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4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十九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380a09] 疏。世醫所療治雖差還復生。即涅槃經第五 地中當廣引說。疏即金剛身者。涅槃第三 有金剛身品。金剛為內照之實即生公釋。言
非唯金色。亦不全遮。意通內外耳。前已引 竟。疏瑜伽三十九云。若有眾生來求等 者。即彼明菩薩應施不應施。中總有二十三
類。今當其一不應施與。下更有論云。何以 故。若施彼時雖暫令彼於菩薩所心生歡 喜。而復令彼廣作種種不饒益事。謂因施 故令彼多行憍逸惡行。身壞之後墮諸惡
趣。從令施美色下。疏以論難經。疏又云。 施妻子時。不應施與怨家。亦是此論次文。 其凶暴業者。論具云。又諸菩薩於自妻子奴
婢僕使親戚眷屬。若不先以正言曉喻令 其歡喜。終不強逼令其憂惱施來乞者。雖 復先以曉喻令其歡喜生樂欲心。而不施 與怨家惡友藥叉羅剎凶暴業者。不以妻子
形容軟弱。族姓男女。施來求者令作奴婢。 論次又云。菩薩若有上品逼惱眾生樂行 種種暴惡業者。來求王位終不施與。若彼 暴惡補特伽羅先居王位。菩薩有力尚應廢
黜。況當施與。釋曰。此皆不應施。又從今云 種種下。疏以論難經。答能施有二下。答中 先正答。後引證。前中有三意。一菩薩善知不
知皆得。二知女無染。三知翻利益。疏故攝 論中有利有染等者。即無性論第八兩本世 親皆是第九。梁論當第十二。今依無性。然
是義引。彼論先併舉本論四句。後更牒釋。今 隨舉便釋本論云。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 上尸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
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 財位。釋曰。上即問也。釋論不解本論答云 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無性先 總明答意云。今當顯說由是因緣菩薩。
雖有財位自在。而不施他。釋向初答云。 謂諸菩薩見彼有情。於其財位有重業障 故不施與。勿令惠施空無有果。設復施 彼亦不能受何用施為。如有頌云。如母乳
嬰兒一經月無倦。嬰兒喉若閉乳母欲何 為。解曰。此即第一無利無染。以一向不能 受。何利何染。二本論云。見彼有情若施財
位障生善法。故釋論云。謂諸菩薩見彼有 情雖於財位無重業障。而彼若得財位圓 滿。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寧復現 世少時貧賤。勿令來生多時貧賤。故不施
彼所有財位。解曰。即第二有染無利。三本論 云。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釋論 云。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生死
心便現在前。求欲出離。若得富貴即生放 逸。故不施彼所有財位。作是思惟寧彼貧 賤。厭離生死心常現前。勿復富貴愛樂放
逸不起善法。解曰。此亦成上有染無利。四 本論云。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 善法因。故釋論云。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 當施彼滿足財位。即便放逸積集種種惡
不善業。故不施彼所有財利。如有頌云。寧 使貧乏於財位遠離惡趣諸惡行。勿被富 貴亂諸根令感當來眾苦器。解曰。亦有染
無利。五本論云。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 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釋論云。謂諸菩薩 見彼有情。若得富貴即便損惱無量有情
故不施彼所有財位。作如是念。寧彼一身 受貧窮苦。勿令損惱餘多有情。解曰。亦有 染無利也。故本論結云。是故現見有諸有情
匱乏財位。此中有頌見業障現前積集損 惱故。現見諸有情不感菩薩施。釋曰。上 文五重但有二句。初一無利無染。餘四皆 有染無利。而義不同。一障生善法。二不生
厭離。三自積不善。四損惱於他。其有利有 染損益雙具故亦不施。為損過微論略不說 餘可知也。疏法華四安樂行品者。今疏所
引初一會諸師義。後三全同生公。生公初 一但名行處近處。意是總明遠惡近理。下三 別耳。寶林基公第一名空行。二名離憍慢。
三四同生公。南嶽云。一名無著正慧。二明 口不說過。三敬上接下。四同生公。大乘法 師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心離諸惡自利行。
四心修善法利他行。天台云。止觀慈悲導三 業及誓願。初身有止故離身麁業。有觀故 不得身業。不得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 夫。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
二乘地。有止行故著忍辱衣。有觀行故 坐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 即成斷德。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
成恩德。恩德資成智德。智德能通達斷德。 名身安樂行。餘口意誓願願亦如是。釋曰。 此即通辨三法為能導其所導。初一是身。
