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二十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202b16] 淨土十八圓滿十五 第四義門十八圓滿二攝世界成就初中一總
同異 十八圓滿十八第二 次第圓滿十八具足顯色
滿形色圓滿三分圓滿四方圓滿 圓滿圓滿輔翼眷屬 任持十一事業十二攝益十三無畏十四
住處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依持 滿云何第三明相 中文皆是佛地論
可知十八名相第五迴向 十五十八

[0202c01] 轉變十八第四 通有同異二門同異開合同異
佛住清淨莊嚴 四門八門其一 二門十八開合有無即是
轉變所以 時分事業圓滿轉變菩薩神通如來
作用轉變二者不用何必 圓滿二十圓滿六通十通未來 二種圓滿差別
同異十八事各各不同差別 十八差別十八 滿十四隨宜由此差別 圓滿躡跡
四事皆是隨宜故稱各各差別 圓滿差別各各何以 各各差別
上經生生 攝事事相一一各即是

[0202c23] 成就第二成就 十八 能所

[0202c25] 不能 一一華藏成就 趣入因緣清淨二事
趣入三解脫門三事轉變 即是廣大法喜從何得法 不出
有法用法 住劫二種轉變 變為變為俱舍三災
二種美味二者 變為以此二攝五事 全同成就華藏
二門 三事分齊行列 形狀二事 有方行列有形有分
五事五事全同 隱顯理實十八

[0203a15] 第三可知

[0203a16] 趣入上疏趣入以為 中有 中有義通
總有初一緣起 法性融通二門緣起緣起 法要三義諸緣各異
無礙緣起 無諸各異 不得不 不得交徹
無礙 法性融通之一 融通要不壞相即真緣起
無可一切 壞相普遍法性融通 方能二門緣起
方能約法 融通事相融入 無可 性相第一義
不能二相方能體空 無可
不能 皆是顯正不異之一 法性不異多事
一中同時多事 法性融通
無邊 華光蓮華 海底摩尼
莊嚴中華二百 第一一佛塵數世界第二 佛剎第三
第五十五第六 二十一第七二十八第八八成三十六第九九成 十五第十增加五十五
十五一一算數五十五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一百一百五十五下層五十
二百既有二十何以 十九佛剎為主一層一世界非一佛剎塵數世界故云 一界一佛微塵數世界
第二共有一佛塵數二十 一百第二 一百第三二百
二十一千九百二十 十九佛剎第三

[0203c13] 眷屬 種種種種莊嚴眷屬

[0203c15] 有形 云天穹隆 地方莊子 云天自然無形

[0203c17] 如法梵王眾生第六藥王本事 譬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
亦復如是一切眾生梵王 初時諸天下降梵王凡夫 梵王經論外道
法華經如來法華不知 世尊隨俗隨俗 有形不許 可通即為
使聖教

[0203c27] 聲勢 相近使梵本吉祥海雲

[0204a01] 以為 古德吉祥海雲相者 結成正義吉祥海雲
不合萬字 昔人一一世界 佛剎塵數不可說 塵數二百塵數
不可說大數即此非唯 不可說塵數廣大世界
相違不可說 塵數更加眾多不可說 塵數相違
中有不可說中間二百十三不可說有無 不可說中間不滿不可說相違
有理一一 越文如是 微塵數佛剎一一世界
佛剎微塵數廣大世界周匝圍繞明知 不可說二百 中間二百 十九佛剎塵數一一各有眾多
佛剎圍繞應有不可說不可說何者 一佛微塵數佛剎 向上一佛微塵數世界第二 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第一
向上第二中間何以不成故知一佛塵數 一一應有不能超過
二十下層一佛塵數 上次第二更加 加一如是 滿佛剎塵數第二
加一佛剎微塵數佛剎 塵數如是乃至第二十亦復如是 一一一佛塵數世界 眾多佛剎塵數佛剎微塵數
世界不可一期不可 明知若爾云何 相違不可說 微塵數世界多多
一言不可說二者並不不可說何者但是為主 人為九十九
九十九一一為主九十九 一佛 世界圍繞
不可說不可說塵數明知 為主去者 倒立浮圖 說上浮圖
上下櫛比滿空處 上下四周相當不能
為此所以梵網經世界不同猶如 網孔二百以為非得 譯人 三字
不分即是

[0204c04] 譯者 省略故云 第二佛剎塵數
無盡前後體勢 皆然可見

[0204c08] 俱舍具足東毘提訶洲 半月南邊三百
南邊三百西瞿陀尼洲無缺五百周圍三倍 可知
四洲 四洲 一佛世界四洲

[0204c16] 中文大數中間 第十眾生 種種是以
名言 增上緣 一偈明心業者 心淨
佛土異見不同十善 梵行國是 異見不同因緣明王 眾生異見者無二
一見螺髻所見 第六天宮身子所見丘陵坑坎初一
堅固受用 經文所以惡業法華 眾生惡業因緣阿僧祇劫
三寶 受用善業受用變化 不同法華功德
柔和質直我身在此說法

