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2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四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此下當第二十二經)
[0674a06] 初來意者。總有五義。一為答前第二會初 十藏問故。二前明正位今依位起行故。同 梵行品。三前約位別行。今辨始終通行故。
四前明成位行。今辨淨治彼行故。同十地 中信等十行。五前明自分究竟。今辨勝進趣 後。同上明法。準問應在十迴向後。今此辨
者略有二義。一云藏有二義。約蘊攝義在 十行後。約出生義在十地前。義通二處問 答互顯。一云。迴向無別自體。但以能迴前
行為其自體。今十藏既為十行勝進。亦為 迴向勝進故。迴向後無別勝進。此即前後互 舉顯義方備。然明法品及第五迴向。皆有十
藏隨三賢異故不相濫。又前是勝進所成。 後是一位之果。今通為勝進故意旨不同。二 釋名者。藏是出生蘊積之義。謂一藏內體含
法界故。攝德出用一一無盡。寄圓顯十 即帶數釋也。三宗趣者。十藏為宗。攝前 生後得果為趣。四釋文中大分四別。第一 唱數顯同。二徵名列異。三依名廣釋。四總
歎勝能。今初三世同說顯勝令遵。二何等 下徵名列異。藏如前解。信等對藏皆持業 釋。心淨名信制止名戒。崇重賢善為慚。輕 拒暴惡為愧。餐教廣轉為聞。輟己惠人
為施。決擇諸法名慧。令心明記為念。任 持所記為持。巧宣所持為辯。各有業用。 然念慧及信慚愧等五。皆當體為性。餘五行
用立名。此約隨相。若就融通。皆順法界 之行。良以法界性自清淨。離過等故。隨義 說十。然約隨相前九自利。後一利他。通皆
具二。信為行本故首明之。依信離過。慚 愧莊嚴戒行光潔。上三離過之行餘皆進善。 進善之首必藉多聞。如聞而行。唯福與慧
念使增明。持令經久辯以利他故。前七即 七聖財慧為正導。故終辨之。次二守護。後 一積而能散。第三依名廣釋十藏。即為十
段。信中有四。謂徵名釋相。結名辨益。辨益 一種唯初七十。餘之七段。文但有三。今初段 中初徵可知。釋中分三。初明信相。次若菩
薩下明信力。三此菩薩入佛下總結信成。今 初也。十句為四。初三三空。信所執無相。謂 情有理無名空。空亦無相。空無相故無所
願求。次三信依他無生。一緣起無作二不實 故。無能所分別。三無體故無所依。次三信 圓成無性。一廣無邊量。二勝故無上。三深不
可越。後一總信三性無生。如初會辨則十 皆無生。並通三性。如一無生觀。但信依他 無遍計人法自然之生性。則是無性圓成。餘
例此知。第二明信力中二。先正顯業用。後 徵釋所由。今初文有十句。遍從前十前十 並成此十。若類例辨。初二於勝上法不怯。
次四。廣多法不怯。一所化眾生。二即化法。 三是化處。四化之所歸。後四寬遠法不怯。若 剋文取義。以後十句逆配前十。謂由信
法無生故。於佛法不怯。佛法以無生為體 故。佛難超故。眾生無盡故。法界無邊故。虛 空無依故。涅槃無分別故。過去之因不作果
故。未來之法無可願故。現在之法即無相故。 入劫無障礙。以即空故。此十皆深廣難思。 二徵釋中。先徵意云何。以深廣難思。菩薩聞
而不怯。釋意云。以於深廣皆堅信故。文分 為二。初總後別。總云一向信者無猶豫故。 堅者異說不壞故。所信謂何即佛智慧。智慧
何相無邊無盡。然通二義。一廣無邊涯豎不 可盡。二無二邊之偏同真性之無盡。二十 方下別釋。初釋前意。十方無量是無邊義。已
現當入是無盡義。言得菩提是自證義。出世 入滅是應現義。法無邊故佛智無邊。一佛之 智尚不可盡。況橫遍十方豎該三際。菩薩
於斯廣遠堅信不移。寧有怯耶。二彼諸下 釋第二意。聞深不怯。謂已得今得菩提而不 增。當得未得而不減。已出今出而不生。已
入今入而不滅。當出而不進當入而不退。 現得出入而不近。在於已當而不遠。照窮 萬法而無知。頓寂諸相而不捨。以寂照之
體。如如超戲論故。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 有三世。非菩提涅槃有去來今。菩薩既堅 信於此。寧聞深而怯耶。此二段釋文。具前
十句難思之法。如文詳之。第三總結信成 於中二。初一句總牒信成。謂由明達佛智 無邊無盡故。稱此成信。二得此信下顯成信
之益。亦是正顯成相。有十一句。前七行體堅 牢。初句為總。二內心不雜故不退。三外緣 不沮故。四不染相故。五有正慧故。無慧之
信長無明故。靜法云。梵云阿慕羅匿陀。此 云不從根生。謂無生之信無根生故。經本 云常有根本者。譯人不審阿字沒在上。句翻
無為有於理背也。此或應爾。今以理通二 義無違。無根語慧之體。根本約慧之用。亦 猶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無本者即是根
本。六順同古聖故。七安住菩提心故。後四 攝德無盡。一護已成性。二復長新解。三順 如生善。四不滯有無。三是名下結。四菩薩
住此下辨益易知。第二戒藏文三。釋相中 二。初列十名後隨牒釋。初中十戒皆通三 聚。取其相顯。初但饒益有情。後一律儀中八
通三。約遮過罪皆菩薩律儀。但為救護等 即是饒益。攝善可知。為顯此十皆通三聚 故。釋後一復顯三聚。二牒釋中十戒為十。
皆先牒後釋。初饒益者。菩薩本意故首明之。 二不受中文有二意。一不受邪戒。謂雞狗 等。二三聚宿成動不踰矩。三中唯為菩提
及眾生故。非如難陀之類。四中涅槃云。何 故持戒。為不悔故。何故不悔。為歡喜故。 乃至為得大涅槃故。五中有四。非者違也。