二是口。三是意。四是誓願。大乘法師傍立 此名。然諸師立皆從多分。增勝以分通用三 法。理則玄妙不彰四別。今取生公之意。合
身口在第二取行處近處。及南嶽寶林共 立一名。名畢竟空行。寶林但語一空似約 於境。南嶽云無著慧但語於心。今云畢竟
空。心境兩亡空有雙會。故生公云。近處明遠 惡近理。行處而為履行之宗。在畢竟空耳。 此為大智四為大悲。悲智相導於中二三
業天台之意亦不失也。又初後成德。中二離 過。離過即斷德。初智後悲三德備矣。雖義俱 通從多故別。是以第一。經中但名行處近
處。意在近理行耳。疏已入於理下。即生 公釋。下疏引經證。既云無行而觀。即寂照 雙流為行理也。下而言等者。等取下文亦
不行不分別。釋此自有二意。一謂上無行而 觀皆是不分別。今又不行則寂照兩亡也。二 者但對上而觀諸法如實相。恐濫從行起
觀。今明正觀時亦不行此觀。不分別此觀。 就行約心詣於理。就觀約照達於理。今 心行不行觀無分別。即觀無觀是寂照雙流。
故下偈云。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 不實法。即不行也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 得諸法不知不見。正是入理即亦不分別 也。問若以入理為行住忍辱地等。豈入理
行耶。答正是入理。謂無生地寂滅之忍為所 住處。柔和善順即柔順忍而不卒暴。心亦不 驚即音聲忍。三忍頓具故為入理。住忍辱地
即如來衣。觀如實相即如來座。以此導悲即 如來室。疏雖未入理下。亦生公之意。遠諸惡 下引經證。先證遠諸惡言及外道等。等取
餘八。總離十緣。一遠豪勢。謂國王等為損 害緣。二不近邪人法。謂外道梵志等為惡見 緣。三亦不親近諸有凶戲者。見壞亂緣。四
又不親近旃陀羅等。即惡業緣。五不親近求 聲聞等。即離劣友緣。六又文殊師利等不應 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等即長
染緣。七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即非器緣。 八不獨入他家。即譏訶緣。九若為女人說法 下。離非軌緣。天台云八離怨害九離譏嫌。十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等。即散亂緣。上 明不應親近常好坐禪。下明所應親近。上 為親近之始。為初親近處。次云復次菩薩
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等。即第二親近 處。為親近之終。正明近理以觀想未除故 名親近。二身口無過失者。經云。若口宣說。
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長行多唯辨 口。偈中則說於身。以油塗身澡浴塵穢亦 兼身矣。三心無嫉妬者。經云。於後末世法
欲滅時。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無懷嫉妬諂 誑之心等。四云。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 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等。廣如彼經。
疏然安樂者下。釋安樂行名。初釋以果詺 因。二因即安樂亦生公意。又常見外道等 即天台意。一常見外道因果俱苦者。計我 常故修於苦行以期樂果。所修是邪還招
苦果。二斷見外道不信當報。恣意行惡 受五欲樂當受苦果。三析法二乘無常拙 度加功苦到。此名因苦。得入涅槃故云果 樂。四菩薩如實巧度故為因樂。證大菩提涅
槃常樂故。涅槃云下。引證即二十七經。經 云。善男子不見中道者。凡有三種。一定樂 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一定樂行者。所謂菩
薩摩訶薩憐愍一切諸眾生故。雖復處在 阿鼻地獄如三禪樂。二定苦行者。所謂凡 夫。三苦樂行者。所謂聲聞緣覺。聲聞緣覺行 於苦樂作中道想。以是義故。雖有佛性
而不能見。下經文廣。不正釋凡夫而道 有三種。謂下中上。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 常等。後說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
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等者。是 定苦行也。疏長阿含。十二因緣經。僧祇律。造 塔事未撿故。疏無上依經供佛舍利如芥
子許悉得究竟脫生死苦者。經有兩卷今 當第一。因阿難隨佛乞食。見一新城樓閣。 心念有人以此勝閣布施四方僧。并具四 事。若如來滅後取佛舍利。如芥子大安立
塔中。起塔如阿摩羅子大。戴剎如針大。露 盤如棗葉大。造佛如麥子大。此二功德何 者為勝問佛。佛讚廣為引喻校量。初舉滿
閻浮提如稻麻。以第四果及辟支佛。有人 盡形四事供養。滅後起大塔供養佛。問功 德多不。阿難答多。次舉西瞿陀尼。次舉東
弗婆提。次舉北欝單越。皆量漸廣供事如 前。比所造閣如帝釋所處。問於阿難。阿難 皆答甚多。佛告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佛涅槃後取舍利如芥子大。造塔如阿摩 羅子大。戴剎如針大。露盤如棗葉大。造佛 如麥子大。此功德比前所說。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 所不能及。阿難。若此功德不迴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此功德聚所獲福德報。盡娑
婆世界微塵數。作他化自在天王。化樂天王。 兜率陀天王。夜摩天王。三十三天王。況復轉 輪聖王。釋曰。據此但云福多。若加迴向必
