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3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八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287c09] 疏。別中句乃有二下。第二釋別句。於初句 中分成二義。謂與法界等。與虛空等。是 勝住處者。下論釋云。大勝高廣一體異名故。
彼經云。廣大如法界。
[0287c12] 疏。然地經總句下。彈 古人。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云一勝 善決定。二因善決定。三不怯弱善決定。故今
破云。彼中總句是決定故。別句為六決定。今 經總句是住處。即合別句為三住處。但取 類例如何。一向學彼則好學太過也。此三 義理應尋下十地經疏。
[0287c18] 疏。今是地前故闕此 也。且依行布未證真如故。無常果因盡未 來際。
[0287c20] 疏。如空包含無邊行海者。此三義中。初 一事。次一理。三即無障礙法界。然類六決 定。而但有三者。餘三證如方得有故。一謂
觀相善云無雜。二真實善云不可見。三大 善云普能救護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無 此三矣。
[0287c25] 疏。乃至始入空界等者。乃至二字中 間則有所超越。皆信受行。常起信心。不生 邪見十重五逆四倒八倒。不生難處。常值
佛法。廣多聞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 性位。故名為住。此後復。云空理智心習故 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
不名為地。但名為住。釋曰。學他非自有 故。名住不名地。餘可知。十皆彼經。二中 謂練治下疏釋。三中經。但云長一切行。四
中云生在佛家種性清淨。五中云多習無 量善。六中云成就第六般若。七中止觀下 疏意。八九全同。十中諸佛下。疏取經意。
[0288a07] 疏。 然此十住得名下。謂於釋名門中有總名別 名。各有得名釋名。今皆具足。從其所喻下。 即是釋名會六釋故。謂發心即住為持業 釋。
[0288a11] 疏。若從能喻或依士者。喻劣法故。此一 即依主釋中開出。然六釋義上下多有。今當 略出。謂西方釋名有其六種。一依主。二持
業。三有財。四相違。五帶數。六隣近。以此六 釋有離合故。一一皆具二。若單一字名即 非六釋。以不得成離合相故。初依主者。
謂所依為主。如說眼識。識依眼起即眼之 識故名眼識。舉眼之主以表於識。亦名依 士釋。此即分取他名。如名色識。如子取父
名。名為依主。若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 劣故。言離合相者。離謂眼者是根。識者 了別。合謂此二合名眼。識餘五離合準此
應知。言持業者。如說藏識識者是體。藏 是業用。用能顯體。體能持業。藏即識故名 為藏識。故言持業。亦名同依釋。藏取含藏
用。識取了別用。此二同一所依故云同依 也。言有財者。謂從所有以得其名。一如 佛陀。此云覺者。即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此
即分取他名。二如俱舍對法藏。對法藏者 是本論名。為依根本對法藏造故。此亦名 對法藏論。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財釋。言相
違者。如說眼及耳等。各別所詮。皆自為主。 不相隨順故曰相違。為有及與二言。非前 二釋義。通帶數有財。言帶數者。以數顯義
通於三釋。如五蘊二諦等。五即是蘊。二即 是諦。此用自為名。即持業帶數。如眼等六 識。取自他為名。即依主帶數。如說五
業為五無間。無間是果即因談果。此全取 他名。即有財帶數。言隣近者。從近為名。 如四念住以慧為體。以慧近念故。名念
住。既是隣近不同。自為名。無持業義通餘 二釋。一依主隣近。如有人近長安住。有人 問言。為何處住。答云。長安住。此人非長安
以近長安故。云長安住。以分取他名。復 是依主隣近。二有財隣近。如問何處人。答 云長安。以全取他處以標人名。即是有財。
以近長安復名隣近。頌曰。自用及用他。 自他用俱非。通二通三種。如是六種釋。然 下諸品多用本名。但云依主持業等。可以 意得。
[0288b21] 疏。若定位者。此即釋別名。復開此義 門。言一依唯識五位者即論第九第十總 有五頌。位各一頌。一資糧。二加行。三通達。
四修習。五究竟位。初資糧偈云。乃至未起 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 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
決擇識。未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 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福 智資糧故。為諸有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 順解脫分。釋曰。謂所修福智二事資益己
身之糧用故。涅槃名為解脫行。行行不違故 名為順。分者因義支義。是解脫因之一分故。 二加行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
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 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 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起加行