一不違制立。不同調達。二不違涅槃。不 取相故。三不違律儀。具足持故。四不違 利物。不惱他故。六有二意。一非為欲惱 眾生先須持戒。二非為欲成淨戒逼惱
眾生。如殺馬祀等。七中戒正見邪故名為 雜。定有定無為斷常雜。觀緣性離非有非 無。則名為持。又無煩惱之雜真出離矣。八
中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五邪之一。已見淨 行。又如十住論說。一者矯異。二者自親。三 者激動。四者抑揚。五者因利求利。大同前
引智度論說。今文即矯異也。九中不輕毀者。 無行經云。見破戒人。不說其過惡。應念彼 人久久亦當得道。問涅槃云。見破戒人應
當擯黜訶責舉處。當知是人得福無量。豈 不違於無行。此經答略有三義。一此經約 自行涅槃據攝眾。二此經約根未熟。護恐 增惡故且攝受。涅槃約根熟者慈心拔濟
故。應折伏。三彼約慈心此約輕毀故。不 同也。十中釋內分二。初明律儀。十善眾戒 之本。故偏明之。廣如二地。二菩薩持此下
雙明二聚。攝菩提善益眾生故。第三慚藏。 釋相中二。先標章。二謂彼下別釋。今初然慚 愧相別諸說不同。涅槃云。慚者羞天愧者羞
人。慚者自不作惡。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 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瑜伽四十四亦云。內 生羞恥為慚。外生羞恥為愧。大同涅槃
後解。成唯識云。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慚。 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愧。俱舍亦同。若無 慚愧但翻上慚愧。謂不羞天則是無慚。餘
可例知。若說羞恥為慚愧者。是二通相。今 經多同唯識。而以不相恭敬為二通相。二 別釋中分二。先釋過去作惡即無慚行。二
自惟下釋而生於慚。前中亦二。初自念無 慚。後一切下悲他亦爾。第二正顯慚相中。 初自念昔非恥佛知見。現修慚相。自惟即
是內自羞恥。是故已下決志斷證。文言去來 現在行無慚者。言總意別。菩薩自惟昔過 愍物。三世常行故。專心斷除防己伏之。再
起為眾生說。則物我之兼亡。第四愧藏。釋 相中三。初自念無愧而修愧行。故云我今 不應復行是事。即愧行也。二又作下。傷物無
愧不覺苦集。故云無知無見。三於母人下。 依顧世間而修愧行。誓益自他。於中初所 愧境。有智慧下。顧他生愧。即外羞也。初因
人後諸佛。是故已下決志斷證。言不淨之法 者。從婬欲生。即種子不淨。母人腹中即住 處不淨。成垢穢身即自相自性。究竟髮白意
含究竟不淨。又垢穢形。是內污穢不淨。處胎 受生有苦觸不淨。從婬欲生下劣不淨。若觀 待涅槃三界並為不淨。其五取蘊體是違壞
不淨。上來煩惱亦是不淨。言誑三世佛者。 違本四弘誓斷惑故。餘文易了。第五聞藏。 釋相中二。初明所知之法。後菩薩摩訶薩
下。顯多聞之意。今初標稱聞藏。釋云知者聞 為本故。實則多知耳。文亦分二。先標章後 牒釋。今初句。雖有十義束為七。初之四句
但是緣生故。謂一緣生。二有漏五蘊。三無漏 五蘊。四有為五無為。六有記七無記。二何等 下牒釋。即為七段。初緣起中依生引二門。
開為四重徵釋。謂十二支。初二能引。次五所 引。次三能生。後二所生。故為四也。然依雜 集第四云。十二有支。皆具此有彼有等義
故。彼論文釋支相云。相者謂無作緣生故。 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此有彼有者。顯無 作緣生義。唯有緣故果法得有。非緣有實
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緣 生義。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有法生而得成 立。無明緣行等者顯勢用緣生義。雖復諸 法無作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生故。一切果
生。以諸法功能差別故。然今經中欲顯緣 起無性。舉前二門。勢用一門六地廣辨。就 二門中。從增勝說前後互舉。前七許同因
位故。名能引所引。後五要因果相望。云能 生所生。由此能所引中但云此有彼有。後文 則云此起彼起。起即生也。故集論云。謂於因
時有能引所引。於果時有能生所生。然文 有染淨二觀。初於能引中明染觀。故云無 明有故行有。第二約所引。亦通能所相對 以明淨觀。故云識無故名色無。以識通能
引有二種業。一持諸有情所有業縛。謂與 行所引習氣俱生滅故。二與名色作緣。謂 由識入母胎。名色得增長。今言識無者。即 不為業熏不持業縛故不入胎。增長名
色故。云識無故名色無。第三能生所生相 對。以明染觀故。云愛起故苦起。苦即當果 愛即能生。能生有三。舉初攝末。下明淨觀
舉末攝初。蓋巧辨影略耳。第四亦能所生相 對。以明淨觀。謂因亡果喪耳。後之三門皆能 所相望。何以無明與行。唯約能引而相望
耶。答欲顯十二支皆有無作無常二門故。 於初一位相次以明。不爾則謂要四位相 望。方得此有彼有故。下之三門。欲顯四位 不同故。能所相望。又為顯能引支中或二
或三。故於前二別為一段。蓋說者之妙也。 第二有漏五蘊。蘊者積聚義。雜集第一云。藏 果重擔義而標名世間者。世即隱覆義。隱覆