至究竟。疏當其無有車之用者。即老子道經 云。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注云。 此明無有功用相資而成。又下結云。有之以
為利。無之以為用。意明假轅廂輪等以成 於車。車中不虛則無所用故。約形質麁有 之利。以明妙無之有用。今借此語萬行緣 成之乘。其內無性即中空矣。若不涉有無
以利物。若不入空無以道行。以有空義 故一切法得成。故為大用也。疏翻三生百 劫者。羅漢三生修福。緣覺百劫。今令百千 億那由他劫修等故。疏涅槃第十若犯四
重禁等者。明經法資人除惑有十復次今 是其一。經云。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 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經典。讀誦通利。復
為他人分別演說。若自書寫令他書寫。斯 等皆是菩提因緣。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為 邪鬼毒惡所持。聞是經典所有諸惡悉得 除滅。如見良醫惡鬼遠去。當知是人是真
菩薩摩訶薩也。何以故。暫得聞是大涅槃 故。亦以生念如來常故。若暫聞者尚得如 是。何況書寫受持讀誦。釋曰。是則疏但舉 中。疏又云。犯四重禁不還生無有是處
者。即第五經云。又解脫者名為虛寂無有 不定。有不定者如一闡提究竟不移。犯重 禁者不成佛道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若 於佛正法中心得淨信。爾時即便滅一闡
提。若復得作優婆塞者亦得斷滅。於一闡 提犯重禁者。滅此罪已則得成佛。若言 畢竟不成佛道無有是處。疏如是等文處 處皆有者。第六又云。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不
可消伏甚奇甚特。若有聞者聞已信受。能 信如來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為希有如 優曇華。我涅槃後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 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於未來世百
千億劫不墮惡道。第九經初又云。譬如日 出眾霧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出興于世。若有眾生一經於耳者。悉能滅
除一切諸惡無間罪業。其餘大乘文亦廣多。 疏九十五種外道邪論者。一依薩婆多律。 外道六師各有十六種道。疏二附佛法外 道。若不得般若意入阿毘曇則滯有故。疏
故七卷楞伽第一等者。七卷即實叉難陀三 藏所譯。然十卷文廣。四卷文慳。七卷處中而 文又潤。疏所引經具足經文。引意明此呼
二乘以為外道。何以得知是二乘耶。以此 前有經云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 來應正等覺。覺法自性第一義心。以此心 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最上之法。以聖慧眼
入自共相。種種安立其所安立不與外道惡 見共故。次即是疏所引之文。謂前是佛法 言不與外道共。早兼二乘況出相不知境
界自心分別等即二乘見。又四卷云。大慧。云 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 識自心所現分齊。大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
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釋曰。此則皆二乘 見故同外道疏又第二云者。亦復彼七卷經 外道二乘同義更顯。疏所引經一字無闕。 以斯二段明呼二乘同外道也。疏乘四輪
乘文三。一引論正釋。二料揀。三得名。今初 言莊嚴論第六名四種不放逸輪者。一勝土 輪 。二善人輪。三自正輪。四先福輪。下疏依
此論以釋其相。一住好國土者。論有偈云。 易求及善護善地亦善伴善寂此勝土菩薩則 往生。今疏即長行釋但小略耳。具云一者易
求。謂四事供身不難得故。二善護國王如 諸惡人盜賊不得住故。三者善地處。所調 和無疾癘故。四者善伴同見同戒為伴侶 故。五者善寂。謂盡日無喧雜聲故。疏二
依止善人。謂有偈云。多聞及見諦巧說亦憐 愍不退此丈夫菩薩勝依止。下釋即論前三 易故不釋。論具云。一多聞成就阿含故。二
者見諦得聖果故。三者巧說分別法故。四 憐愍不貪利故。五者不退無疲倦故。三集 勝福德者。偈云。可樂及無難無病與寂靜觀
察此五種宿植善根故。釋云。一可樂。二無 難。三者無病。四者三昧。五者智慧。第一事 由住勝土為因。第二事由依善人為因。
第三事由自正成就為因。釋曰。疏中將後 出方便間名釋之。四發大誓彼當第三 者。偈云。善緣及善聚善修及善說善出此五 種是名自正勝。彼釋云。一者善緣妙法為緣
故。下四多同一兩字異。二者善聚福智具足 故。三者善修止觀。諸行相應時修故。四者全 同五。順字是欲字耳。上云成論名自發正
願者。論第二四法品云。又經中說人天四輪 能增善法。一住善處。二依善人。三自發正 願。四宿植善根。次即明摧八難。次下當知。
疏然前二就果者。第二料揀。疏此四何因下。 第三得名。於中有二。先明得輪名。即成 論文。後已知四輪下。二釋得乘名。先依瑜
伽。若依已下後依當經圓教辯。四文旨可 知。疏本行經說編草為蓋等者。賢愚經第八 說。過去有王名為金剛。夫人有胎恒有七
寶大蓋覆於頭上。及生太子身紫金色。相 好具足蓋在其上。名蓋事王七寶自至。王 四天下即是佛身。佛言。阿難。因過去久遠仙