伏除二取。三通達位頌云。若時於所緣。智 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下論 文云。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
達位。初照理故立見道名。四修習位頌曰。無 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麁重故。便證 得轉依。釋曰。從初入地二見道後。住心已去
名修習位。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 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五究 竟位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
脫身。大牟尼名法。此後四位至十地品當 廣分別。今是三賢之初。即初位之初名初位 攝。則知。第四五會。亦初位攝。十地即二三
四攝。第七一會是修習餘乃第五攝。具等妙 覺故下之九義。雖但釋位。則以例釋差 別因果準思可知。
[0288c22] 疏。二依攝論第六等者。即 彼論入所知相分中。論云何處能入。謂即於 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者。大乘法相等所生起
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於一切法唯 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 障故。離一切障故。無性釋云。何處能入者。
問所入境。及能入位。謂即於彼有見等者。謂 於大乘法相等是所生。決定行相似法似義。 意言能入於此境界。能入是用。所入境界
是入是持。於此意言。或能入在勝解行地。 於一切法唯識性中。但隨聽聞生勝解故。 或有能入在見道中。如理通達此意言故。
或能入在修道中。由此修習對治煩惱所知 障故。或有能入在究竟道中。最極清淨。離 諸障故。如是四種是能入位。釋前本論中
有四節。一明所入。二意言為能入。三勝解 行地下。明能入位四位能入。四於一切法 唯有識下。出四入之相。上釋論中已摘破 配竟。
[0289a11] 疏。三依瑜伽等者。論云。云何十二住 等。嗢陀南云。種性。勝解行。極喜。增上戒。增 上心。三慧。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及以
無礙解。最上菩薩住。最極如來住。長行釋。 云謂菩薩種性等。具列其名而無次第。今 疏依下釋加於次第便引釋文。已略釋竟。
然彼廣釋中皆先問後答。今初先有問云。云 何菩薩種性住 (此問位體) 云何菩薩住種性位 (此問 能住人) 今疏。引答具答二問。文有三段。初答
後能住人問。謂由性仁賢性能成菩薩行德。 不由思擇制約。有所防護故即善行人。 任持等者。二答前位體問也。此言猶略。具
足論云。若諸菩薩種性。任持一切佛法種子。 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 切種子。釋曰。阿賴耶識。名為自體。相續之
身名為所依。未發心前彼自體中。佛法種子 為此住體。種性即住。持業釋也。以其宗中 立有五性。此即菩薩種性人也。性離麁垢
下。三約煩惱輕微重釋能住人也。此言亦 略。具足論云。又諸菩薩種性住。性離麁垢 不能現起上煩惱纏。由此故無造無業。或
斷善根。二勝解行住者。釋文具足論也。彼 疏。釋云。即以此住有漏種現。及無漏種諸 善為體。而猶未證真寂之理。但印持決定
而起諸行故名勝解行。三極喜住者。即以 所得無為有為無漏善等。而為其體下諸位 體。皆同此體。但約初得以受別名。廣如地 品。三即初地。從四至十二配二地至十
地。易故不釋。四亦依瑜伽下。即四十九論。 復以類例大同。束為七地。一約種性。二約 賢位。三初入聖故三住即為三地。四從二
地至下。依聖道修。功用行滿故束為一。 名行正行地。五以八地無功任運增進故 名決定。六以九地依無功用起利他行。故 名決定行。七因圓果滿名到究竟地也。五
依仁王等者。即奉持品。若新經如次。牒 十住行向十地之名。今依舊經名異義同。經 云。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
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 依持建立。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 之。應持百億天華天香而以奉上。下經便 牒便釋。其文繁廣亦不列次。今略列其名
加以次第。今初言一習種性者。此即十住經 云。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若在家 婆差優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
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復觀十 四根。所謂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無量 罪過故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
念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 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行八萬 四千波羅蜜道等。下皆廣釋。今但釋難。言