勝義故。又可破壞義。三世所遷故。間者墮 虛偽中故。隱覆之法即墮虛偽故。世即是 間。然色等蘊通於無漏。出世之義。欲訶毀
故略舉一分。云何知之。應知三種。一知其 相。謂色以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義。想 者取像行謂遷流。識以了別。二知其生滅。
謂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三知其不生不 滅。謂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故力林菩薩云。 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
是無生義。況知一切法趣蘊。蘊即法界無礙。 方名真實多聞。然諸蘊性。性皆遷流。隨勝 立名。行之一種。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又攝
法多故。第三無漏五蘊。亦名無取五蘊。然 無漏蘊亦有二類。一仍本名。亦名色等。不 與漏相應。故名為無漏。二從已轉立名。即
五分法身如今文是。欲顯戒等德是可欣 故。從極果標以出世。理實亦有世間戒等。 戒定慧三上來頻釋。解脫即是離繫。為名解
脫知見由離繫縛。於境自在觀求覺了。智 論八十八云。戒眾者。攝一切戒和合成眾。 眾即蘊也。餘皆準之。然即轉前五蘊成此
五分。謂轉色蘊成於戒身。表無表戒皆色 蘊故。轉受蘊而成定身。定名正受。入四 靜慮出四受故。轉想成慧。凡所有相皆是 虛妄。見相非相見法身故轉行為解脫。無
貪等行名心解脫。永斷無知慧解脫故。又 轉識成解脫知見。若與邪受妄想相應。謂 識依根了別諸境。若與正受智慧相應。即
是現量如實知故。仁王觀空品云。觀色識受 想行。得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即斯 義也。知見與慧此二何別。佛地論第四。總有
三說。略舉其一。謂無漏淨戒。名為戒蘊。無 漏定慧名定慧蘊。無學勝解名解脫蘊。無學 正見名解脫知見蘊。前三是因後二是果。此
五別說四法為性。謂定慧勝解。及無表色。然 此五分法身。不覆勝義不為相遷。不墮 虛偽故名出世。雜集云。謂能對治三界。無
顛倒無戲論。無分別故。是出世間義。問無取 五蘊即有為無漏。何以言不為相遷。答約教 異故。前是權小所明。若實教定說非為無
為。同真性故。但似蘊相現。立以蘊名故。涅 槃純陀云。善覆如來有為之相。應言如來 同於無為況一一融攝。若如是知名為多
聞。第四有為者。瑜伽一百云。有生滅繫屬因 緣。是名有為。智論云。有所得故。是名有為。 二論心境為異。今略舉四事。三界即所依
處。眾生即能依之者。然所依處隨心成異。 故論云。欲所屬界名欲界等。第五無為。為 者作也。即前生滅今虛空等。寂寞冲虛湛然
常住。無彼造作。故名無為。瑜伽云。無生滅 不繫屬因緣。是名無為。智論云。無所得故名 為無為。淨名云。不墮數故。然諸論總名大
旨無別。然其名數開合不同。小乘多說三 種。即此中初及三四。諸大乘中掌珍說四。 謂加真如。法相論中或說有六。復加不動
及想受滅。謂於擇滅中滅惑障。故名為擇 滅。滅定障故復加後二。或開為八。於真如 中開出三性。謂善法真如等。漸欲展此真 如遍諸法故。此經說六。於擇滅中開出
涅槃。二道別故。復加緣起。顯無一事不即 真故。略無二定未究竟故。言虛空者。離 諸障礙無物所顯故。二涅槃者古有二釋。
一云性寂滅故。此即性淨涅槃。涅槃三十四。 亦同此說。此與擇滅顯未顯殊。一云即性 淨之果。此即解脫道。後擇滅乃在無間道中。
然大乘非擇滅。既約性淨。又下說法性。則 後解為正。三數緣滅者。數謂慧數。由慧為 緣揀擇諸惑。能顯滅理故。唐三藏譯為擇
滅。謂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然此滅言有其 二義。一理性寂滅。此從所顯得名。二因滅 惑顯名理為滅。則從能顯得名。四非數緣
滅者。非由慧數滅惑所得。但以性淨及於 緣缺之所顯故。五緣起者。有別有通。別謂 十二因緣故。分別論者大眾。一說雞胤化地。
說出世部。皆立十二緣起。以為無為。彼意 以其次第作緣。恒無雜亂故。說為常。有佛 無佛此法自爾。名曰無為。故智論三十二云。
聲聞法中。亦說法性實際。故雜阿含中說。 有一比丘。問佛十二因緣為是佛作。為是 餘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緣。亦非
餘人作。有佛無佛諸法皆如。法相法位一切 常有。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等。涅槃亦說即 是無為。遠公云。就人論法三世流轉。是其
有為。廢人談法法相常定。故曰無為。望今 經意緣起無性。故曰無為。大品云。菩薩觀 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涅槃云。十二因
緣即是佛性。雖舉十二因緣。即已攝陰界 諸法。六法性住者即真如也。謂非妄倒故 名真如。又真實如常揀妄揀事。於一切位 恒如其性。而云住者離遷變故。與法為性
是隨緣義。復云住者是不變義。即妄即真事 皆如矣。若準智論。法性法住各是一義 (云云) 。 即為七法。然小乘說三。虛空則就外空。復
計三皆實有。若大乘說非唯數增。義亦有 異。唯識論中二義建立一唯心變故。二依法 性假施設。有謂此諸義但一真如隨義假設。