人山有辟支佛。涅槃後有長者起塔。以蓋 蓋其上故獲斯報名其事也。疏四定地上 光明集福德王賢首等。如出現品。四智之義 亦具上文智各有四。如出現品。
[0383a29] 疏。今依賢 首是八忍八智者。且依唯識釋之。即論 釋相見道。中緣安立諦有十六心見道。然 此有二下即彼論文。但以立十六下有標
句。云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下全同論。
[0383b04] 疏。一 苦法智忍者。苦即苦諦法者。即彼能詮教。智 者所謂加行道中緣苦法智。忍者無漏忍。忍 前苦法智也。此苦法智忍觀苦下如。能斷
三界見道二十八種分別隨眠。欲苦有十。 上二界苦各九以除瞋故。三界合有二十 八也。二苦法智者。法謂苦如。能緣苦如之
智名苦法智。三苦類智忍者。謂苦法智無間 無漏慧主等。意云此第三心於一剎那。各 別內證法忍法智。謂二心後乃至無學一切
聖人法。從此二心彼得生故。故云皆是此 類。四言類智者。此智但緣第三苦類智忍。 故雜集云。於苦類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 智。
[0383b17] 疏。前二觀如等者。謂法忍法智觀如。類 忍類智觀智。
[0383b18] 疏。如苦下有四三諦亦然下。類 釋餘三。一諦有四故有十六。皆斷二十八 分別隨眠。然是取意。具足論云。如於苦諦
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知亦爾。此十六心八 觀真如。八觀正智。可知法真見道無間解 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釋曰。謂法
忍法真無間道見分。法智法真解脫道見分。 類忍法無間與自證分。類智法解脫與自 證分。印前智故差別立也。
[0383b26] 疏。二者依觀上 下等者。論云。二者依觀上下諦境別立法 類十六種心。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
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釋曰。欲界 名下是現前界。色無色名上是不現前界。十 六心者。謂觀欲界四諦別立法忍法智八種。
依觀上二界四諦別立類忍類智八種。然 論但舉欲界苦諦以為法也。一現觀忍是無 間道。二現觀智是解脫道。餘可準知如其 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
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釋曰。今 疏以略配而不法自證者。故彼疏云。以於 前十六心後而作此觀觀漸麁故。今謂觀
智即法自證。既不觀智故不法耳。一百一 十二者。欲界四諦四十。上二界四諦各除瞋。 故八諦減八故百一十二。餘可知。疏。瑜伽
五十三。百福行即決擇分中文相甚顯。但少 分者經部許有分受。或多或全。由彼根性 有劣中上差別。及持有多時少時等。少時 從一日至十日。多時謂一年已去十年已
來盡壽可知。然其十種分為四類。初之三 十據事以分。次之三十依時有分別。次之 二十約自他明後之二十依讚說立。正約 行時名為百行。約所生福則為百福。若就
十惡名為百非。謂少分殺等。
[0383c21] 疏。此且就同 教三十二相化身而說者。第一會中已廣分 別。即師子吼品二十八經。南本二十六。
[0383c23] 疏。體 圓德備等者。釋智明珠。此有二意。一直 就智。上體圓者顯是圓智即智性也。德備 者。能成一切眾德故即是智相。鑒徹即明照
無遺。惑亡即所知障盡。略舉珠之四德。二 融於理智。為涅槃三德。一體圓即法身。二 鑒徹即般若。三惑亡為斷德。解脫德備通
於三德。亦別屬法身具足三德方名圓智。
[0384a02] 疏。亦以權隱實者。上直就佛智以明。今就 法華經意兼彰於教。以權隱覆實理即昔 開三。三即為髻。隱一乘旨。從開權下即會
三歸一。文無下成上開義。後若不明解下。 出因便明之義。所以反顯佛無祕藏故。涅 槃說如來但有密語而無密藏。如秋月十 五日欲令同見豈有祕藏。眾生不了謂之
為密。上言如來有祕密藏者。約下位不測 耳。有約法體。無約佛心。佛心無悋故疏。 故佛本行經說等者。具足經云過去有五百 長者子。各出珍寶象馬車乘衣服飲食隨
乞悉與。有一貧人見而問言。汝等施福 求何等事。答願欲求佛道。又問何謂佛 道。答中廣歎佛德。貧人聞已自念。我今欲 習學此願度一切。復念貧窮無財行施。當
持己身而用惠施。念已索蜜遍塗其身臥 於冡間。我今以此身施與一切。若有須 血肉頭目髓腦悉以與之。持是功德用求 佛道廣度一切。作是願已應時三千大千
世界而大震動諸天惶懅。帝釋天眼見於菩 薩臥於冡間以身布施。下來欲試化作眾 狗鳥獸欲食菩薩見有欲來噉。身心便歡 喜無有退轉傾動之意。天帝復形讚問所
求為求輪王帝釋梵王。答云不爾唯求佛 道廣度眾生。帝釋諸天同讚善哉。語菩薩 言。汝此勇猛過彼五百菩薩所施。百千萬億
不可計倍當先作佛。時貧人者。今我身是。 五百長者子者。今此彌勒五百菩薩是。我 以精進勇猛之力故。超諸菩薩所作功德 而先成佛 (已下二十七經)
疏二十七施眼等者。標章引 例經中云及餘無量菩薩者。賢愚經第六快 目王施眼說。過去阿僧祇劫有王名為快 目。其目徹過牆壁見四十里。王八萬四千
國性善好施。有邊國王名波羅陀拔彌。不 賓王化治正失度快目王舉兵往伏彼王。 有臣云快目王好施。令一盲婆羅門從其 乞眼。快目便許之七日後施。臣佐悲諫太
子請以眼代快目王廣為說法。令剜一 眼置於掌中。廣發大願後置婆羅門眼中。 彼即得視復剜一眼。置彼匡中亦即得視。 大地震動諸天下讚。帝釋問王施眼何求。答
惟求佛道。問有悔心不。答言無悔。若不 悔者令我如故尋便平復。婆羅門迴報彼 王。彼王聞已心裂而死。
[0384b16] 疏。十眼與離世間 大同者。今略會之。彼十眼者。一所謂肉眼。 見一切色故。二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三