善覺者。即歡喜地。初證真如。得無分別智 故。二地戒德清淨入修慧故。三地聞持發 慧光故。故舊為明地。四地是焰慧故。亦云
爾焰。亦云所知燒。於所知慧焰增故。五地 入真達俗為難勝故。六地般若。寔智常現 前故。七地依空涉有為玄達故。八地得一
切法是寔覺故。九地善慧具四十辯。普應 多會使情非情皆說法故。十三菩薩地。盡 能入佛境故。言義當十地等覺者。仁王不 立等覺故云義當。六依仁王等者。即依教
化品。新經即菩薩行品。十忍品廣明。今當略 示。言如次配三賢者。伏忍下品當十住。中 品當十行。上品當十迴向。故彼經云。佛言
大王。五忍是菩薩法。謂伏忍上中下。信忍 上中下 (初二三地) 順忍上中下 (四五六地) 無生忍上中下 (七八 九地)
寂滅忍上中下。名為諸菩薩修般若波羅 蜜。今以瓔珞亦有五忍。寂滅亦分三品。中 品即當等覺。七亦仁王等者。亦即上品五 忍。以文云善男子初發相心信。恒河沙眾
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信 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 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
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 聖胎。釋曰。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為十住 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剋實唯五十一。開
等覺故亦通諸經。有五十二。八依瓔珞等 者。但除十信信未成位故。故彼經云。佛告 敬首菩薩。汝言義相云何者。所謂十住十行
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我今當說。九依 瓔珞等者。即總收大位為四。後二因圓果 滿為二。並如十忍品釋。依楞伽等者。此非
立位。不別為門。而欲成五教故此附出。 以十門中前四是始教。次五終教。此楞伽 當頓教。十即圓教。小非大位故略不論。十
依此經者。雖言四十二。以具圓融行布則 融前九一經通明。若取差別即第二會終 第七會。十信開合者。指前開成五十二。合
唯四十二。開合無礙此經必具故十門收之。 第五說分。
[0290a13] 疏。大同初地為得十力故等。即彼 住分中當為何義。彼有十句總云為得佛 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等。十
力乃是別中一句。雖廣略有異。然皆求佛 果故云大同。從又此十力下通妨。妨云。若 言大同那。唯一別句耶。答意云。既言大同
何妨多異。顯於初賢劣初地故。又以十 力攝義寬長故。略舉此一。如十力章故。故 非不緣。餘蓋文略耳。是以下偈廣斯十力。 及餘諸義皆初發心。
[0290a22] 疏。問八遠生死等者。上 正釋文。此下料揀答有三意。初一約二利 說。二唯約利他。三約悲智。然悲智。多約悲
明利他。智約自利。如實義者自他皆具如。 悲濟九類。智了無生。而可度者即一向利 他。有悲無智即墮愛見。有智無悲即滯 二乘。無智不能觀空。無悲不能起行。多
約自利故與初別。然前釋樂住生死具悲 智二意。今為對遠離義故但舉悲。故樂住 生死。瑜伽下。引文證顯。引瑜伽證厭離義 恐有誤解。謂唯二乘有厭離故闇。引二經
雙證二義一。即淨名舍利弗章。已如前引。 二不動真際即大品意及智論文。言成不住 道者上。釋是俱住義。由俱不住故能雙住。
由不住生死故。能住涅槃。由不住涅槃 故能住生死等。前已廣說。
[0290b08] 疏。又初云下。更 有一問答。亦三意。一自不要生。為引眾 生令修淨土因。故二如人不善於水見 子墮水。若便入者自他俱沒。應求船筏而
濟度之。三悲故樂住。智故往生。下通十藏 難。約權實智說。
[0290b13] 疏。自解亦三者。次第對上。 謂一由內性成故。不隨他人。二了唯心故 不心外取法。三由了性故如性外一法亦
無。疏非但多聞於義不了者。即涅槃經意。高 貴德王品云。寧願少聞多解義理。不願多 聞於義不了。涅槃近因問明已引。疏第三然
十無常大同三地下。疏文有二。初總相標釋。 後論云下。開章別釋。於中四解。一依論勢 作生滅無常釋。二依涅槃常無常對釋。三傍
淨名生滅無生滅對釋。四取涅槃等雙非常 無常絕迹以釋。初中二。先釋總句。命行即 無常體。不住即無常義。然復下別釋無常。
[0290b25] 疏。於何無常下。二釋別句。前四可知。從五 無作下。次下四句從上四句次第而生。由 無常。成無作。由苦成無味。由空成無體。
由無我成無處。後二句雙結離二取也。上 言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即智論第二十六 十想之一也。言十想者一無常。二苦。三無
我。四食不淨。五一切世間不可樂。六死。七 不淨。八斷。九離。十盡想。
[0290c03] 疏。問涅槃比丘下。 第二依涅槃常無常對解。於中二。先問答 生起。二依經正釋。今初。即哀歎品三修比
丘。讚無常等想中文也。比丘白佛言。世尊 快說無常苦空無我。世尊一切眾跡中象跡 為上。是無常想亦復如是。於諸想中最為
第一。若有精勤修習之者。能除一切欲界 欲愛等。又如秋耕為勝等。又說無我佛便 讚其善修無我比丘。答言我等不但修無 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謂苦想無常想無
我想。略不說空故云三修。又引醉人喻云。 下取意引。譬如醉人見日月轉。眾生亦爾。 無常計常。佛言向引醉人。但知其文字未
知其義。謂醉人見日月轉。日月實不曾轉。 涅槃真常而謂無常等涅槃等。實不無常等。 謂依如來法門次第。初因外道橫計邪常
