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六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039a15] ◎四門第三 應有 方知何以凡情大教
依憑教理聖教涅槃具縛凡夫如來祕密毘盧遮那品 日光日輪佛智
見佛所行佛教 信解

[0039a22] 西域 一門開合次且不分 開合多義雙結開合
西域開合龍樹大品無著 金剛不分智光戒賢 三時不合東夏
淨名僧叡思益 智者四教不合有失 有失

[0039b02] 殊途同歸 周易天下同歸一致王城不二九流大道
借用三義隨機 終歸一致三體無權即是
一音一音 即是淨名法華藥草喻品 不同三乘不一
一味如來一味 所謂解脫究竟涅槃 寂滅終歸三原本意
事故法華中意過去諸佛 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 眾生演說諸法一佛乘
佛乘華嚴九部法隨順 眾生說大乘 隨一不同
無常生滅 代謝故云無常名為無常不生不滅名為無常無法
真如一法染淨轉變不常 無常無常便無常非常無常以為中道明知
苦集滅道隨機 涅槃十二因緣 聲聞菩提緣覺菩提
菩薩菩提得佛菩提 一乘不同三諦差別中論 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名為假名
亦是中道義多人不同 因緣所生因緣十方名為
有為虛弱不獨緣成 緣故亦是中道義 名為中道佛性中道
三句不成 生滅四諦因緣所生不須 破滅即是不得作假
入空何者諸法主宰 亦即施設亦即斷常 二邊入空退
別圓乃是三獸度河 各各 虛設無邊
有名空名真諦假名不住
一實諦之中 妨礙
有名 實相悟空 如是一法起種
受教受教 隨一何須不同 多種說法
法界 說法何不便 之一澆薄

[0040a04] 總結夫子 異端是非

[0040a06] 後五過於一味 權實
佛心中一但是教本即是 隨機不同淨名 一音演說眾生各各
便佛說
一地所生 差別一音不異 一音本意
出現四十餘年真實 淺深語者 一實
一向方便眾生 自證隨機不分初一
不通就此 人空小乘不可二空不得 如是
解故分之中有二義 分權不成善會 權教乃是隨宜究竟 開顯權教方便門實教
真實不謂方便真實方便門 真實法華經開方便門真實開顯 分權

[0040b06] 密語所為五意過於 涅槃第九
一者二者四者 如是四法
即便食時 便漿 便即便
大王密語大乘經亦復 如是無常大乘應當 出世眾生說如來涅槃 如來無常比丘
正法應知 如來比丘 病苦眾僧破壞
如來無我 比丘無我所謂正解 如來正解無二
比丘修學空想以是 解脫名為不動不動 解脫無有是故不動正解
無相無相無有色聲香味觸無相正解不變解脫 有無熱惱變易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
清涼一切眾生有如 如來常法比丘修正 常法諸比丘如是隨順學者
弟子經疏所以 而已 無常苦空無我
其次方圓無常 不自在無常無我三修
生死正解解脫中空 無我不淨無常即是一空 最後佛性
空中無常佛性 真常 解脫不動無相熱惱
生死無常密語 空無無我
其次如常故此不同 得意豈可 渾然不分權實不識權實
第二初發心便成正覺 但是如來方便是以 不能無上
故云大利離世間品功力菩提 猶如世尊為止 三界眾生不了
勤苦不已多用功力 涅槃一日故云 功力莊嚴聖教深廣第三
分析權實空有取捨偏圓方知 佛法微妙無不大海 不識土石安知智論 法施經論義理
法施不分權實三教 大乘有權何況小乘 螢光日照佛教 佛法天地懸隔
以此重重方知佛法深奧 聖教自有第四深密三時不同金光明三輪
滿五味大菩薩第五 三時龍樹四門 不共權實取捨

[0041a18] 多義 第三雙結離合第二古今 違順西域
一一分為 一音之下 圓音
出現如來圓音 之後融通之一 天女一聲之中 共相一音之中多音
一味如來 多音故云二義 相違
各自 教本 法師涅槃
聖教二種聲聞藏菩薩