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四法眼。見 一切眾生實相故。五佛眼。見如來十力故。 六智眼。知見諸法故。七光明眼。見佛光明
故。八出生死眼。見涅槃故。九無礙眼。所見 無齊故。十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若會 今文一即第八。示導眾生令出生死得涅
槃證為最勝故。二即九名義全同。次五即 五眼用小有異。多同尋常五眼。八即第十名 同所見。從能見智是佛一切智雙就能所 故名普眼。九即光明眼從其能照光明。身
智二光照生性空故。就其離過名淨離瞖。 十即智眼如來十力方見諸法故。然彼約菩 薩此願得佛因果小異故。用小殊大旨同也。 故疏亦云大同小異。
[0384c03] 疏。一具佛種性即安 住最勝者。謂具七最勝成波羅蜜如第一 會。
[0384c05] 疏。智論十四象王施牙等者。論云如釋 迦文佛曾為六牙白象。獵者伺便以毒箭 射之。諸象競至欲來踏殺獵者。白象以身
捍之擁護其人愍之如子。曉喻殷勤遮止 群象。徐問獵人何故射我。答曰我須汝牙 即以六牙內石孔中血肉俱出。以鼻舉牙 授與獵者。雖作象身用心如是。當知此
象非畜生行報。阿羅漢法中都無此心。當 知此為法身菩薩。疏及十輪第四者。經云。 若有苾芻於諸根本性重罪中。隨犯一罪 雖名破戒。惡行苾芻猶勝一切在家白衣
犯性罪者。尚應如是況犯其餘諸小遮罪。 是故不許國王大臣諸在家者輕慢謫罰。所 以者何。善男子。乃至過去有迦奢國王名
梵授。勅五旃陀羅。有大象王名青蓮華。六 牙具足住雪山邊。汝可往彼拔取牙來。若 不得者汝等五人定無活義。時旃陀羅為 護身命執持弓箭。被赤袈裟現於沙門威
儀形相。往雪山邊至象王所。時彼母象遙 見人來執持弓箭。驚怖馳走詣象王所白 言大天。今見有人張弓挾箭。徐行覘視來 趣我等。將非我等命欲盡耶。象王聞已舉
目觀見。剃除鬚髮著袈裟人。即為母象 而說偈言。被殑伽沙等諸佛法幢相。觀此 離惡心必不害眾生。時彼母象以頌答曰。 雖知被法服而執於弓箭。是惡旃陀羅樂
惡無悲愍。時大象王復說頌曰。見袈裟一 相。知是慈悲本。此必歸佛者。愍念諸眾生。 汝勿懷疑慮。宜應速攝心。被此法衣人。
欲度生死海。時旃陀羅即以毒箭彎弓審 射中象王心。母象見之舉聲號叫悲哀哽 咽。以頌白言。被此法衣人。宜應定歸佛。 威儀雖寂靜。而懷毒惡心。應速踏彼身。令
其命根斷滅。此怨令盡。以射天身故。時大 象王以頌答曰。寧速捨身命。不應生惡心。 彼雖懷詐心。猶似佛弟子。智者非為命而
壞清淨心。為度諸有情。常習菩薩行。時大 象王心生悲愍。徐問人言。汝何所須。彼人 答曰。欲須汝牙。象王歡喜即自拔牙施旃
陀羅。而說頌曰。我以白牙今施汝。無忿無 恨無貪惜。願以施福當成佛滅除眾生煩 惱病。善男子。當觀如是過去象王雖受如 是傍生趣身。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而能棄捨身命無悋。恭敬尊重著袈 裟人。雖彼為怨而不加報。然未來世有 剎帝利旃陀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 等。歸於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
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我已鞭杖楚撻其 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一切過去未 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決定當趣無間地 獄。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之所遠
離。莊嚴論十三亦云。昔釋迦牟尼為菩薩 時。作六牙白象王。時王夫人於象有怨。即 募人取與一牸象別處而住。獵師服袈 裟懷挾弓箭屏樹徐行。牸象語象王。象王
問彼著何衣服云著袈裟。象王云何所怖 畏。亦說偈云。如是之幢相。不害於外物。內 有慈悲心。常護於一切。於是獵人即射毒
箭。牸象乃云。大天云有慈悲何以為此。象 王偈云。此是解脫服。煩惱之所作。遠離於 慈悲。悉非衣服過。牸象欲害王言何不治
結使。復說偈云。如人鬼入心癡狂毀罵醫。 醫師治於鬼。不責病苦人。群象尋來王恐 傷之。向彼獵師安之腹下遣去群象。獵 師感之悲泣流淚。象王撫之問為何來。獵
師答云。王遣取牙。象王命取之獵不敢取。 象王遂以鼻絞牙良久而出血大流出痛苦 戰掉。有天說偈言。心當堅安住。莫為愚癡
悶。當觀苦惱眾。云何可濟拔。復有天云。弟 子拔牙苦。悲念於地獄。拔已而住獵師思惟 將無悔耶。象王知念說偈勸取以鼻擎牙
而授與之。釋曰緣起小異大意皆同。而牙有 出沒。又為難行故重重引證。
[0385b19] 疏。迦尸國王 未見名同月光王緣十藏品已引菩薩本緣 經亦有大同小異。
[0385b21] 疏。及下施血髓並如智 論十四中說者。論云。月光太子出行遊觀。 癩人見之要車白言。我身重病辛苦懊惱。太
子嬉遊獨自歡耶。大慈愍念願見救療。太子 聞之以問諸醫。醫言當須從生長大無瞋 之人血髓。塗而飲之如是可愈。太子念言。 設有此人貪生惜命云何可得。自除我
身無可得處。即命旃陀羅令除身肉破 骨出髓。以塗病人以血飲之。
[0385b29] 疏。三云意 生身。疏文有四。一釋總名。二顯別類。三彰 異名。四結文旨。初總名中言此乃意是舉 喻者。彼經意生身下便云。大慧譬如心意
於無量百千由旬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 念念相續疾詣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 壁。所不能為礙。意生身者亦復如是故云 喻也。