故說無常。諸觀中最二乘不曉漫該佛地。 雙林極唱則常等區分。問答並可知。疏又無 常者下。二依經正解。躡前問答故致又言。
上以無常該於涅槃。今以未會涅槃則不 該矣。由生死中有無常等。則顯法身是常。 涅槃是樂。善有不空。自在有我。八自在我者。
一能作小。二能作大。三能作輕。四能作自 在五能作主。六能遠到。七者動地。八隨意 所欲盡能作得。廣如大論及涅槃經說。然
以法身性出自古體無變異。偏語其常涅 槃寂滅故為真樂。然空亦不淨是有為故。 涅槃云。淨者。諸佛菩薩正法名為善有。如
來者即是我義。然別說則爾。若如實言涅槃 即具四德故。二十七經云。所言空者。不見 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
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 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所謂生死。我者謂 大涅槃。釋曰。其乃至字中間越二。若具說
云無常者所謂生死。常者謂大涅槃。苦者所 謂生死。樂者謂大涅槃。故一經中。廣說生 死無常樂我淨。涅槃有常樂我淨。則知涅 槃必具四德。
[0291a11] 疏。則前四句下。分判經文。上 第一釋。十句皆無常。今第二釋。具常無常。 言常故無作者。造作是無常因。以有所作
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 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有味皆苦。三界之 樂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故。無味為寂滅樂
也。如於名字則不自在。謂小如小名不即 成大。安名自在。若有處所則非清淨。淨 無淨相方真淨故。
[0291a19] 疏。然二理不偏下。結歎 前八。謂常無常等總為二理皆不偏也。明 常無常我無我等皆不相離。此為所證。照與
之符即是能證。然其此上本即生公常住義 中。彼云夫泥洹本有不可為無。三界本無今 有。已有還無故。不可為有。泥洹以不。生
滅為實諦。三界以生滅為真諦。二理不偏 名中道義。彼有問云。常與無常二理相反。 云何而為中道不偏之理耶。答二理雖殊理
自相資。何者因乖常故有三界無常。因解 無常之實性故成常智。所以經引二鳥義 旨在此。二理不偏照與之符。猶懸鏡高堂 萬像斯鑑矣。釋曰。懸鏡高堂即無心虛照。
萬像斯鑑則不揀妍媸故。以絕常無常之 淨心。照常無常之圓理。若依此釋則一切 法言。前四自屬有為。故涅槃云。一切法者
名為生死。非一切法者。謂佛法僧。及正解 脫。又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 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
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如來 虛空佛性不從因緣是故為常。今後四句 亦云一切法者。性淨涅槃不離一切為無 為故。既有區分則翻八倒成八行矣。疏又
初四句則因緣生滅等者。第三傍淨名經。約 生滅無生滅釋。唯就無常明義。於中有二。 先正解。後引證。前中言初四即因緣生滅是
無常義等者。等取逼迫為苦義。不淨為空 義。不自在為無我義。言次四句。則以不生 不滅為無常義者。此之一句言含總別。總則
該後四句。別則初句。無作是無常義。既無 造作則無生滅。然此即淨名迦旃延章。迦旃 延白佛言。憶念昔者世尊為諸比丘略說
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 空義。無我義。寂滅義。時維摩詰來謂我言。 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迦旃
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 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 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生
今則無滅是寂滅義。釋曰。今疏文中全已用 之。但觀所引自分主客。生公釋諸法畢竟 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云無常者。以事滅驗
之。終苟有滅始無然乎。始若果然則生非 定矣。生不定生。滅孰定哉。生滅既其不定 真體復何所在哉。推無在之為理是諸法實
義。實以不生不滅為義。豈非無常之所存 乎。故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則正就生 滅推之即無生滅耳。又無常者。乃明常之 為無常。則所以無無常也。故不生滅是無
常義。疏五受陰洞達空等者。受者取也。謂煩 惱業因能招此陰故名受陰。言因起有苦 下。釋疏就經。謂從緣起故起則無起。故
生公云。夫苦之為事會所成也。會所成者 豈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陰空是苦義五受陰 苦之宗也。無常推生及滅事不在一。又通 在有漏無漏故言諸法。苦即體是無。義起
於內。又得無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 受陰而已也。洞達者。無常以據終驗之云 畢竟耳。苦以空為其體故洞達也。無所起 者。無常明無本之變理在於生。苦言假會
之法所以配起也。今經云一切者。各少分 一切。又含餘義故云一切。諸法畢竟無所 有是空義者經也。人法二空空亦復空。故不