[0041b06] 涅槃滿前已
未知滿密意 滿大乘 中有滿緣覺聲聞
二乘總稱權實 大同並稱滿實教滿大乘 滿

[0041b15] 滿滿即此 滿滿滿具有
二乘大乘滿

[0041b19] 印法師 中有屈曲正立

[0041b21] 化儀初一 第二第三結成
一半滿說法第二化儀法化 化法儀式不同

[0041b26] 華嚴 刊定不許立義
故云屈曲若爾涅槃法華維摩楞伽
勝鬘佛藏經皆釋不明如來 實相法界 (屈曲) 華嚴 舍那何故華嚴四諦普賢行
諸眾生調伏如是說明淨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 之中對治行法 (屈曲 )
諸眾生各別調伏 平道教屈曲皆是 一時 無邊差別皆是一時不同
四諦小乘六度菩薩 眾生 隨機隨機涅槃
雖說屈曲教中有 權實屈曲屈曲真如法性即非屈曲
隨機隱顯屈曲約法 屈曲 不同華嚴權實
一時屈曲 涅槃經屈曲涅槃有餘 同歸一味涅槃屈曲
華嚴不空一時 一切如來古德日月 燈明說法中夜便滅度法華
涅槃聞法 不復涅槃涅槃國土三乘究竟 國土一乘知法
不同華嚴不見一佛 其中如來

[0042a05] 為主第二 娑婆 (破處)
出現十方諸佛普賢 中有佛剎微塵眾生發菩提心發心 故知地前。 ()
是故所立教理 () 。 刊定破處初一 有餘
釋迦牟尼毘盧遮那明知 釋迦為主但是 化身遮那為主十身化身乃是
十身之一故云釋迦別異 不異

[0042a19] 娑婆華藏華藏 娑婆刊定破處王城 舍衛即是華藏娑婆自有
二義華藏本末 華藏第十三之內 摩竭提國金剛
世界六種震動娑婆 華藏豈不華藏故知 所以
刊定不當 三乘遮那菩薩 凡夫發心豈非
發心甚深一種他人故此

[0042b03] 第三 結成實有 儀式多義
出入一時前後次第不同放光 答言現相道場 不等故云教門儀式
圓融多義不同十法 差別分齊成佛唯一 無量劫圓融長短自在三祇
應化四見無論凡聖 十身局地地上說教時分 圓融
地獄天子 肉眼法界三千有分 因果具足圓融性相交徹
多少一乘無量 三乘五乘利益地獄 三重無盡利益流通
付囑未來際不斷諸佛 小乘故云實有 誠如結成

[0042b23] 以下第二屈曲淺深便 不能令人權實不依

[0042b26] 朝隱正立 及時即是化儀 五時

[0042b28] 化儀 便出現
前來時局在後 第三
中分正立 別有
不定偏方大體而言 不妨 不妨私房大乘偏方
勝鬘金光明勝鬘經波斯匿王末利夫人 金光明經第一頓教
漸教末後常住不定佛性 常住勝鬘經二種如來藏佛性歎佛三身即今梵音一切法常住
是故歸依常住金光明經三身 廣說法身常住

[0042c18] 開合第二 別自 自有
二師唐三藏真諦三藏 蘇州第三 時節
二月成道四月波羅 鹿野苑聲聞轉四諦法輪 成道第七年中舍衛國祇園 智慧河邊諸菩薩二乘眾說般若
此時法輪成道 十年涅槃毘舍離王法 真常菩薩此時具有 法輪

[0043a02] 宋朝法師 第三中文繁文之外

[0043a05] 道場慧觀上元道場 寺僧有相教無相 同歸五常抑揚
聲聞褒揚菩薩五者人天有相教無相同歸五常

[0043a10] 上來第二第一 第二第三結成違順初中以上師從
不加不定大乘不定 不定大乘 所立名義之中五時
五時二時 故云

[0043a17] 十二第二五時即為 道場五時分為成實論
三藏實義實義第一其三第一小乘論成實論 成立小乘實義故云成實
小乘實義小乘 得道不可不見實義 得道

[0043a25] 阿含第二小乘經經文相續老死老死 十二因緣人法空義老死老死
老死老死法空 老死我人空也經論小乘有人明法二義
分說小乘人空 雖說法空 法空從不分說 法空從此