[0385c07] 疏。然此身類下。第二顯別類。於中 有三。一列名。二釋相。三定位。初列中今 依七卷。若依四卷初明三昧樂正受。第二
名中有重性字。然三段俱是七卷第四。若依 四卷即當第三。今更引四卷對決。四卷地 位便在釋相之中最初列竟。即云修行者
了知初地上增進相得三種身。疏。楞伽下。 第二釋相。即七卷。若第四但略結名及地 位耳。地位一同四卷。留待辯位明故初身四
卷云。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 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 安住。心海澄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非境
界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釋曰。斯則七 卷文簡而顯。然四卷疏意云。從初至七。皆 觀三界心意識境界妄想。是故須入三昧
滅心意識以起意生法身。經隱前二沒後 二地略舉中間。從種種自心下出體。亦有 解云。初二約位未得定故不說意生身。六 七已得般若常在無相故。屬第二身。今
疏依此故下約位云五地前。
[0385c26] 疏。云何覺法 自性等者。四卷云。大慧云何覺法自性性意 生身。謂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 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三昧門無量
相力自在明。如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 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如所造一 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隨入一切佛剎。大
眾通達自性法故。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釋曰。二經相對居然可見。彼疏釋云。謂八地 菩薩覺一切法無自性性故。名覺法自性性
意生身也。經文釋中由八地已上滅心意 意識。覺知諸法無所有故。得如幻等無量 三昧門也。從無量相下。三昧所起德用。於 三昧中得自在故。名力自在名明。以此
功德莊嚴其身故。云如妙華嚴也。法性生 身隨念所起如意迅疾也。從猶如下。所起 化身不實也。非四大造如四大造色也。從
一切色下。辯莊嚴具足。隨入下。入佛境界 以化生也。通達自性法故者。釋能化所以也。
[0386a16] 疏。云何種類下。明第三身四卷經云。大慧 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所謂覺一切 佛法緣自得樂相。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
意生身。釋曰。彼疏釋云。得如來法身隨眾 生類以現形。而不作意故立其名。言覺 一切佛法者。如來覺知一切佛法也。緣自 得樂相者。緣自內心所證。自覺聖智樂相
欲與眾生故作種類身也。大雲釋云。以八 地深證無相於一切法不能圓滿。故為佛 呵得勸便修至九地。便獲四無礙智。具修 一切佛法。覺一切法皆是法界。以覺即法
界緣內證真如得寂滅之樂。與一切法無 差別矣。釋曰。此即但說菩薩覺一切法前 是恭法師意。謂佛覺也。理實通二。今疏文 分二。先略引經正釋義當佛覺諸法。從釋
曰下。將釋第三便騰前二顯三得名。從 三自證法下。正釋第三得名便釋俱生種 類之義。
[0386b04] 疏。若依地位下。第三辯位。前經已 具。言初即五地前者。自有二意。一依密嚴 第三。初地即得意生身則通五地。二依上
四卷七卷經。皆以三四五地當其初身。以 初二地未得定故。故十卷楞伽第五云。三 地修定得三昧樂意生身。八地證無生故 得覺法自性意生身。第三身不配地位斯
則初身。以初攝後云三地得第二身。以後 攝初云八地得故。疏云八地已前由六七 地已得般若常在無相。是故覺法自性攝。不 爾三得第一八得第二。初唯至五。則六七
地何無意生。明是以後攝初耳。三不配者。 三本楞伽總皆不配。既以八地向前為第 二。則三即九地至十。乃至如來居然可知 耳。上依楞伽有云所以已見上文。若無上
依經第一不配地位但約三人得。謂聲聞 緣覺大地菩薩為三意生身。若依勝鬘經 云。無明習地為勝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 漢緣覺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西域自有二
解。勝鬘一依楞伽二依無上依經前中復 有三說。一云羅漢緣覺迴心。十千劫至十 信仍本名故名為二乘。至十迴向終名自 在菩薩。即初地已上對前二位故名自在。初
地已上即有三種。如前楞伽一云。羅漢 緣覺俱迴心。至十迴向終仍本名羅漢緣 覺直往菩薩初地已上名自在菩薩。菩薩亦 有三種意生身。一云聲聞緣覺同第二釋。
從二乘有學迴心至迴向終名自在菩薩。 對未發心得名自在。三身得同前二解。二 據無上依隨三乘人即為三身。前二迴心 至等覺位名聲聞緣覺意生身。後一初地
至等覺名菩薩意生身。釋曰。後釋似非 等意。經意但明三乘人皆得三種意生 身耳。
[0386c08] 疏。若成唯識下三彰異名。唯識因解 變易生死名。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 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
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 彼釋云。隨大悲意之所成耳。意明已下。是 疏釋論然此異名總有其三。一名不思議變