如名者。會疏就經也。生公云。惑者皆以諸 法為我之有也。理既為苦則事不從己。己 苟不從則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
也。有是有矣而曰非有。無則無也。豈可有 哉。此為無有無無究竟都盡。乃所以為空 義也。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諸有見。若
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故。畢竟空耳。
[0291c29] 疏。於 我無我而不二者。生公云。既理不從我為 空。豈有我能制之哉。則無我矣。無我本無 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解曰。此即無
我法中有真我故不二也。諸佛下引中論 則二雙非也。實相之中二義俱寂。非有無我 與我二也。實相之中豈有處所。
[0292a06] 疏。故菴提 遮經下。第二引證引三文而義勢各一。初引 菴提遮經。則生滅不生滅交絡而釋。故彼經 中文殊師利言。若知諸法畢竟生滅變易無
定如幻相。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 常義。以諸法生不自得生。滅不自得滅故。 云何無常。謂若知諸法畢竟不生不滅。隨如
是相而能隨其所宜。而有所說是無常義。 以諸法自在變易無定明不自得隨。如是 知者。說為無常義也。釋曰。此意正顯性相
交徹二義相成。生滅相盡無常即常故。不生 不滅是無常義。隨緣變易常即無常。即生滅 是常義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相即性故生滅是常義。互奪則雙非。互成則 雙立。雙樹中間入涅槃者即斯意矣。雙非 之義次下當釋。
[0292a21] 疏。瑜伽四十六下。二引大 論。證前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正順前經亦 即是生公常之為無。乃所以無無常故。即
不生不滅矣。即諸行而不可得故。入中道非 常非無常也。
[0292a25] 疏。若依辨中邊論下。則雙證 前生滅不生滅皆無常義。而各有所囑可知。 遠公釋淨名經。多用中邊論意。意取圓成
實性。釋不生滅是無常義。故云實相理窮 名為畢竟體寂無為。名不生不滅。此不生 不滅是彼無常真實性故。名無常義。餘例此
知。而疏。言初後二性不生滅者。遍計無可 生滅故。圓成體常湛然故。疏又無作者。非 常非無常下。第四取涅槃意雙非釋也。亦
有二意。一者實相之中二邊斯寂。如向所引 中論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云 諸法實相中。無常無無常。諸法實相中。無
苦無樂。無淨無不淨。無空無不空。以破 常故說於無常。非謂有無常。破無常故 說常。非謂有於常也。二者非常者。性徹 相故。非無常者。相徹性故。等思之。
[0292b11] 疏。無 分別者念想無下。上來四重但解前八。此下 二句通遣能所。歷上四重皆用此二。如第 一重不分別無常。無常無堅實也。第二重
不分別常無常。常與無常俱無堅實。常無 堅者。離常相故。第三重不分別無生無常 生滅常義無實例知。第四重亦不作雙非分 別。未免戲論故。既離四句。雙非亦無堅
實。亦同淨名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上對四句且引前四今具五矣。上來所說 無常之義。並已具足。特由此義常所聞故。
更引古來一兩師釋。肇公云畢竟者決定之 辭也。小乘觀法以生滅為無常義。大乘之 士以不生滅為無常義。無常名同而幽致殊 絕矣。其道虛徹故非常情之所能測。妙得
其旨其唯淨名乎。遣常故言無常。非謂有 無常。無常常無故。云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 義。釋曰。斯則美麗理但一重前已含有。大乘
法師云。小乘以生滅為無常。謂不生滅為 常故。今折彼。汝見有不生滅。為常者。此 常還是無常。故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釋曰。
此則破其見常之心。而有二失。一者。彼 但說無常曾不說常。何得以無常折彼 常耶。二者。彼未知常。何得言不生不滅 是常義耶。故非經意。下四句大例同此。然
疏。上四重解釋理無所遺。尚通實教。若華 嚴宗。一切法趣無常無常。攝法無遺義理 無盡。方真無常。總收諸義。以為一致皆是
此宗。一義所收無常既爾。餘句例然。疏後 勝進中是護小乘行者。此皆十地論立。下當 廣釋。大意云。觀無常等煩惱不生。名護煩
惱行。不同凡夫觀察諸界。破邪顯正不 墮小乘。名護小乘行。疏次四界是起見處 者。總標也。外道計大為諸法本者。外道有計
地為物本。依地生故。或事於水水能淨故。 或事於火火成熟故。或事於風風成壞故。 廣如別說。
[0292c18] 疏。小乘計大為諸色因者。地水 火風即是能造。色香味觸。以為所造。色香非 一已名為諸。況若形若顯。五境五根諸色非
一。皆大所造也。如薩婆多宗。此說總造。若 楞伽第二云。大慧說。四大種云何造色。謂津 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
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 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計著 邪諦。五陰集四大造色生。彼疏解云。謂見有
津潤妄想大種熏成種子。從此種子而生內 外水界。餘三例然。但加經見有字耳。然火能 成熟故曰堪能。地有形段及體堅住。而可 斷截。
[0293a01] 疏。言又成身之體者。淨名云。四大合 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等。第四 住。