一無相義。二所證義。三惑盡義。四性淨義。五 隨緣義。六隨緣即不變義。此中法性即是真 如。然法性真如亦假施設。遮撥為無故說為
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 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為法之性名為 法性。非離色心別有實體。今多聞之人。不 唯知名而已應如是知。第六有記法者。有
釋云。謂能招愛非愛果。故名有記。此乃通 說。餘處辨記即是善惡。今唯舉善。應云順 理善法可記錄故。下出所記法體。句有十
一義攝唯五。四聖諦如前本品已辨。四沙 門果如梵行品。四辨如第九地。三十七品 如第四地。四無所畏今當略明。謂外難無
怯故名無畏。瑜伽云。如來於此謗難。都不 見有如實因相。由是因緣能自了知坦然 無畏。無畏有四。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
畏。三者障道。四出苦道。此之四段各有難 答。初外難云若佛是一切智者。有諸比丘 從他方來。何須問言安樂住不。言一切智
無所不知。今問於他一何相反。佛自唱言。 我是一切智人。但為攝受來者。隨順世間 師弟人事故。二有難云。若佛自言漏永盡
者。何以愛語羅睺訶罵調達。佛於此難正 見無由。安隱無怯。自唱德號我實漏盡。但 為隨根而調伏故。三有難云。若佛說欲能
障道者。何故預流一來。尚有妻子之愛。佛 於此難心無怯懼。謂自唱德號。我說欲能 障道。但障不還羅漢非初二果。四有難云。
若佛說諸聖道能盡苦者。何故羅漢受瘡潰 蛇螫之苦。佛於此難心無怯懼。自唱德號。 我說聖道實能盡苦邊際。但說未來非現
在故。四中初一離所知障。次離煩惱障。三 是出離道障。四即出離之道。初二自利後二 利他。所以自歎此四者。初一為菩薩。第二
為聲聞。後二通為。智論二十八。瑜伽五十 對法十四。廣辨其相。第七無記中分二。先 徵名。後謂世間下辨相。今初無記二義。一
非善非惡不能招感愛非愛果。名為無記。 可釋餘文。今此正謂虛妄推度非理問難 不可記錄。故名無記。非對善惡故。俱舍
第十九云。諸契經說十四無記。即其義也。亦 名置記記即答也。不應答故。所以不答者 何。謂此乃無義語也。知之不免生死不知
不障涅槃。前說有記則反於此。智論第三 云。所以不答十四難者。此事無實故。諸法 有常無此理故。言斷亦爾。如有人問。 [(殼-一)/牛] 於
牛角得幾升乳。豈曰問耶。復次世界無窮 猶如車輪。復次無利有失墮惡邪中。覆於 四諦諸法實相。復次人不能知。復次稱法
說故。第十七云。有一比丘。思惟十四難不 能解辭。佛不為弟子。佛言我為老病死 人。說法濟度。此是鬪諍法如中毒箭。不應
推尋。楞伽亦云。皆是世論非我所說。言十 四者。即此中前四四句。其第四四句但合為 二。謂身與神一身與神異。然諸經論多說
十四難。而相或同異不繁會釋。今經委論不 出我法二執。文分五段。第一有四四句。就 我明無記。第二過去下。就三世橫論凡聖
數之多少。三何等下。約凡聖竪論初後。四 世間從何下徵三世間所從。五何者下約生 死際畔。以辨無記。今初句雖十六。其過不
出斷常二見。言世間者。準大品中通三 世間。謂眾生世間五蘊世間。及器世間。今此 文意。正顯眾生世間。兼明五蘊世間。以眾
生是總主假者外道計以為我故。有邊等諸 見。初有邊四句約未來世。常等四句約過去 世。如來有無依涅槃起。故中論邪見品云。
我於過去世為有為是無。世間常等見皆 依過去世。我於未來世為作為無作。有邊 等諸見。皆依未來世。涅槃品云。如來滅後有
無等。依涅槃起。我及眾生有無四句約現 在說。既知起見之本。次隨文別釋。即為四 段。第一四句言有邊者。即斷見外道。計我
於後世更不復作。則與此身俱盡。無邊者。 謂我於後世更有所作。三俱句者。身盡故 有邊。我不異故無邊。四俱非句者。亦以我
存身盡見上有過故立此句。謂身盡故非無 邊。我存故非有邊。既皆邪見故不答之。若 欲破者。初之二句。墮無後世過。謂有邊則
與陰同盡。無邊則是今身。故皆無後世。無 後世者。修道苦行為何益耶。第三句亦有邊 無邊者。若身盡我存身我為一為異。一則不
應有盡不盡。異則離蘊何相知有我耶。若 謂捨人生天。人分猶在天分。更增則半天 半人故。皆不可。第四句非有邊未免於無。
非無邊未免於有。云何於此強分別耶。二 常等四句。約過去者。過去世我即是今我。 名之為常。若常即有大過。破壞因果涅槃
等故。若謂我今始生名為無常。若爾我是 作法。亦墮無因。無因則亦無涅槃等。第三 見上二過。便謂我常身無常。離身何處有
我。又成上二過。第四謂我不異故非無常。 身有異故非常。破同第三句。又中論云。一 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及常等見。餘義廣如
彼論。三如來滅後等四句。釋有二義。一明 如來者非是佛也。如即相似。來謂從前際 來。謂一有執云。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向
後世亦復如是。故云如來滅後有。謂如前 際來時有故。此由計我異陰故。二云。如 從前世來此間死後斷滅。故云如來滅後 無。謂不如來時去故。此計陰我一故。三
由計我有麁細故。謂麁我與身俱盡故。云 不如去。細我異陰不同滅故。亦如來時而 去故。云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四云我如虛 空體無來去故。晉經云。如來滅後如去不