易身。二名變化身。三名意成身。若出體者。 總有三說。一云悲願為體。二云定願為性。 三云無明住地惑。無漏有分別業為性。若問
答者。問若所依身隨地有別。可說短長而 命如燈焰念念生滅非如分段。一期等事 憑何說彼無定齊限。答玄奘三藏解云。理 實命根無別分限。隨所依身假說分限。問
若依悲願而感此身。故留煩惱此復何用。 諸法師答云。七地已來自有菩薩受分段身 故留不斷。八地已上雖受變易。而與聖道 不相違故所以不斷。又解。八地已上變易
生死。還相假籍故留不斷。由此惑力資別 業力。得受用身非如無學。迴心大者唯 依一業。問若所知障助業能感生死。二乘 定性應不永入無餘涅槃。釋曰。小乘問也。
二乘既有所知障則常感生死不入涅槃。 論主答云如諸異生拘煩惱故。釋曰。異生 有煩惱不趣涅槃。彼趣寂者心樂趣寂。為 此心拘馳流無相。不起無上正等菩提。如
諸異生為煩惱拘故。論問云。如何道諦實能 感苦。釋曰。以無漏有分別業即是道故。論 答誰言實感。不爾如何下論主答無漏定願
資有漏業。令所得果相續長時。展轉增勝 假說名感。如是感時由所知障為緣助力 非獨能感。然所知障不障解脫。無能發業 潤生用故。釋曰。謂第四禪無漏勝定。資色
無色已感異熟諸有漏業令所得果相續增 長無漏資勝假說能感苦。非無漏業實能 感苦。又此能感由所知障助故。所知障不 感苦者。不同煩惱障有發潤故。論云。彼
復何須所知障助。論答云。既未圓證無相 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 悲願。餘可略也。
[0387a17] 疏。上皆通因下第四結文旨 可知。
[0387a18] 疏。四百福相等者。百福十行品已 辯。三十二相至法界品瞿波處廣說。八十種 好今當略示。大般若三百八十一。今當具
引。經云。善現。云何如來應正等覺八十隨好。 善現。一世尊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 作赤銅色。二世尊手足指圓滿纖長。 傭 直柔
軟節骨不現。三世尊手足各等無差。於諸 指間悉皆充密。四世尊手足圓滿如意。軟淨 光澤色如蓮華。五世尊筋脈盤結堅固深隱
不現。六世尊兩踝俱隱不現。七世尊行步直 進庠審如龍象王。八世尊行步威容齊肅如 師子王。九世尊行步安平庠序。不過不減猶
如牛王。十世尊行步進止儀雅猶如鵞王。十 一世尊迴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舉身隨 轉。十二世尊支節漸次 傭 圓妙善安布。十三
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若龍盤。十四世尊 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十五世尊隱處其 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十六世尊身支
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十七世尊身 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十八世尊身支堅固 稠密善相屬著。十九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
不掉動圓滿無壞。二十世尊身相猶如山 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二十一世尊身有周 匝圓光。於行等時常自照曜。二十二世尊
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二十三 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二十四世尊 臍厚不 [穴/爪] 不凸周匝妙好。二十五世尊身皮
遠離疥癬。亦無靨黠疣贅等過。二十六世 尊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二十七世尊手 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二十八世尊脣色光
潤丹輝。如頻婆果上下相稱。二十九世尊面 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三十世 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三十一世尊發
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三十二 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三十三世尊 鼻高修直兩孔不現。三十四世尊諸齒方整
鮮白。三十五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 三十六世尊眼淨青白分明。三十七世尊眼 相修廣。譬如青蓮華葉甚可愛樂。三十八
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三十九世尊 雙眉長而不白緻而細軟。四十世尊雙眉綺 靡順次紺瑠璃色。四十一世尊雙眉高顯光 潤形如初月。四十二世尊耳厚廣大修長輪
埵成就。四十三世尊兩耳綺麗齊平離眾過 失。四十四世尊容儀能令見者無捨無染皆 生愛敬。四十五世尊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
妙。四十六世尊身分上半圓滿。如師子王威 嚴無對。四十七世尊首髮修長紺青稠密不 白。四十八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四