[0293a03] 疏。從聖教生者。此牒經即釋名也。謂從 多聞下。疏引論釋。即攝論第六云。多聞熏習 者。謂於大乘而起多聞。聞法義已熏心。
心法相續所依。其少聞者無容得入此現 觀故。言等流無漏教法者。即是能熏。此是 如來所流。從勝流真如流此教法故名無 漏教。似智故名為等流。言生其智故者。智
是所生即第四住菩薩之智。由生此智故。 名生貴住。唯識等論大意皆同。次引下文 復出二能生。從上三義下。結其通局。能生
為局。兼所生處即名為通。依能生智還住 此故。從又能說下。辨三名所以。三事成於 兩重能所。佛為能說。教及法界皆是所說。教
為能詮。法界所詮要具此三生。義方足故 前後互出。從此三生下。結成生貴之名。
[0293a17] 疏。 列中十事同四地十種法智但有開合者。然 三賢如次似於十地。就中十住相似最多。 以初入下賢如地修故。初住似初地。二
住似二地。乃至十住似十地。故疏多引地 文釋住。而言但有開合者。初二不開。彼 經初句云深心不退故。此句自分云自住 處。二云於三寶中生淨信畢竟不壞故。即
是勝進。上二約德行差別。今云亦能生者 以上云從佛親生故。下之二智約智解差 別。三真如智即是證智。四即教智。其真如智
彼經兩句。一云觀諸行生滅故。二觀諸行 自性無生故。上句生空真如。下句法空真如。 故此合為一句。善觀察法。具上二觀故名
為善。言亦所生處者。以上三義釋名中。 法界為所生處即真如故。第四智中彼但有 六。此有七句開也。句雖有七義乃略彼。
彼六句中。一云觀世界成壞。即今世界。二 觀因業有生。即今業行果報二句。三觀生 死涅槃。即今六七二句。四觀眾生國土業
故。即此初二此亦合也。五觀前際後際故。 六觀無所有盡故。此之二句今文略無。攝 在果報生死之中故全同也。今疏中觀眾生
牒經。空有即觀相。佛土即牒經。言權實者。 即是觀相。下五例知。二種生死四種涅槃下 當廣說。第五住。
[0293b13] 疏。初句九字流至於此者。 謂句句皆有此菩薩所修善根皆為字。
[0293b14] 疏。頓 現身器故者。前約廣。釋直語色類之多故 云非一。今約深釋。藏識頓變根身器世間 故。為甚深。言出二量故者。現量比量不能
量故。又過量無量故。
[0293b18] 疏。非是自他共所作 故者。中論苦品云。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 如是說諸苦。於果則不然。自他等義。下當 廣釋。第六住。
[0293b21] 疏。又在執應毀者。上約不取 聲相而毀為非。今明合毀毀却順理。商主 天子經者。彼經云。又復問文殊師利言。若復
有人毀汝所說。彼將何去。答言當向得涅 槃。又問何緣作如是說。答言一切無有不 毀語言。而能得至聖解脫中者。所以者何。
其聖道中。無有名字章句語言可說可示。 若不毀者彼等當不解脫。又問何緣作如 是說。答言不可已得解脫復得解脫也。 故言在執應毀。因言通理言語性空即是解
脫。故云就理應讚也。
[0293c02] 疏。有量無量是斷常 邊者。有量無量略有二義。一約竪論眾生 當盡不有眾生故名為斷。若常為眾生即
墮於常。二者橫論。眾生無邊即墮於常。定 有著常故。若傍有邊涯即墮於斷。傍更無 故定無則斷。有垢則眾生界增。無垢則眾生
界減。難度則菩薩勤苦。易度即生安樂。又 難度常受苦。易度亦得安樂也。
[0293c09] 疏。以不發 心不知垢故名之為無者。是不發心者難度。 則顯已發心者則知有垢故易度也。如暗 室中塵。若有隙光則知有塵。無光之處不
見於塵。
[0293c13] 疏。法界有量等者。有量故斷。無量 故常。有成即增。有壞即減。若有即增。若無 即減。
[0293c15] 疏。又約眾生大悲大願等者。上量無量 等皆悉是過。但以般若正知不動。今明有 量無量等。各有所以故皆不動。悲願無限
成其無量。了法界性。雙成上二。故下經云。 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牟尼悉超越。有 量及無量。既能超越故心不動。
[0293c20] 疏。知法界相 下。釋有成壞。緣成故有成。緣離故有壞。 緣成故無成。緣壞故無壞。
[0293c22] 疏。體有相無下。 釋若有若無體有是圓成之有。相無是緣成 之無。體無相有者則緣成之體。無自性故
緣成之相。不壞相故則二體不同。實體則 有。妄體則無。若約真俗二義別說。體有相 無是真如上二義。體無相有是緣成上二義
又體有體無皆真如上二義。相有相無皆緣 起上二義。思之可知。上皆出所以故不動。 況並下約觀心故不動。
[0294a01] 疏。偈云聽聞乃一 義耳者。恐人引下文為難。下文云。一切諸 法皆無相無體。性空。無實。如幻。如夢。離
分別。常樂聽聞如是義。故云聽聞是一義 耳。理實應須思修無相無體等法耳。
[0294a05] 疏。此 與六地取染淨等者。彼經初二句全同。但彼 皆云平等耳。經云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 體故平等。想成即無體。三即無生故平等。
謂諸入苦果虛妄分別為本。故無有生。知 妄本真即圓成性故。今經云不可修也。四即 無成故平等。然成則非有。五即本來清淨故
平等。所成果法無有真實。即是實性故清 淨也。上二三句即無染分。四五二句即遣淨 分。六即無戲論故平等。無戲論故即空。七即
寂靜故平等。故今云無性。無性故寂靜。八 九二喻即當彼我非有相。彼有八喻。今但 有二而成二義。然前六以無遣有。此二以
有遣無。云我非有。但無法我不壞於事。 如幻事等非無幻化。幻化非真耳。十總離 取捨出沒想者。即今經無有分別。彼經云
有無不二故平等。即雙遣有無故無分別。而 上疏。云十總離取捨出沒想故者。取捨即 論經別句。第六無取捨故平等云。出沒即
是論釋。論云。六遣出沒故。釋曰出沒取捨 皆分別故。今既遣之故無分別。然彼句當寂 靜之後。前來未用留此說之。即與論經前
後不同。唯一句耳。亦由有此故。云多同。 言染淨慢者。由彼五地觀苦集是染。滅道 是淨。今深般若故能治之。