如去等。此則通望三世以辨。若依中論。附 涅槃起四句。如來即佛也。順此經文。亦是外 道自立己師。而為如來。有謂如來滅後定有
不變。或謂入無餘依同於太虛。或謂法有 應無。或謂約應非有。約法非無。以其四句 皆成戲論。不見如來寂滅相。故亦為邪見。
此則權小之徒。未能免也。瑜伽八十七云。 依二道理如實隨觀。俱不可記如來滅後 若有若無。所以者何。且依勝義彼不可得。
況其滅後或有或無。若依世俗。為於諸行 假立如來。為於涅槃若於諸行。如來滅後 無有一行流轉可得。爾時何處假立如來。 既無如來何有無等。若於涅槃。涅槃唯是
無行所顯。絕諸戲論。自內所證絕戲論故。 施設為有不應道理。亦復不應施設非有。 勿當損毀施設妙有寂靜涅槃。又此涅槃極
難知故。最微細故。說名甚深。種種非一。諸 行煩惱斷所顯故。說名廣大。現量比量及 正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四我及眾生
有無等四句。此並雙立眾生即是五蘊。非約 總主。有即定有定有著常。無即定無定無著 斷。三遠上二過雙立有無。即墮相違。四
避此相違立俱非句。又成戲論。然此四句。 亦有單計我有所無所有我無。亦不離初 之二句。又合上成第三。互奪成第四。亦不 出初之二句。第二門明三乘凡聖數之多
少者。以橫無邊故不可記也。第三門竪無 際故不可記也。有人答問云。有初佛言自 然悟引獺祭天。亦為應機寧加置記。若 有初佛如來應知。則可說名。言何法者。
染淨等一切法也。第四門徵世間所從有六 句。初二句問眾生及蘊世間。次四句約器世 間。以外道計眾生有最初生故。或謂從冥
諦中來還至冥故。或謂世界皆微塵成。謂至 妙之色常恒不變聚。則為身器。散則成微 塵故。此皆邪見之源故不應答。有情世間
不言成壞者。瑜伽云。有情望器有五不同。 一謂器界生死共因所生。有情生死但由不 共故。是因不同。二謂器有除斷有情流轉
不斷故。是時不同。三謂三災壞不壞故。名 法不同。四謂器界因無永斷有情不爾。名 斷不同。五謂器則斷而復續。有情斷已無續。
名續不同。以斯義故略無成壞也。第五約 生死初後際。唯有二句。問初際無始聖教所 明。生死有終豈非正理。答略有三義。一約
一人則可云終。通望一切則無終極。二 以彼定執長邪見。故亦不應答。謂若許有 終必有始故。常法無始亦無終故。三約法 性皆不可說故。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
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 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 既言本際不可得。亦不應定謂無始無終。
況有始終之見耶。又有偈云。真法及說者聽 者難得故。是故則生死非有邊無邊。上諸邪 見多是外道。亦參小乘。菩薩善知則問答無
滯。便舉破者。令自他造中故也。第二菩薩 下顯多聞之意。謂悲物無聞長淪生死。故 誓持聞藏自證利他。第六施藏文三同前。
釋相中二第一標列十章。第二佛子下依章 牒釋。釋中十段一一各三。謂標釋結。然此十 施前六事捨。謂身命財。次三心捨。謂不取
著。後一俱捨名為究竟。第一分減施。釋中 三。初明分減之相。二若自食下明施善巧。 外無施境而不捨施心。三復作下對治施
障。第二竭盡施者。不顧活命傾竭所有也。 然施心須成施行須量。若彼為成大利則 身命無悋。若彼但為貪求無厭。或惡心欲 行大害。應以方便勿成人惡。如月光王
施頭。與怨奪萬姓之歡。施二人之死。怨王 喜死。乞者恨死。雖有賢行未全可準。今 言竭盡者。以彰菩薩施心已成。有應施境
終無悋也。內施內外準此可知。若不爾者。 菩薩能雨七珍充足一切。何不施耶。亦見 眾生所不宜故。釋相中三。初明難施之物。
二或時下乞境現前。三菩薩自念下正修施 行。下之四施皆有此三。第三內施。謂內身 也。煢者單也。玉篇云無兄曰煢。無子曰獨。
頓者損也冀者望也。第四外施即王位也。窶 者無財備禮也。第五內外施者。王位為外 兼身作役為內也。第六一切施者。凡所有物
也。此與竭盡及內外施異者。竭盡揀異分 減。但約資生內外合前二門空。言作役王 位。今云一切通前諸門。又是事捨之終故
總該收舉難攝易。略列數條。廣則無邊。如 第六迴向所辨。第七過去施者。然三世之施。 通相皆明不著。別則過去不生追戀。未來
預止貪求。現在心無染著。今過去釋中分 二。先明於佛法無著。後又復下於一切法 無著。前中初二句總明。次不起分別下別顯。
先顯不著之相。不分別者稱法性故。次不 貪染不愛味。亦不方便求取以為己德。亦 不依此而起修行。次見法下。廣上了達釋
不著所由。次但為下釋疑。疑云。既俱無著云 何而說。釋云為化眾生令無著故。二於一 切法無著者。以般若智求不可得。觸目現境
尚了性空。過往法中寧當計有。第八未來 施釋中分二。先正顯後釋疑。前中不著修 行之因。不願淨土之果。不味其好不厭 其事。不迴向者釋上不味。不自安處求勝
樂故。不退已下。釋上不厭修彼行故。二但 欲下釋疑。疑云。既於淨不味修行何為。釋 有二意。一者約悲但為攝物故。二然此下
約智。智了非有故。生即非生故。不著不礙 事故。非生之生故修行。非有處所者與理冥 故。非無處所者事像形故。非內者相分境故。
非外者心所淨故。非近者十萬等殊故。非遠 者我淨土不毀故。此約淨國以說。若通論 未來法者。可以意知。復作已下。更約性空
結成捨義。又目擊尚捨況於未形。第九現在 施釋中有三。初明所捨之境。二聞已下正 明捨心。三為令下釋通外難。今初先列諸