[0043b05] 三藏明法大空 第三大乘論十八空 三藏明法三藏
小乘

[0043b08] 第二第二 常住三結立正初中 第一制戒十二後說戒經
善護三業如是大仙人道 釋迦如來十二年中
戒經分別明知十二 即是

[0043b16] 智論 第二般若十二年前 十二般若性空

[0043b19] 第二常住第二 不明常住實相 常住

[0043b21] 涅槃佛性般若 顯正現量聖言般若 佛性佛性般若

[0043b23] 實相 第三使第二 第五二種般若
實相正因 第一義空名為佛性第一義空 相異觀照為了

[0043b28] 般若 四句第四 四句般若般若故經云般若非有無相
非有無相非有無相離一切諸相 智論諸佛空法 有空諸佛般若
四句須是有空四句何況般若 般若壞色受想
可知智論一切 諸佛四句 因緣所生
失意四句便 四句便四德正義

[0043c14] 四門第三 立正一門不識四門
四門小乘 毘曇有門毘曇即今俱舍一切有部 成實即是空門實義
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未見論文即是惡性車匿入道犢子部 非有指定大乘四門
涅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有門眾生佛性虛空迦毘羅城大涅槃
空門眾生佛性何以 一切眾生何以 善方便無門
生佛即是中道非有虛空 即非無門取經 唯識有門空門 亦有亦空門百論
非空

[0044a04] 第三抑揚第三淨名第三不明可知般若
抑揚第二 二乘螢光菩薩

[0044a08] 第四時下第四不明常住 同歸

[0044a10] 涅槃第五涅槃常住涅槃無有小乘以至涅槃大小阿含如來涅槃
相者如來純陀乞食 木耳拘尸那城娑羅 逆順出入超越三昧第四禪 火光三昧滅度舍利為人
福田無餘涅槃

[0044a17] 人天第二 雖說如來成道日中無人阿耨多羅
菩提波利居士陰陽 成道名為樹神 四天王如來世間因果
不妨五百賈人 受五戒懺悔五逆十惡謗法 四大五蘊六塵五根
長者法忍三百賈人柔順 賈人須陀洹果四天王柔順三百 龍王法忍天等無量眾生
菩提心普曜經第二 賈人 授記來世 作佛同一名曰非獨
現在明初密跡 三乘第二三乘
最初人天大寶密跡 力士第三第八竺法護

[0044b08] 五時有所第三結成違順而言 二時不定分說
結成二義不定不違密跡 分說不違所立有理

[0044b15] 後魏光統第二正立立義承習佛陀 佛陀西域人同學
不可 東土有緣弟子 必當得道佛陀至於後魏孝文
供養火光滿孝文洛陽佛陀 隨之少林寺 西山其二弟子
禪師得道光統故云 佛陀西

[0044b26] 三教 立義不同大小相望 即如涅槃所謂生死不空所謂
大涅槃不空無常 即時圓教即是華嚴

[0044c02] 化儀前後所立 立義 化儀前後
化法無異不空名為同時不空名為化儀 化法分說故云 化儀

[0044c09] 時下 刊定其二 第一
可分未熟 一有二根
一切皆是無有不從 第一自有 第一不分第二
無有初一為此第一刊定 定於不以定於
說法 說法以為 得以第一 約根得以
第二第三為此 所立四教第三當初 第四教義心識如來藏 初心
何妨 為生為此 上達地前
第二圓教佛境 地前無有出現佛剎 塵數眾生發菩提心以上
合為為此為此 地前佛境地上不違出現 大理初發心便
豈非佛境隋末 正立法華經第五 出品菩薩問訊世尊
安樂行 疲勞如是如是 如來安樂諸眾生化度
無有疲勞所以者何諸眾生世世過去諸佛供養尊重 善根諸眾生我身我所
信受如來修習小乘如是 佛慧 便三輪根本法
華嚴經成正覺宣說枝末 法輪是以根本不得便於一佛乘 枝末華嚴法華 枝末法華以為

[0045a24] 化儀第二 化儀約法約根 而言光統光統三教
化儀化法 化儀大小唯有大小滿不周
法華一類開顯本末通經法華立義乃是 如何不依
不得法華法華一類 為此開方便門真實真實相者
小乘方便門會通一代 法華之前枝末法輪般若 淨名勝鬘法華之前枝末
大乘修習小乘明知經意般若枝末