[0205a08] 法華引證淨土受用 天人充滿受用成上 如次經文。
眾生見大火安隱 充滿園林種種莊嚴寶樹 眾生遊樂諸天天鼓常作
曼陀羅華大眾淨土苦惱如是充滿 眾生功德

[0205a17] 成上難思 餓鬼餓鬼
羅剎宮殿 殿同在一處相見受用亦復 受用三界
法華不如三界三界法性 起滅難思釋經劫燒 不思議不可染淨 不同法性受用變化


毘盧遮那品第六

[0205b01] 此後大劫 違者法云下文大劫 恒河沙小劫小劫五十
三佛生天最初 中有須彌山塵數 大劫小劫 引文雙開
小劫之中三佛 大劫之中多大 小劫小劫中有須彌山塵數
三佛多大 賢劫多大故知 三字最初三字
之下 理具世界須彌山微塵數如來
第一佛號一切功德須彌 當中 意言賢劫二十增減
第十五九百九十四一劫 時長一劫中有 須彌山塵數修行 淨法不當

[0205b24] 略明 相者大同教主 十身初一法身經無礙 法身

[0205b27] 色相一法 身為無不釋經 法性身
釋經真法報身 金光明如如如如獨存法身色相真身應用
即是身法身故三身圓融 真法二者意生 菩提道場
色相福德身故上經三世 所行大海清淨是故妙色 上經不可思議大劫供養一切
諸如來功德群生是故端嚴 威勢相好莊嚴 三乘俱舍不正
輪王世尊故云分明蓮華微塵數 留影不滅
無礙上經毘盧遮那佛願力 法界一切國土中常無上化身吉祥正在
身光因緣

[0205c20] 一者不動業 善根惡業三不善根 所生不明

[0205c22] 三業三善根所生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非但不著 惠施無貪非唯
兼行忍辱無瞋非唯明了 修慧無癡三根出生 無色不動其三唯識 各別有性十一無貪
無著無瞋苦苦 無癡理事 各別有性集論第一無癡唯識意會無癡
無貪所以 以為廣說 無上四等不放逸五法 慈悲菩薩根本慈悲心
必須喜捨不放逸精進無貪 涅槃 放逸不放逸四等 一切智善根
通性

[0206a12] 無明重者自覺 初四 解脫三乘信令
三賢初地 無生諸佛 九十二

[0206a17] 差別第二差別 對治悉檀 異門通用
善見對上對治即是為人 悉檀信解善根起見佛心 理即第一義悉檀自覺
一切智隨俗 悉檀故此無礙中意四悉檀

[0206a25] 業經五百五千 中分
第三賢聖菩薩 云何菩薩名字心所行法 云何名字三賢
心所行法佛子云何心所 行法所謂一發三賢 菩薩問世
一地有果神變二種法身一法 法身應化法身為何色相為何出世間果報初地
二種法身第一義諦流水實性實智法身法名自體 身等說淨佛子世間果報
所謂十住瓔珞輪王眷屬一佛佛學教化天下 輪王五百眷屬佛國土
佛教三天金剛瓔珞金輪 眷屬十方佛國土一切 四天下歡喜地瓔珞七寶相輪
天王眷屬百法身為佛國土 十方天子瓔珞八寶相輪忉利 眷屬寶相瓔珞寶相炎摩 天王眷屬不可稱數瓔珞
相輪兜率陀天眷屬不可稱數 瓔珞十一寶相化樂天眷屬摩尼寶瓔珞十二寶相他化天眷屬 寶光瓔珞十三寶相梵天王
眷屬師子寶光瓔珞寶相 天王眷屬不可思議寶光瓔珞白雲 寶相淨天眷屬百萬神通寶光 無畏珠寶相輪淨居天眷屬千萬
天色寶光瓔珞寶光相輪三界一切 菩薩眷屬無量功德寶光瓔珞福相 法界一生補處菩薩眷屬佛子 瓔珞相輪一切菩薩常隨
一切眾生有如果報 經文。明知 二義
五百四天下金輪三佛輪王故知 思益經第一思益
梵天問言世尊云何名為菩薩遍行佛言 身口意業爾時世尊 實語心淨常行菩薩
不貪不淨行捨 菩薩遍行聚落大眾 威儀菩薩遍行知法名為
名為無名菩薩遍行第四便 以此一偈解釋觀經
皆是觀行如是菩薩 遍行知法名為即是真佛法身如來即是即是猶如來者諸法
問言即是何者 即是一切法本性 心體離念即是
何等 無為名為無為 大品諸法 別有須菩提金剛經一切聖賢
無為法差別無為 差別無為法差別 不捨 金剛何況非法
不捨法如 彼岸 覺悟諸法般若般若 甚深一切法本性文殊
佛世尊堪受供養一切法實性 故經云如實一切法