天。後列二乘功德。上二世中舉佛菩薩。今 舉諸天二乘者。文影略耳。天中初六欲界。 已如初會。梵天已下明色界天。然色界攝
天多少。諸說小異。俱舍正理皆說十七。故 頌云。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長行之中建 立十六。以梵王梵輔同一天故。瑜伽云處
有十八。謂色究竟外說大自在。不言無想。 意在廣果中收。今此即文而數有二十二。 然四禪初一皆是總標。則初靜慮四。二三各
三。第四有八還成十八。正理初說有三。今 加梵身。晉經梵眾名梵眷屬。若然身亦眾 義。則梵身是外所領之眾。梵眾則為內眷屬
眾。梵輔即大梵前行列侍御大梵。即彼天王 獲中間定。初生後歿威德等勝。故名為大。 次光天下。即二禪三天。一自地天內光明最
少故。二光明轉勝量難測故。三光音者口出 淨光故。次淨天下即三禪三天。意地受樂總 名為淨。一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少淨。
二淨增難量故。三此淨周普故。次廣天下明 四禪八天。初三是凡離八災患。皆稱福廣。 於自地中此福猶劣。故名少廣。三福難量
故。三異生果中此最勝故。無煩已上名五淨 居。謂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 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
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一無煩者。煩謂繁 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 此最劣故。此依正理。若順今經皆作此煩。
則無廣義。二無熱者。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 中品障。意樂調柔離熱惱故。或熱者熾盛為 義。謂上品修靜慮及果。此猶未證故。三善
現者。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名 善現。四善見者。雜修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 徹。故名善見。經本先見後現或恐誤也。五
色究竟者。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 故。或此已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故。言乃 至二乘功德者。中間越於四空等。故二正 明捨心中。聞上世出世境已。不迷為實。
不沈沒於貪。不聚集其善因。不散動以 分別。但觀下釋其所以可知。三釋難者。疑 云既言不聚善因。何以說五乘因果。釋云。
拯三塗之劇苦。示人天以穌息。止劣見之 妄情。說二乘以引攝。為物然耳。非自不捨 也。第十究竟施文三。同前徵名者。略有五
義得究竟名。一前六捨財命。次三捨著心。 今則兼上二門故。二又發大願令物無著 故。三令物得究竟果故。四不生一念愛著。
則微細無著故。五究竟能令物實益故。如 無眼等而施之者。如世凡人。豈能將他之 目安之於己。今菩薩福力令彼還得。以慈
善根力故。如五百群賊。平復如故。故云究 竟益。釋相中三。初施境現前。二菩薩聞下正 明施行。三如我下迴向眾生。二中分二。初
正施無悋。二但自下釋成行之由。由入觀 故。此觀即是念處觀也。皆言身者觀有通別。 別觀五蘊一一名身故。淨名云。是身如泡
不得久立等。通觀五陰皆無常等故。智論 云。五陰即無常無常即苦。苦即無我等。今此 不淨偏語色身。餘之三觀皆通五蘊。第一苦
觀。謂始從入胎皆生苦。攝老等可知。二又 觀下明無我觀。謂無真實主宰故。無有慚 愧者。雖假以澡浴衣食。一旦背恩如小兒
故。非賢聖物者是世間故。故智論云由無我 故令捨世間。三臭穢下明不淨觀。四復作 下明無常觀。觀危脆故。三迴向者揀小乘
故。然菩薩修此觀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故。同法界故。已不共小況迴向耶。第七慧 藏中分四。一徵名二釋相。三結名四歎益。
就釋相中二。初明慧藏後釋無盡。前中三。 初明如實知境。次云何下釋如實知義。三菩 薩成就下總結多門。以彰善巧。今初以四
諦慧照十種法。攝十為五類。前五五蘊次 二有支。後三三乘故。收此五類不出二門。 初二凡境後三聖境。又若後三就果。則初二
有作四諦。後一無作四諦。界內界外因果異 故。此就所觀。若約菩薩能觀皆無作也。又 初二流轉後三還滅。前有滅道。是流轉始修
之還滅。後有苦集。是還滅未盡之流轉。又前 是所知之法。後是能知之人。人中有法即是 前法。歷於四諦是聲聞法。所緣有支是緣覺
法。五蘊即是三乘共法。皆如實知是菩薩法。 皆言如實知者。下經總釋今當略辨。一如 事實。二如理實。十中前七當相是苦。無明與
愛有漏性故。行苦隨故。行蘊攝故。緣成是集 無性是滅。顯滅為道從詮顯故。此則總說 及就理滅。若別說者。不了無常不淨等過。
而生愛著名為色集。若滅癡愛名為色滅。 唯止與觀是色滅道。由止離愛由觀離癡。 若兼助道。即有戒學及道品等。受想行識例
此可知。無明集者。由他言說不如理引。 由自妄想不正思惟。滅此名滅。言愛集 者。謂無明觸為緣所生受故。亦滅此名滅 癡愛之道。皆同蘊說。十二支中唯舉二者。