[0294a29] 疏。此如順忍者。十 地配五忍。四五六地配於順忍。七八九地 配無生忍。無生忍者即不退忍故。次疏。云 然此位中已入無生。第七住。
[0294b03] 疏。今云不退有 進趣義者。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即前心 定不動。二未得不退。即今此位念念進入則 是不退。
[0294b06] 疏。又權實方便下。此中通有四義。 對前正心以釋不退。上三義對前了法平 等聲如谷響故。此下一義。對前在執應毀就
理應讚。故云有無等言皆有在故。從佛則色 相虛無下。出有在之相。
[0294b10] 疏。出離有二約自行 義同前文有垢無垢者。即前正心住中。眾生 有垢無垢上有二義。有垢則難度等。言亦 約事理者。事則有出。理則無出。
[0294b13] 疏。雖許有 佛不遍三世等者。
[0294b14] 疏。中先併出三世無。後俱 有可知者。即併舉三世有。既言不遍三世 則諸計不同。或言過現有未來無。或言過 現無未來有等。故云不遍。
[0294b17] 疏。現在生界未 盡下。辨現在無佛義。此師計云。一切如來 因地發願度盡眾生。生界不盡不取正覺。
現見眾生沈淪九有故。知諸佛未合有成。 成則違誓。從今有佛者下通妨難。難云。若 爾今十方世界諸佛出現。何得言無。答云。
皆是菩薩應成佛耳。此師之計最為孟浪。 謗無諸佛。理實難容。若爾云何。通於違誓 之義。古有多釋。一云。本擬度生未期成 佛積行淳著行催自成。如撥火杖本欲燒
草。不欲燒杖。撥草既多任運燒盡。故三論 師詺。為不自在佛不欲成佛。而自成故。 有云。成佛若不化生可違本誓。成竟亦化
眾生。豈違本誓。難云。化生之義雖許得存 盡竟方成其義何在。豈得不違。如實義者 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 無成佛時。故菩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
故念念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 成方能廣化不懼違誓。盡竟成言又了眾 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常不成。
亦常化生而常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此 乃傍來亦是人情好難問故。今許三世皆悉 有佛。故下結。云謬說為無正說為有。
[0294c10] 疏。佛 智有盡等者下。此亦常人之所好難就。竪 約智體中。自有三義。初約體相說。言盡 智者諸惑都亡。諸相皆寂故名盡智。智體湛
然盡未來際。體不可亡故名無盡。二約權 實說。三約修生本有說含兩宗義。修生名 盡約剎那盡。即法相宗。若無盡者即無剎 那屬法性宗。並如玄中。
[0294c17] 疏。二橫就所知等 者。一稱理無盡。二無法不窮故名為盡。下 引法華第一。智論第三論釋。佛是一切智人。
彼先難云。所知處無量故。無一切智人。答 云。智亦無量。如函大蓋亦大。是一切智人。函 喻所知。蓋喻能知。
[0294c22] 疏。今菩薩窮究下。結成 邪正。言知依竪義半了半不了者。總相而 言盡皆不了無盡皆了。若別說者。三釋之中
初一皆了。二中言永盡滅是邪是權。言不 永滅是正是實。三中依權宗實則盡為不 了。不盡為了。若約當宗隨宜之說二俱是 了。
[0294c28] 疏。又相待下。雙拂二迹可知。
[0294c28] 疏。此大同 地中樂無作行對治者。即是七地。由六地般 若常樂無作。今起十行以為能治。法之有 本不得不知。全引彼文恐成繁長。要自尋
檢。疏於一佛乘說無量故。此對即法華第 一中意。故經云。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又云。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
種種譬喻。無量方便。引導眾生。即從本流 末。言雖有眾多皆佛因者。即攝末歸本。故 彼經中三世諸佛皆云。以無量無數方便。演
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第三云。汝等 所行是菩薩道。又云。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故 皆佛因。是知依實開權。說一即多會權歸 實。說多即一。
[0295a12] 疏。轉變密意者。即文同義異 也。如一名四實九義瞿聲。如一無常之言。 小乘即以生滅為義。大乘即以不生不滅
而為其義。在遍計性則無可常。在依他 性即說生滅。在圓成性則以轉變。染淨為 義。故云轉變。言密意者則如前引攝論 之中。以異言詞說異法等。言即如初句
下。即指初句為文隨於義。一多言同而有 三義故。
[0295a20] 疏。義隨於文顯了直說下。釋後句 也。顯了對上密意。直說對上轉變。言即下 三對者。明下三對唯是義隨於文。但得釋
為事理無礙。不得通於事事無礙。及約權 實如初句故。
[0295a24] 疏。若望下。偈云。下重會前 義。前中文隨於義。但約所詮有事事無礙。 未明文望於義相望無礙。今由文成義則
文有力全攝於義。由義成文則義有力全 攝於文等。故成事事無礙也。以下偈云 知。一即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於 是一切展轉成。此不退人應為說即其文
也。
[0295b02] 疏。三遍計情有理無者。
[0295b02] 疏。有兩重。第一 別約三性以明事理。若法相宗。遍計依他 所明二義唯約於事。圓成二義方是於理。
今法性宗。遍計理無。依他無性。即是於理。 非有即有是理徹於事。有即非有即事徹於 理等。其圓成二義即就理。上自論無礙。下
第三無性對。於圓成亦然。揀非事事無礙 及權實等。故上云三對但顯事理無礙。疏又 上三中。第二重釋。則初三對。以遍計依