十九世尊首髮齊整無亂亦不交雜。五十世 尊首髮堅固不斷永無褫落。五十一世尊 首髮光滑殊妙塵垢不著。五十二世尊身分 堅固充實逾那羅延。五十三世尊身體長大
端直。五十四世尊諸竅清淨圓好。五十五世 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五十六世尊身 相眾所樂觀常無厭足。五十七世尊面輪修
廣得所。皎潔光淨如秋滿月。五十八世尊顏 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惟向不背。五十九 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離頻蹙青赤等過。
六十世尊身支清淨無垢常無臭穢。六十一 世尊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 六十二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六十 三世尊首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天
蓋。六十四世尊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項。紅 輝綺飾色類赤銅。六十五世尊法音隨眾大 小。不增不減應現無差。六十六世尊頂相
無能見者。六十七世尊手足指約分明。莊 嚴妙好如赤銅色。六十八世尊行時其足去 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六十九世尊自持 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七十世尊
威德遠振一切。惡心見喜恐怖見安。七十一 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 七十二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為 說法。七十三世尊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
類各令得解。七十四世尊說法咸依次第。 必有因緣言無不善。七十五世尊等觀諸 有情類。讚善毀惡而不愛憎。七十六世尊 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七十
七世尊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七十八世 尊頂骨堅實圓滿。七十九世尊顏容常少不 老好巡舊處。八十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
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丹珠。善現。 是名八十隨好。但經結次後云是為一二 等。今迴次在前意不欲。具如經文耳。若
瑜伽說與上有異。今當更說。論云。如來八 十種好。謂手足具二十指。及以節爪並皆殊 妙。是即名為一十種隨好兩手兩足表裏 八處手四足四並皆殊妙是即名為八種
隨好。兩踝膝股六處殊妙是名為六種隨好。 兩臂肘腕六處殊妙是即名為六種隨好。腰 膝殊妙各一隨好兩核殊妙為二隨好。陰藏
殊妙為一隨好。兩臀殊妙為二隨好。腕臚臍 三並皆殊妙各一隨好兩脇腋乳並皆殊妙 為六隨好。腹胸項脊各一隨好。如是所說 除頸已上於下身分六十隨好。上下齒勢
並皆殊妙為二隨好 (其齒勇出行列猶如華鬘故名勢也) [齒*(虎-儿+且)] 腭 殊妙為一隨好。兩脣眷屬並皆殊妙為二
隨好。頤蓋圓滿為一隨好。兩頰圓滿善安其 所為二隨好。兩目眷屬並皆殊妙為二隨好。 兩眉殊妙為二隨好。其鼻二孔並皆殊妙為
二隨好。其額殊妙為一隨好。角鬢兩耳並皆 殊妙為四隨好。頭髮殊妙為一隨好。如是所 說從頸已上二十隨好總合說為八十隨好。
若依無上依經亦有八十。與大般若大同 恐繁不引。然釋此相好瑜伽之中乃有二 門。一列名。二辨釋。初中上瑜伽但列名而已。
二辨釋中論更有五門。一相好起位。二相好 之因。三相好位差。四相好廢立。五相好優劣。 初起位者。論云。如是諸相及諸隨好。若諸菩
薩入淨勝意樂地時。以得異熟從此已上 諸相隨好。展轉獲得殊勝清淨。二明因者。 大同涅槃前疏已引。三位差別者。論云。當
知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菩薩在種性地。 唯有種子依身而住。菩薩若在勝解行地。 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
中乃名為得。若在諸餘上地。如是相好轉 勝清淨。若在如來到究竟地。當知相好善淨 無上。四廢立者。論云。如是諸相是有色故劣
中勝品諸有清淨易了知故。餘有一切不共 佛法。皆得名為大丈夫相。唯立此為大丈 夫相。又即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由所依
性為任持故。釋曰。此三十二。與餘功德 為所依故。偏得立名餘不得名。下辨好論 云。由極殊妙令端嚴故說名隨好。五優劣 者。至隨好品當廣分別。
[0388b26] 疏。普見一切眾 生正覺等者。等有二義。一等下文云乃至 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
滅性等。二等取次下經文佛子菩薩應知 如來身一毛孔中。有一切眾生數等。諸佛身 亦即身藏之義。上則普含眾生。此則但含諸
佛。上全身含。今是一毛含。遍法界毛當知亦 爾故身為藏。
[0388c05] 疏。藏即名堅者。此即十地初 釋金剛藏論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