發業潤業唯此二故。能引能生各舉初故。從 癡有愛病之源故。涅槃三十四云。從無明 生愛。當知是愛即是無明。從愛生取當知
是取即無明。愛等亦似斯義。又約三際。無 明為本愛取為際。此二中間。有識等五及生 老死。今悟無明。由迷過去有識等五。現在
之愛即是無明。若不斷者輪轉不息。今思 斷之。將來無復生死矣。後三約淨。聲聞是 人四諦為法。所行道品為集。所成果為涅
槃。十二因緣是緣覺法。無邊法界是菩薩法。 又知聲聞即是知苦。以聲聞苦是已知故。 但舉其位。法即是彼所行之法即是道諦。集
即是彼惑。集未盡是為集諦。已有斷故法 後說之。涅槃即是滅諦。已證滅故改名涅 槃。緣覺菩薩準斯可見。前釋通因後釋就
果。若定以前二為分段。後三為變易。則小 乘三果已前應受變易。直往七地已下。非 此所知故不可也。第二釋如實知義。非唯
能知行相。亦顯所知之相也。先徵後釋。徵 意云。為隨相知為無相知。若隨相知寧異 凡小。若無相知。無相無知故言云何知。後釋
意云。知相知性無有障礙。是菩薩所知。無 知之知是菩薩知。文分二別。先約自利明 知苦集。後約利他彰知滅道。二文影略
應各具四。又二段中含前五類。具顯三乘。 今初段中知。從業報是五蘊相。業集報苦是 二諦相。言諸行因緣之所造作。十二支相諸
行因緣。即是集相之所造作。是苦諦相。上辨 知相。一切已下顯知無相。通於苦集。初 有二句共三乘相。非我已下釋成上文。揀
二別相。由非我故空無有實。但假五陰是 聲聞相。以非堅固空無有實。但緣成假是 緣覺相。若無少法可得空無有實。但虛假
幻相是菩薩相。非安立諦無可成故。二欲令 已下。次約利他彰知滅道。能知實性是道 諦相。法不可壞及所知性。即滅諦相。廣為宣
說唯菩薩相。文中二。初標說意。二為說下展 轉徵釋。總有三重。初徵意云。說何等法令 知實性。釋云。說不可壞此略示其宗。次徵
云。此不可壞為性為相。此尋說處。釋云相 即性故。五類等法皆不可壞。依般若中。自 色已上種智已還。悉皆遍歷。後徵云。現見
諸法。猶如聚沫泡焰芭蕉幻夢不實。那言不 壞下釋所由略由三義。一色等性空無可 壞故若壞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 法性故。若壞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即空
不待壞故。壞則斷滅。文中十句五對。初無 我無造故不可壞。二離能所詮故。三能生 不生所生不起故。四因不取果果不與因 故。五體無動轉用無作相故。第三總結多
門以彰善巧者。更有多門。皆以無所得等 為少方便。則色空見盡。壞與不壞兩亡。不 隨境轉。名不由他悟。第二釋無盡義。有標
徵釋結。釋亦十事五對。一因緣二教理。三福 智四持辨。五智通。福智中云。一味者。百華異 色共成一陰。萬法雖殊貫之一智。亦如上
酥無不入也。三結四歎文可知。第八念藏。 釋相中有四。一總標念體。二所念差別。三 能念勝相。四明念益相。二憶念下所念差別
中。唯依宿住以辨明記。略舉十事以顯無 盡。一生二劫。三佛名四授記。五演教六眾會。 七說義八根性。九所治十能治。文並可知。十
二分教今當略說。舊名十二部經。恐濫部 帙改名分教。各有二相。唯修多羅或二或 三。修多羅者。此云契經廣如初卷。言二相
者。一是總相。謂涅槃十五云始從如是我聞。 終至歡喜奉行皆修多羅。二者別相。雜集十 一云。謂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然更有
異名異名有四。一法本二但名經。三直說 四聖教。言法本者。遠公以五義釋之。一教 為理本。二經為論本。三總為別本。四初為
後本。五略為廣本。以彼立三修多羅故。一 總相二別相三本相。亦名略相。總不異前。 別謂就前總相分出十一。餘不收者。還復
攝在修多羅中。名為別相用斯別相望祇 夜等。為其本故。名初為後本。言本相者。 於彼別相十二部中。初略標舉名修多羅。 後廣釋者隨別名之。如言色者即是根本
略相。復云青黃等者是名廣相。故云略為 廣本。然其後二。不違雜集長行綴緝等言。 綴緝即是十一所不攝者。如賢首品云。爾 時文殊師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加德已等
類。此是結集綴緝。非佛正說。故云十一所 不攝者。其略說所應說義。即是略為廣本。 如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即其類也。此第
三略相亦順成實。成實名直說。語言總相而 言名為直說。一一語言多義分別。名非直 說。斯則通十二分教皆有此一。若十二分
中修多羅。並通前三。若三藏修多羅唯局總 相。但開雜集別義。以成後二有不曉者妄 非先賢。而云修多羅但依總相業用。則違
諸論長行綴緝等。言二祇夜者。此云應頌。 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於長行說未盡故。 雜集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如十住品發
心住頌。即其類也。二為後來應更頌故。涅 槃云。佛昔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 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