他為事。二無性為理事理交徹。非有即有 者。相無自性性即遍計所執。有即非有者。遍 計所執即相無性。次對例知。三如前釋。第八 住。
[0295b14] 疏。永離習氣唯佛得之者。即十八不共中 之三也。如淨行品。
[0295b15] 疏。無十不善失者。此是 過失之失。下錯謬者。是誤失之失。
[0295b16] 疏。頓悟 菩薩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 變易。漸悟菩薩地前許受變易者。此法性宗。 若法相宗漸悟初地許受變易。變易是一故
開則為二。意生身者如迴向說。
[0295b20] 疏。即十力智 之四智者。解與樂欲本是一故開即為二。
[0295b22] 疏。此同八地若色若土皆自在者。八地得色 自在。一身多身等十自在有淨土分。第九住。
[0295b24] 疏。又知九種命終者。即俱舍論第三。三界命 終各起三界心故。如欲界命終三者。一還 起欲界心。二起色界心。三起無色界心。餘
二界命終起三類耳。
[0295b27] 疏。習氣有四如九地 說者。一因習氣。二果習氣。三道習氣。四餘 殘習氣。
[0295b29] 疏。上四多同九地十種稠林者。初一 攝二。謂一眾生字即第一眾生心稠林。二受 生字即第九受生稠林。二煩惱現起。即彼第
二煩惱稠林。三習氣相續攝二稠林。一習氣 即是種子。即當第八隨眠稠林。二即第十習 氣稠林。四所行方便攝六稠林。一攝第三業。
二攝第四根。三攝第五解。四攝第六性。五 攝第七樂欲。六攝第十三聚差別。以三聚 稠林依根解性樂欲說故。釋中略已含具。
謂諸乘即根解性欲。作業即業所入法門。亦 即三聚言及善巧故者。即此經方便所攝六 林。皆是涉事為方便故。
[0295c11] 疏。五知法藥是智 成就義者。即彼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 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
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 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法行。如來 地法行。有為無為法行故。今云無量法也。
[0295c17] 疏。六知法師軌儀者。即口業成就中具說之 德故。經云。為大法師具法師行。論說 二十法師。是七知所化處者即法師自在成
就中說成就。經云。處於法座為演說法。於 大千世界滿中眾生。隨其心樂差別為說是 也。八知化時等者。亦即說成就。亦最初經
云。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 伏。令得解脫等。
[0295c24] 疏。後二依二諦說者。即 口業。得四十無礙辯才。不出二諦故。彼文 云。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
以第一義智善巧說等。中論云。諸佛依二 諦為眾生說法。
[0295c28] 疏。菩薩入則觀佛教理下。 佛合上父。教合前聲。色合前理。顯然可見 故。可化曰賢。不可化如愚。
[0296a01] 疏。菩薩六度 四等萬行總持皆力義者。次第合上。施合聚 人以財。尸羅合慎危以戒。乃至般若合智。
四等合仁。愍傷不殺以為仁故。萬行總持 合上制敵以眾。
[0296a05] 疏。持財以儉等者。上來釋 力。此下釋持。略舉其四。儉則財不散故不 可貪也。無信於物。人皆遠之故信及豚
魚。況於人乎。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 行之哉。故可去食去兵。不可去信。持安 以不憍者。在上不憍。高而不危則長守富
貴斯則安矣。故百姓者水。聖人者舟。水能 載舟亦能覆舟。是故不可不慎危也。若人 奢侈則力竭也。
[0296a13] 疏。為上勿亢者。周易乾卦云。 上九亢龍有悔。謂亢極則憂悔至焉。桀紂是 也。孝經云。在醜不諍則無兵畏醜者背也。
類也。疏菩薩入定同佛不過明以耽其味者。 合上晝無故不內宴。晝宴則耽其味。明合 上晝。過明者慧增定少也。言不昏沈以滯於
境者。合上夜無故不外寢。昏沈合夜。滯境 合外寢。無幽不得其味。合宴於側室。正 定不易其心。合寢於正處。
[0296a21] 疏。情詣於理下。 合讚音宜和樂。歎音宜哀思。合哀即哀。合 樂即樂。是詣理也。使其欣厭有二義。一成
上厭其哀欣其樂。厭生死苦。欣涅槃樂。二 者合上其情切其辭文。文故可欣。切故可 厭。第十住。
[0296a26] 疏。多同大盡分智成就說者。大盡 分則第十地八分之中第四分。此分有五種 大。一智大。二解脫大。三三昧大。四陀羅尼
大。五神通大。今經前五即神通兼解脫大。即 作用解脫故。後五攝餘三大。多同智大故。 故智成就說。
[0296b02] 疏。皆神通力有上無上分者。 即第六分其勝進十法。即彼經云。佛子此菩 薩摩訶薩。已能安住如是智。諸佛世尊。復
更為說三世智。法界差別智。遍一切世界智。 照一切世界智。慈念一切眾生智。舉要言之 乃至為說得一切智智。
[0296b07] 疏。問此經何要十方 同說者。此下料揀於中三。初問法同。二 問處遍。三論文次。今初問何要。此彼同說
十住。那不或有國土說一乘。或有國土 說二三等。
[0296b11] 疏。問說此經處何要遍者。第二 問處遍。上約所說之法同。此明所說之處 遍。又前明彼此同說。今明一說即遍。
[0296b13] 疏。有 云。此上瑞應下。三辯文次。即刊定難經。偈 中疏。一位不退等者。初一不退為二乘。二 已得不退。三未得不退。十住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八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