[0207a09] 即是 日用日光 日光無二 智光

[0207a12] 正定邪定不定善惡

[0207a14] 因果初心相望後五妙覺之中 因果十地中調

[0207a17] 至於初步是以 萬古百劫 至於初步
功業不可 往來引文用意 千里在於足下滔滔 濫觴合抱
學者祿在其中 論語子張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
祿在其中祿位祿祿祿 學而故居義通
經論菩提直心起信論法性 實教菩提心總有三心直心 直心正念真如真如起信生滅真如
二門之一故云真如門二門 攝一切法真如一切法 真如真如無二諸法菩提心正念真如

[0207b08] 開顯前後圓融別教一乘圓融不同三德發心功德初發心如來一身無量法身開顯
得究竟智慧一切智慧光明般若 諸法少有所得妄取 寂照雙流解脫開顯心中無德 初心初發心便
正覺梵行品圓融 之後緣起法 無後約法
一切因果離心同心無德 一切法初心圓滿 梵行品諸菩薩如是觀 相應諸法不生一切佛法
現前初發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自性成就慧身不由

[0207b25] 三大智明清淨三大大略無用
智慧光明遍照法界 起信普光相大起信生滅 明體復次
真如自體相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 無有差別後際畢竟 體大法界
自滿 功德所謂自體大智光明遍照 法界真實自性清淨心
常樂我淨清涼不變自在皆是相大一本智明本覺 諸法四體
遍照普光 相大法界普光
相大淨眼 智明恒沙釋經恒沙不空
清淨向上向下 見性肉眼 涅槃第六善男子聲聞
天眼肉眼大乘 佛眼何以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此佛乘最上最勝諸佛見性

[0207c22] 一行得無功用乘船 大力一行 一身起行至此無量起行
一行一切

[0207c26] 故云 智論三十一通徹獲之

[0207c28] 菩薩 智論菩薩般若波羅蜜 般舟三昧般舟念佛
三昧念佛即真方便 念佛成佛乃至 離念十地之中一切 離念念法所以
別名經略 三義一定 無邊
無邊 何者略舉三身無不 賢護
念佛一言論語子曰三百一言思無邪 一佛一言一言 一佛稱佛

[0208a15] 般若自性分別一門 自性離垢般若曼殊室利
慈氏菩薩諸菩薩甚深般若 沈沒已近無上菩提何以 法性離一切分別大菩提
般若自性自性向上自性向下離垢分別 釋經成上
成上 自性不復成上分別 不知即是分別
無分別即真 法界起信 覺者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
法界即是如來平等法 即真法界本來清淨法界 自性真法
故經云法界清淨法界 清淨般若清淨以上般若 清淨清淨 般若法界清淨二者
般若難信復次善現 波羅蜜多清淨清淨清淨一切 清淨何以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清淨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 別無無二般若清淨萬法 二義般若一切法
二者無二同上 清淨清淨遍歷諸法略舉八十 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四諦十二
乃至菩提涅槃萬法萬法無不無生性諸相名為
蕩蕩無物非但 真淨相待 安得善知識清淨
淨名實性 見相入不二法門正覺解脫不著一切
證道如來無所有修習 明了作佛實相般若釋經 三義聚義實相般若
法身觀照般若報身化身 眷屬般若得名 聚義

[0208c03] 仁王經三地 教化第八等觀菩薩等觀菩薩 二禪變化法身無量光九地慧光
三禪十地灌頂菩薩四禪 三地慧灌三品無明 無明煩惱二諦一切
三地無明是故 無明灌頂灌頂 第十故云灌頂十地 用盡無明功用灌頂故云
灌頂智

[0208c13] 普法名為普眼 三義所見普法 一切一一同時具足
之內一眼一切智眼見普門 法界一眼無障礙 見稱五眼佛眼入佛
佛眼海味金剛經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 肉眼乃至如來佛眼如是世尊
如來佛眼隨一 佛眼因果 一眼
普眼離世間品 肉眼天眼三慧四法五佛 光明出生無礙一切智
無礙二義一者成上無礙二者 能所無礙無法普眼 心境收方普眼上標諸緣
所以大乘法師 眼根眼根 眼根得名
緣起有力 相成不見不見 同名有力全色
無緣能緣 即是無緣 非我正見
即非賢首有言非我無緣貪求 目前十方是以無盡
不窮應法義通隱隱 重重然後十方空有
成身事理通徹

[0209a18] 五度六波羅蜜 總有二者
三昧大福 前門

[0209a23] 即是 罪福金剛 無相善惡
體空 無礙即是世諦 金剛如來福德
隨俗即非福德相當體空 福德正義即非方名有人第三 俗諦非得經意

[0209b03] 無實施者 臨門三車即是權教三乘三乘 三乘三車出門
法華諸法寂滅不可以方便力五比丘權實 未始觀空
即如方便知見波羅蜜具足毘盧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