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 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 久流轉生死大苦海等。三授記者。梵云和
伽羅那。亦云記別。記者錄也。別謂分別。一 記弟子生死因果。其文非一。二記菩薩當 成佛事。如記彌勒。此發心品及出現品。並
有其文四伽陀者。此云諷頌。諷即是頌。謂 孤起偈。一為易誦持故。二為樂偈者故。三 天偈讚皆是其流。五尼陀那此云因緣。一因
請方說為重法故。如三家五請等。二因事 方說知本末故。如觀善財。又雜集云。又有 因緣制立學處。即因事制戒。亦第二攝。六
優陀那此云自說。一為令知而請法故。如 十地本分等。二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 慈悲為不請友。如普賢行品等。七本事者。
梵云伊帝目多伽。一說佛往事。如說威光 太子等。二說弟子往事。如說諸善友因緣 等。八本生者。梵云闍陀伽。謂說昔受身。一
說如來如說威光數數轉身值諸佛等。二 說弟子如諸善友等。然其本事。但云其事 除所生事。本生要說受身耳。九方廣者。梵
云毘佛略。一廣大利樂故。二正法廣陳故。此 經一部全受斯稱。涅槃云。所謂大乘方等經 典。其義廣大猶如虛空。雜集開為五義。云
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亦名廣破。以 能廣破一切障故。亦名無比法。無有諸法 能比類故。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
說廣大甚深義故。十未曾有者。梵云阿浮達 磨。亦云希法一德業殊異故。如佛。初生即 行七步。斯經不起而升四天等。二法體希
奇故。謂說佛菩薩不共功德。經文非一。十 一譬喻者。梵云阿波陀那。一為深智。說似 令解真故。如法華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
解。如出現品一一喻明。二為淺識就彼取 類誘令信故。如為擔人說二蘊等。此經所 無。雜集通說。為令本義得明了故。十二論
義者。梵云優波提舍。一以理深故。二義不 了故。並須循環研覈。或佛自說或菩薩相論。 如問明品等。此之十二。於大於小為局為
通。若皆大者則違涅槃等文。涅槃第三云。 護大乘者受持九部。法華第一云。我此九 部法隨順眾生說。瑜伽等論說聲聞藏。無
有方廣。然諸經論。且約一相故作是說。如 實說者。大小皆具。如深密中。菩薩依十二 分教修奢摩他。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
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說大但有九 者。依三部中之小相故。謂因緣中取因事 制戒。於譬喻中依為誘引。於論議中約 非了義。法華九部小者。三相大故。於記別中
取記作佛。自說之內依不請友。方廣之中 依廣大利樂。其正法廣陳通大通小。然契 經。望餘總相略相則許通。有別相則無。應
頌諷頌本事本生。互望並無。本事本生望於 記別亦是互無。自說因緣容得互有。如因 事說不由請故。除上所除餘皆互有。此經
之中具足十二。已如上引。十二分教義已略 周。有欲廣知。如涅槃十五。雜集十一。瑜 伽八十一等說。言一三昧種種性者。如一
定中。凡小權實多差別故。又一多即入故。三 此念下明能念勝相。於中十句。一靜慮相應 故。二無漏俱轉故。三淨信俱故。四了了知故。
五不取相故。六離分別故。七離所知故。 八與慧俱故。九具上諸德故。十離上諸過 故。四菩薩住此下明念益相。亦有十句。既
世與出世皆念故。能離過成德並顯可知。 第九持藏。釋相中三。初別舉文義顯長時 持。二持一佛下。遍舉諸法顯能廣持。所持
即前所念之法。三佛子下辨能持德量。文有 十句。一大之無外。二廣能虛受。三深難至 底。四四邊絕相。五外無能制。六體無分量。
七用無窮盡。八內含眾德。九因徹果源。十 餘無能究。第十辯藏文有四別。謂徵釋結 歎。釋相中四。初總舉體用雙照事理。二種
實相名深智慧。二說一品下顯能廣演。三或 一日下明長時演。二先正明。後徵釋。以是 十藏之終故說具前十藏。近接總持。復舉
陀羅尼門。四其說法下彰辯之德。亦有正 明徵釋可知。四歎勝中文有十句。義該七 辯。一無窮盡是豐義味辯。一一句中出多事
理故。二即捷辯。欲言即言無分段故。三無 疎謬辯。不以邪錯間深理故。四無斷辯。相 續連環故。五應辯。應時應機無變異故。六
迅辯。迅若懸河無隔礙故。已下四句。即一 切世間最上妙辯。此辯有五德。一甚深如雷 即第八句。二清徹遠聞故不退轉。即第七句。
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故。能普入一切 佛法。即第十句。四能令眾生入心敬愛。五其 有聞者歡喜無厭故。難可得入上二即第
九句。上來第三依章別釋竟。第四佛子下。總 歎十藏勝能分三。初標歎二徵釋。釋有十 句攝為五對。一下化上求。二豎窮橫遍。三
捨相契實。四無變善攝。五外護內明。三是 為下結歎。此後應有偈等或是略無。多是經 來未盡。第四會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5 冊 No. 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