[0045b12] 無量義法華 一切大小先後非獨 大乘中間非獨小乘
之中故此 經意第四四教 第一光宅
正立所以三結初中 四諦可知

[0045b20] 臨門牛車所以所以三乘連環 鹿不得鹿出門
上車牛車若是出門合上 鹿出門不上牛車 鹿不上約法
三乘三界門外二乘三界無有 實證菩薩三界真實無實不上明知三乘皆是無體
不得無體無可 三車界外三乘方便 無生智二乘牛車
非真實 不得無體 諸子成上
諸子無體不見鹿 鹿牛車可見 爾時諸子
羊車鹿車大牛 無體約法 要有一者二者
三乘佛教三界 究竟不解三乘一乘
靈山集會說法即是 諸子大車靈山三乘 求法即是
修證即是彌勒四眾 文殊三乘 疑悔除斷無有
方便品聲聞緣覺乘涅槃方便力示以三乘眾生處處
得出開權舍利弗 佛語無異說法大信力世尊 真實即是開權顯實
身子請法譬喻品白佛出品 彌勒開示知見
量等即是三根即是 即是菩薩疑網皆已除即時歡喜二百羅漢當作
諸子日夜劫數 遊戲諸菩薩聲聞寶乘直至 道場由是故知三乘三乘

[0046a06] 以為方便三結成上展轉相成三乘皆是方便 無有實體古人三車
無有以為 故經云 三車誘引諸子然後大車
莊嚴安隱第一長者虛妄 亦復如是無有虛妄三乘引導 然後大乘度脫何以如來
有無智慧力無畏諸法 眾生大乘不盡以是因緣諸佛方便力一佛乘分別 無體
大車並非得牛

[0046a21] 三乘 中有一總二明 通教違順結成四乘 可知

[0046a24] 說法第二 所以違者大乘了義

[0046a26] 會通一明會不會二明 展轉
聖教 不許四乘不分權實 實教

[0046b02] 約會第二 問言若爾 會三歸一
無實歸一無權無權 四乘不成無實昔時聖教光宅北宗
歸一 有理權實二義故云

[0046b10] 開權顯實第三 問言會三歸一 三歸
二義 三歸之一 之一約會不可分行因故
虛設 有局三教
理則 開元 三乘因故三歸 三乘同歸三乘
一種開會 從此 即是一者各別
法身無異 方便門一實 故云開方便門真實
三乘不同 各異三行方便 一實方便門一實
故云汝等所行菩薩道三果不同方便門一實 三果虛設唯有無上菩提生歡喜
自知作佛實相 引證 藥草喻品即是
信解品大行其所小乘 二種下劣自行不成 我等法性云何如來小乘
濟度金色三十二十力解脫 一法不得不得 藥草大行
淨名一切菩薩 一切聲號泣三千我等 何為大乘敗種
大行引信藥草喻中文迦葉因緣 譬喻開示佛道我方便諸佛
汝等實事聲聞滅度 所行菩薩道漸漸修學當成聲聞滅度漸漸修學
當成實義汝等所行 即是 三果成佛佛果不得
即是滅度

[0046c29] 所知第二信解品 大志時而
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 宣言諸君所生 城中逃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
某甲 此間其父 所有一切財物皆是
委付家業法華經一切財物萬行 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
多少取與悉知即是慧命 須菩提般若取與即是法外 故稱自利利他
般若法華如來 其所

[0047a18] 廢權立實四下第二 三歸之一 中有法云
三教一實便 一實涅槃第二
三德涅槃不可 摩訶般若涅槃解脫 涅槃如來法身涅槃三法
涅槃出現 三乘一乘三乘 皆是
有一點 上點昔日合上
結成正義別有總合通途一實故經云 事實十方佛土唯有
乘法無二方便 成佛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 無數方便引導眾生離諸著 便

[0047b11] 第二四乘 一乘別有法門昭著
而今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昔日大乘如來藏涅槃法身 真常未曾顯說一切眾生具有 知見出現不為
一乘三乘昭著 般若無不故道無不大略
不得不善權 實體不足法華 淨名經大迦葉自責譬如
五欲不能如是聲聞 佛法二乘 不成豈非我等 何為大乘敗種
煩惱不能佛名經我等 敗種聲聞 作佛法華三根聲聞受記
一切聲不在宣說一切眾生
淨名敗種二字 淨名敗種

[0047c07] 第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