死長遠等者。即三種練磨心。唯識 第九資糧位中。偈云。乃至未起識求住唯 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長行釋未 能伏滅中云。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
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於所 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 遠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練磨自 心勇猛不退。注云。第一菩提廣大屈引他
況已練。廣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 者長時。由此退屈引他已證我同彼類何 故退耶。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速
成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 屈。論云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便 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練磨自心勇猛
不退。注云。第二萬行難修屈省己增修練。 偈云。汝已惡道經多劫無益受苦尚能超。今 修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論云。
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 引他麁善況己妙因練磨其心勇猛不退。 即第三轉依難證屈。引麁況妙。練如行施 等尚感貴樂。況我所修清淨妙善而無果
耶。論偈云。博地凡夫初發心尚擬遠趣菩提 果。我已精進經多劫不應退屈却沈淪。論 云由斯三事練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 行。今疏初不畏生死長遠。眾生難度即通說
也。轉依難證下。即倒牒三種練磨之心故總 說云不畏。無性攝論當其第六。疏今初以法 師下。辯其圓音文分為五。一標數。二會他
經。三隨難釋。四以義通攝。五別釋音聲。疏 即密跡下。第二會他經於中有四。一會同 異。二會有無。三會通教旨。四會他經意。然
密跡經即大寶積經中金剛力士會。第三之 三卷。當第十。爾時寂意菩薩復問金剛力 士。如來有幾事祕要。答有三種。一曰身密。
二曰意密。三曰口密。口中說六十種音。廣 讚如來無思無想無言之言竟。即云如來從 口敷演。如一言詞出六十品。各異音聲。何
謂六十。釋曰。然經直列今加次第。一吉 祥音。二柔軟音。三可愛樂音。四悅意清淨音。 五離垢音。六顯曜音。七微妙音。八明德音。九
無亂音。十無憒音。十一師父音。十二無剛硬 音。十三無麁獷音。十四善順音。十五安重音。 十六身所吉利音。十七隨心隨時音。十八如
如悅意音。十九天愛安想音。二十無熱惱音。 二十一方正音。二十二識達音。二十三親近 音。二十四意好音。二十五歡悅音。二十六和
雅音。二十七曉了音。二十八精勤音。二十九 和忍音。三十重了音。三十一其響去穢音。三十 二應師子音。三十三龍嗚音。三十四好雨音。
三十五海雷龍王音。三十六真陀羅伎音。三 十七哀鸞音。三十八鷹暢音。三十九鶴嗚音。 四十耆域音。四十一英鳥音。四十二雷震音。
四十三不卒音。四十四不暴音。四十五普入 響音。四十六去非時音。四十七無乏音。四十 八無怯音。四十九悅豫音。五十通暢音。五十
一戒禁音。五十二甘美音。五十三進行音。五 十四廣普音。五十五具足音。五十六諸根無班 音。五十七不輕疾音。五十八無住音。五十九
響聲普入眾會音。六十宣諸德音。密跡金剛 力士謂寂意菩薩言。是為如來六十梵音。 其如來音普遍十方諸佛世界。悅可一切眾
生心行。釋曰已具列六十。今經但四十五缺 於十五次下當明。然密跡經但列不釋。莊嚴 論第六亦引彼經而兼有釋。論偈云。菩薩自
成就。如前義應知。聲有六十種。是說如來 事。長行釋云。如來有六十種不可思議音聲。 如佛祕密經中說。寂靜慧如來具足六十種
聲語。所謂潤澤柔軟可意意樂清淨如是廣說 (上是論釋引經下釋云) 此中潤澤聲者。眾生善根能攝持 故。柔軟聲者。現前聞法得樂觸故。可意聲
者。由善義故。意樂聲者。由善字故。清淨聲 者。無上出世後得故無垢聲者。諸惑習氣不 相應故。明亮聲者。字句易解故。善力聲者。
具足功德破諸外道惡邪見故。樂聞聲者。 信順出離故不絕聲者。一切外道無能斷故。 調伏聲者。貪等煩惱能對治故無刺聲者。制
戒樂方便故。不澁聲者。令犯戒人得正念 故。善調聲者。教化教授故。悅耳聲者。亂心對 治故身倚聲者能引三摩提故。心了聲者。能
引毘鉢舍那故。心喜聲者。善斷疑故。喜樂 聲者。決定拔邪故。無熱惱聲者。信受不悔 故。能持智聲者。成就聞因智依止故。能持
解聲者。成就思因智依止故。不隱覆聲者。不 惱而說故。可愛聲者。令得自利果故。渴仰 聲者。已得果人深願樂故。教勅聲者。不思議
法正說故。令解聲者。思議法正說故。相應聲 者。不違聽故。有益聲者。如其所應教示導 故離重聲者。不虛說故。師子聲者。怖外道
故。象王聲者。振大故。雷聲者深遠故。龍聲者 令信受故。緊那羅聲者。歌音美妙故。迦陵 頻伽聲者。韻清亮故。梵聲者。出遠去故。命命
鳥聲者。初得吉祥一切事成故。天王聲者。 無敢違故。天鼓聲者。破魔邪故。離慢聲 者。讚毀不高下故。入一切聲者。入毘伽羅
論一切種相故。離不正聲者。憶不忘故。應 時聲者。教化事一切時起故。無著聲者。不依 利養故。不怖聲者。離慚羞故。歡喜聲者。聞
無厭故。隨捨聲者。一切明處善巧入故。善友 聲者。一切眾生離成就故。常流聲者。相續不 斷故。嚴飾聲者。種種顯現故。滿足聲者。一音
無量聲說法故。眾生根喜聲者一語無量義顯 現故。不毀呰聲者如所立義信順故。不增減 聲者。應時量說故。不躁急聲者。不疾疾說
故。遍一切說聲者。遠近諸眾同依止故。一切 種成就聲者。世間法義皆譬喻令解故。上依 論牒釋故缺其二。與彼經亦少不次。其佛
祕密經即密迹經。疏然彼無下。第二會有無 (此一) 乃是名變。論釋亦有此缺十五。疏中但列 其九。餘更缺。六應添。一耆婆。二英鳥。三雷
震震與海雷龍王別故此亦喻故更添。四師 父。五親近。六明德。方為六十。疏又此所明 下。第三會通教旨可知。疏法有所本下。第
四會他經意。兼欲盡其論釋。疏中間下。第 三隨難別釋。疏然六十種下。第四以義通 收。疏通言下。第五別釋音聲。疏若彼潤玉等
者。涅者水中黑泥。緇者黑色。謂若玉在泥 中千載不黑。疏法華云彼國等者。即第二經 譬喻品中。授舍利弗記云。其劫名大寶莊
嚴。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 大寶故。疏楚魏之朝等者其文出論語。疏若 言嚴事過者。然嚴事即是所成。謂座旛幢蓋
等百事。其寶香華鬘等即是能成。能成如金 銀銅鐵泥木等。所成如以金為佛菩薩華鬘 等百事。以銀為百事亦然。能成有十一各
各能成所成百事。今云若嚴事已過者。則不 應言皆如寶莊嚴者。寶嚴有百事。今過百 倍即成一萬。何言如寶。如寶但有百事 耳。下引晉經即是能成為百。如金銀銅鐵
等為百事耳。故云即以香等為百香等。 是能成故。言過此倍之三字譯者不妙者。謂 但列香等百事何要過此百倍之言。以無 可過故。若過寶嚴事百倍則有可過。次
云若別理通者。為順今經故。欲令過前 嚴事百倍則有萬矣。而亦文不便故應迴 過此百倍向寶莊嚴下。則能成唯十一所成 各萬則成十一萬。兼前一百有十一萬一
百嚴事。疏體用理量俱無障者。理量即如理 智如量智。佛地論第三亦名二修。一如理修。 二如量修。世間所知唯有二種。一人。二法。
若能通達此二空者則永證得真如實際。是 故名為理量 (總釋二修) 如理修者。不壞人法如 此人法本來妙極寂靜為性。故無增無減
離有離無。寂靜相者。自性清淨法本來無 生。淨心不執名為滅諦。是心有自性清淨。 及煩惱惑障。如此兩法無漏界中。善心惡心
獨自行故。於一念中兩心不相應故。乃至 如此而知名如理知 (別釋初修會歸理智) 如量修者。究 竟窮達一切境界名如量智。若見一切眾生
乖如境智則成生死。若符境智則得涅槃。 一切如來法以是義故名為如量 (別釋量智即第二修也) 至初地菩薩得此二智。以通達遍滿法界 理故生死涅槃二法俱知
(二智起種也) 又此兩智是 自證知見。由自得解不由他得。但自得證 知。名自證知見 (明自證非他也) 又此智有二種相。
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 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 能通達觀無量無邊界故是如量智相 (二智相別)
又此二智復有二義。如理智為因。如量智 為果。言如理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 如量智為果者。由此智故知於如是真 俗等法具足成就 (因果義別)
又如理智是清淨因。如 量智是圓滿因。清淨因者。由如理智三惑寂 滅。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圓滿 (二因不同) 釋曰
前文頻有理量二智。此方廣釋